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的散文范文

时间:2023-03-16 01:20: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朱自清的散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朱自清的散文

篇1

精确美。古人说:“辞达而已矣。”辞要达意,应当是一切文章的起码要求。所谓“达”,就是要准确、精当地描述事物的特定情状,抒发作者特定的思想情感。如《荷塘月色》描写在一个四周宁静而“我”的心里颇不宁静的满月的夜晚,“我”想去荷塘欣赏“另一番样子”的景色,此时:

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这一节口语化的语言准确地再现了此时此地的情景以及“我”的较为复杂的心绪;尤其是一个“带”字更为传神。它明晰、逼真、自然地表现了“我”当时的心情,还表明“我”去的地方不远,离家的时间不长。这一节口语为“我”将要去欣赏静谧、朦胧、柔和、优美的荷塘月色从环境、情绪上作了很好的铺垫。

隽永美。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说:“意则期多,言惟求少。”意思是口语初读似乎一览无余,再读却如啜香茗饶有余味。且看《松堂游记》。一个夏天,“我”和S夫妇同游松堂,晚上准备赏月。三人赏月心切,文章是这样描述当时的情境的:

可惜我们来的还不是时候,晚饭后在廊下黑暗里等月亮,月亮老不上,我们什么都谈,又赌背诗词,有时也沉默一会儿。

一个“老”字含意颇丰。“我”和S夫妇吃过晚饭就来等月亮上来,可是左等右等,还是不上来;不上来还要等,等了还是不上来。“我”和S夫妇赏月的期望、急迫、不耐烦、无可奈何甚至责怪、怨怼的心绪都尽含在“老”字中了。然而,越是这样,越是要等,于是就用“赌背诗词”来消遣了。一个“赌”字,可以想见当时情景:三人相互打赌背诗词,看谁背得多,背得好,三人在背中比输赢,以至胜者如何得意,负者如何受“罚”,真是难摹之状、难写之意如在目前了。

和谐美。这是根据表情达意和艺术构思的需要,使文章具有铿锵的音调、内在的节奏和连贯的文气,“合而读之,音节见矣;歌而咏之,神气出矣。”(刘大魁《论文偶记》)如《春》是这样开头的: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两节文字节奏短促而轻快,语势畅达而倾泻,将作者早已盼望春天到来而终于盼到的兴奋、喜悦――热烈而奔放的欢呼,震撼心灵的喊叫,表现得多么真切、急切而深切!尤其是句末的五个“了”字,常字见奇,落地有声。这里的“了”不再是表示动作完成的一般助词,它还能协调音韵,增强语句的节奏感,浓化感情,使作者热爱、赞美、向往春天的激情流注于语句之间,给人以奋发向前的美感力量。

情韵美。朱自清散文中的口语,还能创造出一种艺术氛围,在特定的气氛和情调中透出诗一般的韵味,这就是所谓的情韵美。在《巴黎》的开头,朱自清是这样用口语来描绘这座世界闻名的艺术城的:

巴黎人身上大概都长着一两根雅骨吧。你瞧公园里、大街上,有的是喷水,有的是雕像,博物院处处是,展览会常常开;他们几乎像呼吸空气一样,呼吸着艺术气,自然而然就雅起来。

“雅”乃是统管全文之“眼”。巴黎人成年累月都生活在艺术美的环境中,受着浓郁的艺术美的熏陶,“雅”已经沦肌浃髓了。文章一开始就被口语所描绘的“雅”的艺术气氛和情调所笼罩着,字里行间充溢着作者对巴黎这座艺术城的独具慧眼的赞美,使读者如同身入那优美的情境之中,听作者娓娓谈来了。

篇2

【关键词】 朱自清 写景散文 修辞美感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6(b)-0191-02

朱自清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散文家。他的散文,或工笔细描,委婉含蓄;或粗笔勾勒,饱含至情;或细细道来,自然淳朴;或面叙家常,风趣间出。总之,“他的作品一开始就建立了一种纯正朴实的新鲜作风。”尤其是他早期的写景抒情散文,更是笔中有画,文里含情,被誉为现代“白话美术文的模范”。他善于用“缜密漂亮”的笔法,描写“满贮着诗意”的散文,勾勒鲜明生动的形象,表现纯正质朴的情思。他的散文,不愧为中国现代散文艺苑中的奇葩。

朱自清的写景散文所以能取得这样高的艺术成就,成为读者久诵不厌的美文佳作,这是与他善于调动娴熟的语言艺术技巧,恰当使用各种修辞手法,表现其至情,从而使作品产生耐人玩味的修辞美感分不开的。

大致说来,朱自清写景散文的修辞美感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1)形象美感;(2)音乐美感;(3)画面美感;(4)情韵美感。

1 形象美感,是朱自清写景散文最明显的修辞美感

在他的写景散文中,朱自清先生给我们勾画出一系列鲜明生动的美的形象:幽深静谧的“荷塘”,心醉神迷的“梅雨潭”,灯月交辉、笙歌彻夜的“秦淮河”,以及充满生气、花枝招展的“春”姑娘,这些无不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我们知道,文学作品的形象是借助于语言表现出来的,作家要塑造出鲜明生动的形象,必须对语言进行艺术的加工锤炼,以最准确的文字反映事物的形态。散文是文学中最讲究语言锤炼的文学体裁之一。可以说,散文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言的魅力。从这个角度说,“散文是语言的艺术,杰出的散文家都是卓越的语言艺术大师。”

朱自清就是一位杰出的语言大师,他十分讲究语言的锤炼,即使是日常生活中的口语,一旦经过他笔炉的加工,也会变得鲜活起来。读他的作品,我们可以体会得到,那些自然景物经过他语言的修饰润色之后所具有的形象美感:

“有时微风过来,用纤手挽着那影子,它便袅袅的成了一个软弧;但他的手才松,它又像橡皮带儿似的,立刻服服帖帖的缩回来了,我所以猜疑,或者另有双不可知的巧手,要将这些影子织成一个幻网。——微风想夺了她的,她怎么肯呢?”(《白水祭》)

风本是无形的,影子也不可捉摸,但作者却把风吹飞烟所形成的飘忽不定的样子,说成是微风“用手挽着影子”,把风停烟聚说成是手一松,“像橡皮带儿似的”“服服帖帖的缩回来”,或者是另有双巧手,“要将这些影子织成一个幻网”。作者用“挽”“缩”“织”“夺”等动词,将无形的东西有形化,将无情的事物拟人化,这就维妙维肖地描绘了又薄又细的瀑布被微风吹起的奇异景象,给人以鲜明的形象感。

2 音乐美感,是朱自清写景散文的又一修辞美感

“散文是心灵的歌。”朱自清写景散文的语言,有一种声情并茂的音乐美。他像演奏家善于调整琴弦那样,善于对语言进行加工润色,因而形成了他散文语言的匀齐和谐的诗意,读他的散文,仿佛沐浴在清澈的山泉,通体舒畅。朱自清写景散文的音乐美感,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叠音词的运用,突出了词语的意义,加强了对事物的形象描绘。

在我国古代的诗词曲赋中,叠词这种修辞手法用得极为普遍,朱自清继承了这一修辞传统,把它用于现代白话散文的写作中。他的散文,由于大量运用叠字叠词,语言显得活泼生动,韵味无穷。如:“夜幕垂垂地下来,大小船上都点起灯火。从两重玻璃里映出那辐射着黄黄的散光,反晕出一片朦胧的烟霭,透过这烟霭,在黯黯的水波里,又逗起缕缕的明漪。在这薄霭和微漪里,听着那悠然的间歇的桨声,谁能不被引入他的美梦去呢?只愁梦太多了,这些大小船儿又如何载得起呀!”(《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垂垂”表示幕色渐渐降临的过程;“黄黄”形容灯光透过玻璃所呈现出的清淡、晕眩的色彩;“黯黯”表明夜色笼罩下的秦淮水色的幽深、浓密;“缕缕”形容微波起伏的情状。这四个叠音词的运用,不仅把夜幕方垂时,秦淮河灯光水色的朦胧美景描画了出来,而且增添了一种舒缓的语气,读起来音调和谐,琅琅上口。

(二)双声叠韵词的运用,形成了他散文语言舒疾相间,高低错落的回环美。

双声叠韵是汉语特有的一种利用语音表达思想感情的语言形式。他在创作实践中,巧妙地运用一些双声叠韵词,形成了他散文语言的音乐美。请看下面的句子:

(1)在圣马克方场钟楼上看,团花簇锦似的东一块西一块在绿波里荡漾着。……中国人到此,仿佛江南的水乡。(《威尼斯》)

(2)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荷塘月色》)

(3)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荷塘月色》)

(4)那溅着的水花,晶莹而多芒。(《绿》)

(1)、(3)句中的“仿佛”、“参差”、“斑驳”都是双声词;(2)、(4)句中的“苍茫”、“晶莹”都是叠韵词。利用特殊的语音关系,朱自清将之用于作品中,使文章的语调显得委婉通脱,清丽自然。

(三)轻声和儿化词的运用,使语言活泼轻快,婉转流畅

篇3

关键词:朱自清;散文;语言艺术

朱自清先生是我国“五四”以来最脍炙人口的散文作家。他的散文,不论记人、叙事、说理、抒情,都如实抒发了自己的思想和感情,他的情感性感染了广大读者。文章的思想和情感的意蕴美向来是文学创作的最高追求,这种内在美是通过怎样的外在形式体现出来的呢?语言的运用是最重要的一个方面。研究朱先生的散文创作,我们不难发现,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突出表现在语言艺术的运用上。

一、精选口语入文,体现朴素美

关于散文的语言风格_朱自清强调文章最重自然,他明确提出要用“活的口语”写文章。认为这样的文章才能像“寻常谈话一般,读了亲切有味。”

《春》里,他不说春天来临,各种花竞相开放,争妍斗艳,而说“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花赶趟似的。”

《绿》里,不说梅雨潭的绿美丽纯洁,令人心醉,而以与“绿”谈心的方式说“我舍不得你_我怎舍得你呢?我用手拍着你,抚摸着你,如同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我送你一个名字,从此叫你‘女儿绿’好么?”

朱自清先生为使口语入文,把北京话作为挑选和提炼口语的标准。在他的散文创作过程中,始终恪守这个标准,因而他的散文语言与今天的普通话几乎一样,活跃在中国人的交际生活中。

(一)善于使用富有个性化的北京话口语

《春》里,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几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草“偷偷地”“钻出来”,写出了小草在人们不在意的时候破土而出,就像孩子捉迷藏时从暗处钻出来,充满了孩童情趣。“坐着”、“躺着”、“打滚”、“踢球”、“赛跑”、“捉迷藏”,一连串动词无不童趣盎然。“两个”、“几脚”、“几趟”、“几回”这些不定量的数量词,表明孩子们在天然的运动场上随意玩耍,直到尽情尽兴为止。“轻悄悄”写出了春草的柔和,“软绵绵”写出了春草的柔嫩孩子们在草地上玩耍的舒服劲儿表现出来。春天给孩子们带来欢乐,孩子们为春光增添无限生趣,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其乐融融的画面跃然纸上。

(二)善于使用北京话独具特色的简短句式、反问句式

《松堂游记》里。“白皮松不算奇。多得好,你挤着我我挤着你也不算奇,疏得好,要像住宅的院子里,四角上各来上一棵,疏不是?谁爱看?这儿就是院子大得好,就是四面八方来得好。”

论《吃饭》里,“可是法律管不着他们吗?官儿管不着他们吗?干吗要怕任呢?”、“谁怕谁?”,句式简短,充满感情,朴素自然。

风华从朴素中来,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句句明白如话,平易自然,堪称朴素美的典范。

二、巧用叠词、双声叠韵词语、儿化词、整散句,构成音韵美

(一)叠字叠词的巧妙运用,形成独有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叠字叠词,在我国古典诗词歌赋中的运用十分广泛,它造成一种走月流云的音韵美或反复回环的抒情气氛。朱自清先生的散文中,叠字叠词随处可见。

《威尼斯》里用了“微微”、“茫茫”、“走走”、“来来去去”、“老老实实”、“疏疏落落”等,使语言铿锵有力,朗朗上口。

《荷塘月色》里,一开头就点明题意:“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日”原是时间名词,这里是表示时间的量词,重叠后有浓厚的形容词意味,更显得荷塘是作者非常熟识的,衬托出“心里颇不宁静”;“月亮渐渐地升高了”,“渐渐”,表明夜已深了,因为“心里颇不宁静”,所以就愈感到时间过得慢:“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迷迷糊糊”写作者的感受;“我悄悄地披上大衫,带上门出去。”“悄悄”表面上是修饰披大衫这个动作的,实际也是写“我”当时的心境。“悄悄”不能只是寂静无声,而多少还带有“忧心忡忡”那种思绪,语意双关,意味深长。

《绿》里,“仿佛一只苍蝇展着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那溅着的水花,晶莹而多芒”、“她又不杂些儿尘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等,句中“仿佛”是双声,“晶莹”、“温润”是叠韵,这些词的运用,也使作品构成一种音韵美。

(二)富于变化的长短句、整散句的交错运用、较有规律的停顿、抑扬有致的句调、层次,使文章摇曳多姿,鲜活生动。

朱自清写作散文,非常注意句式安排。‘是,字句,‘有’字句,‘在’字句的安排最难。于是想方法省略那三个讨厌的字,例如:‘楼上正中一间大会议厅’,‘楼上正中是——’,‘楼上有——’‘——在楼的正中’,但用第一句,盼望给读者整个印象,或者说更具体的印象。再有,不从景物自身而从游人说,例如“天尽头处偶尔看见一架半架风车”。正因朱自清如此精心安排句式,推敲文字,他的散文语言才呈现出一种“语言的音乐旋律”。《匆匆》里,“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吧:哪又是谁呢?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哪里呢?”这篇散文巾,大部分句子只五六个字,常常形成排比问而不答,飘忽即过。词语的色调也极婉转,轻盈的燕子,婀娜的杨柳,娇艳的桃花。组成一幅多美的画图。“去——来”、“枯——青”、“谢——开”既有词义上的对比,又有音韵平仄上的变化,再加上以“了”“呢”等的语气词缀在句尾,从语言的音乐性上,赋予他的艺术语言以“既能悦目,又可赏心,兼耳底,心底音乐而有之”的美感特征。

《看花》里“有些爱花的人,大都只是将花栽在盆里,一盆盆搁在架上:架子横放在院子里。院子照例是小小的,只够放下一个架子,架子上至多搁二十多盆花罢了。有时候院子里依墙筑起一座‘花台’,台上种一株开花的树:也有在院子里地上种的。”

作者围绕“花盆——架子——架子——院子——花盆”的顺序清楚地将一般家庭“爱花”的方式列举出来,层次清楚。又使文章回还往复,音韵之美,自然天成,美不胜收。

三、运用缤纷修辞,铺展装饰美

苏轼在《饮湖上初晴后雨》中咏道“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朱自清的散文里,不论是朴素美的“淡妆”,还是装饰性的‘浓抹’,都使语言生动形象至极,尤其是缤纷的修辞,仿佛优美的旋律萦于耳际,久久绕梁。

(一)善于运用多种常见修辞

朱自清先生在他的散文里。综合运用比喻、拟人、反问、对比、夸张、排比和反复等修辞手段,把语言装饰起来,以增强语言的魅力和艺术感染力,“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既照应了以流水喻月光。又写出了月辉照耀。一泻无余的景象,使月光有了动感。

“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则写出雾在深夜由下而上轻轻升腾。慢慢扩散、弥漫,以动景写静景,描绘雾的摇曳之态。

《绿》里写梅雨亭“仿佛一只苍鹰展着翅浮在天宇中一般。”写出亭子凌空欲飞的气贯长虹之美感。

《匆匆》里“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太阳有“脚”,能“挪移”。这是拟人;“于是一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一组排比句,用具体的事件,细腻独到的笔触,形象地勾勒出时间的逃去如飞;这些修辞手段,营造出一种和谐的轻灵美。

(二)善于运用常人难以使用的修辞手段

通感常出现在朱自清的散文中。《荷塘月色》里,“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前一句用渺茫的歌声描绘出“清香”飘渺,似有似无的荷之清香,动静相宜,虚实相生。后一句则用“名曲”的旋律来形容表明光与影的和谐,与小提琴演奏的名曲一样悠扬,烘托出一种温馨、幽雅的氛围。给读者以联想和想象,使人如浴荷塘月色之中,进入诗境一般。

《绿》里,“这里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她松松地皱缬着,像拖着的裙幅:她轻轻地摆弄着,像跳动着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着,象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冷人想着所曾触到的最嫩的皮肤:她又不杂些儿尘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作者综合运用博喻、通感、移用的修辞手段,多角度、多侧面地从视觉、触觉等方面形象地表现出梅雨潭水绿的波状、情致、柔润、清亮,令人叹为观止!

四、慧聚等闲言语,洋溢绮丽美

朱自清亲情散文最大的特点就是“真”,以感情表达的真挚动人取胜,他的每篇亲情散文都是他表露自己感情的艺术品,也以真挚的感情写自己“身边琐事”,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将抒情、叙事、描写、议论熔于一炉,委婉缠绵,绮丽动人。

《背影》叙写的是平常生活中一桩桩平凡无奇的事,但一旦将注入“真情”的一件件小事汇总起来,凝聚到“我”身心为之一震的年迈父亲的“背影”上,那种子对父的一往深情便找到了“喷火口”,从而产生了催人泪下的艺术感染力。这种如话家常般的文字,读起来清淡质朴,却情真味浓,蕴藏着一段深厚的感念之情。作者面对的不是一场单纯的父子别离,而是父与子,子与父的灵魂交流、人格碰撞、伦理顺逆、代沟差异的重新审视与评估,多角度、多层面地洋溢出人性的绮丽光辉。

《给亡妇》采用书信体样式,悼念亡妻,感恩亡妻,在对亡妻生前给予家人无微不至的爱的描写和丈夫疏于照顾妻子溢于言表的自责中,重现母爱和妻情。发自内心深处的“你”字一个比一个重,仿佛让我们看到了他含着的眼泪,夫妻恩爱、琴瑟相和,全从真切如实中来。当摈弃了华丽词藻,应用了一色的白语白话,将心中深刻的至情表现出来,我们看到了如此醇美感人的至情境界。

篇4

她(指绿)松松的皱缬着,像拖着的裙幅;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令人想着所曾触过的最嫩的皮肤;她又不杂些儿尘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我若能裁你以为带,我将赠给那轻盈的;她必能临风飘举了。我若能挹你以为眼,我将赠给那善歌的盲妹;她必明眸善睐了。我舍不得你;我怎舍得你呢?我用手拍着你,抚摸着你,如同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

――《温州的踪迹二・绿》(1924年)

水面常如镜子一般。风起时,微有皱痕;像少女们皱她们的眉头,过一会子就好了。

――《阿河》(1926年)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荷塘月色》(1927年)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1932――1933年)

月亮上来了,却又让云遮去了一半,老远的躲在树缝里,像个乡下姑娘,羞答答的。

――《松堂游记》(1935年)

在这些喻体的词语里有小姑娘(十二三岁的小姑娘、乡下姑娘等)、少女、处女、、美人和等。作者在比喻中用女子作喻体,除了贴切之外,还增强了比喻本身的美感。

朱自清在比喻中之所以对女子情有独钟,是因为他将女子看作是美的化身。他在《女人》一文中写道:“我所追寻的女人是什么呢?我所发见的女人是什么呢?这是艺术的女人。……艺术的女人便是有着美好的颜色和轮廓和动作的女人,便是她的容貌,身材,姿态,使我们看了感到‘自己圆满’的女人。这里有一块天然的界碑,我所说的只是处女,,中年妇人,那些老太太们,为她们的年岁所侵蚀,已上了凋零与枯萎的路途,在这一件上,已是落伍者了。”也就是说艺术中的女人才是他理想中的女人:因为她们是自然健康且有生气灵动的女人,如同“新鲜的微风吹动我的衣袂,像爱人的鼻息吹着我的手一样”(《歌声》1921年)。给人带来温馨和活力。

朱自清写健康女子的文字:

柏林市内市外常看见运动员风的男人女人。女人大概都光着脚亮着胳膊,雄赳赳地走着,可是并不和男人一样。她们不像巴黎女人的苗条,也不像伦敦女人的拘谨,却是自然得好。有人说她们太粗,可是有股劲儿。司勃来河横贯柏林市,河上有不少划船的人。往往一男一女对坐着,男的只穿着游泳衣,也许赤着膊只穿短裤子。看的人绝不奇怪而且有喝彩的。曾亲见一个女大学生指着这样划着船的人说,“美啊!”――《柏林》(1933年)

朱自清写一个生气灵动的“”跳舞的场景:

我看了一个意大利女子的跳舞:黄昏的电灯光映着她的微红的两臂,和游泳衣似的粉红的舞装;那腰真软得可怜,和麦粉搓成的一般。她两手擎着小小的钹,钹孔里拖着深红布的提头;她舞时两臂不住地向各方扇动,两足不住地来往跳跃,钹声便不住地清脆地响着――她舞得如飞一样,全身的曲线真是瞬息万变,转转不穷,如闪电吐舌,如星星眨眼;使人目眩心摇,不能自主。

――《“海阔天空”与“古今中外”》(1925年)

由此可见朱自清在比喻中选用女子作喻体,并非只是取其自然的美态,更有主观上的对生气勃勃而不是病恹恹的女子的偏爱。因此造就了朱自清的比喻中用女子作喻体时表现出来的活泼可爱的特质。

朱自清喜用女子作比喻中的喻体不能不说是深受中国传统文学的影响和滋养,特别是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它是朱自清非常喜爱的作品。《聊斋志异》写了很多妙龄女子,年龄大多是十三四岁到十八九岁,容色娟好,好似荷粉露垂,杏花烟润,嫣然含笑,媚丽欲绝。而朱自清比喻中的喻体写美人的胳膊、体态和神情等都能从《聊斋志异》中见到它们的影子。如:

岸上原有三株两株的垂杨树,淡淡的影子,在水里摇曳着。它们那柔细的枝条浴着月光,就像一支支美人的臂膊,交互的缠着,挽着;又像是月儿披着的发。而月儿偶然也从它们的交叉处偷偷窥着我们,大有小姑娘怕羞的样子。――《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1923年)

那花真好看:一缕缕垂垂的细丝,将她们悬在那皴裂的臂上,临风婀娜,真像嘻嘻哈哈的小姑娘,真像凝妆的,像两颊又像双臂,像胭脂又像粉……――《一封信》(1927年)

而《聊斋志异》中写女子:“视之年十八九,仪容秀美,袍服炫丽,温婉可爱。女出臂挽之,臂腻如脂,热香喷溢;肌一着人,觉皮肤松快。……乡中少年闻其美,神魂倾动。”(《绩女》)“呼妹出拜,年约十三四,肌肤莹澈,粉玉无其白也。”(《素秋》)两者有异曲同工之妙。

朱自清曾在《女人》一文中详细地写了自己心仪的艺术中的美女,就如同《红楼梦》中的晴雯:

《红楼梦》里说晴雯的“水蛇腰儿”,都是说腰肢的细软的;但我所欢喜的腰呀,简直和苏州的牛皮糖一样,使我满舌头的甜,满牙齿的软呀。腰是这般软了,手足自也有飘逸不凡之概。你瞧她的足胫多么丰满呢!从膝关节以下,渐渐的隆起,像新蒸的面包一样;后来又渐渐渐渐地缓下去了。这足胫上正罩着丝袜,淡青的?或者白的?拉得紧紧的,一些儿绉纹没有,更将那丰满的曲线显得丰满了;而那闪闪的鲜嫩的光,简直可以照出人的影子。你再往上瞧,她的两肩又多么亭匀呢!像双生的小羊似的,又像两座玉峰似的;正是秋山那般瘦,秋水那般平呀。肩以上,便到了一般人讴歌颂赞所集的“面目”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她那双鸽子般的眼睛,伶俐到像要立刻和人说话。在惺忪微倦的时候,尤其可喜,因为正像一对睡了的褐色小鸽子。和那润泽而微红的双颊,苹果般照耀着的,恰如曙色之与夕阳,巧妙的相映衬着。再加上那覆额的,稠密而蓬松的发,像天空的乱云一般,点缀得更有情趣了。而她那甜蜜的微笑也是可爱的东西;微笑是半开的花朵,里面流溢着诗与画与无声的音乐。

这是作者陶醉于艺术中的女人的自白,在这种意犹未尽的描写中,作者已无暇顾及其中比喻的斧凿之痕迹。因此叶圣陶在评论朱自清

篇5

关键词:朱自清 散文 随想

朱自清对中国现代散文发展的贡献,主要是他在继承中国古典文学的基础上和“五四”中西文化交流的背景之下,创造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散文体制和风格,他的散文对中国散文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继他之后,中国散文开启了一片繁花似锦的新局面。

一、构思精巧,剪裁得当

朱自清的散文,扣住中心内容提炼素材,精密构思,从而详略得当、疏密相间、虚实融合、紧凑而尽情地在极经济的篇幅里表现丰富的内容。如《荷塘月色》的结构艺术可谓参差繁密而错落有致。全篇集中在“荷塘月色”的描摹上。他以观赏的视线为线索,先写荷塘水面的田田相挨的荷叶、零星点辍的荷花,以及投在荷叶上面的疏影和笼罩在荷花上的薄雾;再写荷塘四面的远远近近、高高低低的柳树;最后写从远处射来的一两点灯光和树梢上隐隐约约的远山。这种构图布局上的精美,使得画面层次分明,各种景物,错落有致,呈现出立体的美,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此外,他还把动静、虚实、浓淡、疏密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使整个画面色彩均匀悦目,富有浓郁的诗意。

同时,他的散文还选择了最新的构思方式,如《背影》这篇文章就有明显的特点。一般来说,写人物忌讳写背影的,“画眼睛”成为人们认定的使人物传神的好方法,如不能画眼睛,至少要在人物的面部表情上做文章,但朱自清在《背影》中偏不写眼睛、不画面部,而只写背影,这是用诗的方法来构思的。作者善于抓住人物的一瞬间的形象加以诗化。父亲是他十分熟悉的人物,对于太熟悉的人物,往往可以从任何一处微小动作、角度的观察发现其全部性格特点。

二、写景抒情,紧密结合

朱先生散文处处不忘自我,也处处不忘自然与社会,就是最纯的抒情散文,写到了风花雪月,也要点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来,以抒怀抱。

《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把作者当时所“极感到诱惑底力量,颓废底滋味与现代的懊恼”,想通过自然之景超脱而又不能忘情于社会的矛盾心绪,十分微妙地流露在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里,使自然风光反被抹上了作者浓郁的感彩。故而散文一开始是作者“疯狂似的不能自主地”沉醉在灯月辉映、桨声悠扬中,神往六朝金粉、笙歌彻夜的繁华与艳迹,最终却由于现实的丑恶黑暗,“清艳的夜景为之减色”,“那不安的心愈显活跃了,”“船里便满载着怅惆了。”

三、语言凝练,精雕细刻

朱自清的描写自然风景的散文中也不乏饱含优美、浓郁情致的篇章。他前期散文《绿》就是典范,读其文可以看到,他用清新朴素的笔调赋予天外流云、枕石亭阁、凌空瀑布、凝碧深潭以鲜明的形象和色彩,形成了色调柔和、神形毕肖的画面。又紧扣“绿”字对梅雨潭那令人“惊诧”、令人留连和陶醉的绿的描写。在作者的笔下,读者看到了“闪闪的绿”“奇异的绿”“似荷叶铺着的绿”“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皱缬着”“滑滑明亮”的绿,且有了质感――“那样软,那样嫩”。更甚者,“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杨”与其比,“似乎太淡了”;杭州跑马寺近旁的“绿壁”与其比,“又太浓了”;同西湖的碧波比,“太明了”;和秦淮河凝香溢脂的波涛比,“又太暗了”,因而作者说“我的心随潭水的绿而摇荡”。以至于把这“神妙”的绿虚幻成温柔而恬静的姑娘,情不自禁地向“绿姑娘”扑去,使自己激荡的心魄栖息在清澈、碧绿的潭水里。

四、追求口语,雅俗共赏

叶绍均在《朱佩弦先生》一书说:“现在大学里如果开现代文学课程,或者有人编现代本国文学史,谈到文体的完美,文学的会写口语,朱先生应该是首先被提及的。”朱自清“可观”的成就,突出地体现在“谈话风”语言艺术方面的建树,这是朱自清散文创作的一种新的审美追求,也是朱自清对中国现代散文美学的一大贡献。

朱自清创作伊始,便注重北平的方言,以北平话做底子,从口语中提取有效的表现部分,一步一个脚印地向着文学语言的口语化迈进,并逐步形成一种堪称典范独具个性的白话文学语言──“谈话风”的艺术语言。这种语言“念起来上口,有现代口语的韵味,叫人觉得那是现代人口里的话,不是不尴不尬的‘白话文’”(叶圣陶《朱佩弦先生》)。虽说仍属知识分子化的口语,却亲切自然,鲜活上口,幽默风趣,雅俗共赏,这就使得他的散文比起当时的作品来,拥有更多的读者,缩小了新文学与人民大众之间的距离,而这正是朱自清高于一般作家的地方,也是他为现代文学尤其是为现代散文语言的建设所作的开拓性贡献。

五、手法多样,技能精湛

作者擅长于对自然景物作细致观察,对声音、色彩有独特的敏锐感受,并尽力地展开想象的翅膀,运用多种手法,描绘了一幅幅幽远宁静、声色俱全、可感可触的艺术画卷。

以《荷塘月色》为例,出水的荷叶象“亭亭的的裙”,打着朵儿的白花象“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这里的喻体都是秀丽雅致的。“不仅如此,作者的比喻手法又常与通感、拟人等交融到一起。如写清香:“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作者把花(嗅觉)比喻成歌声(听觉),立体化了花香给人的感受性,借歌声的特点写出了清香的幽幽渺渺,增强了空寂辽远的情味。此外,作者选择的所有喻体都依附于清幽宁静、悠远美丽的基本情调,可见笔致之精细。

总观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创作,以独特的美文艺术风格,从早期的清秀隽永到中期的质朴醇厚,到后期的激进深邃,无不显示出他独特的艺术风貌和审美情趣,无不与时代息息相通,正像他的老朋友杨振声说:“他的散文,确实给我们开出了一条平坦大道,这条道路将永远领导我们前进。”为中国现代散文增添了瑰丽的色彩,建立了中国现代散文全新的审美特征,树立了“白话美文的模范”。

参考文献:

[1]朱佩弦先生.叶圣陶散文(甲集).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

[2]朱自清.匆匆.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

[3]朱自清.背影.朱自清――学生必备经典导读,2004.

[4]朱自清.背影.教科书八年级(下).语文出版社,2004.

[5]吴晓东,程光炜,孔庆东,郜元宝,刘勇.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

[6]朱自清.荷塘月色――朱自清散文全集.贵州人民出版社, 2001.

篇6

关键词:女性;喻体;本体;意象

中图分类号:I26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02-0006-01

朱自清对女性的偏爱在他的文章中可以说是展露无疑。一方面既以女性作为喻体来表达他对美的理解,另一方面又以女性作为文章的描写对象即本体来展示艺术之美和影射社会状态。

以女性为喻体来比喻自然风物和表达自我情感是朱自清散文的一大特色。这种独特的审美意向使他的散文充斥着一种格外柔美的情调。从文章的遣词造句到修辞手法的运用,从静态的描写到动态的歌唱,“女性”的状态美和身体美都被运用地恰到好处。他笔下的“月亮”是晚妆才罢的少女,他心中柔细的“枝条”是一支支美人的胳臂,他眼中的“绿”是拖着裙摆的……这些常人眼中平凡的物象一经作者的描写和渲染便都沐浴了生命的阳光,拥有了生命的气息。

朱自清眼中的美好事物都是女性的化身,或者说女性是美好事物的化身。本体和喻体相互作用,相互融合,处于不断地动态交流中,最终达到和谐的状态。朱自清散文的力量之一就是源于此:他把两种美好的事物联想到一起,然后提取最相似、最撩人的部分加以渲染,让两个原本平淡的物象彼此加强,共同到达美的极致。

比如,在文章《绿》中,有这样一段惊世骇俗的描写:这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她松松地皱缬着,像拖着群幅;她轻轻地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她又不杂些尘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如此奇异怪诞的设想,把静态的甚至是抽象的东西活化到常人无法想象的地步,先让色彩化身为有生命的女人,然后再将喻体“女人”作为情感的载体,动情地演绎出一个绝色佳人的形象。此时绿的美和女性的美浑然一体,自然的美和生命的美相映成趣,它们把彼此都强化到一种极致的状态,这种状态表现到接受者那里就是心中油然升起一种不能言喻、无法名状的自我感觉。

其次,面对触动灵魂的景观,朱自清的情感世界会瞬间复活并爆发强大的生命能量。此时多种情感在他的心头碰撞,仿佛有无穷的能量要释放。然而作者却选择适当地收缩和抑制情感,在即将喷发的情思洪口悄然流淌成婉柔的细流。运用女性意象就是作者实现抑制情感的手段,他把符合自己审美情趣的东西移驾到散文的世界中,混合高超的语言驾驭能力和完美的情感传达技巧,于是一个美到极致的意境便呈现在读者面前。

如《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对岸边的一番景色是这样描绘的:那晚月儿已瘦削了两三分。她晚妆才罢,盈盈地上了柳梢头。天是蓝的可爱,仿佛一汪水似的;月儿便更出落得精神了

・・・・・・而月儿偶然也从它们的交叉处偷偷窥看我们,大有小姑娘怕羞的样子。对于朱自清这样一个感性的人来说,秦淮河的美景早已让他心怀荡漾,然而作者并没有让情感一泻千里,而是为我们奉献了一幅“美女簇拥”图。这仅仅数百字的语言描述中,几乎句句涉及女性的感官和动作。一种再普通不过的“月上柳梢头”景观,朱自清却将它演绎成了一群女人的情景剧,此番情到深处的描绘浸透了作者独特的生命体验。情感饱满,语言却似乎经历了千年的沉淀,美丽却不招摇。

再次,朱自清散文对女性意象的选择从微观上说是狭隘的,基本集中在年轻女性的群体上。当然,这是人之常情,文章要实现直观“美”,那么选择的描述对象也要有外在美,于是“美人”、“少女”、“”、“小姑娘”就成了舞台上的主角,特别对“美人”这个词语的运用可以说到了不厌其烦的地步。台湾著名学者余光中曾在《论朱自清的散文》(《名作欣赏》1992年第2期)中指责朱自清比喻中这类女性意向“浅俗轻率”“会引起庸俗的联想”,说这是作者的一种“意恋”,“甚至流于,是压抑了欲望之浮现”。文学本来就无对错,只是仁者见仁的艺术。朱自清散文中高频度地使用女性意象确实会引起某些意外联想,不过“压抑欲望”之说似乎略显苍白。难道写女人一定是因为原始的望吗?“小姑娘”、“”作为女人中的极品是作者至高无上的崇拜,它们的年轻朝气,和妩媚温柔点燃了朱自清心中的艺术之火,它们像女神一样拽曳着他的灵魂,燃烧着他的心灵。这不是对的渴求,也不是委婉的影射,而是一种至纯的艺术观赏力。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朱自清的散文是不能和女性意象分离的,“女人”是他表达“美”的载体,是他表达爱这个世界的方式。他的散文与其说是自然的世界,不如说是女人的世界。万物生灵、奇观美景数不胜数,但是他总能把它们和女人联系起来。形形的女人被朱自清运用地轻车熟路又恰到好处,仿佛是他脑海里的标签库,随用随抽。

这般丰富的想象力和动人的艺术感觉恐怕不只是天赋使然,主观审美经验的参与是构成朱自清心理驱动的重要因素。为什么这种深切的女性情结会成为其散文的独特审美倾向呢?

首先,女性在朱自清那里是绝对完美的存在物,女人对他而言是具有艺术生命的欣赏对象,是“美”的象征和代表。朱自清是一个心中充满爱的作家,他对美有一种格外的偏爱。女性作为他情感世界和艺术世界中美的代表,首当其冲地被推到外化的自我世界中,也就是文本当中。这种联想是作者情感的自然流露,是水到渠成的顺畅连接。当女人成为一种艺术时,任何描写,任何解剖都是尺度内的夸张和扩大,是艺术缔造的成果。

再次,个体独特的生命体验也是形成独特审美倾向的重要因素。朱自清美满的家庭生活加深了他对女性世界的认识。妻子娴淑温柔,女儿天真活泼,这种随手可抓的幸福,处处弥漫的女性美,让他对女人的柔和美产生了一种强烈的爱慕和欣赏。这种感觉因为深入生命深处,最终凝固成他惯用的思维方式,影响到他对自然风物的感知、观照与描写。

女性不仅是朱自清散文中惯用的喻体,而且是他用生命和灵魂去欣赏和描绘的本体。在本体世界中,女性不再是美的载体,而是美的本身。

《女人》一文是他对女性做的一次全面系统的解读,是他洞彻女性世界的一个深刻模本。文中他借友白水的口吻说道:“我无论到什么地方,第一是用我的眼睛去寻找女人。在火车里,我必走遍几辆车厢去发现女人;在轮船里,我必走遍全船去发现女人。”这种疯狂的举动,这种对女人欲罢不能的渴求让人汗颜。这里朱自清所注意与发现的女人,绝不是卑鄙俗的登徒子眼中和心中的女人,而是“艺术的女人”。他明确地说:艺术的女人便是有着美好的颜色和轮廓和动作的女人,便是她的容貌、身材、姿态……我最不能忘切的,是她那双鸽子般的眼睛,伶俐到像要立刻和人说话。在惺忪微倦的时候,尤其可喜,因为正像一只睡了的褐色小鸽子。和那润泽而微红的双颊,苹果般照耀着的,恰如曙色之与夕阳,巧妙的相映衬着……这番对女人精辟的描述和解读,丝毫没有的味道,他把艺术的女人和女人的艺术用纯纯的语言概述出来,美妙至极。

在《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一文中,朱自清重点描写了一类“非水性”女人――歌女和。秦淮河的美是犹如女人一样的美,歌妓的出现打破了这一平衡,女人的美受到了金钱的玷污,作者心中女人的原型受到威胁,造成了挥之不去的挣扎和矛盾。挣扎和矛盾的过程中,女人便成为朱自清鞭挞社会的隐形载体。

女人从开始的喻体到后来的本体,再到最后的载体,角色的不断转变与朱自清心理的不断变化是一致的。

总之,女性艺术是朱自清散文抵达至美境界的重要途径,是他追求美和光明的重要载体。他以独特的审美取向和情感体验解读着女性艺术,为我们营造了一个美丽深刻的散文世界。

参考文献:

[1】]朱自清.朱自清人生笔记[M].吉林:时代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2]朱乔森.朱自清全集[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篇7

[内容]

 <?XML:NAMESPACE PREFIX = O />

    提要  朱自清是一位成就卓著的现代散文作家,同时也是一位出色的语文教育家。其思想理论体系的构成可以概括为:朱自清超乎寻常地把语文教育的目的确立在使学生了解本国固有文化并且提高学生欣赏文学的能力的崭新意义上,他鲜明提出作文训练(培养学生写作能力)和技术训练(培养学生欣赏能力)才是语文教育最重要最核心的部分。虽然讲解、分析、辨别、练习早已普遍成为语文教育的基本手段和方法,但朱自清则独具一格地极力倡导“读”应当成为整个语文教育的方法和手段变革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  了解与欣赏  作文训练  技术训练  精读略读讲读诵读

    *                          *                          *

            引  论

    朱自清是中国现代散文领域里成就很高的作家,但我们发现他还是现代中国一位出色的语文教育家。只是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我们总是无法摆脱朱自清是一位现代著名散文家的深刻影响,或者说朱自清大量的文学创作尤其是他在散文创作方面的成就多少有些掩盖了他实际上相当丰厚细致的语文教育思想。朱自清1920年从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后先后在杭州第一师范、扬州第八中学、吴淞中国公学、台州六师、温州第四中学、宁波四中等校任教,1925年-1932年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教授、系主任,1937年抗战爆发后,随学校南迁,任昆明西南联大中文系主任,其教育论著有与叶圣陶合著的《国文教学》、《精读指导举隅》、《略读指导举隅》、《标准与尺度》和《语文拾零》等。我们把目光从他的散文作品转移到他众多的教育论著,明显可以看到他的语文教育思想自成体系。我想:站在历史的长河中,以今天的眼光第一次审视作为语文教育家的朱自清,不断地从各个方面来加深对他的教育思想的认识,将十分有助于提高我们目前以及将来语文教育发展解决重大问题的自觉性。我们把朱自清关于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方面的独特主张和论述,总称为朱自清的语文教育思想。本文不揣冒味,对此作一初步探讨。

            一、“使学生了解本国固有文化并且提高欣赏文学能力”

        的教育目的论

    他在《古文学的欣赏》一文中相当独特地提出了语文教育的两项目的,非常值得我们注意:一是选读古书,了解、认识和接受本国固有文化。二是以欣赏作为情感的操练,设身处地地欣赏古文学,弄清古文学的立场或扬弃或清算,培养欣赏力和批判力。朱自清把语文教育的远大目标确定在了解本国固有的灿烂文化,加强民族意识并以此提高学生欣赏文学的水平,这种观念显然区别于语文教育就是讲授语文知识使学生语文成绩考试合格或者语文教育就是一种解析作家作品和语言现象的学术研究的一般观念。朱自清这种对语文教育目的的崭新揭示让我们感觉到了他的一种具有特定意义对于前人的举步跨越。他还认为:中国人虽然需要现代化,但是中国人的现代化,得先知道自己才成。这表明朱自清正是一位独尊本国固有文化的理论家。在他看来,本国固有文化遗产不仅是中国奔向未来的一个重要依据,而且也是语文教育必须把握的一个重要目的。在这方面,朱自清把语文教育独特地理解为一种继承文化遗产宏扬民族精神的特殊行为,这显然体现了他个人的特色。

篇8

关键词:散文;衔接;连贯

衔接,是英国语言学家韩礼德1976年在他的专著《英语的衔接》中提出的。韩礼德对衔接的界定是把它融入语篇中:“衔接的一般意义是包含在语篇这一概念当中。衔接的角色是为语篇提供‘语篇组织’即衔接帮助创造出语篇。”也就是说,衔接是语篇的有形网络,在语篇的构建中有重要作用。其实,所谓的语篇性其实就是文章的连贯性。连贯是文章的基本要求,而衔接作为产生文章连贯性的一种手段,与连贯紧密相连。文章能否具有连贯性依赖于段落与段落之间的衔接关系,进而使文章的中心得到充分的表达。在衔接关系的识别可以提高读者对内容的理解.有意识的衔接手段可以使读者的认知更迅速把握文章的内容。衔接语篇组织结构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分析话语凝聚力的关系,从而建立一个连贯的系统,读者不仅可以明确文章的内容,并从一个更宏观的角度把握话语结构和含义。衔接的手段主要有三种:语法手段,词汇衔接和逻辑关系语。结合文章的实际,在这里,我们不涉足语法手段,主要侧重于词汇衔接与逻辑关系两方面的分析,具体表现在中心词的复现、层进、照应、转折关系等衔接艺术手段。众所周知,散文“形散而神不散”,对衔接手段要求极高。而朱自清的散文在现代文学作品中有着重要地位,而他的散文艺术更是广为赞颂。本文选取了朱自清具有代表性的散文为例,着重分析其散文中的衔接艺术,以此对衔接手段有一个更深的认识。

重复是词汇衔接中最重要的一种方式,尤其是文章中心词,在一个语篇中以其不同的形式反复出现,则有着连贯全文的重要作用。如朱自清的《绿》这篇游记散文,主要是通过描写梅雨潭的绿,来抒发作者真挚的感情。“绿”字是全文情景交融的焦点,在文章的结构上起衔接作用。文章共有四段,“绿”出现达九次之多,而且每一段都有“绿”字贯穿其中(下划线着重标明):

“我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第1段)

“岩面与草丛都从润湿中透出几分油油的绿意。”(第2段)

“梅雨潭闪闪的绿色招引着我们,……,那醉人的绿呀,仿佛一张极大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呀。……,这平铺着,厚积着的绿,……,我送你一个名字,我从此叫你“女儿绿”,好么?”(第3段)

“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不禁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第4段)

从中可以看出,“绿”字将整篇文章衔接起来,贯穿于文章的始终,使文章的整个组织构建具有完整性,文章的中心也更加的鲜明突出,使读者深深感受到梅雨潭的“绿”,文章中心思想清晰明了。

照应也是朱自清散文衔接艺术手法的一种,他的散文通过前后的照应手段加以衔接,使文章在组织结构上更为完善。如《绿》通过段落间语句的重复,首尾呼应,结构相当完善。第一段的一句话,“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起笔突兀,但是却点出了文章的主旨,使读者对文章中心内容一目了然。“梅雨潭是一个瀑布”,写瀑布的飞流直泻,飞花碎玉般的美景,正是为了映衬梅雨潭的奇异;写梅雨亭,却是为了过渡到写亭下深深的梅雨潭的。这都是在为下文着意刻画梅雨潭的“绿”作好铺垫。紧接着作者顺着游历的足迹来写,对瀑布、对梅雨亭作了简洁而形象的介绍,在描写梅雨亭与瀑布的中间,插入了两句话:“这是一个秋季的薄阴的天气。微微的云在我们顶上流着;岩面与草丛都从润湿中透出几分油油的绿意。”既交代出游的季节时间,也从那“透出几分油油的绿意”中,扣紧“绿”字,时时与文章中心内容相照应。最后,全文以“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不禁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一句话结尾,仍然把话语落到“绿”字上,与开头相互映照。总之,文章处处在照应“绿”字,尤其是文中第一段的“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与最后一段的“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不禁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段落间的前后照应,形成形式上的衔接标志,使整篇文章的脉络极为清晰、连贯。

篇9

如:歌声,匆匆,荷塘月色等,使我们回味无穷。好似身入其中,营造出一种优美的意境。每次读他的文章,都有一种很舒服的感觉。

我们在《春》中感受到了无穷的生命力,在《荷塘月色》中品味了一次优美的月色,甚至无形的时间都被朱自清给予了轻盈的步态和顽劣的脾性。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的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朱自清散文集》的文章真是名不虚传,统一以美相称。这月下的荷塘仿佛与世隔绝,静的连掉一根针也能听见。

风比做渺茫的歌声。把蝴蝶比作眼睛,星星

多么恰当的比喻啊!只有朱自清才会想出这样的句子吧!优美细腻譬如能猜透人心!

篇10

——读《白种人——上帝的骄子》

读了《白种人——上帝的骄子》后,我懂得了一个道理:我们不能因为他人的某一方面不如自己而去歧视他人。

本文主要讲了:作者去乘坐公共汽车的时候,对面坐着一个拥有白皮肤和一张可爱的脸蛋儿的孩子,作者向来喜欢可爱,充满童趣的孩子,便不禁多看了那个孩子几眼。开始的时候,那个孩子不以为,让作者自由地去看他,但过了一会儿,带着孩子的那位父亲和那个孩子站了起来,准备下站,经过作者身边的时候,那张可爱的脸蛋儿霎时间变成了一张粗俗、凶恶的脸,眼睛里充满了歧视的目光。作者震撼了,惊呆了,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无论如何,我们最要紧的还是看看自己,看看自己的孩子!谁都是上帝的骄子,这和昔日的王候将相一样,是没有种的!

本文出自于《朱自清散文精选》作者朱自清。朱自清是一位诗人和散文家兼学者。他1989年出生在江苏省海县,名朱自华,号实秋。朱自清的散文主要是叙事性和抒情性小品文,代表作有《白种人——上帝的骄子》、《背影》、《儿女》、《给亡妇》、《春》、《桨身灯影里的秦淮河》、《河塘月色》等。其散文素朴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炼,文笔清丽著称,几富真情实感。曾这样赞颂他: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我们应当写闻一多颂,写朱自清颂,他们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朱自清的老朋友叶圣陶曾用饮酒品茶去比喻自己的老朋友朱自清先生。

读了这篇文章后,我联想到了歧视这个问题,从中得到的结论是:我们不应该歧视别人,每一个人都有自己应有的尊严!倘若你说是因为他的家庭背景不好而歧视别人的话,那么你就不对了,有谁说过家庭背景不好就要受人歧视呢?曾经当任过美国总统的林肯先生的父亲是一个擦皮鞋的,林肯先生的家庭背景也不是很好啊!但是他不是照样做了令人敬佩的总统吗?许多的名人的家庭背景也不是很好呀,根本就没有规定穷人家的孩子必定没有出息。有的时候,往往会出现人穷志不穷的现象,穷孩子更有大的决心,拥有更高的志向,穷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比富家子弟更强,更好!再说一说一富家子弟吧,就算他家多有钱那也没用啊!因为那根本就不是他自己用双手去挣回来的,当你看到他人的家庭背景不好的时候,你不仅不能去歧视他,还要去学习他的生活自理能力。倘若你说你是因为你的学习成绩比他好而歧视他的话,那也是不应该,要是他人的学习不好就有两种可能,一是:他暂时是一个调皮,没有爱上学习,陶醉学习的孩子。二是:他是一个稍微比其他孩子的智力要低一些,比其他孩子懒一些。要是你歧视的那个人是前者的话,你可别歧视他,反而要帮助他把对学习的兴趣挖掘出来,他也许回像牛顿一样,牛顿在小学的时候不太爱学习,只是爱用木头去削出一些小巧玲珑的木具,可是,到了中学后他有了很大的转变,他受到了学习的陶醉,感受到了学习的好处,爱上了学习,这样一来,才会出现一个闻名中外的的物理学家兼数学家。但是,他如果是后者的话,你不能歧视他,,要帮助他开发智力,除掉他的懒惰性。可是,如果他对学习是十窍九窍通——一窍不通的话,那也不能去歧视他,让我来给你讲一个故事吧!有一个患有诵读困难症的小孩在学习上非常不好,他经常在公园里苦闷着,慢慢的,他喜欢上了为一些小动物建一个小小的家和雕刻,后来还在大头针上刻下了劳埃德大厦,他就是英国著名的微雕大师威拉德。威根。。听完这个故事后,你可能知道我的用意所在了。没错,就是要帮助他找到他自己最有天赋,最感兴趣的那一方面。倘若你说你歧视的那个人哪个方面没有你那么好,那请问,那一方面是不是你的优点呢?如果是,那么,你看到了他的优点了吗?也许他的优点就是你的缺点,而你的优点就是他的缺点,你的某一个方面没他好,他的某个方面没你好。要是真的这样,就要互相取长补短,或者你们可以组成一个学习小组,互相去探讨问题,如果不是,那也不应该去歧视他人,或许过一阵子,他就厉害过你了。倘若你歧视的人和你是不同一个种类的,如果你是因为他的国家的经济情况比你的国家的经济情况差而歧视他的话,那可真是大大不应该了,要真是那样,你不仅不要歧视他,有时候还要给予他安慰,帮助他,要雪中送炭,而不是雪上加霜!如果你是因为他身体上的缺陷而歧视他的话那你就成了破灭他人自信心,增加他人自尊心的“罪犯”了!那个时候,你应该去鼓励,支持,帮助他,而不是把他那小小的、唯一的、珍贵的自信心彻彻底底地毁灭掉!

朋友们,排除了那么多点不该歧视他人的理由,你还有什么借口去歧视他人呢?

桂江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