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淑敏散文范文

时间:2023-03-27 04:58: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毕淑敏散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毕淑敏散文

篇1

1、近段时间,我读了《毕淑敏散文》,和她一起分享了心灵的颤动,毕淑敏以散文的形式,以诗一般的文字告诉我们“爱”是世界上最有记忆的金属,她是那么具有夺目的光泽,是那么具有多艳的色彩。“爱”是人世间最最具有情感,最最具魅力的,是任何物品所替代不了的。《爱怕什么》是毕淑敏的散文名篇,被现代人称为 “心理散文”。在读的过程中,我对文章产生了特有的激动,或许是毕淑敏在字里行间对我的打动,第一次,我真真地对“爱”有那样的按捺不住的冲动,肯定地说,正是毕淑敏对“爱”的深刻理解打动了我。

2、阅读这篇散文,感觉毕淑敏对“爱”的解释特别具有生活的气息,特别具有人性的舒漫,使 “爱”更具有人性之魂。在她的笔下,“爱”怕撒谎,“爱”怕沉默,“爱”怕犹豫,“爱”怕模棱两可,“爱”怕沙上建塔,“爱”怕无源之水,“爱”怕假冒伪劣,“爱”怕刻意求工。“说了爱的许多毛病,爱岂不一无是处?”其实不然,毕淑敏在散文中用了大量的“爱是什么”从广泛的多视角诠释了“爱”的博大、 “爱”的`坚固、“爱”的力量和宏大。文中对“爱”的强调,足以保有一份人世间的真“爱”真“情”,能使孕育万物之生活的草原生长出能力、勇气、智慧、才干、友谊、关怀……保有一份真“爱”,就是照耀人生长明的温暖的灯。

3、从阅读毕淑敏的散文中,我更多的体味是教师应该如何对学生倾注爱,倾注多少“爱”,是“一生”还是“一时”。母亲对自己的孩子倾注的是毕生的精力和爱,教师更应具有母亲的博大情怀和终生的“爱”,因为教师的职业就是以“爱”的呵护,“爱”的德行,照耀学生们前行的道路。“爱”是教育者的情怀,“爱”是教师的职业特性,“爱”是灵魂工程师们的之情,“爱”是学生成长的土壤,“爱”是学生快乐的源泉。“爱”是孕育万物的草原。在这里,能长出能力、勇气、智慧、才干、友谊、关怀……所有人间的美德和属于大自然的美丽天分,爱都会赠与你。“

4、是啊!作为教师,”爱“显得犹为重要。只有爱,我们才能为自己钟情的事业无私奉献;只有爱,我们才能让我千万幼苗更加绚烂。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语境是人们在语言现象中理解和运用语言所依赖的各种表现为言辞的上下文或不表现为言辞的主客观环境因素。[3]它可分为语言性语境和非语言性语境。语言性语境通常指的是语言现象中某一话语结构表达某种特定意义时所依赖的各种表现为言辞的上下文,它既包括书面语中的上下文,也包括口语中的前后语;非语言性语境指的是语言现象中某一话语结构表达某种特定意义时所依赖的各种主观因素,包括时间、地点、话题、心理背景、文化背景、内容所涉及的对象以及与各种话语结构同时出现的非语词符号等。王希杰先生在《修辞学新论》中把语言环境分为三类:(1)小语境(context),包括话题、前提和上下文;(2)中语境(situation),包括说写者和听读者之间的关系,时间,空间,事件;(3)大语境(backgroud)包括社会文化背景和民族传统。[4]

语言环境的多层次性决定了得体性的多层次性。得体性可以分为小语境得体性和大语境得体性。小语境得体性是微观得体性,静态得体性指的是语言或话语本身,这是传统修辞学最重视的;大语境得体性是宏观得体性,动态得体性,指的是话语同大语境的关系,也就是对大语境的适应度。下面我将从适应语境的角度对毕淑敏散文中比喻的得体性进行探讨。

一、语言语境

语言语境是指上下文语境,即一个句子在更大的语言段落中所处的位置,这是对语境的最狭义的理解。“微观得体性,就是在小语境中,在特定上下文中,一个词语、一个句子同其他相关词语和句子的搭配要得当,同整个话语协调一致,和谐统一,形成有机组合。”[2]因此,我们应该在上下文中去理解某一个词语、某一句话,去分析它的得体性。

例(1) 更讲究的花砖像是一部有头有尾的小说呢。……(《腰线》)“花砖”和“小说”是两个不存在任何相似点的不同事物,表面上不存在任何相似点,如果单看这个比喻,会让人觉得无法理解。但是如果看完下文,“一款叫做‘爱情鸟’的瓷砖,花砖就有几种格局。一块是来年感只水鸟相依为命,耳鬓厮磨的。这好理解,新婚燕尔啊。再一块就是三只鸟左顾右盼呼朋引类的。这多出来的鸟,可不是什么非法闯入者,而是大鸟们辛辛苦苦孵出的小鸟”,就会恍然大悟:花砖在装饰家庭的同时还显露了主人的文化内涵。

例(2) 幸福是个哑巴。(《哑幸福》)“幸福”是人们的自我感受,而“哑巴”却是有生理缺陷的个体,两者毫无相似点。如果单从这句话来看,无法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而如果联系它的上一段“幸福很矜持。遭逢的时候,它不会夸张地和我们提前打招呼。离开的时候,也不会为自己说明和申辩。”并认真看了全文就会明白:一个人的幸福要靠自己追求和把握。

例(3) 我才明白,节日就像一个国度,是有特定的领海和领空的。(《三月,是我们的节日》)乍看之下,“节日”和“国度”之间毫无联系,但是通过后面的说明,“特定的领海和领空”,联系作者正在谈论的话题“三八妇女节”这一女性专有的节日,就很好明白这一比喻了。

二、文化语境

文化语境指的是交际活动的大背景,包括社会生活、民俗习惯、民族心理、民族历史等。文化贯穿于语言的始终,因此,文化语境不仅对语言活动起到整体制约作用,对语义也有不可替代的解释和说明功能。例如:

例(4)上午借,下午还。临到考试,便连书也借不到了。我有时顿感滑稽,觉得自己有点像高玉宝。(《铁马冰河入梦来》);例(5)婚后的男人,太累太累。好像追赶太阳的夸父,一头担着事业,一头担着家庭。(《关于女人和男人的吉光片羽》);例(6)电话像七仙女下凡时的难香,点燃起来,七八个数码拨完,女友的声音,就像施了魔法的精灵,飘然来到。(《午夜的声音》);例(7)处方像一条阿拉伯魔毯。它雪片似的飞着,覆盖住病痛的荒野,托举来康复的远景。(《医生提笔》);例(8)处方像观音菩萨的净瓶,撒出甘露,收伏病魔。有句俗话叫“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处方就是剥茧抽丝的能手,把病渐渐地融化了。(《医生提笔》);例(9)我把许多真实的故事砸烂,像捣药的兔子一样,操作不停。我最后制出一颗药丸,它和所有的草药茎叶都不同,但毫无疑义,它是它们的儿子。(《炼蜜为丸》)

在这几个比喻句中,喻体分别是“高玉宝”、“追赶太阳的夸父”、“七仙女下凡时燃起的难香”、“阿拉伯魔毯”、“观音菩萨的净瓶”、“捣药的兔子”,它们有的来自神话传说,有的来自文学作品,如果没有这些文化素养作基础,是无法理解这些精彩比喻的内涵的。

三、背景语境

背景语境指背景知识、社会常识、专业知识等构成的语境,它不像文化语境那样一定与民族性相关,但它构成了理解语言的一种重要语境。比喻是用一种概念表达另一种概念,这两种概念之间是相互关联的,或者说语言使用者在这两种概念之间建立起了一种关联。对于语言接受者来说,他要寻找这种关联,要通过喻体来理解本体,在很多情况下,对于整个比喻的把握依赖于喻体部分涉及到的背景知识或社会常识。例如:

例(10)教养必须要有酵母,在潜移默化和条件反射之共同烘烤下,假以足够时日,都能自然而然地散发出香气。教养是衡量一个民族整体素质的一张X片子。(《教养的证据》)作者认为教养的形成如同做成香喷喷的面包,要有“酵母”发酵过程、适当的“烘烤”过程等才能散发出诱人的“香气”,揭示了教养是通过教育而养成的优良品质和习惯这一道理;同时教养是一张X片,通过它看到的不是皮肤而是骨骼,因此教养不是外表,靠化装可繁花似锦,它是内在素质的表现。

例(11)真诚是爱的风向标,当一对相爱的人,不再坦诚相向直抒胸臆,爱的台风就亮起来了。(《爱最怕什么》)“风向标”是用来观察风向、预测天气的,在这里,用来形容“爱”,形容“真诚”,如果相爱的人“不再坦诚相向直抒胸臆”,那么“真诚”这一“风向标”就发挥它的作用,“台风”(这

里比喻矛盾、隔阂)即将来临。 四、主观语境

在很多情况下,一些比喻的确切意义与语言使用者的意图直接相关,这种主观意图就属于主观语境。对语言接受者来说,比喻的准确理解必须符合语言使用者的主观意图。当然,主观语境不仅仅包括语言使用者的主观意图,还包括语言使用者的信仰、感情状况、当时的心境等。信仰、主观目的、甚至当时的情感状况不同,同一个事物在语言使用者的心目中会有不同的意义。例如同是海洋,可以是“咆哮的大海”、“狂怒的大海”、“跳跃的大海”、“傲慢的大海”、“荒凉的大海”等等。仍是那个大海,但因主观因素的影响,大海的比喻意义却发生了较大变化。因此,如果对主观语境不能很好地把握,就难以准确理解一些相关的比喻。例如:

例(12) 草原在午后阳光灼热的呼吸,波光粼粼,犹如晃动着的九天而下的玄紫色纱幕。脚旁的小草,像无数神奇的吸管,把苍黄大地的水分,变成了绿色油漆,不慌不忙地涂抹在自己向阳的叶面上。野花英勇地高举着花茎,把小小的花盘,骄傲地迸裂到近乎水平的角度,竭力把自己最美丽的一面展示出来。好似一个细胳膊的小伙子,一往情深地仰着脸,向蓝天求爱。(《大雁落脚的地方》)这段话语,作者不仅向读者展现了午后草原的美丽景色,而且通过“晃动着的九天而下的玄紫色纱幕” 、“无数神奇的吸管”、“绿色油漆”、“细胳膊的小伙子”这些比喻,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草原的深切感情。

篇3

毕淑敏的身份很多:医生、心理师、作家,还有一个就是“生活家”。她的作品多与自己的职业角色有关,笔下流淌出的质朴文字,渗透着睿智、哲思和温情。她所有的作品都是对生活的一种诠释、对幸福密码的破解,可以说她是一位地地道道的“生活家”。

文如其人。毕淑敏的文字不浮躁、不奢华、不卖弄,现实生活中的她真实而亲切――从容的举止、平和的目光、温婉的言语、谦和的口吻、真诚的笑容。面对面采访,宛若在同一位邻家大姐娓娓交流。

找回失踪30多年的“朋友”

“今天,我首先要感谢余玮,他帮我在赤壁找到了一个失踪30多年的朋友……”2012年5月21日上午,羊楼洞,“中国著名作家写赤壁”采风座谈会。

听到作家毕淑敏一开口就提及我,我不免有些惊讶:怎么?我帮她在赤壁找到了多年不见的朋友?我仅仅是邀她出席笔会,怎么有这么一回事?迟疑之时,我注意到坐在会场的毕淑敏的先生――芦老师也是一脸的茫然,看来他与我一样也不知云里雾里。

“这位朋友不是别的,就是赤壁羊楼洞的‘川’字牌青砖茶。刚才,我第一口喝到这砖茶,一种久违的熟悉感袭来,30多年没有感受到这味道了。30多年了啊,我有一种想哭的感觉。当年,就是这青砖茶,给了我力量,给了我温暖……”毕淑敏深情地讲述着,整个会场静得一根针落地也似乎能听见。听到这里,我释然了。

16岁那年,毕淑敏赴阿里,开启11年的军旅生涯。高海拔、缺氧、超低温……这些词汇于16岁前的小丫头毕淑敏没有概念。家里的经济情况比较好,她对吃苦的思想准备有点不足。作为藏北第一批女兵,她成为阿里高原骑兵部队的卫生员后,感觉似乎到了另一个星球。很短的时间内,从繁华的都市来到人烟稀少的边疆,从一个单纯的大都市学生一下子变为一名保卫祖国边疆的女战士,角色的切换太快。

在这个完全陌生、极端的自然环境里,她的心灵受到了极大震动,顿悟人的生命之渺小与脆弱。最可怕的是寂寞,能一起侃的人很少,和家人通信也不畅,常常显得百无聊赖,只能一个人去发呆。严酷和寂寥,成为毕淑敏这一段时间生活的主题词。

17岁那年的冬天,毕淑敏第一次想到了自杀。当年,毕淑敏是军队里的小医生,经常拉练穿越阿里高原无人区。那一次,她身背足有70斤重的重负要走60公里的高原路程。那天中午,毕淑敏不小心把自己的午饭扣在了牛粪上,于是只得饿着肚子继续走。她心想,走不动了,就趴在地上休息一下。这时,指导员走过来对她说,不能休息了,太阳落山之前要赶回去,否则就会被冻死在雪地里。毕淑敏回忆说:“负重、远途、空腹,我觉得反正我走不到目的地了,还是死了算了。当时走到一个山体的旁边,非常陡峭,只要把手放开就可以失去生命。但是,我的手反而更紧地抓住岩石缝,我不想拖累别人,这也是一种生命的本能。”毕淑敏机械地抬动脚步,在蒙蒙的月光下走完了最后几十里路,终于到达了宿营地。

有一次,毕淑敏为一个战友守灵,“我站在窗外看天上那离得很近的巨大的星星,感觉到生命真的很宝贵短暂,我今生一定要利用好或珍惜好自己的生命,非常明确地为自己确立了生存意义: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能够对别人有所帮助更好,起码也不给别人痛苦”。

“阿里那个地方,海拔5000多米,自然环境特别极端。地理环境有时候对人的思维会构成强大的影响,对人有潜移默化的作用。而且那里极端的寂寞,所有的刻板、单调、死一样的沉寂在那里头。而另一边就是一个特别年轻的生命,那时我不到17岁。”毕淑敏常常会整整一天就坐着看那座雪山。寒冷、单调、艰苦、隔绝,并且弥漫着无边无际的寂寞。那万年不化的雪山,冰封了军人们所有的激情,军人们的青春成了那里最鲜明的色彩。

当年,司务长分发营养品,给每人一块黑糊糊的粗糙物件,说:这是茶砖!老医生还说:关键时刻砖茶能救你命!尽管此时的毕淑敏不知这“川”字牌青砖茶来自鄂南赤壁的羊楼洞,还以为它的故乡是四川,但从老医生口里渐渐知道:“它的茶碱含量很高,在高原,茶碱可以兴奋呼吸系统。如果出现强烈的高原反应,喝一杯这茶,就可缓解症状。它是高原之宝。”

毕淑敏转业回到北京后到处寻找也没有找到这“川”砖,也曾一度在四川寻找过,但是无果。没有想到这次在赤壁笔会期间邂逅30多年前的这特殊的“老朋友”。在阿里地区戍边的岁月里,特别是在那风雪交加的冬日,她和战士们就靠这热砖茶温暖生活。毕淑敏说,这种砖茶的味道,让自己铭记一生。

在中国青砖茶的摇篮――赤壁羊楼洞找到了“川”砖,毕淑敏兴奋不已。她说,砖茶的味道是10多年暴风雪中浓浓的味道,是青春时代的记忆。她表示,回去后将把找到“川”茶的消息告诉当年的战友,并请他们一起品尝。

笔会结束不久,毕淑敏就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发表了散文名篇《洞茶》。全文再现了自己与洞茶“川”砖几十年一波三折的情缘:初见砖茶时不以为意、茶砖相伴时温暖安慰、寻找砖茶时失望困惑、误买茶砖时绝望黯然、重逢茶砖时思念感动。

“我轻浅地含了一口。晴天霹雳,地动山摇!所有的味蕾,像听到了军号,怦然怒放。口颊的每一丝神经,都惊喜地蹦跳。天啊,离散了几十年的老朋友,在此狭路相见相拥相抱。甘暖依然啊,温润如旧。在口中荡漾稍久,熟稔的感觉烟霞般升腾而起。好似人已迟暮,蓦然遭逢初恋挚友,执手相望……”深挚的情感宣泄在她的笔下,成为富有感染力的文字。她感喟:“人的所有器官中,味觉是最古老的档案馆,精细地封存着所有生命原初的记忆。胃更堪称最顽固的守旧派,一往情深抵抗到底。这些体内的脏器无法言语,却从未有过片刻遗忘。它们以一种不可思议的稳定,保持着青春的精准与纯粹。”

在寂寞的军营,在冰天雪地的极寒边防,一杯砖茶温暖着身体、陪伴边关岁月、也见证着毕淑敏那些青春的日子,成为记忆中永远的温暖,让她一直魂牵梦萦。

让毕淑敏高兴的是,洞茶“川”砖的故乡羊楼洞早年是万里茶道的重要源头,茶商云集,极盛时有茶庄200余家,人口近4万,有“小汉口”之誉,是中国制茶业发展的历史缩影,今天已是中国茶文化的名片。如今,毕淑敏已被授予赤壁荣誉市民,作为“老朋友”的赤壁已把她视为“自家人”。

“戎装・白大褂・爬格子”的变奏曲

阿里的生活是寂寞的,惟一的娱乐休闲是读书。毕淑敏酷爱读书,阿里地处偏远地区,运来的书并不多。当时,毕淑敏所能看到的书除了一些马列与《毛选》等政治书籍,再就是全军下发的《鲁迅全集》。她把《鲁迅全集》翻过来掉过去地看了一遍又一遍。她不但是喜欢他的文笔,更喜欢他的思想深度和眼光敏锐,喜欢他的根据形势对自己人生方向进行定位。鲁迅这位现代文学奠基人渐渐成了毕淑敏人生道路上的精神偶像。巧合的是,毕淑敏后来的经历与鲁迅弃医从文有些相似。鲁迅的骨头硬,毕淑敏无论是在写作或为人处世中都保持着自己独立的人格,不迷失自我,也颇相似。

后来,毕淑敏脱去戎装,转业回到北京,在一家工厂的医务所任主治医生、所长,一干就是22年。刚开始,她并不喜欢这个职业。后来,当她发现,医生和生命发生着最紧密的关系,病人把自己最宝贵的生命托付给你,那是血肉相连的一种联系。于是,毕淑敏工作得异常努力。

日常工作不免琐事,然而阿里却像一个烙印深深烙在毕淑敏的生命中。“无论是面对雪山,还是行走在荒原,我都有一种特别朴素的感觉,就是人生非常短暂、脆弱、没有价值和意义,如果你不努力地赋予它价值和意义,努力精彩地生活,它就会像昆仑山的雪或寒冰一样很快消逝,这么多年来我一直这么想,也努力这么做。”当年阿里岁月的历练,让她心灵剔除浮华,留下本色。

对于人的心灵和生命的敏感,使得毕淑敏有了用文字表达的欲望。为此,她用一年半的r间自学了北京广播电视大学中文系的所有课程。

毕淑敏至今还记得电大现代汉语的考试。考前,一位考生向她透露说,当天的阅读分析题是分析茅盾的《子夜》,很多考生头天晚上就知道了题目,而且全北京的《子夜》一书因此都被借光了。“我当时就想,我反正也没看,那就能写多少写多少吧。”

拿到卷子后,“我一看,那道大题真的就是分析《子夜》,但老师说,这道题作废,改为分析《骆驼祥子》。”第一个题是骆驼祥子拉过几辆洋车;第二题是“骆驼祥子”为什么叫“骆驼祥子”。对早就读过《骆驼祥子》的毕淑敏而言,这实在是太简单的题目,她几乎可以不假思索地回答出来……

1986年,34岁的毕淑敏铺开稿纸开始写作,一吐为快。利用当医生值夜班的时间写作,在不到一周的时间内,完全不懂写小说章法的毕淑敏就按照自己的想法完成了处女作《昆仑殇》。“起初写小说完全没有经验,心中充满了激情,心里有话要说,要把它说出来写出来,就做了,就这么简单。”

毕淑敏记得,那天自己把稿子用牛皮纸袋封好,准备去邮局寄,结果先生表示他骑自行车直接送到文艺出版社主办的《昆仑》杂志编辑部,“编辑说回家等3个月,未见通知就自行处理”。很快,编辑部来信,说“被文中磅礴的气势和沉重的主题所震撼”,同时质疑稿件是否是请人捉刀的。

次年,第4期《昆仑》杂志重磅推出了《昆仑殇》,《小说选刊》接着转载,引起轰动。不久,获得第四届“昆仑文学奖”。从此,毕淑敏步入中国文坛。

她的先生曾这样说:“对她的作品,我最喜欢的是她的处女作《昆仑殇》。因为我亲眼看到了她怎样白手起家,踏出了第一步。对一个作家的家人来说,评价作品也许和读者、评论家有所不同。我看到她付出了太多的辛苦和努力。”

从此,毕淑敏边做医生边写作,直至1991年,她决定退出从事了22年的内科医生职业,专心投入文学创作。她的生活经历堪比小说。从医经历中,毕淑敏是个不错的医生,她这样评价自己的医术:“比不上钟南山,比鲁迅、郭沫若好。”

1998年,已是国家一级作家、拥有文学硕士学位的毕淑敏成为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系硕士课程班的一名学生。那一年,她46岁。面对别人的不解,毕淑敏说:“我一直对研究‘人’特别感兴趣。每个人的内心世界都很神秘,这个探索的过程让我着迷。正好有进行专业学习的机会,就很自然地报了名。”

一个简单的理由,毕淑敏开始涉足新的领域。在毕淑敏心目中,心理学就是让人觉得幸福的一门科学。在北师大主修心理学博士之后,毕淑敏与朋友合开了一家以自己名字冠名的心理咨询中心。出乎她意料的是,来咨询的人太多了,很多人为了得到她的诊治,千里迢迢从外地赶来。她坦言,喜欢和人有关的学问――医学和文学,包括心理学,“这样的学问,让我充满了探索的快乐”。她只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帮人们找到心灵的家园。

“最幸福的人”的“手和脚”

20世纪80年代,毕淑敏在国外一家报纸上看到,按照投票者投票的多寡和权威们的表决所的“谁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排序为:第一,给孩子刚刚洗完澡、怀抱婴儿面带微笑的母亲;第二,给病人治好了病,和病人告别时刻的医生;第三,在海滩上筑起了一座城堡,望着自己劳动成果的孩子。备选的答案是:写完了最后一个字、画上了句号的作家。此时,毕淑敏与自己一对照,居然自己已集这几种公众认为幸福的状态于一身。

生活中不缺少幸福,缺少的是发现幸福的眼睛。毕淑敏说,有些时候,“幸福盲”如同色盲,把绚烂的世界还原成了模糊黑白的照片。“幸福感不是某种外在的标签或者技术手段可以达到的状态,而是一种精神世界的内在把握和感知。”为此,她开始审视自己对于幸福的把握和感知,训练自己对于幸福的敏感和享受。

“我对物质的要求不高,没有一件金首饰、宝石,也没有一套名牌衣服,没有名车,没有大房子。”毕淑敏说,假若不是为了工作,假若不是出于礼仪,她这一生将永不化妆。“有场合需要的话,为了表示尊重,我还是会化点淡妆。”据悉,她惟一的一支口红还是出席1995年世界妇女大会时受赠的礼物。一如她在散文《素面朝天》中所言:“我是女人,也很爱美。但我却不喜欢化妆,不喜欢往脸上涂抹一些失了真我的颜料。”

其实,她的文风也是“素面朝天”,一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平凡之中见真情,素朴之中见思想――读她的作品不失是一种精神享受。“素面朝天”是毕淑敏对人生态度的一种解读。在毕淑敏看来,真正的美丽并非来自外表而是心灵。当一个人的精神富足时,那种朝气与活力,乐观与自信就是一种美丽。这美丽足以弥补一切外表的缺陷,同时也给周围的人带来无限的希望与快乐。

幸福是什么?是一种感觉,是灵魂的成就,而不是任何物质的东西。毕淑敏认为,再多的金钱也和幸福无关,因为真正的幸福并非经济条件上的,更多的是心理和精神上的,是一种精神境界。“留一点时间给自己,留一点当下的幸福给自己。不要丧失了对过程的幸福感。”她说,幸福并不是爬到山顶的那一刻,而是贯穿在攀登的全过程。

篇4

福建福州市屏东中学初二 张诺僖

毕淑敏在美丽的基维斯特岛上度假,参观了海明威的故居与小酒吧,见到了售卖小动物的各色专卖店和许多T恤店,乘坐小火车参观游览了岛上的旖旎风光,潜入海下伴热带鱼游泳。她停下了曾经的匆匆脚步,享受到一种闲适的快乐。

记得小时候,暑假里随爸爸妈妈到某地游玩,决定在最后一天去一个海滩玩耍。去海滩的路有两条,一条是捷径,穿过马路,就可直达海滩,迅速便捷;另一条是小径,须绕道而行。生活在快节奏下的人们,自然会选择捷径,但那天时间宽裕,我们决定走小径,权当散步。

我们愉快而缓慢地向海边走去。金黄色的沙滩上,有弯弯曲曲的石板小路,再加上两旁被各种不知名的植被包围,真有几分迷宫加探险的味道。空气是咸的,海风是软的,阳光是暖的,天空是蓝的,飞燕是轻的,人心是乐的。前方金灿灿的一片,在太阳的照射下显得分外耀眼,定睛一看,原来是一片仙人掌花海。花儿很娇嫩,仿佛一触碰就会消逝;花香是幽幽的,一点一点沁入我们的心。如同品了一杯美酒,我有些醉意了。再往前走,沙变得越来越白净,一粒粒好像都是匠人精心打磨出的,棉絮一般柔软,上面点缀着各色各样的海螺与贝壳,竟像沙滩的装饰品,是海洋慷慨的馈赠吧。到海边了,我如海豚一般在海水中尽情玩耍,上下翻腾。海浪这个淘气的大男孩调皮地拍打着我,溅起无数珍珠。

这条不起眼的去海边的小径,美得就像上帝不慎遗落人间的一个梦,使我日后经常忆起,恍如在梦由……

不走捷径,虽缓了速度,耗了时间,却赏了美景,添了享受,这交易合算。

佳作点评

篇5

关键词:《离太阳最近的树》 真情 人格

每次读毕淑敏的散文《离太阳最近的树》,总是久久沉浸其中,沉思中心灵被深深感动和震撼,文章的字里行间浸润着作者的一片真情,行文运笔处熔铸着作者独特的人格魅力。

一.深情歌颂,坚毅顽强的人格再现

毕淑敏1952年出生于新疆,有着传奇式的人生。她17岁就投身到阿里当兵,在酷冷、缺氧的“世界屋脊的屋脊”,这个花季少女,一呆就是11年。生存还是毁灭,这个严峻的考验磨练出毕淑敏的坚毅顽强、冷静豁达。也许是11年的军旅生涯和20多年的医生职业对她的影响,许多人认为她的作品最逼近生命的本质,作品中充满人格魅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散文正是作家人格的再现。《离太阳最近的树》所叙述的情节就发生在阿里,是作者三十年前的亲身经历。

作者首先在不经意间为我们用心唱了一曲颂歌。“他们有着铁一样锈红的枝干,凤羽般纷披的叶。偶尔会开出谷穗样细密的花,对着酷寒和缺氧微笑。”面对着酷寒和缺氧这样恶劣的自然条件,红柳不仅毫无惧色,而且充满了乐观和谈定。红柳的根更是坚不可摧,它们“如盘卷的金属,坚挺而硬韧,与沙砾粘结得如同钢筋混凝土。”即使在燃烧的时候:“都弥久地维持着盘根错节的形状,好像一颗傲然不屈的英魂。”李清照曾经写过这样的诗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红柳在生命面临着严重威胁的时候,任烈火焚烧依然保持着傲然不屈的神态,是何等的雄奇壮美呀。作者正是通过这些朴实的语言、白描的手法,把自己的激情融注在字里行间,融注在形象的比喻和生动的拟人之中。饱含深情地讴歌了红柳这一高原上的“精灵”。

不仅如此,“它的根像一柄巨大章鱼的无数脚爪,缠附至沙丘逶迤的边缘。”这强大的根系既维系了红柳顽强的生命,又牢牢固住了肆虐的流沙。而当人们用它烧饭时,遂不了防风固沙的心愿,就干脆顺应人类,它“持续而稳定地吐出熊熊的热量”,为人类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看似逆来顺受,却最大程度地实现了自身价值。这是怎样淡定而从容的人生态度啊!一如奉献了十年青春的作者,她没有奢谈“值与不值”的时间和精力,在不可逆的命运面前,选择了顽强地生存,尽其所能、无怨无悔地奉献。文章中红柳的冷静、坚强和豁达不正是作者人格的再现吗?

二.朴实无华,悲天悯人的忧患意识

“真实”是毕淑敏独特的人格魅力,在《素面朝天》中她坦诚地说:“我相信不化妆的微笑更纯洁而美好,不化妆的目光更坦率而真诚,不化妆的女人更有勇气直面人生”。她就是这样一位美丽而真实的女人,用朴实无华的文字感动着我们。

1.红柳的结局

文章的艺术魅力,来自于隐而不露、冷峻的叙事风格。作者按照时间的顺序娓娓道来,并没有什么直抒胸臆的句子,只是将自己全部的激情蕴含于平静的叙述描写之中,使文章的形象性、思辨性和哲理性三者完整地交融在一起。对于红柳的结局作者依然是运用白描的手法,我们仿佛看到“红柳就枝桠遒劲地腾越在旷野之上,好似一副镂空的恐龙骨架。”“去年被掘走红柳的沙丘,好像做了眼球摘除术的伤员,依旧大睁着空洞的眼睑,怒向苍穹。”多么伤心的比喻,多么可怕的景象。作者之所以能写出这样真切感人的语句与她丰富的生活阅历紧密相关。我们知道作者曾经在阿里当兵11年,亲眼目睹了红柳的消亡,而且有着20多年做军医的难忘经历。正是因为她曾经对本体和喻体都有过身临其境的亲身体验,才能写出这些丰富细腻、真切传情的比喻来,撼动我们的心灵。

红柳是沙漠卫士,雪域高原上唯一的绿色,然而它的结局却令人痛心——被“掘净烧光,连根须都烟消灰灭了。”红柳的存亡对照,撼人心魄。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红柳越美越有价值,它的消亡就越让我们感到可悲。

2.人类的悲歌

红柳的可悲结局已然令我们心碎不已,但痛定思痛,我们发现这些还不是真正可悲之处。原来正是人类自己亲手毁灭了这离太阳最近的树,不断恶化着自己的生存环境。作者极力描写挖红柳根那“可怕的工作量”,由“掏沙”到“斩根”,从“人工”到“炸药”。人们所花的力气愈大,所使用的工具愈先进,其悲剧效果便愈强烈。文章看似在平静地描绘红柳被砍伐后触目惊心的景象,字里行间蕴涵着的是作者对整个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的满腔忧患之情。

其实,让作者感到痛心的还不仅仅是这些,更令人痛心的是人们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可悲。文中一连四个“对不对”,使司务长理直气壮,振振有辞的情态跃然纸上,更反衬了人们挖掘红柳的可悲。

司务长所算的账看起来似乎非常的精明:“红柳是不要钱的”!高原上唯一的绿色,百年才能长成小小的一蓬的红柳,在司务长的算账中竟显得那么无足轻重,岂不令人可悲?人们在自毁家园,还浑然不觉;人们在自掘坟墓,还义正辞严。这是一个巨大的讽刺。

美被毁灭,可悲!毁灭美而不自知,尤其可悲!这是我们人类的悲歌呀!这一深刻的思想,文章并没有明白的说出来,而是蕴涵在平平常常的叙述和描写之中,在平淡之中蕴含着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文章辐射出触动人的灵魂的冲击波,给我们留下深深思索的余地。

三.博爱之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毕淑敏的作品无处不闪烁着爱的光芒,人间最美好的情感——亲情、友情、爱情都沉浸其中。读《离太阳最近的树》我们仿佛被置身在更加博大的爱的情怀中,作者俯下身来关爱着身边的微尘草芥,关注着人类的生存环境。

作者对挖掘红柳事件的思考,是一种历史的反思,也是一种现实的感悟。那浓墨重彩的描写、力透纸背的叙述无处不滚沸着作者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的激情。红柳的悲剧已然过去了三十年,作者依然忧思在心:“有时深夜,我会突然想起那些高原上的原住民”,作者正是通过“这一个”反映“这一类”,通过砍伐红柳事件反映整个社会都在关注的环境保护问题。正可谓“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辉”。阿里地区的红柳遭受灭顶之灾,我们不应把责任简单地归咎于司务长等人身上,司务长只是目光短浅,只顾眼前利益的“这一类”人的代表;而“挖红柳”事件只是人们单纯追求经济效益,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急功近利行为的一个代表。这是一个社会问题,是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人关心,却未必人人都能做出正确回答的现实问题。

为了短暂的经济利益,不是有好多人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吗?为了吃,有人暴殄天物,使许多珍稀动物濒临灭绝;为了住,有人过渡占用耕地,小产权房屡禁不止;为了行,越来越多的人开上了汽车,城市成了停车场;为了赚钱,有人把污染企业开到了家门口……地球和谐的生态环境在人类所谓的发展进程中已不堪重负。

篇6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年9月

作者简介

吴念真,1952年出生于台北县瑞芳镇,本名吴文钦。1976年考入辅仁大学夜间部,主修会计学,开始从事小说创作,大部分以中下层人们的生活为背景,连续三年获得联合报小说奖。

1977年,吴念真开始接触剧本创作。第一个剧本《香火》即引起明骥先生的注意,此后受邀进入电影公司担任编审,参与了《海滩的一天》《儿子的大玩偶》《恋恋风尘》《无言的山丘》《悲情城市》等多部重要电影作品。

吴念真近年来在舞台剧方面表现活跃,由他编剧执导的《人间条件》四个系列每次上演都反响热烈,而他自己担当主角的广告也颇受欢迎,其乡土草根和诚恳诉求的形象令人记忆深刻。

内容简介

心底最挂念的家人,日夜惦记的家乡,一辈子搏真情的朋友,以及台湾各个角落里最真实的感动!它们是一个时代的缩影,虽然情感朴素又恣意,喷薄出的却是强大的生命能量与心灵启发。

母亲在念真的婚礼上,穿着一辈子没穿过几次的旗袍和高跟鞋坚持跪拜一百下,以谢神明保佑“像我这样的妈妈,也可以养出一个大学毕业的孩子”;那个神算子一样的相命师缓缓道出一切皆属必然;跑片小弟领着一群孩子在海边,把影片拉得长长的,一边跑一边对着阳光看;暗生情愫的技工和中学女生在公车上面对面,各自沉默地吃着面包;更有给念真带来屈辱又为他做面子的弟弟,写遗书说“你要照顾家里,辛苦你了,不过,当你的弟弟妹妹,也很辛苦”。

书中的小弟和小妹,老兵或女孩,仿佛就在身边,和我们一起经历着生命中的惊喜与惶恐。作者是台湾人,深沉的文字底下透出浓厚的中国人乡土情怀,感动着同根所生的人们,让我们想念共同的祖先和血脉。

媒体评论

台湾作家、导演吴念真是从土里来的行吟诗人,读他的《这些人,那些事》,你可以感到一种隐忍克制的悲凉,好似晚秋广袤的大地,它越是沉默克制,置身其中的你越是受困于此。那些他一字一句顿首讲来的故事,明明和当今读者的生活有着河与岸的距离,而且他少用形容词,好似一首歌总是平稳得没有,甚至在描写残酷的死亡时,他的目光里似乎也平静如水,于是你以为自己不会掉下去,你会把这些人的故事仅仅当成是故事,好像你少年时阅读的《读者》和《心灵鸡汤》,但是掩卷的那一瞬间,你觉得自己着魔了,你掉进了别人的故事里。不,是你在别人的故事里观照到了自己的生活。你在那口看似很浅显的枯井里看到了时光的惨白、生命的荒芜和人性的豁达。

――《常德晚报》

他不怎么用形容词,比喻也用得很吝啬,叙述得尽量平淡,平淡得似乎一点儿线索都没有,一点儿伏笔都没有,只是很白描地告诉读者一些画面,画面感很强,告诉你一些对话,很生动地很隐忍地告诉你发生的故事,他自己好像不在故事里,又好像也在,他几乎不评论这些人事,只是叙述。我们知道,相声说得好,说的人往往若无其事地平静,而听的人看的人,有时候尚自可以油盐不进、刀枪不入,有的时候已经五脏俱碎,吴念真就真有这种本事。

――《南国今报》

作品节选

阿照跟她的爸爸一点儿都不亲,就连“爸爸”似乎也没叫过几次。这个爸爸其实是她的继父。

改姓的事被同学问到气、问到烦,所以这个爸爸对她来说不仅陌生,甚至从来都没好感。

那男人对自己的儿子讲话总是粗声粗气,对阿照则和颜悦色,过年给的红包永远阿照的比较厚。

阿照大学毕业申请到美国学校的那年他从工厂退休,妈妈希望阿照先去上班赚钱,男人却鼓励她念书要趁年轻、一鼓作气,说他的退休金可以拿去用。那天,阿照好像才第一次叫了他一声“爸爸”,连自己都感到了可耻。

妈妈过世后孤孤单单的爸爸也没给阿照增加什么负担,把房子卖了钱让阿照帮他管理,自己住到老人公寓去。

后来,因一个军中朋友的过世,让他萌生了给朋友们拍照的念头。他去世后,阿照整理他遗物的时候看到了那些照片。

阿照一边看一边想象着他为了拍这些照片所有可能经历过的孤单旅程,想象他独自坐在火车或公路车上的身影,他在崎岖的山路上踟蹰的样子,他和他们可能吃过的东西、喝过的酒、讲过的话以及最后告别时可能的心情。

当最后一张照片出现在眼前的时候,阿照先是惊愕,接着便是无法抑制的号啕大哭。照片应该是使用自动模式拍的,他把妈妈、弟弟还有阿照留在家里的照片,都拿去翻照、放大、加框,然后全部摆在一张桌子上,而他用手环抱着那三个相框朝着镜头笑。

照片下边就像早年那些老照片的形式一般印上了一行字,写着:“魏家阖府团圆,2009年秋。”

阿照说,那时候她才了解那个男人那么深沉而无言的寂寞。

《蓝色天堂》

作者:毕淑敏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年1月

作者简介

毕淑敏,国家一级作家、内科主治医师、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师范大学文学硕士,心理学博士方向课程结业,注册心理咨询师。著有《毕淑敏文集》十二卷,《孝心无价》,长篇小说《红处方》《血玲珑》等,中短篇小说集《女人之约》等,散文集《婚姻鞋》等。多篇文章被选人现行新课标中、小学课本。

内容简介

2008年,毕淑敏与儿子一道,自费四十余万,搭乘邮轮,完成从海路环游地球一周的壮举。但这更是一部心灵幸福散文集。每篇文章皆是美文,全书题材独特,知识丰富,如玛雅文明如何消失,如金字塔的世界之迹与冈齐波仁峰的神秘关系,如西方殖民者竞利用天花征服广袤的南美大地等。精致的文字加上个人在旅途孤独中对人生命运的深入思考,作家深入自身思想深处,还尽可能地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待世界的万事万物。《海中央》《倒时差》《明信片的轮回》《告别啊告别》等一批优秀篇章,都真实地体现了作者的这一想法,写得可圈可点。作为当代最优秀的心理咨询师和心理小说作家,毕淑敏从心理学、医学、人文科学的角度,在书中穿插了不少对各种心灵问题的剖析和解答――自信、自卑、快乐、焦虑、悲伤、希望、恐惧等这些潜藏在意识深层的东西,思考与探索和谐平衡的心灵艺术。

媒体评论

“旅行”是《蓝色天堂》的主题词之一。目前,“在路上”作为一种现代的生活方式,成为年轻人追逐的时尚。是什么让人们向往旅行?《蓝色天堂》给足你33个理由――看不同的风景和文化;从原来的窠臼中跳脱而出;扩大自己心理的能量;追寻某种在现实中失去的东西;到一个没有人认识的地方,忘掉自己是谁;用婴儿的眼光去看世界……毕淑敏以对生活的深刻体悟,为你一一评说。

――凤凰网

毕淑敏用灵性的笔触,让我们领略了世界的美景。如写加勒比海的水,蓝到令人昏眩。“我所说的昏眩,不是一个形容词,而是真实感受。如果你久久地凝视着海水,就会断然生出潜入它怀抱的欲望。所以,忠告朋友们,如果有一天你到加勒比海,无论海水多么美丽湛清,你也不能目不转睛地探身望着它。加勒比海是有魔力的,会温柔地吸附你人海。”此刻,毕淑敏带着我们在文字中穿越了一个个国度,文字带来的视觉刺激与探险游历,唤醒了记忆深处的出行因子。

――《光明日报》

作品节选

旅行不管远近,是需要理由的。

旅行最普遍的理由――远方有故事。

小时候,都喜欢听故事。“在很久很久以前,在很远很远的地方……”

我们瞪大了眼睛,随着颤抖的声音,幼稚的脑,被故事勾引着,插上翅膀,飞向远方。在我们懵懂的小心眼儿里,第一次产生了惆怅。为什么好玩儿的事请都发生在远方?有趣的人,都生活在很久之前?对于时间和地点的不确定性,是为了留有更多发挥想象和虚构的空间。如果说这事就发生在前两年,地点就是邻村,所有的光环,都被嗑咬得跑风撒气了。从幼年时代,就对远方充满了期待。如果我们没能满足愿望,总会觉得那原因是自己走得还不够远。就算把整个世界都走了一圈,你还会把目光投向遥远的宇宙。这可是一个没边没沿的空间,你渺小的生涯,穷尽永世也走不到头……

第二个原因,为了看到不同的景物,激发自己的荷尔蒙。认真讲起来,这句话的前半段――看不同的景物,是我问询他人的时候,常常听到的话。这句话的后半段,却从来没有人讲过,是我狗尾续貂加上去的。那些说看不同景物的人,说完了前半截话,就没有下文了。看景物干什么呢?总不能呆呆地看完就完了,什么也不曾留下吧?然后呢?我问。

没有然后。看完了,就回家了。

再然后呢?我穷追不舍。

再然后?被问到的人轻轻重复着,好像这是一个奇怪的问题。终于,他回答:在家里待上一段时间,就烦了,厌倦了。浑身的血液又开始激荡起来,蠢蠢欲动。这时候,我知道,又该出发了。我就会再次走出家门,去看不同的风景。

我停止了追问,估摸着是问不出什么新鲜东西了。看完了新的风景,他又回家了,过一段,再次出发。循环论证以至无穷。

于是我把这句话补足――看不同的风景,激发自己的荷尔蒙。

远方是魔术师。你在熟悉的地方,很少能生发新奇的思索。尽管有很多人说,他们的发现是在床上昏睡的时候,半梦半醒中灵感来拜访,但我还是顽固地认为,那些想法的胚胎,还是来自走动的步伐、驰骋的飞马、腾云驾雾的机器等等快速移动的时刻。这时你的身体在变化,却又不需要太费力(走得不要太快,如果气喘吁吁,自然没希望遐想),最有利于荷尔蒙的分泌,分泌出来又无须补充到身体的肌肉里发动兴奋,那就只有兴奋大脑了。大的思考需要大的舞台,大的背景。旅行会逼着我们看名山大川,看万米高空上的雄阔景致,看奔涌不息的大海……这都将强有力地刺激我们的思维。

在我们的身体里,栖息着一个奇怪的悖论。身体是属于自己的,这一点毫无疑问。可是身体里寄居着一个我们不认识、不能控制的陌生人,它大模大样地反客为主,操控着我们的方方面面。它不高兴了,我们就会生病。它昏聩了,我们的免疫系统就敌我不分,乱杀滥砍自己人。它擅离职守,就无法识别入侵的毒菌和伤害,反倒认敌为友,养虎为患,酿出大祸。它若是一发脾气开始捣乱,要命啊,人干脆就崩溃,出现各种致死的问题。反过来说,它若是勤勤恳恳坚守岗位,人就可以颐养天年万事顺遂……这就是荷尔蒙内分泌系统。

篇7

散文,从音韵上就给人一种享受,读起来总是那么舒展,那种感情,绝不窝囊,更不会像那些鼻?的人。

每个读者都能从中寻找到属于自己的一块水域,这就是善于铺陈拉拢读者的大家魅力。

读到好的散文,就像是给心进行一次彻底的清洗,从中会有所感悟和沉思。

杜拉斯说过,写作是一场暗无天日的自杀,如果是这样,那么我享受这自杀的过程,呵呵,那我岂不是要自杀很多次?

我喜欢写作,用笔抒发自己的情感,发泄自己的不满。不知道我的作品能感动多少读者。我同情所有的诗人,诗人的心大多细腻的敏感,心碎也是常有的事,但是我还是喜欢写一些自称是诗的文章,其实那些都是四不像。

冬夜里,我明白了刘亮程《寒风吹彻》疼痛;心碎时,我会晤了毕淑敏的散文《造心》的内涵;别离时,我读懂了徐志摩《再别康桥》的深情。

我羡慕鱼儿,羡慕它的3秒钟记忆,这样可以忘记一切烦恼,我又同情鱼儿,同情它的3秒钟记忆,因为它记不起以前的快乐。

文字,直接的,间接的诉说着作者的所感所想,触摸文学,我邂逅了黛玉。我爱黛玉,欣赏她的才华,她的资质与沉鱼落雁的美为我所动容,我知道她只是小说里一个虚构的人物,作者曹雪芹塑造的一个人物,但是,倘若人世间真有黛玉,我想,我一定是她的嫡系后代,和她有着丝丝缕缕的关系,一种浓浓的血缘关系。我钦佩她,我敬仰她,在我心中,她就是神,神圣不可侵犯。

写作就像演戏,不同的视角,不同的风格,就像演员在饰演着不同的角色。我享受表演的这个过程,因为会有新的收获和心的收获。

品读作家的文章,认真的回味着文字中淡淡的忧伤,他们将情感融于文字,带给读者以视觉的,听觉的,触觉的享受。

作为一个忠实的读者,我很想深入作家的心,聆听他们内心的叹息,那个时刻,读者的心与作者的心可以隔着时间,隔着空间,无限的链接。

篇8

2.仰望诗意星空——2003-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印象赵雪源

3.新世纪文学选刊 随笔三则培根,何新

4.松林一夜斯蒂文森,罗务恒

5.春天(节选)乔治·吉辛,郑翼棠

6.远处的青山高尔斯华绥,高健

7.臧克家的诗

8.每刊每月一首大解,周亚,王冷阳,宋晓杰,海男,李少君,缪克构,李森

9.箱子岩沈从文

10.门克·莫利,夏月

11.草莓雅·伊瓦什凯维奇,韩逸

12.荷塘风起颜元叔

13.涂鸦时代

14.在玄武湖畔李金发

15.提醒幸福毕淑敏

16.张小娴小品选张小娴

17.万卡契诃夫,汝龙

18.真的故事莫泊桑,王振孙

19.阿内西阿美女皇后马里奥·贝内德蒂,刘家海

20.月迹新世纪文学选刊 贾平凹

21.孟婆茶杨绛

22."诗衷歌恸鲁川情"诗歌朗诵会

23.也许,道理就该如此陈春花

24.当城市穿越生命于丹

25.华老师,你在哪儿王蒙

26.摔碎的心佚名

27.孩子,请听我说黄伯平

28.齐鲁诗歌作品选江非,北野,田暖,张凌波,弓军,曹瑞欣,李云

29.李耕:燃烧,以自己的生命——李耕散文诗选

30.李耕:激情燃烧的诗人耿林莽

1.过法门欣儿

2.回头的浪子帕特里克·怀特,黄源深

3.生活在继续多雷斯·葛·哈里逊,孔耕蕻

4.我在哪里彼得·康得拉,杨国斌

5.每刊每月一首

6.林明理诗选

7."今"

8.菜菌河伯尔,贺骥

9.人的创造力巴山德,石海峻

10.论快乐钱钟书

11.书尤金

12.春来半岛余光中

13.夜行者梦语(节选)韩少功

14.高雅而潇洒的遁逃田中禾

15.燃烧的柴垛林宕

16.黄雀在后刘亚武

17.不该上镜乔迁

18.冤枉沈海波

19.蝴蝶,你是谁家的灵魂徐迅

20.梅在雾上睡楚楚

21.谁在大塘里唱歌(节选)方如果

22.新世纪文学选刊 给树留个杮子毛甲申

23.总有挥之不去的匡瓢

24.奔跑的树李广智

25.唯一的家周海亮

26.蓝海湾(外四章)——沉沙散文诗选

27.诗与思的成功组合——沉沙散文诗选读耿林莽

28.悬疑背后的自我救赎——电影《沉默的羔羊》赏析张颖

29.名人书趣雪焰

1.蓦然回首的刹那艾明波

2.陈雪梅诗选陈雪梅

3.陶永生散文选陶永生

4.春天的遐想泰戈尔,白开元

5.人:一种无常的存在室·阿罗宾诺,石海峻

6.光辉逝去尼赫鲁

7.希梅内斯诗选

8.林明理诗选林明理

9.每刊每月一首

10.读书[法]萨特,柳鸣九

11.雪鲁彦

12.我的迁悔(节选)列夫·托尔斯泰,佚名

13.案头清供张中行

14.静夜功课张承志

15.远方许达然

16.风中的芦苇梅洁

17.看画马克·吐温,卞慧明

18.有声电影老舍hHTTp://

19.拥堵的天堂路阿尔克·阿尔卡诺夫,李冬梅

20.美丽的茧简媜

21.不如归王怡子

22.与子同偕蔡碧航

23.她是如此陌生麦阁

24.天堂之门新世纪文学选刊 曹文轩

25.故乡,您终于代替了我的母亲东西

26.清明雨、月亮及其他——陈计会散文诗选

27.陈计会散文诗欣赏耿林莽

28.哀而不伤既纯且美——读川端康成小说《雪国》《千只鹤》《古都》贺彩虹

1.一枕落花香刘鸿伏

2.雪松诗选雪松

3.王惠娟散文诗选王惠娟

4.影子波·普鲁斯,苗浡然

5.作家的自白(节选)切·米沃什,绿原

6.夜宿山中雅·伊瓦什凯维奇,韩逸

7.瓦雷里诗选

8.每刊每月一首

9.书朱湘

10.我与绘画的缘分丘吉尔,王汉文

11.四季生活沃罗宁,曹世文

12.雨的四季刘湛秋

13.受伤的芦苇陈芳明

14.石缝间的生命林希

15.寂寞书院冷叶文玲

16.莽撞汉马可·布兰狄罗,黄嘉琬,黄后楼

17.谎言张森凤

18.谁是导演王立齐

19.姑苏看水张宏

20.埙陈娜娟

21.捻碎了夏天的最后一声叹息朱千华

22.四月阳明萧白

23.家庭琐记叶辛

24.新世纪文学选刊 七年,一辈子闵彩霞

25.桐花声里燕子飞郑小琼

26.时候不早了,坐锅周和平

27.在风景中且行且唱——郭风散文诗选

篇9

关键词:20世纪;医生作家;病患作家;文体风格

中图分类号:I05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11-0250-03

疾病叙事是指文学作品中关于疾病与疾病故事的讲述、表达、展现的叙事。作为20世纪疾病叙事小说创作的两大群体,病患作家与医生作家的小说创作文体风格呈现出与其他作家不同的面貌。病患作家是指正在罹患疾病或者曾经罹患疾病,且非一般的小病如感冒,而是有着较长时间的病程,且该病对作家的生活和创作造成显著影响的疾病。曾经遭遇这种疾病的作家我将其称之为病患作家。如贾平凹、路遥、阎连科等。所谓医生作家,其中既有先前学医后来弃医从文者如鲁迅、郭沫若,也有先前从医后来弃医从文者如余华、毕淑敏,更有先前从医后来医文兼具者如苟天晓、林雪儿。

就病患作家而言,疾病对其小说创作产生深刻影响。这种影响同样作用于其他艺术家身上。在中外文艺史上,疾病对文学艺术创作的影响已经被鲜明地指出过。比如,疾病对绘画产生深刻的影响,凡高在患精神分裂症之前与之后其画风有着明显的差别,患病前期画风平静,患病后则画风紧张。毕加索的很多绘画的断裂感是以精神分裂的方式对其心理骚乱的反映。疾病也深刻地影响了作家的文学创作风格。在文学史上,杜甫的早衰多病使得他的诗风呈现出悲慨沉郁的风格。卡夫卡体弱多病,他的作品多有变形。而普鲁斯特的作品风格与其患有严重的哮喘病及其导致的对世界的病态思维有关。作为影响之表现,疾病作者小说创作文体风格最典型表现为沉郁风格、崇高风格、病幻风格。就医生作家而言,其独特的医学背景和职业经历也影响到其小说创作的题材、主题、形象、风格等,而其文体风格最典型表现为冷静风格。

一、沉郁风格

疾病深刻地影响了作家的创作心理。变态心理学研究证明,疲劳或者伤风感冒都会对人的心理思维等产生作用,更不用说难以治愈的或者致死性疾病了。生病会使人陷入忧郁,精神失控,敏感多疑,疑死惧死,甚至心理异化。布封提出“风格即人”。扬雄则说: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这些说法都深刻揭示了作家个性气质、心理状态对作品风格的影响。疾病对作家的影响是其创作心理和思维沾染病态气质,其创作也随之烙上病态特征。沉郁风格来自于病痛导致的创作主体的情绪失落和身心自卑。疾病对作家创作的影响力的主导面是风格的沉郁悲苦。这是因为病患作家往往在其作品中对病痛进行低吟浅唱式的抒发,其作品风格也随之缠绵善感。如杜甫沉郁的诗歌风格与他的老年多病有着直接而密切的关系。契诃夫前期与后期创作风格发生了重大转变,早期作品风格幽默戏谑,后期作品风格则变得沉闷忧郁。导致他创作风格前后转变的正是肺结核。肺结核使得契诃夫一想到自己有病,他就感到沉闷。而谈到郁达夫的创作风格,也不能不考虑肺结核对他的影响。肺结核“和别的疾病一样,肺结核不但影响人的身体,还影响着人的精神,人的性格;对作家、艺术家来说,还会影响到他创作的风格。”

在郁达夫的作品中,多病多愁善感是他小说人物的重要身心特点。肺结核使郁达夫思想消沉,心情沉重。他的日记中屡有对肺结核病症和痛苦的记叙。从作品内容来看,疾病是不受欢迎的公民。很多疾病叙事文本中充斥着病痛、死亡、孤独、自卑,处处不见亮色和希望。这是很多病房写作作品的重要风格特征。阅读这样的作品,给人以沉郁之感。同时,小说中的病人形象也会影响到作品的沉郁风格。如巴金的《灭亡》和《寒夜》等作品中都有肺结核患者。患有时代绝症的杜大心和汪文宣偏偏处身于黑暗战乱的年代。杜大心是一个病态的革命家。他奉行憎恨主义。他的憎恨“一是由于他底环境,二是因为他底肺病。最重要的就是他那不停地在发展的肺病。……有肺病的人更是多感的。……他底第二期肺病使‘他开始觉得这长久不息底苦斗应该停止了。他想休息,他想永久地休息’。而事实上,也只有‘死才能够使他享受安静的幸福’。”汪文宣在忍受肺结核病痛的同时,不得不忍受战乱和失业的威胁,妻子的离去让他感到生活的无望。病痛、绝望是两部小说的主导情绪。

二、崇高风格

疾病导致的另一种风格是刚健向上的崇高风格。它与沉郁风格是一体两面。崇高风格是对疾病导致的痛苦和自卑的超越。阿德勒认为,器官缺陷导致的自卑反而成为向上和创造力的重要动力。他指出,人类历史上很多有杰出成就的人才大都有器官缺陷。这正是自卑导致的正面作用力。在遭遇到病痛的折磨和不幸,在经历了对自我无用的深刻怀疑和生命将止乎此的巨大恐惧之后,一种不屈不挠的超越精神油然而生。这种精神与同命运进行抗争的西西弗是相通的。疾病困境与受到惩罚的西西弗的处境相似。西西弗不屈的抗争精神是人类抵抗存在荒谬的希望所在。同样,在与疾病导致的人类困境抗争的过程中,人类表现出不屈不挠的超拔精神。

张海迪的创作是这种精神的形象写照。作为有着四十多年病龄的作家,在与疾病抗争的过程中,作为对生命不屈意志的表达,张海迪的作品表现出了一种昂扬向上、超拔不群的风格。张海迪的《轮椅上的梦》和《绝顶》都体现了一种自强不息,超拔向上的精神气质。在文体风格上具有崇高特征。崇高艺术一般要由三个要素构成:“(1)与自然与社会进行伟大斗争的正义主体。(2)以人的感官、想象、思维、能力、难于掌握的无限大为特征的实践对象。(3)发现和创造崇高美的人。”而崇高的特征表现为体积巨大,朦胧晦涩,以及无限。张海迪小说中的崇高美是通过人物的崇高言行和自然界的崇高意象来体现。首先是崇高对象,即自然界的崇高意象。如《绝顶》中的梅里雪山神秘雄伟。其次是崇高主体,即人物的崇高言行。人物主体的崇高言行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深陷困境中人的自强不息的精神气质,其二是征服自然的不屈形象。前者主要表现在《轮椅上的梦》中的方丹和《绝顶》中的安群身上。

《轮椅上的梦》是张海迪的自传体小说。小说讲述了一个名叫方丹的残疾女孩自强不息,自学医学,为乡亲免费看病的传奇经历。《绝顶》中的因车祸而残疾的安群从痛失丈夫和女儿的致命困厄中走出,继续音乐创作。而对自然的征服主要表现在《绝顶》中。《绝顶》的名字首先表达出的是不屈不挠勇攀绝顶的形象。绝顶取自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诗句。小说讲述了梅里雪山攀登队员在极端恶劣的自然条件下,以坚强的毅力屡屡冲击梅里雪山绝顶的故事。虽然小说最后的结局是命丧雪山,但是攀登者永不屈服勇于挑战的形象和姿态却成就了崇高美。因为“冲突中,主体外观的渺小与客体形貌的强大,主体的顽强斗争与客体的被动保守反差越大斗争越强烈,主体的崇高美就越鲜明。”

三、病幻风格

长期生病对病患作者心理造成极大影响。朱光潜认为,任何人的心理都有或轻或重的“变态”成分。如疾病给贾平凹的作品带来病态幻觉与浓郁药味,使他的创作呈现出病幻风格。贾平凹的很多作品也是在病床上完成的。此类病床作品不可避免地沾染了病床的味道、病态的思维和病人的心态。对此,贾平凹老实供认,“每当我进入非非之境时,我就偷偷拿出笔来胡乱的记,写这些文章,家人和朋友一经发现就极力呵斥,以为我是不死而催死。其实我很爱我的生命,病不是我写作所致,病中写文章也不受累,写文章如同打针吃药一样都是为了我能活着的需要。但我要说明的是,既然这些文章大都写于病床之上,它散发着药味,或许观点偏颇,或许用情亢奋,都不同程度的有着久病之人的变态情绪,但决不是无病的。”变态心理的另一表现是过度联想,它在文学创作中的表现是时空纵横,跳跃性大,神秘联系,怪异幻觉,想象力极其丰富等。如贾平凹的《太白山记》、《白郎》、《烟》等作品都是此类病态心理的产物。金吐双认为,“贾平凹患病住院,已经住得很久,以他所说,世界观也改变了,再加上他崇尚气功,脑子里整日是怪异念头,这些全体现在《太白山记》上了。”《太白山记》总共20篇短篇小说,记述的是太白山的奇异故事。这些奇异故事虽然与太白山的灵异传说有关,也渗透着作者的独特生命体验。如阴阳互通、时间更迭、奇异变形、神灵感应、特异功能等。阴阳互通主要体现在《寡妇》、《少女》、《阿离》、《小儿》等篇章上。时间更迭则主要表现在《观斗》中。文中的阿兑在山上坐观虎斗,下山后发现世道已然更迭巨变。表现奇异变形的作品如《猎手》中与猎手格斗的狼最后却变成了四十岁的男人。《小儿》中的×俊上坟之后长出尾巴。《饮者》中的酒客在桌上蘸酒画圈,圈中竟然出来诸多饮者。而《挖参人》中妻子对丈夫暴死城中的感应则体现了神灵感应。表现特异功能的作品如《领导》中的小偷能隔墙听耳,协助公安局破案。《丑人》中的丑人的影子竟然像肉身一样有感觉。《母子》中的影子竟然一层层贴在门上。

四、冷静风格

与病患作家风格不同的是,医生作家的创作风格是出奇的冷静。这与医生作家的从医经历和医学知识有关。作为医学背景的影响,渡边淳一、侯文咏、鲁迅、余华、毕淑敏等作家的作品等无不风格冷静犀利。

鲁迅的创作始终笼罩着他的医者眼光。张定璜说:“鲁迅先生站在路旁边,看见我们男男女女在大街上来去,高的矮的,老的小的,肥的瘦的,一大群在那里蠢动。从我们的眼睛,面貌,举动上,从我们的全身上,他看出我们的冥顽,卑劣,丑恶和饥饿。……我们知道他有三个特色,那也是老于手术富于经验的医生的特色,第一个,冷静,第二个,还是冷静,第三个,还是冷静。”郭沫若在评价契诃夫和鲁迅时说:“他们都是研究过近代医学的人,医学家的平静镇定了他们的愤怒,解剖刀和显微镜的运用训练了他们对于病态和症结作耐心无情地剖检。他们的剖检是一样的犀利而仔细。而又蕴涵着一种深厚沉默的同情。”

余华的冷静更是从骨子里面散发出来的。尤其是在描述暴力故事和死亡场景时,其超越常人的冷静总让人想起余华的医生出身。这位儿时经常看到医生父亲从手术室中满身鲜血地走出来的医生作家,在从事了五年的牙医职业后,对鲜血、疼痛、暴力已经具备了常人所不具备的息止暴力惊吓的免疫力,反而乐此不疲地展示暴力以及暴力作用下的鲜血、身体、尖叫。余华在描述鲜血与暴力时的心平气和,与他从医经历中的面对鲜血与死亡心平气和的训练不无关系。在余华的回忆性散文中,余华经常回忆到他在医院度过的童年,以及童年中的医院记忆、死亡哭喊、手术鲜血,他甚至在夏日躺在太平间里乘凉。因此,他笔下的死亡、暴力、鲜血织就的故事,展示在读者眼里的似乎只是一位整日与手术、死亡、病患打交道的医生讲述的故事。死亡、暴力、鲜血不会激起多年从医的医生的惊叫,同样也不会及其作者余华的惊叫,一切都如医生的日常职业一般自然。

毕淑敏在谈到从医经历对她创作的影响时屡次提到冷静。她说:“医生对我的规定性非常大。医生需要非常冷静,哪怕病人绝望时,也不能情绪用事。”“20年的医务生涯对我来说是特别重要的一种塑造。医生起码要特别冷静,这个东西已然是溶化在血液里了。”作为冷静风格的重要体现,毕淑敏小说中的医生形象都是艺术高超遇事冷静的形象。他们深切地懂得生命的本质。他们笑傲一切残酷的字眼,如难产、绝症、死亡、临终关怀等不动声色。

注释:

[1]余凤高:《飘零的秋叶:肺结核文化史》,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年8月第1次印刷,第143-144页。

[2]巴金:《七版题记》,《巴金全集》(第四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4月第2次印刷。

[3]刘法民:《怪诞艺术美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23页。

[4]刘法民:《怪诞――美的现代扩张》,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0年11月第1版,第115页。

[5]贾平凹:《<人迹>序》,《贾平凹文集》(第14卷),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10月第1次印刷,第198页。

[6]金吐双:《<太白山记>阅读密码》,《上海文学》1989年第8期。

[7]张定璜:《鲁迅先生》,载李宗英、张梦阳主编:《六十年来鲁迅研究论文选》(上册),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第33-34页。

[8]郭沫若:《契诃夫在东方》,《沸羹集》,上海:新文艺出版社,1953年,第201页。

[9]朱悦华:《为了生命――女作家毕淑敏访谈录》,《市场报》1998年3月7日。

[10]吴菲:《毕淑敏访谈:最好的作品还在我心中》,《广州日报》2002年4月5日。

篇1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养生成了大家最重要的核心内容,尤其是老年人,注重养生之道,确保延年益寿,是每一个人共同追逐的话题。

有人说:“有钱、有势就会有好情绪。”其实不然,许多有钱有势的人,心情未必就比普通老百姓好的了哪儿去,金钱毕竟是身外之物,没有不行,但太多了也不一定是福!

只有时时拥有好心情,才是人生最大乐事,才是最好的养生。

做人,就该让自己拥有一份好心情,来营造融洽和谐和睦的家庭气氛,精神抖擞地迎接每一个灿烂的黎明。

因为人生短暂,一辈子也就短短几十年,活着就该让自己多些快乐,少些忧烦,开心过好每一天。

不让眼前的幸福成为擦肩,只要心胸开阔,保持乐观,保持对生命的热爱,懂得感恩,定能快快乐乐度过每一个平凡平淡的日子。

只因人生得失与成败,不过都是过眼云烟,而心情,才能与我们长久相伴,拥有好的心情,也就拥有了年轻、健康的资本,同时也就拥有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信心。

生活需要好心情,心情好才能活跃思维,让精力充沛。

我们只活这么一回,不可再生,每一时每一秒都在向终点靠近,生命从无到有,物质从有到无,包括荣辱、名利、最终全都会烟消云散。

只有保持好的心态,珍惜亲情善待友人,用爱心回报社会;尽有限之力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在未来的路上勤勤恳恳努力耕耘,不为物质的诱感所动容,不为生活的繁琐而灰心。

让自己在平凡平淡中找到幸福的根源;让心情在知足常乐中保持愉悦、怡然,用心了、尽力了,便了无遗憾。

人这一辈子,不管是贫穷还是富贵,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生命的意义,就是让自己活得开心,对得起自己,对得起家人,许多的缘聚或缘散,没必要太在意,有些事情,也许放下才是最好的结局。

正所谓:“人活一世,可以贫穷,可以不博学,但绝不能精神萎靡颓废,绝不能内心空洞无物。”表面的财富只是花间露,内心的繁华盛景,才是我们最珍贵的财富。

只要我们每天拥着好心情上路,快快乐乐、健健康康地过好当下的日子,至于名车、豪宅、都是人生旅途的附属品,可有可无,都是身外之物,唯有好的心情,才是最好的养生,才能长伴我们左右。

所以,直面人生是一种对生活的态度,好的心情才是别人无法剥夺的财富,才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正如作家毕淑敏说的:“人可能没有友情,没有自由,没有健康,没有金钱,但我们必须拥有一份好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