供应室护士总结范文

时间:2023-04-11 11:55: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供应室护士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供应室护士总结

篇1

我是奥理德的一名员工,一个工作在第一线,服务于医生和病人的护士,做为第一批员工加入到这个集体经历了医院的筹备,试营业;开张运营业至今已有一年半的时间,回顾这期间我本人的表现无论是在思想认识,行为方式,工作态度,护患关系方面,我都尽已所能做到最好,总体上我认为自己是一名符合奥理德高标准高层次要求的合格员工。

首先在思想上与奥理德保持高度一致,从加入到这个集体的那一刻起我便与之同心同德,同呼吸共命运,视奥理德的发展为己任,视奥理德的发展为己任,时刻以奥理德的标准来衡量和严格要求自己,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将上级分配的各项工作做到最好,听从领导指挥,服从分配,团结合作,顾全大局,不计较个人得失,处处维护集体利益,以院为家,廉洁自律,充分发挥主人翁精神为医院建设献计献策,遵守员工守则,不迟到、不早退、不旷工、不弄虚作假,全面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努力做一个诚实守信,求真务实,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奥理德人。

其次,在为业务上我努力学习专业知识,虽然自己从事护士工作多年,但缺乏眼科工作经验,我深知自己的差距和不足,来到这个集体中我抓住一切可以学习的机会,处处做一个有心人,参加院内培训,记笔记,平时多学习多积累,在工作中虚心向前辈及专家请教,不耻下问学习眼科知识,以尽快提高业务水平,经过一年多来的锻炼,现在对眼科的各项治疗和技术操作都已颇为熟练,对医院的各个环节的运作都已熟知,胜任本职工作。遵守护士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坚持三查七对制度,无差错和事故发生,

三是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树立“病人至上”的服务观念,为医院树立良好的形象,门诊是医院的窗口,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医院的声誉,也是与公立医院的一个竞争点,作为门诊护理组的一员我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当中,热情地接待来我院的每一位“客人”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耐心地回答解释各类问题,为他们提供及时细致周到的服务,尽管病人的层次和素质各不相同在工作中难免不遇到不讲道理的患者,对他们不仅要宽容,善于制怒有时还要承受委屈,但我始终能善待他们,让患者满意,待病人如亲人让他们感受到奥理德的关怀与温暖;并且能够一贯地,自觉地,无条件地保持这种工作作风。

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我会更加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及边缘工作,克服困难,改进缺点,善于承担压力,为医院建设添砖加瓦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并力争做一个奥理德以我为荣,我以奥理德为骄傲的好员工。

篇2

随着医院管理模式的转变及环境质量控制的深入实施,消毒供应中心已成为医院控制感染的重要科室,同时对供应室的护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医疗事故的频繁发生和医学形势的发展,使得供应室护士群体学习新的知识、掌握新技能的频率越来越高,周期越来越短,工作的压力也越来越强。为此,分析供应室护士工作压力的相关因素,有效的采取积极应对措施,缓解工作压力,从而达到以健康的心态面对消毒供应紧张、繁杂的工作,进一步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确保配备手术器械的质量有着积极的意义。

供应室护士工作压力来源

超负荷的工作压力:随着自然环境和人们生存环境的恶化,逐渐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医院的手术也日渐增多。通常被医院定为四类科室的消毒供应中心在护士严重缺编的情况下,担负着全院各病房的医疗器械和再生管道,以及手术室器械的回收-清洗-包装-发放的工作量越来越大,护士长期处于精神高度紧张的状态下开展工作,尤其器械护士在严重透支精力、生活不规律的心理压力下超负荷工作。使得精神和体力上的压力及时得不到缓解,从而身心疲惫,注意力不集中,产生职业怠倦,最终容易引发护理安全和医疗事故。

工作环境高风险的压力:消毒供应室污区的护士频繁接触来自病房沾有患者血液、分泌物的锐利手术器械(如手术刀、手术剪、缝针等),稍有不慎极易受损伤,被传染如肝炎、梅毒等血液疾病,污血不慎溅到眼睛、皮肤极易受到乙肝梅毒感染。供应室常用的含氯消毒剂、酶、除锈剂挥发性强,对皮肤、眼睛、上呼吸道有刺激性,均会对供应室护士的身体产生一定的损害。

引发职业病的压力:污区接收器械的护士,在接收清点器械时,长期保持颈椎前驱姿势,极易引起颈椎疾病;长期站立易导致下肢静脉曲张,交接器械时精神高度紧张,既担心器械数量在交接时出现差错,避免与手术室护士在交接器械时发生口角,同时又担心在接受器械时不小心被感染患者病毒的可能,因此心理负担很重。

岗位考评的压力:随着医院管理模式的改变和不断发展,大量新型的仪器设备及先进医疗器械的广泛应用,形势的发展使得供应室护士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的频率越来越高周期越来短,不同程度给护士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压力,供应室的护士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还要利用业余时间,加强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培训产生的学习压力,医院组织的检查评比、考试、比赛,甚至晋升职称等这些也是导致护士产生压力的因素。

释放和缓解消毒供应中心护士工作压力的措施

引起上级领导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①随着工作量的增加,增加消毒供应中心护理工作人员,减轻护士的工作量和劳动强度,合理解决因护理人员不足导致护理人员超负荷工作问题;②增加防范风险的硬件设施,从设施上有效的防护感染风险;③提高消毒供应中心的科室类别,从心里上释放压力。

合理调整护士工作的强度:计划性、科学性、均衡性的安排工作是调动护士积极性和减轻压力的重要方面,为此合理调配人力资源,合理安排工作和缩短工作时间,降低工作强度,减少无效劳动、优化工作流程,及时充分恢复体能,是缓解护士工作压力的一种方法。

贯彻落实交接环节的程序和制度,加强心理沟通:①在器械交接过程中为了避免两个部门之间、两个同事之间,因为器械的交接而发生口角、产生矛盾,各部门之间应严格按照交接的程序和制度办理交接手续;②加强供应室护士与手术室护士、病房护理人员之间的沟通和交流,通过交流增加相互了解,应对、防范风险达成共识,正确处理好各种工作关系,营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提高自身心理压力的适应。

做好职业安全防护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为了从自身有效的降低工作风险,工作应有条理性,在接收外来器械及手术室器械时,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的规定工作,带上口罩、防护手套等保护措施,可有效的防止污染给自身带来的损害。

加强业务学习,不断提升安全、高效的工作能力:在工作中不断的总结经验,利用业余时间进行继续再教育刻苦钻研新业务、新技能,拓宽知识面;认真的学习先进技术,及时修订工作程序中存在的缺陷,有效的防范工作风险,提高工作效率。

篇3

【关键词】 消毒供应室;管理;控制;医院感染

【中国分类号】 R57【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44-5511(2012)02-0309-02

医院感染是影响医疗质量的一大障碍,是评价医护质量及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随着医院的飞速发展,应用介入性诊治越来越多,带着大量病菌的器械被统一收回集中到供应室,供应室又是医院供应各种无菌器材、敷料的重要科室,每一项工作都和医院感染、医疗护理质量、科研、患者的安危有着密切关系。因此,为了防止医院感染,为临床科室提供合格的灭菌物品,从多方面入手,加强管理,采取各项措施,现总结如下。

1 . 首先医院消毒供应室的建筑及布局必须合理

医院消毒供应室(下简称供应室)的建筑和布局, 对所供应无菌器材质量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为能满足高质和高效提供医疗所用消毒和灭菌器材,尤其应考虑其位置是否合理,三区(污染区、清洁区和无菌区)的划分是否严格,布局对工作的进行是否有利,建筑的防污染条件是否可靠。

对供应室建筑和布局的一般要求主要有:① 位置接近临床各科室,周围环境清洁,无污染源。② 全室需形成一独立区域。③ 内部划分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物品处理按序前进,不得逆行。④ 室内通风采光良好,清洁无尘,以避免消毒与灭菌器材再污染。⑤ 墙壁、天花板无缝隙,地面光滑,有排水道,便于清洗和消毒。⑥ 灭菌用压力蒸汽的供应和质量要有保证。⑦ 设回收室、洗涤间、敷料制作间、物品晾晒场所、清洁组装间、灭菌间、无菌贮存间、发放间和更衣间等。有条件者,还可设热原监测室、办公室和卫生间。

2 . 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护理队伍是供应室工作的根本保证

重视在职教育,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专业理论学习,定期组织理论与技术操作考核等,来不断提高专业技能和服务技巧,积极培养和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与团队精神,满足临床医疗护理的需求。

供应室的工作已从以往的辅助科室逐步转变为把好无菌物品质量关的重要科室,它不仅保证各类物品的安全供应,更重要的是环节要做好无菌物品的监测工作,其工作独立性较强,大多岗位都是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由一人完成,因此,供应室护士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慎独修养。加强医德教育,树立良好的职业修养 护士进行医德修养中,要学习伦理学,掌握医德理论、原则规范和范畴, 倡导无私奉献的精神,并将转化为自己内心的信念;要学习先进人物的医德行为,以榜样鞭策自己,向医德高境界迈进。还应该不断进行自我反省,医德修养不可能自发升华,必须经常地自我地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以善的、美的观点战胜那些恶的、丑的观念,从而使自己的医德境界不断向更高目标升华,工作时才能达到慎独的境界。

3 . 加强再生物品环节的质量管理是控制医院感染的基础

再生物品由回收到发放形成一条链索式循环,每一环节紧紧相扣,相互把关,所以供应室人员必须树立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认真执行工作流程中的技术操作规程和质量标准,做到供应的物品能满足临床需要和绝对无菌,确保医疗安全。

3.1 严格物品回收 回收的医院器械其性能是否达标,是保证医疗器械质量的关键。因此,回收时必须当面查对物品器械的名称、数量、规格、初步清洗处理情况及器械有无破损。

3.2 重视清洗质量关 器械清洗是供应室工作的重要环节,国外供应室有一至理名言:"清洁可以不灭菌,但是灭菌绝对不能不清洁",充分体现洗涤彻底的重要性。首先根据回收器械污染程度、器械的类别、有无管腔、轴节等进行分类,严格执行消毒冲洗含酶洗涤剂浸泡常水冲洗纯化水精洗烘干上油保养检查洗涤质量,达到程序化、科学化。

3.3 严把包装质量关 包装是保持灭菌物品在无菌状态下进行存放的重要手段,其目的在于确保包装的物品经灭菌后、打开使用前保持无菌状态。为确保包装质量,各类物品在包装前认真检查,包内放化学指示卡,包外用化学指示胶带贴封,并注明品名、灭菌日期、灭菌有效期、责任人、质检者等,使包装包松紧适度,规格齐全,数量准确,尺寸规范(灭菌包用于脉动真空蒸汽灭菌器体积≤30 cm×30 cm×50 cm,金属包重量≤7 kg,敷料包≤5 kg)。

3.4 正确的灭菌方法 灭菌是供应室工作的重点,灭菌物品的质量与医疗护理质量息息相关。因此,灭菌器应按《消毒技术规范》进行操作,灭菌过程中坚守工作岗位,正确掌握灭菌器操作规程及检测手段,注重灭菌的三大要素:灭菌温度、时间、饱和蒸汽。每日灭菌前对灭菌器进行常规检查和卫生清洁,管道内的冷凝水排完(≥10 min)后方可进行灭菌处理。灭菌后物品手感干燥,水分≤3%,灭菌合格率应达到100%。

3.5 加强灭菌后无菌物品的质量管理 合格的灭菌物品,应标明灭菌日期、有效期、合格标志,每批灭菌处理完成后,应按流水号登记在册,记录灭菌物品的种类、数量、灭菌温度、作用时间、灭菌日期与操作者等,并归档备查。灭菌后物品应放入无菌间的柜内,并按有效日期的先后顺序分类固定放置。对发出去的物品,不论是否使用,均视为污染物品,应重新灭菌,不应再进入无菌间存放。

4 . 加强供应室消毒灭菌的质量监测是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

至2000年5月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正式颁布《消毒技术规范(试行)》以来,消毒灭菌被纳入国家正式法规,为避免医疗纠纷及医院感染发生,消毒灭菌的监测显得尤为重要,为了保证消毒灭菌的质量控制,对消毒灭菌物品处理过程中的环境、灭菌设备、操作台、工作人员手等进行监测。

4.1 对压力蒸汽灭菌监测 每锅次进行工艺监测,并详细纪录;化学监测每包进行,脉动真空灭菌器每晨第一锅进行B D试验;生物监测每月进行一次。

4.2 空气、操作台、工作人员手细菌培养 每月常规进行1次,要求做到空气培养细菌菌落总数≤200 cfu/m3;操作台、工作人员手细菌菌落总数≤5 cfu/cm2。

4.3 使用中的化学消毒液 现配现用每日更换,每次配制后用化学试纸测试有效浓度,保证化学消毒液的剂量、浓度精确,并每月抽样1次,做染菌量监测,细菌菌落总数≤100 cfu/ml为达标。

4.4 紫外线消毒效果监测 每月进行1次,紫外线灯管强度监测,要求照射强度≥70 μw/cm2,不合格者立即更换。

4.5 对医疗器械每周进行1次细菌内毒素法热源监测和微粒分析,而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均按规定每批号作热源监测和无菌试验,结果阴性。微粒数200 ml洗脱液中含15 μm~25 μm的微粒≤1个/ml,合格后方能进行发放。

4.6 蒸馏水质量监测 每周进行1次,要求蒸馏水pH 5~7,无热源反应,氯化物、硫酸盐、钙盐、易氧化物、重金属监测,结果阴性,保证蒸馏水质量。通过落实以上管理措施,使我院供应室工作逐步达到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确保了无菌物品质量,有效地防止了医院感染的发生。

5 . 提高供应室护士自我防护意识,落实防护措施

5.1 常见的职业危害 供应室工作繁忙、琐碎,手工劳动强度大,经常要与病人使用过的医疗用品接触 。常受到的职业危害有:①锐利器械损伤:供应室护士常接触锐利器械,如刀、剪、针头等,在清洗、擦拭过程中,稍有不慎就会损伤自己。②噪声:供应室某些设备可产生较大的噪声,如超声清洗机、手套烘干上粉机、脉动真空灭菌器等,所产生的噪声可影响人的内分泌、心血管和听觉系统的生理功能,引起护士注意力不集中、烦躁、工作效率降低等现象。③化学因素:供应室使用"84"消毒液、过氧乙酸、甲醛、戊二醛等消毒剂,对人体皮肤、粘膜、呼吸道、神经系统均有不良影响,可诱发细 胞突变,并有累积效应,引起皮炎、鼻炎、结膜炎、过敏、哮喘,甚至致畸、致癌。④生物因素:供应室护士每天刷洗的器械都是被污染的,器械上带有血液、体液、分泌物等,有溅到皮肤或眼睛里的机率。在意外损伤后,通过血液可感染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和艾滋病 。

5.2 防护措施 为预防职业危害应做到:①加强职业道德与安全法规的教育,使全体护士既要充分认识到职业危害的严重性,又要消除紧张恐惧,增强自我防护的自觉性。②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护措施,完善各项防护设施,使职业危害降到最低。③减少物理性损伤,淘汰部分陈旧设备,选择噪声小、性能好的先进设备,专人管理,定期维修。④减少化学性损伤,凡接触化学消毒剂时,一定要戴口罩、帽子、手套,操作准确,避免吸入或直接接触。如果不小心溅于眼睛或皮肤上,应立即用流动水反复冲洗,尽快稀释局部药液浓度,把影响降到最低程度。供应室注意通风换气,加快自然清除率,减少消毒剂蓄积,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洁净。⑤减少生物性损伤,在接触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的器械、针头和敷料时,应尽可能戴手套完成所有操作,摘除手套后认真洗手。

供应室护士一旦发生锐利器械损伤,应立即在伤口旁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或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在伤口的局部挤压;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用消毒液如75%酒精或0.5%碘伏进行消毒,并无菌包扎伤口;被暴露的粘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要立即上报医院感染管理科,填写登记表,根据国家和医院有关规定,采取适当措施,给予预防性药物,并进行血源性传播的检查,监控半年至一年。积极进行预防、保护、监测和检查,才能减少或降低危害的程度,增强护士的身心健康。

6 . 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

制订并落实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制度,配备有效、便捷的手卫生设备和设施。不断加强手卫生的宣传、教育、培训活动,增强预防医院感染的意识,掌握手卫生知识。保证洗手与手消毒效果。

总之,提高供应室工作质量,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做好消毒灭菌工作是关键,而严格的管理制度,良好的护士职业素质,一定的医学专业知识,才能保证工作质量,有效的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首先要组织学习《消毒技术规范》和《消毒管理办法》,一切操作均按规范执行,完善科室各项规章制度,如消毒隔离制度、安全管理制度、各班工作职责等。其次要加强灭菌质量的监控,做到物理监测每锅进行,化学监测每包进行,生物监测每月进行,B-D实验每日晨首次消毒前监测。护士长和质量监控员严把质量关,从"事后检查"转变为"事先预防",把"事后处理"转变为"事前把关"。

综上所述,随着医学的迅速发展,消毒供应室的管理越来越走向专业化。作为一个以物品质量管理及环境管理为重点的综合科室, 供应室的管理要做到规范化、标准化,一切从临床出发,改进服务态度,提高人员素质,科学地运用人力物力,保证消毒灭菌质量,使医院的正常运行做好必要的保障工作。

参考文献

篇4

【摘要】:为了从源头有效控制医院感染事件的发生,确保手术病人的生命安全,卫生部医院感染控制标准专业委员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提出了“强制性”的执行标准;应采取集中管理的方式,对所有需要消毒或灭菌后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由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回收,集中清洗、消毒、灭菌和供应。

【关键词】: 环境介绍工作流程效果

1. 背景

国内许多医院手术室的无菌物品均由手术室护士进行手工清洗、消毒、器械保养和包装,然后送消毒供应中心灭菌后再送回手术室,由手术室护士根据次日手术预约单进行无菌手术器械的再分配。这种传统的手术器械处理流程由于手术量大,工作强度高,清洗非专业化的特点,很难保证手术器械的清洗质量,而清洗不彻底就有肉眼看不见的血液残留在手术器械上发生凝固,这些凝固的蛋白质形成生物膜、高压灭菌时又不能穿透生物膜,严重影响手术器械的灭菌质量、从而引发严重医院感染的事件发生。为了从源头有效控制医院感染事件的发生,确保手术病人的生命安全,卫生部医院感染控制标准专业委员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提出了“强制性”的执行标准;应采取集中管理的方式,对所有需要消毒或灭菌后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由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回收,集中清洗、消毒、灭菌和供应。

对于消毒供应中心来说,每天从事的工作仅仅是消毒灭菌全过程中的一小部分,没有体现出一门完整学科的专业性,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消毒供应专业的发展。

2. 环境介绍

我院于2011年4月搬入新大楼,目前开放床位400余张、手术室手术间6个,病区十余个,成立了中心供应室,供应室设备齐全,有超声清洗机2台,全自动清洗机1台,烘干机、低温等离子、预真空压力容器消毒锅2台,封口机等,能满足一切手术的物品准备。

3. 前期准备工作

3、1 手术室将常规手术包的手术器械打成基础包,并设一定的基数。

3、2 进行手术室、供应室护士的集中岗位培训,相互了解各自的工作流程,尤其是供应室的护士培训手术器械的基本分类、名称、用途和功能,从而对手术器械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和熟悉。

3、3 由供应室选派年轻资深的护师到手术室学习各种手术器械包的配置,手术室应建立手术器械核对记录单,并注明洗手护士与巡回护士,便于手术器械的核对。

4. 工作流程

4、1 手术结束后由器械护士经初步冲洗器械上的血迹后摆放整齐,签上包名,摆放在密闭储物箱内集中放置。

4、2 每天8:30、14:30由值班护士与供应室回收员按照手术物品核对单进行清点查对交接,交接完毕后签全名示全责,运至供应室,由供应室护士对器械包进行清点核对。

4、3 手术器械尽量使用小包装,以免过大影响消毒效果。

4、4 布辅料根据手术种类及手术的要求进行折叠及打包、消毒。

4、5 每天11:00、16:30由供应室工作人员按照手术物品发放单发回手术室,并双方签名示责任到人。

4、6、 定期手术每天9:00、15:00由手术室根据手术通知单填写第二天的手术物品准备单,见所需手术包及敷料包的名称及数量送至供应室打包准备,确保手术器械、敷料的准备。

5. 效果

5、1 各尽其职、专业划分明确

5、1、1 将手术器械纳入消毒供应中心标准化管理,减少手术室护士非直接护理性的操作,确保手术器械消毒灭菌的专业化、程序化。手术护士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钻研手术室的专科业务技术,如:加强围手术期病人护理、术前访视、术后回访等工作、提高了工作质量和效率、推动手术室优质护理工作的开展。

5、1、2 充分发挥“集中管理”的消毒供应模式、保障了无菌物品的质量。

5、2 保证质量,控制院内感染

采用标准化管理流程,将过程控制贯穿于整个清洗消毒灭菌流程,保证了手术器械清洗消毒灭菌质量、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

5、3 减耗增效,合理利用资源

将手术器械纳入消毒供应中心标准化管理、统筹管理手术器械,不需要在手术室内再购量清洗设备,节约成本,增加了手术间,可以开展更多的手术,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使消毒供应的清洗、消毒灭菌设备得到充分利用,保证了手术器械的灭菌效果,充分发挥了消毒供应中心的作用和专业特点。

5、4 促进学科发展,提高人员素质

要确立消毒供应中心的专业位置,除了配备专用设备外,还必须培训和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两科室在操作运行上互相交叉、互相渗透、各取所需,使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不断提升业务素质和专业水平,并推动着两个学科的共同发展。

篇5

关键词:手术室;骨科内植入物;器械;科室管理

【中图分类号】R197.32【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4-0433-01

随着骨科患者的不断增,骨科内植入物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治疗。由于骨科内植入器械属于高风险产品,其安全使用和规范管理是关系患者预后及医疗安全的重要问题。我院年手术量约22000余台,其中20000余台需要使用外来器械, 了确保外来手术器械的使用安全,遵照国家有关规定并结合医院实际,我院自2005年3月启用层流手术室后,对其进行了流程再造管理,取得了良好的管理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1 各项流程

1.1 准入流程:在准入方面,医院招标委员会对通过政府集中招标的植入物医疗器械按规定程序进行再次筛选,中标的商必须向医院提供所有资质证明文件及相关资料,其中标产品则须由商提品合格证或出厂检验合格单、产品报价单。对于有多 名称的器械,为避免在使用中出现差错,在医院登记时,应将注册证产品名称、临床应用名称 一登记。

1.2 外来器械送入流程:手术室在接到临床科室手术申请单后,由手术室器械护士首先审核(当手术申请单信息不全或错误时,应及时与临床科室沟通),并报医学工程部,由医学工程部通知相关器械供应商提供内固定植入器械。器械供应商在规定时间内将器械送至手术室,并提供植入物合格证及器械清单一式两份。医学工程部主管人员和手术室护士按器械清单查验内植物生产批号、产品编号、产品标签及合格证,查验合格后分别在器械清单上签名。

1.3 清洗流程:彻底清洁是保证灭菌成功的关键,我院实施了手术室与供应室一体化运作,为确保清洗流程畅通,供应室护士进行严格的清洗、消毒、干燥,保证了清洗质量。

1.4 包装流程:依据手术通知单、器械清单,由两人共同核对器械 量、内植物型号、数量,包内放灭菌指示卡,然后再规范包装。

1.5 植入物及相关器械的放行流程:所有内植入物集中灭菌,每锅生物监测结果为阴性时,所有器械方可放行, 送入手术室无菌间存放。

1.6 手术室护士核对与使用流程:(1)手术 天,由两名夜班护士按照手术通知单逐项核对手术器械包,发现信息不符、错误或缺失等问题,及时报告手术室器械管理护士,由其负责处理。(2)手术当日晨会结束,各手术间器械护士、巡回护士凭手术通知单领取该间手术器械包,并逐项核对,确保无差错。(3)手术开始前由器械护士、巡回护士按器械包内清单共同核对, 并经术者确认无误后方可开始手术。(4)手术结束时,由器械护士、巡回护士与术者共同核对所使用的内植入物名称、规格、数量等,巡回护士填写器械清单及手术室器械交接本,同时将手术使用内植入物的合格证、器械包外3M化学指示胶带贴于手术护理记录单背面。

1.7 外来器械取走流程:使用后的器械经清洗处理,由器械供应商凭有效证件从手术室污物通道领取,并在器械清单和手术室器械交接本签名确认。因故暂停手术的器械,为减少资源浪费,可与器械供应商约定,在有效期内暂存于手术室,用于其他手术。

1.8 内植入物取出后回收流程:为了保证医疗安全,杜绝植入物被再次使用,从患者体内取出的内植入物,经过终末处理后,注明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手术日期、术者、巡回及器械护士、取出内植入物的名称和数量,在手术室进行封存。如患方有特殊情况索要取出内植入物时,必须由医教部书面通知,手术室方可在履行相关手续后交与患方。

1.9 不良事件报告流程:当植入物出现磨损、断裂、变形及型号不全、器械性能欠佳等情况时,由手术室前台护士负责填写不良事件报告表,及时通知器械供应商或不定期组织由主管院长、医学工程部、器械供应商、手术室护士长共同参加的座谈会,及时反馈信息,以便器械供应商等不断提高供货质量和服务质量。

2 体会

外来手术器械的管理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科学的管理手段是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保证。通过对外来骨科内植入物、器械的规范化管理流程的再造,杜绝了不合格产品进入手术室,确保了外来手术器械的使用安全,减少了由此引发的医疗纠纷;通过对骨科内植入物及器械的清洗、灭菌的规范管理,保证了器械及内植物灭菌的合格率,从而降低医院感染率;对骨科内植入物术前、术中、术后核对管理,有效杜绝了因器械不全、型号错误而延误手术;加强交接环节管理, 有效杜绝了内固定材料及器械丢失现象;对不良事件汇总分析及处理,有效促进了商对备货品种、质量的提高。总之,对确保医疗安全,使患者得到及时而有效的治疗,减少医疗纠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供应室;锐器伤;对策

医院的锐器伤害是指工作中被针头、手术器械、玻璃制品、医疗仪器设备、医疗废弃物及其他锐利物品刺伤和割伤而被病原微生物感染风险的意外事件。供应室工作人员由于工作的特殊性锐器伤的发生率很高。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是在特殊环境中从事特殊工作的特殊人群,负责临床用过的各种检查、治疗的器械及敷料包收取到消毒供应中心,然后再分类清洗、消毒、包装、发放等工作,在这一系列的工作中面临着锐器伤的不安全因素威胁着员工的健康[1,2],因此要降低此因素,供应室人员必须提高自我防范意识,加强管理,掌握各种防护措施,减少锐器伤的危害。

消毒供应室现状:消毒供应室承担着本院35个科室及一分院、二分院器械物品回收、清洗、消毒、灭菌、储存、发放及敷料制作工作。现有人员12人其中护理人员9人(护士长1人、主管护师1人、护师4人、护士2人)、消毒员1人、保洁人员2人。护理人员中50岁以上人员3人,患肾病的1人,患糖尿病的1人,患椎间盘突出的1人,患免疫系统疾病的1人,是一个老弱多病的特殊群体,由于年老体弱,思想观念往往陈旧对接受新知识积极性不高,接受能力较差。

1供应室发生锐器伤的主要因素

1.1临床科室终末处理不规范 在器械回收分类时,经常发现临床使用过的器械包不做终末处理,用过的缝合针没有及时拔除仍夹在持针器上,用过的刀片仍卡在刀柄上,或者是一大堆医疗废物没有及时处理仍放在使用过的包中,有纱布、有缝针。这些往往容易造成供应室工作人员的锐器伤。

1.2 供应室工作人员因素

1.2.1年龄 由于部分工作人员年龄大,眼睛老花,在回收分类及包装检查时容易被刺伤。

1.2.2 知识缺乏,防护意识不强 由于保洁人员的文化程度不高,标准预防的概念淡薄,对锐器伤的危害认识不足。

1.2.3不良的操作习惯 在器械分类回收时,有人用手直接拆卸刀片,用手直接取污染的针头。

1.3心理因素 因本消毒供应室的现状,随着医院不断扩大,科室的不断增加,我们工作量也不断增加,超负荷的工作容易使工作人员产生身心疲惫、焦躁的心理。这种情况下也极易发生锐器伤。

1.4供应室工作环境 本院供应室未改造,回收分类台面积小,在回收器械时工作量大时间紧,容易造成回收人员锐器伤的发生。

1.5职业培训 供应室现有人员都是从医院各个岗位抽调的,并没有统一接受过长期、专业的培训,仅上岗之前进行短暂的职业培训。随着供应室的扩大、设备的更新,人员却没有得到再培训,操作技能没有得到提高。

2 供应室锐器伤处理

2.1及时正确处理工作中发生锐器伤后现场急救处理非常重要,一旦发生锐器伤后,应持镇静,要积极正确处理。若被血液污染的针头或仪器等锐器刺伤时:①立即对伤口旁进行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禁止对伤口的局部按压。②用肥皂水和清水反复冲洗伤口(边冲边挤),然后用75%乙醇或0.5%碘伏消毒,并包扎伤口。

2.2 锐器伤后处理锐器伤口局部处理后,并立即报告护士长,护士长立即向院感科报告,受伤者及患者及时进行经血传播性疾病项目的检测。如被HBV阳性患者的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应在24h内注射乙型肝炎免疫高价球蛋白,同时进行乙型肝炎标志物检查,抗体阴性者皮下注射乙型肝炎疫苗;如被HCV及HIV阳性患者的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伤应有专业人员对暴露级别进行评估,根据暴露级别和病毒载量水平,咨询专业医师考虑是否进行预防性治疗。

3供应室锐器伤的预防

3.1及时与临床沟通每次回收分类后,我们及时与临床科室电话联系,取得临床科室配合,临床工作人员在操作后做好终末处理。

3.2 加强防护意识和知识培训医院感染部门制定相应的计划,组织学习医院感染知识的常规培训,加强职业安全和防护知识,加强宣教如标准预防、医院感染现状、引起锐器伤的危险因素及对身心健康的影响,如何正确合理使用防护用品,正确了解供应室锐器伤的危害性,改变不良的个人操作习惯,牢固树立职业安全理念。尤其是对新进的供应室人员及保洁员科室必须进行科内防护知识培训,告知他们工作中的潜在危险,进行必要安全教育。

3.3规范操作和加强防护措施不规范的操作习惯是导致临床护士锐器损伤发生率高的主要原因。为此供应室必须制定预防锐器伤的护理操作标准,工作人员在分类回收、清洗、处理器械时除使用防护具外,应养成用钳子夹取污染针头、刀、剪等尖锐物品的习惯,并将其盛放在专用硬质的锐器盒中集中处理,严禁徒手直接传递、装卸、清洗尖厉器械。供应室工作人员是经血传播性疾病的高危人群,对所有患者的血液、体液和可能被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和仪器都应视为有传染性,科室应制定出相应的防护措施,严格执行保护措施。凡有可能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污物的各项操作,在操作前必须戴手套。戴医用乳胶手套是供应室工作人员最直接有效的保护措施。当针头造成意外损伤后,乳胶手套还可以起到一种阻挡、封闭作用,减少进入伤口的血量,乳胶手套尽管不能避免针头造成的机械损伤,但可以降低感染的可能。洗器械时要戴手套、袖套、防水围裙及防护眼镜等做好防护。

3.4心理调节在消毒供应室这种特殊的工作环境中,我们应及时发现情绪波动,及时调整心态,放松自己,工作时保持平稳心理状态,可以减少锐器伤的发生。可安排心理咨询师定期到供应室进行心理辅导,缓解心理压力。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  职业防护;职业危害

 

1 临床常见护理职业危害

1.1 机械性损伤

1.1.1 被锐器刺伤或割伤:据研究报道该条目的风险指数居首位,毛秀英等[1]调查发现我国护士针刺伤调查发生率高达80.6%,刘翠月等[2]调查也发现手术室护士在传递器械时刺伤的发生率为78.6%,多数受伤者会产生重度或中度悲观情绪,而对病人感染状况不确定也会加重医务人员的心理压力。

1.1.2 因长期操作或超负荷的工作造成腰背痛:护士工作中需要长时间站立、弯腰、频繁走动,以及低头操作、搬运患者,易引起下肢静脉曲张、胃下垂、慢性腰腿背痛、颈椎病,且长时间空腹工作可导致低血糖、胃肠功能紊乱等。

1.1.3 暴力伤害:ICU、CCU以及抢救室护士被躁动患者咬伤、扭伤都是很常见的事,因医疗纠纷患者或家属打伤医护人员的实例也时常发生。

1.1.4 其他:如因仪器设备老化或绝缘不良引起的电击伤,供应室护士因接触热的消毒器械或蒸汽管道造成的灼伤、烫伤等。

1.2 心理性损伤 长期以来,面对发展和竞争,护士的角色功能不断扩大,在服务过程产生了多种困惑,感到职业的价值受贬值,不良的工作环境和不规律的生活方式加重了护士心理负担。因频繁更换班次、加班引起的身体损害、心理压力、家庭关系不和谐等,因职业未受尊重、不被重视而引起的心理压力和职业挫折感,使护士长期处于紧张状态,紧张压抑的心情长期得不到渲泄,导致身心疲劳。研究证明,压力可以直接引起身心疾患。

1.3 物理性损伤 放射线、紫外线、各种电损伤等这些有害因素无时无刻不在,对护士造成一定的危害,而导致各个系统产生疾病。来源于各种监护仪及抢救设备发出的噪声污染,也对工作人员造成一定的影响。

1.4 化学性损伤 包括接触各种消毒剂、化疗、放射性药物、乳胶制品等都会对临床护士造成危害。

1.5 生物性损伤 护士工作不可避免的接触到患者可能含有各种病原菌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等,受感染的机会很高,如各型肝炎病毒、艾滋病病毒等污血或分泌物溅落到眼睛或有破损的皮肤黏膜等。由职业性物质引起感染机会中刺伤占80%左右[3],以及在医院通过空气、呼吸道感染的疾病。

2 防护措施

2.1 强化职业安全教育 定期组织护士进行学习有关职业危害及防护知识,提高认识,定期由医院感染管理科进行岗前培训,规范操作行为,保障职业安全。

2.2 减少锐器伤害 要求每一位操作者要按安全程序使用锐器[4],正确处理针头,任何时候不要弯曲或剪割针器,手持针头或锐器时不要将锐利面面对着他人;手术刀片不可直接用手装卸;执行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的操作时应戴手套。处理被暴露的黏膜明确发生针刺伤时,于伤后48h内报告上级并填写报表,72 h内抽血检测,注射相应的药物,建立追踪档案,行相应处理。如疑有特异性感染时上报院感染管理科,必要时注射疫苗和免疫球蛋白,做到早期预防[5]。 强化洗手戴口罩等基本防护措施,熟练六步洗手的方法,做好个人防护用物,必要时戴防护手套、眼罩、面罩、帽子、隔离衣、鞋套等。

2.3 护士操作要符合节力原则 正确运用人体力学原理 ,另外,要从锻炼自身身体素质开始,加强营养,提高机体抵抗力。

2.4 保护各种仪器 治疗车、平车定期上油、打气,及时发现各种电气设备不正常时,立即与设备科联系进行维修或更换。

2.5 定期举办心理学知识讲座 指导护士掌握心理调节的方法,组织各种活动,使护士郁闷和不良情绪得以发泄和缓解,提高其适应能力,管理者要尽可能为护士改善工作环境,在工作设计和安排上要符合卫生学要求。指导护士面对压力应选择积极的应对策略,从而发挥个人应对能力。

2.6 情感关怀 感情上接近护士,激发护士的集体荣誉感、事业成就感,促其树立崇高的人生价值观,以减轻护士的不平衡心理状态,并注重个性的培养和提高对事物的观察能力,纠正过激的认知方式。应用激励原理,引入激励机制,实行形象管理、友善管理,从护理工作的本身来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使护士对护理工作产生好感。

2.7 提高自控力 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拥有健康的人格,愉快的心情。

2.8 其他 熟悉每种消毒剂的性质,加强麻醉废气排污设备的配制、输入化疗药物时遵守操作规程,熟练掌握药物发生外溅后处理。病房,治疗室定期开窗通风。工作服或私有物品染上患者血液或体液时,应及时用3%过氧化氢溶液消毒并除去其血渍[2]。

了解护士常见职业危害因素,强化职业安全教育,提高防护意识,预防感染及针对各种危害因素进行总结防护措施,同时加强心理调节,提高适应能力,减少职业危害因素的损伤,最大限度降低护士职业危害的程度,能有效防止或减少职业性损伤的发生,真正达到职业安全,提高临床护士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 毛秀英,吴欣娟,徐辉,等.部分临床护士发生针刺伤情况的调查[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6):422425.

[2] 刘翠月,张品超,洪瑞乔,等.手术室护士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J].护理管理杂志,2005,5(4):5153.

[3] 吕晓玲,夏秋江.ICU护士的职业损伤及管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7):650651.

篇8

【论文摘要】 目的 探讨成批外伤患者的急救护理与组织管理。方法 对2003年1月至2007年6月收治的3批共62例患者的急救与管理进行总结。结果 患者得到及时救助与精心护理,死亡2例,其余均痊愈出院。结论 严密的组织管理与及时地抢救护理是保证成批患者救助成功的关键。

随着高速公路事业的迅猛发展,高速公路出现交通意外事故的发生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车祸所致外伤特点是多发伤,病情复杂、变化快,发生外伤患者多,伤情轻重不一。因此,要求急救人员能迅速准确判断、识别患者伤情并及时作出相应处理。我院成为高速公路协作单位以来,于2003年1月至2007年6月收治成批患者3批,共计62例。入院后除2例因病情危重死亡外,其余患者均治愈出院。现将成批车祸外伤患者的急救护理与组织管理经验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共62例,3批伤员分别为23例、19例、20例。其中男36例,女26例,年龄4~68岁。由于发生地段不同,医务人员接电话后到达现场时间分别为10 min和15 min,患者到达医院时间分别为25 min和30 min之后。患者伤情分为颅脑损伤11例,胸腹联合伤6例,腹部闭合性损伤5例,脾破裂2例,肋骨骨折8例,其他部位骨折20例,皮肤挫裂伤10例。其中1例颅脑损伤和1例胸腹联合伤抢救无效死亡。

2 急诊抢救护理

2.1 院前急救护理 接到120急救电话后,急诊科迅速出车,到达现场后,迅速判断患者伤情。首先处理危及生命的或将危及生命的患者,立即展开现场急救。同时迅速果断地处理威胁患者生命的伤情,主要措施有开通气道,建立静脉通道、包扎、止血等,初步处理后立即送往医院,途中注意利用车上设备,详细观察病情,保持呼吸道及静脉通路畅通。

2.2 急诊科抢救护理 建立绿色通道,急救护士分组进行抢救,配合医生对到达现场的患者进行初步分诊,根据伤情分为重、中、轻伤3类,本着先重后轻,先救后治的原则,对重伤患者进行另建1条或2条静脉通道,抗休克、心肺复苏、止血、吸氧,必要时使用呼吸机。对较轻具备后送条件的患者分批进行相关辅助检查处理及入院处理,较重患者病情允许时送ICU及手术室处理,及时缓解急诊科的压力。

3 组织管理

3.1 统一组织,统一协调,树立全院一盘棋思想 接到120急救电话的同时,医院迅速启动救治预案,成立救治领导小组,由医务科、护理部、药械科、总务科等科室组成,各成员各负其责。护理部迅速通知全院所有非外科护士长带领1~2名护理骨干及抢救车到达急救中心,配合医生分成救治小组,为抢救分诊做好准备,同时协调重症监护、手术室、各外科及供应室护士长到科内待命,做好人力及物力的准备,迎接患者入院。对危及生命需即刻手术的患者立即送手术室或就地进行处理。

3.2 保证救护质量,进行后续安排 急诊患者分诊基本就绪时,护理部及时抽调各增援护理人员到ICU及收住患者较多科室进行护理,保障足够人力。各外科护士长统筹安排本科患者的入科、抢救、治疗、处理及物品供应,合理安排本科护理人员,根据需要排双班确保患者的治疗护理质量。

4 入院后护理

4.1 手术室管理 有手术指征的患者,通知手术室做好术前准备工作,包括人员保证、各种器械包及相应准备,同时注意做好标准预防。术中注意患者的心理护理,并配合抢救。

4.2 监护室管理

4.2.1 组织管理 患者入住监护室后,护理任务相当艰巨。护理部协助ICU护士长进行统筹安排,尤其是特护护士的安排,根据患者病情,护患比例要求1∶1甚至2∶1。对本科室护士和增援护士做好搭配,以便尽快熟悉情况,投入抢救。护士长对每位患者大致病情要了解,特别危重患者要安排经验丰富护士进行护理。联系协调相关科室,并保证各种抢救物品及时到位。

4.2.2 抢救护理 监护室患者病情危重,随时危及生命,要求护士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熟练的抢救操作技能,对病情观察做到稳、准、轻、快,树立“时间就是生命”的观念。特别是对创伤性休克患者及时抢救,了解创伤性休克发生原因:胸部外伤伴血气胸,腹部外伤伴肝破裂、脾破裂,严重骨盆骨折、四肢骨折,其他严重创伤。让患者处于平卧位,下肢抬高15°~30°。用留置针建立2条以上静脉通道,加压输血、输液,保证45 min输入1 500 ml以上液体[1]。同时防止心力衰竭、肺水肿的发生。准确记录出入水量及每小时尿量,根据尿量及时调整输液速度。

4.2.3 病情观察 观察患者神志、瞳孔、生命体征及专科病情,特别是对颅脑损伤、胸腹联合伤及内出血休克患者重点观察。颅脑损伤患者,重点观察神志、瞳孔、呼吸及SpO2的指数。对胸腹联合伤患者,尤其注意观察出血部位、面色、呼吸及患者的主诉,行胸腔引流及腹腔引流者,观察引流液量及颜色,准确记录,即时报告。特别注意低头不语、反应冷漠的患者,可能是休克的前期症状,及时测脉搏、血压,及时报告医生,加快输液速度。合并肋骨骨折行胸带固定者,要听取患者主诉,观察固定是否有效。曾有患者,行医院购进的胸带固定后其呼吸困难症状无改善,且有加重趋势,SpO2降至

87%,遂果断去除胸带,立即用自制多头带进行固定,呼吸困难症状减轻,SpO2上升。

4.2.4 护理记录方面 认真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准确记录各项指标及处理方法。

4.2.5 认真执行查对制度,避免差错发生。

4.3 病区管理 护士长充分组织好人力、物力,按照各专科护理要求进行,特别提醒注意是否有休克和内出血症状,及时报告,及时处理。

5 心理护理

由于高速公路车祸伤均是外地患者,人地生疏加上突发事故,伤员情绪均较激动,往往产生紧张、恐惧心理,所以心理护理要贯穿在整个救治过程当中。护士应特别注意使用安慰性语言,并尽量为患者创造安静、舒适的环境,尽快与家属联系。注重非语言交流,心理学家指出,信息交流=7%语言+38%语调+55%面部表情[2]。护士要注意自己语言的整体效果,在与患者交谈时注意力要集中,态度亲切诚恳,并不时加以点头和手势,以增加语言力度,使患者踏实[3]。

参考文献

1 袭建云,张兆成,钱志英.创伤性休克患者的输液管理.护士进修杂志,2005,20(7):664.

篇9

【关键词】 循证护理; 手术器械; 消毒

近年来,循证医学得到不断发展,使得循证护理理念随之产生。循证护理是依照可靠、有效的科学研究成果[1]。作为临床护理中的一种新观念及手段,循证护理现已受到全球很多国家与地区的重视[2]。医院中供应室的工作环境较为特殊,为医院各科室准备所有手术器材及敷料等一系类无菌物品,担任着重要的手术器械消毒灭菌工作。由于职业危害及各种理化原因,使得供应室具有的各种危险因素,对工作人员存在严重威胁[3]。所以,增加供应室工作人员的个人防护工作十分重要,本院将循证理念对管理进行指导,效果良好。现将具体过程与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月-12月本院手术器械消毒的常规管理与工作质量进行调查分析。

1.2 方法 组建循证小组,给出所要循证的问题,针对引起问题发生的因素寻找实证,采取最恰当的处理手段,对实际的工作加以改进。

1.2.1 职业危害 (1)医疗锐器损伤。在对刀片、穿刺针头及缝合针等用具进行使用后的清洗、消毒时,工作人员常被刮伤或是刺伤。由于这些锐器可能沾有传染性体液,严重威胁着护理的身体健康。(2)生物性危害。由于在医院一些高危器材上带有患者的血液、体液、排泄物及分泌物等,因此医疗物品可能会是乙肝、艾滋病、性病以及结核病等疾病的潜在的感染源[4]。这对供应室工作人员的健康存在着严重的威胁。(3)物理化学性危害。供应室内常会出现消毒剂的挥发、高温烫伤、紫外线辐射、噪声以及具有强酸强碱性质的除锈剂的喷溅,都是供应室工作人员所具有的职业危害。

1.2.2 循证小组对全科工作人员加以组织,对国家提出的相关规章规范进行学习,例如对消毒的管理办法及技术规范、针对医院感染的管理办法、消毒的管理规范等,检索相关文献,学习其他医院的优秀管理经验,对其原因加以分析,增加供应室护士的自我保护意识,并制定有效的防护措施。(1)对医疗锐器的防护。工作人员在与医疗锐器接触时,要小心操作。在清洗锐利部位时,杜绝用手直接接触,一旦出现被刺或被刮伤,应立即联系相关科室,以实施有效的补救措施。进行五步处理法:将手套脱去;将受伤部位血液从近心方向至远心方向挤出,并禁止按压;将伤口用清水清洗;将伤口消毒并进行包扎;进行职业暴露登记,定期对其进行追踪检查,密切关注伤者在潜伏期内是否出现症状体征。(2)对生物性危害加以防护。工作人员在对污染物品进行回收和清洗时,切记戴好口罩、帽子、手套、防护眼镜、套袖以及穿防护衣,防止被感染性污物所污染。(3)对物理化学性危害进行防护。在进行高压蒸汽灭菌时,其最高温可高达132~134 ℃,进行此项工作时必须穿长衣,并佩戴耐高温手套,防止高温物品与皮肤直接接触,避免烫伤。确保房间内的空气流通,定时通风。对消毒液的浓度要准确掌握,用湿式清扫方法清洁地面和桌面,以免因尘埃过多引起污染。(4)避免或尽量减少工作时的生理、心理疲劳。科学调整好工作班次,对工作、学习及活动进行合理安排,以免出现因长期疲劳工作而出现的工作效率降低。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5.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以P

2 结果

本文共调查350例研究对象,实施护理前满意人数为218人,满意度为62.28%,实施护理后为345名,满意度为98.57%。与实施护理前相比,采用循证护理后,其临床满意程度显著升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32.095,P=0.002)。实施前放无菌物品数12 659件,质量缺陷249件,缺陷发生率1.967%。实施后无菌物品17 497件,质量缺陷12件,缺陷发生率0.069%,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26.941,P=0.033)。

3 讨论

长期以来,在手术前,手术室护士每天要准备大量的手术器械,手术后还要对手术器械进行清洗、消毒和包装,工作强度大,时间紧迫。这样难免使手术室护士产生懈怠心理,造成工作质量的下降,导致清洗、消毒的不彻底,包装不合格的发生,也不会对手术器械进行有效的保养和修理,导致手术室感染发生的几率增高。

循证护理理念的引入和循证管理的实施可以使手术器械消毒的工作得到有效提高[5]。首先,手术室护士长和消毒供应中心护士长负责制定必要的管理制度、手术器械清洗、消毒和包装标准,以保证集中式合作管理能够顺利实施。在手术结束后,由工作人员将手术器械通过特殊通道运送回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根据相关操作规程,对手术器械进行彻底的清洗,主要包括水洗、酶洗、超声波清洗等程序,从而达到无菌水平。同时检查手术器械的功能是否正常,手术器械的各关节是否灵活,对于不能够达到要求的进行及时的整改。对手术器械进行定期的保养和修理,然后将手术器械根据不同的手术需求进行打包,在打包过程中必须保证手术器械的质量、数量以及顺序等准确无误。同时要保证包装又一轮空气的排出以及整齐的渗透,确保灭菌的质量,同时还要保证在运输过程中不能出现因为挤压而产生损坏的现象。

在手术器械的消毒工作中,要求工作者对手术器械和敷料的性质非常的了解,同时非常清楚不同手术器械的不同灭菌方式。手术器械经过高温高压、低温灭菌两种方式完成后,每天都要对灭菌的质量进行检测,绝不容许使用不合格的灭菌器。对已经灭菌物品包外做好标识工作,如使用指示胶带标明,还要在灭菌包内放置指示卡,保证灭菌物品质量。在已经灭菌的手术器械的储存要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消毒技术规范》,进行处理储存时间一般为14 d。根据手术需要,再说手术前将不同的器械包运送到手术室。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对各科室应用循证管理之后手术器械消毒的工作的满意度得到了显著的提高(P

将循证护理理念引入其中,采取循证管理后所得体会有:应该对思想素质教育工作的开展进行加以重视,使责任意识有所增强,保证全心全意做好其本职工作。由于手术器械消毒的工作人员是来自全院不同的科室,其思想素质不同,文化水平各异,大部分认为手术器械消毒的工作并不重要,不存在技术性,同时工作较为繁琐,不受到重视[6]。根据这种情况,针对医院由于感染情况所引发的事故总结惨痛的教训组织大家进行认真的学习,令其认识到虽然不属于临床一线科室,但是手术器械消毒依旧和患者存在的密不可分的联系,其所进行的每一项具体工作均关系到每一位患者的身体健康,在一些情况下甚至会关系到患者的生命。随着现代医学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对医院感染进行防控的需要,手术器械消毒其地位已经逐渐从过去的辅助科室向预防以及控制医院发生感染情况的心脏科室转变,成为了保障医疗安全、医疗质量以及患者合法权益的一个重要科室。手术器械消毒工作质量的好坏关系到患者的健康、医院的声誉以及医疗效果[7]。

对管理工作的树立就代表着服务的一个新理念,开展工作始终围绕着“两个中心”。对外将“病人医疗安全、为临床服务”作为其中心,对内则将为工作人员提供服务作为其工作的中心,对工作人员以及服务对象的满意程度给予足够的重视。在对相关的管理制度进行认真的贯彻的同时,常和工作人员进行沟通,对工作人员奉献出的功绩以及现在表现出的闪光点进行肯定,对其所产生的负面消极情绪以及职业应激进行消化、疏导及缓解。做好相应的对外宣传工作,使领导以及相关的部门对大家所做出的工作给予充分的重视以及认可,努力为每个工作人员创造一个在工作当中相互督促、协助,在生活中相互体贴关心的工作环境,保持一个和谐的工作及心理环境。在工作当中取其长处,淡化缺点,激发工作人员的奉献精神,以一个热情饱满的情绪全心全意的投入到其本职工作当中。

参考文献

[1]王全意.我国目前循证护理的发展现状[J].河北医药,2008,30(2):218-219.

[2]刘爱玲.氧化电位水用于供应室器械清洗消毒与循证医学的应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15(18):2810-2811.

[3]张红英,王小红.基层医院消毒供应室人员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J].基层医学论坛,2013,16(12):1630-1631.

[4]陈慧,黄洁.区域化消毒供应中心工作定位的思考[J].齐鲁护理杂志,2009,15(1):88.

[5]殷秀伟,闫春荣,吴桂荣.消毒供应室“以人为本”的管理探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35):35-36.

[6]丁惠莹.消毒供应中心的安全隐患分析及护理[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22):99-100.

篇10

方法:通过对比2011年1月-12月与2013年5月-2014年5月我院消毒供应中心采取有效防范对策前后35位护理人员安全意识的优良程度及工作事故发生率,对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的工作风险、防范对策的方法及效果进行探讨。

结果:采取有效防范对策前后护理人员优良率分别为57.1%、85.7%,前后差异明显,P

结论:总结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的工作风险并实施相应的防范对策,可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还可降低工作事故发生率。

关键词:消毒供应中心 护理人员 工作风险 防范对策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11.423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1-0252-01

消毒供应中心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全院各类可重复使用的医疗用品及器械的回收、清洗、分类、检查、消毒、包装、灭菌及发放工作 [1]。护理人员在清洗器械时,如果不注意防护可能造成损伤、感染,除锈剂、清洗酶、紫外线、高温高压、过氧化氢等对人体也会造成一定的伤害。所以,如何降低职业危害,是每个消毒供应中心面临的重要问题 [2]。本文就我院消毒供应中心采取有效防范对策前后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及工作事故发生率进行分析探讨,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消毒供应中心35位护理人员全部为女性,年龄28-51岁,平均年龄(31.4±5.2)岁,工龄为10个月24年,平均工龄为(14.5±3.9)年。

1.2 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风险因素。

1.2.1 紫外线对皮肤及眼睛有刺激,高强度的紫外线照射后,会促进蛋白质的变性,继而引起皮肤红肿、起疱,眼睛受损。

1.2.2 含酶除锈剂、清洗剂及含氯消毒液对眼睛有一定的刺激性,除锈剂还有腐蚀性,可烧伤皮肤。

1.2.3 真空灭菌器属高温高压设备,夏季操作易中暑,还易造成烫伤。

1.2.4 制作棉球、敷料等吸入的纤维微粒,可对呼吸道产生刺激,诱发喷嚏、鼻痒、喉部干燥异物感。

1.2.5 过氧化氢等离子灭菌技术是用于精密医疗器械消毒的的主要方法,所用的60%的过氧化氢氧化性较强,易渗入皮肤,造成皮肤的暂时性伤害。

1.2.6 尖锐器械易划破护理人员手指等,造成感染及疾病的传染。

1.2.7 随着科技发展,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机器设备不断增多,噪声也逐渐大,长期在噪声中工作,工作人员易疲劳,易产生负面情绪。

1.3 防范对策:经常组织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本科室工作风险的相关知识,使护理人员认识到本科室工作的危险性,主动做好防范工作 [3]。护理人员接触化学消毒剂时,需熟练掌握消毒剂使用方法、时间及消毒剂的作用、毒副反应,消毒时注意自身防护,穿防护衣、带防护口罩,以减少化学消毒剂直接与皮肤接触的机会;拿取高温物品时需佩戴手套、面具,禁止皮肤直接与仪器及物品接触,以防烫伤;注保持消毒室内的空气流通,使空气内的消毒液浓度降低;应用紫外线灯进行照射消毒时要保护好眼睛与皮肤,穿好防护服才可操作,消毒完毕通风30分钟后进行其他操作;对于噪音较大的工作环境,最好在操作完毕后尽快离开,关上房门,减少污染。为防护生物风险因素可将供应室进行区划管理,分为无菌区、清洁区、污染区。分配好人流、物流,严格分区管理工作人员,离开污染区时将防护服脱掉,回污染区时重穿防护服。回收污物时需加强防护,分类放置有传染病的利器及物品,被利器所伤后需及时消毒处理 [4]。

1.4 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X2检验,以P

2 结果

2.1 实施有效防范对策前后护理人员感染意识的比较情况具体见表1:

表1 实施有效防范对策前后两组护理人员感染意识的比较情况(%)

由表1可见:采取有效防范对策前,护理人员感染意识优者9例,良者11例,差者15例,优良率为57.1%;采取有效防范对策后,护理人员感染意识优者16例,良者14例,差者5例,优良率为85.7%;采取有效防范对策前后护理人员感染意识优良率差异明显,P

2.2 实施有效防范对策前(2011年1月-12月)护理人员出现割伤22次、烧伤9、烫伤6次、鼻喉部不适11次,共计38次;实施有效防范对策后(2013年5月-2014年5月)护理人员出现割伤10次、烧伤4、烫伤3次、鼻喉部不适6次,共计23次,前后差异明显,P

3 讨论

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比较特殊,具有一定的高风险性,对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存在多方面的威胁,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应达到充分的重视,应从预防着手,加强安全防护意识的教育,使护理人员树立防护理念;采取多种途径及措施进行教育、学习,加大宣传力度,建立并实施规范化的操作程序,医院管理人员要充分认识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职业的危害性,尽量为其创造健康、安全的工作环境,完善防护措施及医疗设备,将伤害降至最低。

参考文献

[1] 熊秀兰,钟琼,刘蓉蓉.基层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职业危害与自我防护[J].基层医学论坛,2014,18(9):1189-1190

[2] 郑宏.消毒供应室护士职业风险因素及有效的防范措施[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3,13(23):262-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