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血室护士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19 03:21: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抽血室护士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风险事件是指在护理工作中对患者、医院工作人员、探视者造成损害或被投诉的事件[1]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门诊抽血室作为医院的一个窗口,患者流动性大、病种复杂、文化层次参差不齐,抽血工作量大,使得护士工作压力大,尤其在抽血高峰时段,因患者相对集中,患者和护士极易产生急躁情绪,稍有不慎就可能出现护患纠纷,抽血室是容易发生风险事件的主要场所之一,为此,我们及时分析了抽血室的护理风险因素,制定有针对性的防范对策,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有效地预防风险事件的发生,现介绍如下:
1 风险因素分析
1.1 患者方面存在的风险因素
1.1.1 抽血高峰时段人员集中,患者心情迫切 根据门诊挂号、就诊等流程,患者抽血高峰时段一般出现在上午8:00~10:00,由于此时段患者集中,抽血护士相对较少,且许多患者需要继续空腹做其他检查,患者心情迫切,容易出现焦急,拥挤,谩骂等现象,护士稍有不慎就可能发生风险事件。
1.1.2 血管条件及凝血机制较差的患者,对护士操作技术要求高,患者年龄跨度较大,需要定期抽血复查,一次穿刺失败或按压不当易出现皮下淤血等现象。加之患儿哭闹不配合家属极易出现不满情绪。
1.1.3 患者对无菌技术及消毒隔离要求高,医院因病种较多,患者对其他病高度敏感,担心在抽血过程中被感染其他疾病。因此,高度关注护士抽血操作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对护士在抽血过程中的无菌技术及消毒隔离要求较高。
1.2 护士方面存在的风险因素
1.2.1 护士缺乏有针对性的业务培训 抽血室工作相对单一,操作简单,容易忽视对抽血护士的业务培训。个别护士抽血操作不规范,在患者集中、工作繁忙的情况下,为缩短抽血时间,简化流程、不正规操作,导致发生风险事件。
1.2.2 抽血时间短暂,缺乏护患沟通 护士抽血操作一般在2 min左右完成,护患之间接触时间短暂,缺乏充分的沟通和交流。患者在焦急等待后的短暂时间内,希望得到尽可能多的相关信息,而护士急于完成抽血操作,容易忽略患者的需求,从而导致风险事件。
1.2.3 护士安全知识欠缺,对风险意识认识不足 抽血室护士高度关注静脉穿刺操作及患者局部血管情况,忽略对患者整体的精神情绪等观察,对晕针、穿刺点出血等意外,处理不及时。操作环节中忽视患者的监督,不注重将操作关键环节完全展示在患者面前,使患者认为无菌操作不严格,容易发生护理风险事件。
1.2.4 护士对化验方面知识了解少,检测项目繁多,患者对相关信息的问题较多,慢性病患者的临床检查项目繁多,各项检查的目的、要求有所差异,尤其是对一些不经常做的检查项目,在解答和告知患者时容易出现迟疑或错误而致风险事件发生。
2 防范抽血风险事件发生的对策
2.1 增强服务意识 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观念,规范护理行为,提高护士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的意识,从法律责任的高度约束自己的行为,把患者的安全、健康放在首位,克服工作的随意性,正确留取血标本,防范风险事件的发生。
2.2 杜绝差错事故 护士双人核对检验所采用的试管、采血量、是否贴对联根、试管与验单的号码是否相符,询问患者是否知道抽血前的注意事项,例如是否空腹、需服药或停药等,核对无误方可抽血。 抽血时严格按操作规程,准确抽取所需血量,核对无误再把标本分类放置。
2.3 合理调配人力资源 合理调配人力资源,实行弹性工作制,在抽血高峰时段增加抽血护士,安排高年资护士上岗,提高穿刺一次性成功率,以减少患者排队等候时间。对抽血后的患者进行穿刺部位按压指导。
2.4 严格无菌及消毒隔离制度,规范抽血操作流程 加强无菌及消毒隔离技术的培训,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和消毒隔离制度,避免交叉感染。要求护士在执行抽血操作时,做到一人一巾一管一带一消毒,护理人员在为每位患者抽血前后用快速消毒液消毒双手。规范抽血操作流程:核对姓名、性别、年龄、检查项目,告知出结果时间,穿刺后再次核对相关信息,进行穿刺部位按压指导。
2.5 加强业务及沟通技巧的培训 对抽血护士进行理论和实际操作培训及考核。护士需经常学习沟通技巧,尊重患者知情同意权,有利于增进护患感情,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3];组织护理人员讨论如何在短暂的抽血时间内取得患者信任,进行良好的护患沟通;沟通时,要求护士用温暖的话语,娴熟的技术缓解患者紧张、急躁的情绪;遇患者晕针、穿刺部位按压不当等情况,及时给予积极的处理,主动履行告知义务,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热情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
2.6 加强安全知识教育,提高护士风险防范意识 组织护理人员积极参加安全知识教育,学习有关的法律、法规,查找工作中的安全隐患,对以往患者投诉的风险事件进行个案分析,制定有针对性的防范对策。加强风险教育,要求抽血室护士熟练掌握穿刺技术,严格无菌和消毒隔离观念,增加相关社会知识,及时更新服务理念,加强护患沟通,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及对风险事件发生的预见能力。
3 总结
医院门诊抽血室是展示医院护理服务的重要场所,对抽血室风险因素进行分析,持续改进抽血室工作,制定风险防范对策,缩短了患者等候时间,提高了抽血护士的静脉穿刺技术、护患沟通能力,增强了风险防范意识,有效地避免了抽血室风险事件的发生,为患者营造了放心、安全的抽血环境,大大提高了满意度,降低了风险事件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邹晓清.风险管理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运用.护理管理杂志,2003,3(6):22-23.
篇2
1体检工作的特点
1.1季节性在北方因气候原因,个人体检以及各个单位的体检一般安排在每年3月中旬~6月底,9月中旬~第二年1月中旬。
1.2工作集中性在一年内短短的7~8月份时间,安排多个人、多单位的体检工作,做好计划统筹安排十分关键。
1.3体检项目多样性各个单位依据自身经济状态、人员年龄特点、工作性质的不同,选定的不同检查项目,导致体检项目差异大。笔者把检查项目分成各种不同的检查套餐,加强各个环节的把关,保证检查的准确无误。
1.4受检人员多样性受检人员由于年龄、性别、职业等的不同导致的对体检工作配合差异性大。而且均为陌生面孔,及时掌握体检者的心理状态,及时调整不当局面,达到良好沟通、默契配合。
2体检流程的护理管理作用
2.1体检前的护理工作流程
2.1.1预约须提前3天到护士长处预约,护士长负责填写团体体检预约安排表,包括单位名称、预约时间、体检时间、体检人数。根据体检中心的接待能力合理安排,按体检合约填写体检通知书,包括体检具体时间、项目、注意事项及要求,并交给体检单位联系人。体检单位根据体检通知书要求,在体检前1~2天将体检人员姓名、人的电话,以便随时取得联系[2]。
2.1.2准备体检组护士提前1天做好准备工作,包括:(1)体检表:按要求填写单位名称、体检者姓名、年龄、性别、检查项目,盖团体体检章,并按姓氏的第一个拼音字母排放,以便快速查找。(2)物品准备:护士长指导并检查护士备好相应物品,如:注射器、血压计、体重计等。根据人员情况分配抽血、测血压、身高、体重及导医护士等工作。若有行动不便,备好轮椅或特殊照顾人群建立起临时绿色通道。(3)体检前一天通知餐厅经理按体检人数准备早餐。(4)需到其单位体检时要联系车辆并装备有关仪器物品。(5)检查各诊断室、检查室内设备是否齐全[2,3]。
2.2体检中的护理管理护士长应亲自指导、协调体检全过程,保证体检过程的顺利进行。
2.2.1安排好导医工作专职导医在体检的每个环节热心为大家服务,合理分流受检人员,以便对体检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给予及时解决[4]。
2.2.2分组体检把受检人员按项目如:胸透、抽血、测血压、身高、体重、心电图、超声、查体等分组分开,体检人员及时间合理安排,做到不拥挤,不扎堆,保证体检过程快捷、有序进行。
2.2.3把好抽血管理关因为抽血检查项目繁多,并且不能马上得到结果,大量体检本的填写;试管的保存;实验、化验单的发送过程中最容易出差错,笔者总结出各个单位分窗口抽血,一个单位若项目不同以分类抽血法,抽血者和编号者严格三查七对,收回体检表编号与抽血编号相一致。每个人的体检本上都有与体检流程相同的体检项目,做完一项后做出标识,这样既清楚又不容易出现错误[3]。
篇3
【关键词】血气分析;影响因素;防范
【中图分类号】R446.1+2【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4)02-0072-01
临床实验室检测结果具有一定的客观性,是临床医生判断患者病情的重要参考依据,因此,检验结果的正确与否十分关键。检验过程根据过程特性分为检验分析前、分析中和分析后3个环节[1]。人体的血液要保持一定范围的PH值才能使体内的各种物质代谢正常进行。检测血气分析主要在于了解患者体内血液酸碱度及其各项指标的变化,通过这些结果的变化来了解患者体内通气功能、氧合作用等情况,而检验人员获得相对较准确的结果,就要掌握其各种影响因素,并针对性地进行防范。现就患者、护士、实验室三个主要方面进行综述。
1患者的影响及防范对策
由于血气分析取血来源于动脉,在行动脉穿刺时,由于患者的恐惧及心理压力,有患者会产生呼吸急促的现象,使得患者气体交换加快,从而引起PH、PO2升高,PCO2降低,还有患者由于瞬间憋气,使得患者气体交换减慢,从而引起PH和PO2下降,PCO2升高[2]。防范对策:病人应安静,舒适,不紧张。操作者应避免使用消极的词句,应用各种方法使病人感到舒适,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如果不是卧床病人,取样前至少应躺3~5min。
2护士的影响及防范对策
护士负责标本采集,采集到合格的动脉血是完成血气分析的前提。动脉穿刺技术不过关,抽到静脉血,血中含有空气,影响实验结果,每年新护士上岗的时间段这种现象会增多。防范对策:加强对护士技能的培训,特别是新上岗护士的培训。采集动脉血时要注意对动脉的保护,取血穿剌要流畅,不使用压脉带。
3实验室的影响及防范对策
3.1抗凝剂肝素肝素作为抗凝剂通常用于血气分析。稀释(液体肝素)会引起外部离子改变,样本中存在的离子可能发生螯合作用(Ca2+),因此考虑液体肝素的影响,要结合其测定项目来进行考虑,如果测定项目只是检测PH/PCO2/PO2,有或者没有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只需要考虑其稀释作用。如果测定项目中还包括钠、钾、锂等,则要考虑这些离子与肝素的结合形成螯合物,使测定结果偏低。使用玻璃注射器时,吸入液体肝素并全部推出之后,虽然使得很紧的注射器得到,便于抽血和抗凝,但针管与栓塞之间还会有一层肝素,其肝素量约为0.05ml,若抽血量为1ml,则误差约为5%,所以要减少稀释误差的话,就要增加抽血量,目前医院都是使用塑料注射器,针管与栓塞之间还有极少量的肝素,并且很难定量,液体肝素中PO2的浓度65~265mmHg,而PCO2则不存在,依然会造成稀释误差[3]。这种稀释作用对Hb结果同样会产生影响,使Hb测定结果降低,并与稀释倍数成正比。在而对红细胞压积和离子浓度来说,对它们的影响会更加明显,1份血液中细胞约占0.45,血浆约占0.55,如果稀释作用发生在血浆中,对全血来说,稀释作用为10%,而对于电解质和红细胞压积而言其稀释作用增加了1倍,达到了20%。防范对策:用肝素锂取代肝素钠盐,肝素锂能减少血中微纤维的形成,同时消除了同一份样本测定钠时出现钠盐的干扰,特别是在能同时测血气和电解质的仪器上。但如果用同一样本测定锂,就不能用肝素锂作为抗凝剂,要用肝素钠,如果血气分析还直接或间接结合测定离子钙(Ca2+),需要使用特殊的“钙缓冲”肝素,因为普通肝素可与部分钙结合,使读数明显低于实际值,造成测定误差。为保证结果误差最小,实验时肝素最终浓度应为500~1000μl/ml。浓度与血液标本的比例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执行。
3.2标本的运送及保存标本采集后要立即送检,由于血液抽出后,其细胞代谢仍在进行,所以不宜放置过久。实验研究表明,血气标本放置30min内检测,其PH、PCO2、PO2结果变化不明显。若放置超过60minpH、PO2逐渐下降,PCO2逐渐上升,其结果差异有显著意义。防范对策:若在30 min内无法检测,或是仪器出现故障,而在30min内无法修复,必须把标本保存置于冰箱,如果标本运送路程较远,超过30min路程的,则必须把血液标本置于低温中保存运送。
3.3标本中有凝固现象标本中有大凝块,操作人员容易发现,但一些很少的凝丝或小凝块就很难发现,一但小凝块或小凝丝进入测量室,要么阻塞管道或测量室,使之无法检测,或是测出一个错误的结果,影响临床诊治。防范对策:在操作时注意检查标本,在将标本推入仪器时,用力一定要轻,让血液很自然进入测量室,当感到有阻力时,不要用强力推,检查是否有凝块。在推入的同时注意观察测量室血流情况,血液中不能有空泡,电极头不能有气泡,否则结果不准。
综上所述,血气分析可随时反映患者血液中的酸碱状况和供氧情况,临床医生经常以此作为急诊检验项目,主要用于救治危重患者,所以检验人员必须依据血气分析的结果,同时结合患者基本情况,进行合理的分析,当发现结果明显异常时,应及时和临床医生取得联系,排除各种影响因素,通过各个环节的严格把关,树立质控意识,才能为临床提供准确可信的分析结果。
参考文献
[1]叶应妩,王毓三,.申子瑜.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3版)[M]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10.
[2]刘宏译.血气分析前的准备[M]. 北京: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印,2-5.
篇4
医学检验早已不是单独的关门做化验,检验质量的提高必须得到临床科室及临床医护人员的积极配合和大力支持。因此,加强与临床的联系与沟通变得越来越至关重要[1]。除了做好实验室内质量控制外,加强实验前质量控制和发展实验后质量控制更加重要。从以下几方面探讨医学检验与临床的联系和沟通,提高实验室质量控制
一、检验与临床沟通的重要性
卫生部《医院管理评价指南(试行)》对检验科管理要求体现在质量及服务满意上,要求患者、医师、护理人员对检验部门服务满意度大于90%,管理的核心就是沟通。实验室质量管理分为分析前、中、后三个阶段,由于实验室的向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的发展使得分析中的质量出差错的概率逐渐减少,相比之下分析前、后差错率较高。Mario Plebani等[2]分析指出医学实验室出现误差的原因:46%~68.2%的误差出现在分析前,18.5%~47%出现在分析后,而在分析中产生的误差不足15%。因此,为了提高分析前的质量控制,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加强检验与临床的沟通交流尤为重要。具体来说,检验医学通过与临床医学的有效沟通,可促进临床标本的正确采集以及检验结果的正确解释和应用,把实验室单方面的质量控制发展为全面质量控制,同时实验室也可从临床上获得许多有用的反馈信息,借此进一步综合评判实验室的方法学以及其临床价值,以便不断完善操作规程并推进新项目、新方法的开展、普及。
二、加强医学检验与临床的沟通
(一)检验与病员的联系沟通
检验结果准确与否,与病员标本准备紧密联系。病员标本的准备首先应由医生或护士特别交代准备事项,病员应严格遵照执行。对于门诊病员,检验人员应主动询问病员准备情况,得知准备符合要求时方可规范采集或接收标本;如果病员准备不符合要求,检验人员有义务重新向病员或家属交代正确的准备。只有严格把控实验前质量控制,才能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在工作中,我们总结病员标本准备有:饮食准备、休息准备和运动准备。生化项目检验饮食宜正常、清淡饮食,抽血前8-12小时禁食,空腹采血;抽血前一定要保证睡眠充足、不可剧烈运动后马上抽血。特殊项目的检验有特殊的要求,也应该给病员明确提出。由传统的经验医学向循证医学的发展是21 世纪医学发展的趋势,循证医学是以科学证据为基础的医学,检验医学通过与病员的联系与沟通,可促进标本的正确采集以及检验结果的正确解释和应用。
(二)检验与临床医护人员的联系沟通
实验室的质量控制应发展为全面质量保证,实验室从临床上获得宝贵的反馈信息,进一步综合评价检验项目的方法学及其临床价值,不断完善操作程序并推进新方法和新项目的开展。我们常常做出一份检验报告,在保证实验室内质量控制前提下,当结果与临床诊断不符时,我们首先就是与临床医护人员联系。向医生询问病情的变化,治疗方案是否改变,报告检测结果是否与临床吻合;向护理人员了解病员的标本采集是否规范以及询问医护人员是否正确要求病员做好了检验前准备。检验与临床的有效沟通,大大提高临床的诊疗技术水平,检验项目和检验方法的改进更加有效的为临床服务
(三)培养检验科工作人员的“临床意识”
“临床意识”是强调检验科工作必须与临床医疗工作相结合的检验医学发展建设的重要理念,检验工作人员不仅要具备基础医学知识和技能,还要学习临床医学知识,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和完善知识结构。走出实验室,与医护人员合作,参加临床会诊与查房,共同探讨技能的病因特点发展规律,病情变化与实验指标的关系。根据质量控制情况分析结果的准确性,排除影响结果的各种因素后,给临床提供可靠的根据。临床提出的各种疑问要进行总结和改进,当临床对检验质量提出疑问时,应立即总结这方面的工作和有关职责进行审核,及时制定纠正措施。对于一些指标怀疑异常的和接近危急值的,要求必须重复做,并和临床联系,也就是要有预警报告。报告单上也可备注相关情况(如标本溶血、标本已复查、建议复查)对于不符合标注的标本(如凝血功能和血沉等抽血量不对),要及时通知临床重新留取。
(四)加强临床护理与检验的沟通与合作
据报道,检验分析前期错误中有65%出自护理工作。随着检测项目日趋增加,许多标本的采集方法、要求和影响因素从教科书上无法查阅。对一些影响标本质量可导致错误结果的因素,如生理因素、生活因素等,采集、运送标本的护士和工人不完全知道,仅凭经验和印象进行操作,而检验人员又不能控制这些因素,就会造成工作脱节、管理失控,出现错误的检测数据。
(五)检验科在引进新设备新项目前应认真听取临床意见
在新的检测项目开展和新设备使用前,首先应征求临床医生的意见,通过举办讲座、编写“检验快讯”等形式向临床科宣传指导,将有关方法原理、影响因素、药物影响和临床意义等的相关信息传递到临床,使每一个检验项目都发挥其最大优势
总之,检验人员应积极主动与临床沟通联系,强调实验室管理的要素是交流、对话。检验人员与临床医师要共同制定、宣传和执行标本采集、转送的操作规范[2]。检验科在进行临床标本检测的过程中,若发现异常结果应适时与临床联系后决定报告能否发出。临床医学通过加强与检验医学的联系,亦可从检验医学中获得许多有价值的临床证据和信息,提高诊断水平,指导治疗,观察疗效和判断预后。因此,加强检验医学与临床的联系是一个利在双方、益于病人的大事,应该受到我们广大医务人员的高度重视。
篇5
【关键词】实习护士; 拔输液针; 刺伤原因; 防护对策
【中图分类号】R19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1-0143-02
针刺伤是指由医疗利器如注射针头、缝合针、各种穿刺手术刀片等造成的意外伤害,造成皮肤深层破损和出血。在临床工作中由针刺伤所造成的职业暴露而引发血源感染的潜在危险日趋严重[1]。而输液拔针是实习护士每天都会做的常规工作,在工作中一旦发生针刺伤,将面临着经血液传播疾病的危险,如艾滋病、乙肝、丙肝等。我国目前乙型肝炎总感染率为60 %左右,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已有1.3 亿,艾滋病的流行在我国也已经进入快速增长期,艾滋病患者已出现猛增趋势[2]。而我院门诊输液室每天输液病人100多人,对患者是否具有潜在的传染性是不得而知的。据分析统计,在进行何种操作受伤最多的调查中,最多的是处理拔针后的输液器被刺伤的占65%[3].而实习护士刚进入临床实习,对针刺伤的预防和危害性缺乏了解,所以探讨输液拔针后被针刺伤的原因,防护对策,对实习护士的职业安全是非常必要的。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2012年6-11月在门诊输液室实习的42名护士中被拔下的输液针刺伤的8名护士。实习护士在6个月期间针刺伤发生率为19.05%。年龄结构在18-22岁之间,其中大专3名,中专5名。
1.2方法:对8名在门诊输液室被针刺伤的护士的职业暴露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对年龄、学历、入科实习时间、刺伤时间、经过、刺伤部位及程度、防护措施、处理经过、是否上报、吸取教训方面进行分析总结。
2结果
8名护士均是在拔下输液针后,对输液针处置不正确造成。被刺伤的时间段均在11:00-15:00之间,输液拔针的高峰段,刺伤部位均为手指,刺伤程度轻微,皮肤小量出血。均按照规范进行伤口处理上报,填写职业暴露卡,抽血检验。吸取教训后同一人没有发生二次刺伤。但8例针刺伤案例均没有要求病人进行血液检验,有的违反操作规程,有的未养成良好操作习惯,有的自身防护意识淡漠,造成针刺伤的发生。
3讨论
3.1发生原因:
3.1.1未严格执行输液操作规范,未养成良好的遵守操作规范的习惯。资料结果发现,8名护士在拔针时都没有端治疗盘的习惯,其中有5例都是由于违反操作规程造成,其中在工作繁忙输液拔针的高峰时段,同时又有2个以上的患者需要拔针?,实习护士拔了一名患者后,又急着为另一患者拔针, 为了方便,就把拔出输液器的针头输液管中,在插针头的过程中,被针头刺伤另一个用来固定输液管的手,2例患者需要重新穿刺时,实习护士直接将取下的污染针头挂于茂菲氏滴管处,暴露在环境中,在取下针头准备重新穿刺时被刺伤。1例拔针后,实习护士将取下的针头拿在手上,未放入治疗盘内,将迎面而来的实习护士刺伤。
3.1.2锐器盒开口过小,输液针带有软管部分支撑在内,有许多污染针尖都是朝上的,这就使护士在放入过程中很容易被刺伤。有2例就是由于分离后的针头在放入锐器盒过程中,看见软管部分未放进去,就徒手去用力往小开口处里送,结果被针刺伤。输液针头的处置都使用圆形桶状,小开口的锐器盒来收集污染针头,卫生行政部门要求使用锐器盒的目的是为了使护理人员和收集医疗废物的工作人员不受针头刺伤。
3.1.3实习护士自身防护意识差,对安全危害性认识不足造成。资料显示:8名护士都未要求病人去抽血检验,认为自己抽血复查就没有问题了。梅毒、艾滋病等性病患者,因受传统观念、社会、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不愿意公开自己的真实病情。这些患者对输液室护士构成了很大的威胁。8名实习护士对针头刺伤后感染上传染病的几率这一问题存在明显的认识上不足。有的护士认为几率很小,不太可能发生在自己身上,存在侥幸心理。1例护士在用力拧松输液管接头与输液针衔接过程中,没有安全防护意识,被针头反弹回来后被刺伤。
3.1.4高峰时段护理人力资源不足:被刺伤的时间段均在11:00-15:00之间,输液拔针的高峰段,又是中午班护士吃饭时间和登记、配药班的下班时间段,护士人力资源不足。往往是一名高年资老师带一名助理护士和一名实习护士在值班,人力突然减少,护士工作任务增加,既要登记、配药、又要穿刺,还要接待和分诊急诊患者,避免不了叫实习护士单独去取输液针,不能在身旁指导实习护士规范处置针头,是实习护士发生针刺伤的另一重要因素。
3.1.5入科岗前教育培训存在缺陷:注重职业防护的理论知识培训,缺乏事例的警示教育,让实习护士没有足够的认识到针刺伤的安全危害性。带教老师也只注重输液操作规程的流程培训,对拔针后输液针的正确处置流程指导讲解过少造成。实习护士经验缺乏,操作不熟练,极易被针刺伤。
3.2防护对策:
3.2.1加强入科岗前培训教育和安全警示教育,提高实习护士自身的防范意识和有效处理针刺伤的意识和能力,是保护实习护士职业安全的的关键。科室对实习护士进行入科培训时,将职业暴露在我科发生率最高的输液针刺伤作为培训重点,使她们充分认识到在门诊输液室许多患者诊断不明,还有的患者不愿公开自己被患上如艾滋、梅毒类性病的情况下,针刺伤后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并用具体事例进行安全警示教育。让她们重视针刺伤,自觉规范操作行为,改变不正确的个人操作习惯。从而提高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最大限度地保护自己的职业安全。
3.2.2严格执行操作规范并自觉养成遵守操作规范的良好习惯。8例中因违反操作规程,没有养成良好操作习惯的被输液针刺伤的的占5例。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规范操作行为是降低针刺伤发生率、确保护士职业安全的重要环节。美国职业安全保障和健康管理组织(OSHA)规定:输液穿刺失败后,禁止将污染针头悬挂于输液管的茂菲式滴管上,应当立即更换新针头,养成用钳子取污染针头和尖锐物的习惯,以减少接触锐器的机会。手持针头或锐器时不要将锐利面对着他人等.
3.3.3带教老师认真履行带教职责,教育学生锐器盒装满四分之三满时不可强行徒手去送输液针头,应重新更换新的锐器盒。即使在工作非常繁忙的情况下也要做到放手不放眼,将临床工作中常见的职业安全隐患和发生事例多给学生讲解,特别是输液拔针后容易被刺伤的违规操作要时常警示强调。
3.3.4科室建立输液拔针后针头处置禁忌事项。在学生实习期间要求学生掌握禁忌事项,强调工作的责任心和注意力,熟练掌握锐利器具的开启、操作、回收等技术,避免锐器刺伤的发生。了解发生针刺伤的紧急处理措施,工作中一旦不慎被刺伤,要保持镇静,立即挤出少量血液,并用流动水冲洗,然后用碘酒、酒精消毒受伤部位,包扎伤口。如暴露于HBV应在24h内注射高价乙肝免疫球蛋白,进行血液HBV表面抗体检查,阴性者给予全程乙肝疫苗免疫接种。实习护士必须对各种危害有足够认识, 转变观念,按照流程处置输液针,最大限度地保障自身健康。
3.3.5弹性排班,合理安排护理人员,保证高峰期的人力资源。减少由于护理人手不足,造成护士不遵守操作规程、慌张、图省事而违规操作,增加针刺伤的发生率。
3.3.6改善锐器处理方法:使用锐器收集箱可以减少这个时间窗从而减少护士发生针刺伤的机会。锐器收集箱由耐刺、防水的塑料制成,使针刺伤的发生率降低50%[4] 无须分离针头、针筒、消毒、毁形等处理,立即投入锐器盒箱,至四分之三满时停止使用,大大减少护士工作中受伤感染机会。
4小结
门诊输液室的实习护士每天接触静脉输液的患者非常多,输液拔针是其中必备的基本技能,如果不能正确处置输液针,没有针刺伤的防护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不能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对自身的职业安全会带来极大的危险。医院及科室管理者应充分重视针刺伤岗前培训教育,规范管理,才能减少实习护士针刺伤和职业性感染的发生,保障实习护士的自身健康,安全职业。
参考文献
[1]马钦丽,杨敏燕.输液室护士针刺伤的调查分析与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7, 17(2): 18
[2]毛秀英,吴欣娟,于荔梅. 部分临床护士发生针刺伤情况的调查. 中华护理杂志,2003 ,38 (6) : 422~425.
篇6
1 手术室常用血液制品的种类
血液制品主要有:全血、成份血、其他血液制品。全血包括:新鲜血、库存血、和自体血;成份血包括:有形成份(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和血浆成分(血浆、血浆蛋白、凝血制品);其他血液制品包括:白蛋白、凝血酶原复合物等。
临床常用的血液制品有少白细胞红细胞,血浆和血小板。全血由于凝血因子经过灭活后才利于保存,故现在临床多选用成分输血。
2 血液的保存和复温
血液取回手术室后,最好经37°复温后输入病人体内。有条件者可放入专用的血液加温仪中进行复温,温度不可大于37°,否则可能会导致溶血及细菌繁殖等。血浆是血库经过37°复温后发放至手术室的,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和需要酌情输入,最好在取血后30分钟内输入。血小板取回后应在30分钟内立即快速输入以达到最佳作用效果,促进手术出血处凝血。
3 手术室安全用血
篇7
重要窗口。在提升医疗水平,改善就诊环境的同时,依托信息技术手段提高门诊就诊效率,使患者看病
难逐步得到解决。我院是一家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日门诊量两千多人次,在不断提高医疗护理质量的
同时,也处处体现着人本位医疗理念,把患者放在首位,现在的门诊一改昔日的看病请假,到医院处处
排队,老病没看上又添新病,我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减少了患者的非医疗的等待时间,为患者营
造一个温馨、高效、方便、快捷的就医环境。
1主观上的体现
11提前上岗。为了满足上班族患者的需要,我院门诊各科室由早八点开诊提前至7:30分开诊,减少了
上班族的后顾之忧,同时也减少了高峰时段患者排长队的现象,我们辛苦一点点,患者节省一整天。
12亲情岛的建立。亲情岛让患者就医成为一站式服务,设有值班主任,药物性能、剂量、用法、价格
咨询,医保、新农合咨询,工商银行的ATM机,公安部门设的民警值班台等,将不适合临床工作的老护士
集中培训利用他们的工作经验、生活阅历、遇事不乱坐镇亲情岛。以前开的诊断书要到门诊办公室盖章
,各科开的化验单要到个窗口去取,有个疑问要跑到五楼医保办去问,让患者和家属满楼跑,现如今功
能齐全的亲情岛都可以解决,每周设有院长值班日来解决疑难问题,亲情岛的建立确实让广大患者感受
到了亲情。
13合理的装修布局,每层楼的指示牌清晰明了,即具弹性又比较防滑的PVC地板、走廊两侧的扶杆、活
动不便的设有轮椅,为防止交叉感染分为候诊区、临时休息区、等候治疗区,合金的座椅上每个都放上
泡沫隔凉垫,走廊、卫生间地面都摆有明显的防滑标识,冬天进门的把手都用布包起来,贴心的服务让
患者一进门就感受到了温暖,难怪患者说细微之处见真情。
14优质的护理团队。门诊处置室曾经是医院安排老弱病残护士的地方,亲情岛的建立充分利用了经验
丰富的老护士,现在的处置室以年富力强的中青年护士为主体,他们业务能力强,工作效率高,理论知
识丰富,实施信息化以来更是节约了人力,健康教育是他们工作的亮点,查资料、找素材针对患者的疾
病、家属的需求不断地充实自己,在医院健康教育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向患者及家属传授疾病相关知
识及健康保健知识,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方式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实现知、信、行的改变,逐步提高
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在这里有一句流行的名言,患者不一定是对的,但永远是第一位的。
2客观上的体现
近两年来我院实行了无纸化、信息化办公,优化了就医流程,更加方便了广大患者。
21就诊卡作为电子身份证实现身份识别,在挂号、收费等各环节安全、准确、方便、快捷。
22电子叫号系统的使用电子叫号系统的应用,体现了科学性、先进性,一改往日诊室前排长队,患者
围医生的现象。患者在侯诊大厅静坐等候显示屏的呼叫前去就诊,挂号单自动、公开、通明就诊序号,
显示屏一目了然,患者能心态平和等待就诊,不但减少了排队时间长,也减少了患者的烦躁情绪,给患
者营造了一个安静的就医环境,体现了我院温馨、舒适、周到的服务。
23门诊医生工作站的建立打开系统后已挂号的患者信息自动进入分诊系统,在工作站进行处方书写、
规范的检查、检验申请单以及药品等一目了然,医生工作站是医院信息化系统的重要纽带,确保患者就
诊信息快捷有效地传递与共享,大大提高了门诊的医疗质量,服务质量。
24输液、抽血系统患者只需扫描就诊卡,即显示药物的用法、用量、输液次数、电子划价输液费、和
输液器、注射器等耗材费用一目了然;抽血患者在系统生成检验项目条形码,将条形码贴在血标本试管
上,确保检验信息和标本的一致,即节省时间又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
25门诊药房取药的信息化患者的药房收费后自动传到药房,后台摆药,前台发药,工作人员在患者未
到达药房前配好药品,在大屏幕上显示患者的姓名,并语音呼叫患者到指定窗口取药,以前是人等药,
现在是药等人。
3总结
随着服务内容的不断充实,服务认识的不断改善,使服务质量不断提升,赢得了患者的信任,实践使我
们充分认识到只有不断的开拓创新,改进服务方式,坚持以人为本,体现人性化服务才能使医院在激烈
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环境设施现代化、服务流程人性化、门诊管理信息化,只有患者没想到的,没
有医院做不到的,我们医务人员的宗旨是为患者着想,让患者满意,让家属放心,重唤社会对我们医务
人员的尊重。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 心理素质; 静脉穿刺; 原因分析
[中图分类号] R39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5-171-01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与方法 观察我院2008-2010年临观室接受穿刺患者500例,其中男性320例,女性280例,500例中中老年患者380例,青年患者200例,儿童50例,穿刺失败80例,接受被调查护士8名。
1.2 方法 用碘酒消毒后进行穿刺
1.3 影响护士静脉穿刺的主要因素
1.3.1 影响护士静脉穿刺的有内,外界的因素,外界的因素有环境的因素,患者的因素,物品的因素。内部的因素有护士个性特征,心理素质,身体因素及职业因素等。先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护士心理素质不佳而导致静脉穿刺失败原因。
1.3.2 静脉穿刺的方法,传统的静脉穿刺是以针头与皮肤小于30度角度快速进针(1),病人感觉比较痛疼,护士在实践中改变以往的进针方法,用右手拇指和食指分别持针柄的前后段,中紧贴针柄下缘,使针头与皮肤呈40--70度快速刺入皮肤后,再呈10--20度沿血管方向穿刺,见回血后将针身改为与皮肤平行角度,顺静脉进针少许即可,大多数病人反映基本无痛。
1.3.3 目前社会上一些人还存在对护士工作世俗偏见,轻视护理工作,护士作为社会一员,护士工作得不到人们的尊敬,这种失衡对静脉穿刺的失败起着积极作用。
1.3.4 情绪 情绪的波动会影响护士穿刺的成功率。例如:有位静脉穿刺比较过硬的护士,一次在操作前遇到一件不愉快的事,结果十多个静脉穿刺几乎都是二针或三针,因此护士必须掌握情绪变化的心理过程,注意稳定自身的情绪变化,才能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减轻疼痛。
1.3.5 身体素质 护理工作是一个特殊的职业,无论春夏秋冬,还是白天黑夜,24小时三班倒必然带来身体和心理上的变化,尤其是女同志在经期前心理状态不稳定,情绪起伏较大,易怒,忧郁,焦虑,应急能力下降,这些都将影响静脉穿刺的成功。
1.3.6 职业因素 作为一个护士,必须热爱自己的职业,只有具备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思想感情,做到尽职尽责,严格遵守医院的各项操作规程,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制度,对患者一视同仁,才能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
1.3.7 根据不同的病人认真选择血管,作为护士不论患者血管粗细,深浅和有无弹性都要认真观察。老年偏瘦的患者,静脉看起来明显。容易穿刺,但他的特点是滑,脆,作为护士必须不断总结经验。掌握各种不同年龄,性别体形和不同疾病的患者的特点,如果只看到表象,不掌握其实质,穿刺时若不因人而异,穿刺失败必然在所难免。
1.3.8 物品因素,物品的优劣也会给护士造成一种不必要的心理负担,如针头钝平,止血带松弛缺乏弹性,注射器活塞不严实,输液管漏气,调节器不紧等常用物品质量差等问题,都会给护士穿刺成败带来影响,所以护士在穿刺前必须仔细检查所需物品,以免不必要的失误。
1.3.9 患者身份,患者是领导或者护士熟悉的病人,患者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语言都可以成为不利于护士心理的刺激源,有的患者情绪差乱指责护士,有的患者过分挑剔,选择血管自己选择,这些都能形成一种与护士心理很不协调甚至不和睦的气氛,起到暗示,压抑的实际效应。适应性较差的护士就会因此而出现思想顾虑,紧张,慌乱。
2 结果 静脉穿刺500例中,统计结果如下:
表1 护士心理不佳穿刺时患者疼痛比例
表2 护士心理稳定穿刺时患者疼痛比例
篇9
1 临床资料
本组AMI患者21例,男17例,女4例,年龄38~7O岁,均符合AMI诊断标准。发病3~12h以内。其中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7例,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l0例,合并高血压12例,合并高血压糖尿病6例,弥漫性血管病变2例。排除对欣维宁过敏者,有活动性出血者,血小板180/100mmHg。
2 治疗方法
术前均给予拜阿司匹林300mg、波利维300mg嚼服,直接推入导管室行急诊PCI,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冠状动脉急性闭塞,闭塞血管内有血栓形成,行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16例患者在冠脉造影后即给予欣维宁。根据患者病情、按公斤体重计算所给药量,3min推注剂量为10ug/kg,持续泵入量为0.15 ug/(kg•min),维持24~36h。4例患者支架置入后,出现无复流、慢血流,1例患者出现支架内急性血栓形成,给予欣维宁静脉泵入,同时经指引导管直接冠脉内灌注欣维宁5~lOml。
3 治疗结果
手术成功标准为患者血栓消失,症状较前减轻或消失,抬高sT段较前回落或恢复正常水平,梗死相关冠脉血流复流达到TIMI IV级,即血流在3个心动周期内完全充盈远端血管。4例无复流、慢血流患者均在10~30min内血流恢复TIMIⅢ级,2例支架内血栓患者给予欣维宁,同时球囊贴附血栓后血流恢复。术后出现穿刺部位血肿1例,牙龈出血2例,皮下出血2例,未发生颅内出血等严重并发症。
4 观察与护理
4.1 穿刺部位的观察 应用欣维宁后,密切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鞘管周围皮肤颜色,有无血肿形成。除头部和穿刺点外,患者其他部分均被无菌单遮盖,如血肿发生于穿刺点外,就不易发觉,因此应重视患者主诉,询问患者穿刺部位及周围有无疼痛、肿胀的感觉。
当经桡动脉穿刺的患者出现前臂肿胀、疼痛,皮肤温度、张力增高;经股动脉穿刺患者局部皮肤出现肿胀、青紫、瘀斑,立即加压,进行动脉止血20~30min,并更改其他入路。肿胀较轻者可给予冰袋冷敷,使血管收缩、血流速度减慢,减轻疼痛、肌紧张、出血、水肿、抑制细菌生长等作用。冰袋放置时应避免与患者的皮肤直接接触,以免冻伤局部组织。肿胀严重者应立即给予绷带加压包扎,用皮尺测量肿胀处周长以便比较。密切观察穿刺点周围皮肤温度、张力、手指末端的血液供应,发现周长增加则证明有活动性出血,应重新加压包扎[2]。
欣维宁与硝酸酯类、受体阻断药及其它血管扩张剂无明显药物动力学上的相互影响,可以在同一条静脉输液管道中使用。
4.2 再灌注心律失常的观察 密切观察患者的心律、心率、血压、脉搏等生命体征的变化。急性血栓形成时,心电图表现为sT段抬高,患者出现胸痛、胸闷等不适,应用欣维宁后应密切观察心电图,尤其是闭塞血管再通的患者,警惕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备好除颤器及急救药品,守护在患者身旁,一旦发生室颤,及时除颤,做到镇定冷静、判断准确、动作迅速。
4.3 出血后患者的心理护理 急诊PCI患者发病急,疼痛剧烈,情绪紧张、恐惧,应用欣维宁后出现牙龈出血或呕血时,更加剧了患者的负面情绪。护士应及时安慰患者,使其取头侧位,用吸管给温开水漱口,避免误吸、呛咳,告诉患者这是应用药物后的反应,医生会及时处理,没有严重后果,消除其顾虑与不良情绪,从而积极配合治疗。
4.4 匀速精确给药 用药前对光检查药液,应为无色澄明液体,如出现颗粒及变色,应更换药液。采用微量注射泵静脉输注,恒量、恒速,保持单位时间内药量稳定,使血药浓度稳定,避免因过量致出血及剂量不足而导致支架内急性血栓形成。用药期间观察微量泵工作是否正常,保持静脉通道通畅,出现异常报警应及时处理。注意欣维宁不能与安定在同一条静脉输液管路中使用。
4.5 及时准确地抽取血标本 需多次抽血者可专门留置一静脉留置针抽血,既方便操作又可避免反复抽血造成的出血,甚至血肿。护士应减少抽血、注射等操作,通过静脉留置针给药。必要的注射治疗要延长按压时间至约10~15min。检查患者全身皮肤,观察有无皮下出血、瘀斑、血肿。
4.6 其它不良反应的观察 欣维宁主要不良反应是出血和血小板减少,常见皮下出血、瘀斑、牙龈出血、血尿、便血、呕血等,颅内出血少见,但应引起重视。术中注意观察患者意识是否清楚,经常询问患者有无不适,观察患者表情,有无口眼歪斜,言语是否清楚,是否肢体活动自如。发现异常,立即报告医生,停用欣维宁,对症处理。由于欣维宁对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是可逆的,停止静脉滴注本药,3h左右后,可使出血时间恢复正常[3]。其它如恶心、发热、头痛、皮疹或荨麻疹等不良反应少见,且发生程度一般较轻,无需治疗,停药后即可消失。
5 小结
AMI的主要原因是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使血管急性闭塞血流中断。治疗的主要目标是早期、迅速、充分持久地开通梗死相关动脉(IRA),缩小梗死面积,防止心室重构,显著改善AMI近期和远期预后。欣维宁是目前作用最快、选择性最高的血小板抑制剂,明显减少PCI术中、术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虽然大量的临床数据证明欣维宁的使用有较高的安全性,但急诊PCI患者术前均使用拜阿司匹林、波利维这些抗凝药物,术中联用欣维宁将增加出血的风险,出现心律失常的几率也增加。因此,术中要求护士加强巡视,严密观察心电图变化,操作细心,耐心听取患者主诉,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处理,保证治疗顺利进行,减少术中并发症,提高急诊PCI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参考文献
[1] 刘长红.欣维宁治疗冠状动脉急性血栓3例[J].临床医学,2008,28(5):101-102.
篇10
【关键词】急诊儿科;护理纠纷;原因;管理对策
急诊儿科疾病急,家长心情急,患儿年龄小、静脉穿刺难度大,护理管理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和困难性。急诊儿科护理人员少又年资偏轻,大多数没有做妈妈的经验,护理人员的管理存在一定的难度。急诊儿科的护理风险尤其突出,因此急诊儿科护士在工作中应建立起较强的风险意识和法律意识,提高预见问题的能力,避免护理纠纷的发生[1]。现将本院对急诊儿科护理投诉进行管理的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我院是一所二级甲等妇幼保健院,急诊儿科共开设留观床位16张,输液卡座30张。本科于2011年1月至12月共收治患儿1460人次,发生护理投诉30起,占住院总人数的2.05%。其中无菌观念不强造成的投诉4起,查对制度不严造成的投诉8起,护理业务水平差造成的护理投诉6起,服务态度不好沟通不到位造成的投诉8起,责任心与法律意识淡薄,缺乏预见差错事故发生而造成的投诉4起。
2原因分析
2.1人员配备问题
2.1.1护理队伍配备不足仍是目前护理的一大问题,而我院的急诊儿科还兼产科及儿科的急救转运,人力不足致使许多护理工作不到位,更不用说优质护理服务及细节服务,而到急诊儿科就诊的患儿多是起病急而又危重的患儿,家长的心情更急。这些使儿科护患关系异常脆弱和敏感[2],更别说是急诊儿科关系更是紧张,家长动不动就投诉。
2.1.2儿科工作岗位有其特殊性,压力是实实在在沉积在心上的[3]。而急诊儿科有的护士出诊回来还要帮着做治疗,在做治疗时又担心有出诊,到处有风险,到处是思想压力,又都年轻情绪容易波动一说话口气很冲容易与家长发生争执,家长就会投诉。
2.2护患沟通问题
2.2.1缺乏优质护理服务的意识,医疗服务和行风建设是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有些护士还没有完全适应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工作缺乏主动性、积极性、服务态度欠佳、说话语气生硬等,缺乏以患儿为中心的服务理念[4]。急诊儿科的护士在忙碌的工作中会忽视家长的需求与权力,而家长们因为不了解治疗的过程就会责怪护士从而引起投诉。
2.2.2急诊儿科护理人员的心理素质差,基本技能不娴熟,在进行头皮静脉穿刺和留置针穿刺时,一次不成功家长就会很不满意很有敌意,两次还不成功就容易引起投诉甚至纠纷;在无菌操作方面不注意某个细节的消毒,家长就会质疑而产生投诉;输液点滴速度根据小儿年龄大小、体重、病种、病情而调节点滴速度,由于护士未交代好速度调节的原因及注意事项,家长不理解而引起投诉;输液完毕后拔针时,针头划破了皮肤或没有按住穿刺部位导致有出血,患儿哭闹家长以为对小孩的损害有很大,稍微解释不到位很容易引起投诉;抽血时由于查对不严弄错了凝血管导致患儿要重新抽血,家长不理解火气很大稍微不注意就会有投诉甚至纠纷。
2.3患儿家长的问题由于家长对医护人员期望值过高,缺乏医学知识,对护士的技术操作效果难以做出公正、客观的评价,易造成投诉[5]。个别家长认为自己出了钱就可以享受高人一等的服务,对护士指手划脚要求护士一切听从他的指挥。对护士的操作期望值很高,要求护士必须一针见血,而护士由于年资低缺乏应对措施,心理素质差,患儿家长更加认为是新护士拿他儿子做试验品,这很容易引起护理投诉。
3管理对策
3.1完善人员配备争取领导的支持多加两名护士,让出诊与治疗护士成为相对两个护理组。这样护士才能更好地集中注意力搞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3.2加强服务意识,开展急诊儿科服务新举措,促进护患沟通
3.2.1儿童贴贴画关爱――从心灵开始。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是家庭的希望,更是父母的掌上明珠。每位家长都无比心疼自己的宝贝,不愿宝宝受一点点痛,对我们护士的工作也是百般挑剔,恨不能我们个个都是百发百中的“神针手”!愿望都是美好的,现实确不尽人意!输液是一项有创操作,大多数患儿都有或多或少的恐惧。儿童因其生理特征,静脉穿刺难度较成人也更高,如何让宝宝消除恐惧,积极配合我们的穿刺,并得到家属的理解呢?因此,科室的姐妹们联想到幼儿机构老师们为激发儿童内心超强的“自我”,诱导相互对比,谁是勇敢宝宝、谁是聪明宝宝、谁是爱美宝宝、谁就有机会获得小红花、小五角星的奖励等等创意,引申出我们也可利用儿童这种喜欢赞扬、表扬、爱表现的心理,开展了“我是勇敢宝宝,我为宝宝发贴画”的感动服务。护士根据儿童的年龄,发放小朋友喜闻乐见的动漫贴画,积极调动儿童天真童趣,让家长积极参与我们护士的静脉穿刺活动中,使宝宝开心,愉快地接受静脉穿刺,消除内心的焦虑和身体的抗拒!通过这项服务的开展,更好地满足患儿及家属的身心需要。
3.2.2预约输液服务为了让患儿的输液有组织有计划的进行,缩短等候输液的时间,提高服务质量,我科开展了“预约输液服务”,预约输液服务是指学龄儿童因白天上课但需要连续几天输液时,科室结合患儿病情和家庭具体情况,与患儿家长一起商定次日来院输液的时间段。
3.2.3“高热病人输液绿色通道”的开通为了让高热的孩子能及时得到输液治疗,从而减轻孩子的痛苦。我科开通了“高热病人输液绿色通道”。病人一进院看病,值班护士在第一时间为患儿测量体温,当确定患儿体温在39℃以上时,即盖“高热”印章的单据,办理就诊相关手续,在取药、输液、治疗等过程当中可立即优先处理,并确保非皮试病人整个输液过程在10-15分钟完成,让高热的患儿能及时得到输液治疗。
3.3不断提升护士素质
3.3.1急诊患者具有发病急、病种复杂、病情重而且变化快的特点,因此要求急诊护士具备专业的急救知识、精湛的急救技能、较强的工作能力,方能适应快速多变的急救要求,为患者提供最好的技术和最优质的服务[6]。组织护理人员分批到上级医院进行参观学习,如如何做好优质护理;如何做到有效沟通;如何提高护士小儿静脉穿刺的准确率;如何增强护士法律意识,维护护患双方的利益。
3.3.2科室组织穿刺能手培训班,由护士长亲自培训,自制小儿静脉模型,告诉每一位护士必须掌握小儿静脉的解剖位置,如何选择静脉,如何固定,如何让家长配合从而提高静脉穿刺一针见血率和静脉稳固不发生漏肿。
4小结
护理投诉如果没有处理好,就会升华到护理纠纷,一旦形成纠纷,就会影响护理工作的正常进行,影响护士的心情及工作积极性。所以必须完整配备好人员,加强护理人员的素质培养,做好与患者的交流与沟通,加强优质护理细节服务。通过我们的整改,明显拉近了与患者之间的距离,好多患儿家长一旦小孩生病都不愿上其他科室,直接上急诊儿科也直接找到我们的护士,要求其为他们的孩子进行静脉穿刺。通过家长宣扬形成了口碑都说我们急诊儿科的护士态度又好技术又好能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家长满意护士受点名表扬的机会就增多,科室的满意度自然就高了。
参考文献
[1]张红兵.儿科护士慎独教育与管理[J].护理管理杂志,2003,3(1):4.
[2]葛卫红,李承.说说我们小儿科[J].当代护士(综合版),2010,12:16-17.
[3]无尘.感谢轮科[J].当代护士(综合版),2010,9:19.
[4]杨雪.儿科引起护理纠纷的原因及对策[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2,6:172-174.
- 上一篇:绿化竣工验收监理总结
- 下一篇:项目部监理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