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根随笔摘抄范文
时间:2023-03-26 16:14:5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培根随笔摘抄,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图书馆;阅读教学;语文素质
阅读,是从书面材料中获取知识的学习方式之一,对于处于基础阶段的小学生来说,只阅读现有的教科书是远远不够的,解决这一矛盾的最好方法就是利用图书馆。图书馆“藏古今之学术,聚天地之精华”,浩如烟海、博大精深的人类文化正是学生丰富自己、充实自己、提高自身素质的好材料。2001年秋季,我国试行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不仅对小学生的阅读目标、阅读能力提出了明确而具体的要求,而且规定九年课外阅读量应达到400万字以上。图书馆责无旁贷地成为小学生的第二课堂,图书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小学生学习语文的良师益友。
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决定了它在社会中的重要作用,而在教科书中学到的知识是有限的,学生需要大量的课外阅读来补充。然而由于课业与考试压力,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往往是严重偏低,另外社会上近年来,以娱乐为主的大众化文化异军突起,受其影响,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内容大多为卡通、漫画、影视小说、科幻作品等,对小学生通过阅读提高语文素质没有多大帮助,有低俗内容的甚至会诱发青少年犯错误。
学校图书馆对学生开放,把学生从街头书摊吸引过来。图书馆是人类文化的宝库,这里的图书健康丰富,可以包罗万象。1918年担任北大图书馆馆长的说:“现在图书馆已不只是藏书的地方,还是教育机关。”语文课本中有一些课文节选自小说,节选的片段,很难使书中的人物丰富起来,情节连贯起来,那么带上学生来到图书馆,这个问题就解决了。比如在学习《鲁宾孙漂流记》一文时,教师可带领学生去 图书馆,让学生从书中了解鲁宾孙在荒岛上是如何克服重重困难,战胜孤独寂寞,学会生存的本领。是如何与野人斗智,与自然灾难斗勇,在漫长的艰难岁月中,开荒种地,酿酒养殖,最后在几十年后又获救,走向了文明社会。从而起到了鼓舞人、教育人的良好效果,学生理解起来才不会感到突兀。学白、杜甫的诗歌,教师带领学生到图书馆借阅《唐诗三百首》,充分体会李白浪漫主义的豪放,杜甫现实主义的深沉,为把握李杜诗篇内涵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学习《灯光》,让学生借阅英雄人物传记,了解英雄的生平,使学生明白,是什么力量让烈士们视死如归、气壮山河,从而受到教育与鼓舞。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广泛阅读,集腋成裘。我们知道阅读是积累材料的重要方面,学生由于受时空的限制,不可能事事“亲历亲见”。知识的习得,经验的积累,材料的获得,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阅读这种间接方式,对于小学生来说,广泛阅读、收集积累尤为重要。所以让学生准备随笔本,要求学生把从报刊、各种书籍中看到的自己喜爱的篇章段落、名言警句摘抄下来,这个阅读摘抄的过程,正是学生海底寻珍觅宝的过程。经过一段时间,虽然大多数同学“随笔”篇幅不长,但内容极为丰富,简直是五花八门,缤纷多彩。久而久之,随笔本厚起来了,真正实现了“以我手写我口”,不少学生写出了真挚感人的成功之作。随笔本上优美的小文章、图书中优秀的诗文,引发了学生写作的浓厚兴趣,此时,老师趁热打铁,用征文的形式让学生写所见所闻,抒真情实感。作文《谈勤奋》中,学生旁征博引,正反对比,大量无可辩驳的事实,具有极强的说服力量。从图书馆中得到的方仲永的故事、江郎才尽的故事,从反面论证了后天不勤奋的结果。鲁迅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了写作上,马克思为写《资本论》四十年不间断去图书馆,把图书馆的地面踏破,苏秦头悬梁、锥刺股的故事,都从正面论证了勤奋努力的重要。
学生在图书馆中如鱼得水,贪婪地吮吸着知识的甘露,吸取着人类文化的精髓,受到艺术的陶冶,提高了文化素养。学生借阅图书对课文学习和作文教学起到了较大的作用,产生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正如培根所说:“读书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书读多了,的确可以开茅塞、除鄙见、得新智、增学问。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久而久之语文能力大有提高,包括分析能力、表达能力,对阅读题的理解,也比以前进步了许多。同时还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人们说“21世纪的文盲,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现在有的家长对待子女溺爱娇宠,削弱了孩子自主独立的本领,滋生了依赖性。而在图书馆中,阅读就是自主学习,既包涵学习内容,又包涵学习方法的探索,时间长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必然会得到提高。
以前学生去图书馆借阅图书,自觉行为较少,大多数是老师带领,或者带着任务去阅读,目的性较强。要把学生的被动行为变成自觉行为,还需要再做努力,让学生真正交上图书这位良师益友。众所周知,许多伟人、名人就是在图书馆里阅读成才的,最终为人类作出巨大贡献。比如马克思堪称刻苦勤奋的典范,四十年的攻读才有《资本论》的问世;著名的学者钱钟书,年轻时就发奋要“横扫清华大学图书馆”,经过勤奋苦读,博览群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才有著名长篇小说《围城》的诞生。用这些名人的故事引导学生远离街头书摊,从图书馆这个良师益友那里取我所需、为我所用,使语文素质有更大地提高。
愿小学生朋友都来拜访良师、结交益友,让图书馆走近每一个学生。
参考文献:
[1].选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
[2]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
学出版社,2012.
篇2
在日常语文教学中,我注意从“小”抓起,从以下几个方面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一、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
著名教育大师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记得有位名人也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确实,对学生来说,语文学习,不仅仅是学会一些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学习。自主学习是一种最强的学习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需要一个过程,需要老师的指导。在课前,指导学生进行预习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主要途径。良好的预习习惯是学习语文过程中预存的资本,这个资本是不断增值的,而我们一生中对语文知识的运用,就是在享受着它带给我们的利息。重视对孩子们进行预习习惯的培养。首先,要教给学生方法,制定每篇课文预习要达到的目标,把它总结为两划两标。两划即划出生字新词,借助拼音把生字字音读准;划出自己喜欢的地方多读几遍,自己不懂的地方用横线划出来,用问号标注。一个班集体中总是存在着差异性,这是一个不可避免的客观事实,在预习中要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我的做法是:首先在合作学习分组时按学习优差搭配,在预习过程中相互学习,相互交流,要求学习基础好的学生帮助和督促基础差的同学,按时完成预习任务;其次是在教学的过程教师优先让学习基础差的学生来回答预习中的问题,在回答问题中发现他们的知识缺陷,并给予弥补,使学生共同进步和提高;最后是鼓励。学生只要能写一个字,一个词,能开口讲话,就要给予表扬鼓励,不要训斥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我也终于明白了:好习惯不是喊出来的,而是培养出来的。对于预习习惯的培养,我最想对大家说的一句话是:磨刀不误砍柴工,重预习事半功倍。
二、养成书写规范化的习惯
各科作业的书写都有规范化的要求。小学生语文作业书写规范化在平时的作业中高标准、严要求,要格式正确,书写美观。从每一次的作业中选取书写工整、漂亮的进行表扬奖励;对那些进步明显的学生及时表扬鼓励;对那些差的同学一对一的指出他们存在的问题,并帮他们找出解决的方法。书写练习时,勤巡视,及时纠正执笔、坐姿等方面的问题。书写美观,教师要用统一的书写要求规范全体学生的作业,诸如字的大小、空行、题目的排列、错题更正的形式、卷面的整洁度等。好习惯是重视出来的,只要重视了习惯的培养,没有办不好的事。长期坚持这样,学生才会重视书写,养成书写规范化的习惯。
三、养成使用工具书的习惯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课程总目标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帮助学生“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能够借助工具书“学会独立识字”。在整个小学阶段,学生们要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学习汉字任务比较繁重,教师帮助孩子们学会借助工具书识字使之变成一种习惯,对于完成识字任务,学好语文具有重要意义。叶圣陶老先生认为,一个人应该把字典、词典等工具书看作是“终身伴侣”。但现在有的学生往往怕麻烦,从不主动使用工具书。在教学中,我乐于当一个“懒老师”。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肯定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小问题,作为教师不可能对每个学生面面俱到,工具书是打开知识宝库之门的金钥匙,为了使学生养成这种习惯,要坚持反复训练。我要求学生工具书要装书包、进课堂。凡是在读书、学习过程中,遇到不认识的字、不理解或理解不准的词语都要通过查字(词)典来解决。课堂上教师要经常有意识地让学生练习使用工具书,课下作业中也要设计这方面的内容。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课外阅读中经常使用工具书,逐渐就会成为自觉行动。养成使用工具书的习惯,这样学生在阅读课文、课外书时,碰到生字、新词,也可以借助工具书弄懂它们的正确含义,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养成爱读书,勤练笔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