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散文范文

时间:2023-03-16 22:54: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余秋雨散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余秋雨散文

篇1

1、从《文化苦旅》到《行者无疆》,余秋雨开始给自己重新定位。他说“找自己和自己同行之间的区别比较明显,我是通过旅行的方式来考察人类的各大文明,最重要的文明几乎都走遍了,这一点大概有它的特殊性,也就是我此时此刻可以肯定我有一个比较明确的身份地位,这范围逐步逐步缩小了,像差不多相同的玻璃,那么作为一个带着文化的目的去旅行的人,而且真是走了很多很多路的人,所以说文化的旅行者,回来还最好能够写一点东西,向大家回报的人,作为行者这一点我想有一点特殊。我不喜欢以前的那种学者生活,学者生活的特点就是知识的来源,全部来自于书本,很少有自己去考察。

2、如果知识的来源限定为书本到书本肯定是狭隘的,当时我就感觉到了,我要告别这一点。如果你从一块真实的土地上出来,成了大学生成了教授,好不容易成了才,但是你的话语和绝大多数人毫无关系,这是很可怕的。所以我认为,知识来源于亲自去考察,知识的去向就是我向广大读者提供能够接受的文体,你叫它散文也好,叫它别的文体都可以,能够和我生活在这个时代的观众和读者亲切的对话”。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关键词:余秋雨;散文;美学特色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3-0074-01

余秋雨的散文,跨越了纯文学的界线,走向文化领域。其散文美学型态迥异于前一切散文文本。他的散文独特之处在于,打破了传统散文文体的束缚,开创了散文的一代新风。本文拟就其散文美学特色进行分析探讨。

余秋雨散文问世之后在海内外引起巨大反响,构成了本世纪末期中国文坛一大景观。其散文美学型态迥异于前此一切散文文本。从意蕴上考察,余秋雨散文集中探讨的是中国文化问题,因此其文本情感符号系统主要由下述三个方面构成:一、在蒙昧的历史途程中艰难跋涉的中国知识分子群体,如李冰(《都江堰》)、柳宗元(《柳侯词》)、坡(《坡突围》)等.二、锈刻着无数历史人物的足迹与印记的文化名城、风景名胜、地域场所等空间存在。如苏州(《白发苏州》》、山西(《抱愧山西》)、周庄(《江南小镇》》、承德避暑山庄(《一个王朝的背影》)等。三、已经上升为某种象征符号,凝聚着厚重文化内涵的物象。如天一阁、道士塔、莫高窟、牌坊庙宇、笔墨、吴江船、废墟等。作家常常将上述三方面内容交错起来,扭结到若干著名或无名的人物活动轨迹中,通过他们的奋斗与失落,中兴与末路,得意与苍凉,质言之,通过他们的生命亮色划破历史隧道的黑暗,展现了一幅漫长的中国文化演进的巨幅面卷。

一方面,其散文的美学蕴藉非常丰厚,譬如,他深刻地批判过封建社会的"贬官文化"、"隐逸文化"与"夜航船文化"(见《柳侯祠》、《西湖梦》、《夜航船》);他由衷地崇敬康熙大帝的雄才大略,愤怒其继承者的昏聩无能(《一个王朝的背影》);他惊讶、赞叹中国文化的异质因素"商业文化"的崛起,又满怀惋惜地勾勒了这种文化的没落、灰飞烟灭(《江南小镇》、《抱愧山西》);他思考过"美"这种似乎没有什么实用价值的东西在人类进程中的重要作用(《柳侯祠》、《夜雨诗意》);他为我们的祖先曾经作出过的成就自豪(《都江堰》),为他们呕心沥血地护卫民族的精神之火而折服(《风雨天一阁》),为一切曾经在冷漠、无序的社会人生与历史实践中贡献过绵薄之力的人、事树碑立传(《信客》、《庙宇》);他痛斥一切扼杀民族之魂的物质的与精神的"牢笼"(《流放者的土地》、《坡突围》、《牌坊》);他忧惧文明之光的熄灭(《藏书忧》、《家住龙华》),但对那些曾经辉煌的"国粹"而今必然要遭到的淘汰命运并不遗憾(《笔墨祭》);他在苦苦追寻"强国梦"的同时,亦痴痴地关怀着适合人类灵魂栖居的"精神家园"(《道土塔》、《乡关何处》);等等。但在另一方面,余秋雨散文的主题似乎又并不复杂,他给我们的一个总体印象是,这是一个对于中外古今一切优秀的人文遗产都曾经作过全方位地、深入地体察与辨识的当代中国知识分子、学者对整个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其全部言说的内核一言以蔽之,就是写出了中国知识分子在两千多年文明进程中的"文化苦旅",他们的苦难、抗争、业绩与失败,在无情地解剖民族文化黑幕的同时,亦冷峻地反省了知识分子自身的不足、缺点,从而不仅为知识分子的人生悲剧,而且为整个民族文化的悲剧唱了一曲无尽的挽歌。

余秋雨能将自己的散文写到了这个程度上,实在也是一个奇迹,靠的是他多年的心血、多年的思考、多年的积累和对文化艺术的热爱和探求,这不能不说跟他毕生的行走、思考有关,他已经到了这样的一个程度上,即使写点什么都能够随便写出点什么来,但是他通过散文,把自己塑造成了这样一个社会、文化形象,完全可以说是,被一些外在的东西逼出来的,被媒体和杂志逼出来的,是被他的朋友们推出来的,既可以说是被爱护他的师长朋友们推出来的,保护出来的,又可以说是被他的那些论敌满天飞的言论、无形的攻击和有形的言论逼出来的。我们知道,一个社会塑造人,有时就是这样,通过正反两方面的力量把你塑造出来。有了这样正反两方面的力量,还得靠你自身的努力和创造性的思想去完成自己,塑造自己;如果没有自己足够的力量,你早就被打倒了。假如没有自身强大的思想力量和一手绝活,那么你也很难完成这个任务;而一旦有之,则会水涨船高,风浪行舟而不沦。我们由此可以看见,余秋雨他在这样的过程中,实在也是自己把自己的才力逼发出来了,所以他的散文风行天下,并不是不可以理解的。

总之,余秋雨的散文以他的思想作后盾,以他的才华作支撑,对这些众多的文化现象、文明现象进行了长篇累牍的思考,完全可以说是一种时代的需求和必然。如果没有余秋雨呢?那么会不会也有别的人来代替和弥补这个空缺?我不知道。按照马克思的理论是可能的,是存在的,但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余秋雨出现了,实在也是一种文化的必然。因为他刚好具备了这样的条件,适合了这样的需要,做出了这样的成绩,因此无论什么人反对他都无法回避他的存在了。

综上所述,余秋雨的散文,跨越了纯文学的界线,走向文化领域。他开创了散文的一代新风,以崭新的范例拓宽了当代散文的领域,创造了新的散文审美形态,使散文的河流改变了流向,由小到大,由浅到深,由个体意识的抒发到整体精神的张扬。

参考文献:

[1] 余秋雨《艺术创造工程》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

[2] 杨长勋《余秋雨的背影》花城出版社2000年

[3] 余秋雨《文化苦旅》上海知识出版社1992年

篇3

理性是站在历史的高度和理论的高度,其判断具有历史的逻辑性和人生的逻辑性,定性适度,不随意拔高,也不随意贬损。在理性方面,余秋雨散文的重要意义就是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处在一个精神危机或者说道德真空的时代,一个民族依靠什么样的凝聚力来维系这个民族五千年文明的连续发展?来保持这种文化的传递?”[1]

余秋雨本人的回答是:“艺术家能在理性的宁静中透示作品的精灵,不是技巧之意,而是平日默默地以人格贴近自然界和世间的天籁所致。只有习惯于思考,习惯于虔诚地膜拜自然的人,才能从容地进入这一境界……”[2]这个“习惯”从何而来呢?显然是来源于作家自身的文学使命感和崇高感。同时,也正因为善思、勤思,他才能绵绵不绝地借自然显现历史,再以历史显现文化,进而以文化显现存在,不仅提升了他本人的自我人生境界,也提升了文学的品质。这种渗透了作家渊博的文学、史学功底、广阔的文化意识及深厚的人生定力的深邃运思,把大陆散文引向汇聚古今、吐纳千年的理性高峰,洗去了散文长期以来甜媚无骨的轻飘俗丽。

剖析余氏散文,不难发现,这种理性的反思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思索文明断裂的痕迹

《一个王朝的背影》好像破例写政治人格。然而余秋雨着眼的是从一座皇家园林――承德避暑山庄中概括出清王朝从兴旺到发达到一败涂地的历程。这个历程不是政治的历程,而是文化人格的衰败退化的历程。文中将长城的防卫作用与避暑山庄的威慑作用和外八庙的友好往来相比,将清朝康熙等几位精力强健的皇帝与明朝后期几个精神萎顿的皇帝相比,说明“有时,个人的生命和人格会给历史留下重重的印记。”作品称道康熙皇帝具有超乎寻常的生命力,因为他们人格比较健全,“他把生命从深宫里释放出来,在旷野、猎场和各个知识领域挥洒,避暑山庄就是他这种生命方式的一个重要吐纳口站。”

《抱愧山西》中,作者努力挖掘中国早期商业文明何以衰亡的社会政治和人文心理因素。文章以散文的形式寻绎中国的商业传统,虽还不够深厚,但其令人折服的说理和火一般的热情还是让人相信:只要有较为合适的社会政治气候,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完全可以开出一股蓬勃的强劲的现代商业精神。

2、渴望精神世界的回归

如《风雨天一阁》中,余秋雨不厌其烦地叙述天一阁藏书楼主范氏家族历时几百年、经历几个朝代更迭的艰辛苦守悲剧――凝聚了古文明硕果的书籍一次又一次被损毁,而一个家族以一种罕见坚毅持久的文化品格在近现代的乱世中保持和传递这些书籍,也同样传递着文化和历史。余秋雨赞叹道:“作为一种古典文化事业的象征存在着,让人联想到中国文化保存和流传的艰辛历程,联想到一个古老民族对于文化的苛求是何等悲怆和神圣。”

在《流放者的土地》中,被流放的文化人如何“死而复生”,开掘蛮荒的边地,撒播文明的种子,可以说是被碾碎了的文明碎片努力展示其光洁明亮的艰难尝试。它写了一批被流放的文人强健的人格精神和以文化为底蕴的生命状态。这些文人大多是一些品格端庄之人,他们的获罪只因为直陈时弊,刚直不阿。在人格精神不健全的封建专制时代,统治者需要的是驯顺和媚骨,却容不得半点异己思想和言论。因此,这批文人成了披枷戴锁的流浪者。可他们毕竟是文人,“当灾难初临时,他们比一般人更紧张,更痛苦,更缺少应付的能耐。”但又因为他们是文人,所以“当这关口渡过之后,他们中部分人的文化意识又会重新苏醒,开始与灾难周旋,在灾难中洗涮掉那些只有走运时才会追慕的虚浮层面,去寻求生命的底蕴”。于是在冰天雪地、空寂荒凉的东北,这批文人以自身的正直和善良,去发现友情,在馈赠友情的同时也回收着友情。在这里,友情成了衡量他们人格高贵与否的尺度。因此,作者断言:“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中,最珍贵、最感人的友谊必定产生在朔北和南方的流放地,产生在那些蓬头垢面的文士中间。友情,复苏了流放者的生命意识,也点燃了流放者内心高贵的火种,同时也为东北‘创造了一个味道浓厚的精神世界’”。因而他们“实现了文化意义上的回归”。

同样,《坡突围》中,坡承受灾难之后实现了艺术生命的再生,文明的碎片在碾压之后愈加坚韧光洁,创造了新的文化光辉。

3、追寻传统文化的精髓

作家以现性和人文精神,试图在历史残简中捡拾一块碎片,踏着文明的足迹寻找其中凝聚的中华文化的精髓。《笔墨祭》中,作者借祭奠毛笔文化而对传统文化的表现方式进行了吟咏:“毛笔书法是一种超纯超净的心灵外化形式,天地之间恐怕再也找不出比毛笔书法更能直接而又真纯地与人的生命沟通对话的艺术形式了,毛笔文化的失落,无疑使人类文明失去了一块芳草地。”在对毛笔文化在现当代的地位价值作了概括的同时,又进行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古为今用”式的扬弃。《青云谱随想》中,余秋雨表示特别喜欢疯疯癫癫的徐渭、石涛、朱耷等等,而不喜欢舒适得难以看得出个体精神状况的唐朝画家周舫。他从艺术入手肯定个性张扬的创作否定笔墨趣味的单纯追求,另外,如《白发苏州》、《千年庭院》等也都体现出作者欲对传统文化作科学理性扬弃的尝试,这可以说是余秋雨一直努力的方向。

所以,作家四处漫游的脚印总是抬得很不轻松,他总紧蹙双眉,目光深邃而迷离,每一次的出发和寻找既是源于一个现代人难以逃脱的漂泊感,又是他听从心灵的家园的呼唤必然的结果,面对现代的喧嚣和浮躁,他选择了徜徉于悠久的历史文化中,对传统作反思,蕴涵着执著深沉的家国之恋和民族文化之爱;他把思考一直深入到中华文明的根底,在与历史文化精魂的对话中,试图从中呼唤出一种健全的现代的理性的、能为国家发展为民族前途不断提供动力的文明,也以次超越自己和众多漂泊无依的现代灵魂,实现民族文化人格和伦理道德的再造。

曾有学者认为,“余秋雨的理性精神是对一般愤世嫉俗的超越,表达了一种文化建设的精神、一种培养文明的精神。”[3]将其延伸,笔者认为,这更是中国大陆特殊历史时期的政治文化发展使作家兼负了一种求索的目光,尤其是八十年代以来的文化寻根和其后的反思更使余秋雨对传统文化在温和的眷恋中多了一份清醒和自信,以理性的思辨对传统文化进行冷静剖析,在体味、诘问中进行深刻反思。所以他反思的目的是“扬弃传统文化,思考着如何实现古老华夏文明的现代转化,为中华文明的生命与前途寻找正确坐标,指导未来。”[4]正如余秋雨在解释《道士塔》的文化底蕴时说,“至少有一个原始的主题目:什么是蒙昧和野蛮,什么是它们的对手――文明?每一个搏斗,文明都未必战胜,因此我们要远远近近为他呼喊几声。”

参考文献

[1] [3]江冰,路文彬,王军,余秋雨散文漫论[J].文艺评论,1995,(02):57

篇4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理念;“三味”课堂

随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实施,语文教学改革风起云涌,学说流派层出不穷。课堂上花样翻新的形式、标新立异的回答比比皆是;多媒体精彩美妙,小组合作学习积极热闹等,让语文课堂异彩纷呈。我们在欣赏、赞叹的同时,也应该静下心来反思:我们的语文教学如何才能做到真实、扎实、朴实,切实有效提高孩子们的语文素养?我特别赞同南通市小语教研员特级教师王爱华老师提出的“三味”课堂教学理念。

一、语文课堂,应该留住芬芳语文味

【课标点击】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语文课堂要充满诗情,让学生享受语文学习,教师享受语文教学;让课堂充满文化气息,文而不野,雅而不俗,活而不乱,情趣盎然。”可见,语文课一定要有语文味,老师要让学生从字里行间体会人物心情,深入理解文本,从而提高语言能力。

【案例回放】《黄鹤楼送别》(苏教版第九册)

师:哪些场面能让你感受依依惜别之情,把你的体会画出来,找出句子、词语或者标点,写出你的感受,静静地默读。

生:边默读,边画出内容,师巡视指导。

师:哪个场面打动了你?

生:“两人一会儿仰望蓝天白云,一会儿远眺江上景色,都有意不去触动心底的依依惜别之情。”这句话写出了人物的动作,让我感受到他们的依依惜别之情。

师:(出示这段文字)。

师:他们是在欣赏醉人的春色吗?

生:不是,他们是借赏景而不去面对离别,怕伤心一触即发。

师:体会得真好!他们是借欣赏之情来藏离别之伤。古代交通落后,离别易,相见难,别后不知何年才能相见,那么,他们此刻的心情应该怎么读出来?指文字:读。

生:读(声情并茂并突出重点字词)。

师(深情):这真是:此时无声……

生齐(投入):“胜有声”

……

【教学反思】

语文课要上出语文味,必不可少的就是要恰当地咬文嚼字。语文课的学习不能脱离文本,能紧紧抓住语言文字学习的语文课纯净而高效。我们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最直接有效的方式,组织引领学生品读、感悟、熏陶、运用语言文字,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和经验,理解词语在语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其感彩,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内涵,体会作者的表达意图、思想感情,充满着芬芳语文味的课堂,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语文课堂,应该展现浓浓的儿童味

【课标点击】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小学的语文是儿童的语文,儿童自有他的语文世界,小学语文课就要尊重儿童的语文世界,上出儿童味。

【案例回放】《所见》(苏教版第九册)

播笛曲:《快乐的小牧童》,出示画面: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快乐地唱着歌儿。

师:(动情)你们看,你们听,小牧童坐在黄牛的背上走来了,他摇呀,晃呀,真舒服呀!小树林里,花儿在笑,风儿在吹,多美呀!多快乐呀!小牧童忍不住放声歌唱,歌声飞出了密密的树林。让我们一起来读这两行诗吧!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师:你们都是快乐的小牧童,那小牧童是怎样骑黄牛的?

生:这样的。(生边说边做)

师:你再读一读这两行诗,有什么新的感觉?

生:(得意地边做边读。)

师:好神气呀!小朋友们是不是都想骑黄牛呀?那我们一起边做动作边读,每个人的动作可不一样哦!(配:《快乐的小牧童》)

生:(边骑边读)

师:小牧童坐在牛背上,真悠闲,他的歌声是那么嘹亮!(突然停止音乐)“咦?歌声怎么停了?你们看,(出示画面:牧童呆呆地站在树下)他怎么不唱歌了呀?”

生:他看见树上有一只蝉,想把这只蝉儿捉回家。

师:你为什么这样想啊?

生:因为他眼睛一直看着大树,大树上有一只蝉。还有后两句诗,“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就是说他想捉住蝉。

(学生在讨论中体会到小牧童是想捉住蝉。)

师:小牧童太喜欢这只蝉了,想把它捉回家,于是,他就停止了唱歌,静静地站在树下。咱们读这两句的时候,声音小一点,千万别把蝉吓跑了!(引孩子入情入境)

(自由读)

师:谁来读一读?

生:(大声读)

师:哎呀,蝉飞了,你太大声了。

生:(小声读)

师:你们说,小牧童捉到蝉了吗?

生:(有的说捉到了,有的说没捉到。)

师:你说捉住了,怎么捉住的?来,到讲台上来试一试,看一看小牧童是怎么捉住蝉的?(指“蝉”)

生1:(没捉到蝉,太高了。)

师:哎呀,树太高了,爬不上去怎么办?快帮他想想办法!

生2:搬块石头踩在上面爬。

师:(四周看)小树林没找着大石头呀,再说石头也太矮了!怎么办呀?

生3:踩在黄牛背上,就够得着了。

师:好办法!那你来试一试!

生:(把小凳子当黄牛,踩在上面捉住了“蝉”。)

【教学反思】

《所见》中那个天真烂漫、活泼机灵的小牧童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孩子们喜欢他坐在牛背上高声歌唱时的得意,喜欢他捉蝉时候的专注神情,自然地,老师就诱导学生进入角色,移情体验,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之中进行推测、想象,探索文中人物的内心,在角色参与、角色转换中与文本灵犀相通,产生共鸣。

课堂上我们要能够让学生调动智慧,敞开心扉,用纯洁的童心去触摸文本语言;让学生能够用质朴的童言来表达真知灼见,抒发纯真的情感。教师能够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情感、知识等经验,让学生经历自读自悟、自主探究、移情体验的过程,释放潜能,蓄积情感,进行真实多元的体验,从而获得真切的感受,使学生的语言、智慧、情感、思想在品味语言、体验角色的过程中得到丰富。

三、语文课堂,应该保持朴实的家常味

【课标点击】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家常味就是真实自然,它的核心就是简约。崔峦先生说:“教学的最高境界是真实、扎实、朴实。”语文教学的独特使命是教语言文字。“大道至简”,我们的语文课必将洗尽铅华,返璞归真,让语文还原其本色,复归其本位,体现一种“简约之美”。可见,语文教学必须努力追求用最简约的方法和手段,引领学生走进复杂丰富的语文世界,让学生学得轻松、扎实,不再视母语学习为畏途。

篇5

秋天来了一个个人的脸上都露出喜悦,看到自家的成熟的秋实,不禁感到自豪。孩子们都在这个金色的童话世界中跑来跑去,踏几下地,捉几次蝴蝶,看几次天空。秋天是美好的,人们的生活也是美好的。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小学生三年级语文作文秋天600字,供大家学习。

小学生三年级语文作文秋天600字1秋风飒爽,带着丝丝凉意来到了人间。它越过小溪,穿过丛林,翻过高山,最后,停留在了那如画的田野上。

远远望去,一块块稻田井然有序地排列着,到处一片金黄,令人心中充满了醉意。习习的秋风拂过,一株株轻轻地摇曳着身姿,犹如在金色的大海中,泛起了浪花。那一朵朵浪花拥挤着、嬉闹着,发出“沙沙”的响声,时而缓,时而急,时而轻,时而响,仿佛在演奏一曲成熟的赞歌。

走近稻田,一阵阵谷香便扑鼻而来。循着谷香,我不由地仔细看稻穗那硕大的穗头。颗颗穗粒,错落排列,多像小姑娘扎的麻花辫啊!它们有的已成熟,鼓得圆圆的;有的破了个小口子,探着脑袋,惊奇地瞧着这花花世界;有的似乎还未睡醒,把“被子”裹得紧紧的……还有那半绿半黄的稻叶举着宝剑,尽心地守护着它的孩子们。

田埂上到处开满了野花,它们穿着各色的迷你短裙,仰着脸,冲着秋姑娘直笑哩!绿油油的叶子,像两只嫩嫩的小手随风挥舞着。

稻田旁边是一片玉米地。高高的玉米杆昂着头,挺着胸,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上面挂满了又大又长的玉米棒,拉开包裹它们的绿叶,一个个身穿嫩黄小背心的“胖娃娃”露了出来。它们紧紧靠在一起,透过叶缝向外张望。

不远处的菜地里,也很热闹。鲜嫩欲滴的大白菜,身披紫袍的茄子,火艳艳的朝天椒……它们焦急而有耐心地等待着农民伯伯把它们带回家。

看着这芳香四溢硕果满园的田野,我相信,明天的生活一定会更加美好。

小学生三年级语文作文秋天600字2枯黄的落叶漫天飘扬,枯败的枯草随风而动。枯枝败叶被风吹来吹去,而远方的田野,却跟这儿截然不同。

金灿灿的海洋,收获的讯号,农民伯伯们拿起了镰刀,来到田里,开始了一年里最让人觉得兴奋的、快乐的一段时光——秋收!他们的脸蛋上露出了一年里难得一见的笑容。“我们的未来,在希望的田野上,炊烟在新建的住房上飘荡,小河在美丽的村庄流淌……”农民伯伯欢快的哼着丰收的歌。镰刀一上一下的“运动”着,农民伯伯们头上那玉米粒大的汗珠直往地上掉,一阵清凉的秋风吹来,农民伯伯们享受着这清凉的风,真是爽啊!

秋收虽然辛苦,但从他们的表情可以看出心里是和吃了蜜一样甜的。太阳偏西,田里干活的人越来越少,只有个别伯伯还在辛勤劳作着……田野里,有一条清澈的小溪,溪水上面飘着许多枯树叶和小麦杆儿,在夕阳的衬托下,显得格外独特,更为乡村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夕阳的红色光辉、田野金黄的景象加上农民伯伯辛勤忙碌的背影更把秋天的田野衬托的诗情画意,别具一格。

田野的远方,可以隐隐约约的看到一座又一座的小山丘,小山的前面可以看到一排排冒着炊烟的红瓦房,这景观和画里的一样美,让人如痴如醉!这条小溪就是从那里流淌出来的。

天渐渐的黑下来,四周都静了下来。唯独只有一轮明亮的月和一些稀疏的小星星在闪烁,一阵大风不知从什么地方吹来了几朵大大的云,把本就不太皎洁的月亮遮住,一会又散开,真像明灯忽明忽暗的情景呢。

秋天的田野上收获着勤劳的农民伯伯们一年的希望,秋天的田野是忙碌的、是幸福的、是富足的象征,秋天的田野——在我心里你最美!

小学生三年级语文作文秋天600字3春姑娘的脚步远了,听不见了。夏天也很快地消逝了。我们迎来了宜人的秋天。

看,山脚下那一片枫林,我茫然若失地拣起了一片火红的枫叶,注视着它。小小的枫叶啊,多少位着名的诗人曾用优美的诗句来赞美你。

每逢枫叶红时,我总是不辞劳苦地赶到了枫林,看到这些火红的叶子,感到心灵上得到一些安慰。多少爱国之士望着满树红叶的树木而发出感慨的嗟叹。是的,它牵动着无数人的心。

为什么,人们这么喜欢枫林呢?

我低头望着这片小小的枫叶。它火红的,散发出诱人的气味。它是那么的脆软,但却有着坚强的信念,使人不得不对它肃然起敬。

正当我如痴如醉时,一阵微风吹来,枫叶徐徐地飘了起来。哦,它在与微风嬉戏。但枫叶毕竟是弱小的,赶不上微风。风抖然间消失在茫茫的世界里,而红枫缓缓地飘落,飘落。终于飘落在地上。

但它并不肯就此罢休。它虽飘在地上,但它不甘被风戏弄,轻轻地抬起自己软软的身体,想冲出这小小的地方,冲向远方。

但,这毕竟是不可思议的,它失败了,那柔软的身体又慢慢地垂了下去,无力地垂了下去。

我仿佛看到了一个英雄在敌人密急的枪弹中倒下,但他并没有服从命运,而是,在敌人围过来的时候,猛的一纵,用机关枪射向敌人。但他因为负伤过重,终于又倒了下去,闭上了眼睛。

虽然这位英雄的目的没有达到,但是他的形象却留在了人们的心中。

这片小小的枫叶不也是这样吗?于是,我又轻轻地拣起了这片枫叶。透过这片小小的红叶,我看到了它内心所在。我抖然间觉得它变得那么高大,大得简直让人意想不到。

这一片小小的枫林,牵动着我的心。

这一片迷人的秋色!

枫林旁边有几簇山花,如果这些山花放到我们这里,或许是很美的,有一种山里的特殊的美,很惹人喜爱。

但是,它长在枫林边,和那满树红叶一比,不得不羞惭地低下头去。那枫叶不知要比它美多少倍。

它的美表现于优雅的神态。美丽而不高傲,身姿轻盈而不飘飘欲然。这是让人很难做到的。

我凝视着手掌中的那片红枫。那么美,我把它轻轻地放在胸口,猛然,只觉得一股暖流流过。我仿佛觉得有一颗小小的心灵在跳动。

那是枫叶的心?哦,是的。枫叶不是有一颗火热的红心吗?轻点,轻轻的把它放在地上,不要惊动了那一个美梦。

小学生三年级语文作文秋天600字4秋姑娘,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门——秋之门。红枫叶,染红了草原。金黄的叶子,小麦黄的草,像金黄色的水溶性染料在水中缓缓绽放,这美丽的风景,你可以想象。红枫叶,麦黄的草,蓝天,还有我们幸福的心。我从地上捡起一片金黄色的银杏叶,拿回家,轻轻地放在鼻子前,仔细地闻了闻。优雅、清新、精致,这些词逐渐在我的脑海中产生。

秋天的稻草被火焚烧,红色的天空是秋天。我爱秋天,更爱那秋韵。秋天不像春天那么优雅,不像夏天那么温暖,不像冬天铺着一条巨大的银毯。秋天有她独特的魅力,我们需要慢慢品味。秋天是迷人的,有丰盛的果实,甜美的葡萄汁,优美的花朵,当然还有无与伦比的风景。

秋天的颜色:唐代诗人王绩有一首诗:“树木皆在秋天,山和山都在夕阳中。”。虽然它描绘了枯黄的树叶和落日的余晖,但景物与天空结合的景色无疑令人惊叹。”夕阳云与孤鸟同飞,秋水与天空同色。”这是王勃对水与天空的描述。这是一个美丽的自然景观。这真是最自然的挖掘工作。秋天的景色,不管怎样,我印象深刻,你呢?

秋天的景色——秋天是硕果累累的季节。农夫的叔叔在果园里提着一个果篮,踮着脚尖,用手摘着秋天的果实。蜜蜂忙,蝴蝶忙,我当然不能闲着。我喜欢在果园里忙碌,我会帮一帮叔叔,摘水果。回家后,吃着自己硕果累累,心里甜滋滋的。因为这是我们自己劳动的成果。

秋天的声音——在普通人眼里,秋天是无声的。然而,在我看来,秋天是有声音的。只需要我们仔细听。秋天,当我们走在这么大的森林里,仔细听,落叶有声音。每一片叶子都是大自然赋予的生命。和人类一样,他们有生有死。秋天是他们即将离开的时候,所以他们会在这个世界上留下一些只属于他们的东西。秋天的风柔和而舒适。它在我们耳边告诉我们秋天的童话故事。

当银色的毯子覆盖大地时,秋姑娘轻轻地关上了秋天的门。当下一个秋天,她会悄悄地走进我们的世界和我们的视野。

小学生三年级语文作文秋天600字5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秋天静悄悄地来了,神不知,鬼不觉。像一个孩子穿着一件美丽的公主裙!

一阵秋风吹过,原来是“秋婆婆”给他的孩子们换衣服来呢!其他的树儿好像都不愿意脱下自己美丽的夏装,只有枫树穿上自己那红似火的秋装。秋天用火红火红的枫叶寄来了秋天的喜报;秋把一颗颗熟透了的鲜果挂在每一棵果树上,让秋天的空气瓜果飘香;秋又把树叶染成了黄色的、金色的、橙色的、淡黄的……一阵微风吹过,树叶纷纷从树妈妈的怀抱中落下,犹如一只只美丽的黄蝴蝶在翩翩起舞,把秋天打扮得如同金色世界;秋又把水稻、高梁等食物让它们全都熟了,给早起的农民伯伯一个大惊喜这么多的景物把秋天装扮得如诗如画,让人感觉如神来之笔。

来到田野上,眼前立刻呈现出一幅美丽的画面,金色的水稻映入眼帘,水稻上结满了果实,沉甸甸的都把水稻压弯了。一阵微风吹过,金色的水稻随风摆动,犹如金色的海洋,今年的收成一定很好。在田野中继续走,来到了高梁田,火红火红的高梁像一把火,一片高梁就像一场火,别人要是不知道,从远处看就像着了火似的呢!再往下走,来到了一片地,那是什么地呀?上面没有一点芽,我看一下牌子,原来是土豆地呀,因为土豆生在土里,所以看不出来。我好想把土豆挖了一个,看看有多大,可是不行,我猜土里的土豆一定很大很大,很好吃很好吃。

篇6

一、乡村旅游及其特点

乡村旅游起源于19世纪中叶,近30年在世界范围蓬勃兴起,我国的乡村旅游起步较晚,但己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和极大兴趣关于乡村旅游,宄其本质有三点:一是区别于城市的乡村性特征被商品化和整体营销;二是旅游活动内容及景观从广义上强调自然和人文的“天人并蓄”;三是乡村旅游虽是以大农业为依托而萌发出的一种旅游项目,但它在主导资源、主题、资金技术的依赖及主导者等方面与普通农业观光、现代农业观光有差异。其特点是:

1.旅游客源市场明确。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各种“城市病”相伴而生,从而导致以教育水平较高、经济条件较好、以追求精神享受为主要目标的城市人群,向往乡村清新古朴的田园风光和浓郁的乡土文化气息,返朴归真因此,从旅游项目和活动类型看,来自城市的旅游者愿到农村观光、度假和体验生活。同时,从地理区位上看,目前客源市场的乡村旅游者主要为城郊型旅游者和景郊型旅游者,但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一批向往连接城市与景区之间乡村的乡村旅游者正在出现,并且队伍日益壮大。

2.旅游者注重参与。乡村旅游不仅是观光旅游,它还包括在乡村进行的运动休闲旅游、保健旅游、科学旅游、传统文化旅游及民族文化旅游等专项旅游和复合型旅游。在各种类型的旅游活动中,游客可通过直接品尝瓜果、蛋奶等农产品或直接参与种麦子、插稻子等农业生产以及养猪、养鸭、挤奶等农民家务,在体验民风民俗的基础上获得心理愉悦、满足猎奇心、丰富个性、增进与农民的友情、促进沟通和学习知识。

3.旅游产品开发注重乡村性。乡村性是乡村旅游整体推销的核心和独特卖点。从旅游客体看,乡村旅游发生在乡村,以乡村的各种相关资源为主要旅游吸引物,以乡村为旅游目的地,以乡村风光、乡村文化和乡村活动等为重要内容,突出乡村意象;从旅游主题看,乡村旅游者到乡村旅游是对大自然的追求,是对融入自然并与之和谐共存的人文环境和人类追求,特别强调人与大自然的和谐一致。

4.低成本、低风险且高效益乡村旅游将传统农业与现代旅游业有机结合,可获得多重效益由于乡村旅游是建立在乡村世界的特殊面貌、经营规模小、空间开阔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的旅游类型,是在原有农业生产条件和资源基础上产业结构调整的产物。因此在追求经济效益时不需把注意力放在旅游景观吸引力的开发上,只需提供并保持一种传统的、完全的乡村性,故开发难度小、成本低、投入少、产出多、建设周期短、设施服务面宽、风险小、投资回报率高,估算的投入产出比为1:10。

二、西部发展乡村旅游的优势

在一个逐渐走向信息化、城市化、现代化的社会里,以生态热、休闲热、绿色热为代表的乡村旅游己成为人们的渴求,并将日益升温。西部,特别是西部农村在这一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1.观念转变,政策扶持,条件改善。改革开放20多年来,西部人欣然接受了旅游致富的思路,与发展旅游业相关的基础设施大为改善一方面,西部各省区均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来培育,并把旅游业的发展植根于民众之中,也得到了 民众的广泛支持和参与;另一方面,旅游基础设施大为改善,以作为旅游业赖以成长和发展前提的交通为例,近年来,国家在加快西部地区国道主干道建设的基础上,重点实施西部大通道工程,将重点规划建设8条公路大通道;“十五”期间,规划西部铁路基建投资1000亿元左右,到2005年末西部铁路预计将达1.8万公里,特别是青藏铁路的贯通,将使西部乡村旅游特别是青藏高原的乡村旅游如虎添翼;一批改建扩建和新建的机场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一部分己投入使用。

2.庞大的国内旅游需求市场。从客源市场看,由于受距离、交通、信息以及知名度等因素影响,乡村旅游主要以国内旅游需求为主,而国内市场随着旅游需求主客观因素的改善而曰益壮大国际经验表明:当人均收入达到500~800美元时,是国内旅游急剧扩展的时候,目前我国人均GNI按汇率折算己进入这一特殊区间;自1995年10月起实行5天工作制,1999年10月起又实施春节、五。一、十。一等3个长假期,我国城市居民己拥有可自由支配的110多天法定假曰;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旅游己被大众所接受。

3.西部自然景观丰富且品位高良好的自然资源有利于构筑旅游业发展的空间平台。西部12省区市占据了第一级阶梯的全部和第二级阶梯的绝大部分,地质条件复杂多样,形成了富积的“基础资本”;山脉纵横、山川秀丽、森林草原、物产丰富、河流众多、戈壁沙漠、自然风光旖旎且品位高。有联合国《世界遗产名录》列入的世界自然遗产项目3个,联合国《生物圏保护网》项目6个,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44个和国家旅游度假区2个此外,还有许多省、地和县级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森林公园等。

4.西部人文景观多样且有不可替代性。良好的人文资源,将直接提高旅游业的竞争力。民族地区历史悠久,文化璀燦,古文化遗存积淀丰厚,这些孕育了绚丽多彩的人文旅游资源仅列入联合国《世界遗产名录》的世界文化遗产项目就有8个、国家历史名城34个。在西部拥有儒、道、释与外来的伊斯兰教、天主教等宗教及各民族自己的原始崇拜,还有与宗教信仰长期和谐共生的多样的宗教文化此外,由于西部各民族的社会历史发展不平衡而导致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进而形成现存为数不多的多样社会文化。

5.西部民族风情浓郁且绚丽多姿。民族风情是最能满足旅游者寻求差异、开阔眼界、扩大知识面、满足猎奇心理并从中获得悦美享受的旅游资源。西部有5个民族自治区,27个自治州,少数民族人口占2/3,55个少数民族中有49个分布于西部,民族风情浓郁。由此,西部民族地区形成了绚丽多彩的民族田园景观、民族聚落景观、民族建筑景观、民族农耕文化和民俗文化景观等。

三、发展西部乡村旅游是解决西部“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关键是增收问题。通过对乡村旅游自身特点及西部发展乡村旅游优势的分析,不难看出,发展乡村旅游能够克服西部农村建设“全面小康”的限制因素,并产生藕合效应,从而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为解决西部“三农”问题开辟一条新的途径。

1.发展乡村旅游有助于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内部消化”,使农村劳动力这一“蓄水池”自动出清,农民受益。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和信息化并行”的阶段,这将使资本和技术替代劳动的趋势加速,农民的非农化面临新的困难发展乡村旅游,可就地扩大农业人口就业容量,解决非农化难题这是因为,旅游业属于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导的服务性产业,就业比为1:5;其次,旅游业就业门槛低,旅游业的人力资源结构总体上向初级技能劳动者倾斜;再次,劳动就业培训成本较低,据测算,旅游业安排就业的平均成本要比其他经济部门低36.3%因此,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剩余劳动力“内部消化”和非农转移。不仅实现了“蓄水池”的自动出清,而且本着一切为“农”的理念,可以大作“农”和“土”的文章,增加农民收入。

2.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拉长农产品增值链,改善西部传统农业结构。随着恩格尔系数和食品的收入价格弹性系数的下降,居民的消费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对粮食和其他农产品的需求由过去追求数量上的满足转为质量上的提升,这一客观事实强化了西部农业生产的需求约束,发展乡村旅游有助于将现代旅游业向传统农业延伸,化解这一问题一方面,旅游者对以食、宿、行、游、购、娱等直接相关的六大要素为核心的农产品和服务产生需求,农民通过对这些农产品和劳务的提供而直接受益;另一方面,开展乡村旅游的农民和农村把传统的耕地、除草、收割庄稼等农业生产活动转变为劳务和旅游产品,传统的喝茶、喝酒、唱歌跳舞己转变为具有民俗民风的文化旅游产品,传统的初级农产品转变为具有特色的土特产或旅游商品。通过农业和旅游业的有机结合,扩大农业生产的经营范围,拉长农产品增值链,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形成新型产业。

3.发展乡村旅游有助于西部农村推进“全面小康”社会的建i设广大西部一方面随着人口增多,人均耕地面积或牧场减少,另一方面在小规模经营和务农比较利益下降的情况下,农民缺乏增加农业投资的能动性和积极性,很难建立有效的农业积累机制。无论在经济较发达的成都平原、关中平原、河西走廊等经济区域,还是在经济落后的黄土高原、云贵高原、青藏高原等经济区域,传统农业改造缓慢,农业集约化、产业化水平低,生产规模小,致使农业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匈牙利和波兰等发达国家和我国北京、上海、广州等相对发达地区发展乡村旅游的成功经验表明,乡村旅游能够在短期内有效克服和缓解农村资金供给严重不足这一症结。一是乡村旅游以传统乡村地区的自然环境、风景、物产及乡村生活为旅游吸引物,不过多依赖资本,较少使用专门接待服务设施,提供的旅游产品是传统、原生的乡村生活和环境,土地利用方式以农业、林业和自然占地为主,可在短期内有效缓解农村资金供给不足;二是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在市场的导向下,带来大量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实现以游促贸、以游结友、以游招商和就地创汇;三是随着乡村旅游环境的改善和优化,将有效促进城乡旅游一体化,使之成为资源、环境和市场共享,优势互补,良性循环。可见,发展乡村旅游,使西部农业由“散而弱”向“大而强”转变,并在此过程中,使农民向城镇持续、稳定、永久性转移,使城乡二元结构向城乡一元结构转化,加速西部地区的非农化和城镇化进程,从根本上解决西部“三农”问题,推进“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

四、开发西部乡村旅游的思路

西部乡村旅游的开发应在突出“乡村性”的基础上,结合乡村旅游的特点、西部的优势及“三农”问题等因素综合考虑,强调西部乡村旅游产品、商品和劳务开发的主体多元化,突出乡村意象和构筑旅游大品牌,充分发挥旅游业的三大效益

1.以市场为导向,科学规划、多元开发。乡村旅游景区规划要具有宏观和微观思考,即宏观上以大农业资源为依托,以区域内现有乡村自然文化景观为基础,建立综合性乡村旅游业,维护和美化农业性乡村自然景观风貌;微观上要因地制宜,选择合适项目,增强农民的广泛参与。因此,政府特别是中央政府(广大西部地方政府财力有限)要继续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如解决“交通”瓶颈,增强通达性。由于乡村旅游的接待主体是以村组为单位的集体或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农户,因此在发展乡村旅游产业中,政府、集体(企业)和农户应三位一体,以旅游市场为导向,以大农业和旅游业为依托,沟通农业、农民和农村与旅游市场的有机联系,多元开发,共同将乡村旅游这快蛋糕做“大”、做“强”。

篇7

一、“咬文嚼字”,保持“原味”

语文的本色是什么?一言以蔽之,便是须具有浓厚的“语文味”。素有“语感派”之称的浙江省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认为:语文课堂如果缺乏必要的咬文嚼字、字斟句酌,则教学难免会因缺乏点的开掘而显得浮华、浅薄,语文的味道也就注定会被冲淡和稀释。因此,他的教学中,就十分重视引导学生对文本精妙之处的深入推敲和潜心体悟。请看他对《荷花》中“冒”字的开掘:

师:读了第二段,你们觉得哪个地方写得最美?可以在书上画一画,圈一圈。

生:我觉得“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这一句写得最美,特别是其中的“冒”字很妙。

师:噢,你能体会到“冒”字的妙处,已经很不错了。大家都请想一想,“冒”字和哪些字意思相近?

生:长、露、钻、伸、探……

师:那作者为什么用“冒”而不用这些字?大家再读读书就一定能明白。(学生读书)

生:因为荷花是使劲长出来的。

生:因为荷花是精神抖擞长出来的。

生:我想,荷花一定是喜气洋洋地向上长的吧!

师:说得太好了!(点击课件显示荷花图)大家看,这就是从挨挨挤挤的荷叶之间冒出来的荷花。

叶圣陶先生曾言: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渐能驾驭文字。王老师“锁定”“冒”字,引导学生换词比较,悉心揣摩,精读细赏,充分领悟到了作者谴词造句之准。这样的教学,弥散着浓浓的“语文味”。

二、“披文入情”,融入“情味”

语文是具有人文性的学科。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披文入境”、“披文入情”,将自己的体验、情感与文本融合在一起,从而实现教师情、学生情、作者情的交融,并产生和谐共振,使学生真正走进文本。请看有位老师执教《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的片断:

师:这致命的打击使得谈迁(出示,师配乐读:“他茶饭不思,夜难安寝,只有两行热泪在不停流淌。”)

师:同学们,品读这些文字,你感受到了谈迁怎样的心情?

生:我体会到谈迁悲痛欲绝的心情。

生:我感到谈迁此刻悲痛万分。

师:能把这种心情读出来吗?(指名一生读)

师:悲痛欲绝呀!谁再来?(再指名一生读)

师:真是眼在流泪,心在流血啊!我们一起读。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感悟谈迁的内心世界――体会谈迁的心情,使学生的情感和作者、主人公的情感产生共鸣,学生说得有情、读得有情。由此可见,真正富有情感的教学,往往更能打动学生、感染学生,甚至震撼学生。

三、“大象无形”,追求“诗味”

具有诗味的课堂,来自对文本的科学处理,来自对媒体的合理应用,来自教师对学生学习的巧妙引导、智慧启迪。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无拘无束,思维活跃,发言踊跃,阅读理解、口头表达等能力在无形中得到发展,正确的“态度、价值观”等在无痕中得到形成。请看窦桂梅老师执教《秋天的怀念》的片断:

师:母亲去世七年之后,作者写了这篇文章,结尾就落在这里――“要好好儿活”。那么,他究竟懂得了要怎样好好儿活?我们一起来读读描写的句子。(课件显示: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

师:下面同学就结合这句话,可以小组合作讨论,可以自己思考,他们究竟懂得了该怎样好好儿活?(生讨论很热烈,之后发言。)

生:“淡雅”,就是说人可以活得平凡,或者普通一些也可以的。

师:读人家的书,把人家的语言变成自己的独特理解,这就是创造。好,那就带着你的感受读这句话――“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活……”

生:其实,人可以活得淡雅、高洁、热烈、深沉啊等等,不管怎么说,每一个阶段不一样的,总之要活得多姿多彩,也就是泼泼洒洒。(掌声)

师:那你就泼泼洒洒地读――“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生:我想补充,不管有多少秋风萧瑟,有多少风雨打击,人活着就要泼泼洒洒地笑对人生。就是说,要活出自己的尊严。

师:好,让我们感受你的尊严。读吧。

生:我觉得“高洁”就是说人活着要高尚、纯洁、善良。

师:多么独特的理解啊――“善良”,我看到了你那柔软的心。

…………

师:你们懂得了应该怎样去好好儿活,文中的兄妹俩也正像你们一样,懂得了要好好儿活。

教学中,围绕“好好儿活”,老师巧扣作者对描写的句子,应用多媒体播放的画面是那么的富有诗情画意;学生结合作者对描写的句子,对“好好儿活”的解读是那么的灵动、多元、深刻,甚至是那么的具有哲理;教师对学生理解文本的点拨、朗读文本的指导既是凝练的、尊重的,更是高明的。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真正融入了文本,充分感悟了“言外之意”,并受到了情感的熏陶、心灵的激荡和性情的陶冶。课堂上,气氛热烈融洽,对话平等睿智,生成精彩纷呈,真可谓是智慧的课堂、“诗味”的课堂。

篇8

我是一个个乐天派,这可是人尽皆知的事儿。具有运动细胞的我酷爱打羽毛球,在羽毛球界内(我们这儿)我可是数一数二的高手。不过,和一位高手中的高手相比,这可就算得上是小巫见大巫了。知道他是谁吗?就是我爸!和我爸打球,我可是百战百败。嘿,我就不相信了,这不,在我对我爸苦口婆心的劝导下(因为我总输,他已经不耐烦了)一场激烈的羽毛球之战终于要正式拉开帷幕:

时间:2011年3月25日

地点:我家

挑战者:我

篇9

改革开放30年以来,珠三角地区经济快速发展,随着我国经济形势的变化和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全面到来,珠三角目前正处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在此期间,处理好产业升级与人才供求的关系,是促进珠三角产业结构顺利转型,经济效益不断提高的关键所在。鉴于此,本文将对珠三角产业升级和人才供求现状进行分析,对其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可行的解决对策。

珠三角产业升级现状

产业结构是指各产业的构成及各产业之间的联系和比例关系。产业结构升级就是按照产业发展的规律,结合本国或者本地区的实际,使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的过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制度体系的完善和人才素质的提高,适时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是十分必要的。

珠三角目前已连续二十年保持两位数的经济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目前珠三角已形成以轻工业为主、中工业与高新技术产业共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劳动密集型的传统制造业,包括电子、纺织、食品、建材等仍在珠三角产业结构中占据很大的比重,而与此同时,知识密集型产业,包括生物技术、电子信息、高新材料等产业在珠三角地区发展迅速,预计这类企业将来在珠三角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珠三角以往的优势产业――传统制造业,也已逐渐从加工生产为主向着研发、创新、设计、服务为主的方向转变,在工艺、技术过关的基础上,具备创新能力的传统制造企业才能真正实现健康发展。

珠三角人才供求现状

目前,珠三角人才供求存在一定的矛盾,这主要体现在,传统制造产业缺乏普通、技工,且尤其缺乏具备创新能力的工人,而近年来人才市场上找工作的多为专业不对口的高校毕业生,可见珠三角地区企业的人才需求与劳动力的供给结构不相适应。分析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劳动密集型企业居多。珠三角产业结构升级需要一定的过渡时间,在此期间劳动密集型企业仍然是珠三角的优势产业,传统制造企业的数量和规模仍然占据绝对优势,而这些企业普遍需要大量普通和技工,而劳动力市场上恰恰缺乏这类工人;教育水平提高。随着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全面推广,劳动力的知识、学历水平明显提高,且大学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这使得劳动力对工作岗位的性质、报酬乃至为其带来的社会地位期待提高,往往导致“高不成,低不就”的情况;传统制造业人才供给结构不合理。上文中提到,产业结构升级背景下传统制造企业强化创新、研发、设计的必要性进一步增强,这使得制造业对创新性、高素质技工、设计人才的需求更为旺盛,而劳动力市场上这类人才恰恰十分匮乏。制造业从业人员平均工资整体偏低,难以吸引住工人。2013年,广东制造业年平均工资4.56万元/人,仅比建筑业、住宿餐饮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业高,处于全社会的低端。同时,相比长三角,广东制造业平均工资不占优势,2013年江苏是5.9万元,浙江是4.6万元,广东的吸引力在减弱。

珠三角产业升级背景下的人才开发对策

目前,珠三角产业升级已成定局,这是珠三角经济发展的必然需求,也是珠三角适应新经济形势和人才形势的必然选择。产业升级背景下,珠三角人才供求存在不少矛盾,其中传统制造业普通不足、高素质技工短缺的问题最为突出,为解决以上问题,可采取以下人才开发对策:

完善企业人才战略。企业微观环境是技术人才工作意愿、才能展示、职业生涯发展的重要平台。企业战略规划是微观环境建设的前提,起着环境引领和导向作用。在人才供求存在矛盾,产业升级势在必行的背景下,珠三角企业应就人才的引进和开发制定合理的战略规划,明确企业未来发展的方向,设立明确而可行的发展目标,以此来吸引人才、凝聚人才。

除此之外,政府、人才中介机构也应强化人力资源管理、开发、服务机制建设,为企业和劳动力双方提供沟通、引导、保障服务,以促进人才供求信息流通,促进区域间人才交流。

强化人才培养。在珠三角传统制造企业中,普通工、技工数量通常较多,但具备创新、研发能力的较少。另一方面,许多高校毕业生虽然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和一定的创新技能,却往往因为缺乏实践经验而不能迅速适应岗位要求。对此,制造企业在积极引进有潜力的高学历人才的基础上,还应强化对现有普工、技工的培养,选择其中学习能力较强、进步较快的进行专业培训,乃至鼓励其到专业院校学习新理论、新技术,鼓励其在实践工作中大胆创新,学以致用,进而改善制造企业人才结构,促进制造企业可持续发展。

总之,目前珠三角企业从低端的劳动密集型向技术、资本、知识密集型发展的趋势尤为显著。然而,无论是产业调整还是人才结构调整都需要两者的相互适应,相互平衡,才能使两者协调发展。

篇10

【关键词】第三人;诉讼时间

中图分类号:D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7-169-01

民事诉讼的第三人,是指对原告和被告所争议的诉讼标的有独立的请求权,或者虽然没有独立的请求权,但与案件的处理结果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而参加到正在进行的诉讼中去的人。根据第三人参加诉讼的根据不同,可以将第三人分为有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和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前者对原告和被告所正义的诉讼标的有独立的请求权,后者仅与他人案件的处理结果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五十六条第一款规定:“对当事人双方的诉讼标的,第三人认为有独立请求权的,有权提讼”。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实际是指对当事人双方争议的诉讼标的有全部或产分的独立请求权,并提出独立的方请求,从而作为当事人参加诉讼的人。审判实践中,作为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必须“有独立的请求权”,以的方式申请参加诉讼,有诉讼请求,交纳诉讼费用,人民法院应当合并审理。总之,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在民事诉讼中享有原告的诉讼权利,承担原告的诉讼义务。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申请参加诉讼的时间,必须在他人的诉讼程序开始之后,终审判决之前。

首先,有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参加诉讼的根据是对于本诉中的原告和被告争议的诉讼标的主张独立的请求权。所谓独立的请求权,是指第三人所主张的请求权不同于本诉原告向被告主张的请求权,而是同时直接针对本诉原告和被告的。这种独立的请求权包括全部请求权和部分请求权,至于第三人对于原诉当事人之间的诉讼标的是否真正具有全部或者部分的独立请求权,则需在审理终结后才能确定。有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参诉的一大前提是:他人之间的诉讼正在进行。如他人之间对民事权益、经济权益有争议没有形成诉讼的,属于诉讼外的争议,诉讼外的争议如果侵害了第三人的利益,第三人有权作为原告提讼,但不是要求参加诉讼。因为诉讼尚未开始,不涉及参诉问题,只有在他人之间的民事权益、经济权益的争议已经形成诉讼,而诉讼程序又在进行中,第三人才能参加诉讼。

其次,由于第三人对双方当事人争议的诉讼标的享有独立请求权,那么本诉当事人之间的诉讼,实质上也就是和第三人的权益发生矛盾,不论原告一方胜诉或被告一方胜诉,都会损害第三人的利益。因此,第三人参加诉讼必须针对双方当事人。以他们为共同被告,自己则处于原告的地位,享有原告的一切诉讼权利,承担原告的一切诉讼义务。如甲有房屋3间,其死亡后,长子乙趁次子丙长期外出之机,将3间房卖给丁,后因支付房款发生纠纷,乙将丁诉至法院。在诉讼过程中,丙知道了这一情况,要求参加诉讼。在本案中,诉讼标的是房屋买卖关系,诉讼标的物是房屋。而该房屋是乙和丙的父亲甲死亡后留下的,二者都具有继承权,所以丙对该房屋享有独立的请求权,即为有独立请求权第三人。若丙参诉,这时乙和丁都为被告,于是,就形成了两个诉讼的合并审理。一个是乙和丁之间的诉讼,即本诉;另一个是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丙对乙和丁提起的诉讼,即参加之诉。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一百五十六条之规定:“在案件受理后,法庭辩论结束前,原告增加诉讼请求,被告提出反诉,第三人提出与本案有关的诉讼请求,可以合并审理的,人民法院应当合并审理。”人民法院亦可将本诉与参加之诉合并在一个诉讼程序中予以审理,有利于全面查明案情,彻底解决纠纷,防止因分别审理而作出相互矛盾的判决。

在实践中有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参诉可以使法院的一次诉讼过程解决两次甚至多次才能解决的问题,降低诉讼成本,提高诉讼效益,有利于法院更清晰地了解案情,做出公正合理的判决。但是有独立请求权第三人是我国民事诉讼中一项特有的制度,在我国民事诉讼法中对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制度仅有简单的规定,但对于有独立请求权人参加诉讼的要件、参加的程序以及审理的具体事项等都未作详细和可操作性的规定。如我国有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在实施撤诉行为时,无须经过对方当事人同意,这会造成诉讼各方的攻守不平衡。另外我国有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制度的有关理论体系比较混乱,未建立统一完整的纯粹诉讼法意义上的诉讼标的理论体系,在实践中还存在较多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完善我国的有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制度。

加强对有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参诉方式的监管。第三人参诉的前提是法官会依照法律和法理慎重行使职权,对法官的专业能力和职业操守要求较高,但我国目前法官的职业道德水平和业务素质都难以到达这个水平,所以目前我国需要加强法律的制定与监督,在法律允许时方可规定法院可以依职权将有独立请求权第三人纳入诉讼程序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