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城读书笔记范文

时间:2023-04-08 22:44: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边城读书笔记,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边城读书笔记

篇1

翠绿的山,清澈的溪水。孕育着茶峒小镇一班厚实而又朴素的人。那里的山,那里的水,那里的人……他们惺惺相惜,过着平淡而又闲适的生活。但生活并不会因为我们而停止不前,在经历过青春这个“美丽的忧伤后”,生活仍要继续。下面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关于读书笔记边城,请您阅读。

读书笔记边城1课堂上读了几遍节选,颇为不过瘾,便于暑假买此书重读。

开篇,便被书中主要的故事发生地点的景色陶醉:“小溪流下去,绕山阻流,约三里江入茶峒大河。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故远近有了小小的差异。小溪河床为大片石头作或静静地小溪或深致一篙不能露底,却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鱼来去皆可计数。”山间小溪,清纯可人,好一幅自然画卷。如此美丽的景色当然培育着同样自然无雕饰的翠翠:“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为人天真活泼。”好山水养好人。在繁华嘈杂的都市中,此般人物,恐怕难觅其影吧!可惜,这样清纯动人的姑娘有着不该有的命运。

山间的偏僻与隔绝,至使她对一切外来事物充满着极大的好奇,当她听见未曾听爷爷说过的事物时:“翠翠必争着做渡船夫。站在船头,懒懒的攀缘缆索让船缓缓过去。花轿到岸拉,又必跟着走,直到很远,且独自学习羊叫,采野花敷在头上,肚子装扮新娘。”

“茶峒地方凭水依山筑城,近山的一面,城墙如一条长蛇,缘山爬去。临水一面则在城外河边留出余地设码头,湾湾泊小小蓬船。”又有军旅人士多驻扎于此,又使其城中人诚实勇敢,爱利仗义,不拘救人救物。书中男主人公亦有相同的性格。

每逢端午,就不同与往日,擂鼓打锣,龙船竞渡,岸上呐喊助威……翠翠也会与爷爷进城,看龙头上好生俊朗的二巷。恰巧,两兄弟同时爱上自然纯朴的翠翠。

此后,便有二老月明之夜的歌词,又软又缠绵,把灵魂轻轻浮起,使翠翠舒适而睡。

一切都好似圆满,媒人来往于两家。而正当时大老溺水。家中逼迫二老洗礼碾坊的姑娘。翠翠又有什么呢?

白发苍苍的爷爷心中最放不下的就是翠翠的婚事。但二老杳无音讯,却在雷雨交加的夜里没放下又走了。

繁琐礼俗致使有情人没能终成眷属。爷爷的心愿没了就走了。不知翠翠独守船至何时。

沈从文的家人大多是军籍,躲在年年不变的无聊的工作岗位,所以就不再接触文学。故写了此篇。

该文有许过美丽的自然风光描写,就如展现在眼前,身临其境。对于小说,环境描写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作者仅几句,便可勾勒出。可见其文学功底的深厚。还有许多具有特色的语言描写,致使人物更加生动,性格更为鲜明。塑造许多令人难忘的角色,鲜活的走向脑海,记忆犹新。

读书笔记边城2《边城》一书是直到高中才把它读完的。“小溪流下去,绕山流,约三里便汇入茶峒大河。人若过溪越小山走去则只一里路就到了茶峒城边,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故远近有了小小的差异,小溪宽约二十丈,河床为大片石头作成。静静的水即或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却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鱼来去皆可以计数。”沈从文先生的文字就是那么鲜活。用如此清新的文字搭构了边城。《边城》创作于一九三0年,正处于中国最黑暗的军阀混乱时期,沈从文正是借《边城》来寄寓对社会动荡的厌恶,书中的世界正是他心中的桃花源吧!

茶峒、小溪、溪边的白色小塔、塔下一户人家、家里一位老艄公、一个小女孩、一条黄狗、夕阳西沉、小船收渡。这样的生活无形中组成了一幅图画,凝结了浓厚的乡土气息。在《边城》里看到的人淳朴、勤俭、友善、和平、在这里没有军阀混乱时的阶级对立与斗争。

小说成功地塑造了‘溪边白色小塔”这一形象。白塔,屹立不倒,像守护神一样守护着翠翠一家,眼看着翠翠一天天长大,看着老艄公一天天老去。翠翠心里那些不敢公开的想法都说给白塔听。但白塔永远保持沉默,正和翠翠面对自己喜欢的二佬,不敢明说,只是一味的沉默,甚至还有点冷漠。直到一个暴风雨的夜晚,白塔倒了,爷爷也在静寂中离去,就只剩下翠翠一人独自去摆渡。

翠翠是沈从文先生笔下边城的化身。在一次端午赛龙舟的盛会上与二佬傩送不期而遇,情窦初开的小女孩在她心里已撩起了一丝情愫。后来正直保守的天保与生龙活虎的傩送同时喜欢上了摆渡船的翠翠。两人应该就是情敌吧!但没有你死我活的斗争,很公平地,天保走车路,傩送走马路,唱得翠翠在梦中飞到对面的山顶上抓了把虎耳草。天保似乎预料到了自己的结果,亦然选择下江离去,免得二佬为难。但不幸溺死于湍急的涡流之中。由于天保之死,似乎也动摇了傩送“不要碾坊要渡船”的决心,也选择去独闯天下,只留下翠翠一人在溪边摆渡。也许早就注定了翠翠与她母亲同样的悲剧-永远地等待下去。但沈从文先生在最后又说:“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给翠翠这个人物增添了一些哀怨。

也许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边城。只是沈从文心中的边城那么遥远,在那呼唤着我们…?

读书笔记边城3一位老船夫,一个女孩、一只黄狗、更使这景色优美的湘西边城平添了一份温暖的感情,他们虽生活拮据、但却生活得很安详、佷快乐。生活这喧器的大城市的我们,虽然拥有佷好的生活条件,但却始终失去了那份最简单的朴实的快乐,多么向往那座边城的日子。

这那里,老船夫和他的孙女天天我别人渡船,大家觉得不好意思、所以有时候会硬塞些钱给老船夫、但老船夫却死都不肯收、天热了还会为渡江的人准备解渴的茶水,老船夫的身上闪耀着多么善良的人性光辉、试问在当今社会,像老船夫这样真诚友善待人、无私奉献的人还有多少?大家都在追名逐利中渐渐失去了骨子里的那份真。

翠翠是老船夫的孙女,是个懂事的姑娘,与老船夫相依为命,互相关爱着,她总怕爷爷会离开她,爷爷知道自己总有一天会死去,所以一直为翠翠的婚事操着心。

翠翠心里喜欢的是二老,大老却来提亲了,爷爷问她愿不愿意,她始终是没给出个答案。兄弟俩决定公平竞争。

不多久,大老被淹死了。这是不是他要成全二老和翠翠的表现?二老由于家里的压力和对哥哥的一份谴责。他不在对翠翠表示要追求的热情,他离家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

爷爷在经历二老及其父亲顺顺冷漠的态度之后,在一个狂风暴雨的夜晚后,他离开了这个人世。

白塔倒了,船要走了,人逝了。一个悲伤的力量充斥了整个结尾,让人的心紧紧的揪了一下。我想老船夫为别人渡船渡了一辈子,为翠翠的婚事受到了不少心灵的冷漠,他想休息了,他该休息了,他带着翠翠的爱闭上双眼。

可是二老在哪里?他什么时候回来?也去明天,也许永远不会回来了,他就这样为了那样一份兄弟情而就这样舍弃了那一份还没真正开始的爱情?

沈从文最后还是没有给出正真的答案,他给了读者一个想象的空间,我甚至觉得这样一个捉摸不定、不果断的结局是给翠翠当初没有大胆表明自己的心意的惩罚,她思想的保守和固执让她没有得到自己的爱情,这是必然。

边城的人都是真诚朴实的,但读着沈从文描述的文字,总觉得有一丝拘谨缠绕在心中,总觉得在边城的人的心中还萦绕的一份保守固执,亦或者说,在边城这个僻远,远离大城市的小乡村。人们依山旁水地生活着,周围的山和水似乎相隔了他们思想中的某一个成份,让人读来心中不由得升起一丝悲伤。

读书笔记边城4夜阑人静的夜晚,躲开白天城市的喧嚣,让自己沉浸在一片静穆之中,在属于自己的小天地里细品沈从文先生的《边城》,思绪随着书中人物的变化发展起起伏伏……

边城写的是一个恋爱的故事,情节简朴优美,湘西山城茶峒掌水码头顺顺的两个儿子天保和傩送,同时爱上了城边碧溪老船夫的孙女翠翠。但翠翠心里爱的却是傩送,当天保明白了这个三角恋爱的实情,深知不能勉强,主动退出了竞争,驾船下辰州,好忘却那里的一切,却不幸遇难,傩送虽然仍然爱着翠翠,但哥哥为此而死,使他心中压抑,又对老船夫有误会,也在痛苦中离家去了桃源。而翠翠独自承担所有的变故,在等着,等着那个也许永远不回来,也许明天回来的人。

如诗的边城,诗意地演绎着人生,诗意地演绎着生活。书中所示的人性美浸透着完美,而翠翠的无限期等待又显示着不完美。她的爱情悲剧可以说是那个年代造成的,她和傩送本来完全可以结合在一起,培育出美丽的爱情之花,可惜二人却失之交臂,留下了悠长的遗憾。

而现在谁会放弃自己的爱情呢?在当今这个社会谁主动放弃自己想要的东西,完美的爱情都是我们想要追寻的。在《边城》中傩送为了亲情而放弃了爱情,亲情固然重要,但为了亲情而放弃了爱情,也是可悲的。而翠又在不知道天保是因不能得到她的爱而忧郁出走落水身亡,不知道傩送是因为不能得到她的爱而离乡远行,也不知道爷爷突然离世全是由于替自己的幸福思虑奔忙而心力交瘁。后来在陪伴她的杨马兵向她说明后,她才如梦初醒,这实在让人不免为她感到惋惜和可悲。

故事就这样结束了,结局怎样?给人留下了悬念,傩送最后回来了吗?她们俩最后在一起了吗?我不禁陷入了幻想之中,希望他们有情人能终成眷属。看过《边城》,让我对世间完美的爱情又一次产生了怀疑,对人性多了一份了解,但又明白了自己的幸福就应该去争取,争取了,得不到,也就没有什么可遗憾的了。

边城就是这么一出健康纯洁,而又弥漫有淡淡哀愁和浓浓诗意的爱情悲剧和人性的悲剧。

读书笔记边城5连日的阴雨,心情本就有些郁郁,更那堪是夜晚,似乎寂聊也随之侵袭而来。不想陷入一种空洞和无助,就起身去泡了杯咖啡,让自己温热和活力起来。然后端坐在电脑前,慢慢地阅读起数日前朋友推荐的沈从文先生的《边城》。

初读,许是习惯性的读小说的方式,急切的想寻读里面的人物或情节,故对于小说开篇大段的景物描写似乎看不进去,可渐渐的,一幅曼妙的风情画卷随着文字徐徐展开,使人不由自主的沉浸其中,仿佛置身湘西那美丽的世外桃园。翠翠就是在这样一个淳朴、天然、优美的环境中孕育出来的自然之女。

就是这样一个懵懂、娇憨、不食人间烟火的纯美女孩,却遭遇了一段似乎尚未开始就已结束了的绵长而忧伤的爱。也许越是急切得到就越容易失去,难道这就是宿命么?“那个人明天会回来么?”故事的结尾以这样的反问戛然而止,让人唏嘘不已。掩卷,脑海中似乎浮现翠翠灯下托腮喃喃自语的神情:“那个人明天会回来么?”她的纠结让人生生的心疼起来:这漫长的日子她是否能够靠着那个初见时的甜美回忆安然度过呢?

很久没有读到这样使人惊艳的文字了,这惊艳不是华丽。而是不染尘世的纯美爱情遭压抑带给人的一种柔软、一种怜惜,一种淡淡的忧伤,一种对命运不解的扣问。不由感慨有时男子如何竟有比女子还极致的细腻,沈从文先生如何知晓那样一个情窦初开的女子那么隐微的心理,难道真如他所说:“在最好的年纪遇到了一个正当最好年纪的女子?”

有时间,有合适的心情,再读《边城》。

读书笔记边城6等过第一个秋,等过第二个秋,等等等等,等到哭了为何爱恋依旧,她等他的承诺,她等他的回头,等到黄叶滑落,等到燕儿飞过,等到了最后,竟忘记了承诺。

翠翠,你是否还站在斑驳的小木船上,静静地,静静地等待,你的心是否早已随他徘徊于远端的垂阳,久久不归呢?我明白世上最苦的味道便是等待,静坐在那儿,等,等着生命的流逝却无法挽留。等时过境迁,却不流一滴眼泪。你曾告诉过我,你喜欢等,因为等能让你感觉你正一步步与他相遇。你喜欢等的味道,因为它是时间,记忆沉淀而酝酿的。

你等,你闻着等的味道,时间却在时钟的画面穿梭,指针在你等待逆向转动,你和他的记忆,排山倒海而来……

这湘西边远的小城原本是静谧的;这破旧的渡口原本是残缺的;这时间流淌的故事,原来是没有的;然而因为渡口承载了他和你的承诺,故事因为有了你的等待,这小城开始布满了馨香。你难以忘记你和他邂逅的那一刻,那一刻你和他交换了生命的誓约,从此你用等谱写人生的奏鸣曲,你每天闻着等待的味道等待着,等待着那个也许明天就会回来的他,也许永远也不会回来的他!

篇2

人文素的培养和提升,首先与其对人文知识的掌握程度有直接的关系;其次是指受到人文知识的影响,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一言一行依书而为,表现出较高的人文素养。在这个过程中,阅读是学生掌握人文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不论是课内教学还是课外实践,要想提升高中生的人文素养,就必须重视培养学生对文学经典阅读习惯的养成。那么应该如何进行培养呢?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探讨:

1.利用课内素材,领悟课文的人文内涵

要想通过阅读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这就要求,在课堂上,教师必须对作品的内涵有一定深度的挖掘。

在高中的语文教材里,选取了很多的有小说,大多是意义丰富,耐人深思的。比如沈从文的作品,他的作品多是描绘不受"近代文明"玷污的原始古朴的人性,在古老的生活节奏与情调中塑造一系列不带社会阶级烙印的自然化的人,讴歌一种自在自得的人生。而选入语文课本的正是他的小说《边城》,《边城》是一支湘西山村生活的牧歌,是一曲真挚、热烈的爱情的赞歌,是用小说形式写成的无韵之诗,绘就的无彩之画。作者在小说里边,着力探索的是"怎样的爱才是一种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这一问题,而学生通过对整篇节选文字的把握与理解,自然而言地会被小说里优美的湘西风景以及那种纯真的祖孙情,兄弟情、男女之情所打动。但是,对这篇文章的学习如果仅停留在这一层面,那是不够的,教师更应该引荐学生,结合背景,进行更深层面的挖掘,从中明白这种物欲泛滥的现代文明,金钱主义的浅薄庸俗和腐化堕落的现实是应该批判,只有质朴的、纯真自然的爱才是优美健康的爱,才值得赞美,民族的传统品德和人格不能丢。

2.课外多读,感知人文知识,提升素养

经典文献,尢其是经典的小说,更能够为人们提供思想的智慧、人生的感悟、审美的愉悦等。要想提升人文素质,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就必须多进行阅读,掌握人文知识。

为此,教师可以适当地推荐古今中外的名著,引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进行有效性的阅读,并指导学生做适当的读书笔记。比如,可以向学生推荐鲁迅、沈从文、莫泊桑、欧亨利等古今中外文学大师的代表作品,路遥的《平凡的世界》,莫泊桑的《羊脂球》,欧亨利的《麦琪的礼物》等。这些作品或抨击丑恶,或展现真我,或歌颂真情,风格也各具特色,但其中都有对真、善、美的追求,有自尊、自爱、自强的精神,有宽容、关爱、豁达的心态,有勇于追求梦想的勇气,潜移默化,必会震撼学生的心灵,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3.开展实践活动,养成自觉阅读的习惯,提升人文素养

那么,我们教师要做的就是,引领学生诵读经典,阅读中外名著,开展"读书月"活动、读报知识竞赛、"阅读伴我行"演讲比赛、少年读书论坛等促进学生读书的活动,让读书成为习惯,让读书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从而培养和提升学生人文素养。

在开展的"阅读伴我行"的演讲比赛中,有一名学生说过这样一段话,"'大地有罪黑暗的阴影,可是对比起来,光明是较为强烈的。'这是我在看过《悲惨世界》后深刻明白的一句话。悲惨世界,并不是一切都令人伤感的,那里还潜藏着一种非凡的爱。当一个潜在的坏人被一颗高尚的、善良的心感化的时候,他的灵魂得到重塑,他可以为了别人的幸福和脱离苦难而牺牲自己。所以我们当与《悲惨世界》中的主教一样善良、仁爱的时候,就能把心中的爱传递给别人……"可见,阅读能影响到一个人的行为,甚至他一生的人生观、价值观。

4.在反复的自觉阅读中提升人文素养

文学经典的魅力还在于它能使你常读常新,引导你的思想情感不断向新的人生境界升华。每一次对经典的重读,你都会从熟悉的人物情节、艺术手法中找到一种陌生的感觉,有一种发现的激动。只要你还有力量去翻阅它,有头脑去阅读它,就永远会有这种感觉和激动。所以,要引导学生进行反复的自觉阅读。

篇3

阅读素养是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结合语文新课程教学实践,以课外名著阅读为例,从培养阅读情趣、制订阅读计划、养成阅读习惯三个方面探讨了提高学生自主阅读素养的三步策略,以使学生快乐阅读,学会阅读,从名著中获得人文滋养。 

【关键词】 

阅读兴趣 阅读计划 阅读习惯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1]阅读素养是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素养既是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特点之所求,更是学生继续学习和终生发展之需要。新课标要求高中生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可见,学生是阅读的主体,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关键在于学生自己。为此,笔者结合语文新课程教学实践,就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素养作了持续的探索,总结出了激发阅读兴趣、制订阅读计划、养成阅读习惯的三步策略。下面以课外名著阅读为例就此作探讨。 

一、以培养阅读情趣为先导 

现代心理学之父皮亚杰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语文教学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师,要以培养学生名著阅读的情趣为先导,把“教”的愿望转化为“学”的内在需求。 

1.加强阅读心理的引导 

研究显示,阅读的动机、兴趣、需要,阅读时的注意力和情绪状态,阅读者的态度、意志及其个性特征,对阅读活动能否顺利进行具有调节作用。[3]学生在课外之所以不能主动阅读名著,可能与学生的学习惰性有关,也可能与学业负担过重相关,但其根本原因是缺少对名著阅读的情感与兴趣。为此,笔者加强对学生阅读心理的指导,结合教学用古今学者博览群书的名言警句来启发学生:如“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 汉·刘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杜甫)。并通过推荐阅读书目、组织读书报告会、交流阅读效果等方式,诱发学生的阅读欲望,在阅读中激起浓厚的兴趣,进而形成自主阅读的行为。 

阅读是一种自觉、持续的学习行为,只有学生快乐阅读,学会阅读,充分享受名著中的人文滋养,才会坚持下去。教师可根据新课标要求推荐一些名著书目,但一定要鼓励学生按自己的喜好和节奏来阅读,决不能把教师的意愿强加给学生,刻意要求学生完成阅读任务。可能高中生开始阅读时会选择一些轻松、刺激、的内容,但随着阅历的增加、视野的开阔,体验的丰富,阅读层次就会提高,阅读情趣就会浓厚,对名著阅读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思索就会越来越理性,名著阅读就会逐渐成为高中生求知生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所以,教师要放下架子,尊重学生,关心学生,蹲下来和学生促膝谈心,经常和学生交流阅读心得,加强阅读心理的引导,这对形成自主阅读的情趣至关重要。 

2.运用情趣激发的方法 

首先,运用诱导法,即利用名著内含的情趣点,激起学生进一步了解原著的意愿。笔者利用《红楼梦》某些人物姓名的谐音特点诱导学生去深入阅读和思考。如“甄士隐”“贾雨村”两个人,含有“将真事隐去”,“用假语村言”的意思;又如宁荣二府四位小姐分别名为“元春”“迎春”“探春”“惜春”,表示贾府四春“原应叹息”等。还可用机智诙谐的话语引导学生去阅读名著。如介绍《红楼梦》:这一块纷纷扰扰的石头;介绍《三国演义》:这一批兵荒马乱下的足智多谋又无力回天的人。 

其次,运用设疑法,即在阅读鉴赏课上提出一些发人深省的问题,引发学生课后去阅读相关原著。如在学习《林黛玉进贾府》时提出:宝黛的爱情是大观园里人人皆知的,可为什么还要将宝钗嫁给宝玉?又如赏析《宝玉挨打》时,就袭人、宝钗、黛玉这三个人来探望宝玉的情景,提出质疑:她们的角色是什么样的?她们表现不同的原因是什么?在听到金钏投井而死的消息后,宝玉和袭人都流泪了,她们蕴含的情感有什么不同?这些问题能激发学生进一步阅读探究的欲望,从而引领学生由课内名著赏析到课外名著阅读。 

再次,运用扩展法,即围绕教材文本拓展相关的背景资料,以引起学生的探知欲。如在学习《观沧海》时,介绍望梅止渴、梦中杀人等与曹操有关的故事,激起学生阅读《三国演义》的欲望。又如在学习《边城》选文时介绍这部完整的作品;学习《林黛玉进贾府》时介绍《红楼梦》这部名著;学习《雷雨》片段时介绍完整的《雷雨》;学习《一滴眼泪换一滴水》时介绍《巴黎圣母院》。高中生有很强的好奇心,教师的拓展介绍和有趣的故事会促使他们去主动阅读相关的名著。 

教师利用名著本身丰富的感染力,运用恰当的情趣激发的方法,就可打动学生的心灵,引导学生喜欢上名著阅读,让学生享受审美乐趣,获得情感熏陶和思想启迪。 

二、以制订阅读计划为动力 

要顺利完成新课标提出的“课外自读文学名著(五部以上)及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150万字。”的任务,就要提高阅读效率,把阅读情趣转化成一种持久的动力。实践证明引导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阅读计划就是一项有效的策略。教师是制订读书计划的引导者。读书计划要具体可行,每天什么时间读,读多少,每学期读哪几本,怎么检查读书效果等都要有序有据地做出个性化的合理安排。计划一旦确定,就要坚持执行。 

高中生面临高考压力,虽然课外阅读与高考并不矛盾,但科学合理地安排阅读量能提高阅读效果。有报导认为,一个中等水平的读者1分钟能读300字,15分钟就能读4500字。若每天坚持15分钟,一周就能读3万多字,一年就可达到160多万字。《红楼梦》前80回约61万字,《三国演义》约80万字,就算每天只花15分钟,一年也能读完。而像《茶馆》《老人与海》《边城》这样的名著,几天就可读完。据此,高中生自读五部以上的名著是完全可以达到的。笔者针对江苏省考试说明列出的24部名著书目,引导学生做出如下阅读安排:  高二上学期:《三国演义》《茶馆》《老人与海》、自读篇目 

高二下学期:《欧也妮·葛朗台》《子夜》《飞鸟集》、自读篇目 

高三:进行高考考查名著篇目的复习。 

很多学生利用中午10分钟,晚自习最后的20分钟安排阅读,也有早读安排诗歌阅读的。速度较慢的同学40多天也能读完一部《红楼梦》或《三国演义》。学生每天这样定时定量有计划地阅读,既能完成阅读量,又能适应高考,还能提高自己的阅读素养和人文素养。 

三、以养成阅读习惯为目标 

叶圣陶先生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习惯。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不但能提高阅读效率和效益,还能坦然应对高考阅读理解材料的不断变化。 

1.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 

新课标要求学生要“多读多写多积累。”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做读书笔记的好习惯,这既能提高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使自己对文章、作者的理解更系统,还能使学生对人、对事、对社会有自己独立、全面、深刻的认识,更能积累、理解和建构阅读材料,应对高考中的阅读理解。高中生做读书笔记的常用方法有圈点、批注,做摘录或制作卡片,写读书心得等。如阅读《红楼梦》《三国演义》这类人物较多的作品时,可引导学生对作品中刚出场的人物或主要人物进行圈点、标注,以防混淆。又如用色彩鲜艳的笔涂抹精彩片段,如《红楼梦》中表现主人公性格特征的片段,《三国演义》中描写战争场面的片段等。再如摘录精彩的语句,可针对《红楼梦》中优美的诗词,在旁边写出自己的见解和感受。 

2.养成边读边思考的习惯 

宋代朱熹提出阅读要养成三到的习惯,即“眼到、口到、心到”,近代加了“手到”,鲁迅又在此基础上加了“脑到”,认为阅读要边看、边诵、边写,更要动“脑”思考,发现规律,提出问题。只有这样,才能读得进,记得住,提高阅读收益。 

教师在名著阅读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考的良好习惯,启发引导学生质疑。读书中的“疑”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对书中的观点和内容不理解的问题,这是浅层次的“疑”;二是对书中的见解产生的异议,这是读者经过独立思考提出的深层次的“疑”,如对宝黛爱情的思考。还可通过比较阅读进行思考,如《红楼梦》中宝玉的出家与《家》中觉慧的出走背景和意义有什么不同等。 

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必须经过有计划的长期的实践。教师要根据学情分步提出要求,一点一滴培养,从易到难逐步提高。对于学生养成的良好读书习惯教师要及时表扬,肯定他们的进步,在学生中树立榜样。同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总结和交流,以便取长补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总之,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对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和身心的发展都会产生重要影响。教师要在平时的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阅读情趣,指导学生科学合理地制定阅读计划,引导学生逐步  本文由wWw.DyLw.NeT提供,第一论 文 网专业教育教学论文和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时教师要率先继续学习,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和教学水平,真正做到与语文课程同步发展,与学生共同成长。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让·皮亚杰.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M】.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81 

【3】郑佳节.读书的革命【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

篇4

一、高中生名著阅读的现状

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高中学生应该具有广泛的阅读兴趣,努力扩大阅读视野。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读好书,读整本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课外自读文学名著(五部以上)及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150万字。”由此可见名著阅读的重要性。名著阅读对学生教育意义虽大,但是在初期阶段对学生所形成的心理压力也相当大。我班上的一位学生这样告诉我:“老师,我看到名著就头痛,又长、又深、又厚……什么时候能读完啊?”还有的学生说:“老师,我阅读完了整本小说,可是,还是不能理解小说的内容,尤其像《红楼梦》这样情节复杂的小说更是很难读懂读透……”相当多的学生有类似的心理,他们一看到长篇名著就手忙脚乱,躲躲闪闪的,因此产生了畏难情绪。据一项针对学生“对古典名著的喜爱程度”的调查显示:9.6%的学生“很喜欢”,18.1%的学生“喜欢”,51.4%的学生觉得“一般”,20.9%的学生“不喜欢”。从以上数据中,我们可以得知大部分学生对课外名著阅读的兴趣不高,这显示了高中生普遍缺乏阅读名著的兴趣和动力,他们不会或很少会积极主动地去阅读名著,很多学生虽然读过了,但是因为理解得不多,所以也渐渐失去了阅读兴趣。长此以往,严重影响了高中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二、培养高中生名著阅读意识的方法

高中语文的名著阅读是高考的重要考试得分点,那么,面对高中生名著阅读的实际状况,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究竟应该怎样引导高中生阅读名著呢?笔者根据多年的从教经验总结如下:

(一)查询、搜集和整理辅读资料。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使高中生养成阅读的自觉性、积极性和持久性,就需要先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教师要通过资料查询、搜集和整理,向学生提供包括作者简介、作品时代背景、思想内容简析、艺术特点简析等辅读资料,让学生在阅读之前对作品先有大体的了解。在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在高一的第一学期先推荐一些文字优美或传奇性、故事性强的短篇小说和名著精编缩略版,如:《名著导读系列》、《名家谈红楼》、《名著精编100篇》等,使学生很快就能阅读完,也使学生产生了阅读的“小成就感”和亲切感。让学生对名著产生亲切感和亲近的愿望,然后逐步引导学生阅读哲理性、科学性较强的作品,逐步培养他们阅读优秀作品的自觉性。

(二)培养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和习惯。

要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和兴趣,逐步培养他们阅读名著的习惯。通过1到2个月的引导阅读,学生对一些基本的问题也能对答如流了,个别学生还能提出一些独到的看法。当学生的兴趣被激发出来后,我就会推荐一些长篇名著了,如四大名著等。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培养阅读兴趣的方法。在课堂阅读名著的教学中,安排学生进行读书竞赛,写读书笔记,开展与名著中人物的对话;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分小组进行合作,交流自主阅读的成果,即大家彼此围绕一个目标,质疑讨论,争辩解答,让学生既是提问者,又是答题者,时而当老师,时而是学生,以此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和兴趣,逐步培养他们阅读名著的习惯。

(三)指导学生归类、对比阅读。

篇5

一、在教学中“讲出情趣”,引出兴趣

为了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较师应该充分利用课文讲授环节,发挥其课文讲授的作用。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大纲及教材内容,选择思想性、艺术性较强的课文,并在讲课中满怀热情与激情,用艺术的语言进行讲述。教师要引入丰富的情感,使学生感受到文章中哲理性的思想、深的刻智慧或感人肺腑的故事情节,从而深深的融入到课文中的人物事件中,获得一种艺术享受。教师要利用各种不同的教学方法讲出课文的情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并自然激起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例如,在《再别康桥》的课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点表现出荡漾在康桥水中及诗人心中的眷恋,讲课用带有感染力的语言:“有人说,《再别康桥》像一首歌,不,歌太铿锵了;有人说,《再别康桥》像一颗钻石,不,钻石太璀璨了;有人说,《再别康桥》像一个梦,不,梦太缥缈了……那么,《再别康桥》像什么呢?”以此引出学生对《再别康桥》的思考与喜爱,让学生感受康桥的美,融入诗人的情境,进而引发阅读的兴趣。

二、在阅读中“讲究个性”,鼓励创新

每一个读者对文学作品形象的感受和体验都是不尽相同的,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生活经验与知识积累,进而在其思维与情感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是培养学生个性,激发其创新思维的重要方法,更是有效获得幸福感受的方式。因此,中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迸发创新思维的火花,进而在享受创新的乐趣时激发对阅读的浓厚兴趣。例如,在诗歌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创造性的去理解诗人抒发的情感,或对诗文中意象进行创造性的鉴赏分析,不应该局限于教案中描述的内容。在小说教学中则应该对其人物形象、小说主题进行创新性解读,例如《边城》中,翠翠这个天真淳朴的女孩是如何表现出情窦初开而不被祖父理解的样子,又是如何表现出边城生活的质朴与人与人之间纯洁的爱,教师要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对这些问题的创新解读,并通过对小说人物与主题的解读联系到当代学生自身及生活实际。

三、在指导中“讲求科学”,注重方法

科学的阅读方法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高阅读效率的有效保证,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指导学生使用科学的阅读方法。首先,教师要使学生掌握精读、略读和速读的阅读方法,并教会学生如何合理的选择其阅读方法。其次,教师应该有目的并有计划的推荐读物。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了解,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选择读物,以发挥学生的个人专长。再次,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培养优良的阅读习惯,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摘录妙语佳句、编写提纲、写读后感等,使学生能深入了解其阅读的读物内容和体会其深层内涵,体会阅读带来的幸福与喜悦。例如,季羡林先生所写的《月是故乡明》一文,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把家乡留在脑海中的记忆表现出来,通过对家乡清凉的月夜、门前池塘的月影,以及在月夜下的童趣描写,表达出对家乡的爱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文中摘录月夜描写的优美的细节语句,写课文读后感,并引导学生阅读季羡林先生的其他作品,学习其写作方法,并运用在自身平时的写作中。最后,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平日阅读书刊并统计阅读量,积极组织阅读座谈会,让学生交流阅读心得,并相互介绍自己的读书方法,以此加强学生的阅读交流,分享阅读快乐,并增进师生的情感交流。

四、在生活中“优化阅读”,提高品位

中学语文教学课堂中,学生的阅读时间与阅读量都是非常有限的,要培养学生高雅的阅读兴趣,使高雅的作品最终成为学生获得幸福感的源泉,更多的需要教师把目光投向学生的课外阅读实践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摒弃低俗的读物,改善学生阅读的期待视界,优化学生的课外阅读。教师应该将学生在课内阅读中激发的阅读兴趣转移到课外阅读中去,例如,教师在讲述《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时,教师要对作者海伦・凯勒进行详细介绍,让学生感受到这个身残志坚的柔弱女子的强大感召力。海伦・凯勒的作品影响了整个世界,因此其作品是值得推荐给学生阅读的。此外,教师可以给学生推荐当代散文大家的文学作品、历史故事、科普读物及其他外国著名作家作品等,通过课外阅读的优化,而提高学生的文化品味。

篇6

关键词:写作;教学策略;研究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写作教学部分规定:“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而事实上写作教学困难重重,问题不断涌现。

2015年上半年笔者一直在作文辅导机构兼职,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的作文普遍存在素材困乏、思想僵化的现象。学生的作文多缺乏真情实感。每节课只要教师读一个例文,学生的作文素材肯定和例文一样或相似,学生走不出思维的限制和羁绊。

于是,笔者对自己几个月的作文教学进行反思,从自身找原因,试图寻找一些解决作文教学尴尬的可行措施,以期提高写作教学的效果。具体措施如下:

一、写作教学需要教师呵护

语文特级教师肖培东在指导儿子写作时提到:“写作需要一种呵护,一种激发,一种唤醒,一种等待,一种内心的自觉。”这就需要教师在写作课上呵护学生的写作心理,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唤醒学生的写作思路。写作是一种内心的自觉,学生只需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即可。有时候教师在作文教学中看到半个小时过去了学生还没有动笔写作文,于是就站在旁边指导,或许这时学生正在思考,教师的指导却会打断学生的思路。所以,笔者认为刚开始的写作可以给学生多一点写作时间,课堂完成不了的可以课后交,只要学生能够认真完成即可。

二、语文课堂上可以有适当的片段练习

写作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如教师在课堂上可以要求学生描述优美的诗句,扩充文章的结尾,就文章中的某处空白展开丰富的联想、想象等。通过这些片段练习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这样既可以减轻学生的写作负担,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学生养成有时间就写点,有想法就记下的好习惯。

三、注重积累,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21世纪,知识更新速度飞快,所以语文教师应教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如:教给学生速读、精读、略读等读书方法,并且要求学生记读书笔记,写读后感、随笔等。写作前翻翻这些资料,或许就有灵感了。或者对其中一些自己有感触的文字,与习作相关的文字,进行删减润色、灵活运用,学生写作也就不会困难重重了。

四、多角度命题,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钱理群认为,真正优秀的命题应该是能诱导学生回到现实和心灵生活中多方面思考的命题,是让学生冲破流行的套语,回到自身的个性,找到自我、讲出自己的话语,表现出自己独特的个性的命题。由此可见,优秀的命题是学生写好作文的一半。因此,我们作文题目的命制需要下大功夫。如:向师生征集有创意的作文题目;向好的期刊、专著借鉴作文题目;“旧题”换新貌,激发学生在已有题目的基础上创新作文内容等。通过教师引导,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从而使学生喜欢上写作。

五、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跳出传统的羁绊

叶澜教授说,任何事物真要长大,真要有力量,必须要有内生力。阅读就在为写作提供源源不断的内生力。所以,语文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扩大阅读视野。阅读和写作是相辅相成的,读书是写作的基础。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可以采用加强课外阅读,或者观看一些教学中推荐的阅读书目、影视剧的方式等。大量的阅读,加上学生丰富的想象,无论是“妈妈的手变粗糙了,她把光滑的手给了我”“春姑娘把小河的被子揭开了”“彩色的云朵”等富有孩子气息的天真调皮的语言,还是“黑暗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争鸣;掩映了黄尘古道,荒芜了烽火边城。岁月啊,你淹没了成千上万渺小的生命,却带不走那一串串熟悉的姓名”等富有哲理的句子,在学生的作文中出现也就不罕见了。

六、创设良好情境,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

学生的写作需要一个适当的环境。比如,写感恩类题材,就要引导学生在作文课上打开思路,放下顾忌,说出令自己最感动的人或事;写景类文章,就可以将学生带到景物中边欣赏边引导,再让学生写文章。同时,老师也可以和学生进行同题作文,在课堂上与学生一起写作,比时间,比质量,这样师生全方位参与的作文教学有助于提高写作教学的效果。

七、改进评价方式,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目前,许多学校教师的评语无外乎“字迹工整,思路清晰”等大而空的语句。更有甚者不写评语,不仔细阅读学生的作文,只是扫一眼,文中的错别字病句能看到就划出来,看不到则一晃而过。因此也提不起学生修改作文、私下评比作文的热情,学生只是自我感觉良好。好的评语可以让学生在写作完成后获得一种成就感,增加学生的写作信心,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教师的评语应该有真意,有自己对学生作文的真实见解。

篇7

在2010年7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0)》(以下称《规划纲要》)中,提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国运兴衰、系于教育”,这标志着教育事业的发展迎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在这个教育大发展的背景下,国家对学前教育发展的重视也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提出到2020年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有条件地区普及学前三年教育。乘着这股春风,我校于2011年始开设学前教育专业,几年来该专业呈现蓬勃发展的趋势,但结合教学实践与毕业生的信息反馈,笔者发现我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与教育部2012年颁布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仍存在一定差距。作为语文教师,笔者认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语文教育密切相关,而学生对语文学科的漠视,是影响其综合素质提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扎实基础是语文教育最根本的目标。语文素养的内涵极其丰富,可以说是个体发展及融入社会不可或缺的基本修养。反观我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学习状况,大多偏重于专业技能的学习,而忽视了语文素养的积累,这种现象无疑对学生未来的就业和终身学习产生不良影响。

目前,多数幼儿教育机构对教师的要求大致有以下几方面:一是要具有良好的知识储备,注意人文社会科学和艺术欣赏等知识领域的学习和积累;二是要有一定的职业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三是掌握幼儿教育学、幼儿心理学、幼儿卫生学等专业理论知识;四是具备讲、唱、跳、弹、画、组织课程和游戏等方面的能力,并具有观摩、记录、评价幼儿和开展教育科研的能力;五是有撰写工作计划、总结与报告的能力。这些要求当中,有许多都是可以通过语文教育来实现的。那么,如何发挥语文学科在学前教育中的基础性作用?如何才能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学习语文的动力?对此,笔者根据自身教学实践,并结合访谈、问卷等形式,分析了我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语文素养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力求对教学能有所启迪,寻求有效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教学方法,从而培养出适应当前幼儿教育要求的合格毕业生。

一、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语文素养现状

(一)语文知识与技能水平偏低

1.阅读面窄

笔者曾围绕部分中外名著阅读情况开展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此了解甚少,就算是我国的四大名著,他们绝大多数也是通过影视作品来了解一二的,完整阅读的学生数为零;除了语文课本外,他们很少主动涉猎文学作品,至于老师布置的读书笔记,往往都是上网抄袭应付了事。总体呈现出阅读量小、涉及面窄,语文知识匮乏的特点。

2.技能薄弱

作为考量语文知识有效途径的写作和口语表达,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最为薄弱的环节。表现在写作时要么是无话可说,作文篇幅短,要么是语句不通顺,错别字连篇。部分毕业生在工作中出现不会撰写应用文书、教案设计不合规范等问题。口语表达则体现在普通话语音不准,逻辑混乱,词不达意等方面。

(二)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不好

1.学习态度消极

由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生源主体大多为义务教育过程中被边缘化的人群,文化知识水平普遍较低,再加上“重技能轻基础”思想的存在,以致他们将大部分时间用于舞蹈、声乐、手工等方面的训练,而对语文科的学习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在语文课堂上热情不高,甚至是纯粹的被动性学习,认为语文科可有可无。对于教师布置的家庭作业,也只有极少数会认真对待,更多的是互相抄袭。

2.缺少交流动力

语文课堂本应是思想碰撞、语言交流的舞台,但目前上课的状况却是积极发言的学生只有个别少数,大多数学生缺乏师生语言互动的热情。例如,我校语文课一直有安排课前三分钟口语训练的良好传统,但在实际操作中却越来越不尽人意。本应口齿伶俐的学前教育专业班级,在此项活动中也常常出现冷场现象,要么事先没有准备,言之无物;要么只言片语地应付了事;更有甚者紧张到手足无措。长此以往,不良的学习习惯以及知识的缺陷,使得他们无法将所学知识在实际运用中融会贯通,达不到学以致用的目标。

(三)情感体验和价值观偏颇

1.情感体验缺乏

课堂教学中,学生对教师所介绍的各种背景知识一无所知,缺乏兴致。在分析课文中情感较为丰富的段落时,很多学生很y进入情境,更谈不上感同身受,甚至认为这样的文章矫揉造作。如《边城》中摆渡人与过渡人在钱财方面的谦让,学生认为不切实际,迂腐可笑;对于文中所传递的祖孙情,学生也无法有深刻体会。至于《劝学》《师说》等文言文名篇,他们连读懂都难,更谈不上心领神会了。这样缺乏丰富情感体验的学生,很难相信他们在今后的幼儿教育工作中,能教育出具备健康情感的儿童。

2.价值观有偏差

知识面窄使他们的价值观形成和审美能力发展都受到限制,经常是人云亦云,盲目跟风,或因知识储备不足,导致表达出来的完全变味。例如在《项链》一课的教学中,大部分学生同情玛蒂尔德的遭遇,但却很难总结出导致这一悲剧的根本原因,有学生甚至认为玛蒂尔德用十年辛劳来还债是很愚蠢的做法,不如一走了之。这些都可见他们不成熟甚至有些偏差的价值观。在学生的写作训练中也不难发现这一点,如《记一次令我难忘的聚会》,学生大多选取了记叙自己的一次生日,但在材料的选择上却流于俗套,不是去烧烤就是去歌厅唱歌,流水账似地记录过程,根本无法表达出“难忘”的原因,情感表达十分苍白。

二、主要原因分析

(一)社会环境的影响

1.生源素质较差

目前,中职学校的生源素质普遍较差,作为义务教育边缘化的一个群体,大多数中职生对学习从丧失信心进而到丧失兴趣。基础知识的不扎实,也使他们在想有所改变时力不从心,成绩很难在短时间内提升上来。在连串打击之下,丧失了进取心和表现欲。

2.考核方式单一

当前我校语文学科考核方式的单一、僵化,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使用的是同一张试卷,这样的方式缺乏专业针对性,也不利于对学生做出全面科学的评价,更不能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导向作用。这样的考核制度会导致学生学习方式被动、学习动力不足。

3.网络产生冲击

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信息的收集较以往更为便捷,影响了学生的思维方式和阅读习惯。他们在面对问题时,更愿意直接求助于网络。例如,每次布置课后思考题,学生经常是通过“百度”“搜狗”等搜索引擎来获得现成的答案,而非结合课文开动脑筋,在理解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完成作业。对于本就没有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中职生而言,与其手捧纸质图书,不如点开微信直接语音聊天,连最起码的文字输入都省略掉。网络给学生学习生活带来的便捷作用我们不可否认,但对于认知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学习习惯需要进一步改善的中职生而言,他们却没有成为网络数据大时代的利用者,而只如搬运工一般,光凭听和看来接受外界信息,这种无须大脑积极参与的被动接受性认知活动,非常不利于学生进行主动、深入的辨别和思考。

(二)语文课程设置的陈旧

1.语文教材的单一

目前,我校语文课程的设置仍未能很好地与专业相结合,多年来各专业都是统一选用高等教育出版社编订的语文教材,内容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职教育的职业性,但是却不能满足不同专业对于语文知识的具体需要。不能与学生的专业相联系的教材,肯定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无法传递给学生将来就业所需的相关语文知识,语文学科的学习效果差可想而知。

2.评价体系的老旧

我校语文课程评价现在仍缺乏过程性评价,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仍以书面考试的形式来体现,这种评价方式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过程,漠视了个体差异的存在,容易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被动参与者,不仅不能调动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还有可能使学生因为考试的失利而丧失语文学习的信心。

三、提高语文素养的策略

(一)加强学习内驱力的引导

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的学生就业后面对的工作对象主体是3~5岁幼童,在“蒙氏理论”中提出的九个儿童敏感期中,有八个是集中在这个年龄段,而且这些敏感期是需要幼儿教师加以启发引导的,教师自身的语文素养对幼儿未来发展的影响相当大,所以语文老师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将来所要从事的职业具备的特殊性和重要性,使他们发自内心地爱上这个专业,真正愿意投入到语文学科的学习当中。

(二)加深情感的感化和引领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多为女生,情感表达比较细腻。语文老师应抓住这一性别特点,在课堂教学上力求做到教学语言丰富,达到以言传情的效果。例如教授《荷塘月色》等文笔优美的文章时,教师可以通过字正腔圆、抑扬顿挫的朗诵给学生带来听觉上美的享受,进而激发其阅读文章,体会作者情感的渴望。在课外,语文老师可结合学生实际水平,推荐一些情感表达丰富的优秀文学作品,或举办如读书鉴赏会等活动,与学生共享阅读体会,架起情感沟通的桥梁,使学生与教师产生较好的感情共鸣,从而带领学生走入更为丰富的语文天地。

(三)加大教学策略改变力度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摆脱应试教育的桎梏,不要将教学重点过多放在语法讲解等方面,而应尊重教学主体――学生,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各个感官功能,围绕教学目标设计问题情境,为学生创造独立(二)高职思政课中融入时政教育是提升思政教学实效性的需要

由于初、高中应试教育的影响,大部分高职学生对思政课的印象就是“抄”“默”“背”“洗脑”。这种先入为主的看法让学生在上课之前就对思政课产生心理的拒绝,再加上部分教师上课过程中不讲究方法,填鸭式地给学生灌输他们早已知之一二的“洗脑理论”,高职思政课堂实效性差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若是能够将时政资源融入思政课堂中,用学生身边的、现时代的事实来讲道理,就能令课堂鲜活起来,进而提高学生上课的兴趣,从而达到提升思政课堂实效性的效果。

(三)高职思政课中融入时政教育是基于教育对象思想特点的需要

大学时期的学生思想更为独立,好奇心强,想法多变,价值选择多样化,对很多事情都有自己独立的看法。尤其这个时期的高职学生,自身文化素养不高,再加上学校以就业为导向进行教育,大部分学生对国内外大事不感兴趣,即使偶尔关注一下,也会因为自身学识不够,理解不透,辨别能力不强而形成错误的思想认识。W生在接触到网上不良信息时容易产生激动情绪,在看到一些未经证实的负面新闻时,容易被消极的思想侵蚀,并可能在社交网络的朋友圈和班群中将这种负面情绪加以传播,造成更大的负面影响。所以,把时政热点融入思政课堂中,教师与学生直面那些可能产生歧义和纠纷的新闻事件,可以更快速、更有效地引导学生,纠正学生不正确的思想动态,充分发挥思政课的社会导向作用。

(四)高职思政课中融入时政教育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

俗话说: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21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竞争的实质是人的素质的竞争,在人的素质的竞争中,尤其是在国际人才素质竞争中,政治素质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一个思想立场坚定、身怀赤子之心的人,绝不会为了自身利益做出危害祖国、危害同胞的事情;相反,一个政治立场不坚定的人,即使满腹学识,也很有可能为他人所用。一个学生的政治素质在生活中的表现就是时政素养,将时政教学融入到思政课中,无疑对提高学生的时政素养大有裨益,进而也将会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笔者在将时政教学融入思政课时,让学生自己收集和组织材料,为其提供演讲和辩论的舞台,在这个过程当中,学生不仅可以提高自信心,还可锻炼到信息检索能力、组织沟通能力、演讲辩论能力等。

(五)高职思政课中融入时政教育是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需要

在高职院校中,有一部分教师的思想跟不上学生更新换代的速度,面对着新时代的新青年,仍然是用老旧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使得课堂枯燥无味,学生到课率低,听课率更低。要改变这种现状,就需要教师从自身入手,改变陈旧的观念,提升专业素养,把新鲜的知识和新鲜的教学方法运用到课堂中。在教学内容的改变上,融入新的时政内容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同时也是更新教师知识库的一个方式;在教学方法的改变上,采用与相应的教学内容(包括时政教育内容)相配套的教学方法则是不二选择。

二、高职思政课中融入时政教育的实现路径

时政教育融入高职思政课堂益处很多,因此,要积极探索其融入的现实路径。

高职思政课中融入时政教育的思考

(一)转变教育者的观念

首先,高职院校尤其是主管思政课教学的校领导,要重视从学校层面规划和开发时政资源。要引导全体思政教师在攻破教材的同时,也要善于利用时政资源,把时政资源融入到思政课教学中。另外,还可以从学校层面倡导学生成立政治类、时政类社团组织,支持和指导这些社团组织开展活动,在学生中营造关心国家大事、讨论国家大事的氛围。

其次,高职教师也要重视时政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作为将时政教育融入思政课堂的主体和最终实施者,一线教师观念的转变关乎整件事情的成败。教师要跳出传统观念的束缚,摆脱照本宣科,片面强调教材知识和体系的做法,敢于接受新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勇于挑战自己,积极探索思政课和时政教育有效融合的方法。同时,教师也要警惕走向另一个极端,即为了时政而时政,时政与讲授内容结合不紧密,满堂讲新闻故事,这样就偏离了思政课的基本走向。

(二)提高教师专业水平

事实上,相当一部分教师能够意识到时政教育可以而且有必要融入思政课堂,奈何自身水平不够,找不到合适的方法,这就需要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一方面,从时政资源的量上来说,时政资源数量极大,更新速度快,收集、整理、归类工作琐碎而繁重,让部分教师产生畏难情绪,不想花费太多时间去整理。针对这个问题,教师要克服心理上的难关,与同事分工合作,相互探讨收集和利用资源的新模式、新方法。再者,从时政资源的内容来说,时政资源涉及的知识很广,不仅有国内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社会等方面的内容,还有国际方面的内容。教师在自己的受教育生涯中不可能全部都学过,自己的专业知识不足以解决所有的时政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学习,不断进修。教师既要学习新的理论知识,又要不断关注时政热点,更要与同行不断切磋,相互观摩,全面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教师除了要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还要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现代高职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文化素养和辨别能力不强,容易被不良思想侵蚀,但又具有较强的个性和自主意识,不喜欢被人控制,对学生口中的“洗脑”更是深恶痛绝,所以教师不能再一言堂。教师在讲一些较敏感的时政问题的时候,尤其要注意不能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而要善于引导学生自己去收集材料,然后在思政课堂中帮助学生得出全面、正确的观点。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又能更好地进行价值观教育。

(三)探索具体实施方法

对于每一位教师而言,没有最好的教学方法,只有更合适的教学方法。所以,一线教师在自己的教学中要敢于创新,要勇于尝试,在实践中不断改进。以下是笔者在实践中接触过的认为行之有效的一些具体方法,望与同仁们互相探讨、互相进步。

1.课前新闻评论

首先是分组。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组,在分组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充分考虑小组成员的构成情况,如信息收集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口头演讲能力等。其次,资料的检索、整理、编辑。每周由一个小组负责提前做好这些准备,教师注意做到引导工作。

再次是课堂评论环节。让学生在10分钟以内完成所准备的课堂汇报材料,形式不限,但必须要有自己小组对新闻事件独立的看法和评论,避免学生只进行简单的新闻播报,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完成汇报后,班级其他学生可以进行互动提问。

最后是教师点评。教师围绕学生所评论的新闻,内容是否积极健康、论据和论证是否客观充分、是否结合所学课本知识、是否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等进行点评,同时结合学生关注的就业面试基本礼仪、形象要求等知识对评论员进行点评。点评以鼓励为主,同时恰当地指出不足的地方,推动学生不断进步。

课前新闻评论难度较小,所有学生都可以参与其中,可以较大程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可以较大程度地锻炼学生的各项能力,但这一方法也有不足之处,即学生所讲的内容与教师接下来要讲的课程内容可能并无联系,容易给人一种脱节的感觉。

2.时政导入新课、创设情境

时政热点每天都在更新,利用时政导入新课或是上课过程中利用时政创设情境,都需要教师具有敏锐的时政触觉。教师结合所授课程的内容,用新近的新案例作为引子,提出疑问,设置悬念,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例如,讲《树立法治观念,尊重法律权威》时,可以将“大学生捣鸟窝被判10年半”的新闻作为安全导入。另外,教师还可以结合课程内容,利用时政材料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提出问题,利用所学知识对问题进行深入剖析,最终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例如,在讲授《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时,可以结合苹果7手机的开售以及乔布斯的个人经历,说明“改革创新的重要意义”,以及如何“做改革创新的实践者”。

利用时政导入新课、创设教学情境,可以更好地使时政资源和思政课的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克服时政与授课内容相脱节的弊端,还可以让学生学以致用,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3.时政研讨沙龙

时政研讨沙龙,是指授课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当前所发生的重大新闻事件,邀请专家教授或者红色学生社团(学校中的政治类学生社团组织)成员来到班级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活动。沙龙主题的确定、嘉宾的邀请、沙龙活动的举办等细节,都可以放手让学生去做,教师只需做好相关指导工作。

这样的活动可以每学期开展2~3次。让学生与专家面对面交流,不仅可以避免教师授课的单调性,还可以让学生亲身感受专家渊博的学识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同时可以锻炼学生的胆识和能力。需要指出的是,这样的活动需要教师事先与专家教授和学生多做沟通,让专家教授事先了解所面对的学生的层次和水平,尽量把问题讲得深入浅出;在活动现场,教师也需要眼观多方,尽量把现场气氛搞得轻松、活跃,让学生能够学有所得。

4.撰写政治小论文

教师结合时政热点和授课内容,给学生布置论文撰写任务,引导学生利用所学过的课本知识作为理论依据,对时政内容进行分析,发表自己对问题的看法,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开阔学生的眼界。

5.重大事件默哀、祭拜、参观活动

重大事件或重大纪念日进行默哀、祭拜、参观活动,也是思政课与时政教育相融合的一个好方法。例如,在纪念日时,带领学生在班级进行默哀;在清明节时,带领学生祭拜烈士;在讲革命史时,带领学生参观当地革命战争纪念馆。这些活动进行前后,教师可以根据需要,或详或略地给学生讲解背景知识,进行价值观教育。

以上是笔者在实际教学中接触过的一些方法,并不是全部都要运用到实际的课堂中,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所选择,行之有效即可。

参考文献:

[1]张耀灿,郑永廷,吴潜涛,骆郁廷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