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医生事迹范文
时间:2023-04-11 02:01:3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乡村医生事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立志农村卫生事业
李丽在很小的时候,受到父亲的熏陶,就立志要成为一名医生。因父亲是一名乡村保健员,从小看到父亲经常半夜三更穿梭于乡间小道,为生病的人看病,父亲常常教导儿女:医生要有“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理念。耳濡目染下李丽从小在心中种下一颗成为医生的种子。长大后看到了农村由于极度贫穷闭塞,经济极为落后,村民缺医少药现象十分严重,很多人都患有风湿病,一些村民40来岁就骨骼变形、直不起腰。村民最缺乏的就是能够对症下药的好医生。她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更加坚定了学医的信念。于1998年9月,为了实现这一信念,她用三年时间参加了县职中开办的卫生函授班。在学习期间,她刻苦学习,勤奋钻研,尽可能地多学习和掌握医学知识。2004年,她到乡卫生院实习,实习期间,她日诊临床夜读书,在专业上力求精益求精,对一知半解的经常向卫生院的老师们虚心请教。由于个人的发奋,先后取得乡村医生资格证和乡村医生执业证。
情系群众一心一意
从事乡村医生工作以来,不但每天上门就诊的病人非常多,而且半夜出诊现象也很普遍。还记得在2016年10月的一个夜晚,时间已是十点多,劳累了一天的李丽刚刚睡觉。突然间,急促的电话铃声响起,来电称果园组有一位60多岁的老人哮喘病发,病情十分严重,急需救治。李丽急忙起床,向他们简单了解一下情况后,备齐药品,不顾一天的疲倦,立刻出发赶到现场,对病人进行抢救,终于,病人得以脱险了。像这样半夜出诊的事对于她来说真的是太多了。十三年来,她共接诊病人两万余人次,出诊几百人次,却从没有收取群众的一分出诊费。这十三年来,李丽跑遍本村和周边民主、新建等村每一条条弯弯曲曲的小道,熟悉了本村每一户村民身体健康状况,尤其是2017年云南省开展健康扶贫以来,谁患过哪些慢性病、哪些重大疾病,谁家有几个小孩,在她心里一清二楚,对高血压、糖尿病、精神病等慢性病规范管理,李丽坚持每年4次面对面随访、至少两次家庭随访,对于病情控制不满意者及时进行转诊治疗。由于工作繁忙,她从没睡一个安稳觉,从没过一个完整的节日,常常端着饭碗,接到病人的电话就背着药箱出门了。
签约服务落实到位
作为乡村医生,李丽同志把党和政府健康扶贫各项惠民政策落到实处,得到广大群众支持拥护和称赞。
篇2
本人自从事乡村医生工作20以来,在县卫生局、黑山镇防保站的领导下,紧紧围绕农村卫生工作大局,认真开展各项医疗工作,全面贯彻执行各级领导安排和布置的各项任务,全面履行了乡村医生岗位职责。
自从负责计划免疫接种工作以来,无一例因技术操作(本;文由;方案-范文库为您搜集-整理)等因素出现过不良反应。曾先后参加了县疾控中心举办的免疫规划相关知识及扩大免疫规划知识(本;文由;方案-范文库为您搜集-整理)等培训。并能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认真落实各项方针,使扩大免疫规划工作及时有效地落到实处。
2006年开展农村合作医疗,本人能积极协助村干部做好宣传工作,主动向村民介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内容及补偿办法。接待本村患者和村外患者。能够做到小病不出村,从根本上解决了广大村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并能认真做好门诊病志及处方管理,详细填写门诊补偿登记表,及时上报。
多年来,在各级领导的帮助和同道们的支持下,无论是思想方面,还是业务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绩,并得到上级领导和广大村民的一致好评。但与其它同道相比还有差距,自己尚须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并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并为实际服务的原则,学以致用、用有所成。在今后工作中,我仍将一如既往的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对待学习一丝不苟;对待患都热情周到,尽自己最大努力,更加扎实地做一名合格的乡村医生。
篇3
应用微生物、微生物代谢产物、寄生虫和人或动物的血液或组织、动物的毒素等,直接制成或用现代化生物技术、化学方法制成,作为预防、治疗、诊断特定传染病或其它有关疾病的制剂,通称生物制品。 医院常用的生物制品有干扰素、精制破伤风抗毒素、精蛋白锌胰岛素、人血白蛋白、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注射液、人血丙种球蛋白等。本文着重阐述其保存及注意事项。
生物制品多由微生物或其代谢产物所制成,从化学成分上看,多具有蛋白质特性,因此,生物制品一般都怕热,保存条件不佳会影响其质量,一般宜放于冰箱中,保存温度2~8℃,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其质量。生物制品都有有效期,如过期应报废,不可再用。
生物制品在使用时,经常发生反应,特别是破伤风抗毒素,易发生过敏反应,所以应做皮试反应;白蛋白也会发生反应,如引起患者发热、呕吐等,应注意放慢滴注的速度,因此,为了预防反应的发生,要注意以下事项:
1 人血丙种球蛋白
本品只限肌注,不得用于静脉滴注,若要静滴,应用静注丙球。本品应为澄明或微带乳光液体,如有摇不散之沉淀物或安瓿裂纹等,均不得使用。每支应一次用完,不得分次使用。
2 精蛋白锌胰岛素
应于早饭前半小时皮下注射,由于本品作用缓慢,不能用于抢救糖尿病昏迷患者,故不能用于静脉注射。用前须摇匀,用药期间应注意低血糖反应。由于一瓶可多次使用,故应注意防止污染,用后应及时放入冰箱冷藏。
3 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注射液
极少数患者用药后可能出现过敏反应,因此,初次使用本品时,建议先使用少量,确定无异常反应后再注射全量,如发现异常,应立即停药并妥善处理。对膜透析病人,皮下给药较好一些,对非透析病人皮下或静脉给药皆可。本品用药期间应定期检查红细胞,注意避免过度的红细胞生成,治疗期间可适当补充铁制剂、叶酸或维生素B12,以增加疗效。
4 精制破伤风抗毒素
必须做过敏试验,阴性后方可注射,阳性者必须进行脱敏后方可注射,若发生过敏,应立即采取皮下注射肾上腺素、给氧、保暖、抗过敏等治疗,对于有发热或过敏史者一般不用。
5 人血白蛋白
应用盐水稀释后静滴,滴注速度应缓慢,根据病情用5g或10g装,不应分次使用;对于幼儿要合用时应注意操作,均应按严格的消毒程序进行,人体发热时应不用,有不良反应时应立即停用。
篇4
关键词:高等医学院校;全科医学;医学教育;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4-0049-02
全科医生行使的医学行为称为全科医疗,美国家庭医师学会(AAFP)规定[1]:全科医疗是一种集生物医学、行为科学和社会科学于一体的医学行为,以家庭作为医学实施的范畴和对象,而不是以病人的年龄、性别或疾病来分类。全科医生是指在社区、诊所、医院里向个人和家庭提供人性化、初级、连续性医疗服务的医生,承担对病人病情和诊疗作出初步决定的责任,并在适当时请专科医师会诊。随着新一轮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全科医疗服务被确定为改革的重点,国家发展改革委、卫生部、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出台《关于印发开展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教育部2010年起连续三年每年将给予我校100名免费医学生订单定向招生计划指标,我校根据本省的农村卫生工作需要,认真思考探索,如何实现预定的培养目标、形成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认真开展调研,明确培养要求
以我校2010年8月招收的100名五年制本科免费医学生为分析对象,考生分别与我校和当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签署定向就业协议,承诺毕业后到有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六年。在学期间新生户籍仍保留在原户籍所在地。录取专业为五年制临床医学(全科医学方向)。生源范围面向南宁、柳州、玉林、贵港、钦州、防城港、北海等七个地级市,涉及40个区县。农村生源占82%。招生录取执行广西二本控制线。从招生录取情况看来,我校生源足,计划招生100名,实际报名考生近800人,一次性完成录取计划。总体生源质量好,录取平均分为503分,超出二本控制线70分。对于这100名国家订单定向农村医学生的培养如何进行地位,我们开展社会调查研究,以研究成果和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将其培养规格从全科医学的能力分析入手,分析应当具备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及社会能力,并作为制定培养方案的依据。全科医生的方法能力包括学习方法能力、工作方法能力、更重要的是发展能力,它决定将来是否能成为优秀全科医生的能力。定向培养的特殊性决定人才培养的途径特殊性,即人才培养应满足定向农村对全科医生的要求,所以应当采取校市合作强化实践的模式。全科医生的社会能力有其特殊性,社会能力即社会适应能力、社会生存能力,一要适应全科医生职业的特殊性,二要适应基层农村工作的特殊性。培养全科医生的专业能力,是对常见病地方病能做出正确的诊断和处理,对疑难重症能判断并及时处理,承担基层主要的预防保健任务,掌握健康教育、健康促进教育工作,从业能力与他们定向农村关系甚大,到少数民族地区的,应当学习民族医药技能。
二、坚持办学特色,建立应用型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对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的培养特点进行分析后,我们对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定位为能够从事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及教学和科研等工作,适应农村和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医学人才。 为此我们积极推进面向农村服务基层的全科医生培养模式的构建。在西方国家,社区医疗机构承担了约80%以上的门诊服务及大量的预防保健工作[2]。中国现有从事社区卫生服务的医技人员年龄偏大、知识结构老化、学历和职称偏低,真正能从事全科医疗工作的医师很少,而美国的全科医师占医师数的34%,英国、加拿大的全科医师达到50%[3]。目前中国高校全科医学教育发展滞后,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广西医科大学地处省府广西南宁,是广西医学教学的最高学府,长期以来为本省的医疗卫生事业做出积极地贡献,培养了大批的医药卫生人才,多数人在省内各专业学术上发挥领军作用,为使培养的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能满足基层医疗卫生需求,我校发扬“造就本省人才,为本身之用”的办学特色和办学传统,
三、更新教学培养理念,构建科学的培养方案
1981年Clarke等[4]认为全科医生毕业时应做到:(1)对预防疾病和保护健康应采取积极的、始终如一的和理智的态度;(2)应意识到个人和社区健康的重大变化,可能会取决于人的行为改变;(3)对全科医生这个角色应持正确的态度,并具备成为合格医生的必要能力和信心。国外的全科医生培养一般需要六七年时间,如美国,就包括四年的本科教育和四年的医学培训。中国当前基层农村医学人才匮乏,需要一批全科医生尽快进入基层卫生机构开展服务,以利于卫生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现阶段国外的培养模式显然不适合中国的国情。目前国家订单免费定向医学生学制五年,五年内如何能培养出初级的准全科医生,我们依据《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和全科医生的工作岗位要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进行教学设计,以突出实践教学、突出应用型、突出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将课程设置为综合素质模块、基础课程模块、临床课程模块、预防保健课程模块、专业技能课程模块,并将课程进行优化整合。为加强动手能力,采取3.5+1.5模式进行,前三年半为理论学习,后一年半为实习期,真正达到培养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为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全科医学实用专门人才的目标。
篇5
从全国税费改革大政策看,农业特产税取消是大势所趋。烟叶特产税虽有一定的特殊性,但今后也将逐步取消。目前,国家烟草部门正在研究烟叶特产税改革办法。据网上反映,四川省从6月1日起取消烟叶特产税,并根据烟草行业的特殊性,要求将停征的烟叶农业特产税及其附加,由烟草收购部门在每年烟叶收购完成后,12月底前,按计划内实际收购量,通过行业补助的形式,直接全额兑现给烟农。如果取消烟叶特产税,对我市地方财政收入将会产生较大影响。2002年,我市烟叶特产税收入1474万元,今年如果不出大的自然灾害,按现有植烟面积和黄烟长势,烟叶特产税将在1650万元左右。特别是对部分乡镇财政影响较大。从2002年烟叶特产税征收情况看,我市烟叶特产税过百万元的有马庄(150万元)、孟疃(142.8万元)、辛兴(142.6万元)、贾悦(116.4万元)、石桥子(116万元)、程戈庄(100.6万元)等6处乡镇。如果取消烟叶特产税,将会对以上6处乡镇,尤其对二三产业基础相对较差的马庄、孟疃、贾悦等乡镇产生巨大的影响。
针对上述情况,下步农村税费改革工作中,建议注意把握好以下几点:
1、严格执行现行农村税费改革政策。农村税费改革是国家的一项大政策,事关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对有关政策,必须不折不扣地抓好落实。乡村公益金,从现在开始要全面暂停征收;对逐步取消农业特产税政策,根据省委、省政府及省财政部门即将下发的意见,从实际出发抓好落实;对其他政策,也要按要求抓好落实。
3、对转移支付分配作适当调整。取消农业特产税和暂停征收乡村公益金,部分乡镇(街道)收入减少。要根据有关政策,对乡镇(街道)减收情况进行调查测算,对减收较大的乡镇(街道),可适当调整转移支付分配数额,以实现税费改革“三个确保”的目标。取消烟叶特产税后,应该根据有关政策规定,对现行乡镇财政体制作适当调整。
篇6
【关键词】 意识;自我;因素分析,统计学;学生;农村人口
【中图分类号】 R 395.6 B 84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10)08-0921-03
Levels of Self-concept and Corresponding Factors in Left-behindPupils in Rural Areas/JIA Wen-hua.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Shangqiu Normal College,Shangqiu(476000),Henan Province,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on levels of self- concept and corresponding factors in rural left-behind pupils, so as to provide the evidence for education program. Methods Totally 477 pupils left in rural areas in Henan Province were tested using Children's Self-concept Scale, general status questionnaires. Results Rate of self- concept was higher. There was not remarkable different in gender(P>0.05). One-way ANOVA and Regression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factors influence self-consciousness form guardianship types, communication with their parents, family care, teacher attitudes, friends number and score(P
【Key words】 Consciousness;Ego;Factor analysis,statistical;Students;Rural population
【基金项目】 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编号:B377)。
【作者简介】 贾文华(1970- ),女,河南商丘人,硕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发展与教育心理。
【作者单位】 商丘师范学院教育系,河南 476000。
自我意识是意识的一种形式,是个体对自己及周围事物关系诸方面的认识、体验和调节的多层次心理系统,是个体人格结构中的核心部分[1-2]。自我意识是个体心理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对个性的形成与发展以及价值观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小学时期正处于发展自我意识、获得自我同一性的重要时期。儿童自我意识的产生和发展受家庭、学校环境和个体自身因素的影响。该文对影响留守小学生自我意识形成与发展的家庭与学校相关因素进行研究,为留守小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河南省商丘、周口、开封、驻马店地区农村小学三至六年级、父母双方或其中一方外出务工0.5 a以上的留守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年龄8~15岁 ,平均年龄为(10.96±1.55)岁。发放问卷500份,剔除无效问卷后,获取有效问卷477份,有效回收率为95.4%。其中男生240份,女生237份。
1. 2 工具
1.2.1 自编一般情况调查问卷 包括性别、年龄等一般人口学特征及家庭、学校因素等情况,其中家庭因素包括监护类型、亲子分离时留守儿童的年龄、通常与父母沟通交流情况等项目。学校因素包括教师对留守小学生的态度、学习成绩、好友个数等项目。
1.2.2 家庭关怀度问卷 家庭关怀度是测查监护人对留守小学生的关爱、理解、支持与帮助程度。该问卷是根据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量表[3]编制的,该问卷共5个测试项目,采用3级记分, “基本没有”记0分,“有时这样”记1分,“经常这样”记2分。总得分越高,表示关怀度越高。
1.2.3 儿童自我意识量表 儿童自我意识量表是美国心理学家Piers及Harris于1969年编制、1974年修订的儿童自评量表,该量表适用于8~16岁儿童,主要用于评价儿童自我意识的状况。该量表分为6个分量表,即行为、智力与学校情况、躯体外貌与属性、焦虑、合群、幸福与满足,来评价儿童的自我意识状况。此量表为正性记分,得分高表明该分量表评价好,即无此类问题。按原量表规定,总分得分在第30百分位(P30)到第70百分位(P70)之间为正常范围,得分低于P30(相当于粗分46分)为自我意识偏低,提示该儿童可能存在某些情绪或行为问题或社会适应不良,有自信心不足、自我贬低或自暴自弃倾向;得分高于P70(相当于粗分58分)为自我意识过高,提示该儿童可能对自己要求过高,过于求全或存在焦虑情绪,对挫折的耐受能力不足[3]。该量表在国内外应用十分广泛,信度与效度较好[4-5]。
1.3 调查过程 对抽取的学生群体进行集体施测,由调查员发放问卷,对学生不理解的条目由调查员给予中性解释,并当场收回问卷。施测过程班主任不在现场,以排除对被试不必要的干扰。
1.4 统计分析 所有数据采用SPSS 11.0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农村留守小学生自我意识水平 留守小学生自我意识偏低的占32.5%,偏高的占27.7%。综合来看,有60.2%的留守小学生的自我意识不在正常范围内。
2.2 不同性别、年级留守小学生自我意识量表得分比较 不同性别小学生自我意识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行为与合群分量表女生得分均显著高于男生(P值均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表1 河南省农村不同性别、年级留守小学生自我意识量表得分比较(x±s)
性别与年级统计值行为智力与学校躯体外貌焦虑合群幸福与满足总分
性别 男 11.84±2.789.74±3.036.95±2.838.95±2.608.29±2.036.95±1.8352.73±10.94
女 12.71±2.249.45±3.256.65±2.928.87±2.449.05±1.667.16±1.6253.90±10.39
t值-3.7701.0131.1430.333-4.487-1.328-1.201
P值0.0000.3120.2540.7390.0000.1850.230
年级 三 12.30±2.789.64±3.107.06±3.279.57±2.278.53±1.836.87±1.8053.97±10.77
四 11.96±2.549.56±2.856.71±2.748.83±2.648.47±1.817.10±1.7552.63±10.27
五 12.11±2.629.48±3.266.63±2.808.54±2.598.50±2.196.86±1.7552.12±10.98
六 12.99±2.239.81±3.477.01±2.919.14±2.309.35±1.357.42±1.5953. 31±10.67
F值3.6370.2350.5933.0675.5962.4342.652
P值0.0130.8720.6200.0280.0010.0640.048
2.3 家庭因素与农村留守小学生自我意识的关系 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监护类型(母亲监护、父亲监护、祖父母监护、亲戚监护、独自生活)在自我意识总分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644,P=0.033);在焦虑与合群分量表上的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F=2.530,P=0.040;F=2.701,P=0.030))。由祖父母监护的留守小学生在总量表上得分均最低(51.68±11.02),在智力与学校情况、焦虑、合群分量表上的得分也最低(分别为9.32±3.22,8.50±2.52,8.36±2.04);而由亲戚监护的留守小学生在行为、躯体外貌与属性、幸福与满足分量表上得分最低(分别为11.79±2.69,6.21±3.79,6.64±1.55)。而独自生活的留守小学生的自我意识总量表得分最高(58.00±8.16)。
与父母沟通情况的不同(沟通良好、有点困难、无法沟通、很少沟通)在自我意识总分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734,P=0.000);在各分量表上,除躯体外貌与属性分量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169,P=0.091)外,其余分量表和总量表得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庭关怀度对自我意识总分有影响,复相关系数为0.347,其解释量为12.1%。见表2。
表2 河南省农村留守小学生家庭关怀度与自我意识的回归分析
预测变量偏回归系数标准误β值t值P值
常数42.2341.446
家庭关怀度1.7640.2190.3478.073
2.4 学校因素与农村留守小学生自我意识的关系 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教师对留守小学生的不同态度(不太了解、很关心、很喜欢、很少注意 )在自我意识总分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4.588,P=0.000);教师“很关心”的学生自我意识总体水平最高(55.08±10.22),并且在行为、智力与学校情况、躯体外貌与属性、焦虑分量表上得分最高;教师“很喜欢”的学生自我意识水平其次(54.52±11.41);教师“不太了解”的学生自我意识水平处于第3(48.60±10.13);教师“很少注意(忽视)”的学生自我意识总体水平最低(46.16±9.82),并且在行为、智力与学校情况、躯体外貌与属性、焦虑、合群分量表上得分最低。教师对留守小学生的态度不同,在各分量表(除合群之外)上得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
不同学习成绩(优秀、良好、中等、较差)留守小学生在自我意识总分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073,P=0.000)。学习成绩优秀的留守小学生自我意识水平最高(57.59±11.03)。学习较差的留守小学生自我意识各分量表以及总量表(45.50±8.75)得分均最低。
不同好友个数(1~2个,3~5个,5个以上,没有1个)的留守小学生自我意识总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652,P=0.000),并且在各分量表上得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有5个以上要好同伴的留守小学生在自我意识各分量表及总量表(55.39±9.98)均为最高;没有1个好友的留守小学生的自我意识在各分量表及总量表上得分均为最低(37.67±1.53)。有1~2个要好同伴的留守小学生的自我意识在各分量表及总量表上得分次低(48.10±10.64)。表明自我意识状况与好友个数密切相关。
3 讨论
调查显示,男生存在较多的行为问题,女生则易产生焦虑情绪,与其他研究结果[6-7]一致。从监护类型看,由祖父母监护的留守小学生自我意识水平较低。祖父母监护时,较多地采用溺爱的管教方式,但求物质、生活上全方位的满足,而缺少在精神和道德上的管束与引导;只关心孩子的吃、穿、住,不关心学习;祖父母文化程度、知识水平普遍较低,缺少对孙辈进行学习辅导、思想教育和人格培养的基本条件。由于祖孙隔代人之间生活经历的时代差别很大,孩子从作为最亲密抚养者的祖辈身上获取的影响儿童认知结构形成的元素中,许多是距离儿童现实生活和未来生活较为久远和陈旧的东西。这些因素都限制留守小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由亲戚监护的留守小学生,有一种被父母抛弃或寄人篱下的感觉,从心理上会把自己当“外人”, 很难与亲戚建立亲密关系,容易形成“弃儿”观念,对自己的评价较低,心里孤独、行为孤僻,幸福与满足感较低。另外,寄养在亲戚家的留守小学生常常压抑着自己的个性,胆小怕事,退缩、自卑而亲戚也常因为害怕出现矛盾,不敢管教过严,使之处于放任自流状态,行为问题明显。家庭关怀度与自我意识关系表明,无论哪种监护类型,只要对留守小学生关心、爱护、理解、支持、正确引导,让他们感到“家”的温暖,可能就不会影响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
教师对学生的态度与评价是小学生自我认识与评价的重要途径,影响着自我意识的发展水平。在小学生心目中,教师是权威,是偶像,是知识的向导,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教师对学生的态度与评价对他们的学习和在校表现、心理状态和主观幸福感产生很大影响。同时,教师对学生的态度与评价起着风向标的作用,引导着其他小学生对某个学生的评价与交往。因为在小学时期尤其是低年级,往往以成人的评价来评价别人或自己。因此,教师的态度对留守小学生自我意识水平的影响是巨大的。
学业成绩、好友个数与自我意识密切相关,这与以往的关于中小学生自我意识的研究[8]一致。学业成绩、好友个数与自我意识可能是互为因果关系。学业成绩是小学生取得社会认可、建立自尊和正常的自我意识的重要来源。留守小学生成绩差,往往受到教师、家长、监护人、同学的贬低和轻视,会造成他们对自己缺乏自信和抱负,引起自我意识水平降低;另一方面,留守小学生因为成绩差,父母又不在身边,其自我价值感水平低,易产生负向自我价值评价,在学习和生活中多呈现消极态度和退缩行为,进一步阻碍学习能力的发展。学习成绩好的留守小学生,经常能够得到教师、家长赞许与表扬,深得教师、家长的喜爱,深受同学的好评,同学愿意与其交往,抱负水平高,自信心强,从而提升自我意识水平。
影响留守小学生自我意识水平的相关因素很多,家长、教师及学校应根据农村特有的情况,努力改善家庭与学校中的各种不利因素,给予孩子适当的照顾、肯定和鼓励,锻炼其自信心与承挫能力,在教育中注意引导学生客观公正地自我评价,以提高学生的自我意识水平。
4 参考文献
[1] 彭以松,聂衍刚,蒋佩.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特点及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内蒙古师范人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 10(20):93- 97.
[2] CONANT KD,MORGANAK,MUZVKEWICZ D,et al.A karate program for improving self-concept and quality of life in childhood epilepsy: Results of a pilot study.Epilepsy Behav, 2008, 12(1):61-65.
[3]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编.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142-149,306-310.
[4] HONORE MH. Measures of self-concept and self-esteem for children ages3-12 years.A review and recommendations. Clin Psychol Rev, 1984, 4(6):657-692.
[5] 苏林雁,罗学荣,张纪水,等.儿童自我意识量表的中国城市常模.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 16(1): 31-34.
[6] 柯雪琴,范雪理.杭州市中小学生自我意识水平调查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5,39(3):223- 224.
[7] 苏林雁,万国斌,杨志伟,等.Piers- 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在湖南的修订.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4,2(1):14-18.
[8] 何丽,苏虹,赵科,等.农村中小学生自我意识水平及相关因素分析.中国公共卫生, 2008, 24(11):1293- 1295.
篇7
【关键词】 乡村医生;中专学历教育;实际成效
【中图分类号】R197.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3)12-0566 -01
在农村乡村医生中专学历教育工作中,比较注重于政策的制定、具体方法的研讨和推出,以及成绩的总结,忽视了农村医学学历工作的实际成效,致使这项工作一直停留在经验水平上,而没有进一步上升到科学、理论、学术创新的阶段。据此,我们对余杭区开展的两届45岁以下乡村医生中专学历教育,在后期实践工作中所取得的成效进行分析、评估。
1.1 调查对象 (1)访谈对象:余杭区卫生局科教科、农村卫生管理站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有关领导。(2)问卷抽样调查对象:2001年~2002年参加中专学历教育的乡村医生。
1.2 调查方法 分两阶段调查。第一阶段,2011年6月对余杭区卫生局科教科、农村卫生管理站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有关领导进行访谈,内容主要包括余杭区目前乡村医生之前中专学历教育的效果及后期培训工作安排、政府和卫生局对教育培训的认识及对支持力度。第二阶段,2011年9月采用自制问卷对2001~2002年参加过中专学历教育的乡村医生进行调查,问卷内容主要包括是否愿意接受乡村医生中专学历教育、教育后个人能力的提升及获得中专证书后的成效评价等。共发问卷133份,有效回收133份。
2 结果
2.1 访谈结果
2.1.1 访谈区卫生局领导3人。访谈结果为:余杭区乡村医生中专学历教育工作由余杭区卫生进修学校组织实施,采取面授与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学制两年(函授)。培训教材选用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全科医学导论》、《医学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与应用》、《慢性病预防与保健》、《社区常见健康问题》、《中医社区医疗与保健》及《伤病的社区康复》共计八门课程,其均有配套的学纲,培训费用由区卫生局全额支付。师资队伍均参加过由浙江大学医学院组织的专门培训。修完教学计划规定全部课程后,可同时获得由浙江省教育厅颁发的浙江省中等专业学校毕业证书和浙江省卫生厅颁发的浙江省乡村医生全科医学知识培训合格证书。
2.1.2 访谈农村卫生管理站领导4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有关领导18人,共22人,其中对乡村医生中专学历教育概念模糊的有4人;对因参加学习而产生的工学矛盾这一情况,均表示支持学习。
2.2 乡村医生中专学历教育问卷调查结果
2.2.1 乡村医生中专学历教育学员一般情况 本次调查的133人,均为镇乡(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和其他有关医疗机构中从事农村基层卫生工作的注册乡村医生。
2.2.2 学历教育情况 本次调查的133人中,全部参加过中专学历教育,其中有86人取得了中专毕业证书,毕业率为64.67%。
2.2.3 学习内容是否切合农村卫生工作实际 满意的占91.3%,不满意的占8.7%。
2.2.4 适合农村、社区实用性的评价度 满意的占91%,不满意的占9.0%。
2.2.5 个人能力的提升及获得中专证书后的成效评价
表1 参加学历教育后对能力的提升 (133人)
表2 参加学历教育获得中专毕业证书后的成效评估 (86人)
3 结论 “加强农村在职卫生人员的学历教育”[1],“建立健全农村在职卫生人员和在岗乡村医生的培训制度”[2],农村医学成人学历教育就是其中一项重要的工作,这是提升农村卫生人员的整体素质,提高广大农村居民的就医质量和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有效途径。在这大环境下,余杭区在2001至2002年完成了本辖区内133名45岁以下乡村医生中专学历教育,并对后期获得的成效进行了调查评估。本次调查中发现,局级和基层领导都非常支持乡村医生中专学历教育,且能保证乡医脱产学习的时间,部分单位还对取得中专学历证书的乡村医生给予了一定的奖励。参加调查的乡村医生对中专学历教育满意度较好,对后期在工作等方面获得的成效也表示满意,但其希望能加强其他形式的农村基层卫技人员的培训。
参考文献
[1]罗志勇等 抓好乡村医生学历教育 提高基层医疗业务素质 卫生软科学,1994,(4)
篇8
【论文关键词】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扩大内需;关系
一、引言
内需,包括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两个方面。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运行过程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存在投资过热与消费偏冷的矛盾。启动消费,扩大内需已经成为我国今后相当长时期内的一项基本国策。政府也把“增加消费,扩大内需,启动市场”作为宏观调控的一项重要内容。河南省被定义为中国的农业大省和人口大省,在政策经济部署中却处于劣势,以其作为样本,在探讨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对刺激农村居民消费以及扩大内需的关系方面具有极强的代表性。本文通过对河南省郑州、洛阳、南阳、周口、新乡五地市农村的调研和对相关数据的分析,认为:农村消费市场没有真正启动是影响中国消费过冷的重要因素。
二、河南省城乡消费现状差异性比较
(一)河南农村消费市场潜力巨大
第一,农村人口总数。人口总数一般被认为是考量一个市场大小的直观指标之一,至2008年底,我国城镇人口数60667万人,乡村人口数72135万人,分别占总人口比重的45.68%和54.32%;其中,河南省为全国第一人口大省,截止到2008年底,总人口9918万人,其中农村6345万人。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测算,农村居民每增加1元的消费支出,将对整个国民经济带来2.o8元的生产性支出和消费需求。也即如果河南省每个农民多消费1元钱,就会拉动全省消费需求13197.6个亿,可见河南农村市场消费潜力巨大。
第二,农村资源,其核心体现为土地。农村土地既是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又是农民消费的重要途径;河南省连续11年实现了耕地占补平衡,基本农田面积继续稳定在1.034亿亩以上,2009年补充耕地规模超过40万亩,这意味着农业大省的基础地位没有改变,农村土地资源丰富。
第三,农民gdp。农民的多元化就业,涉及到三大产业的多个领域,因此农民gdp要远远大于农业gdp,产值与收入水平的正相关关系同时决定其与购买力的正相关;河南省劳务输出人数超过2000万,仅2007年就已通过劳务输出赚回1000多亿元,其中劳务输出的主力军就是农民工群体。
第四,农村消费需求。多元化消费和消费结构的重大变革,体现出农村旺盛的消费需求;河南省是中国传统文化发源地之一,在农村更是重视风俗民情,如婚丧嫁娶等红白喜事的开支巨大,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农民强烈的消费需求。
(二)河南农村内需现状及所存在的问题
河南作为农业人口大省,农村居民在全省的消费中是一种不可忽视的力量,但通过对河南省统计数据和五地市调研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河南省农村居民消费现存问题主要有:
第一,农村居民的支出项目多元化,消费支出所占总开支比重下降。通过spss16.0对l0年间河南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与人均消费支出进行相关分析,r值为0.986,二者高度线性相关,也即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是人均消费支出的主要决定性因素。但2000至2009年10年间,河南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1985.82元增加至4806.95元,增幅为142.06%,人均消费支出由1551元增加至3388元,增幅为118.44%,人均消费支出十年增长率低于人均纯收入增长率。
第二,农村居民消费带动第三产业增加的总产出所占比重低于城镇居民的同类指标,也即农民消费还以物质性消费为主要特征,本文在五地市周边农村的抽样调查共600户农民,根据农村居民大项支出所占最终开支的比重,将农村居民开支分为以下七个大类:l、日常生活支出,2、住房支出,3、土地投入支出,4、医疗保健支出,5、子女教育支出,6、红白喜事支出,7、其他开支。全年中:①包括土地投入支出和红白喜事支出,日常生活支出占总开支的比例依然排在第一位;②食品消费支出占农民日常生活支出的比例最高,09年河南省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6%。
第三,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倾向严重的受到当地风俗习惯的影响。调研数据显示:96.4%的农民选择子女养老,87.5%的农民抵制养老机构养老;95.9%的农民表示即使借钱也会为子女筹集基础教育或婚嫁盖房的费用。
第四,农村居民预防性储蓄倾向要大于城镇居民,并集中反映在针对社会保障相关的问题上。调研问卷中针对“您认为自己存钱的目的?”设计了7个多选选项,分别是:“医疗费用”、“养老费用”、“再生产投入”、“获取利息收益”、“子女教育或婚嫁”、“子女就业或创业”、“其它”。统计排名显示:子女教育或婚嫁87.4%、医疗费用72.8%、养老费用69.6%、子女就业或创业35.1%、再生产投入24.6%、其它5.5%、获取利息收益不足1%。这里必须要说明的是,还有超过90%的农村居民是基于子女受教育成器或婚嫁成家之后的“防老”、“防病”意愿而对于“子女教育或婚嫁”的进行预防性储蓄的。
三、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对扩大内需的影响
(一)现行刺激农村消费的方式比较
由上文分析可见,启动农村消费市场是启动消费的关键,是我国扩大内需的立足点。对于如何快速有效的启动农村消费市场,社会各界人士已进行了许多有益探索,其中一些已经付诸实践且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现行的刺激农村消费的方式主要有两种:
第一,政策补贴型惠农政策。如2007年起试点的家电下乡、2009年推行的汽车下乡、2010年推行的建材下乡等。
第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如2003年启动试点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2009年启动试点的新农保等。
第一种方式显然要更加直接,收效更为明显,但是通过对大宗耐用商品的政策补贴来刺激消费并不具有可持续性;第二种方法更为间接,收效也需在一定时间内才能有所体现,但无疑是最具可持续性的方法。在这两种刺激农村消费方式下,河南省农村居民的平均消费倾向在2004年达到最高的0.8444,随后开始逐年下降;在国际经济整体不景气和金融危机肆虐的2007年、2008年,农村居民平均消费倾向分别降至0.7355和0.6834,其中2008年为近l0年历史最低水平;2009年以来由于刺激内需方面惠农政策的全面铺开——如家电下乡、汽车下乡等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如新农保试点方案的施行,农村居民平均消费倾向略有回升。
(二)基于预防性储蓄理论的分析
根据利兰(leland,1968)的预防性储蓄理论,人们之所以要储蓄,不仅仅是为了将一生的资源合理地分配于一生的各个阶段,更主要的是为了应付未来不确定性事件的发生。后来迪顿在预防性储蓄模型中加入了流动性约束因素。假设当消费者遇到意外冲击使收入较低时,即使他们愿意也不能用借款来维持他们希望的消费水平。这时消费者就会产生额外的储蓄动机,在收入较高时多储蓄,以保证消费不过多受收入下降的影响,也就是“以丰补歉”。这时的储蓄起着一个对收入不确定性的缓冲层的作用,消费者通过储蓄和负储蓄使消费在收入不确定的情况下尽量平滑。
通过对河南省农村消费现状和社会保障现状的分析,我们发现:农民消费不足,不是因为农民没有消费意愿,而是因为农民收入低下,且有后顾之忧。既要用于眼前的生产、生活,又要防老、防病、子女上学,他们想消费,但没有能力消费、不敢消费。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仅有利于增加困难农民收入,而且可以改善农民的收入预期,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无疑能够刺激消费需求,有利于保持经济稳定持续发展。因此,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可以减轻农民的生活压力和不确定性,减少农民的预防性储蓄,增强农民的消费意愿,使整个农村释放出巨大的消费潜力,进而确保经济增长。
(三)农民与政府的重复博弈模型
对未来的预期是影响农民行为的重要凶素。一种是预期收益:我这样做将来有什么好处;一种是预期风险:我这样做将来可能面临问题。这都将影响个人的策略。医疗和养老是农村居民最关注的、占预防性储蓄倾向比重最高的社会保障项目。在这两个领域的重复博弈中,农民和政府都不知道对方下一步会怎么做,但无疑表现最好的策略直接取决于对方采用的策略,特别取决于这个策略为发展双方合作留出多大的余地。这个原则的基础是绝大多数的农民认为未来是重要的。
对于医疗来说:最初,政府对于农民医疗并没有提供很好的保障措施,农民病不起医不起,农村普遍存在有病不医的心理,因此要增加预防性储蓄;随后,政府开始建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多数农民会观望,这个制度是不是真的能够保障自己的医疗,若已参加旧农合的人觉得保障效果并不好,于是大多数人会拒绝参加旧农合;政府意识到这个问题后,开始试点新农合,少数人参保后发现效果不错,于是激发更多人的参保意愿;有少数不信任政府的人拒绝参加新农合,当其他人生病住院可以领到报销费用、而这批未参保的人只能自己承担时,这些未参保人后悔了;最终,新农合得以全面铺开。
对于养老来说:最初,政府在农民养老领域的财政投入一片空白,农民必然要选择土地养老和家庭养老,尽可能的增加预防性储蓄;随后,政府选择试点新农保工作,农民对于新农保的保障力度持怀疑观望态度;在未来一段时期,若农民发现参保老人的老年生活确实得以保障,则会激发更多农民参保积极性;若农民发现参保老人的老年生活没有得以保障或保障效果很差,则会因此退保或者拒绝参保;这样的话政府只有继续改进新农保的制度设计,才能达到其制度设计初衷。
四、总结
通过分析河南省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对扩大内需的影响,我们可以清晰地认识到当前的内需不足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农村消费低迷引起的,而这深层次的原因则是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缺失。因此应着力解决农村社会保障的建设问题,改变农民在收入分配中的弱势地位,从根本上解决农民无力消费和不敢消费的问题。推而广之,有以下几点启示:
(一)建立符合各地实际情况的现代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既要符合国家社会保障体系的总体要求,又要从广大农村的实际情况出发。至少包含两个重点:既要扩大覆盖面,又要提高待遇水平。只有充分体现农村居民的实际需要与可能,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这最为明显地体现在农村养老保障方面。尽管新农保制度的推行弥补了国家在农村养老方面没有财政投入的空白,但是覆盖面之窄和待遇水平之低很难满足农民养老保障需要。
(二)明确政府在农村社会保障建设中的主要责任
社会保障自诞生之日起就是一种政府行为,任何社会保障项目的实施都是在政府的引导和计划下进行的。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是以保障广大农民基本生产和生活的正常进行为目标的,具有普遍性、强制性和非盈利性的基本性质,而非商业性质保险,这就决定了政府应该承担起农村社会保障的主要职责。第一,政府应该为农村社会保障的建立提供有效的财政支持;第二,政府应在在解决农村社会保障资金筹集问题上发挥组织作用;第三,政府应该农村参与社会保障观念上起到引导作用。
(三)建立和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相关法律法规
篇9
关键词:乡村医生;职业道德;研究
一、乡村医生及乡村医生职业道德的界定
在中国历史现代卫生事业发展史上,乡村医生曾立过赫赫战功。乡村医生都是全科医生,许多人既懂中医又懂西医。医生对患者的家庭病史、经济情况等了如指掌,而且能够在第一时间掌握患者的初始病情资料。他们工作在农村第一线,除了医疗,还担负着辖区内的预防保健任务,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卫生防疫、除害灭病、初级合作医疗、两管五改、地方病普查、疟疾歼灭战,到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公共卫生宣教、计划免疫、妇幼保健、计划生育宣传指导等,乡村医生几乎把初级合作医疗建成了较为规范的农村卫生网络。
乡村医生,又叫“赤脚医生”,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农村卫生条件极其恶劣,各种疾病肆意流行,在严重缺少药品的情况下,政府部门把工作重点放到农村。“赤脚医生”半农半医,一根针、一把草治疗,曾和农村卫生网、合作医疗制度并称我国农村三大支柱。这部分人当时由三大部分成员组成:一是医学世家;二是高中毕业且略懂医术病理之人;三是一些是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现在的乡村医生基本还是靠体温计、听诊器和血压计等“老三件”诊治疾病。由于政府对农村医疗基本上没有投入,地方政府也不重视农村医疗,因而乡村医生收入非常微薄,这也限制了他们不可能拿出更多的钱“预存”在乡村养老,更没能力购置仪器改善就医环境。
乡村医生的职业道德,是医务人员应具备的思想品质,是医务人员与患者、社会及医务人员之间关系的总和,是社会公德在医疗行业中的特殊表现。乡村医生作为村卫生室的主体,处于农村三级卫生网的终端,他们直接承担着广大农村居民的医疗、预防及保健任务。乡村医生的医德水准及服务水平直接关系到广大百姓的身心健康,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所以,加强乡村医生的医德教育,引导乡村医生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从思想上重视医德修养,将有利于全面提高乡村医生的综合素质,有利于广大农民享受到更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有利于农村卫生工作目标的实现和健康发展。对推动农村卫生事业改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进一步完善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乡村医生的职业道德现状及其成因
有关资料显示,占全国人口20%的城市人口占有我国卫生资源的80%,而占全国人口80%的农村人口却只占有20%的卫生资源。农民是弱势群体,乡村医生也是弱势群体。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农民还会非常依赖“乡村医生”这一群体。研究表明,目前我国贫困地区的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存在诸多问题:数量少,无法满足农民的卫生服务需求、年龄结构偏大、分布不均、知识老化、职业素质低等,未能充分发挥农村三级医疗保健网网底的作用,乡村医生队伍急需整顿,等等。
新农村建设中乡村医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形势不容乐观,存在很多问题。究其原因是国家没有把乡村医生的门槛提高,乡村医生无法和乡村教师相比较,更不用说公务员等。我国卫生主管部门对乡村医生医德教育重视不够,乡村医生培训从内容到形式都跟不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跟不上医学科学的发展和医学模式转变的需要。在培训中只重视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传授,而轻视医德医风教育,没有将医德教育和医学专业知识教育有机结合起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乡村医生的道德观和价值观也在发生着变化,市场经济所产生的负面效应不可避免地反映到乡村医生的观念中来,在拜金主义和利己主义影响下,一些医德修养淡薄的医生把从事医疗工作看作赚钱谋生的手段,以致出现乱收费、卖假药和过期变质药品、小病大治、开大处方药、拿回扣和差错事故频发等现象。乡村医生受所处环境和受教育程度的制约,很多人习惯于按照自己的思维模式来处理问题,得过且过,不懂得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更不注重自身的医德修养,这也是医德滑坡的原因之一。
三、提升乡村医生职业道德的举措
提高乡村医生待遇并保证各项经费的落实和投入,从制度上解决乡村医生职业素质提升的问题。2004年1月1日起施行的《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就是为了提高乡村医生的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加强乡村医生从业管理,保护乡村医生的合法权益,保障村民获得初级卫生保健服务。2011年颁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则明确指出,“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医改工作的深入推进,乡村医生队伍发展遇到了新的情况和问题”,并明确规定了“乡村医生的补偿和养老政策”,这充分表明了国家对乡村医生的重视。
乡村医生应加强职业道德、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的再教育和再培训,并要兼顾以能力为本的学历教育和以临床实践技能为主的非学历教育,要制定符合乡村医生的教学大纲,加大中医药知识的普及和运用。乡村医生医德教育体系的建立,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目前新农村卫生工作和乡村医生的特点出发,完善乡村医生教育的规划。要把医德教育作为乡村医生培训中的必修课,重视医学知识的培训,做到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找出乡村医生医德教育的侧重点,帮助他们提高医德认识,形成医德情感,磨练医德意识,坚定医德信念,指导医德行为,养成医德习惯。使乡村医生们真正做到敬业、乐业、精业、清正廉洁、尊重和关心病人,自觉抵制各种不良诱惑,较好地完成“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职责。加强乡村医生医德教育的课程建设,全方位多层次开展医德教育。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进步,现代医学模式已由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转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该模式把人作为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体,认为影响其健康状况的既有生物因素又有心理和社会因素,医生的服务不仅要医治患者生理上的病痛,还应承担维护和促进患者健康的心理状态及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等,这就要求乡村医生不仅要有精湛的医疗技术,还要有广博的人文科学、社会学、心理学、法学等知识。所以,在乡村医生的培训中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特别要学习科学发展观相关理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增设心理学、医学伦理学、人际关系学、社会学和卫生法学等课程,还要注重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的教育,不断提升乡村医生的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对乡村医生的要求。
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下的乡村医生继续教育制度,构建和实施学习支持服务体系,向乡村医生提供全方位的学习服务平台。为增强乡村医生医德教育的实效性,对乡村医生来说,不能仅局限于课堂的空洞理论和单纯的说教,必须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方法,有针对性地对乡村医生进行医德教育。寓医德教育于专业教学中,医学专业课中蕴涵着丰富的医德教育资源,这是其他教育方式所无法替代的。
同时,要积极建立乡村医生绩效考评制度,逐步形成良性竞争,以提高乡村医生整体队伍的素质。重视发挥榜样的示范教育,选择典型的医德标兵介绍个人的先进事迹或用报告的形式介绍我国历代涌现出的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的专家,使其不知不觉受到感染、启迪、教育,引导他们弘扬民族精神,增强责任感,恪守医德,牢记救死扶伤的天职。发挥培训教师主渠道的作用,培训教师是进行道德教育的主体,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有高尚的人格。在关注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并重前提下,积极拓宽专业口径,增设符合乡村医生的特殊专业,加大相关职能部门的沟通、协作,有针对性地进行职后培训。
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适应新形势的乡村医生管理规章制度和监督机制,以有效地约束和规范医务人员的医疗行为,这也是加强医德教育的重要手段。通过设立监督投诉电话、意见箱、聘请社会监督员、召开患者及其家属座谈会等形式,构建群众、患者、社会监督制约体系。
参考文献:
[1] 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Z].http:///
law/law_view.asp?id=79062.
[2] 杨静.乡村医生职业素质提升的研究[D].西南大学,2009.
[3] 汪小云,钟初森.在医学生职业指导中加强职业道德教
育的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2010,(9).
篇10
**,男,40岁,中专学历,家住**居委会。他中等个头,多年的奔波忙碌练就了他那健壮硬朗的体质。自1996年7月参加工作以来,他就牢固树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坚定“扎根基层、服务社区”的理念,不为市场经济的金钱诱惑,忠于职守,踏实工作。他热情、直爽,办起事来总是勿勿忙忙,走起路来咚咚作响,给人总是有做不完工作的印象。说起他,并没有过多轰轰烈烈的感人事迹,仅是平凡岗位工作中的点点滴滴,老百姓认可他、赞成他,组织上信任他。被评为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光荣称号。
一、坚定不移地做一个党的卫生工作方针的践行者
**镇地理位置较为特殊,镇政府以及大部分行政区域面积在京杭大运河东,另有几个行政村在大运河河西,京杭村、西园居委会就是其中之一,由于交通很不便利,带来网多年来运西几个村的卫生面貌比较落后,老百姓居住环境、卫生知识知晓率比较而言还较低,**同志自1996年7月从宝应卫校毕业后,怀着一颗赤诚的心,来到了京园卫生室工作,他立志要通过自己和同行的努力,彻底改变本村落后的卫生状况。1996年正是我国改革开放经济繁荣时期,他的同行、同学都下海发了财,有的买了车子,有的在县城买了房子,同学看他依旧住在父母给的三间房子里,纷纷拉他入股,帮助他走出困境,都被他婉言谢绝了,很多诱人的条件都没有动摇过他对卫生工作的忠诚。他的业绩得到了全村人民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认可。但他不是一个好儿子、好丈夫、好父亲。参加工作以来,他对家里的事问得很少,父母年迈体弱又有病,爱人在企业上班,上中学的孩子成绩一直下滑,老师的责备,父母妻子的责备,使这个硬朗的汉子,终于说出了对不起家人、对不起孩子的话来。
在工作中,**同志坚持以党的卫生工作方针为指引,认定目标不动摇。20**年,镇上根据上级要求,建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工作,由于种种历史原因,长期以来对村卫生组织管理不到位,没有一定的管理制度约束,加上经济利益的驱动,重医轻防的矛盾非常突出,工作阻力很大。对此,**同志对新形势下的卫生工作方针有较清醒的认识,他认为这是从以医疗为重点向社区综合卫生服务的转型,是对村卫生室工作的准确定位,是提高全民健康知识和改善居民健康健康卫生行为的重要举措。对此,他不仅自己积极响应率先做好,而且还以朋友的名义邀请运西几个村的同行谈认识,做同行的思想工作,使我镇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建设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加快了工作进程。
二、爱站如家、优质服务
**同志在工作中,始终心系全村人民的健康和预防保健工作,想方设法满足人民的健康需求,在资金十分紧缺的情况下,积极创建省级合格社区卫生服务站,团结全站人员,发挥集体力量,投入3万多元,用于服务站的建设投入,改善预防、医疗就诊环境和办公条件,一次通过了省级合格社区卫生服务站的评审验收,满足了全村人民的健康需求。20**年5月,县人大对该村农村卫生工作进行了视察,在听取了汇报、查看了相关资料及现行的就医环境等方面后,给予了充分肯定和好评。在医疗工作中,**同志总把患者的疾苦放在第一位,为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坚持做到主渠道进销药品,保证了患者用药安全有效。从不多收患者一分钱,患者欠的3块5块的,全记了他的头上,这也是他至今还过着一般般生活的原因吧。在公共卫生服务方面:一是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兢兢业业做好各项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及时完善各项公共卫生服务资料;二是严格执行中心的各项管理,全面完成中心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三是注重站内管理,教育全员以农村公共卫生工作为重点,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培养广大居民的健康卫生行为,以减少慢性病、传染病的发生。同时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为契机,广泛开展居民健康体检工作,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坚持做好慢性病的随访工作。全村居民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形成率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受到了全村村民的一致好评。
三、良好的医德、精湛的医疗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