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笔记范文

时间:2023-03-31 20:40: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阅读笔记,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阅读笔记

篇1

人应该表现自己。大千世界,万事万物不都在表现自己吗?孔雀开屏,白鹤亮翅,百花争艳、万紫千红,一粒种子

也总要发芽,一株小草也总要绽绿,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涓涓溪流汇成江海———他们都不在表现自己吗?正是因为有了他们多姿多彩的表现,我们的世界才如此精彩。小小生物尚能如此,更何况是我们人类呢?

人人生命中都有怨恨,但是,怨恨要一个一个的化解,让他消失于无形;千万不能一个一个的堆积起来,而埋葬自己于“怨恨堆”中,愤懑一世。我们要清理我们的思想渣滓,使它不再停留在我们心中,使我们不快乐。想明白些吧!它其实只是一个垃圾,已经再不能发挥力量来伤害我们,我们应该一脚把它踢走,抛得远远的,永远忘记他才对。

感激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练了你的心智;感激羁绊你的人,因为他强化你的双腿;感激欺骗你的人,因为他增进了你的智慧;感激藐视你的人,因为他觉醒了你的自尊;感激遗弃你的人,因为他教会了你该独立。

我们应该给予自己所爱的人自由,如果我们爱什么人应该给他自由。让他自由的决定任何事情,自由自在按他们的意愿去生活,而不要把自己的愿望强加给他们。放走自己所爱的人通常不那么容易,但实际上你也没有其他路好走。即便你一时勉强地把他留下,最终自食恶果的还是你。你将得到更深的痛苦,更多的悲伤。

有些东西只可远观而不可近瞧的,一旦你得到了它,日子一久你可能发现其实它并不如原本想象中的那么好。如果你再发现你失去的和放弃的东西更珍贵的时候,我想你一定会懊恼不已。

不想占有就不会太坎坷,所以,无论是喜欢一样东西也好,喜欢一个位置也罢,与其让自己负累,不如放轻松地面对,即使有一天放弃或者离开,你也学会了平静。

要想人爱己,必须先爱人。只有时刻存有乐善好施,成人之美心思,才能为自己多储存些人情的债权。

人各有各的原则,各有各的脾性性格。有的人活跃,有的人沉稳,有的人热爱交际,有的人喜欢独处。不论什么的人生,只要自己感到幸福,又不妨碍他人,那就足矣,不要压抑自己的天性,失去自己做人的原则。

做自己的主人,就不能成为金钱的奴隶,不能成为权力的俘虏,要不失自我,在各种诱惑面前保持自己的本色,否则便会丢失自己。

做人首先要做自己,首先要认清自己,把握自己的命运,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只有这样,才真正算是自己的主人。

人应该经常反省自己,警惕自己,告诫自己,使这些念头不重复而逐渐把他客服。

与人相处时,要记住两点:其一,别人都是重要的,每个人都是重要的。其二,你也很重要。

保持一颗纯真,无污染的心,以宽容的态度来面对生活难题。

尤其是当我们受到嘲讽甚至侮辱时,更要冷静,让别人说几句算得了什么,自己又不会少什么。

母亲怀胎十月,经历了天崩地裂的临盆。父亲呕心沥血,承担了朝思暮想的教养。

篇2

《鲁滨逊漂流记》是一本名着。我读了这本书后非常敬佩里面的主人公鲁滨逊,他让我想起了一句名言:知识就是力量。鲁滨逊就是靠知识在荒岛上生活了28年,想想看28年,那是多么漫长的时间啊,假如是我的话一天都有很大的困难,何况是28年呀!下面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关于阅读笔记鲁滨逊漂流记,请您阅读。

阅读笔记鲁滨逊漂流记1前不久,我读了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著的这本书。我被鲁滨逊.克鲁索这个孤独而顽强的冒险者的坚毅性格和英雄本色所深深地吸引了,不禁有感而发。

故事主要说了鲁滨逊.克鲁索舍去了安逸,舒适的家庭,私自出海航行。有一次,漂到了一个荒无人烟的海岛上,但他凭着自己的生存技能和坚强意志,度过了荒岛28年的孤独时光。

被困荒岛的鲁滨逊在岛上做了一个“日历”,并且每天写日记,这正是他不屈不挠的意志的表现,他这样做,是想证明自己还活着,且活得明白,并没有在时间的长河中消失,没有因为漂落到荒岛上而失去踪迹,表现出了他坚强的意志,也反映出了他是一个不屈不挠,渴望生活,勇于面对现实的人。

在荒岛上他用勤劳创造了生活,创就了人生。没有房子,他自己搭建;没有食物,他尝试着打猎,种谷子,驯养山羊,晒野葡萄干;他还摸索着做桌椅,做陶器,用围巾筛面做面包。面对人生困境,鲁滨逊的所作所为,显示了一个硬汉子的坚毅性格和英雄本色。从中可以看出,他不是一个随遇而安,消极侍命的人,而是一个意志品质极坚强,生存信念极执着的人,并且务实肯干,情于创作。正是他的这些精神品质,才使他把握住了生存机会,创造了物质条件。

身处困境的鲁滨逊用笔记的方式把自己所经历的一些事情用“借方”和“贷方”的格式把他的幸与不幸公正地记下了。从这件事可以看出,鲁滨逊在鼓励鼓励自己,不气馁,对于各种消极的事情也能感受到极积的一面。是啊!在不幸的处境中,我们也要学习他,善于把事情的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看,从而找到聊以的事情。

读了《鲁滨逊漂流记》后,我受到巨大的震撼,得到了极大的启示:一个人在逆境中不要悲观失望,而要努力看到积极的因素,从而改变自己被动的局面。

阅读笔记鲁滨逊漂流记2读《鲁滨逊漂流记》时,我看到了扉页上的“谨以此书奉献给那些时时处处依赖父母、依赖学校的青少年朋友们”这句话,觉得有点不服气,心里嘀咕着:“别小瞧了我们!我倒要看看,你凭什么这么说……”但是我读完后,我曾一直思考着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我是鲁滨逊……

如果我是鲁滨逊,当船在暴风雨中失事,我会像他那样不向命运低头而继续远航吗?不,如果可以选择的话,我才不会去接受那充满困难和挫折的生活,因为我没有他那样的坚强。

如果我是鲁滨逊,当独自一人置身于荒岛之上,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时,我会像他那样不自暴自弃,努力求生吗?不,我不可能像他那样随机应变,积极自救,因为我没有那种能力,我更没那份自信。

如果我是鲁滨逊,当看到食人族用人开宴会时,我会像他那样勇敢地站起来,在仅有一个助手的情况下同他们搏斗吗?不,我宁可躲得远远的,祈祷他们永远不要发现我,因为我没有那种胆量。

我现在不得不承认我与鲁滨逊相比,自己是软弱与无能的。从呱呱坠地到背上书包,父母、学校为我们铺设了成长的道路。我心安理得地在这条平坦的大道上走过了一年又一年,没有挫折,没有风浪,而我还整天抱怨这个,抱怨那个。其实我根本没有品尝过生活中的苦涩,我是幸福的。然而处在幸福中的我根本没有意识到,能吃饱穿暖,背上书包去上学,每天接受家人们的关爱和社会的关注,是一种莫大的幸福。

“一本好书能拯救一个人。”现在我百分之二百相信这句话。这本书向我展示了鲁滨逊自信、自立、自强、永不满足、不甘平庸、勇于创业的精神;告诉我鲁滨逊靠自己的善良、智慧和坚毅,去创建、去开拓。我想我应该拿出所有的精力努力地向他学习,不仅仅是为了社会,为了父母,更是为了我自己的将来。他的那种敢于同恶劣的环境作斗争,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精神深深的感动了我。跟鲁滨逊比起来,我们现在的生活环境是多么的丰富多彩,因此,我们更应该要珍爱自己的生命,崇尚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未来画上绚丽的一笔!

阅读笔记鲁滨逊漂流记3船在海上遇上了大风,船员们全部遇难,只有他幸存了下来,在荒岛上整整生活了二十八年。他是谁?他就是不畏艰险,聪明机智的鲁滨逊。

这是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这是一个人与死神较量的故事;这是一个教会我们如何生存的故事。

鲁滨逊是一个英国人,从小就喜欢航海和冒险。在一次航海中,船被大风吹翻了,船员们全葬身海底,只有他幸免于难。鲁滨逊流落到了一个荒无人烟的岛上。他有幸在船上找到一些有用的东西。鲁滨逊在荒岛上搭起了一个简陋的帐篷。没有吃的,他就去打猎;没有喝的,他就养野山羊,挤羊奶;没有干粮,他就用麦子反复种收,烤面包吃。十八年过去了,他发现海滩边有野人的踪迹。后来,果真有野人出现。他们想吃人,其中一个野人被鲁滨逊救了出来,取名叫“星期五”。他开始教化“星期五”,“星期五”成了他的好帮手。一次,鲁滨逊救下了英国轮船的船长,他们一起回到了英国。

如果你是他,你会这样的镇定吗?如果你是他,你会这样的机智吗?如果你是他,你会这样的勇敢吗?不会。21世纪的我们,已经成了家中的小公主,小皇帝。连平时的整理房间,整理书包都不会,更不用说像鲁滨逊一样在荒岛上生活了二十八年。我们是在蜜罐里长大的,根本不知道别人有多辛苦。

鲁滨逊的镇定,勇敢,机智,乐观打动了我,他竟然能在那样的环境中生存下来,可我们什么也不会,就像人们常说的:捧在手里怕碎了,含在嘴里怕化了。鲁滨逊在荒岛上战胜了?a href='//xuexila.com/aihao/zhongzhi/' target='_blank'>种植豢烧绞さ睦眩嵌嗝从赂遥嗝蠢止郏嗝创厦靼?

这个故事告诉我:遇到困难就退缩的人,是生活的弱者。很多高山,并不是你想象的那样难以攀登;很多河流,也并不是你想象的那样无法跨越。生活中的强者,就像海燕一样,总会迎着风雨去拼搏,然后摘取胜利的果实。

阅读笔记鲁滨逊漂流记4英国小说家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描述了出身于商人之家的鲁滨逊,不甘于像父辈那样,平庸的过一辈子,一心向往着充满冒险与挑战的海外生活,于是毅然舍弃安逸舒适的生活,私自离家出海航行,去实现遨游世界的梦想。主人公漂流海岛,战胜困难,在荒无人烟,缺乏最基本的生活条件的小岛上,他孤身一人,克服了许许多多常人无法想象的困难。以惊人的毅力顽强地活了下来。没有房子,他自己搭建。没有食物,他尝试着打猎,种谷子,训养山羊,晒野葡萄干,他还自己摸索着做桌椅,做陶器,用围巾晒面做面包但想回人间的心切,使他着迷般地只想到如何走出这个鬼地方,最后于1868年回到阔别28年的英国。

小说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鲁滨逊的性格。他敢于冒险,敢于追求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即使流落荒岛,也决不气馁。就这样,鲁滨逊在荒岛上建立了自己的物质和精神的王国。面对人生困境,鲁滨逊的所作所为,显示了一个硬汉子的坚毅性格和英雄本色。体现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创造精神和开拓精神。现在,在西方,“鲁滨逊”已经成为冒险家的代名词和千千万万读者心目中的英雄。

《鲁滨逊漂流记》之所以成为文学史上不朽的名着,还在于它的真实性和不凡的艺术表现力。我们需要具备鲁滨逊那样的刻苦奋斗的精神。

在他认为,天底下没有什么人类克服不了的困难,只要人类充分利用自己的智慧与双手,一切难题都将迎刃而解。我们学习也一样,必须相信自己有能力把各个学科学好,这样在学习过程中才会有一股动力不断促使我们前进。同时,还必须在做好每一件事后力求精益求精。鲁滨逊自信,自立,自尊,自强,永不满足,不甘平庸的精神;告诉我鲁滨逊靠自己的诚实,善良,智慧和坚毅,去创建,去开拓。他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阅读笔记鲁滨逊漂流记5《鲁滨逊漂流记》读后感放假了,我翻开了英国小说家笛福的着作《鲁滨逊漂流记》,从中让我获益匪浅!鲁滨逊竟然放弃了富裕而又舒适的生活,他还厌恶那庸庸碌碌的人生,因此开始了一次与死神决斗的生存大挑战。种种的不幸与困难并没有压倒鲁滨逊,反而使他更加坚强。俗话说的好;上苍是公平的!他虽然给予了鲁滨逊许多的困难,对于他也更具有挑战性!风暴海啸,全船除鲁滨孙无一幸免,真正的生存挑战才刚刚开始!流落孤岛他,为了有栖身之所。他靠着自己永不放弃的精神,坚定的毅力,为生活奠定了生存的基础。他自给自足,不屈不挠的精神,依靠自己的智慧和辛勤的劳动解决了的吃饭问题,房屋问题……把小岛经营得有条不紊我认为鲁滨逊是个伟大的人,坚毅的人,孤身一人在这个荒无人烟的孤岛上生活了27年。他敢于同恶劣的环境作斗争,他在逆境中锻炼了自己,使他成为了一位不平凡的人物。读完了这个情节曲折,跌宕起伏的故事之时,我想我真的被震憾了,那是一种心灵上的震动,一个个问号不由地萦绕在我的心头,他似如高标挺立的大树,而我却是一个小草。如果我是鲁宾逊我肯定会饿死,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我肯定会自暴自弃,更别想还会有回去的机会?我们现在所生活的时代,并不一定会像鲁滨逊一样,漂流到某个荒岛上,但是我们的生活并不会一帆风顺,有时还可能遇到一些不顺心,也会遇到一些危险的事情。比如;地震,海啸等。但只有我们懂得采取正确的措施,我们才会从危险中逃脱出来。这本书教会我只有坚持才能胜利,只有实干才能让我们摆脱困境,实干比信念更重要……

阅读笔记鲁滨逊漂流记6前不久,我读了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著的这本书。我被鲁滨逊.克鲁索这个孤独而顽强的冒险者的坚毅性格和英雄本色所深深地吸引了,不禁有感而发。

故事主要说了鲁滨逊.克鲁索舍去了安逸,舒适的家庭,私自出海航行。有一次,漂到了一个荒无人烟的海岛上,但他凭着自己的生存技能和坚强意志,度过了荒岛28年的孤独时光。

被困荒岛的鲁滨逊在岛上做了一个“日历”,并且每天写日记,这正是他不屈不挠的意志的表现,他这样做,是想证明自己还活着,且活得明白,并没有在时间的长河中消失,没有因为漂落到荒岛上而失去踪迹,表现出了他坚强的意志,也反映出了他是一个不屈不挠,渴望生活,勇于面对现实的人。

在荒岛上他用勤劳创造了生活,创就了人生。没有房子,他自己搭建;没有食物,他尝试着打猎,种谷子,驯养山羊,晒野葡萄干;他还摸索着做桌椅,做陶器,用围巾筛面做面包。面对人生困境,鲁滨逊的所作所为,显示了一个硬汉子的坚毅性格和英雄本色。从中可以看出,他不是一个随遇而安,消极侍命的人,而是一个意志品质极坚强,生存信念极执着的人,并且务实肯干,情于创作。正是他的这些精神品质,才使他把握住了生存机会,创造了物质条件。

篇3

“蒙地色彩”,这个名字我很喜欢。“蒙地”,温暖亲切,无限延伸,无穷辽远,直到历史的深处。其与“色彩”结合,则是一种别致对话,包含沉默的抒情。

所以说,“蒙古游牧文明”本是一个宏大课题,而在巴义尔的摄影作品里,她被凝聚成一条河流的表情,一片静默的草原,一个晚归牧人的剪影,一只驼羔温柔的眼神,可以说,在这本书里:“游牧文明”是具体的,可以感知,可以触摸,可以倾听,可以闻到芳香。

也因此,我们幸运地被带回到现场。回到那些游牧生活的四季场景,回到蒙古人的笑容里,回到故乡。“回到现场”,恐怕是摄影带给我们的最好礼物,穿越时空,直击某一刻的丰饶与苍凉。2004年的蒙古国东部草原,仍然那么寂静,那么诗意,像是刚刚来到这个世界上。而2005年的大兴安岭腹地草原,已被开垦得满目疮痍,似乎世界末日正在临近。所以,“蒙地”的内涵是如此多样化,又是如此纯粹而单一,其直接关乎蒙古人生存的地理文化空间,关乎整个族群的命脉及未来。

过去近三十年的时间里,摄影家已然穿越了蒙古高原之内蒙古的所有蒙地,从额尔古纳河开始,直抵阿拉善,穿过甘肃之肃北,直至新疆之巴音布鲁克草原,北到蒙古国,及贝加尔湖岸边之俄罗斯布里亚特,同时,杜尔伯特、郭尔罗斯以及北京的蒙古人,都成为其镜头所关注的对象。这是一片如此广袤的土地,巴义尔在一次又一次的接近和抵达中,以自己的方式完成了影像的呈现。其镜头如草原上的鹰眼,在盘旋、静守及俯冲而下时,完成了生命的一次次独舞。

这样的实验与行动,对于其个体生命来说,无疑是重要的。摄影家在多年不断的行进中磨砺、探寻、祈祷并爱惜。巴义尔留给我的一贯印象是执著。2005年那本《蒙古摇篮――额尔古纳》出版时,我曾做责编。那是我们的一次难忘合作,关于祖先源头的探寻,成为那次行动的源动力。他的严谨、谦逊和幽默,及对额尔古纳河岸土地的牵挂,常常让我回到长生天的旨意中。也因此书,我们曾一起去过额尔古纳。记得在室韦的早晨,他于凌晨4点跑到额尔古纳河岸边拍摄晨阳。正值8月底,室韦一夜之间霜冻,那个早晨确实很冷。额尔古纳河水见证了一个勤奋摄影人的身影。也是那次途中,他在黑山头古城虔诚跪拜,他拍摄到了秋天的草场和奔跑的骆驼,有两幅作品收入于本书。如今再看我才惊讶地发现,那是多么难得的场景啊,恐怕再也无法复制了。忍不住感慨巴义尔作为摄影家的敏锐视角以及他对于生命源头的深厚理解。

同时,本书对于蒙古游牧文化而言,也是重要的。其承载了一段特定时间里,整个族群的寂寞、哀伤,幸福与静谧,她们依赖影像的细节而存在并产生意义。摄影作品中的一切都是生活的原样:真实,生动,那只小狗正在愉快的奔跑中。未命名的朴素里,是日常的模样,就连节日和盛装也显得自然,天成。这正是巴义尔的镜头所对准的方向,也是他的眼睛和心灵所抵达的地方,这一切都是最初的本意的。于是,可以这样说:他的摄影以强大的记录方式奖赏了游牧生活,让这样美好的生活样式在影像中存在,复活,并散发出迷人的召唤。同时,这些作品亦是游牧文明对于摄影家无声的奖赏。

2

巴义尔基于自己对草原文化的独特理解和阐释,将其作品进行富于创意的编排,并附之以简洁的文字注释,相得益彰。以摄影作品为线索,探寻蒙古游牧文明的枝叶与根系,以“蒙古草原”“蒙古五畜”“蒙古人”为支点,撑起了游牧文明的广阔天空。这样的梳理本身,是一个了不起的创意。

以“蒙古草原”开篇。从一片草原开始的故乡,才可能是真正意义上的蒙古故乡。镜头里的天空、草原、河流都充满个性,她们躲在云的变幻、草的颜色、河水的波纹里。而以“蒙古五畜”作为故事主角,则表达了摄影家另外的构思。骆驼、马、牛、绵羊、山羊――他们在镜头里张望、静默、迷惑甚至求助。它们的表情停顿在一刹那,似乎充满探究,又泰然自若。它们隐没在草丛中,与自然共成美景,时而又被自然驱逐。他们牵引着视线,提醒我们是否需要重新解读,“五畜”在游牧文明册页中的位置。而那些蒙古人的脸庞,是更加凸显的个性。面孔是如此唯一,又是如此饱满而丰盈。

其实,生存状态仍然是一个抽象词汇。具体到蒙地则表现为:草场是否安好,五畜是否健壮,蒙古人的脸上是否饱有笑容,这当然是巴义尔的思路,顺着他的路径,我们能够发现,“蒙古草原”“蒙古五畜”和“蒙古人”三者血脉相连,任何一条线索发生变化都将引起其他线索的不安及动荡,只有此三者和谐相伴才是一个良性状态。原本,这是一个结实的链条,曾在数千年的文明档案中卓尔不群,可如今,我们要低下头来,静心观察其脆弱的神经,易碎的表象。所以,摄影的记录意义是如此清醒:某个不经意的举手投足瞬间会成为一个时代的注解,一群清晨准备出发的羊,就是一个微型的历史断面。某些普通得几乎让人们忘记的刹那,会在摄影镜头中释放出特有的色泽,并期待重新阐释。

3

从某种意义上讲,我自己愿意把《蒙地色彩》看成是一部回忆录。可以说,是她开启了一扇回望的窗口。从一片草原开始,沿着一条河流的足迹,追溯源头,呈现此刻,而时间,却永远地定格在过去。“过去时”,是绝对的,只有过去时,是绝对意义上的存在,并试图凸显记录的永恒性。若从回忆录角度看,场景、人物、笑容、奔跑、套马杆、花朵、雨水中的牛群、雪夜里的狗叫,都是不可或缺的元素,这一切纷纷聚合,连缀出故事、情节,从现在、此刻,翻身成为过去、彼时,并终将沉淀成为历史,成为记忆。

2007年巴音布鲁克草原冬天雪夜,那位晚归的牧人、他的马、他的狗,一直让我停在迷途中。牧人的冬天有多寂寞,“蒙古包和马在风雪中显得很弱小”,那一片苍茫中,长生天在说话,人必须安静地倾听,蒙古人在内心笃信其力量。

信仰的生长源于自然的暗示与警醒,其内心的强大与柔弱也同样与自然的召唤相契合。所以,那组题为“信仰”的作品就显得格外厚重而有灵魂。让信仰还原到形式,摄影是多么适合的表述方式,于是,我们跟随着巴义尔回到成吉思汗陵,回到马奶节当日,感受护送“苏勒德”的庄严,穿过诵经声,一直走到祭山祭湖祭石祭泉祭树的现场,蒙古人的文化基因里,隐藏着神奇的密码,使得他们以如此神秘的方式,抒怀在天地之间,聆听着神灵的语言。如一尊尊古代岩画,穿越了时间隧道,尽管斑驳、偶有脱落,可那坚硬的轮廓,丰满的底蕴,柔美的线条,依然清晰地停在风雪中。

篇4

“井凿得越深,就获益更多的水,”这是什么理念呢?它并非一句庸俗之语, 它的怀里还藏着一条人生宝藏。挖井,就是为了求得甘甜之水,而井越深,水就越多,也越甜。若挖惊人没有用心,耐心,不懈,聚精,那么他们也就凿不到那样的甜水。那一口甜井啊!满载着他们的坚信,满蕴着他们的艰辛,满蕴他们的执着,正因为他们的执着,他们的毅力,所以甘甜之水想他们欢快涌出了。而他们,他们的一切行动获得了成功!这,正应验了一句话:坚持!就是胜利!同样,有了毅力,男心,就拥有了一半的成功!

“树根扎得越深,就能得到更多水”,这又是什么观念呢?它,也非一个简单的自然理论,它还是人类的一颗宝石。树,享受着雨的洗礼,阳光的沐浴。但它们心中仍有一个愿望----寻找源泉。随着四季的步伐,他们,在生长,他们的根,在使劲儿地往土里钻。去寻找他们心中那片最好的角落。不愿安于现状的他们,一直在许找着。遇石,绕,再前进。他们所拥有的并非只有一棵树的本能,而具有着人类的那份勇敢与坚韧,固执与探索。终于,艳阳之花在他们身上绽放了。而他们,他们获得了成功,同时也找到了心中那片神圣的角落。只有勇于创新,不安于现状的人,才能获得更大的成功!

心里的热血沸腾,一项小小的文学作业也同样蕴涵着如此简单而又复杂的道理。明白后,又将如何下手呢?而答案,是很明确,就在挖井人与树儿身上,它们的一切都是我们落下的东西-----毅力,专心,创新,不怕困难······哪样不是我们必备的?

把他们的品质用在我们所做的事情上,会是一番什么样的景致呢?而我相信,那份精神,那份专注,倘若灌溉于《读书笔记》上,那会是一番更佳景致的文学作品。那时,你的心也会无法平静,静湖也宁静不了了······

篇5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微笔记;实施策略

读书笔记是促进阅读、巩固阅读效果、提高阅读能力的非常有效的途径,对于改变目前小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阅读能力不高的尴尬现状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小学生的阅读教学中被教师广泛地采用。但读书笔记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也往往格式化为简单的“好词好句”和“精彩片段”摘抄,这样不仅无法帮助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还容易使学生本就LL乏的阅读兴趣遭到打击,使读书笔记在流于形式的同时反而成为学生的学业负担。因此,一种新形式的读书笔记在小学生的阅读教学中值得去尝试和探索。

一、读书笔记的新形式—“微笔记”

(一)什么是“微笔记”

“微笔记”是指用简单的字、词、句、表格或思维导图的形式对阅读的内容进行分类、梳理、分析、归纳等,在帮助学生记忆字词、掌握句式、理解阅读材料的同时对材料中包含的信息进行归纳整理并运用一定的方法记录在笔记本上。“微笔记”保留了读书笔记的基本作用,但它却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在学生的阅读过程中更容易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微笔记”的特点

由于“微笔记”采用简单的字、词、句、表格等对阅读材料进行整理记录,使得它的形式短小灵活,在实施过程中易于操作。同时,表格、思维导图的使用使得“微笔记”告别了单一化的摘抄,形式多样直观,容易被学生接受。

(三)“微笔记”的实施原则

“微笔记”在实施的过程中所遵循的原则应为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具体的形式和指导方法,在不增加学业负担、不减少学生的阅读兴趣的前提下,促进学生的阅读,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在指导方法上也应有别于传统的简单批阅的方式,增加和学生的一对一交流,准确把握学生的变化,给予及时的指导。

二、“微笔记”的设计与实施

(一)“微笔记”的设计

1注重文字积累,设计摘录式“微笔记”。对于低段学生而言,字、词、句式的积累仍然是阅读的主要内容,因此针对低段学生设计摘录式“微笔记”,将阅读材料中的生字、词语、成语、句式等摘录在笔记本中,并在进行记录时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分类。同时也可以对记录的内容进行适当的引申,如近义词、反义词、词语接龙、词语在规定句式中的应用等。2关注文章整体,设计纲要式“微笔记”。对于中段学生而言,在进行字、词、句积累的同时应强化对于阅读材料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因此针对中段学生设计纲要式“微笔记”。学生在对材料内容初步理解的基础上,按照内容提纲、结构提纲、情节提纲等不同的方式用简要的语言列出材料的提纲,从而对材料的内容和结构进行深入的理解和掌握。在进行归纳概括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及语言组织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训练。3重视阅读感悟,设计评论式“微笔记”。;高段学生不仅要理解和掌握文章的内容和结构,还要对阅读材料表达的思想有很好的领会,同时也要对材料中的观点有自身的看法,因此针对高段学生设计评论式“微笔记”。学生可以在对材料内容整体掌握的基础上,利用简练的语言归纳出材料所表达的思想,并对文中的观点写下自身的点滴感受。评论式“微笔记”不仅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也有助于学生独立思维能力的形成,真正实现了由“教师到学生”向“文本到学生”的转变。4扩大知识层面,设计目录式“微笔记”。在学生的阅读过程中经常牵扯到背景知识的了解及交又学科内容的出现,对于这种情况设计目录式“微笔记”以帮助学生进行整理和记忆。目录式“微笔记”的建立有助于学生对于不同门类信息的管理和记忆,在今后的学习及生活中也能方便快速地查询。

(二)“微笔记”的实施

1学生自主进行。“微笔记”在实施过程中应该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改变传统的由教师每天布置读书笔记的形式和数量的方法,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阅读内容进行记录。教师只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阅读能力的差异进行方向性的指导。同时教师应对学生的“微笔记”记录量进行把握,每天的笔记量应保持在很小的数量,使学生能够轻松完成。2强化工具书的作用。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遇到陌生的字词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对于这些字词的处理正是素材的积累过程。因此在“微笔记”的记录过程中鼓励并辅助学生养成使用工具书的习惯,运用字典、词典对阅读中的生字词进行逐一的查阅,弄清其读音、含义、用法、出处、近反义词等相关内容,通过自己的思维加工后进行合理的记录。3复习与运用。“微笔记”不能作为整个阅读过程的终结,记忆本身就是一个往复多次的过程,应鼓励学生进行适当的复习,让其对所记录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巩固。由于“微笔记”简单短小的特点,适合利用零星的时间进行浏览和记忆,因此鼓励学生多利用各个课程的学习间隔进行复习与巩固。模仿是创新的前提,成功的模仿是创新的开始,“微笔记”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学会运用,当学生积累了大量的语文素材时,应积极引导他们将这些素材运用在自己的写作当中。

三、“微笔记”的评价

篇6

其实,小罗错就错在把缓解症状的治标药当成了治本药,滥用滴鼻净,反而导致“反跳充血”现象,使鼻甲更为肿胀,鼻子通气更差,引发药物性鼻炎。

滴鼻净(萘甲唑啉)或麻黄素滴鼻液都具有较强的收缩血管作用。应用后,能使鼻黏膜血管收缩,从而缩小鼻甲,暂时改善鼻子的通气状况。但如果用药过量,血管收缩过度,持续时间过久,就会出现“反跳充血”现象,引发药物性鼻炎,鼻子就会堵得更厉害。

若更长时间用药不当或滥用,这类药物还会引起鼻黏膜的病理改变,影响到鼻内纤毛和植物神经的正常活动,可继发肥厚性鼻炎或萎缩性鼻炎;如果长期、连续、过量用药,还可能产生蓄积作用,以致诱发血压升高、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可见,高血压和心脏病患者更不宜使用这类滴鼻剂。

另外,有几种药物如利血平、奋乃静、普萘洛尔(心得安)、酚妥拉明(立其丁)等口服或注射给药时,也可引起暂时性鼻塞,一般停药后鼻塞会自动得到改善。

篇7

春风无声无息地吹进了小城,让小城装满了春天。

那一声声叫卖,一声声哨音,仿佛在呼唤春天;漫天飘飞的杨花,满地飘撒的榆钱仿佛在装扮春天。春天总是匆匆走过,留下生命和希望。

虽然我们这里还是初春,校园里早已春意盎然。低年级的同学们有的开心的追逐着,嬉戏着,有的三个一群,五个一伙都说笑着,小脸被春光映得红扑扑的。高年级的同学们,踢着足球,畅谈着新一年的理想,在春天里展示自己的活力。

人们总把春天看做生命和希望的象征,而我们少年儿童又被称为“祖国的春天”,我们是祖国的生命和希望。

内蒙古包头东河区包铁实验小学2年级(2)班二年级:吴沛城

篇8

2、运行kindle,然后在amazon.com而非amazon.cn上注册账号,然后在kindle端登陆;

3、在pc端下载ituns,然后选择ipad /iphone 设备;

4、点击上面的App按钮;

篇9

(①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杨凌 712100;②陕西省印刷技工学校,西安 710077)

(①Northwest A&F University,Yangling 712100,China;②Shaanxi Printing Technical School,Xi´an 710077,China)

摘要: 继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四大媒体后,被誉为“第五媒体”的手机闪亮登场。手机阅读以其独特的特点吸引了广大青少年。本文试图以中职学生为对象,在对其手机阅读的特点、利弊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就如何正确引导作以粗浅的探讨。

Abstract: Following the newspapers, radio, television and the Internet, the mobile phone has been known as the "fifth media". Mobile phone reading has attracted a majority of young people due to its unique characteristics. Taking vocational students as obje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features, pros and cons of mobile phone reading, and on the basis makes superficial discussion on how to correctly guide the vocational students.

关键词 : 手机阅读;中职学生;利弊;对策

Key words: mobile phone reading;vocational students;pros and cons;countermeasure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02-0286-02

0 引言

随着电子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信息传递和承载者媒体日新月异。手机阅读以其资费低、方便携带、浏览迅速、私密性强等特点,在很大程度上改变着人们的阅读习惯,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移动阅览室”和“电子图书馆”。

1 手机阅读及其发展

1.1 手机阅读及其形式 手机阅读是以“手机为终端,通过移动通信网络访问、接受、下载所需信息,并在手机上浏览、收看(听)的阅读活动”。手机阅读主要形式:一是通过开办GPRS流量或上wifi进行在线阅读;二是以离线方式、借助手机显示屏对其内容进行阅读。

1.2 手机阅读的特点 手机阅读作为数字媒介阅读的一种,具有丰富性、速食性、娱乐性和少限制性的特点。首先,手机阅读借助互联网的便利,涵盖了文学、资讯、图片等各类阅读内容,这是传统纸质阅读无法比拟的;手机阅读形式的多样性,也打破了纸质阅读内容的图文限制,增加了阅读者的信息接受量,这是纸质阅读所不能达到的。其二,手机阅读是“浅阅读”的典型代表,其内容带有速食性。应手机阅读需要而产生的“手机文学”,已成为人们生活不可缺或的“精神快餐”。其三,手机阅读是利用零碎时间进行的调节性活动,可跳跃、片段性的浏览信息而不深究其内涵。为此,营运商在信息选择上偏重于娱乐性。第四,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与传统阅读的诸多不便,使人们倾向于数字媒介阅读。其中小巧轻便,使用简洁的手机阅读更具优势。越来越多的人在等车时、上班路上等空闲时间,利用手机获取信息,进行“碎片化”阅读。

1.3 手机阅读的产生及发展 手机阅读起步于日本,在我国第一部手机小说《城外》的推出,标志着手机阅读的开始。飞速发展的现代通信技术,促使手机功能不断增多。特别是手机阅读器的产生,为手机阅读提供了可能。互联网的发展,使数字媒介阅读开始普及,并为手机阅读提供了市场前景。手机阅读以其内容丰富、轻松便捷、成本低等独特韵味获得人们的偏爱,大量用户群是手机阅读发展最坚实的基础。

2 中职学生手机阅读的利弊分析

青年是人生最美好、生命力和求知欲最旺盛的时期,也是人生观和世界观初步形成的阶段。由于好奇心和接受能力强,使他们成为手机阅读使用中最具典型性的群体。如何正确引导青少年手机阅读随之也成为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

2.1 中职学生对手机阅读的需求 手机阅读作为信息行为,与中职学生学习生活有着密切联系。其阅读需求包括基础学习型、未来职业型、实用型和娱乐型。他们通过老师推荐的教育网站或自己搜索,利用业余时间阅读专业教材教辅、考试辅导、语言类、计算机类的学习材料及其他通识类资料,对自身知识、修养、专业技能提高都有极大帮助;他们结合未来职业规划选择阅读如考取技工等级证、计算机培训证、英语等级考试、企事业单位的招聘面试考试等资料,以备即将面临的测试;他们阅读健康、美容、交友、旅游、美食、服装搭配等生活知识,以满足解决实际问题和自我提升;他们猎取网络小说、手机新闻、微信及其个人喜好的娱乐八卦,以缓解专业学习带来的大脑疲劳和精神压力。

2.2 手机阅读对中职学生的影响 应当看到,手机阅读为学生提供了求知学习的新渠道。目前在我国教育资源不能满足需求的情况下,手机阅读提供了学生求知学习的广阔园地,学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接受教育,学习知识。其次,手机阅读开拓了青少年全球视野。使其政治视野、知识范畴更加开阔,有助于他们全球意识的形成。第三,手机阅读可触类旁通、培养人际交流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自身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但如果不能正确合理的对待手机阅读,必然会产生负面影响。

2.3 手机阅读对中职学生的危害 必须承认,手机阅读与传统知识学习是两回事。首先,手机阅读缩小了思考与想象空间,不利于培养学生刻苦钻研精神及创新能力。常此以往,将会消弱学生对专业学习类阅读的兴趣,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和思维能力的锻炼。其次,手机阅读的通俗性、娱乐性及直观性,使学生养成消极被动接受信息,不善思考的陋习。不利于学生积极主动获取知识能力的培养。其三,手机作弊、上课聊天、不良短信等负面影响正在潜移默化的危害着中职学生的身心健康。上课使用手机阅读、聊天,影响了正常的课堂秩序,影响其他学生的听讲;不良短信的接收与转发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同时,使用手机时间过长,可能会产生手机依赖,早晨睁眼摸手机,晚上闭眼前看手机,走路、坐车连上厕所也在看手机,似乎离了手机就与世界隔绝一般。

3 中职学生手机阅读的对策分析

中职学生手机阅读是新兴潮流,利弊共存。对处在学习和思维发展黄金阶段的学生来说,不加节制的手机阅读嗜好,其长远危害不容忽视。如何依靠内在优势,利用外部措施,使手机阅读更好地为学生在校生活学习服务,我们应从以下方面做好工作。

3.1 强化手机出版营销 面对迅速增长的手机阅读用户,作为手机阅读内容的者——手机出版商,只有从手机阅读用户需求出发,结合文化教育,有针对性的实施手机出版策略,才会获得双赢。首先要拓展阅读内容。现今手机阅读因对实用过于追求,浅阅读、生活类信息偏多;通俗读物和时尚类泛滥;许多仅是纸质图书的简单翻版,原创性不足。因此,手机阅读出版运营需要与传统出版机构合作,有针对性的开辟手机阅读出版发行渠道,让手机报纸、手机杂志、手机电子书、手机教育等新兴业务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其次要开发新资源。手机阅读运营商可以通过平台合作,建立自己的信息系统。如采取吸纳个人签约,鼓励草根原创作品发行等途径,提供高质量、高水平和更切合学生需求的阅读内容。还要切实当好把关人,慎重选择内容,确保信息的正确导向,使学生成为最先受益人群,这样手机的阅读的发展才会更长久。再次要有品牌意识。手机出版要取得较大的成功,需要完善产业链,在出版营销上下功夫。给受众提供全面丰富的知识,增强手机阅读平台在消费者心中的威信和可靠度。

3.2 加强管理因势利导 学校是育人基地,学生是祖国未来。针对学生手机阅读之利弊,学校有必要采取相关措施引导学生进行手机阅读。①对学生手机阅读,给以及时正确的引导,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手机阅读习惯和手机阅读价值取向。以此提高教学质量。②发挥学校图书馆作为。以收藏整理图书、传播和流通为己任的学校图书馆,理应承担起学生手机阅读引导的义务。③加强自我教育,增强学生自制能力。学校要教育学生认识手机只是工具,不能沉迷于其中。引导学生严格自律,理性对待阅读内容,恰当利用阅读时间,不断增强是非辨别能力和自控能力。

总之,手机阅读作为一种新兴潮流,以独特的魅力正在被人们广泛接受。随着信息社会的深入发展,必将不断对学生的校园行为,产生越来越深刻的影响。只有全面辩证的看待,才能扬长避短,更好的让手机阅读为中职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2014年第十一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R].2013.

篇10

〔中图分类号〕 G63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03—0067—01

一、中小学生课外阅读是认知的需要

课外阅读是中小学生的一种认知需求,是求知最基础的原动力。是中小学生以获得知识、技能,为解决学业问题目标的一种求知欲。起先是因为他们觉得课堂上有限的知识不足以满足自我的需求,从而促发他们课外去阅读,然后在阅读过程中体验到满足的乐趣,于是逐步形成了一种相对稳定的阅读动机,对学习起极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它是最为教者与家长认可的。

二、中小学生课外阅读是追求赏识的需要

这类阅读心理需要分成两种:一种是为了通过阅读得到父母师长的赞许;另一种是为了通过课外阅读增加谈资,从而赢得同龄人之间的敬服。针对以上特点,父母、师长应当正确地引导他们阅读,给予他们更多的鼓励,从而激发他们阅读的自信心,确立相应的成功感。在青少年时期(即初中阶段),中学生心理渐趋向成熟,他们自我意识加强,要求自由、自信、独立,同时,更希望被大家尊重。于是,想方设法在同龄人中展示自己的才华,广泛地课外阅读就成了他们的法宝。课外阅读使其广采博集,侃侃而谈,语出不凡,从而博得同伴的羡慕与尊重,以满足他们对成就的向往。

三、中小学生课外阅读是身心发展的需要

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小学生身体发育逐渐成熟,潜藏多年的性意识开始萌动。他们产生了诸多好奇与疑问,从内心渴望接近异性,但传统的教育素来对”性”讳莫如深,甚至对此压制、排斥,视之为洪水猛兽。再者,青春期自闭的心理又使得中学生不愿向家人、朋友寻求对性知识的解答。如此一来言情小说、通俗文学、武侠小说就连地摊文学都成了他们了解性知识的窗口。中学阶段是人生最多彩的季节,性意识觉醒了,可自闭心理也相应到来了。这一时期的中学生容易产生孤独感,此时课外阅读便成了他们排遣孤独的突破口。他们以书为友,与书中人物交流思想、情感。现实生活中一些无法实现的美好愿望,他们都可以寄托书中,同书中人物产生情感共鸣,从而得到自我振奋与陶醉。正因为中小学生独特的心理需要使得他们对课外阅读情有独钟,同时相伴产生了他们独特的阅读特点。

特点之一:充满情趣

一般而言,中小学生选择文学读物居多,文学作品所反映的生活都是经过作家心灵过滤,情感理智酝酿,再进行精心艺术提炼而成的。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自觉地成为审美主体,进入情感介入认识过程。当其生活经验被激活,情感被诱发时,他们便主动进入于作品对话状态,以其易感动的情感特点而言,中学生情绪容易进入饱满激扬状态,甚至可以达到物我统一,物我两忘的境界。

特点之二:自由驰骋

中小学生课外阅读大多是在自由自在,毫无拘束的心理环境中进行的。这样就有利于调动各种心理因素协同参与,个性得以充分发挥,阅读方式也较随意,可以一目十行,也可细嚼慢咽。在阅读过程中,阅读个体受故事情节的诱导,美的语言与意境的感染,在不知不觉中,伴之以联想、想象。于是目接八荒,神游四海或填补、充实作品的空白,或添加、超越作品的意图,这完全取决于阅读个体的情感体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