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概论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06 12:04: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土木概论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土木工程也是建造各类工程设施的科学技术的统称,它既指工程建设的对象,即建在地上、地下、水中的各种工程设施,也指所应用的材料、设备和所进行的勘测设计、施工、保养、维修等技术。
作为一个重要的基础学科,土木工程有其重要的属性:综合性,社会性,实践性,技术经济与艺术统一性。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而发展,土木工程至今已经演变成为大型综合性的学科,并已经出许多分支,如:建筑工程,铁路工程,道路工程,桥梁工程,特种工程结构,给水排水工程,港口工程,水利工程,环境工程等学科。土木工程共有六个专业:建筑学,城市规划,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给水排水工程和道路桥梁工程。
通过一个学期土木工程概论课的学习,我已经深深地感受到土木工程涵盖的广泛,体味了前人取得的成就,也领悟了作为一名土木工程师的重大责任。当然,我们不能沉浸于现已取得的辉煌成就,止步不前。我们还应当与时俱进,去挖掘,去发现,去思考,去想象,去创新。在此,作为一名中国未来的土木工程师,我想结合土木工程的历史,结合我国的国情和世界形势,谈一谈土木工程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My knowledge about civil engineering has been broadened since I became a student of Tongji University.
Civil engineering is a form of human activity. Human beings pursued it to change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for their own benefit. Buildings, transportations, facilities, infrastructures are all included in civil engineering.
The development of civil engineering has a long history. Our seniors had left a lot of great constructions to us. For example, Zhao Zhou Bridge is the representative of our Chinese civil engineering masterpieces. It has a history of more than 1300 years and is still service at present.
Civil engineering has been so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period. A lot of new bridges have been constructed, and many greater plans are under discussion. China is a large county. And she is still well developing. So this era will be both exciting and rewarding for the Chinese Civil Engineers. And of course, civil engineering’s future is promising.
However, civil engineers will be facing more complex problems.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growing population and a lot of deteriorating infrastructures. We should prepare for the possibility of natural disasters. To meet grow needs in the future; we should also try to update all the transportation systems.
To deal with these problems, we will have to develop innovative and enterprising skills. And we should choose a way that we can go continuously. Hazard Mitigation may be a great choice. Not only can it save money in the long run, but also avoid getting into an embarrassing situation in which we have to rebuild all the broken buildings. And we should also use more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materials when designing or constructing new buildings.
Well, to be a brilliant civil engineer is not easy. Today, engineering is a synthetic system. It not only depends on traditional mechanics, but also closely related to advanced science. So Physics, Chemistry, Material Science, Computer Science and perhaps more are all in our civil engineering program.
To be a good civil engineer, we should have the ability to apply the knowledge, to design a system, a component, or a procedure of construction. We should also be able to conduct experiments and explain the results. Furthermore, an engineer never works alone, so we shall cooperate with working team, and try our best to communicate effectively.
I’m very glad to be a student in this wonderful field. And I will try my best to be a successful civil engineer, to make contributions to our motherland.
1.对土木工程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发展的认识
1.1.1古代土木工程
古代土木工程具有很长的时间跨度,它大致从公元前5000年的新石器时代到17世纪中叶,前后约7000年。在房屋建筑、桥梁工程、水利工程、高塔工程等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一些文明古国的不少传世杰作,至今巍然屹立。譬如我国的长城,埃及的金字塔等。公元6世纪建成的赵州桥,是世界上最早的敞肩式拱桥,于1991年被美国土木工程学会选为世界上地12个土木工程里程碑。
1.1.2近代土木工程
近代土木工程的时间跨度从17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前后约300年时间。在此期间,建筑材料从以天然材料为主转向以人造材料为主,建造理论也从主要以总结长期建造经验向重视科学兼顾经验转变。建造技术方面,一些性能优异的大型机械伴随着各种极为有效的施工方法的出现,使得人们开始能建造结构复杂或所处环境恶劣的土木工程。期间建成的埃菲尔铁塔、帝国大厦和金门悬索桥,至今仍不失为伟大的土木工程。
1.1.3现代土木工程
现代土木工程起始于20世纪中叶。发展至今,土木工程在建筑材料、结构理论和建造技术方面都取得了极其巨大的进步。
建筑材料方面,高强度混凝土、高强低合金钢、高分子材料、钢化玻璃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建筑上。结构理论方面,利用电子计算机强大的运算和绘图能力,力学分析和计算的结果更加符合结果的实际情况,使得在结构设计上更为可靠。对于建筑技术,已经发展到机—电—计算机的一体化,施工过程中,不论是上天、入地还是翻山、下海,都已不是施工的障碍了;而焊接技术的普遍使用,也使得钢结构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现代土木工程造就的举世瞩目的建筑有:我国台北的国际金融中心,上海金茂大厦,马来西亚吉隆坡的石油大厦双塔楼,法国的诺曼底斜拉桥等。
1.2对土木工程的现状的认识
现今的土木工程,正日益同它的使用功能或生产工艺紧密结合。
公共和住宅建筑物要求的建筑、结构、给水排水、采暖、通风、供燃气、供电等现代技术设备日益结合成为整体。
工业建筑物则要求恒温、恒湿、防微振、防腐蚀、防辐射、防火、防爆、防磁、防尘、防高(低)温、耐高(低)湿,并向大跨度、超重型、灵活空间方向发展。
篇2
相关的调研报告显示,我国力学课程教学有以下问题:
①力学基础课程的学时压缩幅度比较大;
②师资队伍情况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师资力量不足和学历层次较低;
③土木工程专业力学课程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较国外大学低,约为国外大学的三分之二;
④在课程体系上,国外大学已对力学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了整合,我国整合效果不理想。土木工程专业力学课程教学以单门力学课程为中心进行授课,每一门课程单独来说其理论是系统和完善的,但是人为阻隔了各力学课程之间的联系,造成在教学内容脱节或重复赘述。由于课程体系职责不清,导致知识的相互渗透不充分,难以使学生对力学课程充分理解并形成系统的力学知识体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起来比较吃力,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各力学课程的授课老师交流沟通较少,课时分配不够合理。如果教材选择不合理,甚至在教学内容上存在冲突。不同课程的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各异,教师在授课时缺乏系统性,给学生造成“杂”和“乱”的印象,难以建立起完整的力学知识体系。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新学科不断涌现,学生需要学习的知识势必面广量大,难免要压缩其他课程的学时。力学课程是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力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将直接影响和关系到土木工程专业后继课程的教学。所以,对力学课程系统性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2教学内容调整
力学是土木工程专业重要的学科基础课,既是基础学科,又是技术学科。其重要作用是使学生掌握土木工程类专业必备的力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具备分析和解决土木工程简单结构、基本构件受力问题的能力,为学习后续专业技能课程打下基础;对学生进行职业意识培养,使其形成严谨、敬业的工作作风,为今后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和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基础。在力学课程体系方面,有些内容在不同课程中表述形式不同,甚至存在冲突。应加强各力学课程授课教师的交流与沟通,合理选择教材,及时修订教材及教学大纲,优化课时分配。由于教学学时普遍压缩,每门力学课程都不能把教材内容系统完善地讲完,造成部分内容脱节。同时,相关的新知识、新技术介绍偏少,远远滞后于科技发展。在现有的理论力学教材中,力学物理基础与大学物理中的内容重复出现。理论力学教材中的平面简单桁架的内力计算与结构力学中的静定平面桁架重复,而材料力学中的平面刚架和曲杆的内力图又和上述内容有所重复。不同的是平面简单桁架中的构件都是二力杆,二力杆的内力只有轴力,而材料力学中的静定平面刚架的内力除了轴力还有剪力和弯矩。材料力学中的简单的超静定问题在结构力学中多有重复,同时在能量法和压杆稳定等内容也有较多重复。在结构力学教材中,渐进法、无铰拱的内力计算等内容实际应用较少,但是内容仍然占了一定的篇幅,而新型工程的新结构、新理论却在教材中很难找到。依据高校培养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实用性、针对性、先进性”的教育特点,需要打破土木工程专业力学课程之间的界限,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与优化,重新组织课程结构,摒弃陈旧内容,加入新血液。将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课程的教学体系、教学内容进行系统的研究,按其内容重新划分教学模块。确保主要内容不削减,避免重复;相似内容合并;新加内容既要保持先进性,又要保证整个力学体系的连贯性和整体性。通过力学课程的教学内容调整,提高教学效率,强化基础,突出重点。
3教学方法改进
力学基础课程,尤其是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是工程类专业的理论基础。但是近年来基础力学的教学学时在大幅度减少。如果课时减少又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证教学质量,所谓的“厚基础”也就成了一句空话。在土木工程专业力学课程的教学中,利用有限的教学学时,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建立良好的教学模式,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3.1启发式教学
学生学习力学课程目的之一就是为将来从事各种有关工程方面的工作打下良好基础。力学教材中的理论知识都是经过实践总结出来的,而又为实践所用,因此,教师在授课时尽量把抽象的概念、理论与工程实际联系起来,扩大教学信息量及知识面,给学生留出充分的思维空间,留一定的余地让学生思考、反馈或提炼出若干问题,最大程度的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经过教学内容的调整,系统的力学知识体系又为学生后续的学习留下期待和想象的空间,将教学的重点从知识的传授转移到能力的培养上。
3.2多媒体教学
力学课程的公式推导较多,并且有大量的图形,利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可以将复杂的力学问题分析的很透彻,并且有利于教与学的互动,缺点是推导过程和绘图占用了大量时间。多媒体教学具有图、文、声并茂甚至有活动影像这样的特点,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使传统教学中抽象枯燥的概念变得生动具体,能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信息量、大容量性课堂教学节约了空间和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但是,多媒体教学只是一种辅助的教学手段,需要与传统教学的手段有机结合,共同参与教学过程,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3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巩固理论知识的有效途径,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手段。通过课程实验教学或演示教学、认识实习等使学生通过实际观察获得感性知识以说明和印证所传授知识。实践教学能使学生获得生动而直观的感性知识,加深对学习对象的印象,把书本上理论知识和实际事物联系起来,形成正确而深刻的概念;能提供一些形象的感性材料,引起学习的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有助于对所学知识的深入理解、记忆和巩固;能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培养他们的独立探索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研究兴趣。
3.4考核方式
3.4.1统一学生作业在对学生实施练习的过程中,不同的任课教师按照自己的理解,在难度和知识点覆盖面上有一定的差异。随着力学各课程习题册的出版,节省了老师和学生的大量宝贵时间,使得学生有更多的时间理解教材中的内容。但是由于习题册与教材上的内容和教师讲授的内容可能不符,甚至存在冲突。所以基于教学所选择的教材和力学课程调整后的内容,各力学课程的教师应该加强交流和沟通,共同编制各力学课程的习题册。一方面对要求学生掌握课程知识点和覆盖面有个统一的标准,为实行规范的教学质量体系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又为力学课程的最终考核增加新的参考。如在新章节内容开始时,布置一些思考练习题,该章节结束后,通过课上提问、课外作业等形式进行检查。
3.4.2考核方式考核的目的具有双重性的特点:考核既是为了检验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情况,帮助教师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同时也是为了对学生就该课程的学习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并引导其学习方向,逐步适应学科课程的特点,最终起到夯实基础、强化能力的作用。但是单一的试卷考试,很难全部反映力学课程的所有知识,而且错综复杂的工程实际问题也不是简单的力学理论就可以完成的。因此对于力学课程的考核,选择过程性和阶段性相结合的方式。教学活动既有完整的过程性,又有鲜明的阶段性。重视过程性考核和阶段性考核,对检验教学质量和促进、引导学生学习都非常必要。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适当安排一些形式多样的考核,如课堂讨论、力学创新、应用力学理论分析解决工程实际中的问题等。
4结束语
篇3
论文摘要:本文主要通过对《英语语言学》课程的一项调查问卷的结果进行分析,探讨了高等院校英语专业语言学课程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及挑战,以期能够发掘影响本课程发展和学生学习的内外因,从而能找到具有针对性的解决途径,达到改善教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提高课程教学的整体质量的目的。
《英语语言学》课程是《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2005) 规定的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的专业必修课,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绝大多数的高等院校都在英语专业高年级中开设了《英语语言学》课程。然而长久以来,语言学课程却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境地:尽管教师及学生都认识到此门课程的重要性,但是由于课程本身理论性较强,比较晦涩难懂,而教师又一般缺乏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因此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课堂学习的效果都不尽理想。但是也一直有学者或者教师对语言学课程存在的问题做探究,并提出了一些较有针对性的尝试性的解决途径,如潘之欣(2002),王扬(2004),白郁(2007),鞠玉梅(2007)等。然而在众多的著述中,除潘之欣(2002)做了调查问卷的实际研究以外,其他的鲜有基于调查或实验的研究,基本上都是一些内省式的探讨尝试。笔者自2003年起一直担任《英语语言学》课程的专任教师,在较长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教训,对课程存在的问题也有一些个人的看法,于是笔者在自己教学的两个大学三年级的英语专业自然班中做了一项针对《英语语言学》课程的专项调查问卷研究,以期能够从教与学两个方面对课程存在的问题,目前教学方法的不足,以及学生们的学习预期及学习困难做出全面的了解分析。
一、研究方法及结果分析
本次研究采用匿名调查问卷的方式来进行,共发放调查问卷64份,实际收回64份。调查问卷共设计了23道问题,其中1-21奇数问题采用的是选择题,分四个选项;2-22偶数问题是书面问答,分别对1-21奇数问题的选择做出书面的解释,如第1题“经过一年的学习,你认为本门课程_____”a. 非常有用 b. 有用 c. 没有什么用处 d. 说不清楚,当学生做出选择后,会在后面的第2题预留的空白处写出做出上述选择的依据。这种调查问卷的设计方式虽然没有完全按照Likert 五分法进行,但是创新之处在于能直观地获得学生做出某项选择的初衷,从而能最大程度上对学生的诉求和认识做出判断。
由于涉及的问题以及分析较多,限于篇幅本文仅对其中一些较为关键问题的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当被问及本门课程是否有用时(第1题),约有68%的学生(44人)选择了a. 非常有用和 b. 有用。约42%的学生对课程的态度是非常喜欢或者喜欢,选不喜欢的约占26%。约72%的学生对现在的教材(胡壮麟编《语言学教程》第三版)非常满意或者比较满意,不满意者只占9%。约55%的学生对于目前的教学方法感到非常满意或者满意,不满意者占16%。对于任课教师是否胜任目前的课程,约98%的学生(63人)选择了非常胜任或者胜任。约有70%的学生对于设立语言学课程觉得非常有必要或者有必要,只有约17%的学生选择了没有必要。对于课程目前的测试方法,约56%的学生选择接受,约33%的学生选择了不接受或者认为应改变测试方法。当被问及课程应该注重哪些方面时(本问题可多项选择),约45%的学生认为应注重基础知识的讲授,约48%认为应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约9%认为应注意新成果的介绍,约5%选择其他。约70%的学生认为课程的课堂教学非常好或者好,约20%选择一般,约3%选择非常一般。当被问及对课程的其他建议时,多数学生认为授课时应多举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尽量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等。
通过上面对调查结果的简单分析,结合以前相关研究的结果,可以看出困扰本课程的一些主要因素是:
(一)学生对课程的喜欢程度。本次调查中约26%的学生选择不喜欢本门课程,这个结果在一定程度上与潘之欣(2002)的调查结果一致。[1]而影响学生对课程喜欢程度的主要因素还是课程本身的理论性和抽象性,这个结果与潘之欣(2002)也基本一致。[1]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授课时不仅仅要满足于基本知识和理论的解释讲授,而且也要照顾到课堂气氛和讲授的深入浅出,只有让学生听的懂,听的有兴趣,才能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增加对课程的认同感。
(二)课程的教学方法。本次调查中约16%的学生对目前的教学方法感到不满意,这与王扬[2]、白郁[3、]鞠玉梅[4]等所反映的一致。因此原来那种以课本为主,偏重知识讲授的教学方法已经不适应目前的教学实际和学生的知识要求。教师应该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教学实际。不仅要使用多媒体课件,而且还要充分调动声,光,电等各种手段,给课堂教学提供最大程度的帮助。
(三)测试方法。本次调查中约33%的学生对目前单纯书面考试的测试形式表示不接受或者希望改变测试方法,这就要求教师采取多元化的考察手段,从多方面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成就。除了学期末的笔试以外,教师也不妨在平时多让学生做一些小组讨论,课堂陈述或者也可以给学生们布置一些小的论文作业,内容尽量适合学生的学习水平并贴近日常语言的实际,这些活动的结果可以计入学生的平时分,这样的话既可以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可以增加他们学习的动力。
(四)实践能力的培养。本次调查中约48%的学生认为课程应该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的授课中要理论联系实际,多举一些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例子,逐步引导学生培养用语言学课程上所学的理论知识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语言实例的能力。 语言学知识及理论其实都是对日常语言数据和语言现象的浓缩抽象而已,其实质上是来自于生活,现在我们应该要做的就是再把它们还原到生活中去,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方式来还原其本质。这样不仅仅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除了上述提到的四个因素以外,另外一个困扰语言学课程的困难就是课时设置的问题。绝大多数的高等院校虽然都在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中开设了语言学课程,但是一般都只开设一个学期,大约32课时,而课时数的不足也制约了教学。教师需要对教学内容做较大的取舍,只能选取那些最基本,最重要的知识给学生进行讲授,从而造成了教学内容之间的相互联系不足,教学内容的破碎也制约了学生对授课内容的总体把握。有鉴于此,山东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从2007年开始,将《英语语言学》课程的课时数从32学时调整到64学时,即从原来只开设一个学期增至一个学年。这样的设置不仅仅是增加了课时数,使得教师有比较充分的时间来系统地讲授,而且时间跨度的增长也从另一个方面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理解。从实行至今,教学实际效果以及学生实际学习的成效来看,这样的课时设置确实起到了不错的效果,学生对语言学课程的认知程度逐年提高,也有越来越多的学生考取了语言学方向的研究生。
二、结论及建议
针对其他相关研究以及调查问卷所反映出来的一些问题,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一方面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学生知识水平的持续提高,对本课程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挑战,要求我们不断更新方法,改变原来那种照本宣科,只注重书本基础知识讲授的教学方法;同时也要更新课程的测试方法,更加注重学生平时利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采取多元化的测试方法,利用小组讨论,课堂表达,小论文等形式对学生的学习成就进行考核。另外一方面,语言学教师也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学术素养,广泛涉猎相关资料文献,培养对语言的直觉。语言学中所有的理论其实都来自于日常生活的语言数据或者实例,只是抽象程度较高,因此表面上看来较为晦涩难懂。教师所做的工作就是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用深入浅出,诙谐活泼的语言和实例来还原语言学的本质,从而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热情,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和提高教学效果,还能从侧面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同时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也可以与学生多互动,相互了解,共同提高课程的教学和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潘之欣.关于高校英语专业“语言学导论”类课程设置的调查[J].外语界,2002,(3): 47-55.
[2]王扬.高校英语专业语言学课程教学初探[J].外语研究,2004,(5):57-60.
篇4
关键词:青年教师;课程教学;经验交流;土木工程概论
中图分类号:G645?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9-0081-03
随着高等院校人才引进力度的加大和学历要求的提升,青年教师在高校教学队伍中的比重不断增加。青年教师年富力强、精力充沛,知识更新快,容易吸引学生。但其中大部分未受过系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仅作为学习者体验过大学学习,教学实践经验和专业领域实践经验较为缺乏。就此,笔者作为青年教师中的一员,结合自身经历,谈谈青年教师自我提高的切身体会。
一、课程教学的准备与实施
“土木工程概论”是笔者作为专业教师,独立讲授的第一门课程。就“土木工程概论”而言,它是土木工程各门专业课程的入门课,是建立土木工程基本概念、基本内容、基本知识的基础课,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1],授课对象是大一新生。
俗话说“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大一学生从高中相对封闭、充实、学科单一的学习生活方式到大学相对自主、松散、多元的学习生活方式,专业定向是学生大学生活思想活动必须经历的第一个环节。课前,前辈的一句忠告令笔者记忆犹新:概论课程好上也难上。说它“好上”是因为这类课程所需讲解的专业内容相对浅显易懂,但是你的讲解是平淡枯燥还是有趣生动?能不能起到引导开化的作用?学生的即时反馈会给你很直接的答案。
1.及时更新知识储备,扩充动态讲义。课前的认真准备是上好一门课的前提。“磨刀不误砍柴工”,面对一门新课,除了必须熟悉课程教学大纲、明确教材内容这些基本要求,教师还应该尽可能多地涉猎各个出版社的优秀同类教材以及相关授课资料,研读的过程仔细对比,取长补短,从而确定整体授课方向。当然,仅从教材出发的教学会略显局限,由于学科间的交叉合作等因素,土建专业知识体系也在不断发展更新。这就要求专业教师在概论课堂上能将最前沿的发展趋势与最新的研究成果给学生作一个具有启发性的简要介绍。这样做不仅丰富了学生的专业知识,同时也能在专业课正式学习前激发一些学习热情,甚至能促使一些学生主动利用课余时间搜索其感兴趣的相关信息资料,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获取,将专业知识积累的过程由课上发展到课下,实现学习的可持续发展。当然,从某种程度上,也更新了教师自己的知识储备。
“土木工程概论”课程课时少、内容多,致使教师在讲课内容的选择上必须挑重点,主要是给学生提供一个知识体系和框架,引导学生入门。概论第一讲中就正面告诉学生工科专业培养目标是高级工程科学技术人才即未来的工程师。要学生准确地认识科学、技术、工程的任务和它们间的区别,以及工程师的职责和应有的素质。而后,告诉学生一些获取专业信息的渠道和方法,让学生在这个框架下不断地自主补充相关知识细节。另外,加强课程网站建设和互联网技术平台的应用,将课上的互动温度持续到课后。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甩开书本中定义和概念的刻板表达,用通俗平实的语言阐述基本理论,时刻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在既有的知识框架体系下,有意识有目的地补充,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开一个好头。
2.不时融入关联案例,活跃互动课堂。任何一门学科在从研究到实践的过渡都会有所“误差”。“土木工程”专业作为一门实践操作性很强的专业更是存在此类问题。综观本三生源,他们可能在学习基础、学习习惯等方面不如本一、本二统招生,但在人际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甚至创新能力方面,不比公办高校本一、本二学生差。[2]
正因为如此,独立学院的人才必须考虑专才与通才结合培养,既要有相对广泛的知识面,使其在人才就业市场上保持一定的灵活性,又要有相对突出的专业技能,使其在人才就业市场上保持一定的专业性。对于新生,从一开始的专业概论课就有意识地引导他们去理论联系实际。实际土建工程中涉及的不仅仅是技术问题,经济、政治、文化和历史等也是影响和制约土木工程发展的因素,例如典型的,拆迁工程中遇到古文物遗址如何处理。所以,授课过程需要注意实际工程案例的融入,让学生切实体会到,作为一名工程师遇到问题,不仅仅要能用技术的眼光去分析,还应该对相关联学科有所了解,能用更开阔的视野去看待、分析、解决问题。
灵活运用案例式教学方式,选择一些当下著名的工程实例结合相关理论进行讲解,例如,进行典型案例库建设,有选择地收集适当的工程设计案例、工程加固案例、防灾减灾案例等案例资料;进行影像资料建设,补充建筑工程、桥梁工程、地下工程、飞机场工程等影像资料,混凝土变形动化演示、火灾逃生演示、预应力张拉法演示、磁悬浮列车演示、盾构机工作原理演示等[3]。极大程度地将课本上的文字理论图片信息形象化、具体化、写实化。此外,对于信息量大、内容复杂以及最新研究成果等内容的讲述,在结合教学课件讲述的同时,尽量配以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例如动化演示、专题影像短片、网络链接等,将图像、声音、文字三者有机结合,把教学内容立体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也能很大程度强化学生的理性理解与感性认识[1]。
通过学习兄弟高校精品课程的经验分享,尝试在课堂上变化教学组织方式,如:情景式教学、讨论式教学等手段[3],具体做法例如:师生角色互换,选择一些较容易理解的知识点,让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尝试上台讲课;在讲授重点理论概念时启发学生主动思考,有针对性地组织课堂讨论或辩论,针对争议性问题进行课外研究;提倡团队合作,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绕指定讨论话题从网上、图书馆进行资料查阅。一系列课上课下的互动会使学生对相关话题所涉及的理论知识有一个相对深入的理解和记忆,同时,自主的科学思维活动对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也会有所帮助。
3.适时调整考核形式,落实教学目的。作为一门考查课程,注重课程管理,充分肯定学生在全过程中的表现,将互动性更强的论文汇报评价加入了考核体系,即要求学生将自己所写的科技小论文的主要内容,以演讲的方式配合自制课件,向全班同学阐述,汇报完毕后接受老师和同学的实时提问。这种考查形式既能从学生汇报的情况看出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理解程度,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有助于教师发掘有专业潜力和表现力的学生,因材施教,有助于后期进一步培养。另外从某种程度上抵制了学生论文普遍出现的仅仅是“复制粘贴”现象(以至学生对自己所写的文章缺乏理解和认识),切实落实了要求学生写科技小论文的目的。
二、课程教学的思考与展望
概论类课程的改进思考。概论课程的特殊性决定了它可以不局限于是一门单调的专业课。授课过程在可控的情况下越是丰富多变效果越佳。笔者思考:课堂上,除了主讲教师的单纯讲解之外,是不是可以请各课专业任课教师与学生提前见面,将今后四年涉及的学习内容提前给同学们做一个说明性且富有趣味性的讲解?此外,还可以邀请校外资深教授、知名校友、工程专业人士走进课堂,通过讲座的形式开阔学生的专业眼界、升华理论知识;或者,在有条件的情况下,由专业教师或工程人员带队,到工程一线,现场示教,使学生增强感官认识。土木类专业与大多数工科专业一样,相较文科类的专业学习,大多数课程的教学比较单调枯燥。而作为概论课程由于其性质和教学目的特殊性,对学生具体专业知识理解程度未提出要求,因此,此类课程的教学可以尝试各种开放、自由、生动的形式,有侧重的课堂与非课堂讲解、实例启发,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充满了新鲜感与期待感。另外,鉴于大一新生正处于刚经历高考进入大学,心态过于轻松目标体系无从确定的特殊时期,为了将课程教学目的落到实处,授课教师也可以多与其班主任交流,将平时了解到的学生专业思想和学风问题及时和主讲教师通气,以便在讲课中能“对症下药”、“投其所好”,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的专业意识,端正其专业认识,培养其专业感情。
此外,了解到概论课程在很多高校开展双语教学的经验,同时考虑所教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自身的国外学习经历,在课堂中筛选相对较简单的工程案例,尝试中英结合介绍讲解,对于一些学习积极性高,求知欲强的学生起到了扩充学习和活跃课堂双重效果。由于本学院的学习计划中未为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安排专业英语课,此项尝试,也能为学生提供一个专业英语接触和学习的机会,同时,也符合当下国家逐步接轨国际的大背景。
三、青年教师的成长感悟
课程作为教学内容的载体,是连接教与学活动的结合部。就专业教育而言,作为青年教师全面深入地掌握本专业相关知识进行教学活动的这一基本前提已经具备,但是还必须主观上有意识地培养教学兴趣,“干一行爱一行”。青年教师应该明确课堂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理解本专业的基本问题,对问题的由来、形成过程、解决方法都要有所了解,而这一切都需要教师具备深厚的学术功底。特别是专业在日新月异地发展,发展速度之快在很多情况下都要领先于教材乃至教学大纲修订的速度。为避免教学内容的老化与落伍,就需要保持对学术前沿的敏感度,积极跟踪最新学术动态,将最新学术成果及时合理地应用到教学活动中去[4]。
另外,青年教师在经验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克服心理压力、增强授课时的自信、提升课堂中的气场也是一个重要问题。勇于参加各级各类教学活动是提高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有效手段,包括研究室的教学研讨、青年教师教学比赛、多媒体教学比赛等,充分准备,端正心态,在交流中丰富语言表达,在交流中发现自身不足,在交流中找出改进方法,在交流中提升自我认知。此外,青年教师还应该积极主动地旁听优秀教师的授课,这是学习经验的最好也是传统的方式。当前,本校的“青蓝工程”给青年教师的成长创造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传、帮、带”的优良作风,为青年教师的进步提供了实实在在的帮助。
除此之外,依托相关课程建设,从有利于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高的角度出发,基于课程内容组建以老带新的教学团队,青年教师在团队中应该虚心学习,多听多看,多思多干,孜孜探究,从而使自己的教学基本功有一个尽可能大的提高与发展,过好教学关。
参考文献:
[1]佘睿.土木工程概论类课程教学探讨[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08,(2).
[2]吴金林.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5,(2)
[3]王清标,初明祥,胡永强,尹发利,张军.大土木背景下《土木工程概论》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4).
[4]姜兆华,姚忠平,王志江,刘志刚,李文旭,吴晓宏.依托课程建设培养青年教师教学能力[J].中国大学教学,2013,(1).
篇5
关键词:课程设置,国际比较,土木工程专业,美国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一 绪论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种工程如雨后春笋,需要大量工程技术人才,因此很多大学设有土木工程专业,缓解了需求。本文通过网络调查和典型调研,收集了湖南城市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建筑工程方向和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以下简称UIUC)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课程设置情况作为研究的样本,来比较两者的异同,为土木工程专业课程设置和培养一名优秀的专业人才提供科学合理的参考意见。
二 比较研究。
湖南城市学院土木工程专业课程建筑工程方向和UIUC土木与环境工程专业1-4年级每学期的课程设置情况和学分数见表一。
湖南城市学院的这份课程表,也就是国内大多数的土木工程专业的课程表,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而UIUC土木专业水平很高,在美国排名是数一数二的。通过对比可以发现,我们国家土木专业课程设置在内容上与外国相差无几,在细微处有些差别:
1.开设了心智教育(Liberal Education)选修课。UIUC认为设置心智教育选修课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人类文明和社会的理解,建立探究和批判思维能力,建立参加社会活动和终身学习的基础。这些课程包括经济、社会、行为、人类、艺术、西方主流文化、西方少数民族文化等等。我们国内大学没有开设这样的课程,或者设置有少数这样的课程,但是目的没有明确。
2.开设有种类繁多的选修课程,包括军事,宗教,外语,运动学等。这类型的选修课不同于心智教育选修课,其目的是发展学生的个人兴趣。湖南城市学院也开设了种类繁多的选修课,对于拓展学生眼界有帮助,但没有上升到这样一个高度,很多学生上选修课仅仅是获取学分的一种方式。
2.UIUC在高等数学方面开课比较多。国外一般高中就学习微积分,但大学仍然开有3个学期的微积分,一门矩阵论和一门微分方程,并且把微分方程作为一门独立课程。高等数学在土木工程专业中相当重要,比如说微分方程对于理解结构动力学中结构动力特性的理解,钢结构的稳定理论理解等等,很多学生到高年级的时候就已经把高等数学给忘了,导致无法很好学习专业知识。
3.UIUC开设有多门力学课程,如动力学,土力学,流体力学等。大部分前面都加有一个introduction,意思这是一个包含很广很深的学科,本课程只是入门。我们这里少有强调入门这个概念。我们要让学生知道他们接触的是很少的一部分,仍很多问题有待深究,要鼓励学生多思考,而不是给学生灌输一种这门课所有问题都已经解决的思想,或者说是一种被动服从的思想。
4.UIUC专业课程开设广泛,他们的专业就是大土木。大土木包括交通、建筑工程及环境工程。学生可在这几个专业中自己依据兴趣爱好选择,而我们这边很多专业是一开始就定下来的,自己无法选择。尽管其他课程也学了,但只是简单的介绍性课程。实际上我们开始了解土木工程很多是从大二的土木工程概论课开始,很多学生由于开始不了解本专业而导致丧失学习兴趣,学习被动。专业开课不够灵活。
5.从开课的学分和门数来看,湖南城市学院土木院要多50%,学生自学的时间可能会少些。
6.湖南城市学院土木院有较多的课程设计,这是实践性课程,可以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得到巩固,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践,分析解决问题和创新的能力,相比单个的作业有助于学生知识系统化,这是我们的优势。
7.湖南城市学院土木院设置较多的施工方面的课程。这是因为学生出去之后大多从事施工相关的工程,着重培养学生此方面能力能让学生工作后迅速上手。而UIUC设有写作课,这课程意在提高学生专业论文写作水平,这门课的开课时间大学一年级第一学期或是第二学期,因为学生大学一开始就要阅读大量的专业论文和写论文,部分学生以后需要接受研究生教育。国内大部分学生仅接受书本知识。
三 结论与建议
通过以上的对比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国外名牌大学开设有独特的心智教育选修课程,这有助于加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培养学生的领导力的。我们也应开设这样的选修课。
2.国内大学比国外大学多很多的实践课程,有助于加强知识的系统性和提升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国外大学着重提高学生读写论文的能力。
3.国外大学开课的重点在基础性课程方面。
4.国内大学和国外大学基础课程设置一样,但是专业课程设置没有国外大学灵活。我们也应根据学生的兴趣增加选课的灵活性。
参考文献:
【1】http://catalog.illinois.edu/undergraduate/engineer/departments/civil/
篇6
[关键词]麻省理工学院;环境工程课程体系;分析与启示;公共卫生
麻省理工学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简称MIT)环境工程专业设置在土木与环境工程系里(Department of Civil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简称CEE),是获得美国工程技术认证协会认证的专业。多年来,MIT环境工程本科专业一直在全美国排名前十名,2014年被USNews排名全美本科环境健康专业第6[1],在全美乃至世界上享有很高声誉。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无疑是MIT环境工程专业持续保持强竞争力的原因之一。
近年来,我国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因为环境问题而引发的健康问题,已引发人们广泛关注,迫切需要对我国高校环境工程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借鉴国外知名大学在环境工程教学上的成功经验,对我国环境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研究旨在通过对MIT环境工程课程体系的分析,从中得到对我国环境工程课程体系改革有益的经验。
一、MIT环境工程专业教学计划概况
培养目标: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发展能力,以应对现代社会挑战。使学生能将科学的力量融入社会价值和社会目标中。培养学生成为环境工程领域的专家,具有创新能力的知识界领导者和问题解决者, 富有终身学习的热情。使学生有能力就职于环境工程设计、教育、法律、医学和公共卫生等部门或行业,能够从事相关科学与工程的研究工作。
学制:4年
学位:学士学位(Bachelor of Science in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Science)
总学分:384 units。说明:MIT几乎每门课都是12units,即每周12小时学时。学时包括课堂教学+实验或设计或野外考察+学生课外准备三部分时间,无实验或设计或野外考察的为0。如Engineering Mechanics I(Units: 3-2-7),即工程力学I,周学时是12小时,其中3小时课堂教学、2小时实验和7小时课外自学(后文中只写总学时)。每学期每门课的1unit=14小时。2个6-unit的实验课程算1门课程。可以把MIT的学时等同于国内的学分。
教学日历:秋季(9月-12月);春季(5月-8月)
教学计划实施过程大体如下:
(1)大学一年级,主要学习MIT要求的基础科学,如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学。一般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课程是每学期上1门。
(2)大学二年级,继续学习MIT要求的基础科学,同时学习专业基础课。
(3)大三、大四年级,学生根据自己兴趣选择环境工程专业课程(必修、限制性选修和任选)。第八学期主要学习毕业论文设计。
获取一个本科学士学位共需完成32~34门课程的学习。
毕业要求:修完MIT和CEE要求的课程,且每门课程成绩不低于3(5分制)。
二、MIT环境工程课程体系
环境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分为两个部分,即MIT的基本要求(General Institute Requirements,简称GIRs)和CEE的专业要求(Department Program) 。MIT环境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如下[2]:
(一)基本要求(GIRs)
MIT的基本要求学17门课,共12×17=204学分
(1)6门自然科学
数学:从单变量微积分、单变量微积分及应用和微积分及理论I等3门中选1门;从多变量微积分I、多变量微积分II、多变量微积分Ⅲ、多变量微积分及应用和微积分及理论II等5门中选1门。
物理:从4门不同要求的经典力学课程中选1门;从2门不同要求的电力与磁力课程中选1门。
化学:从固态化学导论和2门不同要求的化学科学原理的课程中选1门。
生物学:从3门不同要求的生物学导论课程中选1门。
(2)人文、艺术、社科 (Humanities, Arts, and Social Sciences,简称HASS)
基础HASS课程:选3门不同类别的课程。
专业性HASS课程:选3~4门课程。
其他HASS选修课程:选2门或1门。
(3)科技限制性选修课
从生态学I: 地球系统、工程力学I和微分方程3门中选2门。
(4)设计实践课程
土木与环境工程设计概论I和土木与环境工程设计概论II。
(5)表达要求
4门写说表达课程。其中2门包含在人文社科类里,不再计算学分;另2门是与专业有关的课程,主修课中已有,也不再计学分。
(6)体育要求
一般要求第四学期结束前修成。要求通过游泳测试;上完4节体育课。
(二)、专业课程要求
(1)必修课程(Required Subjects)
必修课程包括以下四个部分,共168学分。其中,与GIRs重复课程的学分为48。
篇7
1 工商管理大类招生的必要性
工商管理按大类招生培养,最大的受益者是学生,培养的学生具备“宽、专、交”的能力,即培养具备宽口径、厚基础、对专业学习深入了解的交叉复合型的人才 。工商管理大类招生有以下益处:一是对学生有益,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考生填报专业志愿的盲目性。我国现行的高等学校学科和专业设置比较细,大体上分为 11 个学科,71 个专业门类,几百个专业。在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很多考生并不能准确了解各个专业的内涵。因此,在具体选择专业时往往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实行大类招生就可以避免这种盲目性 ,而学生入学后,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生活,逐渐了解大学、学科、专业,不断地寻找和发现自己的兴趣点,全面了解和认识自己,再选择学习和发展方向,这样更符合学生利益 。因此 ,通过延迟专业选择时间,从而能够更加相对准确地预测和了解毕业时国家和社会发展的趋势,专业的选择能够更加适合社会需求。二是有利于扩展学生的就业空间,大类招生的前2 年 ,学生学习共同的专业基础课 , 后 2 年学习专业课。这样就为学生建立起了一个学科发展平台,使学生能够得到宽口径、厚基础的培养,避免学生因过早进入专业学习而导致知识面狭窄。
2 工商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1)缺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从当前工商管理本科专业的教学体系来看,整个课程教学体系反映为传统的单一知识传授的课程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特征表现为:培养出的学生基础知识扎实,但知识面相对较窄,缺乏创新精神。
(2)培养的学生“专业不专”。工商管理专业是按照一级学科设置的本科专业,在培养上必然要求学生有较宽的知识面,但这容易使学生的知识学习不够深入,产生对每个方向的知识都有所了解但又都不精的问题,很容易导致专业学习没有侧重,从而造成“专业不专”的问题,这对学生今后的就业存在一定影响。
(3)从教学安排来看,实践课程不足 ,学生动手应用能力比较差。现有的工商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虽有暑期社会实践、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实践环节,但由于时间短、资源少,难免使课程流于形式。为了适应现代化的社会对人才多方面能力的要求,工商管理专业应该把培养基础知识扎实、适应面宽、一专多能的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作为培养目标。为此,新的课程体系应该在注重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加强对学生实际综合能力的培养,包括社会适应能力、为人处事的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多种能力以及综合素质,从而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为学生尽快适应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3 地方工科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大类培养的方法
(1)依据地方建设需要,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地培养。地方高校的学生主要来自当地,毕业后也为该地区科技、生产、经济建设服务。大多数地方工科院校是地方政府根据该地区经济建设需求建立的,为此,学校在人才培养上应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实际需求情况来着力加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从地方的实际需要出发确立自己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将工商管理专业大类培养目标定位于满足多个岗位的专门人才。在这一目标的指导下,专业课程设置不能过细、过专、过窄,在抓必修课的同时,重视选修课的设置。地方工科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大类培养造就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及企业管理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掌握工商管理专业知识、方法和技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做人、做事、做学问同步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适应性强、综合素质高、有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能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复合型(宽口径 )工程应用人才 ,富有求实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工商管理学科高级专门人才。比如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工商管理大类招生中,市场营销专业在培养学生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的同时,依托“大土木”专业,该专业注重培养学生房地产及建筑材料营销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使学生能在建筑企业、房地产企业、建材企业等方面从事市场营销及相关工作[1-2]。
(2)对专业教学计划的课程设置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优化。加强技术基础课教学,合理增加选修课比例,不断促进学科的交叉渗透,以拓宽学生的视野。比如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工商管理大类招生中,工商管理课程体系采用模块式设计,分为通识教育基础课程、工商管理大类学科基础与专业基础课程、 专业与专业方向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等模块,具体可以归纳为下列课程群:思想政治理论类通识类教育课程群、理论基础课课程群、专业课程课程群实践、创新及课外课程群。在专业课程群中 , 有体现工商管理大类特点的学科及专业基础课程群和反映工商管理专业特点的专业课程群。在这一课程群的设置时,充分体现了经、管、法课程及建筑业特色课程的兼顾。工商管理大类课程群主要包括: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统计学、经济法、财务管理、会计学原理、市场营销、管理信息系统、运筹学、土木工程概论、技术经济学 、建筑概论 、金融学等课程 。 其中大类学科基础与专业基础课程中必修课中增加了土木工程概论、建筑概论。大类学科基础与专业基础课程中选修课增加了建设法规、工程造价、管理决策模拟、工程项目管 、房地产营销。
(3)在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中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环节是高校在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工科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大类培养中重视实践教学环节,有完整的实践教学管理文件,加强实习和实训,不断拓展实习基地,加强实习和实训的效果。利用社会资源,逐步建立一批大学生“实践基地”和“创新基地”,组织学生到基地进行参观实习,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加大实验室建设,重视企业管理信息化综合实验室和现代化手工模拟实验室。在《运筹学》《管理信息系统》《统计学》《应用统计学》《证券投资》《电子商务》《办公信息化管理》实验和课程设计基础上,可考虑增加《管理决策模拟实验》 《ERP企业沙盘》综合训练课程等的课程实验。建立与理论教学协同发展的实践教学体系,包括利用课堂教学的课程实践、独立开设的校内模拟实验、校外的见习和毕业实习等环节。同时学院要加强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包括基本技能训练基地、专业实验室、校内外实习基地和专业阅览室的建设。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对学生的培养,将课堂讲授与案例分析和讨论、实地参观考察、问题调研、文献查阅、撰写课程论文、情景模拟和角色扮演等教学方式相结合,形成全方位的教学方式组合[3-4]。
篇8
关键词 建设项目管理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以及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大批在建及拟建的工程建设项目涌现,也迫切需要一大批同时具有技术和管理技能的高素质人才。而我国大部分高校的土木工程专业,在课程设置方面则是过多地强调重视理论教学和技术教育,忽视相关的管理类课程的设置,即使开设了管理课程,也是重理论轻实践,使得学生工程管理知识贫乏。从社会需求来看,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毕业之后将会有一半以上到施工单位就业,这就要求学生除了懂技术,还要懂管理。因此,目前的管理类课程的设置及教学与培养复合型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目标背道而驰,因此迫切需要改革。
1 课程简介
在我校,建设项目管理是学生在学习了力学、混凝土结构、房屋建筑学、土木工程施工等相关专业基础课程之后,一门具有较强综合性和实践性的专业基础课程,一般在第三学年的第二学期讲授,课时相对较少,共32学时。结合本校三本院校的特点,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条件,从课程的重要性、内容编排、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应用、考核形式等方面,以“应用型人才培养”指导思想为定位目标进行改革,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2 教学改革形式
2.1 教学内容编排
本门课程选用的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田金信主编的《建设项目管理》,本课程是综合国际工程承包与建设项目管理两门课程而设置,所以在以本教材为主的基础上,又单独印制了由天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国际工程管理概论》作为对本教材中一些内容的补充,并参考建造师考试类辅导教材和相关资料,以帮助学生拓展知识面,培养课下自学的学习习惯。同时,鉴于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已经学习了工程建设监理基础课程,对其中涉及的三大目标控制(质量、进度、投资),站在监理的角度进行过讲授,而且学生对项目管理的一些理论有了一定了解,所以对本课程的不同章节进行了整合,整合后的课程内容及课时安排如下:
2.2 教学模式改革
提高建设项目管理课程的教学效果,确保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学习该课程内容的兴趣,掌握更多的项目管理知识,是本课程教学改革的目标。
2.2.1 案例与教学内容相结合
本课程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程,同时包括较多的文字性理论讲述,相对比较枯燥,教师如果在教学过程中照本宣科,将很难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了能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加强实践能力,达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分析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目的,在课程教学中引入各种实际案例,在进行授课时,可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状态穿插一些相关案例来增强学生的兴趣,然后再介绍相对应的理论知识,让整个过程不会显得繁杂枯燥、无律可循,大大地保证了教学效果。
比如,在讲授第一章建设项目管理概论内容时,为了介绍工程项目管理发展历程及在我国的兴起过程,引入古代一些比较成功的工程,如众所周知的“丁渭工程”来说明对工程建设进行统筹规划的重要性;通过介绍鲁布革水电站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种种事例和有趣的小故事介绍我国工程项目管理的起源;以此使学生从根源上明白学习该课程的意义并提高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兴趣,为后续章节的学习打下好的基础。而在讲授合同管理和三大目标管理内容时,同样穿插鲁布革水电工程的建设过程,说明实际工程中的合同管理和目标管理过程,使学生通过一个工程了解整个的建设过程及项目管理内容。
2.2.2 注重学生参与
通过让学生参与到整个课程的学习与教学过程中来,变被动接受课堂知识为主动参与,一方面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当今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更新的速度很快。尤其对于管理类课程,新的管理思想、方法不断涌现,要想仅靠学校学到的知识从而一劳永逸几乎是不可能的。另外,对本校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而言,管理类课程靠自学是完全可行的;同时,由于课内学时的限制,也要求学生在课外自学,而对于自学效果的考查,则通过课堂演讲或者撰写大作业的方式,避免学生应付。
对学生自学效果的考查,可以参考程项目管理沙盘课程的教学方法。即站在施工单位的视角对工程施工项目从工程中标开始直至工程竣工为止的全过程管理,期间学生将围绕工程施工进度计划编制、业务操作、资源合理利用等核心问题开展实践活动,活动过程控制及结果分析由专门的软件程序完成。因为课时原因,无法保证完全像工程项目管理沙盘大赛中的要求一样,但对其教学形式可以参考。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因为有之前工程建设监理课程的理论基础,所以选取了合同管理、质量管理、进度管理、成本管理、管理组织、招投标过程几大内容作为主题,给定一个拟建的小型项目——我系实验室的建设,要求学生分成六组,每组五个人左右,模拟一个项目团队,学生在其中要担任不同角色,每个团队负责一个主题,通过课下搜集资料,制作PPT或者其他形式,利用课上十五分钟左右的时间将自己对该部分内容在拟建小项目中的应用及理解进行演讲。通过该形式,一方面,将理论性与实践性结合,系统性与趣味性相结合,营造学生愉快学习、自主学习的氛围;另一方面,通过模拟,真正把课堂所学与实际操作结合起来,完成规定的模拟后,所有成员必须对本小组的实施过程做出一个完整的总结,争取真实的职业体验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岗位职业认识。
2.2.3 穿插执业资格考试相关内容及考试要求
大学生就业难和企业找不到合适的人才,是目前社会存在的比较严重的问题。三本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应用型本科人才”,与传统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最大区别就是在培养方法上,要强调充分利用实践性教学环境,使学生能够切实掌握服务于社会的技能。在现实的就业压力下,学生本身也希望通过掌握更多的实践技能以增加自己将来的就业筹码,为了满足学生在这方面的需求,本课程利用课上时间将所讲课程尽量多和相关的执业资格考试内容联系,比如造价员,建造师、造价师等,并穿插一部分考试习题作为练习题让学生可以将所学和以后可能面临的各类执业考试联系,为以后可能面临的考试打下一个好的理论基础。如,我校土木专业有部分学生在毕业之前已经拿到了造价员、材料员、甚至有的同学还通过了二级建造师的考试,就业时这部分学生得到了很多企业的青睐。
2.3 考核方式
考试具有激励、反馈、导向、评价和鉴定功能。传统的考试方式重知识、重记忆、轻思维、轻创造。在实际工作中,并不需要学生去死记硬背各种知识,需要的资料随时可以查阅到,重要的是如何利用资料去解决问题,尤其对于管理类课程,新的思维不断涌现,大量记忆现有的资料并不见得对将来工作有多大帮助。考试应该反映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思维能力,让真正有能力的学生得到高分数。因此,在本课程的考核环节,采取增大平时成绩比例,平时成绩包括大作业、演讲和平时考勤,考试可采用开卷方式,考题中增加案例分析的比例,增加创新内容,考查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在针对这门课程进行的改革中,我们在教学形式上实行523模式,即“理论教学(50%)+出勤、自学(20%)+演讲或论文(30%)”。如果学生单靠考前的临时抱佛脚是很难过关的,而需要平时用心学习,学会运用,通过这种方式,更好地发挥其主动性。
3 结语
现代工程实践和研究表明,在未来社会的工程建设过程中项目管理将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提高建设项目管理课程的教学效果,尤其是对于土木专业学生,确保其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知识,是该课程教学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教学改革,一方面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自觉积极地参与,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在培养学生实践技能和动手能力的同时,让学生对建筑行业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与了解,树立良好的职业意识和职业态度,为就业打下良好基础。同时,为企业输送大量合格毕业生,进一步提升本校土木专业在建筑企业的知名度。
参考文献
[1] 郭庆军,刘慧萍.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2007(3):85-89.
[2] 曹永红.土木工程专业管理类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03(3):55-56.
[3] 张兆梁.应用型本科《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科技信息,2008(15).
[4] 袁敬,代彬.“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科教文汇,2011(5):40,64.
[5] 谭家兵.高等工科院校实践性课程同工作接轨的教学方法的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02(1):33-34.
篇9
自学考试时间
辽宁铁岭2020年上半年理论课考试时间为4月11日星期六、12日星期日(上午9:00-11:30;下午14:30-17:00),各专业考试课程和时间安排详见(附表四、五)。2020年上半年实践环节考核和论文答辩的时间由各主考学校确定,各专业实践环节考核课程及时间安排详见(附表六、七)。
停考专业和遗留问题处理
(一)停考专业
1.能源管理(专科和独立本科段)专业自2017年下半年起停止接纳新生报名,2020年下半年起不再安排课程考试。
2.会计、会计(会计电算化方向)、护理学、船舶与海洋工程(航海技术方向)、船舶与海洋工程(轮机工程方向)、法律、日语、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数控加工方向)、焊接、视觉传达设计、广告、环境艺术设计、饭店管理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14个专科专业和电厂热能动力工程(应用本科)、数控技术(应用本科)、园林(应用本科)、计算机器件及设备(应用本科)、英语、物流管理、日语、石油工程、机电一体化工程、采矿工程、珠宝及材料工艺学、模具设计与制造、广告学、旅游管理、工业工程和新闻学等16个本科专业自2018年上半年起停止接纳新生报名,2021年上半年起不再安排课程考试。
3.艺术设计(人物形象设计方向)1个专科专业和服装设计与工程(应用本科)、营养、食品与健康、应用化学、机电设备与管理(矿山方向)、电子信息工程和教育技术等6个本科专业自2018年下半年起停止接纳新生报名,2021年下半年起不再安排课程考试。
以上停止接纳新生报名的39个专业的专业代码和专业名称不进行调整,仍按照原专业名称和专业代码报名考试及办理转考、免考和毕业,2021年下半年起停止颁发毕业证书。
(二)停考专业遗留问题处理
停考专业停止安排课程考试后,该专业的考生可按下述办法选择遗留问题处理方式:
1、停考专业中未合格的课程,可选择其它专业中名称和课程代码相同的课程进行考试。
2、停考专业中,尚有二门以下(含二门)理论课没有合格成绩不能毕业的,可自主选择自学考试其它原则上相近专业的相关课程参加考试,取得原专业考试计划规定的课程门数和学分即可按原专业申请毕业,最后办理毕业时间为2021年6月30日。
3、停考专业中,尚有二门以上理论课没有合格成绩不能毕业的,可按自学考试相关规定转入其它专业参加考试,取得专业考试计划规定的合格成绩后,按照转入专业申请毕业。
开考专业
专科专业:汉语言文学、英语、连锁经营管理、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数控技术、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文秘、学前教育、计算机应用技术和物联网应用技术等10个专业。
专升本专业:汉语言文学、旅游管理、电子商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动物医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软件工程、视觉传达设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市场营销、动画、土木工程、护理学、药学、中药学、眼视光学、公安管理学、社会工作、化学工程与工艺、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自动化、交通运输、人力资源管理、汽车服务工程、学前教育、环境设计、数字媒体艺术、小学教育、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船舶与海洋工程、会计学、工商管理、工程管理、法学和物联网工程等36个专业。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业设置实施细则〉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开考专业清单〉的通知》(教职成厅〔2018〕1号)文件精神,我省制定了《2018年辽宁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业调整工作实施方案》,从2018年下半年起,开考的专业全部调整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开考专业清单》(已下简称《专业清单》)内专业,原开考专业不在《专业清单》内的,专业调整后全部取消,并停止接纳新生报考,2021年下半年起停止颁发毕业证书。专业调整对照情况详见(附表一、二、三)。专业调整后,原本科专业“第二学历”专业计划文件已不适用,2018年下半年起停止接纳新生报考“第二学历”,不再按照“第二学历”专业计划给新生办理课程免考。
旅游管理、电子商务、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金融学、会计学(AB计划)和工商管理(AB计划)等九个专业,按照教育部文件要求,计划中增加公共政治课“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代码:03709)。2019年下半年起报考该九个专业的新生,须考“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代码:03709)。符合《辽宁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历认定和课程免考实施细则》(辽招考委字〔2009〕21号)要求的考生,可以申请课程免考。
附表四:辽宁省自学考试2020年4月考试课程安排表(开考专业)(点击链接查看)
附表五:辽宁省自学考试2020年4月考试课程安排表(停考专业)(点击链接查看)
篇10
自学考试时间
辽宁本溪2020年上半年理论课考试时间为4月11日星期六、12日星期日(上午9:00-11:30;下午14:30-17:00),各专业考试课程和时间安排详见(附表四、五)。2020年上半年实践环节考核和论文答辩的时间由各主考学校确定,各专业实践环节考核课程及时间安排详见(附表六、七)。
停考专业和遗留问题处理
(一)停考专业
1.能源管理(专科和独立本科段)专业自2017年下半年起停止接纳新生报名,2020年下半年起不再安排课程考试。
2.会计、会计(会计电算化方向)、护理学、船舶与海洋工程(航海技术方向)、船舶与海洋工程(轮机工程方向)、法律、日语、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数控加工方向)、焊接、视觉传达设计、广告、环境艺术设计、饭店管理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14个专科专业和电厂热能动力工程(应用本科)、数控技术(应用本科)、园林(应用本科)、计算机器件及设备(应用本科)、英语、物流管理、日语、石油工程、机电一体化工程、采矿工程、珠宝及材料工艺学、模具设计与制造、广告学、旅游管理、工业工程和新闻学等16个本科专业自2018年上半年起停止接纳新生报名,2021年上半年起不再安排课程考试。
3.艺术设计(人物形象设计方向)1个专科专业和服装设计与工程(应用本科)、营养、食品与健康、应用化学、机电设备与管理(矿山方向)、电子信息工程和教育技术等6个本科专业自2018年下半年起停止接纳新生报名,2021年下半年起不再安排课程考试。
以上停止接纳新生报名的39个专业的专业代码和专业名称不进行调整,仍按照原专业名称和专业代码报名考试及办理转考、免考和毕业,2021年下半年起停止颁发毕业证书。
(二)停考专业遗留问题处理
停考专业停止安排课程考试后,该专业的考生可按下述办法选择遗留问题处理方式:
1、停考专业中未合格的课程,可选择其它专业中名称和课程代码相同的课程进行考试。
2、停考专业中,尚有二门以下(含二门)理论课没有合格成绩不能毕业的,可自主选择自学考试其它原则上相近专业的相关课程参加考试,取得原专业考试计划规定的课程门数和学分即可按原专业申请毕业,最后办理毕业时间为2021年6月30日。
3、停考专业中,尚有二门以上理论课没有合格成绩不能毕业的,可按自学考试相关规定转入其它专业参加考试,取得专业考试计划规定的合格成绩后,按照转入专业申请毕业。
开考专业
专科专业:汉语言文学、英语、连锁经营管理、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数控技术、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文秘、学前教育、计算机应用技术和物联网应用技术等10个专业。
专升本专业:汉语言文学、旅游管理、电子商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动物医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软件工程、视觉传达设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市场营销、动画、土木工程、护理学、药学、中药学、眼视光学、公安管理学、社会工作、化学工程与工艺、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自动化、交通运输、人力资源管理、汽车服务工程、学前教育、环境设计、数字媒体艺术、小学教育、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船舶与海洋工程、会计学、工商管理、工程管理、法学和物联网工程等36个专业。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业设置实施细则〉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开考专业清单〉的通知》(教职成厅〔2018〕1号)文件精神,我省制定了《2018年辽宁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业调整工作实施方案》,从2018年下半年起,开考的专业全部调整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开考专业清单》(已下简称《专业清单》)内专业,原开考专业不在《专业清单》内的,专业调整后全部取消,并停止接纳新生报考,2021年下半年起停止颁发毕业证书。专业调整对照情况详见(附表一、二、三)。专业调整后,原本科专业“第二学历”专业计划文件已不适用,2018年下半年起停止接纳新生报考“第二学历”,不再按照“第二学历”专业计划给新生办理课程免考。
旅游管理、电子商务、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金融学、会计学(AB计划)和工商管理(AB计划)等九个专业,按照教育部文件要求,计划中增加公共政治课“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代码:03709)。2019年下半年起报考该九个专业的新生,须考“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代码:03709)。符合《辽宁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历认定和课程免考实施细则》(辽招考委字〔2009〕21号)要求的考生,可以申请课程免考。
附表四:辽宁省自学考试2020年4月考试课程安排表(开考专业)(点击链接查看)
附表五:辽宁省自学考试2020年4月考试课程安排表(停考专业)(点击链接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