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的散文范文
时间:2023-03-26 19:41: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写景的散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难老泉》,作者 :吴伯萧;
2、《荷塘月色》,作者 :朱自清;
3、《白杨礼赞》,作者 :茅盾;
4、《春》,作者 :朱自清;
5、《海燕》,作者 :高尔基;
6、《土地》,作者 :秦牧 ;
7、《背影》,作者 :朱自清;
8、《秋天的怀念》,作者 :史铁生;
9、《一日的春光》,作者 :冰心;
篇2
关键词:景物描写;散文写作;艺术处理
散文分为抒情性散文、叙事性散文和议论性散文。在散文写作中,对于抒情性散文更注重意境的创设,而叙事和议论性散文则更贴近生活。不管哪种类型的散文,景物描写或多或少都存在。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散文的主要作用在于表情达意,因此,景物描写是散文写作表情达意的重要方式。
但是,在散文写作中很多人因为景物描写不够精细或者是景物选取不够细致等原因,没有抓住景物本身的特点,难以将景物融入散文中,显得很生硬。本文为读者们提供一些景物描写在散文写作中的艺术处理方法供参考、借鉴。
一、景物描写的基本内涵
景物描写是指对自然和社会环境中的风景和物体的描述。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自然景物描写,这也是我们一般意义上的景物描写的范畴;另一种则是针对生活环境中的物体,比如一座建筑,一件衣物等等。不同类型的景物描写在不同的散文写作中的处理方法也不同。景物描写的主要作用在于让读者能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引起读者的共鸣。
二、景物描写在散文写作中的艺术处理探析
景物描写分为几个部分,从景物的选取到景物描写在文中的位置以及景物描写的方法都需要考虑,散文写作是一个整体,景物描写既要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同时又要将景物描写的内容融入文章整体中,要具有和谐性,文章要有整体的美感。因此,散文写作中的景物描写是一个“工程”中的一部分。
1.从文章本意出发选取景物
散文写作和小说、戏剧诗歌不同,散文中的景物描写主要通过适当的、动人的景物描写给读者以真实的感受,从而产生丰富的联想。因此散文写作的景物选取并不是随意的,比如,在抒发对自然的喜爱或者崇敬之情时,我们就不能随便使用高楼大厦,当然如果作者能够将两者形成有机的联系是除外的。本文的探讨基于一般的写作思路。选取的景物必须符合上述目的,帮助读者产生身临其境之感,产生诸多的想象和联想。
如,朱自清先生在《背影》一文中,抓住父亲过月台时周围的天色、周围的环境烘托出了一种悲伤和感动的氛围,读来让人不自觉地进入到那个火车站月台,仿佛读者已经变成了这个事情的另一
个旁观者。这种景物的选取是成功的,对主题的表达有较好的
作用。
2.景物描写的手法多样
散文写作中对于景物描写经常有多种手法,比如,运用排比、比喻、拟人等常用的修辞手法,也可以运用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通过多种手法的运用将零散的景物汇聚成一幅画,成功创设画面。如《春》那篇文章中,作者连续运用排比、比喻、拟人的手法将春天里百花争艳、万花竞放的美景组成了一幅春景图,有动有静,让人读来有赏心悦目之感,这就是写作手法在散文写作中景物描写的艺术处理方法。
当然并不是单纯地用某一种手法,多种手法的有机结合会带来更好的艺术效果。修辞手法和写作方法的有机结合是景物描写成功的重要保证。在真实的情感基础上运用手法无疑是锦上添花之笔。如,《荷塘月色》中关于荷叶、月光等景物的描写,“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的裙”“……有袅娜的开着的,有羞涩的打着朵儿的……”“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些优美的语句中有动有静、将月光下荷塘中的景色描绘成了一幅动人的画卷,其间穿插了各种修辞手法,月光和荷叶以及荷花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3.选择适当的位置
景物描写并不是随意地放在散文的任一部分,它必须和文章的整体有机地结合才能达到较好的写作效果,更好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简单来说,我们在散文写作中既要“言之有物”,也要“言之有序”。比如,在文章的开头通过景物的描写给读者打下一个总体的环境基调,又如,在结尾结合文章的写作顺序,给读者以美的感受和赏心悦目之感。同时在写作过程中抓住散文写作内容结合景物描写让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
散文写作中的景物描写一直是散文写作的重要部分,也是作者表达能力的体现。对于学习者来说更重要的也是对于这一部分的学习,而对于写作者来说,对景物的适当描写是散文成功的关键。
参考文献:
[1]方乐.在生活的“矛盾”中把握美的真谛:《散步》一文对散文写作的启示[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7(03):83-84.
[2]陈妲.初中语文课堂:在散文教学中实施美感教育:以初中语文教材《山中访友》为例[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4(11):146-147.
篇3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居民的生活消费水平日益提高,一种能够满足新兴消费需求的空调产品也在逐步走进我们的生活。1999年,业内首次清晰的提出家用中央空调的概念;家用中央空调能够同时满足60至600平方米的各种户型多个房间的要求,目前,在欧美、日本等国的公寓、住宅、别墅已经普遍使用,美国使用率超过70%,在日本超过50%,而我国家用中央空调的使用率仅占空调行业的5%左右。据国内一项调查表明,约有26%的消费者表示愿意安装家用中央空调。 同时区别于传统家用空调来看,国内家用中央空调行业的利润率也普遍达到了30%以上。
家用中央空调未来巨大的市场容量以及较高利润率也吸引了众多著名家电企业的进入。美的、格力、海尔、新科、奥克斯、TCL、春兰、三菱重工等国内外品牌纷纷涉足其中,一时间,家用中央空调成为中国空调业新的竞争焦点。事实上,也正是看中了这一点,无数的厂商才纷纷涌入这个大“熔炉”去“淘金”。
伴随着传统空调企业的介入,大量的经销商、商也纷纷进入这个行业内来分一杯羹,目前家用中央空调大体上有四个销售渠道:1、经销商营销;2、厂家直接招标营销;3、大型家电连锁与专卖店直销;4、以家用中央空调安装公司等销售,这四个渠道的销售情况各有不同。
1、 经销商营销;是家用中央空调零售的主要阵地。很多以前经销传统家用空调的商家为了紧跟潮流,也纷纷经销起了家用中央空调。但他们在销售方法上,还是沿用以前经销传统空调的一套办法,除价格竞争外,对家用中央空调的专业知识却知之甚少。例如,家用中央空调和传统家用空调相比,有什么优点?风管机、 冷水机组、多联机有什么区别?如果对这些家用中央空调基本知识都缺乏了解,顾客如何信任及选购?几万元一套的家用中央空调的生意就难做了。有些商家不重视销售人员素质的提高,没有对销售人员培训家用中央空调的一些基本知识,因此大大制约了家用中央空调的零售业务。
2、 厂家直接招标营销;而对于生产家用中央空调的企业来说,一般看中的是房产业招投标来获取整个楼盘的家用中央空调工程项目,对于零售则通过自己的销售网络、专卖店、特约经销商进行,这些生产企业重视对销售人员的专业培训,有些自己还拥有设计安装施工队伍,因此在销售时能为顾客出谋划策,根据不同的房型做出相应的方案,成为零售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但由于销售成本及管理难度等原因,目前在市场上还难以成为主流。
3、 大型家电连锁与专卖店; 营业员都接受过专业的培训,对家用中央空调的性能都比较熟悉,对于顾客的疑问都能如数道来。有些商家甚至还拥有家用中央空调实际安装施工调试队伍,对家用中央空调从销售到安装调试都得心应手,因此能博得顾客的欢心,但是由于大型家电连锁一般处于大中城市,市场覆盖率存在一定问题,更关键由于是被动销售且顾客认为中央空调需要更专业安装设计队伍,导致大型连锁家电专卖店市场分额一直偏低。
4、 已获得专业资质的中央空调安装公司:能提供从销售到安装施工的“一条龙”服务,使用户省却了许多麻烦,在销售时具有很大优势,但目前这部分的销售业绩一般不在统计之列,因为主动营销能力偏弱,还是侧重在售中的安装调试阶段;
因此,目前,经销商营销是主要的生力军,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障碍,影响了家用中央空调的普及,如何跨越并超越是当务之急。
二、经销商目前在营销上面临的槛尬
1、 用传统家电的营销模式来销售家用中央空调是不合时机的
由于家用中央空调是工程项目的特点,较高技术含量且金额偏高,需要非常高专业技术的项目团队来执行的,不能靠原有夫妻老婆店的模式来拓展,而是需要有技术专长的销售顾问+ 售前方案设计的工程师+技术研发性的技术专家+现场实施团队来共同完成的。
经销商进军中央空调,必须对其传统营销方式进行转型,这也将成为企业拓展中央空调市场的一大挑战。(对比图如下:)
2、 缺乏营销策略的规划、过多依赖厂家的政策与价格砝码
某些经销商在市场推广方面过度依赖厂家的支持,甚至错误地认为“市场是厂家的,应该由厂家来投入”。俗话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想建立真正意义上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就要先从自身做起。只有厂商认为这家经销商具有了一定的实力和能力,才会给予政策保护加以扶植和培养;否则,厂家也不愿意把一块市场白白的浪费掉;价格是保护多方利润的一个提前,如何避开价格的竞争,提升产品及服务的含金量也是非常重要的,否则家用中央空调的行业就会非常快的过渡到家电行业了。
在近期,对杭州地区经销商希望得到厂家具体支持的比例(如图)更能说明这一点。
《中央空调资讯》
3、 缺乏专业的营销团队
因为经销商的制经过了近10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数量。从商的发展现状,我们总结出经销商如下的发展特点。
(1) 年销售额在0.1亿~0.5亿元的经销商在行业里已经具有相当数量,但年销售额在0.5亿~1亿元的经销商为数不多,而2亿元以上的经销商更是屈指可数。
(2) 大多数经销商的品牌还比较混乱,只有极少数外资品牌的经销商能够达到区域独家;大多数经销商多个品牌的产品,这其中有一部分的产品是互补型的,不有竞争性的同类产品;另外相当数量的经销商互有竞争性的同类产品。
所以,经销商的规模比较小,销售金额也不大,品牌的忠诚度也不高,导致他们也不可能有专业的营销团队,从协助客户导购开始,为客户提供量身裁衣的设计,提供合理化的建议,严格的监理,专业的安装人员,完善的售后服务等,而这一切都是需要经销商有长远的眼光,化一个投入来营造的专业的团队,其实,行业内的经销商比较少。
4、 销售人员专业能力不足,深入客户关系难
因为中央空调这个工程项目因为有5个特征:1.项目成交周期较长,需多次沟通才能解决问题; 2.项目销售金额偏大,客户选厂家非常慎重; 3.非常重视售后服务,; 4.客户购货非常小心,考虑的因素及决策流程较长;5.很多客户在考虑购买时更多依靠可信任的销售人员推荐,这个五个特征中人比产品来得更重要,说明销售人员面对客户往往不是简单的介绍产品,而要有意识地引导客户来购买,了解了产品需要设计安装,然而厂家的同质化现象比较明显,为什么需要买你的空调,而不买其他人,其中客户关系的融洽,信任感是尤为重要的;
三、提升经销商营销能力—三段法
经销商贩卖家用中央空调,我们认为,不应该按照传统家电销售的模式,重点是运用工程项目的营销模式来提升销售人员的专业度,在售前咨询阶段,给客户专业的形象,建立良好的客户关系,从而营造良好的信任感;在售中实施阶段,给客户提供专业顾问的安装咨询,充分与客户及时沟通,了解客户的想法,给客户提供专业的建议,确保每一个工程项目都是一个样板;在售后阶段,定期回访,及时维修,形成良好的口碑,为销售的下一个循环做好铺垫。所以,根据对国内大部分厂家(海尔、TCL)及外资企业(开利、大金)的培训与咨询,我们认为客户需要的专业顾问,应该是以技术为基础的销售工程师,而不要像鹦鹉学舌会说话的经销商。下面,针对专业的顾问,我们提出了三段法,抛砖引玉,给各位分享。
1.售前----建立信任感为基石的咨询建议: 客户咨询、采购分析、个性设计、样板工程
在客户咨询环节,给客户合理的建议,提供相对真实的信息,让客户理性选择;
在采购环节,将所有的安装材料及费用列成清单,让用户明明白白消费;
在个性设计环节,给客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专家顾问性的设计方案;
在样板工程环节,给客户提供足够的信心,从而以见证来营造信任的氛围;
2.售中--提供专业顾问式的安装咨询:专业安装,严格监理,客户验收
由于中央空调有“三分空调,七分安装”的特殊性,所以,服务将成为国内企业制胜的一个重要法宝。
在安装环节,由 中央空调的安装工程师专门负责,其目标是“管理标准化”。象海尔中央空调的安装人员统一着装,并在工地现场设立看板,规范施工,现场协调,对整个安装进度进行全程跟踪,保证了施工规范性和专业性;
在监理环节,由海尔中央空调的专业监理师专门负责,其目标是“监理专业化”。海尔推出国内首家厂家监理,实现一对一服务;
在客户验收环节,给予客户一些合理的建议,那些方面需要注意的,那些使用是不被应许的,确保客户验收后对未来的使用中存在的问题非常清晰;
3.售后---- 提供标准化的客户回访:定期回访,维保及时
在定期回访环节,需要建立客户档案,明确客户基本信息,7天(安装人员)-15天(厂家人员)-30天(安装服务公司的经理)-60天(厂家主管)-1年(售后维修人员)是正常定期回访的时间段,以确保及时发现客户的问题,提供定期的回访,感受厂家与经销商的关怀;
在维保及时环节,像由海尔中央空调的VIP维护师专门负责,其目标是“维保标准化”。为用户提供三年免费维护保养服务,在每年空调旺季到来之前为用户上门免费维保,让用户的使用更加安心,在报修过程中,回电与回访需要及时。这种定期维护与及时维修是帮助客户解决问题,同时也是下一个销售的开始。
篇4
写景记游的抒情散文是最常见的一种散文,它的语言力求如诗如画,力求收到情景交融的表达效果。写这类散文时,既要写景,又要言情,正如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说的那样,要做到“一切景语皆情语”。在这里,景物是客观的,而写景之人则是有情的。
古今中外,自然之景,千姿万态,人类对它们的描摹不知已有多少,但流传至今的名句却少有雷同,其原因就在于作者笔下的“景”传达出的是作者个人的“情”。自然景物虽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但我们笔下的景乃是眼中之景,没有寄托感情的景物只不过是苍白美丽的“躯壳”,难以感人;其实,观察、描摹景物的过程本身也是作者主观感受的过程。因此,在写景的过程中,要渗透感情,寓情于景,做到情景交融,物我一体。在描绘客观景物的同时,要把自己的喜怒哀乐等思想感情融入到作品中去,与读者产生共鸣,进而给读者带来愉悦之情,使其受到美的熏陶,获得美的享受。
比如朱自清的散文《春》,作者通过对花、草、风、雨的大量描写,营造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境。文中既有绘画的色彩美,又有诗歌的韵味美。作家把对春天的喜爱之情融于字里行间,因此,几多诗意,几许春色,便从一幅流动的、立体的图画中表现了出来。
再如著名作家孙犁在他的名篇《荷花淀》中写道:“那一望无边挤得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而杨万里笔下的荷花则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孙犁笔下的荷花英姿勃发,杨万里描述的荷花绚烂热烈。为什么会有这种见仁见智的分别呢?这就是因为作者写景时是“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散文中的景物,是浸透了作者情感的景物;作者的情感,是附着于景物之中而升华的情感。所以,在散文中,“情”与“景”总是交融在一起,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情景交融”。
在景与情的关系上,情是第一位的。学生要学会根据情感抒发的需要去选景、写景,而不是根据写景的需要去抒情。面对相同的景物,因为抒发的情感不同,描写出来的景物特征就不同。这种不同主要表现在运用不同情感色彩的字、词、句去写景,让“景”中含“情”。比如,同样是写雨景,我们可以根据文章的情感基调、情节发展和人物形象写成饱含喜悦之情的“喜雨”,也可写成满怀忧伤的“泪雨”。
写人叙事的抒情散文往往也少不了景物描写。只是这类文章中的写景,除了上面所述以外,还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了解景物描写的作用:要么是为了烘托人物性格,表现人物心情;要么是为了交代环境,揭示背景;要么是为了为后文作铺垫,推动情节发展;要么是为了揭示中心,深化主题,升华情感。目的不同,用语不同,写法也不同。
其次,要注意景物描写与全文的联系,不能只是为了写景而写景,使对景物的描写游离于全篇之外,写景必须与全文有机结合在一起。
再次,在景物描写的方法上,必须明确:景物描写往往不是写作的目的,尤其是在写人叙事的抒情散文中,作者描写山、描写水、描写花等,往往是为塑造人物形象或为叙述事件服务的。所以在写人叙事的抒情散文中的景物描写,应该经过慎重考虑,要有所寓意,要“别有用心”,这就叫“借景抒情”。
第四,写人叙事的抒情散文中的景物描写大多是粗略的,而且大多要有人。因为有了人,景物才会有灵性;而要想让读者被你所描写的景物吸引,你必须要用联想和想象的方法让自己所写之景带有你的个性体悟。所以写人叙事的抒情散文中的景物描写,要讲求“恰到好处”,在其应该出现的地方出现,在其应该停止的地方停止。
第五,写人叙事的抒情散文大多借助细节来抒发真情。要知道,表达激越的情感,不一定非得浓墨重彩,也不一定非得连连惊呼感叹,有时使用细腻的笔触,把整个心力倾注于细节中,同样也能够收到强烈的反响。在这类散文中,借助叙事抒发真情,并不是重于叙事、捎带着抒情,而是把浓郁的情感融于对事件的叙述中。这也需要学生在写作时对细节的处理下一番工夫。
篇5
婉约派诗词特点:内容侧重于儿女风情与状物绘景,结构深细严谨,重视音律谐婉,语言圆润典雅,清新绮丽,具有柔婉之美。散文写作教学要求理解学生散文形散神聚的内核,能够运用合适的叙述结构写景叙事,注重语言美,音律美,格式美。二者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一、散文写作教学特点
相对于记叙文和议论文,高中散文写作教学一直是难上难。议论文注重于逻辑清晰,结构谨严,事例正确而有力;记叙文讲究事件完整,能够抓住细节描写刻画人物肖像与环境,能够合理安排结构。而散文写作的形散,即线索安排处理是学生头疼之处,更难于上青天的是状物描景抒情的文字营造,实在是煞费苦心,写出的文字淡如白开水,品之无味。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偏重于方法指导,授之以渔,但是何处有鱼,各位教师理解不一,有的从语文必修科目中名家名篇中寻找底蕴,有的从课外读物中寻找资源,但是缘木求鱼的事总是发生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守着宝山而不见,婉约诗词中浩瀚如明珠的佳作不但值得散文写作教学学习,更值得去借鉴,去师法。一言以概之,高中散文写作教学只注重写作实践,轻视文本研读,由于缺乏词句章法的积累,写出的文字犹如沙滩上的城堡,无根基可言。
二、散文写作教学的探索
将婉约词鉴赏与散文写作结合起来,探索尝试出一条全新的教学之路,有助于语文教学的改革。
1.虚实相生的情境
晏几道的词句堪称婉约细腻之大成者,这里不说晏词“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的特性,单说构思之精巧。上阕以回忆视角,勾勒出当初相会时分恣意欢笑,淋漓精致的情境,此乃虚写;下阕以现实视角,重在写此时此刻再度重逢,犹然害怕是梦境一场,此为实写。虚实相生,将别后思念,再逢相见的百种滋味宣泄得酣畅自然,令读者嘘唏不已,情难自禁。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在诗词中,尤其是婉约词中俯拾皆是。
而我们的散文教学中,老师告知学生,散文要言之有物,务必“真情实感”,这自然是真理。但是曲解真理,往往是谬误。学生对于真情实感的把握便是写真人真事,至于真人真事如何跃然纸上,力透纸背,他们未曾思考,老师也极少指导。
若是能创设情境,巧妙设置虚境实景,平淡处有奇景!如朱自清的《背影》,实写父亲翻攀月台的背影是经典情境,而结尾处“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却是虚写兼有感叹,对父亲的怀思如水倾泻而下。
在散文写作中,学生要理解并运用以下虚实概念:眼前亲见为实,想象臆测为虚;景物为实,情感为虚;形象为实,抽象为虚;有限为实,无限为虚。
一言以概之,婉约词中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与佳句,对于指导学生散文构思,安排段落结构,创设情与境有莫大的益处!
2.柔美细腻的词句
现代散文重要构成要素就是状物绘景。学生在遣词造句时,词汇枯竭,由此,若想写出细致可观的散文,堪称蜀道难!老师在指导学生散文创作时,涉及词汇环节时,要么提供名家名篇,要么是学生佳作,要么一句话,多读多看多思多写,至于读什么,思什么,写什么却语焉不详!
婉约词较之其他诗词不同在于,婉约词大美,美在词句,词章犹如江南仕女,婀娜绰约。相同的艺术表现手法,不同的表达效果,婉约词求状物之细致入微,写人之纤毫必现。以此视角,观摩朱自清《荷塘月色》中写“月下荷塘”,有排比,有比喻,有拟人,有通感,综合运用,描绘出一幅细腻可亲,如临其境的荷塘月色图。
那么在我们的日常散文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指导学生灵活多变化用婉约词句,活用婉约词遣词造句的艺术手法,如此,学生写起散文将有新起色。
在这里厘清一个概念,学生学习婉约词的绮丽温婉的词风,并非摒弃现代散文朴实无华创作理念,对于当下的高中生,更急需的是先将自己的文字打磨成珠圆玉润,待文字和思想成熟之后,方是将文字洗尽铅华的阶段,否则学老舍、赵树理的朴实不成,反而文字越发无趣和干瘪了。
三、多姿多彩的抒情
婉约词的抒情堪称奇葩。
有抒情在先,奠定基调,譬如贺铸的《鹧鸪天》起手句“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描述词人对亡妻的追思;有写景在先,抒情再后,譬如晏殊的《玉楼春》的结尾句“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刻画思妇思念情郎的百结愁肠;亦有言尽意远,以景结情,譬如张先的《碧牡丹》的结句“望极蓝桥,但暮云千里,几重山,几重水”,写出一个颠沛歌伎对故园热土的翘望而不可及的惆怅。
篇6
关键词:叶适;记体散文;艺术特色
中图分类号:I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7—0010—01
叶适是南宋散文名家,千百年来备受称赞。宋叶绍翁云:“水心先生之文,精诣处有韩、柳所不及,可谓集本朝文之大成者矣。”四库馆臣说:“适文章雄赡,才气奔逸,在南渡卓然为一大宗。”其散文诸体兼备,涵括奏劄、奏议、表、书、序、记、墓志铭、祭文、铭、疏文等十几种体裁样式,许多名篇已成为中国散文史上的典范。考察历来对叶适散文的探讨,其奏劄、奏议、墓志铭得到了较为充分的关注,而记体散文则似乎未予重视。本文拟就叶适记体散文之艺术特色略作论述。
叶适的记体散文,“藻思英发”,文采烨然。模山范水,状景如画,叙事议论且富含理趣。
叶适记体散文的特点之一,在于将叙事、描写、议论、抒情熔为一炉,腾挪变化,涉笔成趣。北宋的记体散文,一般采用先叙事,再描写,最后发议的“三段式”写作模式。如王禹偁的《黄冈竹楼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等,皆是如此。然而苏轼并不肯蹈袭常式,其《超然台记》、《凌虚台记》等将叙事、描写、议论穿插并用,灵活变化,使记体散文的面目为之一新,格局亦为之一变。叶适在记体散文创作中,继承了苏轼的这一笔法,灵活处理叙述、描写、发议、抒情之间的关系。如其散文名作《湖州胜赏楼记》:
凡城邑据江海陂泽之胜,皆即以为赏,盖物常聚于大矣。吴兴三面切太湖,涉足稍峻伟,浸可几席尽也。然四水会于霅溪,镜波蓝浪,梁梠动摇,而靓妆袨服之倒影,互为散合。众流放于荷叶浦,沈清浮渌,凫鹄栖止,而绮荷文蓼之罗生,无有际畔。特岭联互,巧石绵络,颇抑湖之重势而蔽遮其寒风,故其人意安而气和。舸经舫纬,艇绘艓缕,细声窈眇,豪唱激越,宛转一州间,随地而胜,随胜而赏,无不得所求,具区虽大,不暇观也。夫岂娱于耳目之狭者易徇,而迪于心志之广者难亲耶?亦其神灵爽异所独钟,彼虽大而此不小也。
本文为胜赏楼所作之记。文章描绘霅溪之镜波蓝浪,楼梁弄影;荷叶浦之渌水清波,凫鹄栖息,荷蓼罗生;绵绵的山岭与巧石,由近及远地点染了胜赏楼外的湖光山色。进而由景发议,“颇抑湖之重势而蔽遮其寒风,故其人意安而气和”。至此,景物描写似已结束。然而,叶适却宕开一笔,描写湖面上舸舫纵横,啸歌游赏的景致。文章景物描写,色彩清晰,静动相衬,文采斐然,别有一番韵味。文章以下部分转入叙事,遥想名士的流风余韵,交代了作记的缘由。最后,作者谈到治政与山水的关系:“政在平,平在久。加以不倦,瘠土可使沃,穷阎可使富。况蒲鱼丰衍,明山媚水,素称胜绝乎!”。整篇文章,叙事、描写、议论灵活穿插,将优美的景物与深邃的哲思巧妙融合,意味隽永。钱基博先生谓其“随笔曲注,情事都尽;而波有余渟,笔无滞机”,可谓一语中的。
叶适的记体散文,结构模式腾挪不羁,变化自如,即便是一段之中,也往往将诸多表现手法错杂并用,极尽灵活变化之能事。如《白石净慧院经藏记》首段。作者先写游赏所览:“山麓漫平,深泉衍流,多香草大木。陆地尤美”;次叙景中之人与事:黄、钱二家,累世不贫,以秀士自居;又有杨翁者,善种花;余曾讲习于此,时与诸人赏花钓鱼,畅游净慧院;黄氏之子,终老不出户;再抒心中之情:“见其能侃然自得于山谷之间,未尝不叹其风俗之淳,而记其泉石之美,既去而不能忘也”;最后议论作结:“盖天下之俗,往往皆如是。使为上者知冒之以道,而不以偏驳之政乱之,则以余所闻于古人之治,何不可治之有哉!”寓景、事、情、理于文中,由景及事,由事生情,由情入理,层层推进,充分显示了作者善于谋篇布局的笔力。
叶适记体散文的特点之二,是用山水游记的移步换形笔法来记亭楼藏院,既让人如临其境,又引起人们探胜索幽的兴致。移步换形,是柳宗元山水游记的惯用笔法,叶适虽无山水游记,但他却将山水游记的这一笔法运用到亭楼藏院记的创作中来,可谓新人耳目。如其《烟霏楼记》。文章从作者赴蕲州之任写起,以游踪为线索,描写沿途所闻、所遇、所览。先入蕲州境,极目“空堤绝岸,败芦衰莽”、“碎坡丛岫,靡迤连接”,渲染了一派荒疏之景;继而行至蕲州,总写蕲州风物与民情,“州无城堞,市无廛肆,屋无楼观,佳卉良木不殖,公私一切简陋”,这里的涵晖楼、见山楼与超然观等遗迹,既凋敝又逼仄,“皆不足以处”。最后,作者来到了烟霏楼。烟霏楼,在通判厅之西,为一州风光佳境。面对如此美景,叶适兴致盎然,展开了大量的景物描写。他先点染烟霏楼下“不见甚陋”的情状,再描写鸥鹭鸡犬,刻绘林樊晻霭,由低到高,由近及远,动静映衬,展现出一幅生动秀美、启人遐思的画卷。要之,全文在移步换形的过程中,又常见叙事成分,将游记的写景手法与楼记的叙事艺术巧妙叠合,令人叹服。
文辞俊丽横肆、句式灵活多变是叶适记体散文的第三个特点。诚然,叶适强调“为文不能关教事,虽工无益”,但他并不因为重道而轻文,他曾编选过一部宋代散文集,名为《播芳集》,此书今佚,然序尚存。在序文中,他这样阐述自己的选文标准:“取近世名公之文,择其意趣之高远,词藻之佳丽者而集之。”又序《罗袁州文集》云“散语幽寂,有兰芷之洁;合语华润,有桃李之艳”,足见其对思想和艺术是并重的。
叶适“雄文博辩”,“笔力横肆”,擅长言事论证。又“于欧公四六,暗诵如流,而所作亦甚似之”。于是,他将政论和四六惯用的对偶、比喻、排比等辞式移植到记体散文的写景状物中来。他的记体散文也表现出“横肆”的特点。譬如《石洞书院记》:“土开谷明,俄若异境。稍复深入,臻于旷平,则石之高翔俯踞,而竹坚木瘦皆衣被于其上;水之飞湍瀑流,而蕉红蒲绿皆浸灌于其下。潭涧之洼衍,阿岭之嵌突,以亭以宇,可钓可奕,巧智所欲集,皆不谋而先成。”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句式工巧整饬,文笔俊丽雄赡。此外,叶适还好用四字句式,如《宝婺观记》:“漫陇伏冈,林茂野蕃,若轾若轩,若万马纵牧于平原,锦出绣没,不可控抟。两溪广长,会清合凉,匪厉伊方,徐纳于江。南山绵绵,果蔬之区,柘桑之园,日月风雨,借其姿态,雾烟氛霭,相为吐吞。”成功运用了铺排和比喻手法,由近及远,由低到高,层层推移,一派千山秀色,尽揽绣囊。以大量四字句式展开铺排,又使行文气势流走。叶适《观文殿学士知枢密院事陈公文集序》称“文欲肆”,此文即见其妙。叶适甚得韩柳之意,除了喜用四字句外,还注重句式的奇偶相错,长短并用。如《沈氏萱竹堂记》:“沈君体仁始治园观,广池以接清流,累土以抗峻峰,缭其四旁,互为蔽隐,搜花拣石,绵日系月,衣食所余辄具焉。然后迟客有亭,延月有台,藓梅露药草木之奇品,莫不贯序以先后。”句式整饬又不失变化,有参差错落之妙。
要之,叶适的记体散文,打破传统“三段论式”的写作格局,将叙事、写景、议论、抒情熔为一炉,结构灵活自如;在句式上,叶适既喜用四字句和对偶句来写景状物,又注重行文的骈散相间,错落有致,使记文横肆可观。此外,他将游记中惯用的移步换形笔法用到亭楼藏院记的创作中来,不仅引起读者探幽索奥的兴致,而且增强了记文的文学色彩。朱迎平称,“叶适是集乾、淳散文中兴之大成的散文大家”,从这个意义上说,叶适记体散文的贡献正是他“集散文之大成”所不可忽略的一个重要方面。
参考文献:
[1]叶绍翁.四朝闻见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9:35.
[2]永瑢.四库总目提要[M].万有文库本.
[3]脱脱等.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7:12889.
[4]黄震.黄氏日抄[M].王水照编.历代文话[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854.
[5]钱基博.中国文学史[M].北京:中华书局,1993:649.
[6]孙诒让.温州经籍志[M].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刊本.
[7]黄震.黄氏日抄[M].王水照编.历代文话[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870.
篇7
笔者在散文教学实践中,总结了一些具体的方法:
一 抓“文眼”,悟情感。
文眼,顾名思义是指“文章的眼睛”,也就是文章中最能直接表现作者情感和主题思想的句子或词语,它有时是文章的标题,有时是文章开头或结尾的一个句子或字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抓住文章的文眼,从文眼中具体体悟作者的情感。
如我们在教学《散步》时,怎样才能走进文本,让学生懂得文章“珍惜亲情,理解责任,明白一切情感都是源于对生命的热爱”的主旨呢?我的做法是:抓文眼,悟感情。我抓住了最后一节的最后一句话,“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他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两个人都不重,加起来却是整个世界”。作者为什么有如此的感慨?一问激起千层浪。在热烈的讨论中,学生逐渐明白:内容上,“重”是物质,“不重”是精神,一个是身体的重量,一个是感情的重量。这一抒情议论句,体现了亲情的力量,责任的可贵,生命的价值。如此,才能更深入地理解文章的主旨和内涵。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中心句的理解带动了文章整体的理解。
二 品字词,悟情感。
自古文人讲究遣词造句,揣摩语言,推敲文字。贾岛“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卢延让“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世人评价宋祁“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一“闹”字境界全出,古人都认为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字比“满”、“吹”等字用得好。在散文教学中,如能像分析诗歌一样抓住一些重点字词加以揣摩,一定能更好地体悟作者的情感。
教学《散步》第3节时,我让学生咀嚼三个词语,即“太迟,太迟”、“总算”、“熬过”。方法是从传情达意中体悟,在调换词语后比较。“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但是春天总算来了。”为什么儿子(作者)觉得春天“太迟,太迟”而庆幸“总算”来了?经过点拨,学生从“表情达意”的角度揣摩出:春天的到来,意味着母亲的生命再次获得了新生,这两个词语实则表达了儿子对母亲熬过这个严冬的庆幸。这两个关键词语的理解,也让学生明白了作者为什么带母亲散步的原因,同时也从这个原因的把握中理解到作者对母亲的孝敬和母亲对儿子的信任与依赖。因此,当我问“熬过”能否换成“度过”时,学生马上回答“不能”,因为“熬过”是指要经历一定的磨难,这更体现了母亲度过冬天的艰难、下地散步的不易和与生命抗争的可贵。
三 析手法,揭情感。
选入教材的散文尽管风格各异、地域有别、时代不同,但都是情意浓厚、语言优美的文章。这些文章重在抒写作者的感受,表现作者的性灵,着重突出“自我”,但这种“自我”的展示是有所凭借的,作者往往通过精巧的构思,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在写景、状物、叙事中实现。其中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象征、比喻等表现手法将作品所描写的事物和所要寄寓的情感联系了起来。
例如,教学宗璞的《紫藤萝瀑布》时,引导学生抓住对比和借景抒情这两种手法,在鲜明的对比中,领悟文章的情感。十多年前的紫藤萝伶仃、稀落,十多年后的紫藤萝辉煌、茂盛;先前的作者焦虑、悲痛,遇到紫藤萝之后宁静喜悦。情感自然得出:不能让昨天的不幸把人压垮,每个人都应该像紫藤萝的花朵一样,以饱满的生命力,投身到生命的长河中去。
四 巧借经验,以情激情
对话理论认为,阅读教学中存在多重对话关系,如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教师与文本的对话,教师与学生的对话,教师、学生与编者的对话等等。在这多重关系中,我们必须强调学生阅读的独立自主性,重视学生在阅读中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重新建构文本的意义,教师只是学生阅读活动的组织者、促进者、对话者。学生独立自主理解散文的意义,把握散文的情感,就需要调动已有的经验储备,通过联想、想像重构经验体系,激发自身情感,从而更好地体会散文中所包含的情感因素。
教学莫顿·亨特的《走一步,再走一步》时,文中有一个环节是父亲引导儿子走下悬崖,战胜困难。我在教学时是这样处理这个环节的:首先组内交流,讨论文中父亲的教育方法怎样;然后让学生举身边的例子,说说你的父亲如何教育你,与文中的父亲比,哪种方法好。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调动他们身边的经验。这样,不仅加深了对文中父亲高明的教育方法的理解,也让学生懂得,遇到困难,不能依赖他人,学会把大困难化解成小困难,更主要的是让我们的学生领悟到父爱的伟大,常怀一颗感恩的心。
五 朗读吟咏,以声传情
抒情性强的散文教学要特别重视朗读的作用,以有声的语言传递情感。重点段落要反复读;教师范读要有感情,能渲染气氛,引发学生共鸣。
张抗抗的《地下森林断想》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大自然每一次剧烈的运动,总要破坏和毁灭一些什么,但也总有一些顽强的生命,不会屈服,绝不屈服啊!地下森林,我们古老的地球生命中新崛起的骄子,谢谢你的启迪。”反复朗读这一段文字,注意体味加点字的含义,作者满怀激情地歌颂地下森林的顽强不屈的生命力,更感受到人类社会的发展也常常会堕入低谷,像大自然的风云变幻、地质变迁考验森林、禽兽的生命适应性一样,考验人群的品质、适应性、耐力,锻炼人群的意志、生命力。这样,情感就较容易把握。
六 诗情画意,由景入情
写景状物的散文中,对景物的描绘比比皆是,“一切景语皆情语”, 融情于景,情景交融,读这类文章对绘景的句子固不可忽略;而写人叙事散文中,看似漫不经心的几处写景句,亦耐人寻味。
篇8
散文分为叙事散文、抒情散文、议论散文三种。
2、散文的特点是:
⑴形散神聚:“形散”既指题材广泛、写法多样,又指结构自由、不拘一格;“神聚”既指中心集中,又指有贯穿全文的线索。
⑵意境深邃:注重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抒情性强,情感真挚。
作者借助想象与联想,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由实而虚的依次写来,可以融情于景、寄情于事、寓情于物、托物言志,表达作者的真情实感,实现物我的统一,展现出更深远的思想,使读者领会更深的道理。
篇9
2、散文格式:大体有纪实性(直抒式)、想象式、哲理式和象征式四大类。
3、纪实性(直抒式) 即“意在象表”,比较外露。比如写景抒情、叙事抒情等。或者说是心灵感受外部世界基本上是原原本本的,是什么就在心灵投影什么,很少变化。直抒胸臆的散文诗通常用此种方式。
4、想象式,指的是散文诗作者感受外部世界时,往往浮想联翩,由此及彼,由具像到抽象。
5、表述某一个哲理 这种散文诗和其他散文诗的区别是它有理性直接和间接地介入,以新的哲理发现和表述为特点。写作是为了表述某一个哲理为目的。
篇10
一、 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好的写景作文,往往不取决于你在文章中写了多少个景物,也不在于你选择的景物能否引起读者的兴趣,关键在于文章中要有重点描写的景物,而每个景物都非蜻蜓点水般地描写。
二、 角度选好,印象深刻
写景,就要突出景物的特征,给人以深刻的印象。所谓“静观默察,烂熟于心”。在此基础上,还要选好描写景物的角度。描写景物的感官角度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内心感受等;描写景物的视角有仰视、俯视、平视、正视、侧视、远视、近视等。
一旦将自己融入对象,我们的感官和意识就会灵动起来,描写也就水到渠成了。恰如叶圣陶先生所讲,眼睛怎样看就怎样写,耳朵怎样听就怎样写,内心有怎样的感悟就怎样写。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运用了视觉描写;“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运用了听觉描写;“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运用了嗅觉描写;“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写出了内心感悟。写出了清雅幽僻、宁静迷蒙的画面。这与只用“美丽”、“壮观”等空洞的词比起来,效果有天壤之别。
总之,要做多角度、多侧面的描写。
三、手法恰当,魅力无穷
确定所写的景物后,为了使笔下的景物具有独特的魅力,我们要运用恰当的表现手法,对于写景常用的表现手法有白描、细节、想象、联想、虚实结合、动静结合、移步换景、化用诗词文等。
运用白描,最著名的莫过于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短短二十八字,一连推出九幅画面: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刻画出一幅非常真实生动的秋郊夕照图。
运用细节,细节描写就是对文章中细小的环节或情节进行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细节描写在文章描写中的地位看似闲笔或赘笔,信手拈来,无关紧要,可有可无,但都是作者精心的设置和安排,不能随意取代。它是最生动、最有表现力的手法。如《想北平》:“雨后,韭菜叶上还往往带着雨时溅起的泥点。”“果子不少是从西山与北山运来……进了城还带着一层白霜儿”。一枝一叶总关情,正是这样的叙述与描写表明了作者与北京的亲密关系,他真正地融入了它的生活,深入到了它的血肉肌肤之中。如果老舍是个观光客,即使再喜欢北京,也不可能有如此细致入微的体验,当然更不可能写出这样的文字。郁达夫描写微雨寒村“说不出的悠闲境界”,先写有了“河流边三五人家聚在一个小村子里”的场景,再“点些精致进去”:“则门前可以泊一只乌篷小船,茅屋里可以添几个喧哗的酒客,天垂暮了,还可以加一味红黄,在茅屋窗中画上一圈暗示着灯光的月晕。”这些细节使“悠闲”具体而生动,真是“活像”。
运用想象,如《沁园春·雪》中想象雪后美景: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虚实结合,“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像、实事、实境,“虚”是联想、想象或梦中的情景。二者互相联系,互相渗透转化,可以达到虚实相生的境界,丰富诗中的意象,开拓诗中的意境,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就是想象中美好的仙境,属于“虚”的内容。再如《江南的冬景》:“若是冬天来了,春天也马上会来。暮雨潇潇江上村。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五彩的文字:灰云、霜白、红叶、雪白的桕子、赭色的草根边带绿意、青天碧落、白雨、淡墨背景、乌篷小船、红黄的垂暮天。作者引用诗句、避实就虚的用意在于巧借诗句意境,并通过自己的品评将这个意境推到一个新的境界;虽则语句简省洗练,但所包容的意象十分丰富。这是郁达夫散文常用的笔法,他常在散文中插入一些旧诗,以弥补散文里没有说尽的余意,没有抒发的情愫,使文章在整个行文上显得跌宕多姿,也增加了文章的诗情画意。
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如《沁园春·雪》中“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又如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第三句描写皓月当空,青松如盖,这一句是静景描写,第四句山泉清冽,流泻山石之上,这一句是动景描写。山泉因雨后水量充足,流势增大,从石上流过,淙淙有声,以动衬静,反衬出山中的宁静。移步换景,从远到近,从整体到局部抓住特点,准确描画,再如《小石潭记》中第一段中发现小石潭就是移步换景。
四、修辞润色,文辞优美
描写景物需要绘形、绘色、绘声,仿佛使人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这就需要尽可能选用那些生动形象的语言。所以,我们要对自己平淡的语言进行加工润色。通常使用的方法就是恰当地运用我们熟悉的修辞手法、成语、形容词等。如许俊文的《乡村的风》:“每次从城里回到老家豆村,第一个迎接我的便是风。我们虽然好多年没见面了,但它一点儿也不生分,先是用顽皮的小手,把我服服帖帖的头发弄乱,再在净的皮鞋和西服上,随意撒些尘土与细碎的草屑。要是春天,风就像一只摇头摆尾的小花狗,当我刚从汽车上走下来,视觉还没来得及舒展开,它就从我的身上嗅出了豆村的气味,亲亲热热地扑过来,伸出温软的小舌头,一下一下舔我的手与脚踝,你赶也赶不走。如果是秋天,风里便有了果实发酵的味道,那幽微的醇意,好像一个去镇上打酒的孩子,不小心把酒洒了一路,惹人隐隐地有些陶醉。”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乡村的风的可爱、温馨。
五、巧用对比,突出景物
在《江南的冬景》中,作者将北方冬景、江南秋景、闽粤地区的冬景与江南的冬景对比,写了江南的屋外,写了植被,写了江南的雨、雪,无雨无雪时冬郊的闲步。在比较中写出了江南的温润晴暖优美。又如《想北平》,在文章中,作者声称自己“不能爱上海与天津”,又联系自己丰富的亲身经历和感受,将北京和欧洲四大历史都城相比较,从城市整体结构、建筑格局、环境气氛、生活情趣等方面历数北京的好处。
巴黎热闹?摇?摇?摇?摇北平安静
巴黎的布局“比起北平来还差点儿”
美国的橘子?摇?摇?摇?摇北京的玉李
伦敦成天冒烟的工厂?摇?摇?摇?摇北平接近自然
六、情景交融,诗味悠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