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利与弊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3 23:55: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互联网利与弊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互联网利与弊论文

篇1

【关键词】网络营销 传统营销 非法营销 营销渠道

一、概论

(一)相关概念。

传统营销是指不同的商家通过一些实体店铺将各种商品信息尽可能充分地展示给顾客,主要是通过实际体验,给顾客以真实可感的体验,从而促成交易的一种活动模式。

网络营销是指不同的客户通过INTERNET这一工具在网络上根据自己的需求检索相应的商家及商品信息,然后通过不同的手段跟有意向的商家取得联系,从而由潜在客户转变为有效客户的过程。

营销渠道是指为了保证营销活动的顺利进行所采用的一种营销媒介,也可以说是经营渠道,以网络营销为例,其营销渠道主要是通过互联网达到营销目的,营销渠道的选择对于营销活动至关重要。

(二)网络营销图解。

通过上图我们可以更加形象的对网络营销加以理解,这是一种“互动”的过程,一方面企业可以通过网站产品信息供消费者阅览和购买,另一方面消费者可以借助网络收缩到企业网站上商品信息,进而进行相关活动。简而言之,网络营销主要是借助于一种重要的通信工具-网络来发挥其营销效果的。

(三)研究意义。

一方面,研究该课题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那么对于一些互联网还未普及的地区,对于网络营销接触的很少,面对这样一个新鲜事物,刚开始接触的话肯定会有恻隐之心,那么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指导读者对于网络营销产生更加理性的认识,以及当面对网购产生的问题如何回应就有了参照,从而使得消费者更加安全安心的进行网购,能够比较理性的进行扬长避短。

另一方面,其理论意义也不可忽视。网络营销现在发展还不成熟,甚至可以说是一个新兴事物,这方面的文献资料还很欠缺。那么这不利于以后相关学术资料的进一步完善,笔者通过对于网络营销一些方面的感想,能够在学术资料方面作为一定补充,可以供以后学者的参考和借鉴。

(四)研究创新。

尽管目前研究网络营销的专家和学者也有很多,但他们大多从纯理论上进行分析,或者是仅是以某个行业的具体案例进行剖析而没有上升到理论,笔者认为理论联系实际更重要,因为我们研究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得到某种理论,而且更重要的是如何使用这种理论来指导实践活动。笔者通过图示形象的向读者展示何为网络营销,并且以生活中一些可见可感的事例进行分析,得出相应的结论,即从实际上升到理论,然后提出相应的建议,进而指导实践,这才是我们研究的目的所在,但是笔者所谈还是局限于表面,有待于深入。

二、网络营销的利与弊分析

(一)参照物的选择。

为了突出网络营销模式的利弊,我们不妨找出一个参照物——传统营销。自从交易活动开始之际,其实我们认同的就是传统营销,它主要强调的是实物体验,即在一个固定的交易场所进行产品买卖活动,因此,选取传统营销作为参照物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二)网络营销与传统营销的营销渠道的对比分析。

网络营销与传统营销相比,主要差异在于营销渠道不同,我们不妨抓住这一个落脚点进行分析。为了更加形象的突出两种营销渠道的差异,笔者认为图示不失为一个很好地分析方法。正如下图所示:

首先相同点可以看出:两种营销模式都有两种营销渠道,即:直接营销渠道和间接营销渠道。但是与传统营销模式相比无论哪个营销渠道,网络营销都比较简单,没有那么复杂的中间环节,作为一名消费者来说,从消费者心理学来说,对于同样的产品肯定更加倾向于购买活动的简单化,即尽量减少中间环节。

(三)网络营销的利与弊。

一方面,与传统营销模式相比,网络营销的有利之处主要表现在:

第一,对于企业来说降低了成本。网络营销不需要和传统营销那样装修很好的实体店,有时只需要一些简单装修的场所即可,就房租这方面来说就少了好多,所以就目前的趋势来说,网络营销越来越受到一些小企业的青睐。

第二,对于企业来说所接触到的顾客来源更加广泛。由于互联网的普及,通过网络营销,即使一些偏远地区的消费者也能够购买自己的产品,这和传统营销相比往往是达不到的,消费者的覆盖面越广,那么营销者的买卖机会就增加,这对于营销者来说是一个绝好的营销模式。

第三,对于消费者来说商品的可供选择类型更加丰富。由于现实出行限制,当消费者在一些实体店进行消费时,往往无法找到适合自己的商品,只能退而求其次。而通过网络营销,消费者各异购买各种类型商品,可以通过条件检索,找到自己所喜欢的商品,从而增加消费活动的幸福指数。

第四,对于消费者来说不会购买到漫天要价的商品,因为网络上可以查到即时信息,通过一些店铺商品信息价格对比,消费者可以据此判断出某个商品的市场价格,从而能够避免传统营销活动中被老板胡乱要价的现象。

第五,对于消费者来说,购买效率更高。从事过网购活动的人都知道,对于自己喜欢的商品,通过和商家联系确定购买后,只需通过一些简便的支付方式就可以享受到送货上门的服务,这样一来,对于那些工作比较忙的人来说,就能够达到购物和工作两不耽误的现象,充分利用时间。

第六,网络营销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护消费者的权益。例如,在收到的商品与网络上的商品不符,消费者可以申请替换或者退款等服务,这样一来就可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另一方面,网络营销存在一些弊端值得我们注意,特别是一些非法的营销方式,主要表现在:

第一,非法网络营销。有一些不法分子,借助网络营销这一工具在网络上出售一些荼毒精神的商品,那么对于一些认知度不强的消费者来说一旦购买商品之后就会产生一些不良影响。而且,有些人在网络上售出的商品与消费者实际购买到的商品根本不是一种商品,而且现在互联网法律还不健全,有些消费者即使吃了哑巴亏也无处申诉,这样只能致使这种不法风气愈演愈烈。

第二,网络营销模式的信任度问题。由于买卖双方不能面对面的交易,可能对于一些已经习惯于传统营销模式的消费者来说,不敢轻易接触这种营销模式,特别是如果刚刚接触就碰到一些非法营销的话,会导致消费这对于网络营销信任度降低,甚至于排斥这种营销模式,不利于消费市场的发展。

第三,网络营销风险。现在互联网的普及程度还有待加强,消费者在进行网购时,需要通过一些支付手段,如支付宝,网银等,万一操作不当就有可能会被人盗用,导致财产损失。所以消费者在线进行网络购物时一定要按照提示在进行交易完成后及时退出账号,以防止有人盗用。

第四,产权界定不明显。笔者在此进行例证,比如网络上有些要进行论文写作等,一旦交易完成,商品出售者就直接在网络上抄袭他人作品,这种行为就会使得原作者的权利受到损失,而且很难查询始作俑者。还有,有一些商家在出售商品时商品图片直接从别的商家那边复制,导致商品失实。

第五,价格导致的商品质量问题。在网络上无法通过竞价产生太多利润,于是一些商家出于利益最大化考虑,就只有在商品质量上动手脚,那么就会导致商品质量问题,虽然商品价格比较低廉,但如果购买到的商品质量不好,对于消费者来说,就无法达到效用最大化,那么这种交易活动就是失败的。

三、对策和建议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网络营销虽然能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便利,但是同时也有可能会给我们带来各种问题。那么如何正确的规避这些问题则显得至关重要,笔者根据自己的分析和思考,得出以下几个建议供大家参考:

首先,我们应该在进行网络营销活动时先做好相关知识学习。我们要懂得一些互联网的基本常识,要在掌握互联网基本法律的基础上从事互联网交易,理性的辨别非法营销活动,在遇到非法营销时及时与工作人员联系,从而能够减少非法营销活动。

其次,理性看待网络营销,不要片面的认为网络上的信息不可信,否定网络营销这种高效的营销模式。我们在对一件事物做出判断的同时要有理有据,只有我们不断深入接触互联网购物才能够对它更加理性的看待,一种交易活动的进行是在买卖双方相互信任的基础上进行的,只有彼此信任才能够完成交易。因为,我们要增强信任感,只有这样网络营销才能够更加迅速的发展,消费市场才能更加繁荣。

再次,提防网络营销风险。在此笔者主要是以网购支付问题方面的问题展开讨论,就这方面而言,正如上面论述的那般,要尽量避免在公共场合使用支付工具,即使不可避免要使用的时候,也必须保证账号的及时退出,以避免有人冒用账号,从而造成不必要的财产损失,要注意各种安全措施的使用。

另外,互联网相关的法律规章必须及时完善。只有通过法律的强制力,才能够给那些通过非法营销的人员一定程度的惩罚。法律的强制力必不可少,同时如果能够界定产权归属,那么一些商品信息就不会被另外一些人非法乱用,造成商品信息混乱。一旦出现那种非法活动,一经发现有关部门就有法可依,及时处理相关人员,这样一来有助于良好的网购环境的形成。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商品。针对目前市场上存在一些商家为了提高利润销售给消费者质量不过关的现象,网络营销模式中应该加强对于这种现象的监管,一旦有消费者投诉,就应该立即有相关人员进行调查取证,一经查实,就将商家的信息在网络上公布,只有这种通过社会监管的方式才能够产生更大的威慑力。因为在网上从事营销活动的话,信誉最重要,一旦被消费者评价的信誉度很低的话,那么该商家的市场份额会越来越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杀鸡儆猴的效果。

四、结语

通过上述的分析可知,网络营销模式正在快速成长,在某些方面还不成熟,正是由于发展不成熟,所以会有一些弊端,当然我们也要看到这种模式的好处,随着微博,微信以及相关网络手段的发展,相信网络营销在不久的将来会更加深入人心。笔者在此建议读者切忌因噎废食,以后网络营销一定能够独当一面,我们所需要做的就是扬长避短,我们应该享受高科技发展所带来的成果。

参考文献:

[1]李冲,郭沛明,张文杰.浅析网络营销[J].经济师,2005,(10).

[2]罗时万,范树青.企业网络营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企业经济,2005,(07).

[3]芮廷先编著.网上商店与营销策略[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4]刘满凤,黎志成.网络营销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1,(08).

[5]郜翔.网络营销理论基础的探析[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02).

[6]李少华,朱军.网络营销初探[J].化工质量,2002,(06).

篇2

【关键词】服装 网络消费者 网络营销渠道

随着电脑多媒体技术的普及与发展,网络成为社会构成、交流、联络的重要渠道,在日趋激烈的商业竞争环境中,实体店相继开拓出了新的市场渠道,即网络营销市场,网络营销市场的出现和发展完全更新了传统市场营销理论和货物交换的概念与方式,企业营销模式和管理策略也发生了相应的调整,在服装销售渠道的建设中,有得力运用网络资源而业绩辉煌的成功成就者,也有未把握好网络销售要领而功亏一篑的商家,所以作为服装行业要想运用好网络市场营销,必须对服装网络营销市场做深入的研究、对服装网络营销策略做详尽的分析、对服装网络营销市场的发展方向及动态做明确的了解,方是做好服装网络营销的基础,才可真正提高企业行业的竞争优势,使其真正成为商业市场中的一大战略利器。

一、服装网络营销的发展现状

网络营销,即买卖双方利用简单、快捷、低成本的电子通讯方式,买卖双方通过不见面地进行各种商贸活动。身处网络时代、高科技发展的今天,网络营销已经形成对传统营销模式强有力的冲击。

随着国际间的大融合,各国联系越来越紧密,中国商家也抓住了巨大的网络市场。网络营销相关岗位的需求与日俱增。近几年,由于网络在中国普及率的提高,中国物流业的蓬勃发展,中国服装网络营销市场逐步发展壮大,从企业来谈:大、中、小企业都在网络市场上占有相应份额;从个人来谈:网络市场的发展也创造了个体服装业主的商业渠道,同时演变了一种新的网络销售形势,即代购。

然而,从长远角度来看,网络销售市场必定能走得更高,因为,互联网,超越了国界和地区的限制,使得整个世界的经济商业活动都紧紧联系在一起。信息、货币、商品和服务的快速流动,大大的促进了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所以利用好网络能为服装的销售带来更大的商机和市场前景。

二、服装网络营销市场的构架与基本特征

(一)网络营销市场的基本特征。

信用性:网络营销不比传统营销,进行的是面对面的交换方式,所以对其信用性上就有相当的要求,在此基础上除了买卖双方的诚信度意外,更需要一个第三方作为保障支撑,由此就演变出淘宝的一套支付手段和方式。

公平性:在网络营销中,所有的企业都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公平性只是意味给不同的公司、个人提供平等的竞争机会,并不意味着财富分配上的平等。

模糊性:由于互联网使许多人们习以为常的边界变得模糊。其中,最显著的是企业边界的模糊、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模糊、产品和服务的模糊。

复杂性:由于网络营销的模糊性,使经济活动变得扑朔迷离,难以分辨。

多重性:在网络营销中,一项交易往往涉及到多重买卖关系。

(二)服装市场的特征。

多样性:不同类型的消费者对服装的品位、款式、风格等需求也各不相同。

层次性:消费者的购买力和购买欲望受经济条件、生活环境等条件的制约,服装消费者的现实需求在产品层次上有明显的差别,服装企业要 根据服装产品的品牌、质量和流行态势、市场寿命等制定出多个段位的价格,以此满足不同的消费人群。

易变性:服装消费者的需求具有周期性和可变性特点,随着消费者收入的提高、地位的改变都会促使消费者调整需求结构,消费层次会随之而发生变化,自然环境、气候条件的变化也使服装市场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发生变化。

三、服装网络市场的利弊分析

(一)服装网络市场的优势

服装网络营销由于依靠互联网为中间依托,无需店面支持,免除了店面租金等各方面成本,实现了产品直销功能,帮助企业减轻库存压力,降低其经营成本。

国际互联网由于其覆盖全球的特性,企业和商家可进入任一国市场,在服装业的发展上,商家也能更好的掌握国际服装市场及国际总体大的流行趋势,为中国服装行业注入了新生力量,更有力的推动了中国的服装外贸业的发展,网络营销为中国的服装企业铺定了一条通向国际市场和绿色通道的路。

服装网络营销相对传统市场营销模式来看,在服装商品的信息传播上速度快、范围广、无时间地域限制、无时间版面约束、内容详尽、多媒体传送、形象生动、双向交流等诸多特点,降低了企业营销信息的传播成本。

(二)网络服装市场的劣势。

信誉问题。由于网络市场是在虚拟世界作为销售依托,所以在网络购物中最重要的就是信誉问题,购买者所担忧的问题包括商家所提供的商品信息、商品质量保障、商品售后服务甚至是钱货交换问题等。

安全问题。在网络购物过程中,消费者担心信用卡被盗,转账过程中资金的安全问题等,这些顾虑都为网络营销蒙上了一层阴影。

顾客辨别商品的实物性较难,在网络市场中由于顾客都是隔着屏幕进行的服装选择,所以对服装的质感、大小、面料构成、色彩等都无法最直观的辨认,所以这就对网络商品的商品描述性要求极高。

商品种类繁多,质量不等。服装消费行为必须近距离的观察,才能对服装的质感做出最正确的判断,而商品繁多,质量又难以清晰判断的情况下,不太会网购的消费者往往都难以购买到合适的商品。

篇3

论文摘要:计算机教学资源是现代化教育的主要物质基础,我们也要积极、主动地运用多媒体教学资源,提高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应用质量和效能。文章就计算机辅助数学分析教学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

数学分析作为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基础课,课程已逐步显示出在培养计算机人才目标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其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改革势在必行。应通过课程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手段的改革,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合作精神。因此,如何对《数学分析》这门课程的学习方法进行适当改革必将引起各位同学深切关注。强调“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体现“联系实际,深化概念,注重应用,重视创新,提高素质”的特色。数学分析是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由于它的抽象性,学生接受都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如何对《数学分析》这门课程的学习方法进行适当改革必将引起各位同学深切关注。

1 数学分析教学中传统教学方法的利与弊

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是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的灌输式教学方式,通过做笔记,然后做题,来汲取知识。因此,学习方法的改革应在尊重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体现以计算机为指导,学习为中心的自我改善学习方法理念,充分激发学生自身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数学分析课程的内容本身具有应用的广泛性,可以运用于解决社会生产、生活以及其他学科中的大量实际问题。因此,应该精选现代社会生产、生活以及其他学科中典型的应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例子,把“数学模型”作为数学分析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之一。而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并求解数学模型以寻找实际问题的答案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就是利用计算机来处理,即通过编制程序由计算机完成复杂的计算解答任务。

2 数学分析教学中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重要性

在数学分析教学中,适时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学习,利用其图形、文字、声音、图像并茂的特点,创设可视形象的情境,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使抽象的学习内容具体化、清晰化,可以开拓学生的思路、增强思维灵活性,还可以有效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且联网的计算机,可以利用实事和数学联系起来,讲猜不透,弄不明白的数学题,简单化,形象化。

2.1多媒体技术将抽象问题具体化、形象化

多媒体课件图文并茂,突破了笔记本不能空间画图的局限性,把多媒体引人到学习数学分析的日常生活之中,能充分凋动学生的学习欲望。以校园网为平台,建立的网络教学课件,以及和老师在线答疑,和同学们一起在线交流,突破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实现最大程度的资源共享,结合数学分析的理论知识,运用.. Maple、Matlab、Mathematica等软件来求解实际问题,为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和计算机科学技术解决实际问题打好基础。例如借助于Ma tlb软件模拟现实中较难细致观察的几何图形,在学习中用动画来模拟复杂函数的图形、曲线曲面的形成、空间图形的位置变化。例如绘制三维函数的图形,只需在讲授二重积分部分求曲顶柱体的体积时,可以借助于课件或数学软件将对曲顶柱体从“分割到求和 ”的过程一步步地细腻、直观、形象地展现出来,使学生得以更好地理解“微元法”的思想,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2突出学习内容的重点、难点

课堂上,借助多媒体技术,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中的重点与难点以突出的方式展现做成PPt等课件格式。这样同学们可以借助电脑随时掌握学习的重点点以及难点。如将定理、重点的概念或关键词、学生初学时难以理解的内容、易出现错误的地方等,或配以不同字型、或配以醒目的颜色来突出显现,由此可达到突出重点、吸引学生注意力、强化学生记忆、增进同学们学习的目的。

2.3有利于开展实验,培养实践能力

开展数学实验是一种推动数学教学进步的重要方式,它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动手机会,让学生以研究者的身份去“做数学”。因此,改革数学课程设置、开设数学实验课是非常必要的。而多媒体技术恰好可以为学生提供这种做数学实验的机会。通过多媒体,学生上机自主学习,变单纯由教师讲授演示为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利用各种软件亲手输入数据或图形,对探究性问题进行主动试验、猜想、推断,探索和发现新知识,推广和发展相应结论。在这种做数学实验的过程中,既能增强学生数学活动的经验与体验,使其达到对数学知识的深刻理解,又能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促进其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

3 计算机的特点对学生学习的帮助

3.1首先计算机最现代化最先进的高科技产品;

这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信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膨胀和爆炸,未来的世界是网

络的世界,要让我国在这个信息世界中跟上时代的步伐,作为21世纪主力军的我们,必然要能更快地适应这个高科技的社会,要具有从外界迅速、及时获取有效科学信息的能力,具有传播科学

信息的能力,这就是科学素质。而因特网恰恰适应了这个要求

篇4

引言: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人们的学习生活之中,顺应时展的潮流,网络环境下的英语任务型阅读教学已经应运而生。然而如何辩证的看待网络环境对英语任务型阅读教学的影响,成为本文讨论的重点。

一、网络环境下的英语任务型阅读教学概述

随着时代的发展,英语阅读课也理所当然成了英语任务型教学的坚实基地。而与此同时,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信息时代的网络技术又普及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网络环境下的英语任务型阅读日益成为民心所向,大势所趋。把计算机网络与外语课程进行全面整合,整合后的外语课程将打破课堂+课本的局限,利用计算机技术创设理想的外语教学环境,从根本上改变现有的教学结构(陈坚林,2006)。

运用网络环境下的通讯以及多媒体技术来实施英语任务型阅读教学,可以充分发挥计算机技术对英语教学的指导作用,使得教学方法日益完善,从而实现网络环境下的英语任务型阅读教学的多样化和现代化,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网络环境下的英语任务型阅读教学中的作用

(1)网络环境下的英语任务型阅读教学适应不同的学习群体

网络环境下的英语任务型阅读教学方式多样化,具有灵活的选择性,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方式来进行英语任务型教学,如我们可以通过浏览网页,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英语阅读资料,从而极大地提高英语任务型阅读教学的效率;同时我们可以通过分享网络日志的方式,来扩大英语任务型阅读的教育群体,吸引大家主动在网络环境下进行英语任务型阅读教学,同时又可以各种讨论信息,供更多的师生查阅,进一步推广网络环境下的英语任务型阅读教学,可谓是一举两得。高凡与张媛媛(2010)认为网络教学环境这种虚拟的教学环境以学生生命发展为主旨,能够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尊重学生的内心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树立积极探索的学习态度,激发英语学习持久的内在动机,培育良好的英语学习兴趣,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能力和效力,是一种生态化的英语教学环境。

(2)网络环境下的英语任务型阅读教学极大地提高了英语任务型阅读的积极主动性

网络资源丰富多彩,网络沟通形式也是变化万千,我们可以通过论坛、朋友圈、微博等各种平台或者浏览信息,网络平台上的各种互动极大的提高了英语任务型阅读教育的积极主动性(杜默君,纪蓉琴. 2013)。不管是为了宣泄情绪,还是为了结交朋友或者是为了闲暇时的消遣,事实上我们已经在这个网络共享平台上自主的去实现英语任务型阅读教学了。郭乃照(2011)将任务型教学应用于英语教学,构建“任务型英语教学模式”,认为该模式为学生提供了个体发展的课堂空间,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探索初了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新路径。

(3)网络环境下的英语任务型阅读教学可以提高英语任务型阅读的效率

从英语任务型阅读教学角度来看,在网络环境下能实现的最根本的利益其实就是它的信息质量。网络资源的多样化,使得它包含了大量涉及各个学科间课题真实的英语语言文本。当然,除了英语语言文本,还有网络视频和音频,毫无疑问,网络资源涵盖了所有高中课本上所涉及的话题和学生所关心的问题。从这方面来看,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引发学生对英语任务型阅读的兴趣。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兴趣的引导下,可以大大提高英语任务型阅读的效率。

三、 网络环境下的英语任务型阅读教学存在问题

(1)网络环境下的英语任务型阅读教学缺少面对面的交流

网络环境下的英语任务型阅读教学,缺少面对面交流,可能会人为地拉大教师和学生的距离,在传统的英语任务型阅读教学中,老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也就是语言和生态以及动作等可以促进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拉近与学生的距离,用情感感化学生,从而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但是网络环境下的英语任务型阅读教学,可能会缺乏这些情感交流和互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影响英语任务型阅读教学的效果。

(2)网络环境下的英语任务型阅读教学信息资源缺乏系统性

网络环境下的英语任务型阅读教学信息资源往往良莠不齐,缺乏系统性,一般情况下信息真伪难辨,缺乏教师的引导,学生容易丧失判断力,学生自主学习的自由度过大,也会使得英语任务型教学的目标偏离。

四、 网络环境下的英语任务型阅读教学整合措施

针对网络环境下的英语任务型阅读缺乏面对面交流的情况,在网络阅读学习中,我们应该努力建立民主、融洽的师生交流渠道,重视英语任务型阅读教学中的情感交流,通过网络也可以利用音频、视频等各种途径来实现情感的交流互动,从而达到情感共鸣,进而提高网络环境下英语任务型阅读教学的效率。

通过笔者一年的教学实践研究,对英语任务型阅读教学的利弊进行了积极探索,教师能较成功转型为教学任务的设计者、问题的协调者、学习质量的监督者。借助网络多媒体的灵活运用,将英语教学构建成一个移动互动生态圈,证明网络多媒体教学对目前英语自主学习能够产生积极的影响和促进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贾卫章, 张淑芳. 2014),网络多媒体视域下的任务型阅读教学模式有利于促进学生英语学习自主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

五、结语

篇5

论文摘要:网络的开放性、虚拟性对自我监控能力不强、极富好奇心的高中学生具有极大的诱惑力,它所带来的有害信息是高中学生形成不良网络行为的环境因素,传统道德规范己不能适应网络社会的发展需要,网络道德教育在全社会己达成共识。本课题针对目前高中生中存在的不良网络道德的表现,寻求在信息科技课中培养学生网络道德自律意识的方法与途径。

一、概念的界定

网络道德:在Internet上,一些协会或行业组织为了网络正常运作而制订的网络规范,这些规范考虑了在网络上的一般道德要求,人们可以从不同的网络规范中抽取相同的、普遍的东西,最终上升为人类普遍应当遵循的规范和准则—网络道德。

自律意识:指在主观上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约束,使之符合社会行为规范。

二、研究方法与内容

(一)主要研究方法

实践研究法。根据上海市二期课改精神从两个层面上开展研究:第一层面,邀请学校、专家对崇明中学如何在高中信息科技课中培养学生网络道德自律意识方法进行论证;第二层面,在信息科技课堂教学中实施研究,做到研究与实践双管齐下,并请专家同行指教,找到培养学生网络道德自律意识的方法,找到切实可行的途径,帮助学生在探究知识的同时学会自我管理。

调查研究法。作为实践研究法的辅助方法,崇明中学从2002年10月开始历时一个月,利用网络道德测试方式对高一年级50名学生的网络道德品质进行调查研究。

个案研究法。通过学生上网情况分析,结合个别学生经常上网吧的现象,有重点的找学生及家长进行交流,探寻原因,寻求解决的办法和途径,引导其学会正确使用网络,养成健康的网络道德。

(二)主要研究内容

1.高中学生网络道德现状调查

在历时一个月的网络道德测试阶段,学校对高一年级111名学生运用网络的目的、上网的场所和时间段、网上交流的对象以及对目前网络中部分不良现象所持态度等因素进行网络道德品质的调查研究,并对平时喜欢上网聊天、打游戏的部分学生家长及城桥镇相关社会人员进行访谈与调查,然后又用一个月的时间抽取高一年级50名学生进行网络道德自律意识的测试。

2.网络道德行为规范的建立与培养

2002年10月,学校建立网络道德行为规范,并通过信息科技课向高一年级学生进行宣传并付诸实施:

善于网上学习,浏览健康信息。

诚实友好交流,坦诚对待他人。

增强自护意识,慎重约会网友。

维护网络安全,遵守网络秩序。

有益身心健康,正视虚拟时空。

首先,组织学生学习《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在信息科技课上开展“虚拟世界的现实思考”的讨论,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增强对网络文化的识别能力和不良信息的抵抗能力,培养网络道德意识,让学生自己制订班级网络道德自律守则并加入班级公约。

其次,通过班委、团支部力量,建立“班级自我教育委员会”,其成员为:班长、团支书、学习委员、自律委员、小组长、学生代表。班级自我教育委员会的“权力”组织是全体学生大会,行使制订班级网络道德教育计划、制度(班级网络道德自律守则,并加入到班级公约中)等职能。它的职责是:督促全体同学遵守班级公约,督促值日班长做好工作,组织每月一次的民主生活会。

从2002年12月到2004年5月,学校借助德育部门的力量,开展“中学生上网的利与弊”辩论赛,通过论辩,选手们得出了上网有两个方面的弊端:

第一,沉溺于网吧的学生上课时精神恍惚,身在教室心在“网”,中午与傍晚放学后会迫不及待地奔向网吧,课余时间都耗费在网吧里,它成了影响中学生学习发展的主要原因。

第二,高中学生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正处在转型期,经网络中形形的不良诱惑,容易造成人格的扭曲,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辩论赛提高了中学生对网络的正确认识。参赛的选手和学生观众纷纷表示要远离“黑网吧”,远离“电子鸦片”。

学校还依靠信息教研组的力量,开设校园网网络道德教育专栏,进行网络道德案例的分析,如:孩子为何上网成瘾?QQ的背后……从一系列的案例中不难发现,互联网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主要有三个方面:黄毒侵害、上网成瘾、陷入虚幻。网络还使一部分学生在现实社会与网络社会中的人格表现完全不一样,在现实生活中是好学生,在网络社会中却可能正扮演着“光明破坏者”的角色。

为此,学校从技术层面普及学生网络知识,从社会道德、法律层面教育学生正确看待网络的功能和作用,引导学生吸收优秀文化、自觉抵制网络中不文明不健康的信息,把握好网络这把,,双刃剑”。

三、研究成果

(一)学生网络道德品质的调查与分析

笔者曾经对111名高一学生开展网络道德品质的调查,主要调查以下几个方面:运用网络的目的、上网的场所与时间段、网上交流的对象、如何看待网友、是否侵犯或攻击过其他电脑或网站、对目前网络中部分不良现象所持的态度等。

调查内容显示:从上网的目的来看,47.7%的学生上网是为了查找资料、26.1%的学生上网是为了聊天等,26.2%的学生是为了和朋友联系:从上网的场所看,54.1%在家上网,17.1%在网吧上网,13.5%在同学家上网,15.3%在亲戚办公室上网;从交流的对象看,53.3%是和同学或认识的朋友交流,27.1%是与素未谋面的网友交流,19.6%选择为其他;对所交网友态度看,9.9%的学生认为不是真的朋友,25.2%的学生认为和现实朋友一样,64.9%的学生认为只是随便聊聊;针对是否侵犯或攻击过其他电脑或网站,0.9%持肯定态度,1.8%表示经常,9%的表示偶尔,88.2%的学生从来没有;对目前网络中部分不良现象所持态度(如在语音聊天室骂人等现象),60.4%的学生表示非常反感,11.7%的学生表示没什么而且很好玩,11.7%的学生表示别人骂所以我也骂,16.2%的学生持其他观点。

综上调查情况分析:不良网络道德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1)欺骗恐吓行为。(2)访问“不宜”网站。(3)使用不文明语言进行网上交流。(4)摹仿“黑客”行为。

造成高中学生形成不良网络道德的主观原因:一是高中学生双重人格的冲突,二是网络言行随意放纵,三是网络价值观念模糊。造成高中学生形成不良网络道德的客观原因:一是繁重的学业负担,二是缺乏现实的网络道德教育者,三是面向青少年的网络内容甚少。

(二)培养学生网络道德自律意识的措施

首先建立网络道德行为规范,即“善于网上学习,浏览健康信息、;诚实友好交流,坦诚对待他人:增强自护意识,约会网友慎重;维护网络安全,遵守网络秩序;有益身心健康,正视虚拟时空。”

其次采取网络道德教育措施:

1.利用班会、论坛(网络与道德、网络语言的纯洁性等专题)、午会课(网络道德教育宣教片)等形式,让学生自己制订网络道德自律守则并加入到班级公约中。

2.通过学生会、团委建立自我教育机制,由各年级学生分会主席、自律部学生及干事组成,工作方法是同违纪学生谈话,进行思想交流,在交流过程中,围绕违纪事件对违纪学生的思想,认识态度进行较深入的了解,给予相应的教育,并有专人负责记录,由违纪学生确认,提出改进建议,定期与违纪学生保持联系,掌握其思想动态及表现,鼓励其抛开违纪包袱,确立今后行动的方向。

3.依靠学校信息教研组的力量,开设校园网网络道德教育论坛(网络安全讲座),进行网络道德案例分析,丰富校园网内容。

篇6

论文摘要: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着抉择,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更是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面对当前经济全球化所表现出一种强烈的西方化和美国化的暗流趋势,我们要有一种十分清醒的认识,从而抓住机遇,乘势而上,使之立于不败之地。

全球化进程中的主导和主体是经济全球化。进入20世纪80年代,特别是冷战结束以后,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革命促进了世界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开始追求最有利的投资,组织最有效的生产、最快捷的流通,以求获得最大的效益。全球化便成为世界生产力发展和运动的一种外在表象,其主要表现为一国的市场、生产过程和资本运动超越一国范围而与世界其他国家的经济日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纵观世界经济,全球化既是一个难以阻挡的世界性进程,也是一把“双刃剑”,对接受者来说利与弊兼而有之。它为世界各国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发展中国家可以充分利用“后发性优势”,广泛吸引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培养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发挥比较优势,开拓国际市场,促进国家经济实力的增长。但全球化在带来好处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利因素和风险。由于经济和科技水平的相对落后,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进程中总体上处于不利地位,不仅面临着发达国家经济和技术优势的巨大压力,而且带来国家经济安全的风险,甚至影响到一个国家的稳定。

一、制约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诸多不利因素

经济全球化无疑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大背景,任何国家的经济发展都无法摆脱它的影响,发展中国家也不例外。在这个过程中,发展中国家所面对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首先,经济全球化时代,制定全球化规则的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主要世界性组织大都为富国所控制,这就使当前的全球化规则侧重于发达国家,成为发达国家维护其利益的工具。发展中国家虽然也能利用已有规则,但无论在自身经济实力上,还是占世界经济的比重上,都只能成为已有规则的遵守者,而非制定者。对此,发展中国家必须有清醒的认识。

其次,经济全球化时代,知识的传播与使用离不开人的作用,随着人才流动日益加快,世界各国对人才的争夺更趋激烈。发展中国家花费了巨大人力、物力和财力培养出来的优秀人才,在全球化自由流动的旗帜下纷纷流向发达国家,而从发达国家流向发展中国家的人才却少之又少。因此,发展中国家在这场没有硝烟的人才争夺战中无疑是最大受害者,人才流失现象已严重危及了发展中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发展中国家陷入了贫困恶性循环的怪圈。在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的过程中,知识资本的作用显然应大于物质资本和货币资本的作用,没有掌握知识资本的人才,什么发展都不可能。

再次,在经济全球化下,发达国家最希望达到的目标是利用全球化自由开放的口号,利用已有的全球化规则,达到向发展中国家推销过剩产品、打开发展中国家这片广阔市场的目的。他们推销的仅仅是他们的产品,附带着他们的价值观和文化,而不是生产这些产品的能力。因此,技术是排除在外的。不仅如此,发达国家还要千方百计地垄断其先进技术,以达到其垄断市场的目的。尽管全球化时代国际贸易获得了迅猛发展,贸易的领域也不断扩大,由—般商品贸易发展到劳务技术贸易,但贸易保护主义并没有消亡。一旦发展中国家想获得这些技术,即使是对发达国家而言早已不是先进的技术,也必须付出巨大的代价。这如同因特网和信息技术,尽管发展中国家也能对之利用或享受到其带来的便利,但核心技术仍牢牢地控制在少数发达国家手中。相反,由于发达国家最先发展了这些技术,他们已从因特网和信息技术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运用中获取了巨大的利益。

二、提升发展中国家应对经济全球化的策略

当前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经济竞赛并非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这存在着历史的原因,发展中国家只有正视这种差距的存在,才有发展的动力。发展中国家尽管落后于发达国家,但存在着借鉴发达国家发展经验的可能性。经济全球化加速了资金、人才、技术和信息的流动,这使得发展中国家比以往任何时期更容易学习和借鉴到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从而这种可能性转变为现实性的几率大大增加。从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来看,确有不少国家和地区利用后发优势实现了经济发展。较典型的是日本,日本战后能从一片废墟中发展成世界第二经济大国,获益于大量引用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从而创造了一个时代的经济奇迹。所以,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而言,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的对策主要有:

首先,重视新技术的运用,以信息化推动工业化。经济全球化的飞速发展离不开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第四次科技革命的推动力。发展中国家在前三次科技革命中都落后了,面对第四次科技革命浪潮,只有奋起直追,才有可能后来居上。对传统产业,如纺织业和钢铁业,通过引进和运用新技术给它们注入新的活力,如广泛运用计算机和人工智能提高其竞争力;对新技术革命下诞生的新兴产业,如互联网和生物工程等领域,由于发达国家也刚刚起步,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引进吸收和联合攻关,争取在一两个领域获得突破,发展成适合本国国情的主导产业,并以主导产业的发展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和升级。

其次,重视制度因素。制度因素在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非同小可,它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使后进国家的后发优势变为“后发劣势”。同样,—个良好的制度,又可以成为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腾飞的“助推剂”。没有一个良好的制度支撑,发展中国家想要实现长期的可持续发展是不可能的。怎样为本国经济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呢?由于各国的情况各异,因而并不存在—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解决办法,但各国可以根据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逐步推行政治经济体制的改革,以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在改革中摸索适应本国发展的道路。同时,发展中国家应加强立法,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为技术的引进和开发保驾护航。

再次,重视适用技术的引进,通过引进而带动国内的技术开发与创新,实现引进、吸收、开发的良性循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主要体现在对世界知识和技术存量的开发利用上,发展中国家的后发优势就在于能够利用前人的知识和技术存量,引进适用于本国发展的技术,实现赶超战略。当然,引进的目的还在于最终能自主开发,正如“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所揭示的道理一样,通过引进带动国内的技术的模仿与创新,从而促进国内产业技术水平的整体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