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美散文摘抄范文

时间:2023-03-31 13:51: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优美散文摘抄,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优美散文摘抄

篇1

1、我的灵魂时常没有思想,我的感伤和孤独总是突如袭来,让我遍体鳞伤。

2、我的方向,回首,是我放弃,惆怅失落的梦想。继续前程,是否就是爱的路口?那里是否徘徊着某个人?不期而遇。随我,向左,或是往右。黑暗的岁月总得出现一个人,为深邃的阴暗点亮一点点火光,一点点憧憬。而爱情,是否就一定是爱着的?是否,一定要爱着的,才是爱情,才是我认同的爱情?

3、生命的方向若能判断,选择往左还是拐右?哪一个方向是承载着梦想的?哪一个方向是遇见自己所爱的?哪一个方向,是撞见爱自己的?却无论如何,梦想总有失落;爱情终有悲痛。仰或,只是遇到爱她却不爱自己的。要以怎样一份聪明的抉择,才能抵达幸福的角度?纵然再完美的周密,是否也有歧途失迷?

4、十指紧扣冰凉的栏杆,任股股凉意流遍全身,闭上眼,好想往前跨一步。也许顺着思念划定的曲线我便能找到你,一定能找到你。臆想着你的颦笑,让我陶醉,你的细语,让我温暖但是,一堵相同温度的墙隔断了近在咫尺的希冀,天涯另一端的你,是否也在翘首以盼?你看见了吗,看见过吗,我遗留忘川河中坚若磐石的相思结?

5、你说你的前生是一片月光,今生仍然守候在这尘世的每个角落,等待那个能与你白头的挚爱。月光下静默的树呵,让思念如此枝叶繁茂,而我时常孤独地徜在月光下,让自己在月光中迷失了方向。你说人这一生有一个至爱就足够,经历多年的奔波,你终于抵达爱的家园。我静静凝望着那一片月光,一种平庸的幸福海水般荡漾开来,风中摇曳的丁香花绽放出最美的花色。

6、你似乎听到我思念的哀鸣,从睡梦中醒来的你,粉颜上挂着一滴晶莹的露珠,我知道那是你心痛的泪水。它在痛苦中浸透那层厚厚的宫墙,沾湿我裸露的身躯。我用全身经络吸吮你泪珠中的苦涩。我要挣脱这层隔绝你我的束缚,我无法承受在你泪水中生活的痛苦,我定要留住你的花容,好好珍藏,直到天荒地老。即使破茧是一种血染的征服,这样死去,我也觉得那是一种唯美的幸福。

7、时间啊,究竟要人们付出多大的代价,才能忘却,那凄恻的往事,那压抑的痛苦,那艰涩的等待,那焦灼的渴盼,那雷电的夜,那剌眼的阳光,那灵魂难耐的孤寂?

8、是我前世等的不够,还是冬天的爱情,只如这漫天的纷雪,只稍作停留。幻成昙花一瞬的绚烂,意外的丰富某些人爱的空洞。最终又脉脉的悄逝。作这短暂或永远的别离。若只是暂别,再见,是否将是生命的再一次的轮回后?但若我的生命,历尽轮回仅为相拥这片刻的永恒,我也终将不悔。若再一次。

9、岁月飘零,转瞬会是秋去冬来,凛冽的北风无所畏惧,肆虐着,想要带走一切的一切。然寒风中,你的身影会一直在么。

10、昙花一现,玉老千年,曾经皆有眩目迷人的时刻,不过是时间的长短,决定各方的骄傲的辉煌历程。执子之手,()玉老如昙花,未能执手,昙花如玉老,生活意义的价值,充斥乎执子之手。

11、倘若我的魂,真是随了你。仅留我这半死不活的躯体,岂不浪费了宝贵的光阴。我愿将这躯体,葬入泥里。将这苍白的生命埋在无尽的等待。只是,我不愿腐了我这残骸。让生命作长久的停留,麻痹。没有意识的假死。在时间的尽头,尽头的尽头,只至苍老了光阴。你终会再次飞进我的生命。苏醒。这一次,抓住你的翅膀,钻进你的心里。与你一起远行。你若要再离。也让我这躯体,随着那早已随了你的魂,你飞到哪里,便随到哪里!

12、你我的邂逅,只是一份臆想的交织,我却仿佛等候了几世轮回。目光穿透千年的缠绵,瞬间凝成永恒。冬夜,独伫五尺阳台,把那无法用尺度丈量的思念漫天铺陈,我想你能看见,你一定能看见。

13、宁看着女孩眼中的泪水,除了心痛,不能言语。对宁来说,爱着女孩对他来说也是一种戒不掉的瘾。唯一能做的就是陪着她静看水珠飞舞,并让水珠轻轻的,缓缓的洒落在心间!

篇2

一.让观察充满灵性

生活是写作的不竭源泉,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能力。杨绛先生能把蹬三轮的老王的善良金子般的心写得活灵活现,余秋雨能把信客生涯风尘苦旅写得跌宕起伏栩栩如生,就是因为能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美来。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只有启发学生调动各个感官去观察身边的事物,去看、去听、去闻、去摸、去幻想……留心身边的点点滴滴,做平凡生活的见证者,才会使学生发现生活中的闪光点,从而获得丰富的感性材料,使文章充满着生活的气息。

如果说,在写作与生活之间,观察是桥梁,那么感受与体验则是这座桥梁的基石。因此,平时指导学生观察时,不能局限于对外在客观事物的观察,还要强调关注与之相对应的内在心灵的感受。这样既观察了外物特征又观察了自己的内心,在挖掘生活的同时又挖掘了自我,这种观察才充满了灵性。刘勰的《文心雕龙》中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一切自然景物都打上了作者感情的烙印。学生观察千姿百态的自然景观,可以从中获得关于生活的感悟;亲身经历某一事情,可以从中寻找不同寻常的真善美,使生活在自己的笔下变得丰富多彩。

二.使阅读饱含韵味

作文韵味的浓淡,取决于文化底蕴的深浅。文化底蕴的深浅,取决于积累的丰厚。腹有诗书气自华。而古今中外文学佳作,是作者心灵流出的智慧,人生感悟的传递,无论布局谋篇,还是表现手法、语言表达,都很有借鉴意义。在阅读过程中,如果教师指导得法,会使学生受益更多,懂得韵味之所在,韵味之形式。鉴于这种认识,初中学生除了阅读教材中“名著导读”的经典外,鼓励学生阅读更多的内容丰富、文质兼美的课外书籍,订阅相关的杂志,如《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思考与智慧》、《美文》、《读者》、《青年文摘》等。这些读物语言规范,可读性强,既能了解社会动态,增长见识,又能学习写作方法,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随着阅读质量的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也能得到长足的进步。

让学生多读还不够,一些好文章,读一两遍印象不会深,应督促学生作摘抄或读书笔记。对那些优美精彩的段落,要求学生摘抄熟读并尽可能背诵下来。大作家巴金少年时代把《古文观止》上的两百多篇文章背熟。他说:“读多了,读熟了,常常可以顺口背出来,也就能慢慢地体会出它们的好处,也能够慢慢摸到文章的调子。这两百多篇古文,可以说是我真正的启蒙先生,我后来写了二十多本散文集,跟这个启蒙先生很有关系”。可见,熟读背诵能启发智慧,增加修养,激发才华,加深记忆。久而久之,自然融会贯通,出口成章,作文的韵味自然就香浓了。

三.让日记碰撞火花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写作应该放手让学生去做,充分表达他们自己的思想,充分展示他们自己的个性。写作中,要求学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有独特的见解;在表达中要有自己的观察,自己的想象,自己的思考,自己的认识,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出有个人特色的作文。鉴于此,培养学生写日记的良好习惯,是达到新课标写作要求的重要途径。日记是对观察生活感悟生活的记录,不拘形式,灵活自由,所以教师在对学生的日记做定期的评点时,要注意培养学生随机应变,打破定势思维,多角度多侧面地思考生活。例如:老师的讲课,父母的叮嘱、严厉的军训,第一次当值日生、充满凝聚力的小组合作等等,只要忠实地记录生活,就会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然后摘录其中思想较为深刻的、文采较为优美的一些片段,朗读给学生听。学生尝到了辛勤耕耘后的甜蜜,就会更有兴趣去寻求写作素材,他们的视野不止停留在日常生活中的琐事里,开始关注更加广阔的社会生活:看《新闻联播》、《焦点访谈》、《一站到底》、《艺术人生》;评名作、议时政、谈得失、析美丑。日记素材五彩缤纷,行文格式千姿百态,学生也从“小我”转变到“大我”。学生在日记中找到成长的轨迹,也为自己编辑了一个快乐的主题。

篇3

一、加强新课程意识下的阅读内容引导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开卷有益已经成为人们的普遍共识,但我们要说开卷并非都有益。在科学知识迅速增长的今天,书海茫茫,中学生年纪小,认知能力、阅读能力和鉴别能力较低,因此,对学生的课外阅读内容不能放任自流,应该作必要地引导。

(一)根据特点,因势利导

一般来说,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阅读能力、思想状况、兴趣爱好和需求选择适当的有益读物。中学阶段,低年级阅读能力较低,可选择童话寓言、探险故事、优美散文等读物,以短小精悍、妙趣横生的内容激发学生激情,使学生从中学习深入浅出的语言、优美的文笔、清晰流畅的思路;高年级学生初步掌握了阅读的技能,社会兴趣发展起来了,可选择科普类、史地类、传记类读物,使学生从书籍中获取知识、得到启示,学会分析、思考问题。

(二)立足课内,延伸课外

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延伸。教师可指导学生阅读与课文或作者有关的课外读物,力求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例如教学《我的叔叔于勒》时,就介绍学生读《项链》;教《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时,就引导学生去读《水浒传》......这样通过横向拓宽,纵向引导,既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还可以有效激起学生广泛阅读的兴趣。

(三)经典名著,净化心灵

余秋雨先生认为,幼小的心灵纯净空阔,由经典名著奠基可以激发他们一生的向往。诗经、论语、唐诗、宋词等中学生必读的十二本名著能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丰富其文化底蕴,强化其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安徒生童话》《鲁滨逊漂流记》《海底世界》《窗外的小豆豆》等能温暖学生的心灵,播种美好的种子,激发他们心中善良勇敢的一面。

(四)紧跟潮流,与时俱进

作为当代中学生,必须紧跟时代潮流,紧扣时代脉搏,才能胸怀远大、志存高远、继往开来。

(1)引导学生选读反映时代强音的读物――报刊杂志。可推荐《读者》《意林》《格言》《青年文摘》《中学生》《小小说选刊》等,让学生自由选择订阅,互相交换阅读。

(2)关注时尚需求。当《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三国演义》等名著改编影视剧热播时,教师可要求学生将影视剧作品与原著进行比较。当郁秀的《花季雨季》、秦文君的《男生贾里》、韩寒的《三重门》、J.K.罗琳的《哈利.波特》等风靡校园时,教师应及时组织学生阅读,并进行讨论。这种时尚应该成为教师拓展课外阅读及指导课外阅读的宝贵契机。

二、指导学生树立科学的阅读方法

速读不仅可以快速获取知识,扩大知识视野,而且可以使人从浩瀚的资料中筛选出相关的篇目或章节,有信息检索作用,更是开发智力的重要手段。具体做法是运用直读、跳读、捕捉“路标”等方法,快速阅读,把握主要内容。细读就是细致地读,圈点读,吟诵读,研究读。不仅了解作品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这样写,还应理解作品透视的思想感情、复杂的社会现象、蕴含的深刻的人生哲理。

三、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科学的阅读方法和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提高阅读效率的关键。我们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时最好要求学生一边读书,一边动笔。具体做法:(1)制卡片。将文章中精彩语段、重点词句摘抄,分类整理,便于查问。(2)列提纲。记述故事大概内容或文章主要意思。(3)作批注。用不同符号对内容、词句、艺术特色等方面理解、体会、质疑、引申联想等。(4)写心得。进行课外阅读过程中通过思考研究,一定会从中发现问题,因此我们可以要求学生写成书面文字,哪怕是一段,都能体现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挑战意识。

篇4

然而,根据以往的经验,学生们的假期往往并不轻松。一方面,某些学校教师给学生布置了过量的机械作业;另一方面,既有雨后春笋般冒出来的补习班、辅导班,还有各类衔接班进入了家长和老师的视线。老师的诚恳推荐,家长的不容置疑的抉择,让孩子们原本伸手可触的缤纷假期计划瞬间泡了汤。其实,生活即教育。假期里,孩子们有理由好好地玩一玩,旅游、上网、聚会、学习……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选择,这是他们的心愿,并不过分。学生既不能虚度时光,也要避免单调的学习生活,那么,如何才能让孩子们度过一个有意义的假期呢?

首先,家长要巧妙引导。如何让孩子们在假期玩得开心,学得快乐,过得充实,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长的安排和引导。假期生活安全第一。春节前后,家长相对比较繁忙,对放假的孩子疏于照顾,这便给孩子们的安全留下隐患。孩子在寒假期间容易发生鞭炮炸伤、滑冰落水、触电等安全事故。因此,家长要承担起监管、教育等方面的责任,游玩、用电、交通等方面的注意事项,要逐一向他们解释清楚,让孩子们真正明白安全的重要性,提高孩子们的安全意识。

假期学习井然有序。首先,家长应该引导孩子们制订合适的假期学习计划,每天安排的学习、娱乐时间应该井井有条,主次分明。计划可以先由孩子制订,然后由家长提出修改意见。这样做不但可以培养孩子安排、管理自己生活的能力,也可以锻炼他们的自律性,更可以让他们在自我管理中懂得很多做人的道理。其次,家长对孩子的计划进展情况要给予适当的监督,让孩子在假期当中也能够有规律地学习。最后,家长要及时与孩子进行谈心交流,并根据孩子的学习进度随时调整学习计划,让孩子快乐地学习。这样不但能使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且还能加强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心灵沟通,促进家庭和睦。

假期娱乐健康是根本。现在,网吧、游戏厅对孩子的诱惑力非常大,为保证他们过一个健康、快乐的寒假,远离网吧、游戏厅等娱乐场所,家长应该对孩子的休闲娱乐给予切实的指导。譬如,根据孩子的运动喜好,让孩子参加一些运动项目,来增强体质;根据孩子感兴趣的项目,参加一些特长培训,发展特长;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譬如为父母洗一次脚、做一次饭等,学会感恩。另外,有条件的家庭还可以陪着孩子做个短途旅游,开阔孩子的视野,陶冶孩子的情操。

假期活动积极参加。家长要鼓励孩子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使他们进一步了解自然、关心社会、体验生活。如积极参加街道、村委会组织的献爱心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让孩子在活动中体验生活,健康成长。孩子放寒假,作为家长一定要抓住这个绝好的家庭教育机会,对孩子的生活、学习给予指导帮助,让孩子度过一个有意义的假期。

更为重要的,还应该指导和教会他们把握“看”中玄机,注意几“看”,在看中提升自己,过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假期。

一是“看”书。书可以引导孩子们走出寂寞,在孤独中享受充实,可以使孩子们与生活拉开一段距离,保持一份童真与梦想,涵泳在生活的诗意里;可以让孩子们在有限的时空中,穿越古今,纵横千里,这正如凯勒所说:“一本新书就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无限广阔的生活海洋。”

对于学生来说,看书应该多读一些经典名著,它们是经时间筛选留下的硕果,是古今中外文化的精华。当然,为了解决读书兴趣低落的问题,也不妨挑选自己喜欢的文章来读,从优秀习作到名家名篇,选读的范围不限,可以是《读者》、《青年文摘》,也可以是《中学生阅读》《语文报》,还可以是《散文选刊》、《小小说》等,至于那些漫画类的文化快餐,也可以读,但切需把握尺度,浅尝辄止即可。“读”与“摘”也要结合起来,相偕而行。一些优美的、哲理性强的语段,摘抄下细细品味,体会其中的优雅与蕴藉,是一种文化底蕴的积淀。

二是“看”电视。也许对大多数中小学生来说,把长长的假期的大多时光泡在电视机前,是最惬意了。但是电视机频道这么多,节目这么丰富,看哪些,是十分讲究的事情。如果只凭兴趣爱好,随机收看,缺乏选择性和目的性,一味娱乐消遣是不行的。实际上,学生可以有目的地从现代化视听渠道中为写作积累丰富的材料。一些优秀的电视栏目,如新闻联播、环球45分钟、好望角、动物世界、百家讲坛、电视诗歌散文、各种节日晚会节目、爱国主义影片展播等 ,都对学生有益智、正行、激情、开拓视野、丰富生活体验等作用;在看的同时还要学会动态观察,提高观察水平和积累材料的质量。

篇5

一、引领阅读方向

1.指导学生选择阅读书目

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名著导读设计,对阶段性推荐读物进行指导,紧跟教材进度,推荐适合学生阅读的名著,循序渐进,避免学生盲目无序阅读。如七年级要求学生阅读《鲁滨逊漂流记》、八年级阅读《朝花夕拾》、九年级阅读《水浒传》等。叶圣陶先生认为:“课外阅读须配合着教材随时进行。”为此,教师应按照教材的要求与教学的进度,把课堂与课外有机衔接起来,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内阅读的同时,注重进行引导点拨,并适时导向课外,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向学生推荐课外名著阅读篇目,使之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从而提高名著阅读的效果。如学习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推荐阅读《朝花夕拾》;学习了《音乐巨人贝多芬》,推荐阅读《名人传》;学习了《傅雷家书两则》,推荐阅读《傅雷家书》……这样不仅有助于理解课文,而且也有助于提高学生自主阅读能力,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拓展阅读的容量与空间。正如一位学生所说:我读了老师推荐的《朝花夕拾》后,才知道课文之外鲁迅先生还写了《五猖会》和“黑白无常”这么丰富有趣的内容。我对鲁迅儿童时期的人情世态和社会风貌也有了更多了解。

2.引导学生选择喜爱的书籍

英国教育家斯宾基认为:“如果能给学生带来精神上的满足和快乐,即使无人督促也能自学不辍。”课外阅读是学生自由的阅读,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个性发展需要,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自主学习理论为指导,充分发展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来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并在阅读中得到精神满足和情感快乐。为此,教师在给学生做好课外阅读材料推荐和指导的基础上,应把自由选择的权力交给学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阅读书籍,让他们享受自由探索、独立思考、开启心智、感悟人生的乐趣。但是,在充分尊重学生自主性的基础上,教师还要注重引导学生选择思想健康,有文学价值的书籍。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年龄和认知实际推荐读物,初一时可向学生推荐童话、寓言故事、科幻小说等学生容易读懂又满足其好奇心的读物,如《伊索寓言》、《海底两万里》等。初二开始可向学生推荐有较强的人生价值取向,思想性与艺术性兼备的名篇佳作,如《名人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让学生在阅读中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感受阅读的无穷乐趣。同时学会思考,学会做人。一位学生说:我平时遇到点困难就想打退堂鼓,看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深深地被保尔勇敢顽强的意志所折服,以后我也要像他一样勇敢地面对困难和克服困难。

3.利用影视作品提高阅读名著兴趣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为此,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关键在于激发学生阅读的内在动机。影视作品是中学生喜闻乐见的文艺表现形式,其强烈的视觉听觉效果和生动直观的画面形象,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致,而许多经典影视作品往往都是改编自文学名著。充分利用影视作品与文学名著之间的渊源关系,通过对比影视作品与文学名著的异同点,可以有效激发学生阅读原著文本的愿望。如在引导学生阅读小说《水浒传》前,可组织学生观看电视连续剧《水浒传》的精彩片段,激发学生对水浒世界的向往,增强他们阅读文本的兴趣。诸如此类,在学生阅读《简爱》、《骆驼祥子》、《西游记》等名著之前,教师都可以引导学生观看相关的影视作品。在这里,老师利用影视作品作为导引,然后再布置学生看原著,这样学生积极性会更高,课外阅读的要求也容易得到较好地落实。

二、引领阅读方法

1.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

阅读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也是一个掌握学习方法的过程。学生阅读方法大体有三类:一是基本的阅读方法,如速读、泛读、精读、圈点批注等;二是做读书笔记的方法,如摘抄优美的词语、摘录精彩语句、佳句点评、内容概括、主要情节、人物特征、感悟联想、问题探究等;三是不同类型的名著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时,要注重培养学生运用多种阅读方法,理解、鉴赏文学作品。

如阅读《水浒》等小说时,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掌握跌宕起伏的故事梗概,然后让学生梳理出小说的情节脉络,最后引导学生关注人物性格特征以及塑造人物的艺术手法。又如阅读《朝花夕拾》等散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掌握叙述与抒情的方法,体味作品在平易近人中所富有的深长韵味,让学生更好地去认识生活,感受人生。再如阅读《海底两万里》这类科普作品,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从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中,领会其中所蕴含的科学意识和科学精神。

2.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目标之一。叶圣陶先生曾有过精辟的论述:“语言文字的学习,就理解方面说,是得到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说,是养成一种习惯。”可见,培养初中生自觉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就显得尤为重要。从初中生实际出发,应着重培养以下两种习惯:一是养成每天阅读佳作的习惯。除了要督促学生完成教学大纲推荐阅读的名著外,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读者文摘》等杂志中一些千字美文,拓宽学生的阅读面。二是养成经常做读书笔记的习惯。通过读书笔记、读书卡片等形式,要求学生在阅读中摘抄优美词句,归纳内容梗概,抒发感悟联想,提出探究问题等,在不断积累与体验中,提高阅读欣赏能力,丰富精神世界。同时,还可以借此形成自我约束,使学生名著阅读落到实处。在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把阅读中的积累与收获转化为写作的素材和能力。如一位学生在写作之后与我的交流中谈到:老舍作品《骆驼祥子》细腻传神的心理描写,具体生动的环境描写,给了我很多的启发,这次写作文我就学习这种写法。

3.组织学生开展同伴互助阅读活动

《学记》指出:“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同伴互助交流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它不仅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作用,而且有利于互相启发,互相借鉴,互相补充。在名著阅读中采用同伴互助交流的方法,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此,教师应积极创设互助交流的平台,通过开展班级讨论、小组交流等读书交流形式,让学生在互助交流中实现信息交换、知识增长、思想碰撞,促进学生对名著思想内涵的挖掘,铸就学生的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