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佳班主任主要事迹范文

时间:2023-03-20 17:09: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十佳班主任主要事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十佳班主任主要事迹

篇1

关键词 手机 弊端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5 文献标识码:A

随着通讯手段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带手机走进校园,利用短信聊天、QQ聊天等网络形式进行沟通、交流也是一种很好的手段。据调查,城镇中学约80%的中学生已经拥有手机了,农村也有约50%的中学生拥有手机。那么学生用手机一般都做什么?调查统计:与家长联系占38.55%,玩游戏8.99%,上网8.36%,闲聊44.1%。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虽然它方便了家长与学生的联系,但却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和学校的管理。

一、中学生使用手机的弊端

1、影响健康。手机辐射会对中学生的脑部神经造成不可逆伤害,配有手机的中学生的理解力、反应力、记忆力将会明显下降。同时,手机还会使听觉受损、睡眠质量下降、免疫功能失调。事实证明,手机辐射会对青少年脑部神经造成损害,引起头痛,记忆力减退和睡眠失调。

2、影响学习。以前,学生需要翻越学校围墙才能到网吧上网。而现在,随着手机GPRS的强大功能的开通,学生可以直接在教室里或寝室里随时通过手机进行QQ聊天、网页浏览和拨打不良声讯台。如果用手机进行空中下载,20元人民币就可以大约下载50本(每本500页)流量的小说;如果进行QQ聊天的话,20元人民币按现在的标准可以包70M的流量。说得简单一点,每天从早到晚再到深夜无时无刻都进行QQ聊天也用不完。如此一来,学生们看小说、聊天都要加班加点,哪里还有精力和时间顾及课本上那些枯燥无味的说教呢?

3、毒害心灵。大部分学生使用手机不是为了和父母加强联系、向父母报告学习成绩,而是为了谈恋爱。每当老师查寝后,有的学生用手机QQ发肉麻短信和彩信,有的寝室甚至用手机集体看黄,获得一种不正常的视听,许多学生陷入其中不能自拔。对于那些直接危害学生身心健康的不良手机短信,很多老师和家长表示,希望能采取行之有效的管理。

4、败坏考风。一些学生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花在玩手机上,一到考试就一筹莫展,除高考之外,大大小小的考试基本上都靠手机作弊,蒙混过关。近年来各类考试学生用手机作弊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考风败坏,学生能作弊获得较高分数,自然学习就更不努力了。

5、滋生事端。在一些学生看来,手机就是他们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容易造成相互攀比的现象。由于手机属贵重物品,是学生的心爱之物,势必要花费掉许多精力和时间来保管,但还是容易被别人偷走,校园丢失手机的现象频频发生,造成了不少的损失和麻烦。再说,学生们年轻气盛,受不了半点委屈,一旦发生小矛盾,会很快通过手机纠集社会青年前来打架闹事。同时,经常接触电源充电,可能会引发触电事故和学校电线线路故障。有的学生由于电话过多,为了交上话费,平时只好省吃俭用或者以学校要交资料费为由向父母要钱,甚至出去敲诈、偷抢。还有少数学生因用手机与学校外面广泛联系而被拐骗出走。

二、管理对策

当手机智能化,当3G技术的成熟和普及后,手机就可以随时随地的上网,它就是一台可以移动的小电脑。实际上我们无时无刻不处在网络所包裹中。虽然学校出台了禁止学生用手机的规定,但用手机的现象却屡禁不止。学校也为此想了很多办法,作为一名班主任,我曾经采用了很多办法,如没收手机,砸手机,请家长协助教育等,虽然收到一定效果,但并没有彻底杜绝,而且容易遭到个别学生及家长的不理解。尽管家校齐抓共管以及跟家长签定协议书之类的,但是都收效甚微。

反思之余,我顿然醒悟:不可能不让学生不接触手机,但这种接触需要引导,要像大禹治水那样。一味禁堵,不如有效疏导,引导帮助学生正确使用手机。

首先,每年新学期开学我都会向学生宣传使用手机的危害。利用班会,黑板报、宣传栏等有效阵地对学生进行教育。用报刊、网络上报道的,生活周围的活生生事例来教育学生,引导学生认识到这些危害,形成一个自觉遵守校纪校规的良好氛围。

其次,争取获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让家长也知道学生带手机的危害,让家长协助管理学生手中的手机。学生每次放假返校后将手机一律上交,由我登记编号统一保管,每周定时发给学生打电话给家长汇报学习生活情况。平时有特殊情况也可单独申请使用。走读生的手机虽然不用上交,但要告诉家长进行有效管控,如限制话费,必要时查看通话记录及时发现问题等。平时多注意观察学生上课的表现。

再次,及时发现并处理违规使用手机的学生。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会将自己的手机主动上交,可能会有少数学生不会上交,留着偷偷地用。那怎样把不听话而偷偷使用手机的学生楸出来呢?这就需要班主任平时多留心注意观察学生的一些细微变化。如上课打瞌睡,考试成绩下降,下课后经常回教室很迟等。然后从这样几方面去了解情况,直接打电话给学生家长,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询问学生是否带了手机。也可以把学生带到办公室,要他把自己的QQ登在办公室的电脑上,查看他的QQ空间,看看是否在在校期间经常在发表说说、更新微博,是否经常去别人的空间去踩一下或者顶一下等。有了充足的证据之后,他也只有乖乖地把手机交出来了。而且根据他手机里的记录还可以把其他学生使用手机的痕迹也找出来。对于被查出使用手机的学生要按照事先制定好的班纪班规严肃处理,教育其他学生要主动地上交手机。达到惩一儆百的效果。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有有害的一面就有有利的一面,关键是看老师和家长如何去引导,转变一下思维方式,我们不难发现一个道理:堵不如疏,我们应如大禹治水一样去引导学生利用网络来进行学习。

(作者单位:公安县狮子口镇中心学校)

参考文献:

[1]张文国.对学校管理学生手机行为的法律分析.思想理论教育.2012年16期.

篇2

关键词:生活化设计;信息技术;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6-0210-03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信息技术学科作为一门实践性学科,其教学同样也需要回归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然而在现实教学中,由于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或对新课程理念理解得不到位,信息技术教学资源在整体上缺乏现实感和生活感,过多地以计算机本身、操作技术为学习对象,而忽视学生个性发展和学生信息能力的培养,这使得信息课堂缺乏应有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因此,信息技术课堂中,要充分凸显教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将生活场景和经历经验融入到学生的信息技术知识学习中,实现信息技术课程内容与生活的有机融合,以构建有效课堂,推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优化教学目标,凸显以生为本的生命价值

“回归生活、关注儿童现实生活”的课程理念告诉我们,信息技术课程不仅不是一门高精尖的专业课程,更是不能远离现实社会的课程。遵循学生生活的逻辑,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从学生生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生成活动主题,符合学生学习的规律。因此,教师应仔细分析学生在现代社会中生活和学习必须习得的信息技术技能和必须养成的信息素养,以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的实践任务为主线组织相关内容,设定教学目标。

如三年级《可爱的鼠标》一课,在教学目标制定中,凸显“快乐学习”的教学理念,教学目标的核心为: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体验中,学会鼠标移动、指向、单击、双击、右键单击、拖放等技能的操作。让学生感受电脑的神奇魅力,激发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在目标引领下,设计了“我和鼠标交朋友”的游戏学习课件,由虚拟角色“小海星”带领学生经历单击追蝴蝶、双击赶小猪、捉小虫、摘苹果等关卡,把枯燥的鼠标操作转化为有趣的互动学习游戏,在游艺中增长知识、锻炼能力、体验学习生活的快乐过程。

二、巧创生活情境,生成信息技术课堂的活水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设计生活化的情境,是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求知欲的原始动力,也是培养学生学习信息、应用信息的一种有效手段。创设生活化情境,就是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体验从鲜活的生活世界里提取素材,以他们熟悉的活动作为学习的切入点,设计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的任务引导其步入信息技术的殿堂,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感受、体验生活情景的乐趣。如三年级《巧用计算器》一课,设计了“我是超市收银员”的教学情境。

师:学校决定本周五组织三年级学生秋游,你准备去超市采购哪些食品?请你根据个人需求,填写“秋游食品采购单”,只要写出采购食品的名称、单价、数量就可以。(课件出示超市货架上有面包、牛奶、饼干等食品,标注单价。)

生:(填写采购计划。)师:你的这份“秋游食品采购单”应付多少钱呢?把采购单给同桌,请他当“超市收银员”,用计算器算出每样食品的金额和合计金额,然后你也验算一遍,比较结果,根据正确率给同桌称职度评价画上五角星。生:(利用计算器计算、验算。)师:(组织学生交流采购单计算结果,利用展台展示学生食品采购计划,适时评价,渗透勤俭节约、与他人分享的品质教育,如你采购的这些食品准备和谁分享等。)

教学中选择完成“秋游食品采购单”这一贴近生活体验学习任务,不仅让学生亲自体验生活情境中的乐趣,激活学习兴趣,而且又超越了技能训练,培养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也经历了情感上的熏陶。

三、回归生活本色,精选贴近生活的教学内容

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资源,一些具有生命价值的生活资源应该为教学服务,为学生的成长服务。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作为教师要选择与学生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让他们的学习活动基于现实生活世界,实现教学内容从科学世界到生活世界的本色回归。生活化内容与课堂教学的有机融合,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1.做生活的有心人,能时刻带着发现的眼光去寻找、挖掘、捕捉生活中的各种信息,随时搜集生活中能对教学有帮助的材料作为教学的素材,精心设计成教学话题,融入课堂教学中。如在三年级《复制与变换》教学中,结合生活中“铺地砖”的事例,设计了“我是小小泥水匠”的学习活动。任务展现:小明家新房在装修卫生间,爸爸从建材市场买来一片地砖,请你当回泥水匠,帮他设计图纸,该怎么铺地面才会既美观又大方。

有趣的“铺地砖”活动,引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个个跃跃欲试,投入到设计图纸的学习情景中,教师利用“怎样让地砖多起来”的问题引导学生学会“复制、粘贴”命令,然后放手让学生排列组合地砖图案,自主探究学习“旋转”命令的使用方法,在展示作品环节,引导学生演示操作,加深“旋转”知识的学习与巩固。短短的40分钟,学生中出现了很多精彩的作品,如图1:从这些作品中,看到的是学生智慧的结晶,是他们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自由驰骋,同时也更深层次地感受到,把生活的素材融入到信息技术学习活动中,会给课堂增添无穷的魅力。

2.走近生活,利用乡土素材,随时随地的给教材灌入新鲜血液,善于创新处理,构建生活化的信息技术课堂。如在教学四年级《小小编辑》单元,前三课时循序渐进要求学生运用WORD编排图文并茂的文章,教材选用了“IT风云人物”作为创作素材。当问及学生对乔布斯了解多少时,学生个个一头雾水,说不出其所以然,学习过程也表现平平庸庸。因此在第二个平行班教学中,笔者重组教学内容,选择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人和事作为素材。以学校开展文明礼仪教育,评选“十佳文雅少年”活动为契机,收集了十位学生的主要事迹、照片,作为创作素材。通过教学,学生格外认真,充满学习热情,也有效地达成了教学目标。这得益于教学内容来自本土素材,是学生所熟悉的人和事,有的还是自己的同班同学、好朋友,这些带给学生的是一种亲切感,赋予他们创作的欲望,更是浸润着榜样教育的力量。

四、注重体验参与,倡导生活化信息学习过程

生活化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提倡学以致用的原则,学生不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主动参与、主动体验知识意义的建构者。教学活动过程围绕生活化的信息活动主线展开,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生活体验、技术困惑等,把信息技术问题转变为生活中的问题,合理地组织、安排学生的“参与体验”活动,让学生能够关注自己的生活,从生活中去探寻问题解决的方法,感受技术用于生活的情感体验。如在教学四年级《汇编作文集》一课时,事先了解班主任想编排一本作文集,与其联系取得配合,给学生准备了原始材料。为了让作文集能够及时生成,课前特别准备了彩色打印机、装订工具、胶水等。当学习任务完成后,立即用打印机把优秀的作品逐一打印出来,配上学生自己设计的封面,装订成册。最终一本《36个小雨点》作文集出现在学生面前时,他们个个表现异常兴奋,满怀期望地交给了班主任,分享那份成功的喜悦。虽然课堂准备烦琐,耗费了一定资源,但整个学习活动无形中传递给学生的信息是计算机技术真的很神奇,在生活中非常实用,学生也在快乐中体验着作文集的生成过程,从而在情感上慢慢产生对科学技术的好感,激发学习信息技术的愿望。

五、灵活多元评价,实现考核与生活相融相辅

信息技术教学中,倡导评价的“生活化”。即以生活中的综合性实践内容作为评价学生的内容,尽可能让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更多地去关注学习态度、学习过程,关注学生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学习与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和适应信息社会需求的能力,而不是对书本知识的简单复制粘贴式的再现。如四年级《画龙点睛写标题》,在学习WORD“艺术字”运用之后,笔者结合校园白色垃圾时有存在的现象,提出校园文明广告语的设计比赛,让学生以一个广告设计师的身份来参加到WORD的艺术字综合应用中。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角色变换成了评委和设计师之间的关系,展示作品时,需要说明创作意图和特点。进行自由点评,并通过学生们自选出一批优秀作品,最终在校园橱窗里展出。通过有效的课堂评价、课外激励,进一步巩固加深对WORD艺术字设计技能的学习,同时也在学校中掀起了一阵文明礼仪思想教育之风,也体现了信息技术“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教学价值。

回归现实生活是信息技术课程的生命活力得以滋养的土壤。作为一线信息技术教师,我们要善于从多姿多彩的现实生活中为学生提炼出兼有知识性和趣味性的生活素材,使生活融入信息技术课堂,使课堂走进学生生活,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体验信息活动,掌握信息技能,并能运用信息技术创造性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以努力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全集[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

[2]庞育春.信息技术教学呼唤生活化视角[J].长三角(教育),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