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事迹心得体会范文

时间:2023-03-16 20:00: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医生事迹心得体会,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医生事迹心得体会

篇1

“非常饱满的谷子总是低着头,毛毛草肚子里没东西,却总是翘着头”我们要当沉甸甸的谷子,不要当毛毛草。有着精湛的医术,却没有豪言壮语,华益慰大夫凭着价格的魅力,凭着对病人深情的爱,深深地感动了我,也感动了身边所有的人。 在外科界,华益慰是我国著名的外科专家,医术精湛,以手术精巧细腻而著称,素有“华一刀”产美誉。无论是多么

复杂疑难的手术,他都能做到沉稳操作、层次分明、止血彻底、科学处置。凡是亲眼看过华益慰为病人手术和亲身接受过华益慰治疗的人,无不为他精湛的技术而佩服。就是这样一位“大牌”专家,却从不耍“大牌”,从来不拒绝做小手术,而且把每一台小手术都当成大手术做。阑尾炎是外科最常见的手术,可每一次做手术前,他都要反复研究病情,术中精细操作,术后严密观察。因此,他从未发生过一起医疗事故。他告诫学生们:“别小看阑尾炎,它可以和十多种疾病混淆,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误诊误治。”

做手术是“良心活”,这是华益慰经常说的话。他始终根据病人的病情决定治疗方案,该手术的一定手术,不该做的手术坚决不做,决不给患者过度治疗。手术台上出现险情,他麻利迅速,处置果断。一般手术他沉稳细致,决不赶进度。有人说:“华主任老了,手太慢了。”而了解他的人却知道,华主任的手术精益求精,从开刀到缝线,都是亲自上手。在他看来,一名合格的外科医生应十分珍惜和爱护患者的正常组织,不能随意开口子,增加患者的康复难度。他一生做手术数千例,不仅从未发生过一起医疗事故,而且例例都是精品。华益慰病倒了,可他的精神永远挺立。在医术上,他是一座高山;在医德上,他更是一座高山!

比比华大夫,我们差的太远了。整天浮浮躁躁,追逐名利,追逐金钱,同样生活在这个时代,同样是医务工作者,差距怎么就那么大呢?看来,我们是该好好地向华大夫学习,学习他那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处处为病人着想,把病人当亲人的精神,为尽早改变医务工作者在现代人们心中“白狼”的形象加把力。

篇2

【关键词】消毒供应中心;再生器械;集中管理

【中图分类号】R197.3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4-0586-02

消毒供应中心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科室,其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医疗和护理质量的效果,我院于2010年1月开始对全院33个临床、医技科室的再生医疗器械、呼吸机管路、面罩、湿化瓶、压脉带等物品实施集中管理,使器械清洗、消毒及灭菌质量得到显著提高,有效地控制了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保障了医疗安全,现将我院实施集中处置的方法与管理体会报道如下:

1.方法

1.1 实施前准备:

1.1.1 成立集中处置领导小组:由分管业务和后勤的副院长分别担任组长、副组长,感染管理科、护理部、人力资源部、基建科、设备科、后勤部、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室等部门负责人任小组成员。具体工作由感染管理科、护理部牵头,其它部门协作、消毒供应中心负责组织实施。

1.1.2 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一方面利用晨会反复向科室工作人员灌输集中处置工作的必然性,要求转变观念、增强服务意识。另一方面护理部、感染管理科组织科主任、护士长会议,说明集中式管理的目的、意义、具体实施方法,取得支持与配合。

1.1.3 布局与流程的改造:我院从2009年开始对消毒供应中心进行改造,使其布局、流程符合国家相关的“消毒隔离法规和标准”,并适当增加了各工作区面积。

1.1.4 增加设备设施:为保证清洗质量和提高工作效率,新添置了超声清洗机1台、全自动清洗消毒器1台、牙科专用清洗消毒机1台、干燥柜1台、脉动真空灭菌器2台,纯水处置设备1套、压力水枪气枪各1套、器械及布类打包台各3张、灭菌标签打印系统1套、清洁及无菌物品存放架10个、密闭式下收下送车辆16辆、密封回收箱数十个,增加了相应的包布、酶清洗剂、剂及其它耗材,为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式管理提供了优越、坚实的基础。

1.1.5 完善管理制度、工作流程及质量标准:根据《消毒供应中心两规一标》管理要求,补充完善了规章制度23条、岗位职责13个、应急预案7个、特殊感染物品处置流程5个、仪器设备操作流程6个;建立了回收-分类-清洗-消毒-干燥-检查-包装-灭菌-储存-发放十个环节的操作流程及工作质量标准,与手术科室共同制定了污染、无菌物品清点交接流程和具体要求。

1.1.6 消毒供应专业化队伍的建设:

1.1.6.1 人员数量及结构:充足的人力资源和专业化的人才队伍是医疗器械集中管理的必备条件,实行医疗器械集中管理,彻底改变了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模式,使工作量大大增加,如果人力不足且素质偏低,工作不认真,将造成全院医疗器械管理的混乱,直接影响诊疗手术工作的正常开展。因此,集中处置后人员数量从10人增加至14人,人员结构调整为:主管护师3人、护师4人、护士1人、准护士(临聘工人)4人、特种设备操作人员2人。

1.1.6.2 专科知识与技能培训:

1.1.6.2.1 岗前培训:对新聘人员集中做好培训工作,使其了解消毒供应中心工作流程、各岗位工作任务及环节质量要求、掌握消毒灭菌基本知识及各种设备的操作技能。

1.1.6.2.2 专科器械处置培训:由于专科器械品种多、结构复杂、识别较难,工作人员必须熟悉器械性能、数目、名称、种类及精密仪器的特殊处置要求。因此,在实施集中处置前多次请相关专科工作人员到消毒供应中心进行专业指导,内容包括:“专科器械的识别、包装要求、选择灭菌方式等”;集中处置后,选派消毒供应中心质控员到相关专科学习,进一步了解专科器械使用与处置的特殊要求,并从手术室抽调副主任护师1人到消毒供应中心实际指导1个月,使该项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1.1.6.2.3 常规培训:科室每周开展一次专科知识培训,由护师以上人员担任讲课任务,培训内容为:“消毒灭菌基本知识、各种仪器设备的操作方法、工作流程及质量标准、医院感染管理法律法规及相关知识”。

1.1.6.2.4 院外培训:2010--2011年选派质控员3人参加了四川省卫生厅举办的“医院感染管理及消毒供应岗位培训”学习。

1.1.7 其他准备:消毒供应中心与临床配合做好器械、布类周转基数的确定,清理并及时更换磨损器械,商议具体运送交接方式及时间。

1.2 医疗器械集中管理的方法:

1.2.1 污染器械存放。根据医院感染管理科要求,手术室、产房等26个护理单元及7个医技科室使用后的再生医疗器械统一放在各科处置室,并根据污染和危害程度分类,非感染患者使用的一般器械使用后用流水冲洗处理放入密闭回收箱内,感染患者使用的器械则用双层红色塑料袋盛装并标明感染性疾病名称后再放入专用回收箱内[1]。

1.2.2 器械回收: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着装整齐、佩戴口罩帽子、一次性乳胶手套,推密闭的回收车、器械回收箱,按规定路线每天分2次定时(上午8∶10,下午2:30)到临床科室回收,封闭运送回消毒供应中心去污区再进行分类、清点,回收器具使用后应清洗消毒,干燥备用[2]。

1.2.3 规范器械分类清洗程序:去污区专职清洗人员戴一次性防水口罩、乳胶手套、眼罩(或防护面罩)、穿防水胶鞋、防水隔离衣,在器械分类台进行清点并按器械功能、特性及污染严重程度进行分类。一般器械分类后放入清洗机清洗,精密及复杂器械用手工清洗,对血迹污迹明显的器械先用多酶浸泡刷洗,再放入全自动清洗消毒器或超声波清洗机内清洗;感染患者使用后的器械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浸泡,破伤风、气性坏疽、炭疽等病人用后的器械,先高水平消毒后,再采用机械或手工清洗方法进行清洗[3]。

1.2.4 包装与灭菌:清洗、消毒、、烘干后的器械进入包装区由专业护士在光源放大镜下检查外观清洁度、器械关节灵活性、器械咬合功能及锐利度等,对清洗不合格的器械及时返洗,磨损的器械及时更换。根据器械装配清单准备好包内所需耗材、经双人查对器械品名、数量、规格,无误后按规范要求包装,包外贴3M化学指示胶带3条,包的正面贴电脑打印的包含“品名、灭菌日期、有效期、包装责任人、灭菌锅次锅号、灭菌责任人”的化学指示标签,并在2小时内进入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进行灭菌;灭菌人员按照规范要求进行物品的装载、严格遵守灭菌操作程序,灭菌结束后由质控护士检查监测结果,灭菌合格的无菌物品放置于无菌室储存。

1.2.5 无菌物品的发送:灭菌后的专科器械由无菌物品存放区护士对照物品交换清单将无菌包经双门单向传递窗传至无菌物品发放间,由发放组护士核对无误后放入密闭无菌车内送往各科室,科室护士洗手清点无菌物品,无误后放入无菌柜中保存并签字认可。全院普遍使用的医疗器械均由消毒供应中心统一调配管理,这样提高了器械的使用率,避免科室器械积压。

1.2.6 规范软件记录:编印了“各科器械目录”、“消毒灭菌物品交接清单”、“超声清洗机运转记录”、“全自动清洗消毒器运转记录”、“水处理机运转记录”、“酶清洗剂、剂、含氯消毒剂等配置记录”、“器械清洗及包装质量检查记录”、“布类质量检查及包装记录”、“特殊感染物品处置记录”、“植入器械清洗消毒灭菌及生物监测记录”、“压力灭菌工艺、化学、生物监测记录”等表格,并对各个专科器械的处置情况分类建立账册,逐日登记、每月汇总,用准确的数据反映集中处置的实施情况及效果。

1.2.7 加强质量管理:成立了以护士长为组长的科室质量管理小组,由1名主管护师、2名护师担任质控员,并分别兼任三个工作区专业组长,进一步加强了环节质量控制。

1.2.8 持续质量改进:建立临床信息反馈记录本,对运行过程中发生的问题及时解决并记录,每月1次深入临床科室听取有关“器械清洗、包装、交接、运送”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在科务会上通报并提出整改措施,护理部及感染管理科定期组织供应中心与相关科室的协调会,加强沟通与配合。

2.结果

消毒供应中心实施再生器械集中管理模式,达到了分工合理、优质高效、有效使用资源的效果;这种专业化、系统化的管理模式,改变了以往临床科室各自处理的无序管理状况,提高了消毒灭菌物品质量,降低了医院感染的发生率,2010-2011年医院感染管理科对清洗-消毒-灭菌后的专科手术器械抽样监测75件次,均达到医院感染管理标准要求;2010年、2011年专科器械包处置数量分别为132074个、183987个,呈上升趋势,该项工作的实施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讨论

3.1 集中式管理是无菌物品质量的保障。消毒供应中心配备有现代化的操作设备,健全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护理人员和技术工人均经过专业培训,形成了有效且规范的清洗、消毒、灭菌、收送循环系统,使物品的清洗、包装、灭菌及运送质量得到保证,有效地预防与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

3.2 医院房屋及人力资源的合理应用。实施集中管理模式后,病房取消浸泡容器及原有的处置室,节约医院空间,缓解了医院医疗用房紧张状况。另一方面,减少了临床护士处置器械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加强了与临床科室的沟通配合,增强了服务意识,提高了临床科室对消毒供应中心工作的满意度。

3.3 集中式管理有利于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集中式管理后,污染器械采用密封箱回收到消毒供应中心统一清点,避免了污染器械对工作人员、周围环境及设施的二次污染;消毒供应中心配备了完善的防护设施,能更有效地实施职业安全防护,据医院感染管理科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临床护士锐器刺伤率比2009年下降5.26%。

参考文献

篇3

作者:王孝千 单位:富阳市东洲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建立健全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做到有人干事、分工负责、责任到人,发挥党、政、工会、共青团、妇女组织各自的优势和积极性,齐抓共管,形成全体职工积极参与的文化建设格局。制订出与“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相衔接的文化发展总体规划和计划[3],明确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通过文体活动抓凝聚力建设和精神文化;通过竞赛比武抓学习文化;通过医疗卫生工作者评先评优抓服务文化;通过岗位廉政教育和营造廉政建设氛围抓廉政文化;通过制度建设和规范化管理抓管理文化,同时给予一定经费保障。明确主题“守护健康,共创和谐”是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者的共同愿望,也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文化建设的宗旨和主题。它内涵丰富、个性鲜明,充分体现了社区卫生服务的特点,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可以把宣传精神、形象、标志文化内涵作为文化建设的切入点,激发所有工作人员的创新热情,形成团队精神,产生共鸣的效果,使工作人员的奋斗目标与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目标相统一。将文化建设纳入日常工作的议事日程,定期研究,中心负责人切实担负起对单位文化建设的领导和指导责任,保证文化建设的顺利实施。将文化建设工作纳入到各科室年度考核指标体系,与科室评先评优挂钩。同时,把文化建设与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设、制度建设和行政管理工作结合起来,使其协调发展,相互促进。

突出重点在办公大楼一楼设立宣传栏,专门进行社区卫生文化建设宣传。在一楼大厅增设电子显示屏,公布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动态、办事程序、服务承诺等内容。巩固和开展巾帼文明示范岗、青年文明号创建活动,发挥年轻工作人员、妇女同志的积极性。在办公楼楼梯张贴廉政警示用语,体现浓厚的文化氛围。加强图书室管理,充实业务书籍数量,延长阅览室开放时间。经常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为工作人员搭建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建立荣誉室,展览获得的各项奖励等。精神文化突现“四个一”:即一个宗旨:守护健康,共创和谐;一种社区卫生服务团队精神:敬业、务实、责任、奉献;一种质量理念:用高水平高质量的服务促进社区卫生事业的发展;一种历史使命:争当人民健康事业的“守门人”。强化执行要进一步拓展社区卫生服务功能,加强专业技术队伍建设,着重在内涵建设上下功夫,树立品牌意识[4],发动全体工作人员尤其是医生学习工作人员守则、行为规范、行风效能建设、道德规范等规章制度。完善各类人员的考评制度和考核标准,制度和标准重点体现工作业绩、职业道德、行为规范、价值观、作风等内容。要求每个科室开展一次社区卫生服务文化建设大讨论,写好关于文化建设学习讨论心得体会,把执行力建设纳入科室和人员考核准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主动深入社区,贴近居民,赢得社区居民的信赖,这也是社区卫生服务能够持续、健康运行的基础[5]。加强社区卫生文化建设对塑造这一功能有着深远的影响和现实意义,当前必须增强具有时代特征的社区卫生服务文化氛围,深入开展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宗旨教育、文明行为常识教育、典型人物模范事迹教育,在工作人员中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不断引导工作人员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在宣传方面,扩大全科医生在社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6],规范社区卫生服务文明用语和着装要求,提升社区卫生服务形象。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办公楼大厅和走廊要体现社区卫生特色和文化内涵,建立文化宣传窗(廊)和文体健身活动场所,进一步提升文化建设氛围。总之,文化建设是从非计划、非理性的感情因素出发来协调和控制人的行为,既充分发挥每个人的创造性,又使他们的行为自觉地趋向一致,构成团结协作的整体,为实现医院目标而努力[7]。满足社区居民卫生服务需求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文化形成后,通过文化的培育、教化和熏陶,用新型的服务文化理念规范工作人员的思想与行为,不断提高他们的个人素质,使广大工作人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对许多问题的认识就会趋于一致,能增强相互之间的信任、交流和沟通。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地用精神凝聚人、用机制激励人、用活动吸引人,就能将文化的理念内化于心,固化于制,外化于行,为社区卫生事业发展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和精神动力[8],使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提高到更高的水平。

篇4

一、总体要求

促进各级各类医疗机构重视加强文化建设,促进广大医务人员恪守医德规范,增强服务患者的使命感,治病救人责任感,执业从医的自豪感;突出教育管理两手抓,促进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进一步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医疗服务改进,医疗风险防控,医疗事故责任追究;突出考核的导向作用,通过严格考核,进一步落实医疗机构抓行风抓管理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临床科室抓行风抓管理直接责任人的责任和广大医务人员遵守医疗规范、自觉践行医德规范的主体责任。

二、工作目标

着力在三个方面取得明显进步。

(一)医院基础管理工作明显进步。医院各项管理制度进一步健全,并有效落实,质控指标明显提升,绩效考核规范科学、导向鲜明,服务环境持续改进,服务流程更加便民,医院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二)广大医务人员服务质量和医德修养明显进步。医务人员服务意识持续增强,质量安全意识不断巩固;潜心钻研业务,真心服务患者蔚然成风;依法执业,廉洁行医,诊疗合理规范自觉成习;医德医风明显改进,形象亲切、态度亲近、语言亲和、有问必答、沟通充分。

(三)社会满意度明显进步。全区卫生系统、医疗机构两个层面的患者满意度第三方评价满意率保持在较高水平,区政协民主监督及行评组织明查暗访满意度测评有明显好转,部门机关社会评议卫生得分排名明显上升。

三、时间安排和方法步骤

(一)第一阶段:宣传发动和主题教育阶段(3月底—5月底)。全区卫生系统层层召开动员会,组织宣传发动,阐明专题活动的目的意义和方法要求。以新时期医德医风规范、诊疗规范、卫生法律法规等为主要内容,通过讲座、论坛、征文、知识竞赛、撰写心得体会等多种形式,开展主题教育活动,进一步提高医务人员对提高医疗质量、恪守医德规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促进广大医务人员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遵守规范、恪守医德的风气。

(二)第二阶段:问题梳理和自查自纠阶段(6月份)。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对照自身的问题和不足,结合患者满意度第三方评价、社会行风监督评价反馈的问题,进行梳理和自查自纠,医疗机构重点梳理管理方法不科学、服务流程不便民、就医环境不满意等方面问题;医务人员重点梳理制度执行不到位、诊疗操作不规范、医德规范不落实等方面问题。对梳理出的问题,深入剖析原因,制定落实整改措施,认真开展自查自纠。

(三)第三阶段:集中整改和巩固提高阶段(7月~12月)。针对梳理出的问题,制定整改措施。一是整改突出问题,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对查摆出的问题进行分类,简单易解决的问题立即整改,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要按倒计时要求提出明确的整改步骤;对受客观条件限制、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要列出大体的时间表,积极创造条件,逐步予以解决。二是做好评估小结,各医疗机构围绕“实施过程是否扎实、突出问题是否解决、活动成效是否明显、患者群众是否满意”等方面进行一次评估小结。三是严格组织考核,区卫生局和各医疗机构将专题活动纳入绩效考核,分别组织对单位、科室和医务人员教育培训、查纠整改情况进行考核,落实奖惩。四是巩固工作成果,根据考评结果,进一步健全完善加强医疗管理、改进医德医风的办法措施,把开展专题活动的好做法、好经验以制度形式固定下来,长期坚持下去,不断巩固扩大工作成果。

四、主要措施和工作重点

(一)持续改进医疗服务水平

服务是卫生行业的本质特征,是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核心内容之一。重点推进改进服务十二项行动:一是开通自助费用查询,区人民医院在门诊、病区设立触摸屏查询系统,增加医药收费透明度。二是住院部送餐到病房,方便患者就餐。三是病房设施维修限时办结,保证病房单元、水、电等生活设施损坏及时维修。四是患者投诉24小时应答,及时落实解决患者的合理诉求。五是就诊高峰时段窗口满负荷服务,保证所有窗口全部开放。六是未纳入医保、新农合报销目录药品和检查收费项目做到患者知情同意。七是全面落实服务禁语和敬语,对医疗服务机构禁语和敬语重新梳理规范,倡导文明用语。八是实行专家门诊预约,公布开通专家门诊预约电话,有条件可实行网上预约。九是开通网上投诉受理平台,及时受理答复患者投诉。十是实行危重病人医护人员陪查,对住院危重病人由医护人员陪同进行辅助检查。十一是推行急诊一体化诊疗,整合急救医疗人员和器械设备,提高救治成功率。十二是实施无假日大型检查,区级医院节假日正常开展大型检查。

(二)认真落实卫生惠民关键举措

落实卫生惠民九项举措。一是在规定病种内,乡镇卫生院手术病人起付线以上全免费,新农合参合患者在乡镇卫生院手术个人承担起付线200元费用,其余通过报销补偿和医院自行费用控制消化解决。二是实施大病保险,使用新农合部分基金为全体参合农民购买商业保险,参合大病患者在享受新农合报销政策之外,个人承担医药费用达到一定额度,可在保险公司按规定比例报销,减轻农民患大病费用负担。三是提高住院报销比例,镇级医院由80%提高到了85%,区级医院由60%提高到了75%,省市指定医院由40%提高到了65%,推行按病种付费和按床日付费等新农合支付方式改革,降低参合住院患者个人支付比例。四是开展区镇诊疗联合体试点,区级医院与乡镇卫生院组成诊疗联合体,下派人员开展诊疗服务和进行技术帮扶,带动提高基层医疗服务水平。五是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加大监管考核力度,降低区级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提高住院患者接受抗菌药物治疗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规范抗菌药物合理使用,降低患者医药费用。六是持续推进临床路径管理,对于符合进入临床路径标准的病例,入组率不低于30%,入组后完成率不低于50%。通过规范诊疗行为、提高医疗服务效率,控制不合理医疗费用。七是严格控制不合理检查,严格按照卫生部制定的《临床诊疗指南》和《医院临床路径工作规范》进行检查检验,落实检验检查结果同城互认。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检查和不加选择无指征的全方位检查,对疑难复杂患者的申请检查有针对性、阶梯性,大型仪器检查实行知情同意,以减少卫生资源浪费,降低病人不合理检查费用。八是推广优质护理,区级医院继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覆盖率达100%,区人民医院A类病房达到5个,区中医院A类病房达到1个。在完善基础护理前提下,注重护患沟通,开展人性化服务,增强亲和力。九是实行违反医德医务人员查处追究,对收受红包、回扣和开单提成等违纪违规行为一经查实,严肃处理。

(三)着力提高门急诊服务质量

门急诊是医疗服务的主阵地,是群众关注的焦点,也是我们改进服务的重点。一是认真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改善医疗机构医疗服务管理工作的通知》(卫医政发〔2010〕12号)精神,将改善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感受作为加强医疗服务工作的创新点和突破点,落实便民措施,优化服务流程,实行首问、首诊负责制,优化门诊“一站式”服务和导医服务,开展错峰服务和分时段诊疗,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实行弹性排班与弹性工作制,合理安排门急诊医务人员,缩短患者候诊、候查时间。二是区级医院全面实施“专家门诊全日制”,当天就诊当天了,方便农村和外地患者就医。区级医院及乡镇卫生院普遍开展双休日及节假日门诊,充实门诊力量,延长门诊时间。三是急诊病人抢救推行“三先三后”,即先救治后检查、先抢救、后分科、先抢救后收费,确保急诊抢救“绿色通道”畅通无阻和救治的及时有效。四是改革服务模式,建立名医堂、会诊中心,推行优质团队、优质护理服务,组建志愿者服务队伍,开展多种形式的志愿者医院服务活动。

(四)重视加强制度建设这个根本

强化医院制度建设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举措。一是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把追求社会效益,维护群众利益,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放在首位,建立健全医院的“质量、安全、服务、费用、绩效”等制度,探索建立医院科学管理的长效机制,促进医疗服务质量的持续改进和医疗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二是完善医德医风教育、监管、考评等制度,健全约束机制,提高医务人员职业道德和服务质量。三是切实抓好制度执行,严格落实奖惩,把制度的落实情况作为评价考核医务人员的重点,与医务人员的晋职晋级、岗位聘用、评先评优、绩效工资、定期考核等直接挂钩。对在医疗服务中表现突出,以及刻苦钻研医疗业务技术,模范遵守医德规范的德技双馨的医务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对技术水平低下、违反行业纪律和规范的医务人员,依照制度规定给予相应惩处。

(五)始终坚持人民满意这个根本导向

切实加强政风行风建设,让群众作为卫生行风评议的主体,强化社会监督,树立卫生良好形象。一是深化区级医院满意度第三方评价工作,并向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延伸,逐步实现医德医风社会监督评价全覆盖。以门诊评价为重点,以服务态度、服务质量为主要评价内容,注重调查问题整改和评价结果运用。组织开展系统层面的医疗服务社会调查问卷和第三方评价工作,进一步提高评价工作的精确率和真实性。二是开展卫生行风社会监督,通过区政协民主监督小组、行风监督员、媒体网络等形式,敞开大门,虚心接受社会各界的评议和监督。对监督评议中反馈的问题,认真查找原因,不护短、不手软。通过开门评议,发现和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进一步推进卫生系统行风建设,促进我区卫生事业健康和谐发展。

五、工作要求

(一)宣传发动,教育引导。各医疗机构要召开动员大会,广泛深入地进行宣传发动,提高认识,端正态度,增强主动参与医德医风建设和医疗管理专题活动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和良好的精神风貌投入到专题活动中,提高参与活动的自觉性、主动性。要结合活动的开展,加强对广大医务工作者新时期医德规范、诊疗规范学习,加强道德教育、职业教育、法制教育和人文教育,加强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优良传统教育,弘扬白求恩精神,培育良好的医德医风,为活动开展营造良好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