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摘抄范文
时间:2023-03-21 16:57: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读书笔记摘抄,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聪一定跟你提起过,他在一个月之内跟我们通过三次电话,是多么高兴的事,每次我们都谈二十分钟!你可以想像得到妈妈听到“聪”的声音时,是怎样强忍住眼泪的。你现在自己当妈妈了,一定更可以体会到做母亲的对流浪在外已经八年的孩子的爱,是多么深切!聪一定也告诉你,他在香港演奏时,我们的几位老朋友对他照拂得如何无微不至,她们几乎是看着他出世的,聪叫她们两位“好好姆妈”,她们把他当作亲生儿子一般,她们从五月五日起给我们写了这些感情洋溢的信,我们看了不由得热泪盈眶,没有什么比母爱更美更伟大的了,可惜我没有时间把她们的信翻译几段给你看,信中详细描绘了她们做了什么菜给聪吃,又怎么样在演奏会前后悉心的照顾聪。这次演奏会可真叫人气闷。
2、年轻的时候,总是紧紧跟随着周遭的人群,急着向前走,急着想知道一切,急着要得到我应该可以得到的东西。却要到今天才能明白,我以为我争夺到手的也就是我拱手让出的,我以为我从此得到的其实就是我从此失去的。
3、不一会儿,天空便一色纯白,所有的灰暗都被那道红光驱走了,天边的颜色变了,变得闪起金光,金光四周的云霞则是一片粉红,就在这一瞬,天边突然光芒四射,我看到了太阳的脸。他在笑,笑着跳出山顶,大地被照亮了,我也被照亮了,我不仅暗叹,好美的初阳。我在这一瞬,看到了太阳最美的一面。我的大脑拍下了这美丽的瞬间。
4、关于裴辽士和李斯特,很有感想,只是今天眼睛脑子都已不大行,不写了。我每次听裴辽士,总感到他比特皮西更男性,更雄强,更健康,应当是创作我们中国音乐的好范本。据罗曼罗兰的看法,法国史上真正的天才罗曼罗兰在此对天才另有一个定义,大约是指天生的像潮水般涌出来的才能,而非后天刻苦用功来的。作曲家只有皮才和他两个人。
5、我,坚韧而挺拔,高洁而谦虚,优雅而潇洒。我便是--竹。很荣幸能与松,梅两位好友共称为岁寒三友。我,承蒙大家厚爱,被大家当做吉祥物,更被无数诗人所称颂。如“竹叶青青不肯黄,枝条楚楚耐严霜”。
6、你谈到中国民族能“化”的特点,以及其他关于艺术方面的感想,我都彻底明白,那也是我的想法。多少年来常对妈妈说:越研究西方文化,越感到中国文化之美,而且更适合我的个性。我最早爱上中国画,也是在二十一、二岁在巴黎卢佛宫钻研西洋画的时候开始的。这些问题以后再和你长谈。妙的是你每次这一类的议论都和我的不谋而合,信中有些活就像是我写的。不知是你从小受的影响太深了呢,还是你我二人中国人的根一样深?大概这个根是主要原因。
7、《雷雨》是的处女作更是其成名作。这是一部四幕戏。全剧简短且只有八个人物。但各个人物都有自己独特的鲜明的个性如周冲,天真、心地善良却不知世事;鲁大海鲁莽但又有担当;鲁侍萍怯弱但又坚强。可在这八个人物中,周朴园与周繁漪是最具性格特色的。《雷雨》这部剧作,作者从某种程度上揭示和批判了带有封建性的中国资产阶级的生活方式和道德的虚伪性,它展现了不可把握的命运对人的控制。也许有人会说这部剧既又残忍的结局让人难以接受,但我却深受震撼。
8、人生路途中,谁没有过迷惘失意,谁没有过艰难挫折?正如悲观者认为成功是地平线上的太阳,可望不可即;于乐观者是指引他通向成功的路标,近在眼前。你待世界以何种态度,世界就会以何种态度来对待你。
9、《巴黎圣母院》是一部气势宏伟的历史小说,是以圣母院这座大教堂为中心,描绘15世纪巴黎的这种波澜壮阔的社会画面。正如作者所说的那样,《巴黎圣母院》是一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杰作,这部小说讲述的一个个故事,描绘的一个个人物都很独特,具有15世纪巴黎风俗的鲜明色彩,书中的一切可以用“奇异”两个字来概括。
10、《四世同堂》开始于之前那个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光,结束于胜利的美丽时刻,而期间人们经历的便是那个最黑暗,最痛苦,最磨练自己的时光,其中一个关键词自然是被中国人民深恶痛绝的日本鬼子,他们所做的种种令人发指的事以及他们近乎变态的心理,使每一个描写他们的作家不得不咬切恨齿、紧缩双眉,但使我钦佩的是,老舍先生并没有用非常激烈的语言去深批日本人,一方面他用一种冷幽默表面上轻描淡写、若有若无,蜻蜓点水般描写,但就是这么几滴水,已足以揭示出他们令人恶心的心态,通过这些文字,我的脑海里浮现出的是老舍先生轻蔑的眼神和淡淡地冷笑;另一方面,作者也没有全盘否定日本人民,这从书中小羊胡同1号门的一位日本老妇的言行举止便可看出。可见,对于日本人,作者还是很理智的。
11、幸福,宛若尘世的精灵。有时你苦苦追寻,却怎么也看不到它的身影;有时你突然回首,却发现它就在你的身边。幸福不关乎金钱的多少,也不在于地位的高低。要知道,有的人锦衣玉食,却生活得痛苦不堪;有的人粗茶淡饭,却享受着笑语欢歌。
12、孤独的感觉,彼此差不多,只是程度不同,次数多少有异而已。我们并未离乡别并,生活也稳定,比绝大多数人都过得好;无奈人总是思想大多,不免常受空虚感的侵 袭。唯一的安慰是骨肉之间推心置腹,所以不论你来信多么稀少,我总尽量多给你写信,但愿能消解一些你的苦闷与寂寞。只是心愿是一件事,写信的心情是另一件事:往往极想提笔而精神不平静,提不起笔来;或是勉强写了,写得十分枯燥,好像说话的声音口吻僵得很,自己听了也不痛快。
13、你父性特别强是像你妈,不过还是得节制些,第一勿妨碍你的日常工作,第二勿宠坏了凌霄。——小孩儿经常有人跟他玩,成了习惯,就非时时刻刻抓住你不可,不但苦了弥拉,而且对孩子也不好。耐得住寂寞是人生一大武器,而耐寂寞也要自幼训练的!疼孩子固然要紧,养成纪律同样要紧;几个月大的时候不注意,到两三岁时再收紧,大人小儿都要痛苦的。你的心绪我完全能体会。你说的不错,知子莫若父,因为父母子女的性情脾气总很相像,我不是常说你是我的一面镜子吗?且不说你我的感觉一样敏锐,便是变化无常的情绪,忽而忽而低潮,忽而兴奋若狂,忽而消沉丧气等等的艺术家气质,你我也相差无几。不幸这些遗传(或者说后天的感染)对你的实际生活弊多利少。凡是有利于艺术的,往往不利于生活;因为艺术家两脚踏在地下,头脑却在天上,这种姿态当然不适应现实的世界。我们常常觉得弥拉总算不容易了,你切勿用你妈的性情脾气去衡量弥拉。你得随时提醒自己,你的苦闷没有理由发泄在第三者身上。况且她的童年也并不幸福,你们俩正该同病相怜才对。我一辈子没有做到克己的功夫,你要能比我成绩强,收效早,那我和妈妈不知要多么快活呢!
14、美,无处不在。美,是一个晨曦初霞的黎明,是一个夕阳西下的黄昏,是一株娇艳欲滴的花朵。
15、珍惜感动,它会是你成功路上的无价之宝。因为有了感动,我们不会再感到寒冷;因为有了感动,我们不会再感到孤单;因为有了感动,这个世界变得温暖了。常钊因为在地震时受到帮助而感到感动;国人因为的一句“了”而感动;灾民因为受到帮助而感到感动,珍惜感动,这会成为你独特的美。
16、读了《汤姆叔叔的小屋》后,我觉得每个人都应该通过自己的劳动,来获得相应的东西,而不是一味的索取,不劳动是不应该的。文中的汤姆叔叔是个好人,为了最后两个女奴,而被主人活活打死了。我特别恨这个主人。原因不就是为了女奴吗 为什么要打死呢 我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是好人总有好报的。只有多读书,才能多知道一些故事。读书不仅能增加知识,而且还能提高写作水平,所以我应该多读书,读好书。自从读过这本书以后,我懂得了只有付出,只有劳动才会有自己想要的东西。这才是最有用的。
17、如果我真正爱一个人,则我爱所有的人,我爱全世界,我爱生命。如果我能够对一个人说“我爱你”,则我必能够说“在你之中我爱一切人,通过你,我爱全世界,在你生命中我也爱我自己。”所以,请让我学着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请让我学着不去后悔,当然,也请让我学着不要重复自己的错误。请让我,让我能从容地品尝这生命的滋味。
18、整个人类的生命就如一件一直在琢磨着的艺术创作,在我之前早已有了开始,在我之后也不会停顿不会结束,而我的来临我的存在却是这漫长的琢磨过程之中必不可少的一点,我的每一种努力都会留下印记。
19、青春中的我们也是莽撞、叛逆、无理取闹的,因为我不想逃避什么,可这也正好象征着我们是青春的。但是,每个人在长大成熟之前都会做事毛毛躁躁的,谁又敢说不是呢?但是我们也有许多的优点:创造力强、想象力丰富等。这是上一代人永远无法比拟的。而我,正处于人生中阳光最充足的时间,就像早上8、9点钟的太阳,散发着光芒。没有理由不为青春自豪、骄傲呀!
20、人到中年,逐渐有了一种不同的价值观,原来认为很重要的事情竟然不再那么重要了,而一直被自己有意忽略了的种种却开始不断前来呼唤我,就像那草叶间的风声,那海洋起伏的呼吸,还有那夜里一地的月光。
21、若是在这样的时刻里还不肯还不敢说出久藏在心里的秘密,若是在享有的时候还时时担忧它的无常,若是在爱与被爱的时候还时时计算着什么时候会不再爱与不再被爱,那么,我哪里是在享用我的生命呢?我不过是不断地在浪费它在摧折它而已罢。
22、河里是一望无际的荷叶,像绿色的海洋。有的荷叶才只冒出一点嫩尖,可爱极了;有的已经长成手掌般大了,微风吹来,随风摇曳;还有的已经长成“大玉盘”了。一片片荷叶挨挨挤挤,亲密无间。水珠儿在叶面上滴溜溜地滚动着,像一颗颗晶莹的珍珠。
23、童年,总充满多彩的梦,幻想有一双翅膀,像小鸟在天空中飞翔。曾幻想有一件隐形衣,不仅能隐形,还能穿越时空,上天下海。童年的梦如肥皂泡,虽然虚幻缥缈,可却承载你的童年。
24、感激感动,它会成为你独到的内在美。感激对手,因为他激励自己,使自己进步;感激生活,感激生活带给你挫折,因为它使你更坚强;感激父母,因为他们带给你生命;感激感动,因为它让我们知道了这个世界上不仅仅有捕食关系,还有互助关系。
25、书中的选举丑大王的狂欢节,落魄诗人甘果瓦的摔罐成亲,敲钟人飞身救美女……这些场面都十分奇异,并且惊心动魄,甚至有的还催人泪下。不过,书中最奇异的,还是无与伦比的巴黎圣母院——她是卡西莫多的摇篮和母亲,又是弗罗落策划阴谋的巢穴;她是爱斯梅拉达的避难所,又是丐帮攻打的妖魔……她总是和一个个故事息息相关。这部小说反映了15世纪巴黎人们的生活,以一座教堂为中心诉说着湮没的久远年代的历史。
26、细看荷花,还真是千姿百态:有的才只有一个青里泛白的小花苞;有的只开了一半;那些全开了的,像一个个洁白的仙女在跳舞;荷花散发出清新淡雅的芬芳,引来花蝶飞舞,令人赏心悦目。
27、醒来之后,我抬起头,看看窗外,白雪皑皑的一片,心里的压抑看见这白白的一片好多了。走出家门,用皮肤感觉着冬天的温度,用鼻子嗅着冬天的气味,还是那样的熟悉。把双手放在白白的雪上,感受雪的寒冷,手不一会就变红了,而且僵硬。这和小时候的冬天不同。 这就想小时候的冬天和我最好的朋友。
28、朝晖夕阴,变幻万千,世事本就无常。曾经繁华的城池湮没在历史的风尘中,自然免不了怀古伤今之叹;昔日粉白黛绿的娇容在流年中逝去,也免不了一番感伤之辞。有人惜弦月之缺,亦有人赏弦月之姿。时光流转,世事更变千年如走马,花开花谢,四季更迭,这本就没有什么不同,不同的只有你的心态。
29、这个寒假里,我读了一本叫做《泰戈尔诗选》的书,它很棒。泰戈尔把他积攒下来的一点一滴的真理,以优美的文笔,真情的哲理,抒发从内心的感叹。这本《泰戈尔诗选》中是泰戈尔写过的诗中,精挑细选出的一些最棒的作品和诗集。其中包括《吉檀迦利》、《园丁集》、《新月集》、《飞鸟集》。其中我本人最喜欢的是《新月集》和《飞鸟集》。《新月集》是泰戈尔的以儿童生活和情趣为内容的散文诗集,这部诗集具有“不可测的魔力”从另外的一个角度去观察父母对孩子、孩子对生活,对世界的情意;《飞鸟集》则是一部哲理散文小诗,诗人以抒情的彩笔,写下了他对自然、宇宙和人生的点点哲理思索。我很推荐大家读这本很好的《泰戈尔诗选》!
篇2
现在不是去想缺少什么的时候,该想一想凭现有的东西你能做什么。
每一天都是一个新的日子。走运当然是好的,不过我情愿做到分毫不差。这样,运气来的时候,你就有所准备了。
不过话得说回来,没有一桩事是容易的。
绝望是一种罪过。
但是这些伤疤中没有一块是新的。它们象无鱼可打的沙漠中被侵蚀的地方一般古老。他身上的一切都显得古老,除了那双眼睛,它们象海水一般蓝,是愉快而不肯认输的。
陆地上空的云块这时候像山冈般耸立着,海岸只剩下一长条绿色的线,背后是些灰青色的小山.海水此刻呈现蓝色,深的简直发紫了.
人不抱希望是很傻的。
他是个独自在湾流中一条小船上钓鱼的老人,至今已去了八十四天,一条鱼也没逮住。
这两个肩膀挺怪,人非常老迈了,肩膀却依然很强健,脖子也依然很壮实,而且当老人睡着了,脑袋向前耷拉着的时候,皱纹也不大明显了。
篇3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38-0060-02
【作者简介】丁国林,江苏省如皋市教育局(江苏如皋,226500)教研室教研员,高级教师。
随着全民读书和书香校园活动的开展,中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已经出现了非常可喜的变化。不少地方从教育主管部门到基层学校领导,无不将学生课外阅读活动的开展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书香校园建设在专题“读书节”、校园书市、班级图书角、图书漂流、读书笔记展评、读书征文、读书演讲以及“作家零距离”、亲子阅读、书香家庭评比等活动的支持下,开展得如火如荼,成效斐然。但是,在基层调研中我们发现,作为与读书行为如影随形的学生读书笔记,则普遍显得内容单调:大多为格式化的“好词好句”和“精彩片段”摘抄,检查发现不少学生存在马虎应付的形式主义倾向;而教师的批阅,则同样缺少必要的方法与点拨激励,有的仅仅用红笔打一个“√”或是简单地给一个“阅”字;少数班级学生读书笔记的检查与批阅,竟然是由学生干部代劳,而居于“平等中首席”位置的教师,却基本处于“缺席”状态,“不作为”或“伪作为”现象客观存在。这样的读书笔记,除了简单地应付了学校行政检查以外,作为放大阅读效益并帮助学生实现有效的文化积累的应然功能,基本上丧失殆尽。
读书和积累,是学生获得语文素养并形成丰厚文化底蕴的主要途径,有效地指导和帮助学生以读书笔记为抓手,进行必要的词汇积累、美文佳句积累,提高其在文化知识、文学常识等方面的素养,是现代语文教学的应有之义。那么,如何在学生的读书活动中做好其读书笔记的指导与管理工作呢?根据多年的工作实践,笔者以为语文教师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必要的思考与尝试。
一、明确内容和范围
根据目前中小学生读书笔记的现状,尤其需要更直观具体地帮助学生明确读书笔记所应涉及的内容和范围。例如:
1.读书过程中即时发现的对写作具有直接借鉴与迁移运用价值的精美语段(形象生动、细致入微的细节、场面、语言、神态和环境描写等)。
2.饱含哲理、内涵丰富、语言凝练的名人名言、诗词名句、睿思哲言、谚语俗语歇后语、歌词流行语等。
3.能够帮助自己丰富文化知识和生活积累、提高生活情趣,在今后的生活交际或写作实践中可能有用的逸闻掌故、写作素材、名人故事、文化现象,例如我国诗词文化中的数字诗、藏头诗、回文诗、宝塔诗以及对联宝库中的精美名联、长联、妙联、趣联等。
4.读书过程中随时生成的阅读感悟、启迪、联想及其在阅读内容启发下所产生的生活创意、写作灵感、奇思妙想等。
5.有收藏保存价值的较长文字的内容提要、结构提纲、备忘索引等。
6.名人大家、同龄学霸的成功经验、学法秘诀等。
二、丰富来源和形式
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将“读书笔记”的内容来源进行适当延展,即学生在阅读或日常生活中所发现的、自认为具有抄录收藏价值的文本材料都可以进入读书笔记的内容范围,从这个意义上讲,现代传媒中的博客、微信、QQ会话、论坛发言甚至影视人物的精彩台词、校园内外的宣传标语等都可以在学生的读书笔记中占有一席之地。
读书笔记的目的在于积累和运用,语文教师还可以从“笔记”的形式上进行适当的点拨与引导,美文摘抄、内容提要、随文评注、提纲整理、即感随记、备忘索引,甚至是剪切复制等,只要有利于学生的文化积累,只要能够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有所启迪和帮助,都可以让学生不妨记之摘之,思之悟之,学之用之。惟如此,学生方能不断尝到动笔读书的甜头,不断提高读书的兴趣和效益,不断获得文化积累、知识进步、精神成长。
三、促进评价和交流
作为与读书活动密切相连的读书笔记行为,当然离不开教师的教育引领与智慧激励。但现实中,有的教师对学生的读书笔记不闻不问,或者仅仅是任务式的定期收交、简单批个“阅”字了事,这种不作为行为,是无益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的。语文教师要在平时的常规批阅中及时地发现优秀典型,像作文眉批或总批一样,给予细致地评价引导和点赞激励,让学生及时倾听自己拔节成长的声音。
除此之外,教师可采取多种形式,促进学生通过读书笔记进行交流与共享。比如,可以组织读书笔记的展评活动,让学生在观摩欣赏中发现并借鉴别人的长处;定期组织学生将读书笔记交换阅读、互相转抄,实现智慧的累加碰撞;将读书笔记的指导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进行合理的关联,引导学生在笔记过程中及时地发现写作的灵感并进行适度的迁移运用;等等。
篇4
一、抓好课内教学,渗透阅读方法
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相结合,我平时教学注重抓好课内这个基础。
1.课前注重预习,广泛搜集资料。根据课文的特点、学生的学习能力灵活运用预习方法,通过搜集资料,增加知识储备,为课堂教学作好铺垫,如教学三年级下册《长城和运河》一课前,学生搜集长城和运河的相关资料,了解了长城和运河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对“人间奇迹”的理解,课外拓展阅读有关长城和运河的资料、对诗歌的解读也有很好的帮助。
2.课中授人以渔,注重方法指导。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浏览等多种阅读方法。有目的、有意识地引导诵读、让学生在有感情的诵读中体会诗歌蕴涵的思想感情。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领悟诗歌的表达方法,同时能学习这种方法并运用到写作中。
3.课后适当延伸,巩固阅读方法。以单元课文编排主题为核心,展开课内和课外的链接阅读,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如教学《夹竹桃》一文,我设计这样理念:阅读教学必须注重引导学生抓住语言表现力强,抒发作者强烈感情的重点词句,以此为切入点,引学生透过语言表象看语言本质,使受到情感感染,实现“工具和人文的统一”,让技能习得与人文生活素材感悟的有机融合。我从第一自然段入手,领学生充分接触并整体把握文本,理清文脉。启发想象,理解月光下的夹竹桃叶影参差,花影迷离。最后感悟文本首尾呼应的写法洋溢出的浓重的情感。
二、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实现课内外有机结合
学校和班级应开展与课外阅读有关的活动,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体会课外阅读的乐趣。
1.开好“班级读书会”。班级每周或两开展一次“班级读书会”,组织学生展示汇报自己近期的阅读收获。
2.开展多彩的读书活动。给每学期定个读书主题,结合学校和学生实际,开展美文诵读比赛、讲故事比赛,古诗擂台赛、读书笔记展评,读书手抄报展览等各类读书活动。
3.发挥有效的宣传平台。有效利用学校广播站等平台,开办好书介绍、读书心得,每周一诗(词)等栏目,引导学生进行有效课外阅读。
有了学校、教师的重视与引导,有了表现自我的舞台,体会到了读书的快乐,从而激发他们强烈的课外阅读兴趣。
三、读写有效结合,提高阅读效率
课外阅读应让学生养成做读书笔记的好习惯。读书笔记类型很多。
1.摘抄型。摘抄好词佳句,让班里的每一个学生拥有一本摘抄本,随时摘抄自己看到的好词好句,甚至佳作。这种积累为打好学生的文字基础提供了帮助。
2.提纲型。读过一本读物后,把其中的要点或基本内容简明扼要地写下来,掌握读物的内容及作者的思路,从中学习表达事物的方法;
3.感想型。读完一本读物后,结合现实和个人经历写出对有关问题的认识、感想和体会,提高分析事物的能力。
篇5
一、抓住孩子喜欢模仿榜样的心理,教师现场“下水”,树立写的意识
二年级的学生虽然有一定的口头表达能力,但要进行书面表达仍有一定难度,学生会觉得无从下笔,写起来混乱缺乏条理。光靠教师讲解,一则孩子印象不能得到强化,二则懒于动笔。因为“榜样效应”的作用在低年级孩子身上体现得尤其显著,老师就要利用这一心理把自己当成是学生中的一员,亲自做榜样写读书笔记,让孩子依样画葫芦,对写读书笔记有初步的感性经验。
训练一定要具体,讲解简明扼要,每次重点训练一个方面,不可面面俱到,胡子眉毛一把抓,如第一次练格式,第二次练内容等。模仿练习的次数也不宜过多,两三次即可。因为指导写读后感时,对阅读材料机械的概述方式会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进而产生厌倦心理。
学生刚开始独立摘抄的内容会有些好笑,没有什么价值。但切不可盲目否定,把老师的意见强加给学生,那样反而会掩盖学生思路的发展。可以定期讨论,在阅读和指导得到一定的积累后学生语言的敏感性会逐渐加强,摘抄的词语会越来越有积累价值,读后感也会有自己的语言特点。
二、抓住孩子爱动手的心理,寓教于乐,激发写的兴趣
摘录是积累的一种最直接有效的形式,古今中外无数的文学大师都得益于少年时期对经典文章的诵读和记忆。但是实际上学生在摘录后往往束之高阁,没有很好地进行温习记忆,不能将摘录的有价值的语言材料内化为自己的东西。为了激发学生摘录的兴趣,我在教室布置了一块《摘录园地》,主题为“妙语大比拼”。鼓励学生每周从自己的摘录本上选取一部分抄在卡片上,贴在园地中展示交流。教师带头做几张颜色鲜艳、形状各异的卡片,写上摘抄的词句贴在墙上示范,鼓励学生自己动手,自做自写自己贴展示给全班。
学生为了使自己的成果引人注目、得到夸奖,做起手工兴致勃勃,写起来反复修改,无形中复习了积累的材料。教师专门组织学生利用自习课时间对参与的“作品”进行学习讨论并且热情予以肯定赞扬。每两周选出一部分“妙语之星”,使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得到很大的提高。
另外教师指导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各种各样的摘抄本或摘抄卡片,如便于查找的带目录的梯状摘抄本或串式摘抄卡片。心理学表明,孩子最初的学习动机多为外部动机,实践也证明,孩子对手工的兴趣起到了积极的迁移作用,他们怀着对自己劳动成果欣赏珍惜的心理积极地加以利用,迫不及待地“充实”自己的摘抄本或卡片。
三、抓住儿童思维“敏感期”的特点,选用最佳训练内容,挖掘写的素材
低年级是儿童想象活动的“敏感期”,这个时期的最佳习作训练形式是创造型的想象作文和童话体作文(摘录),抓住孩子思维发展的年龄特征,用其敏感的“童话题材”为主要练习内容,将发展思维和训练语言表达有机结合起来。比如学习《小鹰学飞》、《狼和小羊》、《狐狸和乌鸦》等课文,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充分表现出开放的思维和积极的探索精神,如续编故事的发言有狼扑向小羊时被猎人“砰”的一枪给打死了,或者被一头大象救下赶跑了狼,小羊受到了教育再也不敢独自出来了等等。笔者乘机引导孩子对《伊索寓言》、《格林童话》等书目进行课外阅读,然后选取一些篇目予以指导写读书笔记。课内外结合,使孩子在感兴趣的材料中得到读写训练,提高了效率。
四、抓住孩子喜新厌旧心理,丰富话题切入方式,促进写的质量提高
对于读后感,一味地以“这篇课文写了什么内容,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等等”这种方式练习,无疑会使学生产生厌倦。阅读后的指导可以用各种方式的话题切入,激发学生的谈话兴趣,引导其从感兴趣的角度谈对材料的认识和感受,好比“新瓶装旧酒”。如:1、我想对作品中的×××说:……2、如果我是文章中的×××,当时我会……3、我想对编书的叔叔阿姨或作者说几句话,或提出几个问题……4、我觉得这个故事讲的是关于……的话题,读过这篇文章,我想起了我经历过的一件事……5、有的孩子喜欢根据内容想像作画,并把她感受到的感情画进画里鼓励他们图文并茂:读了这篇文章,我想画出这样的图画(想象画)……。孩子在想说、有话可说的情况下经过教师的针对性指导,写话的质量会不断得到提高。
篇6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要求学生在阅读方面注意“有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由此可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显得多么的重要。
一、加强朗读教学,促进语言积累
在细读理解中积累。教学中,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大意后进入细读课文理解语言的阶段,教师应抓住这一时机巧妙地设计一些让学生依据课文提炼词语或依据词语寻找课文语言的练习,可以达到以积累深化理解,以理解促进积累的目的。
二、理解课文内容,加强语言积累
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发表各自不同的意见,必须受到老师的尊重和接纳。在训练过程中要注意两点:一是要让学生把各自的思考过程说清楚,不能只注意听其说的意见是否新颖、独特,更要看其思维过程和表述中的语言质量,使思维和语言同步发展;二是要与潜心阅读文本结合起来,使语言表达真正建立在充分感悟文字的基础上,让学生心智活动的开展与阅读的过程保持一致。
三、拓展形式,激发学生语言积累的兴趣
1.竞赛。利用课前准备时间或自习的时间,说说课内外阅读中所学到的优美语句,由学生上讲台汇报,进行比赛,以激发学生课内外阅读的兴趣。
2.辨析。汉语言博大精深,近义词、多义词大量存在,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辨析、比较,成了阅读教学中积累词汇的又一常用手段。如,教学《我的战友》一文中的“漫山遍野”一词时,我让学生进行辨析,“漫”是什么意思?它还有哪些不同的意思呢?学生举出了“水漫过小桥”“漫漫长路”……通过比较,学生学懂了一个词,明白同一个词语的多种用法,这不正是语言的积累吗?
四、勤练笔,促进学生语言积累的形成
篇7
一、创造良好的班级读书环境,促进阅读
学生的阅读世界是无限的。每个学生都有交流阅读成果和展示独特发现的需要。教师必须成为学生阅读的“知心人”,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方法和措施,多创造激励性的环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1.组织图书角。为了弥补学生书源的不足,教师可动员学生把个人的图书暂时存放在班里,组织学生自己管理借阅。
2.保证阅读时间。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及时推荐合适的读物或文章,实现课内外的沟通。同时减少书面练习,增加阅读作业,为学生课外阅读提供空间和时间。
3.帮助选择有益读物。面对浩瀚的书山文海,教师应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思想状况、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和教育需要,认真地帮助他们选择有益的读物。
二、培养阅读兴趣,让学生爱读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孩子读书的欲望增强,才能产生阅读的内部动力。
1.以讲诱导法。孩子不爱课外书,从根本上说是对课外书缺少了解。老师可以利用各种契机,用语言描述给孩子建立一个有趣的课外书表象,让孩子对课外书产生向往。每周安排阅读课,我们根据不同的年级学生特点,适当安排一定的时间,引读部分成语故事、作文天地、经典名著,用生动的描述和精彩部分的戛然而止,激发学生强烈的看书欲望,激发孩子阅读类似书籍的兴趣。
2.以身示范法。每次读书时间,老师和学生一起读书、笔记;每次读书展示周,老师和学生一起撰写读后感、共编阅读小报。我们用自身阅读的状况、频率、习惯等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以师道的示范作用带动孩子,让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爱上课外阅读。
三、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
1.教师要经常指导学生写好读书笔记,并经常予以督促、检查,使他们养成习惯,切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可利用语文课召开“读书会”,让学生带上所读的书,互相交流所读书的名称、内容或体会、收获。将阅读与活动相结合,让学生将自己阅读的收获外显,尝到成功的喜悦,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读书兴趣,又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力及作文能力。
2.以读促写,提高学生作文能力。写作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将积累的材料运用到作文中,让学生的成果得到应用,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评讲作文时,教师可把部分学生的优秀作文拿出来诵读,并让文章的作者介绍积累材料和运用材料的经验,让学生通过交流提高阅读能力和作文能力。
3.以奖促写,激发学生写读书笔记的兴趣。学校可以在班级、年级、全校甚至兄弟学校之间开展写读书笔记活动,并成立评委会,定期举行“读书笔记”评比大赛。对热爱阅读,并写出优秀的读书笔记的班级和个人给予奖励。这样树立典型,奖励先进,带动后进,一定可以激发学生将课外阅读和写读书笔记相结合的兴趣。
篇8
做读书笔记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文章、积累资料,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做读书笔记可以摘录、概括、批注、联想,还可以作评价、写心得。请认真阅读下文,按要求完成相关的读书笔记。
只慢八分钟
龙应台
离终点站还早,电车里的人突然纷纷起身,陆陆续续全走空了。我一边下车,一边问身旁的人发生了什么事。
瑞士是个难得“发生什么事”的地方。该送信的时候,邮差就到了门口。秒针走到了某一点,该进站的火车就进站了。任何时候往街头一站,看见的是电车平静地滑行,行人耐心地等待红灯转绿,汽车耐心地等待行人过街。还有,河里的白天鹅排列整齐地游过桥孔。
看街景的人会觉得无聊:街上没有打架的人,即使有人打架,也不会有看热闹的人群。街上也难得听到尖锐刺耳的紧急刹车声,更不会有愤怒的驾驶者推门而出,挥着拳头破口大骂。偶尔碰到堵塞,瑞士人在车里冷静地等着,不会有人按喇叭。若有人按了喇叭,那大概是法国人,要不然是意大利人,反正不会是瑞士人。
有个修饰整齐的主妇对我说:“前面出车祸了,汽车撞上电车,铁道不通了。”我开始焦急起来:等警车与吊车抵达现场,拖开肇事车辆,铁路局重新调度通车,恐怕天就要黑了!我想起纽约的经验:车厢塞得满满的,陌生人带着汗味的肉体紧紧压迫,令人想别过头去大吸一口新鲜空气。等上一个小时,还没有人知道发生了什么事。铁路局也不觉得有解释的必要,更别提道歉了。
这一回,要等多久呢?五分钟已经过了吧?正想看看手表,却瞥见一辆蓝色的公车从转角处缓缓开来,优雅地停在我们面前,是一辆空车。车门打开,制服笔挺的驾驶员阔步下来,向大家道歉,然后念出这辆临时车将停的站名,“下一班临时调度车将在五分钟后抵达。”乘客安静地按顺序上车,安静地坐下,公车平稳地向前滑去。
从下车到上车,不过八分钟时间,车子经过车祸现场时,吊车正把肇事车前轮悬起,电车司机拿着一块抹布,正在擦拭玻璃车窗。周围,没有看热闹的人。
只迟到了八分钟!我应该满心感谢,但是我却觉得震惊,震惊中还有一点不寒而栗――把“效率”发挥到如此极致的人,是怎么样的一群人?
效率,其实只是瑞士人事事讲究“完善”的结果之一罢了。瑞士生活的悠闲就像浮游波上的野鸭,写意自在,唯一的痕迹就是水上的一缕涟漪。细看才会发觉水里的鸭脚划动得很费力,尤其当逆水的时候。在瑞士人闲适的生活背后,有一个巨大的、复杂的、一点都不闲适的机器在费力地运转着,其中每一个螺丝都上得很紧。
一定是先有千千百百人在做一板一眼、一丝不苟的事情,固执细心到连半截螺丝钉上的纹路都不会放过,然后才可能有悠闲的瑞士生活;一定是先有那么多分毫必争、锱铢必较的人民管理交通、组织金融、计划教育、督导政治,然后才可能产生这么安静的社会。
……走到家门口,看见自己的脚踏车斜靠着墙,那根支柱已经坏了三个月了,脚踏车必须倚墙而立。阳台上的天竺葵死了一棵。抬头一看,所有的阳台都缀满了怒放的、鲜红的花,我的阳台是唯一夹着一株死了的天竺葵的。拿钥匙启门时,在红色的门板上赫然发现一个小小的手掌印,巧克力糖的颜色――我们家,有一个不到两岁的国民。
我想,我是做不了瑞士人的:尺寸不合。
《只慢八分钟》读书笔记
摘抄语句
1.从文中摘抄一个能表现瑞士人闲适、有序生活状态的句子。
2.从文中摘抄揭示瑞士和谐社会形成原因的句子。
理解内容
3.认真揣摩文章最后一句话,说说它要表达的深层含义是什么。
品析语言
4.品读文中加横线的语句,说说这些细节描写能表现瑞士人的什么特点。
概括要点
5.用几个词语简要地概括作者对瑞士和瑞士人的基本态度。
抒写感受
6.用一段话写出你读完本文后的感受。(50字以内)
(选自湖北宜昌市2005年课改实验区中考语文试题)
【解题指导】
宜昌市的试题年年有新特点。从整体设计看,上述试题形式上就给人耳目一新之感。我们看到过各种各样的阅读题型,近年来也出现了不少要求做读书卡片、写读书笔记的题型,但是完全采用读书笔记的形式考查阅读,可以说宜昌市是第一个。另外,上述试题从形式上看采用了读书笔记的方式,但实质上还是考查阅读能力,只是这种考查更加集中一些,重点也更突出一些。从某种意义上说,不仅文章内容重视对学生价值观的影响,设题方式也是对阅读习惯和阅读方法的一种明确的引导。
《语文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中要求:要综合考查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理解和价值取向,考查其阅读的兴趣、方法与习惯。平时阅读文章,遇到具有哲理性的、含义深刻的句子,或者具有某一方面艺术特点的句子,我们都习惯做摘抄。因此,试题的“摘抄语句”就设计了两个小题,第1小题就要求“摘抄”“一个”“能表现瑞士人闲适、有序生活状态的句子”。解答此题,一是平时要有读书时做摘抄的习惯,二是要具备“信息筛选”能力,即要明确“闲适”“有序”的含义。认真阅读文章,就会发现这样的句子集中在第二、三段中,第五段的后面也有。但所选的句子不能只表达一个方面的意思,要同时兼顾“闲适”“有序”两个方面。答案示例:①任何时候往街头一站,看见的是电车平静地滑行,行人耐心地等待红灯转绿,汽车耐心地等待行人过街。还有,河里的白天鹅排列整齐地游过桥孔。②街上没有打架的人,即使有人打架,也不会有看热闹的人群。③偶尔碰到堵塞,瑞士人在车里冷静地等着,不会有人按喇叭。④乘客安静地按顺序上车,安静地坐下,公车平稳地向前滑去。第2小题要求摘抄的内容是“揭示瑞士和谐社会形成原因的句子”。将第2小题与第1小题比较,会明显感到两者要求摘抄的句子其表达方式不同,第1题是要求摘抄记叙和描写性的句子,第2小题是对第1小题现象的分析和推断,那么,应该是摘抄一些议论语句。从文中看,只有倒数第三、四段是议论段。这样,就可以从中筛选符合要求、表达简明的句子。答案示例:①在瑞士人闲适的生活背后,有一个巨大的、复杂的、一点都不闲适的机器在费力地运转着,其中每一个螺丝都上得很紧。②一定是先有千千百百人在做一板一眼、一丝不苟的事情,固执细心到连半截螺丝钉上的纹路都不会放过,然后才可能有悠闲的瑞士生活;一定是先有那么多分毫必争、锱铢必较的人民管理交通、组织金融、计划教育、督导政治,然后才可能产生这么安静的社会。答第1、2小题,因为是摘抄,虽然题目没有明确要求,但还应该表现出好的书写习惯,即要将汉字抄正确,写得端正、整洁。
第3小题考查对关键句子的理解。文章末尾的句子,与上文平实的记叙、描写和议论不同,含义较深刻。作者剖析自己“做不了瑞士人”是因为与瑞士人“尺寸不合”。作者何以做出这样的结论?就是因为没有好的生活习惯,比如倒数第二段中所列举的那些:脚踏车坏了三个月没有修理,阳台上花木死了,门板上有孩子的手掌印却没有擦……不过答题时,不需要将作者的这些不良习惯一一列出,只需将其概括为“自己的生活习惯与瑞士人认真细心、一丝不苟等生活习惯不相符合”即可。
第4小题考查对文章语言的品析。要求品析的是文中画线处对出事电车司机的描写。这句描写看起来不经意,似乎是作者随意写下的一笔,但是,它却是一处生动的细节描写。看到这个句子,我们自然会与第三段作者的描写,其实也是我们周围常常发生的情况相联系:在大街上打架,围堵的看热闹的人群,尖锐刺耳的刹车声,挥拳打骂的愤怒的驾驶者……两种现象比较,很容易理解这一细节描写体现的是瑞士人“忠于职守和高效工作”的习惯和态度。
第5小题考查作者的观点和态度。解答此题,不能从文中摘录原词原句,需要进行简明准确的概括。阅读文章,我们知道作者是通过一次汽车和电车相撞事故来写瑞士人的,面对事故,瑞士人的表现被作者描写得真实而具体。与其对比,作者还深刻地反省了自己,认为自己“做不了瑞士人”。这就是作者的态度。概括起来就是:作者对瑞士人的行为习惯感叹的同时,是发自内心的敬佩。
篇9
1. 带着兴趣读书是语文阅读的基础 阅读是需要讲求兴趣的,它对我们阅读习惯的养成和阅读能力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孔子说过:“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意思是说,要干好某件事,最好是觉得这件事有趣,而乐于干它。读书也是一样,兴趣是阅读的起点。比如现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就摘选了曹雪芹所著的《红楼梦》中的《刘姥姥进大观园》;施耐庵、罗贯中所著的《水浒传》中的《鲁智深倒拔垂杨柳》、《智取生辰纲》、《拳打镇关西》;曹雪芹的《香菱学诗》;老舍的《在烈日和暴雨下》等名著的优秀文章。为什么这么选呢?“因为学生喜欢”。“语文教学大师”也深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个道理。
宋朝诗人黄山谷说:“三日不读书,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看来,读书对他来讲,已经成为生活的基本需要,就象吃饭、睡觉一样是必需的,一旦停止读书就会觉得欠缺和不安。这大概就是读书的最高境界了。我们也应该朝着这个目标努力,培养读书的兴趣,做到象热爱流行音乐、电脑游戏一样热爱读书,渐渐把读书当作生活中的一项基本要求。
2. 读最好的书是语文阅读的关键 现在是信息时代,信息总量正在以惊人的速度逐日剧增,全世界的书籍可谓浩瀚如海。一个人终其一生所读的书,也不过是九牛之一毛,沧海之一粟。这就注定我们要有选择的读书,读最好的书。好的书是指那些经历了时间和空间检验的书,即经典名著、人类文化宝库中的那些不朽之作。阅读什么样的书它能够直接影响你的作文水平。读好的书就有好的影响,读坏的书就有坏的影响。读那些语言精美、思想深邃、格调高雅、风格独特的书,我们的身心都会经受一次美的洗礼,从中受益良多,对我们的写作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反之则不然。
篇10
培养师生浓厚的读书兴趣,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善于读书的氛围,把读书活动、营造书香校园活动推向更广阔的领域,根据县教育局的有关精神,开展此项活动。
二、创建目标
与好书做伴,与文明同行。
三、创建口号
与经典同行,打好人生底色;同名著为伴,塑造美好心灵。
四、具体措施
1、加强学生的朗读能力的训练与培养,每天晨读课校园内要有朗朗的读书声。
2、各班选好威信高、负责任、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的读书组织委员,组织班级晨读、晨背和午间阅读。
3、各班读书组织委员作好借书、分书等准备工作,阅读要求学生静心、投入,充分体现自主、自觉的学习风气。
4、读书时间为:晨读、午间阅读、每周一节读书课、双休日、放假时间,提倡并鼓励学生每天在家自觉读书不少于半小时。
5、语文教师上好课外阅读指导课。
(1)围绕每月阅读主题,备好课,上好指导课:①激发兴趣②读物介绍③阅读方法指导等。
要求学生做到:低年级——学生读后把书名、标题记录下来并摘抄精美词句,由家长签字证明;中、高年级——做好读书笔记(内容可以是摘抄精美词句、内容摘要,也可以适当写些自己的读书体会。)
要求教师做到:①和作业布置结合起来,不加重学生课业负担;②有布置有检查,每周至少批阅学生读书笔记一次。
(2)反馈交流课,组织学生展示汇报自己近期的阅读收获:①开展不同形式的美文诵读比赛,不断提高学生的朗读技巧和水平。②开展演讲、讲故事比赛、读书报告、古诗擂台赛、读书笔记展评等趣味性较强的读书活动,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③开展不同形式的写作比赛,用自己的笔写自己的生活:记叙文、读(观)后感、想象作文、童话等竞赛,检验读书、积累的成果。④三~六年级学生每个月每人编辑一份读书手抄报,丰富课余生活。
(3)及时检查评价阅读的成绩。
6、组织参加学校语文组、少先队大队部开展的“读书节”系列活动。活动有低年级讲故事、朗读比赛,中、高年级征文、手抄报、演讲、知识竞赛等。
7、发挥红领巾广播站的作用,播送学生的读书作品,为学生的发展提供自我展示的平台。
8、学校图书室每周定期做好各班借书登记工作。
9、教师、学生、家长共读书,一同打造书香校园。
(1)学生读书系列活动
①各班开展“每周一诗”诵读活动。
②各班学生结合每个月的读书主题办好读书手抄报(三至六年级学生每人4份手抄报)。
③继续开展好每学期一次的校级优秀诗文背诵活动。
④各班鼓励学生去图书室借书,并开展借书评比活动。
⑤各年段每学期举行一次“书籍告诉我”读书知识竞赛。
⑥开展文学社团活动。建立年段、班级文学社团,使其成为宣传学校的一支生力军。
⑦开展好每学期一届的“书香校园读书节”活动。(建议:每年的月日世界读书日为春季的读书节;每年孔子诞辰日月日为秋季的读书节)。
⑧开展“每月一星”推荐、表彰活动。原则上每班每月推荐一人,在升旗仪式上通报表彰,并请一名学生进行事迹介绍。要求学生作好“读书笔记”,并作为评选“每月一星”和上“书香荣誉榜”的依据之一。
⑨各年段每期开展一次“书香班级”或“书香中队”评选活动,并为选上的班级或中队挂牌。
(2)家庭读书系列活动
①印发《打造书香校园行动告家长书》,进行宣传发动。
②开展“亲子读书活动”。
通过亲子阅读卡,架设家校沟通的桥梁,营造浓郁的家庭读书氛围。父母督促孩子每天阅读课外书(不少于30分钟),并在《亲子读书手册》上签字。参考学校推荐书目,为孩子购买书籍,订阅报刊。校园读书节时,邀请家长参加。那一世
③建议有条件的家庭要经常带孩子到图书馆、书店等文化场所,积极开展读书活动。
④开展“亲子读书――书香家庭”评选活动。
五、具体安排
年:搞好基础建设,形成精神合力,营造书香氛围
教师:进行主题研究,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提高知识积累;
学生:博览群书,知书识礼,积淀人文传统。
年:开展丰富的读书活动,师生在阅读中成长。
年:总结与提炼,形成书香校园、书香班级、书香家庭。
2、年创建活动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年月为发动、准备阶段。
主要任务是:制定公布方案、计划,少先队、各班级利用各种机会、各个平台向全校师生、学生家长发出倡议,做好宣传发动工作。
(1)“打造书香校园”行动启动仪式。
(2)做好整体规划,成立“书香校园组织委员会”。
(3)设计行动标识、行动口号、阅读宣言。
(4)做好以突出书香特色的环境布置,添置图书,可采用学生志愿捐书等形式充实班级图书架。
(5)各班级出一期以读书为主题的黑板报,并在黑板报中设立班级“书香荣誉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