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写的散文诗范文

时间:2023-03-22 08:08: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父亲写的散文诗,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父亲写的散文诗

篇1

第八期李健演唱了《父亲写的散文诗》,并获得第二名的成绩;《父亲写的散文诗》是一首由董玉方作词,许飞作曲、演唱的歌曲;这首歌将父亲对子女的爱与责任,以及子女在察觉时间流逝、父亲已老的无奈诠释得丝丝入扣。

2007年3月11日,湖南卫视2017原创音乐节目《歌手》第八期播出李健演唱《父亲写的散文诗》,来追寻父辈记忆。

李健,中国内地流行乐男歌手、音乐制作人,毕业于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2001年,与卢庚戌组成“水木年华”组合,从而正式进入演艺圈;2017年,作为逆战阵容成功参加湖南卫视原创歌手竞赛真人秀节目《歌手》,最终获得总决赛第四名。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诗歌(现当代诗歌)是同小说、散文、戏剧并列的一种文体。与其他三种文体相比,诗歌在形式上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一句一行,分行书写(散文诗除外)。此外诗歌还有自己的文体特点:

一、抒情性。强烈的感彩是诗歌的显著特征之一。尤其是抒情诗,感情更是诗的灵魂,或用形象的语言直抒胸臆,或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因此在阅读、学习中,必须正确体会、领悟充溢在诗中的情感,由此获得全诗的要义。如郭沫若的《静夜》,诗人虽然写的是鲛人在对月流珠,其实是写自己在对月流泪。诗人此时的哀伤、无奈、惆怅,化作了粒粒泪珠,以此来抒发眷恋祖国、感怀世事的心情。

二、形象性。通过丰富的联想、瑰奇的想象、多种写作手法等刻画鲜明生动的形象是诗歌的又一显著特征。如何其芳的《秋天》,从多种感官角度出发,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夏忙后农闲的景象,从中告诉读者:这是一个明媚、快乐的秋天,一个乐在其中的秋天。

三、精练性。所谓精练,一要精当,如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中“定然”一词的妙处;二要概括,如民歌《收徒弟》:“做了一辈子工/想都没敢想/收了个徒弟是厂长。”全诗没有叙述老工人收徒弟的过程,而是突出老工人内心的感触,具有极大的概括性;三要隽永,如顾城的《一代人》:“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字字深刻隽永,体现出诗歌语言的精练性。

四、音乐性。诗歌的音乐性较多体现在节奏与押韵上,表达出丰富的流动的情感,产生一咏三叹、多变而和谐的特殊的艺术魅力。因此这些诗必须多读,甚至要熟读成诵。

模拟训练

也 许

――葬歌

闻一多

也许你真是哭得太累,

也许,也许你要睡一睡,

那么叫夜鹰不要咳嗽,

蛙不要号,蝙蝠不要飞。

不许阳光a你的眼帘,

不许清风b上你的眉。

无论谁都不能惊醒你,

c一伞松阴庇护你睡。

也许你听这蚯蚓翻泥,

听这小草的根须吸水,

也许你听这般的音乐,

比那咒骂的人声更美。

那么你先把眼皮闭紧,

我就让你睡,我让你睡。

我把黄土轻轻盖着你,

我叫纸钱儿缓缓的飞。

(选自《红烛・死水》)

1.第二节abc三处各有一个词,依次填入后,恰当的一项是( )

A.照 飘 用 B.弄 吹 打

C.拨 刷 撑 D.射 掠 举

2.这首诗是诗人为长女立瑛三岁时夭折而作,表达的思想感情贴切的一项是( )

A.通过对女儿的哀悼,表达了诗人希望过一种安宁平静生活的强烈愿望。

B.通过对女儿的哀悼,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社会“咒骂的人声”强烈的不满。

C.表现父亲为死去的女儿深感内疚而衷心祈祷。

D.表达父亲对死去的女儿无比疼爱怜惜,内心极度哀伤的感情。

3.这首诗中写出了夜鹰、蝙蝠、阳光、清风、松阴、蚯蚓、小草、黄土、纸钱等事物及与其有关的动作或声音,这样写的目的是( )

A.通过具体形象来象征类比、托物言志。

B.通过具体形象来烘托意境、营造氛围。

篇3

一、目的激趣

要使学生主动学习,首先要从学习目的上进行启发,这是最基本的。教师的教育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奏效,而是在长期的潜移默化的渗透中达到;特别是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在进行社会理想教育的同时,还要进行职业理想教育,更要强调知识(特别是语文知识)在人精神生活中的作用。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就特别强调知识在精神生活中的作用:“知识确是学生将来从事工作不可缺少的,另一方面,又是学生现在和将来精神生活的重要一部分”。要启发学生懂得:人有掌握了丰富的知识,我们的精神生活才会丰富多彩,否则将会空虚和枯燥无味!学生明确了学习目的,就能主动、自觉地学习。

二、悬念激趣

在古典章回小说里,往往在情节向前推进时,中途打一个结,让它暂时挂起,给读者产生一个期待的心境。用“且听不回分解”悬念来吸引读者往下看,这是启发式教学的一个很重要的手段。如《背影》一课中,作者朱自清在开篇写道:“我与父亲不见四年有余,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讲到此处,教师适时启发:为什么不能忘记的是父亲的背影呢?这就给学生造成一个悬念。跟着提问:一般作品描绘人物部位最多的是什么?学生讨论明确:人最富于表情部位应该是面部,应着力于面部神情音容笑貌的描绘,这是文学作品惯有的手法;而《背影》这课书,为什么抓住人物的“背影”不惜笔墨作具体细致的刻画呢?教师引导学生在讨论中逐步领悟这里描写的“背影”是进入老境“颓唐”父亲的背影,它刻下了父亲饱经忧患,半生潦倒的一个印记。父亲在家境惨淡,奔走谋职之时,还不辞劳苦,不怕麻烦送儿子上北京,还艰难地爬过铁路为儿子买桔子。这“背影”表现出父亲对儿子真挚的爱,“背影”是父子依依惜别中给儿子烙下的一个深刻、不可磨灭的印象。如果还是囿于描绘人物的精神、音容笑貌,就不能像描写“背影”那样更想往下看,品味字里行间,所渗透的情感,学生的求知欲在悬念中被激发出来了。

三、情感激趣

情感是运用语言文字来表达,作者缘情而发,把自己强烈的情感演变为文字。因此,激感必须披文人情,才能深切感受作者传递出来的感情。叶圣陶先生说:“凡是出色的文艺作品,语言文字必须是作者有趣的最贴合的符号”。读者若不能透彻地了解文字的意义的情味,那么就是只看见徒有迹象而死板的符号,怎能接授近作者的旨趣呢?教师应养善于调动学生情感,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充分利用教材的情感因素,让学生与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如《卖炭翁》中的一句:“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分析这句时,教师可启发学生:卖炭翁身上穿得很单薄,为什么还希望天气更寒冷些呢?这不矛盾吗?衣单思暖,人之常情呀!为什么呢?因为卖炭老人希望天寒能卖上好价钱,否则,不要说生活无着落,就连买件单薄衣裳的指望也会落空的。这样一启发,学生就能理解老人这种矛盾的心理,蕴含着多么大的痛苦和辛酸啊!这就激发了学生对卖炭老人的深切同情,对当时黑暗社会的强烈不满。

篇4

一、目的激趣

要使学生主动学习,首先要从学习目的上进行启发,这是最基本的。教师的教育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奏效,而是在长期的潜移默化的渗透中达到。特别是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在进行社会理想教育的同时,教师还要进行职业理想教育,更要强调知识在人的精神生活中的作用。苏霍姆林斯基说:“知识确是学生将来从事工作不可缺少的,另一方面,又是学生现在和将来精神生活的重要一部分。”教师要启发学生懂得:只有掌握了丰富的知识,我们的精神生活才会丰富多彩,学生明确了学习目的,就能主动、自觉地学习。

二、悬念激趣

在古典章回小说里,往往在情节向前推进时,中途打一个结,让它暂时挂起,给读者产生一个期待的心境。用“且听下回分解”的悬念来吸引读者往下看,这是启发式教学的一个很重要的手段。

如《背影》一课中,作者朱自清在开篇写道:“我与父亲不见四年有余,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讲到此处,教师适时启发:“为什么不能忘记的是父亲的背影呢?”这就给学生造成一个悬念。跟着提问:“一般作品描绘人物部位最多的是什么?”学生讨论明确:“应该是面部,应着力于面部神情音容笑貌的描绘,这是文学作品惯有的手法。”随后,教师提问:“而《背影》这课,为什么抓住人物的“背影”不惜笔墨作具体细致的刻画呢?”教师引导学生在讨论中逐步领悟这里描写的“背影”是进入老境“颓唐”的父亲的背影,它刻下了父亲饱经忧患,半生潦倒的一个印记。父亲在家境惨淡,奔走谋职之时,还不辞劳苦,不怕麻烦送儿子上北京,还艰难地爬过铁路为儿子买桔子。这“背影”表现出父亲对儿子真挚的爱,“背影”是父子依依惜别中给儿子烙下的一个深刻、不可磨灭的印象。如果还是囿于描绘人物的精神、音容笑貌,就不能像描写“背影”那样更想往下看,品味字里行间所渗透的情感,学生的求知欲在悬念中被激发出来了。

三、情感激趣

情感是运用语言文字来表达的,作者缘情而发,把自己强烈的情感演变为文字。因此,激感必须披文入情,才能深切感受作者传递出来的感情。

叶圣陶先生说:“凡是出色的文艺作品,语言文字必须是作者有趣的最贴合的符号。”读者若不能透彻地了解文字的意义的情味,那么就是只看见徒有迹象而死板的符号,怎能接近作者的旨趣呢?教师应善于调动学生情感,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充分利用教材的情感因素,让学生与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

如《卖炭翁》中的一句:“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分析这句时,教师可启发学生:“卖炭翁身上穿得很单薄,为什么还希望天气更寒冷些呢?这不矛盾吗?衣单思暖,人之常情呀!为什么呢?因为卖炭老人希望天寒能卖上好价钱,否则,不要说生活无着落,就连买件单薄衣裳的指望也会落空的。”这样一启发,学生就能理解老人这种矛盾的心理,蕴含着多么大的痛苦和辛酸啊!这就激发了学生对卖炭老人的深切同情,对当时黑暗社会的强烈不满。

四、媒体激趣

所谓媒体启发,主要是指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启发,如电化教学、电脑、幻灯、录音等现代化教学工具。化抽象为具体,化静为动,化远为近,化复杂为简单,图文并茂,形声结合。

试想,在教高尔基散文诗《海燕》时配乐朗诵,比一般范读效果会更佳。又如在教《小石潭记》时,如画一幅“隔篁竹,闻水声,”周围“青树翠蔓”,“中间”全以石为底,“鱼儿在潭中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的小石潭的投影片,小石潭的方位、概况、情趣就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如果用电视录象或电脑媒体,色、形、声结合,更会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

五、对比激趣

教学中教师可运用相互联系而又容易混淆的知识引导学生进行正反对比和新旧对比,启迪学生积极思维,在比较对比分析中加深理解,在理解基础上加深记忆。

以《故乡》一课为例,课文对闰土形象的描写,可采用对比启发。分析时,教师提问:“中年闰土与少年闰土对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少年闰土:“紫色的圆脸、红和圆实的手”,说话滔滔不绝,说的都是海边无穷无尽的稀奇事;

中年闰土:“灰黄的脸”夹着“皱纹”,“松树皮的手”,一个天真活泼的少年变成一个“木偶人”了。

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是多子、兵荒、苛税等原因造成的。这样一对比启发,学生对课文理解加深了。

篇5

关键词:语文教学 “激趣”手段

一、目的激趣

要使学生主动学习,首先要从学习目的上进行启发,这是最基本的。教师的教育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奏效,而是在长期的潜移默化的渗透中达到;在进行社会理想教育的同时,还要进行职业理想教育,更要强调知识(特别是语文知识)在人精神生活中的作用。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就特别强调知识在精神生活中的作用:“知识确是学生将来从事工作不可缺少的,另一方面,又是学生现在和将来精神生活的重要一部分”。要启发学生懂得:人有掌握了丰富的知识,我们的精神生活才会丰富多彩,否则将会空虚和枯燥无味!学生明确了学习目的,就能主动、自觉地学习。

二、悬念激趣

在古典章回小说里,往往在情节向前推进时,中途打一个结,让它暂时挂起,给读者产生一个期待的心境。用“且听不回分解”悬念来吸引读者往下看,这是启发式教学的一个很重要的手段。如《背影》一课中,作者朱自清在开篇写道:“我与父亲不见四年有余,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讲到此处,教师适时启发:为什么不能忘记的是父亲的背影呢?这就给学生造成一个悬念。跟着提问:一般作品描绘人物部位最多的是什么?学生讨论明确:人最富于表情部位应该是面部,应着力于面部神情音容笑貌的描绘,这是文学作品惯有的手法;而《背影》这课书,为什么抓住人物的“背影”不惜笔墨作具体细致的刻画呢?教师引导学生在讨论中逐步领悟这里描写的“背影”是进入老境“颓唐”父亲的背影,它刻下了父亲饱经忧患,半生潦倒的一个印记。父亲在家境惨淡,奔走谋职之时,还不辞劳苦,不怕麻烦送儿子上北京,还艰难地爬过铁路为儿子买桔子。这“背影”表现出父亲对儿子真挚的爱,“背影”是父子依依惜别中给儿子烙下的一个深刻、不可磨灭的印象。如果还是囿于描绘人物的精神、音容笑貌,就不能像描写“背影”那样更想往下看,品味字里行间,所渗透的情感,学生的求知欲在悬念中被激发出来了。

三、情感激趣

情感是运用语言文字来表达,作者缘情而发,把自己强烈的情感演变为文字。因此,激感必须披文人情,才能深切感受作者传递出来的感情。叶圣陶先生说:“凡是出色的文艺作品,语言文字必须是作者有趣的最贴合的符号”。读者若不能透彻地了解文字的意义的情味,那么就是只看见徒有迹象而死板的符号,怎能接授近作者的旨趣呢?教师应养善于调动学生情感,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充分利用教材的情感因素,让学生与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如《卖炭翁》中的一句:“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分析这句时,教师可启发学生:卖炭翁身上穿得很单薄,为什么还希望天气更寒冷些呢?这不矛盾吗?衣单思暖,人之常情呀!为什么呢?因为卖炭老人希望天寒能卖上好价钱,否则,不要说生活无着落,就连买件单薄衣裳的指望也会落空的。这样一启发,学生就能理解老人这种矛盾的心理,蕴含着多么大的痛苦和辛酸啊!这就激发了学生对卖炭老人的深切同情,对当时黑暗社会的强烈不满。

四、媒体激趣

所谓媒体启发,主要是指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多媒体进行启发,如电化教学、是脑、幻灯、录音等现代化教学工具。化抽象为具体,化静为动,化远为近,化复杂为简单,图文并茂,形声结合。试想,在教高尔基散文诗《海燕》时配乐朗诵,比一般范读效果会更佳。又如在教《小石潭记》时,如画一幅“隔篁竹,闻水声,”周围“青树翠蔓”,“中间”全以石为底,“鱼儿在潭中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的小石潭的投影片、小石潭的方位、概、情趣就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如果用电视录象或电脑媒体,色、形、声结合,更有使我们有身临其境之感。可可见,应用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无疑是一种高效率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它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兴奋、愉悦、渴求上进心理状态,它对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的培养有着事半功倍之效。

五、对比激趣

教学中运用相互联系而又容易混淆的知识引导学生进行正反对比和新旧对比,启迪学生积极思维,在比较对比分析中加深理解,又在理解基础上加深记忆。以《故乡》一课为例,课文对闰土形象的描写,可采用对比启发,分析时,教师提问:中年闰土与少年闰土对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少年闰土:“紫色的圆脸、红和圆实的手”,说话滔滔不绝,说的都是海边无穷无尽的稀奇事;中年闰土:“灰黄的脸”夹着“皱纹”,“松树皮的手”,一个天真活泼的少年变成一个“木偶人”了。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是多子、兵荒、苛税等原因造成的。这样一对比启发,学生对课文理解加深了。

六、设疑激趣

篇6

一、目的激趣

要使学生主动学习,首先要从学习目的上进行启发,这是最基本的。教师的教育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奏效,而是在长期的潜移默化的渗透中达到;特别是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在进行社会理想教育的同时,还要进行职业理想教育,更要强调知识(特别是语文知识)在人精神生活中的作用。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就特别强调知识在精神生活中的作用:“知识确是学生将来从事工作不可缺少的,另一方面,又是学生现在和将来精神生活的重要一部分”。要启发学生懂得:人有掌握了丰富的知识,我们的精神生活才会丰富多彩,否则将会空虚和枯燥无味!学生明确了学习目的,就能主动、自觉地学习。

二、悬念激趣

在古典章回小说里,往往在情节向前推进时,中途打一个结,让它暂时挂起,给读者产生一个期待的心境。用"且听不回分解"悬念来吸引读者往下看,这是启发式教学的一个很重要的手段。如《背影》一课中,作者朱自清在开篇写道:“我与父亲不见四年有余,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讲到此处,教师适时启发:为什么不能忘记的是父亲的背影呢?这就给学生造成一个悬念。跟着提问:一般作品描绘人物部位最多的是什么?学生讨论明确:人最富于表情部位应该是面部,应着力于面部神情音容笑貌的描绘,这是文学作品惯有的手法;而《背影》这课书,为什么抓住人物的“背影”不惜笔墨作具体细致的刻画呢?教师引导学生在讨论中逐步领悟这里描写的“背影”是进入老境“颓唐”父亲的背影,它刻下了父亲饱经忧患,半生潦倒的一个印记。父亲在家境惨淡,奔走谋职之时,还不辞劳苦,不怕麻烦送儿子上北京,还艰难地爬过铁路为儿子买桔子。这“背影”表现出父亲对儿子真挚的爱,“背影”是父子依依惜别中给儿子烙下的一个深刻、不可磨灭的印象。如果还是囿于描绘人物的精神、音容笑貌,就不能像描写“背影”那样更想往下看,品味字里行间,所渗透的情感,学生的求知欲在悬念中被激发出来了。

三、情感激趣

情感是运用语言文字来表达,作者缘情而发,把自己强烈的情感演变为文字。因此,激感必须披文人情,才能深切感受作者传递出来的感情。叶圣陶先生说:“凡是出色的文艺作品,语言文字必须是作者有趣的最贴合的符号”。读者若不能透彻地了解文字的意义的情味,那么就是只看见徒有迹象而死板的符号,怎能接授近作者的旨趣呢?教师应养善于调动学生情感,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充分利用教材的情感因素,让学生与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如《卖炭翁》中的一句:“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分析这句时,教师可启发学生:卖炭翁身上穿得很单薄,为什么还希望天气更寒冷些呢?这不矛盾吗?衣单思暖,人之常情呀!为什么呢?因为卖炭老人希望天寒能卖上好价钱,否则,不要说生活无着落,就连买件单薄衣裳的指望也会落空的。这样一启发,学生就能理解老人这种矛盾的心理,蕴含着多么大的痛苦和辛酸啊!这就激发了学生对卖炭老人的深切同情,对当时黑暗社会的强烈不满。

四、媒体激趣

所谓媒体启发,主要是指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多媒体进行启发,如电化教学、是脑、幻灯、录音等现代化教学工具。化抽象为具体,化静为动,化远为近,化复杂为简单,图文并茂,形声结合。试想,在教高尔基散文诗《海燕》时配乐朗诵,比一般范读效果会更佳。又如在教《小石潭记》时,如画一幅“隔篁竹,闻水声,”周围“青树翠蔓”,“中间”全以石为底,“鱼儿在潭中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的小石潭的投影片、小石潭的方位、概、情趣就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如果用电视录象或电脑媒体,色、形、声结合,更有使我们有身临其境之感。

五、对比激趣

教学中运用相互联系而又容易混淆的知识引导学生进行正反对比和新旧对比,启迪学生积极思维,在比较对比分析中加深理解,又在理解基础上加深记忆。以《故乡》一课为例,课文对闰土形象的描写,可采用对比启发,分析时,教师提问:中年闰土与少年闰土对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少年闰土:“紫色的圆脸、红和圆实的手”,说话滔滔不绝,说的都是海边无穷无尽的稀奇事;中年闰土:“灰黄的脸”夹着“皱纹”,“松树皮的手”,一个天真活泼的少年变成一个“木偶人”了。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是多子、兵荒、苛税等原因造成的。这样一对比启发,学生对课文理解加深了。

篇7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激发兴趣

一、导入故事情境

故事以其曲折的情节和充满神秘色彩的魅力进入课堂,它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自主思考,形成独特的思维角度,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不乏精妙的思维火花的闪现,丰富的想象是他们年龄段的优势与财富。因此,在导入课文时只要教师通过一二个贴题故事,引发学生饿好奇心,激起他们的浓厚兴趣,讲者入情,听者入境,很快学生就会陶醉于你所设计的神幻般的文章故事当中。如在学《秋天》一课的导语时,要考虑到二年级的小学生虽然经历了几个秋天,但由于日常缺乏仔细的观察,对秋天只是有大概的印象。所以,在导入这课时,我采用图画导入的方法,先在黑板上画了一棵只有树杆而没有树叶的树。要求学生添加一些景物。使之成为一幅描写秋天景色的画。一检查,学生们有些在树上添了一些飘摇着的黄色的树叶;有的添了一地落叶;有点在树上添上了红红的苹果;有的在树旁添上盛开的……大家兴致勃勃地评议者同学的作品,不时传出阵阵赞叹。当看到一个同学画的芒果树上开着一簇簇黄色的小花时有些同学就指出这幅画不合要求,因为芒果树是春天开花,夏天果成熟的。作品的主人立刻站起来说:“芒果树秋天也开花,不信你到我家看看!”眼看争论就要展开了,我笑这说:“一般的芒果树是春天开花,夏天果子成熟,但有时候,芒果树秋天也会开花结果,这是一种特殊性的现象。”这样一来,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发展了学生的思维,也有效地控制了导入的时间。从这一段学生课堂实录中我们不难看出,现在的学生在低年级他们的思维发展水平已经相当高了,并且他们希望用与众不同的角度去赢得老师的欣赏和同学的赞誉,学生已经懂得了在追求与众不同中展现自我,对于这种教育中灵彩火花的闪现,我们教育者应该感到欣慰。

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

适时运用“激趣、启思、导疑”,是教师在教学中根据教学规律,采取各种手段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思维,以获取新知识的教学方法体系。其实质是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启发式学生思维,激起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挖掘其内在潜能,使外部教育产生一种内化作用,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1、启发学习目的

教师的教育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奏效,而是在长期的潜移默化的渗透中达到;特别是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在进行社会理想教育的同时,还要进行职业理想教育,更要强调知识(特别是语文知识)在人精神生活中的作用。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就特别强调知识在精神生活中的作用:“知识确是学生将来从事工作不可缺少的,另一方面,又是学生现在和将来精神生活的重要一部分”。要启发学生懂得:人有掌握了丰富的知识,我们的精神生活才会丰富多彩,否则将会空虚和枯燥无味!学生明确了学习目的,就能主动、自觉地学习。

2、创设悬念

在古典章回小说里,往往在情节向前推进时,中途打一个结,让它暂时挂起,给读者产生一个期待的心境。用“且听不回分解”悬念来吸引读者往下看,这是启发式教学的一个很重要的手段。如《背影》一课中,作者朱自清在开篇写道:“我与父亲不见四年有余,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讲到此处,教师适时启发:为什么不能忘记的是父亲的背影呢?这就给学生造成一个悬念。跟着提问:一般作品描绘人物部位最多的是什么?学生讨论明确:人最富于表情部位应该是面部,应着力于面部神情音容笑貌的描绘,这是文学作品惯有的手法;而《背影》这课书,为什么抓住人物的“背影”不惜笔墨作具体细致的刻画呢?教师引导学生在讨论中逐步领悟这里描写的“背影”是进入老境“颓唐”父亲的背影,它刻下了父亲饱经忧患,半生潦倒的一个印记。父亲在家境惨淡,奔走谋职之时,还不辞劳苦,不怕麻烦送儿子上北京,还艰难地爬过铁路为儿子买桔子。这“背影”表现出父亲对儿子真挚的爱,“背影”是父子依依惜别中给儿子烙下的一个深刻、不可磨灭的印象。如果还是囿于描绘人物的精神、音容笑貌,就不能像描写“背影”那样更想往下看,品味字里行间,所渗透的情感,学生的求知欲在悬念中被激发出来了。

3、投入情感

情感是运用语言文字来表达,作者缘情而发,把自己强烈的情感演变为文字。因此,激感必须披文人情,才能深切感受作者传递出来的感情。叶圣陶先生说:“凡是出色的文艺作品,语言文字必须是作者有趣的最贴合的符号”。读者若不能透彻地了解文字的意义的情味,那么就是只看见徒有迹象而死板的符号,怎能接授近作者的旨趣呢?教师应养善于调动学生情感,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充分利用教材的情感因素,让学生与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

篇8

一、目的激趣

要使学生主动学习,首先要从学习目的上进行启发,这是最基本的。教师的教育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奏效,而是在长期的潜移默化的渗透中达到;特别是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在进行社会理想教育的同时,还要进行职业理想教育,更要强调知识(特别是语文知识)在人精神生活中的作用。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就特别强调知识在精神生活中的作用:“知识确是学生将来从事工作不可缺少的,另一方面,又是学生现在和将来精神生活的重要一部分”。要启发学生懂得:人有掌握了丰富的知识,我们的精神生活才会丰富多彩,否则将会空虚和枯燥无味!学生明确了学习目的,就能主动、自觉地学习。

二、悬念激趣

在古典章回小说里,往往在情节向前推进时,中途打一个结,让它暂时挂起,给读者产生一个期待的心境。用“且听不回分解”悬念来吸引读者往下看,这是启发式教学的一个很重要的手段。如《背影》一课中,作者朱自清在开篇写道:“我与父亲不见四年有余,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讲到此处,教师适时启发:为什么不能忘记的是父亲的背影呢?这就给学生造成一个悬念。跟着提问:一般作品描绘人物部位最多的是什么?学生讨论明确:人最富于表情部位应该是面部,应着力于面部神情音容笑貌的描绘,这是文学作品惯有的手法;而《背影》这课书,为什么抓住人物的“背影”不惜笔墨作具体细致的刻画呢?教师引导学生在讨论中逐步领悟这里描写的“背影”是进入老境“颓唐”父亲的背影,它刻下了父亲饱经忧患,半生潦倒的一个印记。父亲在家境惨淡,奔走谋职之时,还不辞劳苦,不怕麻烦送儿子上北京,还艰难地爬过铁路为儿子买桔子。这“背影”表现出父亲对儿子真挚的爱,“背影”是父子依依惜别中给儿子烙下的一个深刻、不可磨灭的印象。如果还是囿于描绘人物的精神、音容笑貌,就不能像描写“背影”那样更想往下看,品味字里行间,所渗透的情感,学生的求知欲在悬念中被激发出来了。

三、情感激趣

情感是运用语言文字来表达,作者缘情而发,把自己强烈的情感演变为文字。因此,激感必须披文人情,才能深切感受作者传递出来的感情。叶圣陶先生说:“凡是出色的文艺作品,语言文字必须是作者有趣的最贴合的符号”。读者若不能透彻地了解文字的意义的情味,那么就是只看见徒有迹象而死板的符号,怎能接授近作者的旨趣呢?教师应养善于调动学生情感,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充分利用教材的情感因素,让学生与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如《卖炭翁》中的一句:“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分析这句时,教师可启发学生:卖炭翁身上穿得很单薄,为什么还希望天气更寒冷些呢?这不矛盾吗?衣单思暖,人之常情呀!为什么呢?因为卖炭老人希望天寒能卖上好价钱,否则,不要说生活无着落,就连买件单薄衣裳的指望也会落空的。这样一启发,学生就能理解老人这种矛盾的心理,蕴含着多么大的痛苦和辛酸啊!这就激发了学生对卖炭老人的深切同情,对当时黑暗社会的强烈不满。

四、媒体激趣

所谓媒体启发,主要是指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多媒体进行启发,如电化教学、是脑、幻灯、录音等现代化教学工具。化抽象为具体,化静为动,化远为近,化复杂为简单,图文并茂,形声结合。试想,在教高尔基散文诗《海燕》时配乐朗诵,比一般范读效果会更佳。又如在教《小石潭记》时,如画一幅“隔篁竹,闻水声,”周围“青树翠蔓”,“中间”全以石为底,“鱼儿在潭中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的小石潭的投影片、小石潭的方位、概、情趣就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如果用电视录象或电脑媒体,色、形、声结合,更有使我们有身临其境之感。

五、对比激趣

教学中运用相互联系而又容易混淆的知识引导学生进行正反对比和新旧对比,启迪学生积极思维,在比较对比分析中加深理解,又在理解基础上加深记忆。以《故乡》一课为例,课文对闰土形象的描写,可采用对比启发,分析时,教师提问:中年闰土与少年闰土对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少年闰土:“紫色的圆脸、红和圆实的手”,说话滔滔不绝,说的都是海边无穷无尽的稀奇事;中年闰土:“灰黄的脸”夹着“皱纹”,“松树皮的手”,一个天真活泼的少年变成一个“木偶人”了。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是多子、兵荒、苛税等原因造成的。这样一对比启发,学生对课文理解加深了。

六、设疑激趣

篇9

德彪西的音乐以结构独到、不拘泥于一个音高而著称,作品每每反映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所在时代的动荡,如一战期间,他曾写过一些对遭受苦难的人民寄予同情的作品。所以,当时法国文艺圈的一些评论家,更愿意将德彪西看成是“象征主义”而非“印象主义”音乐家。

二十世纪下半叶,法国的文艺界正处于一个变革和实验的时期,许多诗作家、作曲家和画家都在尝试着冲破禁锢其先辈的藩篱。德彪西出道的时候,正是古诺和福雷等几位才华出众的作曲家当红的年代。由于承袭了先前的主流风格,他们创作的法国艺术歌曲往往一问世就会受到时人的追捧和喜爱。这一批作曲家深受舒伯特和舒曼的影响,喜欢采用著名诗人的作品为词,其中,拉马丁(1790-1869)和雨果(1802-1885)的诗作是他们的首选,钢琴伴奏也写得较为复杂,如福雷的《秋》和《悲叹》,这些都构成了独特的法国沙龙艺术歌曲的特点。

德彪西1862年8月22日出生于法国巴黎西郊一个名叫圣热曼昂莱的城镇,家境寒微,父亲是个小瓷器店老板,母亲是个裁缝。他八岁显示出钢琴方面的才能,1872年入巴黎音乐学院学习钢琴和作曲,1884年以一曲《浪子》获罗马大奖。受欧洲文学界和美术界印象主义和象征主义的影响,他创立了一种十分独特的和声与音乐结构体系,其作品对十九世纪的传统和声及音乐语言形成了挑战,推动了二十世纪音乐的发展。他酷爱绘画艺术,尤其喜欢英国画家透纳和法国画家莫奈的画作,他的交响曲《大海》(1905年)就是因为受到了他们的艺术启发而创作的。为了创作出有自己特色的音乐作品,德彪西还在长期的实践中,潜心探索艺术和音乐的本质,反对传统的配器规则,认为弦乐不必以抒情为主,木管也具有人声一样的丰富色彩。在他的音乐中,传统的管弦乐器结构如印象派画中的颜色一样被细分开来,每种乐器几乎成为一个庞大室内乐队里的独奏者。他的作品综合了诗、乐、画等多种艺术的因素。这种艺术上的结合是整个二十世纪法国艺术歌曲创作领域的一个命题。

德彪西一生从未停止过自己的音乐创作,大概写过近八十首艺术歌曲,从最早的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初的《美丽的黄昏》(Beau soir)开始,一直到他人生的终点,不断有歌曲问世,可以说对艺术歌曲的执着贯穿了他的一生。德彪西的艺术歌曲主要受瓦格纳、鲍罗丁与穆索尔斯基等人的影响,歌词大多取自当代诗人的诗作,这当然与他爱好诗歌并与如马拉美这样的名家交往有很大关系。从选用诗歌的角度来分析,德彪西最喜欢的诗人当属魏尔兰,大概有二十多首,当然还有波德莱尔和马拉美。除了艺术歌曲,德彪西还创作了一些其他形式的音乐作品,如管弦乐《牧神午后》(1894年)、歌剧《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1902年首演)、钢琴组曲《儿童乐园》(1908年)和芭蕾舞剧《玩具盒》(1919年首演),充分显示了作曲家在音乐领域里的广泛兴趣和探索。

青年时期,受俄国女富豪梅克夫人之聘,德彪西陪伴她本人及其子女弹二重奏并随之在暑假期间游历欧洲各地。这种动荡生活促成了其早期作品的敏感风格,突出的例子就是《贝加马斯卡组曲》(1890-1905年),其中的《月光》体现了他动荡生活中的敏感情绪。比较出名的还有《被遗忘的歌》(Ariettes oubliés),这套组曲作品均取自魏尔兰的诗歌,这恐怕也是魏尔兰的诗歌第一次被谱写成艺术歌曲。《被遗忘的歌》的成功也使德彪西从那种沙龙味道很浓的风格中摆脱出来,形成了一种高贵而不失优美的独特的艺术歌曲风格。《被遗忘的歌》初版于1888年,再版于1903年,作品题词献给了第一位梅丽桑德的扮演者——苏格兰女高音歌唱家玛丽亚·加登。

第一首曲《这是忧郁的恍惚》(C’est l’extase langoureuse)作于1887年3月,表现出作曲家对魏尔兰诗歌的理解,开头部分的旋律动机贯穿于整首歌曲,和弦让人联想到后来创作的钢琴曲《沉没的教堂》。演唱这首歌曲时,应当放弃那种非常圆润的表现而更多地采用类似于吟诵的唱法,以烘托出魏尔兰诗歌中那种忧郁、惆怅的气氛。

第二首曲《泪滴我心》(Il pleure dans mon coeur),具体创作日期不祥。钢琴几乎是不间断地在演奏十六分音符的音型,犹如细雨般缠绵和单调,以契合诗中所云的“这是为了什么?如此颓丧的心情,浸透了我的心”。

第三首曲《树影》(L’ombre des arbres)作于1885年1月,德彪西用那种令人感到不安的和声来表现树影婆娑的效果,正如诗中写道的那样:“在浓雾弥漫的河中,树影如烟云般消逝。”与宁静、精致的钢琴伴奏相比,声乐部分略显繁复。

第四首曲《旋转木马》(Chevaux de bois)作于1885年6到10月。在这首歌里,德彪西比较少见地对原诗进行了修改,删去了两节诗,听起来就像是一首讲述童话故事的歌曲。值得玩味的是,作曲家为这首歌注明了“比利时风格”。

第五首曲《绿》(Green)作于1886年1月。这是一首清新自然的歌曲,音乐与诗歌贴合得非常紧密,几乎是图解式的,乐曲那宁静的结尾恰与“我想睡了,而你也休憩了”的诗意相符合。第六首曲《怨恨》(Spleen)作曲时间不详,情绪上显得既绝望又激动,一开头的动机就非常紧张,而且在全曲中多次出现,变化多端,充分表达了诗人魏尔兰那种“我总是害怕等待,唯恐你会残酷地消逝”的焦虑和不安情绪。

《波德莱尔诗五首》(5 Poemes de Baudelaire)是以诗人《恶之花》中的五首诗歌为词谱写的,此时的德彪西已然是一位对音乐语言驾轻就熟的作曲家,可以明显地感觉到作品的表现力有了极大的丰富和提高,这套组曲也被认为是德彪西艺术歌曲的代表作与里程碑。在艺术歌曲创作的历史上,作曲家与诗人之间的合作是比较常见的,雨果·沃尔夫特别推崇莫里克和歌德,而德彪西则对波德莱尔感佩不已,情有独钟。从音乐上来分析,《波德莱尔诗五首》有着比较明显的瓦格纳的影子,特别是《帕西法尔》,作曲家的创作体现了对诗歌的深刻理解,颇为贴合诗词所展现的意境。

其中第一首曲《阳台》(Le Balcon)作于1888年1月。该曲音乐色彩绚烂,声乐部分进入前的伴奏,其旋律凸显歌曲的主题,几次出现,一共六节诗,虽然也有变化,但旋律基本相同,颇似分节歌。《阳台》是一首情诗,这首诗也是波德莱尔比较著名的诗作之一:“我的回忆之母,情人中的情人,我全部的快乐,我全部的敬意!”这一连串叹谓式的诗行表现了诗人的缠绵和对情人的虔敬。全曲结束之时,音乐变得淡然,似乎在为相对应的诗句涂抹最后一层半是忧虑半是希冀的悲彩,仿佛就是在说“那些盟誓、芬芳、无休止的亲吻,可会复生于不可测知的深渊,就像在深邃的海底沐浴干净、重获青春的太阳又升上青天?那些盟誓、芬芳、无休止的亲吻”。

第二首曲《黄昏的和谐》(Harmonie du soir)作于1889年1月,这是德彪西根据1861年再版的《恶之花》中的《黄昏的和谐》创作的。波德莱尔的原诗是一首“马来体诗”(一种根据隔行同韵的马来诗体改编的由四行诗节组成的诗),有点类似于音乐中的回旋曲,德彪西在创作中采用了与之相匹配的音乐语言,从而较好地反映出了诗歌原有的表达风格。

第三首曲《喷泉》(Le jet d’eau)作于1889年3月,这也是一首“马来体诗”。德彪西早在1865年就已在一本杂志上读到过它,而且当时就产生了为这首诗谱曲的想法,只不过这个想法推迟了二十四年才得以实现。诗中那种“散开的水柱/变成千万种花样的姿态/愉快的月亮/为它们染色/水珠落下,犹如/雨中的水滴”的意境,色彩变化那么强烈,阴阳转换那么迅疾,光影效果那么扑朔迷离,作曲家都用自己的音乐恰如其分地将它们一一展现出来,听起来犹如身临其境。

第四首曲《沉思》(Recueillement)作于1889年,具体日期不详。这是一首标准的十四行诗,诗人的忧郁苦闷、伤感的气息在字里行间表现得相当充分。“听啊/亲爱的,听那温柔的夜正缓步轻移”,德彪西的音乐就是从带有摇晃感的升C小调开始的,然后渐渐铺展开去,最后实现升华,全然将苦恼和伤感抛诸九霄云外。

第五首曲《爱人之死》(La mort des amants)作于1887年12月,这是这套作品中最早发表的一首十四行诗,诗句中透着明显的瓦格纳风格。波德莱尔和德彪西早年都曾是瓦格纳的拥趸,虽说诗乐非同道,但毕竟同宗,现如今珠联璧合,融为一体,堪称佳作。

1891年,德彪西完成了《三首魏尔兰歌曲》,这三首歌曲都取自魏尔兰的同一部诗集。第一首曲《海更美》(La mer est plus belle)表现的是德彪西对海洋的深深眷恋,这个主题几乎贯穿了他一生的创作。第二首曲《号角之声》(Le son du cor s’afflige)篇幅不大,是十四行诗,在钢琴的前奏中作曲家专写了五个小节来表现号角声。第三首曲《绵延的篱笆》(L’echelonnement des haies)显得十分活泼,为此,作曲家还在曲谱上用了“非常活泼生动的”这个术语。

1884到1904年间,德彪西陆续完成了《华丽的节日》(Fêtes galantes)两套艺术歌曲,每套三首,一共六首,都是比较短小的歌曲。其中比较著名且风格较为独特的一首是第一集中的第二首曲《木偶》(Fantoches),使用的是魏尔兰的同名诗歌。由于作曲家较好地把握住了诗人的创作意图和表现风格,诗句中那种辛辣的讽刺意味得到了完全的体现,歌曲的伴奏部分尤其生动,具有谐谑曲的风味。

《三首比利蒂斯的尚松》(3 Chansons de Bilitis)是德彪西艺术歌曲的代表作之一,三首歌曲分别选自皮埃尔·路易(1870-1925)的散文诗集。路易是德彪西的好友,两人过从甚密,意气相投,在艺术观点上也比较接近。作品中的主人翁比利蒂斯是古希腊著名的女诗人,与我们熟知的萨福(Sapho)是同时代人,她的爱情故事引发了诗人和作曲家的创作灵感。德彪西在1897到1898年间完成了这三首歌曲,这一年他恰好也在创作《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因此,有不少人认为,《三首比利蒂斯的尚松》与《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一样,都具有朗诵调的风格,但德彪西自己却不以为然,认为旋律本身是“反抒情”(anti-lyrique)的,而艺术歌曲是抒情的。

其中第一首曲《牧神之笛》(La flute de Pan)是三首中最重要的一首,作曲家用了特殊的教会调式来表现那种带有阿拉伯韵味的风情,诗中那句“在风信子的祭祀中,那个人吹奏的牧神潘的笛子,他的嘴唇如蜜”的意境被作曲家很好地展现了出来。

篇10

[关键词] 张艺谋;电影音乐;中国元素

张艺谋导演以其执导充满中国乡土气息的电影作品著称,从电影《红高粱》到电影《山楂树之恋》,在张艺谋的电影音乐中时时刻刻充满着极富东方特色的中国元素。从地方民歌的巧妙运用;到筝、埙、唢呐等中国乐器的运用;再到中国戏曲、中国民族五声调式以及中国曲式结构的运用,这些元素都铭刻着“中国”符号,为他的电影作品增添了丰富的民族色彩。

一、地方民歌的运用

《红高粱》这部电影描写的是居住在陕北地区黄土高原的人粗犷豪放和野性不羁的性格,整部影片在一种神秘的色彩中歌颂了人性和蓬勃旺盛的生命力。该片“通过人物个性的塑造来赞美生命,赞美生命的那种喷涌不尽的勃勃生机,赞美生命的自由、舒展。” (张艺谋)这部电影音乐的处理可以说是匠心独运、独树一帜的。该片中音乐与电影主题相辅相成、合二为一,大量陕北民歌、歌谣贯穿影片始终,将黄土地上的高原文化倾诉得淋漓尽致,谱写了一曲返璞归真的狂放之歌。

在“颠轿”这场戏中,响彻云霄的唢呐、锣鼓,声声震耳,将黄土地上高原人的那种粗犷豪放、野性不羁抒发得淋漓尽致。不需要任何的语言对白,纯音乐的表现就足以释放轿夫们浑身的热情和活力,表达出了陕北人的自在和快乐。“九月初九敬酒神”单单由唢呐营造出豪放野性的《酒神曲》,抒写了对感性生命的膜拜和狂野不羁的放纵,并在这种放纵中让人感受到生命不受束缚的自然状态。[1]第一次九儿和“我爷爷”在高粱地里野合之后,黄土地男人用自己毫不修饰的粗犷嗓音送自己女人时的情歌,既是大胆的表白和求爱,也带有一丝黄土地男人征服女人后的胜利的喜悦和一种肆无忌惮。

二、中国乐器的使用

(一)筝

筝是一件具有东方特点的中国乐器。它的音色深厚质朴、灵透柔和、韵味悠长、表现力强,低音部粗犷豪放,高音部慷慨激昂,善于表现慢板、庄重古朴的抒情乐曲。在《山楂树之恋》这部影片的音乐中运用的主要乐器就是筝。利用筝音色质朴、灵透的特点来表现女主人公静秋的纯净、稚嫩、青涩;这对于表现质朴、纯净的东方爱情再合适不过了。从片头音乐中筝的独奏开始,筝的音色就散落在影片中的各个段落。简单的单音弹拨方式避免了过于缠绵悲伤的情绪,通过断奏留出空隙,使影片音乐呈现出“返璞归真”的简单质朴和阳光、青涩,为全剧营造气氛、点明主题。

(二)埙

埙是古代用陶土烧制的一种吹奏乐器,圆形或椭圆形,有六孔,是中国最古老的吹奏乐器之一,大约有七千年的历史。埙在中国的音乐历史上主要用于历代的宫廷音乐,是我国古代重要乐器之一。埙的音色低沉、凄凉,善于表现悲切凄惨的音乐。在电影《菊豆》中,女主人公菊豆一出场,伴随的便是古老的民族传统乐器埙的声音,这声音如泣如诉,在影片中时隐时现,时而呜咽、时而平淡,就像一个幽灵飘荡在空中。为了配合压抑、跌宕的剧情和浓烈的画面,音乐的创作结构简单,乐句之间也没有大的跌宕起伏和明亮的音响,但是由于选用中国的民族传统乐器埙作为导音色,使这段主题音乐变得死气沉沉、凄凉哀怨,把剧情所需要的沉重和压抑都准确地表现出来,同时也准确深刻地揭示了女主人公菊豆凄凉的身世和痛苦的内心情感。

(三)唢呐

又名喇叭,是中国民族吹管乐器的一种,它历史悠久、流行广泛、技巧丰富、是一种表现力较强的民间吹管乐器。它发音开朗豪放,高亢嘹亮,刚中有柔,柔中有刚,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和欢迎,广泛应用于民间的婚、丧、嫁、娶、礼、乐、典、祭及秧歌会等仪式伴奏。在电影《红高粱》的音乐中,大量使用了唢呐这种乐器。在影片的一开头,九儿坐在红轿子里出嫁的场面,用响彻云霄的唢呐,将黄土高原人的粗犷豪放、野性不羁抒发得淋漓尽致。强悍、质朴的轿夫们随着欢快喜庆的唢呐声一起一伏地走来,热闹的民俗场面在民族乐器唢呐的伴奏下,将欢喜与悲伤、明快欢乐的民俗场面与悲剧的人物命运形成鲜明对比,片中人物“我爷爷我奶奶”的形象及精明、强悍、坚毅的性格映入观众的脑海,经久不衰。

唢呐这一中国元素的乐器的使用,在深化影片的主题、彰显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使观众产生共鸣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琵琶

被称为“民乐之王”,属拨弦类弦鸣乐器。琵琶发声十分特殊,它的泛音在古今中外的各类乐器中居首位,不但音量大,而且音质清脆明亮。它音域广阔、演奏技巧为民族器乐之首,表现力更是民乐中最为丰富的乐器。电影《摇啊摇,摇到外婆桥》透过一个纯朴、天真的乡村少年唐水生的眼睛,叙述了身为30年代上海滩当红歌舞皇后小金宝这个悲剧性的人物形象。被侮辱被损害,靠出卖色相、技艺,依傍黑社会老大为生。尽管如此,从影片的主题音乐中能够探析出其内质仍有向善与渴望真情的一面。影片主题音乐根据片中的同名童谣改编而成,只是在节奏上稍加变化,并同时选用琵琶这一民族乐器独奏的形式加以表现,纯净古朴的琵琶声传达出了女主人公小金宝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向往。

(五)笛子

影片《我的父亲母亲》采用散文诗式的手法,以儿子为叙事视角,向观众讲述了一个美丽动人的爱情故事。但是,让我们记忆更深刻的还是那宁静透明的田野、绚烂艳丽的秋色和大雪皑皑的冬日,还有那纯净、灵透的笛声;在这样童话般美丽的世界里,配上父亲与母亲之间朦胧滋生的爱情,加之时刻围绕在父亲与母亲周围的笛声,为观众编织了一个童话般纯净的爱情故事,给人一种全新的纯净如水般的感受。影片中的大红棉袄、青花瓷碗还有民族乐器笛子等浓郁的“中国风情”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中国戏曲的巧妙运用

(一)秦腔

秦腔又称乱弹,源于西秦,流行于我国西北的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地,其特点是高昂激越、强烈急促。秦腔的表演朴实、粗犷、豪放,富有夸张性,是相当古老的剧种。电影《秋菊打官司》中,片中的音乐极富地方特色,采用了秦腔的基调,每次秋菊出门告状,便响起一句“走――哇……”这种幽默的音乐营造出电影的喜剧氛围,而且具有表明告状次数的作用。直至影片结束时,又响起了同样的音乐。秦腔那高亢而苍凉的腔调极具感染力,把每一次秋菊的出门搞得轰轰烈烈、热热闹闹,避免了单调和沉闷。这种音乐虽然舞台味很浓,但运用到影片中,非但没有削弱纪实性,反而与陕西方言以及生活实景水融,加强了影片的整体感。

在《活着》这部电影音乐中,以秦腔的曲调为主要表现元素,为电影画面铺垫、渲染气氛增添色彩,让观众从苍茫凄凉的秦腔曲调中感受影片中人物命运的悲剧色彩。[2]

(二)京剧

又称“皮黄”,它形成于北京,被称为中国的“国粹”,至今已有200年的历史。它的行当全面、表演成熟、气势宏美,是近代中国汉族戏曲的代表。在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的音乐中,始终伴有女声京剧的唱腔,唱腔凄切悲凉。用音乐寓示着,在陈府这深宅大院里面,女人的命运周而复始都是很悲惨的,大太太被冷落;二太太表面和善可信,对人关心体贴,实质脚底使绊,心狠手辣,诡计多端;三太太表面霸道厉害,对人自私苛刻,实质暗里不会使坏,心直口快,几个姨太太为得到陈老爷的宠爱,屋前高悬红灯笼争风吃醋,都使出看家本领和浑身解数、不择手段地明争暗斗,无不用尽其极,最后死的死,疯的疯。用女声合唱和京剧的唱腔,来营造这样的氛围,这种女声京剧唱腔的运用是一种全新的思路,同时也收到了很好的表现效果。[3]

四、民族五声调式的应用

影片《山楂树之恋》的主题音乐采用中国民族五声调式写成,从调式的宫音开始,最后落在徵音上。中国民族五声调式以表现曲调为主,属单音音乐体系,特别留意发挥旋律进行时所能产生的各种变化,以丰富单音的内容,通过对单音加以艺术处理,使音乐的线条得以修饰。在这部影片的主题音乐中使用这一调式,主要利用它内敛、细腻、不张扬和充满中国特色的特点,从而更加贴切地将剧情中东方爱情“含蓄”的表达方式体现得淋漓尽致。在影片中那个特定的历史年代,两个主人公不敢拉手、不敢约会,若即若离、欲说还休,羞羞答答地传递着爱情。

五、超常规的配器使用

纵观张艺谋的电影作品可以看出,在他执导影片的音乐中,配器的手法总是刻意创新的。他总是努力探求民族风格和现代审美统一、传统手法和现代技巧相结合的艺术特色,他一直追求在传统的基础上去创新,他的每部电影音乐都力图不走别人的路,力图找到一个新的切入点,在创作理念上用一种逆向思维,那就是超常规的构思,超常规的乐队。

在影片《山楂树之恋》中,音乐的配器非常独特,因为它绝大部分的音乐都只使用了很少的几件乐器,直到影片的结尾才加进了乐队的演奏。这样的做法让我们耳目一新。钢琴是源自西洋古典音乐中的一种键盘乐器,素有乐器之王的美称。古筝是一件具有东方特点的中国乐器,它的音色深厚质朴、韵味深长。在主题表现史上最纯净的爱情时,需要的是简单、质朴、纯净的音乐,张艺谋导演大胆地同时运用了钢琴和古筝这两件毫不相干的乐器。用钢琴辅助古筝,同样采用单音敲击的弹奏方法,通过断奏留出空隙,来表现张艺谋导演追求的阳光与青涩、纯净与质朴。

电影《红高粱》的音乐素材取自于中国陕北农村,为突出民族、地域特点,影片人物的狂放和自由追求,在配器上做了大胆处理,严格地讲是有点离经叛道。采用20支唢呐、四支民族笙和一架大鼓,制造出一种冲击力,营造出一种强烈的震撼人心的霸气,那种狂放的气势把影片人物炽热的情感推到了极致。《红高粱》这种乐队的编制,这种音乐的构思,就是张艺谋的中国电影,一种逆向思维的尝试。[2]

张艺谋导演的家乡在中国陕西西安,这是一方充满生命活力的热土,至今已有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已形成它独特的民族风情,风俗习惯和地域文化。由于张艺谋导演从小就受到这些民俗文化的熏陶,所以他的电影作品深深植根于中国这片传统的文化沃土,很大程度上受到中华民族审美习惯的影响。他的电影音乐中大量中国元素的运用,使他的电影作品独具东方特色,同时为他在世界电影节上屡次获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也因此被誉为全世界十大杰出导演之一。

[参考文献]

[1] 刘娜,赵一娜.张艺谋电影音乐之我见[J].电影文学,2011(08).

[2] 芮艳.浅析赵季平电影音乐创作特征[J].电影文学,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