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冬天的散文范文

时间:2023-04-08 10:52: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关于冬天的散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关于冬天的散文

篇1

关键词:初中散文;阅读理解能力;提升建议

初中散文阅读要求学生学会欣赏散文作品,并且有自己的切身情感体验,能够深刻领悟作品所表现的内涵,从而获得对自然、社会以及人生的感悟。学生要联系当时的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理解和评价,对作品呈现的思想情感有一定的感知,对作品中感动的情景和人物的形象有一个自己的认识,认真品读作品中富有特色和表现力的语言。为达到以上效果,我们该怎么做呢?

一、初中散文阅读理解

我觉得初中散文阅读理解就是锻炼学生的审美能力、理解欣赏能力和评价分析能力。要提高学生的探究性和创造性阅读,就要培养学生有创意地、多角度地阅读,通过阅读期待和阅读反思出来的内容来开拓思维,提升阅读质量。

散文之所以这么受广大读者的欢迎与喜爱,它的魅力在于对人、事、物的情感体验背后有对自然、社会、人生的领悟。

散文形散而神不散,它没有像小说那样引人入胜、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也没有像诗歌那么牵动人心、一唱三叹的韵律节调。它不过是作者平常生活里的所见所闻,随想随感,只是它的结构与想法不拘一格,行文随意而又巧妙。很多学生都欣赏作者的文笔,但是往往因为诸多负面因素而止步于对它的兴趣。但是散文的作用又决定着散文不可被忽视的地位。

二、提高初中散文阅读理解能力

要提高初中生在散文方面的阅读理解能力,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给出建议:

1.从老师的角度。教师对散文整体的理解与把握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该散文的内容理解和情感倾向。教师在授课之前,必须充分理解、钻研散文作品,在这基础上再对该文的文本及作者的背景和情感认真解读和领悟。这是教师帮助学生提高散文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

如,苏教版初一年级上学期第四单元的《济南的冬天》,首先教师要反复诵读这篇课文,理解文本后,再结合老舍先生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老练的文笔,来感悟这篇写景散文。他所写的山、水、城、雪都会给人以独特的美的感受。老舍先生紧抓景物的主要特征来写,虽然济南位于北方,但是冬天却独有显著的“温晴”,接着,后面的景物处处跟“温晴”紧紧相联,使整篇文章呈现出一幅美丽动人的山水画。全文的基调一致,色彩和谐。教师要理清文章的脉络,让学生在感知整体文本的基础上理解、欣赏文章的设计

思路。

教师在引导学生的时候要有三种意识:(1)独特意识,散文的基本特征是文思独特,情感唯一。学生在学习时要潜心领会作者所呈现的独特的情感体验,深掘作品独有的情思,悟出作者的个性特点。(2)鉴赏意识,教师要引导学生随着理解―感受―鉴赏的步骤循序渐进。如《天上的街市》,教师可以先展示多媒体的相关课件图片,同时配备音乐朗诵,让学生理解感受文章所表现出来的美好与奇思妙想,然后让学生自己讲述观赏和欣赏后的感悟,这就是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前者是基础,后者是深化。(3)语言意识,教师要抓住作品中有欣赏价值、教学价值的语言让学生加以咀嚼,最有代表性的朱自清先生的《春》,文中的“让”“赶趟儿”“眨”“逼”等词很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春天百花争艳的繁盛和生机勃勃的景象。最后的娃娃新、姑娘美、健壮青年等不仅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还紧紧抓住事物的特征,突出“春”这一主题,熟练运用鉴赏语言,表达抒情。

2.从学生的角度。初中生刚刚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水平还不是很高,虽然他们的思维在独立性和批判性上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还会有片面性和表面性。所以,教师在授课时要立足学生现有的知识和能力水平来设计教学,要抓好文章的切入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调动学生的个人生活经验与文章描写的景象进行对比,让学生产生共鸣,拉近与作品的距离。如《济南的冬天》,教师可以先设计几个问题:冬天是怎样的季节?我们这里的冬天有什么特色?你对冬天有什么样的感觉?这样的问题既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又可以引入课文。把本地的冬天与济南的冬天对比,感受老舍笔下济南冬天别样的美。

提高初中生散文阅读理解能力的策略还有很多,如多媒体的运用、测评手段的运用等。在此,我们只就这两个角度来讨论,如果能够把握好这两个方面,在教师和学生的努力下,散文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必然不难。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李娟散文 游牧文明 民族特色

到目前为止,李娟出版的散文作品集有《九篇雪》、《阿勒泰的角落》、《我的阿勒泰》、《走夜路请放声歌唱》以及长篇散文“羊道”系列和《冬牧场》。《这世间所有的白》是她2012年11月最新出版的散文选集,入选的50多篇散文是作者在2001年到2012年间创作的比较优秀的作品。她笔下的文字大多与阿勒泰山区的游牧生活有关。

一.哈萨克民族特色的笔墨见证

李娟,是一个在牧场跋涉的女子,是一个痴迷于个人所见所思的作家。在她的笔下,关于牧场,关于哈萨克民族风情的描述随处可见。李娟的“羊道”系列包括《春牧场》、《前山夏牧场》、《深山夏牧场》三部作品,再加上《冬牧场》记录的就是作者深入牧民家庭,随着季节的变换而跟从牧人们迁徙到不同牧场的生活。“给路过自家门口的驼队准备酸奶,是哈萨克牧民的传统礼性。黏糊糊的酸奶是牛奶的华美蜕变,又解渴又能充饥。对于辛苦行进在转场途中的人们来说,是莫大的安慰与享受。”[1]9这段文字写的是在春牧场上扎克拜妈妈站在门口,给转场经过此地的驼队递上自家做的酸奶。尽管都是陌生的人们,可是牧民们之间却是互助友好的关系,而不是像都市生活中人们感知到更多的是彼此之间的防备与冷漠,这既是一种民族礼性的延续,也是艰难的转场生活的应有之义。喝茶,是牧民们很重要的一项日常生活内容,无论是平时繁重劳作的间歇还是客人到访时,都需要布茶,但是“喝茶不是直接摆上碗就喝的。还辅以种种食物和简单的程序。摆开矮桌(平时竖放在角落里),解开包着食物的餐布铺在桌上,摊平里面的旧馕块、包尔沙克和胡尔图。有客人在座的话会再取出新馕切一些添进去以示尊敬。再在食物中扒开点空隙,摆上盛黄油和白油(羊油脂肪)的小碟子”[2]66。在深山夏牧场上,到了六月,“大约因为天气凉快,牧草更加丰饶的原因,来到吾塞后,奶牛的产奶量明显地超过了冬库儿。每天早上三点半,卡西和妈妈就起床挤奶了。而我四点起来,劈柴生火烧开水,准备早茶”[3]212。而冬天一旦来临,牧人们就要赶着大批牲畜进入遥远、荒寂的“冬窝子”。他们要在零下二三十度的寒冷中挖出地窝子,每天出去背雪回来作为平时的水源,要每天赶着牲畜去离地窝子较近的枯草地上放牧,还要每天清理牛圈羊圈。

作品中的李娟除了直接深入牧民家庭,跟着他们去转场放牧而记录下游牧民族一年四季的生活场景外,在她的早期作品中同样有着关于牧区民族生活的表述。“但这时没人先动手,吃之前还得做‘巴塔’――当地穆斯林的仪式,即祈祷和祝福。很快,席间最受尊敬的一位长者被众人推举出来,双手手心朝上摊开,开始做‘巴塔’。所有人也跟着摊开手心,作索取的姿式向前伸开,直到等到最后的一句‘阿拉’,所有人跟着一起‘阿拉’仪式才算结束。”[4]39这段文字向我们描述了在哈萨克民族村庄里的一场拖依上,人们在吃一顿香喷喷的抓肉前所举行的简单的仪式。除了这种为婚礼、生日、割礼等仪式而举行的宴席,弹唱会也是哈萨克民族聚会一种重要形式。“弹唱会,就是以阿肯(哈萨克民间歌手、诗人)弹唱表演为主的哈萨克民间聚会活动。”[5]121李娟的文字就像一扇打开的窗户,我们从中看到了古老的游牧民族哈萨克族的生存图景。

二.游牧文明中的“外来客”身份

李娟在牧区的流转,是生活本身的一种需要与形式,她和牧民一起经历着牧区生活的点点滴滴。她的书写也正是来源于这种自己经历过的生活。在2011年李娟凭散文集《阿勒泰的角落》获得了在场主义散文奖提名奖。此类散文的倡导者解释说“在场主义散文就是无遮蔽的散文,敞亮的散文,本真的散文[6]”。她的作品由于这种清新自然而贴近生活的文风赢得了当下文坛的关注与追捧。然而,李娟毕竟是一个在汉文化圈子里长大的地地道道的汉族女子。李娟,祖籍四川遂宁,出生于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乌苏市车排子镇。因为外婆九十岁的养母瘫痪了,生活不能自理,还在襁褓中的李娟就跟随七十岁的外婆回到了四川乐至的老家,在那里度过了自己的幼年、童年和少年时期。上高中之后,她和母亲、外婆一起从四川老家搬到了新疆,常年生活在阿勒泰山区,跟随着哈萨克牧民迁徙,做着一些小生意,这期间她也曾到过都市去打工。她是一个深受现代文明熏染又同时跋涉在游牧文明中的写作者,而她本人的写作既融入了当地的文化风情,也是游离在牧区的汉人写作。对于新疆,对于牧区,对于游牧文明而言,李娟都是一个外来客。所以,在李娟的作品中,尽管洋溢着一种“在场”的精神特色,却也渗透着一种“旁观”的文化心理。

哈萨克牧民逐水草而居。“春天,牧人们追逐着融化的雪线北上,秋天又被大雪驱逐着渐次南下。不停地出发,不停地告别。春天接羔,夏天催膘,秋天配种,冬天孕育。”[7]29牧民们一年四季有规律地迁徙,却是过着动荡不安的生活。在中国辽阔的土地上,在现代文明无孔不入的时代中,境内的游牧民族逐渐定居,过上了安稳的日子。在这样的背景下,新疆境内游牧的哈萨克民族在政府的支持下加快了定居的步伐。李娟所在的阿勒泰山区的牧民也即将定居。当前来收购马匹的生意人告诉李娟顶多再过两年就不必这样经常搬家游牧了。李娟的回应是很吃惊,表示游牧的结束太快了。而那个生意人很生气地反问道“你觉得我们哈萨克受的罪还不够吗?”[7]30在常年靠天养畜而到处迁徙的哈萨克牧人眼里,天灾人祸带来的经济损失惨重而真切。同样地,在他们所处环境中的文化教育与医疗卫生事业的落后,在与现代都市文明的比较中是显而易见的。渴望安稳与充裕的生活,是这么多年来辛苦奔波的牧民们的心声。常年身在牧区的李娟当然能够体会到牧民们转场的艰辛,也认为“大地需要喘息,牧人需要公平地受用现代文明”[8]。而作为游牧文明之外的作家李娟同时也认为哈萨克牧民的定居会导致“游牧风景必然消失,与之对应的游牧传统也必然瓦解。从此再也没有哪种人类行为能与环境水融,与自然息息相关,再也没有谁的心思能真正体谅这片大地”[8]的结果。她感受到更多的是人类的一种古老的文明即将消逝的惋惜和荒凉感。这就是当局者与旁观者站在不同的文化立场上有着不同感受与思悟的结果。

三.朴素而幽默的文风

在当下衡量一个人是否成功的主流价值标准依然是金钱、地位和荣誉。人们在紧张忙碌中苦苦追寻,难以获得悠然闲适的心态去细致地感受生活。如果说现代人的痛苦源于内心期望与现实生活的冲突,那么文本中的李娟在自己的生存境遇中轻易地获得了快乐,亦是源于一种生存的自足感。李娟,是一个来自社会底层的女子,在清贫、寂寞与漂泊中长大。成年之后的她做过裁缝,当过流水线工人。艰辛而枯燥的日子并没有泯灭她对生活与细节的感受力,“对于身边的人、事、物、景,抱持一种息息相通的感情,这也使得李娟的写作,难能可贵地保留了一种亲切的素质――一种越来越少的可贵素质。”[9]与自然万物和日常生活的融合使她的文字充满了灵性、想象力和一种幽默感,苦难就这样轻易地消解在了轻松而有所隐忍的描述中。李娟有一年冬天在外地打工,每天工作十几个甚至长达二十个小时,然而苛刻的老板提供的饭菜量少而缺乏营养,李娟总是不够吃,在这样紧张忙碌的日子里,她还不忘了改诗打趣餐桌上的饭菜:浅浅一碟汤,疑是地上霜,举头叹口气,低头早已被抢光![4]136

“李娟所记录的大多是阿勒泰的角落里贫困的、艰辛的、平凡的、琐碎的平常事,而经营着这些平常事的平常人们,却自我愉悦,精神富有,在追求与满足之间,寻找到平衡的释放与快乐。”[10]长期生活在阿勒泰山区的李娟不仅忠实地记录了牧民转场的日常生活,而且深受哈萨克牧民善良、好客、坚强、幽默的民族性格的熏染。她很享受和牧人们一起转场放牧的日子,用自己略显年轻而无比真诚的笔记录了哈萨克人民生活的种种情景,她也很喜欢自己一个人在河边洗衣服的时光,还有和母亲一起去荒野散步的情形。“无论是关照世态人心,还是领略自然之美,都需要有一颗感恩的心,需要有各种环境中都安之若素的平和态度,有超乎功利物我两忘的精神境界。”[11]李娟就是用这样一颗感恩的心去理解生活中的艰难,去和这个世界进行着坦诚的交流。

参考文献

[1]李娟.羊道・春牧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2.

[2]李娟.羊道・前山夏牧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2.

[3]李娟.羊道・深山夏牧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2.

[4]李娟.九篇雪[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3.

[5]李娟.我的阿勒泰[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2.

[6]卢一鸣.在场主义:一个民间文学奖的立场[J].信息时报,2010(11).

[7]李娟.冬牧场[M].北京:新星出版社,2013.

[8]李娟.《羊道》繁体字版自序[N].文汇报,2013-12-01.

[9]刘志荣.大地与天空的辽阔与隐秘――李娟散文漫谈[J].文艺争鸣,2011.9

[10]李筱翎.向这个世界笔直走来――略论李娟的散文创作[J].剑南文学, 2012(11).

篇3

胡竹峰是个“80后”的青年作家,他的散文创作并不丰硕。我读到的是他的《墨团花册》和《衣饭书》,且还有几篇是重复的。当今有些大家,散文作品等身,却乏味,读了没有让人回味。胡竹峰散文量少,却有味,耐读,值得一论。

胡竹峰创作散文是有备而来。他和其他新老散文家不同,他有自己固守的散文创作理念,他借散文创作不时要发表他的散文观,并以此指导自己的散文创作。俞平伯《在〈梦游〉跋》写到这样一件事,他的散文《梦游》“脱稿以后,不署姓名,叫朋友们去猜。他们说大约是明人作伪,至迟亦在清初……这三个朋友中,有两位是我的老师”。读胡竹峰的散文,倘若不署姓名,也给人产生这大概是民国时期的人所作的穿越错觉。他在《〈衣饭书〉前言》中自供:“从二十岁到现在,一直喜欢民国人的作品,我把那一代作家视为师傅的。”他又宣示自己的理想:“写民国文,喝明清茶,读宋元画,交晋唐友,虽不能至,心向往之。”②就情趣而论,在他的散文中,时时会闻到周作人、俞平伯、林语堂和废名的气息。同时,他又有意识地追求明人的名士气,如他写“空杯”:“从前的杯子除了装茶水,酒水之外基本就是开水了,现在空杯可以装咖啡,饮料还有。旧时的一份风雅换成今日的几丝暧昧。”他写“刀马旦”:“美人翩翩起舞,树影摇曳婆娑,这些,如今已不大能见到了。美人住在写字楼里成了白领,早就没有月下起舞的闲心,树被砍倒了,树之不存,影将安在?只留下寂寞的人在空山徘徊。”“在这个时代,文人绝迹,情种横行。”“大侠和强盗都过去了,现在只有小偷与赃官等等。兴浓味足。不过,虽然是追求明人的名士气,不同的是明人的名士气多有隐遁的色彩,而他在散文里,却把眼睛半睁着,时时要注视脚下的土地,不露声色地糅进了无奈地叹息,糅进了人间况味,这样的“味”在我看来,这就是周作人说的“涩味”,也是他自己眼中的好散文的“味”——“清灵灵似野芹菜”所散发出来的清香。③诚然他的散文中更多的是“简单味”,这种“简单味”常常是触景后生“味”,这“味”几乎是天生的纯粹的生理上的反应,是老天对他的恩赐,如他写江南雪:“南国的雪是娇羞的,像旧时未出阁的少女,羞湿地飘舞着,这样落半天,才放开胆子,肆意地撕棉扯絮簇簇而下。顷刻间,田野皑然,天地一笼统,黄狗白,白狗肿。”④这种“黄狗白,白狗肿”的“天地一笼统”的带有明人的气味的描写,是他的才情的结晶。不仅写景如此,写社会风情,他也能简单到把人间烟火味过滤掉,把美的“简单味”调和得让你掉魂,如《瓜子》中的一段文字:“有一年冬日午后,在乡下闲逛,见一小院,有负暄老头拎着火炉,携一顽童,茶几的托盘上有碟瓜子。老头牙掉光了,只好傍火取暖,嘴唇嗫嚅而动。顽童脚下瓜子壳满地,密密麻麻如蚂蚁大战。”这是用心铸造出来的美的文字。不过,就我个人的审美情趣来说,相比较而言,我更喜欢他的半睁眼睛得来的人间况味的散文。我们毕竟生活在人间,有一点烟火味的涩味,耐得人舒心。他的《空杯》、《戏人》无论从哪个角度评论,都是难得的美文。

胡竹峰散文重“味”,在欣赏散文时,也毫不犹豫把“味”作为重要的一条审美标准。他推崇沈从文,原因是沈的散文“一行两行情意绵绵,十页八页,还是情意绵绵,情意仿佛是老酒,绵绵是味,是春天细雨打湿的青绿”。⑤又说:“好的散文要有旧气,但这个旧,不是旧衣箱里曾祖父的旧衣服,而是曾祖父的水烟筒或者金银珠宝,这些旧才有持久的价值。”⑥在散文创作上,主张“接通传统,打通地气,从源头逶迤而来,从民间缓缓化出”。讲的都是“味”。为了味,他不愿牺牲自己,把力量放在趣味耐读上。在当今散文作家中,如此自觉把“味”作为散文的创作理念,实属少见。他貌似是“接通传统”地固守,但骨子里是用“味”以守为攻,对当今散文挑战,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自信自觉的先锋。

胡竹峰的散文为周作人的“味”提供了谜底。“味”,气味,意味,滋味,涩味和简单味。百年以来,散文作家或理论家们一直把目光和兴奋点放在“道”上,连鲁迅周作人都没有幸免,在“道”上死争死拼。一个说载道的散文是“垃圾”,一个说散文是“匕首”。 周作人自己提出了“味”,却束之高阁,再也没有用心阐释它。无视“味”的后果是无味散文充斥文坛。现在再来回顾百年散文,不管打着什么旗号,什么“新文体”,什么“当诗一样写”,什么“形散神不散”,什么“文化散文”……也不管是什么名人,远如梁启超,,后来如杨朔,余秋雨等,把他们放在一起论一论,虽然他们的散文在某一方面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中大放光彩,但却也同时暴露了它们的共同毛病:少“味”。现在有论者把“味”作为现代散文发展的标杆,是完全有道理的。散文文体理论的贫乏也表现在人们对“味”的忽视。现在是快餐时代,谁还有兴趣来辨别咀嚼滋味?难怪一个洋博士读了胡竹峰的散文,会发出胡竹峰的散文有什么意思的疑问。但在我看来,胡竹峰的散文真正的意义就在这里。

散文味来自作者的情趣,情趣和性情相关。我和胡竹峰有个相同观点,散文和性情相连。但最后归根结底,“味”最终还是要落实到语言上。我们常说:味同嚼蜡,是指语言乏味。现在人们常常批评当今散文,开的药方总是什么“联系现实”啊,“抒发积极情感”之类,却从不把注意力放到语言上。在这一点上,胡竹峰的散文又非常自觉,并为此创造了一些有益的经验。

胡竹峰没有写诗的经验,但世界万事万物在他眼中皆是诗,以诗为文对于他来说是得心应手。用他自己的话,是以“横行”的态度来写作,完全跟着感觉走。他的感觉又不受什么主义、思想等等束缚,而他的感觉又特别丰富。他在《无月》中自称:“我好象完全活在了自己的感觉里——身体的感觉和内心的感觉。”所以欣赏他的散文,我常常被他的感觉惊呆,如《山林》里写城市的霜:“一城高楼,满街的汽车,天上的霜下不来,只好悬在半空。”“悬在半空”的霜完全是诗,既让人惊叹,又是那样入味,它给读者对当今的都市生态环境提供了无边的想象。在他的许多写雨,雪,茶和食物的散文中,他常常把这些感觉作为亮点,给读者惊喜。诚然,他也不是任凭感觉泛滥,他又有一个散文创作理念,要“挥土如金”。以《〈煎茶日记〉之白茶记》为例,文章以“白茶”名字起笔,接着感觉蜂拥而来:“有人遭白眼,有人吃白饭,有人说白话,有人写白字,有人唱白脸,我们老家说人傻叫白鼻子,还有人专干白刀子进红刀子出的营生。”行文到此所展示的感觉统统属于“白”,于茶无关,这大概就是他的所谓“横行”的写法,散文允许的。不过,他完全还可以“白”下去,如还可以写“打白条”之类,他带住了,因为这里他要让“白”发酵了,漫不经心地拖出这么一句话:“咦,怎么扯到这里了,上午小冬说现在猪肉不敢买了,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喂大的……”把当前的社会病扯进来了,涩味出来了。接下去,就极写白茶了,一忽儿是写白茶的美,一忽儿又是《水浒》又是苏轼,非常潇洒从容,到最后,写到白茶的鲜是“甘鲜,丝毫没有苦味与涩味”,冷不丁又冒出这么一句,“单纯的女人,不经世事,便少了机心”。从说茶到说人,是那样天衣无缝。

胡竹峰凭趣味写作,心却在文字上。他有个僻好,钟爱文言文,对它特别有感觉。他说的“好的散文要有旧气”的“旧气”的显露可能与此有关。他主张在散文的现代白话中镶嵌文言文。他认为,“五四”散文的好,“恰恰是语言的未曾成熟,白话中带一丝文言气”,⑦又说“古人之书奇崛古奥,嵌在白话文上,是镶金丝的楠木箱”。⑧如写他在斗室独坐:“垂足而坐,盘腿而踞,像一个僧人。头上长发垂垂而下,又像一个潦倒的诗人,为什么诗人容易潦倒?诗,言如寸土,寸土如何值钱?”⑨“垂足而坐,盘腿而踞”极写出独坐的姿,接着的关于诗人的两个问号,却酿出了味。文言文嵌在白话文上,收到了奇效。胡竹峰的散文的语言在我看来,是一流的。不过,我要善意提醒,散文语言应该清雕琢,不能刻意,不能过,否则反而要打折扣。如《说鸡》中写一年四季喝鸡汤:“春天的夜,炖一锅鸡,仿佛听见种子发芽的声音;夏天的夜,炖一锅鸡,胡吃胡喝,一股热流撕心裂肺,然后是满头大汗的神清气爽;秋天的夜,炖一锅鸡,闲吃闲喝,落木萧萧下,惬意慢慢升;冬天的夜,炖一锅鸡,一缕浓汤融化冰雪,春暖花开。”⑩第一个“春天的夜,炖一锅鸡”,感觉是“仿佛听见种子发芽的声音”,奇特,贴切,富有诗意,滋味浓烈。但是,接下去的夏天,秋天和冬天的“炖一锅鸡”的描写实在是一般化,这就是刻意的结果。散文的文字难,难就难在不雕琢则粗,太雕琢则飘,清雕琢是一种有味的境界。

我长期研究散文,深知散文创作的艰辛。尤其是散文的语言和以意兴驾驭感觉,是散文创作中的两个难点。胡竹峰着实了得,在这两个难点的破解上,用不多的作品为我们创造了很成功的经验,我之所以愿意为他鼓掌,原因也就在此。

注释:

①周作人:《〈燕知草〉跋》,《知堂序跋》,岳麓书社1986年版,第317页。

②胡竹峰:《记朱丽琴》,《墨团花册》,台湾酿出版2012年版,第197页。

③胡竹峰:《甲乙的甲,甲乙的乙》,《墨团花册》,台湾酿出版2012年版,第199页。

④胡竹峰:《独临雪》,《衣饭书》,安徽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第90页。

⑤⑦胡竹峰:《前言》,《衣饭书》,安徽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第2页、第3页。

⑥胡竹峰:《手跋》,《墨团花册》,台湾酿出版2012年版,第34页。

⑧胡竹峰:《绿国》,《墨团花册》,台湾酿出版2012年版,第41页。

⑨胡竹峰:《点墨》,《墨团花册》,台湾酿出版2012年版,第264页。

篇4

知识,只有当它靠积极的思维得来而不是凭证记得来的时候,才是真正的知识。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采春乔忠延阅读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采春乔忠延

①冬季日短夜长。农人说,十月里天碗里转,好婆姨做不熟三顿饭。是呀,刚刚日头还在当顶,扫了扫院子,喂了喂鸡,出溜一下便滑到西山梁上去了。白日真短,短得匆匆忙忙,慌慌张张,气气喘喘。城里人也不例外,上个班两头不见太阳。早晨起床屋里黑,晚上下班外头黑,回到家里倒是亮堂,可那不是阳光,却是灯光,忙忙碌碌一天就这么过去了。

②日子这么紧紧张张,应该过得快吧?没有,丝毫也没有。非但没有觉得冬日短暂,一个个都感到缓慢,要不为啥总见书卷报端出现漫长的冬季呢!冬季的漫长是人们感觉出来的,不,是人们煎熬出来的。日光淡淡的,没有一点温色,寒气就像草原上的群狼到处肆虐。伸出手,手冻得疼。走几步路,脚冻得疼。手脚冻木了,不疼了,鼻尖却辣辣地疼。疼得眼睛直想流泪,却强忍着不敢流,怕流出来把冰碴子挂在脸上。这日子还能说是过吗?不,是在熬,在煎熬。一煎熬日子就长,唉,好漫长,好漫长的冬天呀!

③好不容易熬到立春了,可春天只在日历上露脸,天地间还是冬天的鬼样子。寒寒的,秃秃的,没有一点生机。就盼惊蛰,一天一天盼,盼来了惊蛰,似乎也没啥改观。寒还在寒,秃还在秃,要摧毁冬日根深蒂固的营盘不那么容易。没有耐心,没有韧劲,还真不行,那就打消脾气,耐下性子,慢慢熬吧!

④忽一日,地皮软了。踏上去不再像往日那样硬邦邦,倒似是踩在了海绵上,软软的,柔柔的。抬起头,高高的杨树梢垂挂起絮穗穗,萧疏的柳树条奓开了黄翅翅。哈呀,河边沿,垄堰根,一色的绿气正在蔓延。真让人摸不着头脑,春天却悄无声息地来了。

⑤好啊,春来了!

⑥春来了,哪里还能在屋里憋得住?憋屈了一冬天的肢体早该展放了,憋闷了一冬天的浊气早该释放了。街市上不行,挤窄;村巷里不行,弯折。只有阔野,只有山梁,才是展放肢体、释放浊气的理想地方。二月二,龙抬头。人们出了城,出了村,原野里、山梁上到处是人。小路上是人的溪流,大路上是人的河流,平地上是人的海洋,山巅上是人的峰峦。随便拦住一个打问,这是干什么?回答简练干脆:采春。

⑦采春!

⑧采春?怎么个采法?采法不复杂。满地是春气,走一走浑身是春情;小溪流春水,洗一洗满脸是春意;山壑荡春风,爬一爬萦怀是春温。更别说,枯树丛里的松树叶柏树叶早变绿了,绿得像是点缀的翡翠;更别说,崖壁岩角的连翘花山桃花早已开了,粉嘟嘟的像是仙女的笑靥。有人手痒了,折一节松枝带回去,往花瓶里一插,满屋子清香,春天的气息驱走了冬日的萎靡。有人心痒了,掐一朵粉桃花簪在乌黑的头发上,走到哪儿,都是笑笑的,笑开了一个人见人爱的春温时令。采春,采出的是欢乐,采出的是笑颜!

⑨还有人比他们更贪婪,见到春色手也痒,心也痒。手痒没动手,心痒大动心,把那春意、春情、春光,甚而春枝春叶、春蕾春花,装满一肚子,塞满一脑子。回到家里放不下,躺在床上推不开,睡在梦里仍是春水流淌,春鸟啼鸣,春条喷绿,春花怒放……梦醒了,人未醒,反而醉得迷迷离离,痴痴幻幻。迷离中展开纸,痴幻中拿起笔,于是,世人看见:“绿柳才黄半未匀”,那是杨巨源采回来的春天;“二月初惊见草芽”,那是韩愈采回来的春天;“昨日春如十三女儿学绣,一枝枝不教花瘦”,那是辛弃疾采回来的春天;“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那是白居易采回来的春天。

⑩凡人采回的青枝绿叶,香着香着淡了,散了;凡人采回的蓓蕾花朵,开着开着败了,干了。而诗人采回的春天,却永恒地绿着,香着。白居易的春草,从唐朝绿满书卷,绿到了今天;辛弃疾的春花,从宋代香满庭堂,香到了今天。

(选自《散文百家》2016年第6期,有改动)

1.“日子这么紧紧张张,应该过得快”,人们为什么又觉得它“漫长”?写冬日“漫长”有什么作用?(6分)

2.结合语境,简要分析下列画线句子所表达的感情。

(4分)

(1)好啊,春来了!

(2)辛弃疾的春花,从宋代香满庭堂,香到了今天。

3.散文的美往往是通过语言表现出来的,请简要概括第④节的语言特色。

(4分)

4.“采春”一词极具形象性,请结合全文探究其丰富。

(6分)

参考答案:

1.漫长:寒冷,没有生机;

难熬。(2分。每点1分)作用:日子过得快与漫长对照,使行文富于变化;写漫长也是写煎熬,为后文写“采春”的欢乐做铺垫。(4分。每点2分)

2.(1)经历冬日煎熬后,对春天终于来临的喜悦。

(2)对诗人将春意凝为诗歌、传承后人的赞美。(4分。每点2分,各点中情感、内容各1分)

3.多用口语、俗语;

长句短句结合,整句散句交错;多用叠词,富有节奏音韵美;使用比喻、对比等修辞,形象生动。(4分。每点2分,答对两点即可)

4.春天里展放肢体,释放浊气(采春气);

篇5

周振华从小就对书法艺术充满了敬仰和热爱之情。上小学时,他最喜欢的就是书法课,即描红模子课。他描起红模子能够全神贯注,认认真真,一丝不苟。那时书法老师会把同学们描得好的字用红笔圈出来,然后在班里展示讲评,谁被老师圈得多,谁就会得到老师的表扬。常被老师表扬的周振华记得红模子本一页是16个字,老师至少能给他圈出八九个圈圈。圈出来的一个个红圈让周振华信心倍增,也让他对书法更加热爱。那会儿冬天,家里养了十几只兔子,母兔生小兔时会用嘴衔下很多自己的毛。周振华就利用兔毛和竹竿自做毛笔。他哪儿懂毛笔的工艺,本以为做出来的毛笔会很好用,结果不仅事与愿违,而且毛笔没写几个字,笔头就脱离了笔杆摊在了纸上。尽管那时家里经济条件拮据,自制的毛笔又不堪重任,但这些都没挡住周振华对书法的热情。他用刨药材从供销社换来的钱买毛笔和墨汁,除了学校一学期发的两本红模子外,他还去书店或者托人买字帖。

周振华刚上班那会儿在供销社,主任知道他毛笔字写得好,单位的墙报、抄写商品广告等活儿都成了他额外的工作。后来周振华去了政府办公室工作,他觉得若在办公室里搞书法创作,可能让人觉得有些不务正业,可又实在放不下书法艺术,于是最后他就想了个两全其美之法。作为办公室主任,周振华每天有很多文件要处理,以供领导批阅。他就用小楷签文件,这样一个文件能写几十个字,一天少时得写几十字,多时要好几百字。周振华就这样乐此不疲地用小楷签文件,一坚持就是10多年。其对书法的情致可见一斑,而几十年的笔墨浸润,也让周振华的书法功夫愈加收放有致,恢宏方绮。

取法乎上仅得乎中,追根溯源方是根本

2007年,周振华当选昌平文联主席,进而有更多的时间探求书法艺术。近年来他的书法作品在《中国艺术报》《中国文化报》《中国书法学报》《人民政协报》《北京晚报》等多家媒体上发表,使得人们能一窥他在书法上的造诣。

作为昌平区文联主席,其实周振华平素工作依然繁忙,大活动的策划组织频频有之。所以他仍要见缝插针,探究书法艺术。周振华告诉我:“书法一定要取法乎上,要找源头,找对源头。不然,一辈子、两辈子的功夫都会白搭进去!人的一生有多长的光景?”和朋友和书友聊天时,他常讲的就是:“研习和追求书法,只有心到手到,乎上的目标最终才有可能达到;心到手未到,仍难以达到;手到,心未到,等于没到;心未到手亦未到,那他永远达不到。”周振华讲究临帖,一般一种名帖他要备四份,一份放在办公室,一份放在家里床头,一份放车里,一份备存。出差也一定忘不了带上帖,没条件临,就读帖、悟帖。他的书法以唐楷开蒙,勤学苦练,这无疑为他的书法道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对晋人的名碑法帖独有钟爱,用功之勤。他用此笔意书写的联句和诗文,其结字端庄、朴厚古茂、用笔方峻、起收果断,凝重中尽显峻利,雄强中又不乏隽美。关于帖的选择问题,周振华认为一定要“取法乎上”,主张找源头,多临古人的碑帖。他的楷书取法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碑》和其他三块名碑。行书取法《兰亭序》《圣教序》,小草取法王羲之的尺牍、十七帖,怀素、智永的《草书千字文》,孙过庭的《书谱》等。在行书取法上,喜欢拿冯承素双钩摹写的神龙本《兰亭序》对照褚遂良、虞世南、赵孟等古代书法大家临写的《兰亭序》进行深入研究和笔势、笔道剖析。他临写的兰亭序和意临所创作的书法作品,字里行间充满了书卷气,温文尔雅、不温不火、恰到好处。近些年,他又上溯汉代碑碣与商周钟鼎大篆,尤以汉碑最有心得。他对古帖古碑有较深的理解。他偏爱隶书是从汉碑的那种洋洋大观、宏大开阔、古朴凝重中找到了与其内在气质相符的契合点,进而深入挖掘,又不断拓展,从而形成了含蓄凝练、雍容大度、收放有致、在整体气象上亦古亦今的汉书风貌。他能把拙与巧、俗与雅、古与今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不会让人感觉突兀。他的这种对艺术的整体把握与整合能力不能不让人钦佩。我想这可能与他注重字外功的积累上有着密切的关联吧。正如孔子所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唯如此,才能博采约取,厚积薄发,左右而逢其源。”

艺术的滋养

篇6

张晓风,中国台湾女作家,1941年生,江苏铜山人,8岁后赴台,毕业于台湾地区东吴大学,并曾执教于该校及香港浸会学院,现任台湾地区阳明医学院教授。她笃信宗教,喜爱创作,20世纪60年代中期即以散文成名。1977年,其作品被列入《台湾地区十大散文家选集》。余光中曾称其文字“柔婉中带刚劲”,将其列为“第三代散文家中的名家”。

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从绿意内敛的山头,一把雪再也撑不住了,扑哧的一声,将冷面笑成花面,一首澌澌然的歌便从云端唱到山麓,从山麓唱到低低的荒村,唱入篱落,唱入一只小鸭的黄蹼,唱入软溶溶的春泥──软如一床新翻的棉被的春泥。

那样娇,那样敏感,却又那样混沌无涯。一声雷,可以无端地惹哭满天的云;一阵杜鹃啼,可以斗急了一城的杜鹃花;一阵风起,每一棵柳都会吟出一则则白茫茫、虚飘飘、说也说不清、听也听不清的飞絮,每一丝飞絮都是一株柳的分号。反正,春天就是这样不讲理,不逻辑,而仍可以好得让人心平气和的。

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满塘叶黯花残的枯梗抵死苦守一截老根,北地里千宅万户的屋梁受尽风欺雪扰自温柔地抱着一团小小的空虚的燕巢。然后,忽然有一天,桃花把所有的山村水廓都攻陷了,柳树把皇室的御沟和民间的江头都控制住了──春天有如旌旗鲜明的王师,因为长期虔诚的企盼祝祷而美丽起来。

而关于春天的名字,必然曾经有这样的一段故事:在《诗经》之前,在《尚书》之前,在仓颉造字之前,一只小羊在啮草时猛然感到的,一个孩子放风筝时猛然感觉到的飞腾,一双患风痛的腿在猛然间感到的舒适,千千万万双素手在溪畔在江畔浣纱时所猛然感到的水的血脉⋯⋯当他们惊讶地奔走互告的时候,他们决定将嘴撅成吹口哨的形状,用一种愉快的耳语的声音来为这季节命名──“春”。

鸟又可以开始丈量天空了,有的负责丈量天的蓝度,有的负责丈量天的透明度,有的负责用那双翼丈量天的高度和深度。而所有的鸟全不是好的数学家,他们唧唧喳喳地算了又算,核了又核,终于还是不敢宣布统计数字。

至于所有的花,已交给蝴蝶去数。所有的蕊,交给蜜蜂去编册。所有的树,交给风去纵宠。而风,交给檐前的老风铃去一一记忆、一一垂询。

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或者,在什么地方,它仍然是这样的吧?穿越烟囱与烟囱的黑森林,我想走访那踯躅在湮远年代中的春天。

文章赏析

作者通过一系列春天的意象,使春天具有了旺盛的生命力。仔细阅读,我们会发现文中的很多句子使用了恰如其分的修辞手法。例如:文章第一段虽然只有短短一句话,作者却巧妙运用了拟人、排比、叠句、比喻4种描法,融情于景,浑然天成。

作者在行文的过程中有3次在文段的开头重复了“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这句话。这句话恰如一条丝线将其他珠玉一样的文字巧妙地串联在一起,使这篇文章达到了条理清晰、读来一目了然的效果,充分体现了散文“形散神凝”的特色。

除此之外,我们在这篇文章当中还可以感受到作者“天马行空”、“行云流水”般的写作思路。

第一段从“云端”、“山麓”、“荒村”到“篱落”,笔触所及犹如匀润的弧线,自然、流畅而又干净利落,一如一丝不苟的 “工笔画”,而到了“小鸭的黄蹼”再到“溶溶的春泥”则忽然变成了“泼墨画”一样,浓浓的春意瞬间流淌于纸上,一下子将温软、柔和的春如潮水一样淋漓尽致地推到了我们的眼前。

篇7

作者真的只是在表达“我爱鸟”吗?如何品读梁实秋的这篇作品呢?

《鸟》有三条线索:

叙事线索:去四川前――在四川――离开四川以后

情感线索:爱―不忍―叹赏―喜悦―反思―悲哀―失落

逻辑线索:自由之魅――生命之美――存在之思

而逻辑线索,正是这一文本的多重内涵。

一、自由之魅

梁实秋经常引用之“不被别人牵着鼻子走”和“狮子和老虎永远是独来独往的”这两句名言,他追求人格的独立,认为许多东西是无法统一也不应该统一的,思想便是其中之一。他说:“中国令人不满的现状之一,便是没有思想自由。”(《思想自由》)“最高贵的莫过于内心的选择的意志的自由,最普通的是免于束缚的生活上的自由,放浪形骸之外而高呼‘礼教岂为我辈设哉!’,那也是在企求自由。”(《谈徐志摩》)

所以,课文开篇就说,在“我”看来,从前常见到的“人胳膊上架着的鹰”和“笼子里的鸟”,不再是大自然的精灵,而变成了供人娱乐的。这种生命存在不过是行尸走肉,“我”从它们身上感觉不到生命的活力和造化的大美――它们不过是尚有呼吸的,甚至是没有活气的死物。文章结尾再次提到“囚在笼里的小鸟儿”来与开头呼应,从而强化对“自由”的呼唤。囚在笼里的鸟,因为不自由所以苦闷:“我想它的苦闷,大概是仅次于贴在胶纸上的苍蝇;它的快乐,大概是仅优于在标本室里住着吧?”因为失去了自由,这样的鸟其实就已经失去了作为“鸟”的本质(它们变成了“家禽”),失去了自由生命的魅力。那么,“我”是什么时候开始对“鸟”有了重新发现的呢?是在“我”去了四川以后。

二、生命之美

爆发后,梁实秋于1938年夏天辗转到重庆,1939年4月,日寇飞机开始大举轰炸重庆。当时梁实秋正在教育部教科用书编委会任职,遂随机关疏散到远郊北碚。梁实秋与朋友合建了一所瓦房,取名为“雅舍”。“雅舍”其实是一所四川乡下的低级茅舍:“有窗而无玻璃,风来则洞若凉亭,有瓦而空隙不少,雨来则渗如滴漏。”“‘雅舍’的位置在半山腰,下距马路约有七八十层的土阶。前面是阡陌螺旋的稻田。再远望过去是几株葱翠的远山,旁边有高粱地,有竹林,有水池,有粪坑,后面是荒僻的榛莽未除的土山坡。”“窗户要糊纸,墙是竹篾糊泥制灰,地板踩上去颤悠悠的吱吱作响。”就是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他欣赏到了真正意义上的鸟,在山野之中作为自由生命而存在的鸟!

于是在作者的笔下,在四川的山野之中,绽现出众声喧哗、五彩缤纷的生命乐章――

1.天然:各适其天,斯为大快

四川的山野,正是“鸟国鸟家”――非也,应该说是“鸟的天堂”,所以也成了“人的天堂”。

这里有各种不同的鸟。首先是鸣声不同:“有的一声长叫,包括着六七个音阶,有的只是一个声音,圆润而不觉其单调,有时是独奏,有时是合唱,简直是一派和谐的交响乐。”然后是形体不同:“有的曳着长长的尾巴,有的翘着尖尖的长喙,有的是胸襟上带着一块照眼的颜色,有的是飞起来的时候才闪露一下斑斓的花彩。”没有人要求他们整齐划一步调一致,没有人以任何一种主流标准来评判他们的善恶美丑。它们保持着自己的自然天性,自由地生活在广阔的世界里。想怎么鸣叫就怎么鸣叫,只管发出自己的声音,不必考虑会不会显得“另类”。在一派天然的山野里,它们活出了一派天然的自由生命。

2.丰富: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正是因为每一个生命都保持了自己的自然天性,这个世界才会如此丰富美好。正是所有的“不同”,造就了天下“大同”。就像著名社会学家先生所总结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也就像美国的自然文学作家所信奉的:“美来自一种持续感,一种深层的生态感,一个自然有序的世界,一种整体共生的优雅。”

四川山野中的鸟,鸣声各不相同,却能前呼后应形成一派“和谐的交响乐”;形体各不相同,在美感方面却又毫无二致:“几乎没有例外的,鸟的身躯都是玲珑饱满的,细瘦而不干瘪,丰腴而不臃肿,真是减一分则太瘦,增一分则太肥,那样的纤合度。”这就是丰富而又自然有序的世界,它向我们展示了一种整体共生的优雅,如诗如画。

3.生动:生机盎然,富于变化

生命的本质特征就在于:有生气,有变化。它不是静若止水的,不是一成不变的。作者花大量笔墨描写了“有生气”“有变化”的鸟:

“不知有多少个春天的早晨,这样的鸟声把我从梦境唤起。等到旭日高升,市声鼎沸,鸟就沉默了,不知到哪里去了。一直等到夜晚,才又听到杜鹃叫,由远叫到近,由近叫到远,一声急似一声,竟是凄绝的哀乐。”黎明时的鸟鸣“简直是一派和谐的交响乐”,午时鸟鸣就消失了,到夜晚便又“复出”,而且由远及近,又由近及远,丰富的变化使得鸟鸣更加令人着迷。

“跳荡得那样轻灵,脚上像是有弹簧。看它高踞枝头,临风顾盼――好锐利的喜悦刺上我的心头。不知是什么东西惊动它了,它倏地振翅飞去,它不回顾,它不悲哀,它像虹似的一下就消逝了,它留下的是无限的迷惘。”随着鸟的轻灵跳荡,高踞枝头,临风顾盼,振翅飞去,作者的心情也由喜悦而迷惘。“好锐利的喜悦刺上我的心头”是比拟的修辞,把心情当作一种尖锐的物体来写,表达了鸟的生命活力给“我”长久麻木的感官带来的强烈震撼和巨大冲击。鸟机敏、洒脱、美丽而神秘,“它倏地振翅飞去,它不回顾,它不悲哀,它像虹似的一下就消逝了”,留给人们的,是留恋与怅惘――就像是曾经心心相印的恋人突然果断地作别,头也不回,毫无留恋和感伤,洒脱地离去,“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只留下“我”伫立在原地目送它渐渐远去,内心不由惆怅迷惘。

“有时候稻田里伫立着一只白鹭,拳着一条腿,缩着颈子,有时候‘一行白鹭上青天’,背后还衬着黛青的山色和釉绿的梯田。就是抓小鸡的鸢鹰,啾啾的叫着,在天空盘旋,也有令人喜悦的一种雄姿。”白鹭或立或飞,都是生动美好的;即使是抓小鸡的鸢鹰,也有“令人喜悦的一种雄姿”。这里不仅写出了变化,而且写出了生命的力量,也就是“有生气”。

文中这些看得见看不见的鸟,都在暗暗传递作者的一种审美:生命应当是有生气的、有变化的,它的美就在于它在“动”,所以我们猜不着,看不透。

三、存在之思

作者开篇就说“我爱鸟”,如果仅仅从字面意思来看,要回答“作者爱鸟的什么”这个问题很简单,作者自己已经说出了答案:“我爱鸟的声音、鸟的形体。”但是文章为什么不到此为止?问题解决了,答案水落石出了,用最后一段结束全文就首尾圆合了,为什么还要在第5自然段写到文化概念的杜鹃和真实的杜鹃之间的差别,为什么还要在第6自然段写带给人悲苦的冬天的鸟?这两段文字到底有什么样的深意?

1.自然:守护生命本真,少一些文化重担和道德重担

作者说:“我对鸟并不存任何幻想。”“我”爱的是鸟的自然本真,无关人为附加的文化概念(典故啊传说啊等等)甚至道德概念。关于道德概念,这里另有一例证:“就是抓小鸡的鸢鹰,啾啾的叫着,在天空盘旋,也有令人喜悦的一种雄姿。”作者并不因为老鹰会抓小鸡就憎恶老鹰,他一样只是把老鹰当作一只自然本真的“鸟”来看待的,这只自然本真的“鸟”在空中盘旋的时候,显示出一种潇洒的雄姿,这种生命的力与美征服了作者。

对于杜鹃,作者也是一样,只是把它当作一只自然本真的“鸟”来看待。无论典故传说把杜鹃美化得多么诗意,也无论真实的杜鹃是多么“豪横无情”,都不会影响“我”对它的感受――它只是一只单纯的“鸟”。

所以,第5段其实传递了一种存在之思:应当尊重生命的自然与本真,不要人为附加太多的文化重担和道德重担。保持自然本真就是善,扭曲自然本真就是恶。

这里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关于杜鹃,作者在第3段中说夜晚“听到杜鹃叫,由远叫到近,由近叫到远,一声急似一声,竟是凄绝的哀乐。客夜闻此,说不出的酸楚”,在第5段却又批评“有人初闻杜鹃,兴奋得一夜不能睡,一时想到‘杜宇’‘望帝’,一时又想到啼血,想到客愁,觉得有无限诗意”,是否前后矛盾?如何理解?

仔细体会你就会发现前后并不矛盾。前者是自己的切身感受和体验,是由杜鹃鸟的叫声而自然引发的真实的情感――客居他乡的酸楚;后者是从知识和概念出发,通过机械的认知模式来理解杜鹃鸟这一陌生事物――以致兴奋得一夜难眠。知识层面上的了解,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理解。真正的理解需要用情感去和事物进行沟通,而不是拿死的知识跟活的事物来对号入座。作者想要告诉我们,生命胜于概念,感受重于接受。内心真实的感受,比外在的知识接受更重要也更美好。

2.自足:精神自由以外,还应当物质自足

第6段引用了哈代诗中的内容:一只冻死在雪地里的小鸟让诗人悲伤地感喟;又联想到自己曾经看到的场景:羽毛蓬松戟张着啄食枯叶的麻雀,就像垃圾堆上的大群“褴褛而臃肿的人”。

同样是自由生命(哈代诗中的小鸟和作者看到的麻雀都活在野外的自由世界),同样有“声音”和“形体”,同样是自然本真的生命,作者为何并未对冬日里孤苦伶仃的小鸟和麻雀表现出爱意,反而说它们“给人悲苦”?

很显然,麻雀的悲惨命运让人不忍直面世间的沧桑与悲凉、生命的无助与凄凉,“我”由麻雀联想到“那垃圾堆上的大群褴褛而臃肿的人”,“我”对自己的同类尚且没有能力去怜恤帮扶,小小的麻雀“也就不暇令人哀了”。麻雀的遭遇让人看见世界的苦难与凄凉,所以,作者心中只有忧患,没有喜悦。所以,“我”爱鸟,但我爱的鸟应当是自足自在的,不用饿着肚子在世间挣扎,而能够活力充沛地在枝头跳跃欢鸣,或者高踞枝头临风顾盼,或者在阳光中盘旋于蓝天。这是对鸟的生命状态的期待,也是对人的生活状态的期待。

教材后面的“思考探究”第三题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文章第6段写道,鸟‘有时也给人悲苦’。这与作者看到笼中鸟时的感情有何不同?”

要研究作者感情的不同,先要研究这两种现象的性质有什么不同。

这显然是两种不同的悲剧:冬日里的麻雀是享有生命自由然而物质上不自足,笼中鸟是享受着十分的物质“优待”然而精神上不自由。前者让人沉重,后者让人悲哀,都让作者“不忍”面对,但感情有所不同:对于悲剧的主角,作者期待前者能物质自足,后者能精神自由。

这样的对比,同样传递了作者的一种存在之思:生命的存在,物质的自足和精神的自由,缺一不可。

这篇作品属于学者散文,学者散文具有知识性、哲理性、趣味性的特点。余光中在《散文的知性与感性》一文中说:“学者的散文当然也要经营知性与感性,更常出入情理之间。我曾经把这种散文叫做‘表意’的散文,因为它既不要全面的抒情,也不想正式的说理,而是要捕捉情、理之间洋溢的那一份情趣或理趣。”

作为学者散文,梁实秋的《鸟》可谓当行出色。其文字散发着浓郁的书卷气,引经据典、穿插各种掌故轶事、民俗风情、诗文俚语等等,旁征博引,学识深宏。譬如引自庄子《逍遥游》的“抟扶摇而直上”,“减一分则太瘦,增一分则太肥”则从宋玉《登徒子好色赋》中化用而来,还涉及杜甫《绝句》中的“一行白鹭上青天”、关于杜鹃的文化典故和生物学知识、济慈的《夜莺》、雪莱的《云雀》、哈代的诗,等等。作者的所“历”、所“阅”、所“思”,展现出丰富的生活阅历和深厚的人文素养,蕴藉深厚。因着丰富的生活阅历和深厚的人文素养,文本又充分显示出作者对人生、人性、人情以至于历史与风俗的深刻的理解力和敏锐的分析力。同时,其文白结合的丰富语言、中西融合的深厚功力,均非玩弄词藻博取眼球的泛泛之辈可比。余光中曾这样评价梁实秋:“他的谈吐,风趣中不失仁蔼,谐谑中自有分寸,十足中国文人的儒雅加上西方作家的机智,近于他散文的风格。”梁实秋的散文,和他的谈吐,自然是出于一辙。

篇8

摘要 贾平凹与张承志用独特的视角将黄土高原的地域环境、淳厚的传统文化、高原民众顽强坚韧的生存精神展示给读者,尤其是对赤子情怀的真实流露、审美意象的苦心营构、诗韵与率性的彰显,更显现出两位作家思想的锋芒和写作才能。

关键词:贾平凹 张承志 散文 创作特征

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

在新时期的文学创作中,贾平凹和张承志是经历了小说创作的成熟期后,将笔触转向散文创作领域的,他们用独特的视角将黄土高原的地域环境、淳厚的传统文化、高原民众顽强坚韧的生存精神展示给读者,使新时期的散文创作出现了新气象。可以说,作家对这片土地所保留的生存记忆的开掘和发现,使得他们抛弃了情感表现的虚假做作和思想的空悬浮躁,了解着历史发展进程中黄土高原上每一个生命的艰辛,以一种敬畏感、虔诚感忠诚地描画着高原的自然景观、风土人情、社会习俗和民众内在的粗犷、开阔、勤劳、隐忍等种种特质。正如贾平凹在《商州又录》小序中所写:“之所以我还初录了又录,全凭着一颗拳拳之心。”又如张承志在《心火》中的表述:“还有我生身的这个默默无言的民族。这毕竟是我的根,毕竟是我心灵的一笔财富和欠债,当我愈来愈多地了解她的过去,了解她的牺牲与屈辱,特别是了解了人们对她的无知、不尊重、愚蠢的猜测和议论之后,我开始问自己:哪怕是为了科学吧,难道你有权利对她不负责任吗?”可以说,没有对黄土高原这片土地和民众悠悠不迫的情感体认,是不可能凸现其散文创作的审美效应和文化内涵的。

一 赤子情怀的真实流露

作为20世纪末承上启下的重要散文作家,生长于陕西商州高山厚土之上的贾平凹,虽然后来成为城市中的一员,但他的散文仍然显露着一个乡村知识分子对乡土的依恋情结,使得他对故乡的山山水水、亲朋乡邻的悲欢苦乐有着更为真实的观察与理解。商州是他在喧嚣城市中经历并目睹了名与利的角逐后心灵的栖息地,因此在创作《商州又录》时,他用一种真挚的态度与这里的一切感应和交流着,并将自己的全部身心融汇在一山一洼、一人一家之中,从中凸显的是创作的灵感和默默的情感倾注。在《商州又录》中,读者能从他最朴素又最精确的对自然和人的描绘中,读出关于生命的本真与人类生存的价值。作家笃信,从商州人普通的生命常态中能获得一种可靠而真实的价值判断,那就是不管这里的人们生活得多么平淡、环境多么幽闭,自然环境和地域文化却给商州人以独有的秉性,健康纯朴、不掺杂世俗虚伪的人性。“无论是山民在艰苦挣扎中的旷达乐观,还是妻子的柔情似水;或者是山中姑娘在鼓曲儿中流露的情爱,还是迎亲队伍引来男女的乐趣与企盼……更无论是采药老者苦草药治病救人,还是新一代山里青年男女情感交流,这些无一不是热诚、质朴的人,表现着一种充满着爱和美的人情世态。”贾平凹通过把诸多这样的生命体验外化为最具个性的艺术形象,温暖着现代人因漠视自己的生存状态而逐渐麻木了的心灵,重新激发起人们对处在自然状态中生命活力的渴望与诉求。如果说这是《商州又录》给读者的第一印象的话,那么他的这篇散文更深层次的内涵就是以高屋建瓴的视域,去体察宇宙中自然与人和人生的关系。“贾平凹在表达对生命的参悟时,往往由物及人,由人及民族,由民族及历史,而且思考更为深邃,能够由表及里地把这种思考提升至文化的层面,这就显现出贾平凹在探索生命意义时所达到的深度”,体现出散文写作中深广的思想与高贵的内核。

张承志是把张扬自己写作的价值与揭示历史上回族民众艰难的生存境遇结合在一起的作家,在表达对西海固回族民众生存状态的感触时,他的散文失去了以往舒缓优美、低回浅唱的风格,取而代之的是真挚的倾诉和沉重的剖析。在《离别西海固》中,作家如是倾诉着:“西海固,若不是因为你,我怎么可能完成蜕变,我怎么可能冲决寄生的学术和虚伪的文章;若不是因为你这约束之地,我怎么可能终于找到了这一滴水般渺小而真纯的意义?”张承志常常沉溺于哲合忍耶以迫害为动力、以牺牲为美的强烈刺激中,他始终处在内心被滚烫的真情所燃烧、思想被激越的理念所冲撞的状态中。因为作家在游历这片荒凉贫瘠的土地后,越来越多地了解到哲合忍耶悲怆的历史与西海固回族民众在严酷的自然环境中的生存精神,强烈的民族认同感,使他的身体与心灵最终扑向了和他有着脐血之源的母体。同时,他还向世人倾诉着他的孤独,正如在《生命如流》中所说的:“我们这一类人在茫茫人世中无言但又深怀自尊。我知道我们中的每一个都盼着听见一响回声,都盼着发现一个给自己内心的证明”,“人们之间的相知是困难的。尤其是当滚烫的真情找不到理解的时候,人们会感叹世间有如沙漠”,“他的孤独在于不被理解的悲哀。在堂吉诃德似的长旅中,他饱受赞美与批判,在英雄的荒芜路里,他感受到了最彻底的孤独”。但正是这位孤独者,对母族文化的特性却有着深刻的体认和强烈的情感倾向,面对西海固干旱荒山里的农民“死境中的生存”,作家始终警醒和苛责自己是否真正和他们融为一体。西海固启示着作家用手中的笔去书写回族民众坚韧的品格和绝境中反抗的历史真实,也激发了作家内心对这个民族真诚的奉献感和依赖感,使他迫切渴望着自己能够完全融入这个族群,并获得心灵的皈依,从而使他的精神在文中呈现出一种不断向前跃进却无法到达的焦虑与磨砺中,这一过程所流露出的那种真实的痛苦又成为《离别西海固》这篇散文的一大特色。

二 审美意象的精心营构

贾平凹的《商州又录》中无论体现的是自然美还是人性美,都得益于作家从客观世界中寻找到了与自己的主观意识相契合的一系列审美意象,也得益于他灵敏的艺术触觉和沉潜的思维秉性。贾平凹对审美意象的描摹往往笔墨简洁生动,如中国的水墨画,意在神似,寥寥几笔,却能让读者的审美触觉上升到深邃的艺术境界中。如在散文的开头写道:“最耐得寂寞的,是冬天的山,褪了红,褪了绿,清清奇奇的瘦;像是从皇宫走到民间的女子,沦落或许是沦落了,却还原了本来的面目。石头裸裸的显露,依稀在草木之间。”从他所营造的这种画面感极强的意境中,让读者体悟到的是作家在描摹审美意象时的独特感觉和联想。与众不同的是,他描摹审美意象能紧扣其自然、真实的面貌,抓住审美意象独有的特质,书写出被他人忽略或无法描画出的神韵。在对商州人生活百态的描绘中,没有对审美意象刻意的雕饰,也没有极度的形容铺排,只是用极其简洁的白描和通感的手法悠然写去,却处处透出“天然去雕饰”的美,那些原本司空见惯的审美意象,在其笔下因被地域化而独具艺术魅力。贾平凹散文的审美意象又因语言的独特和活泼显出风格,如:“路是顽皮的,时断时续”、“水只是从山上往下流,人只是牵着路往上走”。可见,作家着力书写的是审美意象的个性特征,传达的是对人与自然交融中的主体感觉与情致,“无论是对地域风情、平凡事物的赞叹,还是对生活哲理的揭示,都渗透着他对纯真之美的一往情深”,使他的《商州又录》显现出一派纯净的原生态韵味,文中造形写意的笔墨卓然,正是其功力之所在。

张承志的《离别西海固》主要运用的是议论兼直接抒情的表现手法,因为“一直以来,张承志坚守精神文化精英立场,具有启蒙者身份的自醒与自觉,他对中国乃至世界越来越物质化、世俗化的现实社会的反拨与批判,最终一步步归结到形而上的宗教关怀”。他书写的目的是反映旅途中主体与客体相互撞击后迸射出的情感激流,这也是强化其散文风格的一种重要手段。他的《离别西海固》中对审美意象营构的目的,只是要让其成为外向的客观世界和作家内部精神世界的媒介,因此审美意象在散文中以略带变化的重复方式强化其情感表达指向。文中描绘的审美意象显得单纯、朴实,作家想要借助单纯朴实的审美意象的象征性达到他与现时代人进行对话,完成他对世界的倾诉。在《离别西海固》中,作者如是写到:“人世间惟有大雪倾泻,如泣如诉,如歌如诗。大雪阻挡中的我更渺小,一刻一刻,我觉得自己深化了,变成了一片雪花,随着前定的风,逐着天命般的神秘舞蹈”,“我迎着高原的寒冷走上山梁,璀璨的星群如同谶语。漆黑的夜色包裹着我,完全把我视为对峙的大人,并不怜悯我的微弱”。文中通过飞舞的“雪花”、黑夜里的“星群”这两个单纯意象的营构,既象征作家发现西海固回族民众历经苦难后心灵的呐喊,又象征着他皈依宗教时的复杂心情。审美意象的象征性提升了作品的艺术张力和审美效应,审美意象的象征性与暗示性,在对历史的追述与现实的描写中交替展现。在他的笔下,自然界中的山水和人物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和作家紧密联系在一起并为其情感表达服务的,这也使得作品中思绪的书写张弛自如。

三 诗韵与率性的彰显

贾平凹的《商州又录》散发着中国古典诗歌的清雅诗韵,这来自于作者对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激赏和心中永恒的诗情。读他的《商州又录》,能处处感受到单纯幽远的意境、通达心底的深邃哲理。可以说,陕西深厚的文化积淀是其散文诗韵萌生的基础,灵敏的艺术触觉是捕捉和提炼诗韵的关键。正是这种诗韵,寄托于书写对象之中,弥漫于字里行间,使其散文的基调总是处在一种和谐宁静、充满诗情画意的氛围之中,其间折射出的是中国道家“天人合一”的美学思想。在《商州又录》里,作家极力抹去人工斧凿的痕迹,给我们描摹了多幅大山里人们其乐融融的美景。商州的水土养育着商州的人,他们过着近似于原始的简单但又快乐的生活,喝着洋芋糊汤,吃着野柿子,喝着自酿的烧酒,唱着花鼓戏。这里的人们老实厚道,待人热忱,他们凭山而居,傍水而乐,依靠的是与山水和谐共处的地缘,注重的是简单纯朴的人缘。男人因山而显出健壮,女人因水而透着灵气,天地因人而彰显色彩。人与自然万物经络相通、息息相关,活得舒畅自在。在这些知足并常乐的商州山民生活的描画中,呈现出作家对散文境界的追求,即描摹一种人与物浑然天成的人间仙境,因而,生命和万物的统一而散发出的悠悠诗韵也就成为这篇散文的又一亮点。

张承志的《离别西海固》中表现出的是诗人般的率性,这源于作家鲜明的底层色彩和宗教归属意识。这种诗人的率性蕴含的意义,只有在被世人漠视的贫瘠土地上、在艰难生存的人群中、在作家痛苦的思索下、在抛弃与获得的过程中才得以显现。而诗人般的率性又促成了作家对理想散文境界的执著追求,张承志在散文中的率性还表现出对庸俗世界和某些思想的不合作态度,他以决绝的姿态,打破写作过程中的束缚、假象和陈腐,真实地表达着自己的心声。他知道这种率性而为的写作姿态对自己的心灵是一种残酷的考验,对以往的写作范式也是一种挑战,因此,作家时时处在与原有的写作模式、世俗的价值取向、灵魂挣扎的撕扯搏斗中。他时常感到自身与周围的世界和人群的隔膜,文中坦率地奔涌着不被理解的忧愤与写作的寂寞感:“在雄浑的西北,在大陆的这片大伤疤上,一直延伸到遥遥的北中国,会有一个孤独的魂灵盘旋。”率性成了抒情主体内在的精神需求,使他在文中对内心世界的袒露大大超过了对客观世界的描摹,那种宣泄式的对时势的议论与批评,“不仅更加真切地表达了作家的内心情感和独特的思想哲学的方式,而且通过所表现的情感进一步升华成为一种对他人自身精神的反思”。这种率性带来的深刻而激越的呐喊和真情表白在散文中形成的共鸣,犹如刀锋在肌理之间游走,其冲击力呈现出超越文本的种种范式与规则的钢性,使他的散文散发着生命的血性和硬气。

参考文献:

[1] 康文 :《贾平凹的散文观及其艺术风格》,《唐都学刊》,2006年第3期。

[2] 孙际垠:《论贾平凹散文中的生命体验》,《求索》,2008年第7期。

[3] 邓秋英:《孤独者的声音——后殖民主义视野下的张承志散文》,《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

[4] 曹鸿英:《贾平凹散文的归真意识》,《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第9期。

篇9

而现在是秋天了,和春天比较起来,春天是走向“生”的路,那个使我感到大大的不安,因为我自己是太弱了,甚至抵抗不过这自然的季候之变化,为什么听了街巷的歌声便停止了工作?为什么听到了雨滴便跑出了门外?一枝幼芽,一朵湿云,为什么就要感到了疯狂?我自恨不能和它鱼水和谐,它鼓作得我太不安定了,我爱它,然而我也恨它,即至到夏天成熟了,这才又对它思念起来,但是到了现在,这秋天,我却不记得对于春天是些什么情场了,只有看见那枝头的黄叶时,‘也还想:这也像那“绿柳才黄半未匀”的样子,但总是另一种意味了。我不愿意说秋天是走向“死”的路,――请恕我这样糊涂安排――宁可以把“死路”加给夏天,而秋天,甚至连那被人骂为黑暗的冬天,又何尝不是走向“生”的路呢,比较起春与夏来,我说它更是走向“生”路的。

我将说那落叶是为生而落,而且那冰雪之下的枝条里面正在酝酿着生命之液。而它们的沉着的力,它们的为了将来,为了生命而表现出来的这使我感到了什么呢?这样的季候,是我所最爱的了。

但是比较起冬天来呢,我却又偏爱了秋。是的,就是现在,我觉得现在正合了我的歌子的节奏。我几乎说不出秋比冬为什么更好。也许因为那枝头的几片黄叶,或是那篱畔的几朵残花,在那些上边,是比较冬天更显示了生命,不然,是在那些上面,更使我忆起了生命吧,一只黄叶,一片残英,那在联系着过去与将来吧。

它们将更使人凝视,更使人沉思,更使人怀想及希冀一些关于生活的事吧。这样,人曾感到了真实的存在。过去,现在,将来,世界是真实的,人生是真实的,一切都是真实的,所有的梦境,所有的幻想,都是无用的了,无用的事物都一幕幕地掣了过去,我们要向着人生静默,祈祷,来打算一些真实的事物了。

在我,常如是想:生活大非易事,然而这一件艰难的工作,我们是乐得来做的。诚然是艰难,然而也许正因为艰难才有着意义吧。而所谓“好生恶死”者,我想并非说是:“我愿生在世上,不愿死在地下。”如果不甚荒谬,我想该这样说:“我愿走在道上,不愿停在途中。”死不足怕,更不足恶,可怕而可恶的,而且是最无意味的,还不就是那停在途中吗?这样,所谓人生,是走在道上的了。前途是有着希望的,而且路是永长的。希望小的人是有福了,因为他们可以早些休息,然而他们也最不幸,因为他们停在途中了,那干脆不如到地下去。而希望大的人呢,他们也是有福的吗?绝不,他们是更不幸的,然而人间的幸与不幸,却没有什么绝对的意义,谁知道幸的不幸与不幸之幸呢。路是永长的,希望是远大的,然而路上的荆棘呀,手脚的不利呀,这就是所谓人间的苦难了。但是这条路是要走的,因为人就是走在道上啊,真正尝味着人生苦难的人,他才真正能知道人生的快乐,深切地感到了这样苦难与快乐者,是真的意味到了“实在的生存”者。这样,还不已经足够了吗?如果,你以为还不够,或者你并不需要这样,那我不知道你将去找什么,――是神仙呢,还是恶魔?

话,说得有些远了,好在我这篇文章是没有目的的,现在再设法拉它回来,人生是走在道上,希望是道上的灯塔,但是,在背后推着前进,或者说那常常在背后给人以鞭策的是什么呢?于此,让我们来看看这秋天吧!实在的,不知不觉地就来到秋天了,红的花已经变成了紫紫的又变了灰,而灰的这就要飘零了,一只黄叶在枝头摇摆着,你会觉到它即刻就有堕下来的危机,而当你踽踽地踏着地下的枯叶,听到那簌簌的声息,忽而又有一只落叶轻轻地滑过你的肩背飞了下来时,你将感到了什么呢?也许你只会念叨,“落了!”等你漫步到旷野,看见那连天衰草的时候,你也许只会念叨,“衰了!”然而,朋友们,你也许不曾想到西风会来得这样早,而且,也不该这样凄冷吧,然而你的单薄的衣衫,已经是很难将息的了。“全家都在秋风里,九月衣裳未剪裁”,这在我,年年是赶不上时令,年年是落在了后边的。懑怨时光的无情是无用的,而更可怕的还是人生这件事故吧。到此,人不能不用力地翘起了脚跟,伸长了颈项,去望一望那“道上的灯塔”。而就在这里,背后的鞭子打来了,那鞭子的名字叫做“恐怖”。生活力薄弱的我们,还不曾给“自己的生命”剪好了衣裳。然而西风是吹得够冷的了!

篇10

朱自清先生的《春》和郁达夫的《故都的秋》,都是借景抒情的典范之作。作为通过对季节描写来传递情感的作品,它们类似的结构及抒发出的迥异的情感值得我们玩味揣摩。

我们先以朱自清的《春》为例来分析它的结构。

在朱自清先生的《春》中,作者先用“盼望着,盼望着……”奠定了自己的感情基调,渲染出了作者的欣喜之情;接着又对春天的各种景物进行细致的临摹;最后通过对春天的赞美来表现自己的喜爱之情。全文形成了“盼春-画春-赞春”这样三段式的结构。

而在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中,开头用“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也是先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接着也是对秋进行细致描绘;最后表达自己对秋的眷恋之情。形成了“向往秋天-描绘秋天-眷恋秋天”三段式的结构。

对比如下:

盼春-画春-赞春

向往秋天-描绘秋天-眷恋秋天

在写法上,两位散文大师为了更好地抒怀,在对季节的临摹中都选用了最具季节特征的景物。如在《春》中,朱自清先生具体描绘了5种最能体现春意的景物:春草、春花、春风、春雨和春天人们的活动,分别形成了五幅优美的图画: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和迎春图。在《故都的秋》中,郁达夫也具体临摹了最具秋天特征的五幅图画:早晨所见画、槐花落蕊图、秋蝉残声图、秋雨图、果树奇景图。

对比如下:

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

早晨所见画-槐花落蕊图-秋蝉残声图-秋雨图-果树奇景图。

《春》和《故都的秋》在结构和写法上有异曲同工之妙。但在文中抒发的情感却是完全不同甚至相反。这也许和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有关。

古人早抒发过“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喜悦,也有“万里悲秋常作客”的哀叹与惆怅。作为文人的朱自清和郁达夫不可避免地要接受古人的文化熏陶。因此在《春》中用“盼望着,盼望着……”为开头,这就决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是充满希望、明快而喜悦的。朱自清先生在行文中使用了大量的暖色调的词,如:“朗润、红、粉、繁花嫩叶、呼朋引伴、热闹……”这些词语的运用,给人以热烈和欢愉的感受,让人精神为之一振。

而在《故都的秋》中却以“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为开头,奠定的基调是深沉、悲凉和寂寥的。在行文中使用的词也都是冷色调的,如:“一椽破屋、破壁腰、疏疏落落、清闲、落寞、衰弱……”这些词的运用足以让读者和作者的感情产生强烈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