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记读书笔记摘抄范文
时间:2023-03-29 06:02: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昆虫记读书笔记摘抄,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缘于此,暑假里孩子们除了放松身心尽情玩耍外,逛书城遨游于书海也成了他们的生活内容。我们要开展暑假阅读活动,使孩子们能以渊博的知识、活跃的思维、健康的身心面对未来社会的挑战。那么,如何让书香陪伴孩子健康成长呢?
一、读什么书
由于年龄和知识水平的差异,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也有所不同。低年级学生应着重看色彩鲜艳、构图生动的连环画或卡通漫画书;中年级学生可看以文为主,配有图画的寓言或童话故事;高年级可以看英雄人物的故事和通俗科学读物。我要求家长选择注音读物,以孩子喜爱的童话、故事书、诗歌为主,并配有精美的插图,以便更好地吸引孩子。
如何引导小学生读书?读些什么书?这是老师不断探讨,也是家长关注的话题。在这里,我想引用冰心老人在《寄小读者》中给家长们、孩子们的寄语来阐释。首先,让孩子读名人传记。名人之所以走向了成功,是因为他们从小树立了远大的理想,付出了不懈的努力和艰辛的汗水。这一类书籍可促使孩子们向伟人学习,励志成才,奋发进取。其次,让孩子大量地读名著名篇。如我国四大文学名著,国外的《昆虫记》《爱的教育》《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让孩子们从名著中汲取营养,学习好的思想和好的品质,可以陶冶他们的情操,锤炼心智,塑造健康向上的价值观、人生观。第三,让孩子读儿童文学作品。如格林童话、王尔德童话、安徒生童话、伊索寓言等。郑渊洁童话系列、杨红樱童话系列等经典儿童文学系列也值得推荐,它们对孩子很有吸引力。
二、怎么读书
在教学实践中,我总结出了以下阅读方式:
1.积累性读书法。这个方法就是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一些好词佳句、精彩的段落、优秀的篇章进行反复诵读,直至熟读成诵。另外,学生在写议论文时,往往会为缺乏典型的论据而发愁。因此,积累性阅读也指对一些名言、典型的事实论据进行积累。这样,解决了学生“无米下锅”的苦恼,减轻了学生作文的压力。道理很简单,平时积累多了,熟练掌握了,消化吸收了优秀的篇章、段落,学生写文章时就会文思如泉涌。
2.欣赏性读书法。这是指对一些文学名著的阅读。这些作品一般篇幅较长,故事性也比较强,所以极易引起学生的兴趣。阅读中,教师指导孩子读好书,扩大阅读量,提高阅读的效率,这个出发点是没错的。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可见在阅读中思考是何等的重要。孩子在阅读中思索、感悟,才能把书读深读透,才能把知识变成自己的东西,也才能理解作者的人生体验,获得人生感悟。教师要指导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在阅读的过程中做读书笔记,摘抄好词佳句,可以丰富文学积累,增加阅读的收获,可谓一举两得。
经过多年的探索,我利用假期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学生成绩斐然,不仅阅读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而且写作水平也有了质的飞跃。
三、阅读的收获
在暑假中,通过课外阅读,孩子们掌握了大量的知识,受到了书香的熏陶,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经过一个假期的坚持和积累,刘宇佳同学这样记录她的读书笔记:
篇2
1.连词成句,先易再难,逐步增强学生写作自信
思想是文章的灵魂,语言是文章的外衣。许多学生怕写作文是因为平时练得太少,缺乏语感。往往写出的作文语言贫乏,语句干涩,读起来淡然无味,失败的写作极大地挫伤了学生的写作热情,学生自然不喜欢写作。教学中我采用“用词造句,情景写话”的训练方法,逐步增强学生写作自信。这种方法就是每学一课选出本课中所学重点词语或者根据写作需要摘抄五至八个好词让学生依照自己的兴趣用词连句,情景写话。写作内容广泛:自然、教育、家庭、科幻、军事、社会生活等不限。形式自由可写日记、感悟、书信、故事、童话、小说等。这种做法,给学生很大的写作空间,降低了写作难度,学生能写,也愿意写自己所见所闻所感。写作同时采用篇幅由短到长,要求由易到难,技巧由专项训练到综合训练的梯度原则。写作不能追求一蹴而就,设置分段训练的形式,逐步提高学生写作水平。逐步训练,不断拔高要求,学生不仅积累了大量的词,写作也有感觉了,写作的自信也建立起来。
2.延伸课本,自由表达,点燃学生写作激情
语文课本中,经典的文章,鲜活的人物,有趣的活动,伤感的人物命运等深深地教育和影响着学生,学生内心蕴积着很多的想法,急需表达。我及时引导学生进行“读后感”“书信”“仿写”“续写”等写作训练,要求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充分抒发心中的感触,加强练笔。学生写作热情高,写作效果好。如:学生在《丑小鸭》读后感中写道:我从“丑小鸭”身上懂得了困难和挫折并不可怕,只要乐观自信,始终坚持,理想终会成功的道理。发出难道我这只丑小鸭不会成为白天鹅的呼喊;在《由想到的》片段训练中,学生由“方仲永”的悲哀,引经据典,充分阐述后天教育的重要性,彻底明白要想成才只有努力学习的人生哲理;在学了《皇帝的新装》后,让学生展开想象续写练习,学生热情高,他们用自己的智慧,给读者展示了不同的皇帝形象:或执迷不悟愚蠢透顶;或知错就改,发愤图强……这种练写,不仅带给学生愉快的感觉,而且极好触发学生好奇爱幻想的特点;《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我“捕鸟”的有趣活动,自然激起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回忆。及时安排仿写,学生兴味浓,他们用优美的笔触生动记叙自己最难忘的游戏,真情流露,充满生活情趣,读来是一种美的享受。在学了《再塑生命的人》学生在给“海伦・凯勒”的信中写道:你看不见,也听不到,在无尽的痛苦中却没有沉沦,以顽强的生命力,诠释人生的伟大,生命的不屈,作为一个健全的人,我们没有理由埋怨生活,浪费生命,只有拼尽全力,奔赴生命的终点……正是在学生学了课文感触最深的时候,恰当安排写作,巧妙的激起学生的写作欲望,让学生有话可说,感受了写作的喜悦,在轻松快乐中达到了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目的。这种做法即是课文内容的延续和再创造,更是对学生人格的洗礼。
3.读写结合、以读促写,培养学生写作情趣
学生不会写作,主要是学生读得少,积累得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即使写出来的,往往以帮同学打扫卫生、辅导功课等来写友谊;以发烧送医院写父爱;以批评教育写老师……事例陈旧,塑造的人物干瘪没特点,语句平淡缺少色彩,这样的作品怎能引人?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我给学生推荐了《骆驼祥子》《简・爱》《昆虫记》《繁星・春水》《水浒传》等古今中外几十部名著。自由阅读既给学生枯燥的生活增添了乐趣,又让学生深切感受到文学的魅力。作品中,那鲜活的人物,精彩的语言,生动的情节,强烈地吸引着学生,学生如饥似渴、如痴如醉。学生视野开阔了,知识面增加了,写作表达水到渠成。只读不写是看热闹,读了就写才能让学生深入其中。写读书笔记,或摘录好词好句,或写感悟,或写发现,或写体会不得而一,写作轻松易完成。读书笔记使学生养成写作习惯,很好培养学生写作情趣。几个月下来,厚厚的读书笔记,扎实地记录着学生读书的痕迹,存留着他们最成熟的思考和发现。每位学生为自己的读书成果自豪着,写作情趣有了,写作水平也在逐步提高。
4.分值点评、做好加减法,激发学生写作热情
篇3
【关键词】课外阅读;指导;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课外阅读是课外语文活动中一种主要的、普遍的形式。它是课堂学习的延续和扩展,课外阅读对拓展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知识,发展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那么如何有效实施课外阅读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现就从以下几点进行探讨。
一、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
兴趣是一个人做事的动力,同样学生的读书兴趣也需要激发。只要让学生被动的阅读到主动阅读,才能获取知识,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特别是课外阅读在课外进行,更需要教师引导,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一)利用两三分钟演讲激发学生的兴趣
演讲是学生展示自己的平台,通过演讲可以激发学生多看课外书,多收集课外资料。中学生的好胜心、竞争意识浓厚,具有强烈的表现欲,如:在一次的演讲中,当主持人宣布了演讲主题是介绍课外小知识时,有几名同学就踊跃地站了起来,他们向大家介绍了几种事物的不同现象,如死海为什么淹不死人?早晨的太阳离人近还是中午的太阳离人近――听了几名同学演讲我很吃惊地问他们怎么知道这么多的知识,他们说都是看课外书看到的,学生在演讲中有了新鲜的收获和真切的感受,就会萌生表达交流、讨论的需要和欲望的兴趣。于是我借机向其他同学说:“是啊,多读课外书不但让我们多掌握知识,更会使我们收益无穷呀!”一段时间下来,我发现班里多数同学的学习兴趣浓了,每次说话、口语交际、演讲等都讲得有声有色。
(二)利用课内向课外延伸的方法激发阅读兴趣
课外阅读是课内学习的延伸和拓展,这样能够发展学生的智力,也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因此把阅读延伸到课外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是十分必要的。
例如,在学习了《真正的英雄》一课后,引导学生对英雄的认识要更全面,不仅是那些为中国的革命事业而献身的是英雄,为国家作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艺术家们也是英雄,比如钱学森、邓稼先、丰子恺等,他们的精神流芳千古,希望大家利用课余时间读一读这些人物的故事,用心去感受他们的精神品质,这样也就自然而然地对人物的故事产生了兴趣,从而促进了他们的课外阅读。
(三)顺其自然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课外阅读是学生自由阅读,该读什么和不该读什么,不应该由老师或别人决定,而应该由其自身的兴趣所决定,特别是对刚接触课外读物的七年级学生来说,顺其自然是最合适不过的。因此,我每月都会为学生安排一次自由选择读物的机会,而作为教师既要心中有数,又要做到宽容,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无拘无束地享受到阅读的乐趣。
二、向学生推荐课外阅物
对于七、八年级的学生来说,让学生自选图书有时会陷入盲目性、从众性。我依据学生在不同年龄的认知能力和兴趣爱好,经常推荐一些适合其年龄的课外读物。
(一)依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向学生推荐课外阅读
中学生不仅对图文并茂的读物儿歌童话兴趣浓厚,而且对一些文艺书刊小说中外名著等阅读欲望强烈,因此,我根据学生的年龄认知水平进行推荐读物。
(二)依据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来推荐适合他们的课外阅读
比如,有的学生性格比较内向,还很胆小,平常上课时从来不敢主动起来回答问题,我就推荐他们读一些在战争中的英雄传奇故事,如《阿诗玛》《林海雪原》等,借助英雄人物的勇敢形象来激励他们,增强其胆识;而对一些性格活泼的学生,就向他们推荐一些科普读物,如《水上飞机》《法布尔昆虫记》《闯入太空》等,以激起他们学习科学的兴趣,并培养其缜密的思维。
(三)还可以依据所学的课文来向学生推荐一些相关课外读物
例如在学习了一些唐诗后,就可以向学生推荐《唐诗三百首》,以增加其积累量。而在学习了安徒生《丑小鸭》后,就推荐学生去阅读安徒生其他的童话作品,这样不仅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面,而且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引导学生做读书笔记
俗话说,“有好脑袋不如一支笔头”,因此,课外就应让学生多动笔,同时,还要让学生尝试学写读书笔记,可依据个人的认知能力和阅读兴趣,自由撰写读书笔记。
(一)做好摘抄
即把读书时发现的好词语、好句子、好片段摘录在读书笔记上。既可以积累词汇,又可以启迪学生思维,提高认识对阅读和写作都有利。
(二)疑问笔记
也就是指阅读时及时把心得、困惑等写在空白处做好记录,这样可以实时反映我们对书中思想和知识的理解,并提升学生思维的加工能力。
(三)学会列提纲
这要求学生在阅读完一本书,或是文章之后,结合其结构内容及主旨,在理解的基础上,分析并归纳其大意,再用自己的语言简洁地表述出来即可。这种方式既可以提升其整合信息的能力,开拓其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读后感
可以是因人而感、因事而感、因物而感、因景而感,只要能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和感受,同时也可以写创作笔记,针对阅读资料续写、扩写、缩写、改写等。
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拓宽了阅读视野增长了知识,为展示自己打下了基础;在大量的实践活动中,不但积累了语文素材提高了语言文字能力,形成了良好的品质养成,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知识,起着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篇4
一、创设读书情境,激发读书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是最关键的。那么怎样让孩子喜欢读书,产生读书的欲望呢?一开始,我就通过创设读书情境来激发学生读书的强烈愿望。
1.创设读书氛围
低年级的学生特别爱听故事,于是,我就以讲故事为交流平台为学生“读书”,让学生和我一起感受读书氛围的美。在给学生读《丑小鸭》时,我坐着,孩子们也静静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我选了一首钢琴曲,在优美的音乐声中,我捧着书轻轻地读,孩子们也和我一起陶醉在“读书”的乐趣之中,享受着音乐,享受着老师轻轻的读书声,享受着故事里语言文字给他们带来无限遐想的美感。
我每天都坚持给孩子们讲美丽的绘本故事,《小老鼠分果果》让我们闻到了与人分享的香甜;《小达尔文的故事》带领我们走进了充满神秘色彩的大自然;《小海螺和大鲸鱼》告诉我们小人物一样可以有大作为;《爱心树》让我们为无私的“爱”感动到流泪;《美宝的魔法花园》向我们诉说了友谊的真谛……孩子们在一个个美丽的故事中成长,在听我读书的过程中也爱上了读书。
有时,为了激发孩子们的读书欲望,我会把书读到关键处戛然而止,这样,孩子们就会在兴趣的引导下去自主读书,走进浩瀚的书海。
2.开设读书课堂
在听读的基础上,我告诉学生:读书是美的,自己能走进书的世界,是最美的。在每周的语文活动课上,我会精心为学生营造一个优雅的读书环境。音乐是人类的第二种语言,放一首轻音乐,每个课桌上都摆放着自己喜欢的书。音乐把整个空间充满,孩子们在音乐声中思绪飘飞,一本自己喜欢的书在手,很快就能进入书里的世界……此时此刻,看着孩子们那丰富的表情,那痴迷的状态,我知道他们已经走进了草丛看《昆虫记》,走近了灰姑娘和她交谈……我也会被孩子们所感染,捧起自己喜欢的书如饥似渴地、入迷地读起来……
孩子们读到精彩处,有时会不禁笑出声来,看着孩子们如痴如醉的样子,真觉得孩子们读书的样子是最美的,读书真是一种享受。是啊!现在的学生面对太多的诱惑,置身喧杂的闹市,的确已经很少有静下来读书的时间了。而这样的读书课堂给学生创设了一方宁静的港湾,让他们尽情畅游在书的海洋里,悲欢离合,喜怒哀乐,丑恶美善尽在其间。学生怎能不喜欢?他们喜欢读书的氛围,想读书里的故事,喜欢故事中的人、事、景、物……
二、激发读书热情,养成读书习惯
一个爱上读书的孩子,会拥有一种不同常人的儒雅气质,何时何地都不会感到孤独,人生也会更加多彩。学生一旦喜欢上了读书,教师便要经常督促指导,让学生长期坚持,养成读书的习惯。
1.读书名言导行
从古至今,有许许多多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有的名言后面还会有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于是,我便充分利用一切教育时机进行渗透,让学生积累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明白读书的道理。诵读“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知道读书积累的重要性;诵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聆听总理小时侯立志读书强国的故事;诵读“腹有诗书气自华”,懂得读书对陶冶情操的益处;诵读“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感受读书对人的促进作用,还有开卷有益、博览群书……这一个个成语故事,一句句名言古训,让孩子们真正地从内心爱上了读书,感受到了读书的益处,并立志读书修身,读书报国。
2.开展读书活动
为了让学生的读书热情向更深的方向发展,将兴趣变成一生爱好,加强读书习惯的养成,我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例如:在“好书推荐会”上,孩子们不仅在推荐交流中培养了口语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在老师的指导下知道了何谓“好书”,增强了明辨是非的能力;在“诗文联谊会”上,学生读诗、背诗,畅游在幽幽的古韵声中,享受着朋友聚会读书诵诗的乐趣;在“读书汇报会”上,学生纷纷用自己摘抄积累的一个个好词佳句向老师“献宝”,并试着结合实际说一说,何时自己也体验过“凉丝丝”的感觉,何时何地见到过谁“愁眉苦脸”的样子……经过这样的引导,这些词句便极其自然地走进了孩子们的生活,活跃在孩子的口头和习作中,为积累运用搭起了一座友谊之桥。结合读书内容,我还开展了“成语聚会”“歇后语趣谈”“春联欣赏”“童话世界”“人物传奇”“安徒生故事赛”“昆虫知识知多少”等一系列读书活动。在活动开展的同时,我还要求学生每天写读书笔记,可以摘抄词、句、段,也可以仿写句子体悟心得,并提出了每天看书至少半小时的时间要求。久而久之,这些活动不仅促进了学生读书的热情,还巩固了读书习惯的养成。
三、关注日记赏评,享受读书乐趣
从一年级开始,我就指导学生学习写日记。我总是对孩子们说:日记是生活的需要。日记可写的东西很多,什么都可入日记,目之所睹可记,耳之所闻可记,鼻之所嗅可记,舌之所味可记,身之所触可记,脑之所思可记,惊天动地的事可记,鸡毛蒜皮的事也可记……学生只有先不怵日记,才会写好日记。当学生有了日记写作内容之后,我又从日记批改、赏评入手,引导学生运用读书时积累的词句,凡是日记中闪光的词句,我总是不吝啬波浪线、小红旗、小红花,慷慨赠送,充分利用赏识教育,表扬得多,批评得少。日记本一发下,孩子们总是个个高兴,因为每个孩子都能从老师的批改中发现自己闪光的地方!
篇5
关键词:小学生阅读能力;存着问题;教学方法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良好的语文阅读习惯,能够帮助小学生不断的提升其语文素养,但相关调查研究显示,当前阶段小学生的阅读量明显不足,阅读内容的内容大多比较简单,缺乏深度,阅读能力较低,这种情况之下,教师要能够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最终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一、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阅读是由思维、记忆、知觉、感觉等多种心理因素组成的一种十分复杂的心理活动,想要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必须要从多个方面入手,首先要能够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现阶段,许多小学生阅读过程中都存在着阅读量较少、阅读缺乏深度、阅读内容简单单一等问题,相对于文本类内容,绝大多数的小学生更喜欢卡通漫画类图书,在阅读过程中大多停留在唱读、浅读的层面,对于故事情节的发展情况更加关心,忽略了文本的整体理解,导致这些问题的重要原因就是学生对于各种读物的阅读兴趣不够浓厚。传统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过分重视学生阅读技巧的提升,忽略了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他们将课文不断地细化分解,讲解阅读技巧,希望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但往往收效甚微,还很容易使得学生丧失阅读的兴趣。实际的语文教学中,想要切实提升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必须要能够从阅读兴趣的培养工作入手,从多个方面启发学生,调动他们参与阅读的兴趣。
首先,教师要重视阅读反馈工作,小学生实际的学习生活之中,对于师长的评价十分在意,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可以将阅读量较大、读书笔记整理的较好的学生列为榜样,鼓励学生积O的参与阅读。其次,教师要能够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比如在教室的拐角位置设置一个“读书角”,放置一些适合小学生阅读的课外书籍,在教室中张贴各种关于阅读的画报、标语等,潜移默化的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外阅读之中。此外,教师要能够学会“见缝插针”,学习课文内容时,要能够适时的向学生推荐一些课外阅读数目,比如学习《卖火柴的小女孩》时,可以向学生推荐《安徒生通话选》,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的同时通也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
二、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
正确的阅读方法对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许多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把握不到重点,虽然阅读量比较大,但自身的阅读能力始终没有得到提升,这就是阅读方法不准确导致的。首先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教师要提出不同的阅读要求,比如1~3年级的学生年龄比较小,理解能力比较弱,阅读的篇目应偏向于简单的童话故事、童谣等,阅读中要求他们能够准确的读出文章中的字词,可以通读全文即可。对于4~6年级的学生而言,他们已经掌握了较多的词汇,具备一定的理解能力,阅读的篇目可以适当复杂一些,阅读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学会品读文章内涵。课外阅读过程中,学生要能够按照“整体―部分―细节”的阅读模式开展阅读活动,首先通读全文,理解大致的意思,然后就自己感兴趣的段落或者理解比较困难的段落进行细致的理解分析,最后详细的品读文章的细节,就人物、事件描写的比较细腻,语言比较优美的词句可以摘抄下来。略读与精读相结合,阅读过程中养成摘抄、评价的好习惯,形成一定的阅读风格,最终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三、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于学生的语文学习有着关键的作用,阅读习惯是在学生长期的阅读活动中逐渐形成的,是一种惯性思维,一旦学生养成阅读的习惯,不需要家长、教师的提醒,学生在自己的课余时间就会自觉的投入到阅读活动之中,但阅读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心理学研究标明,人类形成一个生活习惯大概需要连续的21天的重复动作。但小学生正处于成长阶段,意志力比较薄弱,教师及学生家长要能够监督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比如学生在阅读时,家长同时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阅读,给学生树立一个榜样,同时在学生理解困难的时候,及时给予一定的帮助,可以帮助学生坚持阅读。
四、重视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是扩大学生阅读量,拓宽学生视野的重要方法,新课标明确提出小学语文教学要重视课外阅读问题,教育部门针对小学生课外阅读还列出了详细的推荐阅读数目以及建议阅读量,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建议阅读数目有明显的区别,1~2年级小学生理解能力差,学习的汉字十分有限,推荐阅读的内容大多偏向于故事性,比如《小布头奇遇记》、《舒克贝塔历险记》、《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等,3~4年级,课外阅读总量要求明显提高,推荐阅读内容相对复杂,比如《鲁滨逊漂流记》、《寄小读者》等,5~6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已经比较好,推荐阅读内容更加复杂,比如《羚羊木雕》、《昆虫记》、《小王子》等,语文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尽可能多的开展课外阅读,结合教育部要求,规定学生每学期必须要阅读的篇目或者阅读总量,每隔一段时间可以开展一次“读书会”,鼓励学生就自己的阅读感悟与其他的学生进行交流沟通,对于阅读任务完成度比较好的学生予以一定的奖励,从而激励其他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课外阅读之中。
五、结语
阅读是语文学习的关键部分,通过阅读学生可以接触到更多自身生活以及学校学习中触摸不到的知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其他学科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小学语文教学必须要重视阅读教学,要能够通过正确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把握正确的阅读方法,从而有效的拓宽学生的视野,文章从四个方面就如何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了分析概述,仅为小学语文教师的阅读教学工作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王硕,蒋威.试论如何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J].学周刊.2015(05).
篇6
关键词: 小学生 阅读兴趣 阅读习惯
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阅读习惯的培养,是加强素质教育,提高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英国著名教育家洛克说:“事实上,一切教育都归结为养成学生的良好习惯,往往人民的幸福都归于自己的习惯。”语文教学大纲要求训练学生听说读写与坚持自学五个方面的习惯,其中以阅读的习惯训练难度最大,这就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充分发挥教师的向导作用,有的放矢,加强指导,养成学生课外阅读的良好习惯。
一、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育学生的求知欲。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提高阅读能力,首先应该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这就要求老师学识渊博,在教学过程中能让课堂充满情趣,满足学生求知的欲望。还要紧扣文章主题,加强对文章的意境的渲染,使学生通过自己的生活体验去感受作者思想情感的脉动,品味语言独特的美,不可为美而美,脱离学生的生活。
其次帮助学生选好课外读物。《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而且学段不同,年龄不同,心理特征不同,那学生的阅读取向也会有所不同。所以教师在推荐阅读读物时一定要尊重学生“个性化阅读”的权利,同时也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能力和知识水平。
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在每个新学期开学的时候,可以建立自己班级的QQ群,可以制订年度阅读计划,在群中、班级中及时公布适合本年级学段阅读的读书目录,家长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去购买或是借阅这些书籍,要求家长陪同孩子阅读同一本书。例如《哈利波特》、《卖火柴的小女孩》、《狼外婆》、《鲁冰花》等,读后还组织他们一起讨论书中的人物、情节,这样就会大大地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作为语文老师,对课内文章的阅读应该放在重要的位置来对待,将课内的阅读延伸到课外来。例如,学完《丑小鸭》一文,鼓励学生去看看这篇童话的原著,读读安徒生爷爷的其他童话;学完了《草船借箭》一文,组织一个“三国小故事”的讨论会,推荐学生去阅读少年版《三国演义》。这样,不但能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还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想一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故事的背景是什么,这样认真思考,一定会对他们的阅读能力有所裨益。
其实阅读教学并不单单是语文老师的事,这就要求各学科的老师共同努力。例如,如果生物老师讲到蝴蝶时,告诉同学们法布尔的《昆虫记》这本书中有详细的记载,相信这本书一定会成为学生争相传阅的新宠。当讲到《爬山虎》这篇课文时,老师不妨告诉学生,要想详细了解爬山虎的有关资料,可以利用课余时间,仔细观察一下灯下的爬山虎是如何捕捉猎物的,学生一定也会兴趣盎然。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外读书习惯。
现代生活节奏极快,新鲜事物层出不穷,如何让学生把关注点放到阅读上呢?以下几种做法可以一试:
1.树立典型。孩子的模仿性强,尤其是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更是如此。根据学生敬佩英雄、崇拜名人的特点,可以给他们讲一些名人、名家爱读书的故事,鼓励他们热爱书籍,认真地阅读书籍,从书籍中汲取知识,获得体验。平时,还要有意识地向学生介绍老舍、叶圣陶、冰心等古今中外的历史名人热爱读书的一些故事,这种名人产生的“蝴蝶效应”所产生的力量也是不能低估的。
2.从我做起。俗话说“言传不如身教”,教师作文是孩子最大的模仿对象,首先要为孩子身先垂范,要孩子“给我读”变成“跟我读”,这对孩子来说无疑是一种无声的教育,给他们带来深深地震撼。阅读时,老师所流露出的热情、投入和欢乐之情,对学生有着强烈的感染力,学生在浓浓的读书氛围中,体会到文本的乐趣,从而激发其自觉地进行阅读活动。
3.适时鼓励。生活中或课堂上,教师要善于抓住阅读点、闪光点,不失时机地树立阅读典型,例如当学生说出一些精妙的词语或对某一人物做出客观评论时,教师都要及时给予鼓励,这样便在学生中营造了读书的氛围。
其次要进行读法指导,使学生学会读书。课外阅读应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发展,要以课内带课外的方法来进行。不过课外阅读书籍的题材丰富,种类千差万别,再加上文章的内容深浅不一,学生理解能力也高低有别。为了防止只追求故事情节,忽视文章中心及语言描绘,要注重运用以下几种阅读方法来进行指导。
1.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小学一到六年级要根据年级不同,分别提出不同要求。例如低年级以摘抄词句、仿句为重点;中高年级侧重于摘录佳句、精彩片段和写读后感,注重读与写相结合,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2.指导学生掌握读书方法。清朝有个维新人物叫的,他曾指出自己的读书之法:“不同之书,区别对待”,就是要根据不同体裁的文章用不同的方法去阅读,在小学阶段,一般要求学生初步掌握精读、略读、浏览“三读”法。精读就是要一句一句地读,一句一句地理解,遇到不理解的地方要停下来,做上记号,以便查工具书或向人请教,弄懂了再继续读;略读速度较快,常常一目几行,意在了解大概内容;浏览的速度就更快了,主要用来浏览报纸、搜集信息资料,常常只看看标题。阅读初期,一般以精读为主,有了一定的阅读经验和阅读能力以后,以上三种读书方法可交替进行,一般内容略读或浏览精彩的部分精读。
3.加强仿写训练。如阅读介绍竹子的文章,可引导学生为各种竹子编写标签,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或为文章内容“空白”处作扩充、填补,不但训练了学生阅读能力,还进行了创造想象力的训练。
4.利用零碎时间坚持阅读。每周两节读书课是远远不够的,时间上要善于抓零取碎,方能积少成多。英国著名教育家洛克说:“事实上,一切教育都归结为养成学生的良好习惯,往往人民的幸福都归于自己的习惯。”语文教学大纲要求训练学生听说读写与坚持自学五个方面的习惯,其中以阅读的习惯训练难度最大,这就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中,通过想方设法增加阅读时间,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例如指导学生充分利用小午、课外活动、星期天每天广泛涉猎,大量阅读,做到每天至少抽出一个小时的时间读书,节假日、星期天每天至少读三小时书。其实可以给学生算了一笔账,以一小时读5000字计算,一本10万字的书,20天就可以读完,再加上假期,只要坚持不懈,收获将会是巨大的。
5.以活动为抓手,促进阅读活动的顺利开展。
①每节语文课前,举行课前演讲。学生将平日读到的精彩篇章或段落推荐给同学,或脱稿,或有感情地朗诵提前准备好的诗词歌赋都可。既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又促进了学生的课外阅读,收效明显。
②定期举办“追寻伟人的足迹”、“他(她)是我最崇拜的人”等主题活动,要求学生每人将一句你认为最有意义的名人名言介绍给全班同学,同时简要介绍这位名人的事迹,或者讲述这位伟人一生中最精彩的一个片断。如贝多芬的名言“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及他的事迹让学生充分体会到伟人不向命运低头,敢于向命运挑战的大无畏精神,既陶冶了学生情操,又推动了学生阅读名人传记风气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