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问题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1 04:50: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人口问题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人口问题论文

篇1

1.从外观上规划欠缺,布局凌乱,存在各种安全隐患

走进郑州的城中村,给人一种窒息的感觉,由于城中村土地资源珍贵,加个房租收益可观,村民自己建的到处是握手楼、接吻楼,并且在走访中了解到城中村房屋出现过坍塌的事件,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在道路方面,村中除了几条主干道,其他的根本称不上道路,最多可称为“小巷”,拥堵严重;城中村没有什么配套的设施,环境脏乱,随处可见的垃圾且可用的垃圾桶很少;消防安全方面,城中村房屋居住人口多且缺少逃生通道,每家也没有配备消防栓等应急设备,况且道路狭窄,一旦发生火灾,消防车根本无法进入。

2.城中村流动人口远远超过本村村民

从高皇寨村委会了解到,本村现居住人口十三万多人,但本村村民仅一千八百余口,外来租户却有十几万人。这十几万外来人口人绝大多数都是流动人口。

3.城中村租金相对便宜,但“见风长”现象严重

廉价的租金是流动人口集聚城中村的主要原因,他们租不起小区房,只有在城中村居住。但是城中村房租“见风长”现象严重。随着郑州市城中村拆迁改造的不断进行,流动人口向没有拆迁的城中村集中,城中村房租也在疯长。在沙门村调查中,一位被调查的外来人口说:“一间四十多平方米的房子两个月前的租金是350元左右,现在涨到每月600多”,村民的房租收益非常可观,每户每年房租收入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这些村民大多没有工作,坐等收租,他们的后代也大多没有稳定的工作。

4.城中村街道小商铺林立,小商贩集中

通过调查发现,他们绝大多数为外来流动人口,靠城中村摆摊收入维持生计,但城中村改造不可避免的导致这部分人大量失业。

二、郑州市城中村对流动人口的影响分析

(一)流动人口的构成、特点及作用

1.流动人口的构成、特点

流动人口是指来自非郑州地区的、非郑州户籍的、在郑州生活和工作的人员。他们主要由刚毕业的大学生、农民工构成,这些人员几乎都是青年人和中年人。目前,郑州市流动人口具有以下两个突出特点:第一,人数多,增长速度快。截至2013年9月,郑州市区流动人口达340万,且每年以25%的速度递增,城区人口密度仅次于广州,居全国第二位。第二,流动人口集中在城中村,生活压力大。流动人口工资相对较低,他们买不起房,只有在城中村租房居住,很多拖家带口,精神和物质上承受较大的压力。并且随着城中村的拆迁改造而不断搬迁,越来越集中在为数不多的城中村里。

2.流动人口对郑州城市发展的作用

流动人口提供了城市经济和各项事业发展所需的劳动力资源。城市建筑方面最为明显,城市建筑行业绝大多数为外来务工人员,他们用辛勤劳动换来了城市发展的日新月异。流动人口拉动了城市消费,为城市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需求动力。流动人口带来了不同的思想观念,与当地人口相互交流和沟通,丰富了城市的文化内涵,有助于建立开放的城市文化。流动人口中有着许多高技能或一技之长的人才,比如每年都有许多刚毕业的大学生通过创业或就业,实现了自己的价值,为城市的发展不断注入新鲜活力。

(二)城中村满足流动人口生存与发展的需要

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和现在,城中村成为郑州市流动人口的集聚地,城中村为流动人口提供了居住,生存与发展的空间。

1.城中村暂时解决了外来人口的居住问题

以高皇寨为例,我们从高皇寨村委会了解到,本村现居住人口13万多。其中,本村村民1800余口,外来租户十几万,这些租户主要是毕业大学生、农民工等一些低收入人群,他们在此居住的原因主要是城中村租金相对较低。如柳林村不远的二十一世纪社区居易国际一间40多平方米的房子租金每月1800元。而在柳林村同样面积的房子每月房租仅为560元,低廉的房租解决了流动人口的居住问题。

2.城中村解决了一部分流动人口的就业问题

城中村的个体户绝大多数为外来流动人口。他们以在城中村摆摊为生,因城中村人流量大,这些外来人口年收入颇丰。当问及对是否赞同城中村拆迁改造时,他们明显反对,因为对他们来说拆迁就等于失业。

3.城中村起着“中转站”的作用

“郑漂族”中的多数青年人是毕业不久的大学生,往往具有一定学历或较高的文化素养、知识技能,他们主要寻求在文化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等领域一展抱负,为了能在城市生存和发展下去,他们很多人选择暂时在城中村中立足。城中村也为农民提供了逐渐适应城市生活模式和价值观念的场所,为进城农民融入城市起着桥梁纽带作用。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城中村也为中国城镇化的推进起着“中转站”的作用。四、郑州市城中村拆迁改造中流动人口面临的窘境流动人口本身在住房、医疗、子女教育等方面无法享有和城市同等的待遇。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郑州市的城中村与城市发展的矛盾日益凸显,改造城中村就必然涉及在此生活的大量外来流动人口。现实情况是现行的城中村改造政策忽略了在此生活的流动人口的利益,甚至把城中村存在的矛盾全部归结为外来流动人口,简单地采取一律轰走的粗暴方式,这是没有道理的。政府和社会各界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到了对村民的拆迁补偿安置上,城中村的拆迁改造使生活在城中村的流动人口面临窘境。第一,住房难问题将更加突出,生活成本将大幅度的提高。城中村的改造使在此居住的大量流动人口不得不另找住所,住房难问题将更加突出。一方面,在城市闲置房有限,供给没有增加的情况下,大批流动人口租房带来的需求增加必然会导致房屋租金上涨;另一方面,在流动人口收入水平不变的情况下,投入过高的租金来租小区房,生活成本必然增加,这将导致一部分流动人口将难以在城市立足,不得不“用脚投票”,选择离开。第二,大量流动人口将面临失业。城中村人流量大,在城中村做小生意的流动人口较多,城中村的拆迁改造,使这些商贩无法继续其生意,相当一部分的人口将面临失业的困境。第三,一部分大学毕业生将面临失业的恐慌。城中村中不免有外来的大学生,这些群体工资有限,如果城中村被拆迁,他们难以找到住所,公司如果无法解决其住宿,他们则可能陷入失业的恐慌。第四,社会保障可望而不可即,一部分人可能会流落街头。目前,政府住房保障政策还不能照顾到所有需要的人群。由于流动人口过多,而优惠政策只有一部分人可以享受到,大部分人难以“排上号”。一些以打零工为生的人群可能会流落街头,无家可归。

三、总结

篇2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计划生育政策实施30 多年来,累计少生4 亿多人,节约了9 万多亿元抚养费用,有力地支持了经济与教育的发展。

但由于人口发展的惯性,人口问题仍旧是我国当前的一个严重社会问题。研究我国人口问题的状况及其对教育的影响,探讨教育约制人口问题的思路与对策,对于促进人口、教育、经济,乃至整个社会和谐发展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人口问题的基本特点。

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繁荣、社会稳定、教育快速发展的最佳时期,其中一个关键的原因就在于人口正在实现着两个转变: 一是人口再生产类型由“高出生、低死亡和高增长”向“低出生、低死亡和低增长”的转变;二是由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转变。根据统计资料,中国当前的出生率、增长率以及综合生育率均接近发达国家水平,明显低于亚洲水平、发展中国家水平及世界平均水平。这说明,经过30 多年的计划生育工作,控制人口的目标已经基本实现。由于人口发展的惯性作用,以及与低生育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系统尚未完全建立起来等原因,人口问题仍旧是我国当前面临的一个严重社会问题。同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当前的人口问题具有下列特点:

1. 人口基数大,年出生量仍然偏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坚持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人口自然增长率由1978 年的12. 0 ‰下降到2007 年的5. 2 ‰,年均下降0. 2 个千分点。年末总人口由1978 年的96259 万人增加到2007 年的132129 万人,年均增长1. 1 % ,比改革开放前(1949 - 1977 年) 的年均2. 0 %的增长速度下降了0. 9 个百分点。①但由于育龄妇女规模较大,现在仍以年净增800 万左右的速度继续膨胀。②另有人口学家预测,2020 年大陆总人口将达到14. 70 亿,2050 年前后将是16 亿左右。令人担忧的是,近年来我国人口出现了较大的反弹优势,部分地区超生比例超过30 ‰,这是不容忽视的人口增长现象。

2. 生育高峰间隔出现,使人口呈现波动式增长。1950 年至1958 年,共出生1. 86 亿人,平均每年出生2060 万人,形成了大陆连续9 年的第一个高峰期。1962 年至1975 年,共出生3. 6 亿人,平均每年出生2583 万人,形成了连续14 年的第二次高峰期。1987 年以后,第二次人口高峰期出生的人口陆续进入婚龄、育龄期,由此形成第三次高峰期。据预测,2008 年前后将迎来第四次人口出生高峰。这是因为大陆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独生子女人数累计将近1 亿人,其中大部分目前已进入生育旺盛期。同时由于生育政策的调整,即在农村双方都是独生子女的人也可生两胎,这些人也多进入生育年龄。“双峰叠加”的生育小高峰将持续十几年,平均年新生儿数量将达到1700 万—1800万,高峰大概在2010 年左右。由此将给今后稳定低生育水平带来巨大压力。

3. 人口将进入老龄化时期,社会负担日益加重。人口老龄化指65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2001 年我国老龄人口为7 % ,但老龄化的速度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快的国家之一。预计到2017 年,大陆65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超过10 % , 达到10. 4 %; 2025 年达到13. 59 %; 2030 年达到16. 59 %; 2035 年会20. 13 %。人口加速老龄化会降低生产性人口比例,加大消费性人口比重,增大劳动力成本,降低储蓄率,并进而影响到经济增长和教育发展。③4. 流动人口规模庞大,加剧了社会的就业矛盾。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公布的数字,全国流动人口数量从1993 年的7000 万增加到2003 年的1. 4亿,10 年内翻了一番, 超过了全国人口总数的10 %;约占农村劳动力的30 %。流动人口中年轻人口占绝对大多数,其中15 至35 岁人口占全部流动人口的70 %以上。④流动人口庞大的后备军是9亿农村人口,而农村的教育还比较落后,在农村劳动人口中,l5 岁及以上人口平均教育年龄不足7年,与城市平均水平相差近3 年;受过大专以上教育的不足百分之一,比城市低13 个百分点。⑤5. 性别比持续偏高,影响着未来社会的稳定与发展。20 世纪80 年代以前,我国出生性别比基本上属于正常范围,其出生性别比通常波动在102 -107 之间。但自80 年代以来,出生性别比明显升高,1982 年第三次人口普查的出生婴儿性别比为108. 5 ,比例偏高现象初显端倪,1990 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时上升到111. 3 ,而2000 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则已达到116. 9 ,个别地方甚至达到135. 6 ,远远高于国际社会可以容忍的107 的最高警戒线。⑥6. 人口素质偏低,难以适应日趋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人口素质是指人们在社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在思想道德、文化技术、个性心理与身体健康等方面的综合发展的水平。尽管大陆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使人口素质得到不断提高,但人口总体素质仍然较差。据2005 年1 %人口抽样调查资料显示,我国人均受教育年限只有7. 8 年,尚未达到初中毕业年限;15 岁以上人口中的盲率达到11. 04 % ,其中,文盲率最高的西藏达到44. 84 % ,贵州、云南、青海、甘肃4 个省的文盲率都在20 %以上。⑦在从业人员中,文盲占8 %,仅接受过小学教育占33 % ,而接受过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者只占12. 7 % ,接       受高等教育的仅占4. 7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01 年人文发展报告显示,1987 —1997 年,我国每十万人口中科学家和工程师人数只有454 人, 而日本为4909 人, 美国为3676 人,俄罗斯为3587 人。⑧另据2000 年人口普查统计,我国约有6000 多万残疾人,占全国总人口的4. 9 % ,受累家庭达到18. 1 % ,每年至少出生缺陷儿80 万人。⑨此外,表现在民主参与率、遵纪守法率、社会犯罪率等方面的人口思想道德素质也比较低。

7. 职业结构不合理,第一、二产业从业人员比重过大。2001 年我国三级产业就业结构比重为50. 0 ∶22. 3 ∶27. 7 ,无论是与发达国家还是与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第一、二产业从业人员的比重明显偏高,而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又相对偏低。发达国家或新兴工业化国家,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一般在60 %至75 %,巴西、埃及、印度等发展中国家也分别达到54. 3 %、44. 1 %与39. 8 %,明显高于中国。这种不合理的职业结构,反映了我国物质部门从业人口的劳动力素质低下,以及科教、卫生、服务等非物质生产部门的落后状况。

8. 人口分布不平衡,导致区域经济教育发展极不均衡。从我国人口布局看,东部人口密,西部人口稀。据2000 年统计,西部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71. 54 % ,而人口仅占总人口的28. 13 %;东部面积占全国面积的28. 46 % , 而人口却占总人口的71. 87 %。⑩人口分布的不平衡,使东部地区人均耕地面积日趋紧张,生产效率、经济效益难以提高,而西部地区许多耕地潜力及自然资源未能开发,浪费严重。

二、人口问题对教育造成的压力。

从本质上说,人口问题就是经济社会与教育的发展问题。我国人口的上述特点,直接影响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从不同方面造成对教育的压力。

1. 人口膨胀对教育的压力。这一压力首先反映在影响教育投资比例的扩大。国家确定教育投资的比例,除了考虑发展科技对人才的需求状况、经济发展状况与政治形势三个因素外,还必须考虑人口年龄结构状况。人口增长过快,抚养指数升高,国家和家庭付出的抚养费增大,在这种情况下,必然影响到国家的资金积累。国家积累资金少,扩大教育投资比例就困难。即使国家能克服困难,不减少或适当扩大教育投资比例,但由于人口增长过快,学龄人口比例增大,教育经费平均到每个学生身上也会相对减少。近年来,我国教育经费总量增长非常迅速,但是学生人均经费指数却较低。1998年,经济合作组织(oecd) 国家的小学生人均经费指数平均为18 ,初中平均为23 ,2001 年我国小学生人均经费指数为12. 31 ,初中为16. 99 ,农村小学仅为10. 19 ,农村初中仅为12. 83 。lv其次是引起校舍、设备全面不敷。由于教育经费增长跟不上人口增长的速度,致使教育基本建设投资严重不足。据统计,目前我国小学、初中和大学的教学仪器设备的达标率分别只有20 %、37 %和30 %。lw2001 年全国普通中小学共有危房面积5267 万平方米,中小学校舍危房率分别达4. 9 %和6. 7 %。其中,农村初中、小学校舍危房率分别为6 %和8. 1 %。由于校舍危房和校舍面积不足,初中超大班额问题十分突出,2001 年全国初中66 人以上的超大班共有24. 5 万个,占初中班额总数的21. 3 %,超大班在读学生约为1619 万人,约占初中在校生总数的1/ 4 。lx其三是造成教师队伍量少质低。2000 年我国少儿人口(0 - 14 岁) 为2. 89 亿人,2004 年高中阶段教育人口为7587 万人,2008 年高等教育人口为1. 25 亿人,庞大的就学人口压力和师资建设的相对滞后,成为我国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中小学由于师资力量的不足,大量聘用代课教师。2001 年,全国中小学共聘用代课教师70. 5 万人,占岗位教师总数的6. 6 % ,其中农村中小学代课教师58 万人,占农村中小学岗位教师的9. 6 %。[

    按照“十五”计划,高中阶段教育要达到60 %的毛入学率,即使按照生师比18 ∶1 测算,2005 年教师队伍的缺口达到116 万人,如考虑到退休的教师,则补充的教师数量可能达到120 万人。另外,高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为70. 7 %,职业高中专任教师的学历合格率仅为49. 2 %。高校教师队伍数量不足的矛盾更加突出,1999 年至2001 年期间,与我国普通高校学生规模增长近1 倍的发展速度相比,教师总量仅增长31 %。一些基础课及高新技术相关专业任课教师严重缺乏,按照普通高校生师比以15 ∶1计算,高校教师队伍的缺口达11 万人。ly此外,学龄人口急剧膨胀,导致教育总体供给能力不足,制约了国民素质的快速提高。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1999 年统计,我国三级教育综合毛入学率为73 % , 与高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相差20 % ,与oecd 国家平均水平相差13 %。三级教育综合毛入学率偏低,影响了我国国民受教育年限的提高。lz2. 人口波动给教育造成的困难。人口的变化过程如一列行进的火车,有很大的惯性。我国已经出现的三次人口高峰期给教育造成了一系列连锁反应的困难,首先是幼儿入托、入园难,接着是上小学、中学难,继之出现考大学的激烈竞争与就业难等问题。在学龄人口的高峰期内,中小学生在短期内迅猛增长,教师不足,只得降格以求,以应付紧张局面;校舍不够,只得办大班,或改为二部制、三部制教学。这样,不仅教学质量难以保证,而且每天有一半或三分之二的学生,不是被关在家里,就是游荡在马路上,既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也使家长担心。入学高峰期过去后,学校又会出现人员超编。若要裁员,困难很多,若不裁员,人头费又会挤占教育经费,使办学条件依然难以改善。以北京市为例,2000 年城区的小学生人数只有1990 年的51 %,东城区的小学学生和教师之比更达到6 ∶1 ,估计约有50 %的小学教师资源过剩。l{问题的严重还在于这种高峰期一旦形成,不是造成一次性的困难,而是呈现波浪起伏的运动状态,使困难重复出现。如1962 年开始持续了14 年的第二次生育高峰期出生的人口,曾造成1976 年开始的中小学生入学高峰。这批人将相继结婚生育,1987 年我国进入新的中小学生入学高峰,这次高峰持续了16 年,其间小学生入学的峰顶在1993年,中学生入学的峰顶在1999 年,中小学合计的入学峰顶在1995 年。高峰期最大年招生量与1985 年相比,小学(1991 年) 为2. 72 倍,中学(1997 年) 为1. 53倍。即将出现且可能持续十几年第四次人口出生高峰,平均年新生儿数量将达到1700 万—1800万,必将给十年后的教育稳定发展带来新的巨大压力。

3. 人口结构变化对教育的影响。人口结构是指人口在年龄、性别、文化、技术、职业、阶级、地域、民族等方而的构成状况。人口结构的每个方面的结构变化都要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教育。人口结构变化对教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年龄结构的变化影响着各级各类教育的发展规模。基础教育是其他各级各类教育的奠基工程,而基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主要取决于基础教育适龄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与民主化的进程,高等教育的发展规模也必须考虑高等教育适龄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

文化技术结构的状况影响着不同时期的教育任务。当前我国人口文化技术素质普遍偏低的状况已成为现代化建设的严重障碍。为了尽快改变这种状况,迫切要求教育在巩固“普九”工程的同时,加速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进一步提高农村地区中等职业教育普及率,大力促进城市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稳步发展高等教育,着力构建国家创新体系,重视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构筑完善的全面终身学习体系,不断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

职业结构的变化趋势指示着教育结构的调整方向。职业结构变化有着自身的规律,这就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劳动力必然出现由第一、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的趋势。职业结构的这种转化趋势要求教育对自身的类型结构、专业结构与课程结构等作出相应的调整。否则,职业结构的转移就会困难重重。

4. 人口流动对教育的挑战。随着我国现代化、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劳动力资源在全国范围内配置,社会流动加速,农业人口向城市迁移流动成为历史的必然。然而流动人口的科技文化素质普遍偏低,使他们选择职业、参与社会生活等方面都面临诸多障碍,由此对农村教育的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流动人口迅速增加的态势,以及仍然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决定了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将会越来越突出。由于居住地不稳定,人户分离,社会地位的不确定等原因,许多流动人口家庭不能像非流动人口家庭那样抚养与教育自己的孩子,导致其子女的教育和健康成长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困难与问题。流动人口子女问题,首先是入学难,近半数适龄儿童不能及时入学,超龄上学现象比较严重;其次是流动儿童失学率较高;其三是不在学儿童,即“童工”问题比较突出;其四是由于环境转换与城乡文化反差导致的流动儿童心理问题加剧。

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很好地化解、引导和调适,将会产生更多的“问题少年”。

5. 人口分布不均对教育的制约。我国东部人口过密与西北部人口过稀的状况,制约着各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人口过密的地方,容易造成教育中的拥挤现象,如学额过满、教学资源紧张、大班上课、多部制教学等。据2005 年对湖北省部分乡镇中小学的抽样调查显示,许多班级的学生都达到七八十人,最多的超过100 人。l| 由此引起教学秩序混乱、学生质量下降。人口过密的社区,还容易形成亚文化群体,青少年往往为争夺生活空间而经常发生摩擦,甚至出现越轨乃至犯罪行为。人口过稀,造成教育人口分散。在一些人烟稀少的老、少、边、穷地区,学生上学非常困难。小学生上学往返一次一二十里地,这也是造成这些地方义务教育难普及的一个重要原因。同时,由于教育人口分散,必然造成学额不足、小班上课,或不得不采用复式教学、巡回教学等方式。这样,既妨碍了学生的身心发展,也制约着教育质量的提高。

三、教育对人口问题的约制作用。

约制即约束规制,使之不越出应有的范围,引导其按既定方向发展。教育约制就是通过教育的引导和规范,从微观层面上提高社会成员的文化与道德修养水平,使他们能够自觉地约制自己的行为;从宏观层面上促进教育整体的和谐发展,使之能够主动地适应社会变革的要求。教育对人口问题的约制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教育是提高人口素质的必由之路。提高人口素质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推广优生学,提高先天素质。要把优生学纳入教育内容,逐步提高人们对优生优育的认识,懂得优生优育的重要意义,自觉地做到优生优育;通过教育宣传把生殖健康与计划生育的三大工程,即避孕节育优质服务工程、出生缺陷干预工程和生殖道感染干预工程积极推广到农村地区;发挥多学科的优势,共同研究影响我国人口健康素质和卫生服务提供的种种因素,包括人口学因素、流行病学因素、社会和行为因素、生态环境因素及其相互间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制定各种有利于促进教育发展、人力资源开发、环境、公共卫生与法律法规建设等方面的政策。二是大力发展教育,加强后天培养。提高各级各类正规教育质量是提高未来人口素质的关键。应从切实抓好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入手,保证入学率、巩固率、合格率达到规定的要求,为提高人口素质打下良好基础。

初中后教育既是普及教育的延续,又是高等教育的基础,还是社会劳动后备力量的储备所。提高初中后阶段的教育质量是提高整个民族人口素质的重要环节。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各级各类高层次科学技术人才、管理人才的重任,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不仅能有效地提高各类专门人才的素质和国际竞争力,而且能极大地推动我国科技文化的迅速发展。成人是人口的主体,大力发展成人教育是提高我国现有人口素质的有效途径。成人教育的对象和主要内容是:对文盲进行扫盲教育;对已经走上工作岗位,或需要转换工作岗位的人员,以及正在谋求就业的待业者进行他们所不具备的履行岗位职责所必需的文化知识、专业技术和实际能力的教育和培训;对已经离开正规学校的人员,根据他们所具有的文化基础和实际需要,继续进行基础教育或高等教育;对已经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更新和扩展知识、提高能力的继续教育;开展法律常识、妇幼卫生、老年保健、家庭生活、美术书法、美容美发、烹调营养、花卉栽培等内容丰富多彩的社会文化生活教育。成人教育具有受教育对象的广泛性、办学模式的多样性、教育内容的针对性、教育方法的灵活性、教育效果的速成性等特点,很受成人欢迎。大力发展成人教育,既是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的有效方式,也是培养各种专业技术人才的便捷道路。论文-联盟-

    其次,教育是控制人口膨胀的重要途径。控制人口膨胀,应从多方面着手,一方面通过加强对计划生育的领导与宣传;综合运用法律、行政与经济等手段;加强科研工作,普及避孕节育知识;建立并逐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免除独生子女父母的后顾之忧,使控制人口数量的政策能够贯彻落实。但是,这些都是治标的办法。另一方面,通过教育改变人们的生育观念和生育选择,才能达到治本的目的。因为人们的生育行为是受生育观念支配的,而生育观念的形成,既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关,也与人们的受教育程度有关。据1982 年统计,文盲、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程度的妇女已生育子女数分别为4. 74 、3. 81 、3. 08 、2. 41 与1. 94 。2001 年对妇女多胎率的调查也显示出文化程度与生育率的反相关性,大学、高中、初中、小学文化和文盲的妇女多胎比例分别为0. 4 、3. 4 、7. 0 、18. 9 与36. 5 。调查还显示,文化程度与早育率也密切相关,当年我国20 岁以下不同文化程度已婚妇女的早育率是:大专文化的占0. 5 % ,高中文化的占1. 8 % ,初中文化的占5. 4 % ,小学文化的占7. 1 % ,文盲占8. 9 %。l}

可见,文化程度越低的妇女,越容易受诸如“早婚早育”“多子多福”、“传宗接代”、“重男轻女”等旧观念影响,她们更多的追求是孩子的数量,而很少考虑孩子的素质,结果往往形成早育、多生、贫困的恶性循环。文化程度越高的妇女,她们往往从事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对工作追求相对较高,受传统生育观念影响较小,易于接受和掌握现代科学所提供的避孕节育方法,愿意优生优育。

教育还可以通过实施人口教育,直接影响年轻一代生育观的形成。所谓“人口教育”是指对一定年龄阶段的青年实施关于家庭、社会、国家及世界人口情势的教育,目的在于使他们获得人口学的基本知识,包括受孕、优生、遗传、营养卫生、生育保健、人口政策等;培养他们对家庭的计划生育、国家的人口计划的理智态度与责任感;树立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生育观。2000 年,我国15 岁至19 岁人口为1. 03 亿人l~ ,在十年内,他们都将进入婚育期。这批人口的生育数是左右今后人口大局的主要对象,通过各种形式对这部分人进行新的生育观教育特别重要。他们正处在世界观的形成过程中,通过教育使他们树立新的生育观,必将支配他们今后的生育活动,产生移风易俗的巨大力量。此外,通过教育促进社会合理流动,还能起到使人口分布渐趋合理的作用。

注释:

[]1国家统计局《: 改革开放30年:人口素质全面提高就业人员成倍增加》, http :/ / stats. gov. cn/ tjfx/ ztfx/ jng2gkf30n/ t20081103_402513671. htm,2008211203/ 2008211217.

[2]胡鞍钢《: 聚焦中国人口国情》《, 学习月刊》2007 年15 期。

[3]张车伟:《我国人口问题性质的转变及其新挑战》,《人口与发展》2008 年第1 期。

[4]朱彬、王义《: 13 亿人口使我们面临新挑战》,http :/ /news. xinhuanet . com/ newscenter/ 2005201/ 05/ content _2420125. htm , 2005201205/ 2008204217.

[5]王惠诗《: 农村流动人口集聚化就业》《, 当代经济》

2008 年第5 期。

[6]陈俐《: 中国出生婴儿性别比的现状分析和对策》,《人口学刊》2004 年第2 期。

[7]童玉芬《: 从人口大国走向人力资源强国———中国人力资源的现状和形势分析》《, 现代经济探讨》2008年第1期。

[8][9]lxlylz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课题组《: 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2402241 页,第315 页,第61、317、318 页,第299 页。

[10]田雪原、王国强主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人口与发展》,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2004 年,第364 页。

[11]沈百福《: 我国教育投资的进展与问题》,载《教育科学》2003 年第2 期。

[12]陈钮芬《: 我国居民收入、人口、教育、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与居民消费模型的实证分析》,载《数理统计与管理》2004 年第2 期。

[13]蔡昉主编《: 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年,第124 页,第48 页。

篇3

关键词:农业;隐性失业;人口统计

农业隐性失业指工业化过程中从农业中分离出来而没有影响到农业产出的那部分边际生产力等于或小于零的劳动力。由于种种原因,我国长期存在农村与城市发展严重的不平衡,加之中国人多地少的特殊国情,导致我国农村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这些剩余劳动力就构成了中国农业的隐性失业。大量的隐性失业人口已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危害。了解这一形势及其形成原因并据此提出对策建议,可以更好地解决我国农业隐性失业人口的转移问题。

1 当前农业隐性失业的形势分析

自上世纪末以来,我国农业隐性失业率呈上升趋势,到了相当严重的地步,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80年代中期的农村过剩劳动力为2.5亿,隐性失业率高达60%。近年来由于乡镇企业的发展以及城市二、三产业吸纳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到90年代中期,已减少到1.0~1.3亿人,隐性失业率仍高达30%。农业隐性失业现象的存在,以及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巨大隐患,对社会经济的稳定运行构成严重威胁:

首先,农业隐性失业人员的大量存在,标志着相当部分农业劳动力资源没有能够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而是处于闲置和半闲置状态,造成劳动力资源的浪费。

其次,农业隐性失业人员的存在,制约了农民收入水平的迅速提高,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1979~1984年期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从2.37∶1缩小到1.56∶1(以农民收入为1)。但自1985年以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持续扩大趋势,1997年差距为2.47∶1,到了2005年,这一收入差距比率高达3.22∶1。

再次,农业隐性失业人员的存在,严重制约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影响农民对土地投入的积极性,农业机械化的步伐不得不放慢,相当部分农村的贫困落后面貌难以在短期内得到改变。

第四,农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持续进入大中城市,造成了许多城市问题,在一定程度上给社会带来了不安定的因素。

2 农业隐性失业产生的原因

我国农业隐性失业人员的大量存在,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综合起来可以归纳为这样几个方面:

2.1 农村劳动力基数大,劳动力的自然增长规模庞大。1979-1993年,农村劳动力增长近1.4亿人,90年代中后期,农村劳动力每年还将增加600万人左右。在农村劳动力不断增加的同时,土地等农业生产资料却出现了缩减的趋势,土地沙漠化等原因造成农业用地大面积减少,并最终导致农业内部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减弱。

2.2 在农村劳动力日趋增多和农业用地大幅度减少的情况下,我国农业内部产业结构没有能够相应进行调整,相当一部分农村单一结构的局面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二、三产业发展滞后,从而使农业部门对劳动力的吸纳潜力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2.3 在我国经济结构发生变动后,对劳动力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而我国目前农村中的文盲、半文盲占的比例仍然不小,每年进入劳动力年龄的农村劳动力中,有将近10%属于文盲、半文盲,由于劳动力自身素质较低难以适应经济结构变动的要求,因而只能滞留在当地农村,处于隐性失业状态。

2.4 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还存在制度性障碍。全国各大中城市对农民工进城就业都有不少的限制,将不断增加的农村劳动力都限制在农村,出现了大量的农村隐性失业。

3 解决我国农业隐性失业问题的对策

3.1 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市场经济的主要特征就是通过市场来配置社会资源,使其达到利用的最佳化和收益的最大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也是市场的主体,他们完全有理由选择自己所适合的职业。虽然政府在中介组织间加强了组织协调,但从总体上评价,农业劳动力流动中的市场障碍仍然严重。因此建立统一、规范的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是解决农业隐性失业问题的根本性措施。也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劳动力市场中获得平等主体地位的一项基本的制度保障。

3.2 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农业内部结构调整,主要是指农业内部各产业部门间的配置调整和种植业内部种植结构的调整,其目的是为了合理地利用资源,挖掘资源利用潜力,提高资源的配置利用效益。调整农业内部各产业间即农林牧渔业间的配置结构,提高果树、葡萄、花卉和畜牧、养殖等劳动力高度密集型产业的配置比重。通过调整种植业内部的种植结构,减少耕地密集型产品的种植面积,相应提高劳动密集型产品(如棉花、烟叶、小辣椒和大棚蔬菜等)的种植比重,发挥我国农业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加强农业深层开发,发展开发性农业、特色农业,要以农业产业化来推进农、林、牧、副、渔深度发展,开发和发展农产品加工增值,使农民获得比过去单纯靠原料和初级产品搞得多的经济效益。一旦农业获益较大,高素质的农民就愿意留守土地,弃耕撂荒等现象将受到遏制。

3.3 发展乡镇企业走农村工业化之路。中小企业在解决就业尤其是农业隐性失业问题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以中小企业主体的乡镇企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长期以来一直是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渠道。目前,为适应农村社会经济结构变化的需要和应对农业剩余劳动力日益增多的现实,我们必须确立新的乡镇企业发展模式,进行乡镇企业制度创新,具体来说,应坚持与城镇化相结合,以第二产业带动第三产业发展为导向,以产权制度和管理体制改革为动力来推进乡镇企业的第二次创业。

3.4 普及职业培训。提高农村务农劳动力的素质必须首先提高基层技术推厂人员的素质。基层技术人员知识的陈旧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农民技术水平的提高,在农技服务体系改革到位后,要通过开展不同层次的新技术培训、资格培训提高农技人员的基本素质,可以通过加强与职业培训院校、农科院所的合作,聘请专家讲学等途径,更高层次地提升农技推广人员水平。其次要改进培训内容和方式。培训内容和方式要与需求相衔接。建议有关部门要充分利用现有的高等职业教育学校、农广校、地方农技校等教育培训阵地,采取联合办学或请人授课等方式,加大培训力度。

3.5 扩大劳务输出。这也是我国农业隐性失业人口的重要转移途径。我国是人口密度较高且分布不均衡的发展中国家,具有劳动力资源成本较低的优势。但我国多年来劳务出口一直徘徊在30万人左右,仅占同期国际劳务市场吸纳劳工的1%,与我国劳动力资源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称。在当前亚太经济复苏和西方国家经济繁荣的新机遇面前,我们要放开劳务输出的经营权,尽快搞活国内劳动力市场,鼓励更多的外贸行业重视劳务输出,积极向世界各层次劳动力市场进军,为我国农村劳动力寻找更广阔的就业途径。

篇4

关键词 人口问题;教育影响;教育约制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计划生育政策实施30 多年来,累计少生4 亿多人,节约了9 万多亿元抚养费用,有力地支持了经济与教育的发展。

但由于人口发展的惯性,人口问题仍旧是我国当前的一个严重社会问题。研究我国人口问题的状况及其对教育的影响,探讨教育约制人口问题的思路与对策,对于促进人口、教育、经济,乃至整个社会和谐发展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人口问题的基本特点。

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繁荣、社会稳定、教育快速发展的最佳时期,其中一个关键的原因就在于人口正在实现着两个转变: 一是人口再生产类型由“高出生、低死亡和高增长”向“低出生、低死亡和低增长”的转变;二是由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转变。根据统计资料,中国当前的出生率、增长率以及综合生育率均接近发达国家水平,明显低于亚洲水平、发展中国家水平及世界平均水平。这说明,经过30 多年的计划生育工作,控制人口的目标已经基本实现。由于人口发展的惯性作用,以及与低生育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系统尚未完全建立起来等原因,人口问题仍旧是我国当前面临的一个严重社会问题。同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当前的人口问题具有下列特点:

1. 人口基数大,年出生量仍然偏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坚持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人口自然增长率由1978 年的12. 0 ‰下降到2007 年的5. 2 ‰,年均下降0. 2 个千分点。年末总人口由1978 年的96259 万人增加到2007 年的132129 万人,年均增长1. 1 % ,比改革开放前(1949 - 1977 年) 的年均2. 0 %的增长速度下降了0. 9 个百分点。①但由于育龄妇女规模较大,现在仍以年净增800 万左右的速度继续膨胀。②另有人口学家预测,2020 年大陆总人口将达到14. 70 亿,2050 年前后将是16 亿左右。令人担忧的是,近年来我国人口出现了较大的反弹优势,部分地区超生比例超过30 ‰,这是不容忽视的人口增长现象。

2. 生育高峰间隔出现,使人口呈现波动式增长。1950 年至1958 年,共出生1. 86 亿人,平均每年出生2060 万人,形成了大陆连续9 年的第一个高峰期。1962 年至1975 年,共出生3. 6 亿人,平均每年出生2583 万人,形成了连续14 年的第二次高峰期。1987 年以后,第二次人口高峰期出生的人口陆续进入婚龄、育龄期,由此形成第三次高峰期。据预测,2008 年前后将迎来第四次人口出生高峰。这是因为大陆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独生子女人数累计将近1 亿人,其中大部分目前已进入生育旺盛期。同时由于生育政策的调整,即在农村双方都是独生子女的人也可生两胎,这些人也多进入生育年龄。“双峰叠加”的生育小高峰将持续十几年,平均年新生儿数量将达到1700 万—1800万,高峰大概在2010 年左右。由此将给今后稳定低生育水平带来巨大压力。

3. 人口将进入老龄化时期,社会负担日益加重。人口老龄化指65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2001 年我国老龄人口为7 % ,但老龄化的速度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快的国家之一。预计到2017 年,大陆65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超过10 % , 达到10. 4 %; 2025 年达到13. 59 %; 2030 年达到16. 59 %; 2035 年会20. 13 %。人口加速老龄化会降低生产性人口比例,加大消费性人口比重,增大劳动力成本,降低储蓄率,并进而影响到经济增长和教育发展。③4. 流动人口规模庞大,加剧了社会的就业矛盾。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公布的数字,全国流动人口数量从1993 年的7000 万增加到2003 年的1. 4亿,10 年内翻了一番, 超过了全国人口总数的10 %;约占农村劳动力的30 %。流动人口中年轻人口占绝对大多数,其中15 至35 岁人口占全部流动人口的70 %以上。④流动人口庞大的后备军是9亿农村人口,而农村的教育还比较落后,在农村劳动人口中,l5 岁及以上人口平均教育年龄不足7年,与城市平均水平相差近3 年;受过大专以上教育的不足百分之一,比城市低13 个百分点。⑤5. 性别比持续偏高,影响着未来社会的稳定与发展。20 世纪80 年代以前,我国出生性别比基本上属于正常范围,其出生性别比通常波动在102 -107 之间。但自80 年代以来,出生性别比明显升高,1982 年第三次人口普查的出生婴儿性别比为108. 5 ,比例偏高现象初显端倪,1990 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时上升到111. 3 ,而2000 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则已达到116. 9 ,个别地方甚至达到135. 6 ,远远高于国际社会可以容忍的107 的最高警戒线。⑥6. 人口素质偏低,难以适应日趋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人口素质是指人们在社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在思想道德、文化技术、个性心理与身体健康等方面的综合发展的水平。尽管大陆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使人口素质得到不断提高,但人口总体素质仍然较差。据2005 年1 %人口抽样调查资料显示,我国人均受教育年限只有7. 8 年,尚未达到初中毕业年限;15 岁以上人口中的盲率达到11. 04 % ,其中,文盲率最高的西藏达到44. 84 % ,贵州、云南、青海、甘肃4 个省的文盲率都在20 %以上。⑦在从业人员中,文盲占8 %,仅接受过小学教育占33 % ,而接受过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者只占12. 7 % ,接

受高等教育的仅占4. 7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01 年人文发展报告显示,1987 —1997 年,我国每十万人口中科学家和工程师人数只有454 人, 而日本为4909 人, 美国为3676 人,俄罗斯为3587 人。⑧另据2000 年人口普查统计,我国约有6000 多万残疾人,占全国总人口的4. 9 % ,受累家庭达到18. 1 % ,每年至少出生缺陷儿80 万人。⑨此外,表现在民主参与率、遵纪守法率、社会犯罪率等方面的人口思想道德素质也比较低。

7. 职业结构不合理,第一、二产业从业人员比重过大。2001 年我国三级产业就业结构比重为50. 0 ∶22. 3 ∶27. 7 ,无论是与发达国家还是与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第一、二产业从业人员的比重明显偏高,而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又相对偏低。发达国家或新兴工业化国家,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一般在60 %至75 %,巴西、埃及、印度等发展中国家也分别达到54. 3 %、44. 1 %与39. 8 %,明显高于中国。这种不合理的职业结构,反映了我国物质部门从业人口的劳动力素质低下,以及科教、卫生、服务等非物质生产部门的落后状况。

8. 人口分布不平衡,导致区域经济教育发展极不均衡。从我国人口布局看,东部人口密,西部人口稀。据2000 年统计,西部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71. 54 % ,而人口仅占总人口的28. 13 %;东部面积占全国面积的28. 46 % , 而人口却占总人口的71. 87 %。⑩人口分布的不平衡,使东部地区人均耕地面积日趋紧张,生产效率、经济效益难以提高,而西部地区许多耕地潜力及自然资源未能开发,浪费严重。

二、人口问题对教育造成的压力。

从本质上说,人口问题就是经济社会与教育的发展问题。我国人口的上述特点,直接影响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从不同方面造成对教育的压力。

1. 人口膨胀对教育的压力。这一压力首先反映在影响教育投资比例的扩大。国家确定教育投资的比例,除了考虑发展科技对人才的需求状况、经济发展状况与政治形势三个因素外,还必须考虑人口年龄结构状况。人口增长过快,抚养指数升高,国家和家庭付出的抚养费增大,在这种情况下,必然影响到国家的资金积累。国家积累资金少,扩大教育投资比例就困难。即使国家能克服困难,不减少或适当扩大教育投资比例,但由于人口增长过快,学龄人口比例增大,教育经费平均到每个学生身上也会相对减少。近年来,我国教育经费总量增长非常迅速,但是学生人均经费指数却较低。1998年,经济合作组织(OECD) 国家的小学生人均经费指数平均为18 ,初中平均为23 ,2001 年我国小学生人均经费指数为12. 31 ,初中为16. 99 ,农村小学仅为10. 19 ,农村初中仅为12. 83 。lv其次是引起校舍、设备全面不敷。由于教育经费增长跟不上人口增长的速度,致使教育基本建设投资严重不足。据统计,目前我国小学、初中和大学的教学仪器设备的达标率分别只有20 %、37 %和30 %。lw2001 年全国普通中小学共有危房面积5267 万平方米,中小学校舍危房率分别达4. 9 %和6. 7 %。其中,农村初中、小学校舍危房率分别为6 %和8. 1 %。由于校舍危房和校舍面积不足,初中超大班额问题十分突出,2001 年全国初中66 人以上的超大班共有24. 5 万个,占初中班额总数的21. 3 %,超大班在读学生约为1619 万人,约占初中在校生总数的1/ 4 。lx其三是造成教师队伍量少质低。2000 年我国少儿人口(0 - 14 岁) 为2. 89 亿人,2004 年高中阶段教育人口为7587 万人,2008 年高等教育人口为1. 25 亿人,庞大的就学人口压力和师资建设的相对滞后,成为我国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中小学由于师资力量的不足,大量聘用代课教师。2001 年,全国中小学共聘用代课教师70. 5 万人,占岗位教师总数的6. 6 % ,其中农村中小学代课教师58 万人,占农村中小学岗位教师的9. 6 %。[ ]

按照“十五”计划,高中阶段教育要达到60 %的毛入学率,即使按照生师比18 ∶1 测算,2005 年教师队伍的缺口达到116 万人,如考虑到退休的教师,则补充的教师数量可能达到120 万人。另外,高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为70. 7 %,职业高中专任教师的学历合格率仅为49. 2 %。高校教师队伍数量不足的矛盾更加突出,1999 年至2001 年期间,与我国普通高校学生规模增长近1 倍的发展速度相比,教师总量仅增长31 %。一些基础课及高新技术相关专业任课教师严重缺乏,按照普通高校生师比以15 ∶1计算,高校教师队伍的缺口达11 万人。ly此外,学龄人口急剧膨胀,导致教育总体供给能力不足,制约了国民素质的快速提高。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1999 年统计,我国三级教育综合毛入学率为73 % , 与高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相差20 % ,与OECD 国家平均水平相差13 %。三级教育综合毛入学率偏低,影响了我国国民受教育年限的提高。lz2. 人口波动给教育造成的困难。人口的变化过程如一列行进的火车,有很大的惯性。我国已经出现的三次人口高峰期给教育造成了一系列连锁反应的困难,首先是幼儿入托、入园难,接着是上小学、中学难,继之出现考大学的激烈竞争与就业难等问题。在学龄人口的高峰期内,中小学生在短期内迅猛增长,教师不足,只得降格以求,以应付紧张局面;校舍不够,只得办大班,或改为二部制、三部制教学。这样,不仅教学质量难以保证,而且每天有一半或三分之二的学生,不是被关在家里,就是游荡在马路上,既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也使家长担心。入学高峰期过去后,学校又会出现人员超编。若要裁员,困难很多,若不裁员,人头费又会挤占教育经费,使办学条件依然难以改善。以北京市为例,2000 年城区的小学生人数只有1990 年的51 %,东城区的小学学生和教师之比更达到6 ∶1 ,估计约有50 %的小学教师资源过剩。l{问题的严重还在于这种高峰期一旦形成,不是造成一次性的困难,而是呈现波浪起伏的运动状态,使困难重复出现。如1962 年开始持续了14 年的第二次生育高峰期出生的人口,曾造成1976 年开始的中小学生入学高峰。这批人将相继结婚生育,1987 年我国进入新的中小学生入学高峰,这次高峰持续了16 年,其间小学生入学的峰顶在1993年,中学生入学的峰顶在1999 年,中小学合计的入学峰顶在1995 年。高峰期最大年招生量与1985 年相比,小学(1991 年) 为2. 72 倍,中学(1997 年) 为1. 53倍。即将出现且可能持续十几年第四次人口出生高峰,平均年新生儿数量将达到1700 万—1800万,必将给十年后的教育稳定发展带来新的巨大压力。

3. 人口结构变化对教育的影响。人口结构是指人口在年龄、性别、文化、技术、职业、阶级、地域、民族等方而的构成状况。人口结构的每个方面的结构变化都要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教育。人口结构变化对教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年龄结构的变化影响着各级各类教育的发展规模。基础教育是其他各级各类教育的奠基工程,而基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主要取决于基础教育适龄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与民主化的进程,高等教育的发展规模也必须考虑高等教育适龄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

文化技术结构的状况影响着不同时期的教育任务。当前我国人口文化技术素质普遍偏低的状况已成为现代化建设的严重障碍。为了尽快改变这种状况,迫切要求教育在巩固“普九”工程的同时,加速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进一步提高农村地区中等职业教育普及率,大力促进城市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稳步发展高等教育,着力构建国家创新体系,重视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构筑完善的全面终身学习体系,不断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

职业结构的变化趋势指示着教育结构的调整方向。职业结构变化有着自身的规律,这就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劳动力必然出现由第一、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的趋势。职业结构的这种转化趋势要求教育对自身的类型结构、专业结构与课程结构等作出相应的调整。否则,职业结构的转移就会困难重重。

4. 人口流动对教育的挑战。随着我国现代化、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劳动力资源在全国范围内配置,社会流动加速,农业人口向城市迁移流动成为历史的必然。然而流动人口的科技文化素质普遍偏低,使他们选择职业、参与社会生活等方面都面临诸多障碍,由此对农村教育的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流动人口迅速增加的态势,以及仍然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决定了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将会越来越突出。由于居住地不稳定,人户分离,社会地位的不确定等原因,许多流动人口家庭不能像非流动人口家庭那样抚养与教育自己的孩子,导致其子女的教育和健康成长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困难与问题。流动人口子女问题,首先是入学难,近半数适龄儿童不能及时入学,超龄上学现象比较严重;其次是流动儿童失学率较高;其三是不在学儿童,即“童工”问题比较突出;其四是由于环境转换与城乡文化反差导致的流动儿童心理问题加剧。

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很好地化解、引导和调适,将会产生更多的“问题少年”。

5. 人口分布不均对教育的制约。我国东部人口过密与西北部人口过稀的状况,制约着各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人口过密的地方,容易造成教育中的拥挤现象,如学额过满、教学资源紧张、大班上课、多部制教学等。据2005 年对湖北省部分乡镇中小学的抽样调查显示,许多班级的学生都达到七八十人,最多的超过100 人。l| 由此引起教学秩序混乱、学生质量下降。人口过密的社区,还容易形成亚文化群体,青少年往往为争夺生活空间而经常发生摩擦,甚至出现越轨乃至犯罪行为。人口过稀,造成教育人口分散。在一些人烟稀少的老、少、边、穷地区,学生上学非常困难。小学生上学往返一次一二十里地,这也是造成这些地方义务教育难普及的一个重要原因。同时,由于教育人口分散,必然造成学额不足、小班上课,或不得不采用复式教学、巡回教学等方式。这样,既妨碍了学生的身心发展,也制约着教育质量的提高。

三、教育对人口问题的约制作用。

约制即约束规制,使之不越出应有的范围,引导其按既定方向发展。教育约制就是通过教育的引导和规范,从微观层面上提高社会成员的文化与道德修养水平,使他们能够自觉地约制自己的行为;从宏观层面上促进教育整体的和谐发展,使之能够主动地适应社会变革的要求。教育对人口问题的约制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教育是提高人口素质的必由之路。提高人口素质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推广优生学,提高先天素质。要把优生学纳入教育内容,逐步提高人们对优生优育的认识,懂得优生优育的重要意义,自觉地做到优生优育;通过教育宣传把生殖健康与计划生育的三大工程,即避孕节育优质服务工程、出生缺陷干预工程和生殖道感染干预工程积极推广到农村地区;发挥多学科的优势,共同研究影响我国人口健康素质和卫生服务提供的种种因素,包括人口学因素、流行病学因素、社会和行为因素、生态环境因素及其相互间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制定各种有利于促进教育发展、人力资源开发、环境、公共卫生与法律法规建设等方面的政策。二是大力发展教育,加强后天培养。提高各级各类正规教育质量是提高未来人口素质的关键。应从切实抓好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入手,保证入学率、巩固率、合格率达到规定的要求,为提高人口素质打下良好基础。

初中后教育既是普及教育的延续,又是高等教育的基础,还是社会劳动后备力量的储备所。提高初中后阶段的教育质量是提高整个民族人口素质的重要环节。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各级各类高层次科学技术人才、管理人才的重任,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不仅能有效地提高各类专门人才的素质和国际竞争力,而且能极大地推动我国科技文化的迅速发展。成人是人口的主体,大力发展成人教育是提高我国现有人口素质的有效途径。成人教育的对象和主要内容是:对文盲进行扫盲教育;对已经走上工作岗位,或需要转换工作岗位的人员,以及正在谋求就业的待业者进行他们所不具备的履行岗位职责所必需的文化知识、专业技术和实际能力的教育和培训;对已经离开正规学校的人员,根据他们所具有的文化基础和实际需要,继续进行基础教育或高等教育;对已经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更新和扩展知识、提高能力的继续教育;开展法律常识、妇幼卫生、老年保健、家庭生活、美术书法、美容美发、烹调营养、花卉栽培等内容丰富多彩的社会文化生活教育。成人教育具有受教育对象的广泛性、办学模式的多样性、教育内容的针对性、教育方法的灵活性、教育效果的速成性等特点,很受成人欢迎。大力发展成人教育,既是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的有效方式,也是培养各种专业技术人才的便捷道路。

其次,教育是控制人口膨胀的重要途径。控制人口膨胀,应从多方面着手,一方面通过加强对计划生育的领导与宣传;综合运用法律、行政与经济等手段;加强科研工作,普及避孕节育知识;建立并逐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免除独生子女父母的后顾之忧,使控制人口数量的政策能够贯彻落实。但是,这些都是治标的办法。另一方面,通过教育改变人们的生育观念和生育选择,才能达到治本的目的。因为人们的生育行为是受生育观念支配的,而生育观念的形成,既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关,也与人们的受教育程度有关。据1982 年统计,文盲、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程度的妇女已生育子女数分别为4. 74 、3. 81 、3. 08 、2. 41 与1. 94 。2001 年对妇女多胎率的调查也显示出文化程度与生育率的反相关性,大学、高中、初中、小学文化和文盲的妇女多胎比例分别为0. 4 、3. 4 、7. 0 、18. 9 与36. 5 。调查还显示,文化程度与早育率也密切相关,当年我国20 岁以下不同文化程度已婚妇女的早育率是:大专文化的占0. 5 % ,高中文化的占1. 8 % ,初中文化的占5. 4 % ,小学文化的占7. 1 % ,文盲占8. 9 %。l}

可见,文化程度越低的妇女,越容易受诸如“早婚早育”“多子多福”、“传宗接代”、“重男轻女”等旧观念影响,她们更多的追求是孩子的数量,而很少考虑孩子的素质,结果往往形成早育、多生、贫困的恶性循环。文化程度越高的妇女,她们往往从事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对工作追求相对较高,受传统生育观念影响较小,易于接受和掌握现代科学所提供的避孕节育方法,愿意优生优育。

教育还可以通过实施人口教育,直接影响年轻一代生育观的形成。所谓“人口教育”是指对一定年龄阶段的青年实施关于家庭、社会、国家及世界人口情势的教育,目的在于使他们获得人口学的基本知识,包括受孕、优生、遗传、营养卫生、生育保健、人口政策等;培养他们对家庭的计划生育、国家的人口计划的理智态度与责任感;树立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生育观。2000 年,我国15 岁至19 岁人口为1. 03 亿人l~ ,在十年内,他们都将进入婚育期。这批人口的生育数是左右今后人口大局的主要对象,通过各种形式对这部分人进行新的生育观教育特别重要。他们正处在世界观的形成过程中,通过教育使他们树立新的生育观,必将支配他们今后的生育活动,产生移风易俗的巨大力量。此外,通过教育促进社会合理流动,还能起到使人口分布渐趋合理的作用。

注释:

[]1国家统计局《: 改革开放30年:人口素质全面提高就业人员成倍增加》, http :/ / stats. gov. cn/ tjfx/ ztfx/ jng2gkf30n/ t20081103_402513671. htm,2008211203/ 2008211217.

[2]胡鞍钢《: 聚焦中国人口国情》《, 学习月刊》2007 年15 期。

[3]张车伟:《我国人口问题性质的转变及其新挑战》,《人口与发展》2008 年第1 期。

[4]朱彬、王义《: 13 亿人口使我们面临新挑战》,http :/ /news. xinhuanet . com/ newscenter/ 2005201/ 05/ content _2420125. htm , 2005201205/ 2008204217.

[5]王惠诗《: 农村流动人口集聚化就业》《, 当代经济》

2008 年第5 期。

[6]陈俐《: 中国出生婴儿性别比的现状分析和对策》,《人口学刊》2004 年第2 期。

[7]童玉芬《: 从人口大国走向人力资源强国———中国人力资源的现状和形势分析》《, 现代经济探讨》2008年第1期。

[8][9]lxlylz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课题组《: 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2402241 页,第315 页,第61、317、318 页,第299 页。

[10]田雪原、王国强主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人口与发展》,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2004 年,第364 页。

[11]沈百福《: 我国教育投资的进展与问题》,载《教育科学》2003 年第2 期。

[12]陈钮芬《: 我国居民收入、人口、教育、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与居民消费模型的实证分析》,载《数理统计与管理》2004 年第2 期。

[13]蔡昉主编《: 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年,第124 页,第48 页。

篇5

关键词:发展中国家人口;劳动力;劳动力流动

一、发展中国家的人口与劳动力特征

(一)人口增长非常迅速

西方学者按照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的变动关系,将人口增长过程划分为4个阶段:出生率和死亡率都很高,而人口自然增长率很低;出生率仍然很高,但由于死亡率开始下降,人口自然增长率迅速提高;出生率开始下降,但人口死亡率继续下降,人口自然增长率仍然相当高;出生率和死亡都很低,导致人口自然增长率也很低,甚至出现零增长或负增长。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目前尚处在第3阶段,出生率较高,死亡率较低,人口增长迅速。据世界银行有关资料,1980-2008年低收入国家的平均人口增长率高达2.1%,而高收入国家平均增长率仅为0.7%。

(二)人口年龄结构比较年轻

人口学家将人口年龄结构划分为3种类型:年老型人口、年轻型人口、成年型人口。人口的迅速增长,使得发展中国家的人口结构比较年轻。2008年0-14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在低收入国家为36.5%,而高收入国家为18.3%。不过在一些人口控制工作推行较早、措施较为得力的发展中国家(如中国)生育率的持续下降,导致少年儿童比重逐渐降低,人口年龄结构已从年轻型转变为成年型,并正在向老年型转变。

(三)人口城市化速度较快

人口城市化是指居住在城镇地区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20世纪60-70年代,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平均每年以2.4%的速度递增,超过同期发达国家1倍。不仅如此,发展中国家大城市的发展更为迅速,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比重已上升到38%。

(四)人口素质普遍不高

由于医疗保健条件、营养状况和文化教育状况等方面的差距,发展中国家的人口素质较低,婴儿死亡率仍高于发达国家,而平均预期寿命则低于发达国家。除此以外,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市场也有一些特殊的地方。

劳动力市场结构的二元性,即存在着城市和农村两个运行特点不同的劳动力市场,这是二元经济结构在劳动力市场上的具体表现。还有一些发展经济学家将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市场分成3个部门,即城市正规部门、城市非正规部门和农村就业部门。城市正规部门一般由政府和大型企业构成,往往支付高于市场水平的工资,并提供稳定的就业,但就业机会少,申请者众多。城市非正规部门则是由个人或家庭所有的小企业构成,劳动力密集,技术层次低,它提供正规部门所不提供的商品和服务,有时也与正规部门竞争,就业岗位容易获得,但工资比正规部门要低得多。由于进入容易,这个部门的劳动力市场往往处于均衡状态。在农村就业部门,就业对家庭成员而言,主要不是为了获得工资,而是为了获得家庭企业管理中的一份产出。

农业和其他初级产业部门就业人口比重较大,并且经济发展水平越低,这个比重也越大。目前,许多发展中国家农业就业人口的比重仍在50%以上,少数最不发达的国家甚至达到80%以上。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农业就业人口的比重将会逐步下降。

劳动力增长迅速。发展中国家人口的高速增长以及较年轻的人口年龄结构必然导致劳动力增长迅速。据世界银行估计,1960-1970年,发展中国家劳动力的年均增长率为1.8%,1970-1980年上升至2.2%,1980-1990年仍保持在2.2%,1990-2007年略有下降,为2.1%,而同期发达的工业国的增长率分别仅为1.2%、1.2%、0.7%和0.5%。

大多数工人的工资很低,尤其是农村劳动力市场和城市非正规劳动力市场的均衡工资极低。其主要原因是,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一般是充足的,甚至可以说是无限供给的。过剩的劳动力供给必将使得这些部门工资水平维持在较低的水平上。

二、发展中国家的失业

关于发展中国家的失业问题,克里希纳(R.Krishna)的研究颇有影响。他把发展中国家的失业分为两种:公开失业和非公开失业。公开失业定义为零工时零收入,非公开失业则包括4种计量标准:在时间标准上,劳动者在一年中劳动的天数或时数低于被定义为充分就业的天数或时数;在收入标准上,劳动者在一年中获得的收入低于某种必要的最低额;在意愿标准上,劳动者愿意工作的时间大于其目前工作的时间;在生产率标准上,劳动者从目前就业中撤出来而不减少产出。总之,如果符合这4条标准中的任何一条,这个劳动者就可以被视为处于非公开失业状态。

爱德华兹(E.O.Edwards)通过对发展中国家就业问题的综合考察,对发展中国家的失业类型做了类似的划分。一是公开的失业。这类失业包括自愿失业和非自愿失业。自愿失业是指能够胜任某项工作的人拒绝考虑这种工作而暂时处于闲置状态,非自愿失业是指积极寻找工作但仍无工可作的劳动者。二是非公开失业,指发展中国家除公开失业之外的其他各类失业的统称,具体包括以下类型;就业不足型失业,这类失业者是指那些实际工作时间少于他们能够并愿意工作时间的劳动者;伪装的失业,是指劳动边际生产率等于或接近于零的就业者,如果从总就业中撤出一部分劳动者而不会使总产出减少;隐蔽性失业,指有些人因无工可做而选择非就业的活动;提前退休而引致的潜在失业,在不少国家,尽管人均寿命不断延长,但退休年龄却逐渐下降,这主要是为更多的年轻人创造就业和提升的机会;健康受损引致的潜在失业,指在正常情况下本来可以作全日工作的劳动者,由于营养不良和卫生保健状况较差而使其不能全日工作;无效率生产引致的潜在失业,本来具有生产性的劳动者,因补充性的物质资源不充分,生产率极低,生产出的产品甚至还不能补偿他们生活必需品。可见,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的失业范围要广泛得多,类型也更复杂多样。

发展中国家失业问题已经成为各国政府最“头疼”的事情,其严重性首先表现在城市公开失业方面。表面上看城市公开失业率不算太高,但其发展趋势却呈现稳定上升的势头。其次城市和农村存在着大量的非公开失业。发展中国家城市的非公开失业能常存在于国有企业和城镇非正规部门。一般而言,发展中国家的非公开失业率大约在20%以上,再加上公开失业,实际的失业率大约在30%左右。导致发展中国家存在如此严重的失业问题的原因,表面上看是由于劳动力市场供求的极度不平衡所造成的。但进一步从供给方面看,发展中国家人口的高速增长所带来的劳动力迅速增加则是产生严重失业的主要原因;从需求方面来看,除了人均农业资源、特别是人均土地资源相对不足的因素外,主要是由于城市工业部门创造就业机会的能力较低所致。

解决发展中国家严重的失业问题有两种思路:减少劳动力供给;增加劳动力需求,从供给方面来看,降低人口增长率是最根本的措施。人口增长率的下降可导致劳动力供给的下降,但是一般有15-20年的滞后期,这意味着降低人口增长率是减少劳动力供给的一个长期战略。要在短期内减少劳动力供给还应该在降低劳动力参与率上做文章。对发展中国家来说,降低劳动力参与率,特别是通过发展教育,提供更多的就学机会来降低年轻人口劳动力参与率有相当大的潜力。然而,劳动力供给的调节总是有一定限度的,因此,解决发展中国家严重失业的重点应是扩大劳动力需求。在论述就业扩展与失业治理时,发展经济学家一般都认为,以解决西方发达国家失业问题为中心的凯恩斯主义就业理论和政策对发展中国家的作用是相当有限的,早期的二元经济发展理论也不能作为解决发展中国家失业问题的政策依据,要解决其失业问题,需要实施全方位的就业扩展战略。其主要内容如下:

城乡经济平衡发展,即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大力发展农村经济,这是解决农村非公开失业的重要措施。消除价格扭曲,即通过消除劳动和资本的价格扭曲来扩展就业机会。选择和开发适用技术,发展中国家劳动力资源丰富而资本相对短缺。因此应该尽量选择那些使用劳动力多、资本少的技术进行生产。增加出口,特别是选择以劳动密集型制成品为主的出口导向型贸易战略,也是扩大就业的重要措施。通过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以及采取适当的政策措施来缩小城乡收入水平的差距,对缓和由于农村劳动力过度流入城市所带来的城市就业压力,减少城市公开失业,也有很大意义。

三、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流动

在二元经济向现代一元经济转变的过程中,劳动力由农村向城市的流动,或者说劳动力由传统农业部门向现代工业部门的转移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发展经济学家对这一现象进行过大量的研究,提出了许多著名的理论模型。

(一)刘易斯模型

从劳动力流动的角度看,它是发展经济学关于劳动力流动的第一个理论模型。在二元经济中,传统农业部门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因此只要工业部门提供略高于农业部门的工资,农业剩余劳动力将由农村源源不断地注入城市,城市现代工业部门在现行固定工资水平上能够得到它所需要的任何数量的劳动力,其劳动力供给相对于需求来说是无限的。随着城市现代工业部门的不断扩大从而可以吸收更多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如此循环往复,直到农业剩余劳动力消失,发展中国家也就完成了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的转换。

(二)拉尼斯-费模型

美国发展经济学家拉尼斯(G.Ranis)和美籍华人发展经济学家费景汉认为,刘易斯模式的不足之处在于忽视了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和农业剩余产品增加是农业劳动转入现代工业部门的先决条件,为此,他们根据农业和工业两部门发展的对应关系把劳动力转移过程分为3个阶段:

劳动边际生产率等于零的阶段。在传统农业部门存在大量显性失业人口,劳动力供给弹性无限大,他们可以由农业部门流入城市工业部门,并不会影响农业生产。

劳动边际生产率大于零但小于不变制度工资的阶段。由于在农业部门存在隐蔽性失业的过剩劳动力,这部分劳动力会继续流入城市工业部门,而农业总产量却不能与工业部门的劳动力同步增长。粮食的短缺必然引起农产品价格的相对上涨,因此,工业部门不得不提高工资。由第一阶段进入第二阶段的转变点被称为“粮食短缺点”。

劳动边际生产率大于不变制度工资的阶段。农业部门已不存在剩余劳动力,农业部门劳动力收入不再取决于制度工资,而是按照边际生产率分配原则取得收入,这意味着传统农业已转化为商业化农业。因此,第二阶段向第三阶段的转变点被称之为“商业化点”,由此开始进入稳定增长的发达经济,二元结构特征消失。

参考文献:

1、马尔科姆・吉利斯等.发展经济学[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2、高树华.我国二元经济的转换及人口问题[J].山东大学学报,2008(2).

3、成方.论我国劳动力与人口关系[J].湖南大学学报,2006(3).

篇6

青海新闻网2010-08-26 10:49

青海新闻网讯 由省人口计生委负责组织实施的《统筹解决青海人口问题系列课题集》获第五届中国人口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论文类三等奖。

由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中国人口学会联合颁发的中国人口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每四年评审一次,是中国人口学界最高级别的科研成果奖项。第五届中国人口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今年3月启动,通过专家评审、公示,评出153项优秀成果,《统筹解决青海人口问题系列课题集》获得论文类三等奖。《统筹解决青海人口问题系列课题集》针对青海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进行前瞻性研究,并就继续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引导人口合理分布,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保持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提出了许多有重要参考价值的政策建议。(作者:马海仙)

篇7

论文关键词:中学生,地理品质

 

根据新课程标准,时展的需要,结合我们学校和学生的实际,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地理品质,这有助于学生将来与自然和睦共处,形成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良好氛围,营造和谐的人文环境;学生良好地理品质的培养,符合社会发展,时展的需要,符合学生发展的需要。现代中学生是未来的主人,他们将以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未来的世界、生活,取决于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我通常会对学生说:我希望你们在每次考试中都取得优异的成绩,但我更希望你们在今后的生活中、工作中常常会很自觉地想着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环境的要求,尤其是以后走上领导岗位的同学,在决策时会思考此项目的环境效应,并作为决策的主要依据。中学地理应培养学生如下地理品质:1.人口适度发展的人口观 在我们国家,每个家庭多生一个孩子,对于一个家庭来讲,如果满足其基本生存的条件,似乎影响不大。多生一个孩子,对我们国家而言,则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其一,每年有高达四分之一的新增产值被用来养活新增人口;还使得粮食、日常生活用品的生产赶不上人口增长的需要;医疗、教育、交通、就业等方面条件的改善也困难重重。其二,我国人口与环境、资源之间的矛盾已经十分突出,比如用乱砍滥伐来获取木材素质教育论文素质教育论文,滥垦草原来扩大耕地,以至于造成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严重后果。当然,人口增长过慢也会带来一系列问题:如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社会上用于老人的退休、养老等费用增加,老年人生活困难,生活孤独等等。既要让学生知道当人口数量和质量、人口增长速度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经济发展速度不相适应时,与环境、资源不相协调时就会出现人口问题,人口问题又是产生其他问题的重要原因。同时,也要让学生知道人口素质的提高是解决人口问题的关键。对我们同学来说更重要的是自觉提高自身素质,使得他们对人口问题的认识更为深刻,从而使他们建立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口观,因此,解决人口问题也就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2.热爱环境、保护环境,在环境中享受的环境观 人既是环境的产物,同时也是环境的塑造者。让学生认识到,热爱环境、保护环境就是热爱我们自己,保护我们自己。生活在良好的环境里,有益于我们自己的身心健康。环境遭破坏后带来的各种负面影响,直接威胁着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甚至生存。热爱环境,保护环境从身边的环境做起,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热爱我们的班级、现象、学校,保护班级环境、校园环境。如建立一个宁静的学习环境和就寝环境;建立一个整洁、卫生的学习、生活环境,以提高自己身心健康水平和学习效率;同时为构建良好的班风、校风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做到不乱扔果皮、纸屑;不随地吐痰;爱护公物。只有热爱自己班级、学校、家庭的环境,才能以这份爱心,以更博大的胸怀去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去爱护全人类共同生活的环境。3.充分而合理利用的资源观 对待资源的态度,一方面是节约资源,一方面是充分而合理地利用资源期刊网。自然资源是大自然恩施给人类的宝贵财富,是人类世世代代得以生存繁衍的物质基础。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人类构筑的资源系统是十分脆弱的,一旦这个资源系统被破坏,恢复是非常困难的。所以,我们每一个同学都应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爱惜每一粒粮食,节约一滴水、一度电、一张纸,养成节俭的优良品德。自觉养成随手关灯、关水龙头,草稿纸重复利用等良好的行为习惯。免赠贺卡、免用一次性木筷,不赶时髦,爱惜自己的学习用具,增强节约资源的地理意识。与此同时,建立更广博的资源概念,时间也是资源,珍惜时间,充分合理利用时间,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同学也是资源,多与老师、同学交流、交往素质教育论文素质教育论文,取长补短,教学相长。学校的各方面的条件也是资源,怎么样去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以求得自身充分自由地发展。有的同学能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各方面的长进就比较明显。同学之间也会因为对自己身边这些资源利用程度的不同而使得“贫富差距”扩大。4.于己、于生态、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观 地理学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包括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基础;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条件;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目的。在课堂上,我对学生说,上游山区的人们通过砍伐树林来最大限度地满足他们对物质财富的追求;然而,他们往往没想到,因他们的砍伐而造成的水土流失,使得下游地区的河湖淤塞,导致调蓄洪水的能力大大下降,以至于下游地区的人们就要用数倍于上游地区人们通过砍伐树木所获得的财富的代价,用于修筑防洪大堤,以及其他的防洪、泄洪设施。而一旦洪水泛滥对下游地区所造成的灾难,则损失更是无法估量的。各个局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是构成全面可持续发展的要素,而可持续发展的全部则不是指局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在课堂上,还给同学灌输如何实施个人的可持续发展,个人实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决定着自己在将来的社会充当什么样的角色,过什么样的生活。我们每个同学只有不断努力学习,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才能实现自己的可持续发展。教师在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学科素材丰富、生动有趣的优势,挖掘我们日常生活中同学们熟悉的素材,灵活应用教学方法运用现代教学手段,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对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求知欲望。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同时也要在这些方面做学生的表率,比如粉笔的充分利用;讲台上粉笔盒的整理、粉笔灰的清理等等。这些小事对学生的影响却是深远的。用积极、乐观向上的精神来感染学生。现代中学地理教育的使命是培养有现代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的高素质公民。

篇8

一、充分认识进一步推进人口计生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1、信息化建设是我区人口计生转型提质的客观要求。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是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公共性的信息资源。只有实施信息化带动,才能为政府实施经济社会发展宏观规划提供信息支持,准确深入地掌握人口结构、分布等情况,为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提供前瞻性、战略性、实证性研究,当好党委政府的参谋助手。只有进一步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才能更新管理服务手段,改进管理服务方式,为育龄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因此,进一步推进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全面打造“数字人口”城区是人口计生工作改革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和新时期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一项基础工程。

2、信息化建设是我区人口计生改革创新的根本途径。我区按照国家、省、市有关要求,信息化建设发展迅速、基础扎实。通过努力,我区基本建成村(居)、街道、区三级信息化网络体系,全员人口信息管理平台及省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信息平台共完成常住人口信息41万条、育龄妇女信息10万条的录入核查工作。国家PADIS平台运行正常,2010年共通报避孕节育报告单信息663条,双向协查流动人口出生信息706条。加大硬件投入,投入20余万元,为7个街道计生服务站配备笔记本电脑,为30个社区居委会配备了台式电脑。

3、信息化建设是我区人口计生事业发展的长远之举。对照科学发展的新要求,对照加快转型升级的新形势,对照均等化服务的新方向,我区人口计生信息化建设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部分地区对搞好新时期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高,精力投入不够,经费投入不足,信息化建设缺乏长期稳定的发展潜能;二是信息化应用水平不高,数据库信息质量较低,工作发展不平衡,不能很好地为计生管理服务发挥基础性指导作用;三是统计人员计算机应用水平较低,与信息化工作要求和人口计生工作的快速发展不相适应;四是与相关部门信息共享机制不健全,制约着信息化综合效益的发挥,影响着人口计生工作的发展。

二、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人口计生委关于加快推进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意见》文件精神,按照省、市信息化建设的总体部署,适应人口计生工作改革发展的要求,以统筹兼顾各级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需求为导向,围绕全员人口信息资源,以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为核心,以规范化建设为重点,推动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又好又快发展,提升人口计生科学决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为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提供信息支撑,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三、主要任务和目标

1、建立“数字人口”公共服务应用平台。

通过有效收集和整合各职能部门人口及相关信息,建立全区“数字人口”公共服务应用平台,加强对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分布、迁移、就业等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综合分析,为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提供有价值的决策信息和咨询报告。

2、完善人口计生信息规范化建设机制。

拟出台《区人口和计划生育规划统计管理规范》,建立健全信息化管理制度和网络安全制度。落实工作职责,明确工作流程,严格操作程序,加强信息工作人员的信息安全保密教育,切实保护公民个人隐私。

3、夯实人口计生信息化硬件基础建设。

3月底前,完成全区第三批24个社区的计算机配备工作,实现51个社区100%配备计划生育专用计算机。各街道要充分利用现有网络资源,做到每台计算机都能上网,并落实专人管理。

4、提升“数字人口”系统信息数据质量。

区将进一步加强与公安、卫生、民政、统计等相关部门信息的互联互通,完善人口信息共享机制,规范信息共享流程,提高信息共享质量。街道应充分利用“六普”成果,认真落实“两库”数据核对补录工作,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及时性和完整性,为6月份省人口计生委“两库”合并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5、开展人口计生信息化建设专题调研。

区、街道结合工作实际,按照“管理要有新思路,发展要有新举措,工作要有新突破”的总体目标,紧扣人口计生工作中重点和难点、百姓关注的热点和焦点,研究分析人口计生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原因,提出建议与对策,提升创新意识,在工作思路和方法上力求新的突破。上半年区将与街道协商制定调研课题,下半年各街道完成1-2篇调研论文。

6、加强人口计生信息统计队伍建设。

要高度重视信息统计人员队伍建设,加强管理。两年内,街道信息统计人员要取得国家承认的计算机初级以上(含初级)资格证书。区将对全区街道、村(居)信息统计人员开展业务培训,不断提高统计人员的工作水平和业务能力。

四、组织保障

1、加强对信息化建设的组织领导。加强对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领导,及时研究解决信息化建设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认真落实信息化督促、检查、通报制度,完善责任目标考核机制,将信息化工作纳入年度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范围,组织开展好信息化水平评估工作,保障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篇9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GIS) 人口 流动 管理 应用

中图分类号:F11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3-029-0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日益加深的全球化,使城镇化进程进一步加速,同时也出现了资源紧缺、大学生就业难、人口老龄化等严峻的社会问题,这注定了我国正面临着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转型过程。从整体来看,我国人口结构也在发生变化,那么,如何研究和管理人口,意义非常重大。单一地研究人口并不能全面综合地反映人口状况,人是社会以及一切社会活动的主体,所以要深入地研究人口就必须把人口信息、经济信息和地理信息这三种信息整合起来,才能得到全面、准确、有价值的人口信息,并为政府各部门制定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对提高职能部门管理服务水平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近年来,GIS在社会科学领域的重要性不断得到加强,人口、经济等统计信息所具有的空间特征,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可以进行空间可视化,从而得到人口在空间中的直观的分布变化规律。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精度更高、更加灵活有效的表示和统计人口数据的新方法,人口数据空间化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之一,而GIS技术在空间分析上具有突出的优势。总之,结合地理信息系统,能够更科学、高效地管理人口数据,提高人口管理信息化的技术水平,实现人口信息服务的有效增值。

一、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缩写为GIS)的创立与发展是与地理空间信息的表示、处理、分析和应用手段的不断发展紧密联系的。地理信息系统起源于北美。有时又被称为“地学信息系统”或“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它是一种特定的十分重要的空间信息系统。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包括大气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空间分析能力是GIS的主要功能,也是GIS与计算机制图软件相区别的主要特征。它还具有输入、管理、转换、可视化、组织、查询、分析等功能。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80%以上的信息都与地理空间位置有关。

地理信息系统作为获取、处理、管理和分析地理空间数据的重要工具、技术和学科,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关注和迅猛发展。在社会的各个方面。尤其在城市规划、智能交通、人口管理、人口统计与分布、房地产,公共卫生、运输物流、防震减灾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二、人口地理信息系统

人口地理信息系统(简称人口GIS)是MIS与GIS结合的一种新技术,具有强大的空间分析和可视化功能,人口地理信息系统是针对人口空间信息特点的GIS,是GIS的一个重要分支。国内人口GIS真正兴起,始于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后。随着各地海量人口信息数据库的建立与数据挖掘技术在各个行业中的广泛应用,为在人口GIS中挖掘出可信的、有效的人口信息提供了方便{1}。

基于GIS的人口管理信息系统,将人口信息与空间信息相结合。充分运用GIS技术将人口的属性数据、空间数据、时间数据“三位一体化”,实现了人口普查、日常管理、统计与分析的数字化和可视化。与传统的管理信息系统相比.该系统具有时效性强、可视化效果好等优点.能更快地为各级决策部门提供直观明了的各项人口信息。

三、人口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与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我国社会正在由过去那种高度统一和集中、社会连带性极强的社会,转变为更多带有局部性、碎片化特征的社会(魏立华、阎小培,2005)。由此看来,转型期大城市的空间发展已不单是经济、产业、物质空间的问题,社会中人的问题已成为大城市空间发展中的核心要素。

人类的社会活动和自然界的发展变化都是在时空框架下进行的,地球空间信息是它们的载体和数学基础。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经济、社会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一方面,市场化体制环境促进了资源的流动与配置,经济要素、人口、职业等的流动性大大增强,有利于城市空间资源经济效益最大化;另一方面,它也产生了不容忽视的一些社会负面效应,造成阶层间社会距离拉大(张京祥,2007)。由此看来,大城市的空间发展已不单是经济、产业、物质空间的问题,人的问题已成为大城市空间发展中的核心要素。

人是社会以及一切社会活动的主体,是影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人口问题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问题,也是现代化建设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人口与经济发展、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社会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解决人口问题迫在眉睫。要解决好人口问题,首先要全面掌握人口信息,不仅需要掌握人口的结构、受教育程度、老龄化等情况,也需要掌握人口的空间分布、流动迁移等信息资料,以利于科学制定人口政策,合理利用人力资源。

人口管理的特点是数据量大,流动性强、地域区别明显,复杂度高,而将“人口信息”与“地理”相结合进行管理,结合数字地图,运用Arcgis等技术,就可以较好地处理、解决上述问题。将人口管理与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就能更好地实现对人口数据的采集、查询、管理、显示、分析、等功能。

对于人口的多种行为而言,人口赖以存在的地域空间同样具有多重属性。因此,人口地理信息系统是一个很好的直观而又形象地表达人口地域情况的工具。具体的实现途径是,利用地理编码将空间信息和非空间信息联系起来,并将这些信息集成到不同的空间域中(Grayson 2000; Jiang and Li 2003)。这样便实现了人口信息与地理信息的结合,我们便可以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的分析方法反映出人口规律。

因为有着强大而充分的数据支持,再加上地理信息系统特有的功能和分析技术,人口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在很多领域得到应用{2}。

第一,城市规划。例如:教育设施、生活服务设施、政府公共设施的规划与选址分析等。

第二,商业机构市场前景与客户分析的信息咨询。例如:快餐店、商场等的选址,以及潜在的客户群规模、分布和特征分析,特定区域内的竞争对手分析等。

第三,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分析工具。利用人口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将人口、资源、环境以及社会经济数据结合在一起,通过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手段得出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的现状分布情况,进一步对现状进行分析和评价,为政府相关部门作出决策提供有力的依据。

第四,流动人口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目前,随着各地经济发展需求及市场竞争机制推动,人口流动性越来越大,政府各部门工作面对人口大流动的挑战,原有的人口管理方式已经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由于现行的管理方式无法满足对实有人口的动态管理,无法规范租赁房屋的管理行为,信息资源的综合利用率较低,难以满足为社会管理和经济建设服务的需要。因此,建设流动人口信息管理系统在目前形势下显得尤为重要。

第五,老年人口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多元化需求描述。在我国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从静态的老龄人口规模和空间需求研究逐渐转向动态的老龄人口结构变化、空间分布演变研究,构建人口空间分布视角下的城市空间发展研究理论框架,对完善城市规划理论及方法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第六,人口经济压力的研究分析。人口压力主要是指社会、经济和环境等系统能力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的需要。从而形成人地关系的不协调。从GIS角度出发,对人口经济压力空间分布进行描述,分别从人口增长压力、人口生活质量压力、人口素质压力、人口就业压力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为政府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时提供参考依据。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人口地理信息系统有着美好的应用前景。将人口信息与空间信息相结合,将人口信息展布于地域空间之上,实现了人口分布、统计分析、日常管理的数字化和可视化。与传统的管理信息系统相比,能更快更好地为各级决策部门提供直观明了的各项人口信息。

参考文献:

1.吴春阳,何友全.数据挖掘技术及其在旅游线路规划系统的应用[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08,18(9):234—237.

2.刘建华,叶文振.我国人口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及其应用.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4)

3.侯雪,张文新,胡志丁,米文宝.基于GIS的宁夏人口经济压力空问分布研究.西北人口,2012(3)

4.赵伟华,黄晓,章复嘉.基于GIS的人口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4(1)

5.于增强.关于现代人口管理系统的构想.山东社会科学,2003(2)

6.蒙映人口地理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桂林工学院学报,2008,28(1)

7.陈楠,王钦敏,林宗坚.基于GIS的人口压力空间分布模式研究.2007(4)

8.Longley P A,Goodchild M F.地理信息系统(上卷):原理与技术第2版[M].唐中实等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9.叶枫(导师:伏玉琛.)基于CIS的人口统计数据分析.苏州大学硕士论文,2008.4

10.王新洲,柳宗伟,陈顺清.城市人口地理信息系统建设模式探讨[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1(3):226—231.

11.罗宇琦.集成GIS的人口统计数据分析.西北人口,2006(7)

12.李成名,印洁,王继周等.人口地理信息系统[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13.马腾.浅谈地理信息系统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作用.湖北社会科学,2007(7)

篇10

一、年的主要工作

值得欣慰、令人振奋的一年。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年是克难求进、极不平凡的一年。委机关和各直属、代管单位广大干部职工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针,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务实工作、关注民生,全市人口计生事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年全市人口计生事业主要在六个方面取得明显进步。一是争取国家支持实现新跨越。国家人口计生委与我市签订《共建统筹解决人口问题试验区合作备忘录》为做好城乡统筹发展中的人口计生工作奠定基础。二是推进改革创新迈出新步伐。11个创新项目圆满结题。三是夯实基层基础取得新成效。基层基础工作规范化和制度化建设有重大进步。四是破解执法难题取得新进展。特殊人群专项治理成效显著。五是实施奖励扶助取得新突破。奖励扶助提标扩面全国领先。六是系统能力建设得到新加强。执政为民、服务发展”学习整改成效明显。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取得阶段性成果。

机关各处室,年。各直属、代管单位紧紧围绕全委中心工作和全市人口计生工作大局,尽职尽责,开拓进取,各方面工作取得新的进展和成绩,亮点纷呈。

受到领导肯定和各方好评。将32项机关管理制度清理、修订为17项。牵头负责的、扶贫和抗震救灾等工作受到好评。年鉴、部门志、档案、保密、信息、安全等工作受国家或市表彰。房屋、车辆等办公条件改善方面有新进步,办公室:牵头成功筹办全国部分省市奖扶座谈会、委市《合作备忘录》签字仪式、国家“十一五”中期评估、全市工作会等重大活动和重要会议。机关工作管理更加有序。

发展规划处:目标管理考核改革受广泛好评。重点管理区县帮扶转化工作成效明显。人口发展功能区规划及其配套政策研究成果被全市主体功能区规划吸收采纳。人口信息和辅助决策支持项目获国家批准立项。牵头完成“十一五”人口发展规划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中期评估。配合完成国务院人口计生调研小组对重庆市的调研。完成统计规范修订和统计口径调整。

政策法规处:特殊人群违法生育专项治理工作在全国作经验交流。进一步整合奖励扶助、特别扶助政策和标准。积极开展“新农保”对计生家庭优先优惠和计划生育保险试点。条例》修订工作进展顺利。对17个区县执行山区生育政策的范围进行规范和认定。制定了农转城”人员的人口计生相关政策。

其中国家级136条,宣传教育处:媒体宣传进一步加强。各级媒体全年刊播人口新闻520余条。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核心媒体刊播重庆人口新闻实现新的突破。行业报刊宣传力度加大,中国人口报》人口与计划生育》杂志刊发我市人口新闻114条,同比提高22%开通新华网《人口计生》栏目,全国率先实现省级主流媒体人口宣传专题栏目全覆盖。

对40个区县服务机构和服务人员进行现场评估。制定优质服务先进区县工作方案,科学技术处:大力推进新、改建110个乡镇中心服务站工作。组织2500余名技术服务人员参加全员理论学习和测试。扎实开展优质服务先进区县创建活动。积极争取参与“健康重庆”卫生行动计划。

分类区确定考核指标和分值,流动人口管理处:指导实施的流入人口计生信息动态管理”创新工作得到国家人口计生委主要领导肯定。积极改进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考核。制定并实施了主城九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考核办法》组织开展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关怀关爱”专项行动和第二个“农民工日”系列活动得到广泛好评。流动人口计生政策研究课题获国家人口计生委立项。

同比增长15.9%其中事业费等专项投入同比增长32.9%增幅居全国前列。市级投入专项资金近7900万元,财务处:争取中央投入人口计生经费1.1亿元。同比增长24.6%增幅居各省市前列。提前完成国家“十一五”投入规划。完成部分区县社会抚养费调研工作,调研成果受到国家人口计生委肯定。

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方案报批,人事处:督促区县按规定配备村专干并足额落实报酬。完成市计生协机关工作人员公务员过渡、录用。卫生技术计划生育专业高级职务评审及各级调训工作。开展全市人口计生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评选表彰活动。加强了离退休干部工作。

3篇论文在市直机关工委获奖。建立了直属机关党员数据库。市人口计生委直属机关工会被评为“市级模范职工之家”和“先进基层工会组织”直属机关党委:党建工作先进单位创建活动顺利通过验收。开展机关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调研活动。

比年上升了20多位。解放思想、扩大开放”大讨论活动取得实效。中国人口报、重庆日报、新华网、公民报等媒体多次予以报道。学习实践活动各阶段工作都得到市委第四指导检查组的充分肯定。学习实践办:执政为民、服务发展”学习整改活动成效显著。年上半年考评排名第24位。

研课题51项,研究院:课题申报和管理工作进一步强化。当年结题11项。科研平台建设取得较大突破,市级出生缺陷与生殖健康重点实验室获市科委批复同意,DNA鉴定被市司法局评定为优秀,医学实验动物室通过市动物管理质量中心的达标验收,HIV抗体初筛实验室被市疾病控制中心评为优秀。成立重庆市正鼎司法鉴定所,完成鉴定263例。部分区县启动“退育期取环”项目并取得初步成效。

与新华社重庆分社签订合作协议,宣教中心:多方合作取得新进展。与重庆出版社《农家科技》建立合作关系。与中国人口宣教中心初步达成战略合作及项目推进意向。完成《人口之声》广播栏目、新华网重庆频道《人口计生》栏目实施方案。启动人口音像资料库建设。

3个学历层次在册学生达2320人。圆满完成1个本科班、1个专科班、18个中专班的教学任务。8个村专干班360名学员毕业。开展34期干部培训班。完成“性与生殖健康咨询师能力培训”早教暨独生子女教育”项目前期准备工作。中专校:教学工作有新提高。完成中专招生323人。

为55万已婚育龄群众提供药具产品和服务。药具管理服务“十进”模式扎实推进,药管站:完成1043万元的国家免费药具供应计划。全国药具工作会上作经验交流。千店万点”药具社会营销模式得到国家药具发展中心肯定。全市新增药具宣传服务网点1600多个。

29个区县协会列入群团序列。计生协会办公室:深入开展“生育关怀行动”惠及群众6万余人。指导9个区县建立真情联谊会和会所。幸福工程”累计救助贫困母亲6973名。新资助贫困独生女大学生106名。启动“青苹果之家”项目。市协会完成入序参公。

人口信息中心:完成办公OA升级和重庆人口网站改造工作。网络维护工作全面加强。流动人口信息交换平台工作进一步规范完善。对全市110个村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监测点进行了全面调查。

刚刚过去的一年,总之。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实现了既定目标。此,代表委党组,向为全市人口计生事业付出艰辛努力和无私奉献的全体干部职工及其家属表示亲切的慰问,同时衷心感谢大家对委领导班子和我个人工作的大力支持!

二、工作体会

之所以能取得好的成绩,年。有五点深刻体会:

得益于我主动争取党政领导的重视支持。一年来,第一。主动、及时向市领导汇报工作,市领导对人口计生工作更加看重。书记亲自过问统筹解决人口问题试验区相关工作,并与国家人口计生委李斌主任会晤商谈。鸿举市长批示提高奖励扶助标准。正其常委副市长对做好人口计生工作提出许多具体意见,帮助解决工作中的难点重点问题。领导的重视和支持是做好工作的关键。

得益于我主动加大综合协调的力度。过去一年,第二。因为我主动协调,才争取到国务院在对我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进行调研时,增加了人口计生调研小组,也才有了之后的委市签订《合作备忘录》从而为我确立“西部领先,全国争先”目标奠定了基础。正在争取并有希望成功的中国人口信息西南分中心项目,也是多方争取、多方协调的结果。

得益于我主动推进改革创新。改革创新是做好人口计生工作的根本动力。根据新时期、新任务、新情况,第三。积极推进包括目标管理改革在内的多项改革,设立了创新奖”鼓励区县探索创新。全系统形成了调查研究、改革创新的良好风气,为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口计生工作深入发展开启了新思维、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