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美文范文

时间:2023-03-14 02:47: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随笔美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随笔美文

篇1

因为女儿的出生和幼小,那两年的初冬都是母亲来上海,过了年直到春暖花开才回去的。1992年女儿两岁多了,我们决定回农场过年看奶奶。那年头春节回一趟苏北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其难度绝不亚于今天的农民工回乡。至少提前一两个星期就要大包小包,筹办回家的年货了,那一年我还得买一件厚实点的滑雪衫御寒,苏北的冬天要比江南冷得多。

火灾两年后,在南京路四川路口新开了时尚的“惠罗公司”,里面正好有个高档滑雪衫的展销。我对高档一直是近乎本能的拒绝,但对新颖别致却情有独钟,那年头滑雪衫在国人的心目中真的就是充满活力的运动服,只有很少的人会当作棉袄穿的。现在少有人穿棉袄了,反而成了别开生面的时尚,冬天路人最普遍的外套就是羽绒服,长的束腰过膝,只求轻巧保暖,完全不用在意滑雪衫“胡服骑射”原来宽松简洁的运动元素。羽绒服一般人们关心的是的品牌,款式面料与颜色,还有价格的实惠,稍微懂行些的还关心一件羽绒服用了几两绒,更关心充的是鹅绒还是鸭绒,或是粉碎的杂绒。前些天和一个做羽绒服的老板闲聊,他给我看各种各样的绒,鹅绒100元一两,杂绒170元一斤!

“惠罗”当时展示的都是色彩鲜艳款式新颖的滑雪衫,出口转内销的产品,看着真顺眼,只可惜没有适合我穿的,沮丧间走过“第一西比利亚”皮夹克的专柜,正好有一款符合我的尺寸,还附有可脱卸的羊羔皮内胆,试穿一番感觉挺好的,就弃滑雪衫的初衷买了下来,就是有点贵,700多块钱呢,相当于大半年的工资收入,但挑花了眼也逛得累了,懒得再折腾。

春节前我们三家九口人结伴回家,三个孩子最大的四岁,最小的可能还不满两岁,因为担心妇孺们晕船,到十六铺乘一夜的船太受罪,便决定花大价钱,每张船票30元,从吴淞的宝钢集装箱码头,乘高速客轮两小时抵达南通港。乘船的时间是大大地缩短了,但高速客轮几乎是贴着江面“水上飞”,跟着波浪上下起伏,一会儿被高高推上浪峰,一会儿又摔到谷底,象坐飞机遇到气流那样,心不停地悬起堵到嗓子眼,又凌空跌落,船底砸在水面上,金属发出嘭嘭的巨响,猛烈的撞击似乎要把五脏六腑都震得粉碎。客舱里一片鬼哭狼嚎,几乎都在呕吐,我肯定是特别不容易晕船的人之一,但也感觉头晕目眩、阵阵恶心了,这两个小时的生死时速,比在“东方红”客轮上折腾一晚上难熬多了,就算当年乘“长柳轮”由广州回上海,经台湾海峡一天一夜近20度的摇晃,把老海员杨怀远也摇晕了,我也没有那么难受过!

船靠南通港踏上陆地感觉好了许多,但同伙们面如菜色,身体还在摇晃,似乎还沉浸在炼狱里没有回过神来。但孩子还得抱着,沉重的行李也还得提着,我背起前后两个沉重的包裹,挣断了一根背包带,拿一根大别针将断头两端临时接起,重新背上行李,领着三家人拖家带口艰难地往前走。走了没几步背带又断了,被撑开的别针在我新买的皮夹克背部扯了个两公分长的三角口子,心里更加烦闷,“屋漏偏逢连夜雨”,不顺心的事接二连三一桩接一桩。周围一向快乐的男人们沉默了,女人们脸色惨淡,孩子们莫名地哭闹,连浊浪奔涌的长江上,天色都是阴沉的,晦暗得象要作雪。除了装出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乐观模样,还能怎么样?

风萧萧兮易水寒,其实我此时最想和无邪的孩子们哭作一团。从南通港去到城里的长途客车站,六个大人只买到五张明天一早开往大丰的车票,老话“福无双至,祸不单行”真的一点都不假!本来打算冬日阳光,去到狼山景区玩玩的,眼前整个一帮逃难的老弱病残,能缓过点精气神就不错了,赶紧在车站附近找个旅馆住下,携儿带女,明儿还要继续逃难、颠沛流离。

第二天一早从票贩子手里买了一张票,7块钱的车票,加了5块钱的“手续费”。坐上头班车,抱着孩子、捧着行李,挤在车厢里动弹不得,下午到达大丰,赶上去四岔河的末班车,到小街尽头的终点站已近傍晚。下得车来一地泥泞,凛冽的西北风吹来“上海农场广播站今天第三次播音现在开始”,折腾了整整两天,船夫的小脸瘦了几圈,呆滞的目光神情恍惚,半天也没看到小东村来接他回家的手扶拖拉机,算了吧,十块钱叫辆接送劳教家属的黑车赶快回家,你妈等你还有媳妇孙子回家吃饭呢!第二天早上小五子也爬不起来了,躲在被窝里瑟瑟发抖,满脸通红,发高烧了。这个年怎么过哟,到了年初四还在烧呢!

到家的第二天太阳出来了,下午小东家来看我,我们坐在窗前的沙发前晒太阳聊天,我知道他是二诸葛、百事通,就说起新的皮夹克被挂破的事情,他拿过脱衣服看了看,睁着和闭着也差不多,不屑地说:“哦,这个事情太简单了,买支百得胶回来,三分钟搞定!”我是急性子,拽着他就往外走,去门市部买回来百得胶,他剪了一小块碎布,面上涂了胶,又翻出皮夹克破口的内侧,也涂了胶,过了一会儿,摸摸胶不黏手了,就用镊子把碎布衬到里面,然后将皮夹克的齐缝黏在碎布上,再两面压紧,嘿,外面粗看还真的一点也看不出破绽来。他让我就这样平放着,明天再穿。小东家有自信,所以一直牙大,眼睛一眯嘴一嘟,肥肥的小手又白又嫩,抬起轻轻一挥:“你就这样混好了,一直混到旧了扔掉,这个地方也不会出问题的。”

篇2

开启下载歌曲的软件,下载了许多动听的钢琴曲。点击播放,便躺在床上,随着音乐的波动,我慢慢做起眼保健操,这时,我的眼睛有一种冰凉的,舒服的感觉。

慢慢地,我睁开眼,眼前一片明亮,耳边还弥漫着优美的钢琴曲。我的心无比的清亮。默默得感受着。

生活,是一首钢琴曲,任你怎么倾听,任你怎么感受。生活的道路虽漫长,但如果你能从生活中去感受美好,你就会觉得人生的意义不再单一了。

一位年轻的少女,因为一场意想不到的车祸,而骨折,虽然医生能够医治,但急需输血。对于这个问题,医生们无可奈何。少女的血型十分特别,在百人没还找不到一个,且急需的量数又多,谁又愿意呢?

慌忙中,一个瘦小的男孩跑进医院,恳求医生,把自己的血输给少女。医生惊讶之余,没多问,帮小男孩查了血型,符合少女,但医生担心小男孩太瘦,可能会有危险。但小男孩的固执,使医生丝毫没有办法。

手术后,医生从手术室里走出来,点头告诉少女的家人,少女已经平安无事了。当小男孩得知这个消息时,脸上浮出欣慰的笑,随即倒在地上……

后来,男孩死了,因为缺少血。

几个月后,少女康复出院了。开着车来到了埋葬男孩的墓地上,对着墓地,悄悄落泪。她从皮包中取出笔和纸写上:救命恩,永难忘。轻轻地放在墓地上。

小男孩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少女的生命。

生活中的美好不只一个,还有好多好多,只要懂得用心去感受生活,用心去感激生活,一切美好的事物都会在你的眼前浮现。我按动键盘,流泻下一时的感受:

篇3

关键词:蒙田;文艺复兴;怀疑主义; 文学美学观念

米歇尔·埃康·德·蒙田(1533-1592),欧洲文艺复兴晚期法国的一位很有特色的人文主义思想家、散文家,是这个时期怀疑主义的代表人物。他的知识传统与古希腊、罗马文化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这就形成了他从个性自由的原则出发,认为个性的解放才是真正的人类解放,并构成了文艺复兴时期以人为中心、具有世界意识的文化观念。他反对当时的经院哲学,强调我研究的就是我自己,人应当清醒的认识自己,他还主张道德行为上的自然依归以及人的善良天性,他的美学观念主要表现在他的著作《随笔集》中,卢梭曾这样评价这部作品:在这里蒙田是在寻求一个完全的个人,他是毫不隐瞒地谈论自己深层的本性。①这大概也是他为近代以来许多思想家所高度关注的真谛说在。

一、蒙田的哲学思想基础

“他怀疑有确实认识的可能性,他所持的理由同希腊怀疑主义者所提出的相仿。他对理性感到失望,建议复旧未经腐蚀的本性和启示。但是,他极力主张,虽然我们不可能有知识,却能履行自己的职责,服从神的命令。②蒙田有句大家熟悉的名言“我知道什么?”。然而,尼采说过:“蒙田的怀疑主义是勇敢的快乐的怀疑主义”。这也启示我们看待蒙田的怀疑主义不止是简单的停留在“我知道什么?”的简单的怀疑一切、否定一切的层面上,梅洛在《哲学评论》中说:“怀疑论有个两方面:它意味着没有什么是真实的,但同时也没有什么是虚假的。他将一切主张和一切行为都视为荒谬的而予以摒弃。通过摧毁片面的或抽象的教条真理,它向人们灌输一种包含了方方面面和一切必要中介的全面真理的观念。③我们可以看出这其中本身就包含着深厚的矛盾思想。

《相貌谈》一章中论述人的内在精神品质的美和显现在外的相貌美时,就表现了他怀疑论的两方面特征。他认为“人的脸部线条、情态和轮廓都对推断这个人的某些内在品质和未来的命运有帮助”,却又接着说:“新鲜的空气不一定使人健康,瘟疫疾病流行是的恶浊空气也不一定都会传染病毒一样,认为女人越是美貌品行就越糟糕的说法也不一定有道理,因为一张并不十分端正的脸也可能有正直忠勇的神情”,而恰恰相反,我们却会在其中看出令人讨厌的奸诈和残忍。他接着又说“相貌是并不准确的依据,不过外貌仍有其重要性”。他一方面认为苏格拉底的唯一缺陷就是没有一副和他自己高尚心灵相匹配的美貌赞扬相貌的重要性,相貌有助于我们观其人知其心预未来;另一方面,他又从一些现象中说明相貌的不可依赖性,“有些美女不仅高傲,而且尖刻,而有些美女则是既温和又耐看”,至于通过相貌推测人今后的命运,他则说留待他今后解决,我们知道,最终也也没有解决。

二、蒙田的美学观念

《西方美学思想史》上也说:“《随笔集》中没有对美学问题做专门探讨,但是他谈到美和艺术处不在少数,无论就美和艺术的理论说明,还是对具体对象的趣味判断问题,都有精到的阐释,而是这部著作作为文艺复兴美学的一个至为重要的组成部分。”④

关于蒙田的美学观念我们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阐述。质朴、自然、自由为美;美的相对性;文学美学观念。

(一)质朴、自然、自由为美

《论相貌》中他说:我们感知的美没有一种不是被认为地拔高、装扮、夸张了的。美以其纯粹和自然的简朴形式表现出来,很容易错过我们这般粗糙的视野。这一类美是一种精微的隐藏的美,需要敏锐和纯正的眼光来发现它们秘密的光辉,在我们看来,这难道不是质朴同愚蠢携手,是嘲笑的对象吗?⑤在这里,我们可以明显看出蒙田质朴为美的思想。质朴当然不是同愚蠢携手,当然不是嘲笑的对象,就像苏格拉底的话语那样,唯智者见出因而不漏的光辉。

“研究哲学就等于死亡”这是多么坦然又大气的思想境界。生和死在他看来都是很自然的过程,他引用西塞罗的话强调“一切按自然行事者均是美好的”,‘一切符合自然的都值得尊重’”(《论经验》)。

个性的自由解放是文艺复兴的主题之一 。他认为个性解放才是真正的人的解放。蒙田在重视自我,发现情调自我的同时更加注重对自由的追求,“依赖自己去对付一切,这才是真正的自由(《相貌谈》)。爱自由的他更受不了别人的管束“如果有人打算雇我,问我适合干什么,我将回答:‘什么也不适合。’其理由是:受不了对另一个人惟命是从”(《论经验》)。

(二)美的相对性

蒙田关于“美是相对的”观点是其怀疑论哲学在美学上的表现。在上面关于蒙田的怀疑主义的哲学思想时已有论述。在这里要强调他看重的是直觉,因此不奇怪蒙田在强调美的生成和被欣赏都有很大的相对性因素。他讲到依据经验,我们很清楚人体形式有来与我们出生地的空气、气候和土壤,这不但适用于肤色身高和体格,而且也适用于精神和气质,这里主要是在人种和再加上由于美根据个人的兴趣所好各不相同,综合起来给美下定义或什么是普遍的美女蒙田感觉很难;他又列举了不同民族的不同审美观念“印度人喜爱厚嘴唇,缅甸人喜好长耳,墨西哥人偏爱低眉”,我们可以看出这的重点在地理环境和人种的差异方面,美的相对性在蒙田看来根源在美感的相对性,与此相连的是美的不确定性,美的不确定性不但取决于美感的不确定性,它还取决于知识的不确定性。⑥这也是他如此推崇苏格拉底的原因所在。

(三)文学美学观念

蒙田的文学美学思想表现在语言的简洁、纯净、口语化之美,反对沉闷的术语,反对严格的规定,反对夸张、反对矫饰,例如当时一些诗人的那些“想入非非的彼特拉克式的升腾”,他称之为“徒劳无功的纤巧”;他在《随笔集》里反对西塞罗的文风,但并不排斥古典作家和作品,他赞美“丰富、活泼、简洁、有力”的语言,实际上是有所宗法的,和爱拉莫斯主张的那种“沉着、简明、雄豪的文体”一脉相承。⑦

不拘一格的创作宗旨。因此,他的散文也就脱掉了制服而半露臂膊,还表现在他遵循古典范例来写作,用谈话式的笔调写“平凡无奇”的普通生活。这种平凡的文体就是前面说的蒙田独创的“随笔或散文”,用词随意,句子结构松散,文章结构不固定,表意随性而发,还可以运用口语,他的这种文学美学思想显著之处就在善于抓住人的思想的流动,揭示思维的演变历程。

三、小结

关于蒙田的美学观念所做的以上介绍,对我们进一步的了解蒙田及其所处的文艺复兴时代的美学思想希望有所帮助。他虽然没有为美学史做出太多太大的贡献,但是他的怀疑主义美学观念和其独创的随笔所表现的文学美学观念对后世还是有不小的影响的。(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

注解:

①瑜青;蒙田经典文存[M].上海大学出版社 2002;3.

②[美]·梯利:西方哲学史[M].葛力译.商务印书馆.2010;273.274.

③[法]·莫里斯·梅洛著:哲学评论[M].吉林大学出版社,2004;129.

④朱立元主编:西方美学思想史[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499.

⑤朱立元主编:西方美学思想史[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499-500.

⑥朱立元主编:西方美学思想史[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502.

⑦[英]P·博克:蒙田[M].孙乃修译.工人出版社,1985;119.

参考文献

[1][英]P·博克.蒙田[M]孙乃修译.北京:工人出版社,1985.

[2]朱立元主编.西方美学思想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2009.

[3][美]·梯利.西方哲学史史[M].葛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4][法]·莫里斯·梅洛著.哲学评论史[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4.

篇4

英文名称:

主管单位:

主办单位:河南省文联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河南省郑州市

种:中文

本:16开

国际刊号:1003-272X

国内刊号:41-1071/I

邮发代号:36-77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4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篇5

【关键词】随笔 写作 简美 真情 体验 观察

起源于草根的随笔化作文,是一种朴素而简约的写作方法,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出发,因势利导,除旧布新,随笔成习惯,也就会取得一定成效。

一、随笔是一种简美的写作

叶圣陶曾经指出:“中学生应该随时动笔,写日记,写信,写笔记,写自己的种种想要写的,这才可以使写作能力越来越强,所以它不拘一格,形式多样,短小活泼,既可以是洋洋洒洒的几千字,也可以是点点滴滴的几十字。”随笔在写作样式上没有什么固定的限制,常见的有借事说理、夹叙夹议、抒情议论等形式,目的在于“排除束缚,排除教条,排除虚假”,让学生自由活泼的书写来反映对社会对生活的观察、体验、感受和认识。所以,随笔化作文的精髓突出一个“随”字,这样就大大解除了人为捆绑在写作上的重重枷锁。这样做的好处是:让孩子们用自己的话随意而写,随意而止,我口说我话,我手写我心,易于动笔,更能真实地记录学生的真情实感,而真情实感也正是作文中我们永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源泉。当灵感闪现之时、情感涌动之际,均可以挥笔作文,让真情在笔尖涌动,正所谓“文章本是天成,妙手偶得之。”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能从学生的随笔中感受到鲜活的思想和跳动的生命。

二、随笔是真情的载体

随笔写作中无论是叙述、描写,还是抒情、议论,都要真实地反映自我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真实地表现自己的所思所想,它拒绝矫揉造作,摒弃虚情假意,它反对刻意为文,提倡真实再现、真切反映、真纯表达、真率为文。某种意义上,随笔就是作者与自己心灵的真诚对话,就是真挚地向读者袒露自己的灵魂。

曾经偶然的机会,我模仿着上了《残酷的游戏》这堂课,初中的孩子对社会的焦点关注甚少,我想,就从情感着手,用创设的游戏情境去触动学生心中最柔软的情感。课堂上孩子们也真切地体验、动情地讲述,为后面的写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从来没有一节写作课像这样,整整一节课都非常安静,孩子们只是埋头写着,沉浸在各自的习作中,而且大多数当场完成,连平时不爱写作文的同学在模拟的情景中,心中生情,情随境动,最后也忍不住潸然泪下,挥笔疾书,悟出了“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待” 应在生活中珍惜拥有。通过这堂课,让孩子们做到了以我手写我心,而我也备受启发。所以,真情实感是写作的载体,能将学生的写作兴趣远航。

三、随笔写作,丰富情感体验

罗丹曾经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生活,是我们的习作之源,看似平常,但只要我们细心观察,真切体会,就能为我们打开认知社会生活、认知万物的灵感,借以丰富学生的感情经验,激发学生的表达诉求。可以说,生活的舞台有多大,写作的空间就有多大。

要想写出真切感人的文章,除了观察还不够,还得对生活多体会、多感悟、多思考。一个人如果对生活不会细致观察,没有真切的体验,缺乏深层的思考,怎么能写出感情真挚、朴实感人的文章来。因此,老师要引导学生多看美文,多读报纸,多观察生活,体验社会,感悟自然之美、道德之美,比如当下的国际焦点、国内焦点、道德焦点等,为学生提供源源不断的写作素材。

所以,随笔写作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还能够培养学生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既丰富了学生的生活经历,也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自己对人生的思考及价值取向。叶圣陶先生也曾经说过“生活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

我想对学生而言,他们的收获不仅在于作文水平的提高,还在于写作心理和写作态度的良性发展。学生接触到随笔化作文后,不再厌倦写作,绞尽脑汁,视之如畏途,而是有话可说,乐在其中,甚至欲罢不能;对教师而言,写作课不再无章可循随意调节,也不再隔靴搔痒不见效果,老师在课堂上也能感受到寓教于乐。教学相长,老师和学生一样,用随笔的方式,记录下自己的成长历程,抒写着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教育收获。

生活海洋中不乏晶莹美丽的浪花,心灵底处也不乏会闪现思想的灵光,倘若我们不及时捕捉,时间一久,曾经趣味横生的事件就会淡出我们的视线和记忆,曾经光芒四射的灵感火花也易熄灭,当你再想动笔的时候,几乎是写不出来的了。所以,只有随心所想,随意所录,写作才会宁静而从容的前行!

【参考文献】

[1]孙玉梅. 随笔,让作文教学返璞归真.

[2]杨裕华. 学生随笔写作的策略与实践研究.

篇6

人文德育以传统美德和经典美文教育为主线,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用高尚情操塑造人,用励志教育磨炼人,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情趣,树立学生优良的道德品质,激发学生高度的责任感,从而推动学生素质全面发展。

开展人文德育,最核心的工作就是开展读书活动,因为经典美文是人类社会思想、文化、精神的结晶,体现着人类智慧精神中的真、善、美。新教育实验的倡导者朱永新教授也认为:“理想的德育应该重视让学生与书本为友,与大师对话,在人类优秀文化遗产中净化自己的灵魂,升华自己的人格。实施有效的道德教育,一定要建立起‘书香社会’‘书香学校’,让学生养成热爱读书的习惯。”读书,可以令书籍的芬芳――人类的智慧精华浸润人的灵魂,使学生对“美”的追求产生最根本的思想动力,主动去寻求美,发现美,然后学会求真,学会立善,实现自身的改造。

笔者一直认为,人文德育重在集体读书氛围的营造和学生读书积极性的引导,鼓励学生主动与知识为友,与大师为友,与真理为友,让学生充满书香,充满气质,充满智慧。整个德育过程可以采用以下方式。

一、优化环境,营造书香氛围

构建和谐“书香班级”,首先要优化阅读环境,让班级弥漫书香气息。这种环境优化,不能只是注重形式,而更应该注重实际内容与效果。如开辟班级读书园地,分别设立“好书推荐”“美文导读”“佳作展示”“分享快乐”等栏目;建立班级图书柜,发动学生将自己的好书籍带回班级,图书柜里常年有《读者》《青年文摘》《随笔》《中学生读写月报》《赣州晚报》等报刊,供全班学生交流、借阅,为学生读书创造更丰富的资源和更便捷的阅读条件;鼓励学生积极到图书馆借阅书籍,诵名诗、读名篇、看名著;班级定期举办读书讲座、读书笔记评比、“阅读与人生”读书征文等活动,让大家共同分享阅读的乐趣,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以促进班级阅读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起来,让学生全方位地沐浴着书香,享受着浓郁的文化气息,从而拓宽知识面,孕育文化气质,培养各种能力,提升综合素养,促进学生的德行教化。

二、率先垂范,引领阅读风气

建设书香班级,在努力营造班级书香氛围的同时,要积极推进教师的读书活动,利用教师的影响力促进学生阅读精神的内化。教师除了以实际阅读行动影响学生,还可以向学生推荐好书,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同时指导阅读方法,交流阅读感受,联系现实生活实际,为学生的成长提供帮助。例如笔者在阅读路遥的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时,也将小说推荐给学生阅读,并通过写读后感的方式和学生相互交流,学生为主人公孙少平等人身上的质朴、勤奋、坚韧、积极向上的精神所感染所鼓舞,这样做的积极意义很大。

同时,教师要以课堂教学为阵地,把握教育时机,利用学科教学渗透、传播传统文化,融传统美德教育于课堂教学之中。尤其是语文教师可以利用课文、随笔、作文等多种形式和学生形成互动,进行人文德育。例如我们经常会学习到很多的经典美文,如《获得教养的途径》《神的一滴》《像山那样思考》《一滴眼泪换一滴水》《人是能思想的苇草》《我们为什么而活着》等,这些文章可以让学生很好地认识真善美,并观照自我,净化灵魂,升华人格,很有意义,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引导,让学生在阅读反思中成熟起来。

三、自主阅读,开拓人生境界

人文德育的关键不在于教师的强制阅读,而在于阅读主体的自觉阅读、自觉思考、自觉实践。而构建书香班级的目的,除了让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最根本的还是借助读书活动的开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帮助他们树立自主阅读自我成长的观念。所以,笔者非常注重对学生阅读态度与方法的指导,通过课外阅读辅导、美文欣赏、名著研读等有效方式向学生灌输“读书改变命运,阅读创造人生”的理念,让学生树立正确的读书观、人生观,提高自身竞争力,持续健康地成长。

在笔者所带的班级中,学生由以前笔者帮他们选择书籍阅读过渡到现在自主选择阅读。阅读范围也是纵横古今中外,并积极反思写作,进步很大。他们从《史记》中借鉴历史经验,通晓古今道理;他们从唐诗宋词中去感受人世间美好的情怀;他们从《红楼梦》中认识人生与社会;他们从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中汲取精神和力量……笔者很庆幸,因为学生在文化书籍中找到了精神归宿,不仅丰富了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孕育了文化气质,提升了综合素养,成为人格健全的好学生。

篇7

一、开展有效的文章仿写,夯实学生的写作基础能力

随文练笔没有固定的教学模式和设计要求,教学的手段和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如果把握不好就会掉入俗套,呈现出一定的随意性和混乱性。随文练笔其实不能随意,在设计上要突出针对性和有效性。高中生天生好模仿,并且在模仿的过程中能凸显他们的个性,模仿不是照搬照抄,而是在借鉴的基础上有所创新。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文章,都是精挑细选的,无论是从美学的角度、情感教育的角,还是文学赏析的角度来看,都具有极强的可读性和仿写性。对于高中学生来说,仿写语文句子和文章是提升写作水平的有效方式,这也是他们易于接受的学习模式。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挑选仿写段落和句子的时候一定要仔细认真,选择仿写性较强的部分进行创作。比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10课《热爱生命》这篇文章的时候,教师就可以选取第二段“糊涂人的一生枯燥无味,躁动不安,却将全部希望寄托于来世”。这段文字主要激励青少年要热爱生命,立志自强,突出了学生品质情感的教育,值得仿写。学生A:“聪明人的一生充满希望,勤勉自立,将美好的前程寄托于今天”。学生B:“抱怨人的一生充满焦虑,杞人忧天,将自身的失败归结于外界环境。”学生的仿写也非常的有趣,源于教材启发,但不拘泥于形式,有自我的创新,这是值得肯定的。

二、精心设计教材中文章的留白,激发学生的创作意识

著名的教育家、文学家叶圣陶先生曾说“:知识不能凭空得到,习惯不能凭空养成,必须有所凭借,那凭借就是国文脚本。”所以在进行随笔练习的时候一定要依托教材,认真的研习教材,巧妙的构思随笔练习的内容。任何文章的创作都有一定的依据,作者有意无意都会留下一些空白,给读者的阅读腾出了想象的空间,这些文本空白恰恰为随笔练习埋下了伏笔。阅读不但是美文鉴赏的过程,也是创作的过程,所以需要让学生主动的参与,把情感和思想都融入到文章中去。而在阅读教学中适时插入文本“空白”填补,让学生成为第二作者,结合内容进行续写和填充空白,一方面可以激发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还提升了写作水平。在空白填充的过程中,学生所言就会言之有物,言之动情,让文本增色不少,同时也能更好地深化了文本的主题,达到以读促写,以写促读的互利效果。比如在阅读《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这篇文章的时候,由于出自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涨,其中给学生留下的想象空间也非常的广泛,文本空白较多。首先为了突出人物描写,教师就可以先让学生对林冲进行描写,从外表到内心,也可以通过画画的形式让学生描绘林冲。这样的随笔练习安排不但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提升创作能力。

三、引导学生做好文章的批注,培养学生的写作习惯

篇8

根据××市××中学德育工作计划,十月份是我校爱国教育主题月。其教育目标是深化同学们的爱国主义情感,并延伸到爱家乡、爱学校的朴素情感。现将爱国主题月的具体活动安排如下:

1、主题背景:各班自行组织介绍选择这一主题的主要意义。

2、主题阅读:各班选择与主题相关的诗词、美文,推荐阅读2011年10月《江海人文·爱国篇》。

3、主题实践:

(1)10月8日前各班组织“祖国我爱你”、“我心目中的祖国”、“我与祖国共成长”为主题的××市第五届青少年儿童书信文化活动。

(2)10月11日前各班级组织以“我爱家乡美”为主题的摄影比赛。

(3)10月15日前各班组织以“我们未来的能源”为主题的全国中小学学生征文比赛。

(4)初一年级由学生会举行“祖国献你一首诗”朗诵比赛;初二年级各班由团委组织举行“爱校一策”活动,重点是发动学生为××中学发展献计献策;初三年级举行“反思今日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怎样学习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国力”为主题的爱国主义教育征文活动。征文截止时间为10月20日晚前。

(5)10月12日全校各班举行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班会,初一(2)班、初二(10)班的主题班会在本年级进行展示。同年级的分插领导、班主任、班长到班观摩。观摩时间由年级主任确定。

(6)全校举行《江海人文·爱国篇》读后感评比,各班交优秀读后感5篇于10月30日晚前交政教处宋军老师处。

(7)10月26日,全校举行爱国主义诗朗诵评比,由团委、学生会负责。各班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参赛,朗诵时间不超过3分钟。

(8)10月12日前各班完成纪念国庆60周年为主题的黑板报,学校将组织评比。学校三块园地完成国庆黑板报专刊。

(9)各班组织聆听台湾教育家高震东的演讲。

(10) 完成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布置的其他活动。

4、主题展示:

(1)汇编优秀征文、发展学校一策和听后感。

(2)表彰“十月爱国主题月”各项活动中表现优秀的班级。

(3)展示爱国诗会集锦及优秀黑板报。

篇9

【关键词】语文学科;竞争力;强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7.33 【文献标识码】A

一、转变教学模式,转换教学角色

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是社会的发展需要,现在不是需要限定人们思想的年代。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思考、自主学习。不只是满足于书本,更要开阔自己的眼界。教师的职业素养是对自身的要求,我认为首先就是教师要拥有稳定的精神状态。一个教师稳定的精神状态来自对自己职业教学的理性把握。作为语文老师,如果他没有正确的认知与思考支撑,没有独立的审视精神,没有一定的思辨能力,他就很容易在世俗的浪潮中湮没自我。所以我们自身不仅要用更加丰富的知识武装自己,还要从阅读过的经典的社会学、心理学、哲学著作中做出一定的理性思考。唯有如此,我们教出来的学生才不至于只学会单方面接受语文教师的“填鸭式”教学。要想符合新课程的教学目标,现在的教学状况是不乐观的。教师都有这样的经历,批改学生的作文非常耗时间,而批改的内容不能被学生很好地了解,这样只会使得写作教学事倍功半。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他们语言组织能力不够,也就开始厌烦写作,他们写出来的内容空洞、无意义。写作中,句子错误,而且结构明显混乱。教师要设立有效的教学目标。有效的教学也在于师生的相互促进。

二、注重活泼课堂,显示教师风采

语文教师如果能够创设丰富、生动、高效的课堂也是我们自身的一种发展。同样,我们可以从很多优秀的语文教师身上吸取营养。卓越的课堂管理能力,大气从容的课堂境界,是我们需要掌握的。有位优秀教师曾说过,读是学习语文第一教学法,在我们的课堂上,让学生以更多方式找我索要教学的知识是必要的。这样的语文课程视角很新颖,催促我们静下心来思考语文教学,学习给自己的课堂定位,语文教学是需要内外兼修的,还有许许多多的优秀经验可以让我们能够走出教材、走出刻板化解读的阴影,尽力表现出课文的真正价值。当然,任何人的经验可以借鉴,但是复制它是不明智的。我们必须探寻到适合自己的教学之路,才能让自己的教学出众。应该以“创造和谐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学习活力、提高语言学习基础”的教学风格为目标。

三、培养学生学习自主,彰现语文魅力

语文教师又一目标在于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在自主化的学习中得到锻炼。语文教师存在有着自身的方式,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把学生推到学习的前沿,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锻炼。为了到达这一目标,我们经常都会做一些计划,比如说,将班级学生分组,每周每组出一次组内学习海报,选择积极地学习内容,一月后评比。每天都写名言推荐,挑选出优秀的在课前写在黑板上,每周评出最受欢迎的名言张贴在班内。每天不少于500字的随笔,有命题随笔和自由写作,最主要的是要有真情实感,与学生进行讨论关于每次随笔内容也很有必要。每月组织一次全班参与的语文活动,包括朗诵、辩论、课本剧等形式,最好是以组为单位,这样能锻炼学生自身时,也锻炼了团结协作的能力。或者利用假期读一些经典,开学后以随笔的形式展示。我们已经习惯一周一次作文训练,这让一些学生头疼,但是我更多要求学生随笔写作。我觉得,在随笔中学生更能做到“我手写我心”,保证写作中真情实感的表达。

四、营造师生关系和谐,促进人文发展

教育也是一门艺术,教师就是一个艺术家。面对不同的学生,老师遇到的是不小的挑战。不是每一个学生都能很好地接受老师的批评,这也会影响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一味批评学生,学生就会渐渐失去自信心。在中学生这样的年龄,一般都是靠周围人的评价来认识自己。学生觉得得不到老师的认可,师生关系自然就无法和谐。课堂是教师与学生交流的舞台,也是师生之间相互了解的平台。教师合理把握课堂的氛围,注重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才能达到教学效果。

师生关系的和谐,是学生的教师教学的肯定和喜欢,学生也会在教学过程中对老师加深了解,尊敬老师的教学成果。热烈的课堂气氛是和谐师生关系的表现。我们也可以从日常的交流中看出师生关系的和谐。学生愿意和某个老师发自内心的打招呼,这也是一种教学成果。

五、注重学生思考创新,提升精神境界

篇10

(一)农村学生阅读量太少,缺少美文的熏陶。家长教育意识不强,教育方法不当。他们过分强调学生成绩,偏中理科,农村现在仍然流行这个顺口溜:“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忽视学生对阅读的渴求,甚至将课外书视为“闲书”藏起来,怕影响孩子学习。作文所需要的遣词造句、布局谋篇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阅读,但由于学生平时很少有机会阅读,缺少课外积累,没有写作材料,造成对作文望而生畏。

(二)学生阅历太少,缺少直接经验。赞可夫说:“应该打开窗户,让沸腾的社会生活,奇异的自然现象,映入学生的脑海,借以丰富学生的感情经验,激起学生的感情。”农村家长整天忙于工作,没有时间和精力带学生体验自然和生活。写作,尤其是创作需要丰富的经历,而学生除了上网、写作业,基本上就没有什么有意义的活动了。这就造成学生无话可说、无事可写。

(三)没有养成认真观察的习惯。网络的普及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会让学生变得麻木,不关心他人,不关注身边小事。学生或只有作业,或沉湎于网络,没有太多的机会接触更多的人或物,每天重复着同样的生活,缺少观察和探索的冲动。写出来的文章毫无美感可言。

加强作文教学,不仅有利于写作能力的提高,而且能有效地促进听、说、读能力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有利于全面完成语文学科的任务。因此,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让写作变成美妙的过程,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下多费点心思。针对以上种种现象,我采取了以下策略:

(一)鉴赏“美”。加强学生课外阅读,在鉴赏中提高审美与写作能力。“阅读,架起了由模仿到创作的桥梁。”要使学生作文有话可说,有物可写,必须注意积累写作材料,提倡多阅读文章。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话言简意赅地向我们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书读得多,语言积累到一定程度,文章就会写得好,笔下就会生花。学生在汲取丰富知识的时候,感受到美的景、美的人、美的情。日积月累,学生就会在潜移默化中收获美的语言、美的素材、美的情感。文章自然就会有灵性,有血有肉。为了燃起学生阅读热情,我组织了许多与阅读相关的活动:“好书我推荐”、“名著大家读”、“美文经典诵读”、“读书演讲比赛”、“唐诗宋词品析”等活动,学生的阅读兴趣空前高涨,在书海中汲取营养,将优美的词句、好的写作方法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二)发现“美”。要教会学生善于观察生活,力求写实。“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写作的源头活水就是五彩缤纷的生活。热爱生活、观察生活、积累生活、思考生活才能拥有自己的思想,对周围的点点滴滴形成自己的看法或独到的见解。看到美丽的景物,欣赏悦耳的音乐,一定会感到心旷神怡;看到丑恶的事物,听到刺耳的声音,一般会感到厌恶憎恨。一切外部信息要通过观察才能进行,只有热爱生活并且善于观察的人,才能从生活中发现许多可写的素材,并产生写作愿望。我们应鼓励学生全景式的扫描生活,用自己的眼发现真善美,以自己的心去讴歌赞美生活,挖掘生活中最熟悉的、最能打动心灵的宝藏,写真人真事,抒真情实感。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走进生活,拥抱生活,在生活的浸润下打开思路,拓宽视野。此外,在作文教学中,还必须积极地创设情境,渲染气氛,为学生创造“有话可说,有话要说”的语言环境,帮助学生燃起写作的热情,激发写作的愿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三)记录“美”。积累点滴生活,并以随笔的形式呈现。一般来说,学生课外时间有限,过分要求写整篇文章,会让他们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中学生平时可以进行多练笔,多记日记,多写片段,让自己真实感情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不仅可以得到一种精神享受和审美情趣,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写作水平。为此,在平时作文教学中,我强调每位学生每天至少练笔一次,大至对社会现象的评价,小至遣词造句,不一而足。学生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练习,笔头熟了,素材也丰富了,有些内容还运用到作文中去,从而减轻了写作的难度。学生有了自己的写作心得,我就要求他们分享成果,互相学习。以课前演讲、美文共赏、辩论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提高学生写作积极性,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和写作水平。随着学生观察视野不断扩大,写作内容越来越丰富:班级的生活与风波,家庭的欢乐与忧愁,社会见闻等等,真是大到宇宙,小到自我,尽入笔底。在随笔里,我看到了学生的写作欲望,也感受到了学生因创作热情而引出的观察兴趣。不仅有话可写,而且更真实,更贴近生活。学生的作文不再有干巴巴的叙事,更有生动细腻的描写和真情实感的流露,读罢带给人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