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综合布线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9 20:21: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网络综合布线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综合布线;智能布线系统
在构建新的网络系统时,网络安全是广大用户的首要考虑因素。一般情况下,用户都愿意投入巨资来购买高级的防火墙和软件。然而,绝大多数的用户却对网络基础设施即布线系统的安全知之甚少。事实上,大量的调查数据显示,许许多多的网络安全事故来自网络内部。
综合布线是一种模块化的、灵活性极高的建筑物内或建筑群之间的信息传输通道。通过它可使话音设备、数据设备,交换设备及各种控制设备与信息管理系统连接起来,同时也使这些设备与外部通信网络相连的综合布线。它还包括建筑物外部网络或电信线路的连接点与应用系统设备之间的所有线缆及相关的连接部件。综合布线由不同系列和规格的部件组成,其中包括:传输介质、相关连接硬件(如配线架、连接器、插座、插头、适配器)以及电气保护设备等。这些部件可用来构建各种子系统,它们都有各自的具体用途,不仅易于实施,而且能随需求的变化而平稳升级。
随着垒球计算机技术、现代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对信息的需求也是越来越强烈。这就导致具有楼宇管理自动化(BA,BuildingAutomation)、通信自动化(cA,CommumcationAutomation)、办公自动化(OA,OfficeAutomation)等功能的智能建筑在世界范围蓬勃兴起。而综合布线系统正是智能建筑内部各系统之间、内部系统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换的硬件基础。楼宇综合布线系统(PDS)是现代化大楼内部的“信息高速公路”,是信息高速公路在现代大楼内的延伸。
今天,智能建筑的写字楼、大厦、大学校园、政府部门甚至住宅小区中的绝大多数语音、数据、图像的传输,在其物理层结构上都是基于结构化布线系统的基础架构上。我们知道,在ISO/OSI协议中,物理层是网络系统的基础,所有网络通讯依靠物理层的线缆来将语音、数据传到目的地。
随着结构化布线工程的普及和布线灵活性的不断提高,用户变更网络连接或跳接的频率也在提高,而布线系统是影响网络故障的重要原因,椐调查60—70%的网络故障是由于跳线的不明确,导致整个网络的不可靠或瘫痪,网管人员已不可能再根据工程竣工图或网络拓扑图来进行网络维护工作。那么,如何能通过有效的办法实现网络布线的实时管理,使网管人员有一个清晰的网络维护工作界面呢?这就需要有布线管理。物理层布线管理能实时监视布线的连接状态和设备的物理位置,同时有任何更改的时候,能准确的更新布线文档数据。这样做的好处是连续提供可靠、安垒的连接,防止任何无计划的、无授权的更改,降低整个网络系统的事故时间、运行和维护费用,最终能有效的管理整个网络资源,提高布线管理效率。
目前,结构化布线设计一般采用国际标准的结构化布线系统,将语音、数据的配线统一在一套布线系统中。系统设计一般按六个子系统进行设计:
1、工作区子系统:由终端设备连接到信息插座的连接线缆(3m左右)所组成。
2、水平配线子系统:各楼层弱电井兼作楼层设备间,由设备间至工作区信息插座采用6类4对8芯uTP双绞线,配线电缆长度不超过90米。
3、垂直干线子系统:传输数据的垂直干线采用6芯多模光纤,并采用6类4对8芯UTP双绞线作为备份;传输语音的垂直干线采用5类非屏蔽大对数铜缆。垂直干线沿弱电竖井桥架敷设。
4、设备间子系统:各楼层弱电间作设备间,设置接入层网络交换机、配线架等连接器件。
5、管理子系统:计算机网络中心、电话总机房,是整个大楼的网络、电话交接中心。
6、建筑群子系统:将建筑物中的线缆延伸到建筑物群的另一些建筑物中的通信设备和网络设备上。
这样设计思路简洁,施工简单,施工费用降低,充分适应通讯和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为今后办公自动化打下坚实的线路基础。
但随着技术的发展,人们不仅仅满足布线,施工等的方便,对维护、管理也提出了要求。
布线系统与管理系统通过智能配线架有机的连接起来,使得网络管理和布线系统管理同步,但目前该系统并未大面积推广,其功能,技术并不尽人如意,一个大楼采用智能布线系统将比一般的布线贵50%左右。一般的业主、建设方不愿在此投资。而目前最先进的布线应是在智能布线管理的基础上有自动跳线技术,它是智能布线的发展方向。目前,主要有美国DynaTrax系统。用户只需移动鼠标,就可以进行布线的移动、增加、改变。可在现有的各种网络上运行,并支持现在网络将来的升级。
目前,智能布线系统正受到越来越多的用户关注。然而,也有许多用户对于智能布线系统持观望态度。这些用户虽然看到了智能布线系统能方便管理布线设施,但却不能理解智能布线系统能为他们的网络安全带来多少积极的作用。下面我们就来谈一下智能布线系统的好处。
一智能布线系统能对网络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实时监控。确保网络资产安全。
在没有安装智能布线系统时,用户一般使用单独的数据库来记录他们所拥有的网络设备,如有多少台手提电脑,台式电脑和服务器等。但是,这些数据库只能对用户的网络设备进行静态的管理,而不能了解在某一特定时间有多少网络设备是连接到网络上的或是如何连接在网络上的。也就是说,用户对于他们的网络资产并不能做到了如指掌。如果用户安装了智能布线系统,如美国西蒙公司的MaplT智能布线系统,则他们便能利用该智能布线系统的管理功能实时监控每一个信息端口的连接情况及所连接的网络设备,从而能大大提高其网络资产的安全。
二智能布线系统能及时警示针对布线的非法操作.降低网络非法入侵的危害。
当有外人进入电信间并从配线架上拔掉一根跳线时,传统的布线系统用户只能在收到网络不通的报告后才会来到电信间进行相应的检查,同时也很难发现是谁拔掉了跳线。而在安装了美国西蒙公司的MapIT智能布线系统后,由于该智能布线系统能支持监控摄像装置并在发生非法网络入侵时能做到:
1、自动拍摄非法入侵者及其操作;
2、自动发送短信或警报来告知网络管理人员相关的网络侵害。
三、智能布线系统能对网络使用情况进行完整的存档记录。
篇2
[关键词] 综合布线 设计 子系统
随着计算机网络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21世纪的建筑业也将发生巨大的变化,智能建筑已成为代表建筑高科技含量的代名词,人们居住条件的提高和办公环境的改善,无疑对建筑物的智能化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综合布线系统是一个能够支持用户选择的语音/数据/图形图像应用的网络布线系统,为其智能化的实现提供了一个完美的物理链接平台。在对系统进行配置,以适应更先进的技术需求,满足快速变化节奏的同时,将把大厦的远期投资控制在最低限度内。
一、需求分析
综合布线系统是宾馆模式智能化系统的信息网络基础,本设计注重系统的质量、科学性、先进性、可靠性及安全性,易扩展,同时本设计兼顾考虑宾馆模式的应用特点,将来发展的需要。因此,在系统设计和产品选型中重点关注布线产品的质量、布线系统的模块化、以及系统的安全性、可管理性和可维护性。
宾馆模式综合布线系统的目标是:以系统规范为指导,以具有当前国际领先水平的综合布线技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自动化技术为支撑,建立一套统一规划、高度集成的布线系统,为宾馆模式计算机网络系统数据、图像及控制信号提供统一的传输线路、设备接口和高质量的传输性能。全面实现宾馆模式计算机通信网络的通讯、办公、管理手段的智能化、集成化,把宾馆模式计算机通信网络建成一个高起点、高标准、功能设施一流、且具有高开放性和平滑升级性的网络平台。同时,该布线系统兼顾了计算机网络系统未来的发展要求,提供15年保证;在宾馆模式大楼增加新系统时,对新设备提供信号传输的支持。
作为宾馆模式智能化系统的基础平台-综合布线系统将为整个宾馆模式的语音通信、宽带数据、图像联网、宾馆模式管理系统及网站建设提供高质量的传输通道。宾馆模式大楼内的各个功能区通过高性能的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连接起来,组成一套具备高传输带宽的、结构化的信息高速公路。
二、系统功能
本设计提出的综合布线系统实现了宾馆模式设备的网络物理层上的相互联系,满足系统间信息共享的要求,为宾馆模式集中管理以及与Internet的连接建立了基础设施。具体来说,,本方案设计的布线系统可以支持以下各类应用及设备。
话音:程控交换机、电话、传真、卫星通讯、电话会议、语音信箱等。
数据:快速以太网、千兆以太网、1.2GATM、TCP/IP、INTERNET、INTRANET等。
视频:闭路电视监控、电视会议、可视图文、自动控制等音、视频和控制信号。
需要指出的是视频、射频、公共广播、自动控制等系统技术方面,设计理论和多个项目的实践已证实采用的结构化布线系统可达到与传统布线方式同等的传输质量和传输距离;但在工程造价方面,由于结构化布线系统要配备专用的适配器,以至工程造价将会有很大的提高,故本设计只提供了高性能的传输链路,在技术发展造价降低时,或有此类需要时提供坚实的支持。
三、系统设计依据及设计原则
宾馆模式智能化系统工程-综合布线工程整个布线系统选用星型结构,从插座至楼层配线架,最后通过数据/语音主干线缆统一连接至相应的数据和语音机房,以便于集中式管理。系统机房设置在宾馆模式一层,系统水平布线满足小于90米的布线标准要求。数据水平部分采用超五类双绞线传输,语音水平部分采用电话线传输;数据干线子系统采用光缆传输,语音干线子系统采用大对数电缆传输。如果把结构化布线系统看作是一条信息高速公路的话,那么,越是高级的路况,车速能提高得越快。这种高速率,不是单靠提高汽车的档次来实现,而是由构筑的信息奔驰“路面”通畅快速来完成的。本设计方案既满足用户目前的应用环境,又能支持未来21世纪高速宽带应用。
为了满足宾馆模式现在和未来10年至15年发展的应用,以及可能会根据不同的机型选择不同的适配器来构架整个计算机网络。因此,采用了开放式的布线设计作为解决方案。结构化布线系统采用星型结构,以便实现各种网络逻辑拓朴结构。
1、设计原则
(1)先进性。布线系统的设计目标决定了系统必须采用先进的方法和设备,即要反映当今的水平,又应具有发展的潜力。由于布线系统是一项在规定时间内投入运行的工程,因此系统所涉及的技术必须是成熟和先进的。
(2)开放性。布线系统应具有开放性。一方面布线系统能适应不同功能的要求,同时又能支持不同厂家相应的设备。
(3)实用性。布线系统在现在和将来能适应技术的发展,实现资料和语音通信。
(4)灵活性。布线系统应能满足灵活通用的要求。
(5)模块化。布线系统中,除固定于建筑物中的线缆外,其余所有接插件均是模块化的标准件。
(6)扩充性。布线系统是要能扩充的,以便将来要扩展时,可以方便地将设备扩充进去。
2、设计依据
(1)EIA/TIA-568 民用建筑线缆标准
(2)EIA/TIA-569 民用建筑通信信道和空间标准
(3)EIA/TIA-607 民用建筑中通信接地标准
(4)GB/T 7427-87 通信光缆的一般要求
(5)IEEE 802.3 总线局域网国际标准
(6)TPDDI 铜线分布式资料接口局域网标准
(7)ATM 异步传输网标准
(8)RS232,X.21,RS422 RS485等异步和同步标准
四、各子系统设计方案
1、连接方式
E:设备 C:连接点 T:终端设备
2、设计等级
综合布线系统为了满足高质量的高频宽带信号,所以在设计时,参照综合型设计标准,综合型设计标准适用于建筑物配置标准较高的场所,采用有线非屏蔽双绞线的组网方式。
3、结构化布线系统的结构
根据需求,结构化布线系统分解成以下五个模块进行设计。
(1)工作区子系统(2)水平布线子系统(3)管理子系统(4)主干子系统(5)设备子系统
4、工作区子系统的设计
工作区布线子系统由终端设备连接到信息插座的联机(或软线)组成, 它包括装配软线、适配器和连接所需的扩展软线。
J45暗装式信息插座与其旁边电源插座应保持20cm的距离,信息插座和电源插座的低边沿距地板水平面30cm。
5、水平布线子系统的设计
这是一个主要由水平非屏蔽双绞线组成的系统,水平非屏蔽双绞线由管理区的配线架出发,通过金属线槽、管道、桥架从地面或天花板延伸到指定位置上,然后与插座模块端接,每一个插口均为RJ45制式。设计中保证单条水平双绞线的最长距离不超过90米。水平布线子系统考虑数据采用超五类UTP信息模块、语音采用RJ11信息模块。语音部分水平布线采用三类四芯电缆设计。
6、水平线缆路由设计
走廊的墙角顶上应安装有金属桥架或PVC电线管,进入房间时,从桥架或PVC电线管引出以PVC电线管暗装方式由墙壁而下到各个信息点。
7、管理子系统的设计
管理子系统由每层弱电井内的壁挂式机柜、配线架与跳线组成。通过跳线将通讯线路定位或重定位到楼层的不同部位。其中水平线缆端接数据和语音均采用24/48口RJ45型模块式配线架,保留5%的余量用于今后的扩展。采用110式卡接式配线架连接语音主干,采用机架式光纤端接箱连接数据主干,配置相应的数据点的数据跳线和110-RJ45语音跳线,并设置标准电源插座,以便安装相关网络交换设备。
8、设备间子系统的设计
设备间子系统由分配线间和主配线间组成。语音主干采用110式卡接式配线架,数据主干采用机架式光纤端接箱,所有设备均安装在19英寸标准机柜内,交接区应具有良好的标记系统,交接间的配线设备采用色标区别各类用途的配线区,并设置标准电源插座,以便安装相关网络交换设备。
9、主干子系统
干线子系统是综合布线系统的神经中枢,一端始接于计算中心的总配线间,另一端则终接于各个IDF分配线间。主干线缆到各个IDF完成主干的接续。将工作站区子系统、水平布线子系统、管理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主干子系统五个子系统集成在一起,就形成了完整的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主干子系统使用大对数双绞线电缆、光缆实现设备室与各管理子系统间的连接。其中语音主干采用三类大对数非屏蔽UTP双绞线铜缆,数据主干采用室内多模光纤。
五、展望
随着新标准、新技术和新产品的不断出现,国内对智能建筑集成化的要求会不断提高,随着全球计算机技术、现代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对信息的需求也是越来越强烈。这就导致具有楼宇管理自动化、通信自动化、办公自动化等功能的智能建筑在世界范围蓬勃兴起。而综合布线系统正是智能建筑内部各系统之间、内部系统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换的硬件基础。楼宇综合布线系统是现代化大厦内部的“信息高速公路”,是信息高速公路在现代大厦内的延伸。相信,我国智能建筑集成化的发展趋势将会更快的向国际化接轨。
参考文献:
[1]刘化君.综合布线系统.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2]及延辉.网络综合布线基础教程.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
篇3
关键词:网络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教学方法
由于社会信息化的发展,使得网络应用不断普及,网络技术飞速发展。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网络几乎与企业的每一位员工都息息相关,从企业局域网的规划、组建、运行和升级维护,到企业网站的运行,从网络安全的管理到数据库管理、存储管理以及网络和人员管理等制度建立,都和计算机网络相关联。网络的应用如此广泛,计算机网络课程也成为高职院校很多专业的必修课程。该门课程的实用性很强,同时变化和发展较快,新知识层出不穷,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让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技能,对广大教师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这里以笔者在计算机网络实践教学的教学体会与大家探讨,主要包括有计算机网络实践的教学大纲与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一、计算机网络实践教学的教学大纲与教学计划。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综合利用所学的网络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能够完成一些简单的网络管理、组建、维护等工作。在正式上课之前,应对网络在实际中的具体应用、网络的发展概况、在网络应用中常出现的问题等进行详细分析,制订出切合实际的教学大纲。在全面了解学生所具有的基础知识状况的前提下,根据教学大纲制订好教学计划。在制订教学计划的过程中针对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将该课程中学生不易接受的内容转换成学生易接受的,并且侧重于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二、计算机网络实践教学的内容。
(1)网络基础类实训。这类实训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网络组建实施的能力,要求学生通过实训熟悉网络工程的实施流程和方案设计方法,完成小型家庭办公网络的构建。这方面的主要实训有:双绞线制作(直通线和交叉线)、ADSL拨号上网、多台PC通过宽带路由器共享上网、交换机的基本配置实训、交换机的级联和链路聚合配置、使用交换机划分VLAN、路由器的基本配置等。通过这些实训,使学生基本掌握了构建小型家庭办公网络及网络综合布线等基本网络技能。
(2)网络管理类实训。这类实训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网络管理能力,以应付在工作中会出现的问题。这方面的实训主要有:使用抓包工具软件分析网络数据、交换机的端口镜像、端口和MAC地址的绑定、VPN(虚拟专用网)配置、IP地址的规划、基于802.1x的AAA服务配置、网络带宽的监控维护等。通过这些实训,使学生基本掌握网络设备管理、网络故障、性能管理、网络认证、计费管理等方面的技能。
(3)网络综合类实训。这类实训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网络综合应用能力,满足大中型企业网络工作的需求。这方面的实训主要有:生成树协议的启用、三层交换机的VLAN互通、ACL访问控制列表的配置、路由器静态路由配置、路由器动态路由RIP配置、路由器动态路由OSPF配置、通过单臂路由实现VLAN间互访等,通过实训使学生能够掌握较为深入的网络技术,胜任更为复杂的大中型企业网络管理工作。
(4)网络安全类实训。这类实训的目标是为了在网络安全监控方面培养学生防范网络入侵、网络攻击的技能,能够应付一定的网络入侵和攻击,掌握相关网络安全设备的配置方法。实训内容主要包括:防火墙的透明模式配置、防火墙的NET配置、上网行为策略认证配置、网络监听、操作系统安全、数据备份与灾难恢复等。通过此类实训,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网络安全相关技能。
三、计算机网络实践教学方法。
如何让学生对学习网络实践课感兴趣并能喜欢网络课程,教学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在我的教学中,主要采用了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分组教学法、讨论教学法、提问教学法、示范教学法、通过网络学习网络等,主要是以项目引领任务驱动贯穿整个教学,多种教学方法互补。以教学方法为项目教学法,项目是学会使用互联网为例进行说明。实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巩固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特别是对应相关职业的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能力。实训项目教学更是突出了这一点,最关键的是实训教学主要培养学生面对具体问题独立分析、解决的能力。因此在实训中,要加强对学生排除故障能力的培养。在实训中故意设置故障,让实训小组自行进行解决,老师在旁只给出提示,不给具体原因。
结语: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很快,要做好计算机网络实践教学,作为教师,我们必须紧贴网络实际情况,从真实的网络应用入手讲解网络的组建、应用、管理和维护,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应注重讲解内容的实用性,要在整个教学中真正体现“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基本”的思想。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中针对实际情况进行合理教学,才能游刃有余地进行教学,才能让学生感到学这门课程是非常有用的,让学生产生兴趣,并能在工作时很快投入到自己的角色中去。[论文格式]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高校校园网,无线局域网,无线基站AP
0引言
随着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以及笔记本电脑、掌上型、膝上型电脑等便携式终端设备的广泛使用,学校师生对无线上网需求越来越高,希望利用移动式、便携式的上网设备实现数据通信、信息资源检索、远程教学、移动办公、移动会议、移动学习等活动,校园无线局域网为之提供了可能。因此,组建校园无线局域网能更有效的促进高校现代化教学。
1高校有线局域网现状及问题分析
近年来,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正以不可抗拒的力量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同时也正在影响并改变着学校的管理模式、教学模式乃至师生的学习方式,校园网(有线局域网)在教学、科研和管理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有线网络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1)网络组建受布线的限制。在校园有线网络建设、运行和维护的实践过程中,由于众多高校的校园网大多是通过光纤、网线连接起来的“有线网”,有线网络在某些场合要受到布线的限制,例如:已装修好的住宅、图书馆、校园中具有历史意义怕受破坏的古迹及年久失修的历史建筑不适合钻孔布线,不便施工的报告厅、操场、展览会馆等。
(2)不方便移动办公。诸如很多学校只在部分区域接入有线网络,而无法顾及所有区域,有线网络的接入点比较固定,网中的各节点不可移动,而且接口数量也有限,布线、改线工程量大,线路容易损坏等等。因此,移动设备接入网络很不方便,移动办公受到很大限制。免费论文,高校校园网。
(3)难以满足日益变化发展的校园格局。现阶段高校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建立分校区,校本部与分校区之间的网络传输媒介主要依赖铜缆或光缆构成有线局域网。当要把相离较远的节点连接起来时,架设专用通信线路的布线施工难度大、费用高、耗时长,因此,对正在迅速扩大的联网需求形成了严重的瓶颈阻塞。
2无线局域网概述
无线局域网是无线通信技术与网络技术相结合的产物。从专业角度讲,无线局域网就是通过无线信道来实现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并实现通信的移动化、个性化和宽带化。通俗地讲,无线局域网就是在不采用网线的情况下, 提供以太网互联功能。无线网络设备特点:
(1)无线网卡:无线局域网中无线网卡是操作系统与无线产品之间的接口,用来创建透明的网络连接,其作用与有线网卡类似。无线网卡按照其接口类型的不同,主要有三种:PCMCIA无线网卡(适用于笔记本电脑,支持热插拔)、PCI无线网卡(适用于台式机)和USB无线网卡(适用于笔记本电脑和台式机,支持热插拔),它们都用于短距离无线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
(2)无线基站AP(Access Point):无线接入AP 是一个无线子网的基站,它在无线局域网和有线网络之间接收、缓冲、存储和传输数据,是支持一组无线用户入网的设备。免费论文,高校校园网。AP作为无线子网中的核心设备是必不可少的,同时也是WLAN 和LAN 之间的桥接设备,WLAN工作站也可漫游(Roaming)在不同的AP之间,无线访问接入AP通常通过以太网线连接到有线网络上,并通过天线与无线设备进行通信,其作用半径取决于天线的方向和增益(若不加外接天线, AP的覆盖范围理论上在视野所及之处约230m,但若在半开放性空间,或有间隔的区域,则约20~30m左右,由于微波是直线传播,所以微波都是小角度穿透几面墙体, 墙体将减弱信号, 如果墙体为钢筋混凝土,信号则会更弱。所以在实际情况下,尤其在室外还需要加上外接增益天线,使传输距离到达更远、信号更强)。
(3)无线路由器(Wireless Router):无线路由器是典型的网络层设备,是两个局域网之间传输数据包的中介系统,负责完成网络层中继或第三层中继任务。近年来,为了提高无线通信的能力和效率,不少无线路由设备整合了交换机和防火墙的功能。
(4)校园无线局域网可提供常规的Web服务、ftp服务、E-mail服务、拨号服务、服务、图书馆电子借阅等多种服务,还可以根据各高校特点,开通国际著名电子期刊浏览、移动办公系统、移动BBS讨论系统、移动答疑系统、移动新闻系统、移动教室管理系统、MIS等多种服务。学校应该进一步完善无线局域网软硬件的建设,以此来进一步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
3校园无线网络终端配置
3.1无线接入器的配置
网络的物理连接就是一根网线接入AP作为信息的入口,在无线上网的计算机上安装好无线网卡,通过AP 和无线网卡之间的无线电信号接受信息,网络物理连接后就是具体参数的设置,也就是无线网络终端配置的关键。这主要涉及两个方面:
(1)首先要设置一台能配置AP参数的计算机,将一根网线一头接入AP ,而将另一头接入用于配置AP参数的计算机,同时还要保证这台计算机的IP地址和需要设置的AP在同一网段,以保证直接通信;
(2)进入Web 配置界面后会看到AP的运行状态、无线设置、TCP/IP设置、流量统计、软件升级、保存加载设置和修改密码等选项,因此只需要对TCP/IP的IP 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和DHCP客户端等参数进行设置,这些参数基本和有线网络的设置一样。若考虑到网络安全性,就要在无线设置中选择安全设置,使用WEP加密模式可以阻止无线网络所有非经授权的访问,AP经过这一序列设置后,就可把信号源的网线接入AP。
3.2无线网卡的配置
在安装无线网卡的计算机或笔记本电脑上安装好驱动程序后,就会出现和普通网卡一样的网络属性,如果其网络属性和有线网络状况下不一样,就可能是驱动程序安装不正确造成的,就要检查驱动程序是否正确,无线网卡的配置与当前网络的参数和AP的DHCP 配置有关,即当AP的DHCP 设为Disabled时,无线网卡的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和DNS都必须作相应设置。如AP设置为192.168.1.1,则无线网卡的IP 地址就为192.168.1.x(x为2-254 之间一个地址,但不能和网络中已经分配的地址重复),子网掩码就为255.255.255.0,默认网关就为192.168.1.1,DNS设置就为222.172.200.x(学校的DNS服务器)。
4校园无线局域网的构建
4.1无线校园网构建方法
一是阀值法。通过调整AP的阀值设置,控制AP接入覆盖范围,从而在相同覆盖面积条件下,通过增加AP数量,提高系统容量;
二是频率复用。学校人群主要由管理人员、教师、科研人员和大量学生构成,以上人群工作和学习主要分布在以下区域:教学楼、图书馆、办公楼、实验研究楼、学生宿舍、运动场以及校内各类休闲活动场地(草坪、广场等)。因此,在同一覆盖范围内的多个AP利用802.11g协议规定的13个可用信道中相互干扰最小信道进行设计,客户端无线网卡根据各AP信号强度,选择不同信道工作,从而提高系统容量。
4.2室内无线网
室内:指原先没有安装有线网络的教室、会议室、临时移动办公室等。
设备的选择:室内AP(WST-330)、全向天线、吸顶天线。免费论文,高校校园网。在室内部署WLAN的第一步是要确定AP的数量和位置,也就是要将多个AP形成的各自的无线信号覆盖区域进行交叉覆盖,各覆盖区域之间无缝连接。所有AP通过双绞线与有线骨干网络相连,形成以有线网络为基础,无线覆盖为延伸的大面积服务区域,所有无线终端通过就近的AP接入网络,访问整个网络资源。免费论文,高校校园网。覆盖区的间隙会导致在这些区域内无法连通,技术人员可以通过地点调查来确定AP的位置和数量。地点调查可以权衡实际环境(如教室的面积等)和用户需求,考虑到教学环境对网络带宽、网络速度的要求, 这包括覆盖频率、信道使用和吞吐量需求等。多个AP通过线缆连接在有线网络上,使无线终端能够访问网络的各个部分。免费论文,高校校园网。
通常情况下,一个AP最多可以支持多达80台计算机的接入,数量为20~30台时工作站的工作状态最佳,AP的典型室内覆盖范围是30~100m,根据教室和会议厅的大小,可配置1个或多个无线接入器。针对不同区域无线校园网覆盖方案有所不同:
①教学楼主要为教室,是学生和教师主要活动场所。教室的结构是完整的整体空间,在每个教室根据面积和容纳人数设置一个或多个AP,从而使信号覆盖教室各角落。
②图书馆内多为宽敞、高大空间,适于无线局域网实现网络的覆盖,使用设备少,覆盖率高,可根据室内面积和估计容量布置AP。
③办公楼、实验研究楼和宿舍楼通常是在走廊放置若干AP,让无线信号覆盖各房间;也可通过室外无线覆盖法,在楼外架设AP和增益天线,透过窗户让网络覆盖各宿舍,相对而言通过室外构建网络成本较低,且可以兼顾宿舍周边地带无线上网需要。免费论文,高校校园网。室内拓扑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室内WLAN拓扑结构
4.3室外无线网
室外:指校园操场及其他室外公共场所等。
设备的选择:高功率无线AP(WST-400)、无线全向天线、无线定向天线。全向天线:在所有水平方位上信号的发射和接收都相等。定向天线:在一个方向上发射和接收大部分的信号。室外考虑因素与教室、会议室不同,在校园区室外配置无线接入点要复杂一些,要把各自成一个局域网而又有一定距离的各栋楼房连接起来。在网络的每一端接入AP,并在距离远或信号弱的地方同时外接高增益天线,就可以实现有效距离内两个网段之间的互连。例如:在图书馆楼顶架设一个全向室外天线和一个室外定向天线。全向天线覆盖校园各教学楼和操场;在教学楼上架设定向天线,将信号传递给理学楼A;理学楼A上也要架设定向天线,将信号传递给理学楼B;在理学楼B上架设全向天线可以将无线信号覆盖草坪, 同时也可以将信号传递给理学楼C。其他实验楼、体教楼依此类推。具体操作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如各栋楼之间的实际距离以及障碍物等)来考虑选择设备(如设备型号、是否要加用全向、定向天线, 以及增减设备数量等)。在楼房上架设无线网络设备还需加装避雷器、防潮箱等辅助设备,以防止无线网络设备的损坏。
针对校园湖、体育场以及各类休闲区域一般多为室外空旷地带,可使用室外型AP配合功率放大器和大功率天线,以取得大面积网络覆盖。由于目前802.11g无线局域网自身的局限性,建筑的布局和结构基本决定了每个AP的覆盖范围。因此,在进行无线网络规划时,必须先对每个建筑物进行详细的信号强度测试,同时根据在AP间无线覆盖缝隙最小的条件下,尽量扩大AP间距的设计原则定位每个AP的位置。室外网络拓扑结构如图2所示:
图2 室外网络拓扑结构
4.4校园无线局域网安全设计
在安全方面,由于无线局域网中数据是以广播的形式传播的,容易被非法用户截获,给无线局域网用户带来损失。因此,就必须使用无线加密功能,对传输的数据进行加密。在无线局域网安全设计上,WLAN 技术提供了与有线网络等价的标准——专用(WEP)安全体系结构,并提供了128位的加密密钥。Cisco1100或1240系列无线AP采用了基于IEEE802.11g标准的集中安全体系结构。这种新安全体系结构利用Cisco Secure Access Control Server 2000 EAP型RADIUS(远程授权拨号接入用户服务)服务器软件,提供与网络登录集成的集中用户认证,用户提供学校授权的用户名和密码后,客户机将通过AP与放置于网络中心的RADIUS服务器交互确认信息,RADIUS 服务器对客户机进行认证后,将密钥发送给AP,借助这种基于标准的集中管理体系结构,无线网络安全才能够得到保证,并且可以满足不同等级信息安全的要求。
5结束语
校园无线局域网具有灵活性、低成本、移动方便、易安装等特点,随着无线技术的快速发展,无线局域网在技术上已经日渐成熟,应用日趋广泛,无线网络虽然还不能完全脱离有线网络,但无线网络已经成功服务于某些高校,以它的高速传输能力和灵活性日益发挥重要的作用,但无线局域网也存在数据可靠性、安全性、网络传输距离有限等问题,大学校园应大力进行校园无线局域网技术研究和实用化工作,有效弥补校园有线网络的不足,应用无线局域网技术最大限度地扩展延伸校园有线网络。
参考文献
[1]黎连夜.网络综合布线系统与施工[J].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1):42-44.
[2]吕兴军.高校无线局域网的规划与设计[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2007(12):10-12.
[3]贾青,刘乃安.无线局域网中AP互通性的研究[J].电力系统通信,2005(4):16-17.
[4]王友贵,张春梅.无线局域网技术在校园中的应用[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1):17-19.
[5]王传喜.无线局域网技术在校园网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网络,2006(3):63-64.
[6]王执毅.校园无线局域网的建设[J].理工科研,2007(1):24-36.
[7]荣曼生,郭兆宏.校园无线网络的构建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电化教育,2005(10):56-69.
[8]汤金松,安宝生.无线网络在教育系统中应用分析[J].中国远程教育,2003(19):60-62.
[9]阮洁珊,沈芳阳,韩贵来,林志,周晓冬,黄永泰.无线局域网技术及其安全机制分析[J].计算机与现代化,2004(3):21-23.
篇5
〔论文摘要〕中职教育是就业的教育,实训室是中职学生学习技能的主阵地,建设中职学校买训室文化,是当前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本又紧密联系中职计算机专业的实际,从中职计算机专业实训室文化建设的意义、主要内容,以及中职计算机专业实训室文化建设的途径和原则进行了理论结合实践的分析,重点从物质、制度和精神三个层面分析了中职特色的以就业为导向的实训室文化建设途径。
一、问题的提出
专业实训室文化建设展示出的特色应该说是专业特色的具体体现。一流的专业需要专业文化的引领。当前各职业学校之间、专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从表面上看是质量的竞争,而本质上其实也是文化的竞争。创建计算机专业特色的实训室仍然要靠文化,它是对所有实训室管理的高度概括,是从无数次实训室教学教研活动中提炼出的最具个性和代表性的要素,是通过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而形成的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它对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以及人才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是推动计算机专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底蕴所在。大多数职业学校的计算机专业对实训室的文化建设都进行了一些实践研究,使专业建设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是很多学校的实训室仅仅停留在一种浅层次的管理、简单的宣传布置和最基本的设备布局上,没有经过精心的设计和科学的思考,不适应计算机课程中小组合作或理实一体等教学方法的实施与应用,没有形成专业特色的文化氛围,对学生专业素质的形成没有产生多大的影响。
二、中职学校计算机实训室文化建设的内容和途径
中职学校计算机实训室文化建设是建立在中职学生需要和中职教育发展的基础上,通过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等几个层面进行中职计算机实训室文化建设,把这些特色文化通过一定的形式融会到学生的技能学习、职业操守的培养、职业素质的练就等各个方面中。使实训室文化在专业教育教学过程中,长时间的彰显出潜移默化的渗透、示范、导向、暗示的教育作用。
(一)中职学校计算机实训室物质文化的建设
物质文化是一种以显性为主的文化,是指实训室的物质基础、环境布置、物质条件、实训内容等方面所反映的文化内涵的总和。它是实训室文化建设的前提和条件,是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和载体。
第一,实训室硬件建设的层面。我校计算机实训硬件设施完备,拥有浙江省大中专院校一流的专业实训室,包括计算机基础实训室、电子商务实训室、平面设计实训室、网络设备综合实训室(锐捷、思科、H3C设备)、网络综合布线实训室。本着节约的理念,每个实训室的建立都要参考省内外兄弟学校的经验,按照自己学校的专业需求,兼顾专业将来的发展,诚邀企业、行业带头人,经过三番五次的讨论最终决定相应实训设备的配置,使其在教学上充分发挥优势,能够突出实训环节,满足“校企融合、工学一体、企业培训”的需求,是学生技能得到长足的培养。
第二,实训室环境布置层面。设计实训室的内外墙壁,精心营造具有专业特色的育人环境。在实训室的走廊上展现计算机技术的历史文化,将计算机技术思想史、技术发展文脉、技术人物的典型事迹等,通过文书和实物等手段演绎出来。在专业实训室内的指定位置呈现计算机专业技术的技术文化,将实训过程中的关键项目、实训流程,用图片的形式呈现在实训室内。如计算机网络实训中,涉及到交换机、路由器的基本配置、虚拟局域网划分、各种路由方式、网络安全等方面的技术,涉及到网络设备配置等都可以用图片展示出来。在专业实训室内的指定位置表达技术的设备文化。将实训室内各种设备的技术参数、主要类型、功能特点等用表格或图片的形式表达出来,张贴在实训室的墙壁上或设备醒目的位置,保证使用者在无人指导的环境下可以根据环境文化的描述使用设备。在专业实训室内的指定位置张贴各种宣传材料,营造一种专业文化环境的氛围。把实训室的管理制度、安全规程、工作流程、注意事项等制成图表悬挂在显著位置,以时刻提醒参加学习的学生,使他们深切认识专业的性质及内涵;把学生作品展示在作品墙上,增强学生的自信心;用一些针算机前沿技术资料的挂图拓展学生的专业视野。总之通过包含各种丰富文化内涵的形式来陶冶和净化学生的心灵。
第三,实训室设备布局设计的层面。专业化体现在实训场所的科学布局上,构建更适合新的教育教学模式的专业教学环境,针对不同的专业课模块,合理的设备布局和分组模式对教学活动的开展和进行更加有利,对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
为了节省空间计算机基础实训室电脑的布局我们除了考虑常规的形式外还设计了“V”,字型的布局,而网络综合实训室考虑到小组合作学习,使用了“六边形”和“U”,字型的布局(如下如图所示)。
内涵丰富的物质文化,既是实训室文化的物质基础,也是办学实力的重要标志,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师生的素质和创造能力。同时这种物质文化营造出的境界和氛围最大可能的发挥了他的实效,对身在其中的学生起到“环境育人”的作用。
(二)中职学校计算机实训室制度文化的建设
制度是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实训室制度文化是要求全体师生共同认可并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是学校办学经验的结晶和反映,它对规范实训教学秩序,完成人才培养目标起着保障作用。计算机专业实训室制度文化的建设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要建全实训室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的计算机实训室管理制度,有利于激发师生的工作、学习和钻研的热情,是形成和发展计算机专业特色实训室文化的保证。根据计算机专业建设和行业发展的实际,制定一套合理规范的建设和管理制度;根据计算机实训室的教学功能和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特点制定严格操作规程,设备物资实行专人管理,使实训教学、设备物资等各项管理科学化、规范化。这些制度包括各种规章制度、组织制度、管理制度和奖惩制度等,有针对实训指导师的,机房管理员的,任课教师的,以及学生的。这些制度的制定不但要有文化内涵,更要体现专业性,要具有专业的行为规范,并且保证措施要得力,执行要到位,使实训教学正常有序。 其次,要落实实训室管理制度。将重要的岗位的职责、流程、标准上墙,组织相关的人员进行学习,使人人知制度,人人遵制度。重视常规制度落,做到每年、每月、每星期、每天、每节课的相应工作制度的落实;突出安全制度的实施,安全是实训室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实训室安全文化主要从各类安全标示、安全设施中体现出来。在实训室中安装安全用电标示、安全用水标示、紧急逃生示意图、禁止烟火标示等,同时在实训室配制急救药箱、安全帽等。帮助学生树立安全第一和以人为本的安全价值观,提高学生的安全素质和安全修养,加强学生的安全责任心和使命感。
(三)中职学校计算机实训室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建设
实训室行为文化是师生在实训室工作、学习、生活过程所表现出的精神状态、行为操守和文化品位,它是我们职专人精气神的动态体现和反映。而实训室精神文化是一种以隐性为主的文化,体现的是实训室文化建设的深层结构,描绘的是职专师生创造的一种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是我们计算机专业文化建设的灵魂和核心。
实训室不仅要发挥课堂教育教学的功能,而且要充分发挥课外(学生业余时间)的教育作用,比如定期举行计算机相关的讲座、辅导,进行各个级别计算机技能竞赛的训练,业余时间对学生的开放(必须在机房的电脑里安装丰富的适合学生学习生活的软件)等一系列的文化活动,这些都是建立在我们老师“无私的奉献”的基础的。实训室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建设无不体现着所有师生崇尚道德,专心学习,推崇行动与实践,发扬“奉献”精神。
三、中职学校计算机实训室文化建设的原则
为使计算机实训室科学、高效、可持续地发挥作用,在未来的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惟一的办法就是高度重视实训室文化建设。在新形势下计算机实训室文化建设应注意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一)育人性原则
全面育人是实训室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也是实训室文化建设应遵循的最基本的原则。其一是创造宽松、和谐、亲切、信任的人际关系是实训室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特别是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我们计算机学部一直通过各种途径、方式增进师师、师生、生生的感情。通过师生结对,专业技能辅导、带训练队等多种形式,创造了新型真诚的师生关系。其二是规范的实训室文化制度建设。规范的实训室文化制度建设是规范学生在实训室行为的最有权威性的准则,是实训室文化建设的最具体的体现。通过各种制度的约束学生的行为,达到学生良好的工作习惯的养成。其三是形成良好的专业精神和实训氛围。良好的专业精神和实训氛围是师生经过长年的实践活动凝炼发展而形成的,是实训室文化建设的最高境界,它具有特殊的意义。因此,在实训室文化的构建中,我们非常重视专业自身的优势,并吸收时代精神,以形成自己的特色。例如,我们通过组织省市学生技能竞赛的训练,邀请企业名人来校指导,举行校技能节等形式,形成良好的专业精神,激发学生的认同感和荣誉感,促使学生在良好的实训氛围里,自觉地刻苦学习,严格守纪,文明待人,合格成才。
(二)方向性原则
实训室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发展思路。突出“专业化”,构建具有明显专业特色的专业理念;体现“技术化”,构建能够引领计算机前沿技术的实训室文化;融入“企业化”,注重先进企业文化的引人、渗透与整合,规范学生的岗位意识;注重“实用化”,构建更有利于教育学生和教学活动进行的实训室文化;加强“制度化”和“规范化”,不断加强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根据具体情况逐步建立从实训室管理人员、学生到上课教师的一系列管理制度。
(三)特色性原则
特色是实训室文化建设的生命。地域不同,学校不同,专业不同,那么其相应的实训场所的特色也将不同。针对我校计算机专业在温州地区大中专院校的影响,联合企业组织各种培训,承办的各种级别计算机技能竞赛,面向社会以及兄弟学校开放,使计算机实训室发挥最大的功效。同时在在实训室文化的特色上下功夫,特别要体现实训室文化建设的专业精神和学校的办学思想,使实训室真正成为师生专业成长和技能进步的摇篮。
篇6
关键词: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人才培养;校企合作;计算机网络
目前,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呈多样化、个性化的趋势,企业对技术性人才的需求日趋旺盛,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但高职高专的毕业生被认为不能较好地胜任企业岗位要求,就业专业对口率较低。其主要原因在于人才培养模式的守旧和落后,传统的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严重制约了学生职业岗位能力和创新意识,难以符合市场的要求。因此,大力加强“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教学改革,在专业建设、课程改革、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等方面,加强实践教学建设和管理,提高学生的职业综合素质,势在必行。
一、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原则
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应具有系统性,并可以全面、完整地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同时,也应该具有选择性和连续性[1],针对不同特点和专长的学生,提供多种实训项目和开放的实训体制,在进行有选择的学习中,培养学生对自我的认知能力。连续性则保障了实践教学的完整性,学生做好学习规划,并不断深化,培养学生的钻研精神和创新意识。另外,实践教学应进行独立的管理和考评,不再是理论教学的辅助和补充。
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应以职业基本技能和职业综合素质培养为主。职业基本技能的培养意味着,以专业教育和理论知识为主转向以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培养为主。因此,实践教学课时数应不低于总教学课时数的50%,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素质,培养目标根据相应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确立,特别要与行业、企业对人才技能的要求相结合,课程内容的制定及教学的评价应吸收行业、企业专家的参与和指导,并根据市场需求变化不断调整。
二、实践教学体系的具体构建
“以就业为导向”要求职业教育必须更新人才培养观念,以岗位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进行实践教学,使学生获得实际的工作体验,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独立完成工作的能力和应变能力,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和企业文化,从而提高他们的职场竞争力[2]。
1.职业基本技能的培养
职业基本技能的培养以课内基本技能教学和单设集中实践教学为主,并为后续职业综合素质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课内基本技能教学是实践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计划的制定中,专业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学时比应达到1∶1,并做到“教、学、做”一体化教学,以掌握专业基本技能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改变传统实践教学中的“实践围绕理论教学转”的模式,任课教师需要明确实训项目的个数和内容,并符合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编写课程实训指导书,课程考核方式和成绩应能够反应出基本技能教学的特点和效果。
单设集中实践教学是实践教学体系中重要的过渡部分,根据职业岗位要求,选出具有代表性和综合性强的课程进行若干周的实训教学[3]。实训内容来源于企业真实案例,根据职业岗位的技能要求,将课内基本技能教学中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和训练,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所学课程在行业中的用途,为后续的学习做出明确的规划,增强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激发主动学习的热情。课程考核形式需要符合职业能力要求,并在专业教研室的统一组织下进行。
2.个性化技能的培养
个性化培养是指注重学生在智力、社会背景、情感和生理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和特性,积极引导,因材施教。个性化技能的培养要求尊重学生的职业选择,引导和指导学生进行合理的职业规划,重视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其中,建立一支专兼职结合、结构合理、基础扎实、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强的“双师素质”教学团队,是个性化技能培养的重要保障。
个性化技能实践培养模式主要体现在独立培养实践教学和职业技能培训方面。独立培养实践教学主要以课外实践教学的形式体现,是课内教学的重要补充、完善和提高,为优秀学生和有特长的学生提供自我提高的平台,主要形式有:特长生导师制、数学建模、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大学生竞赛和课外科技活动小组等。职业技能培训是大力推行“双证书”制度的具体体现,把企业认证的相关内容采用课程置换、课程嵌入的方式引入到教学和实训环节中,能够积极促进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进,缩小课堂教学和企业用人的差距[4]。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职业规划,通过学习和培训,获得企业认证的职业资格证书。
3.社会实践教学
社会实践教学是符合高职教育特点的一种实践教学形式,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包含了在校和假期校园内外所有的社会实践活动,主要表现为:寒暑假到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带薪实习,校内外勤工俭学以及周末兼职等。通过广泛的社会实践活动,能让学生了解和适应社会,增强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经验,培养团队精神和组织协调能力,提高个人素养,完善个性品质。社会实践教学活动主要由学校统一组织和安排,学生根据专业要求和自身实际情况,选择某个合适的项目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并提交社会实践报告,开展交流活动,经专业教师审查通过,给予规定的学分。
4.校企合作实践教学
校企合作实践教学首先是开放式实训基地的建立。校内外实训基地是学生完成实践技能培养的主要场所,将实训基地建成集教学、实训、培训、职业技能认证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技术与工程中心,实现“产教结合,工学交替”的培养模式,实施校企合作策略,为行业和企业培养更多优秀的高端应用型人才[5]。目前,校企合作实践教学的形式有:顶岗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企业冠名班等。
一年制的校外顶岗实习是目前开展最广泛的校企合作的形式,是高等职业教育必须面向应用、面向职业、面向市场的具体体现。通过一年的顶岗实习,学生把理论知识、职业基本技能和实践能力融为一体,动手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独立完成工作的能力和应变能力等职业岗位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和提升,使学生快速实现由学生向企业员工的角色转变。顶岗实习期间,学生需要完成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它是前面各项实践教学环节的继续、深化和检验。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由学校组织和管理,其内容由专兼职老师共同规划,具体指导由实习单位的兼任教师完成,最后由学校老师进行答辩考核,保障了学生实习内容的理论深度和技术含量。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可以提高学生调查研究、查阅文献和收集资料、项目计划、项目开发与研究组织、总结提高和撰写论文等各种能力,也是从实践经验到理论创新的升华过程。
企业冠名班由企业挑选的学生组建,是对学校专业设置及课程安排通用性有余、针对性不强的弥补,可以大大缩短学生进入企业后的适应期。企业冠名班是企业、学校和学生共赢的培养模式,企业不仅节省了员工的培训期,而且保证了员工的工作质量,同时也做到了宣传企业的效果;学校则获得了稳定有效的实习和就业岗位,有助于学校的发展和管理;学生可以学到一线的职业技能,预订的工作岗位使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能够更加踏实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在企业对未来的用工状况有一个清晰合理的规划情况下,组建企业冠名班是极受企业欢迎的形式,也能将学校和企业的距离进一步拉近。
三、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实践教学
笔者所在的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经过不断研究、探索、实践和完善,建立起了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和完善的管理体系,其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依托煤炭行业构建特色课程体系
为了深化本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教学体系建设,对以重庆为主的多个地区计算机行业和煤炭行业的60多家企事业单位进行了调研,走访了本领域工作多年、具有独到见解的毕业生、行业或企业技术专家、生产一线工程师或管理人员。在计算机维护、网络组建、网络交换设备配置、网络安全管理与维护等通识性课程基础上,根据网络工程、网络开发两个岗位群的调研及研讨会,形成了岗位群、确定了核心岗位,开设了内容涵盖采煤方法、矿山机电设备、矿井通风与安全、煤矿安全监控分站设置、各类传感器参数设置、井下光纤熔接等区别于其它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专业的特色课程,并通过校企合作,以“任务引领,行动导向”开发优质课程标准和学习内容。同时,由教育专家根据岗位群的典型工作任务,先后设计专业学习领域和基础学习领域,最后构成融煤矿安全监控网络与计算机网络于一体的网络专业课程体系。
2.实施“工学交替、岗证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结合本校自身优势,加强与相关行业的结合,借传统行业信息化改造之机,开拓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领域,形成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之间的差异和特色教育。背靠煤炭行业,紧密联系信息技术行业,与中国煤炭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梅安森、联想集团、重邮信科等企事业单位合作,成功探索和实施了“工学交替、岗证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学生在校完成前2年的基本文化素质、专业理论、基本技能实训、社会实践等方面的培养,第3年在企业接受专业实践、考取岗位技能证书以及完成企业管理规范、专业课和毕业实践等环节的学习。以实际工作任务为载体,兼顾学生职业生涯的长期提升,达到职业技能的培养与就业岗位的零距离对接。
3.构建优秀教学团队和实训基地
选派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到职业教育发达的国家(地区)进行培训和学习,积极引入先进的职业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方法。培养“双师”素质教师,建设学习型团队,教学科研并重,促进教师的可持续发展,拓展合作企业,聘请企业专家指导学生实习。通过校企合作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其中校外实训基地20余家,企业冠名班1个——维佳原创班,加强了实训基地内涵建设,共投入了建设资金250万元,完善了煤矿瓦斯远程监控系统实训基地、计算机网络实训基地、笔记本电脑维修实训基地的建设。
4.创建技术服务中心,提供自主顶岗实习岗位
借鉴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教学工厂”和“科技中心”理念,除建立系列校内外实训基地外,还在校内建立了四个企业化运作的技术中心。由教师带领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长期承接外包技术服务项目,以此为平台开展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拓展实践途径。技术服务中心均按照企业实际情况,自主创造全年连续的顶岗实习岗位,直接服务地方和行业经济发展,同时跟踪行业技术发展趋势,保障技术适度超前。通过技术中心的正常运行,培养了大批技术过硬,有一定工作经验,工作态度积极,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的学生,四个技术中心具体如下:
(1)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维护技术服务中心:经重庆市煤监局专家组考察、评审通过,成立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维护中心,承包了重庆市双桥区鲤鱼石煤矿、长湾煤矿、白鹤煤业有限公司三个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的日常维护工作,为学生提供了长期、稳定的实习岗位。
(2)校内计算机网络维护中心:由专业教师带领100多名学生,负责管理和维护校园网络、信息工程学院实训基地1000多台计算机。2008年中心全体人员还完成了重庆武隆县教委“中小学校园网二期网络工程”69所学校网络综合布线施工任务和重庆渝北区政府“网络中心网络改造”施工任务。
(3)软件外包技术中心:与软件企业协作,引进了重庆亚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重庆港澳大家软件产业有限公司软件开发平台,组建了软件外包中心。完成了重庆镭战网后台管理系统、重庆生华环保研究所网站管理系统等软件开发项目。
(4)图形工作室:承接了众多平面设计、网站制作项目。几年来,该中心先后为重庆沙坪坝公安局、本田摩托等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提供网站制作、广告设计等技术服务。学生在实际项目实施过程中及时获得了教师的直接指导,积累了大量的实际工作经验,为就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四、结 语
构建实用高效的实践教学体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专业基本技能和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均需要在多个实践教学环节中培养。学生在团队合作精神、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等方面都得到了提高,实现与社会和企业的需求“零距离”接轨。高职院校只有结合自身特点,不断学习和改进,才能建立起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和高效的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 姜大源.学科体系的解构与行动体系的重构——职业教育课程内容序化的教育学解读[J].教育研究,2005,(8).
[2] 石伟平.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中的问题与思路[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1):6.
[3] 黄崇本.构建高职计算机类专业技术(技能)与实践教学体系[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10).
[4] 魏威,马国峰.试论高职计算机网络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08,(10).
[5] 吴平,王莲,田立军.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初探[J].中国大学教学,2007,(8).
Constitution of the Practice Teaching in the Vocational College
LI Xin, HE Tong-lin
篇7
【关键词】 高校; IT外包;风险管理;CIO;SLA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1)05―0062―03
引言
美国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曾预言:“任何企业中仅作后台支持而不创造营业额的工作都应该外包出去,任何不提供向高级发展机会的活动和业务也应该采取外包形式。企业的最终目的不外乎是最优化地利用自己的生产、管理和财务资源”。之后这种思想又发展为,只要不是组织核心能力的业务都应当被外包。不同机构和学者对外包(Outsourcing)的定义不尽相同,但一般可以认为外包就是将组织经营活动的一个或者几个模块交由专业化的外包组织来提供,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使组织专注于自身核心竞争力的一种管理模式。其主要类型包括:人力资源外包、信息技术外包、物流外包等。高校尽管不是企业,但教学和科研才是其核心任务,IT业务只起到辅助的作用,因此也应当外包。事实上,在十多年的信息化建设中,IT外包已经为高校所普遍应用,且比企业更形式多样。越来越多的高校也意识到IT外包的重要性。[1] 本文将对高校IT外包的内涵、动因及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并给出高校IT外包规避风险的措施。希望能为高校在实施IT外包过程中提供一些参考,以便提高外包服务的质量和成功率。
一 高校IT外包的内涵及动因分析
1高校IT外包的内涵
高校IT外包的概念和内涵与企业IT外包的概念和内涵基本相同,就是在高校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高校将部分或全部的IT业务以合同的方式外包给IT服务商。
不同高校对IT外包的应用范围和程度各不相同,总结下来,常见的外包形式主要包括以下3类:硬件采购及基础设施建设、信息系统开发与运维、日常IT维护等。
(1)硬件采购及基础设施建设
目前高校硬件采购主要包括PC机、服务器、多媒体设备、网络设备、存储设备等的采购,一般都是通过招标委托商进行。而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校园网络综合布线、多媒体教室、机房建设等。
(2)信息系统的开发与运维
尽管各高校内部的IT部门具备一定的开发能力,但是目前高校的信息系统大部分选择由外部服务商提供。常见的信息系统包括人事系统、财务系统、学工系统、档案系统、校园卡系统、公共数据平台等。一些高校还将校内各种院系部门的网站交由公司制作和维护。
(3)日常IT维护
主要包括普通网络设备检查、用户端网络端口开通、常见计算机应用问题咨询等程序化的任务。[2]
2 高校IT外包的动因
(1)核心能力方面的动因
高校的主要任务是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信息技术的开发等并非其主要业务,更不是核心能力。但是信息技术对帮助高校提高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借助外部IT服务商的专业化能力获取IT能力,高校可以以低成本、低风险、快速的方式推动最先进最合适的信息技术,弥补此方便能力的不足。
(2)成本方面的动因
IT外包可以使高校降低IT的总体拥有成本(TCO,total cost of ownership)。TCO是一种关于IT成本的整体观点,即指从客户拥有某种产品开始,直到停止使用该产品期间的所有与其相关的投入成本,通常是跨越整个生命周期。信息技术服务商可以凭借规模经济和专业化在多个客户之间共享硬件、软件和人力资源,降低单位业务的成本,因而能够用更少的花费完成高校内部IT部门所能提供的信息技术功能。同时高校还可避免因为技术变革而造成的风险。
(3)人力资源方面的动因
目前高校的人员编制十分有限,对入编人员的学历要求也相对高。而一般的IT工作并不需要高学历就能胜任。但是同等条件下,IT人才在企业的待遇会比在高校要好,因此高校IT部门很难留住高水平的IT人才。由于待遇较差,纵然是通过劳务派遣方式进校工作的IT人员在技术提高后也可能会选择离开。因此会出现人才难留的现象。通过IT外包,可以由公司选派有相应能力的人员来校工作,学校不用担心其待遇及去留等问题。
(4)管理优化方面的动因
一般情况下,高校所选择的IT 服务商都拥有庞大的高校客户群,他们长期对高校的IT服务进行研究开发,掌握不同高校的普遍需求。他们在为本校开发项目的同时,必然会带来其他学校的一些先进管理经验,对于已有相关管理经验的高校来说,可以促使校方管理人员对自身管理业务流程和信息流程进行深刻的再思考,对于某些之前没有管理经验的系统,高校可以快速的获得相关能力。因此高校在应用IT外包时,在获取IT能力的同时,还能参考吸收其他高校的管理经验,对自身管理进行改进。[3]
二 高校IT外包的风险分析
尽管目前没有高校IT外包项目失败的统计数据,但在应用IT外包促进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同时,我们不能忽视其风险。
IT外包风险不仅仅是项目完全失败的风险,还包括质量差、服务差、套牢的风险。一般认为硬件采购及基础设施建设和日常维护等项目不确定性小,风险也低,然而此类项目所占的比例不大,目前高校IT外包的主要形式及趋势是信息系统开发与运维外包,此类外包所涉及的人员范围、合同金额、影响面都较大,不确定性因素较多,高校应该在制定外包策略和实施外包过程中尤其注意这类外包项目的风险。
本文通过分析高校自身以及服务商这两个外包中的主体来理解高校IT外包中可能存在的风险。
1高校自身存在的(内部)风险
(1)决策风险
决策风险主要来源于两方面。一方面,一些高校没有统一的信息化管理机构,一些外包项目是由具体的应用部门推动的,这些部门可能只知道自己的需求,在没有与IT机构配合的情况下就开始了项目,可能会出现服务商选择不当、双方配合不到位、成本过高甚至套牢的现象,造成外包的失败。相反,另一方面,一些高校的IT机构较为强势,在没有取得具体应用部门的理解和配合的情况下为其建设了信息系统,这些系统可能并不符合应用部门的工作现状,要么造成系统废弃,要么在多次的修改过程中,出现成本超预算,项目被迫中断的情况。因此高校在建设信息系统时,需在管理部门支持的情况下,由应用部门和IT机构共同协作开发。只有在天时地利人和的情况下,信息系统方可成功的建设与应用。
(2)套牢风险
所谓的套牢是指高校在建设信息系统时过度依赖服务商,内部IT部门没有能力掌握系统的运行,导致高校受制于服务商,后期被迫一直需要他的服务;或者是服务商故意在开发的软件中设置障碍,使得其他服务商难以接入,高校在已有软件基础上开发新功能时,必须继续接受他的服务。但是高校也难以更换服务商,或者更换的代价很大。
套牢的另一方面的风险是,在大量应用IT外包后,内部IT机构逐渐忽视自身能力的提高,如开发能力、管理能力、创新能力,导致不能及时了解师生的业务需求或者只能盲目听从服务商提供的信息。
2服务商存在的(外部)风险
(1)服务质量风险
在高校前期决策正确的情况下,来源于服务商的风险依然存在。一种情况可能发生在招标时,服务商具备相应要求,但是在此项目进行中,服务商可能因为资金、人员流失等问题,造成项目延期、技术不达标、服务质量差,甚至项目失败;另一种情况,服务商一般都同时承接多个项目,由于业务扩张过快,在资金和人力上跟不上,造成服务质量差。
(2)道德风险
在正常的委托关系中,高校信任服务商,服务商尽力为高校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但是一些服务商可能在建立合同关系后,利用高校的信任,隐藏一些对高校造成损害的但是不易察觉或者评估的行为,增加了项目的风险。[4]
三 高校IT外包风险的规避
为规避风险,高校也应从自身和服务商两方面考虑。
1高校自身风险的规避
(1)建立CIO机制以规避决策风险
高校首先要有负责全校IT业务的CIO(Chief Information Officer,信息主管)。CIO须具备联络者、领导者、监听者、传播者、故障排除者、资源分配者和谈判者的能力,这一概念起源于美国政府,兴盛于企业,后被美国多数高校所采用。我国高校从2001年开始提出建立高校CIO制度,但是到目前为止,我国没有多少高校进行成功尝试。在具体实践中,信息办主任、网络信息中心主任等内部IT机构的负责人行使着CIO的大部分职权。但是往往这些IT机构负责人并不具备CIO的校级决策能力。在CIO的领导下,内部IT机构与应用部门共同确定需求,综合选择服务商,可以减少决策风险。[5]
(2)提升内部IT部门能力以规避套牢风险
规避套牢风险,一方面高校需要对全校信息化建设进行整体的规划,在建设新信息系统前对系统间的关联及可能的升级做到心中有数,避免后顾之忧。因此设立CIO职位对规避套牢风险也有作用。另一面,高校要转变内部IT部门的工作重心,建立管理与技术并重的内部IT团队。在高校信息化过程中,随着IT资产的不断增多,系统更新速度不断加快,高校内部IT部门的工作重心将向信息化规划、需求调研、协调服务供应商和具体应用部门的工作、项目监控、运维监控等管理方向转变。但是高校采取的IT外包不是也不可能是全包,为了及时处理各种突发事件,内部IT机构实际上仍需承担第一线的维护工作,同时,在应用外包的过程中,内部IT机构仍然需要掌握技术的核心,对信息系统的开发流程、部署环境、安装等有所了解,或者要求服务商提供培训,这就要求内部IT机构必须拥有相应程序开发、数据库管理、网络管理等技术人员,否则纵然服务商愿意提供相关技术细节和培训,内部IT机构也掌控系统运维的能力,造成套牢。因此在外包后,内部IT机构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同时不断学习新技术,这也是选择合适服务商,精确描述用户需求的前提。
2服务商风险的管理
(1)采用SLA以规避服务质量风险
对于服务质量风险,比较成熟的做法是与服务商签订SLA (Service Level Agreements)服务水平协议。SLA作为客户与IT服务商之间签订的协议,被设计用于合作双方对所提供的服务、服务优先级和责任的共同理解。一份标准的SLA内容体系包括以下几个内容部分:服务部分、技术部分、商务部分和质量报告。服务部分是指双方协商好的服务内容相关的部分,包括服务信息标识、服务范围、服务等级、服务计费方式、合约变更和终止条款等;技术部分是指通过双方协商产生衡量业务等级的通用技术参数、指标集和性能检测方法等。在技术部分中,用户需要找出最能符合自己业务需求的服务水平指标;商务部分是指当IT服务商满足或者违背承诺的业务等级时,其所获得的奖励和赔偿机制;质量报告是指IT服务商定期给客户提供的分类服务质量报告,包括SLA中规定的服务质量数据和统计结果。[6]
(2)维护外包关系以规避道德风险
盈利是服务商的生存之道,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服务商会尽可能的利润最大化。为避免服务商在追求利润的时候伤害到高校的利益,高校一方面需要尽可能的完善合同,明晰责任,加强监督,另一方面也要与服务商维持一定的良好外包关系,了解其运营规律,最终实现外包双赢。
四 结语
高校通过IT外包可以利用外部IT服务商的优质资源,弥补自身IT能力的不足,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节省成本,解决人员编制问题,并且可以在外包过程中吸取他校的管理经验,优化自身的管理流程。但是IT外包既有来自于高校自身的风险也有来自于服务商的风险,高校需要建立完善的CIO机制,提升IT部门的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以避免来自内部的风险,还需注重外包合同,签订服务水平协议,维护好与服务商的外包关系以规避外部风险。
参考文献
[1] 常潘.用IT外包推进高校信息化可持续发展[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0(13):4-5.
[2] 钱伟梁. 高校IT外包动因和方式探析[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20(2):44.
[3] 王雅薇.IT外包实施过程中的风险分析及控制[D].吉林:吉林大学,2008:14-15.
[4] 同[3]:28-39.
[5] 何秀全,韩耀军.高校信息化服务团队建设探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0(2):151.
[6] 顾晓栋. IT外包中服务水平协议的研究和应用[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07:23-27.
Analysis on the Application of IT Outsourcing in High Education Institutions
HE Xiu-quan1 HAN Yao-jun2 LOU Shen1 MEI Yan1
(work and Information Centre, Shangha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83, China; 2.College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hangha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83, China)
Abstract: IT outsourcing can make high education institutions concentrate on their main business, such as educating, researching and offering services to the society, and also can cut down IT human resource, lower the total cost of IT ownership and offer advanced management experiences of other institutions.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definition, initiatives and risk of IT outsourcing of high education institutions, and gives some advice to manage the risks, improving the quality and success rate and making best use of the advantages and bypass the disadvantages of IT outsourcing.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网络监督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