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演讲材料范文
时间:2023-04-02 04:47: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中生演讲材料,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近年来,TED的演讲视频通过网络风靡全球,2009年,中国也加入其“开放翻译计划”,让更多的中国观众和英语学习者们去领略TED演讲的魅力、有效吸收其闪光的智慧和思想。
TED(指technology,entertainment,design在英语中的缩写,即技术,娱乐,设计)是一家总部设在美国的非盈利机构,它的宗旨是“用思想的力量改变世界”。每年的TED大会上,都会有众多来自社会各个邻域的杰出人物分享他们关于技术、社会、人的思考和探索,科学、教育、发展、文化、商业、艺术、环保等话题也经常出现。
2006年起,TED将录制多年的演讲库资源制作成TED talks上传到网上,供全球的观众免费下载和分享。这些演讲视频的时长一般不超过18分钟,演讲的特点是观点鲜明、开门见山、种类繁多、看法新颖、风趣幽默。由于演讲者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有一种深深的热爱,他们的演讲往往最能打动听者的内心,并引起人们的共鸣和思考。几乎每个TED演讲都是观点、语言、逻辑以及演讲技巧的完美组合,堪称学习英语的绝佳素材。
二、将TED用于高中英语教学的优势和可行性
1.TED演讲内容全面,话题多样。TED(科技、娱乐、设计),这三个广泛的领域共同塑造着我们的未来。TED以其容纳和博大给每一个人以思维的启迪,主讲人对其研究的热爱和领悟无疑会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加学生的见识,激发学生对各个话题以及学习英语的兴趣并给高中生打开一扇扇新的思考之门。
TED演讲视频兼具声音、图像、文字,是一种具有综合利用价值的网络资源。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完全可以利用TED独特的优势,结合多元智能理论和教师的实际操作经验,尝试将听、说、读、写四个维度进行立体式的综合教学。
2.TED演讲语言准确幽默,感染性强。TED演讲中使用的英语是准确,地道并且非常优美的英语,在短短18分钟的演讲中,演讲者会使用丰富的词汇,准确,恰当地概括事物,讲述故事和表达观点。除此之外,很多TED演讲的特点是语言表达十分幽默有趣,极易引起听众的同情和共鸣。
3.TED演讲资源丰富,检索方便。对于中国的师生来说,只需打开TED官方网站,就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并从中选择适合高中生研习的演讲。在官方网站上,还有View interactive transcript,点击这个链接,我们就可以获得演讲的文本,可以下载阅读并且查词。点击 Download 链接,我们就可以将演讲下载下来观看。
除官方网站之外,我们也可以选择“网易公开课”等其它视频网站去搜索相关的视频资源,网络资源的共享性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方便。
4.TED演讲长度适中,适合高中生学习。TED演讲并不繁杂冗长,相反,它短小精悍,观点鲜明,开门见山。这一特点非常符合青少年的学生的心理,有利于吸引和维持学生的注意力。另外,高中生普遍面临着繁重的学习压力,而不超过18分钟的时长让学生的观看成为可能。除了课堂上的集中研习之外,高中生也可以把生活中的零散时间利用起来,随时观看或反复去听自己感兴趣的TED演讲,这样既不会觉得无聊,又可以提高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将传统英语课堂上的单纯被动式学习变成积极主动的自主学习,大大拓展了高中生学习英语的时间和空间。
三、高中英语教学中利用TED网络资源所需要注意的问题
1.注意英语教学规律,杜绝本末倒置。网络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为高中英语教学提供了大量的教学资源,TED网络资源的丰富也使得英语教学课堂变得丰富便捷。但是,作为教师,我们有责任认真思考如何在资源的海洋中挑选出适合高中生研习材料并最终能够提升教学成效的教学资源。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应从“人灌”变成“机灌”,不能完全放手任由学生自己去网络信息海洋中摸索。这样反而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消耗学生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得不偿失。
另外,英语课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增加对英语国家的文化和风俗习惯的了解等,因此,在利用TED网络资源时,教师必须做好对语言知识技能和文化方面的归纳和指导,采用合适的方法扫除影响高中学生理解和掌握的语言文化障碍,提高高中生英语学习的效率和效果。
2.习惯运用批判性眼光,杜绝照单全收。TED演讲的演讲者通常是各个领域的佼佼者,他们态度超前、观点鲜明而犀利。在将TED网络资源运用到高中英语实际教学的时候,我们应该注意演讲者的生活态度和文化背景差异,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秉持批判的态度和眼光,既不能全盘接受,也不宜全面否定,而应多加理性的思考,汲取对自己学习和成长有理的精华,促使批判性思维的发展和成熟。只有这样,在运用网络资源的学习过程中,我们才能杜绝单调的模仿和被动的接受,把学习变成积极主动、培养学生语言和思维能力的过程。
篇2
叶圣陶先生对此早有洞见。他认为,语言和思维是合二为一的,离开了语言,思想便无法依傍。思想认识不深刻,不透彻,会导致语言的晦涩和含糊。叶圣陶在《关于怎样使用语言》和《谈文章修改》中不只一次地讲过:“我们想问题时,必须依傍语言材料才能想,所以思维活动的过程就是语言形成的过程。”有的学生说:“脑子里有想法就是写不出来。”其实他的想法还是朦胧的思想,语言还是零零碎碎的语言,当然写不出东西来。他在《谈文章的修改》里说:“思想、语言、文字三样其实是一样。”“思想不能空无依傍,思想依傍语言。”所以,他倡导语言与思维紧密结合的训练途径,“思维活动的过程同时就是语言形成的过程。”(《叶圣陶集》《关于怎样使用语言》),要求“想清楚”,使“朦胧的思想”成为“清晰的思想”,使“零零碎碎不成片段的语言”成为“有条理有组织完密的语言”(《谈文章的修改》),“从思想认识达到深入、透彻的程度来消除语言的晦涩、含糊”的毛病。(《写东西全都有所为》)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去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写作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必须首先立足于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写作方法的掌握和运用,也首先是思维方法的掌握和运用。写作训练立足于开发主体的思维能力是符合人的思维规律的,所以加强思维训练是提高高中生写作能力与水平的根本出路,写作训练必须围绕思维训练进行。
一、思维训练的针对化
叶圣陶说:“语言是思想的定型。”任何人说出来的口头语言和写下来的书面语言都是他心里所想的;想的过程就是语言形成的过程。“朦胧的思想是不清不楚的语言,清澈的思想是有条有理的语言。”语言和思维是完全一致的。高中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是由少年半幼稚、半成熟向成熟过渡。高中生往往已经具有一定的人生经验积累,对各种社会生活现象有一定的观察,高中生的思维相比初中阶段则有更高的抽象概括性,并且开始形成辨证逻辑思维,思维逐渐从经验型过度到理论型,已经能够用理论指导来分析综合各种事实材料,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有明显的发展,但还容易产生片面性和表面性,往往强调事物的某一方面而忽视事物的另一面。
针对高中生的思维特点,教师一要教学生学会全面地看问题。既要看到矛盾肯定的、主要的、正的一面,也要看到否定的、次要的、反的一面,这样才能全面地揭示事物的本质;二要教学生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从事物的普遍联系中去分析事物,不仅要看到矛盾着的各个方面,而且要看到各个方面的联系和统一;三要教学生学会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即应该从发展上去揭示事物的矛盾运动,不仅要看到事物存在的稳定性,更要看到事物变动的发展性。
二、思维训练的序列化
叶圣陶在编写《国文百八课》时便充分体现了对思维训练序列化的重视。此书分若干单元,每一单元都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包含文话、文选、文法或修辞、习问四项,各项又打成一片。此书大体按照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的顺序展开,这也便提供了一种作文教学的序列,即由形象性的记叙文逐渐过渡到抽象性更强的议论文。这种文体排列的顺序可以说直到今天仍有借鉴意义,而且将应用文和纯文学的文体结合在一起。再如叶圣陶所著的《文心》一书也建构了一种写作教学序列,它以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而非仅仅生活的装饰为核心理念展开,就作文与阅读(包括阅读课外读物和朗读等问题)、各种文体的特色(小说、诗词、戏剧等)、作文中的语病、作文与生活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俨然构成了一个融语文课堂内外为一体的非常生活化的写作教学序列。虽然由于所处时代的整体文化水平有限,此书主要是立足于初中生的思维训练和写作教育,但对于今天的高中写作教学还是很有借鉴意义的。
针对高中生的思维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思维矫治训练,十分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这种思维矫治训练应是循序渐进,由浅到深,从易入难。只有展开序列化的思维训练,才能稳定而持续地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从而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结合课标和教材,教师可以在写作教学中建构贯穿每学期(共六个学段)的序列化思维训练目标,辅以相应的序列化写作训练,通过对“学、练、评”最佳切入点的寻找,形成一个系统的、目的性强的思维训练和写作训练体系。
在高一阶段,记叙文是写作训练重点,初步接触了议论文。这个阶段的思维训练侧重培养形象思维能力,可进行再造想象、相似联想、相关联想、对比联想、因果联想等序列训练,让学生学会观形而思神,观物而思理,观此而思彼,观难而思解,从而为逻辑思维能力的加强以及高二的议论文写作训练打下基础。
在高二阶段,通过议论文写作训练,侧重培养逻辑思维能力、辩证思维能力,训练学生思维条理性和作文谋篇布局能力,初步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发表见解、主张的能力。培养抽象能力,即由形化意,由意化文的能力。如根据论证的需要概述事实论据等。
在高三阶段,侧重培养求同思维、发散思维(多角度构思立意)能力,学会多层开掘:透过现象看本质,透过今天看明天,透过现在看发展。学会逆向立意:如近墨者未必黑,开卷未必有益等。学会辩证分析:用发展、联系、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问题。正确判断是非,评价优劣,比较异同。进行一题多做(一材多体,一事多写)和一料多用(根据不同论点叙述材料)训练。指导学生运用侧向思维观察社会、人生,避开众人注目的正面,从一般人不注意的侧面进行思考,寻找突破口,解决问题力求新发现、新感悟、新表达。
只要教师能够以思维训练为核心,以建构循序渐进的写作训练序列为重点,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针对性序列化地制定高中阶段作文训练计划及训练内容,使之具体化、系统化、序列化、高效化,就一定能够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在更高层次上培养学生依托语言或话语进行生存、思考与交流的能力。
三、思维训练的多样化
狭义的写作序列训练主要依托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但只要认真学习叶圣陶的写作教学思想,打开思路,我们可以发现思维训练从来不是孤立的,它往往以阅读积累为基础,以交流沟通为契机,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只要教师有意识地积极创造各种条件,思维训练的方式方法完全可以多样化,从而更加全面有效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写作能力和写作品质。通常说来,以下这些形式多样的思维训练活动形式可以借鉴:
(一)课前三分钟演讲。提前半天在课前以随机抽签的方式确定演讲学生,并让其随机抽取一两则材料,提炼观点,组织演讲思路,可自行与其他数名同学形成小组互相讨论补充。课堂限时三分钟演讲展示,互动点评。
(二)微作文训练。课后围绕两三篇材料进行专项特训,可以是片段特训,也可以是提纲特训,还可以是限字特训,形式不拘。
(三)读书笔记互看互评。利用每周一次的读书笔记,读写结合,注重感悟和积累;互看互评,让学生在沟通与交流中“倍增”强化感悟和积累,效果更好。
(四)时评专栏。在教室一角开辟“时评专栏”,学生分组主持,选取热点时事,自由跟帖讨论。
(五)辩论交流。定期举办文学沙龙,提前拟定主题并布置准备,安排专门课时,组织自由辩论发言;举办辩论赛,每月一个主题,正方反方抽签决定,在辩论中提高思维水平。
当然,只要用心思考,我们还会发现更多的思维训练活动方式方法。
总之,人的思维不只是一种天赋的能力,这种能力必须加以发展和锻炼。为切实提高高中生的写作能力服务,只要我们认真学习叶老的写作教学思想,根据高中生思维发展的规律以及语文教学的有关要求,针对日常教学中由于写作知识、能力、方法、技巧等方面存在着不能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基本要求的结构性缺陷,采取针对性的补偿和矫治策略,并通过思维训练的序列化来设计训练系列,以及写作表达思维,以思维提升写作能力,达到写作思维同步共进,能够有效地提高写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2]杜草勇.叶圣陶教育文集[M].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89.
[3]曹玉兰.重建高中作文教学序列的探索[J].语文教学之友,2007,(1).
篇3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生;英语写作能力;提升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英语的交流和使用愈发频繁,英语作为一种交流工具,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尤其是英语的写作应用,在促进学业和职业成功方面都扮演了重要角色。高中生应及早为将来做好准备,掌握较强的英语“听、说、读、写”方面的技能。鉴于此,提升高中生英语写作能力已然成为顺应时展的必然要求。
一、高中生英语写作能力现状与原因分析
在当前应试教育的背景下,英语教学的重点发生了偏差,由全面提升学生的“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能力,偏移至重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这就使得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无法得到较大程度的提升。再加上高中学业繁重,无论是英语教师还是学生本人,都不太重视英语写作能力的提升。更有甚者,部分英语教师片面地认为英语写作部分在高考当中所占的分值并不高,并且训练作文难以有起色,因此在日常教学中也就不太重视写作教学,不愿多花时间在训练学生英语写作能力上。
教学理念的缺失,必然直接影响教师的授课方式。部分高中英语教师针对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训练,往往只是采取英汉互译等较为老式的方法,缺乏系统而有效的写作训练方法,导致高中生的英语写作能力普遍存在着两个方面的不足:一是句子结构不清晰,主谓宾等成分相互混淆;二是语言表达太过“中国化”,难以与国际接轨。在这样的情况下,大部分高中生便会对英语课,尤其是英语写作训练产生心理方面的排斥,教育方法的失误与高中生英语写作水平的低下,两者之间存在着一种恶性循环的内在关系,必须要把“听、说、读、写”四个方面融为一体,形成相互促进的良好关系,探寻科学的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才能切实提高高中生的英语写作水平。
二、高中生英语写作能力提升要素分析
1.加强英语阅读,扩大英语词汇量是提升写作能力的基础
考虑目前我国高中生的实际英语水平,在英语阅读中,笔者建议学生选用加有注解的英语阅读材料,以便加强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加强英语阅读是提升高中生英语写作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集中体现在如下两点:(1)合格的英语阅读材料,其中的用词、句子形式、表达方式都非常准确,接近纯正的英语表达水准。高中生通过阅读这些英语材料,可以培养自身的英语写作语感,形成自己的语言表达风格。在初期,英语教师可建议学生模仿范文进行写作训练,等到适当的时候,便要求学生完全原创写作,学生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2)事实上,英语写作与汉语写作并无本质上的区别,而之所以大部分高中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得不到提升,关键在于词汇量的不足,在行文的过程当中限制了自身的思维与表达。而加强英语阅读则恰恰可以扩大高中生的英语词汇量,只要掌握了高中英语常用的3500个单词,英语写作的能力就会有明显的提高。
2.改善英语写作教学方法是提升写作能力的保障
传统的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都是“填鸭式”的教学方法,高中英语教师按照教材与辅导材料上的固定模式,将旨在应考的英语写作框架灌输给学生,教学效果不理想。改善英语写作教学方法,重点在于转变英语教学的理念,以实用英语代替应考英语,注重“听、说、读、写”的结合。在具体的教学方法方面,应当尽量规避陈旧的单个词语的英汉互译的教学方法,英汉互译确实可以帮助高中生在母语与英语之间寻找到较为合适的语感,因此笔者建议采用全文翻译的教学方法,以替代单个词语的英汉互译。同时高中英语教师应当注重对英语范文的结构分析,大到文章的整体结构,如总―分―总结构;小至文章个别句子的成分,如主、谓、宾、定、状、补等。
三、新课改下提升高中生英语写作能力的方法
1.培养使用结构化复杂句式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中生所常用的英语写作句子都为比较简单的句式,通常都是常规的“主―谓―宾”的句子结构,句式的简单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文章内容的肤浅。因此在高中英语教学当中,英语教师应当大力培养学生使用结构化复杂句式的习惯与能力,如不定式句子、从句等,展示出句子的多样化,从而丰富文章的内容,提升文章的档次。需要注意的是,结构化复杂句式的使用必须是建立在庞大的词汇量与对文章整体结构的把握的基础上,对于部分词汇量不足,文章整体结构把握能力尚弱的高中生,笔者不建议其在行文的过程当中使用结构化复杂句式,避免“画虎不成反类犬”。
2.强化命题写作训练
命题作文写作训练是激发高中生英语写作兴趣,调动写作情感的有效途径。首先,高中英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英语写作水平,以教材为范本,拟定不同的作文题目,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发挥空间,在文章的立意与结构方面可稍微放松要求,减少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压力,激发其英语写作的兴趣。同时,可以在班内评选优秀范文若干篇,给予象征性的奖励,从而达到学生之间形成良性竞争学习关系的目的,鼓励学生参与讨论,交换写作素材与心得,互帮互助,共同进步。
3.鼓励学生使用英语进行交流
“听、说、读、写”是统一的整体,四者之间存在着必要的联系。为了促进高中生英语写作能力的进步,必须要鼓励学生使用英语进行交流,首先高中英语教师应当以身作则,尽量做到全程英语授课,以此熏陶学生;其次,鼓励学生与学生之间在日常交流的过程中使用英文进行一些简单的沟通,培养写作语感;最后,学校或者班级内部可举办英语交流的相关活动,如英文演讲,英语周、英语社团等,在整个班级,甚至是整个学校形成一种英语交流的良好氛围,高中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将会得到明显的提升。
4.解读范文的中心思想
高中生英语写作能力的提升,不应该仅仅局限于文笔的流畅与句式的高深,更应该注重文章的思想性。在传统的高中英语教学模式当中,对范文的解读仅仅是在于语言与句子结构方面,较少涉及文章思想层面的剖析。其中的原因,除了高中英语教师教学理念的缺失之外,高中英语教材的局限性也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因此,笔者建议高中英语教师可以借鉴语文教学的方法,在对文章进行分析的时候,除了注重语言与句子结构方面之外,也应该兼顾文章的思想感情,以此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继而升华文章的档次。
总而言之,在全球一体化的时代趋势下,各国之间的交流必然会非常频繁,对英语人才的数量与质量都有着更高的要求。由于我国的英语教学模式以应试教育为主,因而高中生的英语写作能力普遍不高,在此情况下,必须要从句式的应用、命题写作训练、鼓励英语交流、解读范文的中心思想等方面着手,全面提升高中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杨华.新课改下高中英语教学中用阅读提高写作能力的探究[J].语数外学习:英语教育,2013(9):91.
篇4
关键词:新课标 高中生物 新方法
新课标下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确实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首先是教师的教学思想在根本上发生了一定的改变,例如教师在教学方式上开始注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方式指导教学,并将这一思想贯彻到我们的整个教学过程之中。其次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开始注重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为主,因为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过多地将时间还给了学生,使学生可以在自我的调配下进行学习。这种方式的转变,可以说是学校教育中的一大新的突破,为提高我们的整体教学效果,激发学生本人学习的自觉性都有很大的帮助。然而纵观新课标指导下的高中生物课堂,我们可以发现整体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因此,我们的教师迫切需要转变教学思想,来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效果。
新的课程标准所赋予生物教学的任务明确指出:生物教学的第一任务,就是要贯彻全面发展的方针,提高学生的素质,为国家培养合格的公民。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实施,高中生物教学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无论是教师的教学方式,还是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在发生着改变。新课程改革要求高中生物课程进行探究式教学,提供高中生的生物学素养,增强生物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近年来,随着新课标的贯彻实施,我国高中生物教学也进行了相应的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教学方法上仍有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从而才能进一步适应新课标下的教学要求。
一、新课标高中生物教学现状
1.采用互动教学方式。随着高中教学改革的推进,互动式教学越来越受到老师、学生的亲睐。一方面,互动式教学让学生更多的参与了课堂教学,与老师进行互动,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互动式教学可以增强老师与学生的交流,便于老师更好地了解学生,以更好地引导学生的发展。一般的互动教学方式可以采取老师课前将学生分组,学生自己准备相关材料,并在课堂上进行展示,然后由其他同学进行提问的方式。
2.依靠信息技术。当今各行各业对于信息技术的依赖越来越大,对于现代化的课堂教学亦不例外。信息技术应用于高中生物教学,极大地提高了教学的趣味性和多样性,它不仅能像传统教学一样进行概念、公式等的展示,还具有许多传统教学不具备的功能,比如说进行PPT演示、视屏播放等。由于语言的抽象性,对从细胞到生物圈的结构组成、生命活动、生态关系等具体概念的描述显得苍白乏力。
二、新课标下生物教学存在的问题
1.存在形式主义。由于互动式教学的推广时间还不是很长,加上互动式教学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查找资料以及演讲等能力要求较高,所以很多生物老师并没有在课堂上真正采取互动教学的方式进行教学,很多时候只是采取形式主义,组织部分优等生配合老师的互动式教学。
2.没有因材施教。现在的教学模式没有根据不同的学生来定制不同的学习计划,导致学生之间的差异化很小,各自的特长能力没有体现出来,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3.其他方面。此外,教学中还存在信息技术应用有限、学生缺乏整理归纳能力以及未有效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性学习,导致学生不知道研究方向等问题。
三、新课标高中生物教学新方法
1.探究合理有效的教学方式。探究合理且有效的教学,首先要改变老师和学生的传统教学观念,一方面,要深刻理解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创新”能力的重要性,从而放弃传统教学方式,采用互动式教学等教学方式,让学生成为教学中的主体。另一方面,学生应该了解自主学习的重要性,注意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其次,要巧妙设置问题,生物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紧密,在教学过程中多提出贴近生活实际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提高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他们主动而不是被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当遇到生物学的难题时,老师不应该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应该引导学生利用图书馆、网络、实验室或者分组讨论等方式一步步得出答案。另外,设置问题时要注意把握问题的难度,既有一定的难度可以引导学生有兴趣去解决它,也不能难度太大,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后,要构建恰当的学习氛围。要开展探究式教学,构建一个开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2.差异化培养学生。高中学生可塑性强,应该针对不同的学生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差异化培养学生。例如针对高中一年的学生,因为教学内容是细胞,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大量的显微观察,让学生熟悉操作实验器材,让他们在实验的乐趣中掌握知识;高中二年时,教学内容是稳态与环境,内容相对抽象,要求学生较强的理解思维能力。教学应该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为教学目的,在教授完课本上的基础知识以外,可以增加一些课外相关知识的学习;而针对高三年级的学生,教学目的主要是知识的复习和应用,老师在帮助学生完成以前所学生物知识的整理复习的基础上,可以讲解生物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等。
3.其他方面。高中生物教学还应注意科学利用信息化设备,不仅利用电脑进行课堂教学,还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教学内容用声音、图像、动画、视频等直观地表现出来,并借助Internet,利用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比如基因的表达,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直观地将细胞的结构展示给学生。
篇5
高中语文新课标的实行已经有一段时间,但是对老师的评级系统却不够完善,从而导致选修课的监督制度不严厉,使得选修课的教学质量难以提升上去。然而,高中语文的考试中也会涉及到选修课的知识,评价系统的不完善,使得选修课的教学质量提不上去,学生在选修课方面的成绩难以提升。
二、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策略
(一)正确设置选修课的教学内容
我们都知道高中语文选修科目较多,教材的种类也多,与当前汉语的教学不相复合。高中语文选修课的教学应该缩短学习,减少课时。从“高中语文选修课是在必修课的基础上的拓展与提高”这一点出发,语文选修课的模块、课程设置都应该加以重视。此外,选修课的学习不能像必修课那样全面兼顾到,要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学生们的喜好和擅长进行课程的设置。选修课教材只是提供一些材料,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爱好,进行相关的设置,充分利用课本材料,使学习达到最有效的学习目的。此外,老师也可以根据教学的分类目标的不同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组合,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例如:选修1中的“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等模块,其目的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与鉴赏的能力,也包括表达与交流的能力,但是实际上老师只看重其中的一个,而忽视了另外一个方面。如果两个方面都要兼有,就会使得课时不够;再如:“古典文学文化”模块,可以分成《古典诗歌鉴赏》、《李白诗歌鉴赏》,一个模块怎么教,要看老师怎么的拆分,需要老师花时间去思考。
(二)创设多样的教学情境和评价形式
高中语文选修课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这样对教学方法多样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师可以根据不同类型以及不同内容,确定出教学重点,从而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老师可以根据教材的需要创设多种多样的学习情境。例如:在“主题辩论”“、影视欣赏”“、汇报演出”“、学生讲坛”等主题时,老师可以设置相关的情境,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前面讲到选修课评价系统不完善的情况下,老师可以从促进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设计出自由灵活,可以提供学生自主选择的评价内容及形式。例如:在学习《中国小说欣赏》这一节课的时候,老师可以设置以下的评价方案,让学生和家长一起做出一个选择:a、在学习这一节课前,请学生阅读两部相关的文章;b、选择教材中人物进行评价,可以从人物、主题、艺术方面来进行评价;c、围绕本节所讲的内容,组织一个辩论会或者演讲会。以上三种评价形式角度不一样,可以给学生自主选择的余地。
(三)将泛读与精读区分开
篇6
传统的教学模式下高中政治课堂枯燥而乏味,学生对许多政治问题难以理解,也不愿意关注时政热点,因而,其课堂教学效果欠佳,学生的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更是无从谈起。作为长期奋斗在一线的教师,我知道学习兴趣对于教学效果的重要性,对此作为高中政治教师应该顺应时展的潮流,及时更新观念,课堂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其政治学习兴趣。介于此,我以教学改革为契机,教学实践中结合学生特点和教材内容不断探索,逐渐激发起高中生的政治学习兴趣。我的具体做法如下:
一、更新师生关系,调动学习兴趣
师生关系,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课堂氛围和效果。因此,教师要真正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我们常说:爱屋及乌,对于教育来说,本身也隐藏着这样的问题。无论上什么课,如果学生喜欢这位老师,就相信老师讲授的道理,愿意学习老师讲授的知识,自然就对老师讲的课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如果学生不喜欢,甚至害怕这位老师,那么,要想他们对这位老师所教授的课程感兴趣是很困难的。可见,要想提高教学效率,必须关注师生的关系。也就是说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对老师的亲切感,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良好的师生关系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要用大爱温暖每位学生的心,尤其是对于那些成绩比较差的学生,要多鼓励、多表扬、多肯定,让他们对自己充满信心。这样的课堂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总之,教师要平等对待每位学生,用自己的行动去感染每位学生,让他们感受到他们都是这个班级不可缺少的。
二、情境教学,激发高中生政治学习兴趣
新课程理念指出,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因而,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生活之中,即通过熟悉的社会生活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引人入胜的境地,从而激发学习兴趣。教育心理学家认为:情境教学注意学生无意识的心理活动的参与,并与有意识的心理活动相统一,能减轻和消除学生的心理压力,发挥学生的内在潜能,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
乐学情境的创设,要求教师提供最佳的教学环境和活动场所,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结构,把书本知识化为血肉丰满、生动活泼的形象。在教法上改变一言堂,满堂灌的独角戏、注入式的教法,将讨论式、对话式、辩论式、演讲式、情景模拟式等教法引入课堂教学,把学生带入探求新知的导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
如我在讲价格与供求时,设置了牛奶市场情境,我让全班同学扮演投资牛奶市场的团队,要求团队根据奶牛供求关系的变化和牛奶价格的变动,做出是扩大规模养奶牛以赚钱还是杀牛以减少损失的决策,并要求大家对决策集团的决策进行评价。结果,决策集团的每一次决策都会引起激烈的争论。这种贴近生活的情境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无形中他们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三、联系生活实际,诱发高中生政治学习兴趣
众所周知,高中政治是一门时代性极强的学科,因而理论联系实际是不错的教学手段之一。新教材增加了一些具有真实性、新颖性、代表性、深刻性且又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背景材料,就是明显的例证。陶行知指出: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挥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那么,我们应联系怎样实际呢?
首先,课堂教学必须与现实生活,尤其是最能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相联系。在教学中要善用时政新闻,捕捉时事热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时事政治主要是国际、国内形势发展的状态和趋势,以及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内容广泛,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各个方面,并且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它是人们了解现实,立足现实,预测未来,进行决策的依据。时事政治教学是指在政治课程中,对学生进行党和国家重大路线方针的政策教育,透视社会热点,正确认识形势,把握时代特征的一种教学。
在政治课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不断变化的客观实际,联系学生自身的实际、学生周围的社会现象、国内外大事,把学生的已知概念、原理和观点与最新的客观实际、时政重点、热点结合起来进行教学。为此,我们经常指导学生阅读各类书刊,如《半月谈》《中学生时事政治报》《时事》杂志等。
例如伊朗局势问题,欧盟多个国家对伊朗实施制裁,美国敦促伙伴国摆脱对伊朗石油的依赖,中国对这样的局面应怎样看待?教师可以根据课本知识联系实际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回答这些问题,并让学生讨论。这些事件有什么样的政治背景?教师可与学生一起讨论。这样把课本知识与时事政治联系在一起,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理论联系实际要做到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是新理念的明确要求,即强调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在教学中,教师除进行课堂教学外,还要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以及举办墙报、看电影、电视等,同时,结合实际,举行时事演讲。这种大、小课堂的结合,丰富了政治课的内容,调动了学生的积极参与,增强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我在讲投资理财的选择时,既从理论上讲解各种投资方式的区别,又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了解我国投资市场的现状,撰写调查报告、小论文等形式来展示教学效果,让学生获得体验,培养学习兴趣,使其潜能得以发挥。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我以高中政治课堂为主阵地,采取以上措施逐渐激发了高中生的政治学习兴趣。但是,常言道:教无定法,学无定则,贵在得法。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手段并非以上几种,只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备课的同时注意备学生、备方法,选择灵活多样、切合实际的方法,思想政治课就会脱离枯燥无味的填鸭式说教,变得生动活泼,充满艺术魅力。这样,学生才会有学习兴趣,才能很好地达到教学目的。
篇7
关键词:文化意识;文化差异;日常教学
学习一门语言,就是在吸收一种文化。在英语教学中,文化主要指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有利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有利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与认识,有利于培养世界意识,有利于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
在教学中我们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逐步扩展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结合我们的语言材料对学生进行文化的渗透,努力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帮助他们提高理解和恰当运用英语的能力,不断开阔文化视野,加深对本民族文化的理解,发展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使学生形成文化意识,了解、尊重不同的文化现象。
高中生学习英语经常会遇到很多因文化差异而引起的障碍。那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呢?都在哪些方面进行渗透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注意情景交际中的文化差异
语言,归根到底是人类交流的工具,所以在情景对话中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尤为重要。我们中华民族向来以谦虚为美德,而在大部分英语国家中则是自信地接受别人的夸奖,多以“Thank you!”回答。曾经看到一个笑话:有一位外国人参加中国婚礼,对新郎说:“你的新娘真漂亮!”而新郎谦虚地说:“哪里,哪里。”外国人就奇怪了,是不是夸得不够具体?马上说道:“鼻子、眼睛、嘴巴都漂亮”。我们看后都一笑了之,但它反映出了在交际中的文化差异,而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必须让学生熟悉这种文化差异,了解英语国家的人们在行为举止、待人接物等方面与中国人的异同,了解英语国家的主要宗教传统,避免汉式英语和产生误解。
二、理解单词深层次的内涵,理解英语中常见成语和俗语及其文化内涵,理解英语交际中常用的典故或传说
往往在教学中,学生了解到的只是单词或习语的表面意思,对其中所反映的文化差异却一无所知。我们都知道中国的一个电池品牌:白象。当它面向国外市场时直接译为了:White Elephant.结果在货架上摆了好久也无人问津。原来在英语中White Elephant意思是“大而无用”的东西。再如红色red。在我们文化中它意味着热情、喜庆、吉祥,而在西方文化中它则更意味着血腥和暴力。中国的爱屋及乌,到了英语中就成了“Love me, love my dog”。这样的例子在我们的语言教学中比比皆是。可见,仅了解表面意思在交际中很容易引起误解,必须深入了解其深层次的内涵,当然这就要求教师要用更丰富的知识武装自己。
三、充分利用英语教材、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针对常见的成语、俗语、典故、传说,让学生进行自主记忆
对知名的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政治家及他们的成就有所了解。初步了解主要英语国家的政治、经济、宗教等方面的情况,了解主要英语国家人们的生活方式。我们目前使用的教材紧随课标,课程内容设置非常重视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渗透了浓厚的文化意识,能够很好地开阔高中生的文化视野,而且教材每个模块中都包含Cultural Corner,抓住了高中生的心理,推出了与高中生有密切关系的话题。如:American School System,Steven Spielberg―Film Director,The Merchant of Venice。尤其是在选修教材中更是照顾到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涉及范围极广,极大地开阔了学生的文化视野。所以在课堂教学中,高中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的每一个细节,不失时机地向学生介绍一些文化知识,把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
四、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书籍、报刊及网络
要使学生尽可能多地从不同渠道、以不同形式接触和学习英语,亲身体验语言的运用。例如,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直接让学生观看经典英文原声影片,也可有选择性地让学生接触著名演讲,还可以倾听国际会议发言人的讲话录音、同声传译等等。这些内容本身就是英语文化某个侧面的缩影。通过看、听这些材料,高中生能正确认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我曾经让学生观看过影片“The Pursuit of Happiness”,从影片中可以折射出西方国家的生活方式、社会习俗、、行为习惯、价值观念等很多方面,学生在受到感动的同时也可以吸收更多的文化知识。现在比较适合高中生看的英语报刊也越来越丰富,如“China Daily”“21st Century”“English Square”等。
五、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多为学生创设真实的语言情境
篇8
关键词:高中英语 朗读 学习效果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6-0105-01
学好英语无论是对高考,还是今后的职业发展,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高中阶段是一个人打好英语基础的关键时期。随着国家实施新课改以来,高考中英语的考核方式也发生了改变,从2013年起,全国二卷英语引入了听力题型代替之前的语音知识,所占比重也上升至10%,加大了对学生语音能力的考查。然而,从英语学习的实际情况来看,学习方式依然没有太大改变,不管是教师授课还是学生的自主学习,仍存在着“重语法、轻口语”“重做题、轻朗读”的现象,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大量投入与学习效果难成正比。大量事例表明,朗读对于“哑巴式英语”的突破和语言驾驭能力的提高,起着极大的促进作用,怎样加强高中生的有效朗读训练,是作为一名高中英语教师需要不断探索的内容。
1 朗读对英语学习的促进效果
朗读是一种将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的阅读方式,它能把视觉所感知到的文字信息经过一系列加工之后,用口语表达出来。在这一过程中有效结合了“听”与“看”,能有效提高人的语言观察、言语听觉及言语动觉能力,使语言输入更加有效。李阳疯狂英语作为英语学习中非常成功的一个典范,深深印证了大声朗读对英语学习的促进效果,能给予我们极大的教学启示。大量的朗诵是良好英语语感形成的前提,能有效促进听力与口语水平的提高、有助于保持对英语知识点的长期记忆,使良好的英语思维方式逐渐内化到大脑里,促进学习效果。
2 提高朗读训练的一些策略
2.1 正确的发音是朗读训练的前提
从学生长远发展来看,发音是他们今后将英语应用于正常交流的重要保障。从高考来看,近年来也逐渐增加了对听力考查的比重,语音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发音是开口说英语的基础,也只有在正确发音下进行的朗读训练,才会对学习起着积极的促进效果。目前,在学生说英语过程中,主要存在重音误读、无连读、变调不明显、朗读不连贯及“中式英语”严重等问题。针对学生的发音问题,老师一方面要组织专题训练进行讲解,另外,在学生平时说英语过程中,也应竭力纠正。随着多媒体教学设备的普及,教师可以借助网络资源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语音环境。如在讲解人教版高一英语上册Unit1 Friendship时,可以精心选取电影《荒岛余生》中的经典片段供学生观看。BBC、NPR及VOA等中的一些时事新闻可以作为听力训练的重要来源。此外,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可适当穿插一些英文原版的演讲,如TED演讲、奥巴马经典演讲、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毕业典礼上的演讲等,在提升语音水平的同时,也汲取了知识的营养。
2.2 朗读内容的选定
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任务比较繁重,投入到英语朗读上的时间很有限,合理地为他们选定朗读内容会起着事半功倍的效果。从目前英语早读课来看,大部分学生将早读时间用于读写课文单词,而忽视了对教材课文内容的朗诵。教材是朗读内容的首选,把教材中一些经典段落给学生圈定出来,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教材中的文章识记单词,而不要把大量的早读时间用于孤立地背诵单词。其次,英语几大主流期刊如The Economist,New York Times等上面不乏经典文章,老师通过认真筛选,选取一些合适的材料供学生朗读。此外,学生平时考试用的试卷及练习册也是很好的朗读材料,上面的内容经出题老师精心挑选出,具有典型的代表性。
2.3 培养学生勇于开口的习惯
中学生处于人格发展阶段,具有自我评价逐渐成熟、自尊心较强的特点,存在害怕犯错误的心理。作为老师,在教学中应引导一种不怕丢脸、敢于犯错的观念。利用好每一次口语互动的机会,鼓励学生勇于开口,挑战自己,敢于在公众场合大声朗读,敢于上台进行演讲。要求学生不仅要开口读出来,更要说得大声。可以借鉴疯狂英语的学习方法,指导学生用“三最口腔肌肉训练法”(最大声、最快速、最清晰)和“一口气训练法”(一口气之内尽可能读出最多的句子)进行训练。
2.4 开展必要的教学活动
高中时期,由于没有单独的口语课,缺乏英语角等语言环境,老师应积极开展一些必要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开口说英语。如将每节课的前5分钟设为学生上台演讲,让班上的每一位学生依次轮流进行,内容可以是英语诗歌、故事或生活感悟;定期在班上举办英语演讲比赛;争取每次课和学生完成一个经典句子的朗读训练,如通过“Never don’t let our parents down!”这一句子的课堂训练,学生就能有效掌握对let…down短语的用法及保持对其的长期记忆。
3 结语
高中生朗读习惯的形成和朗读水平的提高,离不开任课老师悉心的指导和组织。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开口大声说英语的重要性,老师更应努力扮演好“学为人师”这一角色,从加强学生的发音、划定有效的朗读内容、培养学生勇于开口的习惯及开展一些必要的教学活动进行辅导,从而让学生在说英语中感受到学英语的快乐,培养良好的英语语感,进而提高他们的英语成绩。
参考文献:
[1] 田仁发.浅谈新理念下英语课堂教学的基本技巧[J].读与写杂志,2009,6(5):129.
[2] 王威.浅析中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差的原因[J].大家,2012(6):16.
[3] 丁蓓.论学习动机与高中英语学习[D].重庆:西南大学,2006.
篇9
【关键词】听能 训练 新课标 高中 英语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6(b)-0190-01
1、前言
新课标下,教育部门对高中英语中“听”的目标进行了很大的改变,即:“1.能听懂有关熟悉话题的演讲、讨论、辩论和报告;2.能听懂国内外一般的英语新闻广播及天气预报;3.能抓住较长发言的内容要点,理解讲话人的观点及目的;4.能从言谈中判断对方的态度、喜恶、立场;5.能理解一般的幽默;6.能在听的过程中克服一般的口音干扰。”(2001)。在新课标要求下,高中生的英语听能要求有所提高,教师可以根据新课标要求,对学生的听能进行一个阶梯式训练,逐步提高学生听力能力。新课标对听能的要求的提高表明,听力能力是英语学习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在训练听能时要同时调动读、写、看等能力,因此听能与其他方面的能力是相辅相成的,听能不可孤立训练。
2、高中英语昕能训练探讨
2.1 注意对基础知识的吸收和熟练运用
要想听懂听力材料,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听着的语音过关,既在朗读时能够正确读出单词,并能够对相似发音的单词有辨识能力。其次在朗读时应当要注意朗读技巧,例如一些对话中的重音、声调、降调、连读、弱化等朗读技巧,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听力内容。最后便是要拥有一定的词汇量,才能够听懂听力材料的大意,为提高听力能力打下基础。
2.2 注重培养语境
2.2.1 日常语境养成
提高听力能力并非是一蹴而就的,要在平日中多多积累多多训练,因此教师应当鼓励学生让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多多用英语做些力所能及的表述,并且让学生养成用英语写日记或记事的习惯,例如每次课前几分钟让学生起来用英文概述课文,或是介绍文章背景、作者背景等,教师可适当纠正一些错误表述与读音。这些日常积累起来的训练能让学生熟悉英语的日常语境,能够更容易听懂日常交流的听力材料。
2.2.2 听力材料训练
首先最基础的听力材料便是英语教材。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上或是课后坚持听单词录音,熟悉纯正的英文发音。具体做法可以是第一次边看边听让单词学生脑中形成大体印象,接着第二遍让学生关上书本根据录音来回忆是否能够听懂并且记得单词意思,第三次可以让学生跟读加强学生的印象。
在对英文单词发音、朗读做了一定的铺垫后,教师可以播放课文录音。对于高中生来说难度不一的课文理解的速度会不同但是只要加强训练便能够加强边听边理解的能力。教师可以在每次播放课文录音前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能带着问题去听去接理解,或是让学生把能够听出来的词尽量记下帮助理解,最后再让学生打开课文看是否和自己记录、理解的一致。坚持这样的课文训练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听和阅读理解能力。
2.2.3 长句、难句讲解训练
在听力材料中可能会出现一些长句,若是学生对句子成分不熟则很有可能无法理解。因此教师可以对听力材料中的长句和难句做分析,让学生提高对句子的理解能力。
2.2.4 推断能力培养
若是在听力中文中出现了难以理解的部分,或是没有听清楚的部分,教师应当告诉学生不要过多纠结于听不懂的地方,应当结合全文,大致把握全文意思。但是这种猜测的方法要多加训练才能提高准确性,因此教师可以拿一些文章摘去一些句子让学生推断文章大意。
2.3 强化训练
高中英语最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高考中取得良好成绩,为学生的大学进修打下基础,因此教师可以在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听能前提下做一些强化训练。首先是让学生熟悉各种常见的专有名词,例如地名或是一些特殊的表达方式等。其次教师所选择的听力材料应当从课文扩展到一些课外材料,且难易程度应当把握好。例如一些英美文化或是风俗习惯的文章,这些东西都是听力最容易考到的题目类型。再次教师应当注重强化学生的听力方法,例如文章类型的听力要抓住主旨句,注意文中连词、转折等关键性词语等。
2.4 加强心理素质培养
许多学生因为听力部分较弱因此在做听力练习时会对产生恐惧心理,一旦恐惧就会紧张,造成听不清或是跟不上的情况,因此教师应当多多鼓励学生,让学生克服紧张情绪,让学生能够在放松的情绪下做听力练习,才能提高听力训练的效果。再加上多多训练,学生能够大大地增加信心,这对听力能力训练十分有帮助。要让学生见识的题型更多样化,涉及的题材更广泛,这样在检验听力水平的时候学生才能够更有把握。
篇10
一、讲好科学家的故事,树立职业榜样
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正文中的科学史以及科学家访谈、生物科学史话等栏目介绍了不少不同研究领域的科学家,这些科学家的卓越成就、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为学生树立了良好的职业榜样。充分说明科学家研究成果的意义和对人类的影响,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科自豪感,形成爱科学、学科学、献身科学的理想信念;深度挖掘科学家的成长经历和科研历程,尤其是面对困难时的处理方式和态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积极心态,从而对塑造坚定的职业理想产生深远影响。比如不少高中生对农学专业存在一些偏见而不屑报考,而杰出的杂交水稻育种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就毕业于西南农学院(现西南大学)农学系。他培育的杂交水稻不仅为解决中国人民的温饱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奠定了基础,更为世界和平和社会进步做出了贡献。袁隆平的成功之路堪称追求职业理想的励志典范。他敢于挑战权威,在还是湖南省安江农业学校一名教师的时候,就通过科学实验了传统经典理论“无性杂交”学说;他不畏艰难,在外界质疑、实验多次失败、研究被迫中断、实验秧苗全部被毁等多种打击下仍坚守初心;他淡泊名利,名满天下的时候,仍躬耕于田畴,不断冲击新的目标。
二、搭建平台创设机会,丰富职业体验
每一份职业都有自己的苦与乐,只有全面客观地感知才能作出科学判断。设法将学生置于真实的职业环境中,亲历工作过程、职业角色带来的感受,可以为学生选择大学专业以及就业方向提供重要依据。课堂上的体验活动主要有角色扮演、模拟活动、科学实验等,课外的体验活动包括参观本地高校、生态园、植物园、动物园等。比如,为深入了解“医院中的检验师”这一与生物学有关的职业,一方面可以在实验室中引导学生利用还原糖鉴定的有关知识对同学们进行糖尿病的筛查实验和多种食物还原糖含量比较实验;另一方面可组织学生参观本地医院的检验科,采访检验师的工作感受,在课上交流分享。再比如,“化石标本制作人员”这一职业离学生生活较远,可以在网上购买化石标本模型模拟化石标本制作,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亲自体会职业要求和职业乐趣,认同职业价值从而形成为之努力的持久动力。
三、借助生物科技前沿,开拓职业视野
教材中“生物科技进展”“科学·技术·社会”等栏目弘扬了生物学科发展的最新成就。理论成果往往催生了新材料、新技术及新兴产业的发展,而高中生大多对新兴职业知之甚少,面临这类专业选择时常常茫然无措,教学中借助科技前沿顺藤摸瓜,可以发现和认识新兴职业,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从而引导学生把个人发展与学科发展乃至国家发展结合起来。比如人教版高中生物学必修1《分子与细胞》介绍了科学前沿“人工合成生命的探索”,其中我国科学家创建了只有一条线型染色体的酿酒酵母菌株。如果不做拓展,学生很难理解科学家为什么要人工合成生命。合理想象有助于增强生物科学前沿技术的魅力和感召力,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畅谈“如果人工合成生命技术支持人们‘量身定制’人造生命,你想赋予生命什么样的超能力”,在此基础上观看相关科普视频,让学生深入了解大学的合成生物学专业,开阔学生视野,拓宽专业和职业选择的视野。
四、正确认识冷门热门,走出职业误区
生物学中有些专业不为大众所熟悉,比如古生物学、化石标本制作等,通常被人们称为“冷门专业”。“冷门专业”因不被了解而影响学生的职业规划。很多人误以为冷门专业就业难,事实上也不尽然。比如我国古生物学科人才队伍严重萎缩,新老交替的人才断层问题特别严重,后备人才明显不足,所以古生物学专业就业率并不低。毕业生可以进入大学、研究所、博物馆开展科学研究;可以去公司,辅助寻找矿产、石油等资源;还可以从事其他与地质相关的行业,如海洋地质研究、地震研究等。物以稀为贵,一些专业正因为“冷”,才会人才匮乏。还有一些冷门专业只是一时的“冷”,随着社会经济的变迁也可能“供不应求”。学问不分高低贵贱,打铁还需自身硬,如果自身优秀,无论在哪个领域都不愁未来的出路,而自身平庸、得过且过,即使选择了热门专业也不能一劳永逸。评价专业冷热主要有四个维度:学生兴趣,感兴趣的专业就属于自己的“热门”;社会需求,因供需关系导致的冷热门很容易“翻转”;学校实力,同一类专业在不同学校中,会因办学实力导致热度不同;录取分数,历年来每个专业的录取分数是最简单也是最直观的冷热门评价方法。教学中多列举此类“冷门专业”中的杰出人物从业经历,可以引导学生冲破世俗的眼光,走出职业误区,用长远的眼光、世界的眼光、科学的眼光确定专业选择标准,真正做到“选我所爱、爱我所选”。
五、明晰专业素质要求,做好职业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