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主要事迹范文

时间:2023-04-02 15:29: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师主要事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教师主要事迹

篇1

一、注重师德修养,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

从走上三尺讲台的那天起,我就树立起“立志于党的教育事业”的远大目标,处处以一名合格的党员标准来衡量、要求自己。

教育教学中,我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处处关心他们、帮助他们,体谅学生的疾苦,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因此,无论我的教学和管理始终受到学生的欢迎。师生配合默契,效果自然良好。

在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我十分注重“师范”作用,衣着整洁大方,言行规范得体,对待任何学生一视同仁,尤其是对待差生,更是关爱有加。在学生心目中,他为人正直,言行一致,具有强烈的责任心,敬业,严厉而又不失同情心,公平且不失灵活性。

无论开展什么工作,他总是认真投入,积极主动地想办法,每天早来晚走,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各项工作不仅顺利开展,而且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认真教学,潜心教研,注重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教学工作在他的心目中永远都是第一位的。虽然他的教学任务重,99—XX年每周授课达37节,但他从未敢有丝毫的懈怠。不仅把课备透,还结合学生的实际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在矿区中学名列前茅。前几年,针对学生生源差、英语底子薄的现状,从高一起,我便与同事一道搞起了“单词过关”,印制了“自我完善综合自查表”,分别从“学习环节”、“每日计划”、“非智力因素”等方面对学生学习进行全方位指导。进入高三,还要求学生进行“考后估分”、“考后反馈”等,尽量避免学生的失误,提高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除了搞好教学外,我特别注重以教研提高自己的水平。取得了一系列成绩:

92年8月,参加“张思中外语教学研究会首届研讨会”,并有论文交流。

92年11月在“淮北市中学英语教学研究会第二届年会”上交流论文,并获二等奖。

“适当集中”与高三词江过关教学初探“发表在《淮北教育》92年第1期上。

“谈高、初中英语教学的衔接问题”刊登在《淮北教育》92年第2期上。

《就英语考试要求谈met93复习迎考》一文93年5月刊登在《中国煤矿中学生报》上。

《英语情景教学一例》一文刊登在《准北教育》94年1、2期合刊上。

《高考英语词汇用法词典》(参编)95年9月由国防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新编中学英语词典》(参编)98年3月由北师大出版社出版;《高三词汇复习之他见》一文在淮北市教委教研室英语教学论文评选中荣获一等奖(98年10月)。

XX年论文《浅谈如何提高高中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在首届全国中学英语教师基本功大赛暨教学观摩研讨会上获全国一等奖。

XX年以来不仅自己积极参加新课程改革,同时带领英语教研组三十多名青年教师积极投身英语课堂教学改革,使我校英语课堂教学走在了安徽省的前列。近年来英语教研组仅在各级优质课大赛中就有两人次获省一等奖,一人次获国家二等奖,一人次获国家一等奖,一人次获国家特等奖。

XX年7月我参加国家骨干教师培训;XX年两次应安徽省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之邀参加人教社新教材“同步作业”、“寒假作业”的审定工作;2011年应安徽教育出版社之约主编了该社品牌教辅《焦点》人教版必修三,并修订了《焦点》人教版必修五。

2011年我还荣幸地被省教育厅师范处聘为“安徽省高中教师远程继续教育首席辅导教师”,参加省远程继续教育辅导工作。

在学生竞赛辅导方面,近年来也取得了一些成绩。98年12月,我班学生卢晓兰在安徽省高中英语竞赛中获市三等奖,实现了我校高二学生在高中英语竞赛中“0”的突破。

99年12月我指导的卢晓兰,胡海燕同学在99年省高中英语竞赛中分获市一、二等奖。

XX年1月我指导的胡海燕同学在99年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中获三等奖。

XX、XX年张汉良、郭腾飞等同学在高中英语竞赛中先后多次获省市一、二、三等奖。

另外,我还多次获得校教研奖,并多次承接学校对校内、校外、全局英语教学观摩课,均受到好评。

三、教书育人,出色地完成班主任工作和年级管理工作

1991至XX年期间,我一直潜心去做班主任工作,在指导学生学好文化课,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创建优良的班风和学风方面摸索出一套适宜我校学生特点的做法,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因为出色地开展班级工作,成绩显著,1993年我被评为淮北矿务局“先进班主任”;94年我负责管理并任教的文、理两个班学生在94年高考中取得了历史上的最好成绩;97年届我任班主任的高三(2)班高考达线24人,其中本科10人;我负责管理的97届高三学生当年达线125人,其中重点17人,本科63人,高考录取达线率占本届统招生的80%以上,是局中当时历史上高考最辉煌的一年。97年我负责的高三年级组被评为局“六好区队”99年6月,我任班主任的高二(2)班被评为局“文明班级”。XX年8月,我领导的高三年级组在XX年高考中创全局第一,局中历史最好的成绩,仅重点大学就录取了78个,受到公司及公司中学奖励。

近年来由于我校管理更加科学化、精细化、人性化,由于全组老师凝心聚力,在XX、XX年两届高考中,我们年级组取得了更加娇人的成绩。XX年任华、高楷人、张文博等三位同学被北大、清华录取;XX年张汉良同学不仅拿下淮北市文科状元,更取得安徽省第三的优异成绩。

在开展年级、班级管理工作中,我注重积极创新,在近年的管理中我先后实施了“学习达标计划”,“每日各科学生任务落实及行为习惯自省”,“自他完善综合自查”,“每周小结”,“学生的学习与心理关系指导”,“学生分批次与老师座谈”等做法,快速有效地规范了学生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为良好班风、学风的形成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开展年级工作,我身先士卒,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管理的年级始终保持“严格、务实、积极、创新”的战斗作风,年级一直是一个团结一心、战斗很强的集体,在校领导的指导下,96—97年度,他们年级率先推行了年级管理暂行方案;98年,根据年级组青年教师多的特点,率先实行让青年教师跟着高三做月考试卷、综合试题的做法,让其了解本学科高考知识点的分布情况,尽快地成熟起来;XX—XX年,我们又改进了年级组管理方案,并要求教师工作要有周、月、学期计划,并定期开展年级组工作研讨会;针对本届高三学生素质较好的特点,我们又推出了许多新的做法。

由于在英语教学、教研及班级、年级管理等方面都取得过较突出的成绩,99年5月淮北煤师院英语系邀请他给该系三年级学生就实习工作举办讲座,受到与会师生的一致好评。

篇2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magichyz”为你整理了这篇2020年公交驾驶员主要事迹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2020年公交驾驶员主要事迹

篇3

作者:邹文悦

教育是需要智慧的,教育机会随时随地都有,就看你是否发现了并及时地抓住并利用这个时机。智慧的班主任能不放过任何教育机会。

讲桌前面的一堆废纸,有的老师看到了可能会十分生气,认为是学生搞得恶作剧,因此而大发雷霆,发一顿火,弄得老师生气,学生认倒霉,师生在紧张的环境中整节上不好。也有的老师则视而不见,心态很好,不发脾气不上火,该怎么讲课就怎么讲课,其最终结果是讲不下去课,因为今天学生在讲桌上给你弄一堆废纸你不言语,明天他就敢给你弄个笤帚摆在讲桌上,后天就有人在讲桌上放上个癞蛤蟆,大后天就会大摇大摆地在你课堂上走来走去,你的课怎么能讲下去呢?还有的老师面对讲桌上的这堆废纸,会借题发挥,带领学生产生很多联想:讲卫生的问题、尊敬老师的问题、随手乱扔的坏习惯的问题、节约用纸的问题、班集体中有没有人做好事的问题、班干部的榜样作用问题、良好公德的问题、人生小节(细节)的问题。

对学生的表扬也是一种机会,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也要重细节。具体人具体分析,采用具体的不同的方法。比如一贯表现不好的学生,偶尔受到表扬或者得到了一个奖状或奖品。除了颁发奖状外,发晚了奖状要及时地找这个学生天一次话,进一步的鼓励希望他能在改掉点毛病争取再进步一点点。(班主任工作 banzhuren.cn)还可以当着这个学生的面给舰长打电话向家长报个好消息,在家长的配合下,某某在那些方面有了进步,如果再能做到什么会更好等等。这样可以起到一次表扬可以鼓励两个人的作用,特别是无形中向学生传达我找家长不全是给你告状这样的信息。

对于小组哪项工作做得好而受到了表扬,如果只是以表扬就过去了,谁也不提什么了,这样对待受表扬的和没有受到表扬的似乎欠缺什么,比较好的做法是在表扬之后可以让小组成员思考点什么,如果其成员不主动思考(大多数是不主动思考的)老师可以通过让其成员将将受到表扬后的感想或者在小组取得成绩中个人的做法等等。这样的一到其思考也能使一次表扬产生更好的激励效果。

篇4

【关键词】交际意识;背景常识;技能

语言的作用是为了交际。语言教学的目的是要教会学生使用语言,尤其是小学生的英语启蒙教学。因此,英语课应该是技能课和实践课,应该把培养学生的交际意识放在首位。学生只有在头脑中形成用英语进行传递信息和交流感情的学习动机,才能在学习中产生强烈的兴趣和持久力,从而大大地促进学习。

培养学生听的技能,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1)加强听的练习注意听的效果;(2)培养学生仔细听的好习惯。听的练习要做到有目的、有计划、有要求。在练习中要培养学生仔细听的好习惯。

一、听是进行交际的前提

要学会一种语言,第一步就是听。只有身临其境,置身于语言环境之中,才能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所以,在英语课堂上,教师应最大限度地给学生以听的训练,使其不但听见,而且听懂。我在课上做到:尽量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同时用我的表情、手、臂、脚的动作,以及身边所有可用的事物来帮助学生理解我所说的话和我的意图。

在每节课前,我都认真准备。而且在课堂上用英语讲解、操练,并利用实物、图片、投影、录音等直观手段,给学生以启发,使他们在视觉、听觉方面得到统一,帮助他们理解,使他们兴致勃勃地掌握新知识。

二、说是进行语言交际的关键所在

培养“说”的技能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1)在听的基础上开展说的练习。听要先于说,听清楚了再模仿着说,只有听的仔细,模仿的认真,才有可能说准、说好。在练习中教师除通过示范读音、演示口型、点明发音要领外,还可采用渗透国际音标、适当进行汉英对比等方法,使学生及时领悟反复实践,从而保证说的质量。教师只是让学生反复、机械地跟读和模仿是不够的。为提高效率,还必须演示口型,讲清舌尖的位置,既要让学生体会送气时气流自然的从舌面泄出,摩擦成音的感觉,又让他们知道汉语普通话中没有这两个因素,不能用汉语读音代替。此外,还可用教师和学生的读音进行对比的方法培养学生变音能力。(2)据有关资料统计表明:在英语入门学习阶段有近70%的学生有使用汉语或汉语拼音或自制的发音符号标记英语单词、甚至句子的读音的现象。这种错误的学习方法给学习造成了极大的困难,严重的影响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把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放在首位。(3)创造和谐的课堂气氛,鼓励学生用英语表达思想。小学英语教学必须要满足少年儿童的心理需求,适合小学生求知欲强、好奇心强、自尊心强、情感丰富、记忆力和想象力强等特点。在口语训练中,教师要为学生创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排除学生的紧张、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鼓励学生多说、常说、大胆说,使他们在说的的过程中有安全感。对语言错误要以防为主,在教学中力争做到新知识示范准确,讲解清楚,纠正错误时精泛结合,对机械操练中出现的错误及时纠正,对活用训练中出现的错误要适时提出。但无论何时纠正错误,教师都要给学生一个改正错误的机会,以强化正确的语言习惯,保证说的质量,对语言错误决不可听而不闻,听之任之。

其次,在英语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本着以教带学,以讲带练的主旨,给学生留出更多的时间、更多的机会进行巩固练习;以表扬鼓励为主,使他们敢于大胆开口讲英语,并且做到练习形式的多样化,如两两对话、情景表演、课堂游戏等。学生通过自由组合充分地练习,才更有安全感、更具信心地给大家表演。

例如:讲《Happy New Year!》时,时间上正好临近元旦的到来,班级里已经有了过年的气氛,在学生掌握了课文主要句型后,通过两两对话、情景表演他们已经可以进行交际,并且会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同学之间见面用英语问候新年快乐。

三、英语背景常识是进行交际的有机组成部分

篇5

生活规律变化可能暗示疾病

人到老年,对异常刺激的反应性、适应性及防御性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减弱,导致患病的临床症状不典型,常常是疾病发展到严重程度,也无明显的不适。我们只能从老年人日常生活规律的变化中捕捉到一些端倪。如肺炎是最常见的老年疾病之一,有的老年人虽然已经患了肺炎,却没有明显的发热或低体温、咳嗽、胸痛或咳痰等现象,仅表现为生活规律上的变化,如晨起较往常迟,食欲差,精神萎靡或嗜睡等。

另外,老年人易同时患有多种疾病,常发生一种疾病掩盖另一种疾病的现象,如严重贫血常掩盖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长期患糖尿病的老人,可同时并发肾功能障碍、视网膜病变及各种感染等。有时多种疾病会共同存在且互有掩盖,各种症状累积在一起,致使新的疾病不容易被发现。这就需要家人要时时留心老人生活规律上的变化,及早发现疾病的苗头。

老年人患病常会合并心理障碍

老年人患病往往病程长,康复慢,加上病情复杂多变,极易久病而长期卧床。另外,老年人患病还易发生意识障碍、合并症和心理障碍。一些老年疾病常以意识障碍为首发症状,如脑卒中、脑水肿、急性心梗。患慢性病的老年人,在患病期间容易产生焦虑和紧张情绪,甚至患忧郁症。心理问题会影响老年人的生活状态,表现为注意力降低、记忆力下降、反应迟钝。另外,老年人对疾病表现出怀疑和恐惧,直接导致他们不配合治疗。

因此,社会和家庭应更多地关注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老年人自身也最好能掌握一些健康知识,做到自我保健,让自己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

篇6

一、新课学习应关注学生实际数学知识与能力的培养

在实际教学活动中,不仅要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有效的活动情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包括思维参与和行为参与,更要构建和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把重视结果的教学转变为活动过程与结果并重的教学。

案例1:统计调查类的课,活动多,一般上得都比较热闹,而下面这节课上得就比较有实效。授课内容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10.1“统计调查”,主要知识是:

1.收集数据的方法――全面调查;

2.整理数据的方法――利用表格整理;

3.描述数据的方法――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然后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学生人手一份学案,学案是这样设计的:三次讨论,每次讨论都有分析;三个问题,问题不仅设计得有梯度,而且全是这个班的学生不久前才经历过的事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三次讨论、三个问题,学案上都留有解决问题的地方,由学生自己填写。教师通过一句话直接进入问题一。课堂上,学生虽然有交流有讨论,但大多数都是“安静”地在“纸上”忙着解决问题。“落在纸上”实际上是一种从感性到理性,从理性再到理性认识加深的过程。由于中、后环节的教学“落在纸上”,使这节课有了实效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美国著名数学教育家波利亚说:“掌握数学就是要善于解题。”而当我们解题时遇到一个新问题总想用熟悉的题型去“套”,这只是满足于解出来,只有让数学思想、数学方法相互渗透、融会贯通时,才能提出新看法、新解法。我们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应用数学思想方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形成能力,提高数学素质,使学生具有数学头脑和眼光。因此,中、后环节的教学更需要的是“纸上谈兵”而不是“嘴上谈兵”。在一次次动手“练”的过程中,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解决能力正在逐渐形成。

二、优质课教学更要在练习中凸显实效性

敢于舍弃,才能凸显课堂实效性。在既定的时间内课堂教学总目标与单位目标所用的时间成反比,落实非数学化目标势必挤占数学化目标落实的时间,导致数学本身内容的缺失。因此,要还数学课堂教学的本来面目,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益,首先要从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的数量上“瘦身”,凸现具体的、核心的课堂教学内容。

案例2: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的7.3“多边形的内角和”,这是节地区的优质课,很有代表性:学生活动――折纸、小组讨论、归纳均有效。让学生经历猜想、探索、推理、归纳等过程,发展了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掌握化复杂为简单,化未知为已知的思想方法;尤其是通过探索多边形的内角和,让学生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有效地解决问题。教师通过设计三个大表格,用三种不同的方法归纳出多边形的内角和的公式。用这种方式,使探究的思路清晰,探究的过程严谨、条理性强,使学生体验到了“转化”和“类比”的数学思想方法。

再次回味这节课,觉得这节课还可以做一些调整:这节课主要讲的是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外角和定理以及它们的计算、应用。执教老师的教学环节是这样设计的:

1.创设情境:把一块四边形的木料锯掉一个角后,得到什么图形?所得的多边形的内角和为多少度?(通过折纸,老师把三种情况的纸贴在黑板上,引出课题)(6分钟);

2.探究四边形的内角和,小结方法(12分钟);

3.探索多边形的内角和(从三种不同的方法,用三个大表格探索、归纳出多边形的内角和的公式)(20分钟);

4.简单练习(3分钟);

5.多边形外角和定理(3分钟);

6.谈谈你的收获;

7.布置作业;

8.引出下一节课的内容――镶嵌(共3分钟)。

篇7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抓住;教育时机;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1-0052-02

有人认为班主任工作只要跟学生打成一片,认真负责地“管住”学生就行了,不必讲什么教育时机。还有人认为随时随地都可以做班主任工作,用不着谈教育时机。有的班主任的确很负责,他们兢兢业业、辛辛苦苦地做学生工作,工作效果却并不理想,班主任很辛苦,学生的主体性也被削弱。班主任教育学生不能等同于产品加工,以为只要开动机器就能够出产品,其实不然,教育工作必须把握适当的时机。

一、班主任工作把握教育时机的重要意义

班主任在教育工作中善于捕捉教育时机,具有重要的意义:

1.使班主任工作更有针对性。一般来讲,教育时机出现的时候,也是学生内心矛盾突出的时候,班主任把握教育时机,能对学生的矛盾心理有针对性地做出教育工作,不至于脱离学生实际。

2.使教育工作更便捷。教育时机出现的时候,也是学生内心活动较活跃的时候,是学生主体能动性最容易发挥的时候,也是与班主任教育工作容易发生碰撞的时候,使得班主任教育工作更便捷。

3.能够缩短班主任和学生间的距离,增强师生间的和谐性。教育时机出现的时候,也是学生需要帮助、理解、支持的时候。班主任把握时机对学生进行教育,能使他们感到班主任关心和温暖,这对师生间建立良好关系、增强教育效果、提高班主任威信有重要意义。

二、班主任教育时机的特点

教育时机不是一种偶然的因素,它的出现具有一定的规律和特点,只有掌握这些规律和特点,才能更好的利用教育时机对学生施加教育。

1.教育时机具有短暂性的特点。教育时机是指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具有时间性的有利机会。这里的时间性即短暂性,人的思想是不断变化的,思想矛盾有时候会自行消解,有时候会加剧变复杂,教育时机稍纵即逝。有些班主任常常因为没有把握住教育时机,使得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达不到应有的教育效果而遗憾或内疚。因此,班主任要有一定的预见能力,及时抓住教育时机。

2.教育时机具有外现性的特点。人的思想活动都有一定的表现性,学生尤其如此。这种“表现”常常体现在学生的言谈举止上,情绪情感上,甚至在日记、作文或人际交往中也有所体现。对学生表现的“外现”性,性格外向的学生表现很明显,性格内向的学生表现不十分明显,这就要求班主任老师细致观察,多了解学生,要善于从学生的种种表现中发现问题,挖掘原因,从而把握教育时机。

3.教育时机具有饥渴性的特点。这种饥渴性主要体现在学生急于解决矛盾的需求上,由于学生间存在个性差异,对矛盾的解决,有的表现强烈、急切、直露,有的表现出隐蔽、含蓄、曲折,但在内心急于解决矛盾的渴望却是相同的。有些同学的内心矛盾确实是重大的,对自身至关重要,而有些同学的矛盾对自身的影响不十分大,但班主任做教育工作,不能从自身的角度来根据矛盾的大小、紧急与否看待问题,而要从学生的角度看待问题,否则就很有可能伤害到学生,非但不能解决矛盾,反而加深了矛盾,甚至产生严重后果。学生“饥渴”的时候,也是学生容易接受教育的时候,此时教育时机容易出现,也容易把握。

4.教育时机具有突发性的特点。教育时机从学生身上突发的一些动向或热点也会有所体现,在某个时期,学生集体或个别会突然对某种事物、某个问题或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引发强烈的反应,从而产生一种新动态,形成一股潮流和持久的动向,影响到学生集体或个别。这种突发性往往与社会形势的某种变化有密切联系,在社会生活富于变化的动态下,学生中突发性的教育时机也相对增加,所以班主任老师平时要多了解、多认识社会,积累足够的知识,抓住突发性教育时机。

5.教育时机具有差异性的特点。学生存在个性差异,教育时机在不同的学生身上有不同的体现,不同的学生思想活动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教育时机可能在一些学生身上出现,在另外一些学生身上没有出现,所以,班主任应该注意到这种差异性,不能用同样的内容,同样的方式方法教育所有的学生,班主任要因人施教,使教育工作具有针对性。

三、班主任教育学生的时机

教育时机是从学生身上表现出来的,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往往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当学生进入一个新环境时,班主任应抓住实施教育的有利时机。通常,人到了一个新环境,会抱有新的希望,做新的打算,学生也是如此。如刚入学时,学生会对校园中的一切都感到好奇,对新的人和事都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时他们的内心活动十分活跃,对未来充满希望和向往。班主任要多观察入校新生的一言一行,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对入学成绩较低的学生给予关心和帮助,对调皮捣蛋的学生给予帮助和引导,使学生在新的环境中,树立积极向上的勇气和信心,形成和谐向上的班级氛围。

2.当学生有进步或取得成绩时,班主任应抓住实施教育的最佳时机。桑代克的效果律表明,如果一个动作跟随着情境中一个满意的变化,在类似的情境中这个动作重复的可能性将增加,但是,如果跟随的是一个不满意的变化,这个行为重复的可能性将减少。当学生有进步或取得成绩时,班主任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奖励或表扬,可以起到激励和推动作用。班主任对学生进行表扬时,还要注意到要合实际、要具体、要及时、要有层次,不能不顾实际滥施表扬,把握住表扬的尺度,对学生的思想培养和优良班风、学风的形成有促进作用。

3.当学生因犯错而感到不安时,班主任应抓住实施教育的有效时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学生也避免不了犯各种各样的错误。当学生犯了错误,班主任若劈头盖脸地批评一顿,很可能伤害学生自尊,导致学生非但拒不认错,而且愈演愈烈。班主任应在充分尊重学生、相信学生的前提下,对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进行教育引导,帮助学生明辨是非,从思想上对自己所犯错误和导致的结果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并对错误地行为进行自我反思,争取以后少犯错或不犯错。

4.当学生对某件事情或某项活动产生兴趣时,班主任应抓住实施教育的有利时机。兴趣是一种主动的、发自内心的动机。兴趣在学生的生活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能驱使学生用积极的心态去参加实践和探索自己的需要,这时学生对外界的影响因素也较容易接受,对学生实施教育的效果也比较明显。学生兴趣越广泛,实施教育的内容越多,效果也越明显,反之,学生的兴趣贫乏,实施教育的内容少,效果也不明显。

5.当学生的情绪有变化时,班主任应抓住实施教育的良好时机。与正常成人相比,学生的情绪最不稳定,常出现紧张、压抑、暴躁等偏激情绪,若引导不及时就容易产生不良的行为和极端的后果。因此,作为班主任应时刻做到细心观察,捕捉学生的情绪变化,当发现学生情绪出现不稳定时,应及时采取措施,防止走向极端,造成不应有的后果。

四、班主任要善于把握教育时机,并利用教育时机

班主任把握并利用教育时机,应明确认识并做到:

1.了解学生。教育时机基本上都是从学生的表现和精神状态上体现出来的。只有对学生加深了解,才能发现问题,抓住教育时机,了解越深入、越细致,教育机会就出现的越多,教育内容也就越丰富。有些班主任老师总觉得学生没啥可了解的,只蜻蜓点水似的讲一些“要求”、“注意”之类的问题,或是对学生进行空洞的“教导”,这样非但不能促进班主任工作的进行,反而引起学生的厌倦反感心理。因此,班主任老师只有对学生深入了解,密切接触,才能发现学生的问题,抓住教育时机,提高工作质量。

2.认清社会形势的变化。学生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人,难免受到社会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社会形势的变化会引起学生的思想变化,尤其是青少年学生正值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时期,思想更容易受到影响,班主任老师只有认清形势发展的变化,才能把握住对学生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时机。若不了解社会形势,班主任用旧观念对待新问题,很可能背道而驰,甚至挫伤学生。认清社会形势的变化,是班主任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班主任做好工作的重要条件。

3.善于揭示矛盾。教育时机实际上是从学生思想矛盾中体现出来的,班主任老师要善于抓住学生思想的矛盾点,深入下去,引导学生思考认识某种问题,分析问题,引导学生从如何做人的角度上获得根本认识,这样教育工作才能做得深刻、广阔。

4.扩大教育容量。教育时机的出现往往与具体的事物联系在一起,班主任工作容易就事论事,虽然有较明显的效果,但是教育工作的容量缩小了,教育工作的作用也随之降低。人本身是复杂的,教育时机的出现往往涉及各个方面,表面上是这样的矛盾,深层上还另有原因,所以班主任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住教育时机,扩大教育容量。

教育时机是班主任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把握住教育时机,不但使教育工作有针对性,而且也使班主任教育工作做得更深刻、更广阔,更有效果。因此,班主任要多了解学生,针对自己的学生不断地思考探索教育时机出现的规律,总结出创造教育时机的经验。

参考文献:

[1]万延霞,王绍奎.班级管理中的教育时机[J].教学与管理,2004,(11).

[2]白铭欣.实用班主任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

[3]王晓娟.班主任工作心得[J].课程教材研究(教育研究版),2008,(04).

篇8

关键词:房屋;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

Abstract: with the use of the pouring belt wide range, of the pouring belt construction problems should be attached. This paper according to the practice,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main function of the pouring belt and the setting principle, focus on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pouring belt in the two aspects of technical points are analyzed.

Keywords: houses; Building engineering; Of the pouring belt;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在施工中,根据工程需要,用混凝土浇筑密实成连续整体的结构体,这就是后浇带,它即能解决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中的施工问题,又能解决高低结构的沉降变形协调问题。但后浇带的设计与施工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其设计的中的受力分析和温差问题还待进一步研究和探讨。只有后浇带的设计与施工的工程技术引起高度重视,才能使后浇带满足工程的设计意图,才能起到它所应有的作用。

一、后浇带的主要功能

在建筑工程中,通过设置后浇带来解决设计中考虑沉降差异或钢筋混凝土的收缩变形以及混凝土的温度应力等问题,现已广泛应用。

1、解决沉降差

高层建筑和裙房的结构及基础设计成整体,但在施工时用后浇带把两部分暂时断开,待主体结构施工完毕,已完成大部分沉降量(50% 以上)以后再浇灌连接部分的混凝土,将高低层连成整体。 设计时基础应考虑两个阶段不同的受力状态,分别进行强度校核。 连成整体后的计算应当考虑后期沉降差引起的附加内力。 这种做法要求地基土较好,房屋的沉降能在施工期间内基本完成。同时还可以采取以下调整措施:

(1)调压力差。 主楼荷载大,采用整体基础降低土压力,并加大埋深,减少附加压力;低层部分采用较浅的十字交叉梁基础,增加土压力,使高低层沉降接近。

(2)调时间差。 先施工主楼,待其基本建成,沉降基本稳定,再施工裙房,使后期沉降基本相近。

(3)调标高差。 经沉降计算,把主楼标高定得稍高,裙房标高定得稍低 ,预留两者沉降差,使最后两者实际标高相一致。

2、减小温度收缩影响

新浇混凝土在硬结过程中会收缩,已建成的结构受热要会膨胀,受冷则收缩。 混凝土硬结收缩的大部分将在施工后的1―2 个月完成,而温度变化对结构的作用则是经常的。 当其变形受到约束时,在结构内部就产生温度应力,严重时就会在构件中出现裂缝。 留出后浇带后,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可以自由收缩,从而大大减少了收缩应力。 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可以大部分用来抵抗温度应力,提高结构抵抗温度变化的能力。

二、后浇带技术要点分析

1、后浇带设计中的技术要点分析

房建工程在施工前,都要进行严格的工程设计,其中包括对后浇带施工的设计,只有在这个阶段进行了科学合理的设计, 才能确保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才能为具体的施工行为提供技术方面的依据。在设计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在进行后浇带施工设计的时候应该坚持“抗放兼备以放为主”的原则。 采取措施释放应力,防止混凝土裂缝的做法就是我们所说的“ 放”;后浇带施工中,我们用混凝土填补建筑物的缝隙,是为了抗衡没有完全释放的预应力,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抗”。因此,我们在进行房屋建筑施工设计的时候应该做到“抗”“放”兼备,但是,要以“放”为主,尽可能地释放应力。

(2)严格按照设计图纸留设。 在对房屋建筑进行结构设计的时候,有些后浇带是考虑到建筑沉降方面的因素而设置的, 因此,我们在施工的过程中不能随意改变施工工序的先后顺序和施工中涉及到的技术参数,要坚持在施工中严格按照设计图纸的要求进行后浇带的预留和设置。

(3)合理控制后浇带间距。 通常情况下,在对矩形构筑物进行后浇带设计的时候, 后浇带的间距以30―40cm为宜,而后浇带的具体宽度应便于施工过程中的操作, 也要结合房屋建筑的结构构造,通常情况下,后浇带的宽度为700―1000mm。

(4)后浇带处的梁板受力钢筋必须是贯通的,不能断开。如果房屋建筑物的梁 、板的跨度不是很大,可以考虑在施工过程中一次性配足钢筋; 如果梁和板的跨度比较大,可按规定断开,在补齐混凝土前将钢筋焊接好。

(5)后落带在未浇筑混凝土之前,不能将建筑物上面的部分模板进而支柱拆除,要等浇筑混凝土后,且混凝土凝固好了以后再拆除模板和支柱,以避免梁拆除以后使板、 梁在这种情况下形成悬臂,进而引起房屋建筑的梁板变形。

(6)合理设置后浇带的位置。 我们在施工过程中,应该在结构受力较小的部位设置后浇带,也可以考虑在梁板的反弯点附近设置后浇带,这个位置弯矩一般情况下比较小,剪力也不大。 另外,也可以选择在建筑物梁、 板的中间部位设置后浇带,这个地方的弯矩虽然是比较大的, 但是,这个部位受到的剪力却比较小。

2、后浇带施工中的技术要点分析

在后浇带施工过程中, 我们应该特别注重施工工艺的要求,严格按照相关规程进行施工,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工程质量,后浇带的作用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下面我们对主要的工艺要求进行简要的分析:

(1)模板支设工艺。 在支设模板的时候, 要根据设计的分块图所划分的混凝土浇筑施工层段进行,在支设模板的施工过程中,不能随意进行,要严格按工程施工方案进行。

(2)地下室顶板混凝土浇筑施工工艺。对于地下室顶板混凝土的浇筑施工,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按照施工方案和相关规范要求控制混凝土浇筑时的厚度,不能过厚,浇筑厚度较大的情况下,钢丝网模板受到侧压力会明显增大, 可能会引起钢丝网模板向外突出 ,造成建筑物局部的实际尺寸和设计的尺寸差别较大;其次,采用丝网模板进行混凝土浇筑和振捣的时候 ,一定要对建 筑工程进行分层浇筑施工,控制好振捣器与钢丝网模板之间的距离,防止搅拌中水泥浆流失。 最后,在施工过程中,为了确保工程质量,必须保证浇筑的混凝土密实度,特别是对垂直施工缝处进行浇筑施工时,要尽量采用钢钎进行捣实。

(3)地下室顶板混凝土后垂直施工缝浇筑的施工工艺。 首先,我们要在确认混凝土达到初凝状态的时候,及时清理表面的浮浆和碎片,检验是否达到初凝状态的做法是,用手指按压,看是否出现指纹,冲洗的时候要用具有一定压力的雾状水。清洗以后,要尽量混凝土露出骨料, 同时,及时拆除钢丝网,并将钢丝网片上的水泥等杂物用水冲洗干净。 其次,是对木模板处的垂直施工缝进行浇筑施工时, 要事先用高压水将缝的表面冲得比较粗糙,也可以根据施工现场的情况,尽早拆除木模版,用人工凿毛的办法将要浇筑的缝表面进行处理。

(4)地下室底板浇筑施工的保护措施。 首先,在后浇带施工中,两端两侧与房屋建筑墙体相接的地方要增设临时挡水墙, 这个挡水墙的高度要明显高于底板的高度,墙壁的一侧要涂抹防水砂浆。 在施工中为了防止底板周围的积水流进后浇带以内影响施工质量, 要在后浇带两侧50cm 宽的部位用砂浆做出宽为5cm, 高为5―10cm 的挡水带。其次,在对浇带施工缝处理完毕以后要及时进行清理, 并在顶部用模版进行封盖,同时,也要用砂浆做出相应的挡水带,在后浇带的四周设临时栏杆,以防止在施工的过程中对钢筋造成污染。 为了防止杂物落入后浇带通常采用木盖板覆盖在承台的上层钢筋上, 这个盖板的宽度要比后浇带的宽度宽出0.5m 左右。

(5)地下室顶板后浇带浇筑施工技术要点。 首先,对于不同类型的后浇带混凝土,我们应该采取不同的浇筑时间。 伸缩后浇带的施工时间应该根据先浇部分混凝土的收缩情况来判定,通常情况下,要在先浇筑部分施工后两个月以内完成,但最短时间要在40 天以上;沉降后浇带的施工时间应在建筑物基本完成沉降以后,在进行后浇带施工。 其次,浇筑后浇带混凝土前要认真用水冲洗施工缝, 并且保持施工缝湿润一天,及时排除混凝土表面的积水, 同时,要在施工前在施工缝处铺一层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

(6)后浇带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首先模板支撑要尽可能地安装牢固, 钢筋在浇筑以前要认真进行清理,施工的质量应满足相关规范的要求,也要保证混凝土密实不渗水,防止产生有害裂缝。 其次,所有膨胀剂和外加剂一定要符合工程质量的要求, 在原材料采购的时候要通过试验的办法,对这些添加剂的质量进行审验。 最后,浇筑后浇带的混凝土必须按规范上关于试件留设的要求进行留置试块。如果在工程的设计中,有抗渗的要求,要进行特殊的检验。

参考文献:

[1] 谭清. 建筑工程施工中后浇带施工技术[J]. 科技资讯, 2009,(12)

[2] 方旭照, 严旭军. 探讨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23)

[3] 明竹琴. 后浇带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 民营科技, 2009,(08)

篇9

关键词:组织归属感;个体视角;环境视角;主要变量

一、组织归属感的内涵及测评

1.组织归属感的内涵

本文从研究角度出发,整理归纳了有关归属感的相关定义。

组织归属感这一名词最早由Becker(1960)提出,也有译为“组织承诺”、“组织忠诚”等。综合所查文献,简单地说,组织归属感就是组织内的员工对所属组织的投入与认同。

2.组织归属感量表

组织归属感量表主要有以下几种:

1969年Ritzer.G和Trice.H.M编制了“利泽宇特里斯量表(Ritzer-Trice Scale,RT-S)”。1972Hrebiniak.L.W和Alutto.J.A修定RT-S而成的“何里毕内克与阿卢托量表HA-S”。

McGee.G.W等人将ACS与CCS合成一个包含16个项目的量表。Meyer.J.P和Allen.J在1990年对各种不同的理论及问卷进行了一次综合性整理,并在部分企业进行实验,证实了把员工的组织归属感主要分为继续归属感、情感归属感作者:Administrator和规范归属感是更为理想的模型。

凌文辁、张治灿(2001)等人编制了“中国职工组织承诺问卷”。

二、个体视角

个体视角的组织归属感的研究其早期主要聚焦于单维度的视角。把员工对组织的归属感看成是一种规范性的动机过程,并认为员工的组织归属感是使行动符合组织目标和利益的内化了的规范压力的整合。

研究者也发现,并不是具有这些归属感的个体就显现出较高的组织归属感。进而研究者们考察研究了自我效能感、工作满意度、个人的特点(性别、年龄、婚姻状况、任期)、价值观、心理授权等因素对组织归属感的影响。

员工的价值观与组织的价值观是否一致也会影响到员工的组织归属感。只有当员工认同组织的价值观,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观时,员工才会相信自己能在企业的发展中实现自己的价值,增加对组织的归属感。

还有学者引入了主动归属感与被动归属感的说法及性格优势对组织归属感的影响。主动归属感源自员工对组织正面感官的内化,能增加员工的组织归属感,被动归属感则是受到员工年龄、工作年限、自身条件等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的一种迫不得已的心态,不利于员工产生对组织归属感,但也会使员工留在组织中。

三、环境视角

单一的个体视角与组织归属感的关系总是存在异质现象,这将研究者的视线引向个体之外,引入了环境因素,发现环境是组织归属感形成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决定性因素,学者们主要从组织的内部环境、外部环境、激励手段三个方面进行研究。

1.内部环境

已有的研究发现,组织的内部环境包括组织的工作环境、组织的学习文化、组织公平、领导方式、沟通环境等。

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能够提供更好的服务和产品,支持变革和吸引有能力的人才,减少员工的流失率,进而增加员工的组织归属感(Levering 1998)。领导因素是决定组织归属感的重要因素之一。于博,李霖(2009)年引入了中间变量目标设置、自我效能感、目标自我一致,作为变革型领导对组织归属感发生影响的中介。

从目前的研究来看,员工在沟通性的文化氛围中工作,不仅能够激励员工,实现信息的共享,而且能够使员工体会到被尊重、被信任的感觉,从而对企业产生深深的依恋感和认同感,增加员工的组织归属感。

2.外部环境

有不少学者,如张筝、黎永泰等从外部环境对员工组织归属感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包括习俗、礼仪、企业形象等变量。习俗和礼仪是企业价值观的表现形式,员工能够从中潜移默化的接受组织的价值观,从而产生组织归属感。企业形象则是企业价值观的外在表现,好的企业形象可以赢得公众的信任,增加员工对组织的认同感、自豪感,进而深化员工的组织归属感。

3.激励手段

Cynthia J. Guffey, Judy F. West, and Charles S. White(1997)从组织对员工培训支出方面对组织承诺承诺的影响进行了问卷调查研究,发现60.2%的受访者认为更喜欢在对员工的培训给予一定形式补助即支持员工培训或员工继续深造的组织工作,其组织归属感更强。

愿景规化也是影响组织归属感的因素之一。为员工规划美好而又能达到的职业生涯的规划,并且要让员工理解并为之努力奋斗。只有当企业的发展目标与员工的愿景相一致时,企业的管理层才能充满激情的带领员工共同努力。到目前为止,典型的激励手段主要包括:括薪酬激励、目标激励、领导行为的激励、让员工继续学习或对员工进行培训、愿景规划等。

四、个体-环境双向视角

基于文献研究结果,本文认为组织归属感的产生是个体-环境匹配程度、交互影响的综合结果。组织归属感的研究模型,已从最初的因果归因模型(单因素模型、双因素模型、三因素模型、四因素模型、五因素模型),发展到基于交换理论的组织归属感形成机制模型,组织归属感周期模型。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近些年,有不少学者引入了调节变量,使研究模型更科学。如于博,李霖(2009)在研究变革型领导对员工组织承诺的影响机理时就引入了目标自我一致的自我调节过程的变量。

五、结语

以上我们围绕个体、环境因素,综述了组织归属感相关文献,归纳整理了主要研究变量,概括如图1所示。这些变量既可能是自变量,也可能是因变量。

图1 组织归属感研究视角及主要变量

国外组织归属感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学者们对组织归属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在理论和方法上都有了较大的进展。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式对组织归属感进行了各种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在组织中影响组织归属感的因素已经比较明确;开发和编制了很多测量和评价组织归属感的量表;实证研究了影响归属感的作用机制,对如何激发和培养组织归属感有了一定的理论共识。

国内对组织归属感的研究仍处于早期阶段,主要是吸收、借鉴西方研究的成果,在我国企业背景下开展组织归属感的实证研究。主要包括:借鉴西方具有代表性的成熟量表,结合中国文化、经济等现实背景进行修正,构成适用于我国企业的实证研究调查问卷;考虑到东西方文化插一脚,开展验证西方关于归属感影响因素作用机制的实证研究,或者设计新路径,揭示我国企业组织归属感影响因素作用机制。(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 Becker H S. Notes on the Conceptof Commitment[J].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60

[2] 凌文铨,张治灿,方俐洛.中国职工组织承诺研究[J].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2011

[3] 张筝.基于员工归属感的周边绩效管理[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10

篇10

关键词:连续梁;施工技术;控制要点

一.工程概述

高林台特大桥跨阜盘高速采用(48+80+48)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跨越,正线里程为DK539+504.98~DK539+682.68,其中53#、54#为主墩,52#、55#为边墩,采用悬臂灌注法施工。梁体为单箱单室、变高度结构,适应于CRTSIII型板式无砟轨道。竖墙内侧净宽9.0m,桥面板宽12.6m。中支点梁高为6.635m,顶板厚度除梁端附近外均为38.5cm,底板厚度40~100cm,按直线线性变化;腹板厚48~90cm,按折线变化。

二.施工流程及主要施工方法

0号块施工挂篮安装及预压梁段模板、钢筋绑扎、预应力管道安装悬臂浇注预应力筋张拉、管道压浆边跨合拢段中跨合拢段拆除挂篮

(一)主墩0号块施工

1.支座安装与临时固结施工

检查支座产品的规格尺寸及方向尤为重要,未保证垫石面整体受压,应用小型磨光机凿毛支座就位部位的支承垫石表面,确保支座安装平整、位置准确,在支座底面与支承垫石之间应留有30mm空隙,采用重力灌浆方式用无收缩高强度灌注材料进行灌浆。在墩顶上采用钢筋混凝土支座+精轧螺纹锚栓的临时固结。墩顶临时固结结构在桥墩墩顶面上横桥向前后两侧设置两条4块(墩梁间全支撑)的C50钢筋砼支撑座。边跨合拢后,拆除临时支墩。

2.支架布置及预压

按照混凝土重量的110%等效荷载进行充分预压,采用堆码钢筋的方法按0号梁段钢筋混凝土重量的60%、80%、100%、110%分级加载。在模拟加载过程中,施工荷载按浇筑混凝土重量的5%计算,一并加载进去,以便更接近实际情况。然后采用与加载方法相反的程序进行卸载。

3. 0号块模板施工

未节省工期,0号块底模采用大块组合钢模,外侧模可用挂篮侧模桁架及整体侧模,箱内腹板及横隔板采用大块钢模、梗肋、腹板端模采用木模上钉镀锌铁皮,模板采用吊车提升安装,拼装接头用螺栓连接,拼缝平齐,缝隙嵌双面胶棉条。

4. 0号块钢筋施工

由于0号块预应力管道密集,在施工钢筋时,要严格控制波纹管道的线型和位置,保护波纹管道完整性。在施工完成灌注混凝土前,在波纹管内穿入塑料管,施工完成后时随时抽拉,确保波纹管漏浆能及时得到处理。箱梁内部构造钢筋复杂,波纹管较密,钢筋安装与管道相抵触时,只能适当调整钢筋位置,不得切断钢筋。

5. 0号块混凝土施工

混凝土灌注为质量控制点,在灌注前,应仔细检查模型安装情况,在箱梁模型全部安装完毕,且所有连结螺栓、紧固件螺栓、紧固件、泄水管孔道预留装置等均已安装整修完好,模板上的杂物、积水清除干净。砼浇筑前在波纹管内插入外径较波纹管内径略少的PE管,以防砼浇筑过程中波纹管破裂砼堵塞预应力管道,浇筑过程中一定要确保振捣棒不能损坏波纹管。

(二)悬臂施工

1. 挂篮施工

为检验挂篮整体性能是否满足施工要求,确保施工预留拱度准确,对挂篮进行分级压载试验。挂篮行走采用反扣轮和轨道,先将轨道铺设好,用钢板垫高调平,然后用精轧螺纹钢筋和联结器将其锚固在梁体的精轧螺纹钢筋上,对于轨道局部不平的地方,用打磨机将其打磨平,然后用黄油把轨道涂光滑;待前一段施工完毕,挂篮即可行走。挂篮拆除时边跨两对挂篮在边跨合拢段附近直接解体,拆除后吊车吊至地面,拆除顺序和安装相反;中跨挂篮在中跨合拢施工完成后拆除,拆除之前先将挂蓝后行至0号块处,在主墩附近进行拆除。

2.箱梁悬臂浇筑

悬浇相邻段间的钢筋连接采用焊接时,焊接时必须注意不能损坏预应力管道。上、下层钢筋间距太大时,应在两层之间设置架立钢筋。当钢筋和预应力管道在空间发生干扰时,优先保证位置顺序为纵向预应力筋、横向预应力筋、竖向预应力筋、普通钢筋。在钢筋施工过程中如发生钢筋空间位置冲突,可适当调整其布置,但应确保钢筋的根数和净保护层厚度。

(三)边跨现浇

本边跨直线现浇段采用墩梁支架现浇,墩梁基础采用条形基础。根据本工程边跨直线现浇段的施工条件,考虑采用墩梁支架施工,将松散人工填土挖去,用3:7的灰土换填,换填厚度不小于50cm。推土机平整,压路机压实,确保满足地基承载力。碾压完成后下挖50cm,做条形基础。支架采用钢管柱支撑,在支架基础四周挖好排水系统。之后同样对支架进行预压。

(四)合拢段施工

为节省工期方便施工,利用合拢段一侧的挂篮和模板直接在现场改制成合拢段的吊架和模板。施工方法是先向0号块方向移动合拢段一侧的挂篮和模板适当距离,然后将另一侧挂篮主纵梁的一端穿越合拢段,使挂篮主纵梁支撑在合拢段两侧的箱梁悬臂端,形成合拢段施工吊架,挂篮底板和模板改制后,随前、后上横梁一起滑移就位。

(五)结构体系转换

连续梁桥采用悬臂施工法,在结构体系转换时,为保证施工阶段的稳定,边跨先合拢,释放墩梁锚固,结构由双悬臂状态变成单悬臂状态,最后中跨合拢,形成连续梁受力状态。

(六)线形控制

线形控制最重要的目的是确保施工中结构的安全,结构的应力状态合理,变形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并保证有足够的稳定性。定期测定混凝土弹性模量值,对挂篮及支架分级预压预压过程进行监测;在支架投入施工使用前,需进行支架的静载试验。待全桥合拢后对混凝土进行90天不间断徐变监测;对各施工阶段结构温度效应监测,获得施工过程中环境温度及各施工阶段的温度场。

三.施工控制要点

(一)施工测量

首先做好水准、导线控制网,并将控制点移至0号块墩顶中部位置,进行联测闭合。为保证箱梁标高和线形,对模板进行标高和线形反复调整,直到两者偏差都满足要求为止;模板调整完毕后,应及时将前后吊带上紧。最后在浇筑砼前、后,及时测量,确保线形受控。

(二)砼浇筑

严格控制砼原材料和配合比、采用较小水灰比和塌落度,保证砼振捣密实和连续性,砼表面应进行二次收面。喇叭口位置必须振捣到位;砼养生必须专人负责,确保养护及时到位;混凝土入模要均匀,避免大量集中入模和超高2m以上入模;砼浇筑时应加强振捣控制,尤其要注意锚垫板下的砼和腹板与底板倒角处砼振捣,保证该部位密实。

(三)预应力束管道

确保纵、横、竖三向预应力束管道位置准确,做好定位钢筋固定;管道在浇筑前,应在管内插入硬塑管作衬填,以防管道被变形。

(四)预应力张拉及压浆

预应力张拉应满足强度和弹性模量及龄期要求,张拉、压浆控制在48小时内完成,张拉时作业人员不得站在千斤顶的正前方,钢绞线张拉伸长值不得超过理论计算值的±6%;管道压浆必须一次性连续压注完成,管道压满浆体后,压浆泵还应继续保持压力不小于0.5MPa,并持压3~5min,再关闭压浆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