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研讨会发言材料范文

时间:2023-03-20 02:26: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交流研讨会发言材料,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交流研讨会发言材料

篇1

——片区生本教育推进研讨会交流发言材料

尊敬的徐局长,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下午好!

回想去年这个时节,我们也是在这里,大家济济一堂,分享生本教育给我们带来的可喜变化,聆听各位领导专家给我们工作的点拨指导。又一年过去了,在座各位教学一线的老师们应该体会更深了,我们是否享受到生本教育给我们课堂带来的大变革,孩子们在生本教育环境里是否有显著变化,今天上午的几节精品课例的展示,大家畅所欲言的探讨交流,应该是对我们开展生本教育又一年来最好的诠释。在此,我也代表开封中学,就一年来我校开展生本教育的情况给在座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们做一个汇报,以期得到大家的点拨指正。

一、一年来我们开展的主要工作。

1、着力强化学校硬件建设,为我校生本教育健康有序开展铺路搭桥。

常言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年来,学校在打造硬件设施方面可谓下足了功夫。依凭国家项目工程,修建大型学术报告厅,改造和芬教学楼,建设校园网络平台,网络教室录播间,每个教室装备全套多媒体电子白板。增加学校图书室的藏书,有序开展图书借阅活动。有了这些硬件设施的投入,师生在生本教育活动中参与积极性有很大提高。

2.学校采取“引进来,走出去”的模式强化交流合作研讨。

一年来,学校先后派骨干教师到宜川、成都、广元、下寺学习考察,又请专家来学校讲座,大部分教师专业素养得到提升,对生本理念有了更深的理解,课堂教学有了改进,效果得到明显提升。学校借鉴宜川中学模式,强力推行学生自主管理,初中各年级建立了年级自主管理委员会,初步形成了“生管生,生教生”的常规管理模式。

3.学校围绕生本教育大刀阔斧的改革课堂模式。

学校着力从学生入手,变讲堂为学堂,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最大限度的减少教师的无效或低效的灌输式填鸭式式的课堂结构。从教师入手,变教案为学案,从教师的教案写作,课堂要求,作业批改,阶段性检测等方面都做了一定的调整,在追求高效课堂的道路上,除去了一些传统的过时的死板束缚,在老师的指导下,课堂能够真正地生动,生成,生长。

4.通过校本教研常规活动,优化生本教育的具体操作步奏。

在生本教育研讨过程中,我们重点对前置性作业的设置和小组合作交流进行深入研讨,让学生的前置性作业能够及时高效的完成,并且通过长期规范,基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最大程度地克服了一些学生把前置作业任务形式化,为完成任务购买相关的资料,找现成的参考答案,放弃了搜集和探索过程等不良现象。

小组合作交流学生由最初那种参与意识弱,两极分化严重,和交流过程中逢场作戏的,莫名其妙的,走马观花的,虚情假意的无效交流现象,现在基本做到了在教师的鼓励下,通过合理的分组搭配,人人都能积极参与,讨论与话题无关的内容少了,涉猎问题的广度增加了,理性思考问题有了一定地深度。

二、我们在生本教育实践中的一些困惑。

在生本教育实践中,我对以下几个问题体会十分深刻,很是困惑。

1.教师和学生的思维模式转变与角色转换一时难以到位。传统“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方式,通过教师和学生一代传一代,教师的思维模式中已经形成了主动给予知识的“灌输模式”,而学生一直以来也养成了根深蒂固的被动“接受知识”的依赖心理。要突然之间打破这种模式,进行思维和角色转换,形成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新模式,颠覆教师与学生之间这种已经渗透骨头里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对教师和学生来说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蹴而就也是不可能的。由于这种转变一时难以到位,生本教育活动显得推进缓慢。

2.教学模式与当前应试教育现状存在不相适应,影响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目前,应试教育的现状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我校高考亚历山大,教师跨跨年级现象严重,在初中搞生本,到高中搞应试教育。很多时候显得无所适从。并且生本教育教学方式与目前考试要求相脱节,甚至相背离,让学生不得不处于为难、痛苦的境地:一方面,学生们乐于接受互动性强、活泼有趣而又压力相对较小的学习模式;另一方面,他们又不得不面对需要大量基础性知识的考试。在考试现实面前,由于生本教育模式需要大量的课前准备工作,这些反而增加了他们的压力。所以往往出现生本教育开课一学期后,学生成绩整体不升反降低。在这种情况下,往往得不到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3.部分学生过于重视交流和讨论,忽视基础知识的学习与掌握。生本教育的新意是通过交流和讨论,实现掌握知识和提高能力的目的。但在实践中,一部分学生对生本教育存在误解,乐于搜集资料完成课堂交流和讨论,而忽视对基础知识的学习。讨论交流很热烈,一堂课下来,大体思路清晰,观点掌握了,但一些基础知识还是没有掌握;或者是主动参与讲课的同学明白了,其他听课同学还是不明白;或者是课堂上学生讲的不明白,还是需要教师讲。虽然,学生最需要的不是知识,而是能力。但能力恰恰需要知识提供支撑,没有掌握丰富的基础知识,提升的能力也是不牢固的。

三、我对进一步实践生本教育的思路探索

生本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教师、学生、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作为教师而言,在实践生本教育中,结合我个人的体会和感受,我认为应当把握好几个重点:

1.进一步理解生本教育的内涵:深入了解学生,充分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

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是生本教育的价值取向。在具体教学实践上就是要深入研究和了解学生特点,尽可能把握学生的个性与心理的特点,掌握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对学生做到“知根知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充分尊重学生就是要求教师不附带任何条件去对待学生,尊重他们学习的天性和思维,不能嘲笑和贬损他们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活动,不带个人好恶,不管优生差生都要给予平等的机会,才能得到学生的认同,学生才会全身心参与到生本教育中来。

在我们的教学活动中,依靠学生自主管理。让学生自己活动起来,去获得知识,去发现问题,去解决问题,教师要把从教育内容的确定,到教育形式的采用,以至教育过程的主持、检查、评比等等,都交给学生自己去做,这样,学生有了强烈的学习欲望就会积极主动的去学习,这样学习效果也就能事半功倍。

2.搞好课堂教学设计。认真备课,如何引发学生的兴趣?如何提出问题,如何制造悬念,创设情境,把学生调动起来,什么时候让学生学,以什么方式学?什么由老师讲,讲什么内容等等,这些内容都要有精心的设计,才能保证教学质量。课前认真钻研教材,准确把握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好前置性小研究,向学生提出的分工要求应简单明确,而且不能太深太繁杂,使学生认为这些事情自己还是能做到的,他们更愿意去做。

总之,教师的“讲”要恰到好处。生本教育以学生为主,并不是就不需要教师讲。教学实践中,教师的“讲”要讲到点上,一定要达到精粹、精炼、精彩,具有画龙点睛的功效。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灵活安排适合学生的学习活动,做到要“以学定教”。教师还要着力讲难点,讲规律,教方法。

3.不能忽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学生中有对生本教育存在误解,认为生本教育就是不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其实,在生本教育中,一些基础性的知识还是要求掌握的,不然的话,即使你在课堂讨论中能侃侃而谈,没有牢固的基础知识,都可能成为纸上谈兵,解决问题能力也会大打折扣。因此,教师要着力于内容和练习题的选择,教学的内容和练习题不求多,要求精,组选那些典型、举一返三的内容和习题,使学生做会一个题就会做一类题,教学才有高效率。

4.继续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在当前教研意识淡薄的大环境下,教师都会不同程度的产生职业倦怠,满足于现状,凭经验教学,科研意识淡薄,那种传统的满堂灌显得十分轻松,而课堂生成的很少,不利于学生发展。生本教育实施过程中,“生本课堂”全新的教学理念有助于冲击教师原有的教学理念,让教师的思想产生冲击,激发教师合作的意识、科研的意识,并在学校的有序诱导下进入专业成长的有效轨道,自觉提升教学素养,增强课堂教学的执行力。

篇2

泰思达先生对中法两国就建筑节能减排领域的背景进行了介绍,并对在座的活跃在建筑节能领域的中方代表表示诚挚的谢意。

他认为两国在住宅方面的能源消耗占最终能耗的百分比都是相当可观的,中国为30%而法国达到44%。一所住宅完全可能成为节省大量能源的通风系统、保温和其他材料的选择、供暖系统,供电系统,可再生能源的运用都是直接影响能耗的重要因素。这方面的挑战对两国来说都至关重要,法国总统访华期间,两国签订城市可持续发展协议的框架:中国要采取积极的方法达到目标,通过发展可持续建设项目和考虑住宅行业中的环境因素,在2010年以前将每国民生产总值的能源消耗降低20%,法国要确定Grenelle有关环境的目标。Grenelle是由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主体单位组成的协商会议,于2007年夏天在法国总统的倡导下组建,其工作是撰写法律条文,其中第一部分已经于2007年10月21日通过了议会审议。Grenelle主张到2010年建筑行业应该可以节省40%的能源消耗。它还特别鼓励通过当地团体和ADEME的参与建设节能型住宅,到目前为止法国环境和能源管理办事处已经实施了一些配套措施和优惠的财政政策。

目前,法国正在使用的全部建筑平均每年消耗的能源为240kW/m2如果Grenelle目标得以实现2020年该数据将变成150kW/m2。两国的当务之急并不只有降低能耗一项。众所周知住宅已经成为造成温室效应气体的重要源头。在中法两国签署应对气候变化联合声明之际,在2009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哥本哈根峰会即将召开之前,建筑业显现了其在两国合作中的优先性。

随后,张宇副院长致精彩的欢迎词,他首先代表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及传媒机构《建筑创作》杂志社对“建筑节能减排巡回研讨会”北京站的召开表示祝贺。并相信通过今天的研讨会能够进一步加深我们对法国在建筑节能减排方面应用及发展的了解。他认为减少建筑耗能及排放的污染,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建筑与自然和谐共存是目前全国乃至全球面临的重要课题。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节能减排也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另外,他在发言中提到:“今年夏季在北京成功举办的2008年奥运会,奥运场馆的设计充分彰显了绿色环保的设计理念,创出多项世界‘绿色’之最:奥运村全部生活热水的供应来自太阳能,太阳能提供了90%场馆草坪灯、路灯系统,膜结构使‘水立方’节省电能30%;鸟巢,国家体育馆等7项工程采用了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国家会议中心将室内与室外绿化相结合,垂直与平面绿化相穿插,为会议中心设计了一个绿色的大平台,成为奥运场馆区内的‘绿岛’。颇具中国风格的国家体育馆是原创设计被称作‘会发电的奥运场馆’,充分体现了‘光伏建筑一体化’的环保节能理念。奥运工程中的环保措施达191项,涵盖了噪声控制、废弃物处理等多方面,其中绿色建材利用项目有46项。2008奥运场馆的项目中约45%由BIAD设计,包括国家体育馆、奥林匹克篮球馆、国家会议中心、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规划、青岛奥林匹克帆船中心等等。继绿色奥运之后,北京市政府又提出了绿色北京的要求。面对中国建筑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与要求,作为大型国有企业的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在完成许多重大设计作品的同时,也长期致力于建筑节能领域的研究与开发。并应用于建筑设计中。今天的研讨会不但使我们和法国的建筑:园林规划设计及研究机构、建材企业等有了近距离的接触,也为中法两国的建筑节能减排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作为建筑师不仅要更新设计理念,还必须用新科技和新建材作为新建筑的技术支撑,将绿色元素应用于建筑设计中。”最后张宇副院长再次祝贺本次研讨会取得成功。

北京市发改委资源综合利用与环保处王继龙在致词中提到,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我们的基本国策,北京市高度重视节能环保工作,把它作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完善体制机制,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北京市以年均6.8%的能源消耗增长支持了12.3%的经济发展,是全国唯一一个连续两年都完成节能减材指标的城市。建筑能耗在北京市的能源消耗中占有较大比重,因此建筑节能成为节能工作的重点之一,为了切实降低建筑能耗北京市大力加强建筑节能监管,积极实施建筑节能改造,在全国率先出台并严格执行了新建居住建筑节能65%的设计标准,新建项目的节能和审查制度,广泛推广建筑节能,新技术,新产品,大力推广应用国再生能源,启动了大型公共建筑试点节能改造,积极推广能源管理等服务模式。2007年底,北京市累计建成节能建筑2.58亿2占民用建筑总量的49%。建成节能住宅2.45亿m2,占住宅总量的73.7%。节能建筑总量和比例均列全国首位,分别比2002年底的水平提高了23%和19%。大量节能建筑的建成,在明显改善居住舒适度的同时每年节约采暖能耗约150万t。

他认为我们现阶段需要完成的是认真总结以往工作经验,将好的做法继承下并形成建筑节能工作的长效机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完善建筑节能法规政策与标准体系,建全符合首都定位的建筑节能指标体系、监测体系和考核体系,大力加强建筑节能监督管理:二是完善建筑节能管理机制和执法体系,加强建筑工程的节能审查和建筑领域节能监察三是全面推进建筑节能工程,抓好重点领域建筑节能改造,重点推进政府机构节能工程、既有建筑改造工程,节能新技术与可再生能源推广工程、娱乐照明工程,并推进控热体制改革,四是培育节能服务市场,积极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的节能服务体系,通过深化改革和技术创新,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化,加强宣传效应。建筑与节能需要技术支撑,本次研讨会为中法企业搭建了展示和交流的平台,提供了良好的合作机会,再次深刻地希望与会各方深刻探讨和广泛交流建筑节能新技术推广应用的先进经验,为将北京市建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献计献策。

中法建筑节能研讨会首先发言的是ENEOVIA公司总经理PascalBenveniste先生他发言的主题是可

再生能源的途径。他关于Eneovia的起源,工作重点以及实力向大家进行了详尽介绍。Eneovia的目标是在可再生能源领域成为最可信赖的公司及市场的领先者。

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副总工程师孙克放先生就中国建筑师应该成为节能减排的先行者和实践者进行了精彩的演讲。他认为建筑师的当代使命应该是以建设生态文明为导向、构建“四节”环保技术体系、增强技术集成创新能力、努力提高节能减排实效。他主要就节能减排应该是保持可持续发展的首要任务,中国建筑节能之路的回顾、中国建筑节能的发展目标、加强制度建设切实做好节能工作,中国住宅产业化的三大跨越等几方面问题进行了深刻的讲解。

节能减排应该是保持可持续发展的首要任务。在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指导下,党的十七大提出:“坚持节约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发展“省地节能环保型住宅,是体现科学发展观的一面旗帜。引发了我们深层次的思考也让我们领悟到以下四项变革的现实性和迫切性。这就是现代居住生存方式和消费模式的变革住宅生产方式与增长方式的变革住宅品质增强方式的变革和住宅建设政策实施方式的变革。

在中国建筑节能之路方面中国政府在改革开放之初就十分关注国际上发达国家所走过的工业化发展道路和建筑节能的途径,并逐步建章立法,积极推进建筑领域的节能工作。从1986年开始至今,这项推进工作不断加强,日渐深入人心。到2005年初这项工作真正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而中国建筑节能的发展目标应该是发展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近期,建设部将在以下七个方面加强节能的制度建设:新建筑节能的市场准入制度;建筑(新建筑和既有建筑)能源效率表示制度,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制度;建筑用能系统的管理制度;大型建筑用能管理制度,建筑用能统计制度,节能技术及材料推广制度。

随后他关于中国住宅产业化的三大跨越问题做出了深入且精辟的分析。首先,中国的住宅全部达到低耗能的节能标准,其中包括既有住宅。中国必须跨过这道门槛。德国为此用了20多年的时间,而我们则要在尽短的时间里完成这个跨越。要在经济政策、技术政策方面花大气力,制定有效的政策措施全面推进这项工作。中国的快速发展和能源的短缺不允许我们在跨越建筑节能门槛上停留更长的时间。其次,中国的商品住宅一定要告别毛坯房实现全装修。如果长期出售半成品住宅,降耗节材。污染控制,结构安全和设备安装等问题都难以解决,更达不到绿色家居”的标准。我们要尽早结束毛坯房的时代,定出一个计划,在时间上加以限制,起码在近几年时间内,大中城市首先要完成这个跨越,从而带动全国范围内装修生产方式的大变革,全装修住宅一定是未来市场上的主流产品。第三,住宅建造,必须实现构件化的集成装配。

在某些发达国家住宅的工业化程度较高,70%~80%的构件是在工厂制作,现场装配。这种生产方式,一是节约人力,提高了功效;二是资源消耗比较低,三是便于把废弃材料重新回收利用。四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均好稳定:五是利于环境保护,减少对城市的污染。住宅的建造方式也一定要沿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发展下去。无论用二、三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实现住宅建筑的构件化集成装配是我们的目标。

最后,孙克放先生提出创新引进相结合,促进我国住宅的更新换代的理念。鼓励企业研究开发新材料,新产品,新设备、新工艺。建筑设备系统是科技成果转化率相当高的领域。节约能源,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建筑设备是否先进。加快技术集成创新。要在“四节-环保”这个基础平台上,通过技术集成整合,构建完善的成套技术体系,提高其实用价值,扩大应用范围。加强消化吸收再创新。力求在资源节约,废弃物循环利用。可再生能源利用等关键技术方面,吸收国外先进经验,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我们要将节能技术,材料技术、电子技术、控制技术和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广泛应用在节能建筑上,才有可能建设节能省地环保型建筑,绿色建筑、低能耗建筑,才能达到先进国家的节能水平。积极开展管理创新,鼓励开发企业建立现代化的管理模式,采取先进的管理手段,实现节能减排的最大效益。今后,中国政府部门会从经济、税收,金融,技术等多方面制定出有利于建筑节能的政策措施,进一步鼓励企业研制、引进、开发。应用先进的节能技术,切实加大对建筑节能设备的推广力度。一个没有激励政策支持的事业,是不能长久的。建设“省地节能环保型”住宅有许多具体的技术措施和方法等待我们去采纳和实施。企业是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的主体,所有的变革都是在企业的参与和创新中发生的。孙克放先生说:“愿中国的设计师为促进中国住宅建设更新换代,为建设生态文明,为中国的节能减排工作做出不懈的努力,做出更大贡献。”

下午,特莱仕(上海)千思板制造有限公司亚洲区总经理DidierAdenot先生就《可持续理念的创新建筑外墙材料》提出了他的观点与见解,法国开发署驻华代表处副代表Philippepercheron先生结合法国开发署在中国建筑节能领域的业务作出了详尽的介绍,法国TERAO公司工程师AymericNovel先生介绍了他关于可持续建筑的一些经验与实践成果。会议最后

由北京市节能环保中心主任郑拴虎向大会致精彩的闭幕词,自此中法建筑节能研讨会(北京站)圆满结束。

中法建筑节能研讨会(北京站)与会者发言的内容涵盖了与建筑节能相关的主要领域不仅包括可再生能源、室内气温调节工程,智能化,景观设计和可持续建设问题,也包括涉及整个节能产业的咨询服务,对中法建筑节能都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

作者:林娜,《建筑创作》杂志社 记者

摄影:陈鹤《建筑创作》杂志社 摄影师

篇3

论文摘要:知识社会是强调以知识为核心的社会,知识社会也是学习社会。在即将到朱的知识社会,成人教育要有新的策略,要改革成人教育的结构,注重发展农村成人教育,要建立学习型社区;成人学习具有了新的特点,要重视素质教育,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在知识社会中,远程教育、网络教育因为其自身的明显优势,受到越来越多的成人学习者的欢迎。这是海峡两岸“知识社会与成人擘习”学术研讨会所探讨的主要问题。

继2000年在苏州召开的“海峡两岸成人教育”学术讨论会之后,由江苏省成人教育协会和江苏广播电视大学联合举办的海峡两岸“知识社会与成人学习’“学术研讨会于2001年4月1日至4月2日在扬州举行。

这次研讨会的主题是:“知识社会与成人学习”。会议讨论的议题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知识社会的基本特征、知识社会与知识经济、知识社会与教育发展、知识社会与成人教育、知识社会与终身学习、知识社会与远程教育、知识社会与社区教育、知识社会与人力资源开发等。阳春三月,美丽的瘦西湖畔,来自海峡两岸的近百位成人教育、远程教育工作者聚济一堂,听取了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副校长于云秀教授(知识经济与中国电大教育的发展》、台湾成人教育学会顾问郭为藩教授《网络大学体制化的商榷》、台湾成人教育学会会长黄富顺教授(知识社会与成人教育》、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吴康宁教授(知识社会中“工作成人”学习的基本特征)等专题报告,并进行了大会交流发言和讨论、对知识社会成人教育、远程教育的新特点及发展趋势等大家所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讨。

一、知识社会的特点及其挑战

黄富顺教授在其主题报告《知识社会与成人教育》中详细分析了知识社会的特征、他指出,21世纪的社会是一个以知识经济为主导的知识社会,知识社会是强调以知识为核心的社会,其特征是:(1)知识生产的速度前所未有,崭新的知识充斥整个社会,形成知识的爆炸;(2)知识的寿命快速缩短,知识老化日益加速;(3)知识的传输迅速,取得容易,储存方便:(4)知识成为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因素,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5)知识型劳动者主导生产,他们不断开发脑力,激发创意,更新产品,提高品质,提升竞争力。

江苏成人教育协会会长、江苏广播电视大学校长陈乃林在《知识社会与成人学习》的专题论文中对知识社会的特征作了如下概括:知识社会是坚持以人为本及人与社会、自然和谐、协调发展的社会:知识社会是以知识经济为主体的社会;知识社会是以知识管理为纽带的社会:知识社会也是学习社会。

于云秀教授在专题报告中指出。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以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为基础,以创造性的人力资源为依托。以高科技产业和智力为支撑的经济。知识社会的到来.也就是学习化社会的到来,它意味着学习意识的普遍化和学习行为的社会化.意味着终身教育体系的真正确立、意味着教育的社会化、民主化、国际化和个别化。这些无疑对传统的成人教育观念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二、成人教育的适应与成人学习的转型

成人教育如何适应知识社会以及知识社会成员的学习要求,是本次研讨会的丰要论题之一、黄富顺教授认为,知识社会成人教育的重点工作和策略是:(约倡导成人继续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2)推动成人自学的运动。要加强宣传和引导,唤起民众参与学习,激发成人自觉、主动地学习。(3)加强成人的在职进修与训练.增强他们获得、积累与转化知识的能力,进而激发其创造知识。(4)普遍提升成人的素养。(5)鼓励成人学会学习。(6)扩展网络学习。

江苏省成人教育协会副会长胡凤英明确提出了知识社会呼唤成人教育结构性改革的命题。她从办学体制的社会化、市场化,运行机制的社会性、灵活性.教育功能的多样化、服务性。教育手段的网络化、信息化。人才培训的本土化、国际化等方面阐明了成人教育结构性变革的主要任务。

江苏省成人教育研究室陈东瑜副研究员从人力资源开发的角度阐发了我国为迎接知识社会到来在人力资源开发方面的思路:一是按照学习化社会的要求努力构建终身学习体系:二是坚持“两基”重中之重和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努力为知识社会构建扎实的人才资源基础:三是充分发挥成人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四是教会成人学会学习,努力提高数字化学习能力。

不少专家关注到社区教育在知识社会成人教育中的独特作用。南京市玄武区社区教育委员会张利民的交流发言通过玄武区创建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示范区。积极整合社区内丰富的教育资源。做到横向联合。纵向沟通。最大限度地实现教育资源的共有、共享的实践.介绍了建设学习型社区的做法:(1)廓清思路,加强社区教育理念的整合;(?)完善网络,加强组织资源的整合;(3)专兼结合,加强人力资源的整合;又})积极引导。加强物质资源的整合;(5)开展活动.加强人文资源的整合。

吴江市成人教育协会王建平探讨了城镇学习型社区教育问题二他认为,城镇学习型社区教育就是通过各种手段或形式,提高全体社区成员的科技人文素质和生存质量、促进城镇社区健康、有序发展的教育活动的总和。他分析了营造城镇学习型社区的障碍.井指出,开展城镇社区教育要注意加强城镇社区教育理论框架、管理体系、活动设施、网络队伍和经费给付体制的建设,推进城镇学习型社区的建设,适应知识社会的要求:

海门市教育局黄志豪则关注知识社会中农村成人教育的发展问题:他认为.目前,我国农村人口科技文化素质低的问题十分突出。远远一下能适应知识社会的要求。因而,必须重视农村成人教育的发展和创新。首先.要转变农村成人教育观念.实现由单一的成人教育思想向全方位、多功能的大教育思想的转变,由扫除青壮年文盲为主向大力培养农业骨干为主的转变。由教育部门独家经营的体制向一校多牌联合办学的体制的转变,由单纯的传授知识向产学研相结合的转变.由传统的学校模式向三教统筹、农科结合的教育模式的转变。以迎接知识社会的到来:

知识社会的特性决定了成人学习在学习内容、学习要求,学习方式等方面的转变。吴康宁教授从教育社会学的角度,分析了知识社会中“工作成人”学习的基本特征。他认为。知识社会赖以立基的知识是“客观性知识”。“工作成人”学习的“技术性”特征将越来越明显:知识社会赖以立基的知识是“准人性知识”.“工作成人”学习的“功利性”特征将越来越明显:知识社会赖以立基的知识是“开放性知识”.”工作成人”学习的’‘个体性、、特征将越来越明显;知识社会赖以立基的知识是“速变性知识:.“工作成人”学习的“全程性”特征将越来越明显。

个人要在知识社会中生存和发展,需要具备多方面的素质和能力,因此.成人教育还要十分重视成人的素质教育,帮助成人提高素质.获得完满的发展。如何在成人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呢?镇江市广播电视大学校长祝诚教授在交流发言中提出:首先,要在成人教育中牢固树立终身教育的观念、改变部分成人学习目的的直接功利性。第二,实施成人素质教育的理想模式是远程开放教育,其开放性、网络化的特征,使它可以实现“以学习者为中心,旨在促使每位学习者都能得到充分发展的教育”。第三,要正确处理好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使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第四,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第五、要在成人教育中开展创新教育。知识社会以知识为核心,而阅读则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台湾师范大学林振春教授对知识社会中阅读能力的培养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他在交流发言中分析了知识社会的知识特性,把知识分为资料、信息、知识和智能4个层级;阐述了积累性阅读、理解性阅读、鉴赏性阅读、评价性阅读、创造性阅读、消遣性阅读、专题性阅读、发展性阅读、探测性阅读、实用性阅读、交叉性阅读等l1种阅读类型的不同特点和功用;提出了4种有效的阅读方法:01}4R法、SQ3R法、问题阅读法、十步阅读法;并认为,在知识社会中,有必要扩大阅读能力的范围,培养阅读能力应该包括阅读理解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等4个方面。

三、远程教育、网络学习是知识杜会成人教育的最佳形式

在竞争激烈的知识社会,人们需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对教育的需求、要求明显提高、而传统的教育,从教育理念、教育资源.教育内容、教育环境、教育方式等都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接受教育人群的学习的需要二随着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远程教育、网络教育应运而生、并受到越来越多的学习者的欢迎,尤其受到存在求学障碍的成人学习者的青睐。现代远程教育、网络教育以其自身明显的特点和优势,成为成人教育、成人学习的最佳形式。参加研讨会的代表对远程教育、网络学习在成人教育中的优势及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广泛而热烈的讨论。

于云秀教授分析了中国远程教育的发展情况,对知识社会中国电大教育的发展提出了若干思考意见。他认为,首先,要加快办学体制改革,逐步实现计划经济体制下固有的办学模式向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灵活办学模式的转变。第二,坚持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相结合。第三,提供优质服务,保证教学质量。第四,广泛开展联合、合作办学,参与国际教育市场的竞争。第五,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把好教育质量的源头。第六,调整专业结构,深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第七,充分发挥电大系统的优势,在竞争中以整体优势取胜。第八,加强远程开放教育的研究,用研究成果指导教学实践:

南通市电大如东分校缪新华探讨了县级电大在知识社会的作用问题,提出了知识社会县级社区学习支持服务系统模式建设意见。他认为,县级电大作为县级社区学习中心、有中央及省、市电大作支撑,通过有选择地引进高校的优质资源.必将发挥学习资源中心、学法指导中心、学习信息中心、学习交流中心、学习评价中心和学籍管理中心的作用,并在知识社会成人学习中发挥重要作用。

郭为藩教授的主题报告探讨了网络大学体制化问题。他认为,在21世纪的知识社会,网络大学必定会有很大的发展。而目前网络大学还很不规范,教学品质参差不齐,开设的课程缺乏大学应有的多学科性,更重要的是、迄今为止网络大学尚未制度化。(1)在经济全球化、教育交流日趋颇繁的形势下,网络大学将率先实现跨国合作、成为国际大学的先声。所以,网络大学必须有一套具有公信力的制度,维持其应有的学术水准及机构规模二(2)网络大学必须有一套完整的数字图书馆或资源中心,有现代化的传播科技与教学科技设备,并拥有一支网络科技与传播科技的专业团队,配备相当人数的全时助理人员来支持繁重的教学辅导工作。(3)从成本效益的角度看,网络大学必须跟既有的大学合作,分享现成的师资与教学设施资源:在现阶段全部课程采用网络教学实为大多数学府力所未逮、所以部分科目采取其他教学模式,包括电视广播、面授、教学套装对教学品质并不见得有降低之虞。网络大学的起飞,尚需一段时间。

台湾中正大学成教系扬国德教授则在他的交流发言中,着重分析了欧美国家网络学习的应用与发展趋势。网络学习的优势明显:弹性学习的时间与地点;具有地球村与世界性的发展潜力;可以调适与应用不同的设备与资源;快速提供新发展的学习材料;容易更新内容与增加资料;以较低的成本就可以发展不受时空限制的有效学习方式,特别是提供师生之间很多的互动。欧美国家正在努力地运用这些优势,发展成人教育。就正规教育来看,提供网络教育的机构有4种模式:与传统大学结盟、纯粹的网络大学、传统的开放大学和传统大学的延伸。网络学习的设计有2种模式:单一模式,即全部为远程教育而设计,如英国等设立的开放大学;多元模式,即指一般大学机构在进行校园教学的同时提供远程教育课程,在美国、澳洲、加拿大、法国,瑞典等以已相当盛行。就非正规教育来看,各种公私立机构,特别是企业界.运用计算机网络,规划在职进修教材,提供超越时空的学习与练这种新兴的媒介,由于国际网络的普及与运用已成为未来工作与学习的时代趋势。

篇4

[关键词] 硕士研究生 公共英语 教学模式 国际交流

一、问题的提出

研究生公共英语课是我国研究生公共基础课的必修课程之一。根据教育部颁发的《硕士、博士学位研究生英语教学大纲》,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旨在培养研究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从课程设置、课程规模到课程要求,我国政府对研究生公共英语的培养投入的人力、物力及精力,是任何学科都无法比拟的。为了培养高素质的实用人才,教学大纲也在不断修改,各院校也根据自己的专业特色制定出不同的教学大纲和教学任务。研究生教材更是百花齐放。在这样的背景下,原则上我们的研究生英语水平应该有长足的进步,可事实上,从专业指导教师、到社会用人单位再到研究生本人都发现英语的综合能力离实际运用差得太远。参加国际学术交流研讨会时既听不懂外国学者的陈述,也不能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想法。我们不禁自问:我们的研究生英语培养机制是不是存在问题?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1.研究生招生体制的制约

研究生公共英语是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必考课程之一。根据教育部教学厅【2004】14号文件的精神,从2005年起,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英语听力测试调整到复试中进行。听力测试调整到复试中的目的是让各院校有更大的自,但这一调整却使考生从思想上放松了对听力的重视。调整之前,考生非常重视英语听力,用大量时间训练。而这一过程能与过去在准备四六级时的听力能力形成知识链条。一旦上了研究生,他们的听力也能跟上。可调整后,很多学生过级后就不主动去练,听力出现断层。

2.研究生培养单位缺乏系统的教学管理制度

研究生院或研究生培养科既是职能部门又是监管部门,培养出的研究生是否符合社会所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标准,关键之一在监管部门。另外,很多院校为了节省经费资源,少聘授课教师。公共英语大都是大班授课,一个班少则四五十,多者一百多。有时不管学生英语基础如何,直接按专业分班,这样教师很难有效地组织教学活动。

3.教学模式陈旧,教材单一

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的英语综合水平、尤其是听说交际能力能得到进一步提高。可事实上,经常是授课教师一个人在讲台上唱独角戏,继续实施“灌鸭式”教育。

为了适应新形势,研究生英语教材如雨后春笋,从研究生英语系列教程到专项的阅读、写作、听说、翻译再到适应国际化之路的国际学术交流英语,可谓面面俱到。的确,有些教材是一些专家经过多年教学与实践编制出的适合研究生使用的教材,但相当一部分教材数年未经更新,内容陈旧滞后,跟不上现代社会发展的步伐。

4.任课教师缺乏创新与热情

研究生的英语综合能力的提高除了受学生自身因素、制度性因素和现实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外,还直接取决于授课教师的有效指导。一个有效的英语授课教师应该用新理念和新方法,把整个班的学生全部调动起来,让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活动,让每个学生真正感觉到自己是班里的一分子。

在研究生英语习得过程中,任何教材都只能作为教学过程的辅助教程:首先,任何教程都与我们的现实生活有一定距离。现成的教程都是根据某种情景模仿编制出来,要么语言教条化,要么语言空洞无物。其次,由于授课时间的限制,教材内容不可能在课堂上全部完成。但很多授课教师一旦使用此教材,就“义不容辞”设法完成教学计划上的内容,至于课程内容有没有实用性,对学生帮助有多大,并不关心,形成教师和学生各自为政的格局。

二、重新构建培养体系

1.研究生英语入学考试应凸显口语及听力

研究生公共英语教育应向国际化培养方向发展。托福,雅思和BEC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三种语言水平测试,前两者考查考生实际生活中的英语交流能力,后者考查考生在商务和一般生活环境下使用英语的能力。三者考试的内容都包括四大项:阅读、听力、口语和写作。

我国从2005年起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英语考试的内容就包括三大项:英语知识运用,阅读理解和写作。口语和听力还是没被放到重要的位置。如果在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英语考试中加入口语和听力,并加大它们的分值,笔者相信考生从备考初试时就会重视口语和听力。在出题结构上,可以参考托福及雅思的考试模式。

当然,也可以在复试过程中用听力及口语严格把关。复试时,考生基本到了各院校,考生人数相对减少,口语与听力操作起来并不难。决不能为了简单方便而简化复试,正如一位博士生导师所讲到的,对研究生面试应“进行多种形式的考核”。

2.培养单位应该对公共英语教学加大监控力度

研究生培养单位肩负着重大的使命,它监管整个研究生教育培养的全过程。因此,研究生公共英语教育从学分的制定、课程安排、教材使用以及到选用授课教师,都是由研究生培养科负责完成。为了提高我们研究生的英语综合实力,培养科应该做以下工作:

首先,研究生培养科应对入校生的英语进行摸底考试并实行分级教学。这样有益于任课教师“因材施教”。其次,研究生培养科应在新生上课之前组织各专业英语教师与公共英语教师开个教学交流会,尤其听取那些既教专业又是研究生导师的建议。研究生导师有多年的指导经验,既了解学术前沿问题,又经常参加国际研讨会,知道学生最棘手的问题,所以,他们能提出一些现实性的问题。公共英语教师可以借鉴他们的经验,培养研究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以及国际学术交流能力。最后,加强对任课教师的监管。可以从学生评教抓起。研究生培养科定期对任课教师的上课效果及质量进行检查。可以以问卷的形式,也可以召集同学开座谈会,让学生对任课教师做全面评价。不管学生对老师评价好坏,应该让任课教师及时知道,这样便于他们能及时调整教学方式。

3.教学模式要大胆创新

硕士研究生教育以科学研究为主要特征,以培养研究生的科研能力为主要目的,所以,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也必须围绕这一目的展开。

(1)如何合理使用教材

任课教师上课一般都按照指定的教材授课,但如果教师仅按照教材上的内容去讲授,必定又陷入传统式教学模式。硕士研究生已掌握了大量的英语词汇,阅读能力也已达到了一定的水平。现阶段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把语言作为工具用在现实生活和学术研究。任课教师应大胆进行教材创新,可以根据学生的英语实际水平和专业特色,自编自教,还可以把英语课设成“研讨课”。

研讨课是西方国家课堂教学普遍采用的教学方式,“在本科教学中十分普及,在硕士研究生课程总量中则占到多数。”研讨课是由任课教师主持,按照事先布置的主题话题,学生自由发言,包括交互提问和讨论。任课教师承担着启动、衔接和总结研讨课的基本职责。

研讨课的关键是课前的安排。教师提前一周告诉学生研讨课的主题及一系列的具体问题,好让学生课前准备。选择的主题要新颖、有趣,热门的或有时代意义的,好让学生都有“话”可讲。精读,泛读以及口语课都可以用这种形式授课。

(2)授课形式应多种多样

互动式和合作式是现代教学比较推崇的两种授课形式。英语是一门实践课,语言技能的获得是通过学生的实践操练获得的。这就要求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运用互动式和合作式的交际教学法,不要依赖教材或现成的教学课件,可以把它们改编成符合互动式或合作式的教学材料。

4.提供更多的国际交流机会

研究生教育走国际化人才培养之路顺应时展的要求。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间学术交流活动日益频繁和增多,对于中国研究生来说,最重要的问题是提高学生的英语学术交流能力,因此,我们就应该给研究生创造更好的语言环境,搭建更多的国际交流平台。

(1)聘请更多国外专家讲学

目前,各个院校研究生都有专业的英语教师或导师上课,但从大部份同学的反馈中得知,授课情况不太理想。要么发音不太标准,要么语言表达欠缺。用汉语授课的教师不乏其数。有的专业导师仅仅让学生把原著翻译成汉语,课堂上根本没有语言环境。如果国外专家授课,情况可能完全不同:全新的教学模式,真正的语言环境,学生开始会很艰难,但不久就会适应。

(2)参加国际间学术交流

国际学术会议的交流语言为英语,这是研究生实际运用语言的最好的环境。不过这样的机会常常轮不到硕士生。有的导师担心学生参加会议会耽误其他课程的学习;还有的导师没那么多科研经费去承担参加会议的费用。实际上,导师和培养单位应该让更多的学生接触最前沿、最有价值的学术交流会议,既让他们领略学术氛围,又让他们了解努力提高语言交流能力的方向。

(3)提供更多的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

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在我国各个院校早已启动,但多数项目面向本科学历教育,面向硕士生层次的学历教育相对较少。目前,有国家留学基金委负责总体实施和管理的“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计划2007-2011年间每年选派6000名研究生,以攻读博士学位和联合培养两种形式出国留学,但是硕士生仍主要依托各院校现有的国际交流合作渠道。由于项目只提供国际合作平台,学费和生活费都要由学生自己承担,好多学生因付不起高昂费用而放弃。

政府和各院校不仅要为学生搭建国际交流合作项目的平台,研究生培养单位及导师也应尽力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如提供给优秀生更多的奖学金,或导师把部分科研项目经费用在优秀生在国外的研读上。正如中国教育部副部长陈希所指出的,“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是未来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必然途径。”

三、结束语

研究生公共英语教育所面临的问题是中国教育体制普遍存在的问题,教学改革与创新、走国际化培养之路也是一个长期和反复实验的过程,不仅是英语授课教师的事,“也和专业导师、研究生和学校教育行政部门有关,”需要各方面相互协作才能把硕士研究生培养成国际化、应用型的复合人才。

参考文献:

[1]陈鸿.论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9,(12):24.

篇5

关键词:中国考古学 一级学科 挑战 建议

201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对我国学科体系进行调整,将历史学一分为三,把原为历史学一级学科之下的二级学科的考古学和世界史提升为一级学科。新的学科体系的建立,为考古学的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随之而来的,我们面临着如何更加合理地设置二、三级学科的问题。这个问题关系到中国考古学未来的发展战略和发展格局,故不可小觑。目前的分类方案较具有代表性的是将考古分为6个二级学科,分别为考古学理论与考古学史、史前及夏商周考古、秦汉至元明清考古、科技考古、文化遗产与博物馆和专门考古,其中专门考古中,包括了目前还不具备成为二级学科的一些学科,如古代文字与铭刻、外国考古、文物保护技术、美术考古等。而北大的学者鉴于中国考古学正在发展成为理论上多源、研究方法多样、研究技术全面现代化的跨学科交叉综合体系,主张设5个二级学科,分别是:中国考古学、外国考古学、考古学理论与方法、专门考古和博物馆与遗产保护科学,这种划分也值得借鉴。

在科技发展迅速、跨学科交流频繁、国内外合作进一步加深的大环境下,文物保护事业和科技考古迅速发展,再加上晋升为一级学科的重要机遇,一起构成了中国考古学发展的新的时代背景。在新的背景下,中国考古学面临着怎样的考验,如何去解决这些发展中存在的种种问题,这些都需要我们不懈的探索和深入的思考。

一、 当代考古学面临的挑战

考古学自身的学术定位问题是我们首先面临且必须解决的问题,这切实关系到考古学学科的发展方向。

2001年9月24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主办了一场题为“考古学的定位”的学术研讨会,约有近50位中外学者参加了研讨,就现代意义上的考古学究竟是一门独立的学科,还是应该从属于人类学或历史学等问题进行了讨论。与会的学者较为普遍的认为,随着自然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在考古学科中更为广泛的应用以及人文学科领域的方法和理论不断的渗透,考古学正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之势,这种发展使得现代意义上的考古学与以往的传统考古学已有很大的不同。大多数学者都承认考古学应该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存在,并且应当成为与人类学和历史学同样的一级学科,而不应该被置于他们的附属下。笔者认为,考古学有着独特的研究视角及研究方法,其学科地位是不可取代的。但我们所言的“传统考古学”并不是与现在所定义的考古学截然分离。“传统考古学”所倚重的考古地层学和类型学两大方法延续到现在虽已不能作为主要的方法对考古现象予以解释,但其思想贯穿于考古研究的始终。此外,前后对于人类起源及进化、文明发展进程、农业起源等重大问题的关注都是一致的。

中国考古学正处于发展的转型期,观念的转变以及新的方法手段的推广都需要一定的时间。然而这是一个必须经历的过程,我们也必须通过这个过程对现有的考古资源进行整合,制定新的阶段性目标,实现学科的进步和发展。目前中国考古学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尚存在学术发展需要和社会发展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和问题。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课程设置落后于时展潮流的问题突出,培养计划中还存在着一些已经与时代脱节的课程,而一些先进的技术并未得到介绍和引进。这就使得高校培养出的人才存在知识陈旧,知识结构不完整,国际视野不开阔,理论创新能力差等问题。学科建设的失衡问题也较为严重,体现在考古和博物馆专业发展程度上的不平衡,中国考古和外国考古研究团队的不平衡,考古研究和文物保护人才比例的不平衡,研究型人才和技术型人才比例的不平衡等问题上。

二、对考古学未来发展的建议

为了更好地解决学科发展存在的问题和人才培养出现的矛盾,适应新形势下考古文博事业发展的需要,使中国考古学能够沿着符合学科发展规律的轨迹运行和发展,笔者认为需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应当精心布局,建立完善、全面的中国考古学学科体系。我们当以此次学科体系调整为契机,对中国考古学的学科体系进行认真的梳理,继续巩固旧有的优势学科,投入更多的力量建设薄弱学科,更加注重交叉学科的发展和与国外考古学的交流,建立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话语权、注重方法和理论创新、更加严谨科学的中国考古学学科体系。

其次,适当地调整现有的专业结构和课程结构,着力解决高校和用人单位之间的人才供需矛盾。考虑到文物保护人才的缺口,具备条件的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应该考虑在本科生或研究生培养阶段增设文物保护技术专业或方向。应摒弃旧有的轻文物保护重考古发掘的做法,转变观念,尽快培养一批技术扎实、学术能力突出的文物保护人才。

篇6

一、注重加强学习,强化理论武装,准确把握农业农村科学发展规律

为达到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目的,学习上我们坚持做到“两保证四结合四带头”。“两保证”:保证学习时间,制定详细学习计划,合理安排学习时间,集中学习和自学时间不少于50学时;保证学习质量,科学安排学习内容,每人记学习笔记不少于1万字,心得体会3篇,督导小组及时检查学习笔记,做到真学、真懂、真用。“四结合”:完成“规定材料”和消化“特色套餐”相结合,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个人学习与研讨交流相结合,本地调研与外出考察学习相结合。“四带头”:切实发挥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成员表率作用,坚持带头学习、带头做笔记、带头研讨、带头深入基层调研。

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以来,共举办培训班、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专题学习9次,全体党员集中专题学习40学时。为了便于相互学习、同促共进,建立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学习园地,选出优秀心得体会上墙展示。为推动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党员领导干部通过采取到学习实践活动联系点调研、现场办公等多种形式,及时掌握工作动态、解决工作难题。并于4月上旬举办了由市委农工办全体党员和市直农业系统机关党委委员参加的“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做好‘三农’工作”研讨会,研讨会贴近农业农村工作实际,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业基础建设、农村民生改善、农村和谐稳定等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研讨,并提出许多具有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通过学习交流,大家深刻理解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准确把握了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在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上有了新加强,在农业农村工作中要不要科学发展和怎样科学发展上达成共识,在推进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科学发展上有了新举措。

二、深入调查研究,创新工作思路,努力提高农业农村科学发展决策服务水平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工作方法。作为市委、市政府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要参谋和助手,市委农工办(市政府农办)始终坚持把调研作为推动工作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开展深入学习实践活动以来,要求人人参与调研、人人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建议。办公室成立以班子成员为组长的六个调研小组,围绕农村土地流转、现代农业发展、新型乡镇建设试点、农村改革发展、新农村建设帮扶等事关我市农业农村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一系列重大课题,采取外出学习考察和本地调研相结合的方式开展重点调研。深入县市区、企业和基层采取听汇报、实地察看、解剖典型、座谈分析等多种形式开展了系列调研活动。围绕统筹城乡发展、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办公室组织专题考察组,4月上旬参观考察了诸城市新型农村社区化建设、胶州市硬化绿化美化亮化净化“五化”建设、城阳区城镇化工业化和集中迁村并点工作;4月中旬考察了滕州市西岗镇土地产权交易中心建设。切实做到了带着问题下去、找到原因上来,带着课题下去、形成思路上来,通过调研“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共提出建议22条。

立足我市农业农村发展实际,按照科学发展要求,在广泛调研和反复论证基础上,我们提出:以财政体制创新、经济社会发展体制创新、行政管理体制创新、土地管理制度创新、金融制度创新等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加快推进新型乡镇建设试点工作;以统筹城乡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编修为先导,科学调整村镇布局,加快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加快农村土地交易平台建设,构建县、乡、村三级服务网络,培育发展土地流转市场,同时积极探索“承包地换社保,宅基地换住房”和农村建设用地减少与城镇建设用地增加挂钩办法;以建设特色畜牧大市、淡水渔业强市、生态农业名市为重点,启动实施新一轮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培植具有具有济宁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等一系列事关全市农村改革发展的政策建议,全部进入市委、市政府决策。在此基础上,市委农工办对调研成果进行了梳理、分析和综合,进一步理清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农业农村工作总体思路,代市委、市政府起草了《关于20**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实施意见》,以市委今年1号文件下发。

三、强化督导落实,突出实践特色,推进农业农村工作科学发展

市委农工办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更加注重强化督导、突出实践特色,更加注重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着力在推进农业农村科学发展上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一是督促指导新型乡镇建设试点工作,加快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为推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和农业农村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市委、市政府启动实施了新型乡镇建设试点工作,市新型乡镇建设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委农工办,承担着一系列重要的具体工作任务。4月中旬利用两个休息日的时间到12个县市区的14个新型乡镇建设试点镇进行督导调研,发现问题现场纠正,如违法占地行为等,同时对社区统筹规划、体制机制创新等问题提出了建议。目前14个镇区(园)合一新型乡镇区划调整、行政资源整合、部门职权下放等重点任务已全部到位,规划修编全面展开,加快发展、跨越发展的框架初步拉开,新型乡镇财政、社会事业、行政管理、土地和金融等5个方面的体制机制创新实施方案已经出台并按时间节点有序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的活力初步显现。

二是督促指导百村示范和驻村帮扶工作,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围绕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采取抓两头带中间的方式,启动实施了新农村建设百村示范工作和后进村部门驻村帮扶工作。开展“城乡联建创五好”主题活动,4月上旬深入12个县市区的驻村帮扶点进行了督导调研,及时指导干部驻村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切实抓好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民主法制建设和基层组织建设等工作。

三是督促指导现代农业发展,全面启动特色畜牧大市、淡水渔业强市、生态农业名市建设。围绕建设济宁特色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市委农工办充分发挥农口综合部门综合协调、组织指导职能,从全市现代农业全局出发,帮助指导农口有关部门制定济宁特色畜牧大市、淡水渔业强市、生态农业名市建设的实施方案,提出工作任务目标和阶段性要求,督促各归口部门切实履行职责。

四、加强自身建设,转变工作作风,建立健全农业农村科学发展保障机制

篇7

一、做好思想再发动

时间安排:10月末—11月上旬。

具体任务:

(1)召开动员大会。10月底前召开街道党委第二阶段转段动员大会,认真总结第一阶段工作,巩固学习调研成果,全面布置第二阶段分析检查阶段工作任务。

(2)继续深化理论学习。组织广大党员干部继续精读原著,学习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同志建国60周年重要讲话精神,学习中央和省市委和新区党工委应对当前经济形势、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系列决策部署。通过深化学习,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召开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

时间安排:11月上旬至11月底(25天左右)。

(1)确定生活会主题。党员领导干部要紧紧围绕“在破解发展难题、创新发展模式上取得新成绩,在转变工作作风、提升行政效能上力求新进步”这一专题,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广开言路,各抒己见,防止专题民主生活会偏离工作、脱离现实、游离生活。

(2)广泛征求意见。街道党委及各村党总支召开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之前,要采取个别访谈、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印发征求意见表等多种方式,广泛征求和听取党员干部群众对领导班子及成员的意见和建议。主动征求上级党委、政府对本部门的意见,并把征求意见与领导干部接待群众来访工作结合起来。征求意见的范围,既注意广泛性,又注意代表性。对征求到的意见和建议,分别归纳梳理出对领导班子和班子成员的意见。

(3)开展谈心活动。主要领导与班子成员谈心,对其思想、工作情况做出适当评价,在肯定成绩的同时,着重指出存在的问题,做好思想沟通工作。街、村领导班子成员之间,要围绕征求到的意见和查找出的突出问题,普遍开展谈心活动。班子成员之间的交心谈心要认真查找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突出问题,找准问题根源,总结经验教训。通过相互谈心,进一步沟通思想、交换看法、化解矛盾、形成共识、增进团结。同时,领导班子成员、领导干部要紧密结合本职工作实际和个人的思想、作风,亲自撰写专题民主生活会发言材料。

(4)查找问题。通过召开座谈会、访谈会等多种形式,真心摆问题,用心查问题,留心找问题,真真正正把问题找准,实实在在把问题找全。街、村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做到“三检查、三分析”,即检查是否准确理解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分析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检查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分析结合实际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坚定性;检查现行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体制机制,分析制约科学发展的局限性,统一领导班子成员的思想认识,明确今后的整改措施。普通党员和党员干部要做到“四查四看”,即查学习,看科学发展的理解是否深透;查思想,看科学发展观念是否转变;查工作,看科学发展能力是否提高;查作风,看科学发展的措施是否求实。

(5)组织会议。一是组织召开街、村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领导班子要开好专题民主生活会,把会议开成交心会、学习会、团结会、促进会、研讨会、成果会。二是组织召开党员专题组织生活会。由各支部组织支部全体党员参加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主题的组织生活会,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分析查找自身的差距和不足,明确努力方向,提出整改办法。

三、写好分析检查报告

时间安排:11月底一12月上旬。

民主生活会后,学习实践活动办公室应根据征求到的意见、建议及民主生活会查找出的影响本单位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撰写一份群众认可、党员满意、切实可行的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报告要充分反映本部门本单位广大党员、干部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上形成的共识;充分反映党的十六大以来本部门本单位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情况,简明扼要概述取得的成效,系统全面梳理存在的问题,实事求是分析存在问题的主客观原因,特别是主观方面的原因;充分反映本单位科学发展的主要方向、总体思路、工作要求和主要措施,列出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可以立即解决的突出问题和经过一段时间努力可以解决的突出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新举措;充分反映本单位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的具体措施。要避免将分析检查报告写成一般的工作性报告,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领导小组主要负责人要全程主持撰写分析检查报告。

分析检查报告初稿形成后,分别召开街道党委会、各村党总支委会进行充分讨论和修改完善,使分析检查报告成为本部门本单位科学发展的指导性文件。普通党员干部在组织生活会后每人要写一份分析检查材料。

四、组织群众测评

时间安排:(12月10日-12月20日)

街、村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形成后,要采取召开座谈会或书面评议等方式,认真组织群众评议。要坚持代表性、层次性和广泛性的原则,合理确定参评人员范围,注意吸收熟悉情况、有较强参政议政能力的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老党员、老干部、村民代表参加。要着重从领导班子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深不深、问题查找准不准、原因分析透不透、发展思路清不清、改进措施可行不可行等方面进行评议。要尊重党员群众的评议意见,使群众评议的过程成为上下交流、取得更广泛共识的过程。分析检查报告和群众评议结果要以适当方式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对于干部群众意见较为强烈、多数群众代表不赞成的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要重新研究、修改完善。

五、准备转段

篇8

2012年3月22—24日,由国家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研发中心和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西甜瓜种传细菌性果斑病综合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办公室联合主办,国家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病虫害防控研究室、栽培与耕作研究室、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国家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潍坊综合试验站(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山东伟丽种苗有限公司、山东省园艺学会等单位联合承办的2012年“全国西瓜甜瓜嫁接育苗集约化生产观摩与研讨会”在泉城济南隆重召开。参加会议的代表来自山东、北京、河南、新疆、湖北、湖南、黑龙江、江苏、宁夏、内蒙古、浙江、海南、广西、福建、上海、陕西、安徽、甘肃、河北、重庆等24个省、市、自治区,包括国家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试验站站长、国家大宗蔬菜体系岗位科学家代表、集约化育苗场负责人、示范县代表及大专院校相关科研人员等共170余人,会议还特邀了2011年国际蔬菜嫁接会议主席、意大利图西亚大学Giuseppe Colla博士到会做专题报告,《中国瓜菜》等媒体代表也应邀参加了此次会议。

3月23日上午8: 30大会开幕。大会开幕式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国家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病虫害防控研究室主任、“西瓜甜瓜种传细菌性果斑病综合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行业专项首席科学家赵廷昌先生主持。他首先对各位代表参会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感谢,接着介绍了在主席台就坐的领导:国家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主任许勇,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万书波,意大利图西亚大学教授、2011年国际蔬菜嫁接会议主席Giuseppe Colla,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科研处处长刘兆辉,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所长刘开昌,山东省园艺学会理事长何启伟,国家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育种研究室主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哈密瓜研究中心主任伊鸿平,国家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综合研究室主任、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产业与企业经济研究室主任吴敬学。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万书波副院长和国家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许勇主任分别致词。随后进行了专题报告,上午的报告仍由赵廷昌研究员主持。意大利图西亚大学教授、2011年国际蔬菜嫁接会议主席Giuseppe Colla先生做了“欧洲的蔬菜嫁接与栽培”的专题报告,他的报告从不同欧洲国家蔬菜嫁接的重要性、嫁接植物生产技术、遗传材料、嫁接苗移栽后的效应、嫁接苗对土传病害的抗性、耐盐性、对过量微量元素的忍耐能力、耐碱性、嫁接对果实品质的影响等方面详细介绍了欧洲各国的蔬菜嫁接栽培情况。国家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主任许勇研究员做了题为“全国西瓜甜瓜产业发展现状分析”的报告,内容包括2011年全国西瓜甜瓜产业发展现状、2012年我国西瓜甜瓜产业发展趋势和国家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未来5年10大关键技术。山东省园艺学会理事长、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名誉所长何启伟研究员做了对山东省蔬菜科技工作的回顾与建议的专题报告,内容包括山东省蔬菜产业和科技工作的回顾、对山东省2011-2020年蔬菜科技工作的建议、建议采取的相关措施。山东农业大学园艺学院院长、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王秀峰教授做了题为“山东蔬菜育苗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的报告,内容包括山东蔬菜产业发展的现状、山东蔬菜育苗产业发展的现状、山东蔬菜育苗业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对山东蔬菜育苗业的建议对策。下午的报告会分2个专题,一是“西瓜甜瓜嫁接苗生产病虫害防控专题”,由伊鸿平研究员主持。国家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病虫害防控研究室主任赵廷昌研究做了“西甜瓜细菌性果斑病的识别与防控技术”的报告;国家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病虫害防控研究室细菌病害防控岗位专家、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古勤生研究员做了“西瓜甜瓜种传病毒病的种类和防控技术”的报告;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副所长李长松研究员做了题为“西瓜甜瓜嫁接苗集约化生产常见真菌性病害的防治”的报告;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赵文军副研究员做了题为“植物检疫性种传细菌检测技术”的报告。二是“育苗产业化发展专题”,由中国园艺学会副理事长、湖南农业大学孙小武教授主持。国家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栽培与耕作研究室设施栽培岗位专家、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别之龙教授做了题为“我国西瓜甜瓜嫁接苗集约化生产若干问题探讨”的报告;山东伟丽种苗有限公司张伟丽总经理做了题为“西瓜甜瓜嫁接苗集约化生产的实践与探索”的报告;安徽省宿州市国家农业科技示范园副主任王朋成做了题为“安徽省西瓜甜瓜嫁接苗集约化生产的现状”的报告;海南林优种苗有限公司总经理林尤胜做了题为“海南省西瓜嫁接苗集约化生产的经验与教训”的报告;新疆农业科学院哈密瓜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吴海波做了题为“新疆西瓜甜瓜嫁接苗集约化生产的现状”的报告;湖南省西瓜甜瓜研究所所长梁志怀研究员做了题为“湖南西瓜早春育苗常见问题及其对策”的报告。报告会后代表们就关心的问题进行了热烈的交流与讨论。

24日上午,专题报告继续举行。共分2个主题,分别为“西瓜甜瓜种子处理技术”和“西瓜甜瓜嫁接栽培”。先进行了“西瓜甜瓜种子处理技术”的专题报告,由国家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综合研究室主任吴敬学主持,中国园艺学会副理事长、湖南农业大学孙小武教授做了题为“无籽西瓜种子生产与免破壳研究”的报告;新疆农业科学院哈密瓜研究中心马新力副研究员做了题为“新疆西瓜甜瓜健康种子生产关键技术——采收与处理”的报告;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吴萍副研究员做了题为“无籽西瓜种子引发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的报告;飞利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王贺经理做了题为“工厂化育苗与人工光”的报告。随后进行了“西瓜甜瓜嫁接栽培”专题报告,由国家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栽培与耕作研究室设施栽培岗位专家、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别之龙教授主持。浙江大学杨锦华副教授做了题为“浙江省嫁接西瓜生产现状与存在问题”的报告;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邓云助理研究员代表国家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露地栽培岗位做了题为“西瓜抗根结线虫砧木研究进展”的报告;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黄远博士做了题为“南瓜砧木嫁接对西瓜生长发育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的报告;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刘广做了题为“西瓜甜瓜嫁接砧木新品种引进筛选初报”的报告。最后,国家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许勇主任进行了会议总结,他首先代表组委会对来自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的代表在百忙之中参会表示诚挚的感谢,他说,参加大会发言的代表详细总结和介绍了我国各地西瓜甜瓜乃至蔬菜嫁接育苗产业的发展现状,而且对嫁接育苗产业存在的问题及针对相关问题所采取的主要措施进行了研讨,如抗性砧木的筛选问题,砧木与接穗的嫁接亲和性问题和集约化育苗问题等。同时也使各位参会代表了解了欧洲各国瓜菜嫁接育苗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情况。此次会议的召开,将会对我国瓜菜嫁接育苗集约化生产及其产业化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24日下午,会议代表现场观摩了会议承办单位之一——山东伟丽种苗有限公司位于山东章丘的育苗基地,代表们了解到,伟丽种苗有限公司是集蔬菜育苗与育种科研、种苗生产与营销、技术服务与市场开拓于一体的综合型现代农业科技公司。该公司2012年生产种苗6 000万株,供应优质种苗3 000多万株,嫁接苗2 000万株,供苗覆盖全国10多个省、市。

通过此次会议的召开,与会代表们全面了解了我国瓜菜嫁接育苗集约化生产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为解决问题所采取的相关措施。我们相信,有国家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和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的支持,有更多具有高素质的业内专家的加入,大家在生产实践中相互交流好的经验,探讨解决生产中出现的新的问题,我国西瓜甜瓜乃至蔬菜嫁接育苗约化生产水平将会大幅度提升。同时,会议希望下次的全国西、甜瓜嫁接育苗集约化生产观摩与研讨会有更多的科研、基层及个人和农业装备企业踊跃参会,以更好推动我国西瓜甜瓜嫁接育苗产业发展。

篇9

述职报告是干部工作业绩考核、评价、晋升的重要依据,述职者一定要实事求是、真实客观地陈述,力求全面、真实、准确地反映述职者在所在岗位职责的情况。下面就让小编带你去看看语文教研员个人工作述职报告范文5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语文教研员述职报告120____年9月,我荣幸地被镇教研室聘为小学语文学科教研员。在各位领导的悉心指导下,在各位同事的热情帮助下,较好的完成了本学期的各项工作,现汇报如下。

一、努力学习,提升自身素质。

为了充实自己的理论水平,我认真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浏览各级教育教学网站,更新教学理念,获取最新的教学信息,不断拓宽教学研究视野,丰富教研内容,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理念,努力提高教研水平和能力。本学期去新泰、泰安参加新教材培训活动和名师特色教学展示会议,杨昱婷老师的“圆融教学”、刘岩林老师的“对话阅读”、党照虎老师的“生本高效课堂”、孟强老师的“一二三教学主张和实践”、孙艳霞老师的“实用语文教学实践”、韩兴娥老师的“海量阅读”,都让我深受启发,大开眼界,名师们的很多宝贵经验都值得我借鉴。

二、有条不紊地开展语文教研工作

1、业务视导9月中旬和11月下旬,我镇教研室全体成员对我镇7所小学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工作进行了一次细致的检查。

我负责语文学科,对于计划、备课、教研组活动等进行了深入检查,并给予了细致全面的书面反馈,特别强调了三环节在课堂上的应用,让每位老师都清楚自己教学各环节中的优点、不足以及改进办法,也利于学校总结成绩,发现问题,改进工作。

2、推普活动20____年9月14—20日是第15届推普周。

为了开展好这项工作,我认真撰写了我镇的推普方案,并通知到各校,我镇中小学在宣传周期间,结合实际情况,大力宣传,广泛动员,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全体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明理,并将这种影响力推及社会和家庭,形成教育的合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研修活动11月和12月,本学期共举行了两次全员研修活动,第一次研修在西疏小学举行,主题是如何在课堂上渗透学法指导,重点对学法的渗透方法和时机进行研讨。

第二次研修在大伯小学举行,主题是低年级语文限时作业的操作,重点对低年级限时作业的设计以及操作方法进行研讨。两次研讨均采用听课、分组研讨、集体研讨的方式,老师们发言积极,各抒己见,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4、教案评选12月份,根据县技能达标过关活动的要求,我镇举行了中小学三环教案评选活动,根据镇教研室张书记和曹主任的安排,我积极撰写了教案评比方案和三环节教学设计基本要求,评选过程采取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目的就是促进全镇教师解读教材、更新教学方法、落实“三环节”教学、优化课堂等能力的提高,从而达到有效提升教师整体教学素养、教学技能的目的。

5、教师培训

本学期,按上级要求,共5次安排学校部分教师外出培训学习,培训结束都进行了各种形式的汇报,及时让每位老师了解到先进的教育教学信息。

三、协助曹主任做好相关工作。

根据分工,协助曹主任,做好各类材料撰写、整理、接收工作,如撰写东疏镇三环节实施意见、业务视导总结、各类通知,整理教师技能达标材料、三环节教案、各校教师学生信息、实验材料等。

回顾半年来的工作,成绩有目共睹,缺憾也不容忽视。比如:自身理论知识还不够丰富,创新意识还不够强,还没有形成我镇语文教学的特色,名师少,亮点少等。在新的学期里我打算做到:

一、加强业务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能力及教学指导水平。下学期继续对新课程标准深入进行解读,加大组织学习新课程标准和研究新教材的力度,结合本镇存在的问题,有重点的组织专题性学习.经常深入课堂听课,以提升自身的教学指导水平,并使自己的教学思想同我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际紧密联系起来。

二、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注重对老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及教学过程的指导。

1、有计划地培养青年教师,抓好青年教师梯队建设,多和青年教师在一起学习、交流,让优秀教师做引领示范观摩课,青年教师做岗位练兵演示课。

不断压担子,给予更多指导,在各种活动中让其脱颖而出,促其往更高平台迈进。

2、当前语文教师队伍中,老教师的比例不在少数,加强对老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及教学过程的指导刻不容缓。

以活动促发展,通过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教学研讨活动,给不同层面的教师提供展示锻炼的机会,让各层面的教师参与教学研究,推进我镇小学语文教师队伍的建设。

三、积极推进课改实验研究

通过网络教研、讲座等多种形式与途径,组织教师深入学习教学理论与课改理念,了解最新的教学信息与动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将正确、先进的理念内化为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坚持理论学习与课堂实践、课例反思相结合的原则,认真反思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寻求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发展的务实有效的教学策略。继续开展三环节课例研究,结合当前课堂教学研究的热点、难点开展相应的教学研讨活动,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深入钻研教材,从内容、情感、语言表达、谋篇布局等多方面准确、深刻、独到地把握、处理教材,结合年段训练重点,充分挖掘教材资源,为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搭设平台。

四、以三环节教学为重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要求全体教师深入学习县三环节指导意见和我镇三环节实施意见,明确三环节教学基本要求,基本思路。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下学期我们要走出校门,借鉴他山之石,研究小学语文精读课,略读课,写作课,口语交际课,诵读欣赏课,综合实践活动课等的教法,学法和评课标准。

五、认真组织并开展好教师技能达标的各项活动

组织教师深入学习《宁阳县中小学教师教学技能达标过关活动实施细则及评价标准》,进行镇级验收,争取每位教师都能顺利过关。

回首半年的工作,忙碌中感觉踏实,辛苦中留下回味,勤勉间播种了收获。今后,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本着发展别人,提升自己的原则,悉心指导广大语文教师进行教学研究工作,努力提高我镇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水平。

语文教研员述职报告2一年来,在镇教委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在中心小学校长室的工作指导下,本着“强化职能、严谨治学、科研引领、开拓进取”的工作思路,以全面提高我镇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完善教学视导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各项工作井然有序,进展顺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具体表现在:

一、强化学习,更新理念

“规范内化为习惯,习惯升华为素质”,在不断的工作实践中,我逐步把所从事的工作由职业慢慢变成事业来做。快乐着学习、快乐着工作,理清了工作思路,明确了责任意识,更新了教育理念。为人师表,身正示范。为顺利完成各项工作奠定了理论基础,并做好了思想与行为上的准备。

二、立足实际,扎实工作

在实际工作中,坚持“更新教育观念是前提,改革考试制度是关键,建立新的评价标准是导向,优化教材和教育教学过程是核心,提高教师素质是根本”的原则,以课改教师培训为总抓手,积极探索新课程改革的路子。带领各学科教研员通过深入学校、深入课堂、深入教研组,为学校和教师提供了大量的信息支持和理论支持。

随着素质教育工作的不断深入,在继续搞好典型带动、分片

推进的基础上,重点尝试了开展校本教研方面的工作,积极引导基层学校、教师立足校本,深入推进课改。倡导成立了各学科中心教研组,并要求各校也根据实际情况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为进一步搞好各校的课改工作,着力抓好课改后的评价改革,探索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等新的多元评价机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严守纪律,内化提高

在平时的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勇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能用“恕己之心恕人,律人之心律己”,虽做不到“每日三省吾身”,但遇事也常思己过,努力学习,安心工作,在学习与不断实践感悟中,提高自己的道德与文化修养,让教育事业的乳养滋润自己从教的心,幸福并快乐的工作着、感动着。

四、强化科研,提升质量

在不断完善常规工作的基础上,深化对课堂教学优化的研究,真正做到“研究一点,实践一点,总结一点,提高一点”,让课堂在与科研相互融合的过程中得以优化。活动的开展结合了本镇的教育教学工作实际,扎实高效,获得了市教研室的高度评价;本学期举行的教研员研讨课为新课程的深入、扎实开展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推荐参加市优质课评选的教师在活动中分获

一、二等奖,中心小学的杨静老师、陡铺学区的王银河经过理论考试与课堂教学综合评价,分别被评为枣庄市课改标兵等称号。

总之,在教研室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下,虽然取得了点滴成绩,

但离大教育的要求还相差甚远,工作中还存在诸多缺点和不足,今后将继续努力,虚心学习,以取得更大地成绩。

语文教研员述职报告3回顾这一年来紧张忙碌的教研工作,带来了很多值得归纳总结的成绩。我作为一名语文教研员来说,全面贯彻执行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正确的教研方向,深入基层,服务基层是我工作的指导思想。所以说:在新课程背景下,教研员的引领作用需要重新定位。即要担负起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担,那必须有:“勤的品质、勤的习惯、勤的作风”,这就需要我们“勤学习、勤研究、练内工、强素质”。使自己的专业得以发展。我努力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本职的教研工作。

一、加强学习,提升素质

我的工作作风是:积极主动,雷厉风行,扎实高效,开拓创新。为了积极的推进教改实施的精神。根据教育教学的需要,积极进行教育思想、教学理论、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评价等方面的研读和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把教改的精神和内容,融为自己的思想。在课改培训的前期,我总是先从课程标准的新理念总体目标的制定具体内容的阐述教学建议的提出评价体系的建立等方面入手,做了大量的收集、整理资料。

教研员所带的教师队伍是一支情感、态度、价值观各异的、专业水平参差不齐、个体差异较大的复杂群体。作为教研员,我首先走进教师、体察教师、了解教师、做到心中有数。遵循课改培训的精神实质,做到:“先培训、先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分层次有针对性的培训,指导教师,促成不同类型教师获得不同的发展目标。

二、认真组织,强化研究

走进一线教师听课:本学期共听课80多节,涉及学校达15所,树立为基层服务的思想,为教师服务,为教学一线服务的思想,将教研工作的重点下移到学校,推进到课堂,采用评课、座谈、个别交流、领导反馈等形式,为学校服务,为教师服务。

1、听的是新分配教师的试讲课,严格规范,实事求是,严把教师讲课关口,随堂听课,第一轮听课时,做出诊断,肯定长处找出不足,再有针对性的辅导,如团结小学的曹茂成老师专业功底扎实,但讲课形式单一,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驾驭能力欠缺,对此,有针对性地帮助新教师重新设计教学环节,从教学环节、教学方法的变化来指导年轻教师,启发年轻教师,这样的教师共确定了4位,共听课8节。

2、到各校随堂听课以及督导检查各校轮作课开展活动。

为了提升学科教学水平,提高课堂教学的水准,要求各校教研组发挥集体优势,集体备课,寻找语文课教学的新路子、新方法,这样的随堂听课本学期共听了60多节,涉及学校达15所。采用评课、座谈、个别交流、领导反馈等形式。

3、组织开展了“推进新课程有效教学引领课”活动,在十一月中旬,有四名青年教师做引领课,为教师搭设了相互交流、借鉴、学习的平台,听课者受益匪浅,评课活动更是锦上添花,每一节引领课都进行了评课,教师们也将此做为经验的一次升华,纷纷踊跃发言,使评课真正成为研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

4、组织了全镇小学教师教学常规学习讨论活动,开展了新课程培训工作。

5、实施“强校名师带动战略”薄弱校到强校有针对性学习听课活动。

6、为了丰富学校文化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进一步提高学生作文水平和作文兴趣,举行了会发镇小学四至六年级作文竞赛活动。

7进一步组织各校开展岗位大练兵活动。

三、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

为了扩大和优化教育资源,充分发挥教研员、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的示范和辐射作用,进一步推进农村教育,教研员与部分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开展了送教下乡活动。此次送教下乡活动采用了座谈、研讨会、上示范课、听课、评课、讲座等形式,活动中,送课者的精彩示范,听课教师的积极探讨,送课者针对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具体指导与热情解答,使听课教师收益匪浅。

与此同时还送去了最新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教育信息,促进了城乡交流,深受农村教师的欢迎,听课教师都说:“送教下乡,实效性强,希望多组织这样的活动。”学科带头人和教学能手也认为此项活动创造了磨练自己的机会,积累了不少借班上课的经验,有益于自身专业的成长。教研员更是感觉“研不教则空”,送教下乡活动为教研工作的开展提供宝贵的资料。此次送教下乡活动,在学期初就做了安排,准备充分,发挥了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效应。

四、依托课题,促进发展

继续深入研究“十一五”规划县级课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课题实验研究工作有条不紊,规范有序。明确了课题研究的背景和依据、课题研究的总体目标和主要内容、课题研究的原则、范式与方法及课题研究的步骤和预期成果。明确下一步课题实验任务,深深地感到课题实验任重而道远,它是永无止境的,我将在领导的关怀、指导下一如既往地开展课题实验工作。

回顾这一学期工作,还有许多教研工作开展不尽人意,值得改进的地方很多,因而深感工作之艰巨,学科教研之重要,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引领者之一,我将不断加强学习,主动钻研,为学校更多地进行具体指导、创造条件、提供资讯,限度地引领基层学校在不同的起点上获得自主、和谐、持续的发展。

语文教研员述职报告4分管学校教研工作的几年来,我深知肩头责任重大,而个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个人的思维是有局限性的,我校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只有依靠大家艰辛的努力才能换来丰硕的成果。今天借此机会,剖析自己工作的得失,希望在今后的日子里能与大家一起同舟共济、携手并进。

一、虚心学习,完善自我

教书人也应是读书人。随着课改的推进,学校教研工作的不断深入,让我越发感受到如果教研员的专业知识、管理理论不广博,那么工作就会肤浅,治表不治本,因此多渠道地向书本学习,向同事学习,在实践中反思应该是每日的必修课。

第一点夯实业务功底。学校工作千头万绪,但出发点是做对学生发展有利有益的事。分管教研工作,我认为帮助教师上好课、对学生负责是底线,要求教师领会课标、精通教材、上好每节课,我首先要认真学习。为此我有时间就认真学习各科课标,阅读教材,分析教参,利用一切时间与教师一起研究学习。外面的课堂教学很精彩,外面的名师各有风格。只要有机会,我就会与老师一起去听名师讲课,边听边对照自己做法的优缺点。每次外出学习,随带U盘,及时拷贝重要材料过后细细研究,做到每个学期听课量都不少于60节,在学习过程中让我明白了井底之蛙的新含义。

第二点积淀管理理论。我经常勉励自己:登高望远,先学先行,学无止境。对教育局举办的校长干部培训班每期我都认真参加学习。与此同时全面、系统地学习了学校管理理论。经常阅读《辽宁教育》、《小学数学教育》、《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细则》、《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等,不断的充实自己的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

第三点向身边的榜样学。教师是良心工作,待遇、地位都不高,付出的心血是超量的,但老师们敬业爱生、求真务实的奉献精神我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我觉得老教师们的班级管理与协调能力、青年教师的热情与虚心好学、党员的高风亮节都值得我去学习借鉴,从合作伙伴中我感受到互助、高效,鞭策我在这样的群体中更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二、勤勉工作,发展学校

学校要发展就要竞争,竞争要靠实力,实力是干出来的。学校以教学为中心,工作中面广量大事杂,我与大家一起冲锋陷阵,背负重任努力前行,用微薄之力推动学校发展。

1、以课堂为重点,提高教学质量。

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阵地。日常教学中我比较关注“随堂课”、“跟踪课”、“亮相课”、“研讨课”、“评优课”五种类型课的探讨。平时我主动与教师进修学校联系,邀请市教研员来校指导工作,加强随堂课诊断,开展集体教研活动。作为分管教学领导,走入课堂,深入教师是我规定自己必须做到的,我能够主动关心老师的教学,协调困难,参与试教、点评。由于抓住了课堂教学这一中心工作,教师课堂教学效率得到了显著提高,我乡教学质量逐年稳步提升。

2、以校本培训为着力点,以校本教研为主阵地,推动师资建设。

新一轮“十一五”师训工作全面启动,期间多次参加教师进修学校的培训工作。与师训部商讨培训要点,制定了全员培训计划,组织开展培训,确保全校教师完成培训任务。从整体设计培训方案,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网络化教研是我乡教研工作的一大特色,平时加强学科专题和教研组长的培训工作,定期召开教研组长会议,从思想上鼓励,方法上传授,努力形成一支想干、能干、会干的教研骨干队伍。定期召开学科教研活动、年级组教研活动及校级、乡级教研活动,努力使学校教研工作成为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的主阵地。

3、以质量绩效为落脚点,确保学校办学生命线。

教研室每学期都对部分年级、部分学科进行质量监测,面对我乡的地理位置较偏远,教师整体年龄结构偏大,教师整体专业素质不高这一现状,我们立足本地,从源头抓起,开展教师基本功竞赛,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分别召开毕业班、部分年级、部分学科教师专题研讨会,与大家分析原因,寻找对策。平时加强教学的流程管理、质量调研力度,每考一次都增加了许多工作量。组织召开家长座谈会,赢得家长对教学的配合,形成合力。多年来我乡毕业生综合成绩均在全市农村小学前列。

三、以德立身,为人师表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对待学生是否关心?对待学校是否公心?对待工作是否尽心?我想每个人心中自有一杆称,双方都会给予实事求是的客观评价。几年来,无论作为教师、党员还是管理者,我都力求对待工作一丝不苟,对待同事以诚相待、以理服人,淡泊名利,心地无私天地宽。

1、严于律己,为人正直。

平时自觉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严格规范、约束言行,凡事能自己做的就多做些,要说的就当面说清楚,该布置的任务就要传达到位。当然有布置就有检查有反馈,发现优点指出不足,不是一味说好话,对老师能公正、公平地评价,言行举止不违背做人原则。

2、豁达大度,用坦然的心态处理事务。

自己分管的教学工作每天都牵涉到与教师、领导的交往,存在做多做少、做好做坏现象,最容易吃力不讨好,甚至有怨言、有过激行为。这些经历让我学着去克制,去调整自己的心态,能用平常心、宽容心去分析问题,努力建立和谐的工作关系,做到对事不对人。有人说忍让很吃亏,我认为人都有性格脾气,但单位与家庭是有别的,不要一时之快挫伤别人,这是对人的信任与尊重。

不足:

1、缺少对自身专业发展的思考,要提高学习的实效性。

2、思考管理的角度缺少深层次,要着眼于全局。

3、工作中要有创新的魄力与勇气。

最后我以“六个要”来勉励自己:做人要讲德,做事要讲责,学校要发展,师生要关心,学习要坚持,心胸要宽广。

语文教研员述职报告5课程改革有序地向纵深推进,我的教研工作以课改为中心,以新课程理念来总结、推广课程实施过大力培养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实现我区小学美术、音乐、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等各学科工作的新突破。

一、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强化研究与反思意识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日益深化,课堂教学实践问题越来越突出,老师们开始觉得仅在操作层面打转还不解渴、不透彻、不深刻,他们开始了更深层次的探寻。身为教研员,我充分发挥教研工作的“指导、引领、服务”的基本职能,不断提高教研工作的主动性、前瞻性、积极性,为基层学校课改实验和推进素质教育提供有效指导和优质服务,努力实现教研活动主题化,调研工作制度化,教师培训多样化,教育科研实效化,全面促进我区小学教学质量逐年提高。指导教师做好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教师由经验型转变为研究型、专家型的必由之路,这种反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而是反省。教研工作中我抓好教师的教学反思,要求教师重点做好教学后反思,写进自己的教案中,并将其作为备课的重要内容。

二、深化备课和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教师要成为一个实实在在的行动研究者,必须从上“好课”开始。深入课堂教学,进行教学实践指导,结合送教下乡、集中培训等活动,积极开展各级各类教研活动,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以课堂教提高广大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研究研讨和训练重点为:①使教师具有依据新课改理论设计和组织教学的能力,②使教师具有初步的开发课程资源的能力。③使教师具有学科整合的能力。④使教师具有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优化教学的能力。

三、加强师资培训,发挥骨干教师作用

以教师专业化为导向,以实施新课程为核心内容,围绕专业知识更新,专业能力训练提高和基础教育新教材等方面进行。加强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推广教师在新课程实施进程中的好做法,解决在此过程中的困惑和问题,切实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充分发挥骨干教师作用,加大培训力度,完善骨干教师培训、使用、管理机制。对骨干教师要给他们压担子、给任务、落实责任,对他们要高标准严要求,让他们成为新课改的先头部队。开展“传帮带”共同提高。在新教师和骨干教师中树立一批品牌教师,为他们提供外出学习机会,做课机会,理论辅导讲座机会,参赛机会,提高其教育教学技能及知名度,创我区品牌教师。

篇10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2007级本科生,曾获吴玉章奖学金,熟练掌握英语、日语、韩语,以及书面藏文、梵文,曾参与并领导数篇英文学术文章、两本学术著作的翻译发表,以两篇优秀毕业论文分别取得历史学与经济学的学士学位。2011年获美国哈佛大学东亚研究项目全额奖学金。

2010年底的一个晚上,北方的风已经着上了毫不掩饰的寒意,天也已经黑得深沉。我背着一整包书和资料,左手提着笔记本电脑和一盒刚买的方便面,右手拿着在跟母亲通话的手机,在路过静园的时候突然大哭了起来。或许是因为静园到了傍晚便油然而生的那种家的味道,或许是因为母亲温柔的安慰和鼓励,也或许是因为为了期末复习、写论文、写申请材料而连着熬了两个通宵又没好好吃饭的糟糕的身体状况,总之在那一刻一切可能的因素突然作用到一起,让我原本就紧绷而敏感的神经一下子崩溃了。

那是在我递出头一份申请的前一天晚上,在那之后一个月,我顺利完成了两个学位的全部课程和考试,并按时递出了每一所学校的申请材料;而那之后四个月内,我陆续收到了来自Harvard、Columbia、Chicago、Michigan等多所名校的录取和奖学金通知函。现在回想起来,已经说不清当时是什么在支撑着我尽最大努力把一切事情完成下来,但能清晰地回忆起,总有一种期待,始终不曾磨灭。

期待新知

时常有学弟学妹问我是怎样始终保持在学习上的热情和冲劲的,说实话一直觉得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因为我从来不认为学习是一种负担;相反,我打从心底里觉得它是我人生迄今为止所做的最快乐、最有意义的事。我知道校园流行学霸一说,但我并不喜欢这个字眼,相反,我觉得自己更像一个乐学派。我是一个好奇心很重的人,而学习恰恰是最能满足我好奇心的过程,所以我喜欢学习,从学习中所获得的愉悦和成就感可以说是自然而然的,而绩点之类的数据指标就更是不需要刻意为之了。

不过现实中的过程并没有说起来的寥寥数语这样简单。在本科阶段,我选择的两个学科是历史学和经济学。很多人都对我的选择感到费解,不明白为什么我会做跨度如此大的选择。其实理由很单纯,我喜欢历史学和经济学,它们让我对世界的把握变得立体而客观。历史学穿越时光,探寻和诠释过去的事实;经济学解释当下,预测和判断未来的走向。所以就业等问题其实并不在我的考虑当中,还是那句话,只是因为爱学所以学。

然而就是这个单纯的决定,让我度过了别人眼中挺“苦”的大学时光。两个专业的课程没有交叉,所以我不得不在短短四个学期内完成经济学第二学位要求的所有课程。而要想学好这两个学科都必须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国学这方面,我通常会拓展阅读许多与课程相关的书籍和材料,这不仅包括史料和国内研究,更包括大量的外文材料,而事实证明这也在后来的申请过程中帮上了大忙。在阅读中发现问题,积极跟老师讨论,寻求解释并再发现新的问题,这个过程能让我的求知欲获得极大的满足。

在经济学方面,我的这个专业只要求修文科数学,而为了能更好地理解经济学的研究思路以及在未来利用各种各样的模型来解释问题,我选修了所有经济学专业的数学课程,并高分通过了全部考试。

印象最深的是大三上学期,我一边修着两个学位40多学分的课程,其中包括两门数学和计量经济学等难度较大的课,一边备考GRE和TOEFL。每天不是在上课就是在自习,回想起来连饭也没好好吃过一顿,到期末的时候更是每天只能睡三个小时。

但现在回想起来,正是那种高强度的生活让我发现了自己的潜力,发现了原来自己可以做到很多在别人和自己眼中都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就在不久前,我的两篇分别有关黑水城汉译藏文密教文献,以及中国城市化过程中的社会经济文化去根化现象的毕业论文都已被评为优秀,两个学士学位将见证了我本科四年有知识和汗水陪伴的日日夜夜。

说到学习就想提到我的语言学习经历。目前我能够熟练掌握现代汉语和古文、英语、韩语、日语,并能够阅读藏文和梵文材料。这看起来很不可思议,但是想要跟大家分享的一点是,人类都有着沟通交流的本能,而语言便是人类交流的工具,因此各种语言都有着潜藏的共性,当学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其实再增加语种,即使是自学也已经变得不像刚开始接触外语时那么困难了,也才越来越能体会到接触新语言、发现语言规律的乐趣。语言学习之于我的重要性和趣味真的难以言说,只能称为我人生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了。当然,为了能去北美研究生院深造,我也和大家一样需要花大量时间准备GRE考试。备考的日子是孤独和疲惫堆砌而成,但最终1530分(Verbal section percent: 99%)的顶尖成绩似乎让一切的付出都得到了最好的证明。

尽管备考冗长乏味,但英语学习的过程完全不必要呈现出这种“苦大仇深”的状态,复习累了的时候读读paper、研究著作,或是看看电影、美剧,你会发现那些奇形怪状的单词竟然如此生动地活跃在学术的世界,也活跃在我们日常生活的每个角落,于是你才明白怎么使用它们,于是你才真正开始从备考中获得让你获益匪浅的东西。语言能实现即时交流是关键的一步,所以我一直很重视培养自己各种外语的口语能力。通过严肃的练习也好,休闲性质的娱乐也好,每天我都会有一段时间是用于纠正发音、积累用语、提高口头表达能力的。在面对外国教授学者时,出色的听力和口语让我能充分地理解他们想要传达的学术思想,并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自如地与他们进行零障碍的沟通;在大三前往UCLA参加交流项目的时候,当地的老师和同学们都以为我曾经在美国生活过,殊不知这都是我在国内每天面对屏幕练习的成果。

优秀的语言能力更让我能抓住各种课外学习的机会,满足书本无法满足的求知心。我积极参与各种与我的研究方向相关的国际学术会议、研讨会、讲座,也通过这些场合认识了许多优秀的国内外学者,并让他们记住了一个未来会投身该领域的叫做林蕾的中国女生。大三时我便开始每周末参加沈卫荣教授的藏文文献阅读课,后来哈佛大学著名学者van der Kuijp教授来到人大时,我作为一名本科生参加了他主要面向研究生开设的藏文历史文献研讨课。初期也遇到了不小的知识性困难,刚开始好几天我都觉得自己无法适应课堂的强度和节奏,老师叫我解释一段材料的时候总是害怕犯错而不敢接招,看着老师瘪瘪嘴那带着失望的表情,我的心里特别不是滋味。于是后来我坚持每天预复习材料,补充阅读大量相关的外文研究文献,终于慢慢赶上了学长学姐们的进度。在课程接近尾声的某一天,教授面带微笑地拍拍我的肩膀说道:“You’ve got great talent in languages. Promise me, never waste it.”之后他向我介绍了哈佛大学久负盛名的东亚研究项目,并表示如果某一天我要申请去哈佛大学深造,他一定全力支持我的申请。现在想想,或许正是那头几天的打击才让我开始拼命适应教授的课程节奏,也最终真的能够实现当初的目标。

期待发现

通过阅读大量中外研究文献,我发现国内外研究的不同与差距,为了打破两类研究之间的隔阂而开始译著工作,细读作者的一字一句,体味他在字里行间所要传达的信息和思想,再精炼自己的一字一句,以力求完美地将作者的意思传达给另一种语言的读者,这就是我所理解的翻译学术著作的艺术。从阅读中发现未知,在课堂上聆听来自老师和同学们的不同观点,再通过实地考察、调研之类的各种形式收集材料,综合以上过程并与自己心里的已知发生碰撞,触发问题和观点,反过来再通过阅读、讨论、写作来解决问题,这是我理解的研究的过程。无论是翻译还是研究,都是非常复杂和曲折的科研工作,需要充分的耐性和潜心的思考,但正是这样峰回路转、柳暗花明的过程,让我感觉到它们的意义和乐趣所在,也真正找到了自己的心之所向。

在沈卫荣老师的组织下,我们的小组已经完成了两个翻译项目,其中我独立翻译了三个主要章节,并完成了其他多个章节的修改和润色工作,目前即将引进一个新的项目。我曾翻译的一些学术文章已经在核心期刊或大型学术会议中发表。2010年暑期,在完成甘、青、宁、陕等汉藏文化交汇地带的实地考察后,我独立撰写了数万字的纪实报告Peace and Prayer: Travelling along the border between Tibet and Han,获得海外相关学者的好评。2010下半年,我独立完成长达25页的全英文学术论文the Interaction between Chinese Buddhism and Tibetan Buddhism during the Republican Period,这篇文章获得了哈佛大学东亚研究项目录取委员会教授们的一致认可,并最终为我赢得了本系今年的最高全额奖学金资助。

科研是一个让心沉静下来的过程。我喜欢阅读之后思想澎湃的充实感,也喜欢在史料之海中遨游而霎时间偶然心得的惊喜,更喜欢把跳跃的思考整理成系统而清晰的文字的成就感。是阅读和写作让我变得更加热爱思考,更加成熟。

期待生活

尽管我很享受一个人学习和研究的时间,但从来都不是一个只生活在书本里的人。可能是性格使然吧,我不是一个安静的人,兴趣爱好广泛,许多学习以外的有兴趣的活动和组织我也都全情投入。女生应该葆有经营生活的乐观和智慧,而我一直在努力做到。

我曾任国学院学生会副主席和文艺部长,成功组织过“金声玉振”五・四主持人大赛等多次校级大型活动;担任过合唱节的领唱。我是人大体育部拉拉队的主力成员,是中国大学生篮球超级联赛赛场上活力四射地舞蹈的“篮球宝贝”。我热爱辩论,喜欢辩论场上唇枪舌战的君子之争。我自愿担任成都市石室中学北京校友会理事两年,组织了许多沟通新老校友的活动,为母校的校友工作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我利用自己的英语特长在北京新东方任教,学生中有许多后来考上了北大、清华、人大、复旦等著名大学。我坚持参与志愿服务,包括组织“5・12”地震募捐活动和震后孤儿心理辅导等项目,以及为美国大型志愿者组织在中国国内进行联络和培训工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