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日记范文

时间:2023-03-15 21:00: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随笔日记,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随笔日记

篇1

月落乌啼霜满天,在很久以前的时候我就看过一部抗日的电影,也许那是一部比较短的电视剧吧,也或者是比较连载的那种电影我也分不清楚,反正那个时候年纪很小。我只是记得当时那个女主角长得非常好看,她好像是一个大学生,然后被党培育的特务分子,然后去刺杀日本人。

那个时候其实女主已经和那个钥匙自杀的日本人认识了,他们在小时候曾经有过相识的机会,女主就教过那个日本人,读着诗句月落乌啼霜满天。所以这后来变成了他们之间的共同回忆。

其实在说这些话的时候,在回忆这部电影的同时,我就有很多记忆突然一下子涌进了脑海,我知道其实过去的那些事情有太多的话需要去说,但是怎么都说不完。我在以前的时候还启人忧天过,我觉得如果当我要说的话全部都说完了,那么以后我该写什么呢?可是转念又想怎么可能呀,那么多花那么多思想,那么多灵感转瞬就出现了,我又怎么会去筹什么东西?可是后来渐渐地发现原来也是可以的。

曾经有一段时间,我非常喜欢看书海沧生的昭奚旧草这本书。我所喜欢的不仅仅是故事设定,还有很多细节的东西都非常让我感动,我不知道在很久以前的时候这些到底意味着什么,也不知道在那个时候我到底是否理解了其中的深意,只是觉得在这个阅读的过程当中,我的整个身心都是非常享受的。我想这就够了。

或许在后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还会去看很多不一样的电影,包括国产的电影,也包括外面的那些东西,都总能够让我们学到很多,也许会想到人生想到生命,想到所有大自然的一切美景,那些无法去弥补的脑洞都慢慢的展开了,变成了我们人生的一部分。

篇2

时光总是匆匆,梅花的香气依旧氤氲在心头,娇嫩的樱花已经半开,没来得欣赏灼灼桃林,夏荷早已在荷塘娉婷,刚刚被绝尘的桂香吸引,转眼间踏雪又寻梅。不仅感叹人生,似水流年几个春秋?

妈妈总喜欢满目柔情的看着我,说现在的我真是人生中最最美好的时刻,无忧无虑,时光充裕。可我从来不这样觉得,迎春花开的时候,我特别向往满树蝉鸣的夏日,烈日炎炎的时候,我又渴望叠翠流金的秋季,瓜果飘香的时候,我又向往冰天雪地的圣洁。

似乎一直都在追逐,又一直都在找寻,找寻那份得不到的幸福,一直觉得别人的家长比较温柔,一直觉得别的小孩得到父母老师更多的宠爱,一直都以为衣服会自己洗好,饭也会自己做好,干干净净的家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成长就是这样,慢慢的学会懂得,慢慢的长大,慢慢的明白眼前的自己真的是最幸福的。

篇3

今天下午,老师满面笑容的走进教室,对我们说:“今天,先不写作文,我们先玩个小游戏。”老师拿着花交给我们,说明了规则:老师敲鼓,你们传花,花落谁家,谁就表演一个节目!好不好啊?……”“好!好!……”同学们的欢呼声响彻云霄。击鼓传花在同学们的欢笑声中拉开了帷幕!

游戏开始了,我的心怦怦乱跳,好像有千万只小老鼠乱蹦乱跳一样。我静静的等待着,忽然花落到了张静手中,她想为我们演唱一首凤凰组合的:(荷塘月色)!唱着唱着,我们也情不自禁的唱起了这首歌,我仿佛置身于一个童话般的世界,看到了皎洁的月光挂在天空,发出闪亮的光芒,荷塘里的荷花竞相开放,挨挨挤挤的,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的游来游去,荡起阵阵微波,快活似神仙。

……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击鼓传花游戏就在这同学们的歌声中结束了,我希望老师还能在举行这样的活动!

永州九中初一:张伟

篇4

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玩到老."可是真的有人开开心心每一天吗?恐怕不尽然,下面,我就为大家来介绍一下两种不同态度对待的人生是怎样的.

人就是这样,当你以一种豁达、乐观向上的心态去构筑未来时,眼前就会呈现一片光明.反之,当人将思维置于忧伤的樊笼里,未来就变的黯淡无光了.长此下去,你不仅会将起码的信念和拼搏的勇气泯灭,还会失去纯真的欢乐,你咒骂、伤心,日子一天天过去;你快活、欢乐,日子一天天过去,你会选择哪一种呢?

你知道,你爱惜,花儿努力地开,

篇5

一、对随笔写作的再认识

1.随笔写作是提高自我完善与自我认识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处在青春期的中学生大多有着认识社会与参与社会的强烈愿望,并借此来寻找“自我”,但现实往往难以使他们实现自己的愿望,这样就会在他们内心留下许多“心理能量”,这就是青春期躁动。这个时期也是广大中学生自我意识的形成期与成熟期,强烈的反思会促使学生不断地提高自我认识能力。现代教育理论家罗杰斯认为:自我认识与自我评价是学生自我发起的一种负责学习的重要手段。而在中学诸多的作业中,唯有写作能“深入人心”,特别是日记和随笔,它们自由灵活的形式是学生释放心理能量、“独抒性灵”、形成自我评价能力的最佳方式。因此,作为一名优秀的中学语文教师,应该充分把握随笔的这一得天独厚的条件,并时时给予指导,使学生在提高自我认识能力与选择学习目标能力的同时,也能提高语文写作能力。

2.随笔是体现学生自主意识的最有效形式之一。随笔一直是语文教学较传统的训练形式之一,但历来对它的理解却不够准确、深刻,正是这种理解上的偏颇使得随笔写作效果很不理想。究其根本原因,就是忽视了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即整个过程充满了教师“精心设计”的痕迹,学生对生活的感受与体验以及他们目前的语言表达能力往往被忽视,在这样的状态下写出来的东西只能是空话、假话,这就使得随笔写作过程变成了一个舍本逐末的过程。因为随笔及作文写作是学生自己对自然、社会及人生的独立理解完成后的一种综合语言表达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自主性的实现是写作目标是否实现的关键。随笔写作同作文写作一样,也是一个充满个性的创造过程,个性的抹杀就意味着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主体地位的丧失,主体地位的丧失毫无疑问使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与创造性遭到扼杀。苏联教育家赞科夫曾说:“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使学生的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与词语。”这里所说的“思想、感情与词语”就是学生自己对生活的独特感受,是充满个性与创造性的,它不仅仅是一个学生学习是否成功的决定性因素,同时也是目前制约我国语文教学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对传统随笔写作的几点突破

1.随笔范围的拓展。传统的随笔写作一般介于作文与日记之间,通常情况下它既有作文原则要求,又有日记的自由灵活特点,但在实际操作中却有着各种各样的困难。我们调查发现,能够坚持写日记的同学仅占总数的11%,而有写日记意向的同学竟高达96%,在回答为什么不坚持写日记的原因时,84%的同学回答是无法坚持天天(时间原因)写或效果不理想。基于以上因素,我们及时调整了随笔写作要求,将日记和随笔合二为一,教师检查时在学生允许的范围内抽查(要求在学生当面),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尊重学生的隐私与人格。

篇6

其实,也曾中断过写日记,但会以另一种方式出现。我称它为随笔。因为写得不那么具体。这事出于有因,那段时间接而连三地让我遭受一些超载的压力与问题。每天写日记总会让白天发生的事象电影镜头再重新演绎一遍,在大脑中犹如放“精彩镜头”一样演一遍。这就把不开心的复制了成了两份。于是我暂停了自己的习惯,而改写随笔。如今,大了一些。再大的事也总会安慰自己。但毕竟到了初三,我不得不客观地暂停我的Habit,以节省更多的时间去学习。

(初三 第一学期 第一周)

老师(王艳丽)的评语:

你不愧一个会生活、会学习的中学生;更不愧是一个聪慧能干、知书达理的好女孩,但我想你已不需要这些唯美的夸赞,任何的荣辱都不应左右你前进的脚步,相信你会为自己安排一个出色的人生。12/9

篇7

笔者认为既然生活是写作的“根”,那么学生的生活实际即学生和家庭、社会、同学、教师等构成的现实世界,应该成为写作训练的主阵地。正如一位老师这样阐述他对作文的理解:对于初学写作的学生来说,作文不是别的,它是生活的写照,见闻的记载,实物的摄像;作文又是口语的笔录,真情的流露,心声的磁带;作文还是文字的花圃,语言的熔炉,思维的训练场;作文更是聪明的闪光灯,创造才能的显示器,青少年成长的里程碑。

基于以上认识,作文教学中,我从学生的生理年龄、心理欲求出发,引进源头活水,铺筑乐写之路。

一、课前五分钟演讲,培养学生口头作文能力。题目要切合学生实际,如短评《课间10分钟要走出教室》、《xx老师,我想对你说》、《听来的故事》、《新闻会》、《幽默时分》等。说多了,听多了,自然思想也就深邃起来,语言丰富起来。关键是我们老师要为学生去提供这个平台,而且必须持之以恒,绝不能“两天打鱼,三天晒网”。我们有很多老师这样做过,但因见不到“短期”利益而不了了之。其实从学生心理出发还是很乐意接受的,也是把“主演”推上台的一种能动做法。

二、切合热点,激发学生参与意识。如向学生介绍希望工程、伦敦奥运会、台州滨海工业等热点,让学生收集资料,大胆作文。比如“我为台州滨海工业献一计”、“伦敦奥运之我说”、“我眼中路桥新农村”。既为热点学生自然也有话可说,而学生作文最怕没话可说或说假话,像“台州滨海工业”就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话题,可以把它做宽、做细;同样“我眼中的路桥新农村”有太多的变化,有太多的材料,台州曾被评为全国十大幸福城市之一,作为台州的中心城市路桥自然就是它最好的“内缩影”;要做好这一点作为引导者的老师首先要有这种社会热点意识,关注社会、关注新闻。

三、三省自身——写日记随笔净化学生的灵魂。日记随笔是记录一个人成长的轨迹,也是进行自我教育,陶冶思想情操,提高自己思想品德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首先从“我”写起,仔细的审视“我”,无情的解剖“我”,进而以我之笔,写“我思”、写“我想”、写“我言”、写“我行”、写“我见”“我闻”、写“我感”“我受”,写与“我”直接或间接有关联的事事物物和方方面面。要加强学生对写日记的认识,开始写时不要急于求长,要求不宜过高,让学生从写日记随笔中获得乐趣,主要拓宽学生的写作素材,让学生随意而为的前提下提供必要的指导,如《我的悄悄话》、《那次,我流泪了》、《妈妈眼中的我》、《我班的择校生》、《爸爸的癖好》。对作文能力较差的学生,不妨让他们出题,全班为他示范作文,或干脆让他摘抄警句名言,名人轶事,佳词丽句,让学生积累素材,养成写作的良好习惯,不要把日记随笔当作包袱。“不把日记随笔当包袱”在实践操作中还真的说说容易做来难,特别是如今应试教育难变,重理轻文以时间代替效率为本的今天,更需要老师去花时间做好起始阶段的培养和引导:一个是兴趣的培养引导,尽量投其所好,少强其所难;另一个是培养引导时间的合理分配习惯,习惯好了也就成自然了。事实上我们在考试卷上所见到的很多优秀文章,都应该是平常日记随笔中的积累。

四、用听读促进说写。听、说、读、写是四种不同的语文能力。听是口头语言的理解,说是语言的表达,读是书面语言的理解,写是书面语言的表达。在听读训练过程中要有意识的为说写训练提供营养,在说写训练过程中要尽量利用、借鉴、模仿听读训练所提供的范例。从模仿到独创是学生说写的必由之路,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课文,为调动学生挖掘教材的示范作文的积极性,要鼓励学生出题。如《神往月球》、《看月识时间》、《我的哈利波特梦》。教师由范读课内经典进而推广到课外经典,像朱自清《背影》中的“望父买橘”特定的行动细节段描写;像《三国演义》中众多英雄人物出场时的特定的外貌细节段描写;像《红楼梦》中主人公林黛玉诸多场景下默默无语的特定的心理细节段描写……都可以成为范读的材料,读者有心,听者自然也就有意了,写起来自然也就有针对性了。

据教育心理学分析,学生的写作冲动,首先来自“听、说、读、”诸因素,这些因素的萌发与形成,直接影响和决定着写作能力的萌发和形成。具体地说,“听、读”就是训练对世界的感知能力,使学生能够把生活中的那些生动、形象、深刻、真知的东西一下抓住,这就是材料。而“说与思考”的训练又是培养运用内部语言进行整理、加工直至运用口头语言给以初步表达的能力,进而为书面写作蓄势。

五、下水作文导写法。“涉浅海者得鱼虾,涉深海者得蛟龙”,“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教师要深入写作实践,领悟写作甘苦。古人云:“以己昏昏,焉能使人昭昭”。教作文,必须自己会作文;要学生写,必须自己会写、先写。这就像游泳教练教游泳:仰泳、蛙泳、自由泳……你当教练的必须样样拿得起,放得下。这样做既让学生信服,又让学生有所遵循。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长于写作的老师必然会带出一茬茬长于写作的弟子。当然,当好写作的领头雁,并不是要求教师以“写”代教。恰恰相反,教师最先通过“深入虎穴”获得“虎子”,从而在具体地感受写作的甘苦中去把握写作课教与学的决窍,寻找教与学的捷径,使作文教学“活”起来。这些年来,我把自己所写的感言随笔收集起来,以备随时取用。

用下水作文指导学生习作到底有何意义呢?首先,针对性强,能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同时导写能触动学生构思联想。因此,我会“兜售”自己发表或未发表的作品。如近两年《悼我的父亲》、《反弹“咱校与咱家”》、《东方大道之我说》等,学生也大胆创新,勤于写作,并发表自己的习作,如《校园广播之声》、《作文之路》、《中学生天地》等,刚开始老师推荐,慢慢地学生自己投稿。将心比心我们可以想象到学生看到自己发表的文章时那种欣喜,不仅对他自己是一种激励,同时对班上其他同学也是一种鼓舞。刚毕业的我班学生王玲同学在全国读书活动征文比赛中的习作《比谈三国与红旅》获全国二等奖。老师的勤写对学生的勤是一种直接的推动。

六、让学生自我修改作文。好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贾岛的推敲流佳话,杜甫的“语不惊人誓不休”,无不说明修改文章的重要性。文章写完后重视修改,是写作态度严肃,也是尊重读者的表现。过去作文教学只重视教师批改作文,对学生动手修改作文的能力培养不够。多年来,中学作文教学都是学生写作老师改评,这几乎成了天经地义的法规。实践证明,这是一种最为笨拙的限制主体创造力的做法。据调查,绝大多数学校对教师的作文批改都作了具体而又细致的规定。不仅规定了每学期至少批改多少次,多少篇,还规定了所谓“全批全改”的细则,甚至要求篇篇处处“见红”,什么“题批”、“缝批”、“眉批”、“总批”,什么“改字”、“正词”、“调句”……似乎批改得愈多,教学成绩就愈大。殊不知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费力不讨好”。

对于中学生,首先要求他们的作到内容具体充实,语言通顺明白,平实朴素,在此基础上再要求写得生动,也就是先求“通”,再求“好”。

修改文章,可以从主题的深化,材料的取舍,结构的调整,文字的推敲等方面入手。学生互相批改的好处在于:有利于学生交流思想,互相帮助,互相启发,积极发表意见,形成切磋讨论的氛围,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扩展思路,提高分析能力和鉴赏能力,提高作文批改的效率,也可以从批改同学作文中促进自身作文能力的提高。学生自己修改作文,仍然应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应将批改作文的原则、要求、重点和具体做法向学生交代明白。如教给学生的约定指示文中的毛病,有时辅以简明的文字提示。教师浏览全班作文后,将具有代表性的问题有的放矢进行批评。

这几年来我一直是这样大同小异地做着自己的作文教学,虽无大绩,但我觉得是从学生出发,脚踏实地,学生更有兴趣,老师也教得更有“实”趣,摈弃了过去只盯“指挥棒”不练基本功的作文教学;改变了过去本末倒置以考代练的训练模式甚至于猜题押宝投机取巧的教学心理。由简到繁,由低级到高级,并在高度心理自由和相当兴趣化的境况下循序渐进,具有一定的综和性、实践性。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语文教学的外延应该和生活的外延相等”。作文教学通过引进源头活水,激情引趣,点燃了学生情感的火花,铺筑起学生乐写之路,从而提高了作文教学的效益。

参考文献:

1、《中学作文教学改革漫议》 胡永金 2006.10

2、《青少年心理学》 李力红 2003.3

3、《教育就是培养习惯》 郑鸿羽 2003.10

4、《作文教学中的心理教育》 秦立军 2006.6

篇8

一、立足农村生活,写真事抒真情

应要求学生坚持一个原则即“非熟悉的不写”。农村作文教学只有立足于农村,让学生描写自己熟悉的农村生活才能走出困境。因此,农村初中学生应多留心自己所处的环境,应多观察自己身边的独具特色的人、事、物,随时随地积累写作素材。

1. 做农村山水田园风光的主人

农村孩子他们从小频繁地接触大自然,对大自然有着丰富的感性认识和深厚的感情。蓝天白云、落日晚霞、青山绿水、村落炊烟、花草野果……这一切无不烙上了农村的印记,又无不给农村孩子以美的熏陶,只要认真观察,这些就为他们描写田园生活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源泉,奠定了抒写真善美的基础。

2. 从农村朴素的语言文化中领略人民的智慧

“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春分瓜,清明麻”这是农村一年四季种植农作物所特有的谚语;又如“清明谷雨,冷死老鼠”,“朝雨晚晴,晚雨落到天明”,这些谚语就指出了季节气温和雨水的特点,对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都有科学的指导价值。学生通过收集、交流这些丰富的农村语言,既能积累写作素材,又能提高作文的“科技含量”,可谓一举两得。

3. 在日常家务劳动中体验“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农村学生在节假日常要帮家长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或农活,这正是他们体验农村生活,积累写作素材的大好机会。因此,在教学中,语文教师应鼓励学生把做家务、干农活的过程写下来,把观察到的有意义的场面描写下来,把自己的所感所悟记录下来。例如种稻谷,指导学生观察什么时间播种,什么时间除草,施肥,收获,并且把观察到的内容记录下来。又如很多学生都亲身参加过收割稻谷或摘采荔枝龙眼的劳动,在教学中语文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讨论:在劳动中,你是怎么做的?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讨论之后指导学生写出文章,这样既学到农技知识,又扩大了写作范围。

二、倡导写随笔,重视生活体验

随笔的特点是自由真实,较少拘束。坚持一段时间,学生就会发现随笔的真谛――随笔就是抒写自己的真实感受;写随笔的奥秘就是亲身体验,真实感受,表现自我;随笔就像日记,可以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这样一来,学生的生活体验有了,真情也就跟着流露出来了。当然,教师在随笔教学中也要作一定的指导。为了更好地突出随笔在作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笔者把常规性的作文教学与随笔教学进行了对比: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写作随笔的教学优势明显大于常规性作文教学,既然省时省力,又能有效地引导学生关注真实的生活与真实的自我,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由写作、自然流露的空间,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篇9

一、实施课外阅读及拓展训练的意义

作文能力,是初中生学习语文的能力的综合体现。只有提高语文作文教学质量,才能更好地适应升学和就业。尽管中学阶段对作文有了硬性规定,但并不能确保初中生的作文水平都达到这个层面上。作文教学的困境,日益凸显。

我国现阶段对作文的教学,还局限在教材上。整体来讲,作文教学重视阅读,忽视写作的弊病难消。作文教材的局限性制约着作文课堂的教学,整节课程的分配都由学生支配。学生因缺乏素材,导致在写作时“江郎才尽”,种种现象表明,对作文教学的课堂效率亟待提高。

实施课外阅读及拓展训练,是逆转作文教学质量低下的神奇力量。n外阅读的积淀,能拓展学生的写作视角,为他们增加素材。教育家苏姆霍林斯基曾说过:“30年的经验使我深信学生的努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

二、实施课外阅读及拓展训练的运用策略

1.重视课外阅读,奠定写作基础

语文作文写作的基础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课外阅读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巩固了学生的课堂知识。让作文教学更丰富有趣。语文老师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除了看书看报外,还要对优秀作品进行深入研究,做到“精读”和“泛读”的有机统一。通过课外阅读,初中生不断汲取着文化的营养。在课堂上,教师以发散思维,对学生进行训练,形成课外阅读的正确之风。这样学生在作文时,有据可查,有物可写,有情可抒。

2.渗透课外阅读,培养写作灵感

“灵感”,是文学创作的源泉,也是作文写作的源泉,同时也是初中作文实效性的具体体现。初中生通过课外阅读,随时在脑海形成想法,有了想法就想同他人分享,这就是作文的雏形。课堂作文教学作为教学的重要部分,教会了学生具体的写作要求和方法。在教学中,将课外阅读渗透进去,能给学生作文灵感注入新的血液,也成为现代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热门。

课外阅读是作文知识长期积淀的过程,也是灵感之花的养料。课外知识的积累,提高了学生作文的资本。王安石《伤仲永》中,“父利其然也,日扳(pān)仲永环谒(yè)于邑(yì)人,不使学”也是王安石对仲永“泯然众人矣”的叹息。

3.加强课外阅读训练,提高写作质量

加强随笔训练。随笔自由地表达了学生的情感,突出了学生鲜明的性格,也是提高他们写作质量的关键。教师加强对学生随笔的训练能力,要求他们自由抒发心中的情怀,感受真实的写作世界。

加强对日、周记的写作训练。日记在记录初中生活的同时,也是他们成长纪念册中最重要的一页。语文作文教学质量的提高,离不开学生积极主动的记日记。日记在表达初中生想法和情感的同时,也不断积累着课外知识。通过训练和课外阅读的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了他们的想象空间,为他们以更加凝练的笔触书写作文提供了参考。

提高阅读能力和水平。提高阅读水平,无外乎多读,熟能生巧。阅读一定要有目的性,不能盲目进行。学生在日常的阅读上,必须要提高自身的逻辑推理能力。在日常进行拓展训练时,养成二次阅读的习惯。第一遍泛读,第二遍精读,在量次阅读中,充分通晓文章布局,明白作者写作意图,自己如果写作此文应从什么地方着手。对文章的分析持有严谨的态度,在布局谋篇上,必能获益良多。

正确阅读。初中生的课外阅读,必须适合他们的年龄特点,选择有益的、趣味性的内容。教师推荐的书籍,应是思想健康、题材广泛、体裁多样,适合课堂教学的类型。阅读的重点在于对文字的阅读,依靠文字激发想象。在日常的阅读中,要讲求方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阅读必需要有正确的态度,将自己的想象融入到读书中去。不能将自己的思维局限在“读”的层面。读书时,心中所想与所看融为一体。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是初中生阅读收获的主要途径。在阅读的道路上,必将为作文水平的提高奠定坚实的感情基础。

篇10

1、首先,要写好英语作文,一定要狠抓语言基本功。提高英语写作水平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奏效。平时要经常研读范文,学会模仿。一些美文往往都是用精炼、地道的语言写成。模仿范文写作是成功的第一步。有现成可以套用的句、段、篇,精读范文不仅仅是习得几个单词而已,更是要学习其结构、句型和表达方式等。

2、其次,有针对性地进行勤练多写。我们可以形成并保持写英语日记的习惯,盲目和超负荷的学习量对切实提高写作水平无益。因此我们可带纸笔在身边,随时拿出来记记刚刚发生的事,碰到的人,在想什么等等。除了随笔、日记外,还可以经常写课文概要。

3、再者,阅读是写作的源泉。要克服用词贫乏、内容空洞的通病可通过广泛阅读来解决。

4、最后,虽然我们总是说在学习英语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从母语思维中脱离出来,但我们这里要强调的是,学生在写英语作文时时离不开母语写作水平的,这一点主要体现在审题能力上。中文写作水平高的人对其在考场上写英语作文时审题、立意、布局、逻辑等方面有一定益处。

(来源:文章屋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