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散文范文

时间:2023-03-29 19:21: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林语堂散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林语堂散文

篇1

关键词:林语堂;女性观;男权主义

在过去,所谓女性学或女权主义被认为是让女性模仿男性的一切,取得与男性对等的权利。实际上,女性学或女权主义并不同于历史上过激女权主义所描述的女子各方面必须与男子并肩,更多体现在女性对自身认同,意识到女性之所以为女性的魅力。对于林语堂这样一位复杂的文学家和他复杂的文学作品,为了把握其女性观,我们有必要全面地阅读他的作品,捕捉他的话语方式。然而学者们大多从小说的角度去审视林语堂的女性观,这是片面的;在林语堂的散文中表现的是更让人信服的、辨证的女性观,是一种符合女性自身特征的女性观。

一、林语堂女性观的多元彰显

(一)林语堂“贤妻良母”的女性观

林语堂的女性观是一种以婚姻与生育来代表女性气质的观念,他鼓励甚至规定女性必须作为母亲与妻子。他在散文中反复强调“我国女子最好的归宿还是婚嫁”[1]和“女性的一切权利之中,最大的一项便是做母亲”[2]的“贤妻良母”的理想。

有学者认为林语堂这种女性观是“把女性局限在家庭之中,把她们的最高理想定位在贤妻良母上,又显示出受到传统文化约束因而保守的一面”,有些学者更是一刀切地认为“林语堂的女性观是一种不正确的女性观”。[3]这种说法在笔者看来尚值得商榷。林语堂曾表明“我想受过教育的女子,除了做妻之外,还应有社会上独立的工作”。[4]受罗素夫人的影响,林语堂认为作为母亲的女子更有独到的见解去解决工作的问题。因此,林语堂的目的并非是把女性禁锢在家庭当中只扮演母亲与妻子这两个角色,当男人的附属;而是女子先获得生育的经验,然后再更好地投身于社会工作当中。

(二)社会的男性视角与林语堂的女性关怀

林语堂出生于1895年,于1976年逝世。这81年是中国社会转型期,在人们的部分观念更新同时,某些观念于人们的思想中仍根深蒂固,如:儒家的经典比如易学、诗学以及历代女教书包括从汉代《女诫》到清代的《女四书》、二十四史中的《列女传》、《后妃传》等,无不贯穿着“男尊女卑”女性观。[5] 女性长期的“人下人”、“非子”处境使其被社会视为理应奴役和贱视的群体。她们在属种被父权意志掠夺,成为承载男性地位和欲望,实际上沉默而失语的他者。

而林语堂则对女性群体给予充分肯定和同情。他在散文《女人》中写道:没有女子的社会,必定没有礼俗,宗教,以及诸如此类的东西……而且最好的外交官也不会知道区别白领带与黑领带之重要。[6]林语堂肯定女性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把女人的重要性与男人相提并论。他在散文《恋爱与求婚》中赞赏那些敢于冲破重重旧礼教的封锁去追逐自己的真爱的女子;还在散文《与妾》中表达了对这类弱势女性群体的关怀,甚至认为是们是“中国古代解放了的女性,唯一的自由女性”。[7]

林语堂在散文中流露出的男女平等观念可算是男性视角的觉醒,在当时女性解放尚在萌芽阶段的中国社会中应称得上是思想先锋。

二、林语堂女性观的深入阐述

值得一提的是,林语堂显然了解外界对其女性观的评价。他曾经在《理想中的女性》中写过一段类似为己辩护的话语:尤为重要者,为妇女遮隐与典型女性之理想的关系。这种理想便是“贤妻良母”,不过这一句成语在现今中国受尽了讥笑。尤其那些摩登女性,他们迫切的要望平等、独立、自由。她们把妻子和母性看作男人们的附庸,是以贤妻良母一语代表道地的混乱思想。[8]笔者认为,林语堂的这段话可以读出他对当时的女权主义是十分不满的,甚至可以说他认为这样的女权主义是一种误读:即是把女性的平等和女性作为妻子母亲这两个观念置于对立面。它们非此即彼:仿佛女性要自由便不能作为妻子母亲,作为母亲妻子便定必受男性束缚。但实际上,妻子也好,母亲也罢,只不过是一个身份罢了。就算一位女子不作为妻子母亲,她若要委屈依附男性,局面依然不变。可见女子独立与否全然无关其他,全在自身一念。

这种观念更深层地反映了林语堂对于女性的人生价值选择的思考。歌德曾经说过:您若喜爱您自己的价值,您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女性在家庭中作为母亲养育小孩是否就是平庸的?只因为女于家庭的报酬是无形的,它并非像投身于社会工作会获得有形的、物质的报酬便不肯认同女子在家庭劳务中创造的价值?传统的家务劳动被定性为女性的、无偿的、非社会性的这种惯性思维是错误的。林语堂“贤妻良母”的女性观则是在纠正这种错误的传统想法。林语堂认为,女性作为妻子或母亲,生育小孩,培养他长大成人,是一件工作;照顾家人的起居,也是一种劳动,同样是在创造价值。在《女性学概论》一说中也印证了林语堂的观点:对社会而言,各种劳动都是社会必要劳动的组成部分,从理论上说分工不同,价值相等。对女性来说,和异性结合为夫妇生孩子,把孩子领养大―这是一套社会活动的体系,也是社会劳动力资源得以维持和更新的必要保证。在笔者看来,林语堂只是婉转地表达了自己对女子在家庭中的贡献以及创造的无形价值的肯定。既然如此,便不能一概而论地说女子在家庭的生活是一种局限,更不能绝对地否定林语堂的女性观。

另外,林语堂在散文《论性的吸引力》中明确反对女子因为破坏体态而不愿生育的行为。“男性对于女性的审美观建筑在性的吸引力之上。女性的装束与身姿若果能引起男性的注意,施展性的诱惑,便是符合男性的审美观。有学者认为林语堂小说中花费大量笔墨塑造的女性形象都有着美丽的外貌,还对女性的行为、意识也都做了最为男性喜爱的设计,然而,尽管林语堂给予了女性足够多的同情、赞美与尊崇,却始终以男性的审美标准来设计理想中的女性”。[9]在林语堂的眼中,西洋女人太注重自己的妆容,为使男人快活,天天为保持身体轮廓而不断努力,利用性的诱惑取悦男人。他认为这种行为表现出的是“西洋的人太注意性的问题,而太不注意女人”。[10]

那么在林语堂的观念中,什么才是真正的女人?他说“当我讲到性的诱惑时,我的意思是把它和母性的诱惑,或整个女人的诱惑作一个对比”。[11]显然“母性的诱惑”或者“整个女人的诱惑”是与单纯的“性的诱惑”不同的。

可以看出,在林语堂的眼中,女子不用靠楚楚可怜博得男性同情,也不需要颠倒众生。当一个女性散发出母性的魅力,此时她才拥有真正的女性美。她们不用有曼妙的身段,如花的笑面,只要她们拥有一种属于由女性生理条件所决定的一些特质,诸如类似母亲一般怀有对世界关怀的爱,她们便拥有女性的柔和的美。他从女性的视角出发,赋予了女性不同于传统历史的地位,颠覆了传统观念男权主义的强权地位,具有现代进步意义。

三、林语堂女性观的局限性

坚冰不易打破,传统文化惯性在人们心理上的积淀不会随着一场又一场文化风暴的荡涤而悄然无存,林语堂的女性观也不可避免地囿于当时的社会状态。

(一)林语堂对女性的审美要求和行为要求

林语堂笔下的女性形象都具有美丽的外表和婀娜的身姿,这反映了他作为男性的审美要求。他赞美木兰:“美如满月”、“她身段窈窕,令人目迷心荡”、“喜爱身材高一点的,觉得她够高;喜爱身材矮一点的,觉得她够矮,喜爱体态丰满的,觉得她够丰满;喜爱消瘦一点的,觉得她够苗条。”[12]

除了对女性容貌有极高的要求外,林语堂对女性的行为和意识也都做了男性喜爱的设计。由男性构建的对女性的审美观,是以男性所好为标准(最为突出的如束腰、缠足等)。“因为我观察当前一般的情势,我国女子最好的归宿还是婚嫁”。[13]值得注意的是,林语堂在这里用了“当前一般的”去限定“情势”即是说在未来,这种理论有可能被颠覆。在当时女性解放运动尚未如今日发达,这种小心谨慎的表达方式还是值得提倡的。林语堂在世的81年,女性从属于男性的这种观念尚未完全改变,林语堂也受当时主流所限,认为即使不言爱情只维系自己在家族中地位的女性也要比离婚的女性幸福。

(二)林语堂话语方式中的男权主义

被不少学者诟病的林语堂的男权主义,在笔者看来并不只是体现在对女子的审美上,更流露在其话语方式中。“在风雅的谈话中,我们需要女人供给一些必要的琐碎材料。现在,以一个男人的资格来讲,我是完全赞成这个意见的。我懒于再去统治世界……我想所有脑筋清楚的男人,一定都有同感”。[14]这样的话语方式让读者特别是女性读者读来感到低人一等,因其话语中流露出的以男性为中心的居高临下的思想,失去了对女性审美的诗意表达。

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石,具有完整的思想价值体系,其最为突出的是家庭伦理。林语堂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尤其是男权主义以及家本位的思想。钱穆先生曾说过,“中国文化,全部都是从家庭观念上筑起的。”[15] 父亲作为一家之主的男性角色,在文学作品中往往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压抑和权威,无论开明或保守,不管先进或迂腐,都在思想和现实生活中控制着家庭中的女性。在林语堂的作品中,虽然男性的地位相对边缘化了,突出了女性的中心地位,但他仍未摆脱传统文化的桎梏,作品中反映的男性权力和权威没有得到相应的削减。

总而言之,林语堂的女性观是复杂的,充满了矛盾性。他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了传统男权主义思想,但并未完全摆脱男性视角;他试图塑造独立个性的女性角色,但其女性形象却过于完美化,并未准确反映女性的需求和价值观。因此,为了准确地理解林语堂的女性观,更深入地剖析其笔下的女性形象,我们要用辩证的眼光去看待并准确地把握其观念的进步性与局限性。

参考文献:

[1]林语堂.婚嫁与女子职业(十九年六月在中西女塾演讲稿)[J].论语.1933(24)

[2]林语堂.人生不过如此(理想中的女性)[M].群言出版社,2010.54.

[3]邵娜.林语堂的女性观探源[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4(17)

[4]林语堂.婚嫁与女子职业(十九年六月在中西女塾演讲稿)[J].论语.1933(24)

[5]魏国英.女性学概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161.

[6]林语堂.人生不过如此(女人)[M].群言出版社,2010.42.

[7]林语堂.人生不过如此(与妾)[M].群言出版社,2010. 84.

[8]林语堂.人生不过如此(理想中的女性)[M].群言出版社,2010.54.

[9]郭运恒.林语堂女性观的复杂[J].江汉论坛,2006(10)

[10]林语堂.人生不过如此(论性的吸引力)[M].群言出版社,2010.46.

[11]林语堂.人生不过如此(论性的吸引力)[M].群言出版社,2010.47.

[12]林语堂.京华烟云(上卷)[M].时代文艺出版社.1987.337.

[13]林语堂.婚嫁与女子职业(十九年六月在中西女塾演讲稿)[J].论语.1933(24)

[14]林语堂. 林语堂散文精选[M].长江文艺出版社,2009.227.

篇2

关键词:林语堂 忠实 通顺 美

一、引言

林语堂(1895.10.10-1976.3.26)福建龙溪(现福建漳州)人。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笔名毛驴、宰予、岂青等。中国著名的双语作家、语言学家、翻译家。

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林语堂以其渊博的才识令世人敬仰。“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恰好显示他一生的大家风范。他把毕生的精力投入到了文学写作与文学翻译中,其深厚的国学根底,让人惊叹的英文水平以及对中西方文化的深入了解使他在翻译方面取得极高的造诣,他的作品把中国文化的精髓传播到了西方,让西方了解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同时也让中国对西方文化的本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林语堂在中国近代翻译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为中国的翻译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二、林语堂的翻译理论

林语堂写过很多关于翻译理论的文章及论著,但最系统、最全面的是1933年为吴曙天编著的《翻译论》作的序,即为近万言的《论翻译》。在这篇文章中,林语堂阐述了他独到并且深刻的译学思想。其中主要包括了对译者基本素质的要求以及翻译标准这两个方面。

1.译者需具备的基本素质

在《论翻译》一文中, 林语堂提出翻译是一门艺术。对待翻译,译者需具备三个条件:“第一是对原文文字上及内容上透彻的了解;第二是译者有相当的国文程度,能写清顺畅达的中文;第三是译事上的训练,译者对于翻译标准及手术的问题有正确的见解”。可见,林语堂认为译文艺术性的高低取决于译者的文学修养和态度,优秀的译者需饱受中西文化的熏染以及对中西不同语言炉火纯青的驾驭,除此以外,还要勤于笔耕。

2.翻译的标准

在《论翻译》中, 林语堂提出了翻译的三标准:忠实、通顺、美。该理论可以看作是对严复翻译标准“信,达,雅”的继承和发扬。他认为这三重标准也可以说成是译者的三种责任:译者对原著者的责任、对本国读者的责任与对艺术的责任。译者只有具备上述修养,然后才可谓具有真正翻译家的资格。

(1)忠实

林语堂将“忠实”分为四等及四义。 四等: 直译、死译、意译、胡译。 四义: 非字译、须传神、非绝对、须通顺。他认为忠实标准是译者首要的责任, 译者必须忠实于原文作者传达的内容及思想。但是这种 “忠实”并不是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的死板的一层不变的对译,因为“译者所应忠实的, 不是原文的零字, 乃零字所组者的语意”。除此以外,译者还应传达出原文的言外之意,画外之音。所谓的忠实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因为 “凡文字有声音之美, 有意义之美, 有传神之美, 有文气文体形式之美, 译者或顾其义而忘其神, 或得其神而忘其体,决不能把文义文神文气文体及声音之美完全同时译出”。

(2)通顺

林语堂认为译文的“通顺”应是译者的责任,特别是对本国读者的责任。译者要做到两点:“第一,须以句为本位;第二,须完全根据中文心理。” 也就是说,译者在译文语言的表达上应按译语读者的语言方式进行创作,要适合译语读者的阅读习惯和需要。

(3)美

关于“美的标准”, 林语堂是中国翻译史上认为翻译是一门艺术的代表人物, 他认为翻译既为艺术,就须具备美感。译者需用美的理念把翻译当作一门艺术潜心对待。译文要同时具有内容和形式上的美观。内容美是首要, 但形式美也绝不可忽视。拜读林语堂的翻译作品,让人心悦诚服。作品意美、音美、形美、可谓绝妙生花。林语堂关于翻译的美学标准也正好反映了他自身的独特的气质修养。

“林语堂的这篇文章(《论翻译》)内容十分丰富,说理服人,可以说在翻译问题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他将严复的‘译事三难’的理论继承下来,加以发展,不仅奠下了我国翻译理论的基础,还启发了后来的翻译工作者。50年代和60年代的翻译理论基本上没有超出严复和林语堂这两位大师所讨论过的范畴,所异者只是表达方式而已。”(罗新璋,1984:856)

三、林语堂的翻译实践

林语堂的翻译宗旨是向世界介绍中国传统经典文化,他认为“ 翻译即创作”。可以说,他的整个创作生涯几乎都在翻译。

他的各种著作及译作一共三十二部,其中包括论述、散文、诗词、小说和传记。无论是《幽梦影》、《浮生六记》、《归去来兮辞》、《赤壁赋》、《京华烟云》或是其它,林语堂的翻译与创作都独具魅力,令人称道。他最为绝妙之处就是能把许多深奥难懂的中国儒家道家哲学思想, 以一种生动地方式传播到西方世界。让西方了解中国文化的精髓。以《孔子的智慧》为例,他将其进行分门别类的重编,小题目有:孔子的感情生活;孔子的谈话风格;孔子论君子和小人;孔子论政治、教育等等,另有几篇介绍孔子的身世,摘译《礼记》的《中庸》、《大学》和《孟子》的有关篇章,这样使西方读者更容易深入地了解孔子以及儒家思想。再如: 他的另一部重要译著《老子的智慧》,即《道德经》。译文既忠实地传达了原文的思想,又浅显易懂。

四、结束语

林语堂,这位誉满中外的文学大师以其令人敬仰的人生智慧,毕生致力于中华文化的弘扬,东西方文化的介绍与沟通。他妙笔生花,成绩卓著,文如其人,影响深远。

参考文献:

[1] 林语堂.论翻译[A].罗新璋.翻译论集[C].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篇3

【关键词】林语堂;交互文化观;翻译策略;《浮生六记》

一、引言

翻译不仅仅是语言层面的活动,也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行为。因此,译者必须具有敏感的文化意识去发掘更多恰当的翻译手段来传递翻译中的文化因素。而学贯中西的林语堂就是这样一位跨东西方文化,中西合璧的文化大师。“两脚踏中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是其文学创作和翻译生涯的真实写照,充分反映了他的文化态度。改革开放后,越来越多的学者从不同的视角来研究林语堂先生的翻译实践。对于林语堂先生翻译策略的研究视角大多是从异化、归化、跨文化方面进行的,而本文以林译本《浮生六记》为实例,对林语堂在其交互文化观影响下所采用的厥中翻译策略进行分析研究来更好地阐释林语堂在其翻译中是如何传递文本中的文化因素的。

二、林语堂的交互文化观

安东尼・皮姆在他的著作《翻译史研究方法》指出译者处于两种或两种以上文化的重叠或交汇的部分,即所谓的交互文化。他认为译者是交互文化中的成员,是文化与文化之间的“斡旋人”。而身处于中西文化背景中的林语堂正是中西文化之间的“斡旋人”,他的交互文化观也是在中西文化的共同影响下形成的。

林语堂(1985-1976),福建省龙溪县人。林语堂六岁开始学习《四书》和《五经》,深受儒家和道家思想的熏陶。其家庭同时也信奉基督教,林语堂从小就进入教会学校学习,又于1919年至1923年游学海外。多年的西洋教育使得林语堂对西方文化有着深刻的了解。但是,这也带来了他中国传统文化缺失的遗憾。于是,进入清华大学后他开始系统地研究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得益于中西结合的背景,林语堂渐渐形成了亦中亦西的交互文化观。

三、交互文化观与文本选择

林语堂所选择的翻译文本多是和自己的交互文化观相呼应的源本。通过这些作品让西方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哲学。《浮生六记》是清朝文人沈复的自传体散文。林语堂于1935年将其译成英文,前后易稿不下十次。傅雷指出,“选择一部翻译作品,最好还是看作品与自己的气质是否相符”。《浮生六记》一书中所传递的中国文人质朴自然的气质性情和恬静悠闲的处世哲学深得独抒性灵,追求闲适自然的林语堂的喜爱。本是晦涩难懂的文言文,经林语堂的翻译变的通俗易懂,成为让英语读者“徘徊不忍卒读”的佳作。并且国内本不喜欢或看不懂文言文的青年也对此爱不释手,这与他所采取的翻译策略是分不开的。

四、交互文化观与“厥中”翻译策略:以《浮生六记》为例

抱着东西融合的交互文化观,林语堂采用了一些“厥中”的翻译策略来处理翻译中的文化因素。为了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他采用了文化借用的策略;考虑到译入语读者的接受能力,他采用了文化替换的策略;为了更好地调和这两方面,达到及传播中国文化又让译入语读者接受其译本从而促成文化交流的目的,他采取了文化补偿的翻译策略。

1、文化借用

文化借用,把某个源语的表达形式逐词转移到目标语的一种文化转移,即在译入语中借用源语的表达法。被借用的词可能不经任何改动或稍事修改,如音译。

音译,有些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和术语无法在目标语中找到对应语时,根据这些名称的发音特征,用另一种语言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出来的方法。

王闻言先出,请母点《刺梁》、《后索》等剧,劝芸出现,始称快。

Hearingthis,MissWangleftfirstand asked my mother to select morecheerful plays like Ch'ibliang and Hous-eb,(Lin Yutang 2009:37)

《刺梁》和《后索》属于中国所特有的传统戏剧文化。林语堂先生直接用拼音表达,既让译入语读者了解到原文的发音特征又保持了原语的文化特色和民族色彩,激发了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2、文化替换

文化替换,指用译入语文化中具有相同意义的词汇来替代源语中的陌生词汇,以此来解决文化差异所带来的理解上的困难。

他生未卜此生休,两人痴情,果邀神鉴耶?

Ended is the present life and uncer-tain the next,as the poet says,I wonderifGod

willlis ten to the prayer of us two sil-ly lovers,(Lin Yutang2009:49)

此句中的“神”被译成了“God”。在中国“神”是掌管生死大权的指掌者,在西方则指的是上帝。为了迎合西方读者的喜好,便于传达原文的信息,林语堂先生选择了英语惯用语来翻译这个词,从而减低了异域文化差异造成的理解困难。

3、文化补偿

翻译不仅是语言转换,更是文化转换。在转换的过程中,原文的文化内容往往会被忽略,以致于译入语读者不能清楚的理解和接受原文的意义。因此,译者要采取一些补偿性的翻译手段来弥补原文中所隐含的文化内容,如增译、注释等。

1.增译,指为了让目的语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信息,译者在译文中补充一些与原文本意接近的内容,创造出与原文本意接近的意象。

姜桂之性老而愈辣,以喻忠节之臣,洵不虚也。

The gingeris byitsnaturethemorebiting the older it becomes,and it seemstome

extremely appropriate therefore forit to be compared to old dour,veteranministers

ofstate,who oftenhavemoregutsthantheyoungones,fLinYutang2009:239)

在中国,长者往往被看成是学问和智慧的象征,因为他们有着更为丰富的人生阅历。在西方这种思想可能不易于理解,因此,作者在最后增译了一句:长者往往比年轻人更有勇气,用来解释说明“姜桂之性老而愈辣”,把中国的传统文化思想展现给西方读者。

2.注释,通过附加内容的形式把原文中有关源语历史文化的事物或文化现象表达清楚,目的是使译文读者既容易理解又不会造成原文意境的损失。

鸿案相庄廿有三年,年愈久而情愈密。

And so we remained courteous toeach otherfortwenty-threeyears of ourmarriedlifelike LiangHungandMengKuang【ofthe Eastern Han Dynasty】,(Lin Yutang2009:25)

鸿案相庄典出《后汉书・逸民传・梁鸿》,指的是东汉书生梁鸿和他妻子孟光恩爱的故事。后来也以“鸿案相庄”表示夫妻和好相敬。所以,译文中作者用梁鸿和孟光来代替。但英语读者很可能不理解它们的含义。因此,作者加注东汉时期,使原文信息清楚地表达,也向西方读者了解蕴含中国文化的典故和谚语。

篇4

关键词:林译《浮生六记》;归化;异化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1-0203-03

一、《浮生六记》与林语堂

唐代传记文学成就突出,《浮生六记》作为自传体笔记是传记文学发展的巅峰,也被称为“中国古代散文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作者沈复(1763-1822年)字三白,他的作品深受“性灵说”的影响,其写作风格可以概括为“笔墨轻灵、描写细腻、语言清新、形象生动”,他所提倡的舒展的个性和追求个性自由的生活态度一直为后人所敬仰。沈复文笔淳朴,无雕琢藻饰的痕迹,善于通过其简约大方的写作风格向读者展现出平凡生活中的高雅情调及独特趣味,并引导读者体味其意想不到的人生感悟。《浮生六记》书名由李白诗歌名句“浮生若梦,为欢几何?”(李白《春夜宴季弟桃李园序》)而来,全书共六卷,由《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中山记历》《养生之道》组成,但经过众多学者的考证,其中第五卷《中山记历》和第六卷《养生之道》均为后人伪作,是从李鼎元、等著作中拼凑而成。《浮生六记》以作者沈复夫妇的生活为主线,用较大的篇幅描绘了作者与其妻子陈芸的日常生活,虽然平凡,却充满了情趣。沈复夫妇二人早期生活幸福美满,但他俩的“单纯”是适应不了这样一个纷繁复杂的社会的,这也就注定了他们后期生活的坎坷。在生活无忧的境况下谈论闲适平淡的生活自然简单,而沈复夫妇纵然在后期的坎坷生活中,也能保持一颗平常心。从沈复的作品中,无论是其记叙平常生活中的趣事,还是描写失意时期的愁绪,我们都能看出夫妇二人的幽闲之趣,虽然生活困顿,经历坎坷,但却能以平静豁达的乐观心态对待生活,夫妇二人的生活态度使他们的生活艺术化。

林语堂(1895-1976)幼名和乐,又名玉堂,出生于福建漳州一个依山傍水、风景秀丽的乡村。他曾作一副对联:“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而这副对联也让后人每每用来形容林语堂。林语堂作品的最大长处便是对外国人讲中国文化,而对中国人讲外国文化。用他自己的话说,便是“我最喜欢在思想界的大路上驰骋奔驱”。在他旅美时期,便是他向西方国家介绍中国文化的高峰时期,其《吾国与吾民》和《生活的艺术》都是这类书籍的典范。林语堂不仅重视翻译实践,同时,又在他的长篇论文《论翻译》中提出一套相对完整的翻译思想,而他提出的“信”、“达”、“美”的翻译标准也颇受后人追捧,强调译者所选译作要与译者自身个性气质相一致的理论。林语堂用优美流畅的文笔翻译了沈复的文言作品《浮生六记》,其英文功力可见一斑。在其译本中,处处可见其与清朝作家沈复在人生态度、价值观念、审美情趣等方面的相似处,二人都深受“性灵说”影响,提倡闲适的生活态度,在文学上也提倡清新自然的文风,不计较字句之文野,打倒陈旧的写作格套。《浮生六记》作为一部文言作品,林语堂以其深厚的双语、双文化能力,使他的翻译别具风格,备受学者和读者的追捧。

二、归化在林译《浮生六记》中的体现

德国思想家Schleiermacher(施莱尔马赫)于1813年在他的论文《论翻译的方法》中第一次提出归化和异化的说法,而这一概念又在1995年被美国翻译理论家韦努蒂在其作品《译者的隐形》中明确化。归化和异化争论的焦点就是对原文异域性的保留与否问题。归化强调翻译的流畅性,尽量让译本适应于目标读者的文化,使原文的陌生感得到淡化,该翻译策略的使用使读者易于理解和接受译本,虽然翻译的痕迹不会非常明显,但由于对原文异域性的处理方式,使原文的风貌略有丧失。本文将从对时间词、诗词、数量词、典故、文化承载词的翻译对归化翻译策略在林译《浮生六记》中的运用做出分析。

(一)时间词的翻译

(1)“余生乾隆癸未冬十一月二十有二日”I was born in 1763, under the reign of Ch’ienlung, on the twenty-second day of the eleventh moon.

(2)“至乾隆庚子正月二十二日花烛之夕”Our wedding took place on the twenty-second of the first moon in 1780.

(3)“已漏三下”it was already midnight.

(4)“廿四子正”After midnight, on the morning of the twenty-fourth.

由于沈复的作品《浮生六记》是一部文言作品,其时间词的表达采用中国传统的纪年、记时方法,故在表示年代的时间词的翻译上,如果采用音译的方法,外国人因为不了解中国的文化,可能无法理解,所以林语堂采取归化的方法,(1)(2)两例便是很好的验证,林语堂把“乾隆癸未”直接换成世界通用的公历纪年方法“1763”,“乾隆庚子正月二十二日”译为“on the twenty-second of the first moon in 1780”,便于读者的理解。这样归化的翻译方法同样在(3)(4)两例中有所体现,“漏”在古汉语中指漏壶,是一种计时器具,而“子正”也是中国古代的表示时间点的词语,相当于半夜的十二点,林语堂将含有浓厚文言色彩的时间词“漏”“子正”均译成“midnight”采用了归化的方法,使读者更易于理解原文作者表达的含义。

(二)诗词的翻译

(1)“秋侵人影瘦,霜染肥” Touched by autumn, one’s figure grows slender, Soaked in frost, the chrysanthemum blooms full.

(2)“兽云吞落日,弓月弹流星” Beast-clouds swallow the sinking sun, And the bow-moon shoots the falling stars.

沈复的原作中涉及许多优美的、具有浓厚中国传统文化承载含义的诗词,对这类文本的翻译,考虑到国外读者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接受力,林语堂也采用了归化的翻译方法。诗词的翻译历来也是翻译界争论的热点,而在林译本中,我们明显体会到林语堂运用归化的翻译策略,使读者理解起来更加方便和透彻。

(三)数量词的翻译

“屋西数武”A few paces to the west of the cottage.

对沈复原作中数量词的翻译,也有一些学者做过研究,原文中对数量词的归化翻译屡见不鲜,此处仅列举一例。“武”是量词的一种,中国古代以半步为一武。此时如果直译该量词单位,则会造成目标语读者的费解,甚至误解。故林语堂将其译成“A few paces”,转换成了目标语读者熟悉的量词单位,是明显的归化方法,使读者更好地把握原文作者传达的含义。

(四)典故的翻译

(1)“因思《关雎》冠三百篇之首”Since the Book of Poems begins with a poem on wedded love.

(2)“此非金屋不能贮”You know we are not a wealthy family. We can’t afford to keep a girl like that.

(3)“廿四日为余姊于归”As my own sister is going to get married on the twenty-fourth.

从以上三例中可以看出林语堂对典故的翻译方法,例(1)中“三百篇”实指《诗经》,因《诗经》共存诗305篇,故从《论语》中开始,即有“诗三百”之称。而林语堂的译文直接用“Book of Poems”指代“三百篇”,不仅向读者传达了“三百篇”的含义,更是让读者一目了然《诗经》这一诗集的性质,实乃其精妙的一笔。例(2)中则是运用了金屋藏娇这一典故,考虑到目标语读者的理解力,林语堂的归化翻译策略,使译文更易于理解。例(3)中的“于归”取自《诗经・桃夭》:“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是出嫁的意思,林语堂的译文直接将其译成“get married”,是明显的归化策略。

(五)文化承载词的翻译

(1)“合卺后”After the drinking of the customary twin cups between bride and groom.

(2)“阳乌犹未落山”The sun had not yet gone down.

(3)“银蟾欲上”The moon was then coming up.

(4)“觞政侬颇娴习”Now I am quite familiar with all sorts of wine-games.

(5)“瓜期未破”who was a very sweet young maiden, still in her teens.

“合卺”、“阳乌”、“银蟾”、“觞政”、“瓜期”都是含有浓厚的中国文化色彩的词语,我们也称其为文化承载词。在我国文化中,这些词分别指代“成婚”、“太阳”、“月亮”、“宴席上喝酒的规矩”、“女子年满十六岁”,林语堂考虑到目标读者的接受力,在其译文中都采用归化策略将其译成适应目标语读者语境的文本,达到便于读者理解的目的。

三、异化在林译《浮生六记》中的体现

异化强调对原文异域性的保留,即对原文的语言特色或者文笔风格的保留,是对原文本较为直接的翻译方法,这也就造成了译本翻译的痕迹比较明显,该翻译策略是一种让读者尽可能地靠近原文作者的翻译方法。本文将从对人名、典故、地名、数量词及代词的翻译对异化翻译策略在林译《浮生六记》中的运用做出分析

(一)人名的翻译

(1)“陈名芸,字淑珍”Her name was Yun and her literary name Sicken.

(2)“母金氏,弟克昌,家徒壁立” and in the family there were only her mother(of the Chin clan) and her younger brother K’ehch’ang and herself, being then practically destitute.

(3)“时吾父稼夫公在会稽幕府” At this time, my father Chiafu was in the service of the Kueich’I district government.

(4)“而诗之宗匠必推李、杜”and people acknowledge Li Po and Tu Fu as the master poets.

(5)“余启堂弟妇,王虚舟先生孙女也” My younger brother Ch’it’ang married the grand-daughter of Wang Hsuchou.

(6)“其地即元末张士诚王府废基也”This was the old site of the home of Chang Ssuch’eng at the end of the Yuan Dynasty.

(7)“有女名憨园”but she had a girl by the name of Hanyuan.

林语堂对沈复原作中人名的翻译方法也值得学者们仔细推敲。林语堂为了保留原文的异质性,传播中国文化色彩,对人名采用异化的翻译策略,仅以例(1)为例,“陈芸”直接译为“Yun”、“淑珍”译为“Suchen”,避免了归化策略剥夺原文的文化色彩,而其他各例中对人名的翻译已经用下划线标示出来。总结林译《浮生六记》,不难发现其对人名使用异化的翻译方法,传播了中国文化,为中西文化的交流做出了贡献。

(二)典故的翻译

(1)“锦囊佳句”Beautiful Lines in an Embroidered Case.

(2)“但李诗宛如姑射仙子”but Li Po’s poems have the wayward charm of a nymph.

(3)“鸿案相庄廿有三年”And so we remained courteous to each other for twenty-three years of our married life like Liang Hung and Meng Kuang [of the Eastern Han Dynasty].

由于《浮生六记》是沈复的一部文言自传体笔记,其用典之多也不难想象。从以上三例便可窥见林语堂对原文中典故的翻译方法。例(1)中“锦囊佳句”典出李商隐《李贺小传》,喻不好的征兆。例(2)中“姑射仙子”典出《庄子・逍遥游》,喻女子的美貌。此处林语堂都用异化方法,传递了中国文化的异质性。例(3)中的“鸿案相庄”更是用了梁鸿举案齐眉的典故,林语堂将其译成“Liang Hung and Meng Kuang [of the Eastern Han Dynasty]”更是异化策略的完美体现。

(三)地名、数量词及代词的翻译

(1)“离家半里许,醋库巷有洞庭君祠,俗呼水仙庙”About half a li from my home, there was a temple to the God of the Tung-t’ing Lake, popularly known as the Narcissus Temple, situated in the Ch’uk’u Alley.

(2)“或不在琴而在此乎”but rather because of his fu poetry.

在第三章我们看到林语堂对数量词的归化翻译方法,此处例(1)中的数量词“里”,林语堂则采取异化的翻译方法,直接将其译为“li”,保留了原文的异质性。而在对地名的翻译上,林语堂也多用异化翻译方法。地名是名词,在译文中采取异化方法,不影响读者的理解,更保留了中国传统的文化色彩,例(1)中对地名“醋库巷”、“洞庭君祠”、“水仙庙”的翻译则是异化翻译策略的完美诠释。代词的翻译体现在例(2)中,“此(赋)”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文体,在译文中直接译成“fu”,在考虑到目标读者接受性的前提下适当使用异化翻译方法,保留了原文本的文化色彩,在对中西文化的交流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四、结语

从上述对林译《浮生六记》中的归化与异化的翻译策略的分析不难看出,翻译的归化与异化是相辅相成的,一个好的译本不能脱离归化翻译策略,当然也不能离开异化翻译策略,文中对典故、数量词等的翻译并非完全归化,亦非完全异化,是译者在结合语境的情况下适当选择归化抑或异化的翻译方法。如果译者在其译本中,过于强调其中一方,那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取的,其译本自然也是不完善的,只有将两者巧妙地运用在翻译实践里,才能得到更适应目标读者的译本。

――――――――――

参考文献:

〔1〕Nida Eugene A. Towards a Science of Translation [M]. Lerden, the Netherlands: Brill Academic Pub, 1964.

〔2〕Nida Eugene A. 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ng [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1993.

〔3〕王东风.归化与异化:矛与盾的交锋[J].中国翻译,2005(5).

〔4〕郭建中.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归化与异化[J].外国语,1998(3).

〔5〕沈复.浮生六记[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6〕杨才元.翻译中的异化与归化[J].苏州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1(3).

篇5

冬天的西北风把街道吹得干干净净,阳光淡淡地挂在天际,人们则被包得严严的,只露出一张脸。林语堂在《北平的冬天》中,做了以上的描述,但在他看来,冷也有冷的好处,人们呆在家中,体会合家团圆、其乐融融的温暖;一出门,被冷风一吹,又能叫人精神为之一振。林语堂的朋友郁达夫,生活在江南,他眼中的冬天就别有一番韵味了。冬日的江南,温柔,平和,娴静。郁达夫借助丰富的想象,在不经意的点染之间,一幅悠闲情调的水墨画,呈现了在我们眼前。

相比林语堂,丰子恺笔下的冬天就显得简洁恬淡了许多。在《初冬浴日漫感》中,丰子恺写初冬的街道,是安谧的萧条,也是寂寥的活泼。路上静悄悄的,再看不到多的行人,却时时可以看见黄叶飘零。而作家华嘉在《冬日杂感》中认为,实在的冬天,“确实表现在寒夜,今年的冬天却特别有使人这样的感觉,而岭南的冬天更尤其如此”。冬愈深,则冬之去愈近,而冬则愈寒,挨受得住的也只有松柏而已。

文人冬天的最爱,当属下雪的日子了。在古代,文人冬天煮茶饮酒、赏雪对诗、踏雪寻梅。杂文家夏丐尊就特别爱雪景,他在《白马湖之冬》中写到,下雪的日子,室内分外明亮,晚上差不多不用燃灯,远山积雪,足供半个月的观看,举头即可从窗口望见。作家高红十在《多雪多思的冬天》中,也写“我爱多雪的冬天,像田野里的一畦麦苗和檐下的一溜冰凌。我爱在无人踏过的雪地踏上清晰的脚印,爱摔了一跤跌淌的红头巾,爱红头巾上的笑,爱笑上的高天流云”。在他们看来,冬天的多思胜过春天的多情。

篇6

《我想遇见你的人生:给女儿爱的书写》

杨照/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做父亲的关注女儿生命的每一步是如何展开,女儿生命的每一步又是怎样反过来影响父亲对自身生命的感悟和反思,母亲提供父女俩生命的历程中的点滴瞬间的照片,构成了人间最美的画面。

很明显,这是一本知识分子家长写给孩子的书,以类似对话、日记、独白的散文诗形式抒写父女俩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和人生感悟。这不是一个人的创作,是父亲、母亲、女儿,一家三口,共同创作了独一无二的互动文本,爱是弥漫其中的内核。

想想,之所以畅销,名人效应和对孩子的关切之外,作者的真诚与思考,大概也是原因之一。

《再见童年》

张倩仪/著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

从长期逃学的沈从文到屁股挨板子的郭沫若,作者搜集100多位民国人物的自传材料,如实活现了中国传统社会流传有绪、行之久远的童年生活形态,及其经西风美雨的洗礼而一去不可复返的历程。

这虽是一部舀取中国历史长河一个片段的“小”历史,却把握住了滚滚水流之下的脉动。折射出中国千年未有的大格局的变动。

读毕,令人回味,引人深思。

励志

《考拉小巫的英语学习日记》

考拉小巫/著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

这是献给考拉小巫粉丝以及所有英语学习爱好者的一份礼物。作者分享她人生中各个阶段学习英语的所有方法途径及心得体会,也分享了她与伊甸园字幕组的亲密接触、她被全美专业排名第一的美国名校录取的成功申请经验、她在美国的求学生活以及在美语环境中关于英语学习的新思考和新感悟等。

这不仅仅是一部英语学习日记,更是一本她在彷徨、动摇和无助时的人生感悟,是关于坚持、奋斗和梦想的碎碎念,是关于她一路走来对所有的所学所得和所思所想的沉淀。

希望它能激发你去为理想奋斗和拼搏。

《励志人生》

林语堂/著陕西师范大学/出版

本书内容分三个部分――“人生研究”、“励志人生”和“人生归宿”。这本书着重将林语堂对中外人性、人生及其人的理想追求、生存状态、成功原则等等所作的议论和探讨的文章进行了编辑。其中第二章“励志人生”所收作品多系林语堂翻译美国著名成功学导师奥里森•马登《人人都是一个王》的经典篇章。

读完这本书,你会对你的生活有所感悟,原来生活也可以这样过的,这本书里不存在极端,有的只是对生活的朴实,对生活本真的回归。

原来,生活可以这么活。

休闲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

九把刀/著现代出版社/出版

柯景腾是个成绩暴差、调皮的男生,老师将他“托付”给班里最优秀的女生沈佳仪。在其监督和鼓励下,他的成绩就像芝麻开花节节高,渐渐地,他也喜欢上了这个气质优雅的女生。但是他却不敢向表白,因为几乎被所有男生喜欢的沈佳仪对追求她的男生一律反感,她只想好好学习,不希望别人介入自己的生活……

出版已久,却因同名电影而大热。小编觉得网上一句话说的挺好,每个男孩心中都住着一个女孩,不在爱情的位置,却永远让他铭记。比情人饱满,比朋友扎实,那是羁绊。

让我们走进《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一起寻找最纯真的感动!

《此间的少年》

江南/著华文出版社/出版

本书讲述的是让人熟悉的大学生活的故事。小说以宋代嘉佑年为时间背景,地点在以北大为模版的“汴京大学”,登场的人物是乔峰、郭靖、令狐冲等大侠,不过在大学里,他们和当代的年轻人没有什么不同。他们早上要跑圈儿,初进校门的时候要扫舞盲,有睡不完的懒觉……

篇7

四季有四季的特点,与春天的娇艳热闹相比,秋天是肃穆静寂的;与夏天的芜杂茂密相比,秋天是简洁透明的;与冬天的空灵虚幻相比,秋天是厚实宽容的。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秋天,去领略它的风采。

【赏读一】

秋天的况味

林语堂

秋天的黄昏,一人独坐在沙发上抽烟,看烟头白灰之下露出红光,微微透露出暖气,心头的情绪便跟着那蓝烟缭绕而上,一样的轻松,一样的自由。

待要再划一根洋火,再点起那已点过三四次的雪茄,却因白灰已积得太多,点不着,乃轻轻地一弹,烟灰静悄悄地落在铜炉上,其静寂如同我此时用毛笔写在纸上一样,一点声息也没有。于是再点起来,一口一口地吞云吐雾,香气扑鼻,宛如偎红倚翠温香在抱情调。于是想到烟,想到这烟一股温煦的热气,想到室中缭绕暗淡的烟霞,想到秋天的意味。这时才想起,向来诗文上秋的含义,并不是这样的,使人联想的是肃杀,是凄凉,是秋扇,是红叶,是荒林,是萋草。然而秋确有另一意味,没有春天的阳气勃勃,也没有夏天的炎烈迫人,也不像冬天之全入于枯槁凋零。我所爱的是秋林古气磅礴气象。有人以老气横秋骂人,可见是不懂得秋林古色之滋味。

在四时中,我于秋是有偏爱的,所以不妨说说。秋是代表成熟,对于春天之明媚娇艳,夏日之茂密浓深,都是过来人,不足为奇了,所以其色淡,叶多黄,有古色苍茏之慨,不单以葱翠争荣了。这是我所谓秋的意味。大概我所爱的不是晚秋,是初秋,那时暄气初消,月正圆,蟹正肥,桂花皎洁,也未陷入凛冽萧瑟气态,这是最值得赏乐的。那时的温和,如我烟上的红灰,只是一股薰热的温香罢了。或如文人已摆脱下笔惊人的格调,而渐趋纯熟练达,宏毅坚实,其文读来有深长意味。这就是庄子所谓“正得秋而万宝成”结实的意义。

使我最佩服的是邓肯的佳句:“世人只会吟咏春天与恋爱,真无道理。须知秋天的景色,更华丽,更恢奇,而秋天的快乐有万倍的雄壮、惊奇、都丽。我真可怜那些妇女识见偏狭,使她们错过爱之秋天的宏大的赠赐。”若邓肯者,可谓识趣之人。

(有删改)

【赏析】

许多名家笔下的秋大多为悲凉、萧瑟、肃杀,而林语堂笔下的秋却独具一番宁静、深远的况味。

秋是丰硕、成熟、收获的季节,可林语堂没有对秋的丰腴、肥美过多着墨,而是以一种怡然的心态,写秋的一种绵延的意味,有一种漫无边际的感觉。

【赏读二】

秋 颂

罗 兰

秋天的美,美在一份明澈。

有人的眸子像秋,有人的风韵像秋。

代表秋天的枫树之美,并不仅在那经霜的素红,而更在那临风的飒爽。

当叶子逐渐萧疏,秋林显出了它们的秀逸。那是一份不需任何的点缀的洒脱与不在意俗世繁华的孤傲。

最动人是秋林映着落日。那酡红如醉,衬托着天边加深的暮色。晚风带着清澈的凉意,随着暮色浸染,那是一种十分艳丽的凄楚之美,让你想流几行感怀身世之泪,却又被那逐渐淡去的醉红所慑住,而情愿把奔放的情感凝结。

曾有一位画家画过一幅霜染枫林的《秋院》。高高的枫树,静静掩住一园幽寂,树后重门深掩,看不尽的寂寥,好像我曾生活其中,品尝过秋之清寂。而我仍想悄悄步入画里,问讯那深掩的重门,看其中有多少灰尘,封存着多少生活的足迹。

最耐寻味是秋日天宇的闲云。那么淡淡然,悠悠然,悄悄远离尘间,对俗世悲欢扰攘,不再有动于衷。

秋天的风不带一点修饰,是最纯净的风。那么爽利地轻轻掠过园林,对萧萧落叶不必有所眷顾――季节就是季节,代谢就是代谢,生死就是生死,悲欢就是悲欢。无须参与,不必流连。

秋水和风一样的明澈。“点秋江,白鹭沙鸥”,就画出了这份明澈。没有什么可忧心、可紧张、可执着。“傲杀人间万户侯,不识字烟波钓叟。”秋就是如此的一尘不染。

“闲云野鹤”是秋的题目,只有秋日明净的天宇间,那一抹白云,当得起一个“闲”字。野鹤的美,淡如秋水,远如秋山,无法捉摸的那么一份飘潇,当得起一个“逸”字。“闲”与“逸”,正是秋的本色。

也有某些人,具有这份秋之美。也必须是这样的人,才会有这样的美。这样的美来自内在,他拥有一切,却并不想拥有任何东西。那是由极深的认知与感悟所形成的一种透彻与洒脱。

秋是成熟的季节,是收获的季节,是充实的季节,却也是淡泊的季节。它饱经了春之蓬勃与夏之繁盛,不再以受赞美、被宠爱为荣。它把一切的赞美与宠爱都隔离在淡淡的秋光外,而是愿做一个闲闲的、远远的、可望而不可即的秋。 (有改动)

篇8

我曾经给过这三本专著一个关键词:寻访。这个寻访的意义在于田野调查,也即带有人类学或社会学调查性质,但毕竟囿于寻访,更多的时候却明显倾向于场景触摸。做文学研究的人都清楚,自美国新批评以来有“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之分。因为传统的“外部研究”毕竟难以抵达文学文本的本质,“内部研究”在很长的时间内成了显学。同时又带来新的问题,尽管形式主义研究在科学性与系统性方面学术成就极高,然而其终难摆脱“以单一结构概括天下作品”的窠臼并逐渐丧失文本的具体分析力而遭人诟病。就在这个文本与理论产生的众多裂缝处,王炳根却掉头选择了“非文本价值”。王炳根的寻访,我不知道后来是否带上了某种职业的惯性(比如文学馆长的“博物癖”)?无论他是去美国、日本、巴基斯坦访问或访学还是在国内的作家故居、故地寻访,都带上了“博物”的眼光和心境。这些,均典型地体现在了其新著《雪里萧红》(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中。

“博物情结”可能有个基本的特点,便是太熟了没有新鲜感,太生疏了就可能不知所云。冰心、郭风、蔡其矫、林语堂跟福建有关的作家不用说,萧红、沈从文、老舍都是中国的顶尖作家当然耳熟能详,我颇感兴趣的是王炳根对美国康城作家爱默生、梭罗、奥尔科特、霍桑等故居或故地的寻访。对这些作家的作品王炳根显然是熟悉的,由于寻访冰心当年留学美国的足迹,流连于同属波士顿西郊的慰冰湖和瓦尔登湖,并进而领略康拉德镇的文学精神:尤其是梭罗的对精神自由的向往和身体力行,爱默生的超验主义哲学与美国精神,等等。与此同时却也似乎成了“压在纸背上的心情”,以为爱默生是“一个国家的先圣与发言人,一个时代的思想家与文学家,一个用终生来实现自己诺言的‘美国学者’。还想说一句话,爱默生时代的美国,与今天的中国有许多相似之处,谁来为我们的心灵指点迷津?”(第151页)是否王炳根对作家的期望值未免过高了?其实他愿意关注一下当下的中国思想界,其实跟爱默生时代的美国一样,关于“主体性中国”的思想早已经出现,而且颇有燎原之势。即便是梭罗的个性独立与精神自由向往,以及《爱默生与梭罗》文中所揭示的颇为耐人寻味的“自由与平等”的内在精神冲突,在当下中国也屡见不鲜。而从《小妇人》中读出奥尔科特与冰心“爱的哲学”的某种共通性并高度赞赏,则跟他对冰心文学精神的默有会心有关。

在我看来,其在美国寻访冰心当年留学时生病所住的青山沙穰疗养院的过程中,读出的“爱在右,同情在左”文学思想产生的契机与根据显得尤其有力度:那是一种生命意义的倾听,就像人们常说的“病人和穷人离上帝更近”一样,如果当年冰心不是在异国他乡生病了,几乎贯穿了她一生的这种中西合璧的生命哲学精神,以及经历了革命的浪潮冲击和退潮之后仍然葆有的精神高度,是否可能?另外则是对“青山”的近乎圣地的朝拜,尽管“冰心体”完全得益于五四精神,但“青山”的意义确为异乎寻常:“《寄小读者》中有七篇写于青山,《往事》(二)计10篇写于青山,而专门描写青山的便有5篇,《山中杂记——遥寄小朋友》也计有10篇……这些描写青山的篇章,在冰心的散文中,皆为上乘之作。”(第130页)意味深长的是,这种青山情境的精神寻幽其还延伸到了林语堂和郭风,前者所谓“两脚踩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似乎都跟山地板仔之山的高度有关,当然也跟远在上海主编《万国公报》(原为《教会新报》)的“美国进士”林乐知有关,是当牧师的父亲得风气之先把子女送出山地板仔接受新学教育,才跨越了那山的高度的;后者那五官感觉的开放所带来的文本清新的气息的《山中叶笛》,一点也不亚于作者早年“故乡的叶笛”名篇。如果说,前者毕竟还不能完全回答为何林语堂要在他的代表作《京华烟云》等中充塞了那么多外国人看不懂中国人嫌啰嗦的道家思想以及人物,而后者除了得益于郭风当年下放地浦城山乡实地寻访的场景触摸,还得益于相关的文本分析,从而反衬出非文本的精神价值的,如:“抒情的优美,童真与童趣,视觉的流动,简洁的浸染,叠句与回环式的咏叹,令人想起《雨季》,想起《花的沐浴》,想起……”(第64页)等等。

在这一点上,全书最精彩的恐怕要数对川端康城笔下的实地场景的触摸。有趣的是,在具体寻访的行走、感受、感觉、联想和触摸的理解全过程之外,《阅“古都”》本身反而成了个颇具精神张力的精彩文本。我想,除了得益于对川端文学作品的熟悉和喜爱之外,川端小说中的那么多的实景实地描写——对我们来说,是货真价实的异国风情,这显然还得益于新鲜感的触摸与感悟,诸如“垂樱”、“踏石与桥殿”、“嵯峨野”、“四条大桥与祈园节”、“八坂神社与御旅所”、“红格子门与小格子窗”等等。《古都》中的人物千重子等就反复叠印在作者寻访的实地与实景当中,这可能又跟他理解川端作品“是用感觉的片断来缀叙人物的命运,而非以故事演义之,这是他最重要的文学观念。因而,他的小说都不长,哪怕是有着极大的人生容量的作品,也在一个中篇里便完成了,其如《雪国》与《名人》都是如此”(第251页)有极大关系,其感觉碎片的缀叙,人物与场景的交替触摸与细节理解(比如千重子与养父太吉郎的“庵里幽会”的“感情的流动”和千重子与苗子在御旅所相认等),目的显然是努力接近于川端的感觉,“常常借助自然的力量与神的力量,这就使他的感觉有些神秘甚至玄妙”。在我看来,可能便是这同样体验着的“神秘与玄妙”的感觉以及具体的鲜活而跳跃的感受充满了文本张力,成就了这篇美文。

称得上美文的单篇文章可能还有《雪里萧红》《雨中凤凰》以及《贵族马克·吐温》等。只不过,对王炳根的赋予作家的故乡以特殊之意义,拙见略有不同,因为它很可能是柄双刃剑。一般而言,对故乡有特殊情感的有三:少年离家的人、因为憎恶周围环境而虚构故乡的人和有家回不得成了离乡有离愁的人。也许如萧红、冰心、林语堂的故乡确实意义颇为特殊,而如蔡其矫、郭风、沈从文则可能未必,也就是说,前者对他们的人格养成可能有关键性影响,比如萧红的《呼兰河传》、冰心的作品不少有自叙传色彩,这跟当年的个性解放、文体自由的特殊年代有特殊关系;而沈从文、蔡其矫的魅力不少时候可能更出于各自的传奇式经历,从而人们可在其作品中分别读出不同色彩的中国文人特有的那一种“游侠”精神。对故乡,作家们可能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虚构”和“寄托”,因此如果寻访那已被虚构和“寄托”了情感的作家故乡,来直接理解作家的精神世界,让我觉得王炳根有点冒险。

篇9

但是,现状多是流于形式,高中学生普遍存在少读不读的现象。究其原因,课业负担重、高考压力大固然是个原因,但究其根源,还在于学生不重视,教师指导不得法。

那么,应该如何调和课程标准与学生现状之间的矛盾,帮助学生达到课程要求的阅读目标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供三种简易可行的方法与同仁交流。

一、宣讲法

宣讲,即宣传讲解,它是通过宣讲者的现身说法,直截了当地把需要宣传讲解的内容传递给听讲者,使听者受到感染,得到启发,并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1.教师宣讲法

教师宣讲能够直接唤醒学生读书的热情。叶圣陶先生说:“唯有老师善读善写,乃能导引学生渐进于善读善写。”笔者喜欢读书,几十年来爱书不减,在读书的道路上有过快乐,也走过弯路,对于读书个中滋味感受颇深。小学爱上读书是受到老师宣讲的结果,上了中学,由于缺乏老师的宣讲,接触大量历史通俗小说和时尚武侠小说之类,浪费了时间精力,荒废了学业,这是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在别人阅读《史记》和《复活》之时,我还沉浸在《射雕英雄传》中难以自拔。后来上了大学,听到一些教授的宣讲,才逐渐接触不少文学和哲学的优秀之作,从而渐渐养成了读好书的习惯。学生所处的时代,与我们当学生的时代大不相同,他们缺少的不是书,缺少的是对书籍的亲近感,缺乏对书的热情。在高科技时代,书籍对学生的吸引力要远远弱于电视网络等媒体,这是整个时代的特点,不仅学生如此,社会上的读者也存在这种“弱读”现象。作为一名教师,有责任、有义务把人类文化史上最伟大的作品宣讲给学生听,让他们在最好的年龄接触最好的书籍。笔者常常把自己读过的好书介绍给学生,常常结合课文把有关的好书讲给学生听,有时会不失时机地介绍自己读书的美好感觉和独特见解,甚至把自己写的读书文章读给学生听,就在这样长时间的潜移默化的宣讲中,许多学生慢慢走上好读书的道路。

教师宣讲还可以去除“为考而读”的弊病。语文新课标在强调课外阅读重要性的同时,还特意提供了一部分可供中小学生阅读的书目。有些省市把某些篇目列入必读或必考的范围,这种做法初衷是好的,但在实践中,却产生了不好的影响。许多学生为考而读,有考就读,不考则弃,考完即忘。考试是决难使人走上阅读的道路的,只会让人越走越远,甚至厌恶阅读。李霁野先生认为:“要想培养读书的兴趣,非将态度根本改变不可。读书不是应付考试,不是要敷衍外来的要求,却是要满足内心的需要,充实自己的生活。”教师通过宣讲,可以唤醒学生为自己的精神成长而阅读,激发他们做读书主人的愿望。

2.学生宣讲法

苏霍姆林斯基在《公民的诞生》中提到:“对书籍和对一般有智力和审美价值的东西的爱好,有助于少年彼此深入地了解相互的内心精神世界。”他认为,学生向全班宣读所写的读书摘要、叙述读过的内容时,能体验到奉献出自己精神力量的快乐。学生间精神财富的相互交流会让每位学生更懂得爱,更加热爱生活。除了老师宣讲个人的读书经历和感受外,还要充分动用学生的资源,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宣讲。在每节课上,专门安排5分钟的专题演讲――“向你介绍一本书”,这样可让爱读书的学生有阵地宣扬自己的高尚志趣,也可“逼”那些懒于读书的学生拿起书来读一读。每天请一个学生演讲,每位演讲学生事先写好演讲稿,并把介绍的书籍带来跟大家分享。演讲后,演讲稿贴在班级,活动结束把所有的演讲稿编辑成册,或是用电子稿发表在博客班级网站或是学校网站上。50节课左右,一个班的所有学生大体可以轮转一遍。学生演讲能真实地反映学生阅读的现状,能暴露阅读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教师寻找引领的契机。

此外,在教学条件先进的学校,可借助于网络媒体或影像资料,诸如“百家讲坛”之类的节目,让学生听取专家教授们的宣讲,比如于丹的《〈论语〉心得》、易中天的《品三国》、刘心武的《说〈红楼梦〉》、傅佩荣的《向孔子问道》等。

德国著名文化教育学家斯普朗格说:“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语文教育在本质上就是一种唤醒教育,要着力唤醒学生心灵,让他们在语文阅读中感受生命、超越自我,成为读书的主人,实现自己的精神成长。要让学生踏上阅读之旅,首先得唤醒他们阅读之热情,而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宣讲。

二、定向法

叶圣陶先生说:“学生一辈子要看各种的书,所以在学校里必须养成阅读能力。学生这种能力不是一朝一夕所养成的,全赖教师给他们引导。”学生读书的热情一旦被唤醒,教师要及时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因势利导,指引他们阅读的方向,使他们开卷有益。笔者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适时推荐文化品位高、难易程度适当的课外读物。在教学中,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引导:

1.结合教材读诗歌散文

以人教版新课标教材为例,在必修一、必修二学段(高一上期),推荐学生选读泰戈尔、朱自清、冰心、梁实秋、徐志摩、巴金、余光中、张晓风、林清玄、余秋雨、毕淑敏、冯骥才、刘墉等名家的诗歌散文。在必修三、必修四学段(高一下期),推荐学生选读以下书籍:《培根随笔》、《蒙田随笔》、《爱默生随笔》、《瓦尔登湖》、《幸福之路》(罗素)、《沉思录》(奥勒留)、《生活的智慧》(莫洛亚)、《人生的智慧》(叔本华)、《鲁迅杂文选》、《林语堂散文选》、《秦牧散文选》、《季羡林散文选》、《王蒙散文选》、《周国平散文选》、《史铁生散文选》、《李敖杂文选》、《丑陋的中国人》、《王鼎钧散文》、《罗兰小语》,等等。推荐的书籍50本左右,以便每个学生选择。最好是书店有售,或是图书馆可以借到的。老师可利用网络平台,制作电子书,求得共享,效果也很好。建议动员全体学生的力量,建立班级图书库,备齐有关书籍。推荐的书籍,教师最好读过,这样指导起来就能得心应手。

2.结合课标读名著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的许多课外读物都可用来作为择读的范围。教师可以按阶段进行指导,比如在高中必修一、必修二学段,要求并指导学生选读《大卫・科波菲尔》、《家》或《巴黎圣母院》中的一部;在必修三、必修四学段,要求并指导学生阅读《堂・吉诃德》、《红楼梦》和《三国演义》中的一部。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选读《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边城》、《莎士比亚悲剧》、《老人与海》、《欧・亨利短篇小说集》、《契诃夫短篇小说集》、《莫泊桑短篇小说集》等。

3.结合成长读传记(或家书)

了解古今中外伟人名人的成长历程,是青少年成长的必修课。教师要把最好的传记作品推荐给学生,引领他们从最好的传记文学中体味人生的多姿多彩,感受人生之美,培养高尚情趣,领悟生命真谛,真正享受阅读的幸福。在必修学段,可推介的是如下的传记:①林语堂的《坡传》;②(法)艾芙・居里的《居里夫人传》;③(德)艾密尔・鲁特维克的《拿破仑传》;④《海伦凯勒自传》;⑤《富兰克林自传》;⑥《甘地自传》;⑦《林肯传》;⑧《德兰修女传――在爱中行走》;⑨《梵高传》;⑩《邓肯自传》等等。家书系列目录:《颜氏家训》《家书》《傅雷家书》《一生的忠告》等等。

在学生阅读期间,要注重读书方法的指导,如阅读计划的制定、每天坚持阅读15分钟的习惯、略读法、摘录法,等等。

以上备选书籍并非每生必读,每本必读,而是选读,我们的目的在于养成读书的习惯,在于扩大阅读的视野,在于掌握阅读的方法。

三、分享法

《学记》指出:“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陶渊明说:“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新课标也倡导阅读要合作交流,相互切磋,乐于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鉴赏心得,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笔者曾开展以下系列活动:①共读一本书;②举办读书征文、演讲比赛;③组织“读书沙龙”、“书友会”或“读书社”活动;④举办“读书交流会”。

篇10

无人来访时,我选择静坐于穹庐小斋的西窗沙下,取出茶具,沏一杯淡茶,与月白风清互为呼应。茶,我喜欢绿茶,周作人说,绿茶为茶之正宗。我不懂茶,也不懂,《茶经》一类的茶文化典籍,更不用说什么茶道了。我喜欢茶,是喜欢那种情趣――自我的情趣。

素雅的陶瓷茶具,葱绿的茶叶,是一种诗境。

根据我选茶具的经验,绿茶与白瓷杯最相宜,红茶则与陶器茶色与陶器浑然天成。

且说绿茶,煮沸生水,待到水质稳定,水冲杯中,再投以茶叶。茶叶与杯中热水相遇,片刻后,茶叶在水中载浮载沉,绿色满杯,澄清晶莹,如诗中所言,漫江碧透。绿色的诱惑,让人想盈手一握,啜饮腹中。但是先不要忙,得先看杯上香雾。杯上香雾弥漫,徐徐升腾,如一串音符在流动,静下心来,似乎还可以听到茶韵的泠泠之音。杯上虽有香雾,但是不像香粉那样扑鼻而来,它淡若无味,细嗅之后方之香气沁人肺腑,让人舌间生津。

佛语里说,茶味近禅味;道藏里言,茶味似道意。我以为这就是品。

茶味本淡,以水为形。以凉为性,色泽以有中见无,无中见有,禅机道意或许在这种思辨中隐藏。此种意境深邃高远,我只能远观欣赏,不可近玩亵渎。《红楼梦》中妙玉说茶,一杯为品,二杯既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饮驴。我这种愚钝的人,一难悟禅道之说,二来口齿触觉迟钝,三因茶本是解渴伴读之物。四则就算饮茶也是无中见有的意境。再者说,若饮茶之时有一卷闲适小品散文在手,读到天高云阔,那顾得他究竟是解渴的蠢物,还是饮驴。

饮茶之时最适合读一卷小品文。或周作人的,或梁实秋的,或林语堂的等等此类大师的闲适文字。周作人的散文小品写的古朴典雅,洗尽铅华。他好像不是在作文,而是一个冷静平淡的老友,从容不迫地品物抒怀,思辨说理,感情自然流露。通篇文章没有惊诧,没有跌宕起伏,只是娓娓道来谈天说地。他的散文如苦茶,入口涩涩,待到读毕,甜香已经缭绕舌尖,久久不去。

梁实秋本人非常喜欢周作人的散文,他的文风受其影响颇深,但他自己却又集大成于己身,别成曲调。最喜欢他的《雅舍小品》,风格高雅和谐,文笔细腻简洁,语言自然纯净,较之周作人的更为平易近人。取材于日常生活中,用笔诙谐幽默,避重就轻的谈人间琐事,或讽刺挖苦,但是不让人感觉沉重,心里只有如莲的喜悦。

周作人、梁实秋二位老先生的文字,绚烂归于平淡,精巧归于古朴,读二者之文如静中饮茶,窗外天高云淡,风清月朗。隐隐中如读《世说新语》有魏晋风度洒脱,有晚明文人的潇洒,人生到这个境界真是超脱得很。

国人饮茶与层次、人品无关,但能饮出茶趣者,却与心胸风度相连。名立场中多是酒酣耳热的浑浊,是非之外的高人逸士却是淡茶一杯的清朗。酒愈喝愈躁,茶愈喝愈静;酒是激情之火,茶是明心之药。方外之人喜饮茶,名利之外士者亦喜,古刹、书斋之人盘膝而坐多是清茶一盂,淡淡的、涩涩的,他们与红尘不是看“破”之字,而是“知、明”之语。

茶之味非附庸风雅所能解,而是明心自知。

一如禅语拈花微笑,法只可慧心于胸,不可说,说出来都是错。茶有品、饮、喝、吃之法,品是静,近于禅,其他三者是动。当然词义变迁对四者混用,但是四者混用如心静则是同理,用何词来表达则无关紧要。心动茶为饮品,心静茶为境界。拘于形式而失之内容是饮茶之大误。许多人为了形式而进入茶馆,自以为得茶之趣,则本身离茶趣就千里之远。草庐闹市之中但得心静茶味也扑鼻而来。如《论语》中所云:“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萼,咏而归。”

茶本为“草、木”相合,人居于草木之中,则万物会于心,三者统一方为“茶”。草木为自然之物,人亦然,三者合即“天人合一”。茶道与禅、道最高境界都是天人合一,近于古人置音律、哲学境界同理。境界是心胸,同时也是饮茶之态度。但是居于红尘之中,与静态自然的草木和谐为一体,体会天地道心实数不易。

鲁迅说:“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我以为在喝茶的时候,品味一下人生才是清福。

红尘中的繁华不过是身外之物,名利相争伤人亦伤己,来来往往都是客,灯红酒绿不过是一场浮华的云烟。在攘攘熙熙为名来,熙熙攘攘为利往的时代,我们不妨把实用的心放散淡一些,少一份猜测,多一些恬静。

用简单对付一切复杂,或许也是人生的一种境界。

名利如禅机里的风帆,非风动,亦非帆动,而是心动。因为心动,我们丧失了内心的安静,生活成为一种负累。

鲁迅先生说得“清福”是指生活安逸后的悠闲,我以为,所谓的安逸是对现在生活的肯定,不在于你的财富,而在于你心里的平静。陶渊明弓耕田野不自弃,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豁达诗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