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骥才散文范文

时间:2023-03-21 00:33: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冯骥才散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冯骥才散文

篇1

冯骥才说,古村落是中国文化的根基所在。如同一个布道者,他在每一个能发声的地方都会一遍又一遍地重申古村落和中国民间文化的重要性。大到古村落小到荷包,包括民俗和民间文学,地毯式的考察,民间文化的搜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冯骥才爱之心切,护之心切。

祖籍――浙江慈溪

出生地――天津

出生日――1942年2月9日

职业――作家、文学家、画家、民间文艺家

身世背景

冯家是白手起家的小康人家,冯骥才的祖父冯友苓(字家屿)少年时离开家乡慈城到天津闯出一片家业,其父亲冯吉甫也事业有成、家产颇丰,是当时有名的金融家。家境的富裕使冯骥才的童年不用品尝生活的艰辛,而能投入地细心地体验着周围的一切,悠游地活在自己的世界中。冯骥才自小是一个情感丰富的孩子,在他身上,体现更多的是一种对自然、对艺术的敏感与性灵。这种禀赋与冯骥才的个性倾向形成了一个亲密的整体,使他容易吸收美和善以及具有人文气息的事物。在冯骥才生命的最初,有两个女性对他未来的人生道路影响重大。首先当然是他的母亲葛长――一位温和大方、素有修养的山东籍女子――她给了他敏感的心灵和最初的艺术熏陶。另一位则是冯骥才童年时期的姆妈――一位精力充沛、勤快淳朴的赵姓女子(河北武清人)――她带了他足足八年。她深谙的那些乡土风俗,她讲述的那些民间故事,她带来的那些乡土手工艺品,她领着他去娘娘宫玩的经历,使冯骥才自小就建立起与土地血脉的某种联系,使他一生都对民间文化充满了热情和兴趣。

个人经历

冯骥才的生活充满着变化,他的身份由篮球运动员到画家再到文学家,民间艺术的保护者与传播者,可谓一波三折。他 1942年出生于天津,从小就喜爱美术、文学、音乐及各种球类活动。18岁高中毕业后冯骥才决定报考中央美术学院,结果未能录取,良好的身体条件使他在阴差阳错中成为天津市篮球队的全职运动员。后来因伤退役,冯骥才到天津书画社谋职。从此他有了大量时间从事绘画实践和民间工艺研究。32岁的冯骥才被调入天津工艺美术工人大学,教授中国画和美术史。在多年的业余时间里,他一直潜心研究民间艺术史,收集了大量史料和传说,这段时间,冯骥才与人合著了长篇历史小说《义和拳》,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开始走上文学的道路,后出任天津市文联和天津作协副主席。近年来,冯骥才致力于城市保护和民间文化遗产抢救上,完成了从文艺家向社会活动家的角色转换。

长篇小说――《义和拳》《神灯前传》

中篇小说――《铺花的歧路》《啊!》《神鞭》

短篇小说――《雕花烟斗》《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

系列报告文学――《一百个人的十年》

电影文学剧本――《神灯》

文学杂谈集――《我心中的文学》《俗世奇人》《冯骥才中短篇小说集》《冯骥才小说集》《冯骥才选集》

散文及散文集――《画外话丛书・冯骥才卷》《逆光的风景》《摸书》《冯骥才散文自选集》《感谢生活》《珍珠鸟》《人类的敦煌》《快手刘》《灵魂的巢》《俗世奇人》《捅马蜂窝》《花的勇气》

创作特色――这位初以绘画为职业,后专事文学的艺术家,以画家特有的艺术感觉以及散文诗般的精美文字,传达给人独特的审美享受。他把写作和绘画看做记录情感和思想的一种方式,穷极丹青之妙,尽得写作真谛。在内容和题材上,冯骥才以写知识分子生活和天津近代历史故事见长。注意选取新颖的视角,用多变的艺术手法,细致深入的描写,开掘生活的底蕴,具有浓浓的世情味,极具地方特色。他的散文具有独特的艺术美风格,笔触细腻,就像一首闲适诗,娓娓而谈,很少有情感的大波大澜,平缓而舒畅,像溪流涓涓流入读者心田,同时这首诗又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而这种哲理的获得却是在不经意间,引人深思,发人深省。他将自然美揉进他的语言风格、行文结构中,形成一种与思想内容相契合的质朴、自然、冲淡、流畅的艺术特色。

冯骥才的快乐养生法

冯骥才从小喜爱美术、文学、音乐和球类活动,对民间艺术、地方风俗等产生浓厚兴趣。

冯骥才是位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的作家,闲暇时光喜爱绘画、收藏、钓鱼、看球赛等,这些有趣的爱好给他的生活增添了色彩和欢乐。冯骥才喜欢钓鱼已有多年,尽管写作计划很多,常常夜以继日地爬格子,但钓鱼的雅好他始终保持着,使他感到钓鱼对人的身心健康和精神愉快都有好处。它的特点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垂钓者可以在这微妙的境界中得到休息和娱乐,钓鱼能够陶冶人的性格,增加涵养,有益于身心健康,对一些慢性疾病还有治疗的作用。

爱好广泛的冯骥才告诉笔者:“我曾经是搞体育的,深知锻炼对健康的重要,尽管我很忙,但无论多忙,我都有意识地去锻炼,除了具有养生保健作用的书法、绘画和钓鱼外,我还坚持每天慢跑或散步。”冯骥才认为,钓鱼不仅能养生,还能从中感悟人生。他认为快乐不是山珍海味、荣华富贵,快乐是一种心境。精神因素来自自身,要靠自己去营造:广纳博采,提高心理素质,你就会有快乐。冯骥才说:“生活中,我们也常常被一条无形的线拉紧,于是我们挣扎、奔突、拼尽全力,却无异于自杀。有时候,你休息一下再醒来,体力和精力得以恢复,突然奋力一搏,反而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人生需要智慧,更需要宽容,要懂得在必要的时候退一步海阔天空的道理”。

冯骥才语录

1. 你的快乐可以放大我的快乐。

2. 留住时间的方式,惟有把它变为珍贵的事物。

3. 只有欲望很小的人才有资格谈超然。

4. 空气是一种物质,因为它能被阳光照亮。

5. 尊敬需要一点点的距离感。

6. 到处找不到你,你又无所不在。

7. 无知的人像白纸那样彼此相似,有识之士像书籍那样各不相同。

篇2

近几年我的领导爱起宠物来,还在省城成立起了协会,闹出了不小的动静。今年春天他送了我一对小鸟。我不好拂他美意,接受下来。

这鸟雪白雪白的,很小很小,红喙,红爪,精致得很。两个小眼睛骨碌碌的,透着机警。领导说:这种鸟叫珍珠鸟,你养着玩吧。冯骥才先生在他的文章中说“这是一种怕人的鸟。”是的,我每次到阳台上给它喂水,两只小鸟都惊恐万状,躲到笼子的一角,扑闪着四只小小的眼睛,看着我这个粗壮的陌生人,生怕给它们带来什么伤害。我理解它们,刚刚换了主人,警惕是必要的。

自此,我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尽量接近它们,尽量让它们熟悉我。我每天早上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给他们喂食,喂水,打扫粪便。如果是出发,便把小米添足,换一个更大的水槽。一个月后,这两只可爱的小家伙见我不躲了,还唧唧地叫着冲我点头。我的工作终于得到了两位的极大肯定,能不由衷地高兴么?真的就像被邻家娃娃主动张着手让你抱的那种感觉。

但我还是决定送人了,我的工作不允许我长期与小鸟相伴。于是,寻找新的主人成为我的一大心事。

还好,可能是这两个小家伙特别幸运吧,我考察了不少人,最后决定送给一位当局长的朋友。他性情儒雅,还画得一手不错的花鸟画,他那里是个不错的去处。更让我放心的是他有个充满慈爱的夫人杨女士,杨女士从事教育工作,长期练就了“扫地恐伤蝼蚁命,爱惜飞蛾纱罩灯”的性情。那天正好有点凉风,我给小鸟洗了洗不太干净的尾巴,在风中小鸟有些发抖。局长夫人二话不说便把小鸟放在了腿上,用她的体温给小鸟暖干,还一个劲地埋怨我,干嘛用凉水。她不太像个妻子,在局长面前更像女儿,还撒个娇什么的。那小鸟不大工夫便精神抖擞起来,她也高兴得手舞足蹈起来,像是接受了一位家庭新成员。

篇3

对外译介的当代作品当中有一部分是由中国政府及民间组织的,譬如,国家外文局及外文出版社、中国文学杂志出版社等组织实施多年的“熊猫丛书”,陆续翻译出版了一批当代文学的优秀作品。这些翻译大多是由中国的外语专业人士担任的,选择的大多是在社会上有较大影响的作品,其中又以中短篇小说为主,有些图书是多位作家的作品合集。这些翻译著作以英、法语种为主,兼顾德、俄、西班牙、波兰、罗马尼亚等其他语种。印行的图书,大多被用作礼品,主要通过我国驻外使、领馆等向外国友好人士进行赠阅,较少进入市场销售流通。因此,从总体上看,这些图书在外国的影响面较窄,影响力有限。国家图书馆收藏的此类图书约30部,占全部馆藏当代文学译作的6%左右。

新时期以来,外国有一批翻译家、汉学家、评论家、学者等对中国当代文学产生浓厚兴趣,陆续翻译介绍了大量的作品。据笔者统计,仅国家图书馆收藏的英、法、德、意、西等欧洲语种的中国当代文学译作即在460种以上,中国有作品被译介成西方文字的当代作家在150位以上。而国家图书馆的外文藏书还相当不完整相当不全面。譬如,王蒙的作品已被翻译成二十余种文字,但国家图书馆仅收藏有五、六种文字的译本。又如,中国当代文学作品在法国的翻译出版,2002年为17种,2003年突增到29种,2004年则在40种以上(不包括再版书),这三年总计在86种以上,而国家图书馆仅收藏有9种。

仅举法国为例,就可以清楚地看到,外国对中国当代文学的译介正在呈现持续、快速增长的势头。据法国普罗旺斯大学杜特莱教授介绍,1978年以后,几个法国汉学家开始研究中国的新文学,1981年出了一部短篇小说集LeRetour du Pere(《父亲的归来》)。1982年法国文学杂志Docks发表了一本关于中国诗人与艺术家的特刊,收入芒克、北岛、马德生、王克平、阿城等的作品。1985年,法国文学杂志Europe(《欧洲》)有一期专门介绍中国新文学,收入了王蒙、谌容、宗璞的短篇小说以及顾城、北岛、舒婷等人的诗。1988年,Alina 出版社推出了一本《1978-1988年中国短篇小说集》,收入阿城、白桦、高行健、古华、韩少功、刘宾雁、刘心武、刘再复、陆文夫、莫言、谌容、王蒙、汪曾祺、张承志、张抗抗、张贤亮、张辛欣和宗璞的作品。在1988年前后法国翻译出版了阿城的“三王”(《棋王》《树王》《孩子王》),陆文夫的《美食家》,张辛欣的几部小说,刘宾雁的报告文学集,韩少功的《爸爸爸》,张贤亮的《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等。1994年,法国最大的出版社Gallimard出版社推出了一本《中国当代短篇小说集》,收入林斤澜、叶蔚林、李锐、史铁生、马原、何立伟、刘恒、张炜、扎西达娃和格非等作家的17篇作品。Philippe Picquier出版社出了莫言的《透明的红萝卜》,Aube出版社出了苏童的小说《米》,Le Seuil出版社出了莫言的《十三步》和《酒国》,Stock出版社出了贾平凹的《废都》。最近几年,台湾文学也被陆续翻译成法文,如李昂的《杀夫》、张大春的短篇小说、黄凡的小说、白先勇的《台北人》《孽子》等作品。其中,白先勇的《孽子》、李昂的《杀夫》和苏童的《妻妾成群》、高行健的小说是前几年在法国颇受好评的作品。而纵观2003-2004年法国对中国当代文学的翻译,最为突出的特征当属一个“新”字。新作品如王蒙的《笑而不答》、叶兆言的《没有玻璃的花房》、徐星的《剩下的都属于你》、毕飞宇的《青衣》和《玉米》、刘震云的《官人》、刘醒龙的《挑担茶叶上北京》、阿来的《遥远的温泉》、迟子建的《香坊》、史铁生的《宿命》等;90年代后登上中国文坛的新生代乃至“80后”作家的作品也受到了大力推介,如刁斗的《解决》、邱华栋的《黑暗河流上的闪光》、郭小橹的《我心中的石头镇》以及生于80年代的田原的《斑马森林》和韩寒的《三重门》;一些非当下文坛创作主流的题材和样式的文学作品也得到了译介,譬如何家弘的侦探小说系列、黄蓓佳的儿童文学长篇《我要做个好孩子》、池莉的“新写实”力作《你是一条河》、格非的先锋实验作品《雨季的感觉》等。

从国家图书馆的藏书上看,中国20世纪小说的法语译本共有164种,其中现代文学作品约30种,所占比例不足20%;作者当中,现代作家5位:鲁迅、沈从文、柔石、萧红、叶紫,现当代作家8位:巴金、丁玲、老舍、茅盾、张爱玲、钱锺书、孙犁、林语堂。其余70余位均为当代作家,包括:阿城、白桦、北岛、毕飞宇、残雪、陈建功、程乃珊、池莉、迟子建、储福金、从维熙、邓友梅、刁斗、方方、冯骥才、高行健、格非、古华、郭小橹、郭雪波、韩少功、航鹰、浩然、何家弘、霍达、贾平凹、蒋子丹、林夕、刘恒、刘心武、刘醒龙、刘震云、陆文夫、陆星儿、莫言、木青、欧阳山、邱华栋、苏童、孙甘露、田原、铁凝、王蒙、王朔、王安忆、汪曾祺、徐星、杨绛、姚雪垠、叶兆言、益希丹增、余华、扎西达娃、张承志、张洁、张贤亮、张欣、张辛欣、张之路、周大新、周立波、朱文颖、朱晓平、宗璞等以及台湾的白先勇、陈映真、黄凡、李昂、王文兴、张大春,香港的古龙,旅英作家虹影等。从单个作家被翻译作品的版本数量上看,最多的是老舍,共19种,其次是苏童7种,巴金、莫言各6种,茅盾、余华、贾平凹、冯骥才等各4种。

在中国当代文学的英文译本方面,国家图书馆共收藏有196种小说、诗歌、散文等作品。包括有:程乃珊的《蓝屋》、苏童的《我的帝王生涯》《大红灯笼高高挂》(即《妻妾成群》)、徐小斌的《敦煌遗梦》、郭雪波的《沙狼》、金庸的《雪山飞狐》、张抗抗的《隐形伴侣》、陈源斌的《秋菊的故事》(即《万家诉讼》)、柯岩的《寻找回来的世界》、刘恒的《黑的雪》、莫言的《红高粱》、孙力/余小惠的《都市风流》、王安忆的《小鲍庄》、残雪的《苍老的浮云》、李存葆的《高山下的花环》、张贤亮的《男人的一半是女人》《习惯死亡》、张承志的《黑骏马》、张洁的《沉重的翅膀》、郑义的《老井》、谌容的《人到中年》以及迟子建、林夕、宗璞、古华、贾平凹、余华、方方、戴厚英、柯云路、巴金、舒婷、北岛、杨牧、李瑛、茹志鹃、周而复、吴强、赵树理、杨沫、周立波、张天翼、汪曾祺、秦兆阳和柏杨、王文兴、林海音、白先勇、李昂、聂华苓、西西等60多位作家的作品。

在中国当代文学的德文译本方面,国家图书馆共收藏有约48种小说等作品。包括巴金、老舍、茅盾、丁玲、沈从文、周立波、张天翼、叶圣陶和北岛、陈若曦、戴厚英、邓友梅、冯骥才、高晓声、蒋子龙、李国文、李锐、李心田、李季、鲁彦周、莫言、苏童、王蒙、杨沫、余华、张抗抗、张贤亮等30余位当代作家。其中,个人被译介图书数量较多的如茅盾4种,巴金、冯骥才、老舍各3种,邓友梅、鲁彦周、莫言、王蒙、张贤亮各2种。

日本最近5年翻译出版的中国当代文学作品主要有:彭见明的《那山那人那狗》、李冯的《另一个孙悟空》、余华的《活着》、叶广芩的《采桑子》、棉棉的《糖》、韩寒的《三重门》、九丹的《乌鸦》、迟子建的《洲国》、莫言的《檀香刑》《白狗秋千架》《红高粱》《师傅越来越幽默》《四十一炮》、池莉的《生活秀》、铁凝的《大浴女》、张平的《凶犯》《十面埋伏》、虹影的《饥饿的女儿》、春树的《北京娃娃》等。

从国家图书馆收藏的外国译介中国当代作品的体裁上看,最多的是小说,占到90%以上,散文随笔、诗歌、报告文学的译介数量很少,大多只有1-3部,其中最多的是翻译成英文的诗歌,有10余部。

根据媒体报道,中国有些作家的译作在国外颇受欢迎。例如,苏童《我的帝王生涯》、莫言《红高粱》《丰乳肥臀》英译本在美国曾大受追捧;余华《兄弟》德译本在德国有11家出版社竞争出版权;在最近结束的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中国本土少儿畅销书“淘气包马小跳”系列一举“跳”出国门,国际著名出版商哈珀・柯林斯出版集团一次购入该系列中的8本,并将在2008年春季于英美上市;姜戎《狼图腾》前年以100万美元卖出了全球数十种文字版权,意大利语版本2007年初出版当即在意引起轰动;前几年池莉的一部法文译作《生活秀》据说卖到了几万册;彭见明的《那山那人那狗》在日本先后印行了多个版本,据称总销量在10万册以上……

一批中国作家作品在国际上深受肯定和好评,摘取了许多重要奖项。贾平凹获得过美国“孚飞马文学奖”、法国“费米娜女评委奖”,张炜获得美国总统亚太顾问委员会“杰出成就奖”,余华获得意大利最高文学奖“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巴金、冰心、张洁、王蒙、莫言、苏童、周偷茸骷乙不竦霉如日本福冈“亚洲文化奖”、意大利“蒙德罗国际文学奖”及“诺尼诺国际文学奖”、德国“尤利西斯国际报告文学奖”等。余华、莫言获得过法兰西艺术与文学骑士勋章等。

篇4

关键词:赵玫 汉语 优雅 感觉 诗性 独语

人们都说赵玫是优雅的,并尽数其优雅的气质、优雅的心态、优雅的生活甚至优雅的写作,然而,我说作为作家的赵玫,其优雅首先表现在她对汉语的敏感,对汉语优雅品位的孜孜以求。赵玫的语言,特别是她的散文语言,散发着她的女性气息,透露着她的女性优雅,是那么卓尔不群,引人注目。这是一种自由的、感觉化了的,是一种简洁的、讲究节律的,是一种个性的、灵性的语言,是一种真正将汉语的优雅发展到极致的语言。是赵玫的语言成就了她的优雅,还是汉语的优雅成就了她的优雅?

感觉的优雅

赵玫的散文是典型的女性散文,其彰显内心世界、诉说心灵感受的倾向是十分明显的。冯骥才曾这样说:“赵玫是那种不肯绕开自己的作家。如果写别人她便顿失文采。她恨不得每一句话都穿心而过,挂走或带走她心里什么重重的东西才痛快。一旦某种情绪过浓、过强、难以自制,立刻化为动笔的缘故:一投入,便是五脏六腑、要死要活的投入。”①赵玫自己也称自己的散文写作是“灵魂的挣扎”,于是,读赵玫的散文,你不可能不投入,不可能不跟着她的感觉来感觉。那独特的感觉,以及对各种感觉的有情有味的表述,虽然常常令我们这些习惯了阅读用规范性的语言写就的“美文”的人大跌眼镜,但你不得不承认,这是一种诉诸灵魂的语言,是一种“自由的”、“感觉化”了的语言。来看看赵玫是怎样操作她的语言的:

“炫目的阳光呼啸而来,洒了我一脸一身,我跳起来招招手,更多的阳光扑过来,弄得我鼻子痒痒的。”

读此句子,你会情不自禁地被其中强烈的艺术感觉所征服,这感觉化了的字句裹挟着作者的情感呼啸而来,打破了传统遣词造句的规范,对读者的视觉感官造成了强烈的冲击。汪曾祺先生曾将它归结为:是以“代客观为主观;代物象为意象;把难以言状的心理状态转化为物质的,可捉摸的生理状态”。也就是说,赵玫感兴趣的不是证明性的纯客观描述,而是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的通感共振,将抽象的心理状态转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呈现于读者面前。

赵玫笔下的阳光已与我们常见的语体形态有了极大的不同。她的隐喻是个人化的,没有以往浅表的、公共性的喻体,而是潜沉在全部视角之下,诉诸感官以具体的意象,却不做明确的投射和清晰的呈现。因而,她的隐喻意义是模糊的但又是综合的,为读者提供了多种解释的可能性,也激起了读者丰富的联想,给人们以陌生感和新奇感,使赵玫的散文具有了极大的个性和灵性。

还有《一本打开的书》、《灵魂之光》、《欲望旅程》、《分享女儿分享爱》等,读它们,总会感到大量源于个人生活和内心体验的感觉奔涌而来,这些感觉化了的语言和不无感伤的人生述说,细腻传神的景物描绘,飘忽灵动的意象,以及如歌如泣的抒情调子交融在一起,构成了赵玫散文独特的艺术情致。这种感觉化了的散文语言,加之作者对人生、对世界、对心灵的独特感觉解构了几十年如一日的正统的散文语言,并创造了一种新的“流动着的语体”,创造了一种新的优雅。

而汉语的灵性恰恰也产生于这种极个人化、感觉化了的语言,鲜少的几个字勾勒出大面积的美景和无尽的回味。“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不是某一个感官的享乐,而是全部感官或超感官的共鸣,是字中有曲、字中有画,是流动的音符、绚烂的绘画、跃动的舞蹈,是一切美的总和。这种流动着的优雅是赵玫的,更是汉语所独有的。

独语的优雅

读赵玫那些吟咏性情、独抒性灵的散文,我们能够深刻地感受到她“独语”和“诉说”时灵魂的挣扎,以及因这“独语”和“诉说”传达出的赵玫式的优雅。

我很爱他。

但我还是很孤单。……

我独自写作。独自与我的灵魂交谈。我努力而认真地做着这一切的时候,有很多时间他就坐在我的对面或是靠在我身边的那张床上。那么切近。他抽烟。烟雾笼罩。那迷蒙的思绪。哪怕那么切近。我仍然孤单。我沉入我自己。进入那个心灵的角色。不知道外面都发生了什么。也不知道他在干什么。在一个那么空旷的世界中已经没有他。总之那是个只属于我的别人走不进的世界,尽管没有路。总之是一个人。总之是孤独。

这真是一种深刻到极点的寂寞,即使有爱,即使“他就坐在我的对面或是靠在我身边的那张床上。那么切近”,她仍然意识到“心没有伙伴”。面对着这样“一个那么空旷的世界”,“只属于我的别人走不进的世界……”,全部的感觉就是“总之是一个人。总之是孤独”。这样的情绪、这样的孤独和寂寞不是单纯靠爱就可以安抚的,那是一种心灵本质上的孤独和无可依托。为了彰显这种情绪,赵玫将“我很爱他”、“但我还是很孤单。……”断行排开,并使用了不同的标点,目的在于强调。前者强调“即使在有爱的时候也一样孤独”,后者强调这种孤独的无奈,而且言犹未尽。接下来,赵玫又用了繁复得近乎于唆的语言,喃喃独语,使用了短到不能再短的句子、简到不能再简的文字,直白而絮叨地与自己的灵魂交谈、独语、诉说。这样一种独语体的表达方式,目的在于营造出一种特殊的哀婉、缥缈、虚空的氛围,真切地传达出赵玫敏感而独特的内心体验,并以这样一种非常感性的方式直接诉诸并感染每一位读者的心灵。

似乎仍嫌不够,赵玫又让这种“独语”,与诗意的抒情纠缠在一起,什么“黄昏时哀婉的长笛”、“田野里无言的行板”、“如泣如歌的诉说”以及缥缈的虚空和茫茫的宇宙等,意象纷沓而至,于是,“独语”和“诉说”便不再有若即若离的审美距离,不再是可以感觉得到,可以被感染、被感动但却把握不住的虚幻,而是变得能够走近了,能够感受着赵玫的感觉,体味着赵玫浓浓的情怀了,这种情绪弥漫在你的周围,包围着你,浸润着你,你能不感染?能不感动?这真是一种极具个性的、赵玫式的话语表达!难怪赵玫自己也说:“有时候,我会听一些读者和朋友说,他们翻开那本书不看作者的名字,但读过几行之后,便知道那一定是我的作品,我的独特的表述的方式。我想,那就是他们已经熟悉了我的话语的方式。”②这是人们熟悉的、喜欢的表述方式,也是一种优雅的表述方式,它是千百年来形成的优雅汉语的继承与发展。

诗性的优雅

读赵玫的散文有时你会觉得句子有点“拗”、有点不那么顺,与我们惯常读过的散文节律有那么点格格不入,这是以一种赵玫式的语音规范来创造的新的语言形式。赵玫将文言词嵌入散文的语言节奏中,她将原本安稳的、人们所熟知的散文节奏割裂开,她在人们认为最不该停顿的地方突然停顿,又在人们认为最应该停顿的地方不加标点,粘连成长句等,总之她以诗性的语言创造了一种鲜活的散文节奏,一种含蓄、蕴藉的诗性优雅。如:

“一个人,一生,为什么,不能,做他想做的事呢?”

这是赵玫惯用的叙事方式。传统句式顿歇被打破了,熟悉的长句,改成了不寻常的,甚至可以说是支离破碎的短句、奇句,以句子的破碎来营造意象的飘忽,不仅呈现了思想的破碎,而且于散文中营造出了似诗非诗的感受,赵玫就这样不停地在其散文的形式与诗的形式中做来回的转换,长短错落有致,或拒绝使用标点的长,或仅一字成句的短,或出以虚字,而改变整个句式的主从关系。都使语言显得有点“隔”,又往往使“意义”与“节律”产生冲突,但对于赵玫这样的情绪化作家来说,却正好可以突显其悲天悯人的情绪和抑郁不平的心志。如:

“春天编辑部请北京一些作家来开会。有铁生。有铁生,于是,你发现,那个来得最早最准时,比大家都早,甚至比我们都早的人,是铁生。你感动吗?而且,唯一铁生的来,最不容易;唯一铁生的来,是要坐轮椅,用手摇。”

长句子被拆短了,“气”显得不那么顺畅,磕磕绊绊,却正好表达出作者思绪的断续,内容更耐咀嚼和回味,“味”也由此而出了。这些被拆分出的词或字看上去像一堆散落的珍珠,经作者一串联,即刻生出千种摇曳,万般风情,错错落落奔涌而来,裹挟着赵玫对史铁生深深的关爱。倒不是作者有意要制造阅读玄机,而是作者心绪本真的、自由的流露,也是汉语展示出的特殊魅力。申小龙曾说,汉语语词单位的大小、性质往往无一定规,有常有变,可常可变,随上下文的声气、逻辑环境而加以自由运用。语素粒子的随意碰撞可以组成丰富的语汇。词组块的随意堆叠、包孕,可形成千变万化的句子格局。③可以说,赵玫尝试了多种散文句式,细究这些变异了的句子和这种时时反常态、创造新句型的做法,是赵玫创新求变的表现,也是赵玫优雅品位的追求。赵玫原本就是情绪型作家,迁就着既成之规律原本就是一种困难,能战胜技术上的困难便是艺术创造中最大的乐趣。所以,感受赵玫散文的优雅,常常起于她难能可贵的自我超越,起于她应对技巧变换时的纯熟与巧妙。

清人李渔曾说:“尽有当断处不断,文至不当断处而忽断;当连处不连,忽至不当连处而反连者,此之谓缓急、顿挫。此中微妙,但可意会,不可言传;但能口授,不能以笔舌喻者。”似也明白地指出,懂得散文节律营构的人,总是刻意使文句的韵律突破常规,代之以精简的句式、参差的节奏。犹如正常中的反常、流动中的静止,以出其不意的顿歇、粘连,产生一种生新的节奏,而使读者感受到意料之外的效果,也充分表达作者心中浓郁的感情。而汉语的优雅就是源于这种“寓变化于整齐”的变化。

赵玫是感性的,其情感想象原本带有几分野性,写在文里,虽然它们仍显盈余,却多了几分冷静与克制,这也许就是似诗非诗的精练与节律锻炼出来的吧。这也是赵玫的优雅。而汉语的优雅往往也体现于这种约束中的简练,我们不说汉语的思想、哲学价值,汉语的精练就足以让全世界骄傲。唐诗宋词人人向往,却始终无法翻译给国外友人,就源于唐诗宋词的精练,“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寥寥几个字,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多么美妙的图景呀!优雅,除了汉语还有哪种语言可以达到如斯效果?

赵玫是优雅的,汉语是优雅的。如果我们试着把赵玫的甚至是汉语的优雅延伸到母语的每一个角度、思想的每一个细节,甚至不妨把优雅看成是与生活相关的日常美学与行为修养。不用千山万水长途跋涉,只要我们换一种心境、换一种阅读方式,用心去体味,文字的优雅就会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坚强,让我们的爱情变得持久,让我们的人性变得更有尊严。④

王蒙说:“汉语特别是汉字,是讲究审美、讲究联想、讲究灵性与神性的语言文字。”

舒婷说:“魅力汉语对我们的征服,有时是五脏俱焚的痛,有时是透心彻骨的寒,更多的是酣畅淋漓的洗涤和‘我欲乘风归去’的。”

赵玫说:“多年来在形式的不断变革中,对我来说唯一固定下来的,是我的话语的方式。……譬如语气的转折,譬如字词的选择和搭配以及连接以及句式以及标点的使用一类。”⑤

由此可见,“优雅的汉语”背后,贯注着赵玫以及所有当代作家对汉语的热爱和钻研。我们愿意从文字中享受赵玫的优雅,愿意回望汉语的源头、用心体味汉语的优雅,更愿意传承汉语的精髓,这样,我们将重新“收获”汉语曾经有过的灿烂和辉煌。

注释:

①冯骥才:《享受这片月光》,《文学自由谈》,1991(2)。

②⑤赵玫:《逝水流年》,《文学自由谈》,1998(6)。

③申小龙:《中国句型文化》,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472页。

④胡传言:《优雅的汉语能拯救那些日益粗鄙的心》,《南方都市报》,2005年4月26日。

篇5

回顾这段走过的历程,我在晨读中推广课外阅读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 创建宽松的读书氛围,让学生享受晨读的快乐

转变观念,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推广课外阅读,首先要保护孩子的读书兴趣,要让他们在完全放松的心情下读书,不要求摘抄、写周记,更不要求写读后感,只有完全打开心里的枷锁和羁绊,学生才能享受到阅读带给他们的快乐和喜悦!即便是孩子带来漫画书,教师也不随意批评,因为那是孩子的喜好,教师要保护他们兴趣,适时适度地加以引导。

为人师表,和孩子一起阅读。根据人教版教材加大阅读量的要求及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我精心为学生推荐书目。以六年级为例,有程伟的散文系列《少女的红围巾》、《白色的贝壳》、《豆蔻年华》、《风中私语》,彭学军的《腰门》,谢五彰的《赤脚走过田野》,桂文亚的《班长下台》等。教师是学生的榜样,我用自己的阅读行为感染着学生。清晨,我早早地来到教室,孩子们还没有到,我郑重地翻开彭学军的《腰门》,不知不觉中被书中美丽的云南风情吸引,被主人公“沙吉”的命运牵动,一切都是如此惬意而又温和地充斥着我的心灵。当我不经意地抬起头,教室里已坐满了学生,他们如同我一样沉浸在故事中。

■ 引导阅读,让学生把握读书的方向

诵读好段,引发阅读期待。渐渐地,我会有意把自己读书的快乐和忧伤说出来和学生分享。如读程伟的《风中私雨》,我被德国孩子心中所拥有的责任意识深深感动,每每读到让我或难过或快乐的章节,我都和学生交流心中的感受,告诉学生:读书就是与自己的心灵对话。

介绍作者,激发阅读冲动。教师选择推荐当前最热门的、适合学生阅读的小说,把作者简介与写作背景介绍给学生,能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逐渐地,学生学会了基于时代背景和作者生平,品味人物、品味作者、品味生活。

■ 养成习惯,在不知不觉中热爱阅读

建立读书状元榜。我在班里建立了读书状元榜,按照学生读书量和撰写的书评评选出读书小状元。同时,学生建立了班级阅读日志,每个人都可以把自己阅读后的感受编成内心独白写在日志上,还可以配上插图表达自己的心情。

创办阅读手绘小报。教师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通过多样的形式表达阅读感受。让学生从单一的关注情节、只为兴趣过饱眼瘾的初级状态,转移到积累、表达的阶段。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们创作了《晨读十分钟》、《少女的红围巾》、《夏洛的网》、《蓝色的海豚岛》、《赤脚走过田野》、《小小说精选》、《冰心物语》等阅读手汇报。一份报就是一个学生心灵世界的展示,我像对待宝贝一样格外珍视它们。

■ 建立个人阅读日志,交流晨读收获

篇6

关键词:伪信赖;伪和谐;丧失自由;人类中心主义

《珍珠鸟》一文是当代著名作家冯骥才先生散文中的名篇,它被选入了不同版本的三个年级的语文教材之中(如鲁教版、人教版)。

作者和教材的编者对文中人与珍珠鸟的关系是持肯定、赞美的态度的:“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因为它表现了人与鸟之间的互相信任与和谐相处的情形。而我的看法却恰恰相反:“这是一种伪信赖、伪和谐,不值得为它唱赞歌。”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课文中的人与鸟这两者的关系是建立在地位不对等的基础上的:“这种关系的形成与存在是以珍珠鸟被关进笼子、以丧失自由为代价的。”这使我想起了美国作家斯托夫人《汤姆叔叔的小屋》中黑奴汤姆的命运。下面就是他们关于这一问题的谈话:

“汤姆,”圣克莱尔在为汤姆办理法律手续的第二天对他说,“我打算还你自由之身。你去收拾一下行李,近日就可启程回肯塔基了。”

一听这话,汤姆立刻喜形于色,他举起双手,高呼一声:“谢天谢地!”欣喜之情难以形容。圣克莱尔见此情景,有些莫名的烦躁。汤姆这样急于离开他,使他微感不快。

“你在这儿的日子不至于度日如年吧?怎么听到离开如此兴奋?”圣克莱尔冷冷地说。

“不,老爷,不是那么回事,可是我就要自由了,怎么能不高兴呢?”

“汤姆,难道你没想过,留在这儿兴许比你获得自由更好呢!”

“不,怎么会呢?”汤姆有力地回答道,“圣克莱尔老爷,才不是那么回事呢!”

“可是,汤姆,单论干活,你绝不能像在我这儿一样穿得舒适,过得舒心哪!”

……

看看圣克莱尔的那种强烈的占有欲和自私的霸占心理,你就可想象得到那些残酷的奴隶主们是怎样对待自己的奴隶的了!自己的自由让别人操纵在手里,哪怕看来是取得了和谐,但这种和谐仅仅是暂时的、它是很危险的——汤姆就是。汤姆还没来得及取得自由,圣克莱尔就死了,于是他又被卖到了一个残暴的奴隶主之手,并最终被毒打致死。珍珠鸟呢?不也是这样吗?万一哪天主人不喜欢了,把它扔出去,它的命运会如何?不用回答,看看老舍先生笔下的小麻雀就行了。文中的珍珠鸟还是很幸运的,但这种幸运也仅仅止于奴隶遇上了一个好主子而已。所以,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这只是人的一种自我欣赏而已,对珍珠鸟来说,这却是一个悲剧。应该说,在这个过程中,大鸟对人是一直保持着戒心的——不接近人、在小鸟飞出笼时“再三呼唤”,这可以说是一种消极的反抗,人对大鸟仅仅是奴其身而已,但对小鸟来说呢,那就不仅是被奴其身了,更是被奴其心了——因为它已经完全认“敌”为友了——这全都是生活环境的影响。

篇7

上世纪50年代我开始学诗,在贪婪阅读、摘抄名家诗作时,便记住了忆明珠的名字。

50多年过去了,我依然能一字不漏地背诵这样的诗句:

我是块石头,

我是块有生命的石头,

我是块有名有姓的石头,

我是块有血有肉的石头!

(《跪石人辞》)

还有《狠张营歌》,还有《唱给蕃茄花的歌》……

这些诗作,在当时之所以能引起很大轰动,如磁石般吸引文学青年,并非全然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审美趣味和氛围所致,而是诗人充沛的激情和独特的发现、独特的感受,如刀子般地刻在了读者的心上!

忆明珠早期诗集《春风啊,带去我的问候吧》一集中五、六十年代的诗,若干篇什至今仍可使我们领略到某种虽属不可复返,亦无可争议的诗的特有魅力。

忆明珠姓赵名俊瑞,1927年出生于山东莱阳。参加过,去过朝鲜战场,后下放仪征近30年。1979年调江苏省社科院,1980年调省作协,从事专业创作,一级作家。著有诗集《春风啊,带去我的问候吧》、《沉吟集》、《天落水》;散文集《墨色花小集》、《荷上珠小集》、《小天地庐漫笔》、《落日楼头独语》、《白下晴窗闲笔》、《中国当代才子・忆明珠卷》等。《荷上珠小集》获新时期全国优秀散文奖。

早年写诗,50岁写散文,65岁习画,为诗、文、书、画四绝之当代才子。

赵俊瑞以笔名忆明珠行世,背后隐藏着一则⑼窬伦的故事……(因怕触动老人胸中的痛楚,遂删掉了这段文字)。

忆明珠是我学诗路上最崇拜的诗人之一。他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作品,曾让我这个痴迷于学写新诗之人如痴如醉……

我敬重忆明珠,敬重他有一颗真诚坦荡的诗人之心!他不是那种春天来了唱布谷,夏天来了唱黄莺的诗人;也不是怀揣几首应景之作择时抛出,以赢取当政的口彩,像投机者那样随行就市获取干禄之人。

忆明珠写诗作文动的是真性情,那是灵魂的叫喊,心潮的涌动……所以,他的作品才那样地隽永耐读,才那样地真切动人。

所以,尽管至今仅有匆匆一面之缘,却毫无陌生之感,概因神交久矣!

我和他的亲近,还有一个原因,那便是家乡情结。我出身在江都嘶马(俗称五圩),他的第二故乡在仪征(俗称十二圩),同属长江水系,都在扬州地区。家乡的文朋诗友和他都熟,我因回乡匆忙而与他多次失之交臂(只有一次在江都车站与他邂逅相遇,因彼此所乘车辆即将开动而匆匆握别)。然“飞鸿留声”,每每捧读他的信札,如闻其声,如见故人。

朋友们说,忆明珠是个怪人,一是脾气怪,不肯流俗,爱走偏锋,他是一朵“不肯红的花”(了解他的人都明白,他不是不能红,而是不肯红啊!);二是生活习性与众不同(众人皆知睡前不吃茶,茶能提神,兴奋大脑,影响睡眠。忆明珠则相反,睡前必泡一壶浓茶,喝之方能入睡,半夜醒来继续喝,否则口干舌燥是断难再睡的);三是无师自通歪打正着。长江文艺出版社早年推出的“古今四大才子”一书,将才子标准定为“诗、书、文、画”四绝。根据这一标准,泱泱华夏众多诗星文魁中,遴选出贾平凹、冯骥才、汪曾祺、忆明珠为当今四大才子。

对扬名美事,忆明珠毫不动心。

当今世界,乃信息社会,大家都耳聪目明起来。可忆明珠仿佛看不到这一切,淡然处之。他不喜欢社交,也极少出门,几乎把自己封闭一隅。面对美丑杂陈的开放社会,他心如止水,寂寞地活在自己的天地里,不为物喜,不以己悲。他认为:“人活在世上真正属于自己的只有心这一方寸之地。唯有作品是自己的,其它都是身外之物。”当出版社找上门来要为他出书扬名时,他毫不动心,编者再三恳求,他坚持不受,让登门者十分尴尬……忆明珠听不得闹市喧嚣,看不得俗尘浊烟,静静地栖守着心的“方寸之地”,写着宁静而纯美的诗和文章。

忆明珠集诗书文画于一身,可他归根结底是个诗人。他是区别于一般“写诗人”的“诗人”!

诗常有,而诗人不常有,时下尤甚!

读忆明珠的文章,便可领略那种属于民族文化的根底,如先秦之简约朴素,魏晋之思辨通脱,唐之心与物游,宋元之风致韵味以及明清的自然平淡等等;读他的诗,更能触摸到一颗属于诗人的挚爱心灵!有了这份爱,心灵才有了家园,诗人才在终极意义上,成为献身而不委身的诗人!

感伤乃爱之派生,悲愤是爱的极致。读者不难从他的诗文中品味到多重意义上的心灵疚痛―――这个山东硬汉生命历程上的几度失声:恋人坟前的伤怀大哭;战友肩头的痛心号哭;小天地庐内无法抑制的仰天长哭……这些属于人类良知、饱和生命震荡并历史意绪的哭泣,当为诗人的一种注疏:诗人,就是把希望和绝望的心灵跋涉化为声声歌哭的人,它是对于人生的大悲悯,更是对于人生的大觉悟。

大悲悯和大觉悟造就了忆氏的诗性,成就了饱含智性的心性写作。他流连于诗国,从朴素的生活依恋,到人文的历史叩问;从浩茫的心灵独语,到曼妙的画边沉吟,字里行间,涌动的是智者的灵慧,勇者的抗击,更是仁者遍披普世的爱心……

2014年初春,我在南京老作家马鸣玉(路桦)先生的陪同下,在位于黑龙江路上的汇林绿洲小区,拜望了诗翁忆明珠。

那天阳光很好,小区很安静,桃花开得正盛。迎面吹来微微的熏风,将沁人心脾的花香送入心田……

老人住在十楼,有电梯。门铃一揿,诗翁已在门口迎候。穿一件薄薄的大红滑雪衫,他那长得酷似达摩的脸上,堆满了笑容。老人的手温暖、有力,他居然还记得当年江都车站邂逅的情景。一位89岁的高龄老人,记忆力如此鲜活,让人十分惊讶。

诗翁家的客厅宽敞明亮,先生坐在-张藤椅上,满心欢喜地摩挲着手中的“一把抓”(是路桦兄送他的一把小茶壶)。不一会儿,便让夫人放上茶叶,嘴对嘴地喝了起来……先生的话语很风趣,无遮无碍,俨然是对知根知底的挚友一般。先生算不得健谈,但话语中听、中的。曾听家乡老友苏位东说过:“忆明珠的诗好,比不上他的散文好;他的散文好,比不上他的谈吐好。”果然是脱口玑珠,浸润肺腑……倘若无缘与诗翁面晤,决难有这样真切的感受。

这天,诗翁谈兴甚浓,让我们如坐春风。夫人从书房捧出两本厚重的《抱叶居手函墨迹》,诗翁签上名后交到我俩手上。这是一本由青岛出版社编辑出版的忆明珠手函墨迹影印集,收有数十封他写给友人、亲戚的毛笔手书信函。这在电脑、网络、E-mail、手机短信、微信铺天盖地的当下,实属希罕之物。“见字如面”,让人倍感亲切。这些手书信函中的墨迹,闪烁着灵性与人性的光芒,凝结着情感与哲思的交融……试想一下,当你收到一封连名字都用电脑打印的信函,与收到一封毛笔手书的信函时,给予你的触动和感受能一样吗?更何况还是一封名家挥洒自如的信函呢!

篇8

摘 要:新笔记小说是诞生于1980年代初期并持续到1990年代中后期的一种小说文体类型。它一反以往当代小说追求宏大叙事和鲜明政治诉求的趋向,转而开掘独特的人性深处的美感。更为突出的是,新笔记小说自觉借鉴中国古记传统的写作和审美资源,将其融入到当代小说艺术的表达范围以内,形成了自身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特点。

关键词:新笔记小说 生成机制 概念界定

作者简介:袁晓斌,江苏警官学院管理系,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南京师范大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0)-20-0176-01

80年代是中国文学的一个黄金时代,单就小说而言,“伤痕”、“反思”、“寻根”、“先锋”、“新写实”等,这些小说主潮之外,还存在着许多没有在文学史的表述中占有大面积话语或与这些主潮小说存在交叉的小说类型。它们也参与构成了80年代以来小说写作的繁荣。新笔记小说就是这样的一种小说类型。新笔记小说是一种小说类型,而不是一种创作潮流。类型,是针对小说文体的共同写作特征所进行的归类划分,往往最终落实为某一特定的小说文体。新笔记小说并不是紧密围绕着作家创作的特定理念形成的一股强劲的小说创作势头,而是以小说文体为核心,思考小说作为艺术形式的种种建树。从新笔记小说的实际创作情况来看,应该把它界定为一种小说文体类型。

新笔记小说,顾名思义,继承了中国古记传统的美学风范。对于不同作家来说,他们对中国古记传统的汲取是有层次区分的。首先,有一部分作家确实在自己对古记的阅读中受到了启迪,或熏陶出了新鲜的创作方法。汪曾祺说:“我写短小说,一是中国本有用极简的笔墨摹写人事的传统,《世说新语》是突出的代表。其后不绝如缕。我爱读宋人笔记甚于唐人传奇。《梦溪笔谈》、《容斋随笔》记人事部分我都很喜欢。归有光的《寒花葬志》、龚定庵的《记王隐君》,我觉得都可以当小说看。”孙犁也说:“我学习小说写作,初以为笔记小说,与这一学问有关。”另外,1980年代的年轻作家中陈军也表示过:“文学观先喜洋玩艺。卡夫卡、加谬及法国新小说,拉美‘爆炸文学’和福克纳等,都看了些,不精。但总觉得洋拳术偷不来,与气脉打不通,才发觉自己的秉性还是黄种的。于是再回老祖宗处请罪,读《诸子集成》,品历记,渐渐地,觉得大小周天似乎有了些气感。于是尝到点文化的醇味,也滋润出小小的野心。”陈军对中国古记的借鉴也与对汪曾祺等作家的阅读有关。他在小说中借人物之口点出了受到的启发:“而读汪曾祺、老舍、古记则不然,他们懂得‘知白守黑’这画理,作品也似青花瓷器般空灵有后味。”

新笔记小说作为一种文体类型,一经树立,就会为其他作家提示一种现存的写作经验,一种小说写作的新的可能性,也会吸引其他作家的兴趣来尝试这种文体。所以,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更多的新笔记小说的作者往往并非专擅这样一种小说文体,而是在许多不同的小说文体上都有所涉足。这些默默写作的新笔记小说的作者们的创作,构成了理论宣讲之外的对新笔记小说强有力的创作支持。作为一种新的小说文体类型,新笔记小说有着自身独特的文体要求。汪曾祺说:“凡是不以情节胜,比较简短,文字淡雅而有意境的小说,不妨都称之为笔记体小说。”其中的“笔记体小说”,就是本文所谈的新笔记小说。汪曾祺的话对新笔记小说的文体要求概括得比较全面,但是还稍有纰漏。笔者认为,新笔记小说的文体要求首先反映在篇幅上。新笔记小说一般不支持短篇以外的创作,所以标以这一名目的作品几乎全是短篇,中篇非常罕见,几乎没有,更不用说长篇了。一般的新笔记小说,字数通常控制在10000字以内。除了篇幅上的要求,新笔记小说的内容往往非常广博,包罗社会历史的时迁,不同地域的风物人情,或志人,或志怪。这一点也恰是汪曾祺没有提及的。广博的内容,有时被作为人物活动的外在环境,但却往往是作者审美观照、审美表现的重点和核心,而不是单纯机械地担当塑造人物、烘托心理的工具,具有独立的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这种驳杂的内容可能是对某地民俗的静态陈列,也可能追踪某些习俗的动态变迁,但广博多样的背后通常传达了厚重的传统中国的乡土经验。汪曾祺笔下故乡高邮的酱菜园、米铺、得月楼和如意楼、各种家乡小吃,何立伟笔下的偏僻闭塞的小城,林斤澜笔下矮凳桥纽扣市场的人物乡情,等等,都是这方面的典型例证。具备了内容上的特征也不一定就是新笔记小说。比如邓友梅的《那五》、冯骥才的《神鞭》之类的作品就很难归于此类。原因在于,新笔记小说不以情节的繁复取胜,往往要求淡化故事的含量,更多地表现出散文化和诗化的追求。它更强调淡化的情节和故事背后的人性张力和文化蕴涵。另外,新笔记小说的语言也颇具特色。尽管不同作家的语言有不同的风格,或简洁明了,如孙犁,或古雅老道,如汪曾祺,或生涩有怪味,如林斤澜,或地域色彩鲜明,如何立伟,总之都不约而同地放弃了传统现实主义对语言逼真描绘功能的要求,追求语言水墨淋漓的写意效果。这四个方面的综合,才构成了新笔记小说作为文体类型的内在要求,也是判断、遴选新笔记小说的标准和依据。

有的论者也提出过新笔记小说与一般短篇小说、小小说等的区别。严格意义上,新笔记小说作为一种小说文体类型,它与短篇小说、小小说等是依据不同的逻辑尺度进行的分类,而不是同一标准下划分出来的不同类属,不处在同一个层面上,不能展开地位对等的区分比较。新笔记小说的划分以小说的文体特征为依据,而短篇小说、小小说等的区分依据主要是小说的篇幅。由于在不同向度上划分类属,因而新笔记小说就会很自然地与短篇小说、小小说存在着广泛的交叉。大多数新笔记小说就是短篇小说,一些文字少、篇幅小的作品就是小小说。而一些与“寻根文学”的观念相呼应或受其影响才应运而生的作品,也就是“寻根小说”。所以,本文将不再对新笔记小说与其他层面上的小说概念之间进行不必要的比较区分。综上所述,新笔记小说是一种诞生于1980年代初期并延续至今的,受到中国古记传统影响的,篇幅短小,内容广博,淡化情节和故事,有着散文化和诗化特征并努力追求写意化语言的小说文体类型。

参考文献:

[1] 汪曾祺、施叔青:《作为抒情诗的散文化小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

[2] 贾平凹:《太白山记》,《上海文学》,1989年第8期。

[3] 汪曾祺:《故里杂记》,《北京文学》,1982年第2期。

[4] 冯晖:《汪曾祺:新笔记小说的首先发声者》,《云梦学刊》,2001年第3期。

[5] 孙犁:《谈笔记小说》,《孙犁全集 第8卷》,人民文学出版社。

[6] 陈军:《小说氛围初悟》,《西湖》,1990年第4期。

篇9

一.梳理课文内容,明确学习目标

本单元课文都是著名作家的作品,内容都是表现地方特色的民风民俗。和学生一起梳理课文内容,要求学生用一个词概括这些文章内容所留下的印象,结果多数同学说出来的是“吃”字。针对这个词,我问同学们:咱们监利有哪些好吃的?这些食品背后有什么文化内涵?接着,我出示了本次活动的课题及学习目标:关注监利特色,介绍地方文化。

二.寻找监利特色,了解地方文化

说到好吃的,同学们有说不完的话,各种食品纷纷“上桌”:干鱼腊肉香肠,水饺米酒汤圆……我打断了他们:请关注监利特色。大家立即哑口。是啊,这些东西似乎别的地方也有啊!哪些是监利所特有的呢?还是一些在外地待过一段时间的同学阅历丰富些,大家一致认为有一样东西不仅北京上海广州没有,就连监利周边如荆州、岳阳、武汉也极少见到,而在监利却是天天见面、人人爱吃的大众化食品,绝对算监利特产,那就是团子。

接着了解地方文化:监利的团子有什么文化?大家面面相觑,团子还有文化?我提醒他们:团子是什么做的?体现了监利的什么特色?有“鱼米之乡”美称的并不只有监利,以鱼或米为原料的各种小吃和菜肴却有无数种,何以团子成了监利特产?同学们纷纷思考,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从团子的形状、寓意、做法、吃法等方面说开去,从监利的地理气候、监利人的性格特点等方面说开去,这样,自然就形成了关于监利团子的“地方文化”。当然,每一样监利特色食品背后都有其独特的文化。

三.描述关注对象,提升语文能力

随便说不行,还得上升到语文学习的层面上。接下来我提出了几个问题,要求在小组内分工完成:①描述团子,做到色香味形俱全,要让人垂涎欲滴;②说明团子的做法,要让人一听就会;③讲述你吃团子的经历,要让人羡慕不已;④设计团子的吆喝语或广告词,要让人听了就想买。面对“要让人……”的要求,学生兴趣盎然,纷纷思考。交流展示阶段,果然是人人有话说,特别是吆喝语,不仅有文采,更是有特色,再加上当场吆喝,想不笑都难。

四.重温大师作品,抒写个性文章

接下来布置作文题目: 的 。半命题作文,要求关注监利特色,介绍地方文化。但总不能都写“监利的团子”吧!监利的“特色”还在哪里?于是,我带领同学们重温本单元作品,开启智慧:云南有歌会,监利有庙会(农历二月二敬土地菩萨);汪曾祺的高邮有鸭蛋,我们的监利有粽子;过去的北京有吆喝声,现在的监利有叫卖声;琦君的家乡请喝春酒,我们的家乡请喝喜酒……粽子非监利独有,但鸭蛋也非高邮专利,汪曾祺的笔下有了高邮端午的习俗,有了作者对家乡的深厚感情,那鸭蛋也就似乎只是高邮的了;喝春酒也不仅是琦君家乡的特色,但因为有了琦君对家乡特别是对母亲的思念,才让人甚为感慨。可见,融入对家乡对亲人的感情,写出家乡的特色,就可以做到“关注监利特色,介绍地方文化”了。

学生思路豁然开朗,各种符合要求的文题纷纷出笼:“端午的粽子”“奶奶的团子”“外婆的胡椒”“监利的吆喝”“家乡的二月二”……我并没有急于要求学生下笔,仍是带领他们分析本单元的文章特色,从内容到结构,从主题到情感,从语言到手法,力求有效借鉴。同时,要求他们利用周末放假回家时间,去调查了解所写对象的相关知识,力求让文章写出对象的特点,抒发自己的情感,写出有个性的文章。果然,有了充分的调查了解,学生们都有内容可写,又有现成的范文,知道如何去写,交上来的文章大多达到了要求。后来,有几篇文质兼美的文章还发表在各类刊物上。

篇10

关键词:高中语文,学习习惯,自学

习惯是指逐渐养成的、不易改变的行为,如《大戴礼记·保傅》中有“少成若性,习贯之为常”的说法。好的习惯要从小养成,高中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这不仅对语文成绩的提高有好处,也对学生未来的人生大有裨益。

一、积累的习惯

荀子《劝学》中:“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清·孙洙:“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能吟。”可见,积累对于语文学习至关重要,尤其是像语文这样没有明显逻辑性的,知识体系庞大的语言学科,更需要日积月累的努力,方能显现水滴石穿之效。

积累的途径有四,其一是摘抄,俗话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平时看到好的名言、警句、典故、故事和美文片段就及时摘抄整理下来,到了写作的时候,笔下的内容自然丰富生动、有文采。当然,学习时间宝贵,摘抄的对象,要经过斟酌筛选的,一定要是在写文章时可能会用到的。其二是背诵,苏轼说过“腹有诗书气自华”很多文学家从小就养成了背诵的好习惯,如作家巴金十二岁就能背诵《古文观止》。背诵可以增加我们内在的文化积淀,让我们成为一个有文化内涵的人。其三是记忆,历年的高考试题中都有对字音、字形、词语、成语意义和用法、文言实词、古诗文背诵片段的考查,这部分内容是离不开记忆的,这么繁复的内容,短时间是不可能记得扎实的,一定要在平时就勤学勤记。其四是训练,语文中有很多内容都是需要日常的练习,才能熟悉其中规律的,如文言文中的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偏义复词、通假字等。总之,唯有厚积方能薄发。

二、自学的习惯

21世纪的人才应该是会学习的人,唯有会学习的人才能不断的自我提升,才不会被社会淘汰,所以,只有培养学生养成自学的习惯,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实现终身教育。养成自学的习惯,前提是要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叶圣陶先生有句名言:“无论什么人都应该把字典作为终身伴侣,以便随时解决语言文字上的疑难。”学生在自学的时候,难免会遇到不懂、不理解的地方,教师必须要求学生通过使用工具书解决这些问题。查找工具书,不仅可以解决自学中的困难问题,还兼具了解历史故事、字词来历,为写作提供原始材料等诸多好处。养成使用工具书自学的习惯,意味着学生在学习上的“自立”。高中阶段常备的工具书有《现代汉语词典》《新华字典》《古汉语字典》《成语小词典》等。其次,要培养学生自主预习的好习惯。很多学生对于预习的重要性认识的不好,预习工作常常是敷衍了事。作为教师必须指导学生正确认识预习的重要性,端正预习的态度。同时要教会学生掌握科学预习的方法,如先通读,找出生字、生词、多音字等借助课文注释和字典加以注解;然后精读,感知课文主题、思想、层次,尝试对文章的中心思想进行分析,尝试回答课后题;最后,搜集有关文学信息,如时代背景,作者经历等,并以此把握文章主旨,即“知人论世”。

三、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

现代社会的信息流量明显增大,信息传播手段变得更加丰富。但是,大量信息涌入校园的同时,也带来了弊端,这里面的信息参差不齐,对于青春期波动较大的学生来说,不利于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例如,通过校内调查结果表明,现在的高中生大多数的课外阅读对象都来自于网络小说,类型多为穿越、玄幻等,还有很多人的课余时间都用于网络游戏,这种现象让人堪忧。因此,阅读习惯的培养迫在眉睫。

首先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比如在讲课时,我常常渗透一些中外名篇的精彩片段,还要注意技巧,我尝试学习说书人的方法,留个悬念——“下回分解”,这样往往可以勾起学生的好奇心,在课下主动阅读。其次要帮助学生选择好的阅读材料和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很多学生不是没有阅读的习惯,只是不会选择阅读材料,不知道读什么,不妨介绍学生看一些余秋雨、梁衡、祝勇、李元洛、冯骥才等人的作品。阅读的方法有很多,朗读、默读、跳读、精读等,如散文、诗歌适宜朗读;长篇小说适合跳读;短小的文章适合精读等。同时要指导学生读到精彩句子,要及时摘抄做好积累。还好秉持“尽信书不如无书”的想法,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客观的看待书中的内容。第三,阅读要有选择。名家名作不胜枚举、浩如烟海,全部读下来,恐怕要用上一生的时间,高中学习任务重,时间紧,因此阅读也要有选择。这种选择既要参考个人的阅读兴趣和喜好,也要分析阅读材料对于高中语文能力培养的影响大小。这时,教师要积极的帮助学生选择阅读对象,散文诗歌这样的短小的材料不必说,长篇的文章,可以介绍学生选取其中一些精彩章节来读。总之,课外阅读可以学习名家们的语言风格和写作技巧,为写作积累素材,补充新鲜血液。

四、培养写作和书写习惯