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流行语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10 16:38: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网络流行语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调查研究对象为300名合肥某大学的在校大学生和辅导员。采用问卷和个别访谈的形式进行调查。问卷调查和访谈均以无记名方式开展,兼顾性别差异和年龄差异。本研究采用自编的调查问卷,问卷全部收回,有效率94%。问卷调查包括22项内容,涉及获得流行语的主要途径、流行语的使用情况及对流行语的态度等内容。调查问卷以选择题的形式列出调查问题及备选答案,调查对象选择最符合自己情况的项目。
2调研结果与分析
2.1样本分布
调查问卷样本取自合肥某高校在校大学生和辅导员,有效问卷282份,年龄相仿,同属20—29岁年龄段,性别方面男生多于女生,男辅导员多于女辅导员。
为了解被试对网络流行语的基本态度,我们列出了“乐意接受”、“可以接受”、“不能接受”、“没感觉”四个选项,供被试者进行选择。结果表明,有44.44%的大学生对流行语持“乐意接受”态度,45.14%持“可以接受”态度,2.78%表示“不能接受”,7.64%表示“没感觉”。由此可见,网络流行语有相当广泛的接受主体,大学生对流行语持接受态度。笔者认为网络流行语是大学生自我娱乐调侃、缓解压力的一种方式。通过对辅导员群体和学生群体,以及性别群体对流行语的接受情况结果的分析,查x2分布上侧分位数表x20.05=7.815;x20.10=6.251均大于3.598,数据显示辅导员群体和学生群体对流行语的态度不存在显著差异。
2.3高校大学生和辅导员对网络流行语的使用情况
调查发现,从对网络流行语的使用情况来看,学生群体中经常使用的人占37.8%,有时使用的人占45.3%,很少使用的人占14.7%,没有人从不使用。可以看出,由于流行语的轻松、活泼、幽默,形式短小、精简,符合年青人语言习惯。通过对辅导员群体和学生群体对流行语的使用情况结果的分析,查x2分布上侧分位数表x20.05=7.815;x20.10=6.251均大于3.955,数据显示我们发现辅导员群体和学生群体对流行语的态度不存在显著差异。同时,我们对流行语的使用场合进行调查,有87.6%的人认为流行语是在日常生活中使用。12.4%的人认为流行语可以使用在一些正式场合。可见,流行语是由网络派生出来的新鲜事物,相比较严肃、正式的场合而言,学生更愿意选择轻松、自由的场合来提及。在调查到和哪一类人交流时较多地使用流行语发现,71.1%的学生选择愿意和同学、朋友使用流行语,和家长、老师使用的比例仅占4.7%。从身份的角度来分析对流行语使用对象来看,查x2分布上侧分位数表x20.05=5.911,小于7.164,结果在校大学生和辅导员存在显著性差异。23.4%的辅导员选择愿意和学生使用流行语。可见,青年学生观念更新快,渴求新鲜事物,而家长和教师受传统文化影响深,语言更新困难,造成彼此的话语体系的不一致,使用流行语的沟通则比较困难。
2.4网络流行语的主要传播途径
网络流行语的传播和流行,主要依靠了不同的传播媒介。调查中看到,61.2%的学生认为,网络是高校的主要传播媒介,其次是同学朋友之间的交流,达32.2%,紧随其后的是影视作品和报纸杂志。可以看出,网络流行语炙手可热的现象,反映了青年人群流行文化的独特性,也体现了网络独有的时代性,网络文化以一种惊人的速度愈来愈深刻地影响着青年人的语言环境、情感模式、思维方法和价值取向。另一方面,网络文化也存在一定消极影响。其中一点就是道德感的滑坡。在某种程度上,网络的虚拟特征使部分人迷失了现实的社会角色,产生“游戏人生”的错觉,导致责任感的滑坡。再则网络流行语中的粗言秽语,导致道德感的减弱甚至缺失。
2.5高校大学生和辅导员对网络流行语的态度
大学生对网络流行语的态度不相同。问卷的调查结果显示,53.1%的学生持支持的态度,认为流行语是语言朝着新方向的一种发展,有特点,32.6%的学生持中立态度,只有11.3%的学生持反对意见,这类学生认为流行语语言粗俗肤浅、不符合语言规范,影响传统语言文化,应该限制使用。选择支持的同学最多,可见流行语本身的一些优点和学生的一些心理特征相符合。为证实这个假设,我们又深入做了流行语吸引因素和评价调查,其中流行语的吸引因素中诙谐性、新奇性、简洁性、通俗性排在靠前,流行语的评价中,学生主要选择了社会情绪的宣泄、青年群体的认同、社会新鲜事物的涌现。通过这两项调查,可以发现流行语生动幽默,表达青年学生释放压力,娱乐的情感状态;流行语求新求异,符合青年学生个性鲜明,追求时尚的思想特征;流行语广泛流传,体现青年学生价值多元,时代文化心理。对于选择中立和反对的学生,我们随后的调查发现,学生把流行语良莠不齐、破坏传统语言文化、更新太快这几个选项排在前面。
3结论
网络流行语自身的潮流时尚、调侃幽默、形象生动,受到了大学生的青睐。借助于网络流行语在大学生群体的影响力,分析网络流行语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运用的实然性和应然性,探寻网络流行语在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运用的实效性方案,从而提高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3.1网络流行语在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运用的实然性
流行语主要是借助网络媒介,由大学生为主题的年轻网民创作完成,流行语内容上反映出草根平民实现对社会事件的参与。流行语在形式上常常以符号、数字、字母真实而生动地再现某一社会现象,生动形象,诙谐幽默,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心灵沟通距离。目前高校中的辅导员是和学生接触最密切的群体,这一群体和学生年龄地位相仿,基本都处于20—29岁的年龄段,和青年学生一样对流行语有很强的认同感。在工作中恰当利用流行语的优势,真正尊重学生的想法,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语言对学生所关注的社会事件和现象,给与引导、讲解、传播,将比传统单纯的说教形式更富有感染力,更能得到学生的认同和接受,有效地提高了工作的实效性。
3.2网络流行语在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运用的应然性
在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渗透网络流行语,俨然成为高校辅导员改进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行之有效的方法。教育者在传统的高校学生工作系统中,始终处在一种信息优先,资源优势的地位,所以在教育过程中较易得到敬重、树立自己的威信,更有利地开展工作。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网络信息的渗透,是对我们在长期工作中积累的教育模式、教育内容、教育观念的一个巨大冲击;再则在以流行语为代表的网络文化侵入,使高校成为没有围墙的“虚拟社区”,原有的教育工作原则在这种文化下黯然失色,学生思想教育和管理工作的掌控性、现实性受到弱化。如何在工作中利用流行语,占领思想政治教育阵地,成为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亟待开发的“试验田”。
3.3网络流行语在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运用的实效性探索
3.3.1关注网络流行语,密切关注大学生的思想动态
借助网络平台,大学生可以随时随地使用一些流行语抒发自己的心情,可以与别人分享喜悦,可以抱怨,可以发泄,可以求教。因此,通过流行语便可以及时了解青年学生的思想动态和需求,为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打下基础。流行语通过网络平台和日常口语传播,高校辅导员可以通过关注学生的网络状态迅速了解当下大学生关心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引导;另一方面高校辅导员也可以在日常工作中通过流行语敏锐地捕捉到学生的情绪状态,必要时及时介入一些事件,化解矛盾和冲突,有针对性地给予关心和帮助。
3.3.2使用网络流行语,努力建立和学生共同的话语体系
我们对流行语应精挑细选,分清对象,分清性质,分清场合,恰当运用。辅导员在使用流行语时,要根据学生年龄、性别、性格、理解力以及网络文化背景等各方面不同的情况,考虑选择与对象符合的网络流行语。此外,流行语也有消极低俗的一类,这类流行语不仅不能拉近师生距离,反而降低教师品质,有损教师形象。因此,辅导员在使用流行语时,一定要把握分寸,选择那些内容健康、格调高雅、幽默活泼的类型。再者,辅导员在使用流行语时,要注意分清场合,不能仅仅为流行而使用,往往会造成矫揉造作,形成不了经典教育。
3.3.3研究网络流行语,高效指导在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实践应用
篇2
[关键词]语言学;网络流行语;语言研究
[中图分类号]H0-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7)14-0052-02
一、国内网络流行语研究
国内对网络语言的研究可追溯至20世纪90年代末,直到2000年《科学》杂志刊登周海中的文章《一门崭新的语言学科――网络语言学》,才使网络语言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首次被正式提出。网络流行语是从网络语言中分离出来的,它作为一个独立概念产生略晚于网络语言,因此国内对网络流行语的研究也相对较晚,大致始于21世纪初。早期研究网络流行语的专著很少,如王骁炜的《实用网络流行语》,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1年出版的《网络流行语》和上海社会科学院2002年出版的《网络流行风――网上聊天词语妙用》。同时,用于搜集和解释网络流行语的《网络时尚词典》《最新网络交际用语辞典》《新华网络语言词典》等也相继面世。但这些著作多为工具书性质。可见早期学者对网络流行语的研究只停留在归纳与解释阶段,还未进行理论研究,后来才逐渐将其纳入语言学范畴,如黄涛在《流行语与社会时尚文化》中介绍了网络流行语的构词方式,玫英在《网络语言新探》中论述了网络流行语的特征、类型及产生原因等。随之相关的硕、博士论文也逐渐增多,如王存美的《网络流行语语情调查》、常楠的《网络流行语中的隐喻现象研究》、陈伟健的《网络流行语研究》等。从研究视角看,早期学者都用普通语言学理论分析网络流行语的定义分类、构词方式、修辞特点、语言变异、语体语用等。后来转向社会语言学,研究内容也从汉语言延伸至中外网络语言比较及对外汉语教学等,呈现出跨学科的研究局面。从研究方式看,目前学术界占主导地位的是理论研究和案例研究,前者运用现有语言学理论与方法分析网络流行语,以验证或补充传统理论,或是提出新的假设和问题。后者则是围绕典型个案,聚焦于一个或多个视角展开分析,如叶开的《“呵呵”的社会学解读》、牛子涵的《从“人艰不拆”看网络缩略语》,而调查研究、实地考察、统计分析等研究方法比较欠缺。
二、语言学视角下的网络流行语研究
作为新兴的语言现象,从语言学角度对网络流行语进行研究是最多也是最早的。多数研究者从普通语言学视角出发,从语义角度研究网络流行语的变异,如语义衍生及泛化过程、语义缩合转用等,并结合例子探寻网络流行语的变异规律、承载内容的演变及影响因素,着重研究了旧词新意类网络流行语,如2013年网聊最伤人词汇“呵呵”的变异;或站在句法角度,从网络流行语模式的来源、特点、生成机制等方面展开研究,着重分析其结构、语法功能等,得出了许多研究成果,如网络流行语的语法功能和词性灵活易变,外在形式从简单演化到多样,并衍生出一系列具有固定格式的惯用语体,如“甄痔濉保淮佑镉媒嵌瘸龇,或在霍尔的编码解码理论和道金斯的模因理论指导下,对网络流行语的内涵特征、形成因素及过程、传播效应及引导策略展开研究,考察网络流行语遵循或故意违背了哪些传统的语用学原则,探析网络流行语的修辞特点等;或运用礼貌、合作、经济等原则,心理模型语用推理等理论对性别称呼语、指示语的生成和理解机制进行探讨。
还有学者将网络流行语视为一种语言的社会变体,交叉运用语言学和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从不同的社会科学角度研究网络流行语的社会本质,探讨其产生和变异的社会原因、表现形式及全新的表达功能等。学者大多肯定了网络流行语对丰富词汇数量、提高交流效率、反映社会状况、了解大众心态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但也指出了它的模糊性、语意不明等缺点,并针对部分网络流行语带来的消极影响,提出了语言失范问题。如方毅华等人认为:“网络流行语具有适应网络传播特性、彰显草根文化、引发社会思考等正效应,同时具有形成网络语言暴力、影响语言规范化等负效应。”①甘露认为,网络流行语加速了新闻事件的传播速度,推动了新闻事件的发展和信息公开,发挥了舆论监督作用;活跃了民间语文生活,影响语言文化发展方向,容易给部分人群造成理解障碍。②这类研究都注意到了网络流行语的两面性,在剖析具体案例的过程中探寻其产生的社会原因及对舆论风气的影响,如陈泽星在《仰“浮云”之咏叹,观社会而长思――透过网络热词解读社会》③中提出:“网络流行语不仅折射社会现状,反映社会娱乐减压心态,而且流露出网民对公权的质疑和讽刺,体现了网民在不断增强的公民意识下,对自身话语权的争取和对舆论焦点事件与社会现象的意见参与。”
可见从社会语言学视角出发的学者,或以语言为中心,联系社会因素的作用研究网络流行语的使用;或立足语言的社会学,把网络流行语视为材料去描写和解释社会行为,把网络流行语当做社会现象考察。但无论哪种研究,都通过分析网络流行语所反映的社会现状,将研究内容深入到了社会转型期矛盾激化、弱势群体权利保护意识提高、政府公信力不足、核心价值观缺失、释压渠道不畅、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不同步等深层次的社会问题上,如网络话语阶层结构与中国社会阶层结构是否一致,网络流行语能否体现出网络社会新权力和新权威等,这些都是有待深入研究的。
除此之外,对如“狗带”“蓝瘦香菇”等音译及语音变异类网络流行语的研究也随着这些词的流行而增多;还有学者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将网络流行语视为一种符号系统,探讨其认知机制;从修辞学的角度以隐喻等作为理论依据,研究网络流行语的语言特征等;从翻译学角度分析汉语网络流行语的语义、句法特征,提出翻译策略,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对外汉语教学中,将研究范围拓展至国外,虽然其研究方法有待完善,但扩大了汉语网络流行语在全球的影响。
可见,网络流行语的语言学研究正在逐渐深入,但现行研究方法多为定性分析,鲜有定量分析及两者相结合的研究。虽有许多学者结合语料对网络流行语进行针对性探讨,但所使用的语料比较单一,数量也不充足,很难通过个别案例探究整个网络流行语背后的语言规律。据此需要建立网络流行语语料库,展开比较系统深入的研究,从而进一步完善网络流行语研究的理论体系以及研究方法。
三、网络流行语的分类与特征研究
汤玫英按表现形式将其分为以完整的词语形式出现的单纯流行语和以一定的语言格式出现的格式流行语。④谢亚军根据网络流行语的外部特征和构成元素将其分为首字母缩略型、数字谐音型、符号语言型、汉语谐音型、旧词新意型等。⑤伍凌从网络流行语的构词方式出发划分出语义偏离、语法偏离、借形赋义三种类型。⑥可见学者对网络流行语的分类各持标准,但对这些标准的界定还缺乏严密的限定,导致标准交叉重叠,归类时模棱两可。
此外,学者对网络流行语特征的概括虽有相同之处,但由于研究角度不同,概括不仅存在差异而且较为粗略含混,存在抽象、易造成理解偏差等不足。如李秉震把网络流行语的特点抽象概括为“奢化”和“简化”。⑦有学者将其特点概括成便捷性、口语化和娱乐性;有学者认为,W络流行语是一种自成体系的语言系统,具有特殊的封闭性;还有学者指出,网络流行语具有现实性和象征性、隐喻性和反讽性、衍生性和推广性以及蹿红快和周期短等特征。
四、网络流行语的正负效应与趋势预测
站在语言学角度,学者们都肯定了网络流行语的语义和形式创新,指出了其丰富语言和表达方式的积极作用,也指出要对不规范的网络流行语及其给汉语带来的负面作用进行规范和制约。但也有学者认为语言有自我净化能力,网络流行语和其他语言文化一样都有其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趋势,顺应适者生存的法则,不必强制规范。笔者认为,以上观点各有道理,网络流行语也会朝趋利避害的方向发展。
网络流行语作为一种动态性极强的语言现象,它会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求从而加快自身的更迭演变,自然进行新陈代谢,以适应“适者生存”这一演化规律。随着时间推移和网民素质的提高,其中不文明、粗俗、轻佻只附着于热点事件而流行一时的网络流行语将逐渐被淘汰。
网络流行语逐渐趋于理性化和现实主义。浅显的字母缩写词等已不能满足人们表达思想、炫耀文采的需求,用幽默的语言抒发生命体验,在嬉笑怒骂中使用委婉含蓄且极具个性化的词句,更能获得大众青睐,使之得到充分传播。可见以讽刺口吻抒发社会生活体验的网络流行语将是新趋势。
网络流行语与“表情包”的联系越发紧密。英国卫报称:社交媒体正进入一个“无文字”的传播时代。新奇夸张的“表情包”配上网络流行语,不仅生动形象,而且比单纯的文字更具感染力,人们甚至脱离文字只用“表情包”就能达到更好的互动效果。“斗图”已成为社交媒体的常态,“表情包”也从静态发展为动态,语音交流的发展可能会催生出“有声动态表情包”,以满足人们更好的试听享受。
[注 释]
①方毅华、罗鹏:《年度十大网络流行语编码规律解析》,《现代传播》,2011年第12期,第77页。
②甘露:《热点新闻事件中产生的网络流行语的影响》,《中国传媒科技》,2011年第12期,第43~44页。
③陈泽星:《仰“浮云”之咏叹,观社会而长思――透过网络热词解读社会》,《文艺界》(理论版),2011年第7期,第258~260页。
④汤玫英:《网络语言新探》,河南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85~89页。
⑤谢亚军:《网络流行语的类型与结构特征探讨》,《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第66页。
篇3
论文摘要:网络语言是信息社会迅速发展下的产物,它和社会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本文着眼于社会语言学的理论,分析网络语言出现的源头及其产生的形式,网络语言的社会影响和商业价值,以及由混乱的语言现象而产生的担忧,从而探求网络语言的生命力。
在信息社会迅速发展的今天,网络早已被大家知晓甚至熟练运用。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于2011年1月19日在京了《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4.57亿,较2009年底增加7330万人;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3.03亿,是拉动中国总体网民规模攀升的主要动力;网络购物用户年增长48.6%,是用户增长最快的应用,预示着更多的经济活动步入互联网时代。网络已经深入地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学习、娱乐,网络所带来的商业价值也是无可估量的。网民已然成为一个特殊的社区群体,在网络社区里,人们有自己的语言习惯,有自己的名称地位,有自己的权利自由……
一、网络语言产生的源头及形式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语言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形成而产生的,而且跟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发展”。网络语言是伴随着网络这一新型传播方式的发展而出现的不同于传统书写使用的语言。它是在网络这种特定的语境下产生的一种语言变体,是在网络这种特殊的场景下用来交际的语言。如今,这种语言的使用不再局限于网络社区,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日常的社会生活。
一种语言并非凭空产生,它的出现必然有其源头和原因。回顾2010年的网络新词“给力”,不得不让人惊叹它强大的生命力。传播速度之快,覆盖面积之广是网络语言的显著特点。我们就“给力”等网络流行语现象来讨论网络语言是以怎样的形式出现的。
“给力”一词的出现至今有两派观点。一派认为它的来源是东北或闽南方言,有“很棒”的意思,现在人们习惯使用“给人力量”的意思。还有一派认为它是网络上恶搞现象引发的。由此略知,网络语言的出现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由于社区群体表情达意、信息传递的需要而产生的。它的源头可能是热点新闻,如“我爸是李刚”;可能是网络恶搞,如“神马都是浮云”;可能是娱乐新闻传播,如“闹台套”;可能是电影台词,如“大哥,你是懂我的”。纵观近年的网络语言特点,可以归为以下几种形式:
(一)方言形式
方言也是语言的一种变体,它一般可以分为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地域方言是语言因地域之间的差别而形成的变体,是由于语言发展在地域上的不平衡性导致,像粤方言、吴方言等各大方言区可以理解为地域方言。社会方言是指在同一地域内部的社会成员因为身份、地位、受教育程度不同等方面的社会差异而形成的语言变体,往往以一个团体出现的,拉波夫曾对纽约市百货公司不同社会分层的人做了(r)音的调查明确显示了社会方言的特点。虽然现在的普通话很普及,但是同属于一个方言区的人还是习惯用方言来进行交流,这种习惯也会蔓延到网络空间。中国的有些地区如四川,它的方言中唇齿清擦音“f”和舌根清擦音“h”不分,闽南语中的前鼻音韵母“en”和后鼻音韵母“eng”不分,在网络上悄然兴起的“灰常(非常)”“huashion(fashion)”“小盆友(小朋友)”便是以方言形式出现的网络流行语。
(二)简写形式
网络语言中的缩语是为了适应快节奏的生活而出现的,同时也是省时省力省钱的利益催生的。网络语言中的缩语有三种:1、图片式。人们在聊天的时候会考虑到经济原则或者是娱乐心理,往往不会输入许多的字来表现情感,而是用简单的图像符号来代替长长的一串字符。想要表达我现在很高兴的心情就用“:-D”,既能节省时间又能很传神地表达情感,诙谐有趣。这些表情符号“使原本冰冷的网络世界披上了一层温情,这种幽默的调侃,夸张的表情打消了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对话时的某些顾虑”。2、数字式。例如,很早就在网络聊天中出现的“886”“9494”分别是“拜拜了”和“就是就是”的简写形式。用数字直接代替,避免了打字过程中频繁地在中英文状态下的切换,可操作的效率就提高了不少,而且增添了谈话过程中的一些趣味性。3、拼音字母式。如早期出现的“3Q(thank you)”以及后来出现的一些发泄之语,不便明说就用每个字的拼音首字母来指称,“TMD”“SJB”等等。这些简写形式能够缓解人们内心的焦虑和恼怒,而又不至于显得很粗俗。
(三)谐音形式
网络语言中很多的词语都是以谐音的形式呈现的,如最近比较流行的“斑竹(版主)”“神马(什么)”“围脖(微博)”“鸭梨(压力)”等。这些都是人们在有意无意当中“创造”出来的网络词汇。“鸭梨”是百度贴吧中某一网友无意间将“压力”打成“鸭梨”,随之引来无数网民的效仿。“神马”是红遍网络的“小月月”事件的讲述者所“创造”的,网友们在用搜狗输入法打“什么”时,习惯用拼音首字母“sm”代替,因为打字速度过快,常在打“什么”时打错,打出一个“神马”来。其实,这要是在与个人的聊天中打出“鸭梨”或“神马”倒不足为奇,还很有可能认为是打了错字,仅此而已。但是,有一个事件的推波助澜,那么由此而出现的新的网络词汇很快就被大家传用,并且流行开来。
二、网络语言的社会影响和商业价值
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看,网络流行语既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社会现象。“社会语言学着重研究语言在其社会语境和文化语境中的构造和使用”,网络作为一个特定的社会语境,在这种语境下产生的语言是一种语言变体,这种变体是特殊的语言现象,是和网络社群相对应的。这种语言的传播不仅仅是特定信息的载体,也不再是娱乐大众的恶搞行为,更多的是把目光投向社会热点事件。比如很早流行的“偶(我)、MM(美眉或妹妹)、GG(哥哥)”等是在追求便捷书写的同时显现个性的表达方式。然而回顾2010年的网络流行语,我们会发现很多是描绘社会现实的,之所以出现表达嘲讽、讥讽之意的流行语,是因为在某些事件中存在荒谬和令人不满的东西,并且也没有一个很好的渠道或者平台可以把自己的内心真实情感表达出来,只好躲在汉字的背后把自己的不满发泄一下。正如说“网络犹如一个管轨,可以为网民们提供一个自由宣泄情绪的通路”,如“宅男、宅女”中的“宅”是从日语引进来的汉字,这里体现一种不愿面对现实,还原自我的生活态度。某些流行语的出现是基于一定的社会背景或社会事件,如“我爸是李刚”源于河北大学醉酒驾车撞人事件,“蒜你狠”源于大蒜价格疯涨,甚至超过肉、鸡蛋的价格后人们的无奈,随后相继出现了“豆你玩”“糖高宗”“姜你军”“油你涨”等大批三字经词语,形象地展示出食品价格疯狂上涨后人们的无奈和愤怒。网络流行语能够很形象地反映社会的一些不合理现象,并且传达了人们不能说出来的心声,引发公众对社会 问题的理性思考。
有人认为网络语言应该有自己的使用范围,如果超越了网络这个特定的范围,其势力就很微弱,其生命力就会衰退。我们仍然就2010年的网络流行语“给力”来探讨一下网络语言的商业价值。自从“给力”一词的出现,各种网站、报纸都纷纷使用。在百度中搜索“给力”一词,与此相关的各种视频、新闻成千上万,以下为笔者随手摘抄:
1、美国小伙求婚“给力” 电视广告全程直播
2、鲁能兵发韩国航空公司给力 历届客场首战表现强
3、2010年中国最“给力”的通缉令
而由此出现的“给力网”“给力团”“给力吧”更是目不暇接。我们知道网络新时代广告的投放是根据网站的点击率来进行的,当一个网络流行语的出现必然要引发般的点击率,这就给网站带来更多的商业价值。如今,网络流行语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网络,我们看到了相关的电视节目“给力星期天”,相关的电影剪辑视频“给力时代”进入人们的视线,“给力”一词来势汹汹。一向严肃的党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的标题就用了“给力”——《江苏给力“文化强省”》,短短八个字,一下子就成为网上、办公室、课堂、街巷话题的焦点。可见,即使超越了网络的范围,网络流行语的势力也丝毫不减,它的生命力曾一度坚不可摧。于是,人们开始担忧网络语言会侵入传统的书面语言,开始呼喊语言规范化。
三、网络语言的规范化
“站在社会语言学的角度看,健康多元的社会应该允许存在多个言语社区,网络群体拥有自己的语言习惯很正常。”网络语言已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它的影响超出了网络,走进了现实生活中的日常交际用语中,甚至渗透到了电视、报纸等媒体。现实的语言秩序令人堪忧,但是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态度去看待网络语言的“侵入”,而不是一味地否定。网络语言中确实存在众多不合理之处,生造词现象和语法的乱用现象比比皆是,语言的规范亟待实施。王希杰认为语言是一个开放的大系统,具有自我调节功能。混乱是语言发展的一个必然现象,一定量的混乱是语言正常发展的伴随物。倘若它超过了语言系统的承受力,超过了语言自我的调节功能,那么,整个语言系统将会面临崩溃。“网络语言因此有自己的权限,只要网民的言语活动没有超越网络的范围,就应该看作是正常现象”由此可以看出,网络语言流行于现实人际交往中是可以被接受的。语言的规范是一个全民性的任务,规范的主体是民众,语言学家起到指引的作用。规范不是符合语言的内部模式规则,而是要求达到传情达意的效果,是脱离语境的。对于网络语言,我们要懂得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网络语言的便捷性、诙谐性是值得我们肯定的。
四、结语
综合上述,我们可以看出网络流行语的势力很强,覆盖面很广。网络语言既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社会现象,它的产生和发展有一定的过程,其生命力随着网络的普及(电脑网络、电视网络、手机网络全面地覆盖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也愈显强盛,并且在语言规范的推动下,会对我们的日常交际影响深远。
注释:
[1]陈原:《社会语言学》,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9页、第9页.
[2]柏拉德:《社会语言学》论文集,1972年,第7页.
篇4
一、模因和语言模因
模因论(memetics)是基于新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用以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一种新理论。它模仿基因(生物的传递单位)的进化模式,探讨模因(文化的传递单位)的复制、传播和进化,诠释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以及文化的传承性。从词源上看,模因(meme)来自希腊语词mimeme,意思是“模仿”。模因论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1976年,英国牛津大学的著名动物学家Dawkins撰写了《自私的基因》(The Selfish Gene)首次正式提出文化进化的单位meme。在此书中,他把meme定义为:“文化传递的单位,它通过一个过程而从一个人的头脑跳入另一个人的头脑之中。这个过程,广义而言,可以被称为模仿”(Dawkins, 1976)。何自然教授把meme译为“模因”(何自然、何雪林,2003)。模因论认为,模因是一种类似基因的现象。基因通过遗传而繁衍,模因是通过模仿而传播。认为“任何一个信息,只要它能够通过‘模仿’的过程而被‘复制’,它就可以称为模因”(何自然,2008)。在语言学领域,为了揭示话语传播和衍化的规律,有研究者提出语言模因论。何自然(2008)认为“凡是获得广泛复制和传播的现象都是模因现象,语言在交际中是不断得到复制和传播的,所以就存在语言模因现象”。换言之,语言传播的过程就是模因复制、传播的过程。语言的词语、句段、篇章只要通过模仿而得到复制和传播,都有可能成为语言模因。如果语言中的词、句、段、篇等不再为人所使用和模仿,那么这种语言必然逐渐被人遗忘甚至走向消亡。
二、2012年网络流行语和高校校园流行语
影视、娱乐节目、网络是流行语传播与发展的最重要推手和载体,通过在网上对2012年网络流行语、高校大学生流行语进行搜索或查询均可得到数以千计的结果,笔者分析总结了部分2012年“十大”网络流行语和高校校园流行语,以及其他流行语,并把它们进行分类总结,结合模因论对这些流行语的流行原因和方式进行模因分析。
三、校园流行语中的模因现象的特点及其成因
校园流行语,作为在大学生中广泛流行的一种鲜活的言语形式,它除了具有一般流行语的流行性特点外,还有自己的个性特点。首先,它具有知识性与趣味性。由于它的使用群体文化素质较高,个性思维活跃,这就使校园流行语相对要雅一些。他们往往有选择地直接借用或改造、曲解各种媒体中出现的有趣的、文化含量较高的模因,以形成自己群体独具特色的语言模因变体。其次,诙谐、幽默。大多数校园流行语,其产生的目的是为了调节紧张枯燥的校园生活,使暗淡、高压力的校园生活多些轻松、活泼的色彩,给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加入一些剂。大学生们通过对名言、歌词、广告语甚至日常生活用语、方言进行模仿、改造,从而达到使人轻松、会心一笑甚至捧腹的目的。
校园流行语之所以能够在大学校园中不断创新并迅速传播,主要有如下原因:(1)大学生群体是一个追新求异的群体。他们文化素质较高,而且个性张扬,自我意识强烈,精神上追求独立自由;敢于创新,不迷信常规和权威。他们的语言当然也不可能循规蹈矩。借助较好的文学素养及已有的知识,他们能够创造出适合特定情境的诙谐幽默的语言,或在特定语境里赋予已有语言新的含义。他们新造的词语、句子,母语中夹杂数字代码甚至外语等,这都表明他们敢于创新。(2)表达避讳,保护隐私的要求。他们追求自我,对于自己或他人的私事或对他人的评价,更多采用隐晦的表达方式。如“研究生”、“留学生”等。(3)自我解压的要求。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压力很大,加之他们心理不够成熟,面对强大的压力,他们会诉诸语言以表达或发泄他们的无所谓、无奈、自嘲、烦闷的心态。如前文提及的“考就一个字”、“ 累了,感觉不会再爱了”等。(4)大学生们的仿效心理。他们一方面追求创新,追求个性,另一方面,他们追求流行时尚,乐于接受新事物。正如上文提道的,网络流行语、影视媒体、歌词、广告语言甚至同学方言中出现的有趣的语言,他们也乐于模仿,拿来丰富自己的语言。
四、流行语的模因复制与传播方式
2012年流行语语言模因的复制和传播必须依靠模因来发展,而模因也主要以语言为宿主进行复制和传播。模因的复制并非意味着词语的原件和复制件从内容到形式完全一致;语言模因在复制和传播的过程中往往与不同的语境相结合,组成新的模因复合体。语言本身就是模因,语言的功能在于传播模因,因而语言模因揭示了流行语的传播规律。从模因论的角度看,语言模因的复制和传播主要有两种形式“内容相同形式各异 ”、“形式相同内容各异”。“内容相同形式各异”还可分为两种类型即相同信息直接传递与相同信息异形传递。前者是指不改动信息内容而直接进行复制或传递,因为模因复制并不意味着词语的原件和复制件从内容到形式都完全一致,即使在复制过程中出现了信息的变异或表面意义不同,也不会影响原始信息,复制出来的仍然是以前的内容,如2012年流行语“肿么办”=“怎么办”,“ 有木有”=“有没有”,“神马”=“什么”等。“形式相同内容各异”是指用相同的表现形式表达不同的内容,此类型中最多的模因是同构异义型,由这种模因形成的流行语最多。如2012年流行语中以“不管你们干不干,反正我是干了”为原版的是“不管你们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XX style”原型为“江南style”等。
五、流行语模因的强弱分析
流行语语言模因的复制与发展必须经历一个竞争过程。各种新的词汇和表达方式相互之间激烈竞争,以争取被人们接受、采纳。道金斯认为强势模因具有三个特征,即保真度( copying-fidelity)、多产性( fecundity ) 和长寿性( longevity)。“保真度”是指模因在复制过程中要保持其原始核心信息的一致,以不变应万变;“多产性”指模因的复制频率高、传播范围广;“长寿性”指模因在使用中逐渐稳定下来,最终进入民族共同语词汇系统而成为语言模因库中的一分子。因此在竞争过程中,最终获胜的,必将是那些在保真度、多产性、长寿性等指标上表现值较高的词汇和表达方式。通常,那些复制能力强,传播范围广,存活时间长的复制因子是强势模因,相反那些形式内容复杂,不易被大众认同或昙花一现的模因得不到大量复制就会转化为弱势模因。但是强势模因与弱势模因之间并无绝对的界限。一方面,某些表达在特定时期内使用频繁,被成功复制后成为强势模因。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强势模因会因为在使用过程中不再被认同而渐渐被淘汰。比如几年前在年轻人中间流行的“我晕”“郁闷”等已经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取而代之的是最近两年正在流行的“我擦”、“悲催”“悲剧”等等。另一方面,原本处于弱势的模因也会因符合社会需要,凭借不同的时代内涵得以强化,变为强势模因,如“你幸福么?”、“?丝”、“XX style”、“XX门”、“元芳,你怎么看?”等。
六、结束语
篇5
关键词:“X哥”词族 成因 构造 句法功能
一、引言
“X哥”是近几年新出现的一个词族,有愈用愈热之势。无论是在网络、纸媒,还是口语中,“X哥”应用都很广泛。学术界对“哥”的研究很早就开始了。20世纪90年代,张清常(1998)在他的遗作中就对“哥”的词义进行了梳理;黄树先(1999)在《“哥”字探源》一文中,对“哥”字的来源作了探索。进入21世纪,随着“哥”字用法的发展,对“哥”字的研究成果也多起来。叶欢(2007)就传统“X哥”中的“一哥/一姐”现象进行了研究,这是较早探讨“X哥”词族的文章。张婷(2008)《常用词“兄/哥”的发展与演变》一文,详细讨论了“兄和哥”两字在各个时期的使用情况和意义变化。2009年,“犀利哥”一词红遍大江南北之后,对网络词汇“X哥”词族的研究兴盛起来。人们从不同的视角对“X哥”进行了研究:李森、许家权(2010)从传媒的视角分析了犀利哥走红的原因;林琳(2011)从语用学的角度论述了网络流行语“哥”;金廷显(2011)从模因论的视角谈了“XX 哥”类网络语言的生成机制;张月辉(2011)从语义文化的角度分析了“X哥”。相关的研究还有涂海强、杨文全(2011)的《媒体语言“X+哥”类词语的衍生机制与语义关联框架》;叶晨的(2011)《网络流行语“X哥”词族的起源》;赵邦华(2011)的《“X哥(姐)”结构的认知探讨》;霍晶晶(2010)的《剖析以“犀利哥”为典型的“哥”词族》;梁成功(2012)的《突显理论视角下的“X哥”“X姐”结构分析》以及邹晓玲(2012)的《流行语“X哥”的语言学研究》。这些学者的研究为我们正确认识“哥”的语义演变及“X哥”词族提供了指导。但是,语言每时每刻都在发展、变化,“X哥”词族作为网络流行语,其变化更是迅速。本文拟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X哥”词族的成因、构造、句法功能及特点进行分析探讨,以期为人们更好地认识和使用“X哥”词族提供借鉴。
二、“X哥”词族的成因
(一)“哥”字语义的变化
涂海强、杨文全(2011)①指出,“哥”的语义衍生、泛化路径是:亲属称谓类亲属称谓泛亲属称谓亲属称谓义脱落男性义脱落。通过对“哥”的用法的义素分析,我们发现“哥”的语义正在虚化、泛化,其语义特征经历了如下变化过程:
表1:“哥”字义素变化历程
所含义素变化过程 例 证
本义 帝呼宁王为宁哥。(《酉阳杂俎》)
[+血亲]脱落 晋王深信之,即厚给田宅,任赐锦衣玉带,军中目为“刘二哥”。(《旧五代史》卷十三 列传第三)
[+年长]脱落 明清时期称呼比自己小一辈的男孩,也常叫“哥”。并出现了“哥儿”的用法,用于称呼官僚或有钱人家的男孩,不论年龄大小。如西门庆与李瓶儿的儿子就叫“官哥”。
[+亲属]脱落 巴哥(指称开巴士的男子)、吧哥、兵哥、的哥、空哥
[+尊敬]脱落 侃哥、款哥等都附加了调侃义
[+男性]脱落 “春哥”“曾哥”用来指代具有男性性格的女性形象
[+人类]脱落 “吸力哥”指的是 F-16战机;“7哥”指的是新海尔简爱系列产品
由“哥”字的发展历程和义素的分布来看,“哥”字的限制性的义素正在逐渐的脱落,对“哥”字的限定也越来越少,导致其用法呈现出宽泛化、随意化的倾向。
(二)“-哥”格式的形成
“X哥”格式之所以能够成型,除了“哥”字词义的虚化和泛化外,还与“-哥”式双音节词的出现有很大关系。
“的哥”一词的流行及表示一类人身份的双音节词“-哥”的大面积出现,表明“哥”已取得了类词缀的功能。“-哥”中的“哥”具有实义虚化、位置固定、结构能产等特点。这为新兴词族“X哥”的出现提供了可以借鉴的外在形式和内在基础。
涂海强、杨文全(2011)①首先提出了将李宇明的“词语模”概念引入对于“X哥”词族的考察之中,指出“哥”是“模标”,是词语中不变的词语,“X”则为“模槽”。“犀利”“大衣”“毯子”等词则能进入模槽成为槽语,从而构成新词。从“哥”字用法的初始阶段,已经生成了“X+哥”的词语模,只不过由于“哥”字义素的限制性,这一格式的词语能产性很低。随着限制性义素的逐渐脱落,特别是随着[-亲属]义的生成,“X哥”的能指人群扩大,形成了初级阶段的“的哥”词汇。这时,类词缀“哥”已经成型。又由于[-男性] [-人类]等一系列义素的脱落,越来越多的词汇取得了进入模槽的资格,形成了如今“X哥”的强盛局面。
(三)网络文化的推动
相对于其他新词而言,网络用语“X哥”的发展还应归功于网络文化的推动。从最早的“不要再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到“哥XX的不是XX,是寂寞”等句式的流行,再到“犀利哥”的盛行,网络为其提供了良好的传播平台。我们以“哥”为关键词,在百度“指数”中进行检索,结果如图1所示:
图1:“哥”在百度—指数中的检索结果
网络上,对各种“X哥”的检索率都在600%以上,这一方面说明“X哥”正在迅猛发展,另一方面也显示出,既有格式“X哥”极大地促进了后续“X哥”的出现。
(四)社会发展的需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要求语言更加通俗易懂、简洁方便和朗朗上口;要求词语反映范围更大,意义更广,概括更准确。而“X哥”的产生,就符合了语言锤炼中的简练、生动的基本要求。
“X哥”词族的使用与通俗文化的盛行这一大的文化背景也是密不可分的。通观“X哥”词族的使用情况可以看出:“X哥”词族主要用于口语交际、新闻快报、期刊杂志和流行小说等快餐文化中,最容易被社会大众所接受并运用。
以上从语言内部的原因和外部的原因两方面探讨了新兴现象“X哥”词族的成因,虽然网络时代为许多新语言现象的产生和流行提供了以往不能比拟的有利条件,但是,语言发展演变的最主要原因还在于语言内部和语言使用者本身。
三、“X哥”词族的构造
(一)构词法
就组成成分之间的结构关系而言,“X哥”词族中,“X”与其后“哥”之间均为偏正关系,这一点毋庸置疑。以下主要分析其中“X”的词性、音节及填充原则。
1.“X”的词性
梁成功(2012)②指出网络流行语“X哥”词族中“X”的组成成分可以是数词、动词、名词、形容词。我们调查发现,除了梁成功所列举的上述几种词类外,“X”还可由英文字母和汉语拼音及它们的缩写形式充当,如“sharp哥、B哥、RMB哥”等。
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网络流行语“X哥”词族中“X”为名词性词语的比例远远比其他词类大(参见文后附表)。这充分说明了人类认识事物主要从名词开始,名词类词语的正面认知效果比其他类词语大得多。
2.“X”的音节
叶晨(2011)③指出:从“X”的音节来看,网络流行语“X哥”词族中的“X”多为双音节语素或词,如“犀利哥、大衣哥”等;也有单音节语素如“春哥、钩哥、表哥”等。我们发现,“X”还可以由多音节语素或词充当,如“天宫神八哥、高考十年哥”等。
由此可见,“X哥”词族在音节上是不受太大限制的,只不过由于现代汉语中词语趋于双音节化④,因而它的双音节词语居多。
3.“X”的填充原则
前文提到了“词语模”理论,但并不是所有的语素或词都可以进入模槽成为适合模标的槽语,它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则,这里的填充原则就是指这种规则。
我们发现,“X哥”词族中的模槽可以由以下几类语素或词来充当:
(1)指称当事人所从事的某种职业或特殊行当的词汇。如“香油哥、的哥”等;
(2)指称当事人给别人留下较深刻印象的事物的词汇。如“大衣哥、表哥”等;
(3)指称当事人所进行的与众不同的或使人印象深刻的动作行为的词汇。如“咆哮哥、奔跑哥”等;
(4)可以用来形容当事人特征的词汇。如“犀利哥、妖娆哥”等;
(5)当事人姓名中的一个字。如“曾哥”“春哥”等。
上述几种原则之间并不是界限分明的,一个“X哥”族词可以同时符合两条或两条以上的原则。
(二)造词法
根据涂海强、杨文全(2011)的研究成果,“X哥”词族主要运用的是修辞造词法。其修辞要素主要有借代、隐喻、反语、谐音、双关。调查显示,除以上修辞要素外,还有夸张、拟人、拟物等。
拟人指把物当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⑤如“章鱼哥保罗、吸力哥”等。
拟物指把人当作物来写,使人具有物的性质。⑥如“化石哥”等。
夸张类指故意言过其实。如“妖娆哥”等。
简缩法也是“X哥”常用的造词法。例如把“专门给豪华公车拍照片的哥”简缩为“专拍哥”,把“假装摔倒的哥”简缩为“假摔哥”。
四、“X哥”词族的句法功能
(一)句法成分
叶晨(2011)、邹晓玲(2012)⑦均已指出“X哥”词族同名词一样,它可以充当主语、宾语、定语,还可以作介词宾语。此外,我们发现“X哥”还可以充当中心语和独立语;也可以作谓语——这是名词的一种活用用法。
1.作中心语
常用作偏正短语、中补短语(此时“X哥”用作动词,作谓语,讨论见后)里的中心成分。由于“X哥”词族具有名词性特征,因此可作定语中心语。如短语“无家可归的犀利哥”。
2.作独立语
“X哥”作独立语时,主要是充当称呼语。如:“犀利哥”,你可以回家了。(《包头晚报》 2010-03-19)
3.充当谓语
我们注意到还有这样一种用法,如:“何不‘犀利哥’一回”。这时的“犀利哥”在句子中作谓语成分,义为“做犀利哥”。这是名词的一种特殊用法,和“他经常‘阿Q’自己”中的“阿Q”是同一种用法,同为名词活用为动词。
(二)很+“X哥”
我们还可以看到“很‘犀利哥’”这样一种用法,这种“Adv+N”结构是名词的一种特殊用法。如同“很绅士”“很淑女”一样,这一类名词都有描述性的语义特征。邢福义(2003)⑧指出这类词语使人有一种“异感性”。“X哥”进入“很N”结构,词性由名词性变成了形容词性,而其在句中所作成分则由形容词性性质来决定。“很N”可以用来作定语、谓语、状语或补语。如:
定语 他做了一个很“犀利哥”的动作。
谓语 他的举止很“犀利哥”。
状语 他很“洒脱哥”地捡起了那件旧衣服,穿在了身上。
补语 他穿得很“犀利哥”。
五、“X哥”词族的特点
(一)语义的合成性
“X哥”词族的语义具有合成性。可以具体分为以下三种情况:一种是组成词语的本义相加是整体义,如“攀爬哥、瞌睡哥”等;一种是组成词语的比喻义是整体义,如“章鱼哥、板凳哥”等;另一种是组成的词语被人类强行赋予了某种特定的、约定俗成的意义,需要从总体上去把握,比如“B哥、U哥”。
(二)结构的凝固性
1.音节结构的相对凝固性
叶晨(2011)认为:从音节上看,“X哥”可分为“2+1”式和“1+1”式。但调查发现,如今“4+1”式结构也越用越广,如“良心豆腐哥、怀化创业哥”等。
2.词汇结构的相对凝固性
这里的凝固性是就“X哥”形式中是否能够加入其他成分而言的。
(1)“X”与“哥”之间不能加入“的”
“X”与“哥”之间如果加入“的”,那么“X的哥”就只能作为一个短语来讨论了,而不是一个词了。另外,“X”为名词或其他词时,“X+的+哥”的意思变化了。例如:“大衣哥”,变为“大衣的哥”时,虽然语义上讲不通,但从句法角度来讲是通顺的,短语表示“大衣的哥哥”;当“X”为动词和形容词时,语义能讲通,意思也没有变化,但句法上却变成了短语。
(2)“X”与前后限定补充成分结合为一个整体
“X”前可加限定词语,后面可加补充词语,变为新的“X”,仍为一个整体。以音节“4+1”“X哥”词语为例,“良心豆腐哥”是在“豆腐”之前加限定语“良心”得来的,加限定成分后,该词变成了“良心豆腐+哥”的形式,“良心豆腐”是作为一个整体来用的。
(三)语用的独特性
1.独特的感彩
张月辉(2011)⑨从“X哥”的感彩语义方面分析,将其分为褒、贬、中性三类。我们认为“X哥”词族的词义还没有完全演变为贬义。一方面,它表现出亲切热情之感,拉近了说话方与受话者之间的感情;另一方面,也有调侃幽默的色彩,只不过这里调侃幽默的感情有轻有重。
(1)有的讽刺义多一点,如:“犀利哥、表哥”;
(2)有的调侃义浓一点,如:“装醒哥、淡定哥”;
(3)有的幽默褒扬义多一点,如:“香油哥、真情哥”。
2.结合语境来揣摩意义
如“化石哥”一词,望文生义的话可能误认为是研究化石的人,这与本词所表之意相差甚远,只有结合具体语境,我们才可以推知其原意是长期混迹于声色场所但不为所动的男子。
还有的词语,即使从词语中能够看出其语境,但也必须结合上下文,才能准确理解其含义。如“盒饭哥”,不结合上下文,你就很难理解“盒饭哥”的本义指开着价值百余万的“林肯领航员”,车内卖的却是6元的盒饭的男子。不结合具体语境,其中的[+调侃]味道是品味不出的。
3.不平衡性及习惯用法
(1)不平衡性
这里的不平衡性是指,相对于“X姐”“X嫂”等相似词族来说,“X哥”与它们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如有“一哥”就有“一姐”,有“高数哥”就可以造出“高数妹”“高数爷”等词。然而有些词却不可:如可以有“胸肌哥”,但没有“胸肌姐”“胸肌妹”,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就在于“X”的义素不同。“胸肌”有[+男性专有]的义素,不适用于女性。
(2)习惯用法
还要注意一些习惯用法。如我们称外来打工的女青年为“外来妹”,从来没听说过“外来哥”“外来嫂”等词,这是习惯用法。还有“育儿嫂”“月嫂”等词,但却没有“育儿哥”“月哥”这类词,这是由职业的分工不同造成的。但是由于社会的发展,一些习惯用法也在慢慢改变。如随着一开始开出租车的都是男性,“的哥”一词最早出现,后来由于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开出租车,又出现了“的姐”一词。随着社会对从事特殊行业的男性需求的加大,相信不久就会出现“月哥”“育儿哥”这类新词。
六、结语
网络流行语“X哥”满足了人们的文化需求和心理认同感以及对新事物的好奇心,并且结构统一规范,表达词义简单易懂,发音朗朗上口,代表了语言的发展趋势,起到了消除语言隔阂、沟通南北的作用。但是由于它为新兴词汇,刚刚开始为人使用,本身还不完善,因此也有诸多局限性:
1.新闻快报、网络语和口语中应用多,书面语别是规范作品中应用少。在百度新闻中,能找到与“X哥”相关的新闻约3,020,000篇,而在CCL中(2012.12)则找不到一条与网络流行语“X哥”相关的文献。
2.自身的易变性、短时性给它的大规模使用带来了局限,使其生命力较低。依据百度指数(2012.12):
图2:网络用户和媒体对“X哥”族词的关注度
由上表可以看出,从2009年犀利哥产生,用户和媒体的关注度一直保持在很高的趋势,说明了“X哥”刚刚产生时生命力旺盛,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关注度走低。“X哥”的生命力受到考验。
3.“X哥”词族中,很多词字面义与本义脱离,容易造成误解、误用;语境的限制性强,阻碍了其广泛应用。
4.适用人群有性别、年龄段和行业的限制。依据百度指数(2012.12):
图3:“X哥”的使用人群属性(性别、年龄、职业和学历)
从表中我们可以发现,对于“哥”字及“X哥”词族,男性比女性使用率高;30岁以下的比30岁以上的使用频率高;职业分布中,教育/学生和IT业使用最多。学历分布以高中和大学最为集中。由此可见适用人群的不均匀。
5.使用地区分布不均匀。依据百度指数(2012.12):
图4:“X哥”词族使用人群的分布状况
在北上广地区,江浙地区,山东等沿海地区以及河南河北、四川等省份,使用人数较多。相比之下,沿海使用又多于内陆,使用地区不均衡。
在科技日新月异,人们的交流日趋便利的今天,新兴词汇特别是网络词汇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影响着国人特别是青少年的日常用语表达,并进一步影响着汉语的发展。“X哥”作为网络流行语中的一个重要词族,尽管有很多的局限性,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现代汉语的一个发展趋向。我们认为它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是不会消失的,甚至有可能越用越广,演变出其他的意义和用法,这一词族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索。
注释:
①涂海强,杨文全.媒体语言“X+哥”类词语的衍生机制与语义关联
框架[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1,(6).
②梁成功.凸显理论视角下的“X哥”“X姐”结构分析[J].吉林省
教育学院学报,2012,(7).
③叶晨.网络流行语“X哥”词族的起源[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
④王力.汉语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80: 507.
⑤邵敬敏.现代汉语通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295,295.
⑥邹晓玲.流行语“X哥”的语言学研究[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12,(4).
⑦邢福义.邢福义学术论著选[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⑧张月辉.网络流行语“X哥”语义文化分析[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3).
参考文献:
[1]黄伯荣,廖旭东.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黄树先.“哥”字探源[J].语言研究,1999,(2).
[3]霍晶晶.剖析以“犀利哥”为典范的“哥”词族[A].2010年重庆市语言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
[4]金廷显.模因论视角看“XX哥”类网络语言生成机制[J].赤峰学院学报,2011,(3).
[5]金迎喜.中韩词缀化现象比较[J].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1).
[6]梁成功.凸显理论视角下的“X哥”“X姐”结构分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2,(7).
[7]邵敬敏.现代汉语通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8]涂海强,杨文全.媒体语言“X+哥”类词语的衍生机制与语义关联框架[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1,(6).
[9]王力.汉语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80.
[10]邢福义.汉语语法特点面面观[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9.
[11]邢福义.邢福义学术论著选[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12]叶晨.网络流行语“X哥”词族的起源[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3).
[13]叶欢.说“一哥”“一姐”[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
[14]张清常.《尔雅?释亲》札记——论“姐”“哥”词义的演变[J].中国语文,1998,(2).
[15]张瑞萍.“X男/女”词族探微[J].长春大学学报,2011,(7).
[16]张婷.常用词“兄/哥”的发展与演变[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S1).
[17]张月辉.网络流行语“X哥”语义文化分析[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3).
[18]赵国.“X族”词的语言学分析[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7,(11).
[19]赵邦华.“X哥(姐)”结构的认知探讨[J].群文天地,2011,(16).
[20]邹晓玲.流行语“X哥”的语言学研究[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12,(4).
附表:
分类 具体语料 个数
名词性词语 大衣哥、香油哥、毯子哥、帐篷哥、高数哥、三轮哥、板凳哥、火车哥、骑士哥、力量哥、雪碧哥、母鸡哥、面包哥、钢盔哥、灯笼哥、烧饼哥、格子哥、苍天哥、双刀哥、工地哥、体操哥、熨斗哥、拐棍哥、雨伞哥、卧铺哥、胜利哥、胸肌哥、人民币哥、粉笔哥、甘蔗哥、传说哥、丝袜哥、蟾蜍哥、馒头哥、内裤哥、猪肉哥、异物哥、化石哥、快递哥、洗具哥、杯具哥、面罩哥、睡绳哥、琵琶哥、竞彩哥、薯片哥、香蕉哥、回音哥、章鱼哥、宝马哥、草帽哥、酱油哥、渔网哥、吸力哥、毛巾哥、中文哥、餐具哥、 被子哥、 未来哥、 学历哥、 零币哥、 日历哥、策略哥 64
动词性词语 快闪哥、奔跑哥、瞌睡哥、装醒哥、蜗居哥、看房哥、咆哮哥、钩哥、劈腿哥、汽修哥、专拍哥、虐鼠哥、扔鞋哥、醉酒哥、应酬哥、取钱哥、串场哥、挑战哥 18
形容词性词语 犀利哥、励志哥、妖娆哥、真情哥、深邃哥、热心哥、沧桑哥、雷人哥、齐全哥、淡定哥、孝顺哥、低碳哥、飙血哥 13
其他 一分哥、曾哥、春哥、B哥、JJ哥、夏普哥、U哥 6
篇6
关键词:网络歧义句 成因 分化与消解 语用效果
“网络流行语存在于共享性与开放性的网络聊天室、网络社区、博客上,是网络语言中最为活跃的部分,是网民们约定俗成的表达方式。”[1]然而网络流行语中的歧义句却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困扰。下面就网络歧义句的成因、分化与消解、语用效果等方面进行探析。
一、网络歧义句成因
(一)句法结构层次、结构关系不明确造成的歧义
“句子是由词或短语按照一定的句法功能组合而成的,词或短语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结构层次。”[2]当对某一句子进行分析时,不同的结构层次会有不同的语义。如:
数量短语+名词1+的+名词2
此句为同种结构关系不同结构层次,“两个”既可修饰“QQ群”,也可修饰“管理员”,且A、B都为偏正结构,但因切分层次不同,造成了语义表达方面的歧义。
(二)词汇歧义
某些网络用语中的词汇具有多重词义,而在运用该词时人们很难确定它的某一词义,使得网络语言在表达中有歧义现象。如:
1.“不是路不平,而是你不行。”“离出头的日子不远了。”句中的“不行”“出头”,作动词时分别指“不走路”“破壳而出”,作形容词时指“人的能力差”“出人头地”。这是由“不行”与“出头”的多义引起的歧义。
2.“恶心死了!”“没了寂寞谁陪我。”“寂寞”与“恶心”作名词与作形容词时,句义是不同的。
3.“语不惊人死不羞。”将原句中的“休”换成了“羞”,表义则由“不罢休”变成了“不害羞”。“人生就像一场杯具。”“杯具”也被赋予了“悲剧”的意思。另外,“豆你玩”“蒜你狠”等皆由同音异形词语替换而使语义有多种。“神马都是浮云”中的“神马”不单单指“神奇的马”,还有谐音“什么”之义。“打败你的不是天真,是无鞋。”此处“无鞋”如果没有特定语境制约会被认为是“无邪”。
4.“抢小米”中的“小米”不单单指食物,还有“小米手机”之义。另外,“熊猫烧香”“打酱油”“躲猫猫”“驴友”“雷”“汗”“潘俊钡韧络词语也被赋予了新的语义,这就使得语言具有了多种语义。
5.在网络用语中,“高大上”表示“高端、大气、上档次”,“喜大普奔”表示“喜闻乐见、大快人心、普天同庆、奔走相告”,这类词的字面语义与网络用语中的语义相差很大,很容易造成歧义。
(三)语义歧义
语义歧义指语义多重、语义指向不明确或语义关系含混造成的歧义。如:
(1)他时而不靠谱,时而不着调。
(2)迟早都要还的。
(3)他的网页做得好。
例(1)既可指“他不懂音乐”,也可指“这个人靠不住”。例(2)既有“出来混迟早都要还的”之义,也有“借了别人的东西早晚要还给人家”的意思。例(3)可指他做网页的技术好,也可指他自己的网页好。它们均有两重语义,这就使得语言表达存在歧义。
1.“秒赞”“秒回”可以指向施事,“秒赞”表示某人“赞”得很快;也可以指向受事,表示“赞”某人的东西很快,语义指向不同造成了语义的不同。
2.“他拼爹。”中的“拼爹”既表示“动作+受事”,也表示“动作”。另外,“吐槽”“拍砖”等也有两种不同的语义关系,从而使语言表达中有歧义现象。
(四)语音歧义
语音歧义,是指由于汉字的多音与谐音使语言口语表达中容易出现多种理解的现象。如:
1.“庄子不能解决的问题,老子帮你解决。”“老子”指道家学派创始人,读lǎo zǐ;指长辈时读lǎo zi。
2.“养活难。”“养活”读yǎng huó时构成中补结构,表示养并使之存活;读yǎng huo时只有养的含义,不强调结果。
3.“神马都是浮云。”“神马”不是指“神奇的马”,而是由“什么”的读音shén me根据方言变成的。再如,“你知道吗?”根据方言语音说成“你造吗?”,“这样子。”常常说成“酱紫”。这些也很容易造成歧义。
(五)语气歧义
同一网络语言用不同的语气表达,语义相差很大。如:
1.“那都不是事。”“都”读“dōu”作副词,对一定范围对象进行总括,此句为陈述语气表肯定;重读“那”轻读“都”则带有一种反问语气。
2.“你说什么就是什么。”表示陈述语气是肯定之意,表示疑问语气则带有不服之意。
3.“等你几年算什么。”表示陈述语气、感叹语气、疑问语气均带有不同的语义。
(六)语境歧义
语言往往应用在某种特定的语境中,“语境是人们运用自然语言进行言语交际的言语环境”[3],而同一句话运用在不同的语境中通常会有不同的语义。如:“查水表。”可预设两种情境:1.自来水公司说“查水表”是检查用户家的水表是否正常运转。2.贴吧吧主说“查水表”是检查贴吧里是否存在灌水的帖子或跟帖。两种语境语义不同。
二、网络歧义句的分化与消解
(一)语法制约
可以运用层次分析法分化、消解语法因素造成的歧义。把分析出来的各部分按语法规则进行组合,使各部分都有意义,就可以消解显性歧义现象。如:
A.网 购 好 衣 服。
动 宾
偏正
B.网 购 好 衣 服。
动 宾
中 补
例句第一层均为动宾关系,但第二层A“好”与“衣服”搭配构成偏正关系,即在网上买好看的衣服;而B“好”与“网购”搭配构成中补关系,意为已经在网上买好了衣服。两种切分方式分别能无歧义地表达“网购好衣服。”这句话。
(二)语音制约
1.继马伊P写给文章的“且行且珍惜”传开后,“且×且珍惜”格式盛行,如“且吃且珍惜”“且玩且珍惜”等。“且和且珍惜”根据“和”的不同读音会有不同的语义。“和”读hé,可理解为“珍惜和平、和睦的表现”;“和”读hú则可表示打麻将和了的值得珍惜;huó是和面、和泥,一种动作行为。
2.“大虾”来自“大侠”的谐音,指“网龄比较长的资深网虫”,或者某一方面(如电脑技术,或者文章水平)特别高超的人。再如“886”是“拜拜了”的谐音,“1314”是“一生一世”的谐音等。
无论是多音引起的歧义还是谐音引起的歧义,只要把词的音读准,歧义自然会消除。
(三)语境制约
把语言放入具体的语境中,通常会有效地消解歧义,而且语境对语义歧义也有很好的制约作用。如:
1.“恶心死了。”可用于表达对某人或事的厌恶态度,也可用于表达身体不适。比如甲乙两个好朋友聊天,甲说:“我怎么这么喜欢你呢。”乙说:“哎呀,恶心死了。”此处“恶心死了。”自然用于表达乙的态度,而并非乙身体不适。
2.“抢沙发。”如果用在日常生活中,两个小朋友之间,是指抢具体的实物“沙发”,如果用在网络中则是“抢着第一个回帖的人”。
三、网络歧义句的表达效果
语言是一门高深的艺术,生活中良好的语言表达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日常口语表达中,歧义的巧妙运用能达到诙谐、幽默乃至讽刺的效果;书面表达也是如此。歧义现象的存在能体现中国人内在的含蓄性情,并能使语言更活泼机智,但也会造成语言表达不准确而引发各种矛盾。歧义句是一把双刃剑,因此要斟酌自己的用语。
通过对网络歧义句成因、分化与消解的探析可知:网络歧义句的新颖之处还在于网络新词的出现。这些词语往往被赋予了新的含义、新的读音,这就使得语言表达会有歧义现象。至于语法、语义因素引发的歧义则是新时代网络语义与原有语义的不同造成的。
参考文献:
[1]陈建伟.网络流行语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8.
[2]张玲秀.现代汉语句法、语义歧义成因探讨[J].内蒙古师范大学
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
篇7
一、协同学视角下“李刚门”事件舆论的形成
与以往的新闻事件相似,网民在网络这一公共平台上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关注、跟踪、追查与监督。网民的力量如此之大,在检讨了河北大学师生沉默的声音之后,又挖掘出来河北大学校长论文抄袭事件,李刚父子共有价值800万的5套豪宅等黑幕,让普通大众目瞪口呆。
从传播学角度看,这涉及到舆论形成的问题。从协同学上讲,任何集体行为的发生是由序参数在起作用。所谓序参数,是使一切事物有条不紊地组织起来的无形之手①。因此说,“李刚门”事件由一件普通的交通肇事事件上升到对公权力的监督,其中的序参数是“占主导地位的舆论”,即大量的意见从多到少的一个压缩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由于人具有可影响性,有人由于群体压力而保持沉默,有人依附群体力量而强化原有意见,最后只剩下一种占主导地位的舆论。
根据协同学的一般规律,不同意见之间会自动出现竞争,最终有一个成为主流而获胜②。各种意见会相互交错、相互竞争,由无数条意见压缩成几条,最后形成统一的观点,其中序参数有:
1、大众传媒,包括网络媒体对于资料掌握得有限,导致人们认为报道出来的是真实的,而媒体没有报道的是不存在的。加之,媒体在传播过程中限于版面、时间等而做出的把关与筛选,这使人们对于事情的认识有一定的片面性。
2、得益于符号化传播的优势。如果说“李刚门”事件从撞人到权力监督的序参数是对于李刚门的彻底清算的一种舆论,那么在这种舆论形成过程中的序参数就是“我爸是李刚”这一流行语了。这一简语在人们对于该事件考究之前先入为主,重复传播之后在人们的脑海中形成一种“刻板印象”。这种传播方式在意见的竞争中往往占有先机,成为支配公众思想情感的代号。
3、人们对于变化着的环境一般会采取与大多数人站在一起,也可以说是一种从众心理,即人是可影响的,这种可影响性是形成舆论的所有集体效应的根源。一旦一种舆论显现出占上风的趋向,那追随它的人会越来越多,反对者越来越少。
篇8
问者:周老师,您好!非常高兴您能接受我们的采访。二十一世纪是一个日新月异、精彩纷呈的时代,新词语如雨后春笋一般层出不穷。2005年下半年,国家语委科研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重新启动“新词语编年本”课题,具体研究工作由您领衔的“南开大学词汇学与词典学研究中心”承担,已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有《2006汉语新词语》(周荐主编)、《2007汉语新词语》(侯敏、周荐主编)《2008汉语新词语》(侯敏、周荐主编),《2009汉语新词语》正在编纂、出版中,2010年的新词语也在搜集、整理之中。每个编年本出版前,教育部和国家语委都会将其列入当年的语言生活绿皮书面向社会予以公布。有些新词语曾经引起热议,如2007年公布的171条汉语新词语,据说其中的“白奴”“飞鱼族”“半糖夫妻”等连语文教师也不解其意。对这一问题,您是怎样看的?
答者:一些发达国家(如日本、俄罗斯)很早就开始出版新词语的编年本,我们国家1991-1994年也曾连续4年出版汉语新词语的编年本,这一工作后来因故中断,诚为憾事。国家语委2006年果断决定重启中断多年的年度新词语的研制工作,意义极为重大,因为新词语编年本的连续编纂和出版,不仅对汉语研究有重要的意义,可为我们今天和未来留存下一份弥足珍贵的语言资料,而且这一工作倘若仍不启动,这样的语言工作实在与我们这样一个泱泱大国的身份不符。2006年5月国家语委将年度新词语的5年期的研究项目交我负责,由我率领的南开大学的学术梯队来完成,我深感荣幸。
2007年8月公布出来的2007年度的部分新词语引起一些网民的热议,是正常的,也是我们预料之中的,这说明了网民对年度新词语研制工作的关心,也说明了新词语研制本身是值得关注的一项重要工作。2007年部分新词语甫公布即引起较大关注,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十余年前编纂年度新词语时尚无发达的互联网技术,而今乍一重启停顿多年的年度新词语研制工作,而且是由教育部的职能部门在教育部将研制结果出来,更引起关注教育事业尤其是高考问题的网民的强烈关注。其实,科学研究与日常生活的应用虽然有关,却未必总是若合符节,总是桴鼓相应,总是那么完全一致的。更多的情况是,科学研究的过程及其结果在一定时期内不能为日常生活所验证,不为寻常百姓所认可;理论和实践相脱节,曾是长时期来我们批判的靶的,但却是无法否认的事实。以年度新词语为例,倘若每一个词语社会大众一看就懂,毫无生疏感,那它们恐怕就不是年度新词语了,至少已是出现过一个较长时间或已然使用开来广为人知的词语了。年度新词语的研制工作就是要把当年的新词语搜集出来,使之留驻下来,而研制人员凭借机器也好凭借手工也好,如何能将当年的新词语从浩如烟海的语料中识别出来,所依靠的终究还是新词语的新鲜感、新鲜度。
有人指出一些语文教师也不明白“白奴”“飞鱼族”“半糖夫妻”这些新词语的意思,并由此对这些新词语是否具有新词语的资格提出质疑。其实,一些词语不被一些人理解,恰恰是这些词语“新”身份的有力佐证。一些语文教师不明其意,不能理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因为那些语文教师并非专事年度新词语研究的科研人员。而由语文教师看不懂一些新词语的意思进一步导出那些新词语会否进入翌年高考语文试卷的无端猜测,则将社会的质疑推向了一个可怕的巅峰。年度新词语若要进入普通的交际领域是需要一个使用期的,一般来说这个使用期不是数月可以完成的,除非它们在网络时代借助传媒的手段成为流行词语。而即使成为了流行词语,是否应该进入高考试卷也宜慎之又慎。
2007年时我们曾预测,一旦新词语研制工作进入常态,网民的关注度很可能会随之逐渐减弱,质疑声也自会逐步减少。如今看来,情况的发展与我们当时的预估基本吻合。
问者:这些新词语的流行会对语文教学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是否会冲击语文教学呢?
答者:首先要弄清楚新词语和流行词语并非同一概念,新词语可能稍纵即逝,永远成为不了流行词语;流行词语可能是由新词语迅速传播开来而成就的,也可能是常用词语甚至旧词语受到激发或被激活而迅速走红流行开来的。新词语的着眼点是刚刚出现;流行词语的着眼点则是在社会上普遍使用开来,为大众迅速普遍认知。
新词语一旦流行开来,会有两种可能的结果:一是迅速为大众普遍接受,最终成为普通词语;一是如夜空中的焰火,一时光彩夺目,而后即迅速消失。我认为,中学语文教学应在夯实语文基础的前提下适当吸纳反映新时代的元素,新词语即是其中之一。将已为大众接受的新词语(即已流行开来的新词语)酌情酌量列为语文教学的内容,或引进语文教学中,这对丰赡语文教学的内容,使语文教学的内容对时代生活作出及时的反映,追上时代的步伐,对提升受众学习的积极性,增强教与学的互动性等等,均有裨益。当然,吸纳新词语一要注意“质”,即不是已为社会大众普遍接受的新词语不可随意吸纳;二要控制“量”,即即使是已为社会大众普遍接受的新词语,也不可过多过滥。
问者:对于这些新词的认知,老师是落后于学生的。一些老师或许由于年龄、职业的因素,对新词表现出回避、排斥的态度,而学生则更容易接受,他们对新鲜事物有着浓厚的兴趣,也喜欢标新立异,而且很多新词本身就来自校园流行语,如,“蛋白质”不是指高分子有机化合物,而是指“笨蛋++神经质”。那么,语文教师是否应该主动学习和掌握这些新词语?您是如何来看待这一问题的?
答者:我不同意“对于这些新词的认知,老师是落后于学生的”这样定论性的说法,虽然我承认从绝对数量上看年长的老师对新词语的认知要落后于青年学生。年轻人接受新鲜事物快,这是他们的优点,但是快的同时也可能带来一些弊病,如鱼龙混杂,良莠不分,囫囵吞枣一股脑吃下去。因此年长的老师以理性的态度帮助青年学生审辨新词语,帮助他们正确地运用新词语,还是很有必要的。
如上所述,新词语并不就是流行词语,新词语更不就是网络词语,这是必须辨清的。网络词语是从其产生的路径、处所的角度对一些词语的称说和认定。网络词语当其刚一产生出来时,它们从时间上看,也是新词语。但是我们所说的新词语,一般是指社会大众从正常的交际渠道创造出来的,而不主要指网络上产生出来的。像“笨蛋++神经质”意思的“蛋白质”这样的词语,是在网络上产生之后在年轻人中流行开来的网络流行词语,教师作为个人,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学习和掌握,作为施教者,似不必提出学习和掌握的要求。
问者:语文教师了解和掌握新词语对教学有哪些意义呢?比如,以新词语为出发点,通过对一些新词语的结构分析,对新词语的造词法分析来推动汉语的构词法以及修辞教学,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您觉得可行吗?
答者:任何人都有了解和掌握新词语的权利,任何人都可能产生出对新词语的兴趣,新词语对于了解和掌握它们的人来说当然是有意义的。对于语文教师来讲,了解和掌握新词语不仅有利于他自身知识的更新和积累,也会对他的受教者产生重要的影响。这后一点大概是语文教师与常人不很一致之处。普通的新词语的产生,常是社会正常运作的产物。社会的需要是新词语产生的原动力。例如当社会上出现了一种平板状、寸许长的发型时,“板寸”这个新词语就应运而生了。这样的新词语如不加以了解和掌握,作为普通人的我们就无法对此一事物对象加以指称,作为施教者的教师更难以向学生施教。网络上产生出来的部分新词语,如“恐龙”“菜鸟”“板砖”“偷菜”之类,与隐语、黑话有些微近似的性质,正常的交际并非非用它们不可,因此教学时的教师也好,远离网络的其他人也好,不了解和掌握它们,似也没有太大的关系。
当然,对于研究者而言,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一位语文教师从一些新词语中发现了新的结构关系(比如“IC卡”这样的半字母+半汉字型的全外来词),发掘出了新的词义衍生模式(比如由“餐具”的易碎和令人惋惜的结果联想引出的“惨剧”意义),等等,将这些运用于他的教学活动中以启发他的学生,培养学生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这当然是好事情,是值得鼓励的。
问者:很多中小学生在作文中都愿意使用新词语、流行语,我们在参与高考作文评卷的时候以及在中小学从事语文教学的朋友都深有感触,如,我们经常能够见到“MM(妹妹)、GG(哥哥)、菜鸟、大虾、爆头”等词语,很多老师对于学生作文中使用的新词感觉非常陌生,很容易将这些陌生的表达判为错误,那么学生是否应该在文中使用新词语作文?即使在文中使用,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答者:过去我们常讲,文章是分别为不同的体裁的,不同的文章体裁是造就不同的文章风格的重要元素之一。体裁也好,风格也好,它们的不同也托赖词语风格的表现的不同。比如科学论文有科学论文的风格,相声小品有相声小品的风格,两者绝不相同,也绝不可能混同。而科学风格的论文和戏谑风格的相声小品,它们所用的词语的风格几乎是天悬地隔,相去不可以道里计。中小学生所写的作文也存在着文章体裁的差别,有的文章可吸纳“MM”“大虾”这类网络词语以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有的文章未必适宜吸纳那些网络词语,是不可以一概而论的。
进一步说,网络词语也存在着已流行开来、广为人知和刚刚创造出来、尚未为多数人知晓的分别。中小学生的作文既然是写给老师看的,不是写给网友看的,更不是故意让人看不懂的,那么当他们选用网络词语时应该选用大家能够理解的那些网络词语来使用,而不应选用那些多数人都不懂的、甚至是个别人为个别人造的那些网络词语来使用。一个学生写出的作文是给老师看的,他的老师有理由要求学生所写的文章能让自己看懂。我想这对于老师来说不是什么非分的要求,对于学生来说也是起码应该做到的。
问者:“、、”等字十分生僻,网民们丢弃原来的字义,并根据它们的字形“发明”出新义进行使用,人为制造出一些语言现象,形象地传情达意,它们应该不属于“旧词新义”。这些生僻字的复活以及它们在媒体中频繁广泛地使用,有人担心这样会影响汉语的纯洁性,您是怎样看这一问题的?同时在中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我们是否可以利用这些网络流行语为我们的教学服务呢?比如,是否可以通过了解汉字去了解古代文化?对于学生使用这些生僻字你有什么样的建议呢?
答者:为一个旧字(词)形赋予新义,这是旧字词产生新义中常见的现象。而让旧形负载与原义风马牛不相及的新义,其中多少带有好玩儿,甚或调侃的心态,这大概是“、、”等古僻字在当下重又投入使用的心理基础。这些字是否真的已经“复活”,大概还需要时间的检验,至少目前它们还只是在网络上频繁使用,并未在社会大众普通的交际领域广泛使用,因此我们还没有它们已彻底“复活”的确凿的证据。网络并不能与媒体划上等号,因此我不能苟同你所说的“这些生僻字的复活以及它们在媒体中频繁广泛地使用……”这样的话。人类社会从其诞生始就不是一个封闭体,而是在交际交流中存在、生长、壮大的。人类的语言也不可能有绝无外来“污染”的“纯净体”;所谓“纯洁性”的语言,只能是理想的东西,是根本不存在的。人们之所以谈“纯洁性”,是对已成习惯、达至某种平衡的语言表达方式的认可、评价和赞赏;一旦某些外来的成分破坏了这种习惯和平衡,人们就认为本来的语言表达方式是纯洁的,认为如今的语言表达方式不那么纯洁了。但是随着语言的使用,新的习惯和平衡重又出现,就如同被石子击碎的本来平静的水面重归平静,人们就又会适应新的习惯和平衡,久而久之又会认为新的语言现象是纯洁的了。“、、”等古僻字的使用,只要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同,就不能说破坏了我们语言的纯洁性。即使它们最终没有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也不好说就破坏了我们语言的纯洁性,因为它们无论从质和量上都实在无法与那些正常的语言文字相比。三两个古僻字的使用就破坏了汉语的纯洁性,岂非天方夜谭?我们实在不该有这样的杞忧!至于说是不是能够通过学习这些古僻字了解中国古代文化,我想是可以研究的,结论恐怕也是会见仁见智的。我想,还是应该给那些古僻字划定一个使用的范围,让它们用在可用、该用的地方,不可用、不该用的地方绝不能乱用,更不能滥用。
问者:在各种语文考试中,特别是高考中,是否应该涉及到这些新词语?比如说,在高考的作文中,很多时候是材料作文,命题者在命题的时候是否应该以这些热点话题,比如,“打酱油”“做俯卧撑”“躲猫猫”“被时代”等作为素材来命题呢?
答者:各种各类各级别的语文考试在全国各地每年都有不少,是否应该涉及新词语,我想不应也不必一律起来。尤其是非全国统一的考试,还是给地方或基层的命题教师稍多一点自为好。将近年来产生出来的新词语(甚至网络词语、火星文之类)作为热点议题,命题让学生作文,让学生们对此问题抒发见解,我想是完全可以的。要相信学生的判断力和认知能力、分析能力。说到底,新词语并非什么洪水猛兽,学生们的语文水平足以驾驭它们,知识水准也足以对它们加以鉴别。
问者:即使是涉及这些热点话题,但学生对其了解程度可能也不一样。举个简单的例子,城市学生接触网络的机会比较多,所以他们会对这些现象往往有更多的了解,而乡村学生由于上网机会少,对一些网上热议现象,以及网络新词往往会陌生一些。那么命题者在命题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答者:语言的各个构成部分对语言的使用者来说是有层级之分的,词汇也是如此。拿《现代汉语词典》来说,那是公认的一部以推普为己任的现代汉语的规范词典。但是它收有60,000个条目,恐怕这个世界上没有几个人能完全掌握。文化层次的不同,职业、专业方向的不同,经验阅历的不同等等,使得以现代汉语为母语的人们不仅掌握的词语数量的多寡不同,而且掌握的词语的性质类别也会有所不同。
新词语、网络词语当然也是一样。在城市、农村长大的孩子阅历不同,会导致他们掌握新词语、网络词语的程度不同;即使同在城市或同在乡村长大的孩子,接触不接触、迷恋不迷恋网络,也会对他们熟悉不熟悉新词语、网络词语,熟悉新词语、网络词语的程度,有重要的影响。因此,语文考试的命题者,应选用那些已经进入了社会大众交际交流领域,至少是已为不少人知晓的新词语、网络词语。或许会有人问,靠什么标准来判定哪些词语已进入社会大众交际交流领域,已为人知,哪些词语未进入社会大众交际交流领域,尚未为人知晓呢?这就是一个需要进行认真研究的课题了。我想,利用语料库等先进的手段,根据使用频率等,为新词语、网络词语分出层级、等级,再为使用者分出类别,大概是题中应有之义,或许会有助于解决你所谈到的问题。
问者:《语文课程标准》有这样的表述,“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教育家华特说过这样一句话:“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所以语文教学要尽量向生活靠近。新词作为一种现代社会的时尚,反映变革中的社会文化,有强烈的时代感。正因为如此,语文教师应当重视新词语教学,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中学生学好语文,学好、用好母语。然而,新词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却只占极少的比重,处于被忽视的地位,有哪些原因造成了这种情况呢?
答者:新词语是重要的内容,但是不能因为它重要而将千百年来积累下来的词语(它们或也曾是各个时代的新词语!)在课堂讲授中所应占有的时间挤掉。语言基础知识是非常重要的,这基础不是一朝一夕建成的,而是多年积累起来的。学生只有把基础夯实,才能解决那些突发性的问题,以不变应万变。对于施教者而言,也存在着一个积习的问题。如你所言,语文教师一般不如学生掌握新词语更迅捷。如今的语文教师相当一部分在他们年轻时没有接触过网络,他们的知识是靠书本滋养,靠他们的老师一点一滴传授给他们的。这样的积习也是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这也使得他们中的一些人对当下网络每日“爆发”的新词语、网络词语多少抱有一种怀疑的心理、抵触的情绪。再加之当下的一些新词语、网络词语从表意上、构造上看并非一无瑕疵,更使一些语文教师对它们抱持一种谨慎的态度。
社会的发展一般来说只能是渐变式的,而不能是顿变式的。表面上看到的一些顿变现象,其实也是一系列渐变的结果。按照的语言观,语言的演进,只能通过新质要素逐渐增加、旧质要素逐渐减少来完成,只能是渐进式的。从语言史上的任何一个切片看,无论是语法、语音还是词汇,它的新质要素都远不及旧质要素,否则社会就会出现断层,无法顺承发展。正因此故,语文教学中新词语的内容的比例必须严格控制,不宜过大。新词语比例过大,不仅可能挤占基础内容的讲授时间,而且对于其本身的内容来说也未必妥帖,因为新词语毕竟是刚刚出现的词语,它们尚未定型,未来能否成为语言词汇中的恒定成分,仍需社会和时间的检验。
问者:因为语文课文中涉及的新词语比较少,语文教学大纲是否应该作出一些调整?比方说,是否需要增加一些课外读物,选修课程,有意识的让学生通过各种媒体去接触一些新词语?
篇9
论文关键词:高职生;网络生活;调查;分析;启示
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
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在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种种消极和负面的影响,同样,网络在给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不容忽视的负面效应,影响大学生的政治观念、精神生活、行为方式。为此,笔者对济南章丘大学城的4所高职院校展开了高职生网络生活的广泛调查和分析,旨在积极引导高职生这一特殊群体的网络生活,发挥网络的正面教育导向作用。
调查主要以问卷兼顾个别访谈的形式进行。共发放问卷2500份,回收有效问卷2435份。问卷的内容主要包括上网的目的、上网的花费、上网的时间、上网浏览的内容及对网络的认识等方面。为了增加调查的真实性和可信度,均采用匿名的方式。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为:男生1696人,占调查人数的69.66%;女生739人,占调查人数的30.34%;大学一年级学生860人,占调查人数的35.32%;大学二年级学生835人,占调查人数的34.29%;大学三年级学生740人,占调查人数的30.39%。
调查问卷结果及分析
网龄、上网次数及上网方式高职生的网龄多在两年左右,都较早地开始接触网络。一方面说明我国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电脑应用的普及程度,另一方面是由于大学开放式的环境促使学生的业余生活多元化,当代青年学生可以全方位地接触知识、获取信息、了解客观世界。被调查的学生100%都有上网经历,但上网次数并非过于频繁,“每天都上网”的有3成多,主要集中在高年级计算机类专业的学生中;上网的方式有较大的差异,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种:一是年级的差别,一年级学生尚未形成上网习惯,上网的方式比较单一,基本上是通过网吧和手机;二、三年级学生则因对大学生活的适应、课程安排及学习对网络的需求,主要通过ADSL或宽带在宿舍上网;二是专业的差别,计算机系的学生对电脑和网络具有“先知先觉”,且有接触电脑的条件;三是性别的差别,男生相对于女生似乎更容易或更习惯接触网络。
上网的费用相当一部分学生能够合理分配生活开支,并对上网有所节制。但是也有近一半的学生上网的花费占生活费用很大的比例,这部分学生主要是男生,花费包括上网费、购买游戏点卡等,更有甚者则购买游戏装备、游戏账号、高配置的电脑及外设等,这部分学生大都对网络游戏达到酷爱或痴迷的地步,整天沉溺于网络。
上网的时间有8成以上的学生能够合理安排上网时间,选择在课外活动时间上网,但因课程安排的原因,部分学生可以在教学时间段内上网,但也不排除部分学生逃课上网的可能性;极少数学生选择通宵上网,但主要集中在周末晚上,以一年级学生为主,上网方式多为网吧。
拥有电脑数量调查显示,宿舍中没有电脑的学生占3成多,多为女生和一年级学生;宿舍中有一到两台电脑的占近3成,有两台、三台或四台以上电脑的为少数。整体情况是男生宿舍比女生宿舍的电脑多,高年级学生宿舍比低年级学生宿舍的电脑多,计算机类专业学生拥有的电脑最多。
上网的目的和浏览的内容调查显示,有7成学生上网的第一项工作就是打开QQ,“挂QQ”已成为多数学生的习惯;有15.7%的学生打开IE浏览器浏览信息; 13.7%的学生率先进入游戏世界,目的很直接——玩游戏。就学生上网主要目的进一步调查发现,高职学生上网的目的和内容主要是娱乐,玩游戏、QQ聊天、听音乐、看电影是主要的娱乐方式。当然,高职生上网所从事的活动也出现了多元化倾向,比如网上购物、装扮博客、搜集学习资料等,从三年级开始更加关注对就业信息的了解。
对网络的认识和网络文明状况有一半多的学生能正确认识网络带来的积极效应,懂得趋利避害,但是仍有为数不少的学生对网络持无所谓的态度,认为可有可无,极少部分学生不能客观地认识网络,只是用上网的方式打发时间、填补空虚、寻找刺激,将自我封闭起来,在网络中寻求安慰。大部分学生网民有较高的上网素质,注意网络用语,能够自觉抵制网上的不良风气。
网络流行语与网络文化高职生对当今的网络流行用语非常熟悉并能“灵活运用”,这说明网络已经以一种势不可挡的趋势进入了高职生的生活,加之青年学生思维活跃,对新鲜事物有较强的接受能力,网络流行语多具有调侃性和幽默性,更容易在高职生群体中流行。
最喜欢的网络游戏在高职生热衷的网络游戏中,第一人称过关类游戏占到近1/3,说明高职生有很强的好胜心,渴望通过顺利闯过每一道关卡满足自己的好胜心、占有欲和虚荣心;有近30%的学生喜欢模拟人生类游戏,说明他们已完全接受了虚拟的网络社区,希望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取得应有的收获,以此获得在现实生活中不容易得到的满足感和成就感。游戏类别和名称的多样化反映了大学生个性的差别和接受新事物的多样化、全方位的特点。
网络交友情况大多数学生能正确看待网络交友这一现象,主要目的有交流思想、排解烦恼、扩大交际圈等。即使有少数学生存在网恋的倾向,也大可不必视其为洪水猛兽,因为大学生都已成人,对现实事物具有自己的观点和辨别能力。
几点启示
针对以上调查结果与分析,结合我院实际,可以得出以下启示。
要充分开发校园网络资源,加强教育管理者的业务素质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充分、合理地运用网络可以为自身的成长成才提供有益的帮助。由于多数高职院校起步较晚,发展和建设还不是很完善,所以要加强校园网的硬件建设和软件开发,不断充实和更新网上资源,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使学生能充分利用校园网,实现资源共享,实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校园网的作用不能仅仅局限于成绩查询、网络评教、选修课报名等。要培养一支既懂思想政治工作,又懂网络技术、熟悉网络文化特点的管理干部队伍。一方面,网络技术教育者应该加强对学生行为的引导工作;另一方面,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总体网络素质,熟练掌握计算机及网络的基本技术,注意从网络上搜索信息,摸准学生的思想脉搏,使德育工作能“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要开设网络素质教育课程,提高学生的信息素质可邀请有关专家为学生开设专门的网络知识和网络资源利用课程,使学生掌握制作网页、参加网络会议、在网上交流信息以及利用网络创业等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利用网络为学业服务。也可借助类似于“健康上网俱乐部”的社团,引导学生自发地开展网上主题活动,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树立正确的网络意识,做到文明上网,最终提高高职生的信息素质。
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高职生的心理品质从心理学角度分析,高职生沉迷网络主要是由于好奇心、从众心理、逃避心理、自卑心理、依赖心理等因素,加之高职生素质参差不齐,“近墨者黑”,互相浸染的现象严重。因此,要针对这种情况加强对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他们的辨别能力和应对挫折的能力,勇于面对现实生活。
篇10
关键词:短文本;信息抽取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15-3691-02
近年来,大量短文本,如电子邮件,网络聊天,网络博客等已经成为信息交流和情感沟通手段,深刻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习惯和沟通方式。中文的自由短文在比如网络舆情与公安预警等很多领域都有广阔发展前景,虽然英文信息提取技术得到很好研究应用,中文的信息抽取研究较晚,但也取得了一些效果。孙斌在他的博士论文[1]中提出了一种对事件抽取的研究,并且提出了一种InfoX的原型系统。对人民日报语料库中调职、辞职和任命三个事件,召回分别为50%,44%,42%,精度为75%,47%,54%,取得了一些成绩。
但相对长度短,结构各异的中文短文本的提取技术研究则相对更少。
1中文信息抽取方法的研究
目前对中文信息抽取方法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四种。
1.1基于频繁的词集的方法
该方法的基本思想是,利用关键字出现在多少确定,虽然关键字在一个短文中出现的次数少,但是在总的预料中依然会出现很多次。Sebastiani利用该方法对数字图书馆中关于摘要部分进行了适当的比较[2],最后指出这个方法比较适合中文短文本的分类,但对于噪声大的短文准确度依然不高。
1.2模板匹配法
指在一些特定的模式指导下对于某类事件的识别和抽取,而这个特定的模式是可以通过人工或自动方法来取得的。采用这个方法来进行事件抽取的IE系统一般由两个模块组成分别是信息抽取模块和模式获取模块。
1.3基于语义的方法
song等人提出了一种基于空间概念[3]和流动的信息分类的方法。该方法利用概念之间的关系来确定的语义关系,并使用此语义关系来指导分类,以达到短文本分类结果,这个方法能够得到比一般的向量空间模型好的效果。zelikovitz等提出了一个使用潜在语义索引来对短文本分类方法[4]。该方法定义了潜在的语义索引词之间的语义联系,从而提高了文章分类的准确性。
1.4基于本体的信息抽取
在CNKI中就是使用这种信息抽取的方法,主要原理是,利用本体这个概念抽取出关键字,然后在计算本体概念中这些字词之间的相似度[5]。本体论描述某个领域中所有事物和事物之间的关系,但只有这些认识能得到一个很好的信息抽取吗?答案是否定的。即使我们已经知道了客观世界中某些事物有一定属性,该事物也有一定的属性(例如,狗有四条腿,是一种哺乳动物),我们仍然不知道这一段文字中提取文字说明是本体(狗),以及哪些文字或段落描述这个事物(狗)的属性,更不能由此推理知道短文介绍的是一种哺乳动物。
由此可知信息提取的现有技术不能满足要求。无论从可扩展性和准确性方面,中文短文本信息提取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尤其是存在如精度不高,可扩展性不强,高纬度的数据问题等。如何高效、准确提取信息成为短文本信息抽取技术的发展难点,由此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中文的HNC的短文本信息提取,过滤,分类,聚类,模板生成算法的开发和研究。
单个短文本由于信息有限,其有价值信息和相关属性有效特征都很难挖掘,因此,我们所说的中文自由短文本信息抽取一般都是针对整个短文本语料,从大量的短文语料库中进行信息抽取,通过词与词之间的相关性,挖掘有价值的信息。这样就是因为短文挖掘不是对某个短文而是对语料库而言,所以我们使用的抽取技术与传统信息处理技术是不同的,相应的关键技术也有较大差异。
2短文本信息抽取流程
图1显示了本文研究的短文本信息抽取流程。
首先,我们进行信息的收集,这些信息来源很多比如先确定大量BBS、QQ聊天信息、论坛等诸如此类有大量短文本网站,然后根据当前热点确定监控内容从而再确定需要跟踪的热点。采用信息自动收集和人工干预模式相结合的网络信息采集,对网络采集到的信息要进行初步处理,即过滤掉某些与热点无关的文本和语句;按主题自动分类、聚类、浅层语义分析等。
其次,利用HNC知识和语义词典,对经过预处理的信息进行深层语义分析(句类分析),包括:主语义块的识别、命名实体识别、语义消歧、指代解析等。最后经过概念建模、语义模板生成、模板匹配得到最终的短文本的结构化信息。
根据图1,提出了如下5点主要技术。
(1)短文本语义词典的构建
语义词典在自然语言处理研究中占有相当关键的位置。首先从语料库中抽取待聚类词的上下文相关的词,并利用信息增益对特征词进行选择,然后借鉴信息检索模型中的TFIDF计算特征向量中每一个特征的权重,最后将构造好的待聚类词的特征向量作为自组织映射神经网络SOM的输入,经过网络的迭代计算将不同类别的词映射在SOM输出网格的不同结点。
(2)短文本多余信息过滤
短文本多余检测与一般文本多余检测最大的不同在于前者要求具有实时性比较高,要求系统能在有限时间内快速处理、更新的短文本语料,这就要求短文本多余检测比一般文本多余检测具有更好的扩展性和更高的效率。
图1
(3)识别短文本中有特定含义的字符串
随着社会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新的词语,在短文本语料库中就有这些词,我们指的短文本定含义的字符串也叫有意义串指的就是这些新的缩写语、术语、词汇等。对短文本语料中有意义串的挖掘,不仅能帮助有关部门及时掌握当前社会舆情,民生关注,社会热点,从而发现社会问题,为维护社会稳定制订相关政策等提供依据,还为语义模板的构造的提供了素材。
根据HNC理论和有意义串局部原理合并同义词和近义词,构造四个二维表:文件-词二维表。
时间-词二维表。
主题-词二维表
地点-词二维表。
(4)语义标注
实验采用HNC和语义角色相结合的语义标注策略。
第一步,语义块感知和句类假设。
第二步,句类检验。运用句类知识对假设的句类进行合理性分析,最终判定句子的句类;
第三步,分析语义块构成。在句类确定的前提下,对各个语义块的内部语义结构进行分析。
(5)关于短文本语义的分类聚类算法的设计
由于短文本中关键词出现的次数不多,即难从“理解”的层次处理用户需求。针对这些问题,本文设计了根据分类原理研究的基于语义的分类聚类算法。
通过以上分析和流程,可得到如下效果:
(1)适用了互联网中大量中文短文本信息自动聚类、主题检测、自动获取、专题聚焦的算法。(2)实现了网络舆情监测和分析需求,对帖吧、聊天室等分析研判后,生产出标准化的人、事、物、组织、地点等信息的情报产品。为公安全面掌握舆情动态,做出正确决策,提供分析依据。(3)F-指数有明显提高。从而达到一定效果。
参考文献:
[1]孙斌.继承—归纳机制及其在对象系统和信息提取技术中的应用[D].北京大学博士论文,2000,6.
[2] F.Sebastiani. Machine Learning in Automated Text Categorization. ACM。Computing Surveys, 2002,34(1):1-47.
[3] D.Song,P.D.Bruza. Based on Information Inference.In proceedings of the 14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Methodolog- ies for Intelligent Systems,2003: 297-306.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网络监督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