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随笔范文

时间:2023-03-17 22:02: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育教学随笔,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教育教学随笔

篇1

教师写教育教学随笔有什么好处呢?一是写教育教学随笔能真实地记录自己身边的世界。养成写教育随笔的习惯,就不会对自己的日常教育教学生活仅留下模糊的印象和概念,就不会让过去的智慧和思想火花随着年龄的增长淡出记忆。二是写教育教学随笔能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因为心里装着写作这件事,日常生活中必然就要进行比较广泛的阅读,就要做一些有意义的值得记载的事情,就要时刻进行比较深入的思考。因此,写作是拉动读书、思考和实践的好方法,是教育教学研究的好方式,是教师行为研究的好依托。三是写教育教学随笔能转变教师的观念。教学工作中边做边想,边想边写,边写边做,螺旋上升,润物无声,新课程的要求就会一步步内化为教育教学的能力,教师就会逐渐成为新课程理念的认知者、认同者和践行者。

教育教学随笔写作的内容包括哪些方面呢?首先,教育反思的文章是教育教学随笔的主体。写好教育反思的文章,一要努力掌握相关的教育理论,使阅读成为教师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二要密切联系教育教学实际,“教有所思”,让思想沉浸在“研究”的状态中,逐步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写出有价值的文章来。

其次,教学反思是教育教学随笔的重要内容。比如课堂教学某环节的点滴感悟和体会等,这种文章的写法,一般先叙述教育教学的典型事件,然后发表议论,理论联系实际,寻找和挖掘事件背后的价值和意义。要夹叙夹议,注意修辞和文采,能够吸引读者。与严格的研究论文相比,不一定采用教育科学研究规范的方法,心得体会、经验总结均可。

再次,各科教学解题研究文章是教育教学随笔的一种类型。各学科教学中的试题赏析、一题多解、题型归类、解题技巧等,教学中的知识点归纳、学法指导、重难点解析、专题研究、应试指导、心理辅导,都属于这一类。这种文章在理科教学中较多,内容上要有新意,写作中要条理清晰。解题研究文章紧密结合课堂教学实际,不过分追求写作技巧,容易入手,便于掌握,要写得朴实无华。

之后,语文教学文章赏析等方面的文章属于教育教学随笔。包括语文教学中的文章赏析、人物形象分析、写作技巧和特点的评介等,其他学科中这种题材较少。由于其学科特点,这种文章对写作技巧能力的要求较高。

篇2

文/袁永华

学生的教育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其中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是最重要的。这话说来易懂,但真正意识上的认识却太难。今天做了一个家访,让我对这个道理认识得更深刻了。

家访的对象是一个聪明好动的孩子,最近听课不太用心,作业写得比较差,经常缺作业,所以我和副班决定去他家家访。家访中了解到孩子是妈妈31岁时才出生的,难免有些惯养,可谓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这让孩子对待父母的管教不太上心。前段时间和堂哥打架,被他爸爸揍了半个小时,脸都被打得红肿,我听了都揪心,可孩子妈妈说他挨了打后转脸爸爸又和他说说笑笑。我听后不再揪心,却无语了。孩子的教育本就不该有如此暴力的体罚,然而如此的暴力却没有让家长抓住教育契机,让孩子进行思想上的认识。太惯孩子了!最后聊到作业,孩子妈妈说她多忙多忙,我能理解,可孩子妈妈说她对孩子的写得很差的作业不太忍心让他重写,我真的有点急了。孩子的作业那是学习的最后一道防线,如果作业都无法保证,那孩子的成绩很可能会从此一落千丈。70分钟的家访,我和副班一共没说到20句话。最后我给孩子妈妈留下建议,1、我们老师在学校严要求,家校多沟通。2、孩子的学习从作业抓起,孩子的思想从定向阅读抓起。而我听到的回应依然是“我现在多忙,下个月一定……”唉,可悲呀!临走不忘再叮嘱一句:“对孩子的教育,一定要坚持做下去。”

篇3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Let’s do指令

一、教学目标

学习下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时,我定的教学目标是:sheep,cow,hen,goat,horse,lamb几个单词要了如指掌,其复数形式要懂得;“What are they?They are ...”句型能在课上课下熟练应用;要善于提问、敢于开口,在小组活动中要积极踊跃。

二、教学设计

知识滚动,以旧带新,分散难点,关注重心,短语交流,对话问答,提倡实践,学以致用。

三、教学手段

利用游戏、悬挂彩图、播放动画,创造语境,丰富课堂,加强练习。

1.Warm up

①Free-talk:温故知新,为新知铺垫。

②演唱Old MacDonald Had a Farm:载歌载舞,其乐融融。

2.Presentation

①通过PPT呈现单词,让学生看图猜想,熟悉“What are they?They are...”句型,和Let’s do 的指令一起学习。

设计理念:让英语学习充满韵味。

②Game:What’s missing?

设计理念:巩固单词。

③牢记单词,sheep,goat,lamb;巩固句型What are they?They are ...;一起学习Let’s do的指令;练习“sheep”。

设计理念:加深单词“sheep”的印象,铭记在心。

④唱演交融。巩固Let’s do的指令。

设计理念:听、说、做三位一体,形成同步理念。

⑤Game:Guess what are they?

设计理念:寓教于乐,复习新知。熟悉句型“What are they?They are ...”

⑥Finish the exercises

设计理念:检测、抽查、摸底。赞美优秀,鼓励落后,带动全体。

四、总结

篇4

在平时的阅读课上,我有意识地加强了对学生读书习惯的培养,或默读或个人自由地放声朗读。每节阅读课我都留给学生默读的时间,此时教室里虽然静悄悄一片,而学生的大脑却处于亢奋状态。默读能让他们真正进入文本、感悟文本、沉浸于文本。过去老师喜爱齐读,学生因为要做到读得整齐,所以无法用心感悟、体味课文,只能是“和尚念经”罢了。而默读,因为给了学生更多的空间,恰恰能使学生从文本中获得丰富而独特的心灵体验,真正感受到了课文语言的魅力。

课堂阅读教学中,我还特别注意留给学生尽量多的读课文的时间,要求自己做到“且慢开讲,且慢启发”,慢慢走出以往为赶教学进度置学生的感受于不顾的教学误区。语文学习是一个体味、浸染的过程,不能快节奏,必须让学生保持宁静、平和的心境,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对课文的独立阅读和对问题的独立思考。

以往的阅读课上,我总是重点讲文段大意,忽视对文章内容、人物形象、思想感情的分析。这样学下来,学生对课文内容是掌握了,可一旦知识点出现在新的文章当中,学生就一头雾水,不知怎样去读了;同时课堂气氛也较沉闷,成了我的个人表演。学生提不起兴趣,我也毫无激情。于是我改变思路,先布置思考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这样,学生读的方向、思考的重点就明确了,文章内容提纲挈领,都串联了起来,教案预设的教学目标也顺利达到了。再附上相关知识点的考题进行实战演练,学生既加深了对知识点的理解,又学会了答题的方法,还学得有兴致,并能提出自己的一些想法,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突出。

2.加强语言教学。

语言是一门工具学科,它不同于数学,语言教学要求语言代字教学和情节、内容教学相结合,相辅相成。而低年级的语言代字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听、说、读、写是语言教学的四个基本环节,我认为,语言教学中“说”和“读”的重要性尤为突出。所以,在教学中我特别重视“说”和“读”的训练。高一年语代教科书上“口际交际”是一项很重要的教学内容。自古以来,能说会道,是一个人睿智、思维敏捷的体现。现代语代教学,“多说多练”势在必行。整个学期,我注重学生课前阅读训练教,让学生课前阅读、准备,每堂课课前介绍给全班同学听,学生之间互听互评,共同积累,共同提高。通过一个学期的训练,我发现同学们的表达能力都有了较大的进步,逻辑思维能力也提高了。

在“说”的过程中,有一个与之相促进的过程不容忽视,那就是“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有感情地朗读。读的形式多样,可以采用个别读、齐读、小组读、分角色朗读等方法。同时,用“读”帮助记忆,培养语感,陶冶情操。此外,让学生进行摘记,并对学生的手抄本进行定期检查,并对写得好的学生加以表扬。

语言教学中,除了“说”和“读”很重要外,还要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即学完一个单元,学会自己归纳,学懂了一些什么,还存在哪些问题。孔子云:温故而知新。经常温习功课,以后的学习才会觉得较轻松。

3.以书为纲,以生为本。

3.1确立以课本为纲的教学理念,建立发散式教学模式。我认真钻研教材,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在以语文教材为纲的前提下,尽可能地为学生搭建一个广阔的学习舞台,让学生紧紧抓住桃树,在领略墙内春色的同时,把头探到墙外,去欣赏墙外的无边风光。

3.2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观念。学生是有思想的主体。学生接受知识应是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我注意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等,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教学措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知识产生了兴趣,才能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为此我注重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

4.以课堂为主阵地。

课上的45分钟是学生学习水平和能力提高的主战场。为了能更好地提高课上的效率,我还特别注意学法的指导,以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采取多样的授课方式,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现在的学生有一种心理我们不能忽视,那就是争强好胜,他们极富挑战性,而且相对于他们早熟的心理,仅凭课本的那点知识已远远不能满足和打动他们,所以我就经常设置一些竞赛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自告奋勇,共同参与,在这一次次的挑战中,学生的兴趣浓厚了,信心增强了,我因势利导,让他们去看一些知识性强、娱乐性强的栏目,使他们对学习产生了主动性。如此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了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激发了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了愉悦的心境,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气氛,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立足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科学探究。

篇5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找准练笔点;文本模仿;练写练笔;评价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5)08-0042-02

在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随文练笔是一种比较常见而且有效的写作教学方式。具有情境性和短小性的随文练笔,能够使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丰富体验感受,提升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力。这种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的有机结合,既能帮助小学生培养提高写作能力,增强写作信心,提高创新能力,也能加强学生对课文文本的认识和理解,促进阅读能力的提高。

一、找准练笔点

首先,充分发挥小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对课文进行加工重造,既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力,也可以达到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目的。如小学语文教材第七册中第十三课《普罗米修斯盗火》,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阅读文中描写人类看到火光时欣喜若狂的场景,想象普罗米修斯看到人类生活在黑暗寒冷之中的感受,并以第一人称来写下普罗米修斯的心理活动,体会他的勇敢和同情心,既锻炼了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又促进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提高。

其次,利用填写文本空白来开发学生的想象力。有些文章为了给读者留下回味的空间,对于某些场景会一笔带过或留下悬念。教师就可以利用这些空白点,引导学生进行随文练笔。这不仅能够深化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能提高学生文字驾驭的能力。比如《徐悲鸿励志学画》一课,文中那个曾经瞧不起徐悲鸿的外国学生在看到徐悲鸿的画后非常震惊,却没有详细说明他为什么会震惊,教师就可以利用这处空白点来启发学生的想象力,通过随文练笔的方式写出震惊原因,加深学生对励志内涵的理解。教师还可以根据课文设计出一段读后感式短文,并让学生进行填写,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再次,教师可以利用课文中的生动情节作为随文练笔的切入点。如《九色鹿》一课中,九色鹿对国王说了一番义正辞严的话语,如果你是那个国王会怎样做?并让学生充分利用文中的诸如见利忘义、背信弃义等词语进行写作,培养学生正直守信的道德思想。

最后,利用课文中描写矛盾心理或争执过程的片段,以多角度分析课文中所表达的中心思想。可以要求学生分别描写矛盾双方的心理,以突出中心思想。

二、模仿练笔

小学生思想、心智尚未发展成熟,经常会出现语言逻辑不清等错误。因此,正确引导学生进行文本模仿,以加强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语言逻辑组织能力的训练,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字驾驭能力。其一,模仿文本语句练笔。妙语美文离不开丰富优美的词语,因此,教师应该加强学生对课文中那些精妙词语的理解和应用。如《姥姥的剪纸》这一课中,运用了大量的词汇描画一位和蔼的老人,可让学生在理解这些词语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姥姥进行描写刻画,提高学生对新词语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其二,模仿文本结构练笔。不同类型的文章所采用的文本结构不同,语句结构也不同,有总分式、并列式、对照式等结构形式,但单纯这样进行介绍很难让学生理解,因此可以通过文本结构的模仿,加强学生对文章结构的理解和应用,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如现代诗歌《我们爱你啊,中国》,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通过反复阅读来了解现代诗歌的特点,并进行一到两段的仿写,提高学生精简语言的能力。

三、续写练笔

续写是较为常用的一种随文练笔方式,也是有效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锻炼写作能力的一种方式。小学语文教材选用了很多具有教育意义的小故事,这些小故事都是能够进行续写练笔的好材料。如苏教版第三册中《狼与小羊》这一则寓言中给读者留下了一个悬念:到底狼有没有把小羊吃掉?学完这一课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续写文章,给故事一个结局。可能有的学生会写可怜的小羊被吃掉了;有的学生会写小羊在父母的帮助下战胜了狡猾的狼。但无论最后的结局如何,都能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小羊战胜狼的这个过程正是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既能让学生有新的体验和感悟,又锻炼其写作能力。

四、重视评价

篇6

教师这个职业,是我生命的符号,伴随我走过十多年春夏秋冬。我想,既然已经选择了这个职业,就要风雨兼程;只要付出,就要无怨无悔。作为教师,在教学中遇到难题是难免的,而且许多时候都会弄得哭笑不得,尤其是教学方法的好坏、正确与错误,都会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接受能力或理解程度。为此,我在四年级的上册数学教学中,在关于数学教学《垂直与平行》这一章里,是在学生学习了直线与角的知识的基础上教学的,也是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基础。由于垂直与平行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两种特殊的位置关系,而且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无论是走在宽广的大街上,还是坐在明亮宽敞的教室里,环顾左右都不缺少垂直与平行的现象。但对“垂直”与“平行”这两个概念,学生相对比较陌生,而且这节课的数学知识概念较多,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鉴于此,在课的开始部分,我就让学生在白纸上任意画两条直线,然后从学生的作品中选出具有代表性的画法进行分类,从而引出平行与垂直的概念来。从数学教学到关联生活,让学生通过课堂去找一找、说一说生活中的互相平行与互相垂直的现象,加深学生对垂直与平行的理解。针对本节课,我有以下几点课后想法供参考。

1.在上课的开始阶段,学生直接画出两条直线的位置,我用学生画的两组具有代表性的作品——相交和平行——引出了相交的概念。然后从四组典型的直线位置中,让学生进行分类(相交的和不相交的),但此时我却忽略了图形结合,没有把相同的类型放到一起,这让学生看起来就不是很形象。

2.在引出平行的初步概念“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后,我紧接着就拿出粉笔盒,让学生感知要在同一平面内这个知识点,这对于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来说,还是不能很好地接受这个过程。可想而知,学生被我搞得一头雾水,只有很少几个学生能按照自己的理解来说几句。如果我在不相交这再多花点时间的话,我想效果会更好。作为比较抽象的概念性知识,我们还是用“小步子”的教学方法比较好,让学生一个知识点、一个知识点地去了解、掌握。

篇7

林肃琦

那是一节语文课,教学鲁迅的《风筝》。距离下课还有10多分钟的时间,课堂上的他们,有的在静静地写作业,有的两两在小声地讨论着问题。

当我眼睛的余光飘过第三排左边的晨阳时,只见他神情慌张,正快速地把一本藏在课本下的书放进抽屉里,我分明看见那是一本时尚小说。按照班规,在课堂上看小说应该没收。

小说就在他的课桌里,不会跑,准能抓个正着。而这时的他低着头,正襟危坐。

晨阳的文学功底不错,他写的作文经常被当做范文读,只不过眼前的他读课外书的时间不对。一个人一旦被一件东西迷住便很难摆脱,何况是孩子。“你不要大声地斥责他,不要当着全体同学的面把他搞成不注意听讲的坏典型。”苏霍姆林斯基如是说。

是的,一旦他成为班里的坏典型,他心里会怎么想,会怎么做?想到这里,鲁迅笔下饱受精神虐杀的“小兄弟”形象一下子出现在我的眼前,而“小兄弟”的悲剧绝对不能在这里重演。

可能是感到应该来的暴风雨好久都没有来,他抬头瞄了我一眼,又低下了头。他已经把书放回去了,这就证明他的注意力回来了。就在那一瞬间,我做出了一个决定,故意错开视线,把脸转向另一个方向。

几年以后,在一次聚会上,晨阳说:“林老师,还记得那次在你的课堂上,我看小说的情形吗?我是不会忘记的。看着你从讲台上走下来时,我忐忑不安,感到大祸临头。可你好像没有发现似的,从我身边走过,就像一阵风拂过我的心田,使我觉醒,又重新回到课堂,回到学习之中。”

他们听晨阳说完,都说我是个好老师。

“是吗?”我故意反问了一句,摆摆手说,“我哪里有你们说的那么好?”

晨阳接着说:“林老师你不知道,我们这帮学生可调皮捣蛋了。有一次你在上课,白雪把你画成老巫婆。你让她回答问题的时候,她才把画夹在课本中。”

白雪却指着晨阳说:“你还说我呢,林老师,他总是学你走路的样子。下课时,他跟在你身后,一边学你的样子一边向同学们打手势,我们只能在你走进办公室后才敢笑出声音。你没有发觉吗?”

这时候,他们把当时不敢同老师讲的故事都一股脑地搬了出来,如数家珍。坐在这些学生们中间,我好像也就是一个大孩子,在他们的谈论中我也不时插一句“是吗”,“真的吗?”他们都大笑说,“是的”,“那当然了”。

他们接着就问:“老师,当时的事,您真的就不知道吗?”我只是微笑没有回答。因为他们所讲的事我大都历历在目,同他们在一起的时光又怎能忘记呢?

篇8

在现在的生物考试中,经常出现一些成语、谚语、歇后语等等知识与生物知识的结合:如:“伤筋动骨一百天”,在此过程中,是哪一结构起的作用?从而阐述骨膜的再生作用(与骨的伤后愈合有关);又如“冰上爷俩翻了车,要谁去看骨外科。”和“童叟躬身棋边座,长此以往谁背驼”则着重考察骨的成分中有机物和无机物的比例,决定了骨的硬度和弹性;用“十指连心”来考察皮肤的真皮中分布着大量的感觉神经末梢,能感受外界的刺激;用“一针见血”考察出血至少要伤及皮肤的那层结构,来考察皮肤的真皮中有丰富的血管;在夏天的时候,我们经常看到一种现象“蜻蜓点水”,请问这是什么现象?考察蜻蜓产卵的方式;“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考察动物的保护色;“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考察水和无机盐对植物生长的作用;“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考察遗传现象;“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考察生物的变异现象;“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泥巴。”考察生态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的知识,还有“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要想水果长得好,还得蜜蜂花中跑。”来考察虫媒花知识;“桔生淮南为桔,生淮北则为枳”考察温度对生物生长的影响;

“山上多植树,胜似修水库,有雨它能吞,无雨它能图。”考察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的重要性;同时还可以借助成语与谜语知识来考察生物学的概念。如:视而不见——保护色;望而生畏——警戒色;以假乱真——拟态;移花接木——嫁接;鹦鹉学舌——模仿行为;孔雀开屏——求偶行为;望梅止渴——条件反射;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竞争;无中生有——隐性;有中生无——显性

这样的题目的出现,即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又考察了学生德的生物学常识。因此在平时多积累这方面的素材,并在平时的授课重视党的渗透,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让学生抓住了特点,更利于知识的记忆。另外在以往的听课中,有些教师自编了顺口溜,这样让学生记起来不仅琅琅上口,而且效果更较明显。如我在讲到维生素的功能的时候,就借用了一个广告词:A,火眼金睛看得清;B,脑筋急转我最灵;C,大力水手羡慕我;D,加钙增高我能赢;还有一个小小E,不怕病菌来入侵……。这样不仅使学生一下胃口大开,课堂气氛异常活跃,而且,许多的学生还在反复的哼唱。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需要我们教师的正确引导和培养与呵护,让学生在学习中找的乐趣,一定能事半功倍。

篇9

一、随笔训练的几点主要部分

随笔写作形式是自由练笔的形式,所以,其选择的题材具有明显的灵活性,可以实现叙事跟抒情,同时也可以实现现实的议论等,是一种随笔、随心写作的方法。其十分贴近生活,这样一来就可以帮助学生,促使其写作言之有物,同时还具有非常真实的情真意切之感。因为存在自由化特征的随笔形式,促使学生在表达的过程中可以实现收放自如。开展随笔训练工作其实质上指的是在实际工作中,教师对随笔的特点进行系统化地利用,教师需要对学生写作进行有效的,完成学生真情实感的培养,对学生进行启迪,促使学生针对主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分析,实现学生个性语言的不断提炼,在上述的基础上促使学生写作水平得到明显的提升,并且促使语文专业素养得到明显的提升班,促使教学活动有效化,进而实现教学目标。

二、初中语文随笔训练的有效措施

(一)合理有效地制定随笔训练目标

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随笔训练之前,首先需要制定明确有效的随笔训练目标,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作文教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细致的了解,并结合学生客观状况,给他们制定针对性的训练目标。比如,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实际过程中,教师可以在参考教学计划、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正确树立事物观察习惯,养成良好的写作训练习惯,并持之以恒的坚持下去。这种方式,不但有助于学生三观观念的养成,而且还有助于学生学习习惯的形成,能够让学生充分激发和释放自身的学习潜力,提升自身的作文写作水平。

(二)注重学生写作兴趣的激发

中国有句古话“兴趣是做好的老师”。只有为学生营造优异的写作环境,充分激发他们的文章写作兴趣,才能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逐步提升自身的作文写作能力。第一,作文写作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选择一个自身较为喜欢的笔记本,用以随时记录自身的所思所想,通过学生对笔记本的喜爱,可以让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养随笔训练的良好习惯,激发他们的作为写作兴趣。第二,在让学生进行随笔训练的过程中,教师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引导学生在训练初期注重素材的积累,教师适当布置一定的作业,比如,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进行一定的教学内容延伸,让学生在阅读自己文章后发表相应的看法,并进行一定的讨论,让学生共同进步、相互学习。这种学习方式,不但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拓展他们的知识范围,而且还有助于学生鉴赏能力的提升。

(三)素材的积累

素质是写作的基础,素材缺失,写作也便无从谈起。当前,学生之所以对写作比较抗拒,是由于他们的写作技巧和素材积累相对比较缺乏。因此,教师要引导广大学生不断精选素材积累,在教学实践中,充分结合其他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进行海量阅读,掌握和了解基本的写作方法和技巧,为随笔训练提供必要的素材积累;同时,因为单纯的课上阅读很难满足他们的写作要求,教师还要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并对自身认为比较经典的阅读部分进行记录,为写作水平的提升积累充足的素材积累。

(四)提高写作要求,激发学生写作创新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进行写作方式和语言表达技巧的教学,会依靠书本或是资料中的文章段落对学生进行详细的分析,这就使得学生在对所学习的写作方式和语言表达技巧的训练中对示范段落的模仿程度过高,缺少自己的感受和理解,使学生的作文不成功。因此,在初中作文教学中,教师在随笔训练和写作中要加大对学生写作的要求,不仅仅是要求将所学的写作方式和语言表达技巧运用到,还要将其在语句中运用做到创新,将学生自身的理解和想法加入其中,激发学生的写作创新能力。如课文《春》中“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的……草软绵绵的。”其中运用的排比和拟人修辞手法形象生动的将初春中小草刚生长出来的形态表现出来,使读者能够感受到春天春意盎然的氛围。借此课文中的学做技巧,教师安排秋冬等有关四季景物的描写的作文写作或随笔练习中,教师可要求学生在仿照《春》中上述段落描写方式基础上进行感动,加入学生自身对秋天中植物、冬天中雪花等物形态的理解,做到写作的创新,激发学生的习作创新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五)形成有效的作文评价机制

篇10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隧道与地下工程专业毕业设计 教学改革

引言

2010年6月教育部启动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1],2011年10月,重庆交通大学入选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践性较强的土木工程系为“卓越计划”实施系之一。隧道与地下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班)从2012届开始招收学生,2016年春期该届学生将进入毕业设计环节。

隧道与地下工程专业毕业设计不仅是学生在毕业前的最后学习和综合训练阶段、培养学生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的重要阶段,还是从理论学习过渡到实际工作的重要阶段,在隧道与地下工程专业教学大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当前,人才竞争日益激烈,工程单位工作节奏日趋加快,传帮带的传统已经难以实现,使得毕业设计这个从学校学习到工作岗位的过渡阶段对于毕业生来说变得非常重要,甚至具备了部分“就业前期培训”的职能[2]。毕业设计过渡阶段的特点决定了毕业设计的选题、实施和评价不能仅停留在纸上谈兵的层次,必须要面向工程实际[2]。

本文针对重庆交通大学隧道与地下工程专业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适应“卓越计划”人才培养的毕业设计教学改革探讨。首先,分析现有毕业设计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其次,基于“卓越计划”的要求和特点,探讨现有毕业设计模式与“卓越计划”要求之间的差距;第三,针对现阶段毕业设计模式的问题进行改革,探索一套与“卓越计划”人才培养相适应的毕业设计模式。

一、隧道与地下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现状及存在问题

在毕业设计方面,国外毕业设计都针对实际工程项目,让学生在毕业设计中获得真正的工程经验,为未来的职业奠定基础[2]。而国内高校,毕业设计则更注重理论教学而忽视了工程应用,国内高校在与企业、同行的合作、交流上,尚处于半封闭状态。以重庆交通大学隧道与地下工程专业毕业设计为例,在整个过程中便存在以下种种问题:

(一) 毕业设计选题类型和方法的局限性

隧道与地下工程专业毕业设计选题大多为隧道工程、基坑支护、滑坡治理等工程设计与施工类题目。这类设计任务虽然能与大部分学生今后的工作挂钩,但存有以下两不足:其一是毕业设计选题的科研内容偏少,对于今后从事科研工作的同学来说,需要增加一些偏科研方向的课题;其二是毕业设计选题涉及施工和管理方面的内容不多,对于毕业后从事施工技术和现场管理的的同学来说,需要增加一些这方面的工作。

隧道与地下工程专业和地铁与轨道工程、岩土工程等两个专业同时选题,毕业设计历年的选题方法则存在很大的局限性。“毕业设计动员大会”没有教师对毕业设计题目的主要目的、要求和内容的讲解环节,学生也不能了解全系各位教师所设计的毕业设计题目的全貌。毕业设计选题采用教师在“毕业设计管理系统”网站上挂出题目及要求、内容等,学生自主选择,教师最后加以确定的方式。从往届毕业设计选题结果来看,出现“抢”毕业设计题目的现象。这就直接导致了学生们选择的题目和今后的工作挂不上钩,也非自己内心所想要的题目,教师所设计的题目也未能找到符合条件的学生。

(二) 实际工作程序认识不足

目前,学生的毕业设计大概采用在网络上或者上届的毕业设计中找到类似题目的计算书和图纸等资料,在教师或毕业设计任务书的指引下完成毕业设计的程序。一方面,本系很多教师并未直接从事设计工作和施工技术与管理方面的工作,因此对设计和施工管理整个完整过程的掌握还不是很充分。另一方面,学生对毕业设计的认识仅仅停留于“计算”和“画图”,离真正的“工程设计”还有一段距离,主要原因是学生对真正的工程建设基本程序不了解,更不清楚作为设计人员应该如何与甲方、施工以及工程监理单位打交道,导致毕业之后不能马上与实际工程设计接轨,这些观念都应该在毕业设计教学环节阶段有所体现[3]。

(三) 时间精力投入不足

毕业设计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教学任务,要求指导教师具备较高的教学水平和严谨的工作态度,以及土木行业相关工程实践经验[3]。但与此相矛盾的是:1) 部分高校为解决师资紧缺的问题引进大量缺乏工程实践经验的年轻博士,承担指导毕业设计这一综合性和实践性较强的课程,难免力不从心;2) 高校教师兼有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等任务,部分教师甚至还有兼职工作,因此用于指导毕业设计的时间和精力皆不足;3) 高校扩招,存在一位教师指导近十名学生毕业设计的情况,不能做到针对学生各自的特点、兴趣因材施教和抽出更多精力投入毕业设计指导中。

毕业设计通常安排在本科最后一个学期,考研的学生则忙于参加考研学习、复试,很多学生还要参加各种招聘会、双选会,这些都会分散学生毕业设计的精力[3]。另外,签约之后的学生,认为毕业设计成绩的好坏已经无关紧要而轻视毕业设计,甚至把最后一学期当成毕业旅行的最佳日子。因此,学生们投入时间和精力是不足的,存在部分学生半个月、一个星期完成毕业设计的例子。

(四) 毕业设计工作量和质量参差不齐

毕业设计存在依赖电算、忽视理论计算的现象。利用有限元应用软件进行工程设计在各大设计院已经普及,各大专院校工程类毕业设计对应用软件的依赖非常严重。在毕业设计计算过程中,学生往往只注重对软件的操作和应用,而忽略专业基本知识、对规范的理解和具体计算过程的问题,因此对计算结果合理与否无从验证;更有甚者,对软件的操作尚处于一知半解,计算结果和真实值大相径庭。另一方面,利用计算机软件设计出来的图纸一般会存在某些错误,而学生在设计中缺失了基础概念和对规范的理解和掌握,因此不能及时发现并改正这些错误。

毕业设计存在严重的抄袭现象。毕业设计相关题目的设计资料在互联网上皆能找到,甚至高年级的毕业设计资料也能得到,很多学生依葫芦画瓢,有的学生到最后甚至不加思索大篇大段抄袭。在很短时间内仓促完成毕业设计任务,设计资料漏洞百出、施工图和计算书前后矛盾的现象频现。

毕业设计深度和要求不规范的现象。由于毕业设计深度和要求比较模糊,学生们做的毕业设计深度不一致,也不规范,这就使得做得全面的学生毕业设计计算书分量是深度不够的学生的几倍。毕业设计深度和要求的模糊,甚至导致考核标准的不统一。

毕业设计规范更新滞后的现象。土木专业规范近年来更新频繁,这就需要高校图书馆资料做到及时更新,但是大多图书馆更新速度较慢,导致学生不能利用最新的规范进行毕业设计;高校扩招学生人数的增加,导致学生在毕业设计时人均能利用的规范和手册较少,尤其是最近两三年新颁布的规范和规程[3]。另外,网络发达的今天,毕业设计相关最新规范互联网上基本都有电子版本,但是由于学生、甚至教师的主要精力不在其上,导致规范更新滞后,存在与社会现状脱节的现象。

二、隧道与地下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模式改革

教育部2010年6月启动的“卓越计划”目的在于通过教育和行业、高校和企业的密切合作,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按照“3+1”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多种类型优秀工程师[5]。鉴于现行毕业设计模式存在上述四个方面的问题,且而现行毕业设计模式对实践能力的培养尚有欠缺,对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与综合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基本为零。因此,为满足卓越隧道与地下工程专业师培养需求,在隧道与地下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模式方面应具有符合“卓越计划”要求的全新模式。

(一)毕业设计题目改革并实行双向选择

毕业设计题目设计方面:将学生走出校门后的实际工作作为毕业设计选题范围和方向,通过需求分析,进行面向实际的毕业设计选题库建设。在具体实施环节上,隧道与地下工程专业主要分为学术研究型、工程设计型和施工技术管理型三个方向。各方面毕业设计选题的数量大概由往届毕业生实际工作方向为指导。

选题是毕业设计能否创新的关键,选择富有科学性、新颖性和创造性的题目作为毕业设计课题,一个很好的毕业设计题目交给一个不感兴趣和不具备完成该选题基本素质的学生做是不合适的,在选题工作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人选题意见,创造条件让学生早一些接触实际题目。

毕业设计题目双向选择方面:毕业设计动员大会前教师应该完成课题申报,并由院系毕业设计领导小组组织论证、评审,确认是否符合要求。“毕业设计动员大会”上,各教师应针对自己申报的毕业设计题目向所有学生讲解和公布,并提出选题学生所具备的条件和并作适当建议。然后,实行双向选择,学生自愿选题、选教师,指导教师依条件选择学生,最终由院系领导小组协调落实学生选定的课题与指导教师。

(二)毕业设计实行双导师制

在高等学校实施培养“卓越工程师”的教学目标,培养创造性人才,教师是关键,这一点在毕业设计工作中显得更为突出[4]。指导教师在毕业设计工作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到学生选题、收资、实验、研究论证、论文撰写、答辩等[4]。

基于“卓越计划”具有三个特点,即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学校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和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限于有些青年教师自身的学术水平和工程实践经验,采取优化指导教师的师资队伍措施。通过把一些有经验、有威望、有一定指导工作能力的校外工程师请进来,让他们参与毕业设计的指导工作,有利于毕业设计的质量优化。在毕业设计教学过程中实行“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联合指导的双导师制模式[4],发挥校内外导师各自的优势共同对学生进行课题研究、工程实践和职业发展规划方面的指导,不仅能培养学生独立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同时使学生具备较高的社会责任感、职业素养和团队合作精神,早日与真正的“工程师”接轨。

(三) 完善毕业设计工作方法、工作流程及设计深度和规范化

完善毕业设计工作方法和工作流程是保证毕业设计教学有序、高效运作的先决条件。隧道及地下工程专业借助校企的联合力量制定符合实际工作和学生学习现状的工作方法和工作流程。有了办法、流程,认真、科学、规范地运作,并强调毕业设计中带有共性的东西的统一性,而对于富有个性特点、弹性较大的内容,应充分发挥其个性优势[4]。学校应有对毕业设计工作的具体要求,有完整规范的制度、科学的质量管理和检查评估系统。

对毕业设计计划、选题、实习调研、指导、中期检查、论文撰写、答辩、成绩评定、总结、研究分析等各环节进行科学、系统的规范,使管理者、指导教师明确科学、规范化的要求[4]。针对当前毕业设计图纸、参考资料不规范的现状,隧道及地下工程专业应编写了《样例图集及解说》方面的教参资料,详细阐明了施工图层次的设计深度要求,对图纸规范化和细节要求进行了详细解说,可供学生学习,同时起到了规范毕业设计图纸的作用。

通过规范毕业设计要求,使学生可以提前准备,并知道怎样主动做毕业设计,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激发其强烈的“创新”意识,造就有利于学生创新实践的条件和空间,为培养“卓越工程师”提供强有力的保障[4]。

三、结语

根据“卓越计划”的目的和任务,结合“卓越计划”的三个培养特点,针对现行毕业设计存在毕业设计选题类型和方法的局限性、实际工作程序认识不足、时间精力投入不足、毕业设计工作量和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对隧道与地下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开展教学改革:

(1) 毕业设计题目改革并实行双向选择。将学生走出校门后的实际工作作为毕业设计选题范围和方向,通过需求分析,进行面向实际的毕业设计选题库建设。建立毕业设计选题双向选择制,学生自愿选题、选教师,指导教师依条件选择学生。

(2) 毕业设计实行双导师制。基于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在毕业设计教学过程中实行“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联合指导的双导师制模式。

(3) 完善毕业设计工作方法、工作流程及设计深度和规范化。隧道及地下工程专业借助校企的联合力量制定并完善符合实际工作和学生学习现状的工作方法和工作流程。对毕业设计计划、选题、实习调研、指导、中期检查、论文撰写、答辩、成绩评定、总结、研究分析等各环节进行科学、系统的规范,使管理者、指导教师明确科学、规范化的要求。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Z].2011,1,18.

[2]谢凌燕,潘志宏.面向工程实际的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3,7:166-167.

[3]黄鹂,郭亚然,董洁.土木专业毕业设计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研究[J].山西建筑,2013,39(23):226-227.

[4]李晓丽,张云峰,孙颖,卢召红,杨宇.基于“卓越工程师”目标的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改革实践[J].中国冶金教育,2013,32(增2):5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