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散文范文
时间:2023-03-17 16:59: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先秦散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 比德
注重道德品质的修养,是先秦诸子的共同特征。关于描写山水的散文往往首先从伦理原则考虑,对山水旅游即是如此,典型的代表人物是孔子。
《论语・雍也》篇记,孔子曾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前两个“乐”字,意思是喜欢。可见孔子这番话是从观赏山水出发的。
对于前两句,西汉初年的韩婴解释说:“夫水者,缘理而行,不遗小间,似有知者;动之而下,似有礼者;蹈深不疑,似有勇者;障防而清,似知命者;历险致远,卒成不毁,似有德者。天地以成,群物以生,国家以宁,万事以平,品物以正;此智者所以乐于水也。”“夫山者,万民直所瞻仰也。草木生焉,万物植焉,飞鸟集焉,走兽休焉,出云道风,从(耸)乎天地之间。天地以成,国家以宁;此仁者所以乐山也。”这就是说,山水有君子之德。
成书于战国初期的《老子》曾提到“上善若水”“上德若谷”。成书于战国中期的《管子・水地》篇讲到水有五德,玉有九德。同时期的《晏子春秋》曾以“行水”“渊泽”比喻国君的品德。还说,“君子若华山然,松柏多矣,望之尽日不厌。”他们虽然没有直接联系旅游观赏,但是这种以自然事物与君子比德的美学观,无疑对后世的山水美学观有一定的启发。
《论语・子罕》篇记:“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据《庄子・让王》记载,孔子的这番话是厄于陈蔡对子路讲的。命意显然不止是赞赏植物的耐寒本性,而是歌颂正直之士临难不惧,坚贞不屈的高尚品德。这句话形象高雅,含蕴深邃,耐人寻味。很多文章,如《荀子・大略》、《史记・伯夷列传》都曾引用并加以发挥。虽然文字简略,却影响了几千年来中国知识分子的道德观,润泽及于中国文化史各个领域。文学中的诗、文、词、赋,艺术中的绘画、书法、雕刻、音乐,都爱以松柏及具有某种特定意义的动植物作为题材,这已经成为至今盛行的中华民族美学传统之仪,而在山水文学中更是比比可见。
先秦文学中的自然比德说的历史意义在于,它告诉人们:自然美好的实质,是自然物的属性与人的某些品德美相类似,人可以从审美客体意会到审美主体的某些品德美。因而,游山玩水的意义便着重在陶冶人的道德情操,从山水中体认君子之德,从而加强自身的品性修养和意志锻炼。这种美学观着眼于自然与人的关系,而不是脱离人类社会,单纯欣赏自然美。它比起古希腊毕达格拉斯派所谓的“美是和谐与比例”,以及欧洲中世纪圣・托马斯・阿奎那所谓的“事物之所以美,是由于神住在那里”的观点要高明得多。和俄国美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所谓“构成自然界的美好,是使我们想起人来的东西……”有某些相通之处。当然,比德说只是注意到自然物的象征意义,而比较容易忽视自然美本身的属性。这个问题,到魏晋以后才逐步解决,其标志便是山水诗的兴起。
二、 悟道
天人合一、师法自然是先秦时期的重要思潮。道家学派鼓吹最力,其它各家也不乏类似的看法。因而,先秦诸子在观赏自然变化之时,大都注意总结其中的运动规律,探索客观世界蕴涵的奥秘,用以指导人们的主观世界和社会实践活动。这是古人进行山水旅游时的基本心态之一。
《庄子》中借山水而悟道的例子很多。
《秋水》篇记:“庄子与惠子游于濠粱之上……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二人展开了一场关系到认识论和审美观的辩论,由此引发哲学上的甚多评论。在文学上,魏晋诗人写鸟鱼多寄玄音,寓道旨,即其余绪。
《知北游》假托仲尼之言曰:“山林与!皋壤与!使我欣欣然而乐与!乐未必也,哀又继之。哀乐之来吾不能御,其去弗能止。悲夫,世人直为物逆旅耳。”先肯定山水林泉能给人以快乐,马上又否定。因为人生哀乐无常,主观无法掌握。这种观点发展到东汉末年和魏晋时期便演化为人生如寄,及时行乐。唐代李白的名句:天地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即是他对上面那句话的发挥。
由于各派哲学体系不同,所以他们的审美标准便各异。孟子以茂盛而有用的森林为美,“牛山之木尝美矣”,他以之比喻人必须保持仁义之心的本性。庄子则以无用之木为美来阐发无用即大用的哲学。同样是观察水,儒道着眼各不相同。“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感慨逝水永远奔流不息,有如时光一去不复返,用意是勉励人抓紧时机,自强不息。庄子则欣赏“止水”,强调“水静犹明”,感慨人生如“白驹之过隙”,教人们“无为”“无所用心”,态度比较消极。
所以,从人生观角度而言,孔孟的积极意义更明显,对后世社会的影响也更广泛;但是从自然哲学看,老庄所揭示的哲理往往更精微,对后世理论思想的促进更加有力。而对山水文化来说,儒道两家的滋润分别有所侧重,作用都是无可估量的。
三、知政
先秦时期的山水旅游活动,首先是在天子、诸侯倡导之下开展起来的。所以出游除了赏心悦目之外,往往还带有一定的政治目的。如观民风,知得失,宣威德,名教化等等。
《管子・戒》篇记载,“春出”为“农事不本”,而“秋出”为“人之不足”。其中心思想是统治者旅游必须有益于民,而不应妨民害政。
针对统治者的游乐态度,孟子提出“与民同乐”的口号不仅对山水旅游,而且对后世许多活动都有影响。宋代文学家、政治家范仲淹的名作《岳阳楼记》,在描写巴陵山水的盛况之后,产生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豪情就是与孟子思想一脉相承的。《晏子春秋》多次论及山水旅游的观感。如《内篇谏上》记:“景公将观于淄上,与晏子闲立。公喟然叹曰:‘呜呼!使国可长保,而传于子孙,岂不乐哉!’晏子对曰:‘婴闻明王不徒立,百姓不虚至。今君以政乱国,以行弃民久矣,而声欲保之,不宜难乎?’”他认为要想长治久安,必须“任贤而赞德”,使“民乐其政而世高其德”才行。否则灾祸“恐及于身”。
又有外篇记:“景公游牛山,少乐。”三次请晏子祝愿。晏子对曰:“臣愿有君而可畏……”“臣愿有君而明”“臣愿有君而可辅”。这种方式与《管子・小称》篇鲍叔三祝相近,不过那次是联系君臣宴饮,这次是结合山水,都是借机从政治上进行规谏。
一些思想家在随同统治者游山玩水的时候,常常要联系和总结历史经验,提供以古鉴今的教训。《战国策・魏篇》中记载了魏武侯与吴起的对话。吴起以“山河之险”说起,接着列举了三苗、夏桀、殷纣,皆恃山河之险而为政不善,终于亡国。随后得出结论:从是观之,地形险阻,奚足以霸王矣。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先秦兵家的山水观。
篇2
谢谢你用血和泪,用欣喜的微笑
把我们送进这个喧闹无边的世界
母亲啊,你给了我们美妙的人生
世界上,有什么光芒
能比得上母亲的目光
所有的温柔和爱
都凝集在母亲的目光里
我们感觉幸福
因为我们都曾被这样的目光凝视
母亲啊,你的目光瞩望着我的一生
世界上,有什么声音
比母亲的声音更熟悉更亲切
母亲的呼唤可以穿越一切喧哗
轻柔地打开我们的心扉
听到母亲的声音
我们便忘却了所有的烦恼
母亲啊,你的声音陪伴着我整个生命
世界上,有什么爱
比母亲的爱更无私
母亲像蜡烛为我们燃烧
母亲用她全部的心血
抚平我们身上每一个微小的伤痕
母亲健壮的身体在我们成长中衰老
母亲如花的容颜在我们成长中枯萎
母亲啊,亲爱的母亲
你是字典中最美丽的词汇
你是人世间最普通却最伟大的角色
没有母亲的爱
我们都会变成可怜的孤儿
没有母亲的无私的奉献
世界会变成寒冷的冰窟
想一想,母亲为我们做了什么
而我们,又为母亲做了什么
面对伟大的母爱
用行动真心感恩吧
如果对自己的母亲冷漠
怎能算一个真正的人
沧桑后的纯净-献给母亲:我仿佛不太爱她
太柔弱的肩
撑不起我的太阳
沉重
我常常叹息
为她
为父亲离去后
难以抹去的心伤
母亲的头发是染过的黑
漂亮的眼睛
掩盖了无声的迷茫
她不曾埋怨
我少不更事的成长
从来的隐忍
为我无知的错伤
她老了
依然淡淡的没有语言
偶尔的笑容
孩子般无恙
那些被生命洗涤的沧桑
在她的心里变得纯净
篇3
一、领略语言美
散文用词灵活、生动、形象,体现一种传神美。从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进行审美,可以抓住重点词语步步深入,让学生在视觉与情感的强烈震撼中感受语言的美。如《拉萨的天空》从头至尾都在描述拉萨天空的“蓝”, 蓝是全篇的关键点,是散文构思的凝聚点。教学中,我首先在板书课题的时候,用蓝色粉笔写 “天空”。 对于学生来说拉萨充满神秘,显得陌生而遥远,接着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拉萨的蓝天,在低回的音乐背景下朗诵,把学生引领进一个如仙境般的天地。读完,我要求学生用一个字形容拉萨的天空,他们不约而同地喊出了“蓝” !再让他们找找文中有哪些“蓝”。学生们毫不费劲地全部找了出来。抓住文本中的蓝进行归纳:“ 湛蓝”、“蓝晶晶”写出了拉萨天空蓝得纯粹;“纯净”、“明洁”、“透亮”写出了拉萨天空蓝得明净。我还告诉学生在拉丁语中,蓝宝石就是折射天空的蓝。
文中运用了不同的蓝,学生在寻找这些深蓝浅蓝中,拉近了与文本的距离,深刻体会到语言的美已经不仅仅是色彩的震撼与视觉的冲击,更是语言本身的魔力。
散文中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展现一种生动美。《西湖》中运用了大量比喻,诠释了西湖的秀美典雅。用“犹如一面硕大的银镜”,描绘出了西湖平静柔美的姿态;用“孤山东边的白堤和西南的苏堤,就像两条绿色的绸带,轻柔地漂浮在碧水之上”使西湖的动态美跃然纸上。从这一静一动的勾勒中,学生眼前仿佛呈现出一幅隐隐远山,湖水盈盈的仙境。如《北大荒的秋天》还将几种修辞手法融在一起,“小河清澈见底,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比喻与拟人并用为文本增色。
美的句式,美的修辞,带来赏心悦目。学生体会了这些修辞手法的妙用后,就会情不自禁地“情动而言形”。语文学习中,“读”字当头, 在反复朗读中用心灵去拥抱语言,揣摩修辞方法在表达上的丰富内涵,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美的熏陶。
二、品味情感美
余光中说过:“散文在一切文学的类别之中最难作假。”散文是最真实、最直白的,是作者内心情感最自然的寄托。在进行散文教学时,一定要引领学生关注作者在字里行间中的情感。深入文本发挥想象,换位思索是品味散文情感美的有效途径,以“境中之情”去拨动学生“胸中之情”,在对情感的理解认同和反复体会中品味和提升。
如教学《桂花雨》,我引导学生进行换位思考把自己当作小琦君,从“帮着在桂花树下铺竹席,帮着抱桂花树使劲地摇”入手,因势利导地问:“你一会儿做这个,一会儿做那个,不觉得累吗?”学生纷纷表示这是小琦君无比渴望的乐事,终于盼到了真是激动万分。摇桂花的情节引起了学生的共鸣,表现出真实的情感毫不做作。特别是学生在扮演小琦君,大声地喊出:“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他们忘记了这是课堂,忘记了自己,完全融入了文本,真情流露,再次进入了角色。因为文本不仅浸润了作者的情感,也是学生真情实感的“发生源”。
这样,学生在感受文本浓浓情感的同时,对领悟作者的情感自然就水到渠成。与文本充分的对话中,揣摩作者真挚的情感,在无形中接受情感体验,真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三、鉴赏意境美
“一切景语皆情语”,情感可以推动文思,辞以情发。当学生的情感达到一定程度,他们就会有喷吐的愿望。所以需要充分挖掘文本的内涵,创设浓厚的教学情境,才能够诱发学生的真切体验,引领他们进入课文所创设的境界。如教学《荷花》“闻着花香,看着美丽的荷花,我忽然觉得自己就是那其中的一朵”,我利用多媒体画面与语言的渲染,让学生展开充分想象自己就是一朵荷花,进行大胆表演。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尽情展现荷叶的形态美、色彩美、茂盛美。学生走进文本,走进了美的意境,走进作者的心灵。
篇4
高职学生普遍生源差,学生人文素质更是相对低下,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人文知识缺乏。高职学生文、史、哲等方面的人文知识浅薄,文化基础知识薄弱,语文素质低下。他们连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悠久文化基本上知之甚少,有的甚至少的可怜可笑。例如,很多的高职学生不知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为何物,不知岳飞、文天祥、莎士比亚为何许人也,不曾读过中国古代四大名著等等。
2、学习兴趣偏斜。高职学生学习目的相对简单,知识面狭窄。他们来高职院校就读,大多并非自愿,就是学点技术,混张文凭,三年后找个好点工作。因此,他们大多热衷于“考证”,在他们看来,拿证就意味着掌握了一技之长,具备了相应的能力,实现了学习的目的。至于人文知识根本是老掉牙的、枯燥乏味的东东,基础知识课堂成为他们睡觉、逃课、网上冲浪的最佳乐园。
3、心理承受能力差。高职学生普遍存在心理脆弱现象,他们的心理素质差,抗挫能力低下,一遇到失败或挫折,就容易冲动或悲观消沉,自卑而缺乏自信,有的甚至自暴自弃,怨天尤人,破罐子破摔,叫嚷着什么生不逢校,活着没意思。
4、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念偏差。高职学生大多注重现实,功利性强,至于利他、奉献好像离他们很是遥远。人际关系普遍疏远冷漠,缺乏爱心、同情心、正义感,属于典型的“四不学生”,即“对人不感激、对事不满意、对物不爱惜、对己不严厉”。
高职学生这一人文素质现状为我们提出了教书育人的新要求,我们不仅要教给高职学生今后赖以谋生的专业知识及相关职业技能,还应对高职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丰富他们的文化底蕴,塑造他们的健康人格,提升他们的人文精神,教育他们做个合格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
二、诸子散文教学进行人文教育的意义
高职教育是一种职业准备教育,是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坚持职业技术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并重的教育理念,否则,培养出来的“只是服务于某些目的的专业工人,那他们并没有受到真正的教育”。 从一定意义上说,高职诸子散文教学就是人文教育,担负着传承文化、培养学生人文精神之重任。
1、提高高职学生道德素质。杨叔子曾说过:“大学的主旋律应是‘育人’,而非‘制器’,是培养高级人才,而非制造高级器材”。诸子散文大多文质兼美,包含了丰富的人文内容,它所表现的自然之美、人生之美、社会之美, 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与一般的道德说教相比,更容易换醒高职学生心底最为纯真的心灵,激发他们的愉悦情绪,潜移默化之中陶冶他们的情操,净化他们的心灵,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诸子散文是中国古代先哲们智慧的结晶,是先哲们对自然、人生、社会诠释的真谛。通过教学,可以让高职学生感受先哲们诗意的人生,品味深邃的文化底蕴,学习高尚的人格,从而让高职学生洗涤自我的心灵,陶冶情操,培养自己淡泊明志、生生不息等高尚的人文精神。
三、诸子散文助力高职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对策
1、创新教育理念
现有的高职诸子散文教学,基本上采用满堂灌输的“字词”教学方式,只注重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的讲解,很少涉及文学鉴赏及审美评价,诸子散文课堂成为一潭吹不起任何涟漪的死水。教育理念决定教育改革,要培养现有高职学生的人文精神,强化他们的人文教育,就必须创新教育理念,淡化诸子散文的“工具性”,强调其“人文性”,把诸子散文课堂教学变成真正的文学课。
2、创设人文环境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知情意的教育是整个的、统一的。”诸子散文教学要体现人文精神,就应做到“知情意”的和谐统一。浓郁的人文环境会让高职学生身临其境,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之中培养了他们的人文素质,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展现。为此,我们教学中必须创设人文环境,引导学生感受美、理解美,品味美,并用语言文字去表现美,既培养高职学生的审美情操,又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1)创设班级教室环境。教室墙壁可通过悬挂张贴一些我国古代先哲们的画像、经典语录等渲染人文氛围,创设教室人文环境。例如,当一个性格暴躁的学生伫立于温和敦厚的教育大师孔子的画像面前时,自然而然可以放平心态,安放躁动的心灵;“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可以警示着学生思考做人的准则;“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可以让学生每天检查反省自己。另外,教室里也可以设置一些墙报或黑板报,以传递和张扬人文精神为主题,充分发挥环境对高职学生的潜在的人文育人作用。
(2)以人文精神为主题,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例如,可以将诸子散文的一些经典篇目以课本剧的形式活灵活现地形式搬上舞台,让高职学生在课本剧的编剧、布景、表演的同时,别具一格地启迪他们的智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陶冶他们的情操,提高他们的人文素质。
3、营造人文教学环境
韩军曾说过:“好的语文教学,需要师生共有一种植根于语言人文精神的人伦情怀、人生体验、人性感受……学会语言本领――这是语文教学成功的根本。”可见,教是为了不教,诸子散文教学应该从字词句教学中走出来,创设一种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以人为本,让高职学生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走进作品,走近作者,陶冶情操,让高职学生在轻松的人文教学环境中获得人文精神的熏陶和提升。
4、创新人文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教师以教材为主要内容,为实现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要求,教师与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所采取的行为方式的总称。传统的诸子散文教学方法讲究“字字落实,句句清楚”,教师单边的一味灌输,有“言”而无“文”,学生对诸子散文学习毫无兴趣,根本谈不上人文素养的教育和培养。因此,我们必须创新教学方法,理论联系实际,让诸子散文教学更贴近语文学科教学的人文特质。
篇5
【关键词】夏商周;礼乐文化;中国美学;先秦两汉美学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礼乐文化构成了中国文化的核心内容。唐代孔颖达指出:“中国有礼义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一也。”夏商周三代又是礼乐文化形成并且走向成熟的时期,礼乐文化于殷商特别是周代之盛行可谓广,影响可谓深。礼乐文化作为先秦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所遵循的一种文化,必影响其所处时代的审美风尚。
一、礼乐文化释义及礼乐文化的渊源
礼乐文化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包括礼仪、礼乐和礼器。礼仪包括礼义和礼制,礼义即“礼”之本体,周代以“德”为礼之本体,后世有“变礼”之说,就是对礼的本体进行重新阐释;礼制就是“礼”的规范制度,这里的规范制度指的是“礼”的践行方面的内容。
礼乐文化深深根植于中国古代文明的文化土壤中,它形成于中国古代夏商周三代,主要分为礼和乐。礼乐的起源与人类文明的演进是同步的。《礼记·礼运篇》说:“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其燔黍捭豚,污尊而杯饮,贵桴而上鼓,犹可以致其敬于鬼神。”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早在原始社会,初民生活中已有礼的萌芽;礼乐并不是三代才开始有的,而是人类文明长期演进的结果。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唐虞时代已初具礼乐,如尧命舜摄政,“修五礼”。舜命伯夷典三礼,为秩宗;夔典乐,教胄子,习诗歌。
二、夏商周礼乐文化的嬗变历程
礼乐文化形成于夏商周三代,礼乐文化分为礼和乐。礼作为古代政府统治的手段,主要通过音乐的节拍、韵律,舞蹈来约束人的行为规范,乐主要通过文化思想控制、引导人的内心,使政府的统治能够稳定。作为有文字可考的华夏文明的源头,史学家们深入研究夏、商、周三代,试图还原当时真实的历史场景和人们生活的基本方式。在孔子看来,夏、商、周三代之礼一脉相承,而《周礼》则是集其大成者。孔子认为“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通过周公的制礼作乐,中国古代的礼乐文化传统最终得以定型和成熟。
中国古代的礼乐文明是在周代形成和完备起来的,因为这时不仅形成了系统的礼乐制度,而且赋予礼乐以丰富的人文内涵。周代形成的冠、婚、丧、祭、朝、聘、乡、射以及职官制度等礼仪、礼制和礼义,主要保存于流传至今的儒家经典《仪礼》、《周礼》、《礼记》等三礼之中。周代盛行的“六代之乐”及乐德、乐语、乐舞等内容本记于《乐经》,然《乐经》“失于秦火”;好在“礼乐相须以为用”,不少乐制的内容可以在“三礼”中的礼仪制度中看到,而专述乐义的《乐记》也保存在《礼记》之中。
三、夏商周礼乐文化的特性和功能
三代礼乐文化中,一个重要的审美维度就是在礼节仪式中个体所表现出来的仪表和风范。儒家所仪表又可分为仪态和仪容,仪态包括人在推崇的坐仪、立仪、行仪、跪揖之仪以及授受之仪等;仪容中分为容貌、服饰和神态。这些外在的形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讲究符合“中”,《礼记》中定下了许多标准来规定如何持中,符合“中”的行为就是君子之行,被认为是好的、文雅的,更被推崇为美。这里的“中”的含义即是我们所讲“宜”的一种审美内涵。
“乐”是夏商周礼仪文化的两个核心之一,先秦社会在对音乐的选择上受到了礼乐文化的影响,形成了有节制、庄重典雅,追求中和的“乐”。由野蛮社会直接表露情感的“音”到礼乐制度下的“乐”,经过形式上的加工和圣贤先王的筛选,最终得到符合礼制的“乐”,使之成为“通伦理”之音。指出好的“乐”不是追求 “极音”,不是音乐性和旋律感,也不是传情达意的到位和张扬,而是达到一种精神上的净化和情感上的延续,从而使人心趋于平和宁静,社会趋于和谐友善,政治
于和平安定。“文”与“质”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中两个最基本的概念,它往往包含着一个时代的整体面貌和特征。古人喜欢用“文”、“质”来概括一个朝代的时代风尚,从“夏尚忠,殷尚鬼”到“周尚文”,“文”与“质”两个概念之包罗万象,所以三代礼乐文化又可以归结为“重文尚质”的审美取向。
四、三代礼乐文化对先秦、两汉美学思想的影响
夏商周三代礼乐文化的特色是突出的,这种特色既反映了三代社会刚从原始社会脱胎出来,身上还不可避免地带有原始文化和原始习俗的某些影响,又体现了华夏民族进入文明以后所具有的文化心理素质。这种素质表现在当时人们的价值观念、审美观点、理想追求和生活习俗等各个方面,也表现在各个具体的文化领域中。由于这些特色及表现这些特色的文化领域的建立,我们认为,作为一个民族的审美文化体系算是基本形成了。虽然它还有待于发展,但总算给以后整个中国古代美学史的发展打下了基础,也为其规定了基本的调门。
三代代礼乐文化所产生的“宜”“和”“重文尚质”的美学思想对先秦、两汉影响极深,从时间上讲,对春秋战国、秦汉等大一统的时代都具有深远的影响;从艺术上,对后世诗歌、绘画、书法、建筑、音乐都有影响;从道德上讲,对后世的君子品格、风骨、文人士大夫品格都具有一定的影响;从社会伦理上讲,对后世的中庸思想、“和”的思想、“仁”的思想影响深远。可以说中华文明的起于夏商周三代礼乐文化,中国古典美学也发源于三代礼乐文化的审美思想。研究中国礼乐文化的审美蕴涵,可以夏商周三代为基点,更好的理解儒家文化的渊源,将中国古代美学史向前推延,明确中国文化的聚变时期在于夏商周之际,中国审美的聚变时期也在于夏商周时期。可以说,中国美学史要以夏商周三代礼乐文化所派生出的审美思想为起点抒写,中国古代美学诞生的文化土壤肇始于夏商周三代礼乐文化并且得以滥觞。
【参考文献】
[1]李学勤.十三经注疏·尚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李学勤.十三经注疏·礼记[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3]李学勤.十三经注疏·仪礼[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4]李学勤.十三经注疏·周礼[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5]李学勤.十三经注疏·论语[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6]司马迁.史记[m].北京: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
篇6
“什么什么?你再说一遍!你是说,你用半黑魔法?”静儿吃惊的问道。
“嗯。”婉儿拖着哭腔应一声。
“我说、你、不是、你、你找死啊!”静儿愤怒的说不出话来,“要知道用半黑魔法是会被判死刑的!”
“可是那个时候……我是大脑一片空白……我什么也不知道啊……”
“唉……十有八九是被人控制啦……单纯的婉儿啊……”冰儿摇了摇头,“不过那人是谁呢?”
“你们等一下!”玉儿喊道,“我想我应该知道是谁了!”
“谁?”大家齐声问道。
“我猜啊,就是黑暗之神这家伙!”
“你怎么知道的?”梅儿反问。
“桠枫是谁啊,他不是玉龙提琴吗?正好他俩要作战……于是乎……”
“哦~”
大家做博士状,用一种怪怪的声调说道:“啊!你终于聪明点啦!”
玉儿狂汗……
静儿沉思片刻,突然走到冰儿面前,对她喊道:“哭!”
冰儿愣,狂汗过后,问道“你没病吧?”
“哎呀,我叫你哭你就哭!”静儿一脸严肃。
“干什么啊……瞧你那模样……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冰儿狂笑不止,眼泪都笑出来了,静儿突然用一个瓶子接住了几滴眼泪,把它们给桠枫灌了下去。
你要是现在还不知道静儿要干什么,我只有评价你是个!
前几集不是讲过了吗?水仙子的眼泪又苏醒的作用!
桠枫突然跳起,把众人吓个半死~汗~
“拜托,你怎么会用黑暗魔法?”桠枫冲婉儿吼道,”不带这么玩赖的!
“可是……咱也不是故意的……”
众人汗死~
“好咯好咯,就不说你了,走吧走吧,quickly点哦!”
“干嘛?别再比了……我要疯了……”
“比个头啊,赶紧去取木晶石啊!”
“啥啥啥?你再说一遍!”
“我,木——晶——石——”
“啊”
婉儿就这么被桠枫拽着(好像……有点……),其他人赶紧跟着,左转右转,又回到比赛的地方。
“人家说不比就不比嘛!”婉儿有点愤怒的说。
“比什么比!你赶紧念‘提琴仙子重回,木晶石现身!’,快点!”桠枫催促道。
“干什么哪……哼!”婉儿抽出提琴之匙,慢慢念道:“提琴仙子重回,木晶石现身!”
桠枫突然拿出一根魔杖,整根魔杖是用碧玉砌成的,上面有一只龙的图案……
“那库里多!索库里多!”
突然,地上的花型图案闪出了光,一颗晶石在光中缓缓升起……
木晶石!
“你要说早说啊……那么费劲……”
篇7
戮力同心奋楫笃行的意思是齐心协力、共同奋斗。意思是:从前我先君晋献公和贵国先君秦穆公互相友好,合力同心,用盟誓来表明,再用婚姻加深两国关系,出自《左传·成公十三年》。
《左传》相传为左丘明著,是中国古代一部叙事完备的编年体史书,更是先秦散文著作的代表。作品原名为《左氏春秋》,汉代改称《春秋左氏传》、《春秋内传》、《左氏》,汉朝以后多称《左传》。
(来源:文章屋网 )
篇8
现在,我已深深地迷恋上了她。她的每一个字都是一个精灵,她演绎出了许多文学经典,她为我构建了一个美丽的文学世界。对我来说,她的魅力越来越大。
(一)汉语:演绎先秦散文的精灵
在我很小的时候,我就跟大爷背《道德经》的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蕴藏在其间的哲理,我到现在也没有完全搞明白。当时只是觉得好玩,也就跟着背,还挺喜欢。现在,我读七年级了。先跟老师读了教材上的六章《论语》,接着又读全本《论语通译》。越读越觉得孔圣人思想的高明、智慧和博大。大爷和老师都说,先秦散文是我国古典文学的经典,内容博大精深,这勾起了我更大的阅读兴趣。汉语神奇,她将两千多年前人们的智慧传给了我。
(二)汉语:演绎唐诗风韵的精灵
大唐是我国古代最繁荣昌盛的时期,而唐诗也是大唐最完美的文学形式,诗人灿若繁星。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是唐诗天空的双子星座。很小,妈妈就教会我背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从诗中,我逐渐认识了天上的月亮,地上的白霜,还有家里的床和窗。明月经常穿过窗照在我的床上,多有趣啊!现在,我还能读出诗中的思乡情。小学阶段,我背了很多唐诗。我被唐诗的风韵迷住了。前不久,我又背下了诗圣的《望岳》,诗中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千古名句,简简单单十个字,却抒发出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和英雄气概。我已把它作为我读书的座右铭。汉语真神妙,组成了那么风韵别致的唐诗。
(三)汉语:演绎宋词意境的精灵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的这首千古名词,至今依然陶冶着我们这一代人的情操。这首词写得豪迈、洒脱,还意境高远、胸怀博大。是汉语,把作者的内心世界淋漓尽致地展现在我的面前。“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李清照用七个叠音词,将她的心境展示成千古绝唱。她更写出了感人的“绿肥红瘦”,“人比黄花瘦”,“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意境。绝代词人李煜有一江春水那么多的愁,更有“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的丽句。这是多么醉人的意境啊!最近,通过杂志上的文章,我又走进了宋词的意境,更沉迷于汉语的神韵,也发现宋词意境是一道绝妙的风景。
(四)汉语:演绎四大名著的精灵
从小到大,我看过的《西游记》的电视剧、连环画、动画片、卡通书……加起来不下20种,记不清看过多少遍。小说中的“千里眼”、“顺风耳”现已成为现实。现在,我正在攻读《三国演义》。书里语言的巧妙安排让我望尘莫及,人物形象千姿百态、各有风采,使我痴爱。虽然我还没拜读过《红楼梦》和《水浒传》,但是我相信,用汉语写出的古典小说名著,一定会把我带入一个多彩多姿的人物世界。汉语有塑造不朽人物形象的魔力。
(五)汉语:演绎现代文学的精灵
篇9
先来看看郑伯,当秦、晋两国气势汹汹地围攻郑国之时,郑国可谓危矣,显然,与秦、晋两个大国抗争,无疑是以卵击石,而想办法化解危机,应该是当务之急。所以当佚之狐推荐烛之武时,郑伯立即抓住这一线希望“从之”,表现了一位君主决策的及时、果断。 就在事情即将顺利解决的时候,作者利用烛之武的牢骚“无能为也已”形成了一次波澜,尴尬之中的郑伯没有放弃,而是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将过错揽到了自己身上。至此,一个礼贤下士、从谏如流,勇于自责的君主形象跃然纸上,一般的教学中,师生能够分析于此就不再挖掘了,我在教学中启发学生们是不是还有别的理解,让学生们想一想郑伯和勾践有什么共同之处,得出二人都是事到临头才开始求贤的结论。同时引导学生品味他的话:“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言外之意就是:你出去化解,是帮我的忙也是帮你的忙,你如果不肯帮忙,对你也没有好处。话里含有威胁的意味。再想一想秦晋攻打郑的原因――当年慢待重耳,可知郑伯是个目光短浅又自私的人,如今来求烛之武,也不过是临时抱佛脚罢了。这样一分析郑伯这个人物形象更加丰满了,我趁势引导学生看从郑伯身上可得出什么教训,启发学生思考,最后,得出了作为国君,既要礼贤下士,从谏如流,还要不断挖掘和重视人才,不要等到危机出现后再重用人才的结论。
秦伯,他在这场危机中处于非常关键的地位,战与不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听烛之武之言则和;拒烛之武之言则战。我引导学生品味作者用的“说(悦)”、“盟”、“使”、“还”四个动词,它们一是反衬烛之武劝说之效果,二是揭示秦伯决策之过程。虽然他先与晋围郑,后与郑盟,但这并不是说明秦伯是一个无主见的君主,因为秦伯的决策,完全是站在秦国的利益角度来考虑的,当他认识到与晋围郑,只会增强晋国的实力,而秦不会获取好处时,立即决定与郑盟,形成了秦、郑围晋的有利形势,而秦、晋之盟也就自然瓦解了。我们看到,作者笔下之秦伯,是一个善于决策、善谋利益的君主形象。
最后来看晋侯。郑国这场危机,就是由他发起的。其目的无非是为了向外扩张,争夺霸权,晋文公还忽悠秦伯一起攻郑,其实是想让秦伯看得见吃不着,但是偏偏中途杀出了个烛之武,偏偏中途秦伯就改变了决策,于是事情就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弱小的敌人有了坚强的后盾,到手的利益不翼而飞,晋侯无疑成了最大失败者。 这时,我让学生读最后一段,“子犯请击之(秦)”,事情又起了波澜,秦晋关系顿时紧张起来。我让学生们讨论一下晋文公,他为什么没有采纳子犯的意见击秦军呢?有的学生说因为重耳重义气,讲究仁义,“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我说,“不错,这是原文,还有没有扩展的?我们历史上还学过重耳“退避三舍”的故事,看看对你们有没有启发。”并大致讲一下这个故事,说后来晋楚果然交战,晋依照诺言退了90里。但名义上如此,实际上是诱敌深入的策略。
学生们一下明白了,说“我知道了,‘微夫人之力不及此’,‘不仁、不知、不武’都是冠冕之词,根本原因是秦郑已经联盟,晋怕腹背受敌,所以讲了一番大道理。
篇10
你也许会遇到一些好朋友,但最好的朋友也是书。你苦恼时给你宽慰,迷惘时给你信念,消沉时给你激励,彷徨时与你娓娓而谈。闲暇时,手执一册,便拥有一份清新;劳累了,手握一卷,便有了一份宁静。睡着了,他也会在梦中向你款款而来,悄悄地流过你的心田。
你也许会吃到许多美食佳肴,但最可口的食物还是书。书是全人类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如同离开了空气一样不能生存。“我扑在书籍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
你也许上了多年的学堂,但是书才是真正的大学。书是大学里贵重的珍宝,智慧的钥匙。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了翅膀。一卷卷书籍如一个个探险家,领着你探新大陆,征新土壤。他是灵魂的壮士,能随时帮你发现名山大川、古迹名胜、深林幽谷、奇花异草。等你从这所大学里毕业时,你就会获取许多知识和技能,掌握奋斗的武器和创造的利斧。
你也许有过不少崇拜的偶像,但最值得崇拜的还是这些著书立说的中外作家:诗著“无韵之《离骚》”的屈原;演绎“史家之绝唱”的司马迁;“洛阳纸贵《三都赋》的左思;“关河梦断何处”的陆游;“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杜甫;“一醉累月轻王侯”的李白;“十七人中最年少”的白居易;“俯首甘为儒子牛”的鲁迅;和有着火一般激情的郭沫若等等。还有集《地狱》、《炼狱》、《天堂》三部与《神曲》的诗人但丁;著《童年》、《母亲》、《在人间》和《我的大学》的文豪高尔基;书《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和《死囚的末日》的巨匠雨果……
因此,我要读书。看万古宏篇巨著,观千年历史画卷。朗古诗,从《诗经》到唐诗宋词;阅古文,从先秦散文到唐宋家之作。读长篇小说,从《三国演义》到《红楼梦》、《水浒传》;赏传统剧目,从《窦娥冤》到《桃花扇》、《》……
所以,我要读书。至乐莫若读书。读书是打发时间武装自己的最好方式,读一本好书,就像对生活打开了一扇窗户,透过几乎近零距离的纸,品尝着带着墨香的文字,让淡淡的书香涤荡着我的心灵。读书好似爬山,爬得越高,望得越远;读书好似耕耘,汗水流得越多,收获越丰满。有书读的日子里,充实、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