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范文

时间:2023-03-25 01:55: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古代诗歌,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古代诗歌

篇1

古代诗词曲中的情感传达方式是非常丰富的,典型画面的建构是古代诗词曲情感传达的主要的方式。在古代诗词曲中,诗歌主要情感的传达常常通过建构一个或者几个连续画面来展现。古代诗词曲中画面的建构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

一、以情铸景

“一切景语皆情语”是指在表现诗人情感的时候不直接抒感,而是把诗人的情感外化为一种能够和诗人的内心相通的景物,从而形成一种情感的物化。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写道:“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诗人将思乡之情外化为一幅充满乡愁的画面:黄昏中枯萎的老树、栖息的乌鸦,道路边的小桥流水,一户户人家的炊烟升起。在这倦鸟归巢、炊烟袅袅的黄昏,诗人想起了远方的亲人,不禁肝肠寸断。全诗中没有一处提到“思乡”二字,但浓浓的乡愁s从词句中传达了出来。

再如李煜的《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诗人为了表现“离愁”描绘了这样一幅画面:冷清寂寞的庭院中,让人感受到秋天的气息,抬头望去,一钩残月挂在空中。这样一幅画面,让人如何不思念远方的故人?

二、画面剪辑

在古代诗词曲中,诗人经常打破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创作,选取类似蒙太奇的手法进行画面的剪辑和组合,抓住最能表达情感的瞬间形成画面,表现情感。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是这样写的:“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诗人选取了两幅画面来表达情感。画面一:秋季巴山夜雨绵绵,连池水都胀满了。画面二:我和你一起坐在屋内,一起挑亮烛光,共同回忆起那个秋雨绵绵的夜晚。两个画面完成了时间和空间的转换,让人在绵绵的秋雨和跳跃的烛光中感受到作者和妻子之间的深情厚谊。

柳宗元的《江雪》中也有这种画面的剪辑,画面一:远景――“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画面二:近景――“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两幅画面中,第一幅描绘了寒冷的冬天山中、小路中寂寥无人,万籁俱寂的远景;画面二,主人翁出场,在寒冷的冬天中孤身钓鱼,充分表现出诗人超乎世俗之外的孤傲的情怀。

篇2

首先我们要弄清楚什么是诗歌的形象。形象由人物形象和景物形象构成。人物形象包括诗中描写的形象和抒情主人公的形象。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指的就是诗人自己。有别于小说中的“我”(非作者本人)。景物形象包括景象和物象。抒情诗,诗人往往通过写景来表现自己的思想感情,或者借助客观事物(山川草木等)来书写自己的心迹、志向或节操,使客观事物具有一定的含义,这就是“意象”。

其次,我们来看一看鉴赏诗歌形象的方法,可以分为三大类。

一、人物形象鉴赏的方法。1、明确诗中的形象是什么?2、形象的基本特征有哪些。3、形象的意义是什么(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例如鉴赏陆游《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中的人物形象。我们就可以分为三个步骤来做,首先看诗中的形象是什么,诗歌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再看,诗歌中形象的基本特征,诗中人物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现在虽被弃置不用,但仍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最后看形象的意义是什么,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感慨。这样的三个步骤就保证了人物形象鉴赏的全面性,确保在考试中拿高分。

二、写景诗歌鉴赏的方法。1、抓住并概括景物的共同特征。2、给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我们在回答这一类问题时,可以分为三个步骤:①描述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要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我们来看一看杜甫的绝句二首(其一)(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问: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我们就应该这样回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描述画面)。展现了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概括氛围)。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分析情感)。

三、由物象及人的形象鉴赏的方法。我们先看一首诗清朝黎简的《小园》(水影动深树,山光窥短墙。秋村黄叶满,一半入斜阳。幽竹如人静,寒花为我芳。小园宜小立,新月似新霜。)这首诗的后两句由物及人,请简要分析诗中“人”的形象特点。我们先看一看这首诗中有哪些物象,有幽竹寒花、新月新霜等。幽竹寒花,是孤傲坚贞的象征,新月新霜是高雅圣洁的象征。秋菊凌霜傲放,显示出诗人的风骨和节操。从而我们可以这样回答:诗人小立于幽竹、寒花、新月之中,其高尚的节操澄明的心灵与周围景物融为一体,一个孤傲高洁的形象跃然纸上。通过这个题目我们可以总结出做这类题目的方法:1、先找出诗中的物象。2、分析物象的特点。3、将物象的特点延生到人的形象上。

篇3

关键词:古典诗歌 声调 音乐美

汉语诗歌里,句型构成节奏,声调和语调构成旋律,韵式相当于调式。古典诗歌正是将某种句型、声调平仄、韵脚等等作为不变量予以递推,形成了古典诗歌特有的音乐美。力求诗句具有节拍感是诗歌有别于散文的基本要求,安排等长的音步是基础。音步是一种语音群,也有人称之为顿、音尺、音组等等,名称虽殊,其原则一;它是组织诗歌节奏的基本单元,其功能相当于音乐中的拍子。对于汉语诗歌而言,就是要安排等长或大致等长的音步。音步等长一直是我国古代成熟的诗体恪守的原则。古典诗歌的句型有两种:

1、以三字尾收句的吟咏句,如:“千寻铁锁沉江底”、“故垒萧萧芦荻秋”;

2、以两字步收句的朗诵句,如:“春风十里柔情”、“念柳外青骢别后”。成熟的五七言诗以及宋词长短句全部以两字步为主体,一字步只允许出现在句首或者句尾,上面的诗句则被吟咏成:“千寻|铁锁|沉江|底”、“故垒|萧萧|芦荻|秋”、“春风|十里|柔情”、“念|柳外|青骢|别后”。

古汉语单音词和双音词最多,加之古诗是用来吟咏的,类似于唱歌,可以有几分形式化节拍处理,如“千寻铁锁沉江底”并不根据语法关系吟咏成“千寻|铁锁|沉|江底”。本来,古诗也应当有比两字步长的音步,《诗经》已开其端,如:“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楚辞》更是如此,如:“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古风体中也可偶见,如:“念|天地之|悠悠,独|沧然|而涕下。”〔按:《诗经》和《楚辞》没有明确的音步理论支撑,其音步真实结构缺乏资料证实。这里的音步分析,虽不一定与当时实际节奏完全吻合,可它们有三字步和四字步是肯定的;四字步有可能被形式化处理成两步了,如“胡|取禾|三百|廛兮”之类。〕但是,音步不整齐有损诗歌节奏美,是诗歌格律不成熟的体现,所以三字步四字步以及句中的一字步很快被成熟的古代诗律舍弃了。离骚体昙花一现,与此是有一定关系的。

《诗经》的基本句式是四言,中国最早的诗歌形式是四言诗,这是由它的音乐性质决定的。重章叠句、反复吟咏是显著的音乐特征,也就是作为乐歌而形成的《诗经》外在结构形式。这种情况在《国风》和《小雅》的部分诗篇中尤为突出。有的通篇重叠,各章对应地只换几个字,如《秦风·无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这首诗从全篇看是用复沓体制,辛志贤先生在《复沓是否是歌谣的突出艺术特点辩》一文中指出,“章节复沓,似是古今中外民歌的共同艺术特点。这样几章反复咏唱,可以充分抒发诗人内心的激情,突出诗的中心主题,增强‘一咏三叹’的韵味和悦耳动听的音乐美,起到很好的艺术作用。”《无衣》中的三章,各章仅有三处四个字的不同,意义上是有递进关系的。这种递进式的复沓,把士兵们那种共同御侮为国从军的慷慨激昂之情表现得更加强烈、更加动人,而且又富有一种音韵和谐之美。

有的只在章首或章尾重叠,如《周南·汉广》;有的隔音重叠,重首重尾,如《周南·关雎》。重叠便于记忆和咏唱,是民歌的特色之一,回旋反复可以更充分地抒怀。《诗经》中还运用了双声、叠韵等修辞手段,这些修辞手段的大量运用,不仅增加了诗的音乐美,而且表达出细微曲折的思想感情,描摹出事物的特征和属性。

篇4

关键词:古代文学;诗词欣赏;教学方法

古代诗词是我国古典文学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引导学生阅读一定数量的古代诗歌,培养具有初步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对提高文化素养、陶冶精神情操、增强审美意识是很有益处的。古诗词鉴赏具有文学鉴赏的基本特点,同时,由于诗的本质所决定又具有自己的特殊规律,因此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鉴赏古诗词是有方法可寻的。一般是通过反复诵读,品出诗味;体会意境,把握情感;品析语言,领悟旨趣。课改之潮滚滚向前,其势之猛,探讨之烈,可谓前所未有;各种理论,各种观念,亦是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可谓蔚然壮观。而所取得的成效,所涉及的范围,非常值得关注。近来教学古典诗歌,偶有心得体会:我认为,古诗欣赏不应该成为语文教学的遗忘点。古诗虽短,但其语言的高度浓缩及技法的纯熟,均为我们指导学生进行写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故为文浅谈之。

一、注意积累古诗词的背景知识

这方面主要包括诗人的生平经历p思想感情p艺术风格等,掌握了这些内容,我们在鉴赏诗歌时就能对诗歌进行居高临下的分析了。譬如说杜甫忧国忧民的人生,沉郁顿挫的风格;李白愤世嫉俗的人生,清新飘逸的风格;辛弃疾抗金复宋的大业,在气势雄壮的主调之外,也不乏婉转悱恻。其他的诗人如王维p杜牧p李商隐p苏轼p辛弃疾p陆游等,都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复习中做研究性的总结概括。这里笔者有一个简单的归纳:如《诗经》是现实主义的源头,《楚辞》是浪漫主义源头。汉代古诗有悲怆色彩,三曹(曹操、曹丕、曹植)诗则苍凉雄健。王维诗含蓄生动,边塞诗(以高适、岑参为代表)雄浑奇拔。白居易诗雅俗共赏,李贺诗奇诡变幻,李商隐诗清丽俊逸,杜牧诗含蓄绰约,以温庭筠为代表的一批“花间派”词人(韦庄、欧阳炯、李询、孙克宪等)词风既有浓艳香软的一面,又有清新疏朗的一面。李煜词颓靡伤感却又细腻感人。欧阳修词清丽明媚而又语近情深。范仲淹词苍凉悲壮,晏殊词明朗疏淡,苏轼词雄健豪放,柳永词缠绵悱恻,黄庭坚词流畅自然,秦观词情真意切,李清照词婉约凄切,杨万里词新鲜活泼。号称小太白的陆游,风格雄浑奔放,明朗流畅;辛弃疾的词风在气势雄壮的主调之外,也不乏婉转悱恻的作品。另外的格律派词人姜夔的特点却是精心刻意、清妙秀远……这些诗词风格一直影响到明清诗坛,因此我们在秋瑾的诗词中也不难找到古代诗风的影响。有一点需要强调,对作者的风格有些初步了解,将给我们带来一定方便。但也应注意,所谓风格,是指诗人写作的主调,并非没有例外。

二、从语言领略旨趣

语言是文章之衣,不同文体其衣是大相径庭的,尤其是质感上的差异。因此,我们不能单纯地从其外观的绚丽便一眼判定它是好的。我们应该品它的质然后再定论,诗歌更是如此。可以这样说,诗歌的创作十分讲究语言的含蓄、凝练,甚至是音乐感。一个语感较好的学生往往能一眼看出一句诗中的精妙字眼或词眼、一首诗中的奇言佳句,这如同书法中的“涨墨”手法,会直逼你的视野。 古诗高度概括,言简意丰,用极少的文字来表达非常的内容。古人十分注重炼字,往往一词一句,就生动地描摹出事物的特征,深刻地表现出思想内容。“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可见古人在诗歌写作中对语言千锤百炼的功夫,因一字而尽传精神。在鉴赏时要特别注意在语言上的品析,进而领悟诗歌的旨趣。 品析语言即认真地咀嚼把握诗中的关键字眼,领略其中的精妙之处,把学生引入诗歌表达的艺术境界中去,和诗人的情感共鸣。抓住“诗眼”即能纵观全篇,对诗的言外意、话外音、景外情有深入的领会。比如“僧敲月下门”中的“敲”,“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它们的妙处早已为人们所称道。再如杜甫的《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里的“知”、“乃”、“潜”、“润”、“细”几个字,诗人不仅赋予了春雨以人的情感,表现出它了解人们的意愿,适时而降,而且从听觉上描绘了春雨的形与神,深含着诗人对春雨的喜爱。 三、理清诗词风格流派

篇5

关键词:古诗;鉴赏;四关注

根据考纲要求,高考诗歌命题主要考查高中生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歌的能力。但是古代诗歌鉴赏历来是考生感觉难度较大的题型,总体得分情况亦不甚理想,主要原因就是考生对古代诗歌鉴赏不得法,不知从何下手去理解把握诗歌的主旨。读懂古诗是鉴赏诗歌的第一步,要想古代诗歌鉴赏有所突破,考生在鉴赏时就要注意“四关注”。

一、关注诗题

题目,往往是诗歌的眼睛,概括整首诗的内容,可以帮助我们推敲诗歌的意旨。它富含诸多信息,如时间、地点、人物、诗人的心情、诗歌的意境以及诗歌的类型等。考生在鉴赏诗歌时应注意从题目中去挖掘有效的信息以帮助我们解读诗词,而且有不少诗歌与考题的设置和题目有关,研读诗歌的题目,往往可以得到提示性的暗示。

如,2013年高考天津卷诗歌鉴赏考查的是辛弃疾的《鹧鸪天・送廓之秋试》,从题目我们可知诗歌类型是送别词,“廓之”显示作者送别的人为廓之,“秋试”表明廓之要去参加秋试。结合词中“桃花浪”“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青云”等高大美好的意象就可大致揣摩出诗人的情感,此词虽是送别词,但因为是送人参加科考,自然没有一般送别诗那样的离情别绪,而是侧重于对应考者热情的鼓励和美好的祝愿。再如,2013年福建高考诗歌鉴赏的诗题是“送何遁山人归蜀”,从题目可知这也是一首送别诗,送别的对象何遁山人,诗题直白些说就是“送别何遁山人回四川”,其中“山人”二字又有深意,即“隐居山中之人”,那么大致可推测诗歌主旨与悠闲自在、超脱世俗的情感多少有些联系。

二、关注作者

鉴赏诗歌最好要“知人论诗”,不同的诗人有不同的人生境遇,有不同的人生体验,有不同的志趣与追求,而诗歌是诗人思想情感的外化。因此,不同的诗人就会呈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表现出不同的感情主基调,如果我们把握了诗人的风格,熟悉诗人的人生感悟,解读他的诗歌就不是很难了。

如,2013年北京高考李白《古风》(其十)一诗的鉴赏,考生在解答第二小题“前人评此诗:‘此托鲁连起兴以自比。’结合诗句,谈谈李白借鲁仲连表达了自己怎样的人生理想”时,如果注意联想李白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在很多诗中都表达了自己欲建功立业的愿望和功成身退的决心,在本诗中李白直接把鲁仲连引为“同调”,自认为和鲁仲连都是“澹荡人”“倜傥生”,再根据“却秦振英声,后世仰未照”“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笑”这两点李白所推崇的鲁仲连的主要事迹,解答此题应该不难。再如,2013年高考上海卷诗歌鉴赏是王维的《晚春严少尹与诸公见过》,从王维所属的“山水田园诗派”,到他安贫乐道、纵情山水的人生态度,可以体会到他对隐居生活的自得。

三、关注注解

有些诗歌在诗的下面提供了一些注解,或是对诗中的有关意象作了解释,或是介绍诗人的写作背景,或是对诗中关键处的注释,对此我们要紧扣有关信息去解读,决不能置之不理,或是熟视无睹,特别是介绍背景的注解,我们一定要把诗歌放到相应的背景中去揣度,要分析诗人在此背景下会是怎样的情感,在诗中可能会流露出怎样的思想。

如,2013年浙江卷白居易的《秦中吟・歌舞》后面的注解是:“阌乡:旧县名。白居易有《奏阌乡县禁囚状》,详述了无辜妇孺被关进阌乡狱并遭受迫害的惨状。”关注这一信息就能快速准确地把握诗歌通过朝廷贵官的糜烂生活与狱中的“冻死囚”的鲜明对比,无情鞭挞醉生梦死的统治阶级,深切同情被迫沦为“囚犯”的劳动人民的思想内容。而2013年高考福建卷梅尧臣《送何遁山人归蜀》诗后的注解是“息机:摆脱琐事杂务,停止世俗活动。”考生关注这一注释,对理解把握作者对超脱世俗的自由生活的向往情感有着重要的作用,而对考生来说最难的就是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

四、关注考题

其实,在许多高考试题中,题干本身就为学生鉴赏诗歌提供了许多显性或隐性的信息,对此考生应注意挖掘把握,从具体考题的题干中挖掘信息帮助解读诗歌,让它为我所用。

如,2013年课标全国卷II朱熹《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一)》第8题的题干是这样设计的:“这首咏梅诗中作者是用什么手法来表现梅花的?请简要分析。”题干已经提到这是一首咏梅的诗,那么考生就要在诗歌中找出写梅花的句子,但除了首句提到“几树梅”外,再没有直接地写到梅,从而可以看出是侧面描写。而2013年福建高考《送何遁山人归蜀》诗后第二小题:“三、四两联是怎样借助想象之景来抒感的?请简要赏析。”题目其实已经透入诗歌的内容思想,考生根据题干就可明确三、四两联是想象之景,再结合作者想象友人第三联归家时“逢社燕”“浣征衣”的细节和第四联归家后“自临水”“已息机”的生活,应该能较容易地揣摩出作者所要抒发的情感,即希望友人在归家时能轻松愉悦,归家后能过上悠闲自在的生活,同时也暗含了自己对这种生活的向往。

参考文献:

篇6

以美人、香草作比喻象征,是屈原《离骚》的特色之一,此后形成了中国古代诗歌的一个传统,构成了特殊的意象。《离骚》中所说的“美人”,比喻或象征品德、才能美好的人,有时是屈原自喻,有时指作者理想中的贤君或贤臣。《离骚》中写到的许多香花芳草,如兰、蕙、杜衡、芳芷、秋菊、芰荷、芙蓉等等,大多喻指为国家培养的美好人才。

这种比兴寄托的手法对后世影响深远,诗人们也用美人、香草来寄托自己的思想感情。

例如李商隐有一首《无题》:“八岁偷照镜,长眉已能画。十岁去踏青,芙蓉作裙衩。十二学弹筝,银甲不曾卸。十四藏六亲,悬知犹未嫁。十五泣春风,背面秋千下。”写一个女孩子,很聪慧,八岁就懂得爱美要好,自己能画好看的长眉;十岁时去踏青春游,穿着绣了荷花的衣裙(大概是自己绣的);十二岁学习弹筝,一弹起来就不肯歇手;到了十四岁,父母就不让她出门随便见人了,因为她到了出嫁的年龄;可是到了十五岁她还没有找到一个理想的对象,她在春风里秋千架下,背着人偷偷流泪。其实李商隐写的不是一个女子,而是他自己。这个“美人”是个类比意象,作者用她未得其人而嫁的遭遇,来比配自己不得赏识、仕途失意的境况,抒发心中的忧伤和不平。

陈子昂有一首《感遇》:“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意思是说,兰花、杜若这些香花芳草,春夏时长得很茂盛,绽开了美丽的花朵,发出芬芳的香气;可是生长在空寂的山林中,无人欣赏;时光飞逝,秋风来了,美好的生命就这样很快摇落死亡了。这首诗叫人联想到古今许多才智之士,都有过美好的理想,却得不到实现的机会,有志者事竟不成,白白地度过了短暂的一生。“兰若”实际上是智士才人的象征,“芳意”则喻指美好的理想。

诗人的这番心事不便明说,又因为诗贵形象,所以用美人、芳草来寄托。

在古代诗歌中,芳草还有另外一种寓意――怀人盼归。其源出于一个文学典故――《楚辞》所收淮南小山的《招隐士》。这首抒情诗写山中环境险恶,不可久留,盼望隐士(即诗中的“王孙”)早日归来,其中有这么几句:“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岁暮兮不自聊,蟪蛄鸣兮啾啾。”大意是:王孙游历山中还没回来,从春草生到秋虫鸣,将近一年了,我们盼得好无聊赖啊。诗的结尾是:“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以久留。”后来的一些诗歌里,“春草”、“芳草”、“青草”以及“萋萋”就成了怀人盼归的意象。

例如大家读过的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就是根据《招隐士》的典故而写的诗:“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王孙”指朋友,“远芳”、“晴翠”、“萋萋”都是形容青草茂盛,又暗寓作者心中充满怀念的情意。再如杜牧的诗句“山密夕阳多,人稀芳草远”(《长安送友人游湖南》),是暗中用典,这“芳草远”,是说朋友到远方去了,想得慌。

篇7

衬托是把甲、乙两种事物作对比,拿次要物象乙来衬托主要物象甲,从而使主要物象甲的特征更加明显突出。

衬托有正衬和反衬之分。

正衬是以相同事物对照,以突出主要事物。即以大衬更大,以小衬更小,以好衬更好,以坏衬更坏。

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就是用天台之高映衬天姥山之更高。

白居易《长恨歌》中“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以后宫中所有美女的美来衬托杨贵妃的美。

反衬就是以相反事物对照,以突出主要事物。即从对立面的角度描写景物,反衬心理,利用人的心情和景物气氛之间的矛盾,或以乐景写哀情,或以哀景写乐情。如:

晏几道《临江仙》中“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以“燕双飞”这一乐景反衬“人独立”这一哀愁。

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以乐景反衬哀情。

李白的《月下独酌》中“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三人”貌似人多,但更能反衬“独酌”的孤独、寂寞了。

欧阳修《蹋莎行》:“草熏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以散发芳香的青草与和暖的春风这种乐景反衬词人无穷的离愁别绪。

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飞鸟,时鸣春涧中。”诗中以动衬静,用“月出惊飞鸟,时鸣春涧中”来衬托山中的宁静。

【典例精析】

例1.风云有鸟路,江汉限无梁。(谢《暂使下都夜发新林至京邑赠西府同僚》)――天空广大尚且有鸟路,江汉却无通行的桥梁。

【解析】以天空中小鸟的自由飞翔来反衬自己现实中的处处受阻:欲渡江汉却无桥梁,旧地难返,故友难见。

例2.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李绅《悯农》)――春天种下一粒粟的种子,秋天将会收获万颗粮食。四海之内的田地都种满了庄稼,可是农夫仍免不了会饿死。

【解析】诗中用反衬手法,全国的田都种上了,由于官府的苛捐杂税,农民还饿死,这样写更衬托出社会政治的黑暗、腐败,农民的饥寒交迫。

例3.楼上何人吹玉箫?数声和月伴春宵。断肠唤起江南梦,愁绝寒梅酒半销。(葛起耕《楼上》)――小楼之上不知是何人正在吹箫?箫声和明月伴我度此春夜良宵。忽然引起游子思念家乡江南梦,愁坏了寒梅酒意大半为之而消。

【解析】这首小诗抒写游子的羁旅乡愁,但构思较新巧,以前两句的乐景反衬愁思,颇有韵味。

例4.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李白《越中览古》)

――越王勾践打败吴国奏凯而归,立功的将士们回家时都穿上了锦衣,春意盎然的宫殿里到处是花枝招展的宫女(这一切都成陈迹),如今只有鹧鸪鸟在遗址上飞去飞回。

【解析】前三句写越国当年兴旺繁华的景象,末一句写越宫旧址今天的荒凉与凄清。以盛衬衰,以抒发怀古之情。

【“对比”“衬托”和“烘托”】

诗歌中的“对比”,是指把两个相对或相反的事物,或者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并列在一起,以共同表现某种意境或情感。

比如李白的《越中览古》:“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诗人给我们展示了两幅画面:一幅是越王大败吴国,凯旋而归,战士们个个脱下战袍,换上了“锦衣”,向国人炫耀他们的战功,宫女们个个打扮得花儿一般,在宫殿里恣情欢乐;另一幅则是“只今惟有鹧鸪飞”―――现在只有几只鹧鸪在王城故址上飞来飞去,昔日的胜利、热闹早已烟消云散。诗篇将昔日的繁盛和今日的凄凉,通过具体的景物作了鲜明的对比,抒发了盛衰无常之感。对比手法的运用突出了主题,发人深思。

“衬托”指用事物间相似或对立的条件,以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主体事物的手法。“衬托”分为正衬和反衬。

正衬是指利用事物间的近似条件来衬主体事物,

比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这里诗人并没有直接说天姥山怎样高,而是用以高峻著称的五岳、天台来衬托天姥山,从而把天姥山写得耸立天外,直插云霄,壮丽非凡。

反衬是指利用事物的对立条件来衬托主体事物,比如1999年高考试题选取了杜甫的《漫成一首》:“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其中“船尾跳鱼拨剌鸣”一句就用了反衬。诗的前三句着力刻画一个静字,此句却写动、写声,似乎打破了静谧之境,但给读者的实际感受恰好相反,以动写静,愈见其静,以声衬静,愈见其静。

“对比”和“衬托”的区别在于:对比是相反或相似的两种事物互相比照,以共同表现某种思想或意境,对比双方不分主次;而衬托是以次要事物为陪衬突出一个主要事物,一方是工具,一方是目的,两者主次分明。

“烘托”是指通过侧面描写,在主体对象不出现的情况下,使所要表现的对象鲜明突出的表现手法。侧面描写即间接描写,即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写来表现主要对象。

“烘托”与“衬托”不同,“烘托”是不写主体物,只通过别的事物把想要表达的事物写出来,所以,用多个事物暗示出另一事物就叫烘托。这与“衬托”不同,因为“衬托”是两种事物都写。

【针对训练】

1.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2006年江苏卷)

室人降日①,以此奉寄

[元]魏初

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

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几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圆夜煮茶。

【注】室人降日:妻子生日。

⑴词的前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第二句中的“又”字用得好,好在哪里?

【答案】表达了作者漂泊中深切思念家中亲人之情;“又”字暗示作者不止一次浪迹天涯,饱含愁苦与无奈。

⑵“满林残照见归鸦”一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特点?请略加分析。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表达技巧。夕阳西下,暮晖满林,外出的乌鸦纷纷归巢,但是漂泊在外的游子却无法归去,独自一人,远在天涯,饱尝愁苦与无奈。

【答案】这里以鸦归巢与人不能归家对比,运用的是反衬手法。

篇8

【关 键 词】 古代诗歌;初中;教学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在漫长的岁月中,诗歌一直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情感世界紧密相关。中国诗坛涌现出了众多杰出的诗人和优美感人的作品,成为我们今天引以为豪的精神财富。如何引导学生从文本出发探究隐藏在文本背后的诗意,通过自己的鉴赏,感受作品的思想、艺术魅力,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提高对古代诗歌语言的感受力,这些一直是萦绕在我的心头并努力探索的问题。

我认为,学习古代诗歌,大体可经过“读―赏―得―背”四个环节。其中,读和赏两个环节尤为重要。

一、读

(一)读基本知识

如诗歌某一作品的体裁、出处、题目里的重要信息作者所处的朝代及背景。这些要素中,我认为作品的体裁等相关内容可由老师简单介绍,应重点引导学生细读古代诗歌的作品产生的大背景和小背景。所谓大背景就是诗歌所透出的特定历史时期的政治背景和文化背景;所谓小背景指的是作家生活的具体年代以及具体的生活经历和思想变换。这可以在学生自查资料的预习和教师的介绍中完成。

我会告知学生,对于诗人生平了解的程度越深越细,对于作品的理解就越深刻。孟子云:“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指的就是这个道理。

如我在教学杜甫的《蜀相》诗时,我不仅要求学生对作品中诸葛亮的生平和功绩有所了解,还要求学生对杜甫一生的际遇、政治理想以及杜甫写这首诗的心境作全面深入的探究,这样才能充分理解杜甫写作此诗的用意。

(二)读感情基调

正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可见诵读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学习古代诗词,尤其要重视诵读,养成诵读的习惯。因为中国的古典诗词最初都是配乐歌唱的,流传至今,虽然乐曲失传,不能再演唱了,但是诗词的韵律和节奏还在。而韵律和节奏又不单纯是语言技巧的问题,它和诗歌所表达的情感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初读古诗时,教师示范后再让学生尝试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充分体会诗作的节奏和音律,直至能自如地做到能抑扬顿挫地读出诗歌的情感基调。如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朗读时语速要平缓、语调要略微低沉,要读出思乡的情感;曹操的《观沧海》《早发白帝城》,要读出其豪迈喜悦的感情基调;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要以喜悦、自由的语气指导;陆游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要读出诗人的悲痛与伤感之情。这样,学生在主题基调下通过反复的朗读,能逐步融入诗歌,为进一步的欣赏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赏

(一)赏表达

众所周知,表达方式主要是记叙、描写、议论、抒情 、说明。古代诗歌,其议论或抒情绝非空中楼阁,基本上建立在记叙、描写或二者并存的基础上。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此诗将描写和记叙结合在一起,借美好的想象抒情,千古传唱。

(二)赏意象

古代诗歌中的意象是诗作者所写之景、所示之物,这客观的“象”与作者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的完美结合就是诗歌的意象。古诗词中的意象往往是约定俗成,有规律可循的。如“梅花”是高洁品格的象征;“月亮”代表思乡之情;“鸿雁”是传书的信使等等。有时诗人还会创造一群意象,如马致远的《秋思》就创造了十一个意象,用“断肠人”这一中心意象来表达思归怀远的秋思。

(三)赏诗眼

诗眼,往往是古代诗歌中某一句中最引人、最能引起共鸣的文字,也是准确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关键之处。因此,能让学生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快速精准地找出“诗眼”,有助于诗歌鉴赏能力的提高。如曹操《观沧海》一诗,诗的“诗眼”就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抓住这句作具体分析、理解,深入体会,就不难理解诗人博大的胸怀和宏伟的抱负了。

(四)赏意境

古代诗歌中写景抒情的佳作颇多,这些佳作所营造的种种意境往往令人神醉其中。王国维说:“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如王维《使至塞上》之中的千古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营造了雄浑壮阔之意境;如陶渊明《饮酒》之中的千古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营造了闲适自在之意境;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之中的千古名句“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营造了一种苍茫悲壮之意境……

(五)赏情理

古代诗歌中,抒情诗较多,说理诗也不少。有直接抒情的,也有间接抒情的,有直接说理的,也有后人给诗句赋予了新的内涵的。这些名句,往往能引起学生的共鸣,老师稍加点拨,便会收到很好的效果。比方说,白居易《钱塘湖春行》里的诗句“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比方说,李清照《武陵春》里的名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比方说,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名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

(六)赏技巧

古代诗歌中,写景抒情诗使用技巧较多,如对某个景物的形、声、色的具体描绘。或想象,或夸张,或对比,或比喻,或动静结合,或借景抒情,或借物喻人,实为后人学习之榜样。如“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如“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如“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如“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古代诗歌,可赏析、深挖的太多太多。也许一个字,就可引发一千字的文艺评论;也许某一句,就可达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境界。我在这里,只是在众人的基础上粗浅的总结一些罢了。

三、得

所谓得,不难。一是得作者之心,二是得自己所思。品读古代诗歌的某一佳作,能否真正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成为他后世的知己,全在于全身心的研究。而在此基础上,能辩证地看待诗作,从中产生自己独特的见解,那更是一种超越。

比方说在教授李清照《武陵春》一词时,同学们都为国破家亡,痛失爱侣,孤苦无依的李清照掬一把同情之泪。老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再深挖几个问题了:每个人应如何面对如此鲜明的生活反差?联系实际,是不是应该珍惜所拥有的幸福,而不是在失去后徒增感慨。从女性视角反映动荡的社会变迁又有哪些独特之处……

也许上述所写,有些牵强。但我真心希望,我的学生,能有所学,有所思,有所得。

四、背

优秀的古诗文总是能够激起学生强烈的背诵欲望,它也许会成为精神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人十分重视背诵,古代的启蒙读物《千字文》《三字经》都要求学生能熟练背诵。宋濂在《侯钧传》中写到:“侯钧积学四十年,每读书,必熟育乃已。尝言人读书不至十遍,终于己无益。”中学生背诵一定数量的古诗文是完全应该的。它可以使学生通过量的积累,达到质的转化,不知不觉中形成对古诗文特有的敏锐甚至是直觉的判断。事实证明,语文成绩好的学生都能背诵相当数量的古诗文,特别是诗歌。背诵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能力,背得多了,学生新学一首诗,也就知道该不该背,新学一彷文,也知道哪些句子段落该背。至此,可以说学生基本掌握了背诵的要领。

总之,四环节诗歌教学法的核心是使学生能够利用诗歌表达情感,其目的是使学生具有审美诗歌的能力,多年的教学实践,多年的探索实践,一批批学生在此方面的成功,印证着这种教学模式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方浣仙. 中学诗歌教学[M]. 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2.

篇9

关键词:古代诗歌;格律;意象;抒情;语言;表现手法

诗歌是一种抒情的文学体裁,是有节奏、有韵律并富有感彩的一种语言艺术形式,也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形式。中国古代诗歌的文体特点鲜明,概述为以下几方面。

一、规范的格律化

我国古代的诗歌,是没有平仄、对仗、声韵等严格的格律的。到了南北朝时期,诗歌创作逐渐向格律化方向发展。到了唐朝,诗的格律才完全成熟而定型。因为这种受平仄、对仗、声韵等严格约束的诗体是新近形成的,所以唐朝人称之为“近体诗”,而把没有平仄、对仗、声韵等严格的格律的诗体,称之为“古体诗”。“近体诗”称之为“格律诗”,经宋、元、明、清沿用至今。

汉魏六朝诗,一般称为古诗,其中包括汉魏乐府古辞、南北朝乐府民歌,以及这个时期的文人诗。《文心雕龙?乐府》篇说:“凡乐辞曰诗,诗声曰歌。”由此可以看出诗、歌、乐府这三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即诗指的是诗人所作的歌辞,歌指的是和诗相配合的乐曲,乐府则兼指二者而言。后来袭用乐府旧题或摹仿乐府体裁写的作品,虽然没有配乐,也称为乐府。中唐时白居易等掀起一个新乐府运动,创新题,写时事,因而叫作新乐府。

唐以后的诗体,从格律上看,大致可分为近体诗和古体诗两类。近体诗又叫今体诗,它有一定的格律。古体诗一般又叫古风,这是依照古诗的作法写的,形式比较自由,不受格律的束缚。

除了古体诗(唐代以前的古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外,大多数的古典诗歌其字数、句数、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规定。唐代律诗格律极严,篇有定句,句有定字,韵有定位(押韵位置固定),字有定声(诗中各字的平仄声调固定),联有定对(律诗中间两联必须对仗)。如唐初的律诗,每首四联八句,每句字数必须相同,可四韵或五韵,中间两联必须对仗,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宋代词的特点是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韵有定位。而且词的押韵依词牌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如《玉楼春》按词牌的规定应押仄声韵。元曲的特点是每一套数都以第一首曲的曲牌作为全套的曲牌名,全套必须同一宫调。

从诗句的字数看,有所谓四言诗、五言诗和七言诗。唐代以后,四言诗很少见,所以通常只分五言、七言两类。五言古体诗简称五古;七言古体诗简称七古;三五七言兼用者,一般也算七古。五言律诗简称五律,限定八句四十字;七言律诗简称七律,限定八句五十六字。超过八句的叫长律,又叫排律。长律一般都是五言诗。只有四句的叫绝句;五绝共二十个字,七绝共二十八个字。绝句可分为律绝和古绝两种。律绝要受平仄格律的限制,古绝不受平仄格律的限制。古绝一般只限于五绝。

二、情感的意象化

诗歌是侧重表现诗人思想感情的一种文学样式,诗歌的情感表达一般都要借助意象。因为诗歌中感情的具体外化是通过意象的选用来完成的,所以具有情景交融、虚实相生、优美巧妙的意象是一首成功的诗篇佳作所必须的要素。

古典诗歌意象具体,意境深广。其中的形象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意旨,暗示着深刻的哲理,倾注着诗人的审美倾向,包孕着诗人的情感。古典诗歌中的形象常常是客观之“象”与主观之“意”共同构成的极富美感的意象。诗歌中的“象”是通过语言体现诗人意志的实体,“象”随意变而变。它倾注了诗人的情感或意志,如果倾注的是情感,就是“移情”,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人把自己的溅泪、惊心移植到花鸟上了,这样的花鸟就是有情(意)之象。

古典诗歌中的形象又常与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习俗、生活方式、心理特点等方面发生各种各样的联系,在历史的积淀中被赋予某些约定俗成的言外之意和情感色彩。例如,在古典诗歌中,用月亮烘托情思是常用的笔法,一般说来,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再如,“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是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是以冰清玉洁的梅花反映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可见,“意象是感情表象”,诗歌在一定的意义上,就是意象的创造和创造性的组接。在我国古典诗歌里,有许多意象由于具有相对稳定的感彩,诗人们往往用他们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情感,了解民族传统审美心理,表达思想感情。

三、强烈的抒情性

篇10

关键词:小学 古诗 诵读 教学

诵读是我国古代语文学习的优良传统,是传统语文教学的成功经验。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学工作者应充分重视这一方法的运用。

一、诵读是对小学生诗歌启蒙教育最基本,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方式

最早的诗歌是人们口头吟唱的,诗歌中的音乐因素和其他文学体裁相比,有着更为积极的意义。音乐性是古代诗歌的一个重要特征。音乐美又被称为韵律美、声韵美,表现为押韵、平仄、句数、字数、停顿节奏、双声、叠韵、叠字等语音特征的有规律的反复所形成的听觉上的审美感受。

二、诵读的作用是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体会诗歌的语言和韵律美,并受到情感的熏陶

20世纪30年代初,夏丐尊等专家说:“读,原是很重要的,从前的人读书,大多不习文法,不重解释,只知在读上用死工夫。他们朝夕诵读,读到后来,文字也自然通顺了,文义也自然了解了。……”近来学生们大家虽说在学校里“读书”或“念书”,其实读和念的时候很少,一般学生只做到“看”而已。我认为语言学科,不该只用眼和心,须于眼和心以外,加用口及耳才好。读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

萧涤非说:“律诗本是一种具有音乐性的诗体,诗人完成一首律诗,往往不是用笔写出来的而是用口吟出来的。对于一首律诗特别是象《秋兴八首》这样的七律的鉴赏,更需要下一点吟咏的工夫。这倒不是单纯为了欣赏诗的音节的铿锵,而是为了通过抑扬亢堕的音节来更好地感受作者那种沉雄勃郁的心情。前人评《秋兴八首》谓‘浑浑吟讽,佳趣当自得之’”这虽然是针对律诗的特点而言,其实何尝不可以看作诵读古代诗歌的共同特色。这种方法似笨拙,实巧妙。它可以使古典作品中的形象、意境、风格、节奏等都铭刻到自己的脑海中,一辈子也磨洗不掉。因而才可能对它们耳熟能详,而理解得十分透彻。

三、展开诵读应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诗歌特点予以指导

首先,诵读强调实践性,注重读的过程,遍数多是其基本要求。课程标准从“过程和方法”的维度出发,强调古代诗歌的启蒙教育应突出实践性,在反复的诵读实践中模仿、尝试诵读方法的不同变化,再积累诵读的经验。这个过程不同于以会背为目标的检测。南宋朱熹说:“读之,须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解说,自晓其义。”叶圣陶说:“吟诵的时候,对于研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学习语文学科,必须达到这种境界,才会终身受用不尽”,所以他要求:“令学生吟诵,要使他们看作一种享受而不看作一种负担,一遍一遍地读来入调,一遍一遍体会亲切,并不希望早一点能够背诵,而自然达到纯熟的境界。”

其次,诵读还要强调诵读的目的性。诵读的基本表现形式是朗读。“用普通话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列在了每个学段阅读目标的第一条。朗读是指放声读。教师应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诗歌特点予以指导,使学生明白读的目的和要求,表达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和心理变化,注重对具体读法的指导,注重停顿、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的不同、思想感情和心理变化之间的微妙关系,即课程标准所说的“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一些专家对此也有一些精辟的论述。如朱自清认为,“熟读的工夫是不可少的。吟诵与了解极有关系,是欣赏必经的步骤,吟诵时对于写在纸上死的语言可以从声音里得其意味,变成活的语气。”在朗读时,“要能分辨语气的轻重;使声音有缓急,合于原文意思的发展。”这些论述是有指导意义的。

再次,诵读的训练要注意层次性和多样性。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中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随着理解领悟能力的增强,学生的诵读技巧会越来越高,老师必须根据这些特点确定不同学段的诵读的不同要求和训练方法;组织课堂的诵读实践要适应学生的趣味,采取多种训练方法给学生示范和引导。

总之,诵读是和情感体验、语言积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指反复多遍,最终烂熟于心的读。学生吟诵诗歌,抑扬顿挫,韵味无穷,有意识地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不仅可以感受到汉语言音律的美,诗歌意境的美,形象的美,还可以积累语言,受到熏陶和感染。与朗读相比,诵读更强调个人体验,更强调内化。诵读是古代诗歌启蒙教育的贯穿始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曾祥芹,《阅读技法系统》,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2.135

[2]程廷祚,《诗论十五》,道光丁酉年刻本《青溪文集》卷二

[3]黄仲苏,《朗诵法》,上海,上海开明书店,1936.126

[4]朱光潜,《朱光潜美学文集》(第二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119

[5]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64

[6]夏丐尊,《叶圣陶.文心》,上海,上海开明书店,1948(再版,107

[7]中国教育大系,《历代教育论著选评》,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