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的散文范文

时间:2023-03-27 18:17: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雪的散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雪的散文

篇1

我想要采下一捧完美洁白的雪花,涤洗我的爱情,企图把经年的尘埃濯洗,换回她曾经无瑕的面孔!我想要让雪的声音传递我思念的呼唤,雪地里伯父那座孤寂的坟只成了伯父留给我唯一的纪念,泪水淹没了我的眼眶,我在风里泣不成声,雪花打在我脸上冰凉冰凉,我呼唤我爱戴的伯父,只所见一声声风的嘶吼。雪啊,都说你是天使羽翼上零落的羽毛,我把希望寄托在你神奇的性灵之上,捎去我对他老人家的思念。此刻我只能无力的为他烧一张张纸。

我听见雪声仍在我的耳边窸窣下落,仿佛在传唱一曲离别的挽歌。为我逝去的青春,为我逝去的亲人。

雪地里我孤单的行走,十年前雪地里我吟唱《当》这首歌的情景还记忆犹新,我满怀对爱情的憧憬,恍若隔世的爱恋消逝在年复一年的岁月流转中,找不到曾经的坚定,只留下朱颜已改的玫瑰,还盛放在床前的花瓶之中。

如今我不再是不谙世事的孩子,我也走到了面临亲人永远别离的时候,承受悲伤的心痛仍要向前走。

雪花请你带走我的悲伤,留下一个纯洁的信仰给我。有关于美好的希冀,我渴望乘着这美好的翅膀飞翔,划过人生苦难的沼泽。

雪染白了我眼前的世界,我分不清梦与醒,看不到肮脏与丑恶,只想沉醉在这一色的纯洁里休憩。

雪厚厚地落满我的世界,我走在其中。不在年轻的生命已然拖拽我走向明天的路。

雪花的冰冷深深的嵌入我的胸膛,我却还甘愿停留在雪中思忖我生命的轨迹。一树雪花一树希望,耀眼在我的双眸,我宁愿相信它是一树梨花盛开。为我的生命增添一缕春色,延续我寒冬里衰弱老去的想要活下去的信念。孤单的灵魂向往春天的盎然来绚丽生命的颜色。

篇2

[关键词]电视散文;审美;艺术美学;创作特征

一、视听语言——与观众的絮语

“审美就是自由的体验”①与央视《电视诗歌散文》的栏目宗旨有相通之处。同时,“电视兼有媒介属性与艺术属性双重属性”②。在这里,我们重点分析电视散文这种电视节目样式的部分艺术美学特征。《电视诗歌散文》中的《中国古诗欣赏》《天一生水》《可可西里生存日记》等作品,在以优美的视听语言演绎经典文学作品方面作出了积极的探索和贡献。

视听语言既有能力记录现实的原本样态,又有能力构建非现实的时间空间。它既可以是表现的,也可以是再现的。其中,电视散文的视听语言呈现出三种基本形式,即视听语言中再现、表现及前两者交互并存。比如在《我与地坛》中,作者讲述到自己在地坛里的那些时光、母亲的叹息时,画面就再现出了曾经作者在地坛时的情景。

“看不仅是眼睛的活动,而且是大脑的活动。”③影视画面被观众眼睛接受,同时,它如同文字之于文学、音符之于音乐,是电视不可或缺的成分。电视散文的画面大多非常优美,构图十分讲究。一方面为表达深刻的思想内容服务;另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也可以为了创造自身的独立审美意义而存在。画面不仅是重要的内容表现形式和信息传播手段,而且是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方法,具有以影像来营造意境的特点。意境“是由精神经验和心理意念构筑成的空间和画面,但是这种经验和意念,一旦得到会意性的领悟,往往可以获得多义的效果”④。

二、画面构图——景语的蹁跹

构图,即单幅画面内部的构架。有时,拍摄者会将焦点纵向变化,以达到画面的顺畅、层进式变化的画面叙述目的,从而带来独特视觉效果,对作品全篇的镜头语言产生影响。在《背影》中,主人公从火车内望见父亲去买橘子时的主观镜头纵深推进使焦点纵向变化,配合朗读作者内心的独白,是全篇的一个描写精到让人动情的所在。

“是什么使得好的艺术如此有价值,对我们如此有意义?……所有这些都是正当的美学问题。”⑤针对电视散文的话,答案中应该有“视听语言”几个字,视听语言能增添作品别样的美感,赋予作品以灵性。比如“丽江春雪”以出乎意料的初春之雪,颠覆了平时很多人心中固有的丽江形象。该片的后半部以人物为主,表现出人们在雪中的活力与情趣。在北方这些行为相对多见,但在三月的南方,在极富生趣的解说词的点染中,更是另有趣味。不论是人们对下雪的行为反应,还是面部表情,都渲染出雪中别样美丽的古城。

同样的移动的镜头,在“走失在纳西文字中”与“时光的痕迹”中以不同的节奏打造出不同的视听效果。前者由古老的东巴象形文字着手,展现纳西族的独特文化和悠悠历史。一个个象形文字像一幅幅图画涤荡在镜头的河流中,也在历史的长河中倒影出波光粼粼,它近在眼前,却发端千年以前……引子将丽江演绎得从容而大度,为后面的铺展奠定了节奏基础。蒙太奇的使用让古城景物和纳西古文字交替出画,那些熟悉的花鸟虫鱼,仿佛因为与象形文字的遥相呼应而令人眼前一亮。其构图虚实相生、别有意蕴,营造出一种诗意的空间。

相较而言,“时光的痕迹”以其柔和、悠然而体现出不一样的情调。它从“第一次来丽江是晚上”娓娓道来,巧妙利用了昼夜对比的手法,由表及里地展现出对丽江两天三夜的有粗有细的多样感受。白天喧嚣、入夜安静是我们常有的生活印象,相反,丽江的夜晚则热气腾腾,展现的是人们的激情与火热,围篝火而起舞的众人、酒吧一条街的喧腾以及丽江的特色——水,不舍昼夜。夜晚过后的白天,倒是反而显得安静,像在阳光中打盹的猫。节奏的张弛有道,把丽江演绎得动静生姿。“从审美特征上看,电视与电影作为姊妹艺术有许多相同之处。”⑥构图当属相同点之一。除了节目都用16∶9的电影模式播放,每期节目中都还可以明显感到创作者在构图方面的匠心(比如《毕业了》系列作品,《太阳花》系列作品)。

三、色彩——真情与意境的流淌

对于色调的运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编导对基调的思考、对色彩见解及色彩本身的表意功能的差别。其实,“任何美(审美意象)都是‘呈于吾心’,同时又‘见诸外物’”⑦。艺术家“所表现的是主观的生命情调与客观的自然景象交融互渗,成就一个鸢飞鱼跃、活泼玲珑、渊然而深的灵境”⑧。“意象的基本规定是形象与情趣的契合(情景交融)。”⑨在《荷塘月色》中,以一种夜晚的月下朦胧的色彩与影调,引起观众的想象,中国古典美学中所说的“境生于象外”(刘禹锡语)的意境就体现了出来。

从色彩心理学角度出发,节目的色彩在抒情叙事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影响受众的情绪,达到传播效果。大量的主观色彩对色调的运用是电视散文不可或缺的。观众对于色调有着大概相似的领悟,比如在播放回忆性的内容时利用的黄色、灰色或黑白,以带动观众的情绪向预期的纵深前进,这让时间感和空间感被合理兼顾。比如印象中国系列中《一面湖水》一集对黄龙景区的拍摄就体现了它颜色的优势与特性,很好地传达了名胜的秀丽与风姿。

篇3

三问三观学习心得体会

如何将"三问三观"的理解认识落到实处,作为基层司法工作人员,我深有感触。群众与我们,是鱼水相融的密切关系,牢不可分。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只有取得群众的配合和支持、理解和认可,才能顺利圆满地完成工作任务。我深刻体会到,要做好工作,服务好群众,就要了解群众内心深处所需所想,真正做到真诚耐心、细致入微的服务,才会让每位群众都满意而归。

我们每一位基层司法行政工作人员都是为民服务的一个缩影,是代表行政机关门面的一个形象,作为一名司法行政工作人员,服务好群众,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帮助群众提高法制意识,为人民群众提供法律援助,是我们最起码的职责。群众的事情没有小事,我们不能因为事情小而疏忽大意,要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作为一名基层司法工作人员,我深刻的体会到群众因为法律观念淡薄,往往一件很小的事情,最后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这就要求我们能及时的发现矛盾,解决矛盾,不能等事态严重了才去想办法解决。

作为一名司法工作工作人员,我深刻体会到,要做好工作,服务好群众,就要了解群众内心深处所需所想,真正做到真诚耐心、细致入微的服务,才会让每位群众都满意而归。

篇4

一、激活文字,让想象引发学生的兴趣

语文教材展现在学生眼前的仅仅是一行行文字。如果不展开想象,不懂得进行再创造,那么出现在头脑中的可能只是词语所代表的抽象概念,而无表象组成的生动画面。这样,学生就不可能进入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之中,不仅无欣赏乐趣可言,而且难以理解作品的意蕴。科林伍德在《艺术原理》中指出:“真正艺术的作品不是看见的,也不是听到的,而是想象中的某种东西。”语文教学中,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引导学生驰骋想象,透过文字看到图画,透过语言看到生活,置身于作品之中,获得人生感悟和美的享受。

如阅读郁达夫的《故都的秋》第四段:“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到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怎样激活这段文字呢?笔者设置了几个问题:为什么会有“脚踏上去”的动作?作者为什么不说“没有声音,没有气味”,却说“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加了个“也”字,似乎在与另一种情景相比较,而这种情景则是大家所熟悉的,那是一种什么情景?

于是学生展开联想与想象,调动以往的生活体验,回答了“雪”“似花非花的雪花”“雪后观景”。尽管多数学生并不认识槐树,更没见过秋天槐树落蕊的情景,但通过想象,却似乎看到了这样一幅画面:秋天的清晨,作者起来打开房门,惊喜地看到院子里槐树的落蕊铺了一地,于是就像早上醒来才发觉夜里静悄悄地下了一场大雪那样,怀着欣喜而又好奇的未泯童心,去踏上几脚,却发现“声音也没有”,不像踏雪那样会发出“吱嘎,吱嘎”的声响,然后掬起一把,闻一闻,“气味也没有”,同雪一样清爽;一阵扫后,只留下“一条条扫帚的丝纹”,槐花就这么静悄悄地走了,“一叶落而知天下秋”,一种悲凉弥散开来。通过这种想象,学生走近了作者,走进了作者笔下凄美的意境之中,感受到故都秋的清、静、悲凉的韵味。

二、找准切入点,让思维的火花尽情绽放

《庄子・养生主》中记载:“庖丁为文惠君解牛”,十九年间解牛无数,而刀刃若“新发于硎”,为什么呢?皆因庖丁找准了下刀的位置,一点突破,骨肉迎刃而解,费少而功多。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时,往往要求他们既“入得去”又“出得来”,但如何引导他们“入得去”呢?找准突破口是关键。

《项羽之死》是人教版高二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与散文欣赏》中的篇目,它记述项羽一生的最后阶段,表现他无可奈何的失败和悲壮的死亡,是《项羽本纪》中最具悲剧性的一幕。这篇文章围绕项羽这个悲剧英雄,描写了垓下之围、东城快战、乌江自刎三个场面,多角度、多层次地展现了他的性格。教学中师生免不了讨论项羽的形象,如果直接提出“项羽是一个怎样的人”这一老生常谈的问题,恐怕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我们可以提出一个似乎与此无关的问题:“在赐马亭长时,‘项王笑曰’中的‘笑’该怎样理解?”

有的学生认为这里的‘笑’应该是项羽对时不利己的慨然面对,慨叹自己的时运不利,如果不是如此,他怎么会失败呢?从前面的东城之战我们也可以看出,他不仅仅是拼死决战,更是想再次证明自己的作战本领,言外之意“我”还是有能力的,只是自己时运不济。

有的学生认为项羽拒渡乌江时“笑”答亭长,体现他知耻重义的性格。项羽曾经想过东渡乌江,但真正来到乌江岸边,看到拢船等待的亭长,他又否定了自己的决定,因为他觉得:“籍与江东弟子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项羽的“笑”不是强自矜持的笑,不是凄然苦笑,而是镇定安详的笑,显示了他临大难而不苟且的圣者之勇――“知耻近乎勇”。

还有的学生认为这里的笑体现了作为一位勇者的视死如归,是一位壮士的蔑视死亡等。学生讨论得出的观点很多,通过对这一个字的探讨,一下子就激起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大家都能各抒己见,这时教师就可以结合全文,顺势引导对项羽这一人物形象做更进一步的分析。

三、彰显个性,用开放式教学激起学生热情

《新课标》指出:新课程中的语文课堂,应该完全摒弃那种“对不对”“美不美”的唯一答案的设计。语文教学模式也应该不拘一格,只要能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并从中获益,那就是成功的。

例如平常讲《祝福》这一课时,教师大都是按照文段来分析人物形象和造成祥林嫂死亡的原因,可以说就是平铺直叙,按部就班。课文看起来是与现实脱节的,而且显得枯燥无味。那么怎样才能将课文与现实联系起来呢?为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笔者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自编自演,排练成课本剧,通过角色的扮演充分体验人物思想感情的挣扎变化。

这一形式,让学生热情高涨,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学生不仅能根据特定的时代背景和人物心态,给剧中人物配上相应的对白、动作等,还能根据自己的揣摩加上一些人物神态和舞台布景,来表现不同人物的内心感受。尤其表演完了之后,他们意犹未尽,还围绕“祥林嫂之死谁之罪”展开了激烈讨论。笔者趁机把它当成一个刑事案件来处理,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破案,找出真凶。学生一听兴致勃勃,跃跃欲试,个个都想要亲手逮住那个凶徒。

在破案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到极大的开发,他们成为教学过程的自觉参与者,自身的潜能得到挖掘,能透过表面现象去深究隐藏在背后的深层社会背景。正因为如此大胆地放开手脚,让学生主动探索答案,在之后的考试作文中,多次出现学生以这篇文章为论据的情况,如果当初循规蹈矩地先疏通字词,然后梳理文段,再来分析人物形象,探究死因,或许就不是这种结果了。

有位哲人说过,教学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开放式教学这一途径,不拘泥于教学参考书给出的答案,不受制于课堂教学形式,真正追求课堂实效性。这样,语文教学才可以摆脱沉闷枯燥的形式主义,展现出语文学科应有的魅力,恢复学生的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创造力,让新课改真正落到实处。

篇5

六三三制的确立最早提出改革八四学制的是哈佛大学校长艾略特,他于1888年发表了题为《美国学校能否缩短年限而内容丰富》的报告,艾略特指责由于小学学制太长,学生读完大学时年龄偏高,人才的培养跟不上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艾略特认为中小学课程应当适当的缩短与丰富,他认为如果要缩短小学年限,需要改进教学效果、充实课程的内容,这样可以提高毕业生的水平,并让学生尽早参加工作。1892年,艾略特又做了《缩短与充实文法学校的课程》的报告,建议修改现有学制。1893年,以艾略特为首的“十人委员会”发表报告,建议将中等教育提前两年开始,即小学变为6年,这是六三三学制的开端。1905年“节省教育时间委员会”由美国全国教育协会提议成立,该委员会在1912年发表报告,提出了中等教育应当分为初级中等教育和高级中等教育两个阶段,即设立初级中学(三年制)和高级中学(三年制)。1913年“,节省教育时间委员会”明确建议应设立单独的三年制初级中学,这样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之间的衔接就可以由初级中学完成,至此六三三制的核心部分已经建立。1913年成立的“中等教育改组委员会”对中等教育职能、目的以及学制进行了重新研究,并于1918年发表了《中等教育基本原则》的报告,这份报告提议改革学制,“使第一个六年致力于初等教育……而第二个六年致力于中等教育。”[1]同时规定了中等教育须有初级中学和高级中学构成,学习年限各为三年,这份报告正式确立了美国学制为六三三制。20世纪20年代之后,美国普遍采用了六三三学制。该学制不仅在美国影响广泛,甚至传至亚洲,成为日本、中国等国的学校教育制度的蓝本。

二、进步主义教育改革中的学校实验

1890年至1920年是美国的进步主义时期,这一时期的社会变革引发了一系列经济和社会问题。进步主义运动是为应对变革而进行的社会改良运动。进步主义者认为,当时社会面临的贫困、暴力、种族主义等问题需要通过提供良好教育、安全环境和充足的工作来解决。正如前文所述,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美国的教育并没有与社会变革相适应,产生了诸多问题,因此,进步主义运动也延伸到教育领域。为了使教育与社会需求紧密联系,许多教育家在教育领域进行改革。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进步主义初等教育学校实验是葛雷制和有机教育学校。

(一)葛雷制1907年美国教育家沃特在印第安纳州葛雷市任督学时,推行了一种新的学校教育制度,被称为葛雷制,也称为“二部制“”双校制”或“分学团制”。沃特吸取了杜威的教育思想,把学校的课程按照社会性质划分。沃特把学校和课程都分为四个部分,学校为:教室、工厂和商店、体育运动场、礼堂,课程则为:工艺和家政、科学、团体活动、学术工作以及体育和游戏。“葛雷制”在当时非常受学校欢迎,因为当时,葛雷地区缺少学校,但学生人数非常多,现有学校无法满足学生入学需求,同时,公立学校中经费浪费状况十分严重。沃特正是根据当时葛雷地区的现实状况,并结合自己的教育思想,把全校学生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学生在教室上课,其余学生在学校的其他场所活动,上午和下午的活动对调,这样不仅节约了学校经费,而且也充分利用了学校各项设施,有效解决了学生就学问题从而提高了办学效率。更值得一提的是,沃特取消了学校的寒暑假以及周日,学校全天24小时开放,这一举措延长了学生的在校时间,在更大程度上为学生接受教育提供机会。同时,学生全天在学校,可以有效避免学生在校外沾染不良的社会习气,也能保障学生的安全。

(二)有机教育学校美国教育家约翰逊是有机教育学校的创始人,1907年她在阿拉巴马州创办了费尔霍普学校,并在该校进行教育实验,约翰逊借用亨德森书中的术语,把该校称为“有机教育学校”。约翰逊认为学校教育的目的应该是“尽量使儿童身体健康,最好地发展智力,并保证富有感情的生活的真实和自然”[2]。因此,约翰逊的课程设置是以活动为主的,她主张激发儿童的兴趣和求知欲,从而引导儿童学习读、写等课程。她为有机学校设置的课程为手工、体育活动、音乐、戏剧表演、自然研究、感觉教育、跳舞、野外地理和数的基本概念等。在这所学校中,不同年龄的儿童按其身心发展特点学习不同内容。

三、综合中学的建立

美国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基本完成了初等教育的普及,这一时期,工业的发展,经济的增长,吸引了大批移民,促进了城市化的进程,同时由于城市人口就业以及升学需求不断提升,促使人们对中等教育的需求越来越高,虽然当时中等教育也在快速发展,但是,仍然无法满足社会需求,因此,改革中等教育极为重要。

(一)综合中学出现的条件当时的美国中学,在学生升学和就业方面倾向十分明显,1893年的中等学校课程计划报告中有如下各个主要内容:第一,让学生精学一些课程,所学课程应当能相互联系起来;第二,学生学习的科目不应该有分量上的差异,也不能仅仅考虑学生将来要达到的目标,学校开设的全部科目都要以相同的分量教给学生;第三,课程可以分为四组:现代语组、古典学科组、拉丁语和自然科学组、英语组,学生根据自己的语言选择课程。可以看出,该报告明显偏重学生升入大学。1899年,全国教育协会的“十三人委员会”提出学院的入学条件应为学生中学学科的总学分,这进一步加强了中等教育的升学目的性。因此,许多当时无法升入大学的中学毕业生,在毕业后,无法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同时由于进入普通学校和职业学校的不同选择,决定了今后的职业选择,这进一步使得人们希望中等教育不仅可以为升学做准备,还可以为就业做准备。中等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二)综合中学的确立中等教育改组委员会受美国全国教育协会委托,进行改革中等教育的事宜,该委员会通过研究中等教育职能和目的,于1918年了题为《中等教育的基本原则》的报告,该报告提出,要建立把各类课程(升学所需课程、职业教育课程)全部包含在一个学校内部的综合中学,并且,这种综合中学应当成为中等教育的标准类型。《中等教育的基本原则》的发表表明美国综合高中制度最终确立。综合中学把所有课程统一在一所建筑内进行,即为升学做准备,也要为学生就业做准备,使得不同学生的需要都得到满足。综合中学受到中等教育改组委员会的大力推广,逐渐成为美国中等教育普遍采用的模式。

四、结语

篇6

1 要“画龙点睛”,切忌“面面俱到”

信息技术的先进性、直观性等是不可否认的,如果运用得好,课堂教学就会如虎添翼、锦上添花,这就需要把握“度”。例如抒情的散文,优美的画面配以极富感染力的朗读,在视觉与听觉的双重刺激下,产生意想不到的心里震撼,一切尽在不言中,比起苍白的纯语言教学来,效果是不言而喻的。当前的农村中小学条件仍然有限,国家配备远程教育装备之后,教师们争抢使用远程教室上课,这本来是一件大好事,可是信息技术毕竟是新兴事物,具体使用时犹如饥饿进餐馆大有饥不择食的味道,往往不加选择,一味依赖信息技术资源,有的甚至连课后习题也不厌其烦地打到电脑上,通过电视屏幕让学生去费力地辨认,这就显得矫枉过正了,失去了原本意图。画龙点睛,好比美女颈上的项链,一条足矣,若是面面俱到,弄得全身珠光宝气,叮叮当当,就显得俗不可耐了。

2 要“自然得体”,切忌“牵强附会”

信息技术的使用只是课堂教学手段之一。根据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时间等等的不同,恰当地加以选择,灵活地区别运用,以期达到最优的课堂效果。如教学《春天的发现》一课时,带学生走进大自然,到校园去转转,去发现曾经被遗忘的东西。这当然是首选的做法,若是时令未到,春天的特征还不明显,那么,借助信息技术,先睹为快,一饱眼福,同样值得称道。

不同的文章,需要不同的信息技术,像《阿里山的云雾》《黄果树瀑布》《敦煌莫高窟》《月球之谜》等文,所写内容离农村学生的生活较远,又有很强的欣赏性,适宜上网搜索,补充内容,开阔眼界;《冀中的地道战》《詹天佑》可以让学生进行电脑绘图等动手操作的训练;而《小珊迪》《穷人》《珍贵的教科书》《倔强的小》等课文,一盘极富感染力的标准普通话朗诵带,足以先声夺人。选择运用恰当的教学手段,彰显具有个性的课堂艺术,讲课风格、自然得体是基本的要求,切忌“牵强附会”。

3 要“意犹未尽”,切忌“包办代替”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无论使用何种教学手段,目的是相同的,都是要激起学生探索求知的欲望,教给学生自己学习的方法,尤其是从生活中学习和积累知识。如讲《赤壁之战》《将相和》《草船借箭》等课文,可结合实际,让学生看电视剧中的相关情节,读原著的精彩描写,听名家的详尽评说(如易中天品三国、刘心武解密红楼梦),悟人物的复杂性格,既开阔了视野,陶冶了情操,又升华了情感,受到了启迪,更是提高了审美层次。学生学到的不再是书本上悠闲的死知识,而是与生活紧密相连的无限丰富的活知识。

篇7

打探散步场所

准备好随身可带的玩具和运动用品

把自己调整到童心未泯,随时疯的状态

1小小身体动起来

体能发展是学前阶段孩子发展的核心,以散步的方式,达到锻炼的目的,让孩子身体强健,这是亲子散步最重要的作用。

为实现这一目的,妈妈们要为宝宝准备好出行的玩具,大约从学步开始,这样的玩具就可以随着孩子的发展不断更新啦,例如,扭扭车、滑板车、自行车……在这之中,我们还可以穿插其他玩具,比如小足球、跳绳、风筝、泡泡机等等。带上玩具去散步,孩子定会留连忘返、乐在其中,体能自然会有所提升。

2探索的范围大点,再大点

真正意义上的早教,是以丰富孩子的视野为手段,通过多重、多样的刺激激发孩子的思维与想象,达到启智的目的。以丰富视野为目的的散步,就要不断更新散步的场所,把每次的散步都置身于不同的环境,用新奇的变化吸引孩子去观察、去探索。

除了空间的丰富,还应该有时间的保障,比如同一片海,早晨与正午不同、正午与傍晚不同、傍晚与午夜不同,四季之间更是千差万别,晴雨之间、风雪之下,也不尽相同……这种同一区域的不同风景,更能培养孩子的观察品质,激发孩子的思维与鉴别,让观察与思考更深刻。

当诸多的空间与时间在妈妈的内心熟稔,当雪花飘飘、细雨婆娑、艳阳高照之时,我们就会轻易地判断出哪里的风景最美,哪里的意境最沁心,有了了然于胸的选择,带着宝宝有目的地去散步,定会收获多多。

试想,大雪纷纷的时候,妈妈带着孩子,拉着他的小车、小铲去银装素裹的世界玩雪,脚下传来咯吱咯吱的声音,寒风从脸上掠过,洁白的雪花落在围巾上、如同小山般的雪花装满小车……这该是一幅多么美丽而温馨的画面!踩雪的声音、渐渐陷落的感觉、飞舞的雪花、寒风吹过的阵阵寒意……一切体验都会在纯粹的环境中走入孩子的内心世界,是如此的美丽与真实,胜过千言万语。

3不经意间积累知识

如果把散步视为诗意的散淡之旅,知识的积累则是其中最给力的点缀。图形、数字、文字等等就被我们信手拈来,自然地融入环境之中。

知识的积累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比如,我们可以先在散步周围的环境中寻找图形,汽车的轮子是圆形的、公园的路灯是柱形的、桥下的石墩是方形的、玩具店的小屋是长方形的、屋顶是三角形的……在这样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有意地去一种物体中发现图形,比如,路边的石子各式各样,我们可以给不同形状的石子命名。在对图形比较熟悉之后,我们还可以欣赏图形带来的魅力,欣赏不同图形的艺术效果,于是可以带着宝宝去特色建筑比较集中的地方欣赏建筑之美。

知识的积累也是一个多元刺激的过程,比如我们可以在公交车上教孩子认识数字,可以从汽车牌照上教孩子认识数字,还可以在购物的过程中认识数字……当然,我们还可以通过操作对数字有更深入的认识,比如散步到某处停下来歇息的时候,可以与孩子用树枝、石子摆数字,还可以用不同数量的石子表达家人的年龄,让孩子对数量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4在自然中吟诗诵词

根据季节、时节变化,我们有准备地选择几首诗。比如春天的时候,我们可以吟诵:“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秋天的时候我们可以吟诵:“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当爆竹声声的除夕来临,我们可以看着窗外绚烂的烟花给孩子吟诵:“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样的诗篇,还有很多很多,当此情此景与诗已经完美地契合在一起,不但是陶冶了孩子的心性,还对古诗学有裨益,这种浑然天成的理解,比字字句句的分割,要强之百倍!

5和孩子聊天的好时机

随着孩子的长大,小小的他也会有自己的挫折与心事,如果我们面对面坐下来与孩子谈,过于严肃会让他们有所保留或不知所措,散步这种散淡的气氛,更利于心灵的沟通。

散步时,可以在放松的心态下与孩子谈谈他遇到的困难和烦恼,一起探讨解决的办法。比如一起坐在湖边说说孩子的伙伴们,他们的长处与不足,孩子对他们的看法以及交友的困难,在这种散淡的交流中,我们会体会到,孩子也有他们的小世界,在这个小世界中,也有喜怒哀乐……就在这种闲谈之中,我们可以给孩子一些交友的建议与指导,提高孩子的交往能力。

6让出门和回家多一分趣味

为了增加散步的趣味性,我们不妨给散步事先安排好任务,让孩子与妈妈一起完成,通过亲子合作的方式,增加亲子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增强孩子的任务意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秋天的时候,妈妈可以做一幅装饰画为目的,散步时一起收集不同形状不同颜色的树叶,然后一起加工完成,放在孩子的卧室。收集的过程可以有所分工,比如,孩子负责发现、拾取,妈妈负责收放和整理。带着发现的任务去散步,相信孩子会发现更多的风景。

对于散步,我喜欢顺其自然,陪孩子玩到天黑的那份酣畅淋漓!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让孩子为所欲为,所以,“如何把撒了欢的孩子带回家?如何与孩子高高兴兴地结束漫步之旅?”这也是一个重要的话题,我想最为巧妙的办法莫过于我们揣着一颗童心,把孩子“引”回家。

好友3岁多的儿子有了自己的“儿子”——玩具小熊,一次外出玩得很high,玩了整整一天还拒绝回家,智慧的妈妈问了一句:“你的儿子一天没吃饭了,会不会很饿?好可怜!”儿子立刻归心似箭,赶快回到家中喂儿子小熊吃饭。这个童趣十足的案例告诉我们,带孩子回家,不用剑拔弩张,只要我们有一颗与孩子同龄的心,定能轻松自然,四两拨千斤。

篇8

一、闪烁着纯真的童心,使孩子们乐于阅读

儿童文学,首先是儿童的,其次才是文学的。儿童文学作品的要义是表现童心、赞美童心、呵护童心以及对儿童精神生命的重视。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家无一不是怀着一颗纯洁朴素的童心去观察、去聆听、去抒写身边的事物。他们的作品总是闪烁着童心,体现着童趣,在不知不觉中把孩子们引入到美好的天地,给孩子们的生活带来无限的快乐,所以孩子们特别喜欢阅读。

(一)童心闪烁在语言中

阅读对象的心理特征决定了儿童文学语言的特殊性。儿童文学的语言大都是清新自然,亲切随和,简洁明白,却又力求生动形象,追求一种流动的美。

我们先来读读《夏》这首小诗:

悄悄地、悄悄地

我像一个活泼泼的

爱爬竿子的绿孩子

伸着小腿儿到处爬

爬呵,爬呵

给树/添上绿叶

爬呵,爬呵

给葡萄架/披上绿纱……

诗歌的语言是口语化的,却又显得那样清新自然,读来分外真实、亲切,一下子就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真的呢,夏天可不是悄悄地来到我们身边的么?更为奇妙的是,诗人把夏想象成一个爱爬竿子、活泼可爱的绿孩子。你瞧它,光着小腿儿到处爬,爬上树、葡萄架、墙壁、小山坡……短短的几行诗,便把我们带进了绿盈盈、活泼泼的夏天。

田地笔下的《寻梦》看似平平,如同白描,简简单单,完全是孩子的口吻:

我一睡着

梦就来了

我一醒来

梦就去了

……

梦是从哪儿来的

又到哪儿去了

我多么想知道

多么想把它找到

两个“多么想”,就刻画出了一个对生活充满新鲜感、困惑感的小孩子,正睁大眼睛,注视着这个世界。一个“找”字,又写活了孩子迫切的心情,令人忍俊不禁。

我们再来读读这两段话:

我这个人就是好奇心盛,不管哪儿出了点新鲜事,我总得跑在前头。这一回我可有点落后了。我赶紧钻进人群,挤到报栏前边。

――王路遥的儿童小说《画春记》

刚满十一岁,正是贪玩的时候。这天放了学,阿诚又玩到很晚才回家。他把书包兜底儿往竹床上一倒,跪到床上撅起屁股,便慌慌忙忙做起作业来――姐姐收了工,第一件事就是检查他的作业。

―― 《阿诚的龟》

读完这两段充满童趣的话,我们的眼前便会浮现出两个孩子的鲜明形象,孩子们还能从书中主人公的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或小伙伴的影子。

(二)童心闪烁在选材中

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之所以能深深吸引住顽皮好动的孩子们,除了语言富有童趣外,还因为它们表现出了充满生机、色彩丰富的儿童生活,刻画出了儿童独特的心理特征。

儿童文学在选材上十分注重与孩子生活的贴近、提炼。像上面提到的《寻梦》,梦在孩子们心中总是神奇无比的,在现实生活中,醒来后去寻梦的孩子还真不少。我在批改孩子的日记时,也读到过许多关于“寻梦”的趣事。

柯蓝的《少年旅行队》,只简单取了旅行的几个片段:做出行前的准备、来到不知名的地方、到小溪旁放纸船、捕捉蝴蝶、制作标本等,但这几个片段反映的却是孩子们最熟悉、最喜欢做的事情。

生活中,养过小动物的孩子一定很多。刘厚明的小说《阿诚的龟》则把一个孩子和一只龟的悲欢离合的故事置于爸爸有病、姐姐劳动、生活艰难这样一种背景上,使普通的童趣有了更深的思想意义,赞美了童心的天真纯洁和人性的美好。

和父母赌气、向老师撒谎、与同学闹别扭等情景对孩子们来说那更是常见了。一句话,儿童文学讲述的或是孩子们自己的故事,或是用孩子喜欢的方式讲述他们感兴趣的事情,这样的文学,他们能不喜欢吗?

二、洋溢着美丽的爱心,使孩子懂得了关爱

有教育专家提出现在的孩子已出现了“情感荒漠化”现象,他们的心中没有一丝绿意,他们冷漠地对待身边的一切事物,甚至对自己宝贵的生命也异常的冷漠。于是,许多专家发出了加强“生命教育”的呼唤。我认为阅读儿童文学,让孩子感受到暖暖的爱,他们的心灵就会永远充满阳光和鲜花,情感也就不会“荒漠化”了。

这是因为儿童文学有三个母题。即,爱的母题、顽童的母题和自然的母题。“有了爱就有了一切”“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路的两边,随时播种,随时开花”这是冰心老人的名言。的确,许多儿童文学作家都像冰心那样怀着一颗真挚的“爱心”,在自己的文学创作中不遗余力地浇灌出一朵朵爱之花、善之花,用它们的美滋润、慰藉着孩子们的心灵,让“爱”永驻他们纯洁的心间。

如陈伯吹的《春天在哪里》是一首荡漾着春风绿意的动人诗篇。全诗采用设问的形式,构思新颖别致,作者巧妙地捕捉了各具特色的四个画面:春风摇曳的枝条,春雾迷蒙的草原,春雨潇潇的竹林,春阳朗照的田野。在诗人的笔下,春天就像一位活泼可爱又淘气顽皮的小姑娘。它一会儿扬着美丽的粉脸在枝头跳舞;一会儿又来到草原,换上绿衣害羞地藏在薄雾中……全诗没有出现一个“爱”字,可字里行间却处处洋溢着对春天的爱,对自然的爱,很容易感染并打动孩子的心。

金波先生一直认为儿童文学要给孩子爱,要让孩子的心灵变得纯净、善良、美好。他的长篇童话《乌丢丢的奇遇》就表现了三种真诚的爱:一是对母亲的爱。如,书中吟老多次梦想母亲,还有乌丢丢对布袋爷爷的感情,都表现了对父母亲情的依恋。二是对生活的爱。如,“乌丢丢”因自己只有一只脚而感到自卑和难过时,吟老对独脚单跳的“乌丢丢”的鼓励,其实就表达了作家对生活的热爱;再如,蝴蝶顶风寻找蔷薇花就是一种作家对生活的热爱的象征;又如对雕塑家和吹笛少女雕塑的描写,也表达了作家对人与人之间真爱的呼唤。三是《乌丢丢的奇遇》还处处表现了作家对儿童的爱。

徜徉在儿童文学的世界里,孩子的心会变得纯粹。如《爱的教育》,讲述了100个与孩子有关的故事:《扫烟窗的孩子》《班长》《穷人》《虚荣心》《感恩》《嫉妒》《争吵》《告别》……全书充满着爱,足以打动每个读者,许多孩子甚至流下了眼泪,真正受到了爱的教育,对孩子的影响力更是不可估量。最早翻译此书的夏尊先生曾流着泪读完这本书,他说:“书中叙述亲子之爱,师生之情,朋友之谊,乡国之感,社会之同情,都已近于理想的世界,虽是幻影,使人读了觉到理想世界的情味,以为世间要如此才好。于是不觉就感激了流泪。”

三、流淌着睿智的慧心,使孩子学会了思考

在一些人眼中,儿童文学是“小儿科”,没有多少知识。甚至有人认为,只要开头写上“我小时候”或是“记得那年我九岁”,那就是儿童文学了,真是最简单不过了。其实,儿童文学是最难写的,它的难写不仅表现在语言的表达上,更表现在深刻内涵的体现上,即如何在阅读中引起孩子的思考,如何把深刻的道理通俗易懂地表述出来。“儿童文学作家面对的东西可能更宽,而且需要把一些复杂的、深奥的道理,一些哲理性的东西,通过孩子们能接受的、喜闻乐见的文学语言表达出来。这可能难度就更大一些。”(《关于儿童文学的谈话》)儿童文学作家们付出了许许多多的汗水和心血,创作出了好多流淌着睿智慧心的优秀作品。

牙痛,是最平常不过的事情,可著名的儿童作家任溶溶却从中发现了美,并且挖出了它深藏的内涵。他在诗歌中自然地引出了一段诗意盎然又饱含哲理的感叹:“天天吃东西/天天在用牙/可我就忘掉/嘴里长着它。”最后,诗人又问:“光牙是这样吗?”问得有趣,问得深刻。这样的诗歌,会引起孩子的笑,更会引起孩子的思考:“是呀,光牙是这样吗?”

《小孩、小猫和大人的话》更是风趣生动,却又意味深长。先是小猫和孩子在互相责怪。小孩说:“小猫懒/小猫懒/从大清早睡到晚。/一天我做多少事?/学习劳动和游玩……”小猫回敬小孩:“小孩懒/小孩懒/从晚睡到大清早。/一夜我做多少事?/老鼠一只、两只、三只给捉到!”多么富有童趣的故事啊!可我们再往下读到大人的话,就会不知不觉地陷入沉思:“一天二十四小时/白天夜晚各一半/小孩只看到白天/小猫只看到夜晚/白天晚上全看看/小孩小猫全不懒。”看问题要一分为二,要客观全面,这不是辩证法吗?可如此深奥的哲理在诗人笔下却是如此生动有趣、浅显易懂,这正是这首儿童诗歌的魅力所在。

而《大自然的文字》《秋》《鸽子》等文章又会让孩子们真正感受到“大自然是一部读不完的书”。红叶上坐着秋,白云里画着雨,燕行是春天的签名,葵花是太阳的印章……会吸引孩子们走进大自然,去主动探索、思考。

儿童文学的深层文化底蕴,常常表现为一种儿童式的哲学理念,一种儿童应该树立的正确价值观。但是,这种哲学理念和价值观的表达,则是借用了儿童乐于接受的文学表现形式。它的教育性与艺术性水融,而且教育的内涵从来不会是那么局促狭隘。正如周作人说的那样: “其实艺术里未尝不可寓意,不过须得如做果汁冰酪一样,要把果子味混透在酪里,决不可只把一块果子皮放在上面就算了事。”也正是因为这样,孩子们在津津有味地“吃”着儿童文学这块流淌着慧心的“果汁冰酪”时,很自然地就学会了动脑思考,所收到的效果是老师家长空洞说教的十倍、百倍。

篇9

对于语文教学的任务,言者颇多,但“任你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说穿了,我只将我的语文教学任务观归结为三大点:

一是语言教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是要教会学生一种语言。汉语语言的教学,从语音、文字、词汇、句子、修辞及基本的语法规则等方面,所囊括的内容应该很多。但我以为,除语法专家外,对于中小学生,是不必讲授太多的呆板而枯燥的语法规则的。因为人们对很多东西的掌握,不是靠理性传授,而是潜移默化的结果。学习语言尤其是这样。从基本的语音、文字开始,到大量词汇的掌握运用,再到妙语佳句的品味积累,最后到名段名篇的赏析记诵,都可以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习,感知。事实上,如果在中国随便找几位有声望的大作家来给大家讲授汉语语法规则,我想他们也未必是真正的行家里手。

教师通过语文教学让学生能熟练地、有创造性地运用自己的语言,完成交流,这算是完成了语文教学的第一任务。

二是认知教学。教会学生认知客观世界是指导学生学习语言的最好媒介。记录人类对世界的认知和改造是语言文字的重要功能之一。人类的行行,世间的万事万物,社会的昨天今天,都可以通过语言文字来表达记录,客观上也能找到很多这样的记录。我们可以通过学习别人的记录来认知世界,积累语言;也可以通过我们自己对世界和人类的认知来练习运用语言。在教学中,我们把自己对社会的认识、对生活的感受、对情感的体验运用自己最理想的语言记录下来,梳理成文,或存放,或传递、交流、沟通,便构成了我们自己对客观物质世界和主观心灵世界的新认知。这就是我们所谓的作文教学。其实,作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既要让学生学会运用语言,又要让学生独立认知世界。

三是思维品质的教学。听弦外之音是思维,见人所不见是思维。生活中处处离不开思维。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也应该是教会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读史使人明智”。“读史”必然带有语言学习的性质,但要起到“明智”的作用,就必然离不开读者伴随“读”这一活动的思维过程。我们常常“读史有感”,并情不自禁地圈点批注,就是用来记录历史史实的语言文字激活了我们的思维。我们喜欢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作评价,这就是基于我们在读书活动中的思维的结果。唐太宗说:“以史为鉴,可知兴替。”如何才能把“史”当作一面镜子,并从中看到兴替?说到底,是思维在起作用。我们所要培养的思维能力,并不只在于“读史”。从“苹果落地”到“万有引力”是牛顿的思维,从洗澡时溢水的多少到浮力大小的计算是阿基米德的思维,从草叶划破手指到锯子的发明是鲁班的思维,这都是关于思维品质的典型范例。其实,人生处处皆思维。每一个人,在每一天的生活中,时时处处都需要有思维伴随。从表象到本质,从一般到特殊,从此类到彼类,都是思维。但思维的结果有对有错,思维的品质有优有劣。优秀的语文老师应善于指导学生正确的思维方式,善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教学生语言,教学生认知,教学生思维,我以为这就是语文教学的三大任务。

 

篇10

办学定位不清、培养目标不明、专业设置不合理是独立学院教育建设面临的三大根本问题。

从外部环境来说,我国加入WTO以后,教育国际化冲击不可避免,加上国内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入,使得高校之间的竞争空前激烈,生存更为艰难。而从内部看,由于独立学院一般都是依托母体大学而设立,其培养目标、教育理念、教育思想、教学管理、专业设置、教学计划、教师乃至教材均来自公立高校,或者在公立高校的基础上作一些增减,与传统高校大同小异,缺乏自身的特色。

对策

合理定位,明确培养目标

第一,明确办学定位。独立学院,应该树立市场办学理念,扬弃固定模式,瞄准市场需求的现状与未来,依靠独立学院师资、信息等优势,办出特色,创出品牌。

第二,形成具有特色的培养目标。明确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制订培养计划是独立学院工作的重点。当前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应定位于以本科教育为主,以就业为导向,按照市场和社会需求,培养具有合格的基础理论和较强的应用能力、技术技能、特色明显的高级应用型创新人才。

重视产学合作,强化实践教学

第一,建构产学相结合的教学体系。独立学院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具体可以采用以下形式:一是要根据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模式对整个培养过程进行科学设计,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吸引校外企业对学校投资助学,支持与企业相关专业的建设或企业所需专业的建设;二是校企共建实践教学基地。校企合作开展教学活动以及校企合作进行科技开发。毕业实习、毕业设计或论文与就业相结合,提前进入职业角色;三是签订产学合作协议,包括学校为企业解决的技术课题,企业为学校提供的实践基地、实验室等,明确双方的责任与权利。

第二,建构能力知识型教学模式。一是改变“以系统知识传授为核心”的传统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将创新教育渗透于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二是推行以全面选课制为核心的学分制,给学生学习提供更多选择;三是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借鉴发达国家应用型人才培养经验,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国际交流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第三,实施“订单式”的培养方式。“订单式”培养是指学校与企业签订人才培养协议,企业按其发展要求,向学校下“订单”,“订购”毕业生。通过“产学结合”的方式分别在学校和企业进行教学,学生毕业后直接到企业就业。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特点可以适度引用“订单式”培养方式,确保学生的就业质量与数量。

教学:特色管理 保证质量

我国的独立学院中,80%以上与母体学校没有完全分开,共享校区、教学楼、实验室、运动场等硬件资源以及师资队伍、管理方法和经验等软件资源,与母体学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由此也决定了目前独立学院的教学管理应选择相对独立的管理模式,亦即在独立的教学体系和运行机制的前提下,尽可能地运用母体学校的资源为独立学院教学服务。

对策

体现独立学院特色的教学管理制度

加强独立学院教学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是实现教学高质量的前提条件。

首先,建立标准化、规范化的教学管理制度。对教学计划的修订、课堂教学质量的要求、课程考核、学生学籍管理、毕业生资格审核等方面,可以制定规范化、标准化的教学管理制度。其次,建立灵活的学生学习管理制度。最后,建立导师制。导师制,是指新生入学就配备导师,对学生在思想引导、学习方法、专业素质、生活辅导等方面进行指导的一种制度。相对而言,独立学院的生源比一般普通本科院校的稍差。因此,学生在校学习应该配备导师,进行相应的指导和帮助。

建立行之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

教学质量是独立学院生存和发展的命脉,保证教学质量是独立学院一切工作的中心,而教学质量的保证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建立一个既符合独立学院实际又高效的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这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首先,强化系内的教学管理,实行院、系两级管理机制。因为系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前沿,十分重要。成立系教学管理办公室,配备专职教学管理人员,加强档案管理和系一级的日常教学检查工作,配合院教务处做好教学管理工作,实现院、系两级管理,保证教学质量。其次,成立学院教学督导委员会和系教学督导小组,狠抓教学质量的各个环节,实施有效监控。同时,召开学生座谈会,了解学生的心声,深入实际,解决学生真正关心的问题,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

在目前独立学院的发展阶段,独立学院教学管理的最佳模式是选择相对独立的教学管理模式。

教材:突出应用性 技能性 实践性

独立学院所用教材大多直接选自普通高校教材,难以充分体现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特点,无法直接有效地满足独立学院本身的实际教学需要。正因为独立学院使用了普通高校教材,这就使得独立学院教材的管理同样受普通高校的制约,一般是由普通高校的教材科管理,从而影响了教材建设。

对策

创新独立学院教材的管理与使用模式

对独立学院教材的管理,必须本着科学合理、以人为本的思想,因而必须创新独立学院教材的管理与使用模式。对教材的管理,首先,必须着眼于教学;其次,教材的管理必须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最后,教材的管理还必须体现独立学院的教学定位和办学特色。

教材的使用要以人为本,首先要使教材符合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主动性;其次是要使教材的使用能够让教师充分发挥教学水平,通过高超的教学方式和合适的教材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寓教于学,寓教于乐,使人才的培养真正成为一种艺术。此外,对于教材的使用可采取回收制度,即独立学院可以低价购回学生使用过的教材,或者干脆让学生将使用过的教材赠送给图书馆,这样既丰富了馆藏,也可以为独立学院节省不少经费。教材的循环使用对于提高教学资源利用率和提高办学效益未尝不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根据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科学地选用和编写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