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祥子摘抄范文
时间:2023-03-31 00:17: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骆驼祥子摘抄,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钱会把人引进恶劣的社会中去,把高尚的理想撇开,而甘心走入地狱中去。
2、为了赚钱再买辆车,祥子为杨宅拉起了包月,但他不堪忍受侮辱,愤怒地将钱摔在杨太太的脸上。这段精彩的描写,突出了祥子善良坚忍的外表下还蕴藏着反抗的要求,丰富了人物的性格。
3、这是对祥子和虎妞所住的大杂院的一次鸟瞰,勾勒出大杂院普通居民的苦难生活。作者用滴着血和泪的笔锋,画出了那人间地狱的活景。
4、那时候,他满心都是希望;现在,一肚子都是忧虑。
5、好几次,祥子很想抽冷子闸住车,摔后头这小子一交,但是他不敢,拉车的得到处忍气。
6、最伟大的牺牲是忍辱,最伟大的忍辱是反抗。
7、他们自己可是不会跑,因为腿脚被钱赘的太沉重。
8、难堪渐渐变为羞恼,他的火也上来了;他们瞪他,他也瞪他们。
9、祥子的手哆嗦得更厉害了,揣起保单,拉起车,几乎要哭出来。拉到个僻静地方,细细端详自己的车,在漆板上试着照照自己的脸!越看越可爱,就是那不尽合自己的理想的地方也都可以原谅了,因为已经是自己的车了。把车看得似乎暂时可以休息会儿了,他坐在了水簸箕的新脚垫儿上,看着车把上的发亮的黄铜喇叭。他忽然想起来,今年是二十二岁。因为父母死得早,他忘了生日是在哪一天。自从到城里来,他没过一次生日。好吧,今天买上了新车,就算是生日吧,人的也是车的,好记,而且车既是自己的心血,简直没什么不可以把人与车算在一块的地方。
10、风吹弯了路旁的树木,撕碎了店户的布幌,揭净了墙上的报单,遮昏了太阳,唱着,叫着,吼着,回荡着;忽然直弛,像惊狂了的大精灵,扯天扯地的疾走;忽然慌乱,四面八方的乱卷,像不知怎好而决定乱撞的恶魔;忽然横扫,乘其不备的袭击着地上的一切,扭折了树枝,吹掀了屋瓦,撞断了电线;可是,祥子在那里看着;他刚从风里出来,风并没能把他怎样了!
11、不知道是往前走呢,还是已经站住了,心中只觉得一浪一浪的波动,似一片波动的黑海,黑暗与心接成一气,都渺茫,都起落,都恍惚.祥子像被一口风哽住,往下连咽了好几口气。
12、体面的,要强的,好梦想的,利己的,个人的,健壮的,伟大的,祥子,不知陪着人家送了多少回殡;不知道何时何地会埋起他自己来,埋起这堕落的,自私的,不幸的,社会病胎里的产儿,个人主义的末路鬼!
13、风吹弯了路旁的树木,撕碎了店户的布幌,揭净了墙上的报单,遮昏了太阳,唱着,叫着,吼着,回荡着;忽然直弛,像惊狂了的大精灵,扯天扯地的疾走;忽然慌乱,四面八方地乱卷,像不知怎样好而决定乱撞的恶魔;忽然横扫,乘其不备的袭击着地上的一切,扭折了树枝,吹掀了屋瓦,撞断了电线;可是,祥子在那里看着;他刚从风里出来,风并没能把他怎样了!
14、太阳西斜了,河上的老柳歪歪着,梢头挂着点金光。河水没有多少水,可是长着不少的绿藻,像一条油腻的长绿的带子,窄长,深绿,发出微腥的潮味。
15、经验是生活的肥料,有什么样的经验便变成什么样的人,在沙漠里养不出牡丹来。
16、自从有了这辆车,他的生活过得越来越起劲了。拉包月也好,拉散座也好,他天天用不着为“车份儿”着急,拉多少钱全是自己的。心里舒服,对人就更和气,买卖也就更顺心。拉了半年,他的希望更大了:照这样下去,干上二年,至多二年,他就又可以买辆车,一辆,两辆……他也可以开车厂子了!
17、体面的,要强的,好梦想的,利己的,个人的,健壮的,伟大的祥子,不知陪着人家送了多少回殡;不知道何时何地会埋起他自己来,埋起这堕落的,自私的,不幸的,社会病胎里的产儿,个人主义的末路鬼!
18、她咽了口吐沫,把复杂的神气与情感似乎镇压下去,拿出点由刘四爷得来的外场劲儿,半恼半笑,假装不在乎的样子打了句哈哈。
19、那辆车是他的一切挣扎与困苦的总结果与报酬,像身经百战的武士的一颗徽章。
20、为金钱而工作的,怕遇到更多的金钱,忠诚不立在金钱上。
21、夏先生的手很紧,一个小钱也不肯轻易撒手;出来进去,他目不旁视,仿佛街上没有人,也没有东西。
22、夜还很黑,空中有些湿冷的雾气,心中更觉得渺茫。
23、三起三落,祥子买车的愿望终成泡影,但他心中还期待着能与他喜欢的小福子结合。然而,小福子自杀了,祥子生活的信念悄然死灭。他不再想也不再希望,甚至连绝望也感觉不到了。原来那个正直善良的祥子已被生活的磨盘辗得粉碎。这些章节有力控诉了黑暗势力对善良美好人性的扭曲摧残。
24、弓子软得颤悠颤悠的,连车把都微微的动弹;车箱是那么亮,垫子是那么白,喇叭是那么响。
25、走吧,就是一时卖不出骆驼去,似乎也没大关系了;先到城里再说,他渴望再看见城市,虽然那里没有父母亲戚,没有任何财产,可是那到底是他的家,全个的城都是他的家,一到那里他就有办法。
26、雨下给富人,也下给穷人;下给义人,也下给不义的人。其实雨并不公道,因为落在一个没有公道的世界上。
27、那辆车也真是可爱,拉过了半年来的,仿佛处处都有了知觉与感情,祥子的一扭腰,一蹲腿,或一直脊背,它都就马上应合着,给祥子以最顺心的帮助,他与它之间没有一点隔膜别扭的地方。赶到遇上地平人少的地方,祥子可以用一只手拢着把,微微轻响的皮轮象阵利飕的小风似的催着他跑,飞快而平稳。拉到了地点,祥子的衣裤都拧得出汗来,哗哗的,象刚从水盆里捞出来的。
28、好几次,祥子很想抽冷子闸住车,摔后头这小子一跤,但是他不敢,拉车的得到处忍气。
29、爱与不爱,穷人得在金钱上决定、"情种"只生在大富之家。
30、可是有一天方大小姐叫他去给放进十块钱,他细细看了看那个小折子,上面有字,有小红印;通共,哼,也就有一小打手纸那么沉吧。
31、夏先生的手很紧,一个小钱也不肯轻易撒手;出来进去,他目不旁视,仿佛街上没有人,也没有东西。
32、可是有一天方大小姐叫他去给放进十块钱,他细细看了看那个小折子,上面有字,有小红印;通共,哼,也就有一小打手纸那么沉吧。
33、他不愿再走,不愿再看,更不愿再陪着她;他真想一下子跳下去,头朝下,砸破了冰,沉下去,像个死鱼似的冻在冰里。
34、祥子为曹先生拉包月,眼看就要凑足买车的钱,却被孙侦探敲诈一空。祥子困惑地喊:"我招惹谁了。"此节描绘波澜迭起,人物心理通过细微动作暴露无遗,充分表现了不解灾难根源的祥子的绝望心情。二次买车希望的破灭,促成了祥子与虎妞的悲剧婚姻,是祥子命运转折的关键之处。
35、走吧,就是一时卖不出骆驼去,似乎也没大关系了;先到城里再说,他渴望再看见城市,虽然那里没有父母亲戚,没有任何财产,可是那到底是他的家,全个的城都是他的家,一到那里他就有办法。
36、夜深了,多日的疲乏,与逃走的惊惧,使他身心全不舒服。
37、怎样过这个“双寿”呢?祥子有主意:头一个买卖必须拉个穿得体面的人,绝对不能是个女的。最好是拉到前门,其次是东安市场。拉到了,他应当在最好的饭摊上吃顿饭,如热烧饼夹爆羊肉之类的东西。吃完,有好买卖呢就再拉一两个;没有呢,就收车;这是生日!
38、他不愿再走,不愿再看,更不愿再陪着她;他真想一下子跳下去,头朝下,砸破了冰,沉下去,像个死鱼似的冻在冰里。
篇2
一、让学生充分认识名著阅读的重要性。
若想从根本上提高初中生的写作水平,就必须让他们充分认识到阅读名著的重要。在接手新一届初中生的时候,在家长会上,班主任及任课教师都应该对家长们进行指导,告知他们阅读名著的重要性,让家长积极的帮孩子们搜集一些名著并且辅导孩子们进行阅读。“名著是知识堡垒的制高点,只要占据了这个制高点,其他的事物都可以得心应手。”这是余秋雨先生对于名著阅读的一个形象的说法。虽然有些名著理解起来比较困难,但是,只有把这些名著真真正正的读透读懂,才能让学生们从这些名著的身上学到更多具有价值的东西。另外,还需要澄清学生和家长心目中对于名著的一些模糊不清的概念。
二、推荐给学生有质量有效用的作品
初中的孩子有其各自的年龄特点,我们应当根据不同年级孩子的特点来选择名著。
像初一的学生,刚刚从小学过渡到初中,头脑中还充斥着一些童真童趣的幻想。因此,教师在给学生们推荐名著的时候,一定要选择一些童话类的书目,像《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等等,而一些语言活泼的书则可用于他们课堂演讲或是课下自己阅读。同时要给他们规定一些必读名著,比如初一上学期必读《繁星・春水》、《鲁滨孙漂流记》等,下半学期必读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高尔基的《童年》等等。此外,还可推荐一些比较浅显的名著比如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来供暑假或寒假的时候阅读。
对于初二的学生,他们在思想和阅读能力方面都有了或多或少的提高,这时,我们可以适当的选择一些合适的类目,比如像小说、散文、传记等,这些都能从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再让他们分期读一些名著,前期可以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骆驼祥子》,后期读一些传记如《名人传》、《居里夫人传》等。而寒暑假,老师可以安排学生们读一些文言文版的名著,比如《水浒传》等。
等到了初三,大家都为了中考紧张的学习,为了不影响学生们全科目的发展,老师应尽量安排学生们阅读一些散文,舒缓一下它们紧张的学习气氛。
三、对学生们进行有效的阅读指导
教师应当把学生课外阅读名著这一任务提到日程上来,对于学生的名著阅读严格要求,规定他们在一定的时间内读完,并且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或吸引自己的部分摘抄下来并背诵,然后,定期对学生们进行抽查。比如读《鲁滨孙漂流记》,老师可以安排他们两周之内读完,读完之后要求他们不仅要掌握作品主旨,对于框架有一个大体的了解,而且要要求他们能回答一些具体问题,如:鲁滨孙是个怎样的人?鲁滨孙在荒岛上住了多长时间?鲁滨孙居住的地方必须符合哪四个条件?鲁滨孙带了什么样的牲畜到荒岛上?鲁滨孙一共出海航行了几次?等等。通过这些问题的提问,来督促学生们彻彻底底认认真真的进行阅读,保证阅读质量。
此外,还要鼓励学生们在阅读的过程中积极的去发现问题,对于不懂的知识要乐于去请教他人或老师,并善于总结问题,善于积累,善于发现。这样,不但可以提高他们的文学欣赏能力,还可以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四、激发想象力,培养创新能力
学生们在阅读过程中,应当不断进行思索和想象,将已有的知识和名著中的一些观点联系在一起,形成有机的整体。比如,初三人教版教材中有课文《骆驼祥子》(节选),在阅读《骆驼祥子》原著的时候,我们可以首先联想到课文中的一些相关内容:
作者情况:《骆驼祥子》,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是现代小说家和戏剧家,它的代表作品还有《四世同堂》等。
主要人物情况:骆驼祥子起初是一个老实、坚忍又肯吃苦耐劳的人,到后来变成了一个麻木、狡猾、好占便宜并吃喝赌又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
篇3
一、初中语文经典阅读存在的问题
从整体来看,初中语文在经典阅读方面存在如下问题:一、过分功利化的阅读。在初中,学生们面临升学考试和家长要求等多方面的压力,因此很难抽出时间对经典读物进行阅读,很多同学为了应付考试,进行突击性的阅读,这样的阅读没有长远的效果,因此初中语文经典阅读存在过分功利化的问题;二、不能够深入阅读,有的同学虽然能抽出时间读书,但仅仅是囫囵吐枣,他们仅仅对书中的一些情节感兴趣,对其它方面则不求甚解;三、阅读偏向娱乐化,如今很多初中生对经典名著不感兴趣,但是却能够抱着大部头的通俗小说看上一整天,这样的阅读只是娱乐消遣,并不能对语文学习起到促进作用。
二、提高经典阅读有效性的策略
要提高经典阅读的有效性,需要从如下四点入手:
(一)培养阅读兴趣是基础
对于初中生而言,培养阅读兴趣能够大大提高其阅读的数量和效果。所以,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们阅读兴趣的培养,利用教材里的知识对学生们进行引导,在扩展部分要为学生们生动地讲解一些名著的内容,通过一些精彩的部分来吸引学生们进行阅读。例如在讲授《在烈日和暴雨下》这篇文章时,笔者通过播放影片《骆驼祥子》中的相关画面,不仅让学生们对当时的社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向同学们介绍了《骆驼祥子》的相关内容,激发学生们对该书的兴趣。
(二)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
古语有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句话虽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是由于学生们的课余时间有限,要做到“书读百遍”还是很困难的,因此需要教授学生们一些学习的方法,这些方法主要有:一、读写结合,老师可以要求学生在阅读时准备两个本子,一个用作写观后感,另一个用于摘抄书中的优美句子,这样就能够加深学生们的读书印象,也帮助学生积累语文知识;二、读思结合,在阅读中仅仅阅读是不够的,在阅读中和阅读后要进行思考,让读书和思考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够真正了解和掌握书本上的知识。教师可以让学生们进行统一的阅读,在阅读之后让大家谈谈阅读后的感受,或者让学生们进行自由的辩论,这样的交流有利于学生们更好的了解书本;三、攻读,对于初中生来说,会感到很多经典作品读起来晦涩难懂,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学生们进行攻读,当学生们越来越深入地研读之后,就能够更深入的了解书本,明白作者的表达意图,这样就会让枯燥的读书变得更有意思。
(三)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产生审美愉悦
作者都是在书中表达着某些情感,因此在阅读中教师们需要对学生们进行引导,让学生们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看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感情。这样就能够让书本和学生之间产生共鸣,增加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例如在阅读《归田园居》时,教师让学生明白陶渊明为何放弃仕途而选择归隐,通过教师对陶渊明身世和相关作品的介绍,让学生们能够理解诗人的选择,这样才能够让学生走进书本之中。
(四)创造经典阅读教学过程中的对话情境
篇4
[关键词]兴趣 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3(a)-0157-01
1.培养课外阅读名著的兴趣
1.1营造阅读名著的氛围
有教育家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与其督促学生阅读,不如营造一种氛围,激发学生阅读的内在动机,调动他们阅读的紧迫感和内需力。
因此,我坚持在一定的时期与学生共读一本书,不时交流。同时在班级设立图书角,形成“我捐一本换五十多本”的读书观念。
1.2把节选自名著的课文讲得精彩生动,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例如,教学《杨修之死》一文,引导学生了解《三国演义》的特点,深入体会人物恃才放旷的个性。这样学生在阅读《三国演义》时对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语言艺术成就,有了初步的认识,自然而然把学生带到名著面前,使他们对作品有一种向往的期待。
1.3以影视引导名著阅读
生活中我们发现,当电视台播放某部电视剧时,与之相关的东西便成为初中生感兴趣的热门话题,与它们有关的书也就成了初中生互相传阅的热门书。连续剧《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播出之后,不同程度地带动了这些文学名著的流行。因此为了有效地推动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我尝试从初一进校后就开设影视活动课。把根据文学名著改编的电视连续剧《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影视作品搬进课堂,让学生对作品中人物先有直观形象的感受和大体的了解,消除对作品的陌生感,从而激发他们阅读名著的兴趣。
1.4以考试促进名著阅读
定期的必读书目考查,旨在检查学生阅读与否,考查学生对作品的了解程度。每学期要进行必读书目考查,一般只对文学名著的相关常识作了解性考查,如作者、国籍(朝代)、作品及作品中的人物、性格、主要情节、人物绰号等,这对学生阅读名著是个很好的促进。当然考查的方法应该谨慎考虑,不能成为有压力的应试。
2.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
2.1引导学生精读略读相结合
读书法要因人而异,因文而异。培根说过:“有的书只要阅读其中一部分,有的书只须知其中梗概即可,而对于少数好书则要精读、细读、反复地读。”精读时可引导学生采用品读、背诵、摘录、写体会、编手册等方法。略读可引导学生通过看目录,读故事梗概和抓其中片段读等方法来了解图书、文章的大意,力求在较短时间内获取有用的信息。精读和略读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互为补充的,既能保证有较大的阅读量,又能保证阅读的效果。
2.2引导学生有层次地反复读
不管阅读哪一类的名著,都必须要有层次地反复读。茅盾就曾说过:“读名著起码要读三遍,第一遍最好很快地把它读完,这好像在飞机上鸟瞰桂林城的全景;第二遍要慢慢地读、细细地咀嚼,注意各章各段的结构;第三遍就要细细地一段一段地读,这时要注意到它的炼句炼字。你读了一本名著,经过半年或几个月再拿来读的时候,你从前的心得,一定会有所修正,否则就是没有进步。”所以说,凡是好书都得重读的。
2.3教会学生有针对地灵活读
比如阅读小说,学生大都只关注情节,把故事看完就算完事。其实,情节之外,学生阅读名著时更要关注人物、欣赏人物、品味人物、评析人物,将人物作为名著阅读的突破口。因为人物是构成情节的重要因素,小说中的情节是以人物为中心开展的,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构成了名著的主体。人物的喜怒哀乐、一言一行、性格命运揭示了作品深刻的主题,也往往深深地抓住了读者的心,吸引读者深入其中,与人物同命运共呼吸。抓住了人物,就抓住了名著的关键。
2.4培养学生有效地动笔读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名著阅读中养成自觉做摘录,写读书笔记的良好习惯。一是勾画圈点打问号,也就是说学生在阅读名著时可以在有困惑的地方打上问号。二是寥寥数语写批注,读到精彩的词语、句子可以写上自己简短的批注;三是摘摘抄抄多积累,根据个人的阅读喜好,将精美难得的资料摘抄分类保存下来,这样的摘抄既可以供阅读、品味、引用的资料积累,也可以作为不定期对名著阅读的检查的一个有效的依据。
2.5在“同中求异”、“异中求同”中廷伸阅读
我们语文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通过同一作家在不同时期作品的比较,使学生学会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例如:在学了南宋著名女词人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后,适当补充介绍李清照中、晚期的代表作,如《醉花阴》(薄雾浓浓愁永昼)、《声声慢》(寻寻觅觅),使学生更全面地了解李清照;喜爱李清照的,可找到女词人的全部作品熟读、吟诵。另外,对不同作家同一内容作品的比较阅读,可使学生发现文学作品风格的多样性。
2.6让学生学名著去写作
篇5
一、激发读书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获取知识的动力”。为此,教师首先要重视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以兴趣这把钥匙去打开学生的心扉, 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自在地遨翔。
1、学习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初中学生的模仿性强,根据学生敬佩英雄、崇拜高考状元的特点,我常常给他们讲一些名人及高考状元爱读书的故事,鼓励他们热爱书籍,从书籍中汲取知识。同时,我还有意识地向学生介绍鲁迅、朱自清、冰心等名人,张俊逸等高考状元热爱读书的一些故事。
2、塑造形象。课外时间,我也常常与学生一起读书,一起诵读古诗,这对学生可以达到“润物细无声”作用。阅读时,老师所流露出的激情、趣味和快乐,对学生有着强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学生在浓浓的读书氛围中,体会到老师对阅读的重视,从而自觉地进行阅读活动。我还经常给学生讲自己是怎么阅读的,并给学生肯定的启示是:阅读是非常有乐趣的。能激起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学生一旦兴趣培养起来了,不仅眼前受益,还将伴随学生整个人生。
3、推荐好书。由于中学生善于想象思维的特点,可选择《钢铁是咋样炼成的 》、《朝花夕拾》、《哈利波特》、《骆驼祥子》等等,学生被吸引,就会主动地去阅读,这样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他们爱读书、想读书、要读书。
4、亮出成果。苏霍姆林斯基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学生好好学习的愿望。我经常召开读书展览会,如利用早会赏读、交流所摘录的好词妙句;举行班级诗歌朗诵会;评选“故事大王”;摘抄本展览;开展“小记者”活动,让学生谈天说地、谈古论今。并及时对学生进行奖励,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爱读书的热情,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猎取知识,使学生逐渐把读书作为精神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二、指导方法,使学生会读书
课外阅读应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发展,要以课内带课外,课外促课内的方法,课内学方法,课外求发展。而课外阅读书籍的种类不同,且题材丰富,文章的内容深浅不一,学生理解能力也高低有别。为了防止只追求故事情节,忽视文章中心及语言描绘,我注重以下几种阅读方法指导:
1、学生做读书笔记的指导 。要求学生摘抄词句、摘录佳句、精彩片段、名人名言,写读后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2、学生读书方法的指导。
①泛读。泛读即广泛阅读,指读书的面要广,要广泛涉猎各方面的知识,具备一般常识。不仅要读自然科学方面的书,也要读社会科学方面的书,古今中外各种不同风格的优秀作品都应广泛地阅读,以博采众家之长,开拓思路。
②精读。朱熹在《读书之要》中说:“大抵读书,须先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省得尔。”这里“熟读而精思”,即是精读的含义。也就是说,要细读多思,反复琢磨,反复研究,边分析边评价,务求明白透彻,了解于心,以便吸取精华。可以说精读是最重要的一种读书方法.
③通读。通读即对书报杂志从头到尾阅读,通览一遍,意在读懂,读通,了解全貌,以求一个完整的印象,取得“鸟瞰全景”的效果。
④速读。这是一种快速读书的方法,即陶渊明提倡的“好读书,不求甚解”。可以采取扫描法,一目十行,对文章迅速浏览一遍,只了解文章大意即可。这种方法是新课标要求学生能熟练地运用。它既可以加快阅读速度,还可以扩大阅读量。
⑤略读。这是一种粗略读书的方法。阅读时可以随便翻翻,略观大意;也可以只抓住评论的关键性语句,弄清主要观点,了解主要事实或典型事例。
三、开展活动,促学生读好书
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这已是共识。但光一遍又一遍地死读,只能让学生感到乏味、疲劳。引导应该巧妙,醉翁之意不在酒,旨在“哄”他们读好书。
1、讲。我坚持每上课之前用 5 - 10 分钟的听说训练,让学生轮流上台,交流课余时间阅读中搜集的语言材料,让大家或说一则新闻,或讲一件趣事,或背一首古诗,或读一段好词佳句。学生课外阅读量增加了,词汇丰富了,说话妙语连珠,写文章得心应手。
篇6
关键词:名著阅读;兴趣;效果
名著是“具有推崇价值的有名的作品”,是人类文化的精华。阅读名著,如同与一个个文学大师对话,可以使学生增长知识,启迪智慧,增加思维的深度,提升语文素养,丰富人文内涵。随着新课改的全面推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加课外阅读量已成为语文教师的共识,提高名著阅读效果已成为语文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难题。
新课程标准对课外阅读提出了明确的量化标准,新教材在每册书的编排中安排了名著阅读专题,各地区的语文中考卷中也都对名著阅读进行了考查。但是,现实不容乐观,名著阅读的考分能全拿到的学生可以说寥寥无几。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想切实有效地引导学生阅读好名著,确非易事。几年来,我在教学中做了一些尝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谈谈我的浅见。
一、帮助学生认清阅读的重要性
现在的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相比于阅读,电视、游戏的诱惑力要大得多,要想让学生静下心来阅读,一定要给他们明确读书的目标,找到阅读的动力。因此,我在课堂上时不时地给学生露几手,展示一下自己的博学。讲到《使至塞上》时,我联系到《红楼梦》中香菱对“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的点评;讲到《往事依依》时,我极其自然地把学生带到了烟波浩渺的水泊梁山,绘声绘色地讲起了梁山好汉们的忠肝义胆等,长期的潜移默化使学生自然对名著产生了浓厚的阅读兴趣。同时我还经常给学生讲读名著的好处:每一部名著都是当时社会的缩影,既可以明史,又可以明志。另外,我还搜集了近几年中考中的名著考题,让学生近距离地了解名著阅读的实效性。
如,2012年镇江市中考的名著题考查了《格列佛游记》《名人传》《父亲的病》《骆驼祥子》《汤姆・索亚历险记》《水浒传》等多部作品,考查面广,并且题目出得都很细,如果学生不仔细读名著,这些题将很难拿到分数。学生看到这些真题后,切实感受到名著阅读与升学的关系,明白了阅读的实际效用,自然阅读的积极性就被激发出来了。事实胜于雄辩,从功利的角度看,这样的做法是最有效的。
二、协助学生制订具体实用的读书计划
人常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帮助学生制订好具体实用的读书计划,那便是迈出了走向成功的第一步。初中三年要求阅读的名著有十部,每册书都有具体的安排。但是考虑到初三学生学习任务繁重,要挤出时间来阅读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我给学生制订了这样的计划:初一两学期各读三部;初二两学期各读两部;初三时以交流练习为主。
每学期要求读的名著,学生必须人手一本。以八年级上册中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为例,我先要求学生看看全书共有多少章,每章大概多少页,自己每天大概能读多长时间,读多少页,综合大多数学生的意见,规定每天必须花的时间,必须读完的页数,要求学生最好以一章为一个单位,2至4天完成一章的阅读。读的时候必须在书上进行圈点,写旁注,每读完一章在摘抄本上概括本章的主要内容,并写读后感。再在班内贴出一张统计表,选一名学生负责统计每人每天的阅读进度,便于教师了解和调控。对于阅读进度较快的学生,教师可以对其进行提问,与其交流读后的感受,如果效果不好,就及时提醒他要提高阅读的质量,避免学生走马观花,只求数量,不讲成效,不求甚解。
三、教会学生阅读的正确方法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所以“读”要与“写”相结合,充分调动人的多种感官,以加深学生阅读的印象,提高阅读的效果。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了以下做法:
1.做阅读卡片。要求学生每读一本书就要摘录书名、作者、国籍、朝代及主要人物形象。
2.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要求学生用简洁的语言简单介绍每一部名著的内容。
3.摘录文中的精彩情节。要求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学会删选信息,把握书中的重点,每星期至少摘抄一次。
4.对精彩情节(或精彩句子)写点评。可以从语言、内容、人物形象分析、思想内涵等多个角度写出自己的阅读体验。这项活动对学生来说要求较高,如果不仔细阅读感悟,是很难完成任务的,为了提高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我常常指定文中重要的情节,让所有学生围绕其进行赏析点评,并且在批改后选出“最佳评委”五名,让他们到讲台前朗读自己的点评,并在班级明星榜上予以表扬。这一举措大大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积极性,许多学生都写出了有见地的点评,既加深了对作品的理解,又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也有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
5.写读后感。联系时代背景,并结合社会现实,体会作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
初中学生各方面能力都有了较大的发展,对各种活动的参与积极性都比较高。教师可以顺应学生的心理需求,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这样,既能使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阅读的情况,又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现自我的平台,获得阅读的成就感,还能促使学生在活动中取长补短,互相促进,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我主要采用了以下做法:
1.每周利用阅读课开展读书交流活动,请学生作阅读展示。如有感情地朗读自己摘抄的精彩片段,并作赏析;选择里面最感兴趣的情节,进行点评;对作品中的重要人物进行形象分析等。我还尝试了一项有效的方法:把全书分解成若干部分,让每个学生在阅读完整部作品的前提下,精读其中一部分内容,并在全班作交流。这样,每个学生都不甘示弱,认真阅读,深入分析,对名著的阅读比原来细致了很多。
2.举行名著阅读知识竞赛。先在班级范围内进行选拔竞赛,然后在年级范围内举行竞赛。在竞赛完后,还根据成绩发放了相应的证书。这大大增强了学生阅读名著的积极性,营造了名著阅读的热闹氛围。另外,我还组织名著阅读读后感竞赛、讲故事比赛、记者招待会、片段剧表演等。由于采用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大多数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很高,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篇7
关键词:语文素养;交际能力;写作能力;审美情趣
语文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授课的时候,教师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充分展现语文的魅力及价值,以促使学生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而所谓的语文素养包括:语文的积累、语感、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思想观念等内容,这些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下面就以下几点对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进行简单介绍。
一、在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语文作为一门语言,其与人交流、沟通是其基本价值的体现。而且,口语交际能力也是学习语文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技能,但同时也是学生较为薄弱的环境。现今,不论是学生之间的交流、还是师生之间的交流又或是以后的找工作面试,我们都会看到一些学生不能很好地组织自己的语言,逻辑能力较差,甚至一些学生连一句完整的话都不能顺利地表达出来。所以,在素质教育下,教师要有意识地为学生搭建自我展示的平台,进而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例如:我们可以组织三分钟演讲活动,让每个学生自己寻找素材,可以谈谈生活中自己遇到的一些新鲜的事情,可以谈谈自己对最近发生的一些事情的看法,可以是自己写的散文等等,任何内容、任何形式都可以,只要学生愿意开口说就可以。这样久而久之,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就会得到大幅度提高。除此之外,对于一些故事性较强的文章,如:皇帝的新装、威尼斯商人、我的叔叔于勒等等,我会在讲完基本的语文知识之后,组织学生对文本进行复述,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且,还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文本的中心思想,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一举两得何乐不为。
二、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它有助于学生从中积累素材,提高写作能力;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广泛的阅读还有助于学生的扩大知识视野。所以,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对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大面积提高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因此,在授课的时候,我们除了要鼓励学生认真阅读教材中的文章之外,还要鼓励学生多读一些课外书,如:《骆驼祥子》《童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鲁滨孙漂流记》《读者》《意林》《格言》《青年文摘》《爱的教育》《演讲与口才》等等,并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遇到不认识的、不能正确理解的字词要学会查字典,对于一些好词好句要善于将其整理到自己的摘抄本上。而且,学生还可以进行仿写,对一些有特点的文章或者是修辞手法运用较好的文章进行仿写,以此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写作能力。
三、在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由此可见,在当前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挖掘教材中的美,要注意加强审美教学,使学生在鉴赏文本的过程中去感受到作者寄托在文章中的美,去感受作者想要展示的情感。
例如:在教学《苏州园林》时,由于本文了解苏州园林在设计和建造上的独特创造,从而得到美的享受和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所以,为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为了培养学生的建筑美,在授课的时候,我引导学生对文本中的有关语句进行了分析,如: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教师引导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依靠自己的想象力在脑海中形成一幅画,进而,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除上述之外,教师还可以借助语文教学提高学生的情感态度,如:在教学《背影》时,我首先借助多媒体向学生播放了刘和刚的《父亲》渲染课堂气氛,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中所包含的那份人间至情,并使学生在理解文章中心思想的过程中促使学生学会感恩,从而培养学生的亲情意识。
总之,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语文教材的价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在教师恰当的教学方法中获得语文知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郑萍.如何提高初中学生的语文素养[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1(8).
篇8
那么,语文要想提高成绩要注意什么呢?
期中考试后,我组织同学们讨论了这个话题。这次考试我班语文平均分99、32分,高居同年级前列。最高分是小媛113分。在讨论中,小媛首先分享了自己的学习方法。这个学习认真,踏实沉稳的孩子强调了语文学习的“四习”,即:发现式预习、研究式学习、淘金式练习、浓缩式复习。
一、发现式预习
预习是容易忽略的一个环节,然而预习有助于孩子更快地进入学习状态,跟上老师的步伐。预习的时候可以做些什么呢?预习应该包括以下内容:初读课文,了解大意,扫除字词障碍。不少学生买的有讲解教材的资料,上面整理的有字词,但是还是自己动手查查字典、词典更好,印象更深、也可以避免资料中的错误。再读课文,形成整体印象,做到胸中有丘壑。可以先读读课文前的阅读提示,这里通常是对课文内容的概括或是设疑激趣。同时,看看课后设计的问题,试着从文中找找答案。再精读课文,对重点文段进行圈点批注或提出自己的问题。然后带着问题听课,有的放矢效率就会高很多。
二、研究式学习
学生不是盛装知识的容器,学习知识的过程不应是被动地接受,而应是主动地索取。对知识怀着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用心琢磨老师所讲的重点、难点、易错点,将其内化为自己的东西。
研究式学习还包括聆听和探讨。聆听同学的发言,对照自身找差异,对自己未考虑到的地方多加留意。敢于质疑,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在交流、探讨中提升自身。
三、淘金式练习
熟能生巧,练习是形成技能的必不可少的环节。对于老师布置的任务要不打折扣地完成,尤其是读书、背诵等非书面作业也不能忽视。
由于有良好的写作基础,小媛的作文得分基本上在46―49分。失分最到的地方往往是阅读,在课余时间她就主动找一些阅读文段来练习,做完后对照答案,仍有不理解的地方就问老师。这样慢慢就学会了规范答题,也就减少了阅读失分。
四、浓缩式复习
当日事,当日毕。每日回首看看自己学习任务完成情况,每周进行小结,每月回顾所学知识点。每次考试前,作业量会减少,有的孩子大考大玩小考小玩,可小媛会利用这个时间系统地复习,尤其是以前做错的题,将正确的做法牢牢记住。也就不在同一个地方再次跌倒。
小媛说预习、学习、练习、复习――学而“四习”,不亦悦乎?养成了这样的学习习惯,语文学习也就变得有条不紊。
另一个孩子小煜在语文上并未下太大的功夫,可语文成绩很少低于108分。小煜的最大特点就是喜欢看书,只要一有空她就钻进了书中。
多读书能带来什么好处?美国著名的阅读研究专家吉姆.崔利斯在他的《朗读手册》里说:“你读得越多,理解力越好;理解力越好,就越喜欢读,就读得越多。”“你读得越多,你知道得越多;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聪明。”“读得最多的学生往往是班上知识最渊博的学生。他们拥有大量的背景知识,因此对老师或者课本所教的内容理解得最多。”
语文学习重积累,重感悟,重迁移运用,对学生来说,读书,不仅仅是学会一些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学会学习。课内悟方法,课外求发展。可以说,阅读助成长。阅读与想象力、理解力以及表达能力都是密不可分的。
每册语文书后面都附有“名著导读”,这些涉及到的名著与中考有着一定的关系,是中学生必读的。七年级要求读的有《童年》、《昆虫记》、《爱的教育》、《繁星.春水》、《伊索寓言》等。八年级要求读的有《骆驼祥子》、《朝花夕拾》、《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海底两万里》、《名人传》等。
根据名著考查的题型与内容,在阅读这些名著时要注意这些方面:1、读懂书题;2、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3、弄清内容梗概;4、把握主要人物和情节;5、品味精彩片段及名句;6、注意艺术构思及特色。
除了这种“功利性”的阅读,适合初中孩子读的书还有很多。读书不是硬着头皮完成任务,而应该是一种精神的享受。为了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建议从趣味性比较强的作品入手,让孩子感受到阅读是愉悦地读。当然,不少孩子只对漫画、网络小说感兴趣,这是不提倡的。
小煜说她最喜欢的还是中国的四大名著,尤其是《红楼梦》,那里面的很多诗词她都能背下来。外国名著她最喜欢《简爱》。对于历史类的书她喜欢《康熙大帝》、《雍正王朝》、还有当年明月写的《明朝那些事儿》等。对于古代诗人词人,她最青睐的是李清照,背了她不少的词作。小煜有个很好的读书习惯就是摘抄。她已经积累了厚厚的几本摘抄。腹有诗书气自华,信手拈来就是好文章,小煜的作文常常写得很出彩。
有的学生说小煜读的这些有些深奥难懂,消化不了。每个人有自己的阅读喜好,不能强求一致,可从适合读的、喜欢读的入手。比如:动物小说扣人心弦、细腻传神,同时有着深刻的主题。沈石溪的《第七条猎狗》、《狼王梦》、《再被狐狸骗一次》、《斑羚飞渡》等系列动物小说很受孩子欢迎。科普作品为孩子打开一扇神奇的窗,化深奥为浅显。例如:《万物简史》、《从一到无穷大》、《身边的物理学》、《生命的多样性》等。人物传记能给孩子以激励,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例如:《传》、《朱自清传》、《鲁迅传》等。
孩子还可以充分利用已有资源,比如:与教材配套发的《阅读》、《同步作文》,这些与孩子的单元作文训练有着密切联系。还有《读者》、《青年文摘》、《意林》、《智慧背囊》、《时文选粹》等,这些时文短小精悍,透着时代气息,贴近孩子的生活,读起来比较轻松。
对于作文水平较低的孩子,适当地读一点中考满分作文对写作有一定的帮助。《语文报》孩子也可以多看看,那里有名家名作,而且对作文的指导也比较到位。
篇9
这组调查数据显示,我校绝大部分初中生不能坚持阅读完整本原著,缺乏良好的阅读习惯。在这种阅读现状下,老师和学生为了应对中考名著检测,必然用练习代替读原著,这种现象被称为“伪阅读”。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地市中考名著检测题以“文段阅读题”或叙述故事情节为主,这些考题力争杜绝“伪阅读”,引导学生回归名著“真”阅读,即从头至尾读原著。要实现名著“真阅读”,教师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落实阅读任务。下文,笔者将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从四个方面阐述如何有效落实名著“真阅读”。
一、阅读时间的落实
保证适量的阅读时间,是实现名著“真阅读”的前提和必要条件。本校抽样调查显示,造成学生课外阅读的最大困难是作业太多,没时间和精力阅读。解决这一矛盾的较好方法是教师进行作业内容的调整,把名著阅读纳为学生的语文常规作业,确保学生每天有至少15分钟的名著阅读时间。为此,教师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课文相关的读读背背的任务争取在课堂上多完成一些。这样,名著阅读不占用学生其他科作业时间,家长才会支持,学生也乐意完成阅读任务。
二、阅读计划的落实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师生必须落实阅读计划,既能明确阅读的目标和具体的步骤,又能有效地督促阅读进度。
首先,落实学期阅读计划。结合课本“名著导读”,明确本学期要阅读几部名著,同时明确每部名著阅读完成的大致时间。如八年级上册“名著导读”涉及《骆驼祥子》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两部作品,期中考前阅读《骆驼祥子》,期中考后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其次,落实每部作品的阅读计划。
1.明确阅读目标。从头至尾读完整本原著;及时做读书笔记;能初步领悟作品的思想内涵,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迪。
2.明确阅读量和阅读进度。明确每天的阅读量有两大依据,一是学生的平均阅读速度,二是学生每天需安排的最小阅读时间。比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有45万8千字,笔者任教班级学生平均阅读速度为450字/分钟,每天安排15分钟的阅读时间,10分钟左右的做读书笔记的时间,这部名著需要68天才能读完。可以要求学生根据公式“总页数÷68=?”,得出每天阅读的页数,然后要求学生填写日期进度表,明确每天的阅读进度,也方便教师和家长的督促、落实。
三、阅读方法的落实
1.落实基本的阅读方法。教师应加强对基本阅读方法――精读、略读和浏览的指导和落实。阅读一部名著,用浏览的方法看序、跋、目录、索引、后记等内容,了解作者的重要主张和书的大纲架构。对每天要完成的阅读内容先用略读的方法从头到尾先读完一遍,整体感知所阅读章节的内容要点,碰到不懂的地方不要停下来查询或思索;再用精读法,或阅读经典情节,理清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或研读重要语句、揣摩重点字词,或理解章节所表达的思想内容。
2.落实做读书笔记。培根说:“做笔记使知识准确。”教师必须落实做读书笔记,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1)落实读书笔记的格式和形式。学生须掌握读书笔记的基本格式。除了文章内容,还要注明作品出处,包括书名、作者、版本、页数和日期,以便日后引用时查找核对。名著的文体不同,读书笔记的形式也有所不同。如诗集《繁星・春水》的笔记形式可以是摘录经典诗句并加以赏析,或写读后感;科学小品《昆虫记》的笔记形式可以是“叙事内容+说明对象的特征”;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笔记形式可以是概述情节并注意摘抄名言,或分析人物形象,或写读后感。
(2)落实读书笔记的内容。每读一部名著,教师可以给出读书笔记的范例,引导学生做读书笔记。如小说的读书笔记,概括内容时要注意写清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还要注意准确记录小说的细节内容。《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第一部第一章,大部分同学做的读书笔记很简单:“保尔报复神甫,把烟末撒在了神甫的复活节用的发面里,被学校开除了。他到了车站食堂工作。”教师示范如下:“十二岁的保尔因打架被神甫带到了高年级上课(事情的起因),保尔对《圣经》和生活的出入有所质疑,神甫把他打得鼻青脸肿。保尔因为报复神甫对他的侮辱,把烟末撒在了神甫的复活节用的发面里(事情的经过),被学校开除了(事情的结果)。他到了车站食堂工作。每个月八个卢布(细节内容)。领班弗罗霞告诉了保尔的工作内容:倒开水、烧开水、擦刀叉(细节内容)”。学生学习范例,坚持做完了整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书笔记,既锻炼了概括能力和表述能力,也为快速回忆名著内容提供了线索,还为解答试题积累了宝贵的素材。
(3)落实读书笔记的完成。做读书笔记是艰苦的,教师不及时跟进、落实,学生很容易半途而废。因此,教师要采取多种措施检查读书笔记的完成情况。可以一周安排一次检查,查看读书笔记的格式是否符合要求,内容是否有缺漏;也可以在阅读交流活动中巡查,并要求及时纠错和补缺补漏;还可以请读书笔记做得较优秀的同学当老师的小助手,隔两三天检查一次同学们的读书笔记,帮助做读书笔记有困难的同学,并督促其及时跟上阅读进度。
四、阅读内容的落实
教师同样要采取多种方式落实阅读内容,防止半途而废现象的发生。落实的方式主要有:
1.课前五分钟名著阅读交流。据笔者实践,利用课前五分钟语文活动时间进行阅读交流,是落实阅读内容的主要途径。交流时,教师要把握以下几点,促进交流活动顺利进行:
(1)根据名著的文体特征采取适当的交流方式。诗集《繁星・春水》适合读、背、赏析;传记《名人传》更适合说说自己的感悟;散文《朝花夕拾》适合提出阅读疑问,师生一起解答;小说《童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水浒传》等,适合概述或复述故事情节。
(2)每天定人、定量、定时。一般是按座号每天安排两位同学到讲台上与大家一起交流;提前告知每位同学交流内容的起始、结束部分;每位同学交流时间为两分钟左右。对能力较弱的同学可降低要求,比如可以让他们用复述的方式,完成普通同学二分之一的交流任务。
(3)要求并鼓励学生敢说。每次交流任务结束,教师应对学生的声音是否洪亮、吐字是否清晰、表情(包括肢体语言)是否自然等方面加以点评,评价时以鼓励为主,激励引导学生敢开口说,敢声音洪亮地说。
(4)及时纠错或补缺漏。每位同学交流内容结束,座位上的学生或指出讲台上同学概述内容的错误之处,或补充其遗漏之处,或解答疑问,教师则要及时纠正或补充学生读书笔记上的错误、缺漏之处。
2.检查读书笔记。这点,上文已经提到,不再赘述。
3.适量的检测。检测有利于知识的巩固和迁移。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让使用有阅读练习题版本的学生与全班同学共享阅读练习题,加强对章节内容的掌握和答题能力。整本书阅读结束,教师要精编检测题,编写的检测题要广,要细,要重点突出。“广”是指试题涉及的内容全面,涉及作家作品、主要内容、典型事件、写作特色、阅读感受和体验等。“细”是指对名著的主要情节要注意细节内容,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名言“人最宝贵的是生命……”是保尔在什么境况、什么时候说的。“重点突出”是指针对考题“深阅读”的倾向,重点训练学生对情节的概括和表述能力、对经典语段的鉴赏评价能力。同时,教师要落实检测题的复习和巩固。复习方式可以是同学之间在课间互相抽查;也可以是利用课前五分钟活动时间,教师进行抽查和点评;还可以是学生结合读书笔记的内容,对检测题进行补充,出题考同学。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实现名著“真阅读”,师生都需要韧性,教师要进行有效落实,学生要坚持阅读,日复一日,学生养成了终身受用的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方法,名著阅读就不再是学生考试的障碍。
参考资料:
篇10
《语文课程标准》对中小学生课外名著阅读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九年课外阅读的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对7―9年级学生,要求更为明确:“学会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
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是初中生好读书、读好书的关键。近年来,笔者就如何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做了如下尝试。
一、课内课外超链接,一石激起千层浪
1 巧借课文,以点带面。叶老曾说过,课外阅读须配合着教材随时进行。《语文课程标准》推荐初中生阅读的《水浒传》《三国演义》《朝花夕拾》《骆驼祥子》《童年》等文学名著大多与教材有所链接。因此,为了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浓厚兴趣,教师应根据课堂教学的进度,挖掘兴趣点,适时向学生推荐课外阅读名著,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名著导读课,抛砖为引玉。课外读物良莠不齐,初中生因心智尚未成熟,课外阅读时在读物选择上容易误入歧途,亟需老师的正确引导。我在教学实践中专门开设了名著导读课,形式上可以由教师介绍名著精彩片段,也可以请学生来谈读经典名著的心得,还可借用多媒体抛砖引玉。我的目的只有一个:向学生推荐名著,激发他们的阅读热情。
二、营造班级阅读氛围,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兴趣是靠后天培养起来的。环境造就人,耳濡目染的力量是巨大的,班级中浓浓的书香氛围毫无疑问会对每一位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产生很强的感染和激发作用。我每接手一个班级,都会从以下几方面去营造阅读的氛围。
1 精心打造教室图书角。在教室里设置一个图书角,图书角只摆放报纸、杂志。一般来说,《环球时报》《重庆日报》《读者》《意林》是必备,另外学生还可推荐报刊。报刊由语文课代表专门负责购买、更换,经费来源于班费。课余饭后,图书角往往是人气最旺之地。假以时日,那些原来不爱看书的学生也会慢慢成为图书角的常客。
2 创建班级图书库。班级图书库分为纸质书库和电子书库两部分。笔者所在学校是一所城区重点中学,学生家中都有一定的藏书。因此,创建的纸质书库办法就是在做好学生及家长思想工作的基础上,对学生家中适合初中生阅读的藏书进行登记造册,作为班级图书馆的备借图书,并公之于众。创建电子书库的具体作法是:班级注册一个公共邮箱,在网络上下载纸质书库中缺少的适合初中生阅读的书目,放入邮箱网盘中,供学生查阅。
3 组建班级网络读书沙龙。班级网络读书沙龙是一个课外阅读发烧友的协会。鉴于现在的中学生都喜欢上QQ,我班在网络上建立了一个阅读QQ群,推选出了群主,负责日常事务。课余时间,班上热衷课外阅读的发烧友们都可利用这一平台进行课外阅读交流:畅谈读书的收获与感受,提出读书的疑问与困惑,相互推荐好书。班级网络读书沙龙的组建,为班上学生提供了长期坚持课外阅读的精神动力,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
三、开展系列竞赛,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竞赛是青少年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活动之一,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我经常在班上开展一些竞赛活动,让学生在快乐中阅读,在阅读中快乐成长。
1 开展箴言积累竞赛。我在教室后面的班级文化墙上开设一个专栏,每天由值日生推荐、板书自己认为最好的经典箴言。如:“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爱人者人恒爱之,恨人者人恒恨之”“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等,同时,要求全班学生人手一本箴言积累册,每天都将张贴栏中的箴言摘抄下来。一轮展示完毕,由全班学生打分,取其平均分作为学生语文过程性评价的重要依据。这种竞赛有效地激发了学生课外阅读的热情,也促使他们在阅读中要用心品读,提高阅读的品质。
2 举办故事演讲比赛。初中生很喜欢听故事,也很喜欢讲故事。为了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我每学期都会在班上举办一次讲故事比赛或演讲赛。七年级举办讲故事比赛,八、九年级举办演讲比赛。全班学生既是参赛选手,又是比赛评委,取其平均分作为学生语文过程性评价的重要依据。这种竞赛,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能力,而且大大激发了学生课外进行广泛阅读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