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倒坠床护士长总结范文
时间:2023-04-11 14:16: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跌倒坠床护士长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PDCA循环;跌倒坠床
近年来,由于医院管理理念的进步和患者自主意识的增强,患者安全问题已经引起世界卫生组织及众多国家医务界的高度关注。防范与减少患者跌倒事件发生,是我国卫生部2013年颁布的患者十大安全目标之一。PDCA循环是美国著名的质量管理专家戴明于20世纪50年代初提出的,又称戴明环,是在一切管理活动中,提高管理质量和效益所进行计划(plan,P)、实施(do,D)、检查(cheek,C)和处理(action,A)的循环过程[1]。这种方法除了应用于企业经营管理外,目前也被广泛应用于护理领域的各项工作中[2]。我科于2011年1月1日~2014年10月30日应用PDCA循环管理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坠床发生率,达到满意效果,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 PDCA循环
1.1计划(plan,P)
1.1.1分析现状 2011年1月1日~2013的12月31日我科共出院人数4341人次,通过意外事件上报表总结,跌倒共发生11例,坠床共发生4例,跌倒坠床发生率0.034‰。
1.1.2确认问题 根据卫生部“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1年版)中的“防范与减少患者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发生”的要求,降低跌倒、坠床发生率已成为当前较为重要和紧迫的任务。
1.1.3成立小组 由科护士长为组长,科跌倒小组长为副组长,科室骨干等6人组成小组。
1.1.4明确目标 入院24 h跌倒风险评估率100%。住院患者院内跌倒/坠床发生率≤0.03‰,计算公式:住院患者跌倒/坠床人次/住院总床日数×100%。
1.1.5原因分析 ①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原因、安全防护措施、应急处理等,调查住院患者发生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的原因。②通过头脑风暴法组织护士长们讨论,分析原因:护士对新入院、病重患者、病情发生变化者评估不足,护士对患者跌倒坠床安全意识宣教不够,患者本身疾病因素导致活动无耐力,医生对安全管理不重视,环境设备配备不良,各部门监管不够,防跌倒岗位职责落实不到位,夜班护士护理过程中缺乏安全的警惕性。
1.1.6制订计划 ①通过培训考核,提升护士专业水平能力,落实首诊护士意外因素评估制度,并提供安全护理措施。②制定患者和护士宣教手册,促进护士宣教及患者遵医行为。③加强沟通、进行专科指导,增强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度,提升患者依从性。④沟通协调,医患共同参与患者安全。⑤配备设施,加强监督,使设施配置完好。⑥健全医院制度、指引,保证监管到位[3]。
1.2实施(do,D)
1.2.1护士培训在防跌倒坠床中护士是最重要的角色,对于有跌倒坠床风险患者应始终保持高度的重视及警惕性。①加强业务学习,进行跌倒坠床、安全意识理论及应急预案等各种形式的培训,提高法律意识。科室组织学习跌倒/坠床因素评估表,改进培训方法,通过个案讨论、典型案例、护士参与鱼骨图分析等方法提高护士学习的兴趣。②根据问卷调查内容和护士讨论结果,护理部组织召开了全院护理安全大会、跌倒/坠床伤害RCA分析报告会、组织到先进科室参观,并学习考核床边交班SBAR系统、MEWS预警评分系统等。③科室全体医护人员重视跌倒坠床的安全意识,指导护士学习意外风险评估内容,要求护士根据患者病情评估正确。首先评估我院《意外时件风险因素评估监控表》评分≥4分者,则需另外填写我院《跌倒风险因素评估表》,如≥10分者为跌倒高风险,则需根据预防措施内容来完成安全护理措施。内容包括:保证病房内有充足的光线,保证地板干净、不潮湿,移开潜在危险的障碍物,固定好床、轮椅、坐便器的轮子,呼叫器放于患者易取位置,避免穿大小不合适的鞋及长短不合适的裤子,引导患者熟悉病房环境,当患者头晕时确保其在床上休息,及时回应患者的呼叫,使用相应的警示标牌,专人陪护协助下床活动,落实/协助生活护理,告知患者及家属相关注意事项,落实相关护理记录,使用辅助用具如拐杖坐便器等、发放风险防范措施宣教单。由包干护士落实安全宣教责任制,如检查不合格者,予经济处罚。
1.2.2健全制度 重新修订评估量表的内容,制定口头、书面、图片、视频、广播等护士和患者易掌握的宣教手册及指引,制定患者床上大小便的操作指引,制定防跌倒坠床的标准,报告跌倒坠床规范化,修改负性事件登记表为负性事件描述 表[4-5]。科室指派护理安全质量控制人员,每天对重点患者进行抽查宣教情况,并记录在质量控制本上,护士长每天晨会时讲解发现的问题,做到质量持续改进。
1.2.3完善安全管理 每天包干护士评估《ADL生活自理能力量表》,如分数低于80分,则需要依赖护理人员完成生活活力。护士应结合病情与医生沟通开具防跌倒坠床医嘱。将科室跌倒坠床高危人群纳入晨会交接班的内容,使医护共同参与患者跌倒坠床的管理。创造安全的住院环境,生活用品放在易取位置,夜间保持病房及卫生间有照明,巡视病房及卫生间走廊地面是否干燥,张贴防滑标识。护士床边交接时,检查安全防护设备(护栏、拖鞋、坐便器、助行器等)。利用广播向患者宣教跌倒坠床方法知识。护士不得依赖护工及家属完成基础与生活护理,防止意外的发生。
1.3检查(cheek,C) 建立患者护理需求评估表及意外事件风险评估表跟踪记录,护士长每天晨午间交接班时检查意外事件风险评估表是否正确,护理需求是否到位,安全防护措施是否妥当。护理长每周行日夜间督查,查看意外事件相关处理是否到位。
1.4处理结果(action,A)2014年1~12月我科出院人数为1115例,发生跌倒3例,无坠床,跌倒坠床发生率为0.026‰,患者防跌倒知识知晓率平均为98%,效果理想。护士长反映跌倒坠床会诊和责任追究制度提高了护理人员对跌倒防范的安全意识,效果较好。各科室跌倒坠床高危人群纳入晨会交接班的内容,促进医生共同参与患者跌倒坠床的管理。护士床边交接时,检查安全防护设备,增强了护士和患者对跌倒坠床的重视程度。利用广播向患者宣教跌倒坠床方法知识,效果较好。
2 结论
护理质量的高低不仅取决于护理人员的素质,更直接依赖于管理的水平[1]。实践证明,PDCA循环管理模式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6]。 跌倒坠床是老年科住院患者容易出现的意外,不仅给患者自身带来生理上的不良后果,也是造成医患矛盾原因之一。将PDCA应用于预防老年科患者跌倒床的管理工作,通过评估,筛选出高危人群,分析高危因素,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完善跌倒坠床的防范预案及应对措施。通过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对患者的安全意识健康教育,使医护人员认识跌倒坠床带来的不良后果,早期干预防范,落实措施,最终降低跌倒坠床的发生率,从而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PDCA”循环法是促进护理安全管理的有效手段,在计划阶段充分评估临床现状、寻找问题存在的原因、了解护士的需求,才能制订出切实可行的计划;检查和处理阶段是对计划实施的效果进行评价,并不断修订和完善计划,环环相扣,在不断的循环往复中,每次发现新的内容,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改进,促进护理质量逐步提高[1]。
参考文献:
[1]杨青,应用应用PDCA循环管理提高护士处理低血糖的能力[J].护理研究,2014,28(1):234-235.
[2]上官志毅,陈冬青,黄婷,等.PDCA循环在国内护理领域的新进展[J].护理管理杂志,2009,9(2):26-30.
[3]王慧芬,李宇.住院患者发生跌倒的相关因素分析及对策[J].护理杂志,2010,27(1A):29-30.
[4]陈巧玲.预防住院患者跌倒的护理质量控制[J].护理学杂志,2010,25(17):44-48.
篇2
护理部按照卫生部《2012年推广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方案》和《医院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标准(试行)》要求,在院领导的关心、支持下,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紧紧围绕“改革护理模式,履行护理职责,提高护理水平”
的工作宗旨,扎实推进优质护理服务,认真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真正将基础护理落到实处,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连续、全程、优质、安全的护理服务,从根本上改善护理服务,提升护理质量,做到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贯彻落实政策,全面推进优质护理服务
按照《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一2015年)》要求,根据我院实际情况,全面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目前,我院优质护理服务已延伸至特殊科室,真正意义上做到优质护理服务全覆盖。6月份全院召开了优质护理服务推进会,7月份在特殊科室(重症医学科、急诊科、手术室、新生儿病房、血液净化中心、消毒供应中心)全面启动优质护理服务,各科室制定了优质护理服务方案和活动计划,积极想办法,克服困难,开展“以病人为中心”的创新服务,修订和完善各部门工作制度,改变排班模式,优化工作流程,改善了服务态度,提高了服务质量,提升了服务对象的满意度。
二、推行护士岗位管理,调动护士工作积极性
1.按照《卫生部关于实施医院护士岗位管理的指导意见》制定了《民大医院护士岗位管理实施方案》、护士岗位管理相关政策(管理制度、岗位设置、岗位职责、护士配置、护士晋级),修订绩效考核办法
。
2.年初对全院护士进行了岗位管理相关知识的培训,让大家对实施护士岗位管理的目的和程序有了更深的理解。按照医院的条件和各科室的具体情况,科学设置护理岗位,实行按需设岗、按岗聘用、竞聘上岗,逐步建立激励性的用人机制。
3.为了调动护士的积极性,稳定护士队伍,医院采取护士转聘及评选优秀护士等激励措施。5月份护理部协助人力资源部对20名护理人员由聘用制护士转为院内人事;并评选出47名优秀责任护士,在5.12护士节进行了表彰,护理部副主任万秋英和呼吸内科护士长朱敏荣获湖北省优秀护士光荣称号。
三、加强管理,持续改进护理质量,保障护理安全
1.修定和完善各项制度、常规、流程和标准
根据卫生部《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及湖北省《护理质量控制检查标准》结合医院实际,护理部完成了《民大医院护理常规》、《民大医院护理管理制度》及《临床护理操作流程》的修订与编写工作。在原有的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基础上对《优质护理服务先进病房考评标准》等质量控制标准进行了进一步修改,使临床护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查。
2.定期检查,保证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1)年初,护理部制定了专项督导检查方案,每季度对基础护理、专科护理、病房管理、查对制度落实、护士依法执业等质控项目进行一次全面督查,督查后当面给予书面反馈。科室在三天内给科护士长上交整改措施,科护士长在一周内督查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并上交护理部,科室对督查中存在的问题后如在一周内未落实整改措施,将按标准扣分,同时计入
“温馨病区”竞赛活动相应项目中。
(2)2013年,护理部全年共召开了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4次,护理质控讲评会和护理安全会议4次,护士长节假日、夜查房共144次,对检查过程中经常发生的突出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整改措施。
(3)全年共召开护士长例会共12次,护理不良事件安全讨论会4次。努力营造非惩罚性报告制度的病人安全管理文化,鼓励护士主动上报护理不良事件,全年主动上报不良事件202例,对各科室上报的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分析、讨论定性,作出处理意见,提出防范措施。本年度严重护理差错较去年明显减少,无护理事故及纠纷发生。
3.专项督导,保证安全
护理部修改和完善患者压疮、坠床、跌倒、管道脱落等管理和报告制度,并有相应的防范预案,各项管理措施到位。并对全院各科室压疮、坠床、跌倒、管道脱落等管理制度进行督导检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分析整改,从而保障了病人的安全。全年上报压疮高危人群612例,发生难免压疮14例,难免压疮发生率2.3%;全年上报跌倒/坠床高危人群138例,发生跌倒/坠床1例,跌倒/坠床发生率0.7%;非跌倒/坠床高危人群发生5例。
4.预案演练,防患未然
全年全院共进行应急预案演练8次,对心脏骤停、针刺伤、汞外泄、围手术期、输血、跌倒等进行预案演练,并要求全院各科室进行相关的预案演练,让每位护士熟知演练经过,提高护士的应急能力。
四、加强培训,提高护士整体素质
1.
加强护士长管理培训,提高护理管理水平,通过送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对护士长进行管理知识的培训。全年选派护士长外出学习70人次;护理部举办了三期护士长管理培训班,通过专题讲座、经验交流等方式进行了培训学习,使护士长开阔了眼界,大大提升了护士长的管理水平。
护理部拟于2013年12月6至2013年12月8日举办2013年湖北省继续教育项目——护理管理培训班,浓重邀请著名护理学专家李冰、赵庆华、汪波教授为来自省内外150余名护理同仁授课。在培训班上三位专家进行了《卓越管理,构建优质护理长效机制》、《创新护理管理质量,科学控制护理质量》、《强化质量安全,提升品质服务》、《护士职业压力与管理》等多场精彩讲座。此次培训班的举办,不仅为护理同行们搭建了一个重要的学术交流平台,还为培养高素质护理管理人才,增加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等方面起到了促进作用,推动恩施州护理事业的健康发展。
2.对新护士进行岗前培训和岗位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法律法规、岗位职责、护理核心制度、护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等,并进行考核,合格者方能上岗,大大降低了护理风险。
3.加强护士的继续教育,完成在职护士的分层培训,注重新知识、新技术的培训,适应临床护理发展的需要。护理部定期组织学术讲座,强化“三基”和专业技能的培训,全年共完成全员性操作培训六次,参考率100%,考试合格率100%,进行专题讲座22次。
4.加大专科护士的培训力度。按照卫生部《专科护理领域护士培训大纲》的要求,根据临床专科护理发展和专科护理岗位的需要,开展对护士的专科护理培训,重点加强重症监护、急诊急救、血液净化、肿瘤等专业领域的骨干培养,提高专业技术水平。2013年送出10名护士参加专科护士的培训并取得专科护士证书,其中:血液净化2名、手术室护士2名、糖尿病专科2名、PICC专科护士1名、产科护士1名、急诊急救1名,到目前为止,我院已有16名专科护士取得证书,为我院专科护理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品管圈活动,初显成效
全院各科室积极开展品管圈活动,调动科室年轻护士的积极性,参与科室质量控制,运用先进的管理工具和方法,解决科室突出的问题。5.12护理部组织进行了“民大医院护理品管圈交流评比活动竞赛”,其中眼科(明眸圈)、肝胆外科(肝胆相照圈)、泌尿外科(晨光圈)、内分泌血液内科(泌乐圈)、消毒供应中心(成长圈)获得三等奖,关节外科(蚁族圈)、风湿免疫科(时尚圈)获得二等奖,急救中心(点滴圈)获得一等奖。于11月份,医院派出关节外科(蚁族圈)、眼科(明眸圈)参加了全国首届品管圈活动大赛,通过激烈的竞争,从100名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进入复赛,最终获得优秀奖。
通过品管圈活动的开展,提高了护士的积极性,丰富了护士的知识水平,增强了科室的凝聚力,使护理质量得到持续改进,保障了患者的安全。
五、加强专科建设,创优质护理品牌
(一)2013年4月,护理部经过积极准备,精心组织,在邹莉副院长的带领下,我院糖尿病护理专科、血液净化专科到武汉参加了由湖北省卫生厅举办的全省护理重点专科培训基地的初评答辩会。本次全省参与糖尿病护理专科培训基地答辩的共有31家三级医院,我院成绩88.6分,排名14;参与血液净化专科培训基地答辩的共有35家三级医院,我院成绩81.6分,排名18。5月14日,湖北省卫生厅评审团来我院,对血液净化培训基地进行了现场评审;
5月17日我院血液净化专业获得培训基地资格;10月,我院正式接受第一批培训学员(其中医生2名,护士6名)。
(二)各临床科室根据科室的具体情况,积极开展“一病一品”活动,制定专科疾病临床护理服务路径,并制订成册,指导年轻护士的护理工作,规范了护士的行为。同时,积极配合医生做好科室临床路径和单病种的管理,各科室完成了医院规定病种的护理临床路径的制定工作,并应用于临床。
六、开展温馨病区的评选活动,调动护士的积极性
1.修订和完善了《2013年民大医院优质护理服务先进病房考评标准》并组织实施。
2.全年共评出温馨病区18次,其中内分泌血液内科获得4次,神经内科获得3次,呼吸内科获得3次,普外二科获得2次,心内科获得2次,普外一科获得1次,脊柱外科获得1次,妇科获得1次,肿瘤科获得1次。奖励津贴11.2万元。
通过温馨病区的评选,充分调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改善了服务态度,提高了服务质量。
七、开展特色服务,丰富护理服务内涵
1.呼吸内科自制“呼吸操”光盘,每天下午由护士指导患者进行呼吸功能康复训练;为了减少气管插管时的误吸,科室在通知麻手科的同时,由护士先置入胃管,将胃内溶液抽吸出来,麻醉医生到后再行气管插管,减少了插管的并发症,大大提高了危重患者成活率!
2.内分泌科购进立体式广告机一台,滚动播放糖尿病、甲亢及科室相关疾病的健康教育知识,还自制糖尿病饮食教育模具,将各种食物的单位交换份更形象的展现,让病人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糖尿病饮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定时组织科室糖尿病病友会,进行讲课、讨论与交流、看图对话式个性化的健康宣教。
3.普外一科为了方便置管病人下床活动,进行护理创新,制作了防止导管打折和滑脱的保护袋。
4.
关节外科规范新药使用流程,杜绝用药差错发生。
5.部分科室建立了QQ群,如内分泌的“糖友之家”、心内科的“高血压之友”等,加强了与病人的沟通,使护理服务从医院延伸到社区和家庭,使护理服务更贴近患者。
八、改善临床护理服务,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
1.
按照民大医院《2013年关于进一步推进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实施方案》,继续推行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模式,为患者提供全面、全程、专业、人性化的护理服务。责任护士全面履行护理职责,关注患者身心健康,做好专业照顾、病情观察、治疗处置、心理支持、沟通和健康指导等任务,为患者提供整体护理服务。
2.加强护理内涵建设,认真落实临床护理实践指南和护理技术规范,细化工作标准,规范护理行为。责任护士能够正确实施治疗处置,密切观察、评估患者病情并及时与医师沟通,配合医师共同完成诊疗计划,同时,加强与患者的交流,尊重关心爱护患者,增进护患信任。
3.提高专科护理水平。临床护理服务充分突出专科特色,运用专业技术知识,对患者开展个性化的健康教育,指导康复锻炼,促进患者功能恢复,解决护理疑难问题,提高专科护理水平,保障患者安全,提高医疗质量和效率。
4.
2013年2月23日,护理部成立了护士随访工作站,每两月进行一次全院护理满意度的随访调查,2013年全年全院护理总满意度为95.22%,责任护士知晓率99.2%,患者对优质护理知晓率89.7%。2013年共收到锦旗119面。
九、存在的问题
1.医院部分职工观念转变不到位,缺乏对优质护理的理解和支持。
2.医院的支持系统需进一步完善。
3.部分科室护士长排班不合理,不利于责任制整体护理的落实。
4.护士绩效考核未落到实处。
十、下一步工作计划
1.继续深化优质护理服务。
2.继续开展品管圈活动,持续改进护理质量。
3.认真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为病人提供全程、全面、优质、无缝隙的护理服务,改善病人住院期间的感受,提高病人满意度。
4.充分利用医院资源,探索护理垂直管理模式。
篇3
1 创面手术中的风险
除常发生的跌倒、坠床、角膜损伤、烧灼伤、压疮、低体温等风险外,患者年龄大、基础病多,术中出血、病情变化带来的生命体征改变,容易引发意外风险。
2 风险防范措施
2.1术前充分评估风险: 针对整形手术室护士年轻,临床经验不足的特点,术前有针对性进行术前风险评估非常重要。具体做法是接到手术通知后,巡回护士认真进行术前访视,做到“一查二看三沟通”。仔细查阅病历,了解患者有哪些基础病,曾做过什么手术,对哪些材料药物过敏,化验检查结果等;到床旁看患者状态,意识、创面;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有无接受手术的心理准备,针对性进行宣教;与患者家属沟通,了解患者家庭关爱社会支持情况;与手术医师沟通了解术式及用物。护士根据得到的信息准备器械、敷料。术晨早交时护士汇报访视及术前准备情况,护士长组织全体护士对手术进行风险评估。对有基础病、心理问题、创面大、特殊感染、高龄、小儿等。提出重点防范措施。对病情重的患者,护士长要在术前一日亲自床旁访视,了解第一手资料,制定全面准确防范措施。
2.2术中措施到位
2.2.1防跌倒、坠床:对有基础病的高龄患者和无自理能力的小儿患者,安置要稳,扶老人从担架车移至手术床,巡回护士在一侧固定担架车,器械护士在床对面零距离保护,用手臂拦在患者肩背部,缓慢躺下。避免只用口头指导患者,警惕老人听力弱、动作不协调过猛倒下发生坠床的危险。小儿患者护士要亲自把孩子抱到手术台,有哭闹的小孩护士要守候在旁边。术后防性低血压引起跌倒,由于术中紧张、疼痛、过多出汗,手术结束患者过猛坐起或下地易出现性低血压,眼前发黑,跌倒。所以手术结束护士要嘱咐患者缓慢移动,下地后不要马上迈步,手不离床,有人搀扶坐轮椅或推车送回病房。
2.2.2防烫、烧灼伤:使用电凝止血时,负极板紧贴于靠近手术肌肉丰富区域,术中巡回护士检查负极板粘贴情况。有些不能粘贴负极板的患者,易用双极电凝止血。对老人、孩子、不能沟通的患者,护士更要注意巡视。防消毒剂灼伤,待各种皮肤消毒剂完全干后再铺无菌单。
2.2.3膜损伤:对全麻和意识不清患者,在洁净手术室手术中要特别注意眼角膜保护。涂抹眼膏后,用手轻合眼睑,使之闭眼后,用贴膜由上向下粘贴保护。
2.2.4防压疮:对体质很弱患者在受压部位做防护。枕部、骶尾部垫凝胶垫,足跟不可用液体袋。保持床单干燥。术中护士要给予受压部位减压。侧卧时用头圈减少耳朵受压。不可给予按摩干预的部位,涂抹油,也可防止压疮。
2.2.5术中低体温:临床上低体温是指人体核心体温低于35℃[2]。持续4h以上低体温,患者死亡率可达40%[3]。创面修复患者中的老人、幼儿和难愈大创面患者体质虚弱接送途中、术中消毒、输液等都会带走热量,如果不注意保温,极易出现低体温。手术室的室温低于21℃时,患者往往出现体温过低[4]。所以,术前巡回护士把室温度设定在25℃,待消毒铺单后,再降至22℃左右(利于医护人员操作)。从患者进到术间后,各项操作都要注意保暖,如粘贴电极片,导尿等都以最小暴露为宜,操作完及时给患者盖好。液体要提前备在术间,避免输入过凉液体。
2.2.5防术中病情变化:给予心电、氧饱和度全程监护,必要时吸氧。器官功能衰竭的备好急救车。术中巡回护士要随时观察病情变化。有麻醉医师时,管理好静脉通道、随时执行医嘱。局麻时要注意监护仪上指标变化,心率增快或减慢及时反馈给台上医生。分析原因给以相应的处理。大创面手术时还要注意吸引瓶中出血量,及时报告术者。出现异常心电图要注意患者突发心脏病的可能。必要时采取分期手术,以保证患者安全。
3 总结
创面修复术,以表面小、轻、浅掩盖大、重、深;复杂创面患者年龄分布偏大; 难愈创面患者伴随基础病重;手术多为局麻下进行等特点增加了手术中风险和护士承担风险的责任。面对护理人员的年轻、临床经验不足,巡回中不宜察觉风险前兆的实际情况,前移防范措施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贾赤宇,柴家科.以循证医学的视角分析我国目前创面修复领域的不足及改进措施[J].创伤外科杂志,2007,4(9):379.
[2]王芳,陈芳燕,杨洁艳.一例大面积烧伤患者低体温的护理[J].护理杂志,2010,9B(27):1405.
[3]于丁宁,李 铎.低体温的危害及治疗[J],国外医学外科学分册,2004,19(24):66-68.
篇4
l护理安全隐息及原因
1.1意外受伤
L1.1跌倒神经内科患者大多年老体弱、视力减退,运动障碍发生率高,如瘫痪、步态不稳、起立与迈步艰难等,常突然发生抽搐与晕厥。如遇到地面滑、床脚移动、坐凳不稳、防护措施不到位更易发生跌倒。
1.1.2坠床烦躁不安患者可以用床档保护,肢体约束。如果肢体约束方法不正确或陪护人员对此重视不够搜自取下床档、约束带;高龄患者对病床不适应或夏天应用凉席,在凉席外移的情况下翻身导致坠床。
1.1.3舍咬伤抽搐间歇期患者疏于带牙套、置牙垫防护,如突然翻身抽搐易致舍咬伤。
1.1.4烫伤感觉障碍患者使用热水袋,未掌握热水袋局部热敷的温度及使用方法,易致烫伤。1.2走失精神异常及老年痴呆患者,如防护措施不到位,未做到24小时连续看护,特别是外出进行辅助检查时,人员较杂,稍有疏忽容易走失。
1.3窒息神经系统各种疾病均可出现吞咽困难,咳嗽反射减弱,如进食呛咳,可引起食物误吸。鼻饲未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如未充分证实胃管在胃内,鼻饲速度过快,鼻饲时床头未抬高,引起食物返流而致误吸。
1.4法律意识淡薄患者意识情况是神经内科护士观察的重点,如何判定患者病情有无改变需要护士认真观察。一旦病人病情变化而未能及时发现将给患者带来严重后果,造成医疗纠纷。另一方面护理文书的书写不规范,护理记录不全面,与医疗记录不一致,都将成为在今后的医疗纠纷,甚至法律诉讼中的潜在隐患。
1.5管理因素
1.5.1优质管理体系不健全质量管理体制是护理安全管理的核心。管理制度不完善、不健全、执行力度不够,管理措施不到位,质量监控不利都是造成护理不安全的重要因素。对潜在的不安全因素缺乏预见力,没有定期召开质量与安全分析会,对出现的问题没有进行分析、总结,没有制定常见急症抢救流程、工作环节流程、应急预案流程,服务规范用语及出院护理质量控制标准等,使护士在日常工作中无章可循,随意性大,存在安全隐患。
1.5.2对护士教育培训不重视主要表现在仅注重护士的工作完成而忽视护士的在职培训的提高,对护士的业务培训不到位,职业道德教育薄弱,管理监督不得力。这不仅是发生纠纷的主要原因,也是对病人安全的最大威胁,当前护理专业的发展对护理人员素质和数童的要求较高,如不能及时根据专业技术发展的情况进行调整,找不到有效的途径提高人员素质这些因素对护理安全的影响将越来越显著。护理人员技术水平低,经验不足或相互协作能力不强等原因对患者安全构成威胁。
1.5.3护理人力资源配!不合理合理人员缺编,不能保证满足工作基本要求而给病人造成不安全影响或隐患。当护士人员紧缺,工作超负荷时,多数护士无发适应多重角色的转换,而出现角色冲突,长期以往将使护士身心疲惫,也是构成护理工作不安全的重要原因之一。
2防范措施
2.1加强护理安全教育,提高护士的法律意识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内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损害、障碍、缺陷、死亡。川科室定期组织护士进行各种法律法规的学习,定期对护士进行护理安全教育,提高护士的法律意识。每月召开一次护理安全讨论会及护理差错事故分析讨论会,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讨论,提高护士的安全防范意识,降低安全隐患的发生。
2.2严格执行各种规章制度,严格履行岗位职责护理人员应严格执行各种规章制度,如查对制度、抢救工作制度、消毒隔离制度、交接班制度及分级护理制度等,明确各级护理人员职责,严格履行自己的岗位职责。护士长应随时检查各种规章制度执行情况,并将其纳人考核、年终总结,采取相应的奖惩措施,以杜绝安全隐患的发生。[2]
2.3加强护理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护士的应急能力坚持不懈的对护士进行心肺复苏、气管插管、心电监护及心电除颇的培训,增强护士的急救意识,提高护士的急救水平及应急能力。
篇5
【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骨折患者的护理风险因素及管理措施。方法:对老年骨折患者的护理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制定有效的护理风险管理措施,实施过程中进行有效的监督指导。结果 降低了护理风险的发生率,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的护理服务,减少医疗护理纠纷的发生 结论 对老年骨折患者危险因素评估,制定相应的安全护理管理原则,健全和落实各项规章制度,更新护理服务理念,能够有效的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将护理风险消灭在萌芽中。
【关键词】: 老年 骨折患者 护理风险 管理
护理质量风险管理(risk management,RM)指对经济损失的风险予以发现、评价,并寻求其对策的管理科学,以减少经济损失的风险和法律诉讼为目的[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健康的认识不断增强,同时人们的法律意识与维权意识空前提高“医疗护理风险无处不在” 伴随人口老龄化的迅速发展,交通工业也日益发达,因此老年骨折患者日益增多,及时发现和有效处理老年骨折患者护理服务过程中的各类风险,不断提高护理质量,已成为骨科护理管理者所面临的新课题。
1、 护理风险相关因素分析
1.1 老年患者的特点 老年患者往往患有其他一种或多种疾病,一旦受到外伤,不但肌体防御功能受到破坏而引起病理变化,而且因创伤疼痛的刺激,紧张焦虑的情绪,极易引起其他组织器官的病变,如脑血管意外、心梗、应急性溃疡等。
1.2 骨科方面的护理风险因素
1.2.1 跌倒、坠床、烫伤 因骨折后自理困难,行动不便,易发生跌倒、坠床的危险。骨折后患肢感迟钝以及老年感觉不灵敏等因素而发生烫伤
1.2.2 输液外渗 骨科患者多用20%甘露醇或甘油果糖脱水、消肿,因该类药为高渗液体,如输液时外渗如果处理不及时,发生不良后果,易导致护理纠纷
1.2.3 褥疮 因长期卧床、截瘫或牵引等因素,如护理不到位,及易发生褥疮。
1.2.4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长期卧床因肌肉不运动,下肢静脉血回流缓慢,容易形成血栓,老年患者是血栓发生的高危人群。这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
1.2.5 坠积性肺炎 病人长期卧床,呼吸道分泌物排不出来,坠积于肺内,会导致肺感染。
1.2.6 泌尿系感染及结石 长期卧床病人全身骨骼脱钙明显,大量钙盐从肾脏排出。如饮水不多,钙盐易在肾脏或膀胱形成结石或引起感染。
1.3 护理管理方面风险因素
1.3.1 护理人员专业护理知识缺乏 护理人员由于专科知识有限,在病情观察时缺乏预见性护理思维,无个体针对性,致使伤后发生致命的并发症时才采取对策,容易引起护理纠纷。
1.3.2 护理人员风险意识淡薄 随着人们的健康意识和维权意识的日益增强,患者及家属对医护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然而护士的法律意识淡薄,缺乏危机意识,欠缺风险意,对潜在的、无形的工作重视不够,而导致护理风险发生。
1.3.3 缺乏沟通技巧 骨折患者为意外损伤较多,患者、陪员及家属多有急躁情绪,他(她)们不知就诊程序,护士缺乏耐心的解释或态度冷淡易引发纠纷,如沟通不够也易引发医疗费用方面的矛盾。
2 管理措施
2.1 建立护理风险管理小组,拟订护理风险管理预案 护理风险管理小组组长由护士长担任,组员由护理骨干组成。通过以往积累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针对现存的或潜在的护理风险,结合老年骨折患者的病史资料进行客观评估,拟订各种应急预案并组织实施,定期进行评估,针对评价的效果及客观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方案。
2.2 很抓制度落实,强化“慎独”精神 护士长抓好规章制度落实,强化“慎独”精神,教育引导护理人员严格遵守护理操作原则,实事求是,明确自己的职责,及时作好每项护理工作,科室由主管护师级或责任心强的护师担任指控员,指控员发现问题及时向科护士长汇报,以便采取相应措施。
2.3 加强理论学习,培养风险预见性 丰富的理论知识和专科知识是培养护士风险预见性思维的基础,科室定期组织理论学习,鼓励护理人员在岗继续教育,由经验丰富的护士针对个案病例进行分析总结,运用护理程序和专科知识,找出现存的和潜在的护理问题,培养护士敏锐的观察力和提高预见性护理思维的能力,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医生,给予相应的处理,避免护理风险的发生。
2.4 实施人性化护理,和谐护患关系 在护理服务过程中要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及时与患者及家属沟通,认真履行风险告知义务,维护患者知情同意权,并实施签字认可制度,及时解决患者及家属的疑问,耐心安慰患者的不良情绪,满足患者合理要求,把为患者服务放到首位,将人性化护理服务贯穿在整个护理进程中,取得患者及家属的理解及信任,和谐护患关系,将护理风险消灭在萌芽中。
篇6
关键词: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护理风险管理
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大多病症危急程度高、病情发展快,若不给予患者针对性、优质性的临床护理措施,易引发护理风险事件,严重时甚至可威胁患者生命[1]。而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不仅可引发不必要的护患纠纷,使得护理工作无法正常开展。因此,对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是十分必要的。针对这一情况,我院自2013年1月起对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旨在降低科室内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并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具体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月~ 2012 年12月期间我院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158例作为对照组;自2013年1月起,我院对心血管外科重症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并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12例患者作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症类型及严重程度等一般资料上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自2013年1月起,我院对心血管内科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具体情况如下。
1.2.1成立护理管理风险小组 在心血管内科护士长的带领与号召下,成立护理风险管理小组,组内成员包括护士长1名、高级责任护士3名及普通护理10名。对入院的重症患者进行病情与风险评估,由护士与高级责任护士拟定护理方案,并由护士长进行审核。护理方案需具有预见性,能够有目标、有针对性、有规律的对患者进行临床护理,消除不良隐患。若在护理过程中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则需及时向医师告知并协助医师对患者进行诊疗。
1.2.2常规风险护理 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因病症因素,常常行动不便、表达不清,易发生坠床或跌倒等事件。我院对心血管重症患者加强床栏防护,预防坠件的发生。当患者想要起床或如厕时,则需由家属或护士陪伴。对病房内的物品归置进行合理安排,尽量保持病房内干净、清洁,不要将桌椅、面盆等生活常规用品随意放置,预防患者跌倒。可将患者的常用物品置于床头,如水杯、药物等,以便患者可方便获取,减少下床几率。因每日需对病内进行清洁,清洁人员需对地面进行拖洗,地面较滑,因此拖洗过后清洁人员必须放置“注意地滑”的标志,增加对患者及其家属的警示性。
1.2.3加强用药护理 患者用药情况护士必须进行明确的记录,每日按时向患者发放药物。在发放过程中,需严格核对患者的姓名、性别与病症,保障给药准确性。向患者讲解药物治疗的作用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详细讲解药物服用时间等,以保障药效的最大发挥。
1.2.4设备仪器风险管理 护士需定期对常用设备进行维护及保养,以保障所需仪器的正常运行。由护士长安排专职人员进行设备仪器风险管理,做到责任至人。引进新设备时,病房内的所有护士需加强新设备的学习使用,规范操作,加强设备使用的熟练程度。
1.2.5提高护士专业素质 加强护士的风险管理意识,护士长需督查护士在护理过程中的具体情况,判定护士是否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对日常所发生的护理风险事故进行总结,每w召开一次护理风险管理会议,找出护理风险管理中的不足之处,指导护士进行改进。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与护理满意率进行对比。
1.4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以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比形式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字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形式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
2结果
我院对两组患者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与护理满意率进行观察比较,由结果可知,观察组患者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医疗护理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近年来,因就诊人数增加、护理人员态度不端正等原因导致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上升。护理风险事件除了可引发护患纠纷,阻碍正常的护理工作外,甚至对患者生命构成威胁,需引起护患人员的重视[2]。为了改善这一情况,更好的提高护理服务,院方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率[3]。在本文中,笔者以心血管外科重症患者为例,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对降低该科室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的作用。
心血管外科就诊人数多,且大多重症患者具有病症危急、病情发展较快及行动不便等特点,是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的高危科室 [4]。针对这一情况,我院自2013年1月起,对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并取得较好的效果。我院设立专业的风险管理小组,负责对患者进行风险管理,高素质及高度专业性的服务增加了患者对于护理人员的信任,拉近了护患之间的距离。同时,常规护理、药物护理、仪器管理、护理人员素质提高等可预防患者出现坠床、滑倒、药物漏服错服、仪器故障及护理人员工作不负责事件的发生。对常见风险事件起到了较好的预防作用。
由本次调查结果可知,观察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
综上所述,对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意义显著,该种管理模式可有效降低临床常见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的在院安全性,保障护理质量。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以帮助更多患者受益。
参考文献:
[1]房恒青.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风险管理[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4,(12):3-4.
[2]常芸,茅文辉,季梅丽,等.风险管理在CCU危重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9,15(28):2900-2903.
[3]王幸.探讨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风险及应对措施[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4,(15):155-155,157.
篇7
【摘要】目的:加强临床护理,全面提高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方法:实行责任小组长负责制;简化护理文书书写;调整绩效考核;增设各种标识;夯实基础护理;严格护理质量控制,以更优质、更安全的服务于患者。结论:护士的责任心进一步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也大大提高。
【关键字】浅谈;新形式;骨科;优质护理服务
2010年卫生部提出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以“夯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为主题,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服务,达到“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的目标[1]。对此,我院领导高度重视,积极响应,于2010年4月首先以骨科等4个科室为试点开展示范病房,在护理工作模式、护理文书书写、护士绩效考核及相关护理支持系统等方面积极开展相关护理改革探索,取得了满意效果。
1. 方法
1.1 统一思想,积极转变观念
深入学习领会“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相关文件精神,深刻明确本次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办人民满意卫生事业”为宗旨,积极适应新形势下患者对护理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严格按照优质护理服务具体标准规范,科室多次组织全科护士学习讨论,领会其精神核心,使全科护士迅速转变观念,积极投身到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中来。
1.2 科学分组排班,调整工作流程
实行责任小组长负责制,做到无缝隙化管理,制定新的排班模式,优化护理人力资源。
(1)由于骨科卧床病人多,基础护理量大,予以增加护士两名,床护比由以前的1:0.38增加到1:0.41
(2)调整各班工作职责,重建工作流程。将本科30张固定床位分2大组,每组5名护士,其中设责任小组长1名,实行8h上班24h负责制,负责本组所有病人从入院到出院的全程式治疗.护理及健康宣教,指导该小组的工作落实。排班按年资、能力搭配原则,做到每班人人都是责任护士,负责患者的病情观察、治疗性护理、健康教育、生活护理等。
(3)采用弹性排班,白天设3名护士分别负责全病区病人的配药、医嘱处理及换药室的管理。
(4)指导式交班,每日晨交班后护士长带领所有上班人员与夜班进行床头交接病人,对病人夜间生活护理及功能锻炼进行检查与指导,同时根据不同病人对当日上班人员的工作重点进行指导。
1.3 简化护理文书书写
简化护理记录及体温图的描绘,制定专科特色的健康宣教路径,将每天的护理文件书写时间缩短在半小时之内,真正做到把时间还给护士,把护士还给病人。其主要内容包括:(1)取消一般护理记录,病情变化时随时记录。(2)规范护士交班报告。(3)制定专科特色的健康宣教路径及患者入院评估单,均以打钩、签名为主。(4)使用电子版体温图。(5)电脑打印输液卡、治疗单等。
1.4 调整绩效考核,将工作量与绩效挂钩。
科室成立由3人组成的考核质控小组,其中护士长担任组长,护士每天统计工作量,每月底对工作量进行总结,考核质控小组监督,月底考核质控小组将每人的工作量、工作能力、工作品质、工作纪律等进行综合考评后以具体分数显示出来,其中,90分以下绩效系数在原基础上下降0.1个系数,100分以上在原绩效系数上上调0.1个系数。这样充分体现了多劳多得,并可以调动护士工作的积极性。
1.5 增设各种标识,保障患者安全。
为了保障每位患者的安全,防止住院期间意外事件及并发症的发生,科室增设了各种标识,主要包括:(1)对入院患者及时进行评估,对存在压疮的高危人群,填写压疮评估表,并上报护理部, 采取相应护理措施。(2)对有过敏史的患者在床头、病历、一览卡、体温图上均有标识。(3)对有烫伤、坠床、跌倒等危险人群的床头建立防烫伤、防坠床、防跌倒警示标识,在开水房门前放置“小心地滑”等警示牌。(4)术后带有各种管路的患者床头均有“防脱管”标识。(5)每个病房设有温馨提示卡,比如请保管好您的物品、请勿在病房吸烟、请保持病室整洁、病友也是朋友等等。(6)每个病房悬挂骨科优质护理服务措施,内容包括作息时间,本科开展的各项服务措施等。(7)每位患者床头设有服药卡,包括所用药物的名称、计量、用法及服药时间。(8)在换药室、治疗室门口均贴有“闲人免进”的标识,消毒时门上挂有“正在消毒”的标识。
1.6 夯实基础护理,改善护理服务
基础护理是临床护理工作的基石,是临床各项治疗和护理工作的前提,落实基础护理是新医改的亮点部分[2]。在骨科大多都是卧床病人,基础护理更是重中之重,因此,根据科室特点(1)完善优质护理服务项目及内涵,制定科学、量化的基础护理服务工作检查标准。(2)规范护理工作流程,加强年轻护士的理论和操作培训,每月进行考核,并纳入绩效考核。(3)实行责任制,使责任护士对所负责的患者提供连续、全程的护理服务,增强护士的责任感,密切护患关系。(4)加强护理人员礼仪培训,规范护理行为。
1.7 严格护理质量控制
1.7.1 科室成立质量控制小组,负责质量检查、评价工作。
1.7.2 每周发放护理满意度调查表,每月召开工休座谈会,月底对满意度调查进行分析统计,对患者的意见进行梳理、总结,经全科会议讨论后,对每个人的工作进行综合评价与指导,并将其纳入绩效考核。
1.7.3 在病区公示分级护理服务项目,接受患者和社会的评价。
1.8 专科特色护理
骨科患者贵在功能锻炼,为了防止患者住院期间并发症的发生,我科对患者家属实施“陪而不护”的护理模式,并根据不同患者的情况给其建立健康教育处方,内容包括:功能锻炼的方法、饮食指导、主管医生、责任护士、科主任、科护士长。
2、 结果
创建优质护理服务不但调动和激发了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其明确了工作方向,同时也使各项工作流程得到优化整合,走向标准化、规范化。从月满意度统计中可以看出护理服务综合满意度已从2010年的 94% 上升至2012年98%,这也大大提高了病人对护理服务满意度。
3、 体会
3.1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使护理人员“重专业,轻基础,重技术,轻服务”的观念得到切实转变,使其明确临床护理的服务内涵、服务项目和工作标准,以更贴心、更优质、更安全的服务于患者,从而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
3.2 骨科大多为卧床病人,生活都不能完全自理,需要有人协助完成,自从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以来,患者所有护理服务几乎都由护理人员承担,这样,既保持了病区内的整洁有序,也大大减少了陪护率,减轻了家庭负担,从而也进一步保障了医疗安全。
3.3 责任小组长制,24小时无缝隙化管理实施后,护士的责任心得到了很大提高,通过简化护理文书,护士更有时间与患者沟通并进行指导,这样患者和家属就更加相信与依赖护士,遇到问题愿意告诉责任护士寻求帮助,从而护士的地位也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增强了护士的职业自豪感。
3.4 绩效考核制度不仅促进了护士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同时也加强了护士学习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促使护理事业在良性竞争中得到发展。
3.5 目前在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过程中,因护理人员人数有限,而工作量更大,使护理人员从生理和精神上深感疲惫,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服务质量。而我科通过实施患者家属“陪而不护”的护理模式后,这种局面得到了进一步改善,而且也让患者家属亲眼看到了我们优质、高效、全面的服务,使患者和家属更加放心和安心。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 眼科住院患者;护理安全;防范对策
Countermeasures of Nursing Safety Management of Patients in Department of Ophthalmology
CAO Yan-jie,CHEN Hui,YANG Xu-yao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Jiamusi University,Jiamusi 154002,Helongjiang,China)
Abstract:ObjectiveImprove the eye care staff awareness of ophthalmology inpatients nursing safety, strengthen safety management of hospitalized patients.MethodsAnalysis of ophthalmology inpatients potential safety hazard, and put forwar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ResultsEye care security countermeasures, make the eye care work institutionalized, standardization, guaranteed the nursing safety.Conclusion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unsafe factors of eye care and improve the security of eye care measures, effectively reduce the unsafe hidden danger in eye care.
Key words:Ophthalmology inpatients;Nursing safety;Prevention countermeasures
护理安全是反映护理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志,是保证患者得到良好护理和优质护理的基础[1]。眼科病区收治的患者由于视力障碍,存在很多的安全隐患,如何及时发现护理工作中的安全隐患,预防护理缺陷的发生成为眼科护理安全工作的重点。本文通过分析、总结眼科住院患者存在的危险因素,提出有针对性的防范对策,现总结如下。
1护理安全隐患分析
1.1专科疾病因素 眼科疾病如白内障、青光眼、视网膜脱离等均可使患者视力下降、视物模糊、视野缩小、暗适应能力下降。同时眼科住院患者大多高龄,各器官的生理功能逐渐衰退,动作缓慢,反应迟钝,直接影响到老年人的行走。
1.2工作责任心问题 目前很多医院都聘用临时护士,年轻护士因工作量大,琐碎事情多,长期超负荷工作造成身心疲惫,或待遇过低不安心本职工作,不能严格执行 "三查八对" 制度,造成执行医嘱有误,出现打错针、发错药;有的对患者全身病情估计不足,安全预防意识不强;有的不能与患者或家属进行有效交流和沟通,态度生硬、冷漠,出现语言不当或护理行为不当给患者带来不安全因素[2]。
1.3各项制度落实不到位 护理安全管理机制不健全,规章制度不完善,没有严格落实各项核心制度,管理人员安全意识不强,对护理质量监控不严格,疏于细节管理,对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监管不到位,导致护理不安全隐患。
2防范对策
2.1加强患者入院评估 确保护理安全,任何护理行为从评估开始, 只有正确、全面而高水平的评估, 才能确保护理行为的安全[3]。评估入院患者是否存在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如低视力或极低视力、高龄、生活不能自理着、严重综合疾病等。一旦确认为高危人群,就应明确标识,可在床头卡上注明患者姓名、年龄、所患疾病、电话、地址等,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安全护理计划。对于有跌倒、坠床及潜在跌倒、坠床高危因素的患者,可以悬挂预防坠床、跌倒的警示标识。
2.2加强管理,落实各项核心制度 规章制度是护理安全的保证,护士长必须确保医院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严格管理,认真监督,尤其是对于一些习以为常的制度,如查对制度、分级护理制度等容易流于形式,要经常检查 反复强化,让护士时刻用制度规范约束自己的执业行为,主动自觉地把规章制度落实在工作实践中。
2.3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注重薄弱环节管理 人力是最重要的资源,合理配备科室人员,充分调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做到护理人员数量与梯队结构合理,护士与床位比例达到卫生部规定[4]。护士长可根据本科室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排班方式,加大护理薄弱环节和高峰时段的人员合理安排,做到班次稳定,可以采用弹性排班方式,可减少工作的忙乱现象,保证各项护理措施落实到位,提高工作效率[5]。
2.4加强业务知识及技术技能的培训 我院眼科为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杜绝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加大对各级护理人员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培训,除严格按照护理部制定各级护理人员培训计划, 加强对基础知识和技能操作培训考核[6]。
2.5加强护理人员法律法规学习 科室组织护理人员认真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务人员道德规范及实施办法》等法律知识,进一步增强法制观念和职业责任感,做到警钟长鸣,使护理人员学法、知法、懂法、守法,并能在发生医患纠纷时采用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权利[7]。全体护理人员应经常对本科室某些典型案例的护理风险问题进行讨论分析,从中吸取教训,分析造成差错或不满意的原因,认真对制定出相应的防范措施,杜绝类似情况再次发生。重视患者及家属的权利,认真履行告知制度,在实施各项操作前,应向患者解释操作目的并征得患者及其家属同意[8]。
3结论
眼科作为临床上一个高风险的科室,护理人员必须以严谨的工作态度发现各个护理环节中潜在的危险因素,使之消灭于萌芽状态。不断提高宣教与沟通能力,提高专业水平,并加强法律意识和工作的责任心,把细心、耐心、 爱心、 责任心渗透到工作中,为患者提供一个安全、放心、满意、优质的护理服务。
参考文献:
[1]华卓君,杨淑洁.加强护理安全细节管理[J].中国护理管理,2008,8(4):51.
[2]冯素萍,赵琳琳.眼科老年住院患者安全问题分析及护理寻策[J].医学创新研究,2008, 5(23):123-124.
[3]李敏,肖春丽,申俊.浅探眼科患者住院期间的安全隐患及防护[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0,21(3):381-382.
[4]黄静育.高龄眼科住院患者不安全因素分析与防范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18):63-64.
[5]林静仪,张小娟,叶荣花.低视力患者住院期间的安全隐患及防护[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3):1020-1021.
[6]刘鲁霞,姜红,邹红.眼科常见职业危害因素及护理对策[J].护理研究,2009,23(11):2964.
篇9
【关键词】神经内科;护理;安全隐患;措施
1 护理过程中安全隐患分析
1.1 安全设施不完备神经内科患者大多肢体瘫痪、行动不便,如果病区没有完备的安全设施,摔伤、坠床、滑倒等多种意外发生的可能性就很大。法律意识淡薄、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护理人员只重视每日的功能护理,对患者实施治疗和护理时,没有及时履行告知义务,忽视了患者的知情同意权,在患者住院过程中不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随意谈论患者的病情及转归,不坚持原则,盲目执行医生的口头医嘱等均可导致护患纠纷[2]。发生护理问题,护士不懂得保存应有的证据,导致举证倒置的不力,也是导致护理纠纷的重要原因。
1.2 制度落实不到位、简化操作流程有的护士为了省工,自行简化操作流程,缺乏慎独精神,不遵守规章制度,不按规范化操作规程执行,造成一些不良后果,容易引起患者的不信任[1]。有的护理人员没有重视学习,单独上班时难以胜任较复杂的操作,容易造成一些不必要的纠纷。缺乏有效的沟通临床表明,多数的医疗纠纷尤其是护患纠纷都与服务态度及沟通不到位有直接关系。从实际纠纷的分析中发现,沟通不足是所有严重差错事故发生的第一原因[2]。
1.3 护理记录不详细护士往往为患者做了大量的工作,却忽视了详细的记录。许多医疗护理上的事情都牵涉到法律问题,一旦发生医疗纠纷,唯一最有力的证据就是患者的病历。完善检查体系,及时检查,及时反馈:一是:每月质控组抽查1次;每份出院护理病历由病案室检查。二是:护士长每天对新人院病人,I级和急危重症病人或特殊检查治疗病人,病情发生变化的及抢救、死亡病人的病历进行认真检查,出现问题及时指导护士重新书写。三是:规定主班护士的一项重要职责就是仔细检查当天出院病历的每1页。四是:设立问题反馈本:记录内容为床号、患者姓名、病历页码、问题及责任人姓名。护士长、主班护士及病历质控组、病案室检查出的所有问题均详细记录在反馈本上。每周一晨会对上一周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和学习。在科室月会上,进行月总结、月反馈[3]。工作量与护士比例失调由于患者的护理需求日益增多,造成护士的工作量也不断增加,病床及工作量与护士的比例严重失调。护士每天都在超负荷工作,一方面不能及时解决患者的问题,满足不了患者的要求;另一方面长期如此,护士的身心健康受到严重伤害。
2 神经内科护理问题的因素
2.1护患沟通中存在问题
患者入院,护理人员与患者即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也是护理纠纷对立的两个主题。其潜在的问题:护理人员对患者态度冷漠、粗硬、言行不慎,给患者不负责任的回答或承诺,同事之间回答患者的问题口径不一;不分场合在病区内谈笑;尤其在抢救危重患者时,谈论与抢救无关的话题。以上做法均容易引起患者对医务人员的不信任,增加对医疗护理质量的怀疑。为护患纠纷埋下隐患[2]。
2.3 护理文书方面存在问题
医疗护理文书是医护人员为患者进行抢救治疗,实施医疗护理以及对患者病情变化动态观察的具有法律作用的文件,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水平是影响护理文书质量的重要因素。但我们在进行护理文件书写中,存在着影响护理文件记录完整性、真实性的因素。护理记录不规范,如涂改现象严重,个别记录中有多处涂改,影响记录的真实性;护理记录不及时、不全面或漏记、补记,如神经内科患者生活不能自理,未记录是否及时予以防护;危重患者在抢救过程中执行口头医嘱,过后不及时补记抢救过程及抢救用药;患者病情变化,没有准确及时记录,如脑血管意外患者发生呕吐时,未记录其量和性质;患者外出或离院,或者出现抑郁等心理问题,未作任何记录,患者一旦发生意外,即可引起纠纷[2]。
2.4护理操作方面存在问题
在为危重患者更换时,不注意保护压疮处,容易加重病情程度;对四肢瘫痪患者未做到患肢功能位,则不利于疾病恢复;因不能正确使用医疗设备或操作不熟练而延误治疗,如心电监护仪、以及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负压吸引器不能及时吸出痰液,抢救病人时手忙脚乱;在为患者输液时,不及时巡视病房,造成液体外渗导致局部肿胀,尤其是脱水及营养不良病人不能及时补充液体而延误治疗。
2.5 医疗费用方面存在问题
危重患者尤其是大面积脑梗死急性期的患者,住院后需要溶栓及营养,尤其是溶栓药,价格比较昂贵,仪器的使用,加上每天的住院费用,如果不及时想告诉患者及家属,造成因欠费而延误治疗,即可引起纠纷[1]。
3 神经内科护理问题的防护措施
3.1 对病患进行心理辅导
充分利用晨晚间护理、工休座谈会、入院介绍、健康教育、各种操作前、各种医疗检查前与患者及其亲属进行充分的沟通及告知。充分了解患者及家属对我们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我们的工作。护士也要不断加强心理治疗方面的学习,对神经内科病人在心理上提供建设性意见。
3.2 预防病患的跌倒
避免出现与其能力所不适应的尝试行为。能活动又体虚的高龄患者以及肌力差而又下床进行功能锻炼的患者是跌倒的高危人群。对于有认知缺损老年人跌倒的预防,应采取包括精神疾病和行为症状的治疗,改善步态和平衡的综合手段进行干预。恢复期需要功能锻炼者,为病人制订训练计划,环境因素也是老年人跌倒的重要原因,创造有利于病人的安全环境。要注意保持病房光线充足,装置夜间照明;走廊室内要设置扶手,卫生间安装竖向扶手,便于站起时借力[3]。
3.3 预防坠床的危险
对有意识障碍、烦躁、抽搐、痴呆的病人应及时加用保护性床栏,必要时行肢体约束,并向病人及家属做好宣教工作,以取得病人家属的理解和配合。避免随意取下保护性床栏而引起坠床。对经评估有坠床与摔伤风险的患者,加强巡视,生活上及时给予协助。
3.4 预防烫伤
烫伤很大程度上取决上家属的知识缺乏,对于感觉减退患者,护士应反复向家属交待热水袋局部热敷的温度及使用方法,水温不得高于50℃,热水袋外加布套,不宜直接接触皮肤,并经常检查、翻动及更换部位。也可置于两床被子之间,并经常用手触摸病人皮肤的温度.防止烫伤。对于危重病人使用热水袋时,应床边交接班.并观察局部皮肤情况做好护理记录。有空调设施的病房尽量不用热水袋[1]。
3.5 预防褥疮
主要是对评估后有发生压疮危险的患者及时填写压疮报告卡。并予以垫海绵垫.建立翻身卡。每l~2小时翻身1次。保持病人皮肤及床单元的干净及整洁。护士利用床头交接班以及平时不定时的检查落实各项预防措施的落实情况并做出新的评估。脑血管意外患者自我保护性反应和调整能力受限,处于被动卧位姿势,所以协助卧位时,应防止患者身体滑动
3.6 预防非计划性拔管 加强预防,如静脉输液管,尿管。胃管,氧气管以及气管套管,定时巡查。检查是否有移位,脱落,滑出,做好标记,对躁动不安或精神异常的患者视情况给予必要的约束.勤查看。加强对病人及家属的宣教工作,说明置管的重要性,以取碍配合。夜间护士应加强巡视,避免应陪护熟睡放松对病人的看护而引起意外拔管[2]。
4 总结
目前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安全、质量是患者选择就医最直接、最重要的标准之一,抓好安全质量管理,降低护理安全隐患。
参考文献:
[1] 陈莉萍,陈明秀.护理安全隐患分析与防范措施[J].现代护理,2007,13(4):383-385.
篇10
护士长不仅是护理工作的组织者和管理者,而且是护理质量的监控者,是科室的核心人物,提高护理质量,做好医护配合是目前一个需要探讨的问题。我院护理部组织各科开展专科护理查房,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愿和同行们讨论。
1 护士长查房的内容和方法
首先要结合科室病种及有关专科疾病理论学习、掌握的情况,来决定查房的内容,新收危重患者,手术患者,特殊检查治疗患者,住院期间患者病情变化,诊断未明确或护理效果不佳的患者,潜在安全意外事件(如跌倒、坠床、走失、自杀等)高危患者等, 是我们查房的重点。
查房的内容:如疾病的观察、主要治疗、护理措施、护理效果对存在的疑难护理问题提出解决方法手术前的准备、手术后的观察、相应的抢救措施以及结合专科特点的基础护理等方面为主。在查房的具体方法上,我们每周以科室为单位。结合本周病室医疗工作的安排和重点,每次解决1~2个具体问题。先由护士长做中心发言,责任护士做全面准备,如、多发性肋骨骨折伴血气胸、高血压脑出血观察以及专科病情观察要点等,再由全病室护士补充发言,然后由护士长集中总结,从而形成统一的步调,共同执行。在周末时,根据病人治疗的实际反映,对护理措施进行效果评价。修改或补充,以逐渐完善。如我们每周星期1~3是比较集中的大手术时间,查房内容就结合每一类大手术,查手术前准备,包括手术目的、方式、病人的机体状态及相应的检查、手术的准备、药物的使用以及患者在精神方面的准备,以及术后可能发生些什么问题,如何观察,需要进行的抢救措施等。每周1-2次,每次15~20分钟。在周末小结会上,除对本周护理工作的质量检查外,还要检查医院各级领导,如护理部所布置任务完成情况,对做的好的同志进行表扬,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适当批评帮助。
2 几点体会
2.1 提高了夜班护士晨会交班的质量
晨会交班主要应着眼于病人术后24小时的病情变化,对这些变化的分析,所采取的相应措施以及病员对措施的反应情况等,这有助于主管医师对病情的掌握和处理。如对于严重的颅脑损伤病员,则重点汇报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如:神志、瞳孔、呼吸、脉搏、心率、肢体有无变化。患者术后切口有无渗血,有无抬高床头15-30度,脑室引流管是否通畅,引流出多少血性液有无上呼吸道梗阻情况等,采取了哪些护理措施。
2.2 增强了各级护理人员的理论知识,统一了认识
通过开展床边护理查房,调动了护士钻研业务的积极性,增强了各级护理人员的理论知识,统一了认识、规范了操作程序,提高了专科护理工作及危重病人的护理质量,对薄弱环节加强培训,在实践中不断提高了护士长的管理水平及护士的临床思维表达能力、专业和综合的素质。促进了知识信息的共享和临床经验的交流,增进了护理团队的合作力和凝聚力,融洽了护患关系,提升了护理服务满意率。
2.3 密切医护配合,提高医疗质量
以往对于急诊入院的病员,都要等待医生进行处理,因此,常常延误病情,还可能出现意外。在开展护士长查房后,增强了护士们的责任感。如我科曾收治了一位3岁下肢感染的患儿,当时主管医生参加手术离开了病房,护士们主动的进行有关处理,根据患儿高烧、尿少、多汗及皮肤弹力下降等特点,判定小儿有感染中毒症状及Ⅱ度脱水,立即给予输液并根据感染病原菌多系金色葡萄球菌的特点选用了较敏感的抗菌素,用药前还作了血培养等应有的检查,做了比较及时的处理,有力的配合了医疗工作的进行。
2.4 扎实地进行了基础护理
通过护士长查房,大家进一步明确基础护理的重要性。如一例60岁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在全麻下实行了高血压颅内血肿清除术,对这样的病例,经过讨论一致认为保持血压稳定、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护理并发症、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治疗是工作重点,大家应做好协助病人翻身、拍背、吸痰等一整套基础护理工作,特别在吸痰方面不厌其烦的坚持每吸一次痰,更换一根吸痰管(每日平均使用40~50根),经过这些处理,病员安全的度过了手术后恢复期,无护理并发症发生。使手术治疗取得了应有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