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议管辖范文

时间:2023-04-07 15:22: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协议管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协议管辖

篇1

关键词:协议管辖 扩张趋势 当事人意思自治

一、协议管辖概述

(一)协议管辖概念及特征

协议管辖,亦称合意管辖、约定管辖,是指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双方当事人通过协议将他们之间业已发生或可能会发生的合同以及其他财产权益纠纷,交付某法院审理的管辖权制度。协议管辖是意思自治原则在国际民事诉讼领域的延伸以及体现,已为当今世界各国所普遍接受以及采用。

(二)协议管辖的特征

根据协议管辖的概念,我们总结出协议管辖具有如下法律特征:

1、主体的特定性。协议管辖的主体只能是合同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的双方当事人。这一特征包含以下内容:协议管辖只能在合同及其他财产权益纠纷之中,其他财产权纠纷包括因物权、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而发生的民事纠纷。协议管辖的协议只能由合同双方当事人达成。

2、选择的有限性。协议管辖主体达成的协议只能以法律规定的连结点为依据。连接点包括: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地、标的物所在地。

3、内容的合法性。内容的合法性是指协议管辖不得改变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的级别管辖以及专属管辖。

4、形式的法定性。是指法律规定协议管辖只能采用书面形式。协议管辖是一种要式诉讼行为,当事人一方在具体协商管辖法院时往往综合了各方面的因素进行考虑,最后达成一致协议,把这些协议内容以书面形式表现出来。我国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实行两审终审制度。根据两审终审的司法制度以及协议管辖的性质,协议管辖只能在第一审民事案件之中,第二审民事案件不发生协议管辖问题,这也是协议管辖内容合法性的又一要求。

二、协议管辖的优势

作为当事人实体处分的意思自治延伸到程序领域的自然结果,协议管辖的产生具有内在的必然性以及独特的优越性。

(一)可以消除国际民事诉讼管辖权冲突。

各国对国际民事诉讼管辖权的确立规定了不同的标准,如果案件发生在不同法律制度国家之间,每一当事国管辖权确立标准不同,就会产生管辖权冲突。协议管辖具有排除依其他连结因素确立管辖权的效力,当事人协议管辖的法院又是单一的,因此,协议管辖可以有效消除管辖权方面的积极冲突以及消极冲突。

(二)协议管辖有利于判决的执行。

在协议管辖的情况下,对案件行使管辖权的法院是当事人共同选定的,当事人愿意接受该法院对他们之间的争议进行管辖并予以审理,这样就会使纠纷得到最有效的解决,而法院作出的判决也能够较好的得到执行。

(三)协议管辖使当事人对案件的审理结果有一定的预见性。

当事人自己选择了管辖案件的法院,一般来说,当事人对法院办案的公正性、诉讼所用语言及交通方面的便利程度、双方对诉讼所采程序的熟悉程度、判决的可执行程度、费用的可接受程度等因素程度进行全面的考虑以及权衡,这样,当事人事先已预知自己的权利义务,对案件的审理结果在心理上有所准备,有利于维护交易安全及交易双方的合法权益。

三、我国民事诉讼协议管辖制度存在的问题及立法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

1、必须采用书面形式。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三十四条的规定,合同或者其他财产权益纠纷的当事人可以书面合同或其他书面形式协议选择争议的管辖法院。此种形式要件的过分严格,限制了当事人合意管辖的自由和选择,这一规定已不能适应科技的发展所带来的商业实践的深刻变化。

2、协议管辖的法院必须明确唯一。这样的约定不具有确定性、唯一性和排他性。如果合同双方当事人在同一天,在不同的法院因同一法律关系或同一法律事实以不同的诉讼请求对方,依此协议两地法院对其受理的案件均有管辖权,而依照法律规定又不能由两个法院同时审理,只能移送合并审理,但谁立案在先无法判定,且法院之间不能协商解决的情况下,只好报请他们的共同上级法院指定管辖。实践中当事人对此约定产生争议的案件以及法院因此而争管辖的现象屡见不鲜,这既违背了协议管辖的目的,即充分体现当事人意思自治的基础上,减少管辖争议,节省诉讼时间和成本,避免法院相互间推诿和乱争管辖的立法本意,又影响了法院的形象,使法律的严肃性遭到破坏。因此,笔者认为此协议管辖应认定无效。

(二)立法建议

1、扩大案件以及法院的范围。为充分尊重当事人程序选择权,使协议管辖在民事诉讼活动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新修订的民事诉讼法已经将仅限于合同纠纷的适用范围扩大到财产权益纠纷案件。新的立法方向应是取消限定的选择管辖法院范围,修改为当事人可以选择双方信赖、方便的法院作为管辖法院。在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下,给当事人更大范围的选择空间,更能体现国家对当事人自由行使处分权的尊重,充分体现当事人的意思自治。为有利于方便当事人诉讼,减少管辖冲突,受诉法院因当事人的选择而无法推委,其他法院也会以当事人的合意管辖为借口不予受理。同时,因当事人程序权利的实现以及满足,对自己协议选择的法院所作出的裁决更容易接受,能从一定程度上缓解执行难以及上访事件的发生。

2、对协议管辖的形式要件的条件放宽。为使当事人有更多的机会通过协商选择处理争议的法院,使其诉讼更具灵活性提供更大的便利,以适用现代市场主体在经济 生活中意思表示形式多样化的需求。建议将协议管辖必须采用书面合同形式或其他书面协议的形式的规定放宽为"当事人可以采用合同书、信件、传真、电报、电子邮件或视听资料等多种形式协议选择管辖法院。口头形式双方认可视为有效"。

3、承认协议管辖默示形式效力的制度。我国对涉外民事诉讼默示协议管辖予以承认。对国内民事诉讼默示协议管辖是否适用,法律没有规定。民事诉讼法第三十六条明确规定,人民法院发现受理的案件不属于本法院管辖的,应当移送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这种情况下,即便当事人不提管辖权异议,人民法院也应当依职权移送。但在实践中各地法院由于受地方保护主义等因素的影响,对本条的法律适用有很大差异。为维护司法的统一,并与国际社会的通行做法想一致,笔者建议,设立统一的默示协议管辖制度,同时,规定法官的告知义务。即明确规定,当事人明知受诉法院无管辖权而不提出异议的,视为对对方当事人选择管辖法院以及该法院行使管辖权的认可,受诉法院因此而取得该案的管辖权,并不得依职权移送。

参考文献:

1.参见孙南申:"论国际私法中协议管辖的法律效力",《政治与法律》20__年第2期,第30页。

2.参见陈爱武:"合意管辖制度:法理、问题与对策",《南京师大学报》社科版,20__年第5期,第43-47页。

参见奚晓明:"论我国涉外民商事诉讼中协议管辖条款的认定(上)",《法律适用》20__年第8期,第28页。

4.参见江伟:《中国民事诉讼法专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0页。

参见梁书文、杨荣新主编:《民事诉讼法及配套规定新释新解》,人民法院出版社,20__年7月第1版,第289页。

6.参见江伟主编:《中国民事诉讼法教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81页。

篇2

内容提要: 网络的虚拟性、超国界性等特点给涉网的民商事纠纷的管辖权确定带来挑战,传统的以地域为连结因素的管辖权确定方法在网络案件中遇到了困难,被告所在地、合同履行地、侵权行为地等连结因素的确定在网络环境下变得不明确。而协议管辖这种充分体现当事人意思自治的管辖权选择方式在网络环境下更显现了其巨大的适应能力,成为确立管辖权的最有效和直接的方式,但在网络环境下,如何使协议管辖更加合法、合理则成为涉网案件中协议管辖研究的重心。

协议管辖从理论上讲应该是确立管辖权最有效直接的方式,它通过当事人合意的方式选择管辖法院,首先体现了私法尊重当事人意思自治的原则,符合私法中各方当事人平等的法律地位,而且,它将司法管辖权的选择交由民事法律关系的各方当事人,避免了各国主权意志的冲突。其次,协议管辖无疑是减少管辖权冲突的最有效方式,协议管辖一定程度上排除了与案件有关的司法管辖权,从而减少了管辖权冲突。另外,从网络案件管辖权的确定来看,协议管辖不仅具备在普通案件中减少管辖权冲突的作用,而且在涉网案件的管辖权确定上更有其优势,它有效地避免了互联网案件中当事人所在地及法律行为发生地等地域因素在空间上的难以确定的特点,同时,避免了行为与法院地联系程度、联系因素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从而网络行为可能接受的法律规范和法律风险更容易预见,并可通过这种方式来限制和减少法律风险。

一、协议管辖在处理互联网案件中的适用

在网络案件中,各国一般都承认当事人选择法院。美国1999 年7 月的《统一计算机信息交易法》(“UCITA”) 第110 条规定:“双方可以选择一个排他性的管辖法院,除非此种选择不合理且不公平。”在欧盟,有关民商事案件法院管辖权的规定,主要体现在1968 年订于布鲁塞尔的《关于民商事案件管辖权及判决执行公约》,即《布鲁塞尔公约》,该公约第17 条规定:“如当事人一方或数方在一个缔约国有住所,以书面协议或有书面证明的口头协议,约定某一缔约国的某一法院或某些法院有管辖权以解决因某种特定法律关系而产生的或可能产生的争端,则只有该被指定的法院有管辖权。”考虑到电子商务发展给司法管辖权带来的新的要求,欧盟委员会于1999 年7 月14 日通过的《关于在民事和商事领域的司法管辖以及相互承认和执行裁决的条例》,该条例1999 年9 月7 日被转送欧盟议会和理事会,并向一些特殊委员会征求意见,2000 年12 月22 日通过,该条例为欧盟理事会颁布的2001 年第44 号规则,它于2002 年3 月1 日生效,除丹麦外,该条例将替代1968 年《布鲁塞尔公约》。在上述有关管辖权的规定方面,该《条例》对布鲁塞尔公约并没有改变。

在国际协调方面,海牙国际私法会议1999 年《民商事管辖权和外国判决公约》(草案) 第4 条也赋予了当事人选择法院的权利,该条规定:“如果双方当事人同意某一缔约国的有权管辖任何已经或可能发生与某一特定法律关系有关的争议,则该国法院享有管辖权,且除非双方当事人另有约定,此种管辖权应具有排他性。当具有排他效力的协议指定某一非缔约国法院时,缔约国法院应拒绝管辖或中止诉讼,除非被选择的法院自己拒绝行使管辖权。”在2000 年渥太华会议上,与会代表普遍同意,该条法院选择条款的规定可以适用于电子商务案件。

二、对协议管辖的限制

通过当事人合意达成的包括法院选择条款协议,从理论上讲确是判定当事人行为指向的最合理的方式,但随之而来的,就是我们不免会对协议的合法性提出问题,即协议真的就是当事人最真实意思的表示吗? 合意的法院选择条款是不是肯定没有问题且会获得有效执行吗? 法院在对法律选择条款的有效性的确定方面会坚持何种原则和运用何种标准呢? 对协议选择法院条款有何种限制呢? 在一般情况下,法院会充分尊重当事人的选择,包括当事人对法院的选择,尽可能保证法院选择条款的有效,同时,出于保证交易的稳定性、确定性的需要,法院也会尽量保证协议的有效性。在美国Rudder v. Microsof t Corp . 一案中,法院就坚持了有关服务协议中的法院选择条款的有效性,并指出,对法院选择条款的否定不仅违背了“商业确定”的目的,而且会使电子商务陷入糟糕的境地,从而扰乱整个电子商务的市场。在Kilgallen v. Network Solution ,Inc. 域名争议案件中,根据法院选择条款,因此产生的纠纷应交由弗吉尼亚的法庭,因此,马萨诸塞的法院采信了法院选择条款,拒绝行使管辖权,并指出,除非证明该条款是不合理的,否则应承认对法院选择行为的效力[1].但不可否认,任何谈判和协议的过程都存在着强势的一方,协议管辖中合意的过程也不例外,因此,对于法院选择条款进行必要的限制无疑是必要的,通过对管辖合意的限制,不致于使本已强势的一方在司法救济尚未开始前就已占了优势。

在网络行为中典型的合意形式就是对网站中格式条款的接受,在用户进行浏览网站、浏览部分网页进行注册或签订网上交易合约进行交易时,往往在合同中包含有法院选择条款,而合约的最后则留给用户两种选择,即“我同意”或“不同意”,选择“我同意”,则接受了合同内容包括法院选择条款。对上述常见的网络行为中的法院选择条款效力的分析,主要还在于此种选择是否反映了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当事人对法院选择条款是否清晰,对网络合意管辖权的效力提出异议的也多是针对于此。特别是消费者与商家签订的浏览网页的注册协议中,消费者与用户处于极其被动的位置,为了获取网络之上的信息,必须进行相应的注册,而在注册过程中,则必须接受相关的注册条款,其中可能就包含法院选择条款。因此,此时的合意在一定程度上则很难说是消费者的真实意思表示。在具体分析时,法院则注意通过合意形成的形式来判断用户对协议内容的了解程度以及用户接受协议的肯定程度,以此来判断该合意的效力。

第一, 对真实意思的判断

1. 法庭需先对协议被接受的程度进行分析,如果争议的商业合同是一个标准的、单独的、需要由用户专门予以点击接受的合同,则用户的点击接受可以表明该协议的有效性,而规定在其中的法院选择条款则应当是有效的。但如果法院选择的条款并不在争议的商业合同中,而是存在于网站使用的协议中,通过最初的网站使用协议包括了依托该网站发生的所有行为,则该合意选择法院的效力就应重新审视。

2. 对法院选择条款的接受应该是明示的。如前所述,对于明确的需用户予以点击“同意”接受的协议,在形式上应该符合真实意思要求;但有的协议条款存在不明显,无需用户点击确认,或协议的存在并没有明示并要求点击确认,而是通过用户在实施某种行为时进行告知协议的存在,以用户的行为推断用户对协议的接受,则协议的有效性就更成为问题。在美国Specht v. Nescape Communications Corp . 案中,用户仅仅在浏览被告网页时会遇到一些提示有协议的存在,但从没有协议需用户去点击确认,比如被告网站中提示:“下载意味着你接受协议”,但法院认为“, 下载的主要目的是获得产品,而不是接受一个协议。”一网络协议尤其是网络管辖协议或条款的成立且有效,必须要求网站拥有者获得用户明确、肯定的接受答复,而不能是间接和模糊的。[2]

第二,对合意的限制

1. 合意应是非排他的。根据协议管辖是否排除其他管辖的行使,可以将协议管辖分为排他性的和非排他性的管辖。在适用不方便法院原则的国家,协议管辖的排他性与非排他性的问题并不突出,在英国,即使是排他性的管辖权协议,原告也可以通过主张充分的理由向英国法院证实诉讼应当在英国进行。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协议管辖可以说是从属于不方便法院原则的适用[3].而对于不适用不方便法院原则的国家来说,是否为排他性管辖则至为重要,对于排他性管辖,则完全无管辖权。美国“UCITA”第110 条在肯定法院选择条款的同时,指出“除非双方协议明确规定,双方协议选择的管辖法院不具有排他性。”但1999 年《民商事管辖权和外国判决公约》(草案) 第4 条则赋予了当事人选择法院的排他性。从适用网络案件管辖权的角度来看,网络案件的超国界性,使得协议管辖指向的法院具有更强的国际性,而排他性协议管辖的订立,更有可能选择一个与争议事实没有任何联系且对某一方当事人公正的法院地,从而在协议形成和执行上均会有比较大的麻烦,另外,考虑到网络案件协议管辖中应体现的消费者利益、公平合理等原则,非排他性的协议管辖更有利于协议管辖的执行。

篇3

关键词:国际民事诉讼;协议管辖;发展趋势;立法完善

一、协议管辖制度概述

协议管辖制度,是指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双方当事人通过协议将他们之间业已发生或可能会发生的涉外民商事争议,交付某国法院审理的管辖权制度。协议管辖在国际私法上的意思是自治原则在国际民事诉讼领域的延伸和体现,是对选法自由的补充,也是国家在地域管辖权上的相互妥协,它在某种程度上赋予了私人以立法者所具有的权力。协议管辖制度已为当今世界各国所普遍接受和采用。

各国之所以纷纷将协议管辖作为一项确定国际民事管辖权的一般原则,主要是因为其自身具有诸多明显的优点。第一,赋予当事人选择法院的自,不仅有助于避免有关国家的管辖权规定因刻板、僵化而可能造成的不公平、不合理管辖的现象,而且借当事人之手使各国间民事管辖权的冲突轻松而巧妙地得到了解决。第二,在各国法院平行管辖的情况下,原告获得了更多的选择机会,他可以选择到那个为其所信任且对其最为有利的法院去,而被告则只能屈就原告的选择,或者另择法院。前者导致当事人之间诉讼机会的不均等,后者导致一事多诉,两者均不利于国际交流的健康发展。承认协议管辖,则能实现当事人之间程序和实体的平衡,并能有效防止和减少一事多诉现象的产生。第三,允许当事人协议选择法院,当事人双方即可在签订协议时对法院办案的公正性、诉讼所用语言及交通方面的便利程度、双方对诉讼采用程序的熟悉程度、判决的可执行程度及费用的可接受程度等因素进行全面的考虑和权衡,大大增强了诉讼的确定性和可预见性,有利于维护交易安全及交易双方的合法权益。

尽管各国立法都允许当事人协议选择管辖法院,但当事人的意思自治不是毫无限制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共同限制条件:一是当事人协议选择管辖法院不得违反法院地国的公共秩序;二是当事人协议选择管辖法院不得排除法院地国的专属管辖权;三是当事人协议选择管辖法院必须出于善意。

二、协议管辖制度的国际发展趋势

1.协议管辖适用的范围趋向逐步宽泛。关于当事人选择法院方面,各国规定并不一致。匈牙利是只允许在合同争议上设立管辖协议的国家。捷克的规定不仅包括合同争议,而且还有金钱债务的争议。南斯拉夫则进一步扩大动产物权。在大多数情况下,承认协议管辖的范围限于契约、不当得利、信托等债权诉讼。对于与人身有密切联系的自然人、婚姻家庭、继承以及带有很强地域特征的破产等事项,一般不允许当事人约定管辖法院。

从近年的国际私法立法来看,协议管辖已经开始将其势力范围渗透到身份、婚姻家庭、继承等领域。根据1984年《秘鲁民法典》第2058条和第2062条的规定,协议管辖适用于“世袭财产案件”(即合同之债、侵权之债、财产物权)以及诉因与秘鲁有实际联系的当事人明示或默示接受秘鲁法院管辖的自然人的身份和能力或家庭问题的案件。

2.管辖协议的形式要件日益放宽。根据管辖协议订立的方式,可将管辖协议分为明示的管辖协议和默示的管辖协议。对于明示的管辖协议,大多数法律都要求以书面形式达成。这无疑有利于防止和减少管辖权争议的产生,即使产生争议,也容易举证并及时解决。但是,过于强调书面形式,很多时候并不利于国际民商事争议的妥善解决,无益于保护当事人的正当权益。因此,许多国家都主张对管辖协议的书面形式作扩大和灵活的解释。例如,2005年海牙《协议选择法院公约》第3条第3项即集中反映了各国的这种普遍要求:“排他选择法院协议必须以下列方式缔结或获得证明:(i)书面方式;或(ⅱ)通过其他任何能够提供可获取的供后来援用的信息的传送方式。”这样,就将传统的书面方式及随着科技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电子方式或其他新的技术方式均包括进来了。在国内立法中,1987年《瑞士联邦国际私法法规》当为改革的先行者。该法第5条第1款对管辖协议的形式作出的规定亦十分宽松和灵活:“在有关财产的事项中,当事人可以协商选定处理就特定的法律关系所产生或将要产生的争议的法院。可通过书写、电报、电传、传真或其他可构成书面证明的通讯方式达成选择协议。如无相反的规定,对法院的选择是排他的。”

3.协议法院与案件之间的联系日遭淡化。对于当事人协议选择的法院是否必须与案件之间有一定的联系,存在两种对立的观点。英、美等国家认为,当事人选择的法院与案件没有联系并不影响管辖协议的效力,不会对当事人将争议提交给与当事人及其争议均无联系但有着处理某类案件丰富经验的法院审理构成妨碍。另一种相反的观点则是要求当事人选择的法院必须是与争议和案件有着直接联系或实质性联系的地点的法院。

主张漠视联系因素的国家主要是出于能给当事人提供和创造更多便利和自由的考虑,因为如果允许当事人任意选择与案件毫无联系的法院,便更能保证所选法院的中立性、公正性和便利性。强调联系因素的国家则出于各种担心而显得比较谨慎和保守。他们认为,如果允许当事人选择与案件毫无联系的法院进行审理,将会给案件的审理(如取证、适用法律等)带来诸多不便,结果反而不利于其真正保护当事人的利益。通过比较和分析,前一种主张似乎更为合理,也更符合协议管辖原则的本意,而后一种主张则在很大程度上难以成立或经不起推敲。第一,认为不强调联系因素便不能照顾到司法便利性的观点就有些牵强,这种担心也显得多余,因为不将当事人的目光严格限定在与案件有联系的法院上,会使当事人获得更多的自由,当事人因而可在更广泛的范围内结合法院的中立性、公正性以及诉讼的专业性、便利性和判决的可执行性等各种因素进行全面和充分的考虑,然后作出最明智、最适当的选择。第二,几乎各国国内法和国际条约都对当事人选择法院施加了一项不得违反专属管辖的限制,有了这种专属管辖优先于协议管辖的限制,就不必担心当事人会利用选择与案件毫无联系的法院的机会损害一国的司法和公共秩序了。第三,淡化所选法院与案件之间的联系,使当事人选择法院的范围大大拓展,无疑可为当事人更顺利地达成合意提供便利和支持。

正是基于上述原因,近年颁布的国际私法大都没有要求当事人必须选择与案件有联系的法院。1987年《瑞士联邦国际私法法规》第5条、1995年《意大利国际私法制度改革法》第4条以及1998年《突尼斯国际私法》第4条,均无不体现了这种新的立法趋势。

4.保护弱者原则在管辖约定中充分体现。管辖协议有可能被经济上占优势地位(尤其是垄断或事实上垄断)的一方当事人利用来侵犯较弱一方当事人,造成形式上的自治平等,实质上有悖公平的结果,与协议管辖所追求的价值取向背道而驰。典型情况是,当合同双方当事人实际议价能力悬殊,诸如格式合同中,合同条款由当事人一方预先拟定,对方只能附合该条款意思,而拟定条款一方在经济上又具有绝对优势地位,使其可以将合同条款包括协议条款强加给对方。一般而言,弱方当事人只有被动地“自愿”接受合同中明显对其不利的协议管辖条款。

值得注意的是,1968年《布鲁塞尔公约》协议管辖制度对弱方当事人的保护独具匠心,那便是从协议订立的时间角度体现对弱者的保护。公约规定,除其它条件外,保险合同、赊购合同、租购合同中的管辖权约定于纠纷发生后订立始得尊重,在纠纷发生之前订立的,不予遵从。我们知道,管辖协议订立在纠纷发生之后,双方意思表示真实,心存侥幸或屈就订约的情形很少发生,但在纠纷发生之前,弱方当事人屈于双方经济地位悬殊的现实,无暇顾及或者是抱着良好愿望接受对己不利的管辖协议条款的情形在实践中却屡见不鲜。总之,保护弱者原则对协议管辖效力的限制,是协议管辖真正体现其价值优越性的必备要件,也是当事人议价能力悬殊合同管辖规定中这一原则精神正得以实现的必要保障条款。这一原则在协议管辖制度中的充分体现是完善协议管辖立法的必然选择。

三、我国有关协议管辖制度的立法及其完善

1.我国有关协议管辖制度的立法。199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244条规定:“涉外合同或者涉外财产权益纠纷的当事人,可以用书面协议选择与争议有实际联系的地点的法院管辖。选择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管辖的,不得违反本法关于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规定。”第245规定:“涉外民事诉讼的被告对人民法院管辖不提出异议,并应诉答辩的,视为承认该人民法院为有管辖权的法院。”

1992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305条指出:“依照民事诉讼法第34条和第246条规定,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专属管辖的案件,当事人不得用书面协议选择其他国家法院管辖。但协议选择仲裁裁决的除外。”《民事诉讼法》第34条规定:“下列案件,由本条规定的人民法院专属管辖:(一)因不动产纠纷提起的诉讼,由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二)因港口作业中发生纠纷提起的诉讼,由港口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三)因继承遗产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继承人死亡时住所地或者主要遗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第246条规定:“因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履行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合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合同、中外合作勘探开发自然资源合同发生纠纷提起的诉讼,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管辖。”

200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第8条规定“海事纠纷的当事人都是外国人、无国籍人、外国企业或者组织,当事人书面协议选择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法院管辖的,即使与纠纷有实际联系的地点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法院对该纠纷也具有管辖权。”

2.我国现行协议管辖制度的缺陷

第一,协议管辖的适用范围太窄且模糊不清。涉外民事案件的协议管辖仅限于涉外合同或者涉外财产权益纠纷,对于因婚姻家庭、继承等引起的财产争端是否可以纳入“财产权益纠纷”的范畴,我国法律也没有明确。所谓“合同纠纷”中的“合同”是否有一定的限定范围,我国法律也未做具体规定。

第二,管辖协议形式要件严格的“书面”化。对协议管辖的形式要件,我国仍采取严格的书面形式,即只承认狭义的“书面协议”,否认电报、电传、传真、或其他可构成书面证明的通讯方式所达成的选择协议的法律效力,更不用说口头形式了。这不仅与当今的国际趋势不一致,而且与我国1999年《合同法》中新的立法趋势也是相悖的。

第三,协议选择的法院太窄。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当事人必须协议选择与争议有实际联系的地点的法院,这显然与当今国际上主张漠视或淡化协议法院与案件之间的联系的发展趋势是背道而驰的。这种做法不仅不利于协议管辖制度优势的充分发挥,而且大大限制了当事人协议选择法院的自由。

第四,保护弱者原则的缺位。一方面,管辖协议有可能被经济上占优势地位的一方当事人利用来侵犯较弱一方当事人,造成形式上的自治平等,实质上有悖公平的结果,与协议管辖所追求的价值取向背道而驰;另一方面,在一些人身权案件中,如抚养或扶养案件等,原告往往是年幼或年迈体弱者,单纯地以被告住所地确定管辖法院会造成原告的不便,增加其诉累,影响到原告权利实现及其权利实现的程度。因此,随着“以人为本”法律思想的确立,为实现实质意义上的公平,各国法律都对弱者利益给予着重的保护,这一精神在协议管辖制度上亦得到了体现。我国协议管辖制度在保护弱者之效力限制上存在明显的立法疏漏。

3.我国现行协议管辖制度的完善

第一,扩大适用协议管辖案件的范围。协议管辖制度体现了国家对当事人意愿的尊重,是诉讼民主的一种表现形式。为充分发挥这一制度的作用,进一步推进诉讼民主,提高诉讼效率,立法者在修订民事诉讼法时,应借鉴和吸收国外协议管辖方面的立法经验和成功做法,适当扩大国际民事诉讼协议管辖的案件范围。建议将国际民事诉讼协议管辖的适用范围扩大到涉外民商事合同纠纷和涉外财产权益纠纷案件,以及除人身损害赔偿、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以外的其他各类涉外侵权纠纷案件。为适应WTO法制统一原则和透明度原则的要求,便于当事人依法及时行使协议管辖权,便于法院依法及时审案,可以考虑借鉴我国仲裁法中确定仲裁范围的方式,采取概括规定与否定列举(排除法)相结合的方式界定民事诉讼协议管辖的案件范围。即对国际民事诉讼协议管辖的适用范围可以规定为:“涉外合同、涉外财产权益纠纷或者涉外侵权纠纷的当事人,可以依法采用书面协议等形式选择争议的管辖法院。”并另行规定,“婚姻、收养、监护、继承纠纷,专利纠纷以及有关破产的案件当事人不得协议管辖。”

第二,扩大当事人选择管辖法院的范围。理想的立法应该是只要不违背专属管辖,且不得存在重大的不方便,应允许当事人协议选择任一法院包括与案件没有实际联系的法院。对涉外协议管辖来说,实际上对本国司法管辖权的一种限制,这有助于克服“一事两诉”的现象,公平、有效地解决国际民商事纠纷与争议。

第三,放宽管辖协议的形式要件。放弃严格单一的书面主义,相应地作出灵活宽松的规定,即当事人既可以书写、电报、电传、传真、或其他可构成书面证明的通讯方式达成选择协议,也允许双方以口头形式协议或合意选择管辖法院,但对口头形式应该作一些限制,如只能适应一些简单或诉额较小的民商事案件或人身权案件等。这样,不但与国际通行的做法和发展趋势保持一致,同时也可消除与我国合同法相关条文的矛盾。

第四,体现和贯彻弱者保护原则。在有关财产权益纠纷案件中,主要是一些经济地位相对悬殊的特殊合同纠纷,如消费合同、雇佣合同、保险合同、赊购合同、租赁合同等,应规定,只有在争议发生后订立的管辖协议才有效力,并给予弱势方当事人优先选择管辖法院的权利,以防止弱势当事人只能被动地“自愿”接受合同中明显对其不利的协议管辖条款。在人身权纠纷案件中,如婚姻负担、抚养费或扶养费案件等,可规定,原告有权自行选择法院提讼,即原告享有选择法院的权利,实行被告就原告原则。

参考文献:

[1]李双元.国际私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徐卉.涉外民事诉讼管辖权冲突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3]张兰兰.国际民事诉讼协议管辖制度的发展趋势[J].法学,2002,(2).

篇4

    (1)民事诉讼法第38条规定,管辖权异议“应当在提交答辩状期间提交”,而在第一审程序中,有权利提交答辩状的当事人只有被告。

    (2)民事诉讼法第243条规定:“涉外民事诉讼的被告对人民法院管辖不提异议,并应诉答辩的,视为承认该人民法院为有管辖权的法院。”该条更明确规定异议主体为被告。

    (3)管辖法院是原告自己选择的,应当推定其认可受诉法院的管辖权,否则,其不应向该法院起诉,即使其后来发现受诉法院无管辖权,也可以通过撤诉的方式来否定法院的管辖权,因此,原告无权提出管辖权异议。

    (4)必要共同诉讼的原告自己申请参加诉讼,说明其已经承认原告的诉讼行为,那么他应受约束不能再对原告选择的法院提出管辖权异议。

    (5)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可以申请参加诉讼,也可以不申请参加诉讼而另行起诉,假如他申请参加诉讼,则表明他承认和接受了法院的管辖,如果他对受诉法院管辖有异议,则完全可以不参加诉讼而另行向有管辖权的法院起诉。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在诉讼中通过支持一方当事人的主张来维护自己的利益,其诉讼地位决定其只能依赖原、被告一方,因此,其无权提出管辖权异议。管辖权异议的主体范围,不仅包括被告,还应当包括原告、第三人。理由如下:

    首先,民事诉讼法并无明确将管辖权异议的主体限定为被告。“管辖权异议应当在提交答辩状期间提出”之规定,不应视为对其主体的限制条件,而应当理解为对其提出时间的限制。而对于民事诉讼法第243条,因其是涉外民事诉讼程序的特别规定,其主要目的在于确认默示协议管辖在涉外民事诉讼中的合法性,而默示协议管辖在我国民事诉讼法中无明文规定,故而该条在管辖制度中没有普遍性,据此确定管辖权异议之主体的观点也就失去其前提条件。因此,据此认为管辖权异议的主体只能是被告的观点是片面的。

篇5

1、管辖权异议申请书;

2、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

3、机构代码证复印件;

4、营业执照复印件。

【法律依据】

篇6

租房合同协议书(1)

出租方(甲方):________ 性别:____年___月____日出生

承租方(乙方):_________ 性别:_____年____月___日出生,身份证号码:_______________

甲、乙双方就房屋租赁事宜,达成如下协议:

一、甲方将位于____市____街道___小区___号楼号的房屋出租给乙方居住使用,租赁期限自______年___月___日至____年___月___日,计___个月。

二、本房屋月租金为人民币_____元,按月交。每月月初15日内,乙方向甲方支付全月租金。

三、乙方租赁期间,水费、电费、取暖费、燃气费、电话费、物业费以及其它由乙方居住而产生的费用由乙方负担。租赁结束时,乙方须交清欠费。

四、乙方不得随意损坏房屋设施,如需装修或改造,需先征得甲方同意,并承担装修改造费用。租赁结束时,乙方须将房屋设施恢复原状。

五、租赁期满后,如乙方要求继续租赁,则须提前 1个月向甲方提出,甲方收到乙方要求后7天内答复。如同意继续租赁,则续签租赁合同。同等条件下,乙方享有优先租赁的权利。

六、租赁期间,任何一方提出终止合同,需提前1个月书面通知对方,经双方协商后签订终止合同书。若一方强行中止合同,须向另一方支付违约金______元。

七、发生争议,甲、乙双方友好协商解决。协商不成时,提请由当地人民法院仲裁。

八、本合同连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自双方签字之日起生

效。

甲方:_____________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

年月日

租房合同协议书(2)

出租方:(以下简称甲方)

承租方:(以下简称乙方)

甲方将位于_______路____号___间门面(m2)承租给乙方经营,为规范甲乙双方的行为,经充分协商,达成如下门面出租协议:

一、乙方承租甲方门面前,必须取得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并符合经工商部门审验的经营项目,非本地常住人口同时应具有身份证、暂住证、计生证、流动人口证等有效证件,并将所有证件的复印件交于甲方。

二、乙方在签订本合同之前,应向甲方交纳_______元的门面押金,该押金不得用来抵减门面租金,乙方如能在合同期内全面履行本合同,到期后甲方全额将押金退还乙方(不计息)。

三、合同签定后,中途不允许将门面退还甲方,否则押金不予退还。乙方在承租期内不得私自将门面转让他方经营,如因特殊情况需要转让门面,必须经甲方同意,甲方每次收取____元的转让管理费。如私自转让,则对乙方处以____元的罚款(在押金中扣除),并对新承租户主处以____元的罚款后,提高房屋租金的____%,重新签订租赁协议。

四、门面租金为每月_______元,乙方必须先交钱后租房,月底时先将次月的门面租金交清,决不允许拖欠,如有拖欠,第一次给予____元的罚款在押金中扣除(不抵减租金),再有发生则甲方有权收回门面另行出租,并没收押金。

五、乙方必须遵守国家的法规、法令和政策,搞好综合治理,服从各管理部门的管理,在经营范围内合法经营,如违法乱纪,不服从管理,所造成的后果一概由乙方自负,后果特别严重的甲方有权终止合同,没收押金。

六、乙方在承租期内,其工商管理费、税金、水电费、设施维修费、卫生费(如到收费厕所大小便)等费用一律自理。从事餐饮业的业主,应注意搞好环境卫生,特别是要保证下水道的畅通,如下水道堵塞则由对该下水道堵塞有影响的餐饮业主共同出资疏通。

七、乙方在承租期内要搞好防火、防盗、门前三包等各项工作,如因乙方门前三包不合格导致甲方受到管理部门处罚,甲方对乙方处以____元的罚款,在押金中扣除。发生责任事故造成自身和他方损失的概由乙方负责,后果特别严重的将移交司法部门处理。

八、乙方在承租期限内要妥善保管好甲方的各种设施,如有损坏照价赔偿(在押金中扣除),不允许对门面的整体结构进行改造(如打墙、开门、开窗等),如需对门面进行外观装修,则应征得甲方同意,否则甲方有权收回门面,没收押金。

九、本协议有效期为____年,即从______年____月____日至______年____月____日止,甲方原则上保证乙方的经营期限,如若在此期间国家宏观政策上有重大变化、当地政府对城区重新规划、甲方在经营上有重大举措需提前收回门面时,甲方须提前一个月通知乙方,乙方必须无条件服从。合同终止后不得向甲方提出补偿要求。

十、本合同一式两份,自签字之日起生效,若有未尽事宜,双方协商解决。合同到期后,甲方对门面招标,乙方在同等条件下享有优先权。

甲方:(签字)

____年____月____日

篇7

关键词: 建构主义 英语教学 听写教学

一、引言

纵观近几十年国内外一些主要的外语教学法:听说法、交际法、全身反应法等,都是以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或认知学习理论为心理学基础。建构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思想――以学生为中心,也是值得外语教学界借鉴的。建构主义教学观作为教育心理学的最新理论,对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具有良好的可借鉴作用。运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英语教学,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笔者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视角,结合近年来学者们运用建构主义理论探索英语教学的研究,探讨大学英语教学中“听写”这一环节的课堂教学设计。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英语教学”相关研究

温彭年、贾国英(2002)等人在论述建构主义理论与教学改革中提供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综述。

丰玉芳(2006)综合了学者们的学术观点,将传统教学模式与建构主义教学模式的区别归纳于表格中,并且以大学英语某一课为例,为读者提供了建构主义学习设计的案例。

众多学者们还探讨了建构主义在英语阅读教学、英语语法教学、英语写作教学、英语口语教学、英语语音教学、英语口译教学等教学活动中的运用。

然而,“听写”作为一个重要英语教学活动,不应受到忽视。建构主义的思想对于听写教学活动设计也有可借鉴的地方。如何借鉴利用建构主义合理之处指导“听写”教学,应该是值得探讨的。

三、英语教学中的“听写”环节

(一)听写的作用

“听写”虽是一种传统的听力训练方法,但其对听力能力发展具有显著功效。杨学云通过对比试验、问卷调查等方式探讨了听写式语言输入训练对发展学生听力能力的有效性。其试验统计数据分析及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听写式语言输入与学生听力能力的发展显著相关,对听力能力的提高有促进作用。

除了对听力能力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外,“听写”训练还与阅读、写作、语法等能力的发展显著相关。国内学生对此进行了相关研究。可见,“听写”作为英语教学环节,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二)听写的特点

听写式语言输入训练是一项有意识的信息输入、产出活动,是听者被动接收信息和主动产出信息相结合的过程。听是对信息的被动接收,写是对输入信息的语言展示。在听的过程中,听者接收源语言,对听到的声音信号进行检索、分析、存储,主动构建语境意义,以文字的形式再现先前输入的信息,完成由输入到输出这一完整的循环过程(杨学云:29)。

“听写”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它能综合考查多方面的能力和知识。如,听力理解能力,基础语法知识及其应用、词汇知识、逻辑推理能力、标点符号知识、书写能力等。当我们通过听觉渠道接收信息时,并要把它写下来时,首先必需依赖声音信号和上下文辨识出一个个的词来,然后赋予它结构与意思(包括利用上下文及背景知识等消除一音多义所带来的歧义等。)经过处理的材料被暂时储存在短时记忆里,最后再从记忆里重现在纸上。在此过程中,如果不善于利用上下文、背景知识及逻辑推理能力,就会导致或难以发现逻辑语义上的谬误(李绍山:3)。

在听写训练时,要注意听写材料语言与内容的难度,采用多样化的听写教学方式。否则,易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同时,要注意营造宽松的课堂环境,过于紧张的气氛会影响教学效果、不利于学生的二语习得。

四、基于建构主义视角的英语教学“听写”环节

(一)背景知识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个体学习需要先前知识的支持。如果个体没有先前形成的知识结构的基础,是不可能吸收新知识的。我们知道得越多,我们能够学习的就越多。因此施教者必须尽量创设同学习者当前状态的联系,必须为学习者提供基于先前知识的路径(田延明:23)。背景知识的熟悉程度对听写有直接影响。背景知识越熟悉,听写的正确率就越高。

因此,在听写教学中,教师要重视社会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学生积累了一定量的背景知识后,才有可能通过所接收的这些信息,去判断所听材料可能涉及的内容,提高理解的正确率(钟莉莉:65)。而在此过程中,学生的信息输入过程就有可能由被动接收信息变为主动,这符合建构主义关于“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这一观点。

(二)多样化的听写教学任务

建构主义关于教学思路的认识中,最主要的就是注重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注重协作学习。在进行听写教学时,不妨采用多样化的听写任务,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实际的听写教学中,教师可针对学生实际进行多样化的听写教学训练。如就大学英语教学而言,在学生进校的第一学期,可进行六至八次听写。主要听写英语课堂上学过的内容。一来扫除了背景知识的障碍,二来可以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第二学期可加强听写的深度,比如加上一项阅读式的听力理解题。这有利于学习能力较高的学生发挥其特长,提高其学习动机。第三学期可进行句子或短文听写。在进行短文听写时,还可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先各自听写,后与小组成员讨论、一起对短文进行意义上的重现,接着教师进行反馈。这个过程可以促进学生与班级成员的对话交流,学生在此过程中从自己的背景出发,建构了自己对于短文的意义,其原有的知识因为其他成员的“新经验(知识)”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也许这个过程会比学生自己完成听写的时间要长。但是,学习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学习不是瞬间完成的,对于知识来说,需要学习者多次思考及应用。

当然,多样化的听写教学还可以包括慢速听写、常速听写等。目前也已有学者对此进行了相关研究。

(三)学习动机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学习是学习者内部控制的过程。建构主义鼓励和接受学习者的自治和主动;将学习者看作是有意志和目的的人,鼓励学习者质训,培养学习者的好奇心(田延明:25)。

动机与自主学习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动机对听写能力的提高有重大作用。态度和动机是影响外语习得的重要因素之一。汤闻励通过实证研究,验证了在教学中加强学习动机、增加语音及精听训练是帮助学生提高听写能力的必要和有效途径这一假设(汤闻励:85-89)。可见,动机是提高英语听写能力的三变量之一。这与建构主义的观点是相通的。教师是学生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教师应努力培养学生的自觉意识和元认知能力,努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教学环境

建构主义认为,人是知识的积极探求者和建构者,知识的建构是通过人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进行的。教师应创设含有丰富信息的环境,为学生提供最真实的语言信息输入,引导、帮助学生建构语言知识,发展语言运用技能。此外,建构主义对于教学还提倡注重提供充分的资源。建构主义强调要设计好教学环境,为学生建构知识的意义提供各种信息条件(田延明:26)。最近,随着网络环境的优化,网上建构主义的教学组织形式也得到了较快的应用与发展。这对于网络环境下的“听写”输入教学具有重大启示意义。

随着现代化技术手段的发展,基于建构主义的“听写”教学将突破传统教学的局限,开发出能有效支持学生主动建构知识、通过网络实现信息交换、资源共享,开展网络协作学习的软件或教学环境,为学生自主进行“听写”学习提供无限可能。

五、结语

建构主义理论为我们提供了实现培养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这一目标的可能性策略。建构主义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对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这为21世纪外语教学提供了一个新的教学观念。我试着从“听写”这一教学环节入手探讨了建构主义在听写教学中的应用。旨在更加有效地优化听写教学的效果,促进学生二语习得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丰玉芳.建构主义学习设计六要素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6).

[2]高翠玉.多样化听写策略在英语教学中的实践[J].山东外语教学,2007,(4).

[3]李绍山.听写――有效的外语教学与评估手段[J].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4).

[4]汤闻励.动机语音精听――提高英语听写能力之三变量[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5,(3).

[5]田延明,王淑杰.心理认知理论与外语教学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4.

[6]温彭年,贾国英.建构主义理论与教学改革――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综述[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5).

篇8

关键词:关联理论;歇后语;日译

中图分类号:H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4-0177-02

一、关联理论与翻译

关联理论是1986年Sperber和Wilson在Grice合作原则的基础上提出的认知语用学理论,强调交际过程是说话方提供关于其意图的明示刺激,听话方通过推理来寻求最佳关联理解的过程。最佳目标是保留传达交际线索的风格特征,反映话语的信息内容及表达此信息内容的方式,以及这样的风格特征要达到的特殊效果。

作为交际的翻译活动,译者对源语的理解和翻译过程中对语码的选择所依据的自然也是关联性。翻译过程涉及原文作者、译者和译文读者。哥特的“三元论”充分考虑译文读者的认知环境和反应,该论认为翻译行为包含两个明示-推理过程:原文作者向目的语读者示意其交际意图,而译者则根据原文的语境信息以及关联原则对原作者的交际意图进行推理理解;译者根据自己对目的语读者的期待和接受状况估计,对原作者的交际意图和信息加以示意并传达给译文读者。

然而目的语读者的期待和文化背景不同,同样的话语,不同读者可能读出不同程度的关联性,达到不同语境效果。因此,关联理论视角下译者须再现在其与目的语读者共享的认知环境中可能产生最大语境效果,从而使译文达到最佳关联。即译者必须考察目的语读者的认知环境及阐释的任何方面在此认知环境中的关联性,根据最佳关联性目的做出翻译决定。

二、歇后语与翻译

歇后语是中华民族的独特文化,以短小且风趣形象著称。作为“引子”的前半部分就像谜语,而作为“后衬”的后半部则如谜底。通常人们只说前半部分,让听者自己去领会和猜测其本意,如:瞎子点灯――白费蜡、大姑娘上轿――明里哭暗里笑等等。恰当地运用歇后语可使语言生动活泼、富含韵味,给读者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如《骆驼祥子》中的很多歇后语都起到了这种作用,在写虎妞到曹先生家去找祥子,见面第一句话就说:“你可倒好!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头啊!”这句歇后语恰当地表达了虎妞对祥子不露脸的不满和怨恨,调侃的口吻使得语言幽默风趣,同时有助读者更为清晰地理解老舍笔下的那个社会,更为深刻地理解祥子的悲剧命运。

正是由于歇后语负载着深厚的民族文化特征和色彩,包含着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内涵,很难被外国读者所理解和接受。在涉及具有文化特色的翻译中,有些文化需要译出,否则会导致目标语读者的理解障碍,而另外一些文化则无需翻译,目标语读者可以通过自己的逻辑推理充分理解译文所要传达的源语意图。如何有效地处理含有文化因子的翻译,就要求译者以关联理论为指导,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寻求最佳关联并恰当表现,以较好地达到翻译目的。汉日两门语言虽其相似性较多,但词汇、语音和句法等语言特征的差异性也给歇后语的日语翻译带来不小影响。从关联理论角度来看,翻译就是一系列复杂的认知推理过程,在此过程中,译者需要以最佳关联为指导,对语境进行全面的理解和分析,灵活运用多种翻译策略,力求找到最佳关联,创造出合适的语境效果,从而使目标语读者达到最大关联和最好的阅读效果。

三、实例分析

歇后语翻译重在准确传达其作者的意图以实现其交际功能并恰当译出其风格,运用关联理论指导歇后语翻译能从根本上抓住其翻译的本质,本文拟运用关联理论,通过对立间祥介和中山高志的译著《骆驼祥子》中先后出现的几句歇后语翻译进行比较分析,从而探讨歇后语日译策略及其语用效果。

1.“你可倒好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头啊”她的嗓门很高,和平日在车厂与车夫们吵嘴时一样。

A:「おまえもいいなもんだよ。でてったきり、知らんぷりとはねえ。车夫たちとやりあうときと同の甲高い声でそれだけ言うと同时に…(立间祥介,P132)

B:「いいなもんだね。’肉包子’(肉まん)を犬にぶっつけたように、まるでってこないじゃないかね声の调子は非常に高く、日顷车场で车夫らとわめき合うときとわりなかったが…(中山高志,P129)

“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头”意为得到好处后有去无回,此处为虎妞责备祥子尝到甜头后就消失之意。立间详介只翻译了后半部分的有去无回,目的语读者难以体会尝到甜头这层含义,而中山高志则采用了直译,将原文意思准确翻译出来,让目的语读者直接感知源语语言特色并完成从源语作者到目的语读者的跨文化交际目的,实现源语和目的语间的最佳关联。

2.有急等用钱的,有愿意借出去的,周瑜打黄盖,愿打愿挨。

A:急场の金に困っている人があればこそ、こちらも贷してやるのであって、周瑜が黄盖を打掷したようなもの(苦肉の策。『三国志の故事)、武士は相身互いじゃないか、と。(立间祥介,P119)

B:大急ぎに金がいる人があり、また贷してやろうという人があれば、周瑜が黄盖を打って大 芝居をやったのと同じことで、渡りに船じゃないか。(中山高志,P116)

“周瑜打黄盖――愿打愿挨”出自《三国演义》,没有阅读过《三国演义》的日本读者很难理解故事的来龙去脉,也就无法真正理解此歇后语的真正含义。立间详介和中山高志都将歇后语的前半部分直译了出来,而对歇后语的后半部分采用了不同的翻译方式,立间详介意译为「武士は相身互い,同时为了不造成文化丧失,又采用文内加注的方式进行了信息弥补,如此一来目的语读者通过阅读译文便可了解周瑜打黄盖这一典故的文化内涵;而中山高志则套用了日语固有惯用语「渡りに船,用日本原有文化形象直接替代源语中难以理解的特有文化,目的语读者的潜在语境得到激发,把歇后语的前后两部分联系起来,也能得到与源语作者意图相等同的语境效果,但却容易造成信息缺失,如该故事出自《三国演义》等等。

3.看祥子没动静,高妈真想俏皮他一顿,可是一想他的正直劲儿,又不大好意思了:“你真行。‘小胡同赶猪――直来直去’,也好。”

A:祥子がなにも言わないので、高马は皮肉のひとつも言ってやろうかと思ったが、一途な彼の性格を思うと、それもかわいそうに思った。「伟いよ、あんたは。ばか正直にやるだけのことをやってみるのも、またいいだろうさ。(立间祥介,P124)

B:祥子がてこでこも动かないのを见て、高马は本でちょっとからかってみってやろうと思ったが、彼の真正直さを考えてこれもすまぬことだと思い直した。「お前は本当にえらいよ。石部金吉式も结构だ。(中山高志,P121)

“小胡同赶猪――直来直去”意指人的性格直率、没有城府。立间祥介将“小胡同赶猪――直来直去”翻译为「ばか正直にやるだけのことをやってみる,采用意译方式,虽然能让目的语读者理解原文的意思,却也丧失了原文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及语言风格。中山高志将原文译为「石部金吉式,石部金吉式是日本人所熟知的人物,性格直来直去、不会灵活变通。这无论从涵义还是语言形式都与原文较为贴切,可视为实现了最佳关联。

4.“他必审问我,我给他个徐庶入曹营――一语不发’。”

A:そうすりゃ、相手はだれだってことになるけどあたしは知らぬ存ぜぬでおしとおす。(立间祥介,P139)

B:爷さんきっと根掘り叶掘り闻き出そうとするに决まっている。あたしは徐庶が曹操の所に连れてこられたときのように一言も言わない。(中山高志,P135)

《三国演义》三十六回中出场的徐庶是蜀国刘备的参谋。因其母亲被魏国曹操所挟持做了人质,他入了曹营,但身在曹营心在汉,从没为曹操献过计策。立间祥介使用意译法,略过谜面,只翻译了歇后语后面的谜底部分。中山高志则采用了直译法,按原样翻译并在译文后面对该历史故事做了加注说明,这样不仅有助于目的语读者理解原文,同时还保存了原文特有的文化及语言风格特征。

综上不难发现,在将汉语歇后语翻译成日语时运用关联理论可以很好地突出其语用效果。但由于不同语言本身风格不同,即便是中日两国语言及文化存在如此错综复杂的影响渗透关系,在翻译中“得其意忘其形”也在所难免。歇后语本身的独特形式很难得以保留,大多数情况下无法像在汉语中那样只讲上半句,下半句无需说明。故歇后语的日译采取何种方式取决于它本身的特点以及译者对目的语读者文化视域的把握,对那些比喻生动形象而又浅显易懂的,应尽量保留原文的内容和形式,可采取直译,让目的语读者接受一定异域文化以利于文化传输;对于目的语读者较难理解的歇后语,又可依据具体情况进行套译,方便读者理解,但须注意文化缺失的恰当弥补。总之翻译时虽无固定标准或模式可套,但尽量做到保留原文风格的同时也适当考虑目的语读者的接受程度,必要时利用多种方式进行文化缺损弥补即可。

参考文献:

〔1〕Gutt, E.A.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 Cognition and Context [M] .2nd edition. Manchester: St. Jerome Publishing, 2000.135.

〔2〕Gutt, E.A 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 Cognition and Context [M].2nd edition. Manchester: St. Jerome Publishing, 2000.215.

〔3〕老.骆驼祥子.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

篇9

(一)旅游产业的外部性需要政府参与

外部性是指一个经纪人从事一种影响旁观者的福利的活动,而这种影响不需要支付报酬也能得到额外的报酬。外部性分为正的外部性和负的外部性。外部性的存在是导致市场机制失败的一个主要原因。旅游产业同时具有外部经济性和外部不经济性两类外部性,外部经济性表现为:发展旅游产业可以提高旅游景点所在地的知名度,有利于当地的精神文化建设,这样受益的不仅仅是旅游产业,而是整个地区。外部不经济性主要表现为:不当的旅游产业是以环境的破坏作为成本的,如果影响的范围扩大,甚至会影响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的水平。随着游客人数的增多,会加速旅游资源的破坏,影响其他游客的旅游质量,还会与当地的居民争抢资源。这两种外部性不是旅游市场本身的机制所能解决的,所以需要政府部门的介入。

(二)旅游产业的产品具有公共产品性质

社会产品分为私人产品和公共产品,纯粹的公共产品或者劳务是指每个人消费的这种物品或者劳务不会导致别人对该种商品或者劳务的减少。公共商品和私人商品具有三个显著的差别:效用不可分割性,消费的非竞争性和收益的非排他性。旅游产业作为公共商品的属性具体表现为:旅游目的地的整体形象推广;旅游基础设计的建设,如旅游咨询中心、旅游集散中心和旅游交通标识系统。每一个旅游目的地企业都会从形象推广和基础设施建设中获益。但是这种获益具有非排他性,所以企业作为经济性的组织不会主动采取措施,需要政府的参与。

(三)旅游产业的信息不对称需要政府参与介入

旅游企业之间以及旅游企业和旅游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会导致旅游产业不正当竞争的行为。旅游目的地对于旅游者来说是相对陌生的环境,相对于旅游企业就是信息缺乏的一方。游客由于对于信息的缺乏,很难在短时间之内对旅游企业提供信息的优劣做出正确的判断,然后由于“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存在,最终会导致旅游产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最终不利用旅游产业的发展,所以需要政府参与其中,为旅游企业和游客都提供相对正确的信息。

政府在旅游管理中发挥的作用

政府参与到旅游管理的活动之中,并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发挥其职能,会对旅游业的发展带来较大的推动作用。

(一)旅游产业法律体系不断完善

改革开放以后,伴随着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我国政府部门相应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旅游的法律法规。如《旅行社暂行管理条例》、《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评定旅游涉外饭店星级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等,在制定法律的同时,政府部门也加强对于制度的建设,从而使我国旅游产业形成了相对完善的法律制度体系。

(二)推动旅游景点景区建设

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经建成了六大旅游金三角(京-沪-穗,京-西-沪,京-西-贵,穗-贵-昆,沪-苏-杭,粤-港-澳)、三大旅游开发区(环渤海旅游区,长江三角洲旅游区,珠江三角洲旅游区)、四大旅游带(西安丝绸之路旅游带,昆明生态旅游带,桂林、成都山水风光旅游带)。旅游产品呈现出种类繁多、各具特色的状况。

(三)促进国家整体形象的宣传

在促进国家整体形象宣传方面,政府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政府协调了各方面的资源,通过旅游产业的发展,以及旅游景区居民的形象,整体提高了我国在全球的形象。

(四)提供公共产品并改善旅游环境

政府部门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支持旅游产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了一大批供水、供电、垃圾污水处理、环境整治和安全设施保障。在总体上,为游客提供较为良好的旅游环境。

现行旅游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政府主导的旅游管理活动,为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但是随着旅游产业内外环境的改变,政府主导模式的缺点也逐渐暴露

(一)机构和职能大小的矛盾

我国的旅游资源丰富,具有广泛性和综合性的特征,而其中主要是文物、风景、文化,根据其不同的属性,旅游资源分属园林、宗教、建设、文物等不同的部门管理。每一个部门又都具有各自不同的职能。这就导致为了实现各自部门的职能与总体的统筹规划不相符。同时,政府部门在旅游管理的活动中更多的应该是宏观的,但在实际的工作中,旅游管理部门却承担着更多具体的工作。

(二)投入机制存在泛市场化的缺陷

在改革开放之初,为了缓解旅游基础设施的供需矛盾,政府吸引了一大批民营企业进入了旅游产业。其涉及旅游业的各个行业,例如:餐饮、住宿、旅行社、旅游景点等。这些企业在当时对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由于我国现在并没有完整的制度规定和监管条例,企业自身存在弱点,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对我国旅游产业的总体发展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同时由于缺乏相应的知识和技术,在进行旅游规划时,严重违背其规律,项目的建设水平低,同时民营企业对于旅游地的开发往往具有短视化的现象。

(三)运行机制存在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旅游管理体制总体具有两大特征:企业化经营;管理具有多重目的,即既要对旅游资源进行保护,又需要创收。在这种情况之下,旅游产业的运行机制存在诸多问题:政、企、事不分,在我国旅游业的经营活动中,经营方式仍然按照政府机关的工作模式,在理念上缺乏市场观念、竞争意识,在人员上存在冗员现象;所有权、经营权、行政权混乱,由于我国的国有资产所有者代表地位界定不清,所有权虚置,各种产权模糊。在现实的运行机制中,旅游管理部门既是实际的所有者和管理者,又是经营者。在面对部门利益和眼前利益的时候,很难履行其作为一个管理者的职能。

(四)旅游管理过程为结果导向

旅游产业是一个综合性的产业,旅游市场的问题要从实际的需求出发,从引发问题的真正原因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行动方案,而目前,我国对于旅游产业的问题往往只是从最后的结果出发。短期内可能是有效的,但问题却没有从根本上消失,在旅游产业继续向前发展的过程中,其问题就会重新显现。政府在旅游管理中的制度创新

政府主导的旅游管理模式出现的问题

并不表示要完全取代这种模式,在当前实际情况下,政府主导的模式仍然具有较大的优势,重要的是要对其进行制度上的创新,使其更适应旅游产业的发展。

(一)制度创新的理论依据

新公共管理理论是在传统的分析框架之下,增加一种新的公共部门治理研究途径:契约主义。该理论认为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之间不存在本质的差别,所以为了安排公共服务,政府部门也可以引入市场机制,由竞争机制决定服务提供情况,决定服务的价格和质量。在这种意义上,政府决定为社会提供什么样的公共产品和服务,但是决定之后,应当向社会公开招标。可持续的发展观涉及到自然、经济和社会三个方面,其本质是要追求有理性和有节制的发展,按照需要性和限制性的原则进行经济的开发建设。

(二)制度创新的理念改变

1.从增长到发展,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并重。在旅游发展的早期阶段,政府部门过分注重经济的发展。随着发展的深入,管理理念由单纯追求经济利益到关注社会经济、文化教育、全民素质和国家形象等综合效率。

2.开发与保护相结合,市场介入和政府主导相结合。旅游景点的存在是旅游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文景点和名胜古迹是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但是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政府部门往往忽视了对景点的保护工作。

(三)政府职能转变

1.开发职能的重新定位。政府部门需要对旅游资源进行分类,区别出开发比较完整和经营比较完善的老景区,将管理权和经营权进行分离,将管理机构的经营职能分割给市场,政府自己保留管理权。对于需要投入大量资金的新景区,政府可以利用政策优势,吸引市场主体的长期投资。但在这个过程中,政府部门需要加强审核,要避免开发部门短视化的形象。对于不适宜市场化运作的旅游景点,可以开发出辅助旅游项目,要用整体的观念来看待旅游资源。对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旅游地区,政府在旅游管理的职能上也要有所调整。在已经相对完善的地区,政府只需把握好市场的准入门槛。在新兴旅游城市中,政府一方面要做好景区的规划工作,保证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和规划。另一方面也要做好市场的协调和监督工作,防止盲目追求速度而忽视质量。

2.经营职能的重新定位。政府在旅游产业方面的经营职能主要是要做到旅游市场维护和利益主体协调两个方面。政府作为市场秩序的维护者,应该有效发挥监管职能。打造有特色的旅游景点并进行相应的旅游宣传。同时,政府部门也要处理好旅游景区开发商和当地居民的关系。给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3.监管职能的重新定位。政府在对旅游业进行监管时要从规划审批和监管问责两方面进行考虑。政府在进行监管时要把握一个原则:在不破坏旅游资源的基础上,保证其持久的欣赏价值方式;政府在监管的时候也要注意旅游开发主体的职责,做好旅游资源的保护工作;政府部门要有独立、权威的协调机构;政府和开发部门要明确分开。

4.服务职能的重新定位。政府要注重基础设施的建设,同时政府在为社会提供旅游资源的时候,也要注重和市场的合作,要明确两者的关系和职能上的差别。

(四)制度创新对政府提出新要求

篇10

关键词:利益相关者理论 和谐企业劳动关系 构建

利益相关者理论关注和谐企业劳动关系的建立

近年来,在我国部分企业中,劳动纠纷的现象仍然大量存在,劳动关系不和谐现象仍有激化的趋势,根据《2012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蓝皮书)》的数据显示,2011年1月至9月,全国各级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机构受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93.3万件,其中,各级仲裁机构共立案受理42.8万件,涉及劳动者55.3万人。调查显示,劳动报酬、经济补偿和赔偿金、社会保险、工资拖欠、工时过长等,仍然是劳动关系争议的焦点。尤其是工资拖欠问题在劳动争议中最受社会关注,调查显示,在江浙地区,2011年1月至9月共发生228起企业主逃逸事件,这些企业共拖欠14644名员工7593万元薪酬。这些现象和数据说明,随着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飞速发展,企业在创造就业机会、为社会创造财富的同时,势必会出现损害劳动者权益的行为,使劳资双方产生矛盾,进而引发不和谐的企业劳动纠纷和矛盾。

早在1995年,我国《劳动法》中强调要调整劳动关系,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十七大报告中也提到,要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完善和落实国家对农民工的政策,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2008实施的《劳动合同法》从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方面明确了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以此来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以上各种法律法规特别注重维护劳动者利益,提倡构建和谐企业劳动关系。

目前,不和谐的劳动关系大量存在,其产生的根源在于劳动关系中的利益关系不协调,而利益关系又涉及到企业利益相关的各个主体,包括企业雇主、股东、债券人、管理者、劳动者、政府的职能管理部门等。

在所有的企业利益相关者中,企业的劳动者利益是企业劳动关系利益中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其实质上是企业利益的关联者之间的利益关系,主要是经济利益关系,就这一点而言,企业劳动关系本质上是一种经济利益关系。企业劳动关系贯穿着企业经营管理的整个过程,从劳动关系的建立到劳动关系的调整,都涉及到劳动者的经济利益关系,这其中包括劳动契约的订立与解除、劳动报酬、保险福利、休息休假、劳动安全等劳动者权益。实践证明,是否签订劳动合同是对其他权益保护的前提和关键,也可以说,劳动合同的订立是决定其他劳动权益的基础。

在我国部分企业经营中,这些劳动者权益存在不同程度的缺失和损害,主要是由于部分企业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自从我国《劳动合同法》颁布实施以来,许多学者在不同地区调查了劳动合同的签订率,根据最新的2011年劳动合同签订率调查来看,有学者对上海等九城市对中小企业进行了调查,根据调查的1690个样本,发现劳动合同的签订率为65.5%。并且,不同的企业规模,劳动合同的签订率是不同的,规模越小的企业,劳动合同的签订率越低。甚至有些私营企业,即使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也是短期的,劳动关系不稳定,使劳资双方很难形成一个共同的向心力推动企业发展。

另外,还存在一些其他问题,比如在劳动合同方面,存在短期合同、口头合同、不平等的合同;在劳动报酬方面,拖欠工资、克扣工资、压低工资等。在劳动环境方面,忽视劳动安全卫生、生产环境恶劣使劳动者患职业病程度加大;在劳动强度方面,强度加大,加班加点现象时有发生,并且不给加班费,以上问题都会导致劳动争议,使劳动权益受到损害,加上现在部分劳动者维权意识比较强,因此劳动争议和纠纷数量增加。

由此可见,劳动关系的和谐与稳固,是社会和谐稳固的基础,是企业繁荣发展的保证,更是劳动者长期受益的保证。因此,关注企业劳动关系,具有非常重大的社会意义。

对于企业利益进行关注和研究,目前国外盛行的理论为利益相关者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产生自20世纪60年代,当时西方很多国家如英、美等国的企业奉行股东至上的企业管理理念,认为股东是企业的所有者和投资者,股东承担了企业的风险,所以他们应该优先得到企业利益的控制权和索取权,但是企业管理的实践证明,奉行股东至上的管理理念的国家,遇到了企业经营困难进而经济发展放缓。而与此同时,德国、日本以及东亚一些国家,却利用利益相关者的管理理念而使得企业迅速发展和经济崛起。此后,利益相关者理论在20世纪80年代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于是英、美等国家企业的管理理念也开始向利益相关者理论转变。此后的实践证明,利益相关者理论对企业的发展以及对指导企业确立和谐的劳动关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弗里曼在“股东和利益相关者:企业管理的新视角”(Freeman,1983)一文中提到,利益相关者这个概念最初是由斯坦福研究所(SRI)于1963年提出的,其对利益相关者是这样定义的:对企业来说存在这样一些利益群体,如果没有他们的支持,企业就无法存在。而弗里曼进一步指出,广义上的利益相关者是“任何可能影响公司目标的实现或受这种实现影响的群体或个人”。

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企业所有的利益相关者,如股东、管理者、劳动者、债权人、企业所在地政府等,都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付出了努力,也共同分担了一定的企业经营风险,为企业的经营活动付出了代价,因而企业在经营管理和决策过程中要考虑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企业在其经营管理决策中,必须回应利益相关者的诉求,考虑到所有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同时要看到,企业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关系是不断变化的,企业管理者应该动态的看待利益相关者及其利益要求(刘利,2009)。

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企业的本质是一个多边契约联合体,是由一系列目标不同但是可能互相冲突的个体和群体所构成的复杂系统,这些个体和群体是企业经济管理中的利益相关者,利益相关者包括股东、债权人、经理人(管理层)、雇员、消费者、供应商、政府职能部门等,企业的任何经营活动都离不开其利益相关者的支持。

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股东不是企业唯一的所有者,企业的员工作为人力资本的所有者,在企业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企业在管理理念上,不仅要把员工看作是企业最大的资本和财富,也要让劳动者分享企业发展的成果,使劳动者和企业建立更为紧密的劳动关系,使企业和个人能够同步共同发展,这与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相符合。只有这样,才能逐渐缩小逐渐出现的社会发展不公平,减少因社会成员收入差距扩大而产生的矛盾。同时,利益相关者认为,员工作为企业劳动力的直接提供者,对企业利益共同体的依赖,比其他利益相关者更为直接、更为密切。企业员工是与企业利益最为直接的利益相关者,他们的权益更应该得到优先保护。尊重劳动者的权利,是21世纪各国普遍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

利益相关者理论对我国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启示

利益相关者理论从产生到被普遍接受,经历了半个世纪。一种管理理念被接受以至于运用到实践中来,需要企业管理理念的转变,但是管理理念的转变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随着社会经济形势的发展而顺势而动。利益相关者理论关注的是企业可持续发展问题,也就是说,在企业管理的理念上,不仅要考虑到企业的利益,更应该考虑到员工的利益,只有这样,才能构建和谐的企业劳动关系。同时,管理理念的转变是和人本理念分不开的,从关注物质资本到关注人力资本的作用,企业管理理念经历了很长时间的考验,人力资本的巨大作用已经成为当今企业管理理念中的共识。

转变企业的管理理念,转变观念,提升管理者的素质,加强法制建设,是构建和谐企业劳动关系的必经之路。我国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进而企业管理理念仍有差距,重视企业主的利益而忽略劳动者的利益、重视企业的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责任的现象依然存在,如何转变这种认识与观念,需要社会各个方面共同努力。

(一)改善公司治理结构

首先,我国企业应积极转变公司治理目标。不仅要关注企业主、股东的利益,更要关注员工利益、消费者利益以及社会利益。为劳动者提供良好的劳动待遇和劳动条件,为消费者生产出合格的产品和服务,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利益和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也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公司的长远发展和财富的积累,才有利于构建和谐的企业劳动关系,更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其次,要想实现公司治理目标的实现,应该积极倡导企业实行“职工参与制”,即职工参与企业决定制度。在实行股份制度的企业,推行公司内部职工个人出资认购本公司的股份,使职工利益与企业形成利益一致的共同体。在没有实行股份制企业的公司,应积极实行职工参与企业决策和管理制度,尤其是一线的职工,他们最熟悉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情况。另外,在公司成立的监事会中应该有一定比例的职工代表参与公司的经营与管理监督。最后,积极提倡企业全面建立工会制度。工会是劳动者的利益代表,工会与企业雇主就劳动报酬、保险福利、劳动安全等情况进行集体谈判,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二)完善劳动就业法制

首先,完善劳动关系法律法规。目前已有的《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公司法》等,其中存在一些不完善的条款,导致在出现劳动争议时执法有难度,因此,对这些不细致的条款应该继续完善修补,进而进行细致明确,使劳动纠纷在产生之时有法可依。加大违法的力度,使违法劳动法规的行为纳入刑法,加大惩罚力度。另外,劳动执法部门要监督各类企业遵守各项劳动法规,尤其是要遵守《劳动合同法》中有关必备条款和《公司法》中强调的公司对职工的利益保护。其次,普及宣传积极签订劳动合同。目前存在的劳动纠纷中,很大比例是劳动者没有与用人单位签订用工合同,使企业出现了恶意欠薪、克扣工资等现象,而出现纠纷时,劳动者手中没有合同等凭证,无法进行维权,也使劳动执法取证产生了一定的困难。因此,需要规范劳动合同的签订,鼓励企业与员工签订正规劳动合同以及签订长期劳动合同等方式,来实现对劳动者就业权益和劳动就业稳定性的保护。此外,在社会上对争议较多的行业和职业进行劳动合同法的宣传力度,从媒体宣传到社区、企业宣传,从城市到农村,进行广泛而普及的宣传,以提升劳动者法制意识和维权意识。

和谐的劳动关系是企业长期发展的前提,有利于企业的稳定,更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充分考虑企业中劳动者的相关利益,是企业长久发展的保证,更是企业人文关怀的重要理念。利益相关者理论为企业的发展和构建和谐企业劳动关系指明了方向,并实现了企业管理理念的优化和转变,最终谋求企业、劳动者及社会的共同进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汝信,陆学艺,李培林.2012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蓝皮书)[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2.徐道稳.劳动合同签订及其权益保护效应研究―基于上海等九城市调查[J].河北法学,2011(7)

3.R.Edward Freeman,David.Reed:Stockholders and Stakeholders:A New Perspective on Corporate Governance.G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Vol.XXV,No.3(Spring 1983)PP.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