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国平散文范文
时间:2023-04-08 22:59: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周国平散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王波
毫无疑问,周国平的散文集《宝贝,宝贝》是其众多作品中又一部让人读之手难释卷,感动不已的作品,字里行间充盈着的父爱,不断完成着对读者父性抑或是母性的召唤。
《宝贝,宝贝》真实地记录了周国平的女儿“啾啾”成长的经历,虽然都是些零碎的细节,读来却并不觉得支离破碎,丝毫没有“流水账”之感。书中那些精彩的描写时常会带给我新生命从诞生到逐渐成长的惊喜。孩子充满神性智慧的天真表达与童稚的声音,还有孩子面对一件事情的天真表现与迥异的思维……无不带给我对生命的感动和思考。
我在读《宝贝,宝贝》时刚刚做了父亲。初为人父的紧张和喜悦让我在捧读《宝贝,宝贝》时更多了一份别样的感悟。书里所描述的一些细节,引发了我对自己孩子未来成长的无限遐想,是不是将来我也会像周国平无微不至地爱“啾啾”一样做一个“痴情的父亲”,儿子会不会也像“啾啾”一样有着成长的无限喜悦和些许烦恼,会不会也像“啾啾”一样健康、聪明、可爱,甚至如“啾啾”一般优秀。也许会吧,我清楚地知道每一个孩子的成长经历都是不能复制的。但是,我从《宝贝,宝贝》中获得的一个重要启示是——孩子的成长应该是自由的,但这绝不意味着放任自流,不闻不问,而是需要积极的引导和悉心的照料。爱的方式不是一方高高在上对另一方的简单给予,更不是施舍,而是一种交融,一种心灵的对话与交流,一种精神的互动与契合。简言之,就是要让孩子无时无刻不感受到家庭的温暖、父母的关怀,因为成长不仅仅是孩子一个人的事情,成长需要”阳光、空气和雨露”。
《宝贝,宝贝》带给我的另一个启示是记录下孩子成长的那些精彩瞬间,无论对孩子而言还是对父母而言都是一种宝贵的财富,而对所有的父母而言则提供了一个“这一个”的成长样态,他们或可从中获得启发。于是,我也有了记录孩子成长的冲动,尽管我做得并不好,但是我仍从无聊的工作中尽可能地抽出时间做了一些点滴的记录。经验告诉我们,孩子成长中的好多事情如果不及时记录下来,时间久了,就会一点点地淡忘直至淹没在时间的长河里了无痕迹,让我们在将来对其中的细节怎么也回想不起来。从这个意义上讲,对孩子成长经历的记录每一次几乎都是抢救性的。妻子做得比我好,她准备了个本子,试图记录下孩子成长的每一个值得回忆与回味的瞬间。
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诗人和思想家,因为在他们身上往往同时交织着神性与人性,他们经常会说出一些让人意想不到叹为神来之笔的话语。啾啾说: “妈妈,你小时候不认识爸爸吧?爸爸也不认识你吧?有一天,你见到了爸爸,说: ‘哈,你不是啾啾的爸爸吗?’爸爸也说: ‘哈,你不是啾啾的妈妈吗?’你们就认识了。”一段充满童真的话语,却很好地表达了她对爸爸妈妈原本陌路而后相遇相识、相知相爱的理解,成为了一个关于爱情的幽默阐释。啾啾说: “我吃过雪,是天上的味儿。云的味儿,太阳的味儿,月亮的味儿。因为月亮的味儿多,所以雪是冷的。”这段话跟以前读过的一个孩子说晒过的被子里有太阳的味道简直有异曲同工之妙,不同的是啾啾还说出了“为什么”。啾啾说:“时间是一阵一阵过去的。比方说,我刚才说的话,刚才还在,现在已经没有了,我想留下它,但留不下来了,想找也找不回来了。这就是时间。”真是难为一个孩子说出如此哲学味道十足的话来,这表明她已经不知不觉地开始思考时间与生命这样沉重的话题,但是经过她的嘴说出来却怎么也觉不出沉重来,只是感觉不要让时间白白地溜走才好。啾啾说: “等到我长大了,爸爸妈妈老了,我带你们去商场买东西,对你们好。我长大了会是个小美人,小美人带着你们去买老人穿的好看的衣服,漂亮的鞋子,不给你们穿那种难看的黑鞋子。我还带你们去玩,冬天的时候,你们坐在冰撬的小板凳上,我划着走,特别好玩,你们会说:有啾瞅这个女儿可真好呀!”这段话,我们能够感觉得到充满童趣的话语里已经承载了将来要反哺父母的设想,相信啾啾的父母听了一定会感动不已。
篇2
关键词:当代散文;现状;评价;价值;走向
八十年代,众多散文家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和实践,最终推动了散文的变革,直到九十年代,散文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朝着各个领域更加深入、更加广阔地涉猎,雅、俗散文相互影响和激励着彼此共同前进。
一、当代散文的现状
在大散文、学者散文、新潮散文等蓬勃发展的同时,女性散文、通俗散文等形式也在大面积播种,散文朝着多元共生的形式以不可抵挡的势态在文坛叱咤着。九十年代的散文打破以往单一抒情言志的散文形态,向其他领域进军。哲学、历史、心理、文化等方面都与当代散文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散文作者不断向并从这些领域挖掘出与之契合的交集。并且,散文的形式和内容也随着读者大众的需求不断改变着。因此,适应不同需求的雅俗散文应运而生,各类专门化、多样化的报刊杂志也随着蓬蓬勃勃地生存发展起来。
然而创造性的艺术一旦出现,被人重复效仿是无可避免的,这在大多数领域都存在而且无法改变,继承散文大家的精神与思想,很多后起的散文作者开始沿着他们开辟的道路前进,学习效仿大家的作品提炼精华无可厚非,但是在因袭、重复的风气愈演愈烈的情况之下散文领域无法注入新鲜的血液,从而导致无法突破停滞不前也是不得不发人深省的。
二、当代散文的代表
在当代散文的领域,注重理性,以生命和文化历史为主体,诠释内在人性的文章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余秋雨、史铁生、周国平、贾平凹等人就是这类散文创作的大家。以余秋雨为代表的散文家将历史、自然与人的内心纯熟地结合在一起,诠释了最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和最透彻的心灵欲望,他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以《文化苦旅》拓宽了散文创作的领域;而以周国平为代表的理性散文学者则坚持对人性的追寻和思辨,关注历史人文和宇宙天地,从理性入手到理性结束,这是有创造力的作家所呈现出来的状态。贾平凹张扬个性、自成一家。作品也是独具魅力的,他以形象的的笔法、犀利的文风将文章描摹得有血有肉、有魂有魄。史铁生从自身惨淡的人生中参透生命的哲理,与自然呼应,则是与读者灵魂的对话。
三、当代散文的大体分类及影响
当代散文主要分为大散文、文化散文、学者散文、老生代散文、新生代散文、女性散文、通俗散文等,代表作家分别是贾平凹、余秋雨、周国平、巴金、斯妤、杨绛等散文大家以及擅长大众散文的平民百姓。他们给当代文坛带来广泛而深入的影响。以大散文、文化散文、学者散文、老生代散文为主体的文章在文坛占有重要的地位,虽然争议较多,但是有着很高的文学品味;而新生代散文则以其蓬勃的生命力昭示着它的大好前途;女性散文的细腻与生动也深受广大读者好评;而广为流传的通俗散文则如燎原之火必将长成旺盛之势。
四、研究当代散文的精华
散文大家的风范和历久弥新的作品是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典范,我们吸取其中的精华——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和艺术把握能力。同时,对于那些一味抄袭,用散文家的华丽外表掩盖空虚的内在的现象我们也要杜绝。
收集资料,提高自己阅读能力是写好散文必备的条件,这就要求作者能够做到善于总结、概括和归纳,围绕着一个主题的方方面面进行研究,然后抓住其主要方面,尤其是被人遗忘的或缺乏研究的方面进行开掘,剖析其内在的文化涵义,揭示其内在的精神本质,让那些被忽略的、被遮蔽的历史人物、历史文化现象重新呈现出来。在挖掘与修炼的过程中,除了努力,还要有悟性。运用自己的头脑与智慧在消化吸收别人知识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心灵判断能力,触类旁通、兼收并蓄,最终形成自己的作品。
五、当代散文的主要走向
散文的观念正在进一步走向开放,大散文观念的提出和文化散文的出现就是明显的例证。在创作上追求大境界、大思想、大气魄、大容量、大关怀正是真正的散文作者无一例外努力追求的目标。注重艺术个性,注重别出心裁,注重别开生面,注重自成一家也是文学界的作家一生的追求。此外,将视野开拓到世界的范围,广泛吸收外来先进文化,将其与自身知识糅合也是明智的发展方向。
当代散文的发展是一项精神性的事业,也是一项智慧的事业,作为推动它发展的学者作家必然要以广博的知识和见闻来丰富自己的内涵,也必须要有坚持不懈的信念才能不断前进。当代散文就是依靠这些勇敢而智慧的学者裹挟着或蓬勃向上或偏激停滞的文坛现状朝着多元化、系列化、深入化、广泛化、睿智化的方向前进。
参考文献
[1]论目前全国散文的走向及我们的做法闻心言民刊《方法》2000年8月15日,总第十期
篇3
一、读大师还是交朋友——周国平、李鸿谷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周国平从个人经历出发,提到他阅读取向中存在的三个特点。
第一是“不务正业、博览群书”。这指的是在读书过程中不受专业限制,什么书都看。周国平在大学期间读的是哲学系,但他大部分时间都在看文学书,哲学类的只占1/4。周国平强调,一个人来到世界上,最重要就是让自己完整。文史哲没有严格的界限,都是精神生活的一个部分。
“不走弯路、直奔大师”是周国平读书的第二个特点。“一个人一辈子能够用来读书的时间是很有限的,一辈子能够读的书也是有限的。既然如此,就不应该把时间浪费在比较平庸的作品上面,应该直接去找那些大师。”“选择什么样的书非常重要”,周国平认为,一个人读什么样的书和其精神成长的关系非常大。精神上吸取什么样的营养,精神发育的状态就是什么样的。但是,有的人在选择上却很奇怪。他说:“古希腊有一个哲学家,他说自己喜欢哲学却不去读哲学家的著作,反而去看别人介绍的著作。这就像有一个人爱上女主人,可是他怕麻烦,就向女主人的女仆求婚,这很可笑。喜欢女主人,就应向女主人求婚,在书籍的世界里就更不该存在这样的情况。”“不走弯路、直奔大师”才是明智之举。
当然,大师经典但大师难读,这是读者的普遍看法。对此,周国平介绍了自己的第三条原则,即“不求甚解,为我所用”。阅读主要是一种精神生活,没有必要去死抠含义,在不求甚解的阅读过程中,也在不断地积累对经典的理解。读书到底是为了什么?周国平指出,“排除做学问的目的,读书是为了吸取营养,把自己丰富起来,读书最愉快的时候是在读的过程中找到共鸣,是被书中自己不知道的东西唤醒。阅读的过程是自我发现的过程,也是今后成长的过程”。同时周国平也对现场的大学生们发出了建议:在四年的大学里培养阅读的爱好,并且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在阅读的范围上不要听教师的,不要围着课程转,要做自己的主人。
相比周国平“以大师为中心”的阅读理念,担任过记者,现为《三联生活周刊》执行主编的李鸿谷持有不同的观点。李鸿谷认为,读书如寻友,“每个人成长,从一年级开始,一定有一些书本之外的阅读物。你读什么,你亲近什么,然后你就会追踪什么。比如我儿子现在小学一年级,爱看《奥特曼》,他能把市面上所有的奥特曼买回来,我觉得奥特曼可能就是他的朋友。读书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寻找朋友的过程”。他对周国平的看法提出异议,“如果不求甚解,大师是最好的选择。但当你开始阅读的时候,你会发现大师是遥远的,大师是大家认为的最厉害的那一个人,但是那一个人未必一定是你要去寻找的朋友”。有两种“找朋友”的方式。一种是偶然相遇。李鸿谷举例,他上周去看《1942》,觉得电影很棒,就马上去找小说。他很偶然地遇到这个叫《1942》的“朋友”,朋友是有源头的,找它的源头,再找到作者,再找同类作者,这就是一个从偶然的相遇到一连串相遇的推进过程。这样,对某一个问题就会形成一个网络状的知识结构。
“找朋友”的另一个方式是从好奇心出发。读者首先要问自己好奇什么,好奇促使自己去寻找材料的根源。他透露了自己的小秘诀,如果要研究一个问题,他会首先去读相关的博士论文,因为博士论文的研究综述会告诉自己在这个领域已有的所有成果,这样就形成了体系化的理解。除了把书当成朋友这条经验外,李鸿谷的另外一条读书经验就是学会读无字的书。他说,要迅速了解一个城市,就要去博物馆,“因为博物馆是一个城市最精彩的,把时间变成空间的表达”。
二、哲学和说“不”的价值何在——李鸿谷质疑周国平和韩寒
李鸿谷在现场过了一把记者瘾,他率先提问,“发难”周国平。他笑言,自己在大学时代就视周老师为偶像,周国平为他提供了哲学上的启蒙。工作之后,却发现周国平的写作变得特别有意思,特别个人化,“为何周老师从印象中的哲学研究者变成了一个生命的感悟者或记录者”?
周国平坦率地称:“社科院哲学所的老师也批评过我,‘周国平,你搞哲学很有前途,为什么不好好搞下去?为什么去写散文?为什么不务正业?’我从来没想过要为中国哲学作什么贡献,我的生命体验、我生命发展过程中真正打动我,或者深入我内心的,才是我的宝贝,我要把它表达出来。别人可以写尼采,但写不出周国平的生命体验。生命体验对我来说最重要,学术是第二位的。”哲学在这个时代似已远去,哲学家这个字眼听起来不再崇高,反而陌生。在新的时代,在物质极大丰富的背后,摆在所有人面前的是精神的贫困。李鸿谷的提问似乎代表了所有人对时代的质疑:这个时代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哲学?哲学还有价值吗?周国平表示,哲学作为一门学科,没有实用价值。哲学系报考的学生特别少,哲学系的学生没有办法就业。他们或者是改行,或者是失业。本来意义上的哲学是对人基本问题的思考,这种哲学在这个时代反而更加重要。“在我们这个时代,对人生基本问题的思考是紊乱的,为什么经济发展了很多人还是觉得不幸福,就是因为基本问题搞乱了,很多人都在想这个问题。哲学在这个时代就处在一种困境当中,一方面成了人们的‘弃妇’,另一方面又是很多人的‘梦中情人’。”李鸿谷回忆起北大教授钱理群作演讲时谈鲁迅,有人问,讲这个东西能帮学生提高高考分数吗?教授惊呼:这个时代怎么了?李鸿谷慨叹:“我们这个时代真正贫困的,真正贫瘠的,恰恰就是智慧,以及寻找智慧之道。”有趣的是,两位名人说出了读书建议,却都没有给大家推荐书目,一个称“看书单读书的人都是不爱读书的人”,另一个则打趣“我的‘朋友’不一定是你的‘朋友’”。
现场有观众提问:“这个时代我们听到了很多批判的声音,应该如何看待?”对此,李鸿谷评论:“现在说太多的‘不’,只是迎合我们发现这个社会有待解决或者正在解决的问题时不满的情绪。‘不’只是作为姿态存在,这种东西我建议大家放弃,因为它是垃圾。它不给你提供任何精神性的内容。比如韩寒的作品,它并没有提供任何对这个时代、对这个国家、对这代人共同命运的发现。它只是个性化地表达了这个社会既有的情绪,只是唤醒了大家的情绪,并没有任何新的发现。这种表达只不过在不同的情绪里面形成回荡,并没有其他价值。”
最后,有观众问到哲学与宗教的关系问题,周国平解释,哲学和宗教所要解决的问题相同,都是世界和人生的根本问题,灵魂和肉体关系的问题、生和死的问题。但是哲学和宗教的解决方式不一样。哲学是想通过人的理性来求得答案。基督教就强调要有信仰,要听上帝的,上帝给了你答案。基督教认为人的理性是有限的,这个问题靠理性解决不了。“实际上哲学是人类这么一个状态:被问的问题是灵魂类的问题,要用头脑来回答。灵魂是一个‘疯子’,头脑是一个‘呆子’,‘疯子’在那里问,‘呆子’在那里回答——哲学多么狼狈,多么尴尬。但不能因此说哲学没有价值,哲学让人的理性和人的灵魂之间、人的精神追求和人的思考之间存在一个紧张的关系。宗教已经到了信仰的终点,哲学走在同样是信仰的途中,但永远到不了终点——这是哲学的悲哀,也是哲学的光荣。”
篇4
2、王小波 :出生于1952年,逝世于1997年,中国当代学者、作家。代表作品有《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青铜时代》《黑铁时代》等。
3、史铁生 :出生于1951年1月4日,逝世于2010年12月31日,中国作家、散文家。代表作品有《我与地坛》 《秋天的怀念》 《我的遥远的清平湾》 《插队的故事》等。
4、周国平: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当代著名学者、作家、哲学研究者,是中国研究哲学家尼采的著名学者之一。代表作品有《安静》《守望的距离》《各自的朝圣路》。
篇5
那么,如何对这类文学文本进行合理、有效的阅读鉴赏,这是摆在广大高中学生面前的一个难题。庖丁解牛,游刃有余,给予我们提示:凡事都有规可循。为此,继2010年《高中生之友・古典文学鉴赏》专刊推出之后,编辑部又倾全力打造一个阅读范本:《点击名家》专刊。
在编排体例上,《点击名家》以中国现当代文学名家(常有作品入选高考卷,如沈从文、丰子恺、汪曾祺、季羡林、张炜、雷抒雁、史铁生、迟子建、韩少功、周国平等)为主线,首先,对作家重要人生经历和为文风格作出扼要阐述,让读者在整体上对作家有个初步了解。
其次,遴选其富有风格特色或最近(新)发表的典范性的散文和小说(教材之外),其中散文所占比重最大,主要以游记、抒情散文、文化散文和随笔(通过记人忆事表达哲思和人生感悟)为主。所选作品能较充分地反映出深刻的社会生活和作者的情感生活,富有较强的社会使命感和责任感,蕴涵着深深的民族心理和崇高的人文精神。
篇6
纵然,对于言语来说,传达的力度往往在实用那里受阻。关于这点从历史之中可以发现影子,直到后来在精神的激流里思想有所蠕动之后才时隐时现渐而销声匿迹。一路走来从文字贫乏的表达到自觉的意识逐渐觉醒再到个人对自我生命与生活的体验涉及深刻的自行,无论是清峻爽目或是优美坚毅之文还是闲情睿智之思皆耕耘于各自之心灵。这种不受约束肆无忌惮的言语表达在文体的变革之下得到了放纵,脱去了五四时期的遗风与挣脱了旧文学的束缚,在思想上获得了自由,在表达上更是趋于放荡不羁之态。尽管如此,但关注社会现实问题亘古不变一直是困惑每一个表达者的问题,他们并没有逃离社会现实,而是在与介于国家利益与自我实现之间作出斗争,有的甚至于把自己切身的经历转化为生命的紧张,但是对于一个真正的苦难承受者来说没有一个幸免过苦难的烟火,极富盛名的譬如张承志与周国平,张承志以其沉郁又优美的笔法点燃着苦难熊熊火焰,在苦难的另一端寻找最圣洁的生命。而周国平则是在人生的哲思之中感到了灵与肉的紧张,生命在心灵里得到拷问。当然,对于苦难的陈述与申张大有人在,比如笔法极其荒诞的余华,魔幻与现实主义与历史相结合的莫言,在冲淡现实之间游走却又以一个戏中小丑的角色对现实的热潮冷风的王小波等等。
在文体的形式上原本的格局也逐渐随着思想与文体的自由后有了翻云覆雨的改变,继鲁迅之后虽有继承其文体的,即便在表达方式上只能够发现些许蛛丝马迹,但其中所传达思想的方式一定受到了鲁迅的辐射。只是或多或少的问题罢了。但时至今日或许再稍前一些年日,鲁迅式的文体或是思想如今已是销息了。这并不是鲁迅式的文体好与不好的问题,而是一个时代在变化,一种新问题的产生。新式文体的诞生并没有剥去了对现实的思考,反而在某种程度上更贴近现实,更能够窥见现实之本质。鉴于此诸多的作家已然顺应这么一个潮流与机会形成各自的文体寻找到自己的读者,用自己最自由的文字表达在生活那里得到确认而寻找到对生活的一种信仰。在这么一个潮流之下安妮宝贝以及祝勇等等一大批人不断涌现,在文学之中走向读者,默默地书写并探索人内心为人安身立命。
文体是一个时代精神的缩影,文字是一个时代文明的遗产。而这两者刚好被一个作家所承载着,时代会造就一种格局,这种格局就会迫使新文体的产生,自然文字在这种时候也不会错失良机,或许可能还占了上风。自从网络写作开放并得到普及之后,文体的自由化更是可见一斑了,文字的创新更是层出不穷。各自为战独树一帜地开创着自己的先河,文体没有了一个统一的标准,文字似乎失去了规范,接着便是思想获得了自由。在网络写作的平台之上,新词汇的产生已是屡见不鲜了,诸多词汇对于大多外界人士已经无法能够理解,只是在圈内交流知道罢了,这种新词汇的诞生能否延续着它的生命往后就不得而知了。不过从历史的经验来看,顶多也不过一时之风罢了,风过了一切一如既往地平静,也成不了多少气候。不过对于写作的开放与自由化似乎是时展下的必然趋势了。
即便是写作与思想的自由化获得了史无前例的解放,但又似乎没有不沾染点旧文化的风习的。文章里的厚重感还是时隐时现的。这种厚重之感大概源于古文学的修养,表达的力度是深浅的不一而已。有的甚至于思想残缺不全,难以闪烁出智慧的光芒,在对现实问题的呼应之上更是惨绝人寰。时日一久便造成了精神的空白,填补这种空白在文字那里又必然受阻,好在没有终止掉能够填补的可能。于这其中散文的渐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凡大多执笔之人都或多或少地了解曾经的散文是何其的僵化制义,似乎与八股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瓜葛,这大概是民国初期左右的事了,继之之后诸多杂志的出现引起了散文的流变。脱去了旧文化的风尘,挣脱了八股文化的束缚之后散文可谓是得到了空前的推进与发展。大多作家可以在自我的思想世界里徜徉,感受思考的快乐。无论是在现实问题上还是在理想主义之上都在智慧那里获得快乐。于此之时也尚存忧患之意识,对于自己的历史或许来说或许常常是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可终归来说,散文的日新月异是可见一斑的,尤其是如今的散文更是五花八门,才质低劣,无思想也无艺术可言。吟风弄月成了一个势在趋势。这或许与时代的经济基础有关吧,但如今的上层建筑为何如此低劣,这倒是值得奇怪与深思的问题。莫非遗产出了问题?
篇7
要让现在的我回答,答案一定是前者。
贪婪有深浅。表面的贪婪停留在钱财权力等外物上,深一些的可能带着各种各样的面具。
有对单一事物的贪。
对某一样事物痴迷、收集、狂热地爱好,在文人看来可能赞赏为真性情,甚至以此作为是否值得交友的判断。“性痴则其志凝,故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世之落拓而无成者,皆自谓不痴者也。”痴有痴的好处,确实可以集中志向,带来成就,就像《秘密》的主题,你的意念会把想要的东西带到你身边。然而换个角度,这也是贪婪的一种。放手让自己被所痴的外物控制,好似穿上了红舞鞋,停也停不下来,多少人专注地投入爱好之中,废寝忘食,花费毕生心血。
有对多个事物的贪。
兴趣广泛。这个词看起来是褒义的,说明对生命有着健康的乐观的态度。然而兴趣过于广泛则带来负面影响。一是志不凝,难以成就其中任何一项;二是为其所累,世间能让人感兴趣的事物何其多,是一个人尽其一生也览不尽的,如果每发现一项就开始学习探究,很容易半途而废不说,也会为要学的东西太多所累,还有一样更大的代价,就是北落师门所提到的,迷失了自己。惯性推着人不断地挖掘新的要学习的东西,乐此不疲,真正属于自己思考的时间不知不觉被挤占了,最后忘记了停下来,找回来。
周国平对此持有明智的观点,他写道:“照理说,生命如此短暂,想做的事根本做不完,应该没有工夫感到无聊。单说读书,读某一类书,围绕某一个专题读,就得搭去一辈子的光阴。然而,我宁愿少读点书,多留点时间给无聊。一个人只要不讨厌自己,是不该怕无聊的。不读别的书,正好仔细读自己的灵魂这本书。我可不愿意到了垂暮之年,号称读书破万卷,学问甲天下,自己的灵魂这本书却未曾翻开过。如果那样,我会为自己白活一场而死不瞑目的。”
喏,即使是兴趣,贪多求全都不是什么好事。放弃总是不容易,特别是已经到手的。兴趣广泛固然是好事,每发现一样自己喜欢的新事物,都会被这个领域专有的多姿多彩的风景所吸引,从而产生想去进一步探索的愿望,指望看到更美的风景。任何一样兴趣都如此,那么你舍得放弃其中任何一个吗?这是现实的考虑,因为生命的有限而只投入到有限的兴趣中,其他的都不能给予时间和机会。而且外物侵占得过多,自己心里那些纯净的地盘就会越来越少,越具体就越破坏,所以周国平会担心人生真正有价值的部分被错过,那是更高的机会成本。
至于贪婪的背后,我想应该是恐惧和逃避吧。
葛朗台的贪超出了理智的范围,他是在靠实在的外物获得内心的安全感,而这种安全感又永远无法彻底满足,只能通过实打实地看着存储物增长而获得安慰,从而减轻这种不安。人性的弱点,上帝利用其中一两个就可以完全控制人了,而恐惧则是最根本的一项。人害怕对外界没有掌控感,怕鬼、怕死,各种怕,无一不是因为自己完全无法控制外界,从而产生深深的恐惧。而在恐惧的作用下,本能是会让人什么都可以做得出的,不择手段。因为感兴趣的事物太多而产生烦恼,那是害怕失去对美好的拥有。
至于逃避,那是关系到心理的健康与成长。不愿面对,不愿改变,一方面有固执的因素,一方面也是由于本能。虽然逃避改变不了什么,但那确实是本能,不会因为理智上知道于事无补而不引起这种本能。斯科特医生在《少有人走的路》中,提到过对心理成长的逃避,就是有的人宁愿每天沉迷于某种技能的提高,比如每天练习打球更准确等等,而不愿付出时间精力让心理更成熟一些。那么很有一种可能是因为逃避心理成长这样更困难的事情,而投入到各种兴趣之中,周边其他的一切都成了远不及兴趣重要的事物,从而也获得自己在成长的假象,这种成长过于表面,也弥补不了什么个性上的短板。贪婪的心理本是可以克服的,对于自己喜爱的事物,适度就好,就算远方风景很美,也可以暂时留在心中,甚至决绝地一生都不去触碰,多留些机会给真正的成长,别自欺欺人就好。
然而,据说也不能活得太理性了,会背离有血有肉的人本身而更像是机器。那么还是随性些吧,道理自个儿明白,能实践就去实践,也不是有谁规定了什么样的走法就一定正确,或者看清了就一定要去实践。要痴要贪也是可以继续的,那么,还是放任这些说不定可以拯救自己的可爱的贪婪吧。
篇8
一个人在衡量任何事物时,看重的是它们在自己生活中的意义,而不是它们能给自己带来多少实际利益,这样一种生活态度就是真性情。
一个人活在世上,必须有自己真正爱好的事情,才会活得有意思。这爱好完全是出于他的真性情,而不是为了某种外在的利益,例如金钱、名声之类。他喜欢做这件事情,只是因为他觉得事情本身非常美好,他被事情的美好吸引。这就好像一个园丁,他仅仅因为喜欢而开辟了一块自己的园地,他在其中培育了许多美丽的花木,为它们倾注了自己的心血。当他在自己的园地上耕作时,他心里非常踏实。无论他走到哪里,他也都会牵挂着那些花木,如同母亲牵挂着自己的孩子。这样一个人,他一定会活得很充实。相反,一个人如果没有自己的园地,不管他当多大的官,做多大的买卖,他本质上始终是空虚的。这样的人一旦丢了官,破了产,他的空虚就暴露无遗了,他会惶惶然不可终日,发现自己在世界上无事可做,也没有人需要他,他成了一个多余的人。
在我看来,所谓成功是指把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做好,其前提是首先要有自己真正的爱好,即自己的真性情,舍此便只是名利场上的生意经。而幸福则主要是一种内心体验,是心灵对于生命意义的强烈感受,因而也是以心灵的感受力为前提的。所以,比成功和幸福都更重要的是,一个人必须有一个真实的自我,一颗饱满的灵魂,它决定了一个人争取成功和体验幸福的能力。
人做事情,或是出于利益,或是出于性情。出于利益做的事情,当然就不必太在乎是否愉快。我常常看见名利场上的健将一面叫苦不迭,一面依然奋斗不止,对此我完全能够理解。我并不认为他们的叫苦是假,因为我知道利益是一种强制力量,而就他们所做的事情的性质来说,利益的确比愉快更加重要。相反,凡是出于性情做的事情,亦即仅仅为了满足心灵而做的事情,愉快就都是基本的标准。属于此列的不仅有读书,还包括写作、艺术创作、艺术欣赏、交友、恋爱、行善等等,简言之,一切精神活动。如果在做这些事情时不感到愉快,我们就必须怀疑是否有利益的强制在其中起着作用,使它们由性情生活蜕变成了功利行为。
“君子喻以义,小人喻以利。”中国人的人生哲学总是围绕着义、利二字打转。可是,假如我既不是君子,也不是小人呢?我相信,在义和利之外,还有别样的人生态度。在君子和小人之外,还有别样的人格。套孔子的句式,不妨说:“至人喻以情。”
义和利,貌似相反,实则相通。“义”要求人献身抽象的社会实体,“利”驱使人投身世俗的物质利益,两者都无视人的心灵生活,遮蔽了人的真正的“自我”。“义”教人奉献,“利”诱人占有,前者把人生变成一次义务的履行,后者把人生变成一场权利的争夺,殊不知人生的真价值是超乎义务和权利之外的。义和利都脱不开计较,所以,无论义师讨伐叛臣,还是利欲支配众生,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总是紧张。
如果说“义”代表一种伦理的人生态度,“利”代表一种功利的人生态度,那么,我所说的“情”便代表一种审美的人生态度。它主张率性而行,适情而止,每个人都保持自己的真性情。你不是你所信奉的教义,也不是你所占有的物品,你之为你仅在于你的真实“自我”。生命的意义不在奉献或占有,而在创造,创造就是人的真性情的积极展开,是人在实现其本质力量时所获得的情感上的满足。
你说,得活出个样儿来。我说,得活出个味儿来。名声地位是衣裳,不妨弄件穿穿。可是,对人对己都不要以衣帽取人。衣裳换来换去,我还是我。脱尽衣裳,男人和女人更本色。
人生中一切美好的事情,报酬都在眼前。爱情的报酬就是相爱时的陶醉和满足,而不是有朝一日缔结良缘。创作的报酬就是创作时的陶醉和满足,而不是有朝一日名扬四海。如果事情本身不能给人以陶醉和满足,就不足以称为美好。
此生此世,当不当思想家或散文家,写不写得出漂亮文章,真是不重要。我唯愿保持住一份生命的本色,一份能够安静聆听别的生命也使别的生命愿意安静聆听的纯真,此中的快乐远非浮华功名可比。
人不仅仅属于时代。无论时代怎样,没有人必须为了利益而放弃自己的趣味。人生之大趣,第一源自生命,第二源自灵魂。一个人只要热爱生命,善于品味生命固有的乐趣,同时又关注灵魂,善于同人类历史上伟大的灵魂交往,即使在一个无趣的时代,他仍然可以生活得有趣。
篇9
关键词:语文课程标准;阅读教学;课外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12-0133-03
阅读是一个人认识、思考世界的过程,也是一个人观照、完善自我的过程,可以说阅读影响着一个人素质中最核心的部分(审美观、道德观和价值观)。高中是学生人格形成的重要时期,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接受祖国文化的熏陶、浸润,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以期达到个体的全面发展,语文阅读教学就不能囿于课堂,而应该与课外阅读教学有效链接。幸运的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就跳出狭隘的阅读教学观,明确地将课外阅读纳为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课内阅读教学与课外阅读教学相结合,以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2]。针对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立足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结合自身的语文教学实践,笔者尝试就新课标背景下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的策略提出自己的浅见,就正于方家。
一、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
“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天空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对于接受了多年语文教育的学生来说,阅读能力并非为零,但学生的阅读普遍处于被动、低效的状态,情况令人深思。笔者在对2010届学生做的一份课外阅读调查中发现:①从学生的读书动机来看, 大部分学生都没能真正认识课外阅读的意义。以增长知识、开拓视野为阅读动机的学生占仅总人数的12%;53%的学生将课外阅读当娱乐休闲的消遣;24%的学生带有较浓的功利色彩,只为了增强写作能力,应对写作,应对考试;有11%的学生选择“其他目的”。②从学生喜欢的书籍类型来看,很多学生对课外读物的选择缺乏理性思考。18%的学生选择中外名著,10%的学生选择武侠小说,20%的学生选择言情小说,10%的学生选择诗歌散文,29%的学生选择娱乐杂志,13%的学生选择“其他”。③从一周的课外阅读时间看,阅读时间甚少。一周阅读时间有三小时以上的占总人数的32%,阅读时间2至3小时的占总人数的23%,1至2小时的占总人数的25%,一小时以内的占总人数的20%。④大部分学生缺乏总体的课外阅读计划。有课外阅读计划的仅占总人数的6%,偶尔有计划的占总人数的20%,没有计划、随心所欲、想看就看的竟高达74%。“也许没有一个时代拥有像今天这么多的出版物,然而,很可能今天的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阅读得少”[3],立足于学生们并不乐观的课外阅读现状,改善学生课外阅读的状况,采取有效策略把课外阅读教学落到实处,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严峻话题。
二、课外阅读教学策略
1.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正所谓“课外要在课内抓”,从兴趣入手,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来激发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是可行的途径。语文课外阅读不能仅仅定义为课外时间的课外书阅读,教师能做的大多数工作其实都是集中体现在课内的,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教师应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充分利用课堂这一阵地、教材这一资源,挖掘其中潜藏的人文底蕴,让学生因阅读而感动,进而感兴趣,这才是根本的、有效的途径。换句话说,就是教师得先把课本上的阅读教材教好了,上活了,讲到学生心坎了,学生才会有兴趣将之延伸到课外。然而,在教学实践中,理性解析代替了学生的个人体验与理解,预设追问代替了学生的思维过程,实际上仍是以自己预先设定好的答案为最终教学目标,并以此锁定学生的想象思考,禁锢学生的审美评价。于是,阅读教学课逐渐变成一门纯粹的技能培训课,文章的艺术之美、情趣之美却逐日销蚀。可见,在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既要重视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要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的内部联系,更要善于把蕴含在教材文本中的人文底蕴挖掘出来,引导学生感受文本描绘的形象、体味文本传递的情感、领会文本表达的道理,使学生在语言的熏陶、感染中,找到属于语文阅读真正的感动,从而真正喜欢上阅读。
2.潜移默化,创设良好阅读氛围。新的时代,阅读的形式及特点悄然变化,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也不再局限于书本阅读。过去,书籍是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而现在,可借助广播、电视、网络等渠道,接受方式多样化,并且直接作用于视听,相比之下,读书就显得枯燥乏味了。而这些以视听刺激为主的信息接受方式最突出的特点是“快”,表现为走马观花、浅尝辄止、泛泛而为,好比一次性消费的“文化快餐”,缺少深阅读时的感受、想象、审美和创造,会使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退化,从而削弱了他们对文学阅读的兴趣。尽管这些社会现象凭个人的努力无法改变,但教学艺术使教师作为一个审美客体出现在学生的审美视野里,作为教师,我们应该站在较高的视点上,通过言传身教,进而造成“晕轮效应”,在潜移默化中为学生播下一种热爱阅读的思想,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并敦促学生形成优良的阅读习惯。恰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觉到教育的意图,它的教育效果就越大。”[4]
3.正面引导,科学干预。语文教育是一门艺术,能给学生如雨潜入、润物无声的熏陶,也是一门科学,须给学生正面、显性的指导。阅读是需要时间和精力的,没有时间的保障,那么阅读就只是一句空话。而学生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不多,围绕考试的教辅书籍又不少,如何在不影响学业的情况下,坚持课外阅读呢?笔者认为,在时间的安排上,应鼓励学生合理安排时间,充分利用零散的时间进行课外阅读。平常学习期间的课外阅读,以短小精悍的文章为主,如散文、短篇小说等,而大部头则应放在寒、暑假等时间充裕的时段去阅读。
在内容上,引导学生进行真正意义的课外阅读,读有真正意义的书。阅读有消遣型的,也有获得型的。消遣型阅读是为了调节高度紧张的身心,消除工作疲劳而进行的一种精神活动,对阅读材料的选择,阅读主体更多地是从感觉和兴趣出发,而很少考虑文本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而获得型阅读中阅读主体则希望通过阅读获得知识,启迪心智。教师既要肯定学生的消遣性阅读,因为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和习惯,但更应倡导学生进行获得型阅读,达到真正意义的阅读。
现代社会信息量迅猛增长,书海茫茫,人的精力有限,怎样才算读有真正意义的书呢?周国平在其作品中指出:如果是为了获得精神上的启迪和享受,那么出于这个目的,人文经典是最佳选择。因为这些作品直接关注和思考精神生活的重大问题,其影响得到公认,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笔者绝非否定其他书籍的价值,只是强调课外阅读需要选择,一个人得懂得拒绝和排除,才能够进入真正的阅读;自设阅读的标准,读有真正意义的书,才是成熟、理智的表现。
4.结合研究性学习激发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在课外阅读指导的初期,可利用课堂作适当延伸,通过课内外衔接来进行课外阅读教学。由于有教本作依托,延伸轨迹与衔接指向比较明确,阅读目标与重点也相对明确,对课内阅读起着巩固与促进的作用,同时,也能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有利于学生相关文化素养的积累与培养。而对于课堂上学生感兴趣的、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可以形成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课题,组织学生分成若干个专题研究性阅读组对课题展开研究,这既能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增强互动合作精神,又能激发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来解决研究过程中碰到的难题。(如在上粤教版必修一“认识自我”这一单元时,笔者就做了如下尝试:首先布置学生课后与自己熟悉的人交谈自我,从他人的角度更深刻地剖析自我,并将访谈结果整理在笔记本上。接着布置学生课外利用网络或图书馆,搜索与 “潮汕人文特点”相关的文章,看看别人如何评价潮汕人,并将搜集到的资料整理在笔记本上。然后指导学生阅读《潮汕文学读本》(汕头大学出版社)中的相关文章(如《追忆粟芭村》《乡魂》等),组织学生结合课外搜集到的资料,在课堂上讨论总结“潮人特性”,并推选代表发言交流。最后以“潮汕人文特性探究”为课题,组织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通过课堂的延伸、课题的研究,一方面,引导学生从更高层面认识自我,认识家乡,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增强了学生通过课外阅读解惑、明知的意识。
5.组织学生开展阅读交流活动(如举行辩论赛、读书交流活动等)。组织学生交流课外阅读的成果和体会,是巩固课外阅读成效,提高课外阅读兴趣,形成课外阅读习惯的好办法。通过交流课外阅读的做法、收获、心得等,可以增加学生的阅读成就感,而且,这种集思广益、群体互动的自我教育方式,对学生自我的教育和影响,常常比教师单向的教育更有力度。
笔者有幸指导高一年级的入学新生,开展了“读人物传记,立人生志向”的活动。该活动由学校政教处和语文组联合举办,旨在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鼓励刚踏进青春门槛的学生以名人为榜样,点燃思想明灯,立下人生志向。首先,在活动的准备阶段,教师先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认知水平,结合课内阅读教学的内容,筛选、拟定读书活动的推荐书目,再就阅读的基本知识(如目录、序跋、索引等)和读书方法(如精读、略读、快读、鉴赏等)对学生进行指导。其次,在学生读书阶段,教师指导学生做读书卡片,并定期抽查,然后选出优秀的文摘卡、阅读笔记参加学校评比。最后,在活动的汇报阶段,以现场电视直播的形式在全年级进行谈话式交流。整个活动,在校园掀起了读书的热潮,在学生中产生深远的影响。
课外阅读使学生更关注人类命运和地球家园,能明辨是非、善恶、真假、美丑。在课外阅读实践中,学生自己看书,自己思考,自己领悟,在和作者的对话中达到自身的升华,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逐步建立起自己的思想。倘若通过阅读,让每一个学生变得更好、更纯洁、更善良,对别人更有用,那么便达到了阅读的最高境界,也实现了阅读的终极价值。 诚然,对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的探讨,还有许多很具体的问题有待深入思考,但有一个信念是坚定的:语文阅读教学不会在狭窄的圈子里窒息自己,相信在不断地探索、总结、革新中,定能走出一条理想的富于个性化的语文课外阅读教学路径。
参考文献:
[1]张孝纯.“大语文教育”刍议[J].语文教学改革,1986.
[2]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篇10
有一次,我在课堂上和学生一起阅读古希腊欧里庇得斯的《酒神的伴侣》,有学生提出了“神不正义,人怎么办?”的问题。大神宙斯和人间女子塞雷勒有染,狄奥尼索斯(酒神)是他们的儿子。宙斯曾答应塞雷勒一件礼物,塞雷勒问女神赫拉(宙斯的妻子)该向宙斯要什么礼物。赫拉说,你让宙斯现出原形吧。宙斯的原形是霹雳闪电,塞雷勒因此遭雷击而死。宙斯把当时幼小的酒神儿子缝在大腿里养大。
酒神用神力让忒拜所有的女人癫狂,让忒拜的国王被自己的母亲阿高埃杀死,还让忒拜的建立者卡德摩斯和他的子孙都被诅咒变成了蛇类,一种低于人的动物。卡德摩斯对酒神说:“我们承认有罪,但你的惩罚太重了。”酒神回答道:“我是神,我受了你们的侮辱。”卡德摩斯又说:“神不应该像人那样冲动。”酒神答道:“事情是我父亲宙斯早就决定了的。”
读到这里,不少学生觉得不解。有一个学生问,酒神如此使用“过度暴力”,究竟是一种怎样的神性?而且他对人的过度惩罚,还有大神宙斯撑腰,这又是为什么?另一个学生说,忒拜的人都知道错了,为什么神还这么冲动?相比之下,倒是凡人卡德摩斯比较理性。
其实,这正是欧里庇德斯戏剧的独特之处。在他那里,神像人那样说话,而人却能像神那样说话。我班上的学生对《酒神的伴侣》中的神没有好感,更没有敬意,这与他们平时的道德权威观念有关。在他们心目中,神是单神的基督教中的上帝。在基督教中,上帝的神性高于人性,因为神性能超越凡人的野蛮、暴力的报复冲动。神因此而具有至高的道德权威。
学生似乎很自然地把神的权威和政治或社会公权力的权威联系起来。有学生评论道,酒神迁怒于忒拜人,是因为他对自己的纯粹的神的“血统”并没有十足的信心,用政治术语来说,就是没有充足的合法性。政治暴力往往也是出于“过度证明”本已有欠缺的合法性。问题是,神不正义,人怎么办?
神的政治联想使得学生们在讨论这个问题时出现了多种分歧。有学生说,人在神面前,卑微而渺小,神的存在就是在提醒人要谦卑地生活。神如果正义,算是人的运气;神如果不正义,人只能自认倒霉。谁能够生活在一个比较正义的制度中,往往不是他自己选择的结果,而是一种运气。事实上,民主制度在一个国家中形成,往往也是历史的幸运。
有的同学却说,民主制度不是神的统治,是法治。酒神对人的不正义,在于它完全凭借它的一己意志,独断专行。神的权威应当来自神的律法,而不是他的威力。神体现和服从自己的律法,并要求所有的世人服从这个律法,这才有神圣权威。神有权威,因为神自己首先就不无法无天。
还有的同学说,正义是对于人而言的,正义限制人的行为,对神没有束缚力。这是神和人的区别所在。《酒神的伴侣》中的神其实是“自然”,自然是超乎人理解的力量,既给人带来丰饶,也给人带来灾害。
也有的同学说,神不是不正义,而是代表一种人无法充分认识的最高正义。《酒神的伴侣》中的神对忒拜城邦的集体惩罚,表明神敌我分明,打击它的敌人,施惠于它的朋友。人应该避免做出任何不敬神的行为,不要让自己成为神的敌人。
有学生对此表示强烈的异议,认为神所代表的不应该是一种用暴力和恐惧迫使人服从的强权力,而应该是一种博大的爱、怜悯和关怀。认同暴力和恐怖的神,会把人导向一种危险的政治逻辑。希特勒杀犹太人、斯大林消灭富农阶级,难道都是受害者自己要成为主宰者的敌人?难道都是他们自己的错?
就在学生们说神“应该”如何时,他们已经是在用人的正义意识在思考问题了。最早具有这一意识的是《旧约》圣经中约伯的妻子。约伯是个敬神,是个避恶的虔诚信徒。上帝和撒旦赌约伯的虔诚,开始考验约伯。约伯的绵羊、牛和骆驼被杀死,仆人丧命,同样还有他的子女们,最后还失去自己的健康。约伯从脚跟到头顶都长满毒疮,坐在灰堆中刮自己的皮肉。只有他妻子还留在他身边,她对约伯说:“你还坚持你的虔诚吗?你弃掉神,死了罢!”约伯的妻子是第一个因为神不正义,而对神愤怒的女人。
在神的“天威”面前,人无能为力,但人并不必须承认神的正义性。不承认神的必然正义性,这本身就是人以正义的名义进行的一种反抗。正义是一种人的价值。“人”是在两层意义的区分中确立的。第一层意义源自人与超于人之间的不同,第二层则是基于人与低于人之间的差别。第一层意义的差异意味着人的局限,人不可能像神那样无所不能、为所欲为。神不正义,人无力对抗。第二层意义的差别意味着人具有动物没有的正义意识和价值判断。人无能为力,但不会没有想法。在《酒神的伴侣》中,神并没有能够真正成功地把卡德摩斯这个人变成动物。因为卡德摩斯虽然对神无能为力,但并没有放弃自己的想法。神确实比人强大,但所有同情卡德摩斯的读者,都是站在人这一边的。
把生命的意义看得比生命本身更重要的人
周国平,1945年生于上海,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著有学术专著《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尼采与形而上学》,散文集《守望的距离》,纪实作品《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等。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无论是文天祥的视死如归,还是颜佩韦等五人的勇于就死,他们都在追寻生命的意义,而这种追寻也都有一个前提,那就是谁也无法避免的死亡。
“向死而生。”正因为如此,世界上便有一类人,他们把生命的意义看得比生命本身更重要,所以他们面对死亡时往往显得更从容,因而更令人深思。“舍生取义”,为我们搭起了理解苏格拉底之死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