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散文范文
时间:2023-03-15 00:16:5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老舍散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给人印象最深的便是语言风格的纯朴清新。老舍爱清洁,“生平不讲究吃喝,只爱穿几件整洁的衣服”。办什么事都讲究干净利落,他的文风也是如此。但他的纯朴不同于周作人的淡茶闲酒或俞平伯的缓鼓涩弦,而是如同一位谦恭而亲善的故友,向你讲述他见过的一事一景。这种讲述是完全的口语化,然而又是你所察觉不到的经过了高度艺术凝练的口语,而决非有意做出一番“质朴无华”的姿态,把别人硬拉入自造的桃花源。去忍受那“葡萄拌豆腐――一嘟噜一块”的语言折磨,像茅盾所批评的某些青年一样,“朴素到了寒碜的地步”。这种功夫是无人能与老舍匹敌的。
老舍的纯朴不是毫无修饰的。正相反,他的纯朴很大一部分就表现在修饰上。关键在于修饰得自然、得体、恰到好处。宛如一位打扮得整洁清丽的北京少女,而不是十里洋场的艳装女郎或荒山野岭的愚蛮村妇。我们都读过朱自清的《绿》,作者前铺后陈,闪展腾挪,极尽比喻夸张之功,把梅雨潭的绿描绘得生趣盎然,脍炙人口。平生笃爱山水的老舍也是写绿的高手,但他的写法与前者就迥然不同,我们看一下他在描写青岛的山光水色的文章里的一个段落:
看一眼路旁的绿叶,再看一眼海,真的,这才明白了什么叫做“春深似海”。绿,鲜绿,浅绿、深绿,黄绿,灰绿,各种的绿色,连接着,交错着,变化着,波动着,一直绿到天边,绿到山脚,绿到渔帆的外边去……
(《五月的青岛》)
看了这段淋漓尽致的点染,谁能不爱那“绿”呢?而且必是爱得那么纯朴、洁净、明朗。当代的散文往往由于作者对描写的事物没有真挚的感情,而失去了纯朴。
与纯朴密不可分的是老舍散文语言的简练。白话口语长于细致描摹,而最易失足之处便是繁冗唆。徐志摩那种“浓得化不开”的散文语言固然有艳美之处,但从接受美学的观点来看,不能不承认有其弊病。我国散文历来讲究言简意赅。鲁迅、许地山、叶绍钧等人的散文都有简练之风。老舍的散文语言在简练这一点上同样不逊于他人,而且有其独特之处,即简练中透着干脆。
对于汉语发展最成熟的支流――北京话,老舍是驾轻就熟的。北京话的特点是:干脆、流利、便当。把这样的语言经过艺术锤炼再显现在文章中,自然就使人一眼看出:这是老舍的。例如他写《马宗融先生的时间观念》:
马宗融先生的表大概是、我想是一个装饰品。无论约他开会,还是吃饭,他总迟到一个多钟头,他的表并不慢。
他写武汉的《轰炸》;
篇2
针对这个问题,我就在百度上查了一下男女的总情况。男女比例为:116:100.
这我就纳了闷,男生究竟怎么了?
远的不说,仅看男生的头发,就能明白一二。短发的男生已是凤毛麟角了。有的长发赛过女生,染上红色,或者黄色。如果从后看,你就保准想到谁家的姑娘这么另类!他们整体怀揣个小镜子,手里那个小梳子,照了又照,梳了又梳……我就担心,不定哪一会拎起个化妆包,让走猫步的大姐姐汗不敢出了。
说起长发,我看大清帝国的男生算风光了一把。记得鲁迅在仙台曾经描写过油光可鉴的好辫子。可惜好景不长,被国军一剪子消去了大半截!
男生为什么想过女人生话?
或许是时代影响。和平年代,生活安定,精神上就有空来追求享受了。酒色财气,荣华富贵,无形中在个人的生活中一个指导行为的魔杖。而对于壮志凌云,国家兴亡的词汇已经漠不关心了。因为大家放心国家的大事,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抬头看经济大潮,东南沿海招工,女士进厂干;西北拾棉花,大嫂火车的来去;中原腹地有茶叶、枸杞,兄弟,你干吗?那是女人的活,我怕丢人!
男人,你想干啥?你又能干啥?
做个留守男人吧!
从经济观分析,女人的经济地位已经把男人踩在脚下。哈哈哈,我不是在为可怜的男人翻案,仅是就事论事。当然,做了“妻管严”的滋味不好受。无独有偶,看看历史,男人也就心安理得了。
人类在采摘果子为生的时期,女人心灵手巧,收获颇丰,当然会出现母系氏族。开元盛世之中,杨贵妃一枝独秀,杨氏家族风光一时;接下来的武媚娘可就不客气的君临天下了。
男人痛定思痛了几个朝代。可到了大清帝国,那拉氏又给中国的男人一记耳光!
在世界的大格局中,男人的铁血,可以大国崛起;女人的温情往往让鲜花惨遭蹂躏。这不是男女的性别差异的问题了。古罗马的雅典温文尔雅,一片歌舞升平。万万没有想到,被邻帮斯巴达一夜取消城邦。英国女皇的臣民很绅士,创造了“日不落帝国”,可鞭长莫及,她的后裔在美洲有几人还认老娘?
哦,不要误会。我的本意不在否定女子的作用。远有穆桂英、花木兰,近有红灯照、娘子军,女子功不可没的。你不要说我在污蔑女人。我孝敬母亲,爱护老婆,怜惜女儿。我只是想唤起阳刚之气。说过,枪杆子里出政权吗。请各位只当闲聊侃大山吧。
现在的男子,听说海南的最会享福,一天在家出出进进,女人却在日头下肩挑手提。这里我们应向海南的妇女致敬。不过,如果那位想在海南找一位贵妇人的形象,对不起,你想错了。
话又说回来,现在的男士在干啥?十个男人四个赌,还有五个斗地主,只剩一个好男人,灯红酒绿当混混!我曾问一个上网是男生:天天玩重复的游戏,有趣吗?他说,上作文网没劲——百无一用是书生!啊,游戏有声色是刺激,有虚拟的桂冠。难怪知识性的网站不能吸引男生的眼球呀。
篇3
1、我陪老舍先生吃饭;
2、老舍先生请大家吃一顿地道的北京饭;
3、我去理发时,碰见老舍先生,是他替我付了钱。
人物简介: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因为老舍生于阴历立春,父母为他取名“庆春”,大概含有庆贺春来、前景美好之意。上学后,自己更名为舒舍予,含有“舍弃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北京满族正红旗人。
篇4
一、语言的规范性
语言的规范性是个很古老的话题,多少文人骚客在用语上都很讲究。有些文学语言大师曾给语言的规范化下过定义。吕叔湘说:“语言的规范指的是某一语言在语音、词汇、语法各方面的标准。”林涛说过;“‘规范化’是就语言的发展绘它定出一定的规范,从而促进语言的发展。”“使语言能够按照他自己发展规律迅速地向前发展,从而促进文化的发展。”_王力先生说过:“所谓规范化,就是要求民族共同语更加明确,更加一致。”
文坛泰斗鲁迅十分重视语言的规范化问题,堪称一代文学语言总设计师的老舍先生也对语言的规范化问题发表过独到的见解。文学语言与大众口语即白话的关系,鲁迅和老舍都提出宝贵而富有远见的意见。
鲁迅从倡导白话文运动一开始,就很重视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外来语、方言土语的关系。鲁迅认为,在对待古代汉语的问题中存在两种错误思潮。一种是反古派,即写文章半文半白,文言白话一锅粥。另一种是全新派,即主张对古代汉语完全抛奔,一切语言都照搬口语,“不管白猫黑猫,全拿来抓老鼠。”这种不分精华与糟粕连粗话都用在了文中的语言虚无主义,鲁迅对之是深恶痛绝。鲁迅认为对待古代汉语应予以扬弃,“取其精华,出其糟糟。”在白话文中引用文言词语必须遵循两条原则:一是在没有相应的白话时,宁可引用文言。二是引用的文言一定要让人容易懂。鲁迅还是一位杰出的翻译家,他认为在吸引外来语的问题上,应该“运用脑髓,放出眼光“来吸取,而不是兼收并蓄,全盘接受。针对有些人把文学语言和方言士语等同视之的情况,鲁迅认为把方言注入文学作品中,关键是这种方言必须是“大家都熟悉”、“分布较广”的方言。掺杂了这样方言的文学作品才能为广大群众所接受。
老舍先生在处理文学语言与大众口语前关系问题上,支持全新派,提出了“白话万能”的口号。这对于白话文运动的长足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老舍对于二者的关系也是辩证认识的.他说:“没有一位语言艺术大师是脱离群众的,也没有一位这样的大师是记录人民语言,而不给它加工的。”老舍看到了文学语言来源于白话却又高于白话,这对于推动文学语言的规范化具有重大意义。
老舍还认为秦始皇统一中国时大力倡导“书同文”,统一语言、文字,因此“统一语言”应划归为一个“政治任务”,它对于建设两个文明,加强民族团结,促进祖国统一也意义匪浅。评价老舍时说道:“老舍的力量在于他和劳动人民生活在一起”,因而被誉为“人民艺术家”的老舍先生,把文学语富规范化视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光荣职责。鲁迅和老舍都反复强调“文学语言应尽到为越来越多的人民服务的责任。”老舍强调文学语言要规范化,首先得民族化。他所强调中国文学语言的特点;一是“在汉语中,字分平仄。调动平幕仄,在我们的诗词形式发展上起过不小的作用。”二是“我们的语言在世界上是以简称著称的。”老舍强调文学语言必须要有民族精神,反对“全盘西化”。
二、语言的自由化
我们认识事物是由偶然性到必然性。我们由“必然王国”过渡到“自由王国”,文学语言除了规范化,还得讲究自由化。语言的自由化不是信马由缰、天马行空。而是形式不拘一格,运舟多种语法修辞,达到“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境界。这样的文学作品使读者读后才能有种心胸开阔、心旷神怡的感觉。
契诃夫主张“每个人都应该讲他自己的话”语言要自然。他还强调“简洁是才能的妹妹。”莎士比亚也说:“简洁是机智的灵魂。”曹雪芹练字、练句、练意的功夫炉火纯青,他在《红楼梦》中借宝钗之口说道一“他用的法子,将市侩的粗话,撮其要删其繁,再加润色比方出来,一句是一句。”他借王熙凤之口反对人们“必定把一句话拉长了,作二三截儿;咬文嚼字,拿着腔儿,哼哼唧唧的,”而主张“话虽不多,听那口音就间断。”为了使自己的作品呈现一种精炼美来,曹雪芹增删多次,语言千锤百炼,无怪乎《红楼梦》被称为文学语言上的“惜墨如金”,“简洁至极”。《红楼梦>除了语言的精炼美,还有一种诗意美。在桃花园里,“林黛玉来了,肩上担着花锄,上挂着沙囊,手里拿着花帚。”这种意境多么感人啊!花象征着纯洁、美好的生活,曹雪芹以花喻林黛玉的性格,不但烘托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且还反衬出丑恶的社会现实。《红楼梦》的语言经过反复锤炼,很耐人寻味,读来有一种意味深长的感觉。曹雪芹善于运用语言的各种手段来渲染其作品的美,在语言的自由化运用上,曹雪芹可谓游刃有余。毋庸置疑《红楼梦》当之无愧地登上了中国语言艺术百科全书的宝座。
王安石说:“看似平常最崎岖,成如容易却艰辛。”要想在语言的使用上化腐朽为神奇,一定要追求一种自然的平淡美,然而平淡的自然美却来之不易。孙犁在他的小说《风云初记》、《吴召儿》、《荷花淀》、《村歌》中,杂语言的运用来去自如,自由地跃然纸上,其作品读者读后感觉“淡妆浓抹总相宜”,不矫揉造作,处处呈现自然化。“情景交融,人地相当。”“登上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孙犁的自由化语言造就了其作品的诗意境界美。
文学作品语言的自由化可以增强读者阅读的兴趣。让人陶醉于其中。语言的岛由化是规范化的延伸,他能够引领读者的思维驰骋感性想像的天空,给人带来动感和美感。尼采的作品中提到过繁星点点的夏夜,有知了在呜叫的耐候,是把它作为散心的自然美看待的。作者以此为契机,用自由化的语言加以描绘和抒情,以感染读者。
虽然文学语言自由化能给人带来愉悦感,增强作品的感染力,但在语言的运用上也不能自由到泛滥的程度。著名散文家及文艺理论家秦牧说过:“大力倡导流畅自然的文风,不要染那些病句累累,使用温煦俄语很不合规范的文章见于报刊,以充孽种流传,误人不浅!”在语言自由化泛滥中,常见有几种“病毒”。第一,广泛使用方言土语。在很多作品中,不论是书中还是影视剧中,作者使用第一范围内通用的方言,给广大观众和读者带来极大的不便。第二,用一些很晦涩难懂的生词偏义,让读者读后如坠云里雾里,好似‘镜中观花,水中望月”。我们提倡语言要言简意赅、深^浅出、通俗易懂。第三,长话连篇中间也不断句,没标点。写文章,用标点符号,连小学生都会的这些人为什么要背道而驰呢?这也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啊!当然“语言病毒”林林总总、千奇百怪、层出不穷绝不止上面提到的三种。
在国外的很多文学作品中也有用语不妥的例子。他们的语言不正确、不贴切、不清楚、不明了。单调、贫乏、混乱、虚伪 曾经有个作者写道“脆弱的春天呼吸了。”这里很明显就有语病,怎么能用“脆弱”来形容春天呢?这是草率、不贴切的形容。作为青年一代,我们应当用最纯正、最朴素、最生动的文学语言来承载文化的传播功能。
篇5
一、简洁凝练,表意准确,表达质朴真诚。
写作从来不只是单纯的语言问题,还是一个人思想感情的体现。现代著名美学家朱光潜说:“斟酌文字的分量,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语言表达不清实际上反映的是作者思路不够清晰,因为锤炼语言的过程就是锤炼思想的过程,因此对语言的考查正是对作者思想情感的检验。优秀的语言首先能够尽量用较少的词句表达作者准确的意思。比如,“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苏轼《前赤壁赋》)又如,“我小时候身体弱,不能跟着野蛮的孩子们一块儿玩。”(《我的母亲》)“我常坐老王的三轮。他蹬,我坐,一路上我们说着闲话。”(杨绛《老王》)这样的开头,令人一读难忘。这些语言,不炫技,不做作,重点都在表情达意上,虽直白,但有感情,有意味。
二、语言描写、叙述鲜明生动,具有较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语言描写画面感强,如在眼前;叙述或紧迫或舒缓,让人身临其境;议论或冷静客观,或情理交融,打动人心。“秋天的后半夜,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鲁迅《药》)该句于叙述中含描写,语言近乎直白,却将清冷秋夜,日月不接,一天中最昏暗的时辰给点出来,令人好似身陷黑暗,四顾茫然。“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该句读来让人觉得寒意侵身,满心凄凉。“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鲁迅《拿来主义》)该句亮明观点,读来斩钉截铁,掷地有声。
三、语言个性鲜明,具有较高的辨识度。
篇6
小时候,我总觉得电视机是十分有趣的,蒙胧间,仿佛书是我一个敌人,它虚伪,许多大道理都是造的。我不明白,为什么大家这么爱看书呢?
小时候我常常看见妈妈拿着一本没有彩色图案印满文字的书在看,小小的我总会凑过去,妈妈就会给我讲一些道理,说实话,我不爱听,直到我已经懂事了,我也不爱听。直到我认识了书。
“看一本好书仿佛与一个高尚的人谈话。”的确,一本书,汇聚了知识,精萃。
在人生道路上,我不免受了不少挫折,有时感到失落。除了亲人,朋友,老师的帮助下,还有一位无声的朋友帮助我――书。记得在五年级时,我迷了跳舞,但我从末练习过,其实我已经错过了跳舞的年龄,但我不放弃,我一直练,结果拉伤了筋,家人劝我放弃,我坚决摇摇头,我晚上躲在书房里,失去信心的我拿起一本书,突然看到了一句话:学会放弃也是一种做人的技巧。我刹那间懂了,在某些情况下,在你想做某件事的前提,从各方面想想,这件事是否该做?要是到了中途,应该学会放弃,不要太执着。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渐渐地感到书里面有一种强化的生命力,能使我清醒地入了迷,叫你全部官能在活跃着的时候享受快活的日光浴,这种由阅读所带来的愉快乐趣是不会被遗忘的。
要是有人问我:读书像什么?我会回答:像喝红酒。读书像喝酒?是的,读书像喝红酒,如果一饮而尽的话,只会尝到苦味,这味道,会像一丝云雾,在记忆中飘去;读书也一样,你一目十行,只了解大意,过不了多久,这篇文章就会在记忆里消失得无影无踪。喝红酒,必须一小口一小口地喝才能品尝出当中的滋味儿,读书也一样,必须斟酌每一个字,才能把文章融会贯通。我特别偏爱老舍先生的散文,假若看他的散文一目十行,你会发现,他的文章称得是俗!但只要你稍加认真,就会发现每一个字渗透着感情。看书就是要如此。
看书会让一个人暂时忘记喜怒哀乐,它会让你融入里面的世界里,会令人落泪,令人开心,令人震憾,令人感动。
书是生活的真实记录,它把每一个细节都写出来了。书是一位优秀的、无声的老师,它让人懂得人生的真谛。
到我该走的时候,她递给我一些花生,“去吧,小子!”街上是那样热闹。我却什么也没看见,泪遮迷了我的眼。今天,泪又遮住了我的眼,又想起了当日孤独的过那凄惨的除夕的慈母。可是慈母不会再盼这我了,她已入土了!读到这里,我的泪也已经遮住了我的眼睛,“失去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有母亲的人,心里是安定的。”是啊,我不禁回想起我的母亲,她令我感到安全,令我感到温暖。“生命是母亲给我的。我之能长大成人,是母亲的血汗灌养的。我之能成为一个不十分坏的人,是母亲感化的。我的性格,习惯,是母亲传给的。她一世未曾享过一天的福,临死还吃的是粗粮。唉!还说什么呢?心痛!心痛!”老舍先生每写的一句话,都深深地振动着我的心。读完老舍先生写的《我的母亲》这篇散文,着实令人伤心!伤心!
篇7
1、出版作品有《贾平凹文集》24卷。
2、表作有《废都》《秦腔》 《古炉》 《高兴》 《带灯》 《老生》 《极花》 《山本》等长篇小说16部。
3、中短篇小说《黒氏》 《地》 《五魁》及散文《丑石》 《商州三录》 《天气》等。
4、作品曾获得国家级文学奖五次,即“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全国优秀散文(集)奖”;另获“华语传媒文学大奖”“施耐庵文学奖”“老舍文学奖”“冰心散文奖”“朱自清散文奖”“当代文学奖”“人民文学奖”等50余次;并获美国“美孚飞马文学奖”,法国“费米娜文学奖”,香港“红楼梦?世界华人长篇小说奖”,首届北京大学“王默人-周安仪世界华文文学奖”,法国“法兰西文学艺术骑士勋章”。作品被翻译出版为英语、法语、瑞典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德语、俄语、日语、韩语等30多个语种,并被改编为电影、电视、话剧、戏剧等20余种。
(来源:文章屋网 )
篇8
关键词:翻译 风格 自然 贴切
1 对翻译的解释
翻译,英文Translation,是指在准确通顺的基础上,把一种语言信息转变成另一种语言信息的行为。翻译是将一种相对陌生的表达方式,转换成相对熟悉的表达方式的过程。其内容有语言、文字、图形、符号的翻译。其中,“翻”是指对交谈的语言转换,“译”是指对单向陈述的语言转换。“翻”是指对交谈中的两种语言进行即时的、一句对一句的转换,即先把一句甲语转换为一句乙语,然后再把一句乙语转换为甲语。这是一种轮流的、交替的语言或信息转换。“译”是指单向陈述,即说者只说不问,听者只听不答,中间为双语人士,只为说者作语言转换。
翻译要求译出来的文章在思想内容,情感氛围,风姿神韵方面都需要与原文本相符合。其中如何传达原作的风姿神韵,即风格,是极为重要的。它不仅牵涉到译文的遣词造句,还关系到译文整体基调的把握。
2以《苹果车》为例,赏析老舍的翻译风格
《苹果车》这部剧描述了国王马格纳斯与以首相卜罗塔斯为首的内阁大臣们的宫廷斗争。卜罗塔斯野心勃勃,企图独揽大权.他向国王马格纳斯提出“最后通牒”,要求他“不再做讲演”,“停止暗中操纵报纸”,“不准再提国王否决权”。聪明机智的国王以在退位时解散国会,举行大选,同时自己以平民身份参加竞选为要求同意退位。卜罗塔斯感到前途未卜,惊恐不已,为了自保,他亲手撕毁“最后通牒”,宣布“一切照旧”。
下面摘自《苹果车》的一段及老舍先生的翻译文本来具体赏析。
To music o’er flood and fell;
To slowly trace the forest’s shady scene;
Where things that own not man’s dominion dwell;
And mortal foot hath ne’er or rarely been;
To climb the trackless mountain all unseen;
With the wild flock that never needs a flod;
Alone o’er steeps and foaming falls to lean;
This is not solitude;
‘tis but to hold;
Converse with Nature’s charms;
And view her stores unrolled.
老舍先生的翻译是:
踞石临波有所思兮,
或徐步林荫之幽胜;
罕见人迹兮,
物聚乎无人之境;
群兽无栏兮伴我行,共攀无径之荒岭,
时倚峭壁与飞瀑兮,
大自然兮相与呼应;
信非孤独兮,放观万象之展映.
《苹果车》(“The Apple Cart”,1929)是萧伯纳创作的第四十个剧本,也是他的创作生涯后期一出最重要的戏剧。《苹果车》来源于英国俗语“弄翻苹果车, (“upset the applecart”),意为“搅乱如意算盘。在《苹果车》这个“政治狂想剧”里,萧伯纳把现实和幻想混合起来, 讽刺意味很浓烈。
老舍先生在翻译该作品时,对讽刺语言的拿捏十分准确,让读者领略到英国宫廷的斗争,如“罕见人迹”,让人身临其景,体会那表面风平浪静,实际上漩涡四起的勾心斗角。单从老舍对称谓的归化翻译处理上,便可感受到老舍这位人民艺术家对文字语言灵活驾驭的风采。老舍先生对古英语的把握与翻译也是恰如其分。整个译文与原作所想要表达的气氛与格调是符合多对多,用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使得人们更能体会到宫廷斗争的残酷。让现实跟幻想更能很好的交换与融合。
老舍先生本人的作品也是以环境、人物来表现社会的,其语言也是极具讽刺意味的,在进行翻译文学作品的时候他也做到了语言上的大胆与独特。把自己的风格也运用到所翻译的作品当中。所翻译出来的作品自然,有风格。
3老舍的翻译观
老舍一生的翻译理论只有两篇呈书面形式以供参考:《谈翻译》和《关于文学翻译工作的几点意见》,文章少不代表没有理论,文不在多,而在质,在精辟。老舍的一些笔谈中,也涉及到了翻译,其中不乏有精辟之论,许多观点对我们今天的翻译理论和事业,仍很有启示作用,总结如下:
(1)翻译中的创作
老舍身为著名作家和语言大师,非常厌恶翻译腔。他认为翻译是“再创造”要在尊重原文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发挥译者的能力。他对译者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创作者要深入生活,翻译者也不例外。最保险的办法是我们要深入生活,亲力亲为,连一草一木之微也不轻易放过。了解得够深入、透彻,才能处处译得明确。没有丰富的生活,就没有丰富的语言。”他说:“世界上有一些著名的译本,比原著更美,是翻译中的创作。”
(2)翻译的语言
他在翻译的语言用法上始终坚持自己的风格。他认为好的译文既要体现汉语简练,富有神韵的特点,也须尊重外文的细腻明确的风格。“不使译文冗长累赘,而仍能不损失原意。”他反对随便使用陈词滥调,为言简意赅而损伤了原文的精致细密。他认为要从生活中找到生动的语言去翻译,而不是顺着原文逐字逐句翻译。
(3)翻译的层次性
老舍先生认为翻译是可以有层次的,以供不同文化程度的读者阅读,使文化程度略低的读者也能知晓这些作品都说了些什么,这在同时代的译论中鲜有提及的。优秀的译作,不仅使读者知道作品中有什么,而且知道怎么写的。可见当时他提出的有不同层次的翻译与今天所谈论的翻译上的高标准和多元标准是不谋而合的。
(4)翻译的规划
老舍先生提出应对译者加强组织和规划。规划可以分为个人规划和集体规划,对科学和哲学的名著“应进行集体翻译,个人不便独立工作。集思广益,能够保证精确。集体工作对于规划译名也有好处……”。对待文学翻译他认为应个人单干,即使几个人合作,最后也应由一个人执笔,以便保持风格的统一。他在翻译实践中也是这样做的。这也是老舍对翻译的独到见解。他的翻译规划思想对今天的翻译事业来说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战略性的建议。
4 结论
老舍先生是个译者,很成功的译者。他翻译的文本很贴切的反映了当时的社会,还有当时多对多社会下人们丑陋的、麻木的等的一面。能更好的把握原文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及语言的特点,并融入自己的写作特点与风格。更将作品与中国相结合,使得读者能更深刻的了解。具有跨时代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陈定安 《英汉比较与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1
[2]冯庆华 《实用翻译教程》.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篇9
1、《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小说家罗贯中。
2、《红楼梦》,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又名《石头记》《金玉缘》,此书分为120回“程本”和80回“脂本”两种版本系统。
3、《论语》,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战国前期成书,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
4、《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散文集,收录鲁迅于1926年创作的10篇回忆性散文,1928年由北京未名社初版,现编入《鲁迅全集》第2卷。
篇10
兴趣是学习之母。有兴趣就会入迷;入迷,就钻得进去;钻进去,才会学深学透。语文教学,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培养学生学语文的兴趣。那么,怎样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牢牢抓住学生的心?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以为,关键在于教师的激兴艺术。这里我谈谈激兴中定调的艺术。
懂音乐的人都知道唱歌奏曲前要选定调子,调子定得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表演的艺术效果。定调准确,既可引起听众的兴趣,也为后面的表演打好基础,教学也是如此。
(一)联系实际,引发共鸣初中语文教材,大多数题材与学生有共鸣之处,能使他们触景生情,联系自身实际,对学习产生兴趣。
例如我在教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时,首先不说课目,合书讲到:少年时代是每个人在人生道路上跨出的第一步,对于人的一生有着长期的、深远的影响。因此,少年时代的许多事情是难以忘怀的,往往几年甚至几十年过后回忆起来仍历历在目。同学们有没有这方面的体会?经这一问,课堂陡地热闹开了,纷纷回答。学生联系实际回忆儿时的生活情景,引起思维的兴趣,激发了共鸣。我趁机话锋一转,言归正传:正因为每个人都有有趣的童年,所以伟大的文学家鲁迅先生在1926年以《旧事重提》的总名写了一组回忆少年时代生活的文集,《朝花夕拾》,意即年老时才回忆少年时代的生活。这节课要讲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就是《朝花夕拾》中选的。学生们会意地笑了,明白了我之所以提问的用意,一个个情绪都很高昂,后面的课堂教学一直很顺利。
(二)声东击西,展现意境优美的散文有其独特的诗的意境,并非每个学生都能想象得出,这就需要教师展现意境,启发学生去想象。如我教老舍的《济南的冬天》时,首先提问前边所学的朱自清的文章是描写什么的,属哪种体裁?回答为《春》、散文。我就进一步启发他们想象春的意境,复述了几个景致,接着提问学生背诵古诗中描写春天美好景色的诗句,有杜甫的《绝句》、王安石的《泊船瓜洲》等等。我讲到:春天是一年的开始,春天预示着生机。有明媚的阳光,醉人的浓绿,争妍的鲜花,难怪文人墨客着力描绘它,赞美它,那么冬天呢?冬天有什么?可爱不可爱?学生们叹到:万木凋零,一片荒凉,无可爱之处。我于是引导:既然没有,老舍为何赞美它?请看《济南的冬天》。这样,导语的声东,实质的击西,引入新课过渡巧妙,且学生思维跟得紧,教学效果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