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会计信息化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9 04:56: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生会计信息化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会计;实践教学;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1年11月9日
会计是一门融理论、技能和方法于一身的应用经济学科,学生不仅要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还应具备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系统的实践教学能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对提高会计教学质量非常有益。江西理工大学是一所以理工科专业为主体的教学研究型大学,该校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主要是培养应用型的复合会计人才,重视会计实践教学是该校会计教学的特色。
一、会计实践教学现状和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经济结构战略调整,我国对应用型会计人才的需求大量增加,然而当前会计专业大学生的就业状况令人堪忧,其原因在于学生“高知识低能力”、实践经验不足、动手能力差,无法及时有效地适应社会经济的需求。
在会计实践教学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实践教学体系尚未建立。很多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会计专业没有围绕应用型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建立一套包括实验、实习、实训、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创新制作、社会实践等各环节有机联系的会计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二是会计课程实验、实训、模拟实验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大多数院校对课程实验、实训、会计模拟实验重视程度不够,实验教材内容过于简单或没有及时跟进新会计准则的变化,实验教学师资力量不足,实践环节考核评价方法缺乏合理性。
三是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环节没有抓紧,流于形式。目前大多数院校的会计毕业实习为分散形式实习,教师对实习缺乏指导和监控,实习效果不明显。毕业论文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大检验,但由于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加,毕业论文时间与就业、考研产生矛盾和冲突,导致毕业论文质量出现下降的状况,甚至在“拼凑论文”、“抄袭论文”。
四是实践教学保障不足。主要存在实践教学物质条件不达标、实践教学管理体制不完善、实践教学师资力量不雄厚等问题。有的投入了会计仿真模拟实验室,有的没有投入或者投入不够,实践教学方面的管理制度、考核评价体系、质量监控体系、教学激励机制不健全或贯彻落实不够,实践教学的师资没有工程实践背景和经历。
二、会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原则和思路
(一)会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原则。在设计实践教学体系时,必须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本质,符合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我校在构建会计本科实践教学体系时,遵循了以下原则:
1、以应用能力培养和就业为导向,着力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表达能力是高素质的会计应用型人才的要求。我们在会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中,在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安排、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都强调实践性和实用性、创新性。为适应就业的需要,我们针对就业市场反馈回来的对会计人才的素质和能力要求来调整和完善教学计划,使之尽可能满足就业市场的需要,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2、兼顾会计学科的理论性和整体性。加强实践教学并不等于我们不重视理论教学,理论与实践两者互相促进、共同发展。既要让学生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拓展会计视野,又要让学生精于会计实践,具备上手快的实践能力。在教学计划上,我们安排了会计完整理论体系课程,并且还加了会计理论前沿、会计与财务专题等环节,让学生掌握会计理论精髓,同时也有专门针对会计师考试、注册会计师考试的强化环节,让学生在理论、知识和能力上形成完整的受教育体系。
3、结合理工院校背景和特色,加强工程学科教育,拓展学生视野。做会计核算和管理必须先熟悉企业概况和企业的业务流程,才能提高会计服务和参与企业管理的质量。我校有色冶金、材料化学、工程力学、建筑测绘等理工科特色鲜明,学校地处江西赣州,有“世界钨都”、“稀土王国”等美誉。我们结合这些理工科的背景和特色,开设了冶金概论等公选课,安排学生到冶金企业进行生产认识实习,这样既能拓展学生视野,又为以后在这类企业就业奠定了上手快、能力强的基础。
(二)会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思路。会计实践教学目的是为了巩固会计理论知识,增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会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就是围绕会计实践教学的目标,整合校内外会计实践教学资源,搭建多维度、多层次的实践教学环节,具体如图1所示。(图1)
三、会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一)构建多维度、多层次、循序渐进的实验体系。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我们设置了课内实验―课程设计―综合实验―单项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的实验体系,通过这一体系的实践,让学生的课程章节理论知识和每门课程理论、关联课程知识、会计专业理论体系不断地得到巩固和提高,通过综合实验、实习使学生的知识、理论与企业实践相结合。我们的课程实验共有172学时,课程设计11周,综合实验4周,各类实习10周,毕业设计11周。
(二)合理设置课程体系,完善课程教学内容。为了培养应用型人才,我校在理论教学计划的基础上开设了重要实验课程,增加了实践教学课时。从第二学期开设会计学原理课程开始,接下来所有学期的课程实验与专业实训保持连续。专业课内实验172课时,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税务会计与税务筹划、会计信息化、管理会计等会计核心课程均安排了课内实验,还安排了独立周的财务会计课程设计、会计信息化设计,各种专业独立集中性实践教学共安排34周。
(三)规范实践教学管理,督促实践教学实施。在实践教学管理方面,学校出台了实践教学的管理文件,对实践教学的实验教材、大纲、实验考核方法和实验条件保障等作了规范,制定了《江西理工大学实习条例细则》和《江西理工大学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规范指南》,学校定期对实验教学文档进行检查,不定期地对实验教学过程进行抽查,还聘请了经验丰富的教学及管理人员组成督导组对实验教学进行督查和指导,每学年学校还举行教师实验课教学竞赛,组织青年教师观摩,让优秀实验课起示范作用。
(四)重视模拟实验,提高仿真效果。会计综合模拟实验是会计专业实践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校非常重视会计模拟环节,安排了独立的4周时间进行实验,由高级职称老师进行辅导,实验经费充足,要求学生每人单独完成模拟实验的一整套流程,模拟实验内容紧跟会计准则的变化和相关税法内容的变化,模拟实验题量大,对模拟实验要求高,制定了严格的会计模拟实验考核方法。
(五)毕业实习不折不扣,毕业论文真题真做。我校有色、冶金专业特色明显,我们在深圳中金岭南股份公司等一些大中型有色冶金企业建立了实习基地,加上一些会计师事务所与我们专业的合作关系而形成的校外实训基地,实习单位已有充分保障。我们要求学生毕业实习应不折不扣完成,保证5周实习时间不缩短,实习要求不降低,实习报告及实习考核由学校和实习单位共同考核。为防止毕业论文出现“拼凑论文”、“抄袭论文”的不良现象,要求学生“应用选题、真题真做”,坚持校内校外“双导师制”,从选题、资料收集、开题报告、教师指导、论文写作、中期检查、论文答辩和成绩评定等全过程进行有效控制,保证毕业论文的综合检验效果。
(六)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近几年来我们组织学生参加全国、省市会计知识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和“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竞赛,“用友杯”全国大学生沙盘模拟经营大赛的省区决赛等活动都取得不俗的成绩。还安排学生有3周的会计、审计、税务相关方面的社会调查活动,安排了2周时间的企业生产认识实习。通过这些实践活动提高了学生的策划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综合素质明显提升。
四、完善会计实践教学保障体系
(一)改善实践教学物质条件和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完善的实践教学基础设施是开展实践教学的前提条件。学校应对理工科系和管理科系同等重视,大力投入会计仿真模拟实验室、ERP实验室等基础实验设施的建设,同时应积极开发和建立校外实践基地,探索校企合作模式,借助实习基地这一平台,校企双方开展技术合作,教师深入企业开展课题研究,协助企业解决一些技术和管理问题,同时又提高了教师自身的科研水平和实践能力,实现校企双赢。
(二)完善实践教学组织管理和质量管理制度。完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考核评价体系、质量监控体系、教学激励机制是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要制定实践教学的指导意见、质量标准和考核指标,对选定指导教师、组织制定教学指导性文件、教学进程变更办理及手续审批、检查教案课件与实训用品、检查实践教学进度及实施情况等都要有严格的规范和认真的落实。要经常考评教师实践教学质量,组织实践教学座谈会,检查学生的实习、实训报告,检查指导教师的实训总结,组织实践教学的成绩考核等。
(三)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教师是教育教学的主体,教师是实践教学的指导者,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到实践教学的质量。学校应重视实验师资培养,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选派教师定期到企业或会计师事务所挂职,从事具体的财务会计或审计工作,促进教师理论联系实际,从而提高实践教学能力。整合校内外师资资源,成立由学院教授和企业界人士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聘请企业财务总监作为专业建设顾问和兼职教授,让其在课程教学、课程设计、实习、毕业论文等方面给予指导。
五、会计实践教学效果
我们将这一实践教学体系应用于会计教学中,已取得了初步的成果。通过对所有在校的已接受会计实践教学的学生进行调查,学生普遍反映会计实践教学加深了他们对会计的理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学生的分析和综合判断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锻炼了学生的沟通能力、决策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调查显示,82.4%的学生认为会计实践教学提高了学生对会计的感性认识,会计不再枯燥了,会计实践增强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为学生进入社会打下了基础。
通过实施会计信息化、EXCEL在财务会计与财务管理中的应用的实践教学,提高了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与操作技巧,使学生走向社会的适应期缩短,通过对学生会计从业资格考试通过率的统计,接受过会计实践教学的同学,通过率达到93.2%,未接受会计实践教学的同学的通过率为69.3%。在近2年参加“用友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设计暨沙盘模拟经营大赛江西赛区决赛中连续获得一等奖。
通过实践教学,课程理论教学也受益不少。会计核心课程的教学得到了学生和学校的广泛好评,《会计学原理》评为校级精品课程,《中级财务会计》成了双语教学课程,会计学专业成了我校重点建设专业之一,会计学专业被评为江西省品牌专业。
主要参考文献:
[1]李江萍.会计本科实验教学研究[J].财会通讯,2009.7.
[2]谢林海,赖丹.会计信息化实验教学体系改革的思考[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07.5.
篇2
关键词:会计类;职业教育;创业教育;实践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3)11-0049-02
随着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提出必须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当前就业工作的首位,大力组织以促进就业为目的的实习实践。围绕文件的要求,提出高校会计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研究。
一、主要存在的教学问题
为了解决财务管理专业的就业压力,提高就业率。应解决的主要教学问题有四:一是解决会计类应用型人才重知识教育轻实践能力培养的问题,旨在改革会计类专业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加强胜任工作岗位的综合实践能力培养。二是解决会计类专业职业能力培养薄弱的问题,试图将职业资格教育引入会计类人才培养模式,并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三是解决会计类专业创业能力培养缺位问题,试图以就业为导向,将创业能力教育引入会计类人才培养模式,增强学生的自主创业能力。四是解决校内、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脱节问题,试图通过校内外“双基地互补”的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模式,实现了校内外实践教学环节的无缝对接。
二、主要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
(一)构建适应市场需求的会计类人才实践课程体系
探索适应市场需要的会计类人才实践能力培养的方法与途径。长期以来,知识教育是大学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取向,实践能力的培养相对薄弱。这种重理论轻实践的培养模式难以适应用人单位对会计类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变革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加强胜任工作岗位的实践能力培养成为会计类专业教学改革面临的新任务。本成果力求探索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实践能力培养的教育方法与途径,在会计类本科教育阶段增加适应岗位需要的动手能力和职业技能等实践教育的分量,从教学理念、课程设计、实习实训层面等多角度将实践教育有效地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力图构建以就业需求为导向的实践教育平台,以期大力提升会计类人才的技能及就业能力。
按照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既相互关联又相互独立的原则,合理设计实践教学环节,使学生得到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综合技能三个层面技能的培养,保证实践教学四年不断线的实践教学体系设置,优化了以实验课程、工程实训、各类实习、社会实践、毕业设计(论文)、课外科技活动等不同教学内容与方式组成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了实践教学内容有机结合、系统衔接的实践能力培养平台。
(二)探索会计类专业创业教育实现途径
提出并实践了将创业能力教育引入会计类人才培养的模式。对会计类专业进行创业实践引导和教育,使其由被动就业到主动创业。为此必须更新观念,树立现代创业实践理念,积极探索创业实践的新方法和新途径,以加强会计类专业创业素质的培养,开展创业教育,增强学生的自主创业能力。
对会计类专业进行创业实践引导和教育,使其由被动就业到主动创业。为此必须更新观念,树立现代创业实践理念,积极探索创业实践的新方法和新途径,以加强会计类专业创业素质的培养,开展创业教育,进而提升其参与社会的核心竞争力。
(三)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双师型”内涵有二:一是指教师具有“教师资格”和“执业资格”;二是指教师具有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
东北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会计系较早提出并实践了将职业资格教育引入会计类人才培养的模式。并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突破了传统教学体系羁绊,1997年开始经过15年探索,逐渐将初级会计师、会计师和注册会计师等职业资格考试课程内容引入教学体系,利用实习组织学生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提升学生的执业能力,拓宽学生就业渠道。2006年提出了会计类专业教师要符合“双师型”标准,教师通过职业资格水平考试,加快知识更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助于提高教学水平。
(四)完善实习和实训基地建设
提出并实践了校内校外“双基地互补”的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方案。解决了实践教学与用人单位的无缝对接,为培养高质量会计类应用型人才提供了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条件,实现了会计类应用型人才学校教育与社会引导的结合。
推行仿真的会计综合实践教学平台;建成会计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探索了校企联合共同培养会计职业人才综合实践能力的新途径。首先涉及到实训场地问题。实训场地建设应当按照企业化模式建设,建设过程中,可以由企业按照真实企业的岗位设置和办公场地布置提出建设实施方案。在场地建设时,尽可能做到:功能齐全、环境仿真。购置了网中网会计综合平台,用友ERP财务管理软件,用友NC财务管理软件,使学生在实训基地体会“职业”环境,从而潜移默化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学生参加全国会计技能大赛获得全国三等奖和省级一等奖。通过模拟等训练,使学生协作能力、理论知识应用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大幅度提高。
建立了大庆市龙鑫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庆炼化分公司财务处、中国石油大庆石化公司财务处、黑龙江石油化工厂等校外实习基地,实习基地良好的育人与实践环境,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提升,特别是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明显提高,缩短了学生工作之后适应工作环境的时间。基地每年接纳实践学生人数达到学生总数的80%,保证了实习效果。
三、实践教学的效果
(一)会计类人才的推广交流和就业比重逐年增加
通过互访、调研、学术交流等形式多次与相关院校接洽,推广了“会计类应用型人才“1122”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成果,在人才实践教学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效益,毕业生深受社会好评。近3年的会计类大学生就业率呈上升的趋势,就业率为73.91%,78.70%,90.21%。就业前景较为乐观。因此,应进一步加强对会计类专业宣传力度,让社会各界了解并认可本专业及其毕业生。
(二)会计类人才的职业资格通过率逐年提高
学生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证和会计专业技术初级资格考试,三年来,会计类专业的学生在上述二项资格考试中均保持80%通过率。在注册会计师资格证考试中30%以上同学能够单科通过,在大庆地区会计界引起了较大反响。
(三)会计类人才的就业能力不断提升
学生先后获得全国大学生会计信息化技能大赛、全国高校市场营销大赛、“中华会计网校杯”财会实务大赛、黑龙江省大学生创业大赛、黑龙江省市场营销大赛、东北石油大学挑战杯大赛和经济管理学院招聘模拟大赛等各种赛事奖项。毕业生还有的“全头螺旋刷毛牙刷”、“热感应自动出烟盒”等十项发明获得国家实用新型发明专利,研发改良的“节能、环保型玉米餐具”拿到国家级环保认证,并已由哈市一家高科技环保公司批量投入生产。
(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成果显著
加强教师的实践能力。先后聘请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大庆炼化公司等单位专家为东北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兼职教授;2人担任黑龙江省管理学会常任理事,4人担任大庆市会计学会理事,3人担任股份公司独立董事,2人担任咨询公司兼职顾问。鼓励教师考取职业资格。5人取得注册会计师资格,2人取得注册评估师资格,2人取得理财师资格,3人取得律师资格。“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成果,为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师资保障。
(五)会计类毕业生赢得用人单位的高度评价
通过调查,用人单位普遍反映东北石油大学会计类毕业生专业基础知识夯实,综合素质过硬,工作作风严谨,秉承并发扬了务实、奉献的大庆精神,获得了用人单位的认可和好评。
专业培养的人才整体素质良好,适应社会需要,具有良好的社会声誉。学生家长对本专业学生的培养质量、考研与就业状况都比较满意。此外,用人单位对本专业毕业生的评价也较高,根据对用人单位的调查问卷结果显示,用人单位对近3年毕业生的满意度分别为93.77%、94.56%和96%。说明了东北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会计系优良的办学传统、师资力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认可。
(六)教学研究与改革成绩斐然
完成“会计学”校级重点专业建设,建成电算化会计、管理会计和审计学3门校级优质课,《高级财务会计》校级重点课正在建设;承担省级教改项目14项、局级教改项目9项;发表教研教学论文17篇;获得省教育厅、省高教学会优秀教学成果等奖励7项(篇);出版国家级教材2部,省级教材3部,优秀教材奖8项;指导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实验3项;指导国家级大学生竞赛2项;省级优秀教师1人,校级教学名师1人。以上教学研究与改革成果,为培养高素质会计类应用型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彦明,付会霞.财务管理专业办学特色改革与实践[J].会计之友,2009,(9).
篇3
关键词:财务报表分析 合作学习模式 合作学习评价
合作学习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初的美国,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被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它与多元智能理论、建构主义理论一道,为教育理论尤其是教学方式的变革注入了新的活力。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代以后,现代大学越来越需要关注普通大众而非传统的精英阶层的利益,越来越需要关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问题。在这一背景下,新的有效的教学方法研究与改革提上日程。合作学习理念符合现代人才的培养要求,有助于大学生的专业准备训练,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和实用性。本文通过总结我校商学院多年来在《财务报表分析》课程中应用的合作学习模式及其评价体系,旨在和同行展开交流,更好地推进合作教学方法的应用,提高《财务报表分析》教学质量。
一、《财务报表分析》教学中采用合作学习模式的必要性
《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是介于会计学、财务学、管理学、经济学的一门交叉性学科,该课程内容与审计、证券分析、财务管理、战略管理等多个商业领域的实务工作联系非常紧密。《财务报表分析》课程作为财会类专业的必修课和其他商科专业的重要选修课,旨在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的各科知识,利用专门的财务分析技术和方法,进行财务分析,评价目标公司的财务状况和企业价值的能力。同时,学生在这种实践过程中,还能加深对以前所学知识的理解,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财务报表分析》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侧重讲授式教学,在教学设计、教学组织和教学评价等诸多方面都不利于学生专业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合作学习教学是以人际关系为基础,以学习目标为先导,以小组活动为主要形式,以师生、生生合作为主要动力,以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改善班级内的心理气氛、形成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目的的一种教学方法。《财务报表分析》教学工作中引入小组合作学习方式,非常有必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非线性化的课程内容需要互动性强的合作学习方式
合作学习教学理论认为,教学是一种信息互动、人际交往的过程。教师不再是唯一的信息源,而仅仅是引导者。《财务报表分析》不是静态的、线性的、序列化的封闭课程,而是随着商业环境的不断变化而不断丰富、发展的动态课程,因此,需要师生通过良好的互动进行课程设计,共同关注层出不穷的商业实务问题,在探索中学习财务分析的思维和方法,利用财务分析架起会计信息供给与会计信息需求之间的桥梁。
(二)知识和能力并重的课程考核需要借鉴合作学习均衡评价体系
合作学习在教学评价上,除重视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还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非认知品质,注重突出教学的情意功能和人际协作能力,力求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乐趣,融知、情、意、行于一体,追求教学在认知、情感和技能目标上的均衡达成。《财务报表分析》是面向高年级商科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课程,目的是要培养学生适应就业需求的专业技能和态度,使学生能够胜任商务分析、财务管理、审计等各种工作。因此在课程评价上必须打破传统的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的试卷评价方式,按照合作学习理念构建学生认知、能力、心理素质等多元智能均衡发展的评价体系。
(三)教学组织过程需要营造协作竞争性的合作学习环境
在教学组织方面,合作学习教学采用班级授课与小组活动相结合的方式。学生通过与小组其他成员的协作,和其他小组展开竞争。处于合作性学习情境的学生会意识到个人目标与小组目标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只有其所在的小组成功了,自己才能获得成功。小组学生之间是“荣辱与共”的关系,培养了学生集体主义精神。《财务报表分析》课程需要学生在全真的商业竞争环境中,从战略的视角审视企业经营与财务信息的关系,提供有价值的财务分析报告。因此,在《财务报表分析》授课过程中引入合作学习,有利于教师为学生营造这种类似商业竞争的环境,让学生在彼此竞争的团队中合作,为学生提供专业训练的机会,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专业发展,使他们做好合作和竞争的准备。
二、《财务报表分析》教学中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
(一)优化课程内容设计
现代意义的财务报表分析以公司价值分析为主线,不仅仅是评价、解释公司过去的绩效,还要预测公司未来的价值及其演进方向。因此应按照“商业环境――企业战略(决策)――经营活动(行为)――财务报表(结果)立体化”的思维方式,对课程内容进行优化设计,将课程内容划分成五个单元:商业环境分析、公司战略分析、会计分析、财务分析和公司前景分析。这种课程组织方式能让学生跳出“就财务报表论财务报表”的桎梏,综合利用商科所学的各种知识,透视财务报表数据的变化与经营环境、企业战略、经营行为之间的关系。
(二)合理安排合作任务
课程内容优化设计之后,应当围绕课程内容合理安排五次合作任务,合作任务的目标如表1所示。
合作任务的目标设定好后,应通过课堂讲授和案例分析的方式明确向学生阐述合作任务的具体内容。
(三)分组并确定研究对象
按班级人数(一般是30人左右)进行分组,每一组为5人左右;可以由学生自由组合,也可以由教师根据学生特点和成绩优劣进行配对安排。每个小组必须选择不同行业的一家上市公司作为分析对象,这样设计分组和选择分析对象的意图是,每个小组除了对各自跟踪的那家上市公司进行分析外,还可以通过课堂讨论和课下交流,了解其他组选择的不同行业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方便学生进行行业间的比较,把握相关行业的发展态势和公司经营战略。合作小组的研究对象一旦确定,中途不可以变更,要求合作小组以该上市公司连续5年的财务报告为分析依据,按课程单元设计的小组任务进行分析研究,形成单元分析报告;最后汇总各单元研究成果,形成综合分析报告。
(四)公布小组活动要求
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展开之前,必须讲清楚合作学习的要求与方法,包括如何确定小组长,小组长担当什么作用,如何对小组成员进行角色分工,他们各自承担的个人责任,成员之间如何交流,如何对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如何处理小组活动中出现的意外问题与突发事件,怎样汇报学习成果等内容。
(五)展开小组合作学习
根据主讲教师授课进度,以每单元为单位,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每单元可以由一名学生负责,其他学生协助,根据这一单元的授课内容,按照合作任务的具体要求进行分析,形成并网上提交单元分析报告,由教师进行评阅。教师在每个课程单元结束后要安排2节案例分析课,每个小组要制作幻灯片进行阶段性汇报,由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由其他小组成员对其进行提问和评价,教师和其他小组的评价意见进行汇总形成该小组的单元成绩。课程结束后,由小组长组织全组学生进行讨论,形成综合分析报告。
三、《财务报表分析》教学中合作学习评价体系构建
要想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效果,加强学生多种能力的培养,必须保证评价环节的公平性和多元性。传统的教学评价主要采用纸笔测试方式,过分强调死记硬背知识,缺乏对学生理解能力、应用能力和创造能力和其他素质的客观考核,具有片面性和局限性。合作学习是基于多元智能理论提出的一种教学方式,认为人的智力不是单一的能力,而是由多种能力构成,因此考核评价指标、评价方式也应多元化。在教学评价设计和实施中不仅注重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还注重其他能力和其他素质的多元评价,将学生学习进步、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团队精神等均给予评价,以激励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为此需要改变单纯依据考试结果评定课程成绩的单一评价方式,提高学生参与合作学习、自学等教学活动中的平时表现在总评成绩中的比例。
(一)制定合作学习小组量化评价表
《财务报表分析》课程中,每个学生的考核成绩由理论考试成绩和小组合作学习成绩两部分组成,各占50%。理论考试成绩以期末考试为依据,小组合作学习成绩以小组成绩为依据,兼顾个人在小组中的表现成绩,小组活动评价内容及标准由师生共同讨论制定,首先要制定合作学习小组量化评价表(见下页表2)。对每次小组活动进行评分,以反映小组成员整体合作质量和水平。最终成绩=在各方评定成绩的基础上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后计算的算术平均分。
(二)制定合作学习个人量化评价表
除了对小组活动进行综合评分外,还有必要根据小组活动中每个人的具体表现进行评价,通过制定合作学习个人量化评价表,如下页表3所示,尽量减少搭便车的现象,提高小组中个人学习的积极性。合作小组在执行完一次合作任务后,需要在小组评价的基础上再进行个人量化评价,通过两级考核最终准确确定学生个人的小组合作学习中的成绩。具体考核过程如下:首先,要根据表2的评分标准把学生所在小组的成绩评定出来;然后,再按照表3的评价标准将该小组所有成员的成绩计算出来,根据表3的结果对小组成员进行排队,分成优、良、中3个档次,优和中的比例各占20%,良的比例占60%;最后,评出每个学生的小组合作成绩。
个人成绩为优的学生的小组合作成绩=其所在小组的任务成绩×120%
个人成绩为良的学生的小组合作成绩=其所在小组的任务成绩×100%
个人成绩为中的学生的小组合作成绩=其所在小组的任务成绩×80%
五次合作任务结束之后,再依据学生个人在每次合作任务中的表现成绩计算算术平均分。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重视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同时避免“搭便车”的现象。
最终成绩=在各方评定成绩的基础上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后计算的算术平均数。
探究问题的能力需要学生总结该项任务完成的心得,用文字表述出来。
四、合作学习在《财务报表分析》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一)取得的成绩
从笔者近几年的教学效果来看,学生普遍接受并喜欢这种合作学习教学方法,理论讲授课后,部分学生能结合自己的研究任务提出有深度的问题与教师交流,案例讨论课堂气氛很活跃,学生们可以把教师用语转变成学生间特有的“学生语言”,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而且合作学习教学构建的是侧重于学习过程的评价体系,体现了“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的理念,让学生学会自我评价,引导学生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寻找改进的办法,激发了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兴趣和探究能力。最近几年,学生选择财务报表分析方向的人数不断增加,而且选题很具体,例如:华远地产公司盈余管理问题研究、基于财务报表分析的格力电器战略研究等,大多数学生都能结合公司的具体问题进行有深度、有内容的研究,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学生大篇幅抄袭等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通过万方数据库检测出来的论文总相似比普遍能控制在5%左右,毕业论文成绩在良以上的学生人数显著提高。
(二)不足之处
在合作学习教学过程中,笔者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首先,在小组分组方面,一般采用学生自愿结合的原则,学生常常以宿舍为单位。原因之一,受人数所限,合作小组人数在4-6人,正好为一个寝室的人数;原因之二,学习时间基本相同,为合作学习提供必要的时间保证。但实践发现以寝室为单位结合的小组,成绩好的小组一直很好,而成绩差的小组一直很差,组内互帮互助的局面难以形成,而组间激烈竞争的气氛不够,合作学习的效果不理想。其次,部分学生存在“搭便车”的现象。合作学习中将个人记分改成小组记分,以小组总体成绩作为奖励的依据,方便了一部分学习兴趣不够浓厚的学生利用小组其他成员的成果为自己的平时分加分,而目前的评价体系不能完全做到对每位学生在小组中的贡献给予公正的评价,这会挫伤一部分学生的合作积极性。
今后,需要在合作学习评价体系和科学分组方面加强研究和实践,才能更好地提高小组合作学习在《财务报表分析》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1.靳涌韬.合作―竞争教学:专业发展训练的有效方法[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166(2):151-154.
2.王攀峰,张天宝.小组合作学习: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J].教育学术月刊,2008,104(9):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