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散文范文

时间:2023-04-08 01:38: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雪散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雪散文

篇1

1、《雪》作者余秋雨,美丽的雪花飞舞起来了。我已经有三年未曾见着它。去年在福建,仿佛比此刻更迟一点,也曾见过雪。但那是远处山顶的积雪,可不是飞舞的雪花。

2、《寄小读者》作者冰心,四周山上的层层的松枝,戴着白绒般的很厚的雪,沉沉下垂,不时的掉下一两片手掌大的雪块,无声的堆在雪地上。

3、《济南的冬天》作者老舍,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

4、《阳关雪》作者余秋雨,天边渐渐飘出几缕烟迹,并不动,却在加深,疑惑半晌,才发现,那是刚刚化雪的山脊。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阔别西大已是多年了。每当我拿起?访袋,兴高采烈地登上采访车,迎着对面轻轻吹来的东南风,顶着灿烂的阳光远去时,不禁使我想起,在西北大学读书时,那一场大雪,忆起我那心中怀念的你……

是的,那一场大雪下得很大,一夜之间,积雪就厚达五公分。这天,正是星期天,一早起来,大学生们纷纷走出宿舍玩雪去了。小伙子们兴致勃勃地滑雪,倒下去的不是哭,而是哈哈大笑;姑娘们滚雪球互相打仗,不时发出一阵阵朗朗的欢笑声。最有趣的还是,那一对对的日本?学生,他们在雪地上,滚起一个个庞大的雪球,雕刻成巨大的圣诞老人……看着那满天的雪片纷飞,使我这位来自南国的大学生,感到无比的兴奋与好奇。可是,那零下七八度的寒冷天气,逼得我全身发抖。尽管这样,那一颗好奇之心,仍支撑着我走出宿舍看雪景去。刚跨出校门口不远,“啪”的一声,我滑倒在雪地上了。在我的脑海中,并没想到雪地是这样的的光滑。碍于面子,我想马上爬起来,可是,屁股的筋骨痛得难受,而且又穿着像大力士衣服的身躯,几次想爬起来,都不听使唤。于是,我便坐在雪地上休息。此时,雪片飘落满身,一会儿,我变成了一位白色圣诞老人。一个个路过校门口的人,他们看到我这一幅雪像,都漫不经心地走开了。这时,唯有你迎面走过来发出怜惜之声:“同学,坐在冰天雪地里干什么?”我委屈地说:“我不干什么,是滑倒起不来呢!”说完,你马上伸出温暖的手,将我从雪地上扶起来,并帮我拍去身上的雪花……

雪,越下越大,天气越来越冷。你担心我再次跌倒,就扶着我一步一步地往宿舍走去。路上,你像一位贤妻良母照顾小孩一样嘱咐说:“雪大路滑,走路要千万小心啦!”听着你这深情的嘱咐,缠绵的关照,我的心倒热乎乎起来,刚才跌倒时不曾流过眼泪的眼睛,这时,却反而不知不觉地流了出来。在生活中,接触过不少姑娘,尽管她们长得如花似玉,可是,从没有打动过我的心。你!唯一是使我动了情的人……

事情已过去了多年,大学校园里的罗曼史渐渐已忘却了。但是,在我的生活中,那一场大雪,仍使我记忆犹新。因为,它使我认识了一位北方姑娘,它使我看到你,那颗善良温馨的心,那颗如雪花一样纯洁的心。

2010年5月于广州

篇3

    前面所引一段厨川白村对essay看法的文字,显示的不仅是主体状态的自由,而且还蕴含了说者和听者之间一种全新的关系。他们“和好友任心闲话”,谈话环境是或“坐在暖炉旁边的安乐椅子上”,或“披浴衣”“随随便便”,说者和读者是“好友”,是一种平等交流的话语关系。闲话风散文的说者不会封闭自我,而是尽量与读者营造一种开放式的交流语境,为此,他们需要使用一种亲切易懂的语言,一种现代的言文一致的语言。不妨作一比较,中国古代为正统所重的诗、文体裁多用高雅的文言,小说等“小道”体裁才有部分用白话写成,也就是说,古典散文基本是文言一统天下,正如研究者所说:“言文脱离在中国文学中长期地存在着,尤其是在散文写作中。散文的写作与接受为少数文人所占有,这种占有,实际上体现为语言表达上的文言专门化。这与小说的情形很不相同。小说为了迎合市民文化兴起的需要,话本小说等以白话作为表达工具。散文语言的被控制,被垄断,与这种文体所具有的某种体制化的属性——‘文以载道’功能设置有关。”[7]载道之文不可能与大多数普通读者实现厨川白村所说的“好友”关系。文学语言的变革带来的主体操持语言的变化才能改变说、听双方的关系,白话写作的闲话风散文才能“把读者从‘陌路人’的关系拉入房间里做‘枕边’的听众、亲切、接近、在情绪的中央”[8]237,在这种平等、轻松的话语方式中更好地沟通心灵。有研究者指出“:不把现代散文中的絮语式散文放在‘正宗’地位,实际上是有意淡化现代散文受外国文艺思潮影响的这一面,其最坏的结果,是抹煞了现代散文与古典散文的重要区别之一。”[9]9可以肯定的是,这里的“重要区别”很大程度上离不开白话文学语言的介入,正是由于白话成为写作的合法语言,言文一致,说话者才不再是把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单方向传输给听众的传道者和高高在上的训导者,说者与听者才可能成为亲切的“朋友”。书信是一种“言说——接受”的话语关系,我们也可以将之视为闲话散文的一种变式。书信文体在我国古已有之,朱光潜曾将古代尺牍按其风格演变分为三个主潮,分别是古文派、骈俪派和帖札派,其中唯有帖札派受到他的赏识:“在这三派之中,最家常亲切而也最能尽书牍功能的当推后一派。”[10]174这里的“家常亲切”就是不端架子、不为雅求雅、有事说事的一种自然风格。“五四”文学语言变革之后,这种“亲切”的要求直接导出了新的散文体式——书信体,冰心20年代的《寄小读者》正是此类典范。冰心曾这样回忆《寄小读者》的写作:“执笔时总像有一个或几个小孩子站在我面前,在笑、在招手,虽然我写这些通迅是多少经过一些思索的;我想:他们要听的是什么?我能写的是什么?我要对他们说的是什么?等等,但笔下还是极其流畅和自由的。”[11]294因为有了白话,才使得她在创作之时考虑儿童这一受众真正成为可能,她正是用浅显的、儿童可懂的、喜欢的白话语言和语气创作的,是言文合一的创作实践。正如研究者所说:“她的散文作品,就几乎完全是以一种缠绵亲昵而恳切的叙述语气写成的”,“使读者产生象促膝谈心一般的感受”。[12]291由此可见,白话语言环境下说者和听者之间实现了平等的话语关系,即使听众是稚嫩的幼儿,也可以“亲昵而恳切”地“谈心”交流。

    白话文学语言与亲切自然的文体风格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白话文学语言的使用,在最直观的文体层面上为闲话风散文带了特有的风格。首先,在闲话风散文体式中表现为多用家常用语,即口语词汇,使其呈现了亲近的、口语化的特征。朱自清是这方面的代表: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匆匆》)语气助词“了”、“呢”、“罢”,人称代词“你”、“我”的应用都给人一种谈话的感觉,这种表达性能是散文特有的,白话将之激发出来了。白话语言的使用给此类散文带来了口语化的风格。其次,白话语言在人物描写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那类回忆自己过去生活(厨川白村所说的“自己的过去的追怀”)的篇章中,人物语言绘写呈现出原生状态,很好地刻画了人物,表达了情感,体现了白话语言之于此类散文的重要意义。鲁迅《朝花夕拾》中的人物语言就呈现了原生的语言趣味:“恭喜恭喜!大家恭喜!真聪明!恭喜恭喜!”她于是十分欢喜似的,笑将起来,……(阿长)说道“:象你似的小孩子,长毛也要掳的,掳去做小长毛。还有好看的姑娘,也要掳。”“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以上文字都出自散文《阿长与〈山海经〉》,第一段中“恭喜”一词重复出现了五次,看似不够简洁,但正是农村女人的真实表达,也很好地表现了长妈妈听到拜年这样看似无足轻重的小事后发自内心的开心。第二段,“掳”用了三次,几个单句放置在一起,如果从书面加工的角度来看不免啰嗦、不够精练,实际上却非常符合人物的身份。第三段“三哼经”更是直接采自人物口语发音的,表达了长妈妈没有文化却可爱可亲的特点。鲁迅自己曾经表达过对语言原生态的追求:“如果删除了不必要之点,只摘出各人的有特色的谈话来,我想,就可以使别人从谈话里推见每个说话的人物。”[13]530白话文学语言使得此类散文呈现了与日常生活切近的真实而生动的风格。再次,在“声音”层面上,白话文学语言使闲话风散文呈现了短促、自然的口语节奏特征。文言以单音节为主,有利于形成整齐、对称的声音节奏,这种语言特点不只为诗歌所重,而且成为散文追求节奏感的重要依据。从汉赋的偶句铺排到六朝骈文的工整对仗,都显示了古代散文对声音层面美感的追求。白话代替文言成为文学语言之后,语体散文追求的是“有什么话说什么话”,这种情况下是否还需要声音的节奏呢?朱光潜即认为:“既然是文章,无论古今中外,都离不掉声音节奏。古文和语体文的不同,不在声音节奏的有无,而在声音节奏形式化的程度大小。”[10]83那么,语体文的声音节奏应当具备什么特征呢?白话文学语言带来的是朱氏所说的“不拘形式,纯任自然”的语体文声音节奏。在闲话风散文中,主要表现为多用短句,节奏舒缓自然: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支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张飞鸟”,性子很躁,养不过夜的。这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的一段文字,由多个短句构成,读起来非常自然,与“独语体”散文集《野草》中那种富于乐感、对称的节奏截然不同,这正是白话语言对闲话风散文在声音层面上构成的一种影响。20年代胡梦华曾解释了絮语散文是一种家常的、日常的(familiar)语调:“它乃如家人絮语,和颜悦色的唠唠叨叨地说着。”[6]以上分析的口语词汇的使用、人物语言的原生态还原、声音节奏的自然化,都体现了胡梦华所说的那种“絮语”、“唠唠叨叨”的特点。至此,在文学的审美表达中,白话文学语言与闲话风散文已是难分难解了。

篇4

[关键词]电视散文;审美;艺术美学;创作特征

一、视听语言——与观众的絮语

“审美就是自由的体验”①与央视《电视诗歌散文》的栏目宗旨有相通之处。同时,“电视兼有媒介属性与艺术属性双重属性”②。在这里,我们重点分析电视散文这种电视节目样式的部分艺术美学特征。《电视诗歌散文》中的《中国古诗欣赏》《天一生水》《可可西里生存日记》等作品,在以优美的视听语言演绎经典文学作品方面作出了积极的探索和贡献。

视听语言既有能力记录现实的原本样态,又有能力构建非现实的时间空间。它既可以是表现的,也可以是再现的。其中,电视散文的视听语言呈现出三种基本形式,即视听语言中再现、表现及前两者交互并存。比如在《我与地坛》中,作者讲述到自己在地坛里的那些时光、母亲的叹息时,画面就再现出了曾经作者在地坛时的情景。

“看不仅是眼睛的活动,而且是大脑的活动。”③影视画面被观众眼睛接受,同时,它如同文字之于文学、音符之于音乐,是电视不可或缺的成分。电视散文的画面大多非常优美,构图十分讲究。一方面为表达深刻的思想内容服务;另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也可以为了创造自身的独立审美意义而存在。画面不仅是重要的内容表现形式和信息传播手段,而且是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方法,具有以影像来营造意境的特点。意境“是由精神经验和心理意念构筑成的空间和画面,但是这种经验和意念,一旦得到会意性的领悟,往往可以获得多义的效果”④。

二、画面构图——景语的蹁跹

构图,即单幅画面内部的构架。有时,拍摄者会将焦点纵向变化,以达到画面的顺畅、层进式变化的画面叙述目的,从而带来独特视觉效果,对作品全篇的镜头语言产生影响。在《背影》中,主人公从火车内望见父亲去买橘子时的主观镜头纵深推进使焦点纵向变化,配合朗读作者内心的独白,是全篇的一个描写精到让人动情的所在。

“是什么使得好的艺术如此有价值,对我们如此有意义?……所有这些都是正当的美学问题。”⑤针对电视散文的话,答案中应该有“视听语言”几个字,视听语言能增添作品别样的美感,赋予作品以灵性。比如“丽江春雪”以出乎意料的初春之雪,颠覆了平时很多人心中固有的丽江形象。该片的后半部以人物为主,表现出人们在雪中的活力与情趣。在北方这些行为相对多见,但在三月的南方,在极富生趣的解说词的点染中,更是另有趣味。不论是人们对下雪的行为反应,还是面部表情,都渲染出雪中别样美丽的古城。

同样的移动的镜头,在“走失在纳西文字中”与“时光的痕迹”中以不同的节奏打造出不同的视听效果。前者由古老的东巴象形文字着手,展现纳西族的独特文化和悠悠历史。一个个象形文字像一幅幅图画涤荡在镜头的河流中,也在历史的长河中倒影出波光粼粼,它近在眼前,却发端千年以前……引子将丽江演绎得从容而大度,为后面的铺展奠定了节奏基础。蒙太奇的使用让古城景物和纳西古文字交替出画,那些熟悉的花鸟虫鱼,仿佛因为与象形文字的遥相呼应而令人眼前一亮。其构图虚实相生、别有意蕴,营造出一种诗意的空间。

相较而言,“时光的痕迹”以其柔和、悠然而体现出不一样的情调。它从“第一次来丽江是晚上”娓娓道来,巧妙利用了昼夜对比的手法,由表及里地展现出对丽江两天三夜的有粗有细的多样感受。白天喧嚣、入夜安静是我们常有的生活印象,相反,丽江的夜晚则热气腾腾,展现的是人们的激情与火热,围篝火而起舞的众人、酒吧一条街的喧腾以及丽江的特色——水,不舍昼夜。夜晚过后的白天,倒是反而显得安静,像在阳光中打盹的猫。节奏的张弛有道,把丽江演绎得动静生姿。“从审美特征上看,电视与电影作为姊妹艺术有许多相同之处。”⑥构图当属相同点之一。除了节目都用16∶9的电影模式播放,每期节目中都还可以明显感到创作者在构图方面的匠心(比如《毕业了》系列作品,《太阳花》系列作品)。

三、色彩——真情与意境的流淌

对于色调的运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编导对基调的思考、对色彩见解及色彩本身的表意功能的差别。其实,“任何美(审美意象)都是‘呈于吾心’,同时又‘见诸外物’”⑦。艺术家“所表现的是主观的生命情调与客观的自然景象交融互渗,成就一个鸢飞鱼跃、活泼玲珑、渊然而深的灵境”⑧。“意象的基本规定是形象与情趣的契合(情景交融)。”⑨在《荷塘月色》中,以一种夜晚的月下朦胧的色彩与影调,引起观众的想象,中国古典美学中所说的“境生于象外”(刘禹锡语)的意境就体现了出来。

从色彩心理学角度出发,节目的色彩在抒情叙事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影响受众的情绪,达到传播效果。大量的主观色彩对色调的运用是电视散文不可或缺的。观众对于色调有着大概相似的领悟,比如在播放回忆性的内容时利用的黄色、灰色或黑白,以带动观众的情绪向预期的纵深前进,这让时间感和空间感被合理兼顾。比如印象中国系列中《一面湖水》一集对黄龙景区的拍摄就体现了它颜色的优势与特性,很好地传达了名胜的秀丽与风姿。

篇5

    前面所引一段厨川白村对essay看法的文字,显示的不仅是主体状态的自由,而且还蕴含了说者和听者之间一种全新的关系。他们“和好友任心闲话”,谈话环境是或“坐在暖炉旁边的安乐椅子上”,或“披浴衣”“随随便便”,说者和读者是“好友”,是一种平等交流的话语关系。闲话风散文的说者不会封闭自我,而是尽量与读者营造一种开放式的交流语境,为此,他们需要使用一种亲切易懂的语言,一种现代的言文一致的语言。不妨作一比较,中国古代为正统所重的诗、文体裁多用高雅的文言,小说等“小道”体裁才有部分用白话写成,也就是说,古典散文基本是文言一统天下,正如研究者所说:“言文脱离在中国文学中长期地存在着,尤其是在散文写作中。散文的写作与接受为少数文人所占有,这种占有,实际上体现为语言表达上的文言专门化。这与小说的情形很不相同。小说为了迎合市民文化兴起的需要,话本小说等以白话作为表达工具。散文语言的被控制,被垄断,与这种文体所具有的某种体制化的属性——‘文以载道’功能设置有关。”[7]载道之文不可能与大多数普通读者实现厨川白村所说的“好友”关系。文学语言的变革带来的主体操持语言的变化才能改变说、听双方的关系,白话写作的闲话风散文才能“把读者从‘陌路人’的关系拉入房间里做‘枕边’的听众、亲切、接近、在情绪的中央”[8]237,在这种平等、轻松的话语方式中更好地沟通心灵。有研究者指出“:不把现代散文中的絮语式散文放在‘正宗’地位,实际上是有意淡化现代散文受外国文艺思潮影响的这一面,其最坏的结果,是抹煞了现代散文与古典散文的重要区别之一。”[9]9可以肯定的是,这里的“重要区别”很大程度上离不开白话文学语言的介入,正是由于白话成为写作的合法语言,言文一致,说话者才不再是把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单方向传输给听众的传道者和高高在上的训导者,说者与听者才可能成为亲切的“朋友”。书信是一种“言说——接受”的话语关系,我们也可以将之视为闲话散文的一种变式。书信文体在我国古已有之,朱光潜曾将古代尺牍按其风格演变分为三个主潮,分别是古文派、骈俪派和帖札派,其中唯有帖札派受到他的赏识:“在这三派之中,最家常亲切而也最能尽书牍功能的当推后一派。”[10]174这里的“家常亲切”就是不端架子、不为雅求雅、有事说事的一种自然风格。“五四”文学语言变革之后,这种“亲切”的要求直接导出了新的散文体式——书信体,冰心20年代的《寄小读者》正是此类典范。冰心曾这样回忆《寄小读者》的写作:“执笔时总像有一个或几个小孩子站在我面前,在笑、在招手,虽然我写这些通迅是多少经过一些思索的;我想:他们要听的是什么?我能写的是什么?我要对他们说的是什么?等等,但笔下还是极其流畅和自由的。”[11]294因为有了白话,才使得她在创作之时考虑儿童这一受众真正成为可能,她正是用浅显的、儿童可懂的、喜欢的白话语言和语气创作的,是言文合一的创作实践。正如研究者所说:“她的散文作品,就几乎完全是以一种缠绵亲昵而恳切的叙述语气写成的”,“使读者产生象促膝谈心一般的感受”。[12]291由此可见,白话语言环境下说者和听者之间实现了平等的话语关系,即使听众是稚嫩的幼儿,也可以“亲昵而恳切”地“谈心”交流。

    白话文学语言与亲切自然的文体风格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白话文学语言的使用,在最直观的文体层面上为闲话风散文带了特有的风格。首先,在闲话风散文体式中表现为多用家常用语,即口语词汇,使其呈现了亲近的、口语化的特征。朱自清是这方面的代表: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匆匆》)语气助词“了”、“呢”、“罢”,人称代词“你”、“我”的应用都给人一种谈话的感觉,这种表达性能是散文特有的,白话将之激发出来了。白话语言的使用给此类散文带来了口语化的风格。其次,白话语言在人物描写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那类回忆自己过去生活(厨川白村所说的“自己的过去的追怀”)的篇章中,人物语言绘写呈现出原生状态,很好地刻画了人物,表达了情感,体现了白话语言之于此类散文的重要意义。鲁迅《朝花夕拾》中的人物语言就呈现了原生的语言趣味:“恭喜恭喜!大家恭喜!真聪明!恭喜恭喜!”她于是十分欢喜似的,笑将起来,……(阿长)说道“:象你似的小孩子,长毛也要掳的,掳去做小长毛。还有好看的姑娘,也要掳。”“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以上文字都出自散文《阿长与〈山海经〉》,第一段中“恭喜”一词重复出现了五次,看似不够简洁,但正是农村女人的真实表达,也很好地表现了长妈妈听到拜年这样看似无足轻重的小事后发自内心的开心。第二段,“掳”用了三次,几个单句放置在一起,如果从书面加工的角度来看不免啰嗦、不够精练,实际上却非常符合人物的身份。第三段“三哼经”更是直接采自人物口语发音的,表达了长妈妈没有文化却可爱可亲的特点。鲁迅自己曾经表达过对语言原生态的追求:“如果删除了不必要之点,只摘出各人的有特色的谈话来,我想,就可以使别人从谈话里推见每个说话的人物。”[13]530白话文学语言使得此类散文呈现了与日常生活切近的真实而生动的风格。再次,在“声音”层面上,白话文学语言使闲话风散文呈现了短促、自然的口语节奏特征。文言以单音节为主,有利于形成整齐、对称的声音节奏,这种语言特点不只为诗歌所重,而且成为散文追求节奏感的重要依据。从汉赋的偶句铺排到六朝骈文的工整对仗,都显示了古代散文对声音层面美感的追求。白话代替文言成为文学语言之后,语体散文追求的是“有什么话说什么话”,这种情况下是否还需要声音的节奏呢?朱光潜即认为:“既然是文章,无论古今中外,都离不掉声音节奏。古文和语体文的不同,不在声音节奏的有无,而在声音节奏形式化的程度大小。”[10]83那么,语体文的声音节奏应当具备什么特征呢?白话文学语言带来的是朱氏所说的“不拘形式,纯任自然”的语体文声音节奏。在闲话风散文中,主要表现为多用短句,节奏舒缓自然: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支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张飞鸟”,性子很躁,养不过夜的。这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的一段文字,由多个短句构成,读起来非常自然,与“独语体”散文集《野草》中那种富于乐感、对称的节奏截然不同,这正是白话语言对闲话风散文在声音层面上构成的一种影响。20年代胡梦华曾解释了絮语散文是一种家常的、日常的(familiar)语调:“它乃如家人絮语,和颜悦色的唠唠叨叨地说着。”[6]以上分析的口语词汇的使用、人物语言的原生态还原、声音节奏的自然化,都体现了胡梦华所说的那种“絮语”、“唠唠叨叨”的特点。至此,在文学的审美表达中,白话文学语言与闲话风散文已是难分难解了。

篇6

一.揣摩身份矛盾,引学生悟情感表达

就如海德格尔的经典论断告诉我们“语言是存在之家”,“存在”在英语里解释就是人,人的生命。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作品就是作者的生命,是他们内在的精神和情感的表达。而散文是最接近生活真实的文学样式,散文中的情感表达体现着作者的个性。作为个体的作者,他的身份的多重性,往往也折射在作品中,直接影响着文本情感的表达。抓住这一点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揣摩,无疑是帮助学生开启了一扇玄妙的大门。

《济南的冬天》是老舍1931年春天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写成的,描写了济南暖冬日照下的地形地势、积雪的山、清明的水……课堂中,我引导学生通过了解作者矛盾的身份把握文本中积淀的特殊情感。开课之初,我问学生“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这暗示了作者的身份是什么?学生有所悟,他是一个“外来人”“客居者”,所以传达给我们新鲜、独特、丰富的感受。我又出示了老舍的生平简介,在30-37年之间,老舍在济南主要是教书和写作,生活相对来讲比较平静和安稳。很多作品问世,老处于创作高峰时期。所以从另外一方面来说,济南是他的精神的栖居地,是他的第二故乡。这个身份传达出来的的感受则是对济南山水的更加深沉热爱和赞美之情。

文学作品来源于生活,无论是叙事类散文,还是抒情类散文,都外化了作家的内心世界,积淀了个人的所思所感所悟。在教学过程中,借助作者的身份或者立场的矛盾,我们可以按图索骥,去解读作者身份背后的情感诉求。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在语文课堂上解读作者的身份,就是为了向文本更深处探索。

二.推敲词义矛盾,引学生品语言特色

在散文写作中,作者为了体现语言的内在张力和语义的丰富性,增强语言的感染力,也会经常使用运用语义,使用两种不相协调、甚至截然相反的特征来形容一项事物,以产生出强烈的表达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推敲这些语义矛盾,可以帮助学生把握文本的语言特色,感受语言的个性魅力。

语义上的“矛盾”在鲁迅的作品别典型。鲁迅杂文创作的“刀笔”似成公认,由此延伸到他的散文创作,也是决不会松垮、散漫。《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开头有这样一句:“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在学习这篇文章时,学生提问“为什么似乎和确凿放在一起”?引导学生细细推敲之后,他们发现作者表达了两种意思:用“似乎”表不肯定语气,因为事情已经隔了七八年,未必还记得清楚;用“确凿”表肯定语气,因为回忆儿时无忧快乐的生活,还历历在目,印象深刻。在这不肯定与肯定的回环中,我们感受到了语言内在的韵味。认真分析,我们不难发鲁迅用与众不同的整严的逻辑性构筑他的话语方式,使他的行文句法缜密,矛盾倍出但是却余味无限。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从词汇的能指与所指层面来看,词汇所能表达的意义空间是无限的。正是在这无限多样的语义中,我们领悟到的文本语言不只是工具,而是因人而异的超越语言的心照不宣的共享。在教学过程中,启发学生从语义的矛盾入手,提纲挈领地对文章进行点化,让学生透过这些“矛盾”句领会作品的语言特色,提高自己对语言的感悟和应用能力。

三.咀嚼细节矛盾,引学生析人物形象

文学作品中的一切具体的,形象的描写都可称为细节描写。细节描写不只是小说所特有的专利,事实上,许多优美的散文篇是同样不乏精致的细节描绘。从散文写作的角度看,细节是作家对生活的直觉观照,是对生活细致观察的艺术再现。作者在塑造人物的过程中,人物的内在与外也会存在一定的矛盾,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抓住这些细节矛盾进行咀嚼,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则如水到渠成。

在《背影》一文中,朱自清先生就十分擅长利用细节矛盾来塑造人物。文中描写“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课堂中,引导学生分析“踌躇”一词,父亲为什么踌躇?学生可以分析出来:“父亲因为事忙”。但是后文中父亲为什么又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通过多次品读,学生明白了父亲因为更多的担心别人照顾儿子不够细心、妥帖,最终将情感的砝码倾向了儿子这一边。通过这一组矛盾冲突分析,父亲为儿子忘我的一面便一目了然。

又如,在《背影》一文中,对父亲有这样一句描写“于是扑扑身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我问学生“父亲果真是很轻松的么?”细读前文,学生发现了这样的描写:“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那么这前后的两处细节描写的矛盾表现了什么呢?学生进一步讨论分析,找到了答案。父亲的轻松是外在的,这是做给儿子看的,让儿子放心;由“蹒跚,慢慢,攀,缩,倾,努力”等词语的描写,我们可以看出父亲买橘子是如此的吃力,另外祖母的去世,失业的压力,儿子的北上,家庭的境况,这些都不可能让父亲的心里轻松的。这一看似矛盾的表现是有深意的,从矛盾的品读中,学生也真正体会到了父亲那颗拳拳之心,也感受到了一个平凡却又伟大的父亲形象。

散文的细节描写多为片段性,跳跃性。或片言之语,尽现神采,或寥寥数语,境界全出。散文教学经验证明,课堂中抓住那些精彩独到的矛盾细节,能让学生清楚触摸到人物形象的内心世界,深层品读出人物的精神内涵。

四.研读情理矛盾,引学生明主旨内涵

情感思维和理论思维是人类交流感情,传递信息,认识事物的两大思维方式。情感思维是理论思维的基础,理论思维是情感思维的升华,二者互相依存。但是二者也会出现矛盾,合情的不一定合理,合理的不一定合情,这就是所谓的情理矛盾,其实简单点讲就是情感与道理的矛盾。在解读散文时,抓住情理的矛盾进行研读,能更加轻松地引导学生明确文章的主旨内涵。

在讲解《老王》时,如何引导学生去感悟老王的“不幸”对理解主旨是至关重要的。学生对他的生活的艰苦比较容易理解,而对他“精神的凄苦”体会有难度,所以我引导学生抓住文中有悖情理的情节,激疑探究。经过细读,学生找到了这一处“有一天傍晚,我们夫妇散步,经过一个荒僻的小胡同,看见一个破破落落的大院,里面有几个塌败的小屋;老王正蹬着他那辆三轮进大院去。后来我坐着老王的车和他闲聊的时候,问起那里是不是他的家。他说,住那好多年了。”杨绛问他“那里是不是他的家”,按常理应该回答“是”或“不是”。但他却答非所问,说“住那儿好多年了”,很显然这“有悖情理”。我抓住这一点设问激疑,点燃学生的思维之火,就不难体会到老王只是把那塌败的小屋当作栖身之所,并没有当成“家”。因为“家”是充满温馨的港湾,而老王在这里有的只是形单影只的孤独和疾病缠身的凄苦,内心的孤独与无助这是他最大的“不幸”。理解了老王的不幸,对文章主旨的把握可谓进了一大步。

《老王》一文中,最大的一个有悖情理之处就是如此穷困潦倒,贫病交加的“不幸者”老王,竟然在临死前将“一篮大鸡蛋和一瓶好香油”送给了非亲非故的杨绛。我提问学生老王为什么要去给杨绛送鸡蛋?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他是来感谢她对自己多年的照顾,他把她当做的自己的亲人。而按照人之常情,她应该给她怎样的回馈?是钱么?当然不是,而是同等的关心照顾。但是杨绛没有做到,连起码的请他进屋坐坐也没有,所以她对待将自己当做亲人的老王才有了舍不掉的“愧怍”。

巧用文本中的情理矛盾,进一步挖掘文本深层意蕴,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教师甚至可以利用学生的思维定势、认知差异、心理差距,在关键点制造疑云,“挑拨”起争鸣的战火,从而促使学生细读课文,寻根究底,使课堂教学波澜起伏,学生间形成真正的智力碰撞。那样,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在矛盾解读中越辩越清晰,越来越深刻。

篇7

关键词:“三问三学”;以问导学;自问促学;设问测学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3)12-0051-03

问题教学法是指以问题为中心进行发展性教学的方法。实际教学中,不少人把基于问题的教学片面理解为教师问、学生答,甚至是教师自问自答。针对这一现象,泰州市田家炳实验中学探究出了基于问题的“三问三学”课堂教学模式。这一教学模式旨在以问题为载体,以思维为核心,更好地整合课堂,提高学生参与度。

“三问三学”即“以问导学”、“自问促学”和“设问测学”三个环节的简称。下面就以《声声慢》教学为例,谈一谈该教学模式的具体操作。

一、以问导学

传统的导入多是由教师引导为主,学生处于相对被动状态,而“以问导学”是用问题来导入,能立刻引起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的思维。前苏联心理学家捷普洛夫就说过:“思维永远是从问题开始的。”《声声慢》这首词,作者的生平、写作的背景、字词的释义等,学生可以结合注释和工具书了解并掌握。《声声慢》的“以问导学”这一环节就可以重在对字词的解释和对诗词感情基调的理解:

1.字词句置疑,课堂检测。

(1)凄凄惨惨戚戚 戚戚:

(2)乍暖还寒时候 乍:

(3)最难将息 将息:

(4)有谁堪摘 堪:

(5)怎生得黑 得:

(6)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次第: 了得:

2.有感情地诵读,找出词眼。

回顾预习情况并解决问题,能使学生立即调动思维,参与到课堂中来。同时,学生感觉到自己的预习达到效果了,更会信心倍增,积极参与。

【核心提示】“以问导学”可安排在预习环节,让学生带着问题预习,在课堂教学中以解决问题为主线组织教学,也可作为课堂导入,就教学的基础问题、核心问题展开。此环节的问题可由教师提出,也可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现场生成,问题应具有包容性和纲领性,能有效组织教学,起到纲举目张的效果。

二、自问促学

“自问促学”这一环节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同学、老师共同解决问题。这是整个课堂教学的主体和重点。

(一)学生为什么要提问?

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过,君子有九思,其中之一就是“疑思问”。清代刘开的《问说》也指出:“君子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所谓“学问”,顾名思义,也即在学中问,在问中学。

问题是创造的先导,是思维的起点,具有问题意识、会提问是一个人有所创新的基础和前提。往大处说,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是为了培养创新性人才;往小处说,问题教学,尤其是学生自己提问,能让学生思维高度集中,异常活跃,增加学生思维张力,使学生更好地参与到教学中来。因此,我们设置了学生“自问促学”这一环节,以期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如何激发学生提问?

学生的问题意识需要培养。笔者认为,可以通过这几条途径来激发学生提问:

首先是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提问。不少学生不提问,不仅仅是因为找不出问题,而是根本就不敢问,不敢质疑老师,不敢质疑书本。因此,教师要给学生创设宽松的氛围,改变学生的观念,鼓励学生大胆提问。

其次,对学生的提问要尽量予以肯定。不要因为学生提出的问题肤浅、幼稚而随意嘲笑或是责备,在此基础上,逐步引导学生提出更有价值的问题。

第三,通过各种手段要求学生提问。在初始阶段可作硬性要求,要求学生在预习课文时至少提出一个问题,把自己不理解或有疑问的地方标注出来,形成问题,逐渐转化为自发的问题意识。

总之,“自问促学”的顺利实施离不开平时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而基于问题的“三问三学”的课堂教学模式也是为了让更多的学生多思考,多提问,这样才能让学生深度参与到课堂中来。

(三)学生的问题从哪里来?

1.学生预习生疑

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必然会有疑问之处,可以让学生把问题提出来写在纸上。这样,学生在课堂上就会关注自己的问题有没有价值,是如何解决的,学习参与度就更高。同时,还可鼓励学生设置问题,抛砖引玉,引发大家探讨。

以上两者结合,学生在《声声慢》课堂提问时,就提出了不少问题,如:“开头一句,作者在寻觅什么?”“为什么说大雁是‘旧时相识’?”“酒一般是浓烈的,为什么这里却说是‘淡酒’?”等等。

2.课堂生成问题

学生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活跃了思维,在解决已有问题的同时,学生又会积极思考,产生新的问题,这时的问题往往比预习时提的问题更有深度。比如,在大家解决了“为什么这里说‘淡酒’”这一问题后,就有同学联想到李清照另一首词,提问:“关于这句我还有一个问题,李清照曾写过‘浓睡不消残酒’,喝了酒之后就沉沉地睡着了,说明她不胜酒力,为何这里却说‘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这一问题的回答又要联系到李清照的生平,以及她不同阶段词作中“愁”的内涵,引发了更深层次的讨论,学生思维更加活跃,讨论热烈,参与度高。

3.把教学的重点目标内化成问题

文本是教学的基本依据,问题教学决不能游离文本。同时,学生毕竟是学生,对文本理解的程度必然有限,为了保证学生理解领悟方向的正确,提升学生理解领悟的深度,就需要教师通过引导、设计问题,把教学的重要目标内化成问题。

(四)如何处理问题?

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不能全部拿出来在课堂上解决,而要注意问题的筛选和合并。这一过程可以由老师完成,也可以通过组内讨论完成。《声声慢》这节课是采用的后一种方法,先通过小组讨论,由学生自己解决并排除一些过于简单的问题,再把难以解决的问题提出来。问题提出后,师生共同回顾,按一定的顺序排列好,并做适当的记录:(1)开头连用了七组叠词,有什么好处?(2)作者为什么“最难将息”?仅仅是因为“乍暖还寒”吗?(3)酒一般是浓烈的,为什么这里却说是“淡酒”?(4)为什么说大雁是“旧时相识”?(5)梧桐为何要伴着细雨?这样一来,学生的“自问”就有章可循,保证了课堂的整合度。

(五)如何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并不是由教师独立完成的,一些问题可以直接由其他学生回答,或者由学生讨论之后回答,其间教师可作适当的引导。

1.学生自主解决

高中生的思维能力相对成熟,他们有能力自主解决一些问题,课堂上应该给予每位同学自我思考的空间。比如:

生:开头一句,作者在寻觅什么?

师:她问作者在寻觅什么?有同学能回答吗?

生:作者此刻寻找的可能是她的丈夫赵明诚,还有旧时和他在一起的幸福时光。

这就是学生独立思考的结果,如果其他学生的思考与之不完全相同,可以进行补充或发表其他看法。在这一过程中,我们鼓励有不同的看法。

2.生生合作解决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合作学习,在合作学习中,学生形成合作小组,由组内同学相互交流各自对问题的认识和思考,相互启发,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在《声声慢》教学中,学生的问题提出后,我们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这些问题。小组形成答案后,由每组自主推举一位同学回答。学生讨论时,教师要做好舵手,关注各小组的探究,必要时适当点拨。

【核心提示】“自问促学”环节的实质是引导学生深度参与学习。“学贵有疑”,有疑是参与学习的表现,解疑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这一环节的关键是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处于自由、安全的环境之中;其核心是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师生、生生共同解决问题,摒弃教师以教代学,以讲代思;其保障是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深刻理解和对教学现场的有效控制,能对学生的问题进行甄别与筛选,并用不同方式进行处理。

三、设问测学

“设问测学”是由教师设计问题来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这也是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可以检测出教学是否达到了预设的目标。设计问题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围绕教学目标

设计的问题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这样才能检测学生的学习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如这首《声声慢》的教学目标为:(1)了解作家个人的生活遭遇与创作的密切关系,体会词人作品中的“愁”情;(2)了解词作中各意象的特定属性,能即景悟情。据此,“设问测学”这一环节先设置了这样两个问题:(1)词人是通过哪些方式抒情的?(2)思考李清照的“愁”蕴含哪些内容?这两个问题紧扣教学目标,能有效检测学生对作品内涵的理解和对抒情方式(重点是借景抒情)的把握。

(二)关注方法掌握

我们不仅要关注知识目标的达成,更要引导学生及时整理思路,当堂总结方法,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设计的问题要注重检测学生有没有掌握方法,看学生能否学以致用。方法的掌握是这堂课更深层次的目标。在《声声慢》教学中,在前两个问题的基础上,我们又设置了第三个问题:(3)学以致用:辨别《醉花阴》和《武陵春》分别是作者哪一时期的词。这一问题能有效检测学生能否掌握并运用本堂课所总结出的鉴赏诗词的方法。这样一来,学生不仅收获了知识,更提升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篇8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合作学习;问题启发

有过语文教学经验的老师肯定听学生抱怨过语文知识不好捉摸,短时间内不好提高,甚至会对学习方法产生怀疑。确实,语文是一门开放性学科,需要我们长久坚持以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习。新课改以来广大教师也分享了很多高效教育心得,但是我们能在课堂上随手拿来用吗?肯定不能,因为这些教学方法未必适合自己学生的认知规律。这就是说,我们一定要结合自己班级学生的认知规律有针对性地整合教学内容,这样才能提高学生互动参与知识生成的主观能动性,进而提高课堂效率。鉴于此,笔者总结一线教学工作和学习经验,归纳三个比较比较契合广大初中生认知的提升语文课堂效率的环节,以期抛砖引玉:

一、阅读环节

作为信息的输入手段,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不二法门。一方面我们通过阅读初步认知生词的用法,掌握基本的表达句式;另一方面通过阅读体味语言到情感的微妙表达,从而熟能生巧产生语感,从而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将语文学习上升到“学以致用”的境界。下面我们以教学苏教版选录的朱自清先生的经典散文《春》为例来分析如何展开阅读教学来引导学生学习知识和体味语感。

师:大家结合预习对课文的初步掌握,思考一下应该以怎样的情感来阅读《春》这篇散文呢?然后我们有感情地齐读一遍。

生1:这篇课文以欢快的语气表达春天的朝气蓬勃,阅读的时候要节奏明快、愉悦。

生2:我认为该文写的非常优美,需要我们以舒缓的节奏边阅读边感受,所以应该轻轻地、柔和地饱含感情地朗读,如此方能读出春的柔和美。

……

师:同学们说都的非常好,从不同的角度说出了对本文的理解和感触,确实像“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这样的句子我们应该以明快的节奏来读,而“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这样的优美描写要以舒缓的语气边读边“享受”春的气息。

生齐读,完毕。

师:大家读完后,想一想作者都用了什么手法来表现春天的美呢?

生3:用了排比、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

生4:分别从视觉、感觉、听觉等不同的角度来引导我们感受春天的气息。

师:非常好,作者不惜运用这么多方式和方法来谱写春天的美,让我们学到什么呢?

生5:我们可以从中学到描写景物要从多感官、多角度描写。

生6:多种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能使文章更生动、形象。

……

这样引导阅读教学,能激发学生有思考地进行阅读,有效消除了滥竽充数的消极现象,同时让大家通过思考和感受,真正学习到经典的描物达情的手法,它是提升学生理解能力、写作能力等语文综合素养的基础。

二、合作环节

开放性的话题离不开合作探究,只有通过大家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并互动交流,知识才能得到发扬和扩散,这正契合了语文开放的学科性质,所以语文高效课堂一定离不开合作探究。通常我们以“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根据学生认知规律整合成3-5人的学习小组,然后让他们围绕共同的学习任务进行探究,以期通过明确分工实现有限时间内通过互助交流和交叉体验实现学习内容扩大化。

例如,我们在教学《晏子使楚》这篇文言文时,就根据文言文知识密度大,许多同学理解困难的特点,根据学生的预习基础设置合作学习来谋求高效课堂。

1.布置小组任务:(1)通过工具书理解基本的文言词汇含义,然后朗读全文。(2)能复述楚王是用什么办法三次侮辱晏子的,晏子是用什么办法反驳楚王的(3)理解句子间的逻辑关系,学习简单的推理。

2.合作事项。(1)组长参照学生的认知特点进行任务分工;(2)合作学习过程中先完成各自的学习任务,再换角色进行交叉体验,然后进行相互辅导与启发;(3)笔记员记录学习成果。

3.学习成果展示,师生互动评价。

合作学习非常适合课堂知识密度大, 难度高的教学任务,通过合作学习同学们在体验知识生成过程中以互动的方式实现优势互补,共同提高学习效率。

三、问题启发环节

问题是启发学生深入探究知识原理的准绳。语文教学中我们要能抓住知识衔接和学生难以理解的地方通过问题启发的方式,拓展学生思路,转化知识,生成能力。

比如我们教学老舍的《济南的冬天》时,教学大纲给出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在掌握基本字词句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在写景中的作用,品味优美的语言。为了实现教学目的,让学生真正体会和学习描物状景的写作技巧,笔者就设置下面三个问题抓住关键环节启发学生迁移知识:1.作者从哪几个角度来写济南的冬天?2.济南冬天有怎样典型的特点?3.反复体味作者的写作手法,尝试写“家乡的某个季节”的话题习作,以“描红”的方式来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

如此设问启发,同学们通过再次深入阅读和学习,对文本的认识上升到更高的层次,懂得景物描写时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表达,从而连贯了基础学习到表达运用的知识生成过程。

上文是笔者结合一线教学和学习经验对初中语文三个环节的分析与总结。总而言之,无论怎样的教学环节,我们一定要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结合他们的认知来整合教学内容,否则只能是缘木求鱼,南辕北辙,非但不能达成高效课堂,还要东施效颦,贻笑大方之厄。

【参考文献】

篇9

数学和语文两学科既有各自的特点又有密切的联系。在解答文字题时,可根据文字题中的语法结构,分清主语、谓语、定语和宾语,并运用语法知识把文字题进行缩句,突出基本数量关系,判断运算的先后顺序,正确列式解答。缩句时,先把题中带有“的”的定语成分找出来,暂略去。剩下主语,谓语,宾语部分(既所求问题)。再看主语、谓语部分的数是否已知。如果是未知数,就要先求出来(在这儿可以考虑是否要用括号改变运算顺序),变为已知数后方能继续计算。如:“18与24的和除以34与27的差,得多少?”可先将带“的”的定语部分暂略去,缩句成:“和除以差,得多少?”由于“和”与“差”都是未知数,运算顺序是先求“18与24的和”,“34与27的差”,最后求“‘和’与‘差’的‘商’”。如果在求“和”与“差”的算式部分不加上小括号,那么按四则运算顺序就要先算除法,不符合题意,所以要在求“和”和求“差”的算式部分加上小括号,列式为(18+24)÷(34-27)=6。

二、根据文字题的问句判断运算顺序

文字题的结构与应用题的结构基本相同,具备已知条件和问题两部分。在判断运算顺序时,可看问题出现的是“和”、“差”、“积”、“商”中的哪个字,那个字在问题中出现,有关这个字的运算就是本题计算的最后一步。如:

(1)12加18减去7,差·是多少?

(2)12加18减去7,和·是多少?

第(1)小题的问题是求差,运算顺序是先求12加18的和,后求差,列式是12+18-7。第(2)题的问题是求和,运算顺序是先求18减7的差,后求和,列式是:12+(18-7)。以上两题的已知条件相同,但问题不同,因此,运算顺序、列式都不相同。

篇10

一、多读书。

人们常说“阅读是写作的根和茎,写作是新闻记者的花和果,从来没有不爱阅读的人会写作”。唐代大诗人杜甫曾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只有多多阅读,才能逐渐揣摸到写作的技巧。现行教科书中的课文都是指导写作的极好范文,教师应把作文教学渗透到语文课的阅读教学中去,以读导写,以读仿写,才能使课文教学与作文指导有机的结合起来。

指导学生多读,就是要引导学生把课文逐句、逐段、逐篇学深学透,要使学生通过学习课文上的语句,能准确的表情达意。同样的意思、感情要学会用不同的句式去表达,比如常用的陈述句、祈使句、感叹句、疑问句等。其次要学习课文的构段方式,如:先总后分式,先分后总式,先总再分后总式,先抒情再叙事式,先叙事再抒情式等,这些都可以在教师阅读教学过程中随课文的模式指导学生进行仿写。在此基础上,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每篇文章的篇章结构,掌握文章篇章的构篇方式与表达方式,或以描写为主,或以叙事为主,或以抒情为主,或以议论为主,对于这些特点与规律,都应揭示给学生,指导学生理解并掌握。此外在指导学生精读课文的同时,应鼓励与提倡学生大量阅读有益的课外书籍,以扩大知识面,博采众长,提高阅读能力,借以掌握更多的写作技巧。

二、多观察。

生活是写作的惟一源泉,不会观察生活,就不会写出好的文章,只有学生热爱生活,才能认真地体验生活、观察生活。因此,教师首先要教育学生热爱生活,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美好感情,要引导学生用心灵去感受美好的生活,发现、鉴别生活中的真、善、美和假、恶、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学生正确的观察生活。教师要想提高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就要给学生布置观察任务,同时要指导观察的角度与方法。要达到这一目的,最好的途径是要求学生写好观察日记或读书笔记,以此可达到让学生建立写作材料的仓库,使其对所观察、体验的生活进行筛选和储存的目的,以便在写作时如探囊取物,得心应手。

三、多写作。

教师要以引导学生多读、多看的基础上实施关键的第三步,即指导学生多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