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员工帮带新员工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31 18:05: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老员工帮带新员工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老员工帮带新员工总结

篇1

经验的传承

所谓点对点培训,就是在网络媒体从业人员的入职培训过程中,在点对面的基本培训后,让老员工对新员工一对一的岗位培训。简单说就是传统意义老员工对新员工的传帮带师徒结构的培训方式,这在网络媒体的培训过程中是非常有价值的,是目前情况下更为有效的人才培训方式。

在网络媒体兴起的初期,由于网络技术的障碍,决定了一批与计算机相关专业的人员成为网络媒体的最早开拓者,成为“技术型的编辑”。这些技术型的开山鼻祖们随着自己几年来的实践,也在不断丰富自己的新闻业务知识,他们大多选择通过再培训,再深造补足新闻相关知识的欠缺。如今,第一批网络媒体从业人员已经向着社会对网络媒体从业人员的要求标准不断接近,一批批相对成熟的网络媒体从业人员都在网络媒体工作的一线,做着网络新闻宣传的工作。

但是这些在一线工作的拥有丰富实践经验而最有话语权的网编辑其工作时间也还很短暂,因此想通过这个群体的实践经验来完成对于网络媒体理论的制订还不成熟,著书立说能够完成系统权威的阐述网络媒体的基本理论还比较有难度。然而另外的一种方式就能够让这些先行者的经验能够有效地传播开来,并且更好促进网络媒体的整体发展,那就是用点对点的方式向新员工进行传帮带,进行点对点的培训。

具体操作

既然点对点的培训方式是目前网络媒体尝试建立特色的培训机制的必然选择,那么在实践过程中又应该如何运作,使得点对点的培训方式能更好地为网络媒体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推进网络新闻事业的发展呢?

按照目前网络媒体普遍采用的培训模式,一批新员工来到单位后,首先,这批受过网络媒体基础理论学习的准从业人员要开始参加网络媒体基础培训,包括企业文化的培训,校园所学理论与网络媒体从业工作的具体实践结合的衔接培训,以及一些基本的普及性的网络传播和新闻学的基础知识培训。然后,随着一场迎新晚会的举行,新员工的培训就告一段落。他们被安排到各个工作岗位,开始了真正的新闻从业人员的工作。

但是这样一个过程结束下来,虽然新员工来到了新的工作岗位,由于在此之前他们所做的培训更多的是简单的理论,或者是网络媒体不成熟的理论的简单培训,实践发现如此的培训无法满足未来的工作需要。因而在开始具体工作岗位工作后,需要对新员工进行加强培训,正式开始点对点的培训过程。

可以在具体的工作岗位中,选择一位网络媒体从业经验丰富、业务过硬、政策把握较好的老员工与一名或者两名新员工结成一点对一点,或者一点对两点的点对点培训团队。老员工首先是引导新员工很快进入工作的状态,更为重要的是将具体的操作技术和多年来积累的独门经验传授给新员工,这些操作技术和独门经验是新员工在书本上找不到的,即使在《实践操作手册》这样的实务类的书籍中也是无法找到的,这就是网络媒体中传帮带形式的点对点培训方式目前无法被取代的根本原因。

相对传统的行业,拥有丰富厚实的理论基础,甚至是实践经验的实操手册都被总结整理出来,在如此的传统行业中,新员工的培训就容易很多,因为前人的更多成果可以通过文字得到继承,而在新兴的网络媒体领域,现实中的理论基础缺乏,只有通过点对点的方式的传播,才可以达到行业知识的最有效的传承。

因材施教

在实践中,老员工可以通过为新员工制订因材施教的计划,指导新员工的培训,同时在此与新员工沟通交流的过程中,老员工的多年的从业经验被激活,老员工也通过此举有了一个系统梳理自己多年工作成果和经验的机会,将这些知识和经验系统化、理论化,在不断指导新员工的实践中得到运用和检验,又可以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的理论。这样,老员工的经验积累保证了网络媒体实践理论的不断继承和传播,而不至于被人为隔断,出现断层的现象。

与此同时,新员工得到了自己在学校课堂里无法获取的关于这样一个新兴的行业的基础的理论和实践操作知识,吸收到了此行业最原汁原味的知识积累,并能以最快的速度适应工作,取得进步,也使得他们在这个行业的探索过程中少走了很多弯路和错路,这也使得新员工有更高的工作激情去投入更多新知识的探索,促进网络整体从业人员的素质提高。

点对点培训的具体操作手法和方式可以有很多,这根据不同的网络媒体和培训双方的不同情况而有所不同。在培训过程中,为了保证培训顺利进行和取得良好的效果,还可以通过激励机制对点对点培训进行制度上的保证和促进,可以建立培训老师与被培训对象的联动绩效考核制度,对培训老师进行适当的物质奖励,同时鼓励培训老师不断总结和积累自己的培训经验,形成理论体系为指导未来的员工培训做准备等等,具体的鼓励和促进机制运作的方法可以有很多。但是不管点对点的培训形式在具体操作上有多少差别,这种形式的培训,都是目前网络媒体培训的有益尝试。

点对点培训方式是结合目前网络媒体发展的实际情况做出的,而培训方式的运用也在最大程度上促进了未来完整系统的网络媒体培训机制的建立。一方面,让一批拥有最基层工作经验的老员工得到将自己的实践操作经验总结系统的机会,促成了网络媒体理论体系的尽快建立和完善,以促成网络媒体的发展成熟,指导未来的网络媒体培训机制的建立和定型;另外一方面,可以让新员工省去不必要的摸索时间,在最短的时间适应网络媒体的需求,学有所用,投入网络媒体事业中去。

篇2

专业管理的目标描述

当前,随着“三集五大”体系的全面建设,智能电网建设步伐的加快推进和企业经营管理的日益精细,新设备、新技术、新系统在基层一线得到应用和普及,迫切需求大量知识型的新员工充实到基层一线。通过形式多样的现场培训模式,采用生动、灵活的模拟训练,使员工在培训中更加直观、形象地接受知识,更加明确作业方法和手段,增强了培训的效果,变以往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参与,加速新员工成长。

专业管理的范围和目标

(1)专业管理的目标

1)通过现场培训,搭建双向化学习平台。公司深化师带徒工作,让老员工和新员工结对帮带对子,采取“个人自学,师徒互学”的方式,充分发挥老员工工作经验丰富且具有一套完整的技能体系、新员工理论储备充分思维活跃的各自优势,促进师徒互帮互学、共同提高。

2)通过现场培训,搭建立体化实践平台。公司以技能竞赛为契机,积极将新进大学生纳入竞赛过程,分批分阶段安排其参加公司层面的技能竞赛强化训练,增加系统化认知。充分发挥竞赛工作对新员工的培养作用,将新进人员培训与公司层面的技能竞赛强化训练有机结合。

3)通过现场培训,搭建互动化培训平台。公司结合各类典型工作的特点、难点选定课题,搭建技术培训讲坛。按照“分工协作,能者为师”的原则,在生产工区领导、相关专职及青年员工中选定培训主讲人,系统开展专业培训。将以往传统的培训模式下受训者被动接受的情况变为主动参与,锻炼员工学习能力、组织能力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力争在“学习-实践-学习”的双向优化机制中培养综合性人才,着力提升员工综合业务能力,带动各项工作的科学有机推进。

4)通过现场培训,搭建复合化专业平台。

公司以专业复合化的思路打破传统的专业壁垒,通过开展专家授课、技术培训等培训活动,深化专业融合人员理论知识的提高,通过模拟操作、现场传帮带等培训活动强化现场实践操作的掌握,通过开展跨专业填报单元制培训、组织师带徒、互帮互学等培训活动,来促进专业融合人员由理论向实践的过渡,提高专业融合速度。

专业管理的主要做法

岗位实习

入职第一年,结合新员工工作岗位,由新员工所在部门组织实施岗位实习,原则上安排到一线班组的核心生产岗位锻炼。在本部门进行专业岗位实习的,新员工所在部门为其确定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员担任指导老师,为其制定有针对性的培养计划;委托建安施工单位或公司兼职培训师团队进行培训的,新员工所在部门明确培养的具体要求、目标和考核办法,受托单位制定针对性的培养计划,确定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员担任指导老师。委托培养的方案、计划均报人力资源部备案。专业岗位实习期间,新员工所在部门切实加强培养计划执行情况的检查,通过班组长或专职的定期检查,确保各项培养计划得到全面落实,确保培养过程的效果和质量。

导师带徒

入职第二年,新员工的培养立足于岗位培养,主要采用师带徒的方式。根据《常州供电公司师徒管理办法(试行)》,每个新员工都必须签订《师徒合同》,新员工所在部门根据新员工具体情况,选择品德优、技能高、业绩好的优秀员工担任师傅,以师徒合同形式明确师傅和徒弟的任务,师徒合同为期两年,其中明确技能培养目标需达到高级工技能等级要求。新员工所在部门优先安排各级专家担任师傅,师傅是新员工本阶段的职业导师,负责培养和引导新员工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员工所在工区的主任、班组长是员工培养的责任人,全过程参与和督查新员工的培养情况,并着手帮助新员工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努力为新员工发展创造各种有利条件。

参与竞赛

入职第三年,新员工要快速成长,最需要的就是全方位、多层次、系统性的培训,而竞赛强化训练正是最佳的选择。公司在《2011年岗位练兵、知识技能竞赛工作意见》中首次明确提出:“为充分发挥竞赛集训工作对青年员工的培养作用,对于部分理论基础扎实、具有较大潜力的新进毕业生,可有意识地安排参加公司层面的技能竞赛集训”。近几年,各竞赛专业组积极将新进大学生纳入竞赛过程,分批分阶段安排其参加公司层面的技能竞赛强化训练,充分发挥竞赛工作对青年员工的培养作用,将新进人员培训与公司层面的技能竞赛强化训练有机结合。

负责课题

入职第四年,公司为充分发挥新员工的特长和优势,开展“一个大学生一个课题”活动,以问题作课题,以学习促创新,将课题交由新员工负责,由他们领衔组成课题团队,班组长和技术骨干给他们当副手,以课题研究为抓手,与群众性创新、班组QC小组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促学习、促创新、促成果。

专业融合

入职第四年,公司为进一步挖掘新员工的内在潜力,实施“一专多能”和“专业融合”的培养模式,通过开展专家授课、技术培训等培训活动,深化专业融合人员理论知识的提高,通过模拟操作、现场传帮带等培训活动强化现场实践操作的掌握,通过开展跨专业填报单元制培训、组织师带徒、互帮互学等培训活动,来促进专业融合人员由理论向实践的过渡,提高专业融合速度。通过复合型人才培养举措和激励政策的实施,极大地缓解了基层单位部分工种严重紧缺的问题,员工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尤其是工作的主动性和个人的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

确保流程正常运行的人力资源保证

机制保证

公司决策层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工作,公司主要领导在多次提出“要树立人才在一线培养、人才在一线使用、人才在一线提拔、让一线留住人才的理念”“要推行培训、考核、使用、待遇一体化的做法”,“要落实政治上给荣誉,经济上给待遇,发展上给机遇的激励措施”等等,更让各级领导意识到人才培养工作的紧迫性。公司陆续出台了师徒合同管理办法、培训考核管理办法、知识技能竞赛考核办法、岗位成才奖励办法等一系列管理办法,制定了知识技能竞赛实施方案、新员工培养工作实施方案等,机制的健全全面提升了人才培养工作水平。

组织保证

近年来,员工的教育培训工作在公司的统一领导下,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实施,全面形成单位领导负责、人力资源部集中统筹管理、教培中心分工协作、专业部门深度参与、全体员工共同参与的人才培养和教育培训工作格局。

资源保证

(1)场所保证。近年来,公司加大培训投入,优化培训资源,2009年3月投入使用的龙虎培训基地所设的6个实训室以及2012年建成的电缆实训室能较大程度地满足公司包括农电人员在内大部分员工的生产技能培训需求,网络多媒体教室可进行包括网络远程教学在内的多种上机培训及考试,从硬件、软件方面保证了公司培训条件。

(2)师资保证:公司已组建了一支适合公司发展需要的、迎合员工实际需求的、贴近生产实际的师资队伍,在承担培训授课、培训项目开发、课件制作、青年人才指导等人才培养的任务中充分发挥作用。

(3)系统保证:除了传统的现场培训模式外,公司充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仿真技术的发展成果,克服传统的现场培训模式在执行上可能存在的不统一、不标准、不规范等问题。公司变电工区建立一套110KV变电站单兵演练评估系统,包括常规站和智能站的倒闸操作或事故异常处理,操作演练画面按现场一致的原则进行绘制,能在系统中形成标准化的操作步骤和处理方法,值班员在平台演练后能根据倒闸操作的原则和运行管理规定由系统智能判分,提交后能直观查看与标准步骤的差异,并应用于2013年工区新进员工的培训和测试。同时,各生产单位充分利用局域网等便捷平台,在服务器上建立专业知识库,上传作业知识点、典型案例、员工技术总结和学习心得等大批“电子教材”,方便新员工随时学习取用,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保证流程正常运行的专业管理的绩效考核与控制

转正定级考核

新员工入职一年后,所在单位按照中级工技能等级要求组织开展岗位能力考核,公司成立考评小组对每一位新员工进行答辩,答辩内容包括新员工在培养期间应掌握的安全生产技能、基本专业技术知识和学习报告相关内容等,新员工所在部门及有关职能部室负责人全过程参与答辩。答辩结束后考评小组结合岗前教育、轮岗见习、专业岗位实习、脱产培训四个阶段考核情况和员工学习报告、 岗位能力考核情况,对每一位新员工进行综合评定。评定等级与成绩的对应关系为:成绩90分及以上为优秀,成绩80-89分为良好,成绩70-79为合格,成绩60-69分为基本合格,成绩60分以下为不合格。综合评定取所有构成考核项的最低成绩,综合评定为优秀的新员工,公司给予适当奖励。对于综合评定不合格人员,需对其实行延期转正,延期时间为3个月,考核合格后方可转正。新员工所在部门领导班子要结合员工转正定级考核情况,与每位新员工进行一次谈话,明确努力方向。

师徒合同履行情况考核

考核以一年为周期,徒弟的考评结果以当年度的生产技能人员动态考评结果为准;工区、公司对师傅一方尽责情况进行评定(考评内容:授业态度15%、培训方法及内容15%、徒弟考评结果50%、培训目标完成情况20%以及徒弟获得技能等级资格情况等);考评等级均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与不合格,综合评分90分及以上为优秀,80至89分为良好、60至79分为合格,60分以下不合格。师、徒考评等级均为良好以上的,可以全额兑现带徒津贴,合同期满后师傅可以继续保持带徒资格;师傅考评等级连续两年为合格或当年度为不合格的,工区、公司建议终止合同,暂停其带徒资格一年,同时为徒弟另行选择师傅;徒弟考评等级仅为合格的,其师傅带徒津贴按70%兑现;徒弟考评等级为不合格的,扣除其师傅带徒津贴的50%,同时扣除徒弟本人月度综合奖的50%,师傅未尽到传授责任和义务,造成徒弟考评等级不合格的,全部扣除其带徒津贴。师傅或师傅团队中的成员当年度的生产技能人员动态考评结果为不合格的,工区、公司建议终止合同,暂停其带徒资格一年,同时为徒弟另行选择师傅。合同期满一年内,徒弟未能获得高一级技能等级资格证书的,对已经核准发放的合同期间带徒津贴,按30%予以扣回。

生产技能人员动态考评

公司倡导“让事实说话、用业绩证明”的能力评价理念,建立以业绩为基础,能力测试、职业素养测评为核心内容的考核模式,落实以能力为导向、业绩为重点的能力评价机制。近年,研究并采用科学的评价手段,不断完善技能水平动态考核,考评形式包括技能水平占80%,其中应知测试成绩占20分,应会测试成绩占60分,其他方面占20%,其中职业道德占10分、人才培养占10分、加分内容最高10分、安全生产为否决项。考评结果采用百分制,60分以下为不合格,60-79分为合格,80-89分为良好,90分及以上为优秀。其中:当年度绩效考核成绩列所在考核单位的后10%的员工,其考评得分在70分及以上才能视作考评结果合格;考评内容中应会部分成绩低于36分的(折算后),考评结果视为不合格。

篇3

本文以黄岗矿业公司为例提出矿产资源开发与员工安全教育及有效实施安全管理、积极防范事故发生实现矿山可持续绿色发展的密切关系。

本文通过有效运用年龄段区分管理法、文化素质区分管理法、技能阅历区分管理法、生产现场实时检查法、软硬件协调法等有效安全管理途径,对金属矿山从业人员的安全管理进行分类阐析,阐明安全教育是员工清晰辨识事故隐患积极预防事故发生的根源和基础,并针对安全教育提出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黄岗矿业金属矿山安全管理事故预防实践弥补法 ABC法则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从黄岗矿业公司目前的生产规模及现状推及其发展趋势,我们不难看出:黄岗矿业公司历经十余年的艰苦创业与重重磨难,终于走出了发展中的低谷而跃迁到一个快速发展的崭新阶段。面对这种喜人前景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相应而生的安全管理态势及任务更是迫在眉睫,容不得我们轻视和盲目做出乐观的设想。

我们以2005年为例,公司全年共发生轻伤类生产安全事故12起。

2005年生产一线员工人数共有306人(以2005年参加公司安全资质考试人数统计为准),人均事故发生率为3.92%。通过对这些生产安全事故的分析和归纳,我们发现:因违章作业而引发的安全事故发生率最高共有9起,占事故发生率的75%。那么如何预防和控制这类事故的发生,并尽可能将它们消灭在事故的萌芽状态,从而将事故的发生率降至最低呢?如何对处在安全管理终端的一线员工进行有效的安全管理呢?

针对此类疑问我从如下五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新员工安全管理

对于新员工的安全管理,除认真对其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外,还要针对新员工的文化程度、年龄特点、性格取向、工作经历等个人状况进行有侧重点的安全生产知识、岗位技能及安全生产技术知识教育与培训。通过对新员工全面落实安全教育和培训,才能为我们开展安全管理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为便于对新员工进行管理,我们依据新员工的特点把管理方法归纳为如下四个方面:

1.1年龄段区分管理法

一名新员工来到矿业公司工作,根据他们的年龄差异,我们把他们分为三个阶段:一龄员工(18周岁―25周岁)、二龄员工(26周岁―35周岁)、三龄员工(36周岁以上)。而通常新员工的年龄多数分布在一龄员工和二龄员工这个范围内。因此我们要有针对性的开展管理工作。

对于18―25周岁的一龄员工而言,他们的年龄特点是活泼、积极、求知欲强、富于挑战性、敢于冒险。因此我们采取严管理多诱导的方法,通过让他们学习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公司的规章制度并结合公司多年生产实际情况,让他们明白和理解在作业场所里哪些区域是危险的,哪些区域是安全的。在生产现场里进行作业,要给他们明确哪些操作是正确的、哪些操作是违章的、哪些作业习惯是可取的、哪些作业习惯是应该摒弃的。只有让他们不断学习相关的安全生产知识,并逐步掌握操作技能、领会各项安全操作规程的重要意义,才能使他们不断增强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生产的能力。这样就使他们逐步养成一种“作业现场不违纪、执行规程要仔细”的作业习惯,进而使他们自己体会到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管理模式由被动的“他管我-要我安全”型向“我管我-我要安全”型转变。只有这样才能把安全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全面提升,把安全管理工作构建在新老员工安全意识及安全技能不断完善与强化的平台上,我们的安全管理才会有新的发展与创新。

对于二龄员工(26―35周岁)及三龄员工(36周岁以上)而言,这类员工的年龄特点是:情绪较稳定、存在个性差别、实践能力较强、有一定的自我约束能力及自主判断能力。这类员工往往具有一技之长,具有一定的社会阅历及工作技能和经验。对于这类员工的安全管理是重在“纠偏”与“督导”。“纠偏”就是纠正他们原有的、不良的作业方法及作业习惯。“督导”就是通过督促他们学习本岗位的操作技能及操作规程,将他们已具有的工作经验与操作技能,顺势导入到新的工作岗位和新的工作环境中去。从而尽快成为一名合格的员工,达到独立上岗作业的要求。

1.2文化素质区分管理法

新员工文化素质的差异将会影响到他们对安全教育的内容、操作技能及安全操作规程的理解与运用。文化基础较好的员工往往一看就明白、一听就理解。利于后期的安全管理工作。因此我们在进行各级安全教育的时候,力求使教育材料“平民化”,让它简洁易懂、便于员工理解、掌握、运用。从而达到新员工们能自觉遵章守规服从管理并自主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的管理目标。

除此之外,我们也可采用“实践弥补法”来进行管理。这种方法是针对文化素质较差但实践技能较强的新员工进行的。对他们通常采用“实践定位”来进行管理,即在实际生产工作中检查、纠正、培养他们养成规范、熟练的操作技能及操作行为。让他们在实践中自觉养成遵章守纪的习惯,从而为顺利完成各项生产工作提供一个稳固的安全平台。我们可以通过下面的示例进行说明(简称为ABC法则):

A管理者B员工各级教育结果C实践结果

ABC(A模式员工教育结果较好)

ABAC(B模式员工教育结果较差)

1.3技能阅历区分管理法

在对新员工进行各级安全教育及操作技能培训的时候,我们可采用这种方法。即使是新员工培训、实习结束正式上岗作业后,这种方法仍可延用。这种方法是根据新员工的阅历及实践技能的差异,在他们中间自然形成“师徒链”,通过在他们之间实现零距离的沟通与交流,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安全管理效果。作为管理者,往往需要多在这些“小师傅”身上多加管理指导。这种管理模式很类似于师傅带徒弟,但区别是这里的师傅与徒弟同是新员工。他们之间的传帮带作用如果能恰当运用,效果往往是非常显著的。

运用这种方法进行管理,要避免出现“一重一轻”的现象,即管理者往往把管理重点放在了这些“小师傅”身上,而放松了对“徒弟”的管理。而在实际管理中则要采用“统一管理”的原则,如果徒弟范错误,不仅他本人要受到处罚,而且由管理者指定的带班师傅也要受到处罚。因而在他们进入车间实习的时候,管理难点往往是那些有一定阅历和经验的“小师傅”。如果这些人把违章作业的习惯在他人身上传播蔓延,那么将会对后期的安全管理带来较大的难度,甚至埋下事故隐患。

1.4生产现场实时检查法

生产现场是我们进行安全管理的重点对象,我们制定的各种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劳动纪律以及各个岗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等软件都是围绕着生产现场这个硬件进行的。在很大程度上各类安全事故绝大多数发生在生产现场。因此生产现场是安全管理者实施管理的前沿阵地,对生产现场的管理不能掉以丝毫轻心和疏忽大意。

1.5软硬件协调法

那么,如何在生产现场对新员工进行管理呢?我们可以从“软硬件协调法”中得到一些启示。“软硬件协调法”的原理是这样的:当生产现场出现了一个“硬件”时,就需要增加一个相匹配的“驱动程序”。否则就因管理漏洞而容易引发生产安全事故。因此当生产现场更新或增加一台设备时,那么就需要同时有一套安全操作规程及管理制度出台。例如新设备的调试安装、空载运行、岗位操作、配电设施管理、检修作业管理等。我们所制定的这些“软件”是通过开展各级各类培训、活动等多种形式,渗透到一线员工的身心,并最终形成一种自主的安全意识和规范有序的作业习惯,从而完成“软硬件协调”的过程。

作为安全管理者,其着眼点并不仅仅在于软件配置这一点上,而是要力求全面覆盖。即:软件、硬件、人员。在生产现场的安全管理不仅仅在于一线员工是否严格遵守并落实相关的操作规程及规章制度。更重要的是,还要及时发现并检查软硬件的协调情况。例如:硬件出现了故障导致带病作业、带隐患作业。在这个硬件尚未停车进入检修作业前,需要配置的是“升级软件”。也就是生产作业现场的“硬件”要由一定数量的有丰富生产经验的一线员工值班。由此可见,在生产现场里“软件”不再是抽象、固定的概念和条款,而是活动在整条生产线上的所有一线员工!他们的行为、举止正是各项安全操作规程和各种规章制度的浓缩与再现!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要把一名新员工逐步过渡到遵章守纪、服从管理、达到规范有序的作业目标,并非是朝发夕至的事情。因此,在生产现场采用实时检查法是切实可行的。在这里我们以一日三班制的大夜班为例来说明一下管理的思路:大夜班检查时段可分为三个,具体时间可随机选择。例如:我们选择0:30分、3:30分、6:30分这三个时段进行现场检查,在检查中一经发现有违章作业者(如睡岗、串岗),除当面批评教育外,还要在第二天的早会上连同其值班班长一起通报处罚,以示警戒。从而起到坚决遏止这种违章违纪行为发生的目的。

二、老员工安全管理

谈到老员工,我们大家会有一种呼其名如见其人的感觉。这正是老员工区别于新员工的一个显著特点。对于老员工的特点有如下五个方面:

1、工作经验丰富、技能全面、熟悉并了解生产现场的设备现状及生产工艺。

2、多数老员工责任心强、工作扎实并担任班长,是生产及安全管理工作中的中间力量。

3、具备一定的组织及管理能力,通过言传身教能使新员工顺利掌握各岗位的操作技能及操作要领。

4、社会阅历较丰富,能够恰当地协调、处理管理者与班组长间的关系。

5、能够及时、较全面地向管理者反馈生产现场存在的事故隐患及设备、工艺流程存在的不足之处。并能够有针对性地提出合理化建议。

通过以上五个方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一名新员工入厂后经过各级各类教育、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作业。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个人的操作技能及工作能力不断提高,最终也会成为一名老员工。因而在他身上也会体现出老员工的一些特点。因此作为安全管理者而言,管理的重点则是这些“老师傅”们。通过对老员工的分析与总结,我们把相关的管理经验总结为如下三个方面:

2.1 在车间树立一类爱岗敬业、遵章守纪的模范人物典型。

每个相应的工作岗位评比出优秀员工,作为岗位标兵、先进工作者。让身边的员工清醒地看到:只有充分树立“安全须从我做起,人人同谱安全曲”的意识,才能与其他员工一起安全顺利地完成本年度的生产任务,通过对优秀员工的学习与借鉴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

2.2“严是爱,松是害”管理原则

对于因违章作业、违反规章制度造成安全事故的老员工,要进行严肃处理。同时还要本着“严是爱,松是害”的管理原则,在全体员工中间广泛开展事故案例宣传与讨论活动。通过这些必要的负面教育,对思想麻痹、安全意识薄弱的员工起到警示作用。从而相应地提高了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与安全责任感。同时也相应地减少了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机率。

2.3管理者要本着公私分明、平宜近人、加强沟通、妥善处理的原则对待全体员工。

在生产作业现场管理者是“铁面人”,谁违章作业就处罚谁;谁违章违纪就要受到通报批评决不留丝毫情面。工作之余,管理者又是员工们的“老大哥”。积极帮助他们排忧解难、消除后顾之忧。使他们安心、专心地坚守每一个工作岗位。对于受到处罚的员工,管理者还要认真查清发生事故的原因,帮助他们分析失误的症结所在。并为他们提供避免再次出现失误的途径及办法。

三、工种及岗位变换的员工安全管理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一类情况:由于岗位调整、人员重组及工作岗位的变动而需要部分人员变换工种作业。那么,对于工种变换人员,我们应该如何进行安全管理呢?

我们把公司从业人员所从事的工种,按其是否从事特种作业进行分类。可以将它们分为两大类:特种作业工种和非特种作业(普通作业)工种。特种作业工种依照国家的有关规定落实执行。如:电工、焊工、司炉工、尾矿工等。由于他们所从事的作业对本人、他人及周围设施、设备的安全造成一定程度的危害,因此对于特种作业及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均是我们进行安全管理的重点。从上面的分析我们看出:对于工种及岗位变换的人员的安全管理工作,我们有了一个明确的思路。即:如果员工目前从事的是普通作业工种,我们就按照公司的规定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及管理程序进行管理。否则就严格按照特种作业工种的相关规章制度进行落实。除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外,还要经过特种作业培训部门培训考核。考核合格后方准持证上岗作业,否则不得上岗作业。(附表一)

由管理流程图可以看出:工种变换人员的安全管理工作最终还是由具体的部门进行管理,因此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可参照前文中关于老员工的安全管理方法进行。

四、特种作业员工安全管理

从事特种作业的员工一直是我们进行安全管理的重点对象。从统计资料分析表明:大量的生产安全事故都发生在特种作业中。而且多数是由于直接从事这些作业的操作人员缺乏安全生产知识、安全意识淡薄、安全操作技能差、甚至违章、冒险作业而造成的。因此对特种作业人员要进行专门的安全技术知识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方可持证上岗作业。

对于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考核、发证、上岗等工作情况可参照流程图。

(附表二)

由图示可以看出:对于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管理工作,由两个阶段组成:培训教育阶段和实际操作阶段。而做为安全管理者而言,则落实在实际操作阶段,对于这个阶段的管理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进行管理:

4.1对特种作业新员工的管理

对新员工除进行必要的安全操作规程教育外,还要对其规定实习期。并在实习期内认真检查其作业情况、工作状态及工作表现。并及时纠正、查处其违章违纪行为。在规定的实习期内达到要求的,准予晋级为正式员工。否则仍按徒工对待,并延长其实习期限。对延长实习期限仍未达到要求的,由管理人员协调重新调整工作岗位。

4.2对特种作业老员工的管理

对于老员工的安全管理,我们在前面已作了较大篇幅的介绍。这里就不再重复叙述。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因为特种作业人员所从事的作业或其所接触的物体、材料等存在着对本人、他人或周围设施及设备的安全构成较大的危害。因此,需要安全管理人员要对特种作业现场做好全面、周密的组织与协调工作,以确保安全生产。

4.3对工种变换的特种作业员工的管理

对于工种及岗位变换的特种作业人员,可参照安全管理流程图进行管理。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特种作业本身所涉及到的工种较多,作业环境及专业技能要求差别较大。因此我们不仅要在教育培训阶段加大管理力度,更要在实际操作阶段进行严格管理。作为管理人员决不可掉以轻心、思想麻痹或心存侥幸,以避免造成新的事故隐患进而酿成生产安全事故。

五、井工类员工安全管理

1、与露天采矿作业相比,井下采矿作业的活动空间相对较狭窄。井下提升、运输、通风、排水、照明、设备配置等均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

2、井下作业的员工是一个由多种特种作业工种协同配合而构成的作业团体,并且作业人员及作业强度呈密集型作业分布。因此需要井下作业的管理人员及员工要具备必要的应对作业现场出现突发事件的应变及处置能力。

3、井下作业人员的生产及作业空间的获得,是通过不断进行的凿岩及掘进作业来实现。井下作业现场中形成的各种类型的巷道,才得以实现通风、回采、运输、行人、疏散、避险、人员定位、监测监控等安全要求。因此要求井下作业人员不仅安全意识强而且还要具备应对紧急避险、应对突发事件的经验及能力。

4、对从事凿岩爆破类员工而言,要求他们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技能,而且还要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在凿岩作业过程中能及时对透水、冒顶、浮石坠落、顶帮塌陷等险兆进行恰当有效的处置。

5、由于以上诸约束条件的存在,要求对从事井工类作业的新员工培训不仅体现在培训周期较长而且培训的内容及要求较露天作业也有明显的差异。

6、井工作业的现场管理工作随着采掘作业面的拓展,回采作业面的增加而出现纵横交错、点多面广的动态现场。因而管理难度逐渐加大。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采取强化班组的安全管理与合理配置作业人员、严格遵守各项安全操作规程与及时发现并处理事故隐患、处理突况及时上报与组织必要的应急救援演练相结合等措施,对预防事故的发生、防止事故的扩大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因此安全管理的重点还需要在具体的工作岗位及作业配置上多下功夫。

通过对以上安全管理的五个方面进行阐述与分析,我们看到,只有在实际工作中有的放矢、抓住“以人为本”这个重点才能把安全管理工作推向一个新的水平。随着黄岗矿业公司生产规模的扩大、矿山行业面临着产业重组与安全“一票否决”的严峻态势,要求我们对现有的安全管理水平与质量要进行不断的升级、发展、转型与完善。只有这样,才能推动矿业公司的全面质量管理和全面建设迈向一个全面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崭新高度。

篇4

关键词:知识管理;信息服务

一、信息服务的知识管理需求

信息服务是运用知识、发现知识的过程。运维人员在服务用户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个人知识。但是,由于企业信息服务流程按环节和职责分工,不同环节间缺乏联系,部分知识以不同的形式或描述重复存储在不同地方。运维人员分工细化,导致知识的人为分割,未能归集和共享,新员工适应周期长。且大量重复劳动容易导致运维人员能力单一,缺乏能力提升和思维创新[1]。老员工流失、新员工适应周期长,将对信息服务造成巨大影响。知识管理通过构建一个量化与质化的知识系统,形成知识从获取到创新的不间断循环过程,可有效解决信息服务中知识割裂、应用低效、重复存储、缺乏共享等问题,提高信息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二、知识管理在企业信息服务中的应用

2.1知识获取。野中和竹内两位教授在《创造知识的公司》一书中从知识管理的角度提出“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概念。他们认为,人类的知识分为可以正式语言表达的“显性知识”和难以正式语言表达的“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是经过编码的、有序地承载于某种可见载体之上的知识。隐性知识这是未经正式化的知识,是属于个人经验与直觉的知识。信息运维服务中也存在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主要来源于各类操作手册和说明、工作流程和制度等,这是可获取且容易获取的部分。按照德尔菲集团的研究,42%的组织知识来源于员工个体隐性知识。在信息服务中,隐性知识主要来源于运维人员日常的经验和技能积累,且隐性知识主体因不善总结或出于“知识就是权力”的考量,往往不愿显化出来[2]。大量运维知识无法外化。此类隐性知识中的“可表但未表”部分,一是可通过分组实验和记录的方式将其提炼,总结为显性知识。二是基于信息运维服务平台中的运维工单,通过词频分析等数据挖掘技术,提取常见问题,转化为知识。对于隐性知识中 “不可表”的部分,例如部分现场服务的应对技巧等,通过传帮带、现场观摩、交流座谈等方式获取。

2.2基于知识体系地图的知识管理。知识地图是一种知识导航系统。知识地图构建的关键因素在于找到知识需求者与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联系”。这种联系最简单、最早的联系体现在“目录”和“索引”上,确保使用者可以按图索骥。由于信息运维服务分类清晰、专业明确,因此在信息运维服务的知识管理中,我们选取这种“目录”和“索引”式的知识地图。首先梳理信息服务的业务类别,按专业将不同的服务需求或业务分门别类,以服务类别构建信息运维服务知识体系,将知识系统组织起来。依托信息技术建立知识管理系统,实现知识的新增(基于运维数据分析的知识自动提取和人工录入)、审核、更新、作废等维护功能、快速检索功能和关联分析功能。通过分析,一是对系统中的知识通过词频语义、相关性分析等,查找知识的内在联系并提醒知识管理人员动态调整知识或知识体系,挖掘和创新知识;二是形成常用知识并主动推送运维人员和用户,提高运维人员的运维技能和用户的应用技能。

三、信息服务与知识管理协同的效果

3.1促进知识的流动和共享。在企业信息服务中引入知识管理,有利于知识在企业内部、信息服务各环节、运维团队中的流动和传播,知识需求者可快速获取知识,提高了知识的共享效率。在确保相关人员各司其职、规范作业的同时,有助于运维人员全面提升运维技能,开拓视野和思路。

3.2促进管理提升和有效沟通[3]。知识管理能够提高用户的应用技能,让运维人员从疲于奔命的常见问题运维中抽身,集中精力研究重难问题、改进工作方法。也能适当精简庞大的运维人员团队,减少企业的经营管理成本。另一方面,也能够促进用户与运维人员的有效沟通。

3.3指导信息运维模式的改进。通过知识管理实现知识的动态分析,有利于分析企业信息运维服务工作重点和方向,指导现有工作模式和方向的调整。

四、结语

知识管理是经济时代的产物,是当代社会顺应知识经济时展而产生的,它对于企业信息服务也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价值。知识管理对于企业信息服务流程的具体改进方法,还可做进一步的研究。

 作者:高承芳 封祐钧 林浩钊 单位: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参考文献:

[1]董玉敏.知识管理信息系统在企业中的应用研究[J].企业信息交流会,2011.

篇5

关键词:护理人员;自身健康;观念

Abstract:The nursing staff is the medical activities of participants,and efficacy of the participants. They have dual roles in medical practice. In recent years,because the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patients, and heavy work, The pressure of the nurses, cause many nurses to appear different degrees of physical and mental disease, death of someone in work.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improve the health of nurses.

Key words:Nursing staff; Self health; Concept

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民众的健康意识亦不断增强。尤在医学模式转变和病患需求提升的现实背景下,护理人员在维系患者身心健康的同时,却往往忽视了威胁其自身健康的诸多隐患。笔者从一名基层护理管理者的角度出发,并结合所从事的中医眼科具体工作,将如何提高护理人员自身健康的观念阐微薄识。

1 关注员工的身体健康

《内经》[1]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则身强体健。由于护理工作的特殊性,致使多数员工在饮食及作息等方面没有规律,长此以往会导致自身代谢紊乱,造成诸多潜在的健康疾患。因此,注重员工的身体健康是日常护理管理工作中的首务。

1.1合理饮食 研究表明:不规律的饮食方式是危害护理人员健康的主要原因之一[2]。由于护理工作的繁重,且高频次加班,所以多数员工会出现饮食不定时、不定量的情况,其中以不食早餐最为常见。晨起空腹胆汁分泌较少,胆酸含量相对不足,致使胆固醇过饱和而形成结晶,久致胆石症。祖国医学认为:“饥饱无度则伤脾。”[3]因脾主运化,气血源生,饮食入口,须经脾脏化谷散精。倘脾运失健,气血不泽,则神疲体乏;又劳倦久耗,四肢不用,徒伤脾气,化物无力,饮食难入;或恣嗜过饱,则伤胃碍肠,谓“饮食自倍,肠胃乃伤”[1]。《素问・藏气法时论》曰:“五谷为食,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在工作中应倡导护理人员尽量做到饮食荤素、粗细、冷热、干稀等合理搭配,使得脂肪、蛋白、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均衡摄入,而且三餐定时、定量,逐步引导员工建立合理的膳食习惯。

1.2合理作息

1.2.1夜班安排 成人每天保证6~8 h睡眠是维系正常生理活动的需要。反之则不利于身心健康,亦会对工作产生负面影响。中医认为睡眠是阴阳消长的过程,“阳气尽,阴气盛,则目瞑;阴气尽而阳气盛,则寤矣。”[4]且“人卧血归于肝,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1]反之则“形乃困薄”[1];唐氏近言:“寐者,神返舍,息归根之谓也”、“肝藏魂,人寤则魂游于目,寐则魂返于肝。”[5]若护理人员寤寐失序,则阴阳易位、气血难调,常表现为面色萎黄、神疲健忘、生斑长痘、月经不调等,并伴有神情淡漠、忧心焦虑、急躁易怒等诸多情绪改变。有报道称,当护理人员日工作量>12 h或周工作量>60 h,则有危害病人的高风险[6]。研究表明:护理人员的流失与其夜班的频率成正相关[7]。可见,长期的昼夜轮转打乱了人体的正常规律,其工作效率和质量大打折扣。为此,须科学地安排夜班工作,保证员工充分的生物节律及睡眠质量。例如夜班安排工作应充分考虑员工的个体差异。例如在夜班组中,遵循“传帮带”与“独思行”原则,即老员工每班1或2人,负责管理和带教工作;新员工每班2或3个分管病床。此为资质高、经验广、技术好与身体健、气血旺、精神充的有机结合,因为资质较高的老员工,她们的业务能力虽强,但考虑到年龄稍长,并在家庭中承当女儿、妻子、母亲等多重角色,夜班尽量少一些;资质稍低的员工,业务能力虽逊,但年龄较小,且无琐事牵绊,夜班稍多一些等。

1.2.2轮休安排 在医疗活动中,护理工作除执行医嘱外,也包括对患者提供身体保健、心理疏导、社会沟通等服务。新的医疗形势对护理人员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亦提出更高的要求,这无疑增加了护理工作的压力,许多员工常因任务重、休息少存有负面情绪。《庄子・刻意》曰:“形劳而不休则弊,精用而不已则劳,劳则竭。”[8]因此安排合理的轮休时间、开展丰富的文体活动,以减轻员工的工作压力,尽量做到动静互涵,劳逸适度。

2 关注员工的心理健康

心理活动是身体素质的精神标准,属于意识思维范畴。中医“三因”致病之内因,即“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思则气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强调不良的情志变化会影响“气”的运动,气机滞而不行,则外邪经络,内干脏腑,遂致卒疴。故有“百病生于气”之说。《素问・气交变大论》曰:“岁土太过,雨湿流行……民病……意不乐,体重,烦冤”又“岁土不及,风乃大行……民病……善怒”[8]。可见,健康的心理活动要受内、外因素的良性支配。

2.1改善工作环境 祖国医学贯以“天人合一”为理论构建,如《灵枢・岁露论》曰:“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素问・宝命全形论》曰:“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系人为“天覆地载,万物悉备”的自然界所化,因此外界环境可对人产生影响。有研究者就工作环境满意度的问题进行调查,满意者仅占13%。由此表明,工作环境对员工心理的影响不容小觑。护理人员在充满细菌、病毒、放射线等危险源浸润的环境中工作,极易产生恐慌、焦虑、厌恶、憎恨等消极情绪。对此,应建议院方改进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绿化投入,同时病区购置特色壁纸、图片、画册等温馨装饰物品,使员工在工作之余,通过“赏心悦目”的效果以帮助她们排解心理重负,调整工作状态,从而使其身健心愉,良性循环。

2.2平衡个体差异

2.2.1学历差异 近年来,随着我国护理教育的不断发展,具有高学历护理人员的比例不断提高。由于高校教育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端,使新的护理人员在学历与技术层面间存有差距。笔者在多年工作中总结,高学历不等同于高技能。新员工的学历高,在专业理论方面占据优势,甚者存有自负情绪。虽缺乏工作方法和技巧,羞向低学历的老员工求教,因护-患、护-护、医-护沟通失洽导致其无法正常工作,而产生消极怠工的情绪。在新的医疗体制下,高学历的护理人员升职快、加薪多,而低学历的护理人员态度好、技术高却“徒劳无功”,为此许多员工体会不到劳动价值所得,这种技术、待遇不均问题是造成新老员工心理矛盾的重要原因。为此应该举办护理人员理论和实践大温课活动,即在交班、例会、讨论等活动时集中学习,共同探讨,做到“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用理论指导、完善实践,用实践验证、充实理论。在本科室建立机动资金、搭建护理人员业务能力擂台,对于理论突出,技术过硬的员工以资奖励。同时要加强对新员工的思想教育工作,使之尽快加入护理人员行列。

2.2.2性格差异 性格是主观精神映射于客观物质的恒定表现,性格主导人的态度或行为。员工的性格不同,对工作质量、效率的完成也不同。在管理工作中,要掌握员工的性格差异,做到知人善用[9]。具体而言:针对活泼性格的员工应多上护理班,以阳光乐观的心态去引导患者及家属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针对内敛性格的员工应多上办公班,以沉着谨慎的心态去完成重要的管理床位、核对医嘱等工作以减少错误的发生。同时要积极引导员工性格的转变,如外向型的员工转变为内向者,以避免过激行为的发生;内向的员工转变为外向者,以避免孤僻人格的塑造。

2.3协调人际关系 护理人员在工作中时刻面临着复杂的人际关系,倘若处理不当则出现患者不理解、医生不满意和领导批评等问题,使其对环境畏戒、对工作淡漠,以至于产生心理疾病。在日常工作中,应时刻留心员工的心理动向,时常同大家谈心,做到知所忧、念所苦、除所惑、利所行。有针对性的培养、训练员工的适应和应急能力,包括护患沟通、医护交流等,以减少不必要的紧张关系的发生。

2.4注重家庭生活 在家庭生活中,一般有“男主女从”的分工原则,即男人充当养家糊口的角色;女人则为养儿育女的角色。随着时代的变迁,这种传统意义上的分工原则正在发生着变革,护理人员亦是如此。她们在工作中是骨干、精英或模范;在生活中是女儿、妻子或母亲。她们在工作与家庭的矛盾抉择中,往往忍痛割爱地选择了前者。有学者指出,工作压力过大会使家庭生活变得紧张[10]。也就是说,高负荷的工作强度使员工身心俱疲,使其缺少对家庭成员的关心,从而导致家庭气氛的紧张;因家庭生活破裂而产生的不良情绪,又会对工作的精准造成威胁。为此,合理工作安排,提高员工收入,加大保障力度,努力塑建护理人员的人格归属感、家庭角色感以及社会地位感等,极力确保其家庭生活和谐美满,使其“无忧无虑”地置身于工作中。

WTO认为“健康”[11]“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要有健全的身心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因此,正确地健康观应建立于身体和心理健康之上。在自然-社会-人的医学模式下,不但要灌输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同时更应该关注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情况。唯有良好的身心素质,才能使其更好地投入到护理工作中去,对实现个体价值和共体效益均有所裨益。

参考文献:

[1]田代华.黄帝内经素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2]庞军,唐宏亮,杨扬,等.广西城市人口亚健康状态影响因素分析[J].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07,9(4):40-42.

[3]华佗,吴昌国.中藏经[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7.

[4]陈新渝,马烈光.黄帝内经灵枢[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226.

[5]唐宗海,魏武英,曹建生.血证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86-87.

[6]顾海英.护士睡眠不足的危害及应对措施[J].医学信息,2010,(10):3021-3022.

[7]HA Yurumezoglu, G kocaman. Pilot study for evidence-based nursing management: Improving the levels of job satisfaction,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and intent to leave among nurse in Turkey[J].Nursing Health Sciences, 2012,14(2):221-228.

[8]庄子著.庄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169.

[9]张宁,梁永怡,陆红,等.人性化管理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南方护理学报,2005,12(3):85-86.

篇6

[ 关键词 ] 导购 招聘 培训 考核 激励

在竞争激烈的今天,各厂商在终端的竞争加剧,产品排面的大小、上柜单品数量、促销价格的制定等等,各厂商几乎都武装到牙齿,使出浑身解数,以求终端制胜。然而,其中有一重要环节――导购人员,虽然各厂商都注意到导购人员的重要性,但真正管理到位,使导购发挥最大效用的,却是寥寥无几。

导购人员是连接商家与顾客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一方面导购员必须有充足的理由让顾客愿意购买产品,并让顾客感到他所购买的产品是物超所值的。另一方面,导购员是顾客能接触到的唯一一个厂家人员,是企业形象的具体体现。导购员良好的导购服务可以为公司培养大批忠诚的顾客和提高品牌知名度,并且可以培育潜在的市场。

因此,对于导购员的管理,将影响着公司的形象及产品销售,所以,笔者通过长期的营销教学工作及终端走访发现,特对导购人员的管理做一些讨论。

一、导购人员的招聘与选拔

一般来讲,导购人员主要从25-35岁下岗职工或已婚女性中选拔。主要考虑是女性更容易与同性或异性消费者沟通,另外,中青年女性面对生活压力较大,对待工作也较为重视。

在招聘导购的时候,还要关注应聘导购员以前的职业、家庭和社会关系等背景性资料。具有同行业或相近行业从业经历的人员则作为主要候选对象。这样可以降低培训的时间成本和难度,有利于尽快上手,实现较快较好的促销业绩。

同时,要求获聘人员具备高效快速反应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突出,同时具备较高的地方方言和普通话水平;勤快敬业忠诚可靠以及高度团队协作精神等条件;高素质高起点的导购人员招聘是决定导购团队整体素质是否能够不断提高的关键。

二、导购员的培训制度

对许多销售公司而言,导购人员培训是欠缺的,主要表现在导购员对产品了解肤浅、回答顾客问题自由发挥、缺乏销售技能等等,针对此情况,结合笔者教学和实践,提供以下几种方法供大家参考:

1.强化培训意识

对公司各销售环节强化培训意识,以会议(年后总结会)的形式明确要求,通过考核强化销售人员及导购人员的培训意识。

2.健全培训体系

(1)制定整体培训课程计划

根据终端销售过程的实际需要,结合公司及产品信息,列出培训计划及新入职人员的培训要求,编写导购人员培训资料。

(2)上岗前的培训

导购人员在上岗前,要接受公司安排的培训课程,培训结束后,进行结业考试,作为导购人员考核上岗的依据。

(3)岗位日常培训。一对一培训:老员工帮带新员工,熟练员工帮带不熟练员工。

现场情景演示:针对大家反映的问题,例如招呼语的提炼、目标顾客的拦截办法、对顾客问题的回答方法。通过现场的模拟演示,给大家直截了当的答案。另外,通过活跃的现场演示,大家对解决办法记忆深刻,避免了纸上谈兵、眼高手低的现象。

三、导购的工资待遇及考核

1.合理且公平的薪资体系:根据销售工作的特点,导购员的薪酬水平应该从外部劳动力市场价格、工作业绩及企业能力等方面来考虑。首先,应该调查同行业的导购员岗位及本地区其他行业导购员岗位的薪酬水平,然后根据企业总的薪酬策略来确定导购员大体的工资水平。其次,导购员的薪酬应该参照公司其他职位的薪酬水平,以保证公司内部不同岗位薪酬的公平性。最后,为了鼓励导购员努力开拓市场,提高销售业绩,确定薪酬水平时还要考虑是否能够调动导购员的积极性,将薪酬和工作绩效结合,保证“高绩效高收入”。

2.强化对终端表现的考核:终端表现的优劣对销售而言是至关重要的。在这其中,导购人员对终端表现变动信息的了解最为直接和快速的,要让她们也起到维护良好排面和位置的作用。可以安排一定的专项考核奖金与终端表现保持相挂钩,这样做,能增强其责任心,加快反馈信息的速度。

3.应适当增加淡季的工资水平:对于产品销售有淡旺季区分的公司,尤其要注意在淡季导购员的工资管理,为避免淡旺季工资水平差异较大,造成淡季人员流动的现象,应适当增加淡季的工资水平,把旺季的工资水平略微下调,保持人员费用比例保持在一定水平。

四、定期会议制度

会议制度的设立,可以加强公司与导购人员的沟通,及时了解顾客意见、市场动向,门店情况等信息。

例会内容一方面要回顾各门店的销售状况,如销售进度、终端表现、竞品动向等等;另一方面,听取导购员对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对其遇到的问题给予协助解决,在方法和细节上给予提供指导和帮助。

篇7

如果你觉得你的能力不行,觉得你在工作中还有很多改进的地方,那就去参加培训,你就会有很多心得体会的。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公司新员工入职培训心得,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公司新员工入职培训心得一

在我报道的第二天,公司组织了入职培训,这是我大学毕业后的第一次学习,是我走上工作岗位、出征前的一次令人永远铭记于心的练兵,感觉既兴奋又紧张。兴奋的是,通过培训,我了解了公司的企业文化和发展历程。公司有着光荣的历史,我们的各位前辈在国家建设方面都立下汗马功劳。走进这样一个集体,我感到非常兴奋又荣幸。

紧张的是,尽管经过了四年的大学学习,但培训期间专业知识的学习。“高调做事,低调做人”,“先做人,后做事”,老师的人格魅力也无声无息的影响着我,以后的工作中,它鞭策我:工作就要尽全力,努力地完美它。做人就要谦虚好学,不断地充实自己,为建设这个大家庭而努力、奉献。公司日益强大的阵容和无限的发展潜力,让我以成为公司的一员而自豪,它鼓励我以后工作中,要力争做到最好,体现个人的价值和人生意义。

最后,我想说感谢和祝福。感谢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各位同事培训期间对我们的照顾,感谢公司为我们的发展提供了如此完美的平台;祝福各位领导、前辈、老师工作顺利,各位同学早日适应自己的工作岗位;祝愿公司在各位领导的带领下,各位同事的努力下蒸蒸日上,前途无量!

通过培训,我感受最深的是“紧张、充实”。培训中,我感觉是在同时间赛跑,这种快节奏的学习在学校那种相对宽松的氛围里是很难感受到的,每天课程安排得很满,学习内容更是扎实丰富;同时,公司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食宿,适度地安排了一些文体活动,使我们不仅能劳逸结合,还能在这些活动中学到有用的知识。这些措施,为提高我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创造了良好条件。课堂上的老师,都是公司各部室的领导或业务骨干,他(她)们讲的知识既有理论高度,又能结合具体实际、谆谆教导,还能不厌其倦地回答我们提出的问题,使我们对新知识的学习产生一种动力、一种渴望。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老师们正是用他们丰富的人生经历授给我“渔”。

培训学习转眼结束了,更具挑战性的工作迎面而来。我感想万分:有公司的企业文化、企业精神作精神支柱,有理论深、业务强的优秀老师们的指导、传帮带,我坚信能干好自己的工作,我庆幸自己无悔的选择。

公司新员工入职培训心得二

报到之日开始,我们告别了象牙塔的学生时代,成为xxx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一切都是新的开始。

新的开始自然有新的锻炼,在这一个多月培训的日子里,我们经历了深度培训、拓展训练、军训、职场abc培训、思想教育、办公软件培训、安全教育等一系列的培训,每个阶段的培训都让我们获益匪浅,让我们在这短暂的时间内学到了很多新的知识,对很多方面有了新的体会和感受。

一、军训磨练

时值八月,正值北京最热的时候。对于我们这些平时只穿短裤,还吹空调的大学生来说,那厚厚的迷彩服就像一条棉被。虽然汗如雨下,衣服已湿透,但想到我们现在是一名军人,得注意形象,所以不但不能随便脱,而且还得着装整齐。说句实话,真的很热,但是也不由得敬佩起那些教官来,他们比我们训练要艰苦的多,但是他们却没有一个叫苦叫累的。

天气还是那么的热,很多人的背上生了痱子,由于白天训练都得戴着帽子,我的头上也长满了痱子,一出汗就痒。但一想到自己现在是一名军人,难道连这点苦都吃不了吗?于是就忍着,虽然很难受,却是一种锻炼,一种对身体和意志的磨练。

白天的训练是单调的却不乏味,队列、齐步、正步、跑步、军体拳、唱歌……当空的烈日,记录着我们的汗水,军训中我们吃了不少苦,有人单独“表演”走正步,也有人单独被连长“操练”,尽管我们为了寻找回忆在那里满脸笑容汗流浃背地受罚,但烈日烤焦了我们所有关于这个记忆的储存,而反复记起的是咬紧牙关想着的一句话:“好累啊,一定要撑下去!”

都说是“铁打的硬盘,流水的兵”,当我们的军训即将结束的时候,我还是有些舍不得。想到自己要离开这些可爱的教官,回到从前,可以像以前的一样,无拘无束,可以睡懒觉,可以不整理内务……但却有一种深深的失落感。

军训,把我们这一群人锻炼成了真正的男子汉,让我们知道了什么是汗水,什么是真正的快乐,及让我们学会怎样独立,怎样面对生活,面对困难,怎样去承担那份光荣而艰巨的责任。

二、拓展训练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这种培训活动,充满了好奇和兴奋,的确让我体会了从未经历过的战胜困难、突破自我的喜悦以及感受到团队的力量。

背摔,这个项目看起来简单做起来难,它充分体现出团队之间的相互信任与责任。当我们在摔的时候能不能完全信任台下的队友,是我们心理挑战的一项,也能体现出你对你的同事信任有多深。在台下接的队友能不能用出百分百的力气去保护队友,它也反应出自己所在职位应负的责任。这就像我们在工作中的换位思考,使我们知道在今后工作中应多为别人着想,多找自己的原因,这样我们的团队才能更加团结,更加进步。

天梯,这是个小团队协作项目,技巧性强、协作性强。当看到我们的队友在上面经过努力终于挑战成功时,我告诉自己,只要掌握好方法,一定也可以的。天梯的前面三格,我和我的搭档很轻松的上去了,我们都觉得胜利在望,没想到,到最后一格天梯,已经筋疲力尽,好几次,好不容易抓在木头上,但都因为无力往上撑而掉下来。我想过要放弃,但还是在队友的鼓励中坚持住了。这次的胜利来之不易,现在想来还是很欣喜的,因为坚持,才有了站在天梯最高格的经历,要是放弃了,对我来说,会是个遗憾。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团结合作,找到好的方法,就会事半功倍。有些人在成功道路上可能会有比别人多的波折,要坚持,成功才会离你更近。

断桥,当我站在8米高的断桥上,心里的担心害怕是有的,但是教练对我说:不要给自己犹豫的时间,于是我克服了害怕,跳了过去。人最难克服的是自己,断桥一小步,人生一大步,事在人为。这个项目完全是“自我挑战,自我突破”,当你面对机遇与挑战时,是否有勇气放弃现有的舒适的生活与环境,去迎接未知的挑战,从而获得更大的成功。

这次拓展训练给我创造了一个检查和审视自己知识经验的一个环境,帮助我们充分认识自己,培养创新、应变、沟通、进取等素质,深层次挖掘个人潜能,提高处理人际关系和沟通协调的素质,提升我们的思维能力,帮助我们培育机遇辩识能力、判断能力、管理能力和组织战略推进能力等,更为提高了我们的团队合作精神,缩短团队成员之间的磨和了解,推动团队人际关系向成熟化发展。

三、职场培训

很高兴参加了中心组织的职场abc培训,在这一天的培训时间里不仅学到了学校学不到的职场中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我的心理素质得到了提高,扫除了心中以前不敢面对的障碍,对自己有了一个更新的认识。

当今的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作为我们年轻的一代更应该不断地去学习新的知识,勤于总结知识。在这里所说的学习还包含另一个方面,即“学习做人”。我认为这是基本的,也是值得重视的,俗话说“做事先做人”,这话说的非常好,一个人连做“人”都不会,缺乏基本的素质,那么这个人做事也不会取得太大的成功。不断的学习,自我反省,学习他人,努力做“人”。

沟通可以使双方增进了解、加深情感。注重交流,一方面是与老员工的交流,只有经常与他们沟通,了解工作中的细节,知晓自身的优缺点,才能完善自我。另一方面是与新进同事的交流,在增进感情的同时,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互相交流、相互扶持,营造一个健康向上的优秀团队。

团队精神是企业冲锋的号角,俗话说,市场如战场,在企业成为市场竞争主体的今天,企业的竞争力、战斗力决定着企业的生死存亡。一个企业如果有一个好的团队和良好的团队精神,它就像冲锋的号角,激励员工勇往直前,奋力争先,不断战胜对手,取得战场与市场的胜利。

打造团队精神决非一日之功,一个人的世界观、价值观要靠多年的教育训练和生活实践的积累,才能逐步形成,打造团队精神更非一日之功。总之,团队精神对任何一个企业来讲都是不可缺少的精髓,否则就如同一盘散沙,一根筷子容易弯,十根筷子折不断……这就是团队精神重要性力量直观表现,这也是我理解的团队精神,也是团队精神重要之所在。

培训已经结束,我们都已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时间虽短,受益却是很多,再次感谢中心给我的这次机会,我会努力学习知识,不断提升自身水平,为海油的明天做出自己最大的贡献。

公司新员工入职培训心得三

人的一生就像城市中的公交车,有许许许多多的驿站,每到一个驿站就意味着一个新的征程。怀着自己美好的希望和从零开始的心态,我加入了中石化天然气川气东送管道分公司这样一个充满生机活力的团队中,开始了我的一个新的征程,也是在这样的一个全新的开始中,迎来了维持两个多月的新员工入职培训。这次培训的内容主要有军训、企业文化介绍、公司领导讲座、各部门负责人讲授有关规章制度和自身经验的传授、教授讲座、天然气管道防腐知识等等,虽然整个培训的时间并不长,但在这短短的两个多月经历中,我的知识得到了更新、团队精神得到了提高、情操得到了陶冶,使我受益非浅、深有体会。

通过这短短的两个月的培训我不仅收获了友谊,而且还学到了很多的知识。通过对这次培训,使我意识到要在以后的工作中有好的发展,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认同公司的企业文化和核心理念。企业文化是一个公司发展壮大的根基。我们选择一个公司,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选择一种企业文化,所以我们必须要认同它的企业文化和核心理念。一个公司如果没有一个它所坚持的文化和核心理念,必定不能长久的发展下去,必定会在社会发展的大潮中被淘汰。

2、尽快完成角色转换。对刚刚踏上工作岗位的我们来说,如何更快的完成角色的转换是非常重要和迫切的问题。走上社会之后,环境、生活习惯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如果不能尽快适应,仍然把自己当学生看待,必定会被残酷的社会所淘汰。既然走上了社会,就要以一个公司员工的身份要求自己,严格遵守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而不能再像在学校时那样自由散漫。

3、有责任心和好的执行力。要做到忠于公司,一心一意的为公司工作,就必须要有极强的责任心,要有一种主人翁的态度。只要把自己放在主人的位置,真正以公司为家,才能对公司绝对的忠诚,也才会有最大的工作热情。而好的执行力是一个团队、公司成功的关键。只有执行力提升了,才能提高工作效率,创造更多的价值。我们对上司要本着“坚决服从,灵活处理”的态度,在有好的执行力的同时力争更好更快的完成任务。

4、要有扎实认真的工作态度。作为唯一带领中国男足闯入世界杯决赛的主教练,米卢最常说的一句话叫做“态度决定一切”。一个人能否成功,很多时候在于是否有扎实认真的态度,而能力却可能是次要的。

5、要加强同事之间的沟通,努力提高团队精神。在培训学习中,我深深地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同事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团队精神是我们工作取胜的关键。在我们今后的实际工作中,无论自己从事哪个行业,哪个岗位,都离不开同事之间的配合,因为一滴水只有在大海中才能生存。既然需要配合,那么就必须沟通,只有不同部门之间、同时之间相互沟通、相互配合、团结一致,才能提高工作效率,进步更快。

6、低调做事,高调做人。作为刚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我们没有任何的工作经验,应该多虚心向别人请教。每个人都有他的优点和长处,公司的任何员工都可以成为我们的老师。只要我们有虚心学习的态度,就可以从他们那儿学到很多在学校不曾学到的知识。而这些知识对自己以后的工作和发展必定会起到积极的作用。到了工作上,我们就必须表现出高调、积极的一面,对自己应该做的应该毫不犹豫地承担责任。

篇8

关键词:轨道交通;项目管理;人力资源;团队建设

Abstract: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echanical-electrical systems of rail transit, and the basic theory of project management,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methods of personnel organization in the project implementation process of mechanical-electrical system. It proposed the thoughts of promoting the project team personnel ability and the overall capacity of the team, also putted forward to build the learning team concept, and then summarized a set of methods and measures of team 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a good team atmosphere.

Key words: rail transit; project management; human resources; team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U213.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轨道交通机电系统的特点

近年来,我国城市轨道交通高速发展,但迄今为止,关于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基本特性,业内还没有严密和规范的界定标准,一般而言,城市轨道交通项目与通常意义上的项目相比具有以下一些主要特征:

1)项目建设、运营规模大;2)项目建设周期长;3)项目参与单位多;4)项目受周围环境的制约大;5)项目社会关注度较高。

对于轨道交通机电系统而言,除了具备以上所述的轨道交通项目的特点以外,还具备以下两个特征:

1)技术附加值高,设备先进;2)完成系统初步设计后即进行招投标,集成服务和项目管理工作量大。

二、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人员组织

人力资源是轨道交通项目实施过程中最重要的资源之一,我们需要将技术人员进行分类、尽量作到分工明确;由于同时进行的项目较多,应该保证各个项目能共享公司为数不多的“专家”级资源;在设计和项目组织过程中,要将项目的质量提升到整个实施队伍甚至公司级别,而不仅仅是反映项目组的水平。

(1)传统法。项目人力资源分配的传统法是以项目组为单位,项目组人员基本上从开始到最后相对固定,人员的分工虽然在过程中可能有所调整,但总体稳定。

(2)橄榄法。橄榄法则是在项目实践中总结出的一套人力资源分配方法,也是一套比较实用的项目实施过程方法。其基本思路是:

1)项目的入口同一起点;2)系统的设计保证质量;3)系统的开发并行实施;4)系统的出口归并统一;5)交付后形成反馈。

项目实施过程橄榄法如下图所示:

图 1项目实施过程橄榄法

传统项目开发方式和橄榄法开发方式的比较情况如下图所示:

图2传统项目开发方式和橄榄法开发方式比较

三、项目团队成员的共同成长

在知识经济时代,唯一持久的竞争优势是具备比竞争对手更快的学习能力。对于项目实施团队来说,加强系统的企业培训,建设学习型团队,可以有效提高团队的整体素质,提高团队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1)明确各人发展目标,做好团队成员职业规划。作为团队的管理者和带队人,首先应该了解团队当中每一个成员的特点和各自的工作目标,在适当的时候对团队成员的发展目标进行引导,引导对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不清晰以及对职业发展未作规划的成员逐步完成这个重要的工作。

(2)发挥各专业团队专家及导师作用,形成以老带新的局面。通常而言,项目团队当中会有两类人员,一类是具有一定的项目实施或相关系统经验的老员工,另一类是刚刚走出学校或者不具备相关经验的新员工。新员工通常活力足、反应敏捷,对于激发团队的活力和创造力具有很大的作用,但同时他们缺少实际工作经验和项目经验,需要接受系统性的培训和引导,因此在我们团队中,需要借助团队中的专家和导师,迅速且有步骤的提升新员工的专业能力。

(3)提升团队理论高度,打造知识型实施团队。轨道交通的项目当中,涉及到的知识面较广,技术水平较新。通常来说,知识型员工组成的团队与一般团队相比,具有以下一些区别:

第一、团队成员的地位相对平等;第二、团队成员价值体系的特殊性;第三、非常强的学习性与成长性;第四、高工作效率与高工作效益。

要做到以上几点,我们需要在日常工作中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形成明确的团队愿景与目标,形成团队价值观,并逐步完善。

需要注意的是,必须持续不断地提升团队领导的领导力。优秀的团队领导要善于管人、育人、用人,并使团队保持高度一致。因此,团队领导者必须要加强自身素质和能力的修炼,不断提高领导水平。这也是建设一支高效团队的重要环节之一。组织的领导靠职权,而项目团队的领导主要靠非权力影响即人格魅力。这种人格魅力是素质、能力、专业技术知识、共同价值观、管理艺术结合形成的。我们的实施团队应该是一个由各个项目团队组成,分立而又相互融合的团体,项目经理是这个团体中的融合剂和联系纽带。

四、加强团队建设,营造良好的团队氛围

高效的项目团队具有几个特征:(1)具有很强的核心价值观;(2)能把总的目标转化为各种具体的绩效目标;(3)团队成员具有多种技能组织,如技术能力、问题解决与决策能力、人际技能等;(4)团队具有高度的创造力。

建立高效的项目团队,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提高团队的业务能力。在项目团队组建时,抽调有能力、有经验的人员,必要时可以在团队成员组建后,对团队成员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培训,提高团队的整体业务能力。

(2)制定良好的规章制度。在项目规模小的时候,项目经理应该既是技术专家,善于解决各种各样的技术问题,又要通过传帮带的方式进行管理;在项目规模较大的时候,必须建立良好的规章制度。好的规章制度表现为,执行者能感觉到规章制度的存在,但并不觉得规章制度会是一种约束。

对于轨道交通的项目而言,通常规模较大,因此会配备一名技术总负责人。项目经理相对更着重与团队建设以及规章制度建设,以及与项目的其他干系人如业主、设计院、监理以及各外部系统供应商间的沟通和协调。

(3)建立明确的共同目标。在项目中,项目经理直接面向客户,需要按照承诺,实现目标。项目成员可能是打工者心态,一天你要支付我一天的工资,加班要给奖金,当然干项目能学到新知识新技能就更好。

团队中不同角色由于地位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对项目的目标和期望值会有很大的区别。好的项目经理应该善于捕捉成员间不同的心态,理解他们的需求,帮助他们树立共同的奋斗目标。劲往一处使,使得团队的努力形成合力。

(4)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是维系和发展一个项目团队的内在动力。激励的形式丰富多样,要注重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并举并重。比如对团队成员进行相应的知识培训、休息日组织旅游、合理分发奖金、对团队成员提出表扬等等。

在实施激励机制的时候应考虑到团队不同成员的个人爱好和文化背景因素。例如,有些人不喜欢当众被表扬,而有些人喜欢;有些人愿意得到一句真诚的感谢而不是奉承;而有些人不喜欢得到过多的奖励,因为他们认为更多的批评性意见能够帮助他们进步等。

(5)营造积极进取团结向上的工作氛围。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能使团队成员之间从生疏到熟悉、从提防到开放、从动荡到稳定、从排斥到接纳、从怀疑到信任,可以在长时期内使人们保持亲密。团队关系越和谐,组织内耗越小,团队效能就越大。

为了营造协作向上的团队氛围,职能领导和项目经理应该做到奖罚分明,处理事情公平公正,各级主管、项目经理和团队成员之间民主平等,不搞一言堂,充分调动每个成员的积极性。在生活中,应多关心团队成员,让大家都能感受到团队的温暖。

参考文献:

[1] 盛振江.基于协同效应的组织团队建设[J].科学管理研究,2011,(1):79-81.

[2] 文精毅.浅析项目管理中的团队建设[J].中国建材,2011,(6):108-111.

篇9

2017年上半年个人转正工作总结【1】 我叫肖松,毕业于攀枝花学院,自2013年7月入职以来已近一年,在这近四个月的工作和学习中,接触了不少人和事,在为自己的成长欢欣鼓舞的同时,我也明白自己尚有许多缺点需要改正。工作以来,在各级领导的教导和培养下,在同事们的关心和帮助下,自己的思想、工作、学习等各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个人综合素质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现将本人这一年来的思想、工作、学习情况作简要总结汇报。

一、工作情况

怀着对人生的无限憧憬,我走入了中冶建工有限公司。大家都知道变电站是电力系统中接受电能和分配电能并能改变电压的场所。它是发电厂和电能用户联系的中间环节,同时也是将各级电压网联系起来的枢纽。我站经过改造后拥有2台主变,担负着两个半乡镇的供电任务。许多人认为,变电站运行值班工作只是简单的抄抄表、巡视设备、办理工作票、进行倒闸操作;但是只有做过的人才知道:作为有高度责任心的值班员来说,要保证一个变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仅仅完成以上工作是远远不够的;要保证电网安全运行,最重要的就是善于对设备的缺陷进行分析处理,以便能使缺陷和隐患得到及时的控制或消除。

6月的暴雨给我站高压室周围带来了丰富的雨水,为防止雨水侵入室内给配电装置而造成不应有的事故,我班在站长的带领下冒雨检查、及时疏通被堵塞的排水系统,加装挡水板以防止雨水侵入;紧接着在室内墙壁加抹防水沙浆,最后加强巡视。通过有力措施,我站平安的度过了雷雨泛滥的6月。在见习期的工作中,一方面我严格遵守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不迟到、不早退、严于律己,自觉的遵守各项工作制度;另一方面,吃苦耐劳、积极主动、努力工作;在完成领导交办工作的同时,积极主动的协助其他同事开展工作,并在工作过程中虚心学习以提高自身各方面的能力;除此之外,我还是一名光荣的通讯员,除了负责每月的通讯报道之外,我还负责本站的技术培训,在工作上尽心尽力的协助站长工作,以此来丰富自己的工作经验,通过每月培训,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站员工的凝聚力。

工作细节中,我看到公司正逐步做大做强,以目前的趋势,我可以预见公司将有一个辉煌的明天。作为新人,目前我所能做的就是努力工作,让自己在平凡的岗位上挥洒自己的汗水,焕发自己的青春与热情;使自己在基层得到更多的锻炼。

二、学习情况

现在是我努力学习的阶段。三人行,必有我师,公司中的每一位同事都是我的老师,他们的丰富经验和工作行为对于我来说就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记得我刚到变电站的时候,对站内的一切都感到新奇。因为我学的不是变电运行专业,所以对设备运行管理知识知道的也有限,但是在站长、值长的尽心教导下,我受益颇多。带着饱满的工作热情,我逐渐熟悉了设备的操作。尽管我只是入门,但是我和其他年轻人一样对工作充满着热情。

为尽快提高自己在本职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我利用业余时间找来了相关的资料进行学习,在短短一年中理论结合实践让我对变电站的基本设备有了真正的认识,这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基础。作为见习生,我经常思考的问题就是如何配合站长搞好管理工作,特别是在创一流期间,为此我经常向新老站长请教。在变电站呆了一年,我接触了很多同事,就在接触他(她)们的同时,我才知道什么叫人事。无论是社会还是单位为人处事都是一门高深的学问。对于这门高深的学问,我这个门外汉只能说:诚实做人、努力工作!一路走来,我前后参与了35kv变电站的检修及缺陷处理等工作。在跟随负责人学习的过程中,深感自己技术的不足,同时也体会到了基层工作的艰辛!为了更好的适应本职工作,我已经前往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函授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

三、思想情况

作为一名年轻工作者,我今后的职业生涯还很长,学习的机会还很多。而作为一名团员,入党是我一直以来的梦想。为此我将尽我所能地对我的工作进行开拓,做出成绩。为早日实现目标,我要求自己:努力工作,保持优点,改正缺点,充分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企业美好的明天尽一份力。我更希望通过公司全体员工的努力可以把公司推向一个又一个的颠峰。光阴似箭,人的一生在历史的长河中显得如此短暂,那么,人活一世究竟为了什么我认为,是为了开创自己的事业!人们都说三十之后,事业冲天。我虽然还不到三十,但是为了事业,我愿终身奋斗!

2017年上半年个人转正工作总结【2】 首先很感谢各位领导能在百忙之中抽出宝贵的时间看我的,也很荣幸地能够成《新员工试用期转正工作总结》一文简介结束新员工试用期转正工作总结正文开始。首先很感谢各位领导能在百忙之中抽出宝贵的时间看我的工作总结,也很荣幸地能够成为贵公司的一员。我从入职至今已快三个月了,这几个月里,在领导和同事的帮助下,我对工作流程了解许多,后来又经过公司的专业培训,又使我了解了以以情服务、用心做事、务实高效、开拓进取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及各项规章制度。

一、以情服务、用心做事。工作中我对来访的客人以礼相待,保持着热情,耐心地帮助他们,对他们提出的问题自己不能回答时,我向主任、老同事请教后,给予解答,工作中时刻想着自己代表的是公司,对处理违规违纪的事情都是做到礼先到,不摆架子,耐心地和他们沟通,于他们谈心,避免和他们矛盾,影响公司形象。

二、遵守制度、敢抓敢管。xxx施工期间,我按制度、按程序对工人进行管理,每天对进出的人员、货物进行严格的检查,以免可疑人员进入、公司财物被盗;对于那些安全措施不到位的,比如:进入施工区域没戴安全帽,高空作业没系安全带;动火时没有灭火设施等之类的现象,我都按照公司的制度、程序进行整改处罚,把各项安全措施落实到位,以确保施工期间零事故。

三、任劳任怨、孜孜不倦。对领导的安排是完全的服从,并不折不扣的执行,以坚持到最后一分钟的心态去工作,一如既往地做好每天的职责,生活中我也常常关心同事,经常于他们谈心、交流,他们不开心时,我就会去开导他们,给他们讲笑话,逗他们开心。我始终以一个学者的身份向他们请教工作中的经验。工作中我也有很多不足处,但我时刻以合格金源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以同事为榜样去提醒自己,争取能做一名合格的XX人,能在XXX这个大舞台上展示自己,能为XXX的辉煌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017年上半年个人转正工作总结【3】 时间一晃而过,转眼间到公司已经三个多月了。这是我人生中弥足珍贵的一段经历,在这段时间里领导及同事在工作上给予了我极大的帮助,在生活上给予了我极大的关心,让我充分感受到了领导海纳百川的胸襟,感受到了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的豪气。在肃然起敬的同时,也为我有机会成为公司的一份子而自豪。在这三个多月的时间里,在领导和同事们的悉心关怀和指导下,通过自身的努力,各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进步,现将我的工作情况作如下汇报。

一、通过培训学习和日常工作积累使我对大发有了一定的认识。在9月份,我拿到的第一份资料就是公司简介,当时觉得企业规模较大,发展空间。经过了不太漫长的程序而入职,其间对公司有了一定的了解。通过了三个多月的亲身体会,对本职工作和公司有了更深的了解。公司的文化理念:,。我对这一文化理念非常认同,公司发展不忘回报社会的壮举,令人敬佩。公司以人为本、尊重人才的思想在实际工作中贯彻,这是不断能发展壮大的重要原因。

二、遵守各项规章制度,认真工作,使自己素养不断得到提高。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素质是每一项工作顺利开展并最终取得成功的保障。在这三个多月的时间里,我能遵守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兢兢业业做好本职业工作,三个月从未迟到早退,用满腔热情积极、认真地完成好每一项任务,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平时生活中团结同事、不断提升自己的团队合作精神。一本《细节决定成败》让我豪情万丈,一种积极豁达的心态、一种良好的习惯、一份并按时完成竟是如此重要,并最终决定一个的人成败。这本书让我对自己的人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渴望有所突破的我,将会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时时提醒自己,以便自己以后的人生道路越走越精彩。

三、认真学习岗位职能,工作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根据目前工作分工,我的主要工作任务是历史审稿。通过完成上述工作,使我认识到一个称职的XX人员应当具有良好的专业基础、流畅的文字写作能力、灵活的处理问题能力。

四、不足和需改进方面。虽然到公司来了三个多月,对公司还不够了解,审稿熟练程度也不够,问题还很多。随着对公司和工作的进一步熟悉,我觉得多做一些工作更能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业精于勤而荒于嬉,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不断学习业务知识,通过多看、多问、多学、多练来不断的提高自己的各项业务技能。学无止境,时代的发展瞬息万变,各种学科知识日新月异。我将坚持不懈地努力学习各种知识,并用于指导实践。在今后工作中,要努力做好本职工作,把自己的工作创造性做好做扎实,为公司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篇10

关键词:知识管理 培训管理

系统性、针对性、人性化、差别化,工学矛盾、师资不足、基地缺乏……这是摆在教育培训工作者面前的难题。面对挑战,广东电网公司惠州供电局通过具体实践,找到了一把解决问题的“钥匙”——知识管理。

一、标杆实践研究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在1993年所写的《后资本主义社会》中表示:“我们正进入一个知识社会,在这个社会当中,基本的经济资源将不再是资本、自然资源或劳力,而将是知识,知识员工将成为其中的主角。”

知识管理是通过管理与技术手段,使人与知识紧密结合,让知识的沉淀、共享、学习、应用和创新这个“知识之轮”循环转动,并通过知识共享的文化,提高企业的效益和效率,为企业创造价值。

摩托罗拉是知识管理做得最好的标杆组织之一。

摩托罗拉依据员工的兴趣,创办“读书会”,建立知识性团体。该团体针对共同有兴趣的课题,分享自己特殊的经验、感受和观点,让参与讨论的成员,将其个人的“内隐知识”表达出来,促使成员在这个知识性团体的互动中,产生创新的观念。

摩托罗拉将操作性知识,制作成文件手册、训练教材,在公司内部公共网络里让员工自由取用,利用“在线学习”方式,促使“外显知识”转化为个人的“内隐知识”。

摩托罗拉通过各种方式实现“内隐知识”向“外显知识”转变,而后“外显知识”在员工学习后变成自己的“内隐知识”,提高了员工的知识与技能。

二、我们的实践

惠州供电局拥有丰富的电力供应经验,有着巨大的知识积累,生产运行、营销服务、电网建设、信息化建设、班组建设等方面,都有许多值得肯定的管理经验。如何将这些经过多年传承的经验总结提炼,在部门之间、班组之间互相学习,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这就是提升企业培训管理水平的关键。

笔者在教育培训工作中通过开展“知识沉淀”、“分享学习”以及“创建文化”三个步骤,实现基层一线的知识沉淀,大幅提升培训管理水平。

1.知识沉淀

(1)建设基层一线案例库

案例是隐性知识显形化的有效途径,是科学而有效的培训工具。我们发动基层一线各班组,将全局在安全管理、技术创新、电网建设、电网运行、营销服务、管理创新等方面的工作经验与历史教训通过收集与归纳,形成基层一线案例库。

基层一线案例库建设要把握以下原则:第一,实践案例要充分体现供电行业特性以及实践的及时性;第二,一线员工是实践案例的贡献者,同时也是分享者;第三,对实践案例进行严格的筛选,将高质量、高水平的实践案例纳入到案例库中;第四,实践案例要具有实用价值和推广价值,一个班组的实践案例,要能够迅速地通过复制或经验借鉴,用于指导其他班组的实践;第五,案例库要有计划地定期进行实践案例更新和增补;第六,实践案例不仅仅是正面的典型,而且也要有反面的典型,无论正面和反面,都是学习的宝贵财富,正反两方面的经验都应当进行认真总结、分析研究,供广大员工借鉴。

(2)制作班组学习课件

我们组织各班组将经验、教训总结为课程,通过系统的提炼与加工,制作成班组学习课件;我们把一线员工的工作过程进行录像,采取正反对比,制作为学习课件。同时,鼓励各班组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组培训,班组培训成为班组管理的日常工作,达至制度化、日常化,使“学习”成为广大员工的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3)开发基于岗位能力的标准电子课件

我们围绕组织能力需求,全面梳理内部知识,以关键技术技能培训标准和课程课件建设为突破口,实现对基层一线知识的系统管理:

第一,编制各专业(工种)、岗位和作业目录,使每一个员工清楚自己要干什么,要学什么,要会什么,要专什么,要补什么,清楚自己必须掌握哪些知识和技能,以及学习提升的目标。

第二,制订系统科学的员工能力培训标准。以岗位胜任力为基础,以岗位说明书、作业指导书、技术标准,以及设备和技术参数、关键绩效指标等为依据,对应专业(工种)、岗位和作业目录,制订覆盖管理、技术和技能专业领域的、以应知应会为核心的能力培训标准。

第三,开发课程课件。借助国内外企业培训先进理念,从课程设置和课程设计人手,开发菜单式培训课程,使每一个岗位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模块化,形成具有电网特色的培训系列教材和电子化课件。

2.分享学习

我们通过案例库建设、班组课件制作及标准电子课件开发,将大量的实践经验沉淀为“知识”。然而,这些“知识”只有通过分享、学习和应用,才会产生价值,成为彼得杜拉克所说的“资源”。如何将“知识”转化为“资源”?我们做好以下两项工作。

(1)进一步开展班组现场培训

我们强化班组现场培训,一是把培训与日常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利用工作例会、交接班、班前班后会、设备安装调试、项目验收等契机,围绕岗位工作中的难点问题,加强学习交流。二是形成制度化,各基层班组结合实际,把师带徒、岗位练兵等有效做法常态化、制度化,并完善配套的激励约束机制,把班组现场学习的表现和考试考核成绩纳入员工绩效考核,激励基层一线员工自觉学习、持续学习。三是紧密结合岗位实际,把“人人上讲台”、“每日一题、每周一考、每月一比、每季一评、每年一赛”等基层经验和做法推广应用,充分发挥业务骨干“传帮带”作用,通过在日常工作的言传身教,实现“内隐知识”与“外显知识”的相互转变,实现“知识螺旋转动”,带动一线员工整体素质的提高。

(2)广泛应用教育培训网络

教育培训网络是员工自主学习的平台,是知识产生、沉淀和分享的知识管理平台。我们充分发挥网上培训覆盖面广、共享性好、灵活性强、成本低廉的优势,开展在线学习、网络培训和远程教育。

我们将专业技术、专业技能及个人素质类电子课件挂网运行,基层一线员工在班长的带领下上网学习。刚开始,我们的电子课件大多为从其它兄弟单位交流所得,其系统性、针对性与数量不足。随着案例的充实、班组课件制作的开展以及标准电子课件开发的完成,我们构建了以实践案例、技术和技能课件为核心的电子知识库,教育培训网络成为学员、培训师和技术、技能专家之间的互动交流平台。

“在110千伏主变压器保护校验中,需要严格遵循哪些步骤才能安全、准确地完成保护动作的校验工作呢?”新分配来的久学生会遇到这个问题,除了请教有经验的老师傅,他们还可以在案例库里找到相应的案例,案例介绍变压器保护校验的工作流程和规范,并对工作节点过程进行详细描述。他们经过阅读案例与实践,对变压器保护校验工作很快就可以上手了。

网络培训拓展了员工学习空间和时间,缓解了工学矛盾,满足自主学习的需求,加强了培训和具体实践相结合,切实提高员工岗位胜任能力。

3.创建“知识分享”文化

我们向摩托罗拉学习,规定参加外训的人员必须要在部门内进行转训,分享所学到的技术与知识,才可以进入报销程序。

我们建立“师带徒”的学习机制,将徒弟的进步与师傅的绩效挂起钩来。同时,我们鼓励新员工上讲台,“以新促老”,实现共同进步。

我们持续开展学习型班组建设活动,在班组培训制度化、日常化的基础上,大力开展“读书会”活动,大家多读书、读好书、共分享、共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