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铁生散文范文
时间:2023-03-18 12:33: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史铁生散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多年之前,当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合欢树》以及《秋天的怀念》进入尚在中学阶段的我们的视野中时,除去闲云野鹤般的语言文字,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史铁生对母亲的眷与悔以及他坐在轮椅上残破的躯体。
时至今日,再翻看史铁生的作品集,却仍能在其中看到满纸的生命脉动,这些有韵律的符号,似有着非凡的魔力,牵引着笔者去探寻作品本身更加深层次的涵义。
一.命运的追问
细读史铁生的散文,我们似乎能看到那个坐在轮椅上的“惶”的“呆想者”,就是这个在“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残废了双腿”的人,用尽了一生去探索一件事,便是命运。
史铁生对命运进行了太多的思索,多到让我们更愿意相信史铁生是一位哲学家胜于作家。在他看来, 既然“人间戏剧”需要各种各样的角色, 而“命运”又让自己只能是其中之一, 不可以调换, 那么就只好尽力当好自己的角色了。就如《好运设计》一文中,史铁生坐在轮椅上,想象着来生,他将此世未了的愿望全部付诸于来生,他希望自己能够活在自己畅想的生命历程中。但却忽地笔锋一转,将看似圆满无缺的命运填入了波折与插曲,最终得出了“上帝爱我”这种形而上的终极结论。
命运的两端是生死,史铁生对生死的的感悟已入至臻之境,很少有人能将整个生命历程看得如此的透彻。在诸多篇目中都提到的“荒芜的古园”中,史铁生通过对莺飞草长、四季变幻的观察体味出生命的意义,“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自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通过不断的问自己,史铁生了解到了生存是为了什么,活着的目的是什么,淡漠生死、空灵清秀的语言下面,隐隐的展现着史铁生对生命的强烈渴望。《我二十一岁那年》以及《我的梦想》中,史铁生能够和医生拿生死开玩笑,其实表明了在认清死之后,在了解了为何而生的时候,史铁生反而对生有了更加强烈的渴望。面对绝境,史铁生深刻感受到“生命的意义就在于你能创造这过程的美好与精彩,生命的价值就在于你能够镇静而又激动地欣赏这过程的美丽与悲壮。但,……除非你看到了目的的绝望你才能找到这审美的救助。”
史铁生探寻生死的过程,是其作品逐步走向稳定与成熟的过程。如果将史铁生的散文与小说作品对比着看,我们不难发现史铁生的小说是在追忆过往,而散文则是在总结人生。从《老屋小记》到《我遥远的清平湾》,从《我与地坛》到《扶轮问路》,史铁生一边回忆,一边总结,逐渐的将命运赋予的意义捋清,用文字撰写了历程,用记忆填充了人生。
二.信仰的阐释
二十一岁以后的史铁生,是背负着苦难命运的史铁生。通过作品可以看到,一个热爱生命,热爱运动,喜欢健壮身躯的男人,在突然丧失了最引以为傲的能力时,从濒临崩溃,到再获新生,支撑他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信仰。
信仰是史铁生面对人生困境时的智慧选择,他认为信仰是在苦弱无助的时候的希望,或者说是在苦弱无助时候对“神”的求助。在《山顶上的传说》中,史铁生表达了对“神”的释义,即“什么是神?其实,就是人自己的精神。”
史铁生对信仰的感悟是通过长期患病的痛苦体验到的,在没有明确的信仰支撑前,史铁生感悟到的人生总是充满苦难,但是信仰的力量就在于,在面对同一境遇时,你可以把它当做苦难,也可以说它是幸运,问题是没有更大的苦难作比照,你就体会不到这种境遇是幸运还是苦难。关于这层意思,史铁生是这样表述的,生病是生活体验之一种,生病的经验是一步步懂得满足。发烧了,才知道不发烧的日子多么清爽。咳嗽了,才体会不咳嗽的嗓子多么安详。刚坐上轮椅时,我老想,不能直立行走岂非把人的特点搞丢了?便觉天昏地暗。等到又生出褥疮,一连数日只能歪七扭八地躺着,才看见端坐的日子其实多么晴朗。后来又患“尿毒症”,经常昏昏然不能思想,就更加怀念起往日时光。终于醒悟: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因为在任何灾难的前面都有可能再加上一个“更”字。想通了上述道理,史铁生发现,自己的苦难其实正是上帝赐给自己体会幸福的机会;自己的苦难换个角度看也可以看作是幸运;自己既有苦难的时候也有幸运的时候,其实人人都是这样。所以,史铁生说:“抱屈多年,一朝醒悟:上帝对史铁生和我并没有做错什么。”
在《昼信基督夜信佛》的序中,史铁生曾经说有人问他到底是基督徒还是佛教徒,他不好回答,说他是基督徒会得罪佛教徒,说他是佛教徒会得罪基督徒,那么就白天信基督,夜晚信佛祖吧。这真诚而又略带诙谐的话,笔者认为其实是向读者阐述一个观点,那就史铁生真正信仰的,不是简单的宗教,而是救赎自己认知与灵魂的过程,无论是那种精神引导,只要能从中得到解放自身困境,都是史铁生认为的信仰。正是这种认识,让史铁生从残破的身体和思想中走了出来,重新定位了人生目标,站在了比身体健全但灵魂残缺的人更高的位置。
三.生命的羁绊
亲人、朋友、医生和邻居,还有史铁生的地坛。在最困难的日子里,是身边周围的人给了他最大的帮助,是地坛包容了处于人生最低谷的史铁生。正是这些情感的羁绊,让史铁生能在残酷的命运打击面前缓过神来,继续向前。
母亲是史铁生着墨最重的人,无论是著名的《我与地坛》,或者是《秋天的怀念》以及《合欢树》,都能从中看到史铁生对母亲特殊的情感。在史铁生刚刚残疾的时候,脾气暴躁,很难从现实的悲痛中走出来。身为母亲,她是比儿子更难过的人。结果史铁生在暴怒时没有体会到母亲的感情。多年之后,当史铁生有了成就的时候,却没有办法跟母亲一起分享喜悦,笔者认为,史铁生在散文中描述的最大遗憾,莫过于苦命母亲的早早离去。毫无疑问,母亲离去的痛,是史铁生生命中最不可承受的痛。妻子陈希米是上帝在史铁生绝境中的一大馈赠,史铁生对此也是心怀感激。
朋友是史铁生创作的又一大支撑,上学时候的同学,一起插队的知青,同一时代的知青,都成了史铁生的慰藉。《我二十一岁那年》以及《扶轮问路(代跋)》中有过充分的描述。在最初生病的日子里,史铁生的朋友们几乎整日围绕在他的身边,打消他对疾病的疑虑;到后来双腿瘫痪后,朋友们对史铁生的照顾又是无微不至,在青岛,为了一起坐硬座火车,刘树纲愿意将他背着进车站,史铁生看到背完后他苍白的脸,心存感激。双肾怠工后,孙立哲带着史铁生游遍美国,一边游玩一边闻史铁生的尿观察史铁生的身体状况。各种各样的朋友的关怀,让史铁生的艰难的人生变的通畅了许多。
医生是史铁生一生中绕不开的一群人。史铁生曾经笑言自己“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从他的作品中我们能够看出,许多医生与史铁生成为了朋友,这些人给了史铁生生命的延续,多年的交往,医生的留走,也让史铁生感受到了存在的无常。还有史铁生的邻居们,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史铁生的邻居们给过史铁生巨大的精神支撑,《合欢树》中,邻居们对重返故居的他的热情款待,让史铁生能够感受到周围人群对他的持续关爱。
还有史铁生的地坛。如果史铁生是一个文化符号,那么地坛就是印有这个符号的地理坐标。沧桑的古园,包容了史铁生的颓废与无助,给予他灵魂淬炼与深邃。地坛与史铁生,一个荒芜,一个残破,但两者的结合却创造出了新生,史铁生在地坛获得思想的成长,地坛因史铁生再次显耀。正是地坛,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多出了一位纯粹的作家,让读者能够获得不同以往的、清澈的精神体验。
四.结语
史铁生先生已经去世四年了,未竟集《昼信基督夜信佛》也已出版。留给读者的精神宝藏就此打住。百余篇作品,是史铁生对其一生的凝练与结晶。在这些作品中,透露出的最宝贵的东西就是对人的思考,对人的本质的探索。这些充满智慧色彩的思考成为了往后人们在阅读史铁生作品时最在意的地方。
“一段生命之轻,威胁了生命全面之重,惶茫往灵魂里渗透。”作品中对生命的意义做出了论述。在了解自己的目标与生命的意义后,史铁生在文中表现了对命运安排看似的妥协,他认为智力、相貌、体魄都是天生的,后天无力给予改变。但笔者觉得,这种看似的妥协更突出了史铁生不屈的人生品格。在信仰中,他信神,更信精神。他将自己内在的不屈隐藏在了看似虚渺的基督与佛陀中。他崇拜卡尔・刘易斯,也愿意赦免服用禁药的约翰逊;他坐着轮椅打球,希望和高手过招,不愿和不如自己的对手一起。他既爱名将们雄伟的体魄,也希望自己能够更多的参与竞争。这种与史铁生文字淡然的不匹配体现了史铁生残躯下仍然燃烧着的希望竞争的心。
史铁生的散文,包含了史铁生对人生的思考,对命运的占卜,他通过散文的抒发,表现了一个身残志坚的中国文人在面对困苦时的抉择。其文章蕴含的书卷气息以及人生哲理,值得当前读者积极品味与思考。
参考文献
[1]史铁生.好运设计[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5.
[2]史铁生.我与地坛[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
[3]史铁生.史铁生散文(上)[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6.
[4]史铁生.史铁生散文(下)[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6.
[5]廖健春.解读史铁生的散文[J].芒种,第449期
[6]张渝生.论史铁生散文的终极追问与世俗情怀[J].江西社会科学,2007.
[7]张帮俊.史铁生――轮椅上思索人生[J].中国职工教育,第207期
篇2
【关键词】母爱 我与地坛 寄小读者 不同
《我与地坛》写于20世纪90年代,是史铁生散文的代表作。史铁生是一位用生命和灵魂在写作的作家,他将疾病带来的痛苦转化为对生命、对母爱、对世间万物的沉思,所以他的作品创作虽然没有量的积累,但在质的挖掘上仍足以震慑住整个当代文坛。他质朴深沉、真诚坦荡的文笔风格十分受读者青睐。在《我与地坛》中史铁生运用大量的细节描写刻画母亲的形象性格,结合意识流手法回忆、想象母亲在园子里寻找“我”的画面,给读者对这位母亲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寄小读者》,是冰心在1923年-1926年间写给小读者的通讯,主题表达母爱、自然、童真,其创作的思想内核是“爱的哲学”。冰心用与小朋友书信交流的方式歌颂母爱、重视童心。两位作家在表达母爱的主题上都有着各自鲜明的个性并吸引了大批的读者关注,本文就具体分析《我与地坛》和《寄小读者》两部作品中涉及到母亲的部分,试论史铁生与冰心写母爱的不同。
一、描写母爱的方式
史铁生用细节描写突出母亲的性格特点,具体入微地刻画了一个包容、坚忍、善于理解的母亲的形象。作者在最张狂的年纪里失去了行走的能力,脾气暴躁、喜怒无常,他想独自摇着轮椅前往一座荒废的园子里时母亲却没有阻止,而是默默帮儿子备好了轮椅、扶他上车、守候在拐出小院的墙角静静望着他离家的身影。试想倘若换做一般的母亲,自己的孩子身体遭了难、情绪不稳定还坚持独自外出,一定生怕孩子一时想不开或者遇上什么危险事故而对其百般阻挠,决不能像史铁生的母亲那样放任其自由地去。从这里读者可以看出史铁生的母亲懂得尊重理解儿子、勇于承担苦难。“出去活动活动去地坛看看书,我说这挺好。”母亲一句看似简单豁达的话中隐藏了她种种的不安与担心,文中两处细节描写突出了母亲是十分在意儿子安危的。其一是有一回史铁生出门后又想起什么事摇车回来,看见母亲仍站在原地,保持着送他出去时的姿势,对他回来时竟无反应。另一件事则是母亲经常悄悄地去园子里找儿子,若发现他还好好地在园子里看书便转身离去,若找不到儿子则会焦急地继续在偌大的园子中寻找他。原文中有这样一段描述母亲找不到儿子的话:“她视力不好,端着眼镜像在寻找海上的一条船……有一回我坐在矮树丛中,树丛很密,我看见她没有找到我;她一个人在园子里走,走过我的身旁,走过我经常呆的一些地方,步履茫然又急迫。”在读者看到这段具体详细的描写时想必心底都会涌起一阵酸楚,为这个焦急可怜、不知所措的母亲感到心疼。这个母亲无言奉献、关切儿子的形象也成为读者心目中伟大母亲的“定格”。
除了具体的叙事描写,史铁生还擅用心理描写升华母亲的性格和形象。其一是史铁生在母亲去世后对她的当时心里的想法进行了幻想重现,这种重现不是凭空幻化出来的,而是史铁生醒悟、悔憾后站在母亲的立场还原了她当时的内心世界。“反正我不能不让他出去,未来的日子是他自己的,如果他真的要在那园子里出了什么事,这苦难也只好我来承担。”这段史铁生理解的母亲的内心独白也让读者看到了她坚韧、敢于承受苦难的一面,也正是母亲这种坦然坚强的心态教会史铁生勇敢地面对困境、接受命运的磨练。
史铁生的母亲教会他勇敢、生存的力量和无言的爱,冰心的母亲则使她保有了美好的童心、对大自然的热忱和对世间母爱的感恩。首先,相对于史铁生的具体入微,冰心用夸张化、理想化的笔调歌颂母爱。在《寄小读者》中,冰心对母爱的着墨较多,更像是一部母爱的赞歌。冰心把母爱推崇到极致的境界,认为弘扬母爱是人类达到自由与平等的途径,是建造世界的纽带和动力。母爱构成了冰心作品下人生观、世界观的基本底色,甚至从具体的、个别的延伸至对宇宙自然、万事万物的博大的爱。例如《通讯十》:“这时宇宙已经没有了,只母亲和我,最后我也没有了,只有母亲;因为我本是她的一部分!”;“万象纷乱中,只要我能寻到她,投到她的怀里……天地一切都信她!她对于我的爱,不因着万物毁灭而更变!”这两段话中读者可以看出,冰心笔下弘扬的母爱更偏向口号式、宣教式的,缺乏具体深刻的实例去打动读者,这样的描法是理想化的、唯心的,这也突显其“爱的哲学”的局限性。
二、母爱背景题材选择的不同
史铁生在写母爱时偏重个体坎坷经验,他将自己身体遭遇的苦难和心灵受到的摧残加倍放在母亲的身上:“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里总是要加倍的。”以致在史铁生“功成名就”后还发出心灵的忏悔“当我的小说第一次获奖,母亲却无缘分享我的一点点快乐和激动,我才更加负疚和自责。”看到这里,不仅是史铁生,就连普通读者大概也会发出感慨这位伟大的母亲怎么不能再多忍耐两年,等看到儿子用笔在报刊上撞开一条路时再安心的走?即使史铁生通过幻想“也许是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了”来暂时宽慰自己,但在园子里他反复忆起母亲已经不在的事实,又表现出对现实命运一种深深的无力感。对母亲的奉献和她的离世,尽管史铁生想用一种阔达超脱的心态来面对,仍不免懊悔遗憾,当年因为脾气倔强错过了好好珍惜和母亲相处的最后几年,所以多年后史铁生笔下的母爱仍是沉重的、苦闷的、心酸的。
比较而言,冰心写的母爱则富有张扬的时代气息。她侧重五四时期的时代变革,看到了中国社会的动荡现实以及青年知识分子对社会失望而造成的普遍的“烦闷”,高扬“人的发现”这一新时代的旗帜,热切地向社会宣告女性应该同男性地位平等,有自己的价值和尊严。她打破封建思想的禁锢,敢于向父权社会发出挑战,而这个抗衡父制文化的武器,便是母爱。冰心将个人的母爱上升到全人类的博爱,勇于反抗封建礼教对女性的抵制。冰心用浓厚、纯真的母爱营造自己美好的信念,她的作品处处洋溢着母爱浓烈的气息,淡化了现实生活中的丑恶和迷茫痛苦。可以看出,冰心笔下的母爱是纯真、伟大、乐观的。
三、母爱意识与宗教文化
在《我与地坛》中,史铁生用思想代替双腿,在文学的道路上越行越远,越走越深。史铁生在《我与地坛》第二部分写母亲去世的那一章中“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从这里看出他在心里认为其实母亲的死是一种解脱,去了以后就不必再忍受那撕心的肝疼,不必为残疾的儿子和未成年的女儿操心。而在整部作品中,读者不难发现文章有不少与宗教有关的字眼,例如“宿命”、“心魂”、“上帝”等,也有不少文学评论家将史铁生归为虔诚的基督徒一类,但笔者并不认同这种观点。史铁生皈依的宗教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基督教,只是恰巧他人生遭遇的苦难和基督教义达到了一定程度的契合,所以他借用某些教条来让自己的精神回归自然宁静并思考拯救人类困境的途径。史铁生完成灵魂彻底醒悟的整个过程最终还是归因于他在地坛得到宁静、亲密地接触自然、自由自在地思考,而不是去受洗礼入教后听牧师的开解或向耶稣祈祷。他将对自身苦难命运的思考上升到人类生存困境的层次,并不断探索拯救人类摆脱困境的出路,有着超脱阔达的生死观。
四、两者描写母爱不同的原因分析
史铁生的文风质朴深沉、重视人类的生存困境,将母爱视作拯救人生困境的道路之一。史铁生在突出母亲部分时采用生活中的典型事例以及侧重自己和母亲的苦难体验来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读者在阅读时可以根据史铁生的文字描述在脑海中轻松描绘出一幅幅图画,例如母亲帮他准备轮椅的画面、母亲在地坛寻找他的画面……史铁生的文字具有如此强的情感渲染力和画面感,和其自身残疾体验与母亲离世有极大的关系。史铁生在一个人最狂热、最张狂的年纪里残废了双腿,他被命运击昏了头脑,自顾自地颓废、封闭心灵,因为他接受的打击实在太大,所以他只顾沉浸在自己的悲伤中却无暇顾及母亲的感受。年轻的大男孩到了该反哺养家的年纪却反过来需要母亲的照顾,史铁生的自尊心受挫所以当看到母亲在园子里因找不到他而焦急起来时,他也不愿出声告诉母亲,宁愿母亲就这么一直焦急下去。直到母亲去世的时候,他才幡然醒悟过来,明白原来自己当年是如此的自私,并告诫年轻人千万不要因为自己无聊的自尊心去伤害母亲的心。史铁生本身的苦难体验和母亲离世是他写母爱这一部分的双重动因,这一段人生旅途本来就是悲痛深沉的,自然史铁生笔下母爱的风格也是凝重深厚的了。
五、结语
有学者批判冰心写的母爱太过幼稚和理想化,的确无论是在语言质朴还是情感深沉方面冰心所写的母爱都比史铁生略逊一筹,但这些评论无疑缺乏对两者的阅读对象层次不同的考虑。《寄小读者》是一部儿童文学作品,阅读对象是天真单纯的、缺乏苦难体验的孩童,他们只能接受平白直叙的表达方式。所以,我们能将这两部作品描写母爱方式的不同拿来做分析比较,感受二者的差别,却不能将这两部作品分出高下,因为文章本身的阅读受众不同就对分高下这个行为设置了障碍。
【参考文献】
篇3
当双腿瘫痪后,他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为了让儿子重新找回对生活的希望之心,母亲放弃了她仅有的那点爱好,为他四处求医,打听偏方,再也无暇顾及她所欢喜的花花草草,全心全意地照料她唯一的儿子。为了让他从瘫痪的阴影中走出,母亲不知在一旁操了多少心,流了多少泪。
那天他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
多么善解人意的母亲啊!
母亲知道,儿子或许会有什么异常行为。这让我想起了欧・亨利的小说《最后的常春藤叶》,当最后的秋叶落尽,也许史铁生也会有琼珊的举动,结束生命。母亲“挡”在窗前,几次要他去看北海的。其实,母亲在暗示儿子,要拥有一份“能耐寒”式的坚强不屈。平淡无奇的母爱,使得他浑然不知她的那份厚重,甚至忽视了她的存在。
的确如此,在我们失落时,母亲会在身边静静地守护着我们;在我们快乐时,母亲会因为我们的快乐而暗暗欣慰;不论我们成长到何时,母亲总默默地为我们奉献着……这就是平凡而又伟大的母爱。
母爱像一条溪流,只见其源,不见尽头;母爱像一泓清泉,泉水澄澈,却深不见底;母爱穿梭时空,感天动地。
更令我震撼的是,为了让史铁生重拾对生活的希望,母亲硬是撑着她那早已患上肝癌的病躯,为他四处奔波,无微不至地照顾他,而因为对生活的失望,史铁生一点也不领她的情,一次次冷冷地拒绝她。在她生命的最后一刻,她心里依旧牵挂着她的儿女。当死神带走了她的生命,作为儿子,史铁生终于明白了母亲的良苦用心,拿起自己手中的笔,走出了一条新生之路。是啊,曾经拥有的,不要忘记;已经得到的,要好好珍惜;已经失去的,姑且留作永远的回忆。
面对困难,他冷静承受,终究理解了母亲,承受不可承受之“重”的生命。生前,母亲未得任何回报,而母爱,就这样毫不张扬,更无做作,只是默默地用心呵护,静静地耐心等待。
窗前谁种芭蕉树?在我们处于黑暗时,母亲用爱点亮了我们的心灵;在我们最寒冷时,母亲用爱温暖着我们;在我们最迷茫时,母亲用爱引导着我们。母爱,因平凡而无声,因无声而伟大。先生虽离我们远去,但愿在天堂里,他能与母亲重逢。
简评
篇4
史铁生的小说,如《午餐半小时》等,带有暴露“阴暗面”的特征。发表于1983年的《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既是史铁生的重要作品,也是当时小说创作的重要作品。它在多个层面上被阐释:或说它拓展了“知青文学”的视野,或称它在文学“寻根”上有重要意义。在“寻根”问题上,史铁生表达了这样的见解,“‘根’和‘寻根’又是绝不相同的两回事。一个仅仅是:我们从何处来以及为什么要来。另一个还为了:我们往何处去,并且怎么去”。关于后者,他认为“这是看出了生活的荒诞,去为精神找一个可靠的根据”(《礼拜日・代后记》,华夏出版社1983年版)。
史铁生肉体残疾的切身体验,使他的部分小说写到伤残者的生活困境和精神困境。但他超越了伤残者对命运的哀怜和自叹,由此上升为对普遍性生存,特别是精神“伤残”现象的关切。和其他的小说家不同,史铁生并无对民族、地域的感性生活特征的执著,他把写作当做个人精神历程的叙述和探索。
经典语录:
篇5
《我与地坛》是史铁生的散文作品,是史铁生花十五年的结果,文章中作者写了对人生的感悟,在文字中作者有了很省的感情,是一部非常优秀的作品。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我与地坛》小学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我与地坛》小学读后感一《我与地坛》是一位身残者在一座废弃的古园中对自己所见到的人生百态所发出的感悟、思索。作者以地坛作为寄托自己情感与发泄情感的地方,同时也是思考人生的佳境。
由于作者在“活到最狂妄的年龄忽地残废了双腿”,他体验到了更多的人生的痛苦,但他依然在命运中挣扎时,找到了一片古园,在这里度过了一个又一个春、夏、秋、冬的轮回,深刻地感受每一个季节的特点,体会每种人生的价值。
他思考了死与生。死是必然的归宿,当我们感到累了,上帝会自然安排我们休息。而活着,是我们一生都需想的问题,即使活着是饱经苍桑的',世界仍然在运转,古园依旧是古园,我们不能逃避,只能欣然接受,改变现在的自己。当我们能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净地了,应理去心中的一丝杂绪,认识真实的自我,进行自我完善。思考人生是每个人的必备之路,不同的人,思索的结果、内容不一。
史铁生不仅思考着自己的逆境,他还在思考自己的亲人所受的痛。“时间能证明一切”,作者始初并没考虑到母亲所感到的痛苦,只沉浸在自己的忧伤中,经时间的酝酿,他感知到母亲的忐忑与无奈。与此同时,也鸣响了我心中的警钟,母亲对孩子的爱意志坚韧、毫不张扬,而我妈妈正顽强地与病魔抵抗,同时还要承受不成器的我给她带来的巨大痛苦。我应庆幸我母亲还在,我有机会能让妈妈摆脱苦恼,并且除去我那一丝倔强与羞涩,不至于到时后悔莫及。因此,我感谢史铁生的经历警醒了我。
在课本未节选的部分中,还有作者从各个方面诠释所感受到的春夏秋冬;在园中曾经出现的人们及对他们人生的思索;对逆境人生的理解,差距是必然的;作者对自己的生涯理解;许多美好的事物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人生是如此复杂但却纯真、质朴,以至于我们要用一生的时间去思考,作者在十五年的思考中,逐渐成熟,认识更清晰,从失落、烦躁转变为稳重、深情 。
如此大千世界,还需一片净地,细细地品味人生。
《我与地坛》小学读后感二我相信在每个初中阶段都学到过《我与地坛》这篇文章,这篇文章讲述的是已经残疾了的史铁生在北京地坛所发生的一些事情,他通过把他的所见所想以散文的方式记录下来,从他最初的迷茫到他最后的大彻大悟,整个过程非常的令人唏嘘不已。
初读这篇文章的读后感是让人感觉到生命的可贵,这也是这篇文章能够带给人最大的启发,让人感觉到活着虽然艰辛但它也是所谓存在的唯一凭证,一旦人失去就将化为灰烬,那才是最可悲的事情。
每一个人的读后感都会提及的字眼,那就是说珍惜。作者通过在地坛的点点滴滴,向我们完完全全地反映出了一个史铁生心目中的地坛,那已经不仅仅是地理上的意义,而是他心目中的圣地,是他从绝望走向希望的一双翅膀,也是他化苦涩为甘甜的一方源泉。
这篇文章的读后感是对生命本身的思考,这样子的作品真是难能可贵。通过阅读,你就会发现你现在所经历着的一些迷茫并非是所谓人生中的大事,通过阅读它,你会找到你想要的答案,你会正确地意识到,人生最大的敌人无非是死亡,只要能活着,那便是幸福,就像鲁迅先生说过,孩子,这是你的福祉。
《我与地坛》小学读后感三今天,我怀着对史铁生的深深敬佩之情,阅读了他的散文代表作《我与地坛》。史铁生经历了截肢与患病,立在风雨之中,但他有一把巨伞-他的母亲。
对于史铁生来说,地坛是他的第二个家,他的灵魂归宿,他的快乐之源。但对他来说更重要的是一个词——母亲。
史铁生面对挫折,心中有无尽之恼怒,无尽之悲伤,但上帝让他遇到了地坛。这对史铁生来说,是一个宝地,给予他一个安静的世界,让他明白,世间还有美好的所在。
但这一切,都抵不过他的母亲,母亲面对病痛与儿子截肢的打击,却依然坚强地在狂风暴雨中跋涉,为儿子撑起一把伞,为他绽放,为他璀璨……她是最美的母亲!
写着写着,我眼前的世界一片模糊,但在我的脑海里清晰地浮现出妈妈令我刻骨铭心的身影,她一丝不苟炒菜时的身影,她弯着腰洗衣服的身影,她寒风中屹立着的身影……我成长的路上,妈妈为我付出太多太多,而我只知享受,无欲回报。现在,妈妈的鬓上银丝渐现,脸上也不再光滑,而我已经走向成熟。往事如昔,历历在目。其实,我成长的每一个脚印都印在她的脚印上。我已经踏上新的征程,接下来的路,我将奋力前冲,用我强健的脚,印下自己的脚印。
《我与地坛》小学读后感四用轮椅碾压四季,用心言说地久天长,笔划中容纳着生活难以触及的地方。在那里回忆,怀念,恐惧,想象,渴望,筑梦,逐梦……荒藤老树,晚风朗月,晨露暮霭,遍地的树影,漫天的星光,窸窸窣窣的蛐蛐,南飞北归的雁,都成了他“扶轮问路”、琢磨生命灰飞烟灭的魔镜。他------史铁生
写母爱,却不愿“爱”字,生怕“爱”字不及对母亲的难诉深情。文字平静,读起来却令人神伤。写早逝的母亲,只谈那颗无法接近的“合欢树”,只说“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可我却开始遥望那颗树,想细察车辙里母爱的印痕。言语中吐露出无限平淡和爱恋。
写自己的失落。说如何向往“脚踩在软软的草地上的感觉”,回忆“想走到哪儿就走到哪儿”的自由,想象着“”踢一颗路边石子”的感受……那种穿透文字的渴望,让谁又敢忽视上帝赋予的一切健全跟健康?
带着孩子般的好奇,走向童真童趣,以哲人的敏感敏锐,探索宇宙洪荒,追问“我”的起源。他比一般人走得更深更远,我们惟心心念念念极乐世界,他却在追问极乐有没有穷尽?思索要是不再有渴望、期盼、和理想,那还算不算乐?
有些时候,他的笔跟着思绪游离飞扬,信马由缰,一会儿雾里看花,一会儿浪迹天涯。也正因如此的放浪不羁,某些地方,比如第八章“好运设计”,稍显拖沓、琐碎、冗长。不过我在想,一个连设计来生这样的事也琢磨得津津有味,兴趣盎然的人,我还有没有资格去评判他走世界看世界悟世界的方法?
或者正因为躯体被固定在轮椅中,所以他才以超常的维度和细腻,调用起感觉嗅觉味觉听觉和视觉,全方位地融入纷杂的世界;他的心魂不仅“常在黑夜出行”,而且恣意在狂野天空。他站在死里看生,活在生里看死。他突破了时间,僭越了习惯。
岁月更迭,他把自己写进地坛,让五百年历史成了他盎然生命的背景!从此他将于与它一起担承风雨,期盼彩虹!
他的笔,我的心。相差数年再读,别有滋味!
《我与地坛》小学读后感五“它等待我出生,然后又等待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脚。”这是这篇文章中的一句话。让我记忆犹新,也让我感触极深。史铁生在最有希望,也最有活力的年龄被病魔夺走了双脚行动的能力,每一个内心怀有梦想、冲动的人在变成一个残疾人时,内心都会崩溃而进入极端状态。
在作者的世界都呈现灰暗的时候,他遇到了好似在等待他的地坛。他在这里思考一切他不明白的东西,比如“生与死”,像“活着的意义”。在这里,他回忆以前,回忆年轻时不曾去想的东西,如“母亲的辛苦”像“对母亲的视若无睹后的痛悔”。坐在地坛,进行思想的升华,进行对于生命的重生,用自己的努力把自己的人生重新开启。
其中很长一段对于母亲的描写,在淡如水的言语中透露着对母亲的留恋。当我看到这句“很久很久,迷迷糊糊的我听见了回答: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招她回去。”这句话既是作者对母亲逝世潜意识里的愧疚,也可能是作者对自己内心惭愧的一丝宽慰。
篇6
一、《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以抒情散文的笔法,通过老知青对插队生活的回忆,真实鲜活、自然贴切地描绘了革命根据地陕北黄土高原的风貌,为读者展示了陕北人民的朴实、忠厚、积极乐观的性格,以激发人们认真地思考人生,思考社会。
二、《命若琴弦》这部书里,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
三、史铁生的作品此外还有《务虚笔记》《我与地坛》《病隙碎笔》等。
(来源:文章屋网 )
篇7
徐老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讨论一下“如何阅读名著”的问题,请大家畅所欲言,有什么问题,欢迎提出来,我们一起来解决。
刘秋花:读名著可以采取泛读和精读。但我也不太明白,还是请徐老师讲讲吧。
徐老师:好。我先来说说泛读。我们对一些名著只需了解故事梗概或故事情节时,就可以采取浏览、跳读、一目十行的扫描式阅读,或者只看目录及故事介绍等内容。
刘秋花:我明白了,那泛读好像就没有多大价值了,是吗?
周金花:不对,泛读可以拓宽我们知识的广度啥。徐老师,哪些需要精读呢。
徐老师:比如像《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红楼梦》四大名著等,我们就应该精读。因为它们可以增强我们的文化底蕴,培养我们的想象能力、社交能力、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培养我们关心人民疾苦、热爱祖国等思想感情。
王二燕:徐老师,你讲讲如何进行精读,可以吗?
徐老师:可以。我们可以采用全景式阅读法进行精读。即先读一下名著的题目、摘要、目录或小标题,分析一下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粗略地把握其脉络。然后沿着这个脉络去细读。边读边用铅笔在书上勾画、批注、并把重要的内容在笔记本或卡片记录下来。在读的过程中,我们用“谁”、“何时”“何地”“干了什么”来理清线索。用“文章阐述了何观点”来把握作品的思想情感。用“有无新的规定、提法或方略”来寻找自己需要学习的东西。最后,力求能用自己的语言把名著的内容完整、准确地复述出来。这样就达到了精读的要求。
陈圆圆:徐老师,你常说,以读可促写,那么阅读名著我们可以写些什么呢?
徐老师:这个问题提得好。我们可以写自己阅读的心得。对作者的观点,你是赞成,还是反对?这名著对你有什么影响?名著中的写作技巧,是否有些值得借鉴……
陈圆圆:哦,我明白了。那我们用什么文体呢?
徐老师:读后感、散文、记叙文、议论文、随笔、简评都可以。总之,文无定法,言志即可。以前,我说‘读可以促写’,我今天还要说,‘写也促读’。比如我们将阅读某一名著后写的文章,与别人读后写的文章、批注等进行比较,不又有了新的收获了吗?
陈圆圆:哦,明白了!
徐老师:还有什么问题吗?(没有了,谢谢徐老师。)
够精彩吧,徐老师从“读到写”和“写到读”,给我们介绍了名著的阅读方法。相信你也一定受益不浅吧。
【阅读有感】 读懂母爱的注释――《我与地坛》
邹 林
曾经走过的路,若没有母亲的陪伴,我的世界,我的人生将是一件多么悲伤的往事。我是读着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也是读着母亲这一首永不衰竭的诗歌一路走过来的。
史铁生的母亲体谅疼爱他,并将那份永恒的爱化作默默地行动,我的母亲亦然。
两岁时就患上骨髓炎的我,是母亲背着我跑遍了中国大半个西部,整整历经四年,才从背上将我放下,然后送我入学……其中的百般滋味儿,只有真正体验过的才最清楚;但她从没对我有过半句怨言和要求我感恩的话,就像史铁生的母亲从来没对他说:“你为我想想”之类的话一样。
我病重得一天只能吃下一个鸡蛋,母亲也“学”我只吃一个鸡蛋;我开刀动手术,哭声不断,她也用哭声来安慰我:“别哭,忍一会儿就过去了!”我想手脚尽快恢复原状,他就说:“就快好了……”诸如此类,不胜枚举;然而,随着病情不断恶化,终于,医生说:“你儿子的手脚没办法了,除非锯掉!”
“不,这就是命吗?”她歇斯底里地咆哮着……向医生跪下叩首:“救救我的儿子,他的手和脚是有办法治的,要多少钱,我都可以给……”医生只是叹惜、摇头、无可奈何地走了。
母亲没有听从医生的建议,而是将我转院,继续开刀治疗;但开刀只能让病情暂时缓解,并不能得到根治。
母亲除了照顾好我以外,还要天天到街上打听好的医院,或专门买报看各大医院的特色,就这样一直坚持了三年。就像史铁生说他母亲以她的聪慧和坚韧,在那些空落的白天后的黑夜,在那不眠的黑夜后的白天,她思来想去最后准对自己说。我想我母亲肯定不止一次,两次有这样的经历。我想她一定会说:“求求上天,保佑我,帮帮我,我没有太高的要求,只要我儿子的双手双脚能保得住就好了……即使来生做牛做马,我也心甘情愿。”或许,我是在看到《我与地坛》后,我才有这样的想法,才第一次感觉到母亲的伟大与无私,才使我有了对人生的进一步思索……
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母亲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在报上看到了关于我的这种病的专治医院,如获至宝地带我前往湖北,进行了治疗,在连续三个月的住院治疗后,又回家连续用药大半年,终于保住了我的手和脚。事后,母亲总是说:“上帝在关上所有门时,往往会留下一扇窗户。”就像史铁生虽然失去了双腿,但他在文学上的成就,足以安慰他在九泉之下的母亲了!
在此之前,我没将我的母亲读懂,自从我读了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我就把史铁生的种种告诫和劝导运用在我的生活中。我现在还有机会报答我母亲――那就是,用我最好的成绩来弥补我母亲对我一生的倾情!
篇8
我最爱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尽欢颜”这两句,这需要有怎样的胸襟和气度才能让一位漂泊无依的老人发出这样的呼号?在“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风吹雨打中,老杜跳出了最美的舞蹈。
然而,家园的灾难压弯了他的脊背,他在这风雨中成长为一棵老树,枝桠弯曲,树皮龟裂,他再不能轻盈舞蹈。只是,这沉重的舞姿让人敬仰,让人流泪,让人内心颤抖而不能直视。
或许,在风雨中跳舞本就是一种姿态,是一种不惧艰难险阻的傲气,是一种积极面对、昂扬向上的精神,是一种潇洒自信而忘我的境界。绝不是一味的沉溺于忧愁伤痛,更不是一味的抱怨乃至愤世嫉俗。
正如那高歌“大江东去”的坡,他也在人生路上遇到了暴风骤雨,却依旧在这风雨中舞得热烈而奔放。屡遭贬谪,难居庙堂之高,便造福于一方百姓;生活清贫,却甘之如饴,自号东坡居士,活得潇洒自在。人生已俨然成了他的舞台,虽有一肚皮不合时宜,在风雨中,却尽情舞蹈,舞出了精彩。
苏轼能够这般舞蹈,是因为他拿得起,也放得下。拿得起心忧天下,为民造福的责任,他便不会在风雨中跌倒;放得下“蝇头微利,蜗角虚名”,他便能丢了各种沉重的包袱,悟出了人生的真谛。
苏轼曾言“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在他看来,风雨晴朗都是一样罢了,这种姿态与境界让他在风雨中舞得如此潇洒,让后人折服不已。
学会在风雨中跳舞,需要我们不遗余力地活着,用每一分每一秒,用每一根神经每一个细胞,去创造,去追求,去实现理想;去感受,去爱,去寻找美好。
贝多芬双耳失聪仍能坚持作曲,这世上没有任何东西能阻止他对音乐的热爱。他在风雨中跳出了音乐之舞。
史铁生身体残疾却顽强地与命运抗争,坐在轮椅上与风雨共舞,用优美文字记录他对生命的热爱和讴歌。
贝多芬与史铁生,他们生命中的风雨来得那样猛烈,他们却仍用自己动人的舞姿展现了自己人生的意义,展现了自己生命的张力,正如罗曼・罗兰所说:“这便是力的美!”
世上哪会有一路都是艳阳高照的人生呢?风雨总会多于晴好,在晴好的天气里舞蹈固然优美,但在风雨中仍坚持舞蹈,才是最美丽的舞蹈。
狂风骤雨,亦要激情澎湃,舞出我人生!
名师点评
篇9
关键词:当代散文;现状;评价;价值;走向
八十年代,众多散文家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和实践,最终推动了散文的变革,直到九十年代,散文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朝着各个领域更加深入、更加广阔地涉猎,雅、俗散文相互影响和激励着彼此共同前进。
一、当代散文的现状
在大散文、学者散文、新潮散文等蓬勃发展的同时,女性散文、通俗散文等形式也在大面积播种,散文朝着多元共生的形式以不可抵挡的势态在文坛叱咤着。九十年代的散文打破以往单一抒情言志的散文形态,向其他领域进军。哲学、历史、心理、文化等方面都与当代散文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散文作者不断向并从这些领域挖掘出与之契合的交集。并且,散文的形式和内容也随着读者大众的需求不断改变着。因此,适应不同需求的雅俗散文应运而生,各类专门化、多样化的报刊杂志也随着蓬蓬勃勃地生存发展起来。
然而创造性的艺术一旦出现,被人重复效仿是无可避免的,这在大多数领域都存在而且无法改变,继承散文大家的精神与思想,很多后起的散文作者开始沿着他们开辟的道路前进,学习效仿大家的作品提炼精华无可厚非,但是在因袭、重复的风气愈演愈烈的情况之下散文领域无法注入新鲜的血液,从而导致无法突破停滞不前也是不得不发人深省的。
二、当代散文的代表
在当代散文的领域,注重理性,以生命和文化历史为主体,诠释内在人性的文章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余秋雨、史铁生、周国平、贾平凹等人就是这类散文创作的大家。以余秋雨为代表的散文家将历史、自然与人的内心纯熟地结合在一起,诠释了最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和最透彻的心灵欲望,他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以《文化苦旅》拓宽了散文创作的领域;而以周国平为代表的理性散文学者则坚持对人性的追寻和思辨,关注历史人文和宇宙天地,从理性入手到理性结束,这是有创造力的作家所呈现出来的状态。贾平凹张扬个性、自成一家。作品也是独具魅力的,他以形象的的笔法、犀利的文风将文章描摹得有血有肉、有魂有魄。史铁生从自身惨淡的人生中参透生命的哲理,与自然呼应,则是与读者灵魂的对话。
三、当代散文的大体分类及影响
当代散文主要分为大散文、文化散文、学者散文、老生代散文、新生代散文、女性散文、通俗散文等,代表作家分别是贾平凹、余秋雨、周国平、巴金、斯妤、杨绛等散文大家以及擅长大众散文的平民百姓。他们给当代文坛带来广泛而深入的影响。以大散文、文化散文、学者散文、老生代散文为主体的文章在文坛占有重要的地位,虽然争议较多,但是有着很高的文学品味;而新生代散文则以其蓬勃的生命力昭示着它的大好前途;女性散文的细腻与生动也深受广大读者好评;而广为流传的通俗散文则如燎原之火必将长成旺盛之势。
四、研究当代散文的精华
散文大家的风范和历久弥新的作品是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典范,我们吸取其中的精华——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和艺术把握能力。同时,对于那些一味抄袭,用散文家的华丽外表掩盖空虚的内在的现象我们也要杜绝。
收集资料,提高自己阅读能力是写好散文必备的条件,这就要求作者能够做到善于总结、概括和归纳,围绕着一个主题的方方面面进行研究,然后抓住其主要方面,尤其是被人遗忘的或缺乏研究的方面进行开掘,剖析其内在的文化涵义,揭示其内在的精神本质,让那些被忽略的、被遮蔽的历史人物、历史文化现象重新呈现出来。在挖掘与修炼的过程中,除了努力,还要有悟性。运用自己的头脑与智慧在消化吸收别人知识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心灵判断能力,触类旁通、兼收并蓄,最终形成自己的作品。
五、当代散文的主要走向
散文的观念正在进一步走向开放,大散文观念的提出和文化散文的出现就是明显的例证。在创作上追求大境界、大思想、大气魄、大容量、大关怀正是真正的散文作者无一例外努力追求的目标。注重艺术个性,注重别出心裁,注重别开生面,注重自成一家也是文学界的作家一生的追求。此外,将视野开拓到世界的范围,广泛吸收外来先进文化,将其与自身知识糅合也是明智的发展方向。
当代散文的发展是一项精神性的事业,也是一项智慧的事业,作为推动它发展的学者作家必然要以广博的知识和见闻来丰富自己的内涵,也必须要有坚持不懈的信念才能不断前进。当代散文就是依靠这些勇敢而智慧的学者裹挟着或蓬勃向上或偏激停滞的文坛现状朝着多元化、系列化、深入化、广泛化、睿智化的方向前进。
参考文献
[1]论目前全国散文的走向及我们的做法闻心言民刊《方法》2000年8月15日,总第十期
篇10
笔者以为,要理清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对“真情实感”论的诞生和发展作一番梳理。只有从理论的源头上搞清楚了,或许我们的观点才能更接近问题的本质,更具有说服力。
“真情实感”论最先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由著名散文家、散文研究家林非先生在其《散文创作的昨日和明日》一文中提出来的。在该文中,林非先生是这样表述的:“散文创作是一种侧重于表达内心体验和抒发内心情感的文学样式,它对于客观的社会自然图像的再现,也往往反射或融合于对主观感情的表现中间,它主要以从内心深处迸发出来的真情实感打动读者。”以后,林非先生在他的《散文研究的特点》《散文的使命》等多篇文章中,反复强调“真情实感”对于散文创作的重要性。从此,“真情实感论”成为了散文创作的重要的理论基石。
深入研读林非先生关于“真情实感”的论述,我们必须抓住以下两个关键词:一是散文创作;二是主观情感。抓住这两个关键词再进行探讨,我们大约可以知道,林非先生所强调的能够打动读者的真情实感,是文学创作(主要是散文创作)中的一种情感,虽然是人的主观情感,但这种情感其实已经上升为一种艺术的情感、审美的情感,已经绝不仅仅是人的一种原初的情绪感受,或者只是简单的情绪宣泄。由此,回到具体的作家和作品中,我们就会发现,有些作家作品之所以能够超越时空,成为永恒的经典,就在于这些作家笔下所抒发的情感超越了个人原初的情绪感受,即已经远远超出了个人这个“小我”,而是表现的人类这个“大我”的普世情感,正是这种普遍的情感才与读者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就像史铁生的散文,史铁生的散文创作为什么能够打动人心,与读者产生共鸣,皆是因为虽然书写的是他个人的苦难与生活,却融入了作家自身对人类需要共同面对的苦难、死亡和对生命的意义的真切思考和深度追问,表达的是作家自身以一颗经历磨难的敏感心灵去感知命运的无常,人生的惨痛以及人类生存的真实困境,正是史铁生这种对生命的丰富体验,对命运的不断追问,对美丽梦想的不断追寻,才使他在有限中领略到了无限,在虚无中感受到了实在,才使他的作品所表达的情感与思考成为一种具有普世价值的思想,使他的作品成为永恒的经典。相反,联系到我们一些中学生的作文,虽然也书写了自己生活中遭遇的种种挫折、失败或痛苦,表达了自己战胜困难的勇气与决心,但皆因为在作者的心中只有“小我”而没有一个真正的“大我”,作者缺乏对自身思想与情感进行一种艺术升华和哲理洞穿,文章所传达的只能是一种顾影自怜或自以为是的情绪宣泄。这样的写作,虽然作者在笔端也倾注了自己真实的感受和体验,但这种感受却始终没有能够实现艺术的超越,这样的文章与经典文本所表达的情感高下也就显而易见了。
综上分析,文章所表达的“真情实感”具有高下之分,应该是毋庸置疑的。那么,在我们日常写作教学中,如何才能指导和帮助学生提升“真情实感”的层次,实现一种艺术的超越呢?
提升作文的真情实感,首先是要不断丰富学生的生活,让生活成为学生真情实感的永不枯竭的源泉。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情感的产生虽然是主观的,但它却是始终伴随着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而不断发生发展的。一个人的社会生活越丰富,他的情感体验也就越丰富,他对社会人生的认识感悟就会逐步深刻起来,一个人的思想深刻丰富起来,他的精神世界就会变得充实起来,他的精神境界就会得到提升。一个具有崇高精神境界的人,他的思想与情感必然得到一种超越。反之,那种精神生活空虚,思想境界低下的人,无论他们的语言表达多么讲究,无论他们的写作技巧多么纯熟,他们所写出的文章都难以真正打动人心。如此说来,回到现实的作文教学,为什么我们的学生作文难以打动人心?其中一些很值得思考的问题,就是我们只是把学生整天关在教室里,埋在作业堆里,没有丰富多彩的生活,学生又怎么能够诞生源于生活的真情实感?没有生活的源泉,而要让学生在作文中能够表达源于生活的真情实感,学生就只能“为赋新词强说愁”,学生提笔作文所表达的情感又怎么能不是矫揉造作,无病?再一个就是,当我们把一切的写作全都异化为应试作文,老师和学生写作的全部动因和目的只剩下为在应试中获得一个比较好的分数,如此这般,又怎么才能写出富有真情实感的好作文呢?
其次,要能通过自身广泛而丰富的阅读不断充实学生的内心世界。一个人,只有当他的内心世界变得无比强大、无比宽厚,他才能真正站立起来成为一个“大写的人”,他面对生活中的一切艰难困苦,在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喜怒哀乐,才能焕发出人性的光芒,他对社会人生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的思考,才能站到普遍人性的高度去审视,才能去寻求生活中的真善美,去鞭挞一切的假恶丑。也只有这样,他提笔作文注入文字中的情感才会是积极的、充满“正能量”的。反之,一个人内心世界就像一片荒凉的沙漠,一条干涸的河流,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在他的笔下形成一片充满生机的绿洲。当前,我们学生写出的作文之所以“缺钙”,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阅读输入严重不足,特别是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严重不足,一个人在学生时代如果不能接受经典文化的滋养和浸润,自然难以涵养出良好的艺术趣味。学生的阅读量严重不足,阅读的视野狭窄,更难以形成较高的阅读品位。一个人的阅读品味不高,作文的境界自然也就不会高。
再次,要善于把日常的情感提炼上升为艺术与审美的情感。苏珊・朗格曾说:发泄情感的规律是人自身的生理规律,而不是艺术的规律。由此,我们可以知道,人的情感首先是作为生理性的一种特征,是常常与人的得失或利益联系在一起的心理表征,它是人人都具有的一种普遍的心理特征,而且常常是突发的、零碎的、芜杂的。所以,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情感尽管是真实的、原生态的,但这样的情感因为没有上升到艺术与审美的高度,往往只能表现为一种低下而粗俗的情绪。所以,我们教学生写作要表现真情实感,我们就必须教学生善于对那些突发的、零碎的、芜杂的情感进行严格的选择和精细的艺术过滤,将生活中那些零碎芜杂的表象凝聚起来,赋予思想、艺术和审美趣味的色彩。只有这样,经过一个加工过滤和理性思考的过程,真情实感才能上升为艺术和审美的情感,在作文中只有把表达的情感上升到审美的高度,这样的情感才是具有生命力的,才是能够打动人的高级艺术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