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安全保证书范文

时间:2023-03-27 07:38: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煤矿安全保证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煤矿安全保证书

篇1

1、认真贯彻落实上级要求,以安全第一为前提,并落到实际工作行动中。

2、建立健全矿井安全管理制度,规范矿井管理体系,强化以总工程师为首技术管理责任,严格按照技术政策和煤矿三大规程的要求,抓好我矿安全管理的基础性工作。

3、规范各科室、区队管理工作,严格规程、措施的审批程序,保证规程措施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严格执行“一工程一措施”,技术措施不到位、不完善坚决不允许生产。做到技术超前,为生产提供安全保障。

4、严格执行带班下井制度,深入井下一线,排查隐患,督导规程措施在现场落实到位,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做好事故超前防范,保证基层区队安全生产。

5、带头遵守劳动纪律和矿规矿纪,认真做好本职范围内的工作,并同其它矿级领导班子成员做好煤矿的一切安全生产工作。

6、对待工作一丝不苟,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在工作中做到“日事日毕、日学日高”。做好XX年的安全生产工作,实现安全生产目标。

保证人(签字):

单位(盖章):xx有限公司

篇2

说起安全,永远是一个恒久而沉重的问题。说安全恒久,是因为安全和幸福相拌,惟有安全才能幸福。说安全沉重,是因为我们所听到的和看到的,在过去的日子里发生了那么多不该发生的一幕幕带血的事故悲剧,给伤亡职工及家属和国家财产造成了无法弥补的巨大创伤和重大损失。感悟安全,启迪人生,安全是我们最基本的生存保障,安全是构筑幸福大厦的坚固根基。没有安全我们将寸步难行,没有安全我们将会失去一切,安全就是生命。

作为一名普通的煤矿工人,我们肩负着义不容辞的安全责任和神圣光荣的安全使命,所以我们更应该牢记安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把安全摆在一切工作的重要日程上。我们都知道,人为因素是导致事故的“罪魁祸首”,在我们的工作中,“三违”就是安全的大敌,由此衍生的马虎、凑乎、不在乎就是事故的帮凶。“三违”不禁,隐患不除,安全不保。安全工作要求必须时刻绷紧安全弦,防患于未然,决不允许心存丝毫侥幸和有半点麻痹情绪。因此,我们要积极参加公司开展的安全生产培训和学习活动,在循序渐进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识,真正达到“上标准岗,干标准活”的目的。逐步消除“三违”、重大机电、运输、“一通三防”等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让自己每天都以“高高兴兴上班,平平安安下班”。凡事都按《煤矿安全规程》、《安全生产法》等一系列安全制度操作,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防微杜渐。在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多留心、勤观察、善思考、严把关,摆正安全位置,认真履行安全责任,做到不安全不生产。工作期间不私自脱岗、不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时刻紧绷安全弦,防患与未然,逐步把各类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筑牢安全防线。

为了曲堤煤矿美好的明天,为了我们自己的生命安全和家庭的幸福,让我们携手共筑安全,牢固树立“安全生产、我的责任”的安全管理新理念,团结奋进,建功立业,为共同打造安全性煤矿和实现公司安全生产的长治久安而共同奋斗。

篇3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马上要迎来新的一年,同时又是我矿“保稳定促发展”、“保安全稳产量”技改优化升级的关键时期,我们信心百倍,全矿干部职工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时刻紧绷安全弦,坚决打好安全生产的持久攻坚战。

说起安全,永远是一个恒久而沉重的话题。说安全“恒久”,是因为安全和幸福永远相伴,惟有安全才能幸福。说安全“沉重”,是因为我们以前所听到和看到的真实案例,那一幕幕带血的悲剧,给伤亡职工及家属和国家财产造成了无法弥补的巨大创伤和重大损失。感悟安全,启迪人生,安全是我们最基本的生存保障,安全是构筑幸福大厦的坚固根基。没有安全我们将寸步难行,没有安全我们将会失去一切,安全就是生命!

作为一名普通的煤矿工人,我们都肩负着义不容辞的安全责任和神圣光荣的安全使命,我们更应该牢记安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把安全摆在一切工作的重要日程上。我们都知道人为因素是导致事故的“罪魁祸首”,因此,我们要积极参加矿开展的安全生产培训和学习活动,在循序渐进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识,真正达到“上标准岗,干标准活”的目的。逐步消除“三违”、重大机电、运输、“一通三防”等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让自己每天都以“高高兴兴上班,平平安安下班”。凡事都按《煤矿安全规程》、《安全生产法》等一系列安全规章制度操作,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防微杜渐”。在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多留心、勤观察、善思考、严把关,摆正安全位置,认真履行安全责任,做到不安全不生产、不安全不施工的原则。在工作期间不私自脱岗、不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时刻紧绷安全弦,防患与未然,逐步把各类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筑牢安全防线,为了西马煤矿美好的明天,为了我们自己的生命安全和家庭的幸福,让我们携手共筑安全长城,牢固树立“安全生产、我的责任”的安全管理新理念。

以公司开展节约年活动为契机,把精细化管理工作做到细致入微,落到实处,节约利费,为我矿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和价值,我保证,为努力完成新目标产量,完善技改优化升级,贡献出自己一份力量,让我们携起手来,团结奋进,建功立业,为共同打造我矿本质安全性煤矿和实现矿区安全生产的长治久安而共同努力奋斗。

文秘站刊出

篇4

福建省从6月20日开展的集中治理车辆超限超载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一是超限、超载的势头得到了有效的遏制。货车的超限、超载率从以往的60-90%下降到6%左右,单车超载量从以往的10-50吨下降2-3吨(主要是运送果蔬菜车辆)。二是由货车超载车辆引发的交通事故明显下降,经济损失明显减少。三是公路交通车流量基本平稳。重点物资和农副产品“绿色通道”基本保持畅通各主要路段(同三高速福建段、205、319和324国道)的平均货流量比治超前略有上升,104和316国道的平均货车流量基本持平。四是运输市场秩序正常,运价合理回升。全省平均货运吨公里价格维持在0.5元,较治超前上涨40%左右。五是市场物价平稳,社会稳定,全省没有出现市场物资供应异常情况,也没有出现因为治超引起的。

涵江区安监局四方面加强自身建设

1、强化学习 通过开展“一日一小时,一月一本书”的学习教育活动,进一步提高安全生产监察干部的理论水平和精力能力。

2、改进作风 秉承一贯落实、扎实、老实的工作作风,开展安全监察工作,强化安监人员“只有实干才能谋发展”的意识,提倡求真务实精神,从根本上戒除工作中的漂浮散漫现象。

3、廉洁从政 认真贯彻全市安监系统五条禁令精神,通过建立双向的承诺制度,签订廉洁保证书,设立局长信箱,进一步加强廉政制度建设。

4、加强宣传 重视安全生产宣传工作,实行信息采用“计分制”,制定年终考评奖罚制度,鼓励安监人员踊跃撰写信息。

篇5

在煤矿企业中,主要工作者为男性,但随着社会对女性的重视,煤矿女工也在增多,为确保女性权益,工会女工组织就此诞生。由于煤矿生产具有一定危险性,因此,在工会女工组织中宣传安全生产思想就显得异常重要。

二、注重工会女工组织在煤矿安全生产中思想宣传的重要意义

(一)提升女工自身对安全生产的认识

对于煤矿企业来说,该行业是一种以传统采掘为主的行业,其工作环境较为恶劣,工作条件十分艰苦,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也很大,经常处于高负荷工作状态,具有较强危险性,从这点来看,男性比女性更适合这项工作。在煤矿企业中,女性职工主要是在地面工作,并进行一些辅助工作和一定的服务工作,也正是有女性职工的存在才进一步促进了企业发展。因此,需要不断强化煤矿企业的女工工作,这样才能使煤矿企业处于良好的生产经营中,并实现持续发展。这样一来就需要工会女工组织参与其中,并适时发挥自身作用。工会女工组织不仅是管理与组织煤矿女性职工的主要载体,还是组织女工活动、促进女工成长的重要力量。同时,安全生产对于煤矿企业职工来说至关重要,职工对于安全思想掌握的多少直接会影响到企业生产情况。但对于大多数煤矿企业来说,都不重视煤矿企业安全生产思想的宣传,严重影响安全生产工作开展。现阶段,煤矿女工数量在不断增长,为确保女工安全,就要重视工会女工组织,并充分发挥其在煤矿企业中的作用,做好安全生产思想宣传工作,提升企业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进而促进企业健康、安全生产。

(二)提升男工对安全生产的认识

在煤矿企业中,大多数职工均为男性,很多女工与男工都存在一定的血缘关系或婚姻关系,她们十分关心男工的健康与安全,工会女工组织对女工进行安全生产思想宣传,不仅可以提高女工对安全生产的认识,女工还能将这种安全意识传达给男工,这样的宣传方式更易于男工接受,女工也可以与男工签订安全生产保证书,要求男工在工作中严格遵守安全生产规范,这样也能提升男工对安全生产的认识,从而有效减少安全事故发生。在实际工作中,影响男工安全生产的除了休息以外,还有心情与活动,这就需要女工参与其中,尽量不给男工带来负面情绪,这样也可以有效防止安全事故发生。同时,由于煤矿工作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女工也十分关心安全生产问题,工会女工组织宣传安全思想也正符合女工要求,也可以使其认识到安全生产中不能出现的动作,通过长期宣传就会逐渐使企业员工形成自我认识,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作用。此外,工会女工组织对女工进行安全生产宣传,她们也愿意接受这样的教育,然后会将所学到的知识告诉男工,这样就实现对全体职工的安全教育。

三、有效减少违规操作

由于女工在煤矿工作时间比较短,对于煤矿的一些细节要求还不是很明确,很容易出现违规操作的情况,工会女工组织对其进行安全生产思想宣传就可以减少这种情况的出现。在工作中,工会女工组织可以通过培训等形式展开工作,为女工提供专业学习教室与时间,主要了解煤矿安全知识,同时学习煤矿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并要求女工写出对违章操作的认识,播放安全事故视频,进行案例教学,不断强化女工对安全生产的认识。此外,在工会中,还需要经常组织一些文体活动,娱乐职工闲暇生活,这时工会女工组织就可以充分发挥自身作用,组织活动丰富职工生活,并在活动中融入安全生产思想,如小品等,这样也能起到宣传安全思想的作用,强化全体职工对安全生产的认识。

四、结论

篇6

一、科技精品图书的特性

科技图书是以科学技术理论、知识、技术和方法为内容的出版物,同其他图书相比具有以下明显的特点:即内容的专业性;表述的客观性;逻辑的缜密性;语言的规范性;文体简明质朴。科技图书所反映的是多学科、高层次的科研成果,涉及诸多基础科学和技术科学领域。

精品图书主要有以下特性:即立意高,内容新;角度好,发掘深;插图精,文笔美;设计精,整体美。

而对于科技精品图书,必须将“科技图书”与“精品图书”的特性相融合。科技类精品图书凝聚了基础性科研成果,展示重大工程技术创新项目,总结学术界对热点问题的探索成果,有专业造诣深的专家参与原创性创作,同时这类图书的编辑加工又体现全流程的精耕细作,特别是把控突出出版质量的关键关节,如内容谬误的甄别、体例版式的应用、封面纸张的选择等。因此,科技精品图书的特点包括:内容的创新性,包括创新的科研成果和创新的体系结构;出版的统筹性,包括选题策划和编辑加工各个环节的统筹;效益的显著性,包括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二、科技精品图书的选题策划

选题策划是图书出版的基础性工作,选题质量决定着图书内容质量,选题的实用性决定着图书内容的实用性。出版科技精品图书,要从选题抓起,首先要考虑图书的社会效益,即体现当前该学科领域的最新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内容满足读者知识更新和指导实践的需要;其次要兼顾图书的经济效益,要充分找准市场的“三点”,即市场的热点、重点和切入点,高度重视选题贴近市场实际,贴近读者需要,研究读者的阅读需要、阅读兴趣和接受能力,把市场的需求和读者的需要作为策划科技精品图书选题的基本原则。

1.创新性

所谓科技精品图书,在做策划选题时首先要遵循科技精品图书的特性,即要具有创新性。我社出版的《中国煤矿灾害防治理论与技术》,由于选题的重要价值,2005年底作为《中国煤炭科学技术全书》丛书之一,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列为“十一五”期间“国家重大工程出版规划”。该书既得到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的资助,又被列入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十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此外,该书内容包含了我国煤矿安全的各个技术学科和方面,汇集了国家科技进步奖十余项优秀成果。2008年,该书荣获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提名奖。

2.作者队伍

作为科技类精品图书,最根本上要有一支专业、创新的作者队伍。作者一定要是某一领域的专家或权威,并且保证有充足的写作时间以及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因为作者的素质、水平和责任心,是书稿内容质量的决定因素。如《中国煤矿灾害防治理论与技术》的作者由中国矿业大学何学秋教授任主编,由煤炭安全工程行业数位专家组成编著小组,在出版社全力协作下,整体协调、统筹规划,从策划、组织、撰稿到出版历时五载。纵观全书,紧凑合理,集中体现了科学性、系统性、全面性和权威性。科学性体现在章节的安排上,符合人们认知的科学规律;体现在书稿的数据上,来自现场和实验室的第一手资料真实可信;体现在公式的严格推导和简洁的叙述风格上。系统性体现在理论与技术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前沿技术与传统技术相结合,形成较为完整的科学技术体系。全面性体现在全书对各种煤矿灾害的机理、预测防治及安全管理都作了深入的介绍,目前有关煤矿灾害防治和安全方面的书籍很多,但如此全面系统地介绍灾害理论的重要著作并不多见。权威性体现在著作者的广博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以及来自生产实际论证的基础上。

由此可以看出,一支精良的作者队伍对于科技类精品图书的编写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3.市场需求

对于一个出版社,出版理念和出版定位决定着出版的方向和特色,也间接地决定了其对市场需求的把握。在图书策划的时候,要根据本社的出版理念与出版定位,并结合本社的专业优势,寻找图书市场的突破口。

科技类精品图书的市场是与科技领域的科学发展密切相关的,找到了科学领域的发展信息,也就把握了市场的可能重点;找到了市场,图书才有生命力。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我们在编辑工作中实现“以人为本”,就是以读者为本,以读者的需求和利益为本,这也就等于把握了图书市场的客观需求。《中国煤矿灾害防治理论与技术》就是在目前我国煤炭生产安全形势依然严峻,煤矿现场技术人员和广大科技工作者需要有系统、权威的参考与指导的背景下完成的。

虽然科技精品图书同一般图书一样,其关键环节是出版过程中的编辑加工工作,但是科技精品图书的编辑加工过程要更细致、更严谨、更专业,对书稿内容做到严格把关,对书稿的版式设计等更要追求“精品”。

科技图书的编辑必须精通专业知识,对书稿内容从科学的角度认真把关,仔细审核;其次,科技图书的编辑在精通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要有扎实的出版知识功底,从图书出版的规范角度,才能保证书稿的规范性和可靠性。科技精品图书大多是针对某一专业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且作者多是该专业领域的权威,图书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创新性。此外,科技精品图书大多是本专业知识的汇总提炼,往往部头较大,这类图书的出版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人从不同方向对书稿的内容进行审核和加工。因此,科技精品图书需要有一支专业的编辑队伍,当然,这支队伍需要有一到两名专业知识较强、编辑加工经验丰富的编辑作为出版统筹负责人,负责书稿的总体协调。其他编辑要在负责人召集下,在做好自己本部分内容编辑加工的同时,定期召开编辑协调会议,以统一图书的版式、格式以及编辑风格,以保证书稿的连贯性、完整性和统一性。

2.与作者的沟通、协调

科技精品图书的专业知识大多比较深奥,即使是专业编辑也很难对书稿内容做到完全理解。在编辑加工的时候,往往会遇到一些模棱两可、知识较新、编辑无法理解的内容,此时要及时与作者沟通,切不可不懂装懂,也不能遇到此类内容就认为有误,一删了之或以自己的理解对内容进行修改,否则,就影响了书稿的科学知识的表述。

此外,即使科技精品图书的作者多是某一专业领域的权威,也难免存在错误之处。在编辑加工过程中,要时刻保持怀疑态度,对怀疑有误的地方也要与作者及时沟通,确实有误再作修改。在《中国煤矿灾害防治理论与技术》的编辑加工过程中,编辑曾发现一处公式似有误,也翻阅了很多参考文献,在与作者进行讨论之后,作者发现,该公式确实存在推导上的错误,而这一错误影响了以下多处数据上的错误。对此,作者对公式和数据进行了重新修改,保证了书稿的质量。

在编辑加工过程中,还会遇到与作者有分歧的时候,这时作为编辑一定要有耐心,要充分展示良好的编辑素质,既坚持原则又要灵活有余,要做到有理有节的与作者进行很好地沟通,做到最大程度的统一。

3.版式设计上的技巧

精品图书的版式设计要着重于新颖,不落于俗套。无论从字体、字号的把握上,还是从插图、表格和公式的大小、比例和位置上,都要很好地把握,以达到版面美观的最优化。

例如,一般图书的版面字号无非采用五号字,而作为科技精品图书,采用与一般图书相同的字号也许很难让人感受到精品图书的特别之处。在《中国煤矿灾害防治理论与技术》的编辑加工之初,编辑与排版人员进行了多次实验。如在字号的选择上,同样选择了五号字,但是编辑在对字深比进行多次修改比较后,选用了98%的字深比,这样一来,首先正文字体看来大气,一翻开书,读者觉得豁然开朗。

科技图书的插图、表格和公式也较多,这些均穿插于正文之间,从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版面的美观。单从插图来讲,插图的大小、比例要事先确定好,且插图是串文还是通栏,都要根据文字和图片的关系以及图片的大小来确定,使插图和文字相得益彰。其次,插图的线条要清晰,能让读者很准确地理解插图的含义。另外,科技类图书中公式的推导往往比较长,涉及隔页的问题,要尽量压缩到一页上,方便读者阅读和理解。

此外,在版面设计中,书眉、页码位置、版心等的选用对整体设计的美观也起着关键作用,要结合书稿内容、版面设计的结构做出选择。

4.专家审读

在图书的出版过程中,最基本的流程就是初审、复审、终审、编辑加工、整体设计以及校对。而这些流程都是由出版社的人员从出版的规范角度来完成,却很难对书稿的科学性内容做到很好的把关,即使是专业性很强的编辑,也很难保证在审稿过程中没有疏漏。因此,对于科技精品图书,应增加“专家审读”一项内容。此处的“专家”同样应是在专业领域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权威,同时未参加书稿的创作,此时,邀请专家对书稿进行整体审读,可以从客观的角度对书稿内容的科学性、创新性提出观点或修改意见。通过专家审读,可以避免作者因为固定性思维或习惯性思维而产生的错误或片面的观点,可以更好地补充书稿漏缺的内容,提高图书出版后的社会效益。

综上所述,科技精品图书的出版过程既是质量控制的过程也是对出版社现有编辑力量整合统筹、系统协作的过程,它既要求选题准、内容新、编校精、双效好,也要求编辑的专业知识、编辑业务、沟通协调能力与之相适应。更为重要的是,科技精品图书的出版是个系统工程,体现了一个出版社的选题策划及出版专业能力,是一个出版社的专业性、创新性、协作性的形象体现。

篇7

    我国管制方式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从总体上看“命令控制”色彩依然浓厚并且管制低效。这跟我国尚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有关。在我国上个世纪严格计划经济体制下,管制广泛而具体,命令控制色彩无与伦比。受此影响,从严格计划经济时代延续过来(未经改造)的我国管制方式总体上也必然要被打上命令控制的烙印。有学者指出,在我国,管制机构特别是县市级以下管制机构到目前为止大多采取以对行政相对人采取约束措施为主的刚性管制方式,即行政检查、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强制性手段的行政管理模式。应该承认,传统命令控制型管制在我国经济建设和经济转型过程中发挥了的积极作用。从大的方面看,中国的经济建设和经济转型迄今为止都是在主导下进行的,并且创造了所谓的“中国经济奇迹”而正如前文分析的,我国传统命令控制型管制则是同我国主导型经济体制相伴生的,因而其对我国经济发展中的贡献和积极作用不可抹杀。从小的方面看,命令控制型管制方式的“强制性”具有特殊的优势,对于诸多管制领域,强制性管制是不可取代的,如煤矿安全、管制等。因此,只要管制本身不被取消,命令控制型管制就必不可少;而显然的是,管制在现代国家不可能被取消,即使是作为提倡自由放任典型代表的美国也是如此,斯蒂格利茨在上个世纪指出,“在本世纪八十年代早期,有关应更小、应受更大限制的观点十分盛行。当今,这种观点正受到挑战,至少在美国是如此。”但是,当前越来越多的人也开始意识到命令控制型管制的局限性。传统命令控制型管制理论的缺陷至少有两个:一是忽视了管制中的信息不对称性,管制主体事实上不可能完全熟悉各个管制领域,做不到对社会的各个角落进行彻底有效的管制,这种情况在管制主体存在玩忽职守等倾向时更加为甚,从而使得管制总是挂一漏万。二是注意到了被管制主体的“避害性”而忽视了其“趋利性”,从而使得管制的效果大打折扣。比如,命令控制型管制可能可以使企业的排污量勉强达到法定标准,但无助于促使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实现排污量的最小化。食品、药品安全方面的管制都存在类似的问题。又如,只要对市场主体命令控制型管制的压力稍有放松,违背管制意图的行为就极易发生只要违法可以牟利,一旦管制的重心稍有转移,自利驱使下的市场主体的违法行为就会复活。因此,命令控制型管制虽然符合其提倡者的逻辑通过强制实现有效管制但实际效果并不尽如人意。总之,传统命令控制型管制的缺陷导致了管制的低效,而管制效益性,是衡量市场管制方式优劣的基本标准。管制方式的改革势在必行。现代西方管制方式的强制性的不断弱化和多元化管制方式的兴起,大大提高了管制的实效。这种发展趋势也引起了国内学者的关注。罗豪才教授指出,“与现代市场经济相适的现代民主政治,旨在建构或重构长期不同程度地处于国家权力支配之下的市民社会,以倡导社会自治,拓展公民自由的空间,这就必然要通过弱化强制性行政来实现。历史的经验教训表明:公民自由的实现程度直接取决于民主的真实性与广泛性;又因为行政法治其实就是行政民主的制度化与法律化形式,所以,现代行政法必然要全面实践行政法治的价值取向,以回应现代民主政治弱化强制性行政的要求。”“现代民主政治的理论与实践,决定了现代公共行政演变与发展的主要逻辑特征是弱化强制性行政:强制性行政渐次收缩,非强制性行政有序扩张。”我国传统行为理论强调行为的单方性、强制性、确定性等,即以命令控制型的管制形式为研究重心。但在全球规制改革的背景下,传统的行为形式由于其“命令—控制”色彩反而导致管制效率低下。因此,我国当前对于管制方式改革的探索,应该顺应全球管制方式的发展趋势,并对现行管制方式进行创新,实现从传统命令控制型手段到非强制的多元活动方式的转变,以增进管制实效。

    二、我国管制方式的改革方向

    管制的重心正在向注重管制的实效和实现公共福祉转移。管制中行政权的行使也应当紧密围绕这一重心。就整个管制活动来讲,它不仅仅具有政治与法律意义,不仅仅是一个对权力进行划分、在权力之间达成制衡、为权利提供保障的过程,它同时也具有社会和经济意义,它还是一个讲究管制的科学性、讲究对社会的合理调控、讲究官僚效率的实现的过程。行政法学真正的任务:不仅仅给行政机关安置一个规范其权力运用的笼套,更为重要的是促使科学地、有效地进行公共管制以实现公共福益的宗旨。21从前文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管制方式创新的实质是要实现从传统命令控制型手段到非强制的多元活动方式的转变,这也更有利于实现管制实效和公共福祉。我国管制方式创新主要也可从这两个方面进行。

    (一)进一步放松管制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使得市场机制配置社会资源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变得越来越突出,市场机制本身也越来越成熟,市场机制配置社会资源的“市场份额”也就越来越大。与之相对应的是,管制的“市场份额”就应该越来越小,强制性行政权应从不该干预、干预不好的领域渐次退出。22为适应行政权弱化强制的发展趋势,放松管制就成为大势所趋。与此同时,由于非强制的多元管制与命令控制型管制从某种意义上具有非相容性的一面,是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那么,命令控制型管制的广泛存在,就意味着留给非强制的多元管制产生和成长的空间必然相对有限。因此,非强制的多元管制要成功确立,得以放松传统管制为前提,即通过减少传统管制的总量而减少命令控制型管制存在的空间。我国这种放松管制的改革特别在近些年取得了突出的进展,比如,根据2001年《国务院批转关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国发【2001】33号)和国务院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的精神,中国就正式开始了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大批的审批项目被取消或者转化成其他管理方式。2003年《行政许可法》23的出台和实施同样是顺应了世界范围内“放松管制”的趋势。我国的放松管制既表现为民营化改革,如我国发生在上个世纪末的所谓“抓大放小”的国企改革(“放小”即民营化)以及近来发生在公共事业领域的民营化运动,这种民营化改革尚需继续推进;同时,放松管制也表现为管制方式和手段本身的放松,如行政指导和行政合同的引入,简化、下放和取消行政审批权,进一步扩大企业定价自主权等。例如,就行政审批制度而言,有学者主张:(1)改革前置审批制度,创新登记管理方式,从管理方式来看就是要逐步实行由审批制(即行政许可制)向准则制的转变。(2)创新登记方式,改企业直接办理登记事务变为实行企业登记制,由中介服务机构企业办理登记事务。(3)逐步试行注册官制,基本内容就是将登记的权力由法律直接赋予登记官而非登记机关或登记机关的行政首长。登记官制的作用在于较好地解决了注册机构与注册人员、注册机构行政首长与注册官的权利与义务、领导与监督的法律关系,对于提高注册效率,保持注册的相对独立性,都有积极的意义,等等。24值得一提的是,放松管制并非结束管制的开始。正如肯尼思?F?沃伦所言,“尽管我们目前正处于解除管制的时期,而且解除管制的运动毫无疑问地会逐渐消失,但是的管制手段也将会卷土重来。历史已经非常清楚地告诉我们:官僚的管制将会变得残酷,还能成功地击败所有对它的袭击。在当代美国,实质上没有任何东西能够免受广泛的管制者的约束。”我国也是这样,在运输、电信、电力和金融领域,“放松管制”与“再管制”也交替进行。应当说,放松管制主要集中于经济性管制领域,其目的是为了通过引进竞争而达到良好的经济效果。而对于以确保国民健康和安全、环境保护等为目的的社会性管制领域,反而呈现了加强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