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诸子散文范文

时间:2023-03-29 21:17: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先秦诸子散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先秦诸子散文

篇1

    关键词:先秦;诸子散文;庄子;文体

    一、《论语》

    它主要记载孔子的语录,也是一部说理散文,相传是由孔子及其弟子编纂而成。《论语》最主要的特点就是记录了孔子的许多名言,它反映了孔子的仁爱思想。比如,“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这是孔子对子产的评价,从这个评价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作为政治家的政治主张。《孟子》一书的问世,标志着先秦诸子散文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相比于《论语》,它最突出的一点就是文章的形式发生了变化。虽然还是以语录体为主,但是却减少使用三言两语式的独白,它从简明扼要的语录发展成了长篇大论,并且其中许多语录体散文已经具备了专题论文的性质。在先秦诸子散文文体的发展演变中,《墨子》是一部重要的作品。与《孟子》比较,它表现出由“对话”向“专论”过渡的特征。《墨子》各篇出现了简洁的标题,这些标题都是文章的中心论点。不仅如此,这些文章的谋篇布局也层次分明。当然,有些文章的语录体特征还是比较明显的,但与之前的相比,它们不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围绕中心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二、《庄子》

    它在我国散文史上的地位很重要,下边重点来谈一下《庄子》。先秦诸子散文发展到《庄子》的时候,已经变化很大了。《庄子》给人的感觉人可谓是耳目一新。从文体上来说,《墨子》虽然已经表现出由“对话”为主转向“专论”,但仍有语录体的成分在内。而《庄子》已经摆脱了语录体的形式,进入了专题性论说文阶段,它用寓言的形式组成文章,与之前的《论语》《孟子》《墨子》以及后来的《荀子》《韩非子》有很大的不同。《庄子》里的寓言,达百篇之多,《内篇》有将近有神话幻想故事,也有借物寓言故事篇——寓言故事,这些寓言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它们往往环环相扣,组成一个整体,共同表达一个主题。如《养生篇》:“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身,可以养亲,可以尽年。”这段文字表达了全文的中心,总述了养生之道,提出了“缘督以为经”的观点。但是庄子却没有用客观事实来论述,而是讲了庖丁解牛等寓言故事。表面看来,这几则寓言故事好像没有什么联系,但实际上都是为论点而服务,说明了养生的关键在于“依乎天理”。正因为《庄子》主要是寓言故事,这样就决定了它的论述方法不是运用逻辑推理,而是运用比喻及形象思维来论述观点,在故事情节中表达深刻的哲理。如,庄子的代表作《逍遥游》:“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充分发挥想象力,没有使用抽象概念,而是展开想象,选取了一系列具体事务开始描写。其中“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的大鹏等都可以看出《庄子》驰骋的想象。庄子对具体的形象进行描述,说明世间万物虽然各不相同,有大小之分,长短之别,但是它们的存在和运行都是“有所待”的。如果只看浅层的话,《庄子》里的许多文章似乎有些模糊,但如果仔细品读的话又觉得有法可循。许多学者对此都提出了不同的见解,有的学者将《庄子》的篇章之法归纳成游龙式、故事式和议论式。其中游龙式体现了《庄子》的风格,它包括《内篇》和外篇的《秋水》等。这些文章由很多寓言故事组成,用议论连缀成篇。这些议论仿佛没有联系,但是其实贯穿于一个主旨之中。从论说文的角度来说,《庄子》这种光中引线的做法虽然不太合适,但对于论说文的写作来说也是一种独特的风格,在我国散文史上是辉煌的一个篇章。

    三、《荀子》和《韩非子》

篇2

【关键词】先秦诸子散文;人文精神;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在《先秦诸子散文》的阅读欣赏中,在注意语言知识积累运用的同时,教师也要高度重视学生高尚人格和人文精神的培养。《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高中语文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既包括精神的充实,情感的丰富与人格的提升,也包括读写听说能力的养成。

《先秦诸子散文》这本选修教材的宗旨在通过先秦诸子论著的学习,启发和引导学生陶冶身心,涵养德行,提高对我国传统文化和思想的认识,加深学生对优良传统的热爱,发展学生阅读古文的基本功。

二、教学中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首先,要明确人文精神的内涵。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而人文学科是集中表现人文精神的知识教育体系,它关注的是人类价值和精神表现。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之所以是万物之灵,就在于它有人文,有自己独特的精神文化。在本课程中,我们主要是学习儒、道、墨、法四家的一些重要典籍,作为教师要深挖先哲们的思想核心,对这些思想精髓了如指掌,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引导。

如孔子的思想核心是“礼”。他理想人格的核心是“仁”。仁的基本面是“克己复礼”,即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视、听、言、动都符合礼的规定。在今天《中学生守则》、《中学生行为规范》,国家的法律法规就是我们中学生的“礼”。我们只有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视、听、言、行都符合今天的“礼”才是一个合格的中学生。

墨子的思想核心是“兼爱”或“兼相爱”,即不分等级、远近、亲疏地爱天下所有的人。正如孟子所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老子的思想核心是“道”。首先,道是宇宙中的终极存在,它创造了万物:“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其次,道是一种规律性的东西。老子确立这一核心,是为了给现实人生确立一种根本法则:“......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最终要取法的是道。

孟子的思想有三个鲜明的要点:一、是性善说。他认为,人都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常之心,这四者分别是仁、义、礼、智的发端,扩充这四端就足以保四海,否则不足以事父母。人性中其余更多的部分跟禽兽没什么差别。美德就来源于这一点不同于禽兽的东西,所以,保持和发扬的功夫至关重要。讲到这一点学生都觉得很经典,都愿意把自己和禽兽区别开来。我经常给学生渗透的一个美学观点是:“世界上最美的美是羞涩之美。”如果一个人连羞涩都不懂,那么他和禽兽也没什么区别了。二是民本思想,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在今天仍有现实指导意义。我们作为新世纪的青年学生要把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与自己的前途和命运联系起来,再过几年大学毕业不少同学都将走入社会,成为国家各条战线建设的中坚力量,不少同学参加公务员考试,成为一方官员,要永远记住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老百姓永远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你爱民,民才爱你。三是提倡仁政,仁政的基础是“不忍人之心”。他认为实行仁政就容易成就王业,具体措施就是发展生产使百姓有足够的财产养生送死,而后推行教育,向百姓申明孝悌等伦理规范,使他们养成善德。孟子还是我国古代最看重“人和”的思想家之一。今天我们提倡构建和谐家庭、和谐单位、和谐社区、和谐社会实际上就是缘于孟子的“人和”思想。怎样才能达到人和呢?就社会成员个体来说,给人以爱和敬是十分重要的。“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人人互敬互爱,不就达到人和的境界了吗?人和的思想深刻影响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并不断赋予新的内涵。中华民族是最讲究和的民族。在全世界我们追求“和平”、讲究的是“和平共处”;在夫妻关系上,我们追求的是“和谐”;在家人之间,我们追求的是“和睦”、做生意的时候,我们讲究的是“和气生财”、面对困难我们选择“和衷共济”。“和”可以使我们民族战胜一切困难,具有强劲持久的发展力量。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我们都应该认识到:一个不和的集体即使无限庞大,也像一盘散沙一样软弱。一个不和群的个人即使能力卓越,也往往有失败的结局。

荀子有极强的人文意识。他强调人和动物的根本差异。他认为人的高贵之处,在于能依据礼义,组成有序的社会群体。其他万物都无法做到这一点,这是人可以征服自然的根本原因。

庄子安时处顺的思想,蕴含着灵魂在现实压迫下的挣扎;其以无用为大用的思想,回应着把生命当作工具的价值观对生命尊严和价值的戕害。

篇3

关键词:先秦诸子;内涵;教学实施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7-0320-069

《先秦诸子选读》是新课程改革形势下应运而生的课程标准版选修教材。学好这一课程,对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文化传统,提升学生的情感与精神内涵,塑造健全向上的人格,形成积极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好学深思的探究态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何讲好这一选修教材,使之充分发挥作用,尤其是发现古文、古人、与古文化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创造性地将其为我所用,为时代所用,为表情达意所用,在提升学生应用能力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实现对学生情感与精神内涵的全方位提升,是每一位高中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除却新课程标准对《先秦诸子选读》一书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做出的详细而明确的要求,本教材还有其独特之处。

吕思勉先生说:“我国学术,只有先秦时候的诸子百家之学纯为我华夏民族的自创。先秦诸子创造了那时候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可喜局面,并且深刻影响了身后两三千年的中国历史,奠定了炎黄子孙基本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乃至情感方式,对世界其他国家如日本、韩国等也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作用。可以说,先秦诸子是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根。”开设这门课程,有益于提高学生对我国文化传统的认识,加深学生对优良传统的热爱,增强他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首先,先秦诸子散文是中国传统文化最有原创性、最深邃、最有影响力的代表之一,它对社会、历史、人生有着深刻而透彻的见地。这门课程的落脚点在于对我国传统文化、传统哲学的体认,透过这些经过时间沉淀的历史哲思,学生会从中感悟到中华历史的沉重与渊远,中华文化的博大与精深,中国古人的睿智与潇洒,加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促使他们思考中国的现在和未来。

其次,先秦诸子散文不仅是对厚重的人生、社会的哲理思考,不仅代表先贤的人生观,还代表着方法论。它对个人的成长与发展、对个人的立身处世有很强的引导意义,对人生中的许多重要抉择问题有着非凡的洞见,具有不可磨灭的现代价值。这门课程关乎学生个人成长与发展,立身处世与待人接物,理想价值与对社会的担当与责任,是古人和古文化对现代学生、现代人的情感与精神内涵的深深涵养。

再次,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逐渐鲜明的先秦哲人形象均是富有人格魅力的先贤形象,这将会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念。诸如孔子在颠沛流离中,知其不可而为之,仁心不改的举动,可以启发学生勇于担当社会责任;孟子关于生与义的精辟论述和对于富贵的体认,可以启发学生在功利诱惑中如何选择;庄子宁愿曳尾涂中自逍遥,可以启发学生如何在富贵名利面前追求精神的自由。

总之,《先秦诸子选读》一书,既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优秀载体,又是提升学生情感与精神内涵的优秀载体。所谓教育,就是要在充分尊重学生的生长发育规律及年龄特点、心理特征的基础上,以“人”为核心,引导学生关注并思考“人”的生存、发展和自由,在此过程中以真善美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不断提升自我、超越自我、完善自我,进而形成民族凝聚力与国家向心力,在实现自我价值与自身解放的同时,承载起民族文化传承,真正做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文化论著的教学应着眼于“人”的核心,因为“一切文学皆是人学”,更何况和人文情感与精神内涵息息相关的先秦诸子文化。所以,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一要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和思维空间,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二要促使学生思考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增强他们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使学生努力形成自己的思想、行为准则,教师应着眼于学生的价值取向、情感境界、科学精神和思想探索,促使学生探索、思考、形成、坚定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做到详略得当,不必篇篇都学,面面俱到。在篇目和语段的取舍上,删繁就简,选学简易浅显、有故事、有情节的经典文章,不必在佶屈聱牙的文字上耗费时间和精力。其次要注重文本讲授和知识学习,不要把这门课程上成一般意义上的哲学或思想史课程,要结合必修的相关篇目,积累一定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让学生真正理解文本。著名学者吴小如先生曾说:读好先秦时候的典籍,再往下读,那是“顺流而下”;反过来,先读了后面的典籍,即便读得很好,再去读先秦时候的典籍,那是“仰攻”。学生通过学习、研读先秦诸子,掌握一批古文常用的基本词汇,掌握相关的基本语文知识,培养自己对古文的语感,自然会提高阅读其他古文篇章的能力。再次,要注重背诵积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也曾说:“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读先秦文学知识既是古人的生活经验材料,也是思想情感材料,还是鲜活的文学形象材料,可以成为学生终生的营养。第四,重视挖掘先秦诸子散文的思想内涵,引导学生领会传统文化的精髓,教师在教给学生“学习运用科学的思想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应让学生自主“探究论著中的疑点和难点”,并“敢于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最后,要运用讲座、论坛、讨论、辩论等多种形式,活跃课堂。在此过程中,一方面联系社会生活中的有关问题和中外文化现象,关注现实生活和社会的发展――这是实现学习文化论著现实意义的必由之路;另一方面,要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习,乐于和他人交流切磋,互相启发,共同提高。

参考文献:

篇4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

24—0058—01

一、在创新实践中提高选修课实施水平

1.准确定位,提高认识。促进人的发展是选修课的基点,也是选修课的终点。而选修课程要关注的,不只是学习知识,也不只是训练能力,更重要的是丰富学生心灵、完善学生人格。选修课的责任就在于丰富学生的阅历,增长学生的见识,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和能力。因此高中语文选修课应该实现独立的课程价值和教育目标,不能沦为必修课的附庸或高考训练课。

2.合理选课,创新安排。根据“甘肃省选修Ⅰ指导意见”和学校实际,我们选择了《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外国小说欣赏》、《语言文字应用》和《先秦诸子选读》4个模块。

为了充分实现选修课的课程功能,最大限度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我们在选修课课程安排顺序上进行了探索尝试。文言文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古代诗歌散文”和“先秦诸子选读”皆为古代诗文,内容丰富,思想广博,背诵量大,为此我们改变一个模块一个学段的常规安排,将这两个模块分别安排一个学期,教学过程中穿插其他两个选修模块,体现了优化组合、追求实效的特点。

为了解决“被选修”、不能真正实现选修课“走班制”的现状,我们在选定的4个模块之外,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再选择3个模块作为自修内容,每周安排两节课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并要求认真精选做好研修作业。

3.指导学法,因“材”施教。选修课的教学应注重学生学习方式方法的指导,为切实践行课改理念,我们合理运用课改经验,把课堂真正变成学生的学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学中注意营造平等、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自主、个性化地阅读文本,引导学生将生活经验与文本及作者思想情感全方位多层次地碰撞交流,以此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选修课程的不同模块差异较大,学习策略也应有所不同。像《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和《先秦诸子选读》这两个模块,都是文言文文本,教师不能大包大揽,应指导学生使用工具书自行解决字词,在整体理解的基础上精心设置问题,引导学生重视作品形象的整体感知与把握,注意作品内涵的多义性和模糊性,鼓励学生个性化创造性地建构文本意义。《外国小说欣赏》侧重于学生鉴赏能力的培养以及向知识和能力的纵深方面进行探索和研究。教学中可借助必修课学习的小说鉴赏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对外国小说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语言文字应用》是专门讲授汉语语言文字知识和应用的,意在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应用性是其鲜明的特色。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语言实践活动,“注意寻求与课程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变“告诉式”为“参与式”。

二、在科学评价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强调综合,引领学生激情参与。各班建立语文选修课评价小组,由学生担任组长,语文教师负责指导督促。评价中,根据选修模块的特点和要求,坚持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学生自评与他人评价相结合,将评价贯穿于语文学习的全过程。评价项目包括修习课时、学习表现、作业情况和模块测试4个板块。模块测试试题命制时体现“学什么考什么”,力避简单套用高考题的功利化做法。

2.探索创新,拓宽模块评价方式

(1)读书交流评价法。在“外国小说欣赏”、“先秦诸子选读”等模块评价中,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经典名著等优秀读物,定期举行读书交流活动,在相互切磋中,加深领悟,共同提高。

(2)诗文朗诵评价法。在“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等系列模块评价中,通过多种途径帮助学生阅读和鉴赏,举办诗歌散文朗诵会,引导学生在诵读中体验作品的意境和形象,得到精神陶冶和审美愉悦。

(3)演讲辩论评价法。在“语言文字应用”等模块评价中,举办演讲、辩论比赛等口语表达活动,引导学生在自己的语言实践中发展思维品质,提高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篇5

2003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中的文言及古诗词接近阅读内容的一半,高中语文现行实验教材中文言的学习也占据了相当多的份额。那么,高中语文中的文言文应该教什么?学生应该从中学到什么?这是一个不得不明确的问题。走进现在的语文课堂会发现:许多教师只在大讲之乎者也,师生都在忙于“字字落实,句句清晰”,有人甚至将其等同于外语的教学。文言文中所积淀的古人灿烂的文化、深刻的智慧以及不朽的文采都不见了,剩下的只有文言字词。好一个枯燥了得,师生好一个“累”字了得。究其依据,原来是考试题型中有考实词、虚词、词法、句式。殊不知,这种教学则是在艺术、文化的殿堂门外磨蹭却不能够登堂入室,更不能取其瑰宝、汲其智慧来丰富自我的精神家园。也背离了语文课的课程目标。那么如何给文言文教学进行目标定位呢?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确立的课程目标为:学生要在“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五个方面获得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必修课程根据“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方面的目标组织教学,“阅读与鉴赏”的目标中具体规定了“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选修课中的“诗歌与散文”系列的目标为:“阅读古今中外优秀的诗歌、散文作品,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用历史的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诗文的思想内容,并给予恰当的评价。”“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读懂不太艰深的古代诗文名篇。学习古诗词格律的基础知识,了解相关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丰富传统文化积累。”

由此可见,文言文教学是不能只停留在文言知识教学的层面上,还要在鉴赏、领悟、拓展、创新上提升文言文学习的境界。简而言之,文言文教学的目标应为文言、文学、文化三个层面。文言文课堂教学应由文言知识这个语言基础的层面上升到语言所承载的内容——文学鉴赏,感受领悟古文中的思想和艺术的魅力。最后再进一步引领学生去发现古文中的民族精神、文化内涵,进而构建学生自己的对传统文化的审视能力、传承能力,构建学生自己的生存智慧。

篇6

1、韩非的著作有《韩子》《隋书·经籍志》《七录》《韩非子》。

2、韩非,战国末期著名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尊称韩非子或韩子。韩王(战国末期韩国君主)之子,荀子的学生。作为秦国的法家代表,备受秦王嬴政赏识,但遭到李斯等人的嫉妒,最终被下狱毒死。他被誉为得老子思想精髓最多的二人之一。著有《韩非子》一书,共五十五篇,十万余字。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独树一帜,呈现韩非极为重视唯物主义与效益主义思想,积极倡导君主专制主义理论,目的是为专制君主提供富国强兵的霸道思想。

(来源:文章屋网 )

篇7

关键词:纵横辞令 裂变 西汉精神内核

汉赋的起源和体制演变一直莫衷一是,众说纷纭。但毫无疑问的是,汉赋特别是汉大赋,其形成的社会背景、历史背景都是极复杂、极特殊的,一方面它脱胎于秦汉乃至先秦的文学思想,另一方面又因汉王朝本身的社会经济因素而形成了“裂变”,这种传承与异位的相悖关系造就了汉大赋特殊的文学体制。

一、汉赋的起源

汉大赋,亦为散体大赋,是汉赋体制中的一种。其源起于汉初“骚体赋”,经枚乘奠基、司马相如发展,形成一种辞采华丽、恢弘大气的特殊文体。然而究其本源,汉赋的形成在历史上一直聚讼不已,未有明确的定义。历史上,对汉赋起源之说法有如下几种:

(一)《诗》之于赋

对汉赋起源的探讨,影响最大的莫过于班固在《两都赋序》中提出的“赋者,古诗之流也”的观点:或曰:赋者,古诗之流也。毛诗序曰:诗有六义焉,二曰赋。故赋为古诗之流也。诸引文证,皆举先以明後,以示作者必有所祖述也。他皆类此。昔成康没而颂声寝,王泽竭而诗不作。[1]

班固认为赋和诗同出一流,是因赋与诗一样具有讽喻社会的政治功能,归根到底其目的在于讽喻。基于这种观点,班固批评后期汉赋只是一味华章丽句,却没有讽喻之能,失却了赋本来的存在意义。

但在这里我们要注意,“赋”本身具有两重含义:一是手法上的铺陈,另一则是文体上的“不歌而颂”。而“六义”之中的赋为铺陈手法,与文体本身并没有直接的关系,以其为“汉赋”定义难免有失偏颇。

班固之后,晋人挚虞沿袭了“古诗之流”的看法。他在《文章别流论》中说:古之作诗者,发乎情,止乎礼仪。情之发,因辞而形之;礼义之指,须事以明之。故有赋焉,所以假象尽辞,敷陈其志。[2]

挚虞从文体角度,将“六义”中的“赋”提升至文体之“赋”,在理论上对其进行了解释。然而这与班固的原意已然有所差异,此外其所指“因辞而形之”与汉大赋华丽铺陈手法的使用之间也并没有直接联系,期间缺少一个重要的桥梁。

(二)《楚辞》之于赋

与“古诗之流”相仿,赋源于《楚辞》的说法同样颇具影响力。

汉赋总体上分为三个发展阶段:骚体赋、散体大赋和抒情小赋。其中骚体赋直接承袭《离骚》《楚辞》之风,也从一个侧面强有力的证明了赋与楚辞的纵向联系。

汉人评价贾谊、宋玉之赋,多半着眼于怀才不遇之感,这与《离骚》是相契合的。而在这种互相融合、互相渗透的过程中,汉赋与楚辞得到了同一,成为一种“浑然一体”的存在,“赋”就是“辞”,“辞”也就是“赋”。这也侧面表明,赋源于楚辞的说法得到了汉人的普遍认可。

(三)先秦散文之于赋

与诗、骚之说相异,学术界有人主张汉大赋实际上是起源于先秦诸子散文和战国纵横之辞。清代学者章学诚就指出:

古之赋家者流,原本《诗》《骚》,出入战国诸子:假设问对,《庄》《列》寓言之遗也;恢廓声势,苏、张纵横之体也;排比谐隐,《韩非》储说之属也;征材聚事,《吕览》类辑之义也。[3]

章学诚将目光延展到一个横向的历史大背景中,发现并指明了赋的形成并不是单线条和一源的,而是受到诸种思想、体例的影响,在诸多合力之下演化而成。

章太炎在《白话文》中叶提出:“纵横家的话,本来有几分象赋,到天下一统的时候,纵横家用不着,就变作辞赋家。”[5]这说明纵横之辞向汉赋转换的过程,正是游士向辞赋家转换的过程,二者是同步且互相促进的。

二、汉大赋的异位与裂变

汉大赋在从《诗》《骚》之源延伸发展出的线索中处于一个“异位”的状态:以《诗》为源,汉赋继承了其讽喻、颂事之能,不同之处在于诗能歌唱,而“不歌而诵谓之赋”[6]。但在创作上,散体大赋突破了《诗》平易和简约的要求,形成浩瀚挥洒的艺术特色。以《骚》为源,汉赋确有抒发胸臆的思想倾向,但表现手法与《离骚》有显著的不同,后者营造的空灵悠长之韵与大赋煌煌之辞一为“出”一为“入”,更是大相径庭。汉大赋与早期的骚体赋之间出现了一个明显的断裂,也与“诗骚”的发展脉络产生异位。

第二,从创作内容上看,早期游士的纵横辞令多半以劝讽、献计为主,也常常体物叙事。而汉大赋擅长言物说事,歌功颂德,二者也有所相似。

散体大赋在形成过程中,一方面由于文学内部发展规律的支配,行文的方式更为灵活,结构也更为松散;另一方面,在汉武帝大一统的时代背景下,体物言事、歌功颂德的需求也要求文学扩充词汇、扩大范围;最后,社会风气也深刻影响着文学形式,大赋洋洋洒洒、纵横恣肆的创作方式正是汉王朝精神内核的外现。

但是,大赋并不是对战国散文的完全复归和简单复制,它在诸多方面都表现出与战国辞令的不同。首先,《战国策》中的论辩和对话,是建立在思想有重大相悖和矛盾的基础上,是一种尖锐的对抗;而汉大赋中的对话,由于思想的统一和融合,这种矛盾失去了存在的依托,双方的互相辩难实际上只是一种架空的“虚拟对抗”。

其次,战国游士在歌颂君主英明的同时,也极力彰显着自己的谋略与理想,是带有明确目的性的。汉大赋虽然同是兜售主张,表达方式却是极力铺陈,煌煌千言,讽谏之辞只占极小的部分,更多的是颂德与润物,这也就导致了汉大赋“劝百讽一”的现象。

基于上述原因我们可以推断,汉大赋的形成和发展是多方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在精神内核上与汉王朝之风休戚相关,在发展脉络上也无法脱离《诗》《骚》的影响,而其铺张扬厉的外部风格,则是对先秦诸子和纵横辞令的继承和更新。

汉大赋这种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的特殊文体,既处于文学发展的脉络之内,同时又不断地进行着否定和裂变。同时,汉大赋借鉴纵横之辞的表现方式,与儒学精神相契合,在一定意义上是一种文学自觉的表现。

参考文献:

[1]文选 两都赋序[M].北京:中华书局,1977

[2]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M].北京:中华书局,1991

[3]章学诚.王重民等. 校雠通义通解[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4]鲁迅. 汉文学史纲要[M].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篇8

同时在设计上体现整合性、交融性和层次性,注重应用能力、审美能力、探究能力等“三大能力”的培养。其中重点训练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习作兴趣。

当然,如此训练,需要高中语文教师加强自身文学和哲学修养,勤奋习作实践。这一教学目标的标志性落脚点,即在能读会写――教师须以学习者与探索者的姿态,亲自实践,切实操作,指导有力,从而把高中新课程改革落实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

一、以教学中国古代诗歌为例,指导学生习作五、七言诗与状景励志联以训练语言技巧

高考语文题,都有写对联与广告词之类对句题,这是教学与高考中的一个难点。我以教学《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与《先秦诸子选读》为蓝本来训练学生习作。古诗词赋类特别讲究语言文字的洗练精彩与意蕴的内涵深刻,中国语言文学的丰富多彩与博大精深,从中可见一斑。我的实践说明,在教学中指导每届学生训练诗词赋联是可行的。这里选2014届学生几副对联以飨读者。

(一)老师示范联选2副:

1.青龙出洞腾四海;巨柏参天撑五洲。

2.乌江孕育黔中大地;夜郎见证思南文明。

(二)学生联选13副:

1.罗?摇文:字字珠玑,畅谈学业长进;句句雅文,阔论人生辉煌。

2.张鹏城:汽轮劲发思南港;旭日高照五老峰。

3.文?摇雄:两山直耸云缭绕;一江平躺水缓流。

4.王飞飞:乌江奔腾,石林奇异,秀自然特色;花灯多彩,民风淳朴,显人文风光。

5.王志成:万圣山上,倚楼听风雨;乌江岸边,临水戏鱼虾。

6.杨?摇鹏:五老并肩撑云际;万圣独立耸中天。

7.尹志帆:万里长城苍莽蜿蜒千余载;珠穆朗玛巍峨壮丽雄峙万重峰。

8.陈?摇聪:深夜冥思,建构未来景象;清晨诵读,沐浴知识光辉。

9.滕?摇洁:四野屯上山百态;万佛洞中水无形。

10.陈?摇敏:德江晚渡,伴渔翁垂钓;鹭洲泛月,邀李白举杯。

二、以教学赋体文《赤壁赋》等为例,指导学生习作赋文,以提高语言艺术表达能力

习作模仿对象包括教学必修教材1-5册与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与《先秦诸子选读》,其中苏轼的《赤壁赋》、贾谊的《过秦论》、王勃的《滕王阁序》等等名家名篇,无不使人情动之而手动习作之。于是我指导学生作了赋体文的训练。下面选几则以飨读者。

学生赋文选二则:

1.刘琪琪《故乡特色赋》:故乡之所在,偏僻于山间。香家湾里,张亭路边。梯田铺满于坡坎,房屋建撑在岩前。山珍野味,鸠兔撒野林间;锦鸡和鸣,斗殴于桑树巅;野猪狂欢,玉米稻谷夜宴;妙招吓鸟雀,稻草支架破衫;狠招捉野猪,陷阱绊绳加弓箭;松柏珍林满山岗,局长老板遍川黔;谷黄米熟,汗水歌声庆丰收;青山绿水,物阜民丰胜桃源。

2.彭晓婷《印江中学赋》:山峰环抱,形似摇篮;三桥连贯全城,文昌阁耸校园。学府印中,环境优美。芳草簇拥塑像,喷池鱼戏虾欢。塑胶道运动场,教学高楼并肩。左伴石桥荷池,右配阁楼亭栏。昌阁檐挺,铃铛随风奏响;四角高翘,琉璃瓦亮流丹。文教昌盛,国考出过状元;书法杰出,延亮书颐和园。

三、以教学现当代诗歌为例,指导学生习作自由诗,以陶冶思想情操

在教学《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和《外国诗歌散文欣赏》时,笔者指导学生习作写自由诗,兹抄录两首如下。

母亲的快乐

高二(4)班?摇张鹏城

春暖花开时节――/您总是赶着/晨曦起床/夕阳落尽回家/把希望的粒粒种子和着/艰辛的滴滴汗珠播下!

莺飞草茂时――/您总是/伴着太阳的炽热/星星的闪烁/在耕地上/书写着又一年的杰作!

叶黄草枯时――/天道酬勤/您终于喜滋滋地看着/田里金黄的稻谷/还有圈里的肥猪/满脸已上皱纹的您/原来也会如此的快乐!

爷爷教导我

高二(4)班?摇田一民

岸,坚固/水,绵柔/临溪流,爷爷盯着我说/岸,阻扰不变的歌声/水,涓涓而清流。

风,高扬/雨,飘洒/临风而立,爷爷望着远方对我说/风,弹着高昂的歌喉/雨,荡起远航的帆舟。

云,奔涌/月,遨游/屋檐下,爷爷仰视着苍穹对我说/云,掀动黯然的黄昏/月,拼搏圆缺的宇宙。

书,风翻/字,心写/爷爷翘起金黄的胡须等我回答――/风与松/岸与水/云与月/磨砺了人生的隽秀。

篇9

一般认为,谜语孕育于先秦,成熟于东汉。孕育它的母体涉及先秦诗歌,楚辞、诸子散文、历史散文等多方面。这里只谈谜语发展过程中有关成语的问题。战国时,有一个特殊的知识阶层称作“士”,他们常用隐喻故事劝谏君王,如《战国策·楚策》中一位有智谋者江乙用“狐假虎威”的故事来讽谏齐宣王。《战国策·燕策》中苏代用“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故事谏赵伐魏。这类故事常常是隐曲地表示要说的意思,让国君去领悟。故事里把要说的意思寓于另一事物之中,将其隐射出来,让对方悟而显其意,这不正是谜语的特征吗?正如南朝·齐·刘勰在《文心雕龙·谐隐》中所言:“遁辞以隐意,谲譬以指事也。”这些寓言故事,很多都成了今天使用的成语。

一个谜语必须具备四个要素:谜面,谜底、谜目(指明猜谜的范围)和谜格(猜谜的方法)。到东汉,已完成了谜语的这四要素,标志着谜语的成熟。兹举一例: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捷悟》载:“魏武尝过曹娥碑下,杨修从。碑背上题作‘黄绢幼妇外孙齑(ji)臼’八字。魏武谓修曰:‘解不?’答曰:‘解。’魏武曰:‘卿未可言,待我思之。’行三十里,魏武乃曰:‘吾已得。’令修别记所知。修曰:‘黄绢,色丝也,于字为‘绝’;幼妇,少女也,于字为‘妙’;外孙,女子也,于字为‘好’;齑臼,受辛也,于字为‘辤’也。所谓绝妙好辤也。”(“辤”为“辞”的异体字。)上文可见,谜面即碑文,谜底即“绝妙好辞”,谜目是“打四字”或“打一成语”,谜格是会意法加离合法。这一记载,显示了完整的谜语内容。可见早在1800年前我国已有了成熟的谜语了。

汉魏以后,在一些文人学士中,字谜开始活跃起来。相传唐代李白写过一首字谜诗。宋代出现了王安石等制谜大家,还出现了灯谜和谜社组织。宋时还有一种“拆白道字”的字谜游戏,元代把它列为考查才子仕女聪明才智的技艺之一。“拆白道字”还融入了杂剧中。其后,它形成了一条成语,表示用拆字法说话表意。

到明清时,谜语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多个方面。《红楼梦》第二十八回中就有谜语入酒令的生动描写。它要求“酒面要唱一个新鲜曲子,酒底要席上生风一样东西——或古诗、旧对、四书、五经、成语。”这里的“成语”指“现成话”。酒底(谜底)中有真成语如“桃之夭夭”,也有诗词锦句和名言。直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们对成语才有一个比较明确的认识,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成语。成语谜语指谜底为成语的谜语。广义的成语谜语指谜面、谜底或谜面谜底皆为成语的谜语。成语谜语的形成,跟谜语的发展和成语的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作者通联:湖北大学文学院]

篇10

关键词:美育 学习智慧 教育智慧 生存智慧

高中语文选修课程安排了《先秦诸子散文》的选读,其中第一单元就是《论语》。我国著名美学家李泽厚先生认为:广义的美育是指一个人在人生境界中所达到的最高水准,也就是关系到每个人怎样去追求和建立自己的人生观,不仅追求灵魂的完美,而且是超过这种完美的“天人合一”。《论语》之所以富有魅力,笔者认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充满了孔子卓绝的智慧。而这些智慧恰恰能给学生以美的享受,调动学生思想情感、个体意识的再造。教师要善于调动这种美育的功能,让学生从精神上得到愉悦,思想上得到洗礼。

1 孔子的学习智慧。

1.1 谦虚好问,乐而求之的学习态度。每一个人,无论古代还是现代,都注定要用有限的生命来面对广阔无垠的知识海洋;相对于自己的无知而言,每一个人的知识都不过是沧海一粟,正如庄子所感慨的那样“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那么,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无知呢?孔子告诉我们:“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在孔子的眼里,学习的智者,并不是在于他知道的比别人多,而在于他坦然的承认自己的无知,并且能够虚心的向别人请教。“学问”“学问”,不仅要“学”,而且要“问”,这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关键,大凡会学习的人都有深切的体会;而“问”,一要有敢“问”的勇气,敢于承认自己的无知,虚心向别人请教;二要善“问”,就是要解决如何问的问题。这些方面,孔子堪称我们学习的楷模。

1.2 学思结合,温故知新的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决定学习的成败,而学习方法也关乎学习的效率。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这就涉及到一个“学”和“习”的关系。“学”是前提,是“习”的基础;而“习”是对“学”的实践,是对“学”的检验,也是对“学”的提高。没有“学”也就无从“习”;而没有“习”则“学”是盲目的,肤浅的,低效的,也是痛苦的,而只有“时习之”才能真正体会到“学”的成就,“学”的快乐。当然,孔子在《论语》里强调的学习内容是“礼”,是“仁”,是“道”,是人格品质修养,实践的也是“仁”、“道”。不过其强调的“学”与“习”相结合的方法,却让后学者受益无穷!

2 孔子教育的智慧

孔子长期从事教育活动,他弟子三千,门人七十。通过教育,他对我国文化传统的形成和传播做出了伟大的贡献,在古代历史上是空前绝后的。孔子在封建时代受到极高的尊崇,被封为“至圣先师”,尊为“万世师表”,即使在当时的学生心目中,孔子也有极高的威望。孔子在历史上、在学生心目中具有如此崇高的地位,除了孔子伟大的人格外,就是因为他伟大的教育思想,非凡的教育智慧。

2.1 “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子曰:“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意思是指,不因为贫富、贵贱、智愚、善恶原因,把一些人排除在对象之外,对谁都进行教育。

孔子自己在二千多年前就身体力行地在践行这一教育思想。孔子门人弟子多出身贫寒之家。颜回、原宪、曾参等人,生活往往贫寒交迫。据说,原宪住在只有一丈见方的茅屋里,房门用蓬草编成,还残缺不全,门轴用桑条做成,窗户用破瓮做成,房间用粗布隔成两室,屋顶漏雨,地面潮湿。曾参常常是三天不煮饭,十年不制衣,以至于一拉衣襟就露出胳膊肘,一穿鞋子,后跟就被扯了下来。孔子招弟子不要学费。那些亲自送上十条干肉作薄礼的人,他都统统收下来施以教诲。从地域方面看,当时鲁国、齐国、卫国、陈国、蔡国、宋国、秦国、楚国、吴国等都有他的学生,可见国籍也没有限制。

这意味着不管品行善恶、习性优劣,关系亲疏,对所有的人都平等的加以教育。有教无类的思想及其实践,使受教育的对象不再局限于统治阶层。这为平民士人通过接受教育而进入官僚阶层开辟了道路,对教育和政治都有划时代的意义。

2.2 启发式教学和因材施教。启发式教学方法。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意思是说,学生学习还没有到想弄明白而又还有郁结打不开的时候,老师不要去开导他;学生学习还没有到想说而又说不出来的时候,就不要去启发他。老师举一个事物而学生不能以此类推、融会其他事物,那老师就不再教他。

孔子是我国第一位自觉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的教育家。他注重诱导学生主动思考。学生努力思考而不得要领,他才去开导;思考已有一点眉目却不能确切地表达出来,他才会启发。孔子非常注重培养弟子举一反三的思维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名言一直以来很有争议,其实它体现的正是孔子的“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苏霍姆林斯基的另一名言则是对“因材施教”原则的最直接的解释――“世界上没有才能的人是没有的。问题是教育者要去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他们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正确的引导。”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的确是“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3 孔子的生存智慧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使用一些内涵丰富、脍炙人口的成语,比如“欲速则不达”、“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小不忍则乱大谋”、“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等等,而这些大家耳熟能详的成语,正是出自孔子之口,这说明孔子的智慧之光依然在我们生活中熠熠生光。《论语》无处不闪耀着孔子生存智慧的光辉。

立身处世――严于律己,真诚待人,灵活变通。《论语》这部书,教给我们很多处世的方法、做人的道理。

如何与人相处,这是一门大学问。孔子认为,首先,要严于律己。要改善跟他人的关系,关键在于改变自己。如果人人都讲诚信,很多社会问题就不会产生了。孔子告诫弟子,做事情不能贪求快,不能贪图小利,欲速则不达,贪求小利就不能成就大事。这也是很有意义的警示。社会也好,个人也好,都不应该被急躁冒进葬送了事业,都不应该被眼前的小利蒙蔽了眼睛。

孔子是学习的智者,是教育的智者,是人生的智者!我们学习《论语》,就是和一个智慧老人对话,“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我们学习《论语》,就是在啜吮琼浆甘露,每一句都沁入心脾,浸润心田,美哉,《论语》!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