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光中散文范文
时间:2023-03-22 22:58: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余光中散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2、《乡愁》赏析:
乡愁,是中国诗歌一个历史常新的普遍的主题,余光中多年来写了许多以乡愁为主题的诗篇,《乡愁》就是其中情深意长、音调动人的一曲。
正像中国大地上许多江河都是黄河与长江的支流一样,余光中虽然身居海岛,但是,作为一个挚爱祖国及其文化传统的中国诗人,他的乡愁诗从内在感情上继承了我国古典诗歌中的民族感情传统,具有深厚的历史感与民族感,同时,台湾和大陆人为的长期隔绝、飘流到孤岛上去的千千万万人的思乡情怀,客观上具有以往任何时代的乡愁所不可比拟的特定的广阔内容。
余光中作为一个离开大陆三十多年的当代诗人,他的作品也必然会烙上深刻的时代印记。《乡愁》一诗,侧重写个人在大陆的经历,那年少时的一枚邮票,那青年时的一张船票,甚至那未来的一方坟墓,都寄寓了诗人的也是万千海外游子的绵长乡关之思,而这一切在诗的结尾升华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有如百川奔向东海,有如千峰朝向泰山,诗人个人的悲欢与巨大的祖国之爱、民族之恋交融在一起,而诗人个人经历的倾诉,也因为结尾的感情的燃烧而更为撩人愁思了,正如诗人自己所说:“纵的历史感,横的地域感。纵横相交而成十字路口的现实感。”《乡愁》是我国民族传统的乡愁诗在新的时代和特殊的地理条件下的变奏,具有以往的乡愁诗所不可比拟的广度和深度。
在意象的撷取和提炼上,这首诗具有单纯而丰富之美。乡愁,本来是大家所普遍体验却难以捕捉的情绪,如果找不到与之对应的独特的美的意象来表现,那将不是流于一般化的平庸,就是堕入抽象化的空泛。
《乡愁》从广远的时空中提炼了四个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它们是单纯的,所谓单纯,绝不是简单,而是明朗、集中、强烈,没有旁逸斜出意多文乱的芜蔓之感;它们又是丰富的,所谓丰富,也绝不是堆砌,而是含蓄。有张力,能诱发读者多方面的'联想。在意象的组合方面,《乡愁》以时间的发展来综合意象,可称为意象递进。“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呵”、“而现在”,这种表时间的时序像一条红线贯串全诗,概括了诗人漫长的生活历程和对祖国的绵绵怀念,前面三节诗如同汹涌而进的波涛,到最后轰然而汇成了全诗的九级浪。
《乡愁》的形式美也令人瞩目。它的形式美一表现为结构美,一表现为音乐美。《乡愁》在结构上呈现出寓变化于传统的美。统一,就是相对地均衡、匀称;段式、句式比较整齐,段与段、句与句之间又比较和谐对称。变化,就是避免统一走向极端,而追逐那种活泼、流动而生机蓬勃之美。《乡愁》共四节。每节四行,节与节之间相当均衡对称,但是,诗人注意了长句与短句的变化调节,从而使诗的外形整齐中有参差之美。《乡愁》的音乐美,主要表现在回旋往复、一唱三叹的美的旋律,其中的“乡愁是——”与“在这头……在那(里)头”的四次重复,加之四段中“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在同一位置上的重叠词运用,使得全诗低回掩抑,如怨如诉。而“一枚”、“一张”、“一方”、“一湾”的数量词的运用,不仅表现了诗人的语言的功力,也加强了全诗的音韵之美。
篇2
[关键词]古典意象;民族记忆;归属;人生理想;独立人格
Abstract:The thick national memories are contained in Yuguangzhong’s pomes, he tries to read history and culture poetically, proving himself-consciously on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This article wants to analyze the classic image of Yuguangzhong’s poems, realizing the classical complexity. This classical complex boils down to three dimensions: first, the strong national belonging; second, the free and unfettered ideals of life and the universe of the independent personality; thirdly, the deep remembrance of homeland country.
Key words:classic image; National memory; belonging; The ideal of life; Independent personality
[中图分类号]I2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余光中早年的诗歌传承“五·四”新诗和欧美浪漫诗派的传统,渗入了许多西方诗歌的元素,使语言中散发出浓烈的西方气息。但自进入60年代,从《莲的联想》、《五陵年少》到《与永恒拔河》、《隔水观音》、《紫荆赋》,诗集中多体现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皈依,诗歌创作大多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吸取灵感,陶然于古典文化的氛围中,力图用诗歌的形式解读深刻的民族印记。
一、古典意象背后的民族文化内涵
余光中敏于观察,长于记忆,善于联想,唐马、汉驹,魏臣、宋将,华山夏水、历史古迹,诗人信手拈来,以古典意象或与古代文化有关联的意象为诗,成为余光中极富个人特色的诗歌美学。
(一)自然意象
余诗中的长城、故宫、玄武门、西湖、太湖、吴宫、唐三彩、嫦娥、莲花和蝉等物象都被他视为了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象征。
“是以东方甚远,东方甚近/心中有神/则莲合为座,莲叠如台/诺,叶何田田,莲何翩翩/你可能想象/美在其中,神在其上/我在其侧,我在其间,我是蜻蜓/风中有尘/火药味,需要拭泪,我的眼睛”(《莲的联想》)。自古以来,“莲”就是东方美的象征。诗人化用“莲”这个物象,这时的“莲”不再单单是自然形态的莲花,也象征着纯洁的爱情,在更高的层次上,“莲”象征着诗人对于佛家净化和超脱的向往。“莲”是美、是爱,“莲”即“怜”人之意。诗人神游于故国江南,抒发对莲的情思,最终归附于传统文化的美妙和超越。
“骁腾腾兀自屹立那神驹/刷动双耳,惊诧似远闻一千多前/居庸关外的风沙,每到春天/青青犹念边草,月明秦时/ 关峙汉代,而风声无穷是大唐的雄风/自古驿道尽头吹来,长鬃在风里飘动/……/只为看台上,你昔日骑士的子子孙孙/ 患得患失,壁上观一排排坐定/ 不谙骑术,只诵马经。/ (《唐马》)通过咏唱一座放在香港某博物馆玻璃柜中的唐三彩陶艺马,诗人联想到古代战场上“骁腾腾”的战马,秦关汉月,现代古代,时空交错。
(二)人物意象
余光中倾注了极大的激情对众多中国历史文化人物进行了诗意重塑。其中,有“前有古人,后又来者/中间的一炬火你擎传”(《诗人》)的诗人陈子昂;有“那独夫在喘气,断袖的手中/还横着长剑,一滴滴,刺客的恨血”(《刺秦王》)的荆轲,有“一出塞无奈就天高地邈/一把慷慨的琵琶/凭她纤纤的手指/拨拨刮刮”(《昭君》)的昭君;有“从灞桥到灞陵/他的长臂比长城更长/胡骑奔突突不过他臂弯”(《飞将军》)的飞将军李广;有“清芬从风里来,楚歌从清芬里来”(《水仙操》)的屈原;有“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寻李白》)的李白;有“城破时你火烫的头颅/裸昂向四面的刃锋”(《梅花岭》)的史可法等。
在众多人物意象中,余光中对屈原、杜甫、李白的重塑尤为经典。写屈原,余光中先后就有《竞渡》、《水仙操》、《漂给屈原》等;写杜甫,有《湘逝》、《不忍开灯的缘故》;写李白,余光中在1980年4月四天内就分别写了《戏李白》、《寻李白》、《梦李白》,题材虽一,但特色各异。杨景龙在《蓝墨水的上游——余光中与屈赋李诗姜词》中就写到:“他那永不释然的祖国情绪主要来自屈原赋,他那天马行空般的纵逸才气主要来自李白诗,而他的雅致琢炼的语言风格则来自姜夔词。”①
(三)文学意象
这里的文化意象主要指余光中对对古典诗词意境的化用,对古典诗词语汇的沿用。江天、冷月、孤舟、寒鸦、秦关、汉月、芳草等等, 在余诗中有着充分的体现:“落月淡下去,如一方古印/低低盖在,一幅佚名的画上”,“把漂泊的暮年托付给一掉孤舟”,“汀芷浦兰流芳到现今”,“青青犹念边草,月明秦时/关峙汉代,而风声无穷是大唐的雄风/自古释道尽头吹来”等等。
《回旋曲》是一首爱情诗,表达了对意中人的倾慕与追寻:“音乐断时,悲郁不断,如藕丝/ 立你在雨中,立你在波上/ 倒影翩翩,成一朵白莲/ 在水中央。”诗人化用了《诗经·蒹葭》中的意境,让诗歌充溢着一种优美的、迷茫的、古典意味极浓的氛围。它是对古典文学中许多其它意象的整合与重组。②
《欢呼哈雷》中“至少我已经不能够,我的白发/纵有三千丈怎跟你比长”是李白诗句“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的巧妙翻用。诗人对“哈雷彗星”的咏唱,极具现代意识,但在这现代宇宙意识中又表现了中国诗人传统的精神。
“十六柄桂浆敲碎青琉璃/几则罗曼史躲在阳伞下/我的,没带来的,我的罗曼史/ 在河的下游/如果碧潭再玻璃些 /就可以照我忧伤的侧影/如果蚱蜢舟再蚱蜢些/我的忧伤就灭顶”(《碧潭》)这首诗歌的副标题即为“载不动,许多愁”,直接借用了李清照的词《武陵春》,诗中的“玻璃”使读者直接想到欧阳修的“无风水面琉璃滑”,而“舴艋舟”更加熟悉,李清照的“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早已成为表达忧愁的名句;诗歌中的“桂桨”、“猿啼”、“织锦”、“弄笛”,这些词也都是对古典诗词语汇与意境的化用和重新组合。
余光中诗中繁复绚丽的古典意象,沉郁浓厚的民族情结,使得其诗歌呈现出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与传统人文精神。
(四)神话意象
除开现有的事物,余光中还把神话传说、传奇人物如后羿、蚩尤、大禹、、夸父纳入了他的意象群中,以表达其作为炎黄子孙的情愫。
《羿射九日》塑造了一个勇敢叛逆的屠日士后羿:“拉开乌号的神弓,搭一枝棋卫的劲矢/仰视九日,以清秋雄雕的眼睛/……我愤怒,我憎恨,我鄙视暴君群的太阳/愤怒赋我以屠神的胆量;我竟敢/ 以一个凡人邀九尊火神来决斗/以一支箭要射落十分之一的宇宙/不畏天谴,不畏焰狱的无期徒刑”作者用了详尽的笔触虚构了射日的情节,成功地塑造了后羿这个叛逆者的形象,借此传达出一种无所畏惧,敢于反抗的精神。
这里,我们看出,余光中不是墨守成规地就传统写传统,而是在这种古典语境中表现出当代人的主体意识和现代精神。
二、深沉的中国情怀
余光中的古典情结,通过一系列的古典意象得以呈现,最终归结为诗人对于整个民族整个中国的情感。他书写的,一直是他内心说不尽的中国情结。这种情结主要表现为三个层面的内涵:
(一)强烈的民族归属感,主要表现为忧郁的民族意识与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起源于忧患意识的人的自觉,是我们民族文化、精神文明的重要元素。中国历代经典文学作品,绝大部分都是悲愤忧愁之作,即使在那些超脱淡泊的境界背后,仍旧横亘着历代文人对民族苦难和国家兴衰的的深思。余光中作为当代诗人和学者,其创作中饱含了民族的忧患意识与自尊意识。
一湾浅浅的海峡把台湾和大陆隔绝开来,这使在台湾这片美丽而苦难的土地上生长起来的文学,一开始就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与浓郁的悲怆色彩。迫于时世离乡去国的余光中,置身满目异俗的他乡异国,常有一种文化放逐感,他爱中国的荣耀与辉煌,更与中国苦难共忧患,他以流放诗人自居,屈原被他称之为“最早的流放诗人”。余光中对于乡国的怀念与眷恋,让他无法不想到屈原并自比屈原,在家国之思上,他们有着一样的忧郁和悲伤。余光中在《诗魂在南方》中说:“屈原一死,诗人有节。诗人无节,愧对灵均。滔滔孟夏,汨徂南土,今日在台湾、香港一带的中国诗人,即便处境不尽相同,至少在情绪上与当日远放的屈原是相同的。”
另一方面,余光中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衰败,现实的封闭与贫弱,也有深沉的忧虑、讽刺和批判。《哀龙》中写道“曾经是海的荒地上曝着/曾经是龙的一堆破碎/沙是时间,风是记忆/拾不起,一爪一鳞的史诗。”诗人所哀的,是中国文化的衰落,批判了极端的保守、泥古的文化态度。在《森林之死》中,大雪中倒塌的森林也引起作者对中华民族历史的惋叹:“曾享圣经族长三位数的年龄/多少截中断的历史……伟大的横断面啊,多深刻而秘密/ 多秘密的年鉴/ 这一年,郑成功渡海东来/ 这一年,太阳旗红如血。” 在诗人眼里,森林之死是台湾和大陆同根同族的中华历史的断裂,余光中以其独特的情感和思维,把森林的命运和历史的命运结合在一起,表达对民族未来的忧虑。
强烈的民族归属感,不仅表现在忧郁的民族精神上,诗人也以积极的态度对中华民族进行新的审视,肯定了中华民族亘古不变的拼搏进取精神。其中《夸父》最为突出,诗人突破传统思维定势中肯定的“夸父追日”的执着精神,反而看到其中的悲剧,得出了新的人生领悟:“与其追苍茫的暮景/埋没在紫蔼的冷烬/——何不回身挥仗/迎面奔向新绽的旭阳……壮士的前途不在昨夜,在明晨/西奔是徒劳,奔回东方吧/既然是追不上了,就撞上”。
(二)逍遥宇宙的人生追求,独立于世的人格情怀
余光中散文《逍遥游》中说:“ 当我死时, 老人星该垂下白髯,战火烧不掉的白髯,为我守坟,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当我物化,当我归彼大荒, 我必归彼大荒, 我必归彼芥子归彼须弥归彼地下之水空中之云。但在那前, 我必须塑造历史, 塑造自己的花岗石面, 当时间在我的呼吸中燃烧。”③这种追求逍遥的情怀在余诗中通过对李白、屈原的造像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
在《隔水观音》中,余光中一连写下了《戏李白》、《寻李白》、《念李白》三首诗,足可见他对李白其人其诗的仰慕。
《寻李白》一诗以李白失踪开篇,以李白乘风归去终结,选取了几个典型的片段把李白传奇的一生描述出来:高力士脱靴、贺知章认作谪仙、流放夜郎、江中寻月。余光中以其绚烂的文笔,让读者充分领略了李白的狂放、李白的豪情、李白的抱负、李白的奇异、李白的痛饮、李白的失意。诗人用充满豪放与浪漫之气的诗句把李白的仙风傲骨、诗才的大气磅礴表现得极为精彩——“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其中“酿”、“啸”、“吐”三个动词的运用,堪称绝伦,把李白特有的傲气和神采生动地刻画出来,不凡的风度、独特的气质、飘逸的胸怀、洒落的心神,让人千载之下,追慕不已。
余光中对屈原的推崇不亚于对李白的喜爱,他对屈原代表的爱国爱民、纯净高洁的人格也有着无尽的崇敬与向往。他称屈原是“高洁的烈士“,“不朽的汨罗江神”,“ 千年的水鬼唯你成江神,非湘水净你,是你净湘水/ 你奋身一跃,所有的波涛/ 汀芷浦兰流芳到现今”(《漂给屈原》)。在《水仙操》中,余光中以水仙譬喻屈原“把影子投在水上的,都患了洁癖……清芬从风里来,楚歌从清芬里来”诗歌中的每一个意象无不清丽脱俗,水仙“叶长似剑”、“花开如冕”。屈原人格的美,美得晶莹剔透,毫无瑕疵。余光中对屈原的钦仰、敬佩,溢于言表。
(三)浓厚的故土意识和乡国情怀
羁旅母题是中国历代文人的传统主题, 是漂泊游子的一种故园之情与忧国忧民的情感再现。台湾当代众多诗人作家在海峡对峙的历史语境中力求突破这种限制,从文化层面“寻找家园”,回归故土。
所以,余光中对历史的反思和对传统文化的重塑和造像,其实终归于他内心对故土乡国的怀念。余光中曾说过:“目前我写的诗大概不出两类:一类是为中国文化造像,即使所造是侧影或背影,总是中国。忧国愁乡之作大半是儒家的担当,也许已成我的基调。”④所以,余诗中的一系列怀古咏史之作,其实都是假借古典的回归表达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怀念,对祖国大陆的怀念。
在《春天,遂想起》结尾里诗人禁不住发出慨叹:“喊我,在海峡这边/喊我,在海峡那边/喊,在江南,在江南/多寺的江南,多亭的/江南,多风筝的/江南啊,钟声里的/江南”。这首诗充分展示了余光中对古典诗词意境与意象的化用,诗歌中描述的江南,虽然有着诗人对江南的回忆,但更多地是唐诗宋词里那如诗如画的江南,“小杜的江南,苏小小的江南,杏花春雨的江南,多莲多菱多螃蟹多湖的江南,多亭多寺多风筝的江南,钟声里的江南。”通过对故乡的艺术重塑,寄寓了诗人对故乡深深的依恋和赞美。
《五陵少年》中,诗人用燧人氏、大禹、后羿、黄河一系列的古典意象,抒发了浓浓的乡愁。“我的怒中有燧人氏,泪中有大禹/我的耳中有涿鹿的鼓声/传说中祖父射落了九只太阳/有一位叔叔的名字能吓退单于”这一类咏史诗不同于历史上同类题材诗作,它们不仅是作者对历史的回顾与思考,而且往往与现实相伴相生。《五陵少年》中的历史自豪感是诗人身在美国、遭遇冷落、借酒浇愁的情境下抒发的。“我的血系中有一条黄河的支流/ 黄河太冷,需要掺大量的酒精/ 浮动在杯底的是我的家谱/喂! 再来杯高粱”,远离故土,流离他乡,面对完全不同的地域和文化差异,情感的交织使得对祖国的自豪感变得悲怆而苦涩。
余光中在诗集《白玉苦瓜》的自序中写道:“少年时代,笔尖所蘸,不是希颇克灵的余波,便是泰晤士的河水,所酿也无非是1842年的葡萄酒。到了中年,忧患伤心,感慨始深,那支笔才懂得伸回去,伸回那大大陆,去蘸汨罗的悲涛,易水的寒波,去歌楚臣,哀汉将,隔着千年,跟中国古代最敏感的心灵,陈子昂在幽州台上,抬一抬杠。怀古咏史,原是中国古典诗的一大主题。在这类诗中,整个民族的记忆,等于在对镜知鉴。这样子的历史感,是现代诗重认传统的途径之一。⑤对传统文化,余光中数十年来无日或忘,一直有着深沉的钦仰和敬畏。他用自己的笔尖描述记忆中的中华文明,给读者以纷繁思绪的同时,也完成了诗人从现代到传统的回归。
【注释】
[1]杨景龙.蓝墨水的上游——余光中与屈赋李诗姜词.诗探索,2004.(330)
[2]张景兰.论余光中诗歌的祖国情结.淮阴师范学院学院学报,2002.(4)
[3]余光中.左手的掌纹.江苏:江苏文艺出版社,2004.83
[4]余光中.隔水观音.台北:台北洪范书店,1984.10
篇3
一.贴着散文的语言行走
周汝昌先生的说:“要想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先要学会咬文嚼字。咬文嚼字是中国文化的最高境界。”俄罗斯有句民谚:“语言不是蜜,却可以粘住一切东西。”我们语文老师,应该用散文中美的语言粘住更多的学生,让我们的语文课闪亮生辉。
比如《我与地坛》一文中,“四百多年里, 它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 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反复咀嚼后发现,作者正是通过祭坛的古老衰败与大自然的生命自在坦荡进行对比, 得出人世间的尊荣、辉煌、贫贱、荣辱等转瞬即逝,从而引发对两种生存状态的思考。文中那些“摇头晃脑的蚂蚁,滚动的露水,生长的草木,高歌的雨燕,甚至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无不昭示着“地坛”处处有生命的涌动。这些描写地坛的语句,教者要带着学生细细“品”,方能知其“味”。
又比如余光中的《听听那冷雨》,“听听,那冷雨。看看,那冷雨。嗅嗅闻闻,那冷雨,舔舔吧,那冷雨。雨在他的伞上这城市百万人的伞上雨衣上屋上天线上雨下在基隆港在防波堤在海峡的船上,清明这季雨。雨是女性,应该最富于感性。雨气空蒙而迷幻,细细嗅嗅,清清爽爽新新,有一点点薄荷的香味,浓的时候,竟发出草和树沐发后特有的淡淡土腥气,也许那竟是蚯蚓和蜗牛的腥气吧,毕竟是惊蛰了啊。也许地上的地下的生命也许古中国层层叠叠的记忆皆蠢蠢而蠕,也许是植物的潜意识和梦吧,那腥气。”用很多叠字词把“雨”的连绵不绝,缠绵之态写活了,写绝了,在反复品读中方明白文字刻画的意境,展现出的画面美、诗意美,蕴含着的作者对祖国大陆的思念之情,文中那种隽永而又淡淡的哀愁,让人为之动容。
由此可见,教学中应引导学生细细咀嚼,咬文嚼字,揣摩散文语言的精准性、生动性和传神性,指导学生深入一层去挖掘有关语句在具体语境中的表情达意作用。散文教学,品尝其语言美应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点,在对文本语言的细读中,文本逐渐变得饱满、立体起来,从而“窥一斑以见全豹”。
钱理群先生曾描述过的理想课堂是:牵着中小学学生的手,把他们引导到大师、巨人的身边,互作介绍以后,就悄悄地离开,让他们―――这些代表着辉煌过去的老人和将创造未来的孩子一起心贴心地谈话,我只躲在一旁,静静地欣赏,时时发出会心的微笑。回顾近现代语文教育史,我们应该羞愧。文道之争不绝于耳,“工具论”、“人文论”毫不相让,而真语文却躲在角落暗自哂笑。语言,作为人类的最后家园,注定成为语文的唯一归途。一流的教师,会让自己巧妙地隐身,而让高贵的语言永远留下!
二.依偎散文情感的温度
余光中说:“在一切文学的类别之中,最难作假,最逃不过读者明眼的,该是散文。”他认为散文是最真实的,最直白的,最没有伪装的,是作者心灵和读者心灵的直接对话。所以散文鉴赏中,要关注作者字里行间的情感趋向,毕竟“散文中呈现的,是‘这一位’作者极具个人特性的感官所过滤的人、事、景、物”。
比如龙应台《目送》,“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其开头两个“慢慢地”,是作者经过几十年的体悟,通过母亲对儿子和女儿对父亲的“目送”,一点一点明白了一个事实,那就是至亲至爱人的离去,无论是暂时还是永久,既无法挽留,也无法拒绝,只能默默“目送”。用两个“慢慢地”,就充分表达了作者认识这个事实所消耗的漫长时间,以及其中的煎熬与痛苦,用这样的语句来结尾含蓄隽永,是作者洞彻通晓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生命中孤独地行走,谁也不能真正靠近谁,赶上谁,代替谁,从而表现出对个体生命力的无能无力、束手无策和无可奈何的情感,读来也让人黯然神伤。
又比如笔者教《使得西山宴游记》,紧抓“宴”字,根据《说文解字》里面的“宴,安也”的解释,以之为切入口,让学生阅读文本体会柳宗元在游玩西山前后“安”与“不安”的情感。既有“使得”想必就有“未得”,为何当初“未得”,如今又“使得”,什么样的景致让作者有了如此不同的感悟。在这一连串的问题的引导下,学生便能悟出作者的“未得”到“使得”的过程,其实是其内心从“不安”到“安”的过程,更豁然开朗了:柳宗元山水游记中的“有我之境”。而这些的悟得,全凭着教者抓住作者情感这个线索,带领学生在文本里走了几个来回,而不是对文本做漫无边际的拓展。
孙绍振先生认为,要进入文本结构的深层,需要从“意脉”开始,“这个层次是隐形的,在显性感知过程以下的,是作者的潜在的‘意脉’变化、流动的过程”。所谓的“意脉”,顾名思义,就着作者情感变化的脉络。散文教学,离开作者情感脉络,一切都是竹篮打水,水中捞月。
三.在散文的意境中漫溯
散文既有诗一般的语言,又有诗一般的意境。王国维云:“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者自成高格,自有名句。”散文亦然,此所谓境界即意境。散文既是一种自由多样、关注真实世相的文体,又自有其对特定意境的追求;古有“诗文一家”、“文中有画”之说,也揭示了意境美不独为诗,也为散文所有。由此,抓散文中的意境,也是其进入文本的一条途径。
比如刘亮程的《今生今世的证据》,“我走的时候,我还不懂得怜惜曾经拥有的事物”,“我走的时候,我还不知道曾经的生活,有一天会需要证明”。“我回到曾经是我的现在已成别人的村庄。”读这样的文字,总是能让人感到失落、怅惘和感伤,在作者的笔下,时间是由细小的事物来刻度的,他用最细小的事物给空洞的时间注入内涵,但生命中的时间是不可逆转的,是时间改变了一切,时间让这些生命的证据已经消失或正在消失。“谁会证明以往的生活”?作者在文中最后无比悲情地说道:“有一天会再没有人能够相信过去”,“我也会对以往的一切产生怀疑”,“当家园废失,我知道所有回家的脚步都已踏踏实实地迈上了虚无之途”。而这种失落、感伤情感的表达,正是通过上文对那些草、巴掌大的墙皮、铁钉等具体物象的刻画而呈现出让人感伤的意境的。
又如《我与地坛》中,文中多处有对地坛寂寥、空旷地描写,那个园子在作者笔下,因抒情带着禅意的幽微。可以说是作者“此时”已与体坛“融为一体”了,在此基础上,笔者大胆询问文中三次景物描写能否对调?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再次进入文本,发现其实三次景色描写的侧重点是不一样的:第一处是作者正处于人生低谷时,看到的自然是“剥蚀”了的“琉璃”、“淡褪”了的“朱红”、“坍圮”了的“玉砌雕栏”。第二处则是作者自己在轮椅上对周围细小生命的关注。第三处,他已开始走出了自己的小天地,放眼宇宙天地,故能看到“灿烂的落日”,“高歌的雨燕”,“雪地上孩子的脚印”和“坦然的落叶”。在该处的景色描写中,作者其实已经明白了尽管外界环境是恶劣的,但生命的本色是不能改变的,他找到了自己该怎样活的方向。在此基础上再抛出“如果没有地坛,史铁生是否会一死了之?”让学生讨论,让文本内涵在追问中向着人性的方向升华,经过激烈的辩论后,学生达成了:其实地坛只是催化剂,即使没有地坛,作者也不会走向死亡,因为他内心有强大的精神动力,“地坛”只不过是作者人生的“精彩突围”的“载体”罢了。最后,教者再打出史铁生的一句话,“我们不能指望没有困境,可我们能够不让困境扭曲我们的智慧”,该散文的教学就在对三处景色意境的揣摩和研读中落下了帷幕。
因散文家的情思常常是萦回在他们描写的意境里,故漫溯在散文文本意境中,便能让散文教学简单易行,轻装上阵。
篇4
在这里所谈的“旧瓶”主要体现为三种教学方式――比较法教学、评点法教学和讨论法教学。
一、比较法教学方式
比较法教学要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不同的比较角度。如:小的方面可从文本的体裁、内容、技巧、结构等角度展开:大的方面看可从单元教学、专题板块教学展开。有比较才能有鉴别,有鉴别才能有发现、有创造。运用比较法教学,可使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思路宽广。能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不断培养学生的想象和思维能力。
如教学《一个人的遭遇》和《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为了让学生更清晰地明了战争带给人的痛苦和不幸,教师可从以下方面设计比较角度,指导学生进行阅读:主人公的身份(《一个人的遭遇》中的索科洛夫是苏联卫国战争老兵;《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中的“我”是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的一个青年学生)、主人公的遭遇(前者在卫国战争中失去家庭。后者在侵略战争中失去三肢)、主人公的情感线索(前者悲伤,后者无知麻木)、主人公性格(前者坚强善良,后者单纯无知)。
又如,教学《落日》和《勃兰特下跪赎罪受到称赞》两篇新闻作品时,我们可从文体角度指导学生比较阅读。首先足标题,前者运用文学性的象征手法,鲜明形象:后者是新闻性的主谓式结构,平实准确。其次,内容,前者报道1945年9月2日“密苏里”号战舰上,中国和其他反法西斯盟国接受仪式的新闻事件:后者报道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在华沙波兰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前下跪为德意志民族赎罪事件。再者。在结构上,前者不仅按照时间顺序,而且使用小标题,增加插叙内容,条理清楚,内容丰富:后者按照时间顺序如实报道事件的进展过程,真实简洁。
再如,课内与课外的比较,上完《赤壁赋》后,不妨拿《后赤壁赋》与之在写作时间、写作对象、景色特点、情感表达方式和情感脉络等角度进行比较,便能更全面地了解苏轼在这一时期的思想情感。
二、评点法教学方式
评点是读书时常用的方法,也是新课程改革提倡的文本研习的一种方式。必修一“月是故乡明”专题所推荐的文本研习方法就是评点法。评点法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独立地与文本、作者及其他读者的交流能力,鼓励创造性阅读。
评点法教学的具体做法是:教师备课时反复研读文本,从文章内容、主旨结构、情感意蕴、技巧风格等方面选择某一方面的关键点试着进行评点,力求深刻独到:然后向学生展示自己的评点范例,启发学生怎样进行评点,让学生从感性范例中获得评点知识:再让学生细读文本,在阅读时把感受最深的内容画圈出,并试着从教师范例角度或其他角度进行评点,写下自己的体验想法:接着让学生在学习小组内互相交流,讨论个人的评点,从准确与否、深刻与否、精彩与否等方面评选出最佳评点:最后由小组修改优秀的评点并推荐到全班进行交流。
如指导《前方》学习时,就可以借助《想北平》、《我心归去》和《乡土情结》三篇文章的评点方法,要求学生从思想内容、行文思路两个角度进行分组点评。再如学习《听听那冷雨》时,品评余光中散文中的语言美,就可用点评法。教师在总体指导时引导学生从叠词、修辞、句式等角度评点语言,从中感受语言的音韵美、色彩美、结构美等等。
评点法通过活动体验、对话交流。让学生在文本研读中获得对文本意图的体认,是使课堂“活起来”的重要方法。用评点法阅读鉴赏文学作品,与文本、与评注本对话,把自己对文本言语形式之美的品评、揣摩之所得用简明扼要的语句记录下来,不仅有助于对文本的理解,而且能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提高语文素养,从而使他们养成独立思考、主动探究的习惯。
三、讨论法教学方式
讨论法教学指教师结合教材给学生提出课题,组织指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进取、独立学习、认真探索、发现问题和掌握知识、原则、规律的教学方法。讨论法是知识、智力的“开发法”。
讨论法教学的具体做法是:首先,教师在课前准备好讨论题目。讨论题目应具有一定的有用性、争议性和针对性,能够引发兴趣展开争论。讨论题确定后,提前布置,以便学生查找资料,准备发言提纲。教师也困绕讨论题作多方面的知识准备,并制订讨论计划和讨论规则。其次,在讨论中,教师尽可能创造轻松氛围,让学生们畅所欲言:同时,教师在关键时刻要启发引导,把讨论引向深入;此外教师要调控讨论进程。让每个人都有机会参与到讨论中。再次,在讨论结束时,教师要及时总结、复述讨论的观点,并把争论的本质问题梳理清楚,指导学生进一步思考。
如教学《鸟啼》一文,在指导学生基本了解课文的内容后,即抛出“找出作者对于世界、生命思考的语句,写一至两句感悟:然后前后桌交流看法,并推选代表发言”。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在朗读品味、感悟思考后提出并阐述自己的。见解,从而达到对学生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的有效培养。又如教学《祝福》一文,我们就围绕一个问题“祥林嫂是怎么死的”展开对文本的解读,学生一开始提出了“饿死的”、“冻死的”、“鲁四老爷逼死的”和“鲁镇的人逼死的”等等观点,但在经过讨论做出否定之后,最终学生很自然地就得出了是“封建制度、封建礼教逼死的”这一本质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