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光中诗歌范文
时间:2023-04-06 02:46: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余光中诗歌,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引言
余光中的诗歌是我国诗歌的经典代表作品之一,它表达了作者对故土大陆的热爱,也突出了我国地域文化的差异,作者借着美妙的语言和细腻的感情,并且运用了精纯的技巧,最终打造出了一些列的旷世之作。余光中借着手中的比,表达出了自己对故土的眷恋之情,这浓浓的乡愁也是他成功的基础。余光中的诗歌风格也浓缩了半个世纪台湾的诗坛风格,他的一些经典作品也被选入了大陆的语文课本当中。乡愁诗歌成为中国人通向世界的心灵邮票,余光中对土地的记忆和地图的书写也秉承了中国传统依恋故土诗歌的艺术表现。
每一位优秀的诗人都会通过手中的笔来表现自己独特的感物,余光中同样在诗歌中以土地的记忆为内核,用地理意象的乡愁式咏叹来实现了自己对祖国故土的怀念,从而对抗现有地理秩序与空间的区域矛盾,这也是诗人追求历史和文化认同的主要通道。
二、余光中诗歌中内化的土地意识
土地的核心内容就是,一个群体的人长期在一起生活的地方。由于人长期在一个地方生活以后,对其周围环境产生强烈的依赖性,从而激发出土地意识,使得土地和人都产生现代性意义。按照英国社会学家吉登斯的理论,我们知道“现代性”由“时空分离”、“抽离化机制”、“反思性”三个因素组成,时间和空间的纽带就是地点。这里“地点”的含义内容比较丰富,既可以表达实际意义上的土地,也有虚指土地意识的含义,但是“place”的含义多一点。
人们对故土的眷恋是一个人民族身份认同的核心价值。在余光中的《白玉苦瓜自序》这一作品中,就表达出了他在异土生活的失落心理,体现出了时空差异在人们心中的影响。地域差异对于诗人来说更是诉不尽的乡愁,故土是治疗诗人心灵创伤的良药。比如现代城市的人,虽然住在高楼大厦上,但是依然喜欢在阳台上种一些花花草草,这都是人们对土地和祖先种植的残存记忆与表征。
人们对于土地的这种记忆就是人本意义的体现,这种意义不是体现在个人身上,而是体现在族群这一群体当中。余光中也曾经说过,他也是突然意识到了他的中国情结。意识是早存在于人的大脑当中,只是由于某件事或某个场景突然触发了人的这种意识。诗人在异地生活,他的思乡之情就会触发他对土地的记忆。这就是时间与空间、人的形体与心理双方面的体现。当故土的环境已经不存在的时候,意识就成为个人意识和民族一时的纽带,也是个体身份认同的起点。余光中就把自己身体里的血管比喻成黄河的支流,这就充分展现了他的对故土的眷恋。
三、意向书写与“土地符码”
余光中在它的作品中,选择了用中国的土地影像为书写的凭借,这是独出心裁的写作手法。历史把中国的大陆和台湾分隔开太久的时间,大陆故乡在台湾游子心中很长时间只能存在于记忆当中。余光中通过中国的地图抒发出自己怀念故土之情,他怀念着大陆,怀念着过去的中国。
这样中国地图在余光中的心中就被赋予了独特的意义,成为作者心灵在土地上遨游、俯瞰祖国大地的象征。所以焦桐评论余光中的作品说,地图在余光中这里就是一种图腾,这种图腾表达出了时间和空间上的含义,表现出了余光中对故土的思念之情,也表达出了他对过去的时光的怀念之情。
我从余光中的作品中感觉到,他做出这一作品之时是保持着一种平和、娴静的心态,所以他的作品也表现出了一种淡然、自由,作品中对地域的各种风情的描述,对故土的描述,更加突出了他生于斯、长与斯的赤子情怀。在很多时候,作者喜欢把自己定义为一个流浪者,这样就更能强烈地表达出他对故土的怀念。
同样我国的田园诗人也经常在作品中体现了故土在他们心目中的重要位置。虽然说诗人对杏花春雨的故土印象比较单薄,但是他们是想在这里面追求一份熟悉的感觉,它能蚋诗人以熟悉的感觉,这种平淡与安宁往往带给作者以思想的惆怅情绪。自古诗人对故土都有着一种近乡情更怯的感觉,但是他们又不得不时刻做好离开故乡的准备。这种地域和空间上的折磨都给诗人了巨大的折磨,他们只能用文字来表达他们的悲伤。
四、结束语
余光中诗歌中的土地大概分成了三个层次的含义:一方面是人内心生来具有的地理感。二是诗人游历与异域空间上的地理感,三是拨开历史的沉淀,通过诗歌追求追寻失落的故土。总之,余光中在诗歌中以地名书写代表着他对土地的记忆,也是抵抗外域文化和构建自己文化的重要依据。
参考文献:
[1] 宋颖.“冷面笑匠”余光中――浅析余光中散文创作中的幽默[J].青春岁月.2015(03).
[2] 石丁斯.余光中的幽默[J].晚报文萃. 2014(09).
[3] 李军.余光中散文瑰奇的感性创造[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1).
篇2
诗歌就是一种独特的言说方式。余光中由于独特的经历和历史境遇,使得他对“乡愁”的理解是有独特性的,而这种独特性反过来成为他观照自我情感的一种独特表达,并最终以诗歌的形式表达出来。如何引导学生悟出余光中独特的“乡愁”?古人主张吟诗品诗,要反复吟咏品味,这样才能感受诗的妙处;朱自清认为“文艺的欣赏和了解是分不开的,了解几分,也就欣赏几分,或不欣赏几分,而了解得从分析意义下手。”[1]所以,笔者认为,要读得认真,品得仔细,读品结合,方能悟出余光中独特的“乡愁”。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教学引导。
一、把握基调,了解独特的内容
余光中独特的“乡愁”对于缺乏生活阅历的九年级学生来说是有隔膜的、难以理解的。因此,在教学起始阶段,要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来营造氛围,激发联想,唤起学生的情感。余光中在回忆《乡愁》创作情景时曾动情地说 “随着日子的流失愈多,我的怀乡之情便日重,在离开大陆整整20年的时候,我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一挥而就,仅用了20分钟便写出了《乡愁》。”余光中的“乡愁”不是“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不是“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不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因此,在创设情境时,与其引入大量的“乡愁诗”,不如还原诗歌创设的真实情境,如“1972年的一个深夜,离开大陆二十年已经四十四岁的余光中感到回乡无望,于是仅仅20分钟,一首小诗就从他的笔端缓缓流出……”教师边播放《思乡曲》,边深情朗诵《乡愁》。这样的情境创设有利于直接将学生带入余光中独特的“乡愁”氛围中,学生先是静静地听,继而自然进入美美地读。
在学生自由朗读之后,教师问“从诗歌中读出了哪些情感?”这一问题指向《乡愁》四个小节表现的四个不同情感内容,即思念母亲,想念妻子,怀念母亲,思恋祖国,从整体上真正把握了诗歌独特的内容。
二、关注意象,体会独特的距离
在学生了解诗歌独特的内容之后,要真正引领学生进入诗人的内心世界关键在于品读诗歌中的意象。意象简单说来即有意之象,“是反映诗人人格的一面重要镜子,由于人格的独特性,诗人的诗歌意象也有其独特性,这种独特性使同样的物象形成异于他人的意象。”[2]可见,细细地品读诗歌中的意象,就是开启余光中独特“乡愁”的金钥匙。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设问“乡愁本来是一种非常抽象的情感,但是在余光中的诗中仿佛触手可及。在诗人的笔下,乡愁化作了什么?”不具体给出意象这一陌生的概念,却让学生自然关注到了诗中“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重要意象。
(一)涵咏音韵
诗的言说方式首先以音乐性有别于其他文学样式。余光中在《缪斯未亡》一文中明确指出“一首诗的生命至少有一半在其声调,如果不读出声来,其生命便尚未完成,不算完整。”对于诗坛现状,他认为“缪斯未亡”,但“缪斯哑了”。为了治愈此疾,余光中十分注重诗中每一个的音质、音声以及在诗中产生的音响效果。例如在“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意象前,诗人就饶有意味地点缀上了四个相应的叠词“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教师可以设置两次对比朗读,第一次“去掉这些叠词,读一读,说说你的感受”;第二次“是不是有了这个特点就能很好地传达出这种愁绪呢?将叠词换成‘小的’、‘窄的’、‘矮的’、‘浅的’,读一读,说说你的感受”。通过两次对比朗读,学生能感受到意象前的叠词将诗人的愁绪拉长了,从而更能表达出诗人愁绪的绵长、深重,而这正是余光中在独特“乡愁”言说时特有的审美创造。
(二)想象补白
品读意象时,除了遵从作者独特的审美创造,还应该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调动丰富的想象力,从读者的角度对意象进行想象补白,从而架构起通往余光中心灵世界的桥梁。
此环节中,教师可以在学生关注四个意象前都相应缀有四个叠词的基础上追问“大家再想一想,这四种具体的形象还有什么共同点呢?”学生深入比较思考后能关注到这四个意象都代表着空间的隔绝,它们的背后都有着一种距离。此时,再配乐介入教师想象补白的例子,并激发学生展开想象补白,如“有人说,乡愁永远是一种距离。距离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乡愁的存在。端详邮票,诗人也许会这样想:那错落有致的齿纹,在千山万水的穿越中已经被掀起了几个弯弯的角落,它是飘过了多么漫长的距离,承载了多么丰厚的思念,才来到了我的身边。不知邮票那头的母亲是否安康,亦不知她是否又添白发,更不知何时,这枚小小的邮票又会承载着母亲的思念来到我的手里……万水千山,只能端详邮票怀念曾经的团聚,回味母亲的味道啊。昏黄的桐油灯映着已经湿润的眼,我怅然了……当诗人手执船票、跪在坟前、遥望海峡,会怎么想呢?请从二、三、四小节中任选一节,写一写。”
学生想象补白时,也正是学生真正面对距离,感悟诗人心声时。想象补白后,先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创作的文字,再回到诗作,有感情地朗读相对应的小节,此时诗中对童年的追忆,对妻子的思念,对母亲的悼念,对中华家园同构文化深切认同真正浸润学生的心田。
(三)咀嚼形式
有人说,“诗语符码组合也是余光中‘有意味的形式’,它将诗人的情感轨迹以外化形态最表层地呈现出来。”[3]《乡愁》一诗中,四个意象的排列就是“有意味的形式”,值得学生咀嚼玩味。当学生能体验到每小节中诗人所倾注的情感时,教师适时地问“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种具体形象的背后都有分离造成的空间距离,每一小节都是余光中生命中的一段刻骨铭心的经历。那么诗歌四小节的顺序能调换吗?”从而引导学生发现四个意象排列的形式是以时间为序,四个时间牵起了余光中的少年、青年、中年,余光中的乡愁不是一时一刻而是囊括了一生的沧桑;在情感浓度上,由淡及浓,即从生离到死别,从家愁到国愁。学生惊喜地发现,四个意象排列形式的背后,交织着的是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这正如余光中自己所说“《乡愁》这首诗具有横的地域感,纵的历史感,纵横相交而成的十字路口的现实感。”
当学生体悟到四个意象排列的“有意味的形式”之后,可以展开自由朗读,学生范读等多种朗读形式,读出越聚越重、越酿越浓的乡愁。
三、品味沧桑,理解独特的乡愁
聚焦意象,从意象的审美创造、意象的想象补白,意象的表达形式三个维度读品结合,关注并嚼咀玩味了余光中意象背后的“距离”,是否就真正悟出了余光中独特的“乡愁”了呢?“乡愁如果只有距离,没有沧桑,是单薄的”余光中自己如是说。可见,要真正理解余光中独特的“乡愁”还要品味诗中的“沧桑”。
观照《乡愁》的创作情境,可以发现,余光中独特的“乡愁”不仅指涉着思家、思国之苦,而且也指涉着无数大陆人被集体放逐于台湾孤岛后的漂泊之苦。尽管台湾是中国的领土,尽管台湾人也是炎黄子孙,但无可置疑,当几百万大陆人漂泊至台湾时,从一开始,他们却被土生土长的台湾人视为外来的闯入者加以看待。他们在狭小、封闭的孤岛环境中充满着失落和无奈,他们在情感和理智上无法认同一个与大陆的“泥土以及日渐消失的农业社会”阻隔的台湾现实空间。他们焦虑、痛苦,因为“他们不仅找不到一个安身立命的避风港,也不能为漂泊者的身份找到意义上的确切地位与归宿”[4],这种情感体验是何等“沧桑”!
当然这种“沧桑”并没有直观地呈现在诗歌中。在课堂实施时,需要教师先缓缓播放背景资料拓展学生的认知“1949年,近两百万人突然之间被内战连根拔起,丢到了一个从来没有去过的海岛――台湾。更没想到,这一去,他们就永远地留在这片土地,无论心中留有多少大陆的记忆。从此,咫尺成天涯,他们有家不能回,望归不能归,成为‘无根的一代’……”再出示同为漂泊者的心声,如龙应台坦言无根者的沧桑:“任何人问,龙应台你是哪里人,我理所当然的回答就是:‘我是湖南人。’可是我不会说湖南话,没有去过湖南,对湖南一无所知。”如于右任无根生涯中始终萦绕的中国梦“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唯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此时,学生在悠悠的曲调中,在殷殷的言语中已经真正开始触摸到余光中独特的“乡愁”情绪,最后出示余光中的尴尬身份――“在大陆被称为‘台湾诗人’,在‘台湾’被称为‘大陆流亡诗人’”,学生在双重角色的冲突中真正悟出了余光中的乡愁中果然不只有距离,还有沧桑,深深凝聚着一代无根漂泊者的思乡梦。
注释:
[1]朱自清.朱自清选集[M].河北教育出版社,1989,
[2]黄秀英.中学语文诗歌教学的意象分析法[J].读与写・教育教学版,2011,(07)
[3]吕进,刘静.余光中的诗体美学[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1,(07)
[4]赵小琪.身份冲突中家的构建与功能[J].江汉论坛,2009,(06)
参考文献:
[1]阙银杏.继承传统 读品结合――《乡愁》教学反思[J].语文教学通讯,2008,(10).
篇3
祖籍――福建泉州市永春县
出生地――江苏南京
出生日――1928年10月21日
职业――诗人、散文家、评论家
身世背景――余光中父亲余超英,本籍福建泉州永春,早年随兄南下马来西亚拓植橡胶园,创办育民、益智二校。回国后,就读上海春申大学,其后历任永春县教育局局长,安溪县县长等职。虽然祖籍是永春,但余光中从不认同父亲的籍贯,也不自以为是福建人。而是在心灵上更近亲母亲所来自的江南,余光中母亲孙秀君为江苏武进人,妻子为常州人,且他自己在南京出生,故以江南人自命。时在四川读中学,感情上亦自觉为蜀人。因生日正好是重阳节,所以自称“茱萸的孩子”。
个人经历――余光中幼年在南京秣陵路小学读书,他的少年时期一直处于颠沛流离的状态,从对日抗战开始,就不断地流亡,先后流亡于江苏、安徽沦陷区,又随母亲逃往上海,居住半年,又经过昆明、贵阳,后抵达重庆与父亲相聚。余光中于1947年考入金陵大学外语系,后来转入厦门大学,一年后随父母迁香港,次年赴台,就读于台湾大学外文系。台大毕业后出版了诗集《蓝色的羽毛》,与覃子豪、钟鼎文等共创“蓝星”诗社。其间赴美进修,获爱荷华大学艺术硕士学位。返台后任多所台湾大学教授及香港中文大学教授,现任台湾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2012年4月,84岁的余光中受聘为北京大学“驻校诗人”。
婚姻爱情――1956,余光中与范我存结婚,范我存是他的表妹,江苏人,有着女性知识分子的韵味和气质。余光中和范我存都长在江南,不是蜀人,却用地道的川语说话。四川对两人有着特殊意义,只要是两人独处,一定讲四川话,成了不与外人说的默契。余家上上下下、里里外外,都由范我存打理;余光中管理的,唯有一大方书案,与车子的方向盘。诗人不挑食、不挑衣,“太太弄什么,便吃什么;给什么,就穿什么!”夫妻两人琴瑟和鸣,感情一直很融洽。
主要著作
诗集――《歌》《五陵少年》《天国的夜市》《敲打乐》《在冷战的年代》《白玉苦瓜》《天狼星》《与永恒拔河》《隔水观音》《紫荆赋》《梦与地理》《安石榴》《五行无阻》《余光中诗选》《高楼对海》《藕神》
散文及文艺批评文集――《左手的缪思》《掌上雨》《逍遥游》《望乡的牧神》《焚鹤人》《听听那冷雨》《青青边愁》《分水岭上――余光中评论文集》《记忆像铁轨一样长》《凭一张地图》《隔水呼渡》《从徐霞客到梵谷》《井然有序》《日不落家》《蓝墨水的下游》《连环妙计》
篇4
很多人接触余光中的文字,大多从他的诗歌《乡愁》或者散文《猛虎与蔷薇》开始的,而能看到余光中唯一的小品文集,对于很多读者来说,实在是可喜的事情。他的这些小品文,并非像是其他作家的一些杂文,也不是一些纯粹的美文,而是吸收了他诗歌的情怀、散文的柔美以及评论的睿智。
《凭一张地图》的第一辑“隔海书”是余光中《联合报》专栏文章的集成,其中包括欧游行记、文学批评随笔、生活杂感等共二十九篇文章。可能是报纸专栏要求2000字以内,余光中曾感慨说:“内行人大概都知道,写专栏的艺术,是吞进来的多,吐出来的少”。他的八篇欧游行记,旅程匆匆,写得匆匆,加上字数限制,浮光掠影,缺少余氏散文一贯的从容劲儿。但是你又能感觉到他语言的多变,他常把文字压缩、拉长、磨利或打松,这样又给你带来了一种文字实验过后的速度感和弹性感;旅行记之外,个人随感小品相对出彩,如《你的耳朵特别名贵?》等,其倾诉了对台湾噪音污染的不满。社会的文明程度越高,对个人生活越尊重,整个社会的公德水准便越高。余光中说香港在管理噪音方面强于台湾,计程车、商场、大街,很少有人用扩音器播放音乐或叫卖。跟上世纪80年代的台湾差不多,我们不得不在公共场合忍受噪音,不得清净成了大多数都市人的无奈:公交车、地铁上有电视节目、出租车上有广播、卖晚报的都用大喇叭广播,公园里、广场上老太太们跳操的音乐,小区里居委会组织的演出……各种声音横冲直撞、毫无遮拦。略有反对意见,便有人说:“就你矫情!”反对者赶紧闭嘴,少数人的权利被蛮横的噪音践踏。余光中说:“愈是社会进步,愈是安静。滥用扩音器逼人听噪音的社会,不是落后,便是集权。曾有人说,一出国门,耳朵便放假。这实在是一句沉痛的话,值得我们这个把热闹当作繁荣的社会好好反省。” 文集中第二辑“焚书礼”共收录了他20篇文章,其中《乐山乐水、见仁见智》、《绣口一开》、《娓娓与喋喋》、《木棉花文艺季》、《寂寞与野蛮》、《浪漫的二分法》等,都曾发表在《山海经》专栏,被很多学者赞赏过,这当中也不乏有一些知名人士的称赞。余光中移居高雄后,致力于台湾南部文化建设,台湾南北部文化发展不平衡,台北为文化重镇,重要的文化学术艺术团体,都在北部,南部则相对“蛮荒”。余光中到南部,是台湾文化圈的大事,他致力于鼓励南部文化发展,有人问他,高雄是不是文化沙漠时,余光中提出了自己的城市文化观。他说文化有“正”、“负”两端,城市的正文化是指能够自给自足地生产本地文化,为本地民众提供精神食粮。“负”文化则是妨害文明的目中无人的野蛮行径。经济发展,钱赚多了,不能让社会幸福健全,负文化横行,所有一切都可能被野蛮吞噬。
很多城市的发展,都无法回避城市文化这个问题,余光中眼北、高雄如此,北京、上海、广州……同样如此,而余光中对高雄人的建议:文化体现在于生活。如果一个社会在生活上野蛮,怎能奢望它在文化上高超?高雄人要担心的,恐怕不是我们的城市有无文化,而是我们的城市是否野蛮。这样的文字,直到今天,还会适用,特别对于我们大陆这些正在飞速发展的城市,是否应该重新审视“文明”与“野蛮”?
这便是他的小品文,有关于旅游的游记,也有关于对社会问题的反思,这里面夹杂着理性与感性。余光中提到自己的小品文说,这里面兼具理趣与情趣,不过有时理趣较胜,有时情趣较浓。他的自序中举例说:“《古文观止》里既收贾谊的《过秦论》,也不拒刘禹锡的《陋室铭》,足以说明小品只要真写得好,也能传后”。同时还拿艺术做比较,“保罗・克利的小幅精品似也不必愧对米开朗琪罗的巨制杰作”。他所强调的是,这些虽是小品文,但不会因为时间的要求而偷工减料,他觉得就算雕虫,也是抱着雕龙的心情举笔的。很多时候,文章一短,舞笔者着墨就会倍加用心。都知道,许多警句妙论都以短见长。“善言,能赢得听众。善听,才赢得朋友。”;“光,像棋中之车,只能直走;声,却像棋中之炮,可以飞越障碍而来。我们注定了要饱受噪音的迫害。”这也验证了他本人的话――“因为求短,必须能收。放,需要气魄。收,却需要自律。”《凭一张地图》凭的,正是一位散文家自律的内功。(撰文:王泽)
篇5
“江南”意象体现的对江南母乡的深深眷恋――乡愁。江南本意指长江以南的地区,它往往代表着繁荣发达的文化教育和美丽富庶的水乡,它代表了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余光中生于江苏南京,在南京青年会中学毕业后进入金陵大学学习外文,因此,自称“江南人”。 他说:“因为我是南方人,生于南京,而我的母亲和妻子都是江南人,所以,我少年时候想象的故乡就是江南,多水多桥,多藕多莲的江南,所以,纯粹是一个南方的一种回忆。”(《新民周刊》2008-2-12)江南的灵山秀水成为他诗文中的重要意象。诗人在《宜兴茶壶》中写道“……温暖的赭土里外一色/不愧江南的沃土,我的后土/经历多少的烧炼才完成?”精神分析方法告诉我们,潜意识愿望要表现出来得到满足,必然要受到意识的干扰、限制,潜意识愿望没有正常渠道表现自己,不得以采取伪装、变形等方式,在另一种改头换面、符合意识要求的方式中得到表现。余光中诗文中以“江南”、“长江”、“黄河”和“呼唤”等多种意象传达出他的潜意识。余光中在《腊梅》中写道“大寒流降自江南,在岛上/在下风处,仿仿佛佛/多感冒的鼻子,仿佛就可以/嗅到腊梅清远的芬芳。”显然,这里的“江南”,已非抽象的语言符号,也不是是地理上的江南,而是压抑在潜意识中的那种情感固着――对于江南母乡的深深思念和回忆。这种情感固着不仅通过“江南”意象传达出来,而且还通过江南水乡的景物――莲、船和雨等等意象。“台南可采莲,江南可采莲,予戏莲叶间。莲是无所不在的……心随目远,眸光翩翩,在莲与莲间飞回如蜻蜓。”(《莲恋莲》)意识在过去、当下、未来的时空中盘旋穿梭,撑开由绵绵暖意与潺潺怅惘交织而成、难以名状的曲折迂回的潜意识世界。自然景物组成的“江南”意象承载了深远的心理、情感和潜意识的内涵。“江南”意象象征和隐喻的“乡愁”,既是他大半生漂泊生涯的切身感受,也是海外华人共有的思乡情怀,在“母题”的层面又和中国诗歌的乡愁主题内涵一致,也表达出中华民族由古老的农业文明滋育出的根意识和乡土情结。由个人的“一时之性情”,上升为民族的和历史的“万古之性情”(黄宗羲《马雪航诗序》),正如余光中所说的由“纵的历史感,横的地域感,纵横相交而成十字路口的现实感”三者有机交融成的“现代诗的三度空间”(《白玉苦瓜》序)。
“江南”意象折射出的乡愁又是和母爱“情结”一脉相承的。“情结” 是指的是一群重要的潜意识组合,或是一种藏在一个人神秘的心理状态中,强烈而执着的潜意识冲动。它源于人内在的自由的欲望被社会规范和自己道德意识的压抑,既不能得到实际实现的满足又不能得到自由呈现的宣泄。诗人在《招魂的短笛》中为母亲招魂,唱得凄凄切切,令人心痛眸酸。“春天来时,我将踏湿冷的清明路,/葬你于故乡的一个小坟。/葬你于江南,江南的一个小镇。”母爱“情结”通过江南的背景,更增添了一份惆怅和凄迷。还有《春天,遂想起》,把深藏于心灵深处的思念母亲的潜意识化作百结的愁肠,因思念母亲而涌出悲伤,到母亲喊“我”,衍化到海峡两岸的喊声,意蕴深远。在余光中的潜意识里,思母念母是与乡愁、国愁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母爱情怀,乡愁意识,祖国情结,表达了他对故乡对祖国的母亲般的思念和眷恋。“秋天,多桥多水的江南。水上有月。月里有古代飘渺的箫声。舅舅的院子里。高高的桂树下,满地落花,泛泛一层浮动的清香,像一张看不见躲不开的甚么魔网。他便和表兄妹们一火柴匣地收拾起来,拿回房去。”(《伐桂的前夕》)此时,作家仿佛回到了梦中的故乡,梦里梦外都魂系中华的忧郁和感伤。从精神分析的角度说,“江南”意象相当于作者的一种梦幻方式。因为“梦是被压抑欲望的想象(伪装)满足”,只有这种梦幻形式才能表现表现被压抑的潜意识愿望。它折射出的母爱成了余光中心灵栖息的港湾。母爱是联系乡愁的红丝线,是茫无涯际心灵栖息的港湾,是无论流浪何处都无法割舍的牵念。只有在梦幻般的倾诉中他才能像越过千山万水迷路的倦鸟飞回家,在母爱故乡里温柔梦幻般的栖息。
和乡愁、母爱联系在一起的“江南”意象背后还折射出一种文化的孺慕和企求。余光中曾在《听听那冷雨》中写道:“杏花,春雨,江南。六个方块字,或许那片土就在那里面。而无论赤县也好神州也好中国也好,变来变去,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形象磁石般的向心力当必然长在。因为,一个方块字是一个天地。太初有字,于是汉族的心灵他祖先的回忆和希望便有了寄托。”,“江南”意象具备了承载着丰厚的心理内涵和文化意蕴,是探索余光中作品的重要的线索,“江南”意象在余光中笔下成为了潜意识的折射,意义的深渊,传达的是对民族文化的刻骨铭心的孺慕和企求。
篇6
开始上课后,我什么也没说,马思聪先生的《思乡曲》缓缓流出,陈铎先生朗诵的《乡愁》意味绵长,整个教室安静极了,仿佛大家聚在静谧的宇宙间倾听远方的呼唤。孩子们都被诗歌吸引了,连最调皮的几个“小猴子”也没有动一下。当读到“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这一句时,几个女生眉头紧锁。听完之后,大家很久都没有说话,此时,我并没有急于提问,孩子们的情绪还感受还没到。于是,我又带着孩子们轻轻地读起了这首诗,孩子的语调是特别得轻,生怕这淡淡的愁会散去,诗人的愁会被惊扰。
接下来,我问到:“同学们,有什么感受?”
“心里憋得慌!”调皮的陈××第一个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读着读着,我就想起了家乡的姥姥。”心思细腻的詹××说。
“老师,我的心中有股莫名的忧伤。”多愁善感的王××说。
“我觉得这个诗人一定很想念他的故乡,就像李白低头思故乡一样!”邓××学会了比较和联系。
“我想起了上学期我们学过的纳兰性德《长相思》中的一句话: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听到大家不同的感受和表达,我心里窃喜,这就是共鸣啊。我说:“刚才大家所有的发言都是围绕两个词来说的,第一个是?”
“故乡!”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
“第二个词是?”
“忧愁!”“惆怅!”
“这两个词加在一起就是本诗的题目乡愁,是余先生的乡愁,是千万两岸同胞的乡愁。”我的语调开始深沉了些,因为要向孩子们讲述一段历史、一个故事。大部分孩子都沉静下来,但只有一个孩子举手说:“我知道!我知道!”此时,我不忍他破坏这种美好的氛围,于是示意他安静,稍后有机会再讲。接着,我讲述了的结局,讲述了我姥爷与其弟弟骨肉两隔的场景,讲述了余光中先生二十岁以前在大陆的生活以及之后负笈漂泊台岛,小楼孤灯下怀乡的呢喃。孩子们也随着这种讲述,陷入了历史的怀想中。
听完这段历史和余先生的经历后,我们再次诵读了这首诗,此时,孩子们的诵读声中又多了深沉。这真是难能可贵!
“余先生用简单的语言写了一些我们身边常见的事物,有哪些呢?”我开始提问。
“邮票!”
“坟墓!”
“船票!”
“海峡!”
“诗人为什么就选择这四种事物进行描述呢?”这个问题有点难度,孩子们开始抓耳挠腮。
于是,我再重新解释了一遍问题:“按照顺序来说,是先写了邮票,接着是船票,然后是坟墓,最后是海峡。余先生在写诗时安排这样的顺序有什么考量?”
此时,开始举手要说历史的我们班的学霸龚×举手了,“老师,刚才我听您讲了余光中先生的故事,我猜这与作者的经历有关”“在台湾还没有期间,两岸还是可以通邮通航的,但之后就不行了,我想到的画面是,一开始,我可以与家人特别是年迈的母亲写信,甚至一两年回去探望一次,但后亲人的音讯全无,最后连母亲病逝都不能探望,只能望着海峡叹息了。”真棒的孩子,全班由衷地为他精彩的发言鼓掌。
我补充到:“正如龚×所说,这些事物是诗人人生中的重要符号,其实,它何尝不是两岸同胞乡愁的缩影呢?这是那个年代那一群人的记忆,这样的记忆通过诗歌被再次唤醒,作为后辈的我们,需要倾听。”
接下恚我将余光中先生自己的朗诵放出来,是为了让孩子们更加懂得倾听,倾听诗人的感受,倾听历史的声音。
之后,又是新一轮的全班齐读,要求是把听到的关于历史的、关于思乡的感受读出来。此时,我能听出孩子们情感不同的朗
读声。
记得余光中先生在一次访谈中说:“直到往来于两岸间的探亲、观光、交流,萦绕在我心头的仍旧是挥之不去的乡愁。”谈到作品中永恒的怀乡情结和心路历程时,他说,“不过我慢慢意识到,我的乡愁现应该是对包括地理、历史和文化在内的整个中国的眷恋。”
于是,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我向孩子们抛出最后一个问题:“诗人思乡,思的是什么呢?”
“是故乡的亲人。”詹××脱口而出。是的,正如读诗让她想起了自己的姥姥一样,是一种对亲人的思念。她为大家读出了她的乡愁。
“是对故乡一草一木的怀恋!”太好了,能由情及景是多么不易啊!从人想到物,视野和想象逐渐宽阔了。
“诗人思恋故乡的一切,故乡的亲人、故乡的山水!”龚×做了总结性的发言。
“还有!”平时精神难以集中的捣蛋鬼郑××居然也发言了,“还有故乡的好吃的!”哈,真是十足的吃货,孩子们都笑了。这也是我所期盼的,因为,怀乡不仅仅是忧愁,其实还有甜蜜。余先生在某次演讲中谈到乡愁这首诗其实是略带些童话意蕴的,邮票是小小的,船票是窄窄的,海峡是浅浅的,这里面的用词都有童话的味道。同时,其诗歌也深受诗经的影响,采用一种复沓手法,营造出了一种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旋律,其中“乡愁是”“这头”“那头”的反复运用,使人感受到字字关情。
最后的问题比较难,只是希望孩子们去思考:“刚才有两位同学提到李白和纳兰性德,他们诗词中的思乡与余光中先生的有什么不同?”这种比较文学性的问题,对这个年龄的孩子是有些拔高了,但我并不期待他们回答得多深入,只是想看看学生能思考到哪个层面。
我说,余光中先生的乡愁与李白的望月怀乡、白居易的寒夜思亲、王维的心系梅花不同,他对故乡的怀恋不局限于对故乡的父母亲人、山山水水、一草一木,身为海外游子,他的思想情感更为开阔和独特。
不同的历史背景为这首诗镀上了更神圣的光环,我不希望诵读课变为爱国教育,但孩子们仍然要理解诗人对祖国文化的回归的渴望。最后,为孩子们朗读了一段余光中的文字:“烧我成灰,我的汉魂唐魄仍然萦绕着那片厚土。那无穷无尽的故国,四海漂泊的龙族叫她做大陆,壮士登高叫她做九州,英雄落难叫她做江湖。”他说:“这许多年来,我所以在诗中狂呼着、低呓着中国,无非是一念耿耿为自己喊魂。”
篇7
(编 者)
作家档案
余光中,1928年生于江苏南京,祖籍福建永春。上世纪40年代末,他在金陵大学读书时开始创作,至今写作生涯达半个多世纪。1953年他与诗人朋友共创“蓝星”诗社,此后一直活跃在台湾诗坛。1958年,赴美国进修的余光中获艺术硕士学位,后回台湾当大学讲师,主编过许多知名杂志。80年代余光中曾赴香港教书。后来返回台湾,应聘在高雄中山大学任教。余光中诗文双璧,是极具特色和影响力的作家。他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自称为自己写作的“四度空间”。至今驰骋文坛已逾半个世纪,涉猎广泛,被誉为“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其文学生涯悠远、辽阔、深沉,为当代诗坛健将、散文重镇、著名批评家、优秀翻译家。现已出版诗集21种,散文集《左手的掌纹》等11种,评论集5种,翻译集13种,共40余种。他的《乡愁》一诗传遍华人世界,他的《乡愁四韵》与《民歌》等,亦颇流行。散文如《听听那冷雨》与《我的四个假想敌》等亦屡入选集,并收进两岸的教科书中。
假如我有九条命 余光中
假如我有九条命,就好了。
一条命,就可以专门应付现实的生活。苦命的丹麦王子说过:既有肉身,就注定要承受与生俱来的千般惊扰。现代人最烦的一件事,莫过于办手续;办手续最烦的一面莫过于填表格。表格愈大愈好填,但要整理和收存,却愈小愈方便。表格是机关发的,当然力求其小,于是申请人得在四根牙签就塞满了的细长格子里,填下自己的地址。许多人的地址都是节外生枝,街外有巷,巷中有弄,门牌还有几号之几,不知怎么填得进去。这时填表人真希望自己是神,能把须弥纳入芥子,或者只要在格中填上两个字:“天堂”。一张表填完,又来一张,上面还有密密麻麻的各条说明,必须皱眉细阅。至于照片、印章,以及各种证件的号码,更是缺一不可。于是半条命已去了,剩下的半条勉强可以用来回信和开会,假如你找得到相关的来信,受得了邻座的烟熏。
一条命,有心留在台北的老宅,陪伴父亲和岳母。父亲年逾九十,右眼失明,左眼不清。他原是最外倾好动的人,喜欢与乡亲契阔谈宴,现在却坐困在半昧不明的寂寞世界里,出不得门,只能追忆冥隔了二十七年的亡妻,怀念分散在外地的子媳和孙女。岳母也已过了八十,五年前断腿至今,步履不再稳便,却能勉力以蹒跚之身,照顾旁边的蒙之人。她原是我的姨母,家母亡故以来,她便迁来同住,主持失去了主妇之家的琐务,对我的殷殷照拂,情如半母,使我常常感念天无绝人之路,我失去了母亲,神却再补我一个。
一条命,用来做丈夫和爸爸。世界上大概很少全职的丈夫,男人忙于外务,做这件事不过是兼差。女人做妻子,往往却是专职。女人填表,可以自称“主妇”,却从未见过男人自称“主夫”。一个人有好太太,必定是天意,这样的神恩应该细加体会,切勿视为当然。我觉得自己做丈夫比做爸爸要称职一点,原因正是有个好太太。做母亲的既然那么能干而又负责,做父亲的也就乐得“垂拱而治”了。所以我家实行的是总理制,我只是合照上那位俨然的元首。四个女儿天各一方,负责通信、打电话的是母亲,做父亲的总是在忙别的事情,只在心底默默怀念着她们。
一条命,用来做朋友。中国的“旧男人”做丈夫虽然只是兼职,但是做起朋友来却是专任。妻子如果成全丈夫,让他仗义疏财,去做一个漂亮的朋友,“江湖人称小孟尝”,便能赢得贤名。这种有友无妻的作风,“新男人”当然不取。不过新男人也不能遗世独立,不交朋友。要表现得“够朋友”,就得有闲、有钱,才能近悦远来。穷忙的人怎敢放手去交游?我不算太穷,却穷于时间,在“够朋友”上面只敢维持低姿态,大半仅是应战。跟身边的朋友打完消耗战,再无余力和远方的朋友隔海越洲,维持庞大的通讯网了。演成近交而不远攻的局面,虽云目光如豆,却也由于鞭长莫及。
一条命,用来读书。世界上的书太多了,古人的书尚未读通三卷两帙,今人的书又汹涌而来,将人淹没。谁要是能把朋友题赠的大著通通读完,在斯文圈里就称得上是圣人了。有人读书,是纵情任性地乱读,只读自己喜欢的书,也能成为名士。有人呢,是苦心孤诣地精读,只读名门正派的书,立志成为通儒。我呢,论狂放不敢做名士,论修养不够做通儒,有点不上不下。要是我不写作,就可以规规矩矩地治学;或者不教书,就可以痛痛快快地读书。
假如有一条命专供教书,当然就无所谓了。书要教得好,也要全力以赴,不能随便。老师考学生,毕竟范围有限,题目有形。学生考老师,往往无限又无形。上课之前要备课,下课之后要阅卷,这一切都还有限。倒是在教室以外和学生闲谈问答之间,更能发挥“人师”之功,在“教”外施“化”。常言“名师出高徒”,未必尽然。老师太有名了,便忙于外务,席不暇暖,怎能即之也温?倒是有一些老师“博学而无所成名”,能经常与学生接触,产生实效。
另一条命应该完全用来写作。台湾的作家极少是专业,大半另有正职。我的正职是教书,幸而所教与所写颇有相通之处,不至于互相排斥。以前在台湾,我日间教英文,夜间写中文,颇能并行不悖。后来在香港,我日间教30年代文学,夜间写80年代文学,也可以各行其是。不过艺术是需要全神投入的活动,没有一位兼职然而认真的艺术家不把艺术放在主位。鲁本斯任荷兰驻西班牙大使,每天下午在御花园里作画。一位侍臣在园中走过,说道:“哟,外交家有时也画几张画消遣呢。”鲁本斯答道:“错了,艺术家有时为了消遣,也办点外交。”陆游诗云:“看渠胸次隘宇宙,惜哉千万不一施。空回英概入笔墨,生民清庙非唐诗。向令天开太宗业,马周遇合非公谁?后世但作诗人看,使我抚几空嗟咨。”陆游认为杜甫之才应立功,而不应仅仅立言,看法和鲁本斯正好相反。我赞成鲁本斯的看法,认为立言已足自豪。鲁本斯所以传后,是由于他的艺术,不是他的外交。
一条命,专门用来旅行。我认为没有人不喜欢到处去看看:多看他人,多阅他乡,不但可以认识世界,亦可以认识自己。有人旅行是乘豪华邮轮,谢灵运再世大概也会如此。有人背负行囊,翻山越岭。有人骑自行车环游天下。这些都令我羡慕。我所优为的,却是驾车,去看天涯海角。我的太太比我更爱旅行,所以夫妻两人正好互作旅伴,这一点只怕徐霞客也要艳羡。不过徐霞客是大旅行家、大探险家,我们,只是浅游而已。
最后还剩一条命,用来从从容容地过日子,看花开花谢,人往人来,并不特别要追求什么,也不被“截止日期”所追迫。
1985年7月7日
民 歌 余光中
传说北方有一首民歌
只有黄河的肺活量能歌唱
从青海到黄海
风 也听见
沙 也听见
如果黄河冻成了冰河
还有长江最最母性的鼻音
从高原到平原
鱼 也听见
龙 也听见
如果长江冻成了冰河
还有我,还有我的红海在呼啸
从早潮到晚潮
醒 也听见
梦 也听见
有一天我的血也结冰
还有你的血他的血在合唱
从A型到O型
哭 也听见
笑 也听见
超级链接
乡愁诗人余光中:中文是中国文化的长城
他两度离乡,因此酿成了一缕无法排解的乡愁;他学贯中西,却坚守中文――这一中国文化的长城。
“掉头一去是风吹黑发,回首再来已雪满白头。”他,就是台湾诗人、作家余光中。
记者:您的一首《乡愁》在大陆堪称是脍炙人口,当年您写这首诗的动机是什么?
余光中:当时是上个世纪70年代初,那个时候我离开大陆已经有20多年,看不出任何重回故乡的迹象。这是一种看得到对岸,却看不到迈向对岸的可能的乡愁。这种感觉在我的心中酝酿了20年,所以写这首诗只用了20分钟,情绪就像水瓶乍裂,瓶中水一泄而出。
记者:现在通讯方式十分便利,不但有电话、手机还有MSN、QQ、电邮等。您觉得这种传统文化下的思念之情还有容身之地吗?
余光中:传播学家曾经说过,传播方式会倒过来影响传播内容。信息的灵便有着其正面意义,但另一方面也让你分心。尽管如今人与人之间可以保持高频率的密切联系,但人仍旧需要有一段独立思考的时间。艺术家必须默默地体会世界、体会人生。
记者:您自称是游子作家,多年在海外,却一直用中文写作。中文是您安身立命的精神原乡。
余光中:德国作家托马斯・曼在二战期间流亡美国时,有记者访问他说,“您流亡到美国来,不觉得绝望吗?您远离故乡这么久。”托马斯・曼说:“凡我在处就是德国。”因此,“凡我在处,就是中国”,读书人应该有这样的自信。对于成为游子的作家,手中真正能够把握的利器就是母语。中文在握,就是故乡在握。每多写一个字,从仓颉以来所有敏感的心灵都与我们同在。
记者:您说过中文是中国文化的载体。现在的中文中不断有外来词汇,还能够传承传统文化吗?
余光中:我在演讲中曾戏问听众何以我们只说“张三李四”而不说“张四李三”。其实这无关学问,“张三”是平平,“李四”是仄仄,所以对仗而铿锵,如此而已。同样地,我们说“千方百计”而不说“千计百方”,只说“欧风美雨”而不说“欧雨美风”。不要以为今人已经弃文言而不用了,其实平仄、对仗、简洁、凝练等等仍然是我们母语的美学生态。
中文是真正的中国文化之长城。中文一旦沦于粗糙、混乱,中国文化必然式微。在我感性的想象中,中华文化就是一个很大的圈,圆心无处不在,圆周无迹可寻,中文就是它的半径,中文走得越远,圆就越大。作家的责任就在于要保持、扩大文化的半径。
记者:您一直认为汉字是世界上最美丽的文字,但近年来有的学生花在英语上的时间甚至超过了自己的母语,有的习惯于电脑打字,一提笔就忘字。您觉得中文在下一代手里还会如此美丽吗?
篇8
一、导入新课,情境设置
乡愁作为人类普遍的一种情结,是诗歌创作历久弥新的主题之一,文学史上留下了许多抒写乡愁的名篇佳作,余光中的《乡愁》便是其中情意深长的动人一曲。为了使学生能够尽快的进入到本堂课的情境中来,上课伊始,笔者给学生用PPT播放了几则材料:
材料一:人头攒动的火车站前――“春运”是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人员流动;
材料二:两只大熊猫憨态可掬地吃着竹子――赠台大熊猫取名为“团团”和“圆圆”;
材料三:一对父女在夜晚望着圆月――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是“春节”和“中秋”;
材料四:一位古代文人望着白鹤在吟诗――中国自古有许多关于“思乡”的诗歌。
从以上几则材料中,提问学生有什么发现。这样学生自然会想到中华民族的集体意识都是“期盼团圆”的。在此,笔者设计了一段导语:
游子思乡,故土难忘!
小时候,我们学过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同样,我们也曾感受过王维的“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怅惘之情,在本学期我们也接触到了马致远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思乡之情。
古人是如此,今人也一样。由于政治原因,台湾和祖国大陆被人为地分隔开了50余年之久,而游子的思乡之情却一刻也未减。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余光中先生一同来感受一下这历久弥新的主题――乡愁。(此刻,音乐起,教师范读)
不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无法对诗歌有透彻的了解。为了不造成学生思想上的懒惰和依赖的习惯,笔者在课前发动学生自己去搜集资料,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让他们自己去了解余光中,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养成他们课外自主阅读的好习惯,也可以加深学生对诗人及其作品的了解。结果在课下,学生通过各种方法收集到了十分详尽的余光中的资料,笔者在课堂上只作适当的补充,主要侧重于余诗的特点以及终其一生的乡愁情结。
朗诵,多种形式、反复地再现诗歌的声音形象,始终是学生理解诗歌的最佳方式之一。在朗诵的过程中,学生是学习、欣赏诗歌的主体,朗诵的过程,他们是自己在教自己体会诗歌中的感情的过程,他们可以利用自己的声音把握诗歌的感情。在教学的过程中,笔者把朗读分为有机组合的几个阶段。初读阶段只注重对诗歌节奏的把握,并从朗读中得到初步印象。这是最基础的朗读。在分析讨论主题之后再进行朗读,就要着重于诗歌中情感的表达,读出思乡的韵味。这是对余诗情感把握后的朗读。等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和联想,把乡愁的思维发散迁移之后,再进行自由的朗读,就可以在朗读中读出自己的感悟和新的理解。这次朗读则对余诗进行了加工,读出来的就是学生自己的乡愁。
二、渐入佳境,创设意象
师:乐曲的基调必须符合歌的感情脉络,而乡愁诗的感情基调应该是哀伤的。但是诗中的感情线索却是不断流动的、变化的。那么,诗人的感情脉络是怎样流淌的?
生:作者的情感是按照从小到大的时间顺序表现的,层层深入,及至最后,表达了对祖国大陆的深情眷恋。
小时侯――(邮票)――母子离愁
长大后――(船票)――夫妻离愁
后来――(坟墓)――生死离愁
现在――(海峡)――家国离愁
师:乡愁是一种大家都可能体验过却又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感。读了这首诗,你觉得他是不是把乡愁形象地展现出来,使你们对乡愁有了一些具体的感觉?作者是怎么做的呢?
学生讨论,阐述观点,教师归纳概括:作者把乡愁化作一个个具体可感的形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让我们真切感受到这就是乡愁。这就是“创设意象”,是诗歌创作中常用的方法。通过分析诗歌中的意象来感悟诗人要表达的情感,是理解和赏析诗歌的重要途径。
该诗情深意切,既渴望祖国的统一,又将乡愁描写得淋漓尽致。阅读此诗,首先呈现给学生的是四幅鲜明而又具体的生活画面:
第一小节:幼年求学,母子分离,借书信以慰别情;
第二小节:成年后,告别新婚妻子,离乡背井,天各一方;
第三小节:生离死别,母子不得相见;
第四小节:同胞难得相聚,国家不能统一。
同时,学生可以感受到作者浓郁而又强烈的感情,诗人的思乡之愁不是直白地说出来的,而是通过联想、想象,塑造了四幅生活艺术形象,使之呈现在学生眼前。作者把对母亲、妻子、祖国的思念、眷念之情熔于一炉,表达出渴望亲人团聚、国家统一的强烈愿望。正像中国大地上许多江河都是黄河与长江的支流一样,余光中虽然身居海岛,但是,作为一个挚爱祖国及其文化传统的中国诗人,他的乡愁诗从内在感情上继承了我国古典诗歌中的民族传统感情,具有深厚的历史感与民族感,同时,台湾和大陆人为地长期隔绝、飘流在孤岛上去的千千万万人的思乡情怀,客观上具有以往任何时代的乡愁所不可比拟的特定的爱国内容,使人感到一种说不出的亲切感。余光中作为一个离开大陆三十多年的当代诗人,他的作品也必然会烙上深刻的时代印记。《乡愁》一诗,侧重写个人在大陆的经历,那年少时的一枚邮票,那青年时的一张船票,甚至那未来的一方坟墓,都寄寓了诗人的也是万千游子的乡关之思,而这一切在诗的结尾升华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有如百川奔向东海,有如千峰朝向泰山,诗人个人的悲欢与巨大的祖国之爱、民族之恋交融在一起,而诗人个人经历的倾诉,也因为结尾的感情燃烧而更为撩人愁思了,正如诗人自己所说:“纵的历史感,横的地域感。纵横相交而成十字路口的现实感。”(《白玉苦瓜》序)
三、迁移扩展,实践参与
师:全诗都采用“乡愁是……”的句式,既写出了乡愁,又分清了层次脉络。《乡愁》是海外游子深情而美丽的恋歌,我们在感受诗人这种真挚的情感之余,何不来尝试一下,模仿“乡愁是……”这一句式来写一写乡愁?
生1:乡愁是故乡那湾永远流淌的小溪。
生2:乡愁是雕刻在记忆中的古老的童话。
生3:乡愁是远行时母亲久久的伫望。
生4:乡愁是故乡的天空中放飞的风筝。
师:全诗采用时间顺序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对应了诗人一生的不同阶段,也表达了不同阶段诗人相应所看重的东西。学完本首诗,相信同学们已然了解创设意象这种写作手法,那么我们不妨尝试着写一写我们常常经历的一些感受吧。
“快乐”“痛苦”“思念”是笔者给学生提供的感受词语。
生1:小时候,快乐一根棒棒糖;长大后,快乐是一张满分的成绩单/一首动听的情歌;后来啊,快乐是儿女一脸的笑颜;现在,快乐是一抹童年的回忆。
生2:小时候,痛苦是摔了一跤;长大后,痛苦是一张不及格的卷纸;后来啊,痛苦是无端的车祸;现在,痛苦是一张医院化验单。
生3:小时候,思念是母亲的怀抱;长大后,思念是一通朋友的电话;后来啊,思念是窗外的一轮圆月;现在,思念是一张泛黄的照片/一间空房子/一桌无人问津的晚餐。
……
师:同学们,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远不会老去。让我们期盼大陆和台湾的统一早日来到。
学生的即兴写诗,是让他们借助这种诗歌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人生体验,学生对生活的独特感受是他们积累的宝贵财富。对于语文学习至关重要,当学生的生活体验被引发时,学生的情感就会自然地抒发出来,而不是刻意地模仿。这个练习的目的不在于他们能说出多么富有韵味的诗句,而是在于表达自己对人生的独特的感受和真切的体验。
篇9
关键词: 现代诗歌教学 朗读教学 教学方法
一、高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现状
多元媒介飞速发展的时代给青少年的阅读带来了强大冲击与挑战,学生的文本阅读时间越来越少。现代诗歌作为一个特殊文体,青少年阅读起来是有难度的,尤其是中学教师对现代诗歌的认识也有局限性,导致学生对现代诗歌的隔膜越来越深。而且现代诗歌普遍被认为过于朦胧和晦涩,教师在教学中难以把握,往往会强行给现代诗歌扣上大而无当的标签,于是现代诗歌变成了师生共同面对的难点。
二、如何有效地进行现代诗歌教学
(一)朗读教学不可少
新课标对学生阅读的要求是: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丰富积累,增加体验,培养语感。教师应着力将学生置于阅读的主体地位,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出发点,让学生边读边体验,在自由朗读中感受诗歌的优美,使学生通过朗读入情入境地体验作者的情感。
现代诗歌可以说是一种诉诸耳感的声音的艺术,它的恒久魅力和声音密不可分,是和节奏、韵律或内在的音乐性结合在一起的,甚至和其“语感”、“语调”和“语气”有一种不可分离的联系,所以,在中学现代诗歌教学中要注意朗读(美读)的重要性。只有通过引导学生“念诗”或朗诵诗,才能使他们切身体会到诗歌的那种直击人心的力量。这实际上正是一种“回归”:回归“语文”本身,回归文学本身,回归语言本身。中学生正处在人生的花季,身心都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引导学生朗诵阅读这样的诗歌作品,对学生认识自身、认识社会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现代诗歌教学中,朗读法是最实用也最重要的,在一堂课中应该至少有一次策略、方法、技巧的指导和示范,否则便是有缺憾的诗歌教学。诗歌朗读是一种操作性很强的行为,除了教师引导学生体会诗歌情感来强化朗读外,高深宏大的理论指导无济于事,唯具体的操作策略才能导入正轨,叶圣陶所提倡的“美读”对于新格律诗和基本押韵的自由诗的教学都是很有益处的,如九年级教材中选入的诗人余光中的《乡愁》就十分适合这种美读的教学方法,可由教师深情地范读,也可学生自由读,合作读,反复朗读之后,诗中的意境和情感自然便流淌在学生心头了。再如,我在执教里尔克的《秋日》时也曾大量运用朗读这一手段帮助学生更好更快地进入诗歌意境。
(二)破解现代诗歌中常用的矛盾修辞
“矛盾修辞”,是指在文学修辞中把相互矛盾、冲突、不协调的东西或“异质”的东西组合在一起,从而取得特殊的修辞效果。例如,里尔克的《秋日》中,“谁这时没有房屋,就不必建筑,谁这时孤独,就永远孤独”。为什么没有房屋却不建筑?孤独却不寻找伴侣?可见这份孤独让诗人痛苦吗?孤独时,诗人“就醒着,读着,写着长长的信”,“在落叶纷飞的林荫道上游荡”,对此诗人似乎并不觉得痛苦,虽有落寞不安,但是是一种享受,享受一个人的时光。诗人是在用孤独谱写美丽的诗歌,用诗歌展现孤独的美丽。
(三)互文本的合理运用
在具体教学中,受到学生和课时安排及教师个人阅读面的种种限制,现代诗歌教学往往是“单一”式的视角。换言之,就是缺乏丰富的视野,最行之有效又简单的方法就是互文本阅读,简单地讲就是比较阅读,让具有相同质素(人物、主题、题材、技巧、语言、结构)的文章同时呈现。比如教学俄罗斯诗人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讲授时就可以与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及食指的《相信未来》进行比照和互文阅读,找出其中的相似点和差异。
在实际教学中,可以进行比较阅读的范围很广,如王家新的《在山的那边》与韩东的《山民》的阅读,同题散文诗如高尔基的《海燕》和郑振铎的《海燕》的比较阅读,余光中的《乡愁》与席慕蓉的《乡愁》、李广田的《乡愁》诗的比照阅读,都会取得相当有效的阅读效果。在进行高尔基的散文诗《海燕》和郑振铎的《海燕》的比较性阅读的时候,可以考虑从氛围、主题等方面进行比较。讲授王家新的这首《在山的那边》如果说能够和与教材配套的《语文作业本》上课外阅读韩东的《山民》及著名作家贾平凹的散文诗《地平线》比较的话,就能够比较容易比较有效地从这些相关作品的主题、立意、情感、形式、语言等方面的比较中找出重点和有效切入点。
如,在执教里尔克的《秋日》时,教师可借鉴阅读美国作家梭罗的《瓦尔登湖》,课后我又推荐学生阅读这首诗的其他翻译版本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阅读范围,满足学生的阅读期待,又可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所提高。因为这首诗是奥地利诗人的作品,国内较有名的翻译版本就有十多个,可以让学生阅读体会,感受不同的翻译风格所呈现出的不同味道。同时初中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逐渐形成的重要时期,对人生有许多朦胧的认识,通过拓展阅读,开阔眼界,让学生在更多的阅读中对人生有更深入的思考,有助于学生树立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
比如,现代诗歌和古典诗词都是相通的,尤其是在意境上,如果教师能将二者融合起来,那么在教学中肯定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如著名郑愁予的“我打江南走过/那留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错误》)与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中的诗句“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在诗意上就有融合之处。
总之,教师如果能够在日常的现代诗歌的教学与阅读指导当中有意识地进行比照和互文性阅读,则一定会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广度和水平,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这种对比阅读对于提升教师的水平尤其是关于现代诗歌及文学的教学经验也会起到相当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只要我们一直走在探索的路上,并紧紧围绕以学为中心,充分发掘教师的智慧,用心为学生搭起阅读理解现代诗歌的桥梁,就能逐渐构筑起“学为中心”的更有效的现代诗歌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奥地利]里尔克,著.冯至,译.秋日.
[2]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
篇10
[展示一]诗歌朗诵会
一、活动计划
1.准备朗诵材料:诗歌朗诵会朗诵的诗,可以是课本中学过的,也可以是课外读过所喜爱的。
2.确定朗诵形式:可以小组合作参加班级的朗诵会,也可以是小组初选后,推荐代表参加;可以个人朗诵,或男女对诵,或小组合诵,还可以是配乐朗诵,形式要丰富多样。
3.安排人员分工:如环境布置、编排节目单、化妆等,力求每个学生或小组都有任务,人人为班级朗诵会出力。
二、活动片段
生1:通过本单元的综合性学习,我认识了很多当代诗人,如余光中、顾城、席慕蓉、舒婷等,我很喜欢余光中的《乡愁》呢。
生2:我也很喜欢这首诗。《乡愁》是一首抒情诗,表现了大陆和台湾分割的不幸历史,抒发了中华儿女思乡怀土、盼望祖国统一的炽烈而深沉的情感。
生3:全诗以形式上的四个小节,将“乡愁”分为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在时间上是前后顺承的,对应着人生的四个阶段。作者以空间上的阻隔作为这四个阶段的共同特征,时空的隔离与变化,推进了诗情的层层深化,从而将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到了家国之思。
生4:这首诗还曾被音乐家谱曲,在海峡两岸广为传唱呢。
生5:现在就请我们全班同学,和在场的所有老师,都来朗诵一下余光中的《乡愁》吧。
……
(学生以不同的形式进行诗歌朗诵)
[展示二]知识竞赛
一、活动要求
本次竞赛共有四关,第一关“名句荟萃”,为必答题;第二关“诗情画意”,为抢答题;第三关“妙语生花”,为抢答题;第四关“诗海PK”,为必答题。每组选出一名记分员,答对一题加十分,答错不扣分。本次竞赛将决出冠军组、亚军组、季军组。四关过后,看看哪个组是冠军组。要求各组赛出水平、赛出风格。
二、竞赛例举(第二关:诗情画意)
1.当我们感怀母亲的恩情时,会很自然地吟诵起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______”。
2.当我们在外地过节时,常引用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______”诗句来表达对家人的思念。
3.人们常用《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名句“______”来表达对远别好友的深情厚谊。
4.来到瀑布脚下,仰望瀑布倾泻而下、泼洒飞流的景象,我不禁想起“______”的诗句。
5.有一道数学题,我绞尽脑汁,百思不得其解。就在我“______”时,爸爸走过来,经他一点拨,我豁然开朗,真是“______”。
[展示三]自主创作
活动片段
师:同学们,读了这么多首诗,你们想写诗吗?老师就来教你们写诗。(引导学习《致老鼠》《爸爸的鼾声》)
师:这两首诗写得好在哪儿?
生1:《致老鼠》作者把老鼠当做人来写,很有趣。
生2:《爸爸的鼾声》作者很会想象,把爸爸的鼾声比作了火车开动的声音。
师:那你们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生:写诗可以写各种事物,要发挥想象,用上拟人、比喻、夸张等修辞方法。
(师指导以《雨》为主题写诗;生自选主题写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