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词好句好段摘抄初中范文
时间:2023-03-29 17:49: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好词好句好段摘抄初中,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如果你是一棵大树,就洒下一片绿阴;如果你是一株小草,就增添一份春*;如果你是一只蜜蜂,就酿造一份甜蜜;如果你是雄鹰,就搏击万里长空;让我们共同创造辉煌。
2、苦难对于奋进者是一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于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成功对于永不懈怠的人是里程碑(一次小结),对于骄傲自满的人是个沉重的包袱,对于不求进取的人是祸害。
3、人生中最大的乐趣是奉献;思维中最美的花朵是智慧之花;前进中最快的脚步是继续;朋友中最好的记忆是笑声!
4、闭了双目,阳光下喧腾的青草芳香就包围了我们的嗅觉。是怎么样温馨而又好闻的一种清香啊,没有各色花香的浓烈,没有名牌香水的清雅,就是稻子成熟时的那种香味,是牛羊奶里的那个香气,是大自然的原香,是大地的味道,是自家母亲怀抱的味道。是啊,小草,你原就是牛马羊们的主要食物,通过它们,你变身为洁白的乳汁,鲜美的肉食,温暖的毛皮,奔腾的力量,托起了一个个民族和国家。
5、热爱是什么?热爱是风,热爱是雨,因为热爱,我们甘于淡泊宁静的日子;也因为热爱,我们敢于金戈去,马革裹尸还。
6、时野地里最热闹的,莫过于那些伶俐矫健的小麻雀了。叽叽喳喳,在稀稀密密的枝头商量心事,成百成千只会突然从树上飘然而下,纷纷扬扬如无数片落叶。在杂草间蹦跳乱啄一阵,见得人来,又忽啦啦一齐飞去,向着太阳的方向,把双翅染得淡红,而浅语细声,仍隐隐在耳边回旋。
7、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柔韧的小草,你究竟是什么呢?是我们无数卑微弱小的生命吧?我们是平凡的草民,却也可以描绘春天,为大地梳妆,弱小的生命联合起来,还可以改变环境,创造世界。
8、如果黑板就是浩淼的大海,那么,老师便是海上的水手。铃声响起那刻,你用教职工鞭作浆,划动那船只般泊在港口的课本。课桌上,那难题堆放,犹如暗礁一样布列,你手势生动如一只飞翔的鸟,在讲台上挥一条优美弧线——船只穿过……天空飘不来一片云,犹如你亮堂堂的心,一派高远。
9、那份新鲜感好奇心早被一日日重复的沉辉和暮霭雕刻得平淡无奇。曾经想把生命的每一分钟都过得灿烂而辉煌,即使面对偶尔的失意,也总想张扬出一番与众不同。但是当双重打击骤然降临时,我一向相当自负的世界几乎彻底坍塌,等从重重叠叠的失败中爬起,在回首的瞬间,才知道光阴已经在我无知的岁月中溜走了好久,才知道风花雪月的诱惑在我的年龄中早已消失,才觉得走过的路很短又很长。
10、清清的溪流变得浊臭污秽,绿绿的山峦变得陆离斑驳,如面对一张张污迹遍布的白纸,我不忍心去看。
11、没有敢抬头看一眼太阳,只觉得到处都耀眼,空中、屋顶、地上,都是白亮亮的一片,白里透着点红,由上到下整个像一面极大的火镜,每条都是火镜的焦点,仿佛一切东西就要燃烧起来。
12、当你身临暖风拂面,鸟语花香,青山绿水,良田万顷的春景时,一定会陶醉其中;当你面对如金似银,硕果累累的金秋季节时,一定会欣喜不已。你可曾想过,那盎然的春*却是历经严寒洗礼后的英姿,那金秋的美景却是接受酷暑熔炼后的结晶。
13、日子总是像从指尖渡过的细纱,在不经意间悄然滑落。那些往日的忧愁和误用伤,在似水流年的荡涤下随波轻轻地逝去,而留下的欢乐和笑靥就在记忆深处历久弥新。
14、人生中最艰难的是选择;工作中最困难的是创新;生活中最痛苦的是自扰;做人中最苦恼的是委屈。
15、潇洒是一道恪守在每个人心灵中的美丽的风景,潇洒的内涵包罗万象。“采菊东篱下”是一种清静的潇洒,“胜似闲庭信步”是一种喜悦的潇洒,“一览众山小”是一种成功的潇洒。
16、灯,带有一种明亮的光,每当深夜来临,是它陪伴着你,如此默默无闻。它是平凡的,外表华丽与否,那都是一样的。珍珠点缀、水晶加饰的灯,它只能用以装饰,来满足人们的虚荣心。比起这,普普通通的日光灯是幸运的,因为它照明的本性没有改变,如同生活中的一部分人平平凡凡却实实在在。
17、帆的一生充满了曲折困苦,它呼啸在暴风中,腾跃在波谷里,急行在骤雨中,喧嚣在狂浪中,穿行于礁石间……帆以它坚强不屈的意志年年月月与怒涛巨澜搏斗着。我赞美帆,在我的眼中,只有真正具有帆的性格的人,才是真正的英雄;只有真正具有帆的信念的人,才算得上崇高。当你身临暖风拂面,鸟语花香,青山绿水,良田万顷的春景时,一定会陶醉其中;当你面对如金似银,硕果累累的金秋季节时,一定会欣喜不已。你可曾想过,那盎然的春*却是历经严寒洗礼后的英姿,那金秋的美景却是接受酷暑熔炼后的结晶。
18、所谓平淡是真,背景必须的是无数的斑斓锦缎。如此,风吹烟云散尽,才能让人看到万里苍穹。这是阅历的力量,这是底蕴的力量,这是紫陌红尘的力量。只有经过这些力量清洗之后,才能达到一个境界。即使唐三藏,也得经过九九八十一难,才能修成正果。
19、柔和的阳光斜挂在苍松翠柏不凋的枝叶上,显得那么安静肃穆,绿色的草坪和白色的水泥道貌岸然上,脚步是那么轻起轻落,大家的心中却是那么的激动与思绪波涌。
20、倘若希望在金色的秋天收获果实,那么在寒意侵人的早春,就该卷起裤腿,去不懈地拓荒、播种、耕耘,直到收获的那一天。
21、没有运动,生活等于昏睡;没有思考,生活等于盲从;没有节制,生活等于毁灭;没有快乐,生活等于凝固。
22、爱心是冬日的一片阳光,使用饥寒交迫的人感受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沙漠中的一泓清泉,使用权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洒在久旱大地上的一场甘霖,使孤苦无依的人即刻获得心灵的慰藉。
23、成功不会向我们走来,我们必须走向胜利;智慧不会向我们走来,我们必须勤奋思索;快乐不会向我们走来,()我们必须用心体验。
24、今天阳光很好,坐在窗前,看窗外如此晴朗的天感觉特别舒心,雨过天晴后的世界总给人一种明媚,仿佛阳光照耀在“心田”上空,让前些天被风雨践踏的花朵重新得到爱的关怀,重现生命的活力!
25、生活的海洋并不像碧波涟漪的西子湖,随着时间的流动,它时而平静如镜,时而浪花飞溅,时而巨浪冲天……人们在经受大风大浪的考验之后,往往会变得更加坚强。
26、别在树下徘徊,别在雨中沉思,别在黑暗中落泪。向前看,不要回头,只要你勇于面对抬起头来,就会发现,分数的阴霾不过是短暂的雨季。向前看,还有一片明亮的天,不会使人感到彷徨。
27、年轻时忍受不了清风白水的简单,总想与人竞争什么,总想在某个光圈里成为聚光点。所以就像上了发条的玩具马,太过疲劳地奔忙,晨昏,日夜,忙得很疲倦,很乏力,很讨厌,似乎有许多事情来不及做,非赶着点不可。……然而,当满载着自信的小舟在生活中被起伏的暗流搁浅在迷蒙的荒滩上时,当一次次的努力被生活的更选退成遗憾时,却又开始痛呼上帝不公,命运不平。
28、爱心是冬日的一片阳光,使用饥寒交迫的人感受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沙漠中的一泓清泉,使用权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洒在久旱大地上的一场甘霖,使孤苦无依的人即刻获得心灵的慰藉。2.希望源于失望,奋起始于忧患,正如一位诗人所说:有饥饿感受的人一定消化好,有紧迫感受的人一定效率高,有危机感受的人一定进步快。
29、时间好比一位妙手成春的良医,它能帮助我们医治流血的心灵。时间犹如一个万能的慰藉者,它能开导我们忘记人生的伤痛。时间有如一位循循善诱的智者,他能引导求学者构筑知识的大厦。时间好比一位点屏成蝇的画家,他会帮助勤奋者描绘辉煌的明天。
30、人生的旅途中,前面还有无数个日子需要别无选择地去面对。风雨也好,艳阳也好,只要在曲曲折折的行程中,静守着一份平淡,挥洒着一腔执着,不妄自尊大,不自欺欺人,不蜚短流长,不急功近利,不孜孜于荣华富贵,不耿耿于功名利禄。”得失俱忘看天上云卷云舒,宠辱不惊任庭前花开花谢。”,管他丰碑小草,高山低谷,只要用心地挥洒,真诚地惜爱。那么,我们内心的丰赡适意,会一点一滴地丰满着你的昨天今天还有明天。
31、秋是成熟的季节,是收获的季节,是充实的季节,却也是淡泊的季节。它饱经了春之蓬勃与夏之繁盛,不再以受赞美,被宠爱为荣。它把一切赞美与宠爱都隔离在澹澹的秋光外,而是愿做一个闲闲的,远远的,可望而不可即的秋。
32、生活的无奈,有时并不源于自我,别人无心的筑就,那是一种阴差阳错。生活本就是矛盾的,白天与黑夜间的距离,春夏秋冬之间的轮回,于是有了挑剔的喜爱,让无奈加上了喜悦的等待。
33、希望源于失望,奋起始于忧患,正如一位诗人所说:有饥饿感受的人一定消化好,有紧迫感受的人一定效率高,有危机感受的人一定进步快。
34、翻开早已发黄的页张,试着寻找过去留下的点点滴滴的足迹。多年前的好友似乎已变得陌生,匆忙之间,让这维持了多年的友谊变淡,找不出什么亲切感。只是偶尔遇上,淡淡地微笑。如今也只能在这发黄的页张中找寻那一段让人难忘的岁月,幸好我还可以握住这仅剩下一段的“丝线头”……
35、兴趣是什么?兴趣是雷,兴趣是电,因为兴趣,我们乐于牺牲看电视,玩扑克的时间;也因为兴趣,我们勇于搏击激流,攀登险峰。
36、你可以忘掉失败,但不能忘掉教训;你可以忘掉昨天,但不能忘记历史;你可以忘掉苦难,但不能忘却艰辛;你可以忘掉伤疤,但不能忘却耻辱。
37、青春一首歌,她拨动着我们年轻的心弦;青春是一团火,她点燃了我们沸腾的热血;青春是一面旗帜,她召唤着我们勇敢前行;青春是一本教科书,她启迪着我们的智慧和心灵。
篇2
关键词: 听障学生 语文教学 语文能力 提高策略
一
身为语文教师,我们深知语文教学必须注重学生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语文的实际运用能力涵盖口头语言能力和语言写作能力两方面。但是对于听觉有障碍的人而言,由于听力受损,口头语言的形成和发展受到严重的阻碍,他们虽然经过几年的语训,其口语能力会有所提高,但口语的清晰度总是有限的。同时听障者习惯用的手语往往表意含糊不清,健全人很难理解,从而文字成为了听障者最适用的语言,也是与健全人交流的主要语言工具。但目前特教学校的实际情况是听障学生在小学阶段就只能仿写一两句话,到了初高中年级阶段根本谈不上能完整地写文章,即使勉强写出来也往往是语不达意、空洞无物的,让无数特教学校的语文教师茫然无措。
造成听障学生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有三点。
其一,听障学生由于自身听力方面的缺陷造成语言发展迟缓,语言发展水平滞后。
其二,听觉障碍和语言发展水平低极大地影响了听障学生对外界认知的丰富性和完整性,使他们很难用语句表达自己的意图。加之聋校封闭式管理,导致他们信息缺乏,生活经验匮乏。
其三,听障学生语言逻辑能力较差,语文教师往往花大量的时间去修改他们不通顺的语句,却忽略对其阅读、写作方法的指导。
二
长期的语文教学经验证明,听障学生阅读能力、写作水平的提高,着眼点不应仅仅局限在课堂语文教科书的教授上,而应从语言材料的收集、语文素材的丰富、阅读写作方法的指导等多方面入手。
策略一:重视阅读训练,做好阅读指导。
阅读能力需要长期的积累训练才能够提高。只有让听障学生大量阅读才能帮助他们熟悉语言,积累词句篇章,为写作提供丰富的语言材料。因此,要想有效地提高听障学生的语文水平,必须重视阅读训练,做好阅读指导。
1.帮助听障学生选择合适的书籍
目前,出版部门还没有专门出版适合于听障者的书籍,教师、家长又缺乏对听障学生的指导,他们面对大量的普通书籍往往无从下手,不能正确地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书籍,这种没有目的的阅读对他们学习语言的效果不大。因此,语文教师要在初中阶段开始帮助听障学生选择适合其阅读理解能力和学习层次的课外书籍。如七年级推荐《朝花夕拾》、《城南旧事》、《安徒生童话》、《伊索寓言》、《神话故事新编》等;八年级推荐学《童年》、我的大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九年级推荐《水浒传》、《三国演义》、《儒林外史》、《傅雷家书》、《羊脂球》、《巴黎圣母院》等。这些文章能对听障学生学习课文起到很好的补充作用,还能提高学生学语文的兴趣。
2.指导阅读方法培养阅读习惯
听障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较差,阅读时离不了教师指导。教师在指导阅读中要逐步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这方面我作了尝试。
(1)阅读前教给学生理解生字新词的方法,如“查字典”、“根据上下文推测”、“问老师和同学”等方式理解语句的意思,由句进而理解段章的意思。
(2)学会默读,边默读边思考。
(3)学会做一些简单的圈点勾画,如在段落旁边写反思,准备摘抄本,分门别类摘抄好词佳句、名人故事。
(4)经常背诵好词好句好段。
(5)多思考文章的中心思想、表达方法、写作方法,并动笔记录下自己的心得体会。
(6)遇到好文章就仿写,以强化写作能力。
(7)每周深入了解学生阅读的篇目,帮助他们查找阅读中问题,及时给予指导。
策略二:丰富学生写作素材,强化写作技巧的指导。
现今特教学校中听障学生的生活圈子狭小,进行社会交往活动的机会少,造成了他们从日常生活中汲取的语言材料和写作素材十分贫乏,再加之教师对其写作的指导不够重视,从而使他们的作文水平整体不高。要改变这一状况,语文教师必须在丰富学生写作素材的基础上,下大力气对学生的写作技巧进行指导。
1.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
长期以来,“仿例文―列提纲”是特教学校作文教学的主要方式,听障学生往往能列出提纲,但在作文时无话可说,认为写作是一个极大的负担。要提高写作教学的质量,必须打破这一局面。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充分让学生在体验中写作,使写作更具体化,写作过程更直观,尝试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为作文的源泉,将活动与作文教学结合起来。如组织学生观察四季的变化,写观察日记;组织学生留心校园活动,记录活动过程、畅谈活动场面和自身体会;创设机会让听障学生与正常人交往,积累语言,增加社会经验。在这样一系列的实践中听障学生能得到真正的情感体验,为积累写作素材奠定基础。
2.强化写作技巧的指导
初中阶段教师要重点指导学生写好记叙文、议论文这两种文体。对于记叙文,要突出中心,美化语言。对于议论文,最关键的就是指导学生把观点写明确,结构写严谨。我针对初中学生的议论文教学进行了尝试,发现进行片断训练,再整合成篇的方式非常有效。如“勤奋与成功”,围绕这个话题,先让学生写几个句子,力求句式整齐,内容适当,并且把它们作为每段的开头来论证论点,如“头悬梁,锥刺股,苏秦寒窗苦读;勤练笔,染墨池,王羲之苦练书法;凿墙壁,借书读,匡衡勤奋好学”等,使学生的文章有理有据。这样规范了议论文的写作,就练好了作文的基本功。
听障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策略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实属不易,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必须耐心细致、持之以恒,还要努力与其他语文教师达成共识。相信这样坚持下去,听障学生的语文能力定能得到显著提高。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叶立群.特殊教育学.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
篇3
一、积累生活素材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社会生活是写作的源头活水,良师益友、同学情谊、校园风波、日常琐事,都是写作的题材;严父慈母、邻里关系、村里趣事、小巷轶闻,都是作文的源泉;上学路上,访友途中,都有写作的素材。只要热爱生活,善于观察生活,思索生活,生活处处皆文章。
学生要认识生活,反映生活,就必须观察和感知生活,在指导学生观察事物时,注意引导学生用眼细看,用耳谛听,用手细摸,用鼻子嗅,用心灵感悟,即引导学生用全部感官和心灵去触觉情境美的存在。
大自然集中了无数神奇美妙的东西。教师要让学生走进大自然,去观察馥郁的山谷,广阔的原野;去欣赏蔷薇色的春天,金黄色的秋天;去陶冶健康的情感;去捕捉丰富多彩的作文素材。春天的第一丛嫩绿,夏天的最后一朵玫瑰,秋天的苹果林,冬天的鹅毛雪,无一不触发学生的灵感,撩拨学生的诗情。学生置身于丰富多彩的、千姿百态的大自然的时候,也为教师培养学生的观察品格提供了契机。可让学生观察第一场秋雨,捕捉它给自然界带来的细微变化,培养思维的敏捷性;可让学生观察蚂蚁搬家的过程,了解搬家初与搬家时蚂蚁的活动特点,培养思维的条理性;可让学生观察公园一景,体会湖心亭、湖边垂柳、九曲连廊的巧妙搭配给人带来的美感,培养思维的整体性;可让学生观察桃花、梨花,比较它们花色、花期、花形的异同,培养思维的独特性。如此多角度、多侧面地训练,学生的作文必定会小中见大,平中见奇,鲜活充盈;学生写起作文来也必定会思维活跃,文思泉涌。
其实,我们的学生缺少的不是生活本身,而是缺少对生活的观察,体验和感悟。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教会他们去观察,体验和感悟生活的方法。有了生活的积累,学生作文时就不会无话可说,作文才会言之有物。
二、积累思想感情
“情动于衷而行于言”,文章是感情的产物,所谓喜、怒、哀、乐皆成文章。思想感情是文章的“神”,人们写文章不过是要传达思想感情,写作的真正目的与意义在于为情而作文,而非为文而造情。古往今来的名篇佳作,无不融入博大精深的思想或感人肺腑的情感。
既然思想感情在文章中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那么作文教学如何帮助学生积累思想感情,从而使学生的作文能言之有情呢?
首先可让学生整体感受教材中名篇的思想感情来达到积累的目的。语文课本上大量文质兼美的文章,是调动学生情感的主要凭借。教师要努力运用语文佳作中所包含的真挚情感,扣击学生的心弦,激起他们感情的共鸣。
其次,要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积累思想情感情。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情感的积累来源于生活。引导学生用心观察大自然:天高日朗、秋高气爽、晓风残月、小桥流水、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春天的第一声响雷、冬天的第一片雪花;启发学生用心聆听自然的各种声响:风吹雨滴、草响木鸣、鸟啭虫唱。学生对大自然的这些景物不会无动于衷
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走进大自然,走进社会,在实践中进行情感教育。春天,带领学生去野外,找春天,画春天,颂春天,唱春天。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情感。从一颗小草,一片绿叶中领会诗意,感知生命。让学生同父母一起过生日来感受亲情的可贵;用社会中黑暗的一面让他们理解正义,激发他们对光明的渴望。
三、积累语言词汇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每篇课文的思考练习对语言积累这一要求体现得相当明确。对词语的积累,对句子的积累,对段落的积累,还有对相关内容课外知识的积累无一不涉及。但是积累的方式又各不相同,说中积累、读中积累、学中积累、课外阅读中的积累等。只要调动起学生的一切认知因素,就可在无形中让学生积累到非常丰富的内容。
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文质兼美的课文有几百篇,这些课文既是语言的范例,又包含着大量的语言材料和语言知识。认真地学好这些课文,会为学生语言积累打下坚实基础。在课堂上,教师必须摈弃乏味的提问、繁琐的内容分析、机械的练习,而应该凭借默读、朗读和诵读,让学生去充分感知课文,要凭借深入的思索和认真的议论去深刻感悟课文,运用生动的语言和电化媒体等手段去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感知和感悟课文,使学生心情激动和心灵震撼,那么,学生将对语言留下终身难忘的深刻印象,语言的积累就会落实到实处。
组织好课外阅读是落实语言积累的重要条件。所以,我经常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读书活动,指导学生读好书,多读书,并指导学生在读书过程中摘录好词语、好句子、好段落,写上自己的一些看法,这些好的词语、句子、段落好在哪里,为什么觉得它好。要求学生写读书笔记,组织学生开读书心得交流会、报告会、朗读会和读书知识竞赛会。同时,我要求学生每周背两至三句自己在课外阅读中摘录下来的好句子,让学生积累更多的语言。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所以语言积累,首先要靠学生自己读书,要让学生在古今中外名家行云流水一般的语言中熏陶、感染、陶冶情操;要背诵一些美文佳作,能琅琅上口,从中领悟语感。其次要求学生养成抄录和剪贴名篇、名言、俗语、谚语的习惯,它们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可谓字字珠玑;摘抄一些优美的段落,吸收文章之精华。厚积方能薄发,学生有了丰厚的语言积淀,就会拿起笔来从容自如,文思如泉涌,下笔如有神。
总之,调动起学生的一切认知因素,学生便会在无形中不知不觉地积累到非常丰富语言素材。
篇4
一、课堂文本阅读能力培养
1 感知能力的培养
整体感知是阅读活动的第一个阶段,是学生对文章的整体直观的感受。这种感知也就是对文章的第一印象,是读者从文章中获得的初步的信息。整体感知,首先要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把握不同文体的主体形象。如:记叙文侧重用“人”来表现,说明文侧重说明“某一事物”或“某种事理”,议论文则侧重证明“作者的某一见解或主张”。其次,要在阅读中准确把握住文章的中心。因为命题者设计的好多问题都是围绕语段中心而展开的,所以阅读时只有准确把握住了中心,答题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提高效率。最后,文章的开头往往开篇点题或领起全篇,结尾往往是总结全文。学生如能很好地把握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将有助于准确理解全文,把握文章的中心。
2 理解能力的培养
理解是阅读活动的第二个阶段,是学生认识逐渐深化、思维不断拓展、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过程。这种理解其实是一种由浅入深的过程。浅层次的理解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第一,具有正确理解文章中词语含义的能力。该能力包括对词语感彩、潜台词、成语、历史典故,的理解等能力。第二,理解文章中语言构造的能力。阅读的核心是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而作者想的是什么以及怎样想的,都必须通过句、段、篇等语言构造来表达,因此理解各种语言构造能力就成了理解文章思想内容所必不可少的能力,不具备这种能力,同样无法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第三,具有理解文章中各种表达方式的能力。常用的表达方式有记叙、议论、抒情、描写、说明等。第四,具有理解文章中各种修辞手法的能力。学生必须具备较高的上述几种能力才能由对文章的浅层次理解进入到深层次理解。深层次理解则是对文章的深层文化底蕴和文本的结构艺术的理解。阅读文章时要求学生透过作品的表层,进入文章的深层世界之中,去倾听作者的心声,感受作家对人生、对生活、对社会、对自然的独特情感体验。
3 鉴赏评价能力的培养
鉴赏评价是阅读文本活动的第三个阶段。只有具备了鉴赏评价能力,阅读才能称得上是完善的。由于任何文章都是作者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或反映,它的思想内容和语言表达,有优劣之分,这就需要读者鉴赏评价,“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从这个意义上说,鉴赏评价能力甚至决定着阅读活动的成败。它直接关系到阅读活动的质量和效果。平时教学应注意引导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要求学生能感知人物形象,领会作者情感,揣摩精彩的语句,理解其中意思。考虑到初中学生知识储备不够丰厚,缺乏对社会人生的深刻体悟。以及情感经验的不足。对历史的阐释与认同存在着碥狭,不可能具备对优秀而隽永的文学作品做出客观全面的评价的能力,因而在7~9年级开展鉴赏评价教学活动一定要把握深浅度。为此,教师应多启发,巧设疑,把鉴赏评价与现实生活挂钩。
二、课外阅读能力培养
1 注重感悟,促进阅读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我们提倡学生课外多多阅读,但在课外阅读时,首先,要求学生从宏观上感悟文章写的什么,是怎样写的,明确这篇文章好在哪里,并要求学生摘抄好词、好句、好段并附简评。其次。课外阅读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维启迪,享受审美体验。当然,老师应适当加以指导。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指导:第一,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有时间、有机会去阅读、理解、品味课外优秀作品。第二,要创造一个和谐的氛围,鼓励学生大胆地、有,创意地去和作者、作品对话,允许学生互相交流读后感。让学生在互相学习中,取长补短,拓展思维。第三,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根据不同文章灵活运用朗读、默读、速读、精读、泛读等各种阅读方法。
2 注重积累,促进阅读
评判一个人语文素质的高低,人们常常用满腹诗文、能写会道来衡量。这就要求学生平时对词汇(成语、谚语、对联等)、文学常识(作家、文体、作品等)、名言警句、诗词歌赋养成积累、记忆的良好习惯,在课外阅读中对于含蓄凝炼的关键词句教师应指导学生加以认真揣摩、仔细探究。如果平时的知识积累能真正得到加强,那么学生的阅读能力会实现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变化过程。
3 利用范本,促进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