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方协议有什么用范文

时间:2023-03-29 20:46: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三方协议有什么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三方协议有什么用

篇1

老问题,到底啥时能解决?

品牌PC建立一个呼叫中心(Call Center)需要花多少钱?以方正科技为例,其为在苏州建立呼叫中心,投入了2000万!品牌PC的呼叫中心需要配备多少人,平均每人每天需要接听多少通服务电话?以方正科技为例,目前配备400人,平均每人每天大概接到100通电话!如此大的工作量、如此大的投入,可为什么用户在评价呼叫中心维修服务的时候,还是有诸多的不满意呢?

于:只能说,用户和厂商对这个问题的认知还有一定差距。我们可能会认为一些问题是符合产品的设计和基本要求的,但用户对产品和服务的期望值却相对要高一些,甚至超出了厂商设计的标准。其实这在现在是个普遍存在的现实,我们就发现,早先的PC用户大多对技术有一定了解,因此他们在报修的时候,描述问题就比较准确、专业;而随着PC的普及,现在绝大部分用户是普通老百姓,交流起来就有一定困难。另外,以前的用户只要求解决故障就可以了,而现在,用户对售后服务有了全方位的要求,比如维修速度、质量,甚至服务人员的服务态度等等。

消费者代表质疑

王:服务质量的确是消费者关心的一个话题。我想问于总一个问题:我发现,售后服务的工作人员对待我们这些消费者的问题,有两个标准答案―重装系统和送修。您知道这两种方法在消费者心中是什么感觉吗?第一,在报修的时候,售后服务人员已经在电话里让我们干这个干那个,折腾了半天了,可问题还是没解决,这首先让消费者对售后服务人员的专业素质产生质疑;第二,送修会耗费我们的时间和人力成本,就让消费者感觉厂商有点不负责任。您觉得,目前有什么方法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于:一直以来,我们也在思考如何更好地以客户为中心。现在有一种远程诊断的方式,就是在签订协议的基础上,在发现故障时,由厂商的服务人员远程登录到你的PC上,解决你的问题。它是一个软件,在硬件或软件出现故障时,会自动产生一个送达厂商响应中心的提示。方正正在着手部署这样的服务。尽管在初期可能主要是针对企业用户,但我相信逐渐也会对个人用户开放。除此之外,我们还把远程视频服务功能引进来,你可以和呼叫中心通过及时视频、音频和消息互动。根据需要,服务人员还可以通过视频向你演示如何解决故障。

新花样,不知何时能实现

相对于花样翻新的PC产品来说,售后维修服务似乎多年来并没有太多变化,要说大的变革就更少见了。作为消费者来说,除了希望厂商在传统的服务上面能精耕细作,提升服务质量,也非常希望这个行业能出现一些创新的服务。对于消费者的期望,厂商能作出回应吗?

于:其实,创新不能说没有,比如我前面讲的那些借助网路实现的服务手段。也考虑过变革性的创新,比如现在不是有“存话费,送手机”的活动嘛。存话费其实相当于是购买了运营商的服务,那这种模式是不是能复制到PC上呢?我认为是可以的。微软曾推出过“充值PC”的理念,付网费得电脑,在印度和巴西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所以,将来出现“买售后服务赠PC”也是非常有可能的。这样一来,也有助于服务质量的提升。

消费者代表质疑

刘:在搜索引擎里搜“笔记本维修”,能搜出160万个结果,但几乎全是第三方维修公司的信息,也说明现在这个行业的竞争很厉害,不仅是第三方之间的竞争,也包括第三方和咱们品牌PC售后维修服务间的竞争。前几天我还看到一个帖子,说有个历史悠久的卖水货PC的,居然购买了一套相当专业的维修设备,连CPU都能维修,价格还比品牌厂商的便宜。于总,您觉得这会对你们有影响吗?

于:我觉得你说的这个维修水货PC的现象肯定会存在,但不会成为一个趋势,因为不管他们投入多大的财力,他的维修肯定跟正规厂商的维修方式还有很大的区别。毕竟,正规厂商从维修渠道方面、从人员管理方面、从配件的质量保证方面比他们都要正规很多,所以我觉得我们还是比他们有很大的优势的。至于说价格,有些人问我说,PC可以打折,为什么售后服务不可以打折呢?我要说,我们已经在这个上面开始有些动作了,具体的情况,可以留意一下我们的网站。

篇2

售楼小姐“贴身”卖房,一个做戏一个当真

2005年3月2日,由安徽省某房地产公司开发的晴园阁小区一期正式开盘,热热闹闹一个月后,销售情况并不理想。4月7日,一位中年男人走进了售楼大厅,在售楼小姐于珊面前坐了下来。24岁的于珊高挑,美丽,看上去特别养眼,从安徽一所高校毕业后,于珊做了一名售楼小姐,中年男子是她今天接待的第一个客人。

见有客户来了,于珊赶紧热情地介绍着,并小心观察着他的反应。男人名叫叶天明,是安徽一所大学的教授,是来为岳父岳母找一套一楼的房子的。因为该楼盘一楼的房子都已卖完,于珊连忙改变了策略,“我们这个楼盘其实特别适合像您这样有文化品味的人,它娴静优雅……”

“这样呀,那我回去跟我太太商量商量再说!”见没有自己需要的房子,叶天明准备离开。见客户就要流失,于珊情急之下一把拉住了他。“叶先生,不管您买不买,我陪您先去看看房子吧。其实到我们这来买房子的,很多都是像您这样的成功人士。他们买房子不全是自己住。有的是为了度假,有的是为了在家外安个家……”于珊说到这,忽然住了嘴,不好意思地冲叶天明笑了笑。叶天明看了看于珊,开玩笑地说:“我要是遇到了像于小姐这样的人,我也愿意在家外安个家,可惜我还没有遇到。”

于珊尴尬地笑了笑:“像您这样的,谁遇上是谁的福气。”说这话时,于珊感到脸在发烧,为了能卖一套房,自己真的是豁出去了,不惜和客户打情骂俏。于珊之所以这么卖力推荐房子,是因为每卖一套房子,就能拿到很高的提成。于珊来公司快两个月了,只卖了两套房子,销售业绩一直不太好。今天好不容易抓到了一个有意愿买房子的人,她说什么也不愿放弃。

于珊的话让叶天明一愣,随后,他表示去看看六楼的房子。来到房子内,叶天明一番视察之后对房子比较满意。于珊走到阳台上说:“您看,这房子的视野多好啊!晚上吃过了饭,和心爱的人坐在这里吹吹风,是多么惬意的一件事啊!”听完于珊的描述,叶天明有意无意地把手放在了于珊的肩上,仿佛陷入无限的遐想中:“是啊,那该有多美好啊!”

于珊感觉到自己的脸已经红了,她想移开身体,可又担心破坏了对方美好的感受。临走的时候,叶天明表示回去一定好好考虑。于珊故意暧昧地说了一句:“我希望听到你的好消息哦!”

假戏真做变身情人,卖房卖成了房主

叶天明回家后对妻子谢小丽说看中的那幢楼一楼已经没有了,让妻子换别家看看。第二天一早,叶天明就收到了于珊发来的短信:“我能听到您的好消息吗?”叶天明回复道:“你昨天已经打动我了,哪天有空,我们再详谈。”一连几天,他们都是用短信在联系。慢慢地短信的内容就变了味,但两人都心照不宣。

4月12日,叶天明给于珊发了短信说:“你说夜晚在阳台上看风景很美,我觉得要是身边有像于小姐这么漂亮的人陪着,就更美。”收到短信后的于珊为了网住叶天明的心,暧昧地回道:“叶先生,你没体会过怎么知道啊!把房子买了,亲自体验一下不就知道了吗?”收到短信后,叶天明便打电话约于珊一起喝茶。于珊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去赴约,叶天明对于珊的美貌大加赞赏,于珊故意说:“长得漂亮有什么用?还不是受穷的命!天天卖房子给别人,也不知哪年才能住上属于自己的房子。”“于小姐这么漂亮,还愁没房子住?就怕有人送房子给你,你不要。”“傻瓜才不要呢!”于珊故意朝叶天明暧昧地看了一眼。

喝完茶,叶天明坚持要送于珊,于珊没有拒绝,她大方地把手伸给叶天明,叶天明受宠若惊地挽着她的胳膊钻进出租车。下车时,于珊反复叮嘱叶天明,明天到公司来签合同。

第二天,叶天明背着妻子来到售楼大厅,不仅签了合同,还一次齐了房款。于珊这才松了口气,这些天的努力总算没白费,可是她没想到,叶天明已把她的假戏当了真。

拿着钥匙,叶天明要求于珊再次陪自己去看看房子。在阳台上,叶天明注视着于珊:“于小姐,我一直记着你说过的话,现在我房子已经买了,就看你愿不愿意陪我看夜景了。”于珊明白叶天明话中的意思。她很紧张地说:“像叶先生这么成功的人,想找人陪你看夜景还怕找不到啊!我怎么有那个福气呢?”说完就打算离开阳台。没想到她刚挪动脚步,就被叶天明拉了回来,按着于珊的手说:“这房子就是为你买的。”于珊低着头,手僵持在那里。要是靠自己挣钱买的话,可能一辈子也买不起,现在只要自己点头,就能住进这漂亮的房子里,想到这,于珊再也没有拒绝的勇气……当天晚上,在酒店的房间里,于珊献出了自己的第一次。

原配怒讨说法:买房还要附送情人?

叶天明拿出了4万块钱给于珊,让她把房子装修一下,真正过起了家外有家的日子。于珊却打起了算盘:虽然住进了漂亮的房子,可这房子并不在自己的名下。一天晚上,一番柔情之后,于珊装作生气地对叶天明说:“你说房子是为我买的,可是房产证上并不是我的名字啊。”见叶天明不吭声,于珊撒娇地说:“明天你就跟我去公司,你只要在变更房屋买卖合同上签字,就可以了。”

叶天明支支吾吾地不知说什么好,他从没想过把房子送给于珊。叶天明为难的表情激怒了于珊:“原来你真的是玩玩而已,我跟了你,是因为爱你,你怎么能这样对待我啊?”说完就大哭了起来。于珊一哭,叶天明只好敷衍地说:“好,我明天跟你去。”一听叶天明终于答应了,于珊高兴地抱住了他:“你不用去了,别人看到不好,明晚我把合同带回来。”

第二天晚上,于珊真把合同带了回来,因为客户的房产证一般都由卖方代办,所有资料都由售楼小姐准备。看着面前的合同,叶天明只好在上面签了字。

2006年5月18日,晴园阁二期开盘,谢小丽决定再去看看有没有合适父母住的房子。刚一坐下来,接待她的售楼小姐就非常热情地对她说:“小姐,不知道上次您买的房子住得怎么样啊!这次买房子打算作为一种投资还是为别人买的啊?”售楼小姐的话让谢小丽一下子傻了,这才知道原来丈夫背着她买了房。没多久,谢小丽就调查清楚:丈夫在外面有了一个时间长达一年之久的情人,而且情人就是晴园阁的售楼小姐,丈夫还大方地送了她一套房子。

2006年7月8日,谢小丽敲开了于珊的家门。没等于珊说话,谢小丽就给了她一个耳光:“我今天来是告诉你,你不要太得意忘形,你最好马上离开这个房子,因为它不属于你。”

“这房子现在是我的,我不可能搬出去。不管你怎么恨我,在房子的问题上我不可能退让。”于珊的态度很强硬,谢小丽没想到于珊还这么理直气壮,气愤的她不仅砸碎了于珊和叶天明的合照,还把于珊家里一些易碎的东西都打碎了。这次事情过后,谢小丽经常去纠缠于珊,自知理亏的于珊只能任由她闹,就是不肯让出房子。

2006年7月23日,谢小丽找到了晴园阁地产开发公司的销售部经理,销售部经理表示这件事是于珊的个人行为,是私事与公司无关。听销售部经理的话,愤怒的谢小丽不知该怎么发泄自己的怨气。一气之下,她拿起凳子朝电脑砸去,“砰”的一声,电脑的显示器被砸坏了。谢小丽觉得还不解气,冲到售楼大厅,揪住于珊的衣领就给了她几巴掌。

有一位工作人员要报警,被销售部经理拦住了,他不希望这件事影响公司的声誉。于珊捂着脸在一旁流泪,自己为了卖出一套房子,付出了那么多,现在颜面扫地,只剩下了房子,更是无论如何也不愿撒手。此时,看热闹的人越聚越多,其中包括准备在晴园阁小区购房的客户。谢小丽大声地说道:“房地产公司变更房地产买卖合同,应该通知夫妻双方到场,于珊利用售楼小姐的特殊身份全权包办,将房子直接过户到了自己的名下,这样的楼盘还有人敢买吗?如果于珊拒不退还房子,我就向法院于珊和地产公司,我要让所有的人都知道,买晴园阁的房子还会附送一个情人!”

经过谢小丽的一番吵闹,一时间,许多人都知道了发生在晴园阁小区的新闻,该公司怕事情闹大影响销售,一方面要求于珊做出让步,一方面主动派法律顾问找谢小丽协商解决,并告诉谢小丽,在这件事情上,叶天明应承担主要责任,他在变更合同上签字,是真实意愿的表达,应视为赠予行为。

篇3

杰夫・贝索斯只有17个月大的时候,他母亲杰奎琳就向他的生父提出了离婚诉求,并得到了法庭的支持。杰奎琳离婚不久后在新墨西哥银行找到了工作,并在这里遇到了米盖尔・贝索斯,一位当时正在大学读书并一边上夜班挣钱的古巴移民。一年之后,杰奎琳与米格尔结婚,在拿到约根森的书面认可意见后,杰奎琳将儿子的名字改为杰夫・贝索斯。打这以后,杰奎琳跟随着丈夫搬迁到了休斯敦,并与约根森失去了一切联系。而当许多年后有记者特地造访开了一家小型自行车行的约根森时,这位粗心的父亲才惊讶地知道自己的儿子还活着,而且成了世界顶级富翁。不过,贝索斯是幸运的,虽然直到10岁才知道米盖尔不是自己的亲生父亲,但他成长过程中的确收获到了被米盖尔视为己出的那份情感。

由于特殊的出生背景,贝索斯少儿时代的很多日子都是与母亲一起在外祖父母家中度过。上中学的时候,贝索斯就迷恋上了太空与宇宙,并对外祖父说自己想当一名宇航员或物理学家,于是,外祖父看到贝索斯放学回家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看电影《星际迷航》,并自己动手最终组装成了一架天文望远镜。整个中学时期除了担任班长外,贝索斯的成绩特别优秀,高中毕业时他获得了美国高中毕业生的最高荣誉“美国优秀学生奖学金”。而作为优秀毕业生的代表在毕业典礼上发言时,贝索斯面对着老师和同学更是豪情万丈,他说希望通过一己之力未来能将 200 万至 300 万人送上太空轨道,并建设太空旅馆、游乐场等设施。

进入普林斯顿大学之后,贝索斯主修的是电脑科学专业,在以优异的毕业成绩获得了“美国大学优秀生联谊会”会员资格的同时,贝索斯整个大学期间并没有放弃自己极客式的探索,他是“太空探索和开发”俱乐部的主席,并被选入 Phi Beta Kappa 和 Tau Beta Pi 两个宇宙研究机构的兼职成员。但出乎很多朋友和同学的意外,拿到普林斯顿大学毕业证书和电气工程与计算机科学学士学位后,他拒绝了英特尔和贝尔实验室提供的工作机会,而是选择了一家并不怎么出名的公司Fitel,主要从事计算机系统开发。之后,贝索斯跳槽到一家纽约银行家信托机构,还与他人一起组建了一个套头基金交易管理公司,并出任该公司副总裁。也正是在这里,他遇见了玛肯吉・图特尔,并与其结为伉俪。

从在线书商到万有商店

偶尔一次上网冲浪时,捕捉到了一个令自己瞳孔放大的数字―2300%,互联网使用人数每年以这个速度在成长。当时西雅图的微软已渐成规模,他看到这个数字后,马上做出联想,自己可否能像比尔・盖茨那样取得成功?紧接着就列出了20多种商品,然后逐项淘汰,精简为书籍和音乐制品,最后选定了卖书籍。因为书籍特别适于在网上展示,而且美国作为出版大国,图书有130万种之多,而音乐制品仅20~30万种;另一方面,美国图书发行业市场空间较大,全行业当时年销售额达2600亿美元,但拥有1000余家分店的美国最大连锁书店,也是全球第一大书店的巴诺书店的年销售额也仅占12%。几周后,贝索斯提出了辞呈,更令他引以自豪的是,自己创业选择得到了妻子的全力支持。在开车回到西雅图的路上,坐在副驾驶位置的贝索斯迫不及待地用笔记本电脑匆匆起草了一份商业计划。

之所以选择西雅图,是因为那里有现成的技术人才,而且离大型渠道分销商Ingram图书部门的俄勒冈仓库十分接近。然而,由于当时手中只有30万美元的启动资金,贝索斯只能在西雅图郊区租来一间车库作为公司地址。起初,公司的注册名称定为Cadabra网络书店,很多人听到这个名字的都以为是“cadaver”这个单词,意思是“尸体”。几个月后,贝索斯才将名字改为“Amazon”(亚马逊)。

公司成立初期,贝索斯在办公室里摆放了一个大钟,每当有人购买亚马逊的产品时,这个钟就会响一声,然后所有员工都会跑过来观看他们是否认识这个顾客。可是不到几周,这个钟就开始响个不停,以至于他们不得不赶紧撤走了这个大钟。资料显示,1995年7月正式上线,运营的第一个月就覆盖了全美50个州和全球45个国家,如此强大的市场穿透力与霸占力让当时的巴诺书店一时大惊失色,一场传统与现代、线上与线下争夺战在两大新老对手间展开。

为了让亚马逊在传统书店如林的竞争中站稳脚跟,贝索斯花了1年时间来建设网站和数据库,而在接下来的比拼中,亚马逊的优势更是全面展露出来。相对于巴诺书店最多只能有25万种不同的书目,亚马逊在网络上却可以拿出250万册的书目来,而且亚马逊有高达30万种以上的书目用来进行购买折扣优惠;更为重要的是,亚马逊有着传统书店无法企及的方便快捷服务。在亚马逊网上购书,一般三秒钟之内就可得到回应,从而大大节省了顾客的时间。速度也同样表现在库存货物的更新上。亚马逊除了200册的畅销书种外,几乎不存在库存,而且亚马逊更新的频率让人吃惊。数据显示,亚马逊每年更换库存达150次之多,而巴诺则不过3~4次。

公司成立的第三个年头,亚马逊已经发展成全球最大也是最出名的网络书店,也正是在这一年,贝索斯开通了儿童书店,3个月后,亚马逊音乐商店上线。次年,亚马逊买下了药店网站股权,并投资药店网站,之后的短短两个月,亚马逊在投资宠物网站之后,又投资创建了家庭用品网站。至2000年1月,亚马逊与网络快运公司达成了合作协议,使用户订购的商品在一小时之内能送上门,亚马逊的客户随之突破1500万。

完成了从纯网上书店向网络零售商华丽转身的亚马逊向人们展示了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进入,你不仅可以看到和买到尿布、麻布、服饰、网球拍等五花八门的东西,你还可以享受到酒店预订、旅游指南等服务;除了展示琳琅满目的第三方产品外,人们还可以看到亚马逊也推出了名为Kindle 的平板电脑等自有品牌产品;此外,亚马逊还向众多的物流公司提供宽阔的仓储空间,同时,亚马逊进入了云计算领域,并在影视节目制作行业玩得风生水起。

为用户体验而入魔

亚马逊有一个能让员工引起恐慌的电子邮件,这就是只有杰夫・贝索斯知道密码且打开的电子信箱。他借此阅读到每一位顾客的投诉信后,会将邮件转发给相关的员工,而且只加上一个英文字符:问号。接到贝索斯带着问号的电子邮件,亚马逊员工通常只有很短的时间对首席执行官标出的事项做出考虑与回答,并接受一连串管理人员的审阅,然后呈交贝索斯本人。这种“升级邮件”是贝索斯确保客户声音总能被公司听到的独有方式。

有一次,贝索斯通过邮件得知,浏览过亚马逊网站“生殖健康类”栏目中剂产品的客户都收到了推销各种凝胶及其他辅助产品的定制化电子邮件。电子邮件营销团队收到贝索斯发来的问号后,做好了进行解释的准备。在亚马逊,直接营销工具采取的是分散式管理,品类经理可以针对曾浏览特定产品类别但并未购买的顾客进行邮件推销,而且这种方式也为亚马逊带来了上亿美元的销售额。然而,在听完产品负责人的陈述后,贝索斯坚决说“不”,在他看来,无论多少收入都不值得以损害客户的信任为代价,并作出了终止某些类别产品如卫生和个人护理电子邮件营销的决定。之后,亚马逊专门打造出了一个集中式的过滤工具,完全关闭了品类经理营销敏感产品的渠道。

很多人认为,与乔布斯一样,贝索斯也非常清楚赢得消费者口碑的重要性。在开发首款Kindle电子书阅读器时,他不仅坚持这种设备必须无需连接电脑即可使用,还希望这种设备到哪里都可运行,而不是只能在有WiFi的地方才能使用;此外,他还要求这种电子书阅读器不需要什么包月合同。结果是,Kindle团队设计出了一种新的商业模式――与移动运营商签署协议,允许Kindle用户在任何地方无需支付网络费用即可下载电子书。正是如此,在使用者眼中,Kindle不仅是一款电子书阅读器,还是一个便携式的“书店”。

在大方向上时刻关注顾客需求的同时,在细节方面贝索斯的追求近乎苛刻。Kindle即将上市之前,早期的广告片段曾有一个创意桥段,就是Kindle化身公牛承载着读者,并让读者成为一名勇敢的斗牛士,所有看到这个片段的同事都激动不已――只有贝索斯例外。他以极为严肃的口吻对整个团队说:“我知道这个段子很精巧,很多人都会觉得这头公牛很有意思,但是坐在上面的客户却有可能被牛踢中屁股,我们不能让客户受伤。”

为了换来和维护顾客的长期信任而不惜牺牲自身短期利益的做法在贝索斯的身上经常发生。Kindle的推出会直接冲击内部纸本书籍销售,他不但没有顾及,反而坚持以付给网络作家约七成的版税(最大的传统出版商只为电子书支付17.5%的版税),因为他认为“这能让消费者可以更方便取得内容”。由于大多数顾客网购过程中需支付州销售税,亚马逊特地在给予自己暂时免税的州设立了仓库,从那里向美国其他地方发货,这样就可以避免因销售税而造成的价格上涨从而带来顾客消费成本的增加。

亚马逊所占有的消费数据为贝索斯确立和坚守鲜明的顾客导向策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资料显示,亚马逊累积投资上百亿美元建立起的信息架构中储藏着上亿笔全球最完整的消费者数据,包括消费者年龄、消费习惯、住在哪里、信用卡号码等。这样,当买家登陆亚马逊网站时,它就已经准备好要推荐给你的产品。另外,亚马逊会通过500多个量化的指标来衡量自己的运营表现,其中有80%以上的指标围绕客户需求而制定。

当然,贝索斯并不想让自己在取悦顾客方面唱独角戏。给公司经理以上员工开会时,他每次总是要求留下一把空闲的椅子,然后告诉与会人员必须考虑现在正坐在这把椅子上的消费者―――“那是现在这个房间里最重要的人物”。有心人,天不负。贝索斯近乎狂热的客户导向思维最终也得到了回报。每年密歇根大学都会针对美国最大的225家公司进行客户满意度调查,亚马逊数年以来都出现在客户满意度最高的前十大公司名单之中。

永远盯着远方

虽然业务与品类创新迭起,尽管用户反馈好评如潮,甚至营业收入持续增长,但在过去20年中,亚马逊却很少盈利,甚至可以说没有交出一份让投资人满意的财务报告。自然,贝索斯听到都是刺耳的嘲讽声以及股东们的诅咒声。在许多基金经理的眼中,快速扩大的亚马逊就是一个“Amazon Bomb”(爆炸);2000年最低潮的时候,《霸荣》周刊直接将亚马逊描述为“Amazon Toast“(死定了);5年前《哈佛商业评论》发表了“亚马逊:破产边缘”的封面文章……。每每听到这些质疑与声讨,他总是不以为然并泰然自若地回答道:我们不要短期利润,而要创造长期价值。

一次午餐时间,有员工向贝索斯提议应当引入一项新的运费政策,内容是顾客可选择付一笔年费,享受大部分产品免运费服务。而当时亚马逊只规定25美元以上的订单免运费。贝索斯听后马上召集管理层讨论,但由于担心此举会侵蚀公司利润从而放大亏损,当时几乎所有的高管和财务人员都举手反对,但最终贝索斯力排众议采纳了新的运费方案。结果,这项名为Prime的服务推出后,此前一年只在亚马逊上购物几次的用户一个月就数次下单。而现在,Prime 会员服务在全球已获得近 5 成的年增长,上千万用户每年支付99美元购买Prime服务为亚马逊带来10多亿美元的现金收入,至于形成的销售增量更是无法估算。

九年前贝索斯决定推出名为AWS的亚马逊云计算业务同样被分析人士和亚马逊的内部不少员工斥为“不务正业”,然而,作为先行者,AWS如今已经扩张到了全球11个区域市场的190多个国家和地区,商业客户100多万个。最新财报显示,今年第二季度,AWS业务营收达到18亿美元,同比增长81%。尽管云计算业务在亚马逊整体销售额中的占比不到8%,但AWS的营业利润达到3.91亿美元,超过了亚马逊全球产品销售业务营业利润6.84亿美元的一半。这种令人叹服的结果无疑是对贝索斯押注长期的一次有效检验。

类似的情况还有在开发Kindle时,贝索斯认识到一种主要为消费娱乐内容而设计的平板电脑本身并没有什么用,除非其拥有丰富的内容。因此,跟苹果一样,亚马逊在推出其平板电脑产品以前就已经整合了一个由图书、应用、视频和音乐等内容组成的生态系统,此外,亚马逊还能利用来自于出售数字内容的交叉补贴来将Kindle的售价保持在较低水平;与此相比,那些本身并不出售内容的平板电脑厂商则无法做到这一点。对贝索斯来说,这又是其“长期观点”的一个例证,其目的在于将Kindle变成iPad的主要竞争对手。

除了Prime、AWS、Kindle等这些核心产品都是因为贝索斯近乎执拗般的坚持而得以最终横空出世并成为亚马逊如今最重要的利润管道外,在贝索斯的力主之下,亚马逊还在全球建立了150多个仓库,此举同样一度招来了市场的非议和分析家的广泛质疑。但现在,这些仓储中心除了为亚马逊本身承担货物配送职能外,还被允许用来为第三方商家提供货物储存服务,而亚马逊会向它们收取存储费,并从完成配送的订单中抽取一定比例的分成。资料显示,目前有超过200万第三方商家将商品存放在亚马逊的仓储中心里,他们每年大约为亚马逊贡献40%的商品销量。更为重要的是,仓储基地从建设到投入使用并非一朝一夕,而通过开放众多的仓储中心,亚马逊形成了他人难以复制的优质物流优势。

很多的事实可以进一步佐证贝索斯侧重关注长期价值的经营与管理理念。作为个人烧钱项目之一,贝索斯斥资4200万美元打造了一座能工作 1 万年的“老爷钟”, 据悉,上面的“世纪针”每 100 年才走一格,而里面的布谷鸟则要每过 1000 年才出来一次。自然,在“老爷钟”建造好之后,人们不仅能够参观数十年或数百年,甚至能够参观数千年到一万年。无独有偶,贝索斯还拥有一家名为“Blue Origin”(蓝源)的太空飞行公司,主要从事乘客或者货物运输,据悉,蓝源公司今年内将第一次测试其太空载客飞船和火箭,未来会运营太空观光旅游服务。此外,贝索斯还自己出资2.5亿美元在两年前收购了令人烫手的《华盛顿邮报》,现在他每月到该报上班一天,而且不相信这家报纸不会在自己手中起死回生。

作为对自己经营理念的虔诚坚守,在至今每年致投资者的正式信函中,贝索斯都要在末尾附上1997年亚马逊股票上市时其发给股东名为《一切都与长期有关》的首封公开信中的一句话:“我们将做持续的长期投资决策,短期的获利以及华尔街的反应将不会进入我们的决策视野。”当然,支持贝索斯在眼光永远只盯着远方的道路上走的更远的还是如同AWS那样响当当的数据。资料显示,上市当年,亚马逊股价仅为200美元左右,营业收入为51.1万美元,如今二者分别飙升至570多美元和750亿美元;更令人惊讶的是,今年第二季度,亚马逊净利进账9200万美元,一举摘掉戴了20年的亏损帽子,受此影响,亚马逊市值突破2600亿美元,超越沃尔玛成为全美第一大零售商。当然,贝索斯的身价也随之扶摇直上,个人财富增至503亿美元,跃居全球第五大富豪的显位。而面对亚马逊的如日中天之势,曾完全看衰贝索斯的《霸荣》周刊和《哈佛商业评论》双双首度将“全球最佳CEO”的桂冠戴到了“光头哥”的头上。

是是非非的CEO

、脑残、蠢货……,这些骂人的话在贝索斯针对员工时几乎张口就来。有人说他只溺爱自己拥有的1.64亿客户,而不关注竞争对手和企业员工,因为他认为“只有顾客才能送上钱来”。因此,现年51岁的贝索斯刻在13.2万名员工心目中的形象可能并不友好,甚至人们普遍认为他与粗暴的乔布斯好有一比。

不按常理出牌对于贝索斯来说是家常便饭。在亚马逊,经理级别以上的会议禁用PPT,取而代之的是阅读。会议开始前,贝索斯要求与会者必须每人事先准备一份打印出来不超过 6 页的备忘录,这份备忘录必须言简意赅,又能清晰描述问题本身、解决方案、大量图表、数据和分析。会议开始后,全场鸦雀无声,大家都在全神贯注地阅读自己或者其他人的备忘录。在贝索斯看来,PPT的信息传递效率非常低,听众看到的只是总结性的要点,它对于报告者很容易,但其他人很难真正地接收到信息,而采用集体阅读备忘录的形式有助于保证团队的注意力不会被分散。

亚马逊的企业文化被称作是“角斗士文化”,而贝索斯将人们寻求共识的自然冲动称为“社会凝聚力”,并直言对这种东西深恶痛绝。因此,作为“亚马逊的14个领导原则”之一,贝索斯鼓励手下的人不要用交流的方式解决工作问题,而是充满激情地进行争论与辩驳以及相互批评。基于这种理念,他主张企业应该实行分散管理,甚至陷入无组织状态也无关紧要,因为只有在这种氛围下,独立思考才能在与集体意见的较量中占得上风。

正是以分散管理作为组织的圭皋,贝索斯在亚马逊广泛推行了“两个披萨原则”的团队管理模式,即如果两个披萨都喂不饱一个团队,那说明它太大了。由此,贝索斯总是要求团队尽可能地变小,而一旦发现团队过大,他就会将他们拆散。因此,在亚马逊50人以上的部门里,经理需要经常“优化”自己的下属,也就是说,他们必须解雇那些表现最差的下属,也正是如此,有媒体评论亚马逊的很多员工都生活在高压与恐惧之中。

排开上述另类管理方式不说,贝索斯给予员工的工资福利也算不上慷慨,甚至还有些抠门。在亚马逊,办公桌是用门板改造的;管理人员不能彩色打印,只用黑白打印;公务出差从来没有头等舱的待遇,就像10年前不愿意发给员工公交卡一样,如今亚马逊也不向员工提供免费午餐,在公司食堂吃东西也没有补贴。对于新入职员工,亚马逊给开出的基本工资属于行业平均工资,同时新员工到职时还会领到一个背包,里面有一个电源适配器,一个笔记本电脑基座,以及一些新人培训材料。不过,当员工辞职的时候,公司会要求他们返还所有配发的东西,包括那个背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