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语句摘抄范文

时间:2023-03-28 06:08: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经典语句摘抄,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经典语句摘抄

篇1

1、人生最美丽的事情,莫过于聆听心灵,它把生命中最感人的音符,以及人性最原始纯朴的律动,演绎得荡气回肠,轻轻舞动的是舞之魂,旋律化作涓涓细流,缓缓滑入灵魂深处,在心湖中漾起圈圈涟漪,心随悠扬的旋律飞扬,独享音乐之韵,独听心灵之声,享受这份轻松自在、恬静美丽!

2、心淡了,寂寞也是一种美。心无所依,谓之寂寞。人生有期盼,就会寂寞。期盼让心萌芽,现实让心坠入寂寞。盼花花不开,盼人人不来,求功功不成,希望越大,失望越大。摒除执念,一切随缘。花开,喜于结果;不开,喜于过程。太依赖于结果的美丽,路上再美的风景也只能错过。静享时光,则寂寞也美。

3、春花秋月,夏萤冬雪,怀一心宁淡,安然度日。在花开的日子,曾从百花丛中走过,看尽缤纷花朵娇艳盛开;叶落的时候,曾踩着红黄斑驳的记忆,找寻逝去的时光。年华流转,转身,原来从不曾丢了自己,只是让时光变得更加安静,对待过往,也不再追问。

4、守一份心地的平稳,开一片心地的宽阔,恼什么怨什么,看到别人喜气洋洋,也是生命的一份快乐,佛门讲的慈悲,是一种心灵的平衡,是一种命运的自在,也是一种自性的本来,没有分别,一切现成,一切承载。随他世事风波浪涛,固守心中一番绿水青山。

5、一段浮华如烟的过往,书写各自不同的结局。遗忘,在路上。不断用文字大段大段告白,记载,行走匆匆间,时光早已遗忘了彼此的容颜。我曾经幻想过无数次彼此之间重逢的瞬间,是否能够心平气和说一声,好久不见。有没有那么一个人,你无数次的说要放弃,但是终究还是舍不得。

6、假如有一天我们不在一起了,也要像在一起一样。

7、那些刻在椅子背后的爱情,会不会像水泥上的花朵,开出没有风的,寂寞的森林。

8、巴尔扎克说过“不幸,是天才的进升阶梯,信徒的洗礼之水,弱者的无底深渊”。风雨过后,眼前会是鸥翔鱼游的天水一色;走出荆棘,前面就是铺满鲜花的康庄大道;登上山顶,脚下便是积翠如云的空蒙山色。在这个世界上,一星陨落,黯淡不了星空灿烂,一花凋零,荒芜不了整个春天。人生要尽全力度过每一关,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不可轻言放弃。

9、在人生道路上,走上坡路要昂首阔步,走下坡路要谨小慎微,走阳关道要目视前方,走羊肠路要俯视脚下。

10、我想谈一场永不分手的恋爱,蹒跚漫步,夕阳西下,白头到老,相濡以沫。于千万人中,于那一锦年那一季花开,你我初识;于那阳光明媚,小桥流水之日,你我相知;于那夏风温柔,并肩赏星之时,你我相爱。不曾想,却于那下起雨的日子里,我们从此各自天涯。不知,这是一次美好的际遇,还是一次错误的相遇。

11、开拓者独辟蹊径,保守者因循守旧,探索者勇攀高峰,执着者勇往直前。

12、岁月走过,留下斑驳无数,是愁,是叹,终不过一纸繁华。简单,才是享受生活的最高境界,更是看透人生的智慧结晶。人生,窄的不是路,深的不是苦,累的不是身,而是思想、感受与心情。路边有路,悲中有欢,忙可偷闲,就看自己如何领悟与对待。

13、流逝的日子像一片片凋零的枯叶与花瓣,渐去渐远的是青春的纯情与浪漫。不记得曾有多少雨飘在胸前风响在耳畔,只知道沧桑早已漫进了我的心爬上了我的脸。当一个人与追求同行,便坎坷是伴,磨难也是伴。

14、总是在忧伤的文字里穿行,却遗忘前路还有更美的风景,梳理所有的柔情,去赴一场赏心悦目的盛宴,别让谴倦的年华,轻负了仅剩的朱颜。透过薄雾的城市,苏醒的灵魂即将沉睡,在闭上眼之前,只为能看一眼那暖色的光。修一世,为半生的你在来世睁开眼就遇见我。

15、红尘摆渡,荼靡了几度光阴,前尘往事,书不尽千古芳华,一曲高山流水遇知音,暖了多少心扉,一段梁祝凄美了几多真情。一世尘缘一遇见,温暖了红尘岁月,书写了三生情缘,陌上花开,我等你来,等你赴我前生缘,今生情,来生意。流年遇见,一世的牵念,你若安然,心自成暖,你若安好,我亦无悔。

16、若是爱情有四季,那颗真诚不变的心也便是一朵永不凋零的花,或许是我们要去经历很多次的严冬考验才能明白爱的真谛找到自己的爱。可是只要每一次都用心,去经营,去呵护那颗爱之花,幸福定不会很远。爱情就像织毛衣,建立时一针一线,千辛万苦,拆除时只需一方轻轻一拉,曾经最爱的人就变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这件毛衣的线头,就拽在两个人的手中,幸福还是痛苦,往往就在一念之间。

17、不爱富贵荣华,只盼与你花前月下走天涯,江山嘶鸣战马,却只见你浴血搏杀只为她,高楼黄昏月下,抚琴一曲金戈铁马尽肃杀,岁月无声践踏,血染芳华已不见娇颜如花,窗外细雨斜滑,若流水无意今生忘了也罢,青丝已成白发,笑红尘繁华不过一场烟花。

18、大海如果失去巨浪的翻滚,也就失去了雄浑;沙漠如果失去了飞沙的狂舞,也就失去了壮美;人生如果失去了真实的历程,也就失去了意义。

19、什么路都可以走,唯独绝路不能走;什么路都可以选择,唯独歧途不能选择。

20、心灵需要在等候中坚守,坚守无风的日月,坚守落花的寂静,坚守情感的空白,坚守生活的平凡。人生有了等候与坚守,就能无坚不摧,沐浴清风,笑看花开,情波荡漾,终身无悔。心若无恙,奈我其何。我们都只是一株小草,看不透神秘的未来,也改变不了无奈的过去。

21、生活中可以没有诗歌,但不能没有诗意;行进中可以没有道路,但不能没有前进的脚步;工作中可以没有经验,但不能没有学习,人生中可以没有闪光,但不能有污迹。

22、时间是往前走的,钟不可能倒着转,所以一切事只要过去,就再也不能回头。这世界上即使看来像回头的事,也都是面对着完成的。我们可以转身,但是不必回头,即使有一天,你发现自己走错了,你也应该转身,大步朝着对的方向去,而不是回头怨自己错了。是谁穿过如烟的迷雾,又是谁缓缓从那岁月深处驶来?谁是在细雨梦回的江南撑开纸伞,为曾经的至爱在留住一片如初的蔚蓝?

23、虽然你现在还只是一株稚嫩的幼苗。然而只要坚韧不拔,终会成为参天大树;虽然你现在只是涓涓细流,然而只要锲而不舍,终会拥抱大海;虽然你现在只是一只雏鹰,然而只要心存高远,跌几个跟头之后,终会占有蓝天。

24、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道暗伤,这个伤口不轻易的去对人显露,而自己也不敢轻易碰触。总希望掩藏在最深的角落,让岁月的青苔覆盖,不见阳光,不经雨露,也许有一天伤口会随着时光淡去。也许真的如此,时间是世上最好的良药。

25、心的本色该是如此。成,如朗月照花,深潭微澜,不论顺逆,不论成败的超然,是扬鞭策马,登高临远的驿站;败,仍滴水穿石,汇流入海,有穷且益坚,不坠青云的傲岸,有“将相本无主,男儿当自强”的倔强。荣,江山依旧,风采犹然,恰沧海巫山,熟视岁月如流,浮华万千,不屑过眼烟云;辱,胯下韩信,雪底苍松,宛若羽化之仙,知退一步,海阔天空,不肯因噎废食。

26、好心情才会有好风景,好眼光才会有好发现,好思考才会有好主意。

27、微笑是人类最好的名片,一个懂得微笑的人,生活中一定是一个快乐的人。生命是盛开的花朵,它绽放得美丽,舒展,绚丽多资;生命是精美的小诗,清新流畅,意蕴悠长;生命是优美的乐曲,音律和谐,宛转悠扬;生命是流淌的江河,奔流不息,滚滚向前。

篇2

2018英语写作素材汇总

关于勤奋的写作素材与时间有关的谚语素材英语常用谚语素材英语常用名言警句素材关于如何减压的写作素材关于乐观的英语句子素材中考英语作文万能句型两种结尾万能公式如何创造更多时间乔布斯英文名言摘抄常用成语名言警句天气类七大热点话题必备词汇中间过渡篇高考英语写作必背的句式以环保为话题的英语作文素材有关兴趣爱好的英语写作素材10部经典电影的爱情箴言否定句中的非否定现象关于逆境的英语名言警句送给英语学习者的十句经典名言母亲节英语祝福语描写爱情的英语美句世界无烟日英语口号关于友谊英语名言三八妇女节英语祝福语值得积累的英语名言英语写作必背的184个句式在英语作文中常用到的名人名言英语高考作文漂亮句子摘抄高考英语作文常用句子精选英语书信作文万能句型

更多信息资讯请点击:英语写作素材

篇3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我不由得暗自沉思:难道他们没有在写读书笔记?于是,我悄悄地走近身边瞧一瞧,十几分钟过去了,本子上新增加的内容不多。怕影响其他同学写作业,将他们叫到走廊仔细询问才知道:不愿意集中去书写,想在自己喜欢的时候抄写。可是检查在即,怎么可以让他们“为所欲为”?不行,耽误了检查怎么办?恩威并施之下勉强完成,质量当然不高。事后我不禁反思:课外阅读本应是孩子们的一件乐事,怎么成为了一种负担?教研活动中我说出了自己的困惑。原来,孩子带着完成任务的想法去读书,提不起阅读的兴趣,可又不得不去做。勉为其难的事不会有多大的效果,最多也只是应付应付老师、家长,完成交代的任务。其次,本次的大量补写,孩子本已厌倦本次的作业已成为他们消极怠工的一个有力的证明。

思来想去,我感觉周围也有许多像我一样唯恐学生的阅读量不够,赶不上其他班级的成绩的老师,总是要求孩子结合课外读物,做相应的摘抄或写读后感。有时还专门为学生配了摘抄本,如《读书笔记》,《经典诵读收获》等,让孩子对课外阅读的内容进行记录,并以做读书笔记的篇数多少来检测孩子课外阅读的完成情况。经过了这件事,我的认识有了提高:无兴趣的读书抄写,这其实是一种对孩子阅读行为的干涉活动。极有可能因为我们的好心而阻挡了孩子的阅读的脚步。为了学生能长久地保持阅读热情。因此,我认为好老师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对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进行培养。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大家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阅读兴趣,是阅读活动最重要的内在推动力,而阅读兴趣则是需要老师,特别是语文老师有意识地予以培养的。例如,老师可以利用自己的读书体会讲明课外阅读的好处;也可以邀请高年级优秀学生给本班孩子谈谈课外阅读的经验。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此外,平时要善于诱发孩子的阅读要求,用图文并茂、装帧新颖的书籍去吸引孩子。特别是低年级的孩子,教师可采用讲半个故事的方法诱发孩子去读完整的故事;也可用先看电影、电视节目的方法引导他们去读原著;或用先提孩子问题的方法引导他们从书里去找答案等等。对能坚持课外阅读的学生进行及时的表扬。这样在班级中形成一个良好好的阅读氛围。学生在进行阅读时才能启动思维、激感,才能有所理解,有所体验,有所感悟,有所思想。这样,学生内心才会产生一种想倾诉的愿望,进而自觉地会将它们倾诉于笔端。我觉得这样的读书笔记远远胜于老师看管下的机械抄写。除此外,也可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采取举办朗诵会、故事会、讨论会,或组织表演活动等一些生动活泼的形式来激发孩子的阅读的热情。

二、要重视对学生进行读书方法的指导

光有兴趣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采用灵活多变的、科学合理的方法指导学生阅读。即人们常说的“授之以渔”,也就是“交给学生开启知识大门的金钥匙。”如:有的学生凭着兴趣,凡有生动情节的内容就认真阅读,否则就走马观花地浏览一下;有的则读了好文章,也不懂得积累知识,吸取技巧,用到写作上。这样的读书收效甚微的。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引导他们不仅爱读,而且会读,要读得更好更有收效。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向学生介绍一些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比如:批注法;讨论法;摘抄法等等。

三、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 小学生在阅读中,面对身边各种各样的书,常常不知如何取舍,不知读哪一本好,也不知如何去读。对于这些问题教师如果不重视,部分学生很容易出现选择性错误,只看漫画、凶杀、侦破等方面内容,对健康有益的读物视而不见。久而久之,阅读就不会带来好的引导。因此,教师与家长的正确指导对小学生来说是多么的重要。我认为,引导小学生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读经典儿童读物 小学生都具有好奇心强、好表现的心理特点,比较渴望神秘、冒险、刺激,仰慕机智、勇敢、轰轰烈烈等。同时,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接受能力都有限。根据这些特点,我会精心挑选学生喜闻乐见的经典儿童读物,如《海底两万里》、《木偶奇遇记》、《草房子》,以及安徒生、格林兄弟的作品,甚至迪尼斯的故事等。这些经典儿童文学书籍既是符合儿童心理和认知发展水平的课外读物,又能促进他们完美地发展,激发他们一生的文化向往。2.读有时代特色的儿童畅销书。可以适当推荐给小学生的一些有时代特色的畅销课外读物。比如,杨红樱的“马小跳”和“笨笨猪”等系列故事,以成为众多小学生梦中的主人公。3.读经典中外名著小学生多读经典作品,可以丰富他们的文学知识,提高文学修养,也能为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还能完善他们的人格,丰富他们的人生底蕴,引导他们形成积极健康的人生观。经典名著阅读,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新课标中推荐了一些经典篇目,还给教师留下了推荐的空间。我们语文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个具体的经典作品阅读计划,提供必读书目和选读书目。四、“读”以致用,乐在其中

学生在阅读了大量的课外书后,我们要引导学生“读”以致用,摘抄书中优美的语句用于写作,运用读书获得的知识应用于日常学习生活。如学生读了有关防震、防火知识类的书,我们就可以指导学生进行演练;读了《十万个为什么》,就可以让他们分专题作介绍;读了《三打白骨精》就可以让学生分角色表演。给他们表演的舞台,让他们感到读书的作用大。因此更喜欢读书、读好书。

四、利用榜样的力量让学生想去阅读

篇4

一、 “影视图片”晒一晒

(一) “影视阅读”演示

现在已有不少名著被搬上了银幕或荧屏,在阅读经典名著时,可组织学生在同堂阅读课上观看影片或电视剧片段,再设计相关的学法指导活动,通过层层渲染,吸引学生读文本。如教学《景阳冈》,学生只从字面了解武松的英勇无畏,对武松的形象还不是很清晰、深刻,教师通过播放《武松打虎》视频,让学生感受武松的英勇,并适时引导剧情的发展:武松是一个打虎英雄,为什么最后落草为寇上梁山呢?学生对武松的命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而激发了阅读名著《水浒传》的兴趣。“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以“影视”为引子,发挥其情境性、激趣性、形象性等作用,激发学生思考、探究。“影视阅读”这一生动的形式,使学生有了直接的体验与感受,受到感染,就有兴趣去欣赏文本,领悟文本。

(二) “图片绣像”展示

语文教材上几乎每篇经典文章都配有插图,因此可用“图片展示”“图文结合”的形式展现故事,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独立思考和想象的能力,又能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如学习《草船借箭》,笔者抓住《三国人物绣像》的图片资源,让学生仔细观察图片猜认,并简要交流,看看涉及各人物的精彩故事,作者又是怎样来描述的? 端详图像,观察他们的衣着、神情、外貌,想象他们是一个怎样的人……图片绣像涵盖的内容富有弹性和意蕴,很多地方值得挖掘和赏析,教学时引导学生欣赏图像画面,选择适宜角度进行相关讨论与思考,利用图片绣像发挥其图画示意和隐喻的功能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想象力,能将学生的阅读引向深入。

二、 “描绘故事”读一读

(一) 教师引领质疑读

平时我们常用的阅读方法是学生自己阅读,有时不妨换种方式,由教师娓娓道来,学生静静倾听,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当然教师的读并非简单地、照本宣科地读,学生的听也并非机械被动地听,读得越精,思得越深。例如,师生阅读《爱的教育》,教师可边读边引导:(1)书中主人公安利柯,他父亲经常勉励他成为一个怎样的人呢?(2)书中写了许多小主人公,他们的家庭环境、品性习惯不同,你从中发现了哪些不一样的闪光点?(3)书中有很多使人感动的地方,它们为什么能使人感动呢?教师一边读,一边让学生做一些猜想。读听的同时师生共同走进故事,与书中的人物交谈、对话。师生一起享受阅读过程。有的学生为了更快地知道故事的发展,就迫不及待地读下去。

(二) 同学轮流探问读

在教师引领质疑读的同时,可在生生之间展开读。以小组为单位,组内成员根据自己的特长、爱好,挑选自己最感兴趣的、最精彩的故事做好阅读的准备。比如在读《爱的教育》时,同学们又选取《少年笔耕》《铁匠的儿子》《卡隆的母亲》等故事阅读,并交流:听了这个故事,你认为叙利奥是个怎样的男孩?文中的老师、同学、同学的妈妈是怎样安慰卡隆的?学生交流的问题不一定非得难倒同伴,但必须引起倾听者的思考,避免无效倾听。各小组读完之后,根据表现推荐一名同学参加班级故事会。全班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轮回的故事描绘竞赛!一边读书一边提出问题,或者初读时提出一些问题,重读时再提出另外一些问题,作为阅读的目标或辨识的头绪。提问可以涉及名著的各个方面,情节、结构、语言、细节描写、环境描写、主题思想、人物塑造、艺术意境等等。的确,在阅读中提问和质疑,不仅是阅读的一种良好习惯,同时也推进了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三、 “批注内省”写一写

在同堂名著阅读的过程中,我们必须从“不动笔墨不读书”入手,引导学生以做批注的形式来阅读,让学生把阅读时的感悟,归纳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在阅读中理解,同时留下深层次的思考。

(一) 依“榜样示范”写

历代文人中一直有人对名著进行评点。比如金圣叹评点过《水浒传》,毛宗岗评点过《三国演义》,脂砚斋评点过《红楼梦》。这些评点中,有许多出彩的批注。我们可以用这些评点作为范例引领学生,同时渗透标注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自主选择恰当的批注。比如,“圈点”用一套规定的符号,关键词语下加着重符号,在重要语句下标上记号等等。所谓“批注”,就是对精彩部分作评点。评词语的精妙,评句子的优美,悟语段的独特感受等等。圈点批注的过程是读、思、悟交融与反思的过程。边读书边动笔,对每个故事留下思维痕迹,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后,阅读状况就会从最初的“水过地皮湿”发展到“圈点钩画”动笔墨地读。

(二) 依“自我体悟”写

对于高段学生而言,他们对名著中描写的精彩点、读者与作者思想情感的共鸣点或冲突点、语句含义的深刻点与精辟点等已有自己的感悟,教师引导学生捕捉批注点的悟性,引导学生把独特的感受记录下来,把优美词语、名言警句、精彩片段标出来,这样可促进学生养成对经典名著深度阅读的习惯,时间久了,能不断地读出感受,兴趣自然产生。例如阅读《三国演义》,边读边引导评议批注:这一章回主要写了什么?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旨在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我最欣赏的语句有哪些?摘抄几句。旨在形成积累语言的习惯;我最感兴趣的情节是什么?我最欣赏的人是谁?写写理由。旨在促进学生边读边思考……学生做批注,教师必须有批改和反馈才有效果。但教师当堂完成这么多问题的批改有一定难度,可分小组抓住重点批,比如,第一组侧重批阅第一小题,第二组侧重批阅第二小题,依次类推,批阅中针对问题及时修改,发现闪光点给予肯定,学生经过一段时间体验实践后,就自然掌握了方法。写作资源一旦开发与利用,可批注的内涵与外延就更多,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充分理解作品人物的基础上,鼓励学生抓住原著中的空白点,重构人物角色,融入自己的阅读感受,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模仿作者的语言,在写作的方法技巧上做文章。有时候可运用同堂阅读的经历和体验,应运而生一些写作的话题,如《我们一起品三国》《话说木牛流马》《曹操是奸雄还是英雄?》等,总之这样的方法选择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名著的理解,还提高了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体现了个性阅读的成果,使名著阅读的效能达到最优化。

四、 “丰富活动”赛一赛

为了保持学生阅读兴趣的持久性,使学生始终在兴趣盎然、充满愉悦的氛围中阅读,我们开展“撰写颁奖词、诵读大比拼、故事擂台赛、成语接龙、名人奇闻讨论”等阅读竞赛活动。情辞恳切的“颁奖词”表达对名著赞誉和理解的升华。“诵读大比拼”让名著鲜活起来,“绘声绘色的故事描述”让你走进人物的心灵……这些活动为学生创造机会,搭建平台。他们含英咀华,在相互竞赛中集思广益,相互启发,在阅读中不断充盈和内化。

篇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是交际工具,所以我们要让学生品味学习语文、运用语文的妙处;语文是文化载体,所以我们要让学生浸润于语文所描述的美好情景中,去感悟、领会语文的魅力。这就是语文的学科特性,也就是“语文味”。

特级教师王崧舟曾说过:“‘语文味’就是守住语文本体的一亩三分地。”语文的本体是什么?显然不是语言文字所承载的内容,即“写的什么”,而是用什么样的语言形式来承载这些内容,即“怎么写的”。“语文味”表现在“动情诵读,静心默读”的“读味”;“圈点批注,摘抄书作”的“写味”;“品词品句,咬文嚼字”的“品味”。也就是说,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用艺术的语言引导学生在琅琅读书声中感悟文本;在静心默读中品词析句,咬文嚼字,读懂作者的写作意图;在圈点批注,摘抄书作中领悟、学习、运用作者的表达方法。

不同年级段语文学习的内容有所侧重,其“语文味”的内涵随着年级的升高而变化。一、二年级的“语文味”,侧重于识字、写字和正确朗读;三、四年级的“语文味”,在继续巩固字词的基础上,侧重于表达能力的培养;五、六年级的“语文味”,侧重于文本如何遣词造句和布局谋篇及表达自己的情感方面的引领。

然而,我们教师要深知有情方有味。刘勰认为文章无情即无味。我们的小学语文课程中所选编的文章,多是富有人性美和人情味的。那么只有教师教得神采飞扬,学生才能学得兴致高昂。这样才可让学生品到“语文味”,否则就会“繁采寡情,味之必厌”。

其次,教师要明白有美才有味。语文教学本身蕴藏着丰富多彩的美学因素,语言教学与美育之间是密不可分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关注美,感受美,审视美,创造美,表达美,这是语文课的一项重要目的和内容。教学中师生对文本的诵读、品味就是为了让学生在美的享受中感受美,领悟美,继而再进行美的创造。

值得一提的是,教师想让学生感受美,欣赏美,教师的审美修养和对美的传达能力也不容忽视。语文教师既是课文的品读者,又是学生欣赏美的引领者,必须要结合学生实际和生活实际,创造出使学生易于接受、能引起美感的情景,使得学生能够入情入境地感受文章之美。倘若我们的语文教学都有一种美感效应,那么学生就会得到审美的愉悦和享受,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喜欢上语文课,从而使语文课充满“语文味”。

最后,我们要清楚地明白语言有温度,字字都关情。“语文味”不只是要求学生有感情地大声朗读,不只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更重要的是还要引导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品味语文,从文章的字里行间获得言语智慧,更好地运用语言。在于永正老师的课堂上,品味文章语句,常常是课堂的一个特别重要的环节,因为学生只有亲自体验并感受到语句的美,文章的情,才会真正地爱上语文。这是“语文味”教学的需要,也是提高学生智慧的必要条件。

当然,要使我们的语文课真正具有“语文味”,教师必须具有一定的语文素养。“腹有诗书气自华。”只有“腹有诗书”,才能为上出有“语文味”的语文课奠定基础。

篇6

首先,明确《论语》是一部怎样的著作。《论语》是一部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它由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编辑而成。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学说的核心思想是“仁”,《论语》中始终如一地贯穿了他的这一思想。《论语》作为孔子及门人的言行集,内容十分广泛,多半涉及人类社会生活问题,对中华民族的心理素质及道德行为起到过重大影响。其次,明确阅读《论语》的意义。《论语》是过去文明汇聚和文化的记忆和希望的表达,是文化传播、社会教育、历史借鉴和人类研究等等的体现,是儒家思想的智慧精华,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学生阅读《论语》多少都会受到经典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发展思维、培养人文素养有着巨大的作用。再次,明确《论语》的地位。《论语》思想,不仅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发展进程,还深刻地影响著每一个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模式,成为东方人品格和心理的理论基础。

二、选定教材,让学生更有序的阅读

我们向学生推荐的阅读版本是万卷出版公司发行的孔子弟子注的《论语》。每篇每则都标有序号,便于分工与查找。

《论语》共20篇,在编排上,没有严格的编纂体例,每一条就是一章,集章为篇,篇、章之间并无紧密联系,只是大致归类,并有重复章节出现。

我们在阅读指导中有将20篇做了重新编排,主要有“为学篇”“知礼篇”“修身篇”“养德篇”“君子篇”“明仁篇”六大部分,然后分其小类。“为学”又细分为目标、内容、态度、方法、作用等五类,“知礼”分为礼之本、礼之用、知乐等三部分,“修身”分为言说、忠信、理解、自律、自强、明智、交友、行孝等八类,“养德”篇分为明德、尚德、有勇、正直、知耻、明志等六类,“君子篇”分为士、君子当为、君子不为、戒畏思变、君子与小人、义利、天命等七类,“明仁”篇分为夫子谈仁、弟子问仁、中庸等三类。

三、读懂文意,让学生自读有法

第一、查阅工具书、字典、词典,才能扫除阅读中的障碍。在课外阅读中也坚持独自查阅字、词典。第二、翻检资料,解决疑难。可以上网查阅或到校图书馆借阅。第三、 圈划点评。圈划,是读书标记、志记,即古人读书的“圈点法”。一般对于文中要点,自己喜爱的词句,圈起来,画下来,便于重读。圈划,可设计统一符号(学生也可自己设计),如不会读的字画“”号,不会写的字画“”号,哪个词用得好画“”号,哪个句子好画“~”线,哪里是重点画“―”线,哪处有疑难画“?”哪里有不同见解画“…”号等等。写下简短的评语,以作备忘,就是评点读书法。要求学生评点,开始不一定写得多,如只写上“好”“生动”“有道理”之类的简评词语即可,慢慢地可以评得具体些,如用一两句话评出人物描写的特点或归结出一段的提纲或指出开头结尾之妙等等。教师定期检查落实,对做得好得同学予以表扬。

第四,做摘抄笔记。把你读书时遇到的精彩语句和经典语段摘抄下来,记在你的小本子上,比如,人们常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社会环境中朋友是最重要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朋友是我们最好的环境,从他们的身上可以照见自己的影子,我们要交什么样的朋友呢?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第五、撰写读后感。书读完了并不是目的,要针对书中的有关内容,联系社会或个人实际写出体会。这个有点难度,当然也是课外阅读的重头戏,它是督促学生认真读书动脑读书的重要手段。

四、合作交流由浅入深,让学生资源共享

第一、文意交流,人人有份。利用课前三分钟或五分钟实施文意交流。在每节语文课开始时,让学生发表三分钟或五分钟的讲话。每天一个学生,全班学生按组逐一上台,轮完以后再从第一次登台的学生开始。内容是按照《论语》分类教材,依次指定其中五则疏通文意,发言的格式具体如下:今天我要讲的内容是有关……的五则,第一则是说……总之,这五则告诉我们……一个学期下来,每个学生都有两三次登台的机会,坚持两个学期,就可以将《论语》全篇疏通。

篇7

〔中图分类号〕 G62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13—0060—01

近几年,我校积极创建的“书香校园”读书活动,犹如春风化雨般点绿了校园,使师生少了些浮躁,多了些书香。但在当前的教学中,多数学生的课外阅读仍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教师很少能进行有力地指导。要想让小学生完成课标中提出的150万字左右的课外阅读量,解决的办法不止一种,但是开展“师生共读”的活动,无疑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一条有效途径。

一、以读养性

1.创设氛围,产生共读磁力。阅读需要适当的时间和良好的环境,学校无疑是阅读的理想场所。教师可以通过示范阅读的方式,创设浓厚的阅读氛围,帮助学生培养优质的阅读姿态。教师的示范阅读可以带动学生的阅读气氛,能使学生和教师产生共鸣,这种共鸣可以产生强大的“阅读磁力”。

2.形成规范,内化成自我行为。师生共读一本书并不是什么难事,难的是要将师生共读活动持续有效地开展下去。教师要培养学生静心阅读的意志,将师生共读的活动当成一种仪式,有指定的场合,有固定的时间。长此以往,学生才能把课外阅读内化成渴求性的自我行为,从而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

二、以读解读

1.把握全景,归纳总结信息。教师要想让学生深入地了解著作的特点,观照人物的命运,就应该让学生通读整本书,在阅读中不断地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对篇章进行归纳总结。这样能使阅读更加紧凑,不容易忘掉一些重要的情节,学生读完一部作品后,也会形成一个总体的认识,提取、归纳信息的能力也会提高,对学生以后查阅资料、搜集信息都十分有利。

2.潜心领悟,辨识文本真味。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时,应列出书中的一些重要话题,让学生带着话题进行阅读。如,阅读《鲁滨孙漂流记》时,可以让学生画出鲁滨逊漂流的简图,鲁滨逊依次漂流过哪些地方?呆了几年?干了些什么?用一条细线代表跋涉过的路,用圈圈点点代表经过的地点,经历过的事。学生带着这些问题阅读,不仅能梳理情节、熟悉故事,而且能走近人物、走近作者,体味作品的本真。

3.心心相印,获得思想启迪。学生阅读故事,往往会在不知不觉中把自己融入作品,把自己当成故事中的主角。教师可以有意选取一些以成长为主题的作品和学生共读,让学生与主人公一起经历成长的波折,进行“阅读治疗”。

三、以读促言

1.采撷精华,丰厚文学底蕴。师生共读的经典作品中不乏精彩的词句、片段,教师应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朗读、背诵、摘抄等形式,积累优美的词语、精彩的句段。学生通过采撷大量富有表现力的语句和片段,可以陶冶情操,让心灵浸润经典的芳泽,丰厚文学的底蕴。学生积累得越多,对作品中的词句就越敏感,就越能了然于心。

2.契合作品,展开奇思妙想。班级读书交流会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师生共读活动的成效。在交流会上,学生自己探索、自主讨论,充分释放其想象力,把文本深藏的意蕴,学生内心被触动的情感转化为语言表达出来,使其思维能力、语言能力和想象能力都得到长足地发展。师生平等对话,交流阅读心得,不仅能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而且能凭借观念的差异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篇8

材料的积累,虽然主要靠学生自身长时间的努力,但语文教师的引导、指导却是不容忽略的,更需要高中三年语文教师长期、耐心而细心的指导培养。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时时、处处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从每天接触的语文教材中积累作文素材,从日常生活中发现美丑,从大量的阅读中提炼、整理材料。

一、回归语文教材,把教材作为丰富的作文资料库

高中三年厚厚的六本教科书,是学生作文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材料库。语文教师应充分重视并利用这一“资源”,引导、指导学生学以致用,将语文教材中涉及的古今中外经典人物、经典事例,如霍金、荀子、贝多芬、海子等,还有“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等至理名言,再现于作文中,不仅能大大丰富文章的内容,还是作文中一道亮丽的风景,使文章神采飞扬。那么,学生的作文一定不是干瘪之作,而是拥有丰富知识底蕴的“大气”之作。

语文教材所选的课文均是古今中外的经典之作,正是学生作文最好的材料来源、源头活水。教师应鼓励学生多读、多背课文内容,尤其是考试大纲中要求背诵的优秀篇章,应及时督促学生反复背诵并经常复习,而一些大纲中没有要求背诵的优美语段、独到的观点看法、生动的事例,教师也应时常提醒学生,让他们或摘抄,或熟读,把分散于各册课文里的名言、典故、事例、观点等对写作有用的材料,进行深入挖掘和系统整理,存储于自己的脑中,这样写作的时候便不至于“难为无米之炊”了。

二、回归生活,引导学生从简单的生活中发现真善美、假恶丑

生活处处有语文,语文时时现生活。在中学生平凡的生活中,同样有许多美的东西,只是缺少注意,缺少发现罢了。语文教师应告诉学生,我们常常缺少的是用心灵去阅读生活,感悟生活。只要你有一颗真诚善良的心,就会从自己身边发现从前熟视无睹的平凡小事中的美:从一次打水体会到友情的珍贵,从一个微笑体悟到社会的温馨,从别人的不拘小节里体会到宽容的魅力……其实,许多时常烦扰我们的事情,很可能就是我们最好的生活体验,每天眼见的东西可能就是我们作文最需要的材料,朱自清正是从“日日走过的荷塘”中,发现了荷塘月色之美,从而写就了感动几代人的经典美文。

教师应鼓励学生将感受的触须伸向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去捕捉瞬间体验和独特的感受。关心进城务工人员、农村留守老人和儿童、城镇低收入人群等弱势群体,关注为社会做出贡献的“最美教师”“最美医生”“最美警察”“最美司机”等各行各业的先进人物,挖掘出最真实的体验,用最有真实感受的语言把它们表现出来。

通过有意识的长期引导,学生就会关心身边那些普普通通的人和平平常常的事,用心去细腻地寻觅真善美的所在,去感悟生活中的哲理。

三、博览群书,从课外阅读中积累作文素材

阅读是积累作文素材的最重要方法,也是作文的基础。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将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结合起来,培养学生浓厚、广泛的阅读兴趣,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只有在广泛浏览一些精美的散文、小说、文学名著等的基础上,从中摘取许多精彩的语句、名言警句等,并对平时积累的素材,做到熟练背诵。这样学生在作文时才有东西可写,而且还能给作文增色不少。

四、引导学生留心各种社会信息,增强作文的时代感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中学生如能及时获取最新的有价值的社会信息,便会及时真正把握时代的脉搏,在写作中就会别出心裁,令人耳目一新。社会信息传播的渠道是多样、广泛的,应积极调动学生的自觉性、主观能动性,指导学生去收集大量的社会信息,并且学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获取积极、有价值的信息,为我所用,去丰富、充实自己的作文内容,从而增强作文的时代感。

篇9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小学道德教育;国学经典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分析

随着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的深入发展,国学热也席卷了整个文化领域,中国传统文化中以道德伦理价值为取向的思想,再次受到热切关注。而以道德伦理为取向的国学,同时也为小学生道德教育提供了新的方向。那些国学经典中所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教育资源和道德意义是每一个中国人的立身处世之本,更是我们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蕴含着优秀的传统美德,在培养小学生的道德品质方面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将这些经典积淀在脑海里,会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其日后的人生态度和方向。因此,运用国学经典进行道德教育,是小学生道德教育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途径。

二、中国传统文化对小学生教育教学的影响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13岁以前的少年儿童,他们的记忆能力较强,而其逻辑思维推理能力、抽象思维能力比较弱,还没有充分发展起来。尽早让儿童学习中国文化经典,接受传统优秀文化的熏习,既是在他心灵最纯净、记忆力最佳的黄金时期,接触最具有智能和价值的经典。将这些经典积淀在脑海里。其次,国学经典教育的精髓在于潜移默化而非灌输。现阶段我国的小学教育片面灌输知识技能,急功近利,让儿童身心疲惫,以儿童发展为本的教育其核心价值被忽略,教育的科学规律被漠视。孩子们从小接受这样的熏陶,国学经典将在他们心里埋下种子,随着他们慢慢长大,会与他们形影相随,对他们的一生都将产生积极影响。

三、在小学教育教学中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

在小学教育教学中加强传统文化的渗透,不仅是语文老师的责任,也是全体教师的责任。例如:教师可以在晨会班会上进行系统教育,让传统美德在21 世纪发扬光大。在数学课上,通过数学家成长的经典故事,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通过数学与生活的对接,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生活,达到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如何做呢,从以下四方面入手:

1.加强课内介绍中国的传统文化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的国家,几千年的历史,积淀了丰厚的传统文化,北京故宫、山东泰山、山西五台山等都已经被列为世界遗产,传统文化,明间工艺、艺术、风俗等都蕴涵着深厚的文化传统。这就对教师学科知识、教学能力、文化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天马》一文,天马又称“马踏飞燕”,是东汉时期的一件艺术珍品,是我国古代造型艺术,冶铸技术的结晶,是我国历史文化的杰作。作为中华旅游的图形标志,它不仅显示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还代表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中国正在腾空飞速前进,走向世界。在学习本课时,教师不仅要了解青铜奔马的历史背景,通过学习引导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卓越的创造才能和象征意义,还要学习浓郁的中国特色文化和文物文化的博大精深。因此,在知识的海洋里,教师还要不断学习,不断进步,这样才能让学生了解更多的文化知R。

2. 从阅读中了解传统文化

通过课内课外阅读,了解我国优秀文化,积累词句,体会故事情节及文章内涵,使学生心灵有所触动。如:在开展课内外阅读活动中,我安排了一组以“中华传统文化”为专题,展开了阅读一系列的传统文化典故。这些典故在内容安排上,体裁多样,内涵丰富。文本中既有描写生活中的人物故事,也有神话故事,既有对古代建筑的介绍,也有对古代绘画艺术的描述。使学生在阅读本组文本的时候,能够从多个侧面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不仅知晓了叙事性的散文描写,也深刻的理解了说理性的文章,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感知了精神,也收获了知识,能更进一步加深了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和增强民族自豪感。

3.从古诗词入手,加强传统文化熏陶

古诗词是古代文化的遗传,是古代文明传承的媒介,更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学习古诗文,不仅可以培养阅读能力,而且能启迪人的思想,陶冶人的性情。如: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我们只有了解了当时“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的苦难,才能体会到唐王朝军队收复了根据地后,诗人欣喜若狂,激动的泪水沾满衣裳的高兴心情。再如,宋代诗人王安石所作的《梅花》一诗,是诗人在政治上的主张受到挫折后所写的,诗中借梅花在严寒中怒放,清香高洁的品格,来烘托自己不畏强权,孤芳自赏的情怀。古诗语言精致凝练,只有反复朗读、吟诵,才能真切体味出诗情、诗意、诗味和诗美。李白的“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吟诵起来音韵铿锵,旋律婉转,悦耳动听,使人心旷神怡。古诗词的意境更是繁富多样的。李白、苏轼、辛弃疾的诗词往往以雄伟、粗犷、奇特等感性形象给人精神力量。这些古诗词以其精练的语句,丰富的想象,真挚的情感,繁富的意境,承传着几千年的历史文化,是中国文化史上永垂不朽的赞歌。

4. 开展有意义的传统文化活动

围绕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如:搜集和积累各种丰富的文化材料,制作工艺品,书画比赛,诗歌朗诵,演课本剧等等,这都是和学生的学习紧密相连,适合在不同地域开展。在课堂上学生可搜集、摘抄、阅读有关祖国传统文化的文章,在课余时间,教师可指导学生举行各种文化比赛,通过各种途径,采用多种方式了解生活中的文化传统和身边的文化传统。

总之,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它就像一座巨大的宝库。是整个世界文化的重要标志和遗产,需要我们去弘扬和传承,但弘扬和传承传统文化并非一日之功,我们必须要把它和语文教学相结合,与生活相融合,这样才能永久地弘扬和传承。

参考文献:

[1]安晶.孙芳芳.传统文化与小学教育的几点思考[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 01.

[2]张欣.对传统文化在小学教育教学中重要性的几点思考[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5.

篇10

关键词:高三;英语复习;词汇;阅读;写作

如何提高高三英语复习的效率一直是英语教师很重视的问题,本文为了给高三学者以及教育者提供相关的参考信息,从英语词汇与阅读、写作之间的关系入手,对高三英语复习的有效方法进行了分析,希望可以为相关英语教学工作的展开以及学生的复习提供一些有用的信息。

一、注重词汇的质与量,提高阅读理解水平

在高三英语的复习过程中,词汇的掌握和记忆是一项耗时耗力的大工程,很多学生在高三英语复习的初始阶段,一面对浩如烟海的高中词汇就茫然不知所措,甚至对英语的复习打了退堂鼓。我们都知道词汇是整个英语复习的基础,无论是语法选择题的考查,还是综合阅读理解的运用和作文的写作,都需要有一定的词汇量做基础,否则对这些题型只能是望而止步,所以要想提高高三英语的复习水平,首先就必须对词汇进行牢固的掌握。在词汇与阅读理解之间的复习中,要根据高中阅读理解的题型特点,对词汇进行有针对性、高效性的复习。具体来说,首先,高中阅读理解在整个英语考试中占有很重要的比例,一般占到30~40分之间,阅读理解文章中一般会涉及不同的阅读题材和主题,所以,需要掌握的词汇类型也是比较多的,在英语高考中,经常会遇到高中课本中没有的英语词汇,但是要想对这些词汇进行意思的把握和运用,就要涉及词汇量广度的问题了。另外,高中英语阅读理解,不像初中的阅读理解那样比较浅显,一般都是要对阅读问题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对整个文章进行深度的理解和分析,甚至有时候是对某一个具体词汇进行文章内涵的解释或者词汇的理解,这就要求学生在复习词汇过程中,不仅要掌握好词汇的基本含义,还必须对词汇的其他各种深层次的涵义进行理解和记忆。最后,在高三英语的复习过程中,经常会对相似词汇进行考查,很多学生碰到相似词汇同时出现在选项中的时候,经常不知道如何对这些词汇进行选择,这个时候就是考查学生在词汇语法运用上的掌握了,对于这种英语阅读理解的复习,需要对各种英语词汇的使用特点以及相关语法知识进行深度的理解和记忆。综上所述,对高三英语阅读理解题关于词汇的复习,不仅需要对词汇进行大量的理解和记忆,还必须对比较重要的词汇进行语法运用的分析和记忆,从词汇的广度和深度两方面对高中英语词汇进行掌握,从而为应对阅读理解题型的考查做好准备,最终提高高中英语阅读理解的答题水平。

二、积累常用经典词汇,提高英语写作能力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英语的复习中,写作部分也占了很大的比例,我们都知道高考英语写作分数一般在25分左右,写作要求只需要文章句子通顺加上字数足够,没有偏离写作主题一般就可以达到写作的及格分数。其中,句子通顺以及字数足够就与英语的词汇量有着很大的关系,因为我们只有掌握了足够的英语词汇量才能写出符合写作要求的句子。对于高中词汇与写作之间的复习来说,需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努力,以提高高中英语写作的能力。(1)由于高中英语写作一般是对某个现象或者观点进行阐述和议论,所以文章一般也都会有一定的格式,例如,对某一观点进行支持或者否定性的论证时,通常可以采用first of all,secondly,last but not least等表论点层次的词汇,所以,为了给整个文章提供一个有条理和层次的框架,就必须对这些表示链接性质的词汇进行准确的理解和记忆。(2)关于文章主题的表达。这要求学生对代表文章主题的词汇进行准确的记忆和运用,否则如果连文章写作主题词汇都弄错的话,写作的整体水平就会大打折扣,这种情况下需要学生在平时的复习过程中,对英语词汇进行准确的记忆以及对这些词汇进行语法知识的牢固掌握,例如,在讨论交通便利性带来的好处时,很多学生对于交通便利这个词汇掌握不牢而导致词汇写法错误,使得整篇文章的意思都偏离了写作的主题。(3)关于写作经典语句词汇的掌握。在高考中英语写作字数一般在150个左右,我们前面已经分析了写作及格需要达到的要求,在已经满足写作字数和文章不走题的情况下,需要进一步对写作进行加工的就是经典语句、优美句子的使用了。这些经典、优美句子怎样恰到好处地添加到写作中,就需要学生在高三英语复习的过程中,对那些能够经常用到的优美句子进行理解和记忆,把那些比较常用而且优美的词汇用摘抄本进行归纳、整理、记忆,这样就可以把表示不同性质功能的句子通过积累的过程进行深层次的理解,从而为高中英语写作提供大量高质量的词汇、句子,最终提高英语写作的能力。

高中英语复习要实现高效,需要在复习过程中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学生可以从高中词汇与阅读和写作之间的关系入手,对高中词汇的复习在阅读和写作方面针对不同的题型特点进行不同程度的掌握,通过这种词汇与不同题型之间相关性的学习方式,实现高中英语复习的高效。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