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豆发芽观察日记范文
时间:2023-04-10 15:59: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绿豆发芽观察日记,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我今天去菜市场买了一些绿豆,准备做一个“绿豆发芽观察的实验”。
刚买回来的绿豆是浅绿色的,呈椭圆形。它摸起来硬硬的,又光溜溜的,真怀疑这么硬的身体里能长出翠绿的小豆芽儿。
我取了二十几颗绿豆倒进杯子里,放到能照射到阳光的窗户旁,准备泡上整整一晚上。
看着这可爱的小豆子,直希望它们快点长大。
十月二日 星期二 晴
过了一宿,我又跑去看绿豆。经过一整晚的浸泡,绿豆变成了青绿色。看这些绿豆,比刚买来的胖出了一半,这是为什么呢?奶奶告诉了我,这是里面的种子生长的痕象,以后种子还会破壳而出呢!
我还在绿豆上放上浸了水的沙布,这样使水不会太多,也不会太少,对绿豆起着有湿润的作用。
过了几个小时,我又来看望绿豆。一开始,什么发现也没有。后来,在我的仔细探究下,才发现了这个隐蔽的东西。原来在绿豆一端有一个小小的圆圈。这个圆圈的颜色不知道是哪种白色,不过,看着很像鱼肚子上的那种白色。
这白点里有什么呢?绿豆接下来还会发生哪些变化?我带着疑问进入了梦乡。
十月三日 星期三 晴
一梦初醒,我赶忙奔向绿豆。绿豆果真大了不少,差不多有一个小孩的指甲盖大小,大约是原来的两倍呢!不过,我还有一个惊喜的发现:在绿豆的白色圆点之中长出了一条很短很短的线。我连忙拿出科普书对照知道了这便是绿豆的根,用于吸收营养送给绿叶。那根的颜色是乳白乳白的,看起来像甜美的牛奶,真想使劲的咬它一口。刚长出的茎长只有五六毫米,连一个手指的宽度也达不到,真短!宽更少,只有一两毫米,细的只有笔芯那么粗,看起在一点儿也不显眼。它很脆弱,小风一吹就会摇动,弄得要死要活的样子,好像被别人碰到一根毫毛就没命似的。
啊,小茎儿,快点长大吧,不要再这么脆弱了。
十月四日 星期四 晴
又是新的一天,我洗脸刷牙之后,吃完早饭儿,就去看看小豆儿。我拿开沙布,朝杯里一看,呀,绿豆的壳被撑破了一半,从里面升出嫩绿色的小绿芽。小绿豆摸上去特别光滑,感觉特别舒服,将来豆芽芯就长在上面。这些事实都说明,奶奶说的是对的。
此外茎儿也长起来了,从原来的很短到变长,原来那五六毫米长,两三毫米宽的根摇身一变。变成了壮多了,可见根的生长速度是多么的快。而且绿豆茎儿的头上有一点半黄半绿迹象,这是什么呢?
……
昨天(十月七日)绿豆发芽了,长出了碧绿的叶子,奶奶说:“我们马上可以吃到绿豆芽了。”
篇2
近期,我们的课本单元大作文是需要学生写观察日记。我推荐学生观察绿豆发芽,并要求他们不仅要用文字纪录整个实验中绿豆及绿豆芽的变化,而且要把每次的变化用照片拍下来,最后制作成一个短视频。
在实验结束之后,我在课堂上,请一部分同学展示自己拍的绿豆发芽的短视频。很惊喜的是,不少的同学能抓住绿豆芽的细节来拍。这刚好与我们的教学目标,连续细致地观察事物是相符的。
学生能抓住绿豆及绿豆芽的形状、颜色等变化来拍,其实就是为观察日记写什么做铺垫。这次的教学活动,与本次信息技术网络研修中北师大的马宁老师介绍的数码故事法导入法类似。
不仅是马老师的《信息技术支持的教学选题与导入》,让我听了一遍又一遍。在整个网络研修期间,我对把信息技术应用与教育教学工作中有了更深的认识。
首先,掌握信息化教育技术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信息化是社会发展的趋势,信息化的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准,教育信息化是其中的一个部分,大力促进教育信息化已成为教育发展的潮流。作为一名教师,应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把握现代化信息教育技术,是跟上时展的步伐、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第二、把握信息化教育技术是提高教学效益的需要。将信息化教育技术应用于教学中,有助于教师整合教育资源,有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信息教育技术是新型的科学教育技术,能弥补陈旧教学中的不足,传统的教育手段费时费力,不利于学生在轻松的状态下把握知识,不利于提高教学效益。只有充分把现代化信息教育技术用于教学中,才能提高教学效益。
篇3
一、及时捕捉教学信息,盘活实践活动资源
【学生活动日记】
学生1:最近,我们各个小组开展了“豆芽”的主题研究活动。在老师的指导下,发芽机的四个格子内分别放入黄豆、赤豆、黑豆、绿豆,12小时后观察这4种豆的发芽情况。我们惊喜地发现赤豆芽发得最快,绿豆第二,黑豆第三,黄豆最慢。太棒了!这时,我们组的小博士张敏杰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把这发好芽的豆和没发芽的豆子一起种到地里,他们的长势会如何呢?大家觉得这个问题值得研究,我们决定去做一番实验对比。老师还对我们的想法大加赞赏,组员们信心十足。
学生2:今天我们小组有了新的研究计划:把发过芽的豆和没有发过芽的豆一起种到地里。发过的豆芽种到地里,会不会比没有发过芽的豆子,长得更快呢?我们期待着……
【教学资源分析】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放性和生成性特点在这里充分显示出来了。在最初的活动计划中并没有“把这发好芽的豆和没发芽的豆子一起种到地里,他们的长势会如何呢?”这一问题。研究随着活动的不断开展,学生在研究过程中产生了新的感兴趣的问题,这作为一个新衍生小课题,倍受全班同学的关注。老师从学生的活动日记中及时捕捉到了教学信息资源。同时鼓励学生能深入研究,生成更多新的资源。
二、相机渗透方法指导,激活实践活动过程
【学生活动日记1】
学生第一天日记:晨读课前,我们去采访了一家早餐店,冯洁上去第一个问题就问老板:请问叔叔,这油条多吃了会不会对身体有害?没想马上就被老板拒绝了,说我们影响他做生意了。之后朱老师又交代我秘密地去察看一下,那家店的卫生情况。我看看那油,已经是黑色的,没有一点点黄色,我还发现他们卖的茶叶蛋,里面的茶叶好像已经用过很多次一样,看起来怪怪的,闻起来还有一股难闻的味道。
学生第二天日记:今天,我我们做足了准备采访的功课,再去另一家早餐店做采访,刚开始,我们几个都非常紧张,都紧张出一身汗,非常想逃跑。还是冯洁非常有礼貌地提出了第一个问题:请问叔叔您这里那种早餐最好卖?之后,就没有那么紧张了。
【教学资源分析】
在学生第一次采访失败之后,让学生在日记中写写失败的原因,并说说通过尝试发现采访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全班同学一起讨论,老师指导下总结出采访主要步骤。真正做到“教师是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还落实了“先活动后指导,边活动边指导,在学生自主活动下进行指导”的教学原则。
【学生活动日记2】
我打开电脑,看到一个蓝色的“W”形状的文件,先打开word和百度网站。在百度上输入我所需要资料的题目,找到资料后复制,再右键粘贴到word。太好了!可是我下载来的资料好多连我自己都读不懂,怎么办呢?我们小组的组员肯定也看不懂。唉!搜集资料真没意思,我们怎样才能把问题的答案找出来呢?
【教学资源分析】
上网搜集资料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方法,在很多学生眼里这是最简单而且最有效的手段。可是往往一节课过去了,同学们还是一无所获。他们没有对信息进行必要地研读、分析、筛选,纯粹“拿来主义”是不行的。
老师从学生的日记中得到这一资源时,在班级进行专门指导:1.学会仔细分析研究问题。上网之前先要思考:我要寻求什么方面的答案?2.输入关键词。最好别输入全名,输入的问题越集中,搜寻的范围就越小。因此我建议学生输入关键词,再从众多网页中寻找需要的资料。3.精筛选。这是学生往往忽略的环节。不管资料有用没用,先拉下来拷贝了再说。这样的方法是不正确的,我要求学生看更多的网页,在每篇文章中精挑细选找出能够回答研究问题的内容或许是一句话,或许是一段话,然后将他们通过复制、粘贴在新的文档中,写上自己的想法。这样找出来的材料就是自己的了。
三、依势引导自我评价,提高实践活动效益
【学生活动日记】
学生1:我觉得自己组做的不够好,每次都因为一点小事情争吵,你争来我抢去。经常会为了讨论一件小事,一节课都商定不好。我身为组长,以后应该阻止他们发生争吵,俩人之间换个角度思考,替别人想想,这样的争吵也许就会少很多。
学生2:这次活动,我们小组的合作能力得到了提高。一个好的小组必须有一个好的领导——组长。组长每次都把活动任务很平均地分给每一位同学,组员也很服从组长的安排。
隔壁组的同学就对他们的组长有很大的意见,因为他总是把好玩的安排给自己,把重活安排给别人。
【教学资源分析】
全面合理地评价可以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和谐发展,这可以是师生评价,也可以生生评价、家长评价,以及学生自评等多方面进行。由于现在的孩子大多是家里的独生子女,个性娇纵而且缺乏合作精神,
篇4
【关键词】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
小学科学教学目的在于启蒙学生科学认识观,培养学生爱观察、爱动脑、勤动手的科学学习素养,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性格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科学源于实践,在科学学习中,实验教学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通过实验学习,学生能够手、脑、眼合一,更深刻地吸收科学知识,拓展学生的个性视野,帮助学生建立自主学习意识。要使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发挥至最大,就不能固步于传统教学,而要从有效性出发,贴近学生心理认知,在实践感知中完善能力,提升学习质量。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参与兴趣
实验教学对学生来说无疑是科学学习中的一抹亮点,因为实验具有直观生动地展示性和灵活丰富的操作性,能够充分吸引学生的关注。教师要从心理根源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教学中渗透情境教学法,让实验不仅仅只有求证的目的,还能从生活中、故事情节里代入,以吸引学生的关注,和激发参与兴趣。
例如,在进行《谁更容易吸水》实验教学时,教师没有急着告诉学生实验的目的,列出实验步骤,而是用一个生活情境来打动学生的求知之心:“当我们不小心打翻了桌上的水杯,水流了满桌时,真着急啊,但这时没有抹布,只有大小、形状差不多的几样物体:纸、木片、塑料片、金属片,你会用谁来解决桌上的水?”生动的情境描述让学生们踊跃思维,大多数人说:“当然用纸啦,纸吸水很快的。”也有人建议:“木片应该也可以吧,是植物嘛。”情境成功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教师适时引导:“在猜测中什么可能都有,也许塑料片也出人意料呢,就让我们用实验来证明吧。”情境为引,点燃了学生主动了解,大胆求证的实验兴趣。
实验是“活”的,需要学生以“活”的态度去关注、探究、行动,教师一成不变的命令、规矩却打破了学生“活学活做”的机会,情境所带来的熟悉生活印象和悬念、假设等多元素,更加丰富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开启了学生的动手兴趣。
二、规范过程,培养学生操作习惯
学生的自主实验过程中经常出现实验步骤混乱,实验结果差异大等情况,这是因为教师对实验的规范引导做得不到位。为此,教师需要细节地规范实验过程,给出学生标准化的实验程序,让学生能够有重点、有目标地跟随操作,并在操作过程中积累起良好的科学习惯,培养起仔细、耐心的科学素养。
例如,在《辨别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实验教学时,教师首先将实验所需材料和实验的详细步骤都清晰地列出在黑板上,让学生熟悉。接着教师对实验步骤进行细化规范,将实验物品、实验工具、实验关键动作进行连线,如:花生米、肥肉――手指――按压、挤压,头发――镊子――火烧等。这样一来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就有了重点方向,而不是一味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操控实验。此外,教师还对学生进行了细化到个人的分组任务安排,为每组学生都设定了个人“职能”,如:材料、器皿管理员,实验总指挥、记录员等。让学生在牢记自己分工责任的基础上展开合作。实验过程便有条不紊,避免了混乱和随意,实验效果明显达标,学生的操作思维也更加顺畅。
显然,规范、严谨的实验程序是成功实验操作的前提,教师是学生自主实验的引导者,无论从实验演示,还是实验指导的过程中,都要为学生树立起精练、仔细、不拖泥带水的规范化意识,让学生明了科学与玩的区别,认识到“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重要科学准则。
三、创新活动,完善学生自主体验
自主体验已经成为新时期教育的主旋律,对科学实验教学更是如此。科学不应当死记硬背地学习,而应该了解、探究、实践,让学生自主实验的目的正是为了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灵活感知和大胆创新思维。因此,实验教学只是让学生按步就班地复制实验步骤是不可取的,教师还应该多设计具有独创性和发展性的实验活动,给予学生足够的个性发展空间,让学生充分感受以自我思维带动的科学实验之不同意义,深刻体验科学求证的趣味和魅力,让尝试和行动成为科学实验学习的必要驱动力。
例如,在《种子的发芽实验》教学中,教师围绕“求证种子发芽所需的条件”目标,为学生安排了“我的种子发芽日记”实验活动。先让每位学生自己拟出实验计划和预计结论,然后给出统一的条件,对种子类型(绿豆)、实验天数等作出要求,此后便让学生开始个人实验行动,实验结束后,让学生展示成果和日记。值得注意的是,这次活动让大部分学生都个性凸显,展示出了能力亮点,有的学生计划周祥,估算准确,日记也有条有序;也有的学生突发奇想,在需要条件中加入了音乐、植物邻居等奇特的想法;还有的学生用漫画的方式来进行日记记录,非常新颖有趣;当然也有学生估算错误,实验失败,但从日记中也进行了总结、纠错。
篇5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 行动策略
小学科学课堂探究式教学可以说是当前小学科学教学中最主流的教学范式,当然,这一教学方式要取得实效有赖于教师在课堂上要采用正确的行动策略。在正确把握科学课程核心目标的前提下,从实验材料的选择、实验过程的推进等诸方面加以精心考量和组织。
一、 遵循科学的本质:让探究有助于核心素养的提升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启蒙课程,因此遵循科学的本质,立足于核心素养的教学是课堂教学的方向。韦钰院士在《十年“做中学”为了说明什么》中提到:“我们论及的‘科学’,至少包含科学知识、科学研究和科学方法、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还可以包括科学素养等。”研究表明核心素养具有发展连续性和阶段性,小学阶段的科学核心素养包括:实证思想、科学概念、探究能力、科学思维和科学态度。有效的行动策略,就应该使我们的课堂最大化地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累积与提升,实现多维目标的发展。遵循科学的本质,课堂教学更容易呈现出深度。
以南京市自编“做中学”教材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课《认识水》为例。教材安排的主要活动是在四杯透明的液体中找出水,学习目标是通过观察、比较不同的液体,归纳出水的特点。
其实,生活中学生对水很熟悉,水的物理特点绝大多数学生并不陌生。因此,本课的重难点不在认识水的特点,而在正确运用眼、鼻、舌等感觉器官去认识四种液体,并学会在充分观察的基础上记录发现,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比较、归纳出水的特点。因此,学会探究是本课的重难点。
第一次试教,笔者完全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计了一个竞赛活动:有水、白酒、盐水、雪碧四种液体,请把它们一一找出来。当然活动之前笔者先引导学生讨论并示范了方法,期待学生运用规范的方法来探究。但实际活动过程中,学生完全忽视了观察的流程和规范,直奔竞赛的最终结果――找出四种液体。场面热闹非常,但探究方法没有得到实质性训练,学生的科学素养提升不大。
为让学生学会探究,正式开课时,笔者作了三大调整。1.分步骤引导学生观察四种液体。首先出示演示材料:牛奶和清水,引导学生理解“透明”一词(因为部分学生对“白色”“透明”两概念混淆不清);其次出示分组材料:白酒、清水、雪碧、盐水,引导学生讨论探究的方法:用眼看、用鼻闻、用舌尝,并规范方法、明确顺序;最后在分组活动汇报比较的基础上得出水的特点。2.将实验记录由小组集体记录改为人人都要记录,每人发一张记录单,除四种液体外相应的其他探究器材也人手一份,确保人人有机会参与探究。3.考虑到毕竟是一年级的学生,词汇量较小,对气味、味道找不到恰当的词语来准确表达。教师课前以问卷调查方式进行了前概念调查,并让学生在课前对气味、味道做简单交流,保证学生能准确记录观察的结果。
如此,这一课的教学,不仅是站在儿童的立场,尽可能让课堂生动有趣,更站在科学素养的累积与发展的立场,尽可能引导学生在探究中学会方法,指向了科学课程核心素养目标的落实。
二、 精选实验器材:让探究有助学生科学概念的建构
有人说“一套好材料可以促成一节好课”“材料是教材中最重要的部分”。由此可见,对于探究教学尤其是实验课教学,材料的选择太重要了。材料分为两类,一类是直接用来观察的对象。比如“种子的研究”中用以观察的各种实物种子,认识“溶解”概念使用的盐、沙等,都属于直接用以观察的对象。另外一类是实验的工具。比如,研究“磁力大比拼”中用到的回形针,“摩擦力的秘密”用到的测力计等都是用来完成实验观测的工具。
直接用来做观察对象的材料,一般应具有丰富性和典型性两大特点。因为概念的建构需要让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感性认识越丰富,越方便学生分析、综合。典型性突出概念的本质属性,更容易在变式中让学生通过差异比较,最终抽象、概括形成概念。精选实验器材,课堂教学容易展示出效度。
如一位教师执教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2课《盐哪里去了》,所选的材料给人印象深刻。这位教师选择的不是一勺盐、一勺沙子,也不是少许盐、少许沙子,而是一粒盐、一粒沙子、一粒绿豆、一粒白糖。他先让学生观察盐、糖、绿豆、沙等物体,描述它们的样子。再给每个小组一粒盐、一粒沙子、一粒绿豆、一粒白糖,要求放入水中,观察并描述它们放入水中的现象。在学生描述现象并对以上物体分类后,讨论:盐到哪里去了?引入高锰酸钾,总结梳理出“溶解”的概念。
该教师用“一粒”作单位,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一粒物体在水中的现象,是聚焦观察的重点、聚焦描述的重点、聚焦思维的重点(盐到哪儿去了?只有一粒而已,尝是尝不出来的,所以自然地引出高锰酸钾,引出溶解的概念)。教师采用“一粒”的用意在于对学生学情和认知的精准把握,因为本课的核心概念是溶解,生活中溶解现象比比皆是,然而学生的认识又不充分,他可能知道溶解或融化这个词,但对“均匀分布”完全没认识,所以本课的一个着力点就是溶解的现象,以“一粒”为单位聚焦现象观察,再充分讨论,最后得出概念的现象事实和结论。
用来做工具的材料,一个最简单的要求是简单易操作,尽量避免误差干扰。比如,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2课“热在固体中传递”这个实验。传统的做法是将火柴用蜡分别固定在铁棒的不同位置,然后加热铁棒,观察哪个部位的火柴先掉下来,由此现象让学生明白:热在固体中是从温度高的地方向温度低的地方传递,这种传热的方式叫热传导。有一位教师在上课时对实验器材进行了创新,他用了一种温变油墨,这种油墨本身是红色的,但是遇热颜色会由深变浅,再由浅变无。学生可以通过实验,清晰地看出涂满红色的圆盘加热后颜色在慢慢消退,而且颜色是从火焰的中央向圆盘的周边逐步消退的,这个动态的变化过程直观地让学生理解了中间为什么先变无色,因为温度高,颜色慢慢地在周边消退是因为热在慢慢传递。这样的实验设计让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热传导这个抽象的概念。
三、 有效指导实验记录:让探究留下活动过程的印迹
真实有效的实验记录对学生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的养成,实证意识的培养都大有裨益。但学生在探究实验中更关注动手,往往在投入的操作中忘记了或忽略了及时的记录,更由于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点,学生的记录缺少了教师的有效指导和长期训练,往往会流于形式,所以有效的记录教师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一)记录主体的全员性
在科学课堂上,活动往往以小组为单位,有时对小组成员进行分工,记录大多是由一个人来完成,但这不表示记录只是一个人的事情,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记录是针对全体学生的基本科学素养。因此,实验活动中应尽最大可能让全体学生人人参与、人人记录。如果是小组实验,仅需要记录员个人完成的小组记录,可以尝试让小组成员轮流当记录员,每月轮换。小组记录的内容是小组在探究活动中收集的数据和资料,代表着整个小组的智慧,因此在探究过程中,应要求小组全体成员对实验中的现象进行梳理总结,然后由小组记录员再汇总到记录本中,以此增强小组每位学生参与记录的意识。
(二)记录内容的全面性
科学实验记录不能仅是实验现象的客观描述或是实验数据的及时记载,它也应该把学生亲历各种科学探究活动后的个性思维保存下来,因此学生记录的内容要全面。在平时的教学中,笔者要求学生人人准备记录本,记录本设计的格式包含有:实验记录单和资料搜索单(如果是教师课前统一制作发放的,一般是课后粘贴在记录本上)。该记录本用来记录科学课中的有关重要知识点、科学概念,课堂上生成的问题及学生在课下进行的探索,科学课中拓展活动的探究结果,学生感兴趣的科学现象及探索等。
(三)记录形式的灵活性
小学科学课中的探究内容广泛,记录种类繁多、涉及面广,仅就记录时机来说有课前的信息搜索记录,课堂上的即时记录,课后的拓展记录等。课堂即时记录包括观察记录、统计记录、调查记录、测量记录、检测记录等。这要求教师在引导学生记录时要针对记录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记录形式,要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运用多种形式如文字、画图、文图搭配、图表等做研究记录。如在记录“种子发芽”“月相观察”等较费时间的探究活动内容时,用文字描述有些困难,而用日记的方式以“图画+文字简述”的形式进行记录既清晰明了又方便快捷。
(四)记录功效的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